0

我们是一家人作文指导PPT【优秀20篇】

一个好的开头能为你的作文提高不少的分数,小编收集了语文作文开头写作技巧,欢迎阅读。

浏览

6428

作文

1000

2024年小升初作文指导:现代汉语中虚词的运用

全文共 1151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要运用到很多的技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现代汉语虚词的运用,欢迎阅读。

虚词的使用应注意“四要”:

一、要弄清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特别是表达功能相近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如93年上海第6题:“参加研讨会的全体学者对汉语或英语都很精通。”句中的虚词“或”用错了,“或”是表选择关系的连词,而且“或”与“都”不能搭配,它应改为“和”。

二、要弄清虚词的正确搭配。

汉语中的虚词大多数是单独使用的,也有成对配合使用的。搭配有一定规矩,有的已形成固定格式,不能随意更改。否则就违背了语言习惯,影响语意表达。如96年第3题:依次填入下列横线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这么一条小船。

②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陷。

③改革后,产品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包装也精美了,因而更加受到群众欢迎。

A况且何况而且B况且而且况且

C何况而且何况D何况况且而且

“何况、而且、况且”三个都是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但与他们搭配的虚词各不相同。“何况”有前后对比意,有反问语气,常与“尚且”“都”搭配:“而且”常与“不但”“不仅”搭配。再看③“产品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包装也精美了”,前两句是并列关系,与后一句构成递进关系,即“不但质量……款式……而且包装也精美了”。由此可排除B、C,再看A、D两项,“况且”有进一步说明理由的作用,故正确答案应选D.

三、要弄清虚词的正确位置。

使用虚词,要注意它们在句中的位置,如果位置恰当,句意就准确鲜明,否则,不仅会使句意不明。甚至会改变句子原意。这类考查点,常常出现在病句辨识或修改有语病的语段中,如99年第5题D句:“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这句就犯了虚词“关于”位置不当的毛病。“关于……事件”这个介宾短语不能放在主语后面,如要保留这一短语,就应将它放在主语“世界各大报纸”前,或者将“关于”改成“对于”。再有,在复句中,如果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关联词语可放在主语后边,如果不同,就应放在主语之前。

四、不要滥用虚词。

滥用虚词,会造成句子重复罗嗦,同样会造成句子语意不明,甚至造成逻辑上的错误。如97年第7题D:“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对种种不爱惜人民币的错误作法,以及随意将人民币放大后销售的违法行为,尚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句是单句,但结构较复杂。通过语法分析可知,此句的主语是“严重性”,谓语是“在于”,“在于的后边都是宾语。再分析宾语,它的主语,是”对……行为这个介宾短语,但介宾短语是不能作主语的,“对”的参入淹没了宾语的主语,造成了句子结构上是混乱,去掉“对”句意反而明确。由此可知,这句中的虚词“对”是滥用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高考往年作文指导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脸识别这一新兴技术越来越被广泛地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对于这种情况,有人认为,人脸识别的确给社会带来了很多便利;也有人认为,人脸识别会侵犯人们的隐私权,其运用要有明确的边界;还有人认为,消费者要有对它说不的权利。而我认为,在人脸识别技术发展的同时,我们要趋利避害,掌握其正确的使用方法。(开篇明宗,中心明确)

人脸识别技术发展,其实对社会有好有坏。比如,给小区监控装上人脸识别,既省下了居民出入时刷门禁卡的功夫,又对调查可疑人员的安保工作有帮助。但是,不一定每个居民都愿意将自己的照片留在监控系统里,而且有心的违法分子也会通过伪造头套等方式骗过人脸识别,反而加大了安保工作的难度。刷脸支付方兴未艾之时,相关的新型犯罪也悄然出现。如此复杂的情况确实让人对人脸识别心生畏惧,然而说到底,它只是一行行藏匿在电子设备中的代码,只会听命于人类,无权决定自己的好坏。它不是恶,而是对人性恶的考验。所以,我们不能绝对地肯定或否定人脸识别技术,而要辩证地看待它,正确地运用它。

在这个“没有秘密”的时代,无人能左右技术革新的浪潮。而乘着这浪潮,好人和坏人也在同时进步。但终究邪不压正,作为大多数的一方,同时也是正确的一方,我要对大家说,无论你以后会成为人脸识别的技术人员,还是只是个普通的消费者,只要你始终贯彻我们文德学校的精神,以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人脸识别技术定能成为造福社会的良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我们是一家人作文

全文共 600 字

+ 加入清单

我生活在一个温馨的家庭,组成这个家庭的成员是爸爸,妈妈,我,妹妹,接下来我就一一介绍。

工作狂爸爸

我爸爸很瘦,你别看他的体型哦!俗话说:“人不可相貌。”我爸爸对待工作简直可以用一个字形容:狂。每到凌晨四点时,老爸就起床了。中午吃饭呢,老爸为工作挣钱竟放弃了喝酒,他能在三秒内吃完饭,便继续去工作,唉!老爸真是无可救药。

爱写字的我

我虽然不爱看书,但我非常喜爱写字。就算一天不吃不喝不完,我也是时时刻刻在写字。有一次,我和妹妹去了妈妈的厂里,刚好我同学也在,我们几个便找到一张大桌子在一起写字,还没写一会儿,妹妹和我的同学都想睡觉,无力气无精神。要不就吃吃零食,要不就喝喝水,简直浪费了大好时间。我呢,还在认认真真地写字,他们们都惊呆了。嘻嘻!我这样写是不是有点骄傲。

贪吃的妹妹

我妹妹是个贪吃鬼,不管妈妈将好吃的藏到哪儿,妹妹就要开始发作她的火眼金睛,她的眼睛是个放大镜,所有吃的都会被她占据。

爱美的妈妈

舅舅邀请我们一家人去他家吃饭,我们都打扮好了准备上车,咦?我们这才发现,妈妈还没来,爸爸让我去看看。我先找到卫生间,妈呀,妈妈正在擦粉底,涂口红……忙得不可开交,而且化妆时非常小心翼翼,速度跟蜗牛差不了多少。我看着都急了,就问:“妈妈,你到底好了没有,大家都在外面等着你。”妈妈却不经不慢的回答:“哎呀,急什么嘛!”我们只好在外面焦急地等待。过了半个小时多,妈妈终于出来了!

这就是我的一家,我爱我的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作文写作指导整体构思确定主旨

全文共 2652 字

+ 加入清单

所谓"确定主旨",就是确立作文的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选材的依据,结构的轴心;就是语言的运用,也要受主题的约束。可见确立主题在写作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如何确定主旨呢?

1、循规蹈矩

一篇好的文章,它的主旨也就是立意,必须是正确高雅,有利于国家、人民的,但它又不能超越题目的制约。对于作文的评判,思想标准是第一位,如没有正确主题或没有积极意义的不能算好文章。因此,要写出好文章先要"循规蹈矩",做到:准确、正确、明确。所谓准确,也就是扣题准确,在立意时首先要做到合乎题意,对于有要求的作文,就必须紧扣作文的要求去写。正确,则是正确积极。要想立意正确,首先必须考虑主题是否符合科学性,没有根据的片面性的东西不能作为立意根据;其次要考虑是否符合学校纪律及国家法xx。最后就是明确表达。作文时确立主题要非常明确,下笔前应有明确不含糊的立意,文章反映的是什么,心中一定要有数,作文时将其明确地贯注于全文表达出来。如《选择》(原文略),就是一篇处处紧扣题目,且符合立意三个基本要求(准确、正确、明确)的好文章。这篇文章从头到尾都是紧扣主题在写。作者叙述了在重大问题的选择上,自己态度坚决,毅然做出回国学习的决定的事,可见立意是正确积极的。

2、着意求新

要使立意新颖,最根本的就是要扣紧时代精神。古今中外的主题思想都是能够反映当时的时代精神的。列宁曾称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为"俄国社会的一面镜子"。鲁迅先生的多数作品被称为投枪匕首般的战斗檄文。只有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的主题,才容易引起读者深刻的共鸣,也才能使作品产生一定的影响力。所以富有时代感的主题才是"新"的,也只有这种富有新意的主题才是有意义的主题。如《独闯世界的孩子》(原文略),这篇文章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能深刻地反映时代精神。文中的"他"正是当代一部分中学生的缩影。作者对"外面世界"的诠释新颖深刻,文章的立意能扣住社会脉搏。

3、逆向求异

所谓逆向求异,是与顺向思考的立意方法相对而言的,它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以新的思维方式表达自己不同凡响的认识和看法。运用逆向求异的立意方法有哪些呢?第一,对作文题目进行反向思考,单凭题目字面之意去作文难免陈旧、平庸。第二,就是运用批驳错误看法,提出正确认识的反意存真立意法。第三,对某种事物、事理从多角度看。值得注意的就是在逆向求异的立意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不能违反准确、正确的原则。如《狗拿耗子,精神可嘉》,这篇文章立意新颖,没有附和前人看法,不拘泥于固有模式,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耗子是对人类有害的动物,我们应当把它消灭干净,不管是用老鼠药,还是灭鼠器,或者是用其他什么方法。狗拿耗子有又什么错呢?猫可以捉耗子,狗为什么就不能呢?"由此展开议论,从而得出迥异于前人的新见解:"狗拿耗子精神是值得提倡的,管闲事,是于国于民都有益的正事。相反,见到耗子不拿,见到坏事不管,只会害人害己,以至国无宁日,民无宁日。"

4、深入开掘

所谓"深入开掘",就包含着这样一层意思:作者要对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发掘出事物本质的思想意义。这就是一个提炼、深化主题的问题。

事物本质的思想意义是客观存在的,一定的生活材料只能提炼出相应的一定的主题。对事物认识不深,主题就肤浅;认识上"拔高"、"牵强附会",主题就脱离实际。作者的主观认识必须做到正确地反映客观实际,达到主题思想与全部生活材料相一致的要求。有时,材料所显示的思想意义可能不止一点,当然可以确立不同的主题,但开掘得深,选择能反映事物本质思想意义的主题,是应该得到更高的评价的。

主题思想提炼深化,是作者对题材的社会意义进行反复研究,深入认识的结果。着名歌剧《白毛女》主题的提炼对我们是不无教益的。这一剧作取材于一九四零年晋察冀边区广为流传的"白毛仙姑"的故事。起初有的人认为这个传说不过是一个"神怪的故事",可以利用来宣传破除迷信;也有人可以把"反迷信"和"反封建"结合起来处理。但经过剧作者们深入调查,反复研究,才选择和提炼出"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深刻主题。这一主题恰切的反映了事物本质上的思想意义,具有深刻的教育作用和强烈的感染力量。如《我和陈早阳》一文,作者记叙的是同学间的一段交往。她没有把这写成歌颂同学之间的相互友情之类,也没把这写成赞扬同学身上的某种精神、某种美德之类。记叙这段交往,展示的却是两种社会制度下两个少女的不同思想性格,不同精神境界,写出了自己的自强心、祖国情,以及肩上的责任。这样的立意可以说深刻而有意义。

5、咏物意蕴

借助想象的作用,通过对熟悉的、物质的、具体的、自然的东西的描写,去表现生疏的、精神的、抽象的、社会性的东西,书写个人的生活感悟和人生况味,这便是咏物意蕴的立意方法。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这类"借物寄怀"、"托物言志"的作品,如高尔基的《海燕》、茅盾的《白杨礼赞》、袁鹰的《井岗翠竹》。这些作品都有一个表层的作为媒介的象征性的形象,在这形象的里层蕴藏着一个高尚美好的"意",两者结合得很好。而且这类文章中的"意"一般都有社会性的内涵,或是人的某种崇高的品质,或是某种可贵的感情,或是某种人生的哲理,它们是文章的灵魂和生命,这个"意"附丽于想象而存在。

首先,要选好象征物。这象征物应是大家所熟悉的,形象鲜明的,是美好的。同时,这象征物应与象征义有联系的,而且联系越贴切、越新奇,文章的立意就显得越自然、越新颖。其次,要充分显示"意蕴"的审美属性,处理好文章中的"点睛"之笔,使"意"自然的、巧妙地升华起来。

6、画龙点睛

在一篇文章的关键地方,用一句或几句话点明要旨,即称为"点睛"之笔。显而易见,它是文章的眼睛,运用得好,能使文章生动传神,大放异彩。有了点睛之笔,就可揭全文之旨,使主题突出,内容深化,思想生辉。

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先用大量篇幅写景记事,写文人墨客的"悲"和"喜",最后笔锋一转,归结到"求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与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章最后这两句将作者的本意予以点明,成了千古绝唱,至今脍炙人口。这是古人作品中将"画龙点睛"法用得最好的例子之一。

运用点睛法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作者要独具慧眼,善于从貌似平凡的现象中挖掘出不平凡的意蕴,开掘出新的思想,新的境界、新的哲理,然后在行文的关键处不失时机地运用浓缩精练、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加以点化。二是点睛的语言要尽可能生动形象、含义深刻,令人警醒,要具有震撼人心,催人奋进的艺术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于第三单元《写一种植物》作文指导及习作评改

全文共 1315 字

+ 加入清单

【文题】写一种植物(花草、树木等)。

用两三段话,写一个片断。可以写植物的外形,也可以写生长过程和用途。写树木,可以着重写树干、树冠、枝、叶等;写花草,可以着重写根、茎、叶、花等。要抓住特点,注意写清楚、写具体。写之前,要按一定顺序、抓住重点进行观察。

指导

这是一篇写植物的习作,要求在写之前先认真观察。观察能力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小学阶段作文训练的一个重点。观察不是简单地看一看,而是有目的地看,把观察到的素材储存在脑子里。写作文时,把存在脑子里的素材加工、整理,用语言表述出来。这样不愁写不出好作文。

一、审题。

1.先读文,知内容。

通过读文,了解这篇习作的内容是写一种植物,可以写花草,也可以写树木。文题还明确地指出,写树和花草分别可以写什么。

这样,一方面提示我们应着重地观察树木的干、冠、枝、叶和花草的根、茎、叶、花,另一方面也提示我们写作时的内容和顺序。

2.再读文,明要求:

这篇习作要求抓住植物的特点写,要有一定的顺序,叙述内容要具体,条理要清楚。

二、选材。

这篇习作的选材范围较广,只要是植物,无论是花草还是树木均可。

1.摆出你了解的花草树木。

2.比较一下,这些植物中你对哪些植物了解的较多?又最喜爱哪一种植物?

3.挑出你最爱、最了解的一种植物。

三、指导。

1.分层次写清楚。

根据文题的提示,可从外形、生活习性及用途来写植物,写树木可以重点写树干、树冠、树枝、树叶。写花草要把根、茎、叶、花分层次写清楚。

2.抓特点写具体:

在动笔写这篇习作之前,可以回忆一下第七册语文课本中《我爱故乡的杨梅》,其中作者描写杨梅果的方法,对写好这篇习作很有启示作用。

【习作评改】

原文:

桂花树

秋天到了,这正是丹桂飘香金秋季节。桂花开花分早期、旺盛期和晚期。

桂花开花的过程很有意思呢!中秋节快到了,小花苞从枝叶间冒出来了,花骨朵是非常小的。可一夜之间就会满树桂花。

桂花不但好看还特别香。

我听说,桂花不但可以供人观赏,还可以用来做桂花糖、桂花茶呢!桂花用处真大。

评改意见:

本习作的优点是从桂花开花的特点和过程,桂花的香气和用处四方面来介绍桂花树的。每一方面都抓住了特点但缺点是不具体。

1.开花特点。

习作只说桂花开花分早期、旺盛期和晚期,那么早期什么样子?旺盛期和晚期又各怎么样?没具体说明。如果观察得仔细,就会发现早期花朵很稀少,一棵树上只有十分之一的桂花初开;旺盛期开得十分欢,满树都开满了桂花;晚期花又渐渐稀少,以至最后很难见到桂花。如果这样写,那不仅抓住了特点,描写也具体了。

2.开花过程。

小作者抓住了桂花的花苞小这个特点,但叙述不具体,怎么小呢?可以这么写:花骨朵小得真可怜,被茂密的枝叶遮住,不仔细很难看出。在写桂花开时只写了花多,而没写出美来,其实一串串小金铃似的桂花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非常美丽。

3.香气。

小作者抓住了桂花香的特点,怎么香呢,给人什么样的感受呢,没有具体地写。可以这样写:如果秋天你在桂树旁走过,就会闻到一股沁人肺腑的花香。谁能不为这花香陶醉呢!

综上所述,写状物的作文,一定要在写文前细致观察,写的时候,特点要抓准,描写要具体,叙述要有条理。这样才能写出好的作文。

[关于第三单元《写一种植物》作文指导及习作评改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以规则为话题的作文指导

全文共 4288 字

+ 加入清单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军队需要严明的纪律,它才有战斗力;社会需要合理的

道德行为规范,它才能正常运转。另一方面,陈规陋习又会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而新思想、新科学的产生正是建立在打破这些过时的规矩的基础上的。

“规矩”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它是社会生活中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你对“规矩”有什么样的认识或体会呢?请以“规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一、审题思路:

“规矩”在词典中的意义是“画圆形和方形的两种文具,比喻一定的标准、准则和惯例”。题目的导语来源于孟子的名言“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本义是说,没有圆规和求直角的曲尺,就没法画出规整的圆形和方形。与“规矩”词义相近的词有“规范、规则、规章”后者是指形成了条文的规定。规矩的外延很广,例如法律制度、校规班规、家庭教养规矩、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纪律守则、交通规则、比赛规则、游戏规则、文学作品的创作规则、文明公约、道德规范。

但前人的思想、理论、定律、做法和自然、社会运行的规律等不属于规矩的范畴。不少同学在这里发生了误会,例如认为“宇宙守恒定律”是规矩,亚里士多德关于重物落地的错误理论是规矩,经典力学理论是规矩由此,同学们认为哥白尼的“日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等较先进的理论就是在打破原来的规矩后产生的。例如,有同学写道:“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从一个掉下的苹果中思考最终得出万有引力定律。如果他如平常人一样遵循着苹果本来就会掉下来这一规矩的话,我们永远都得不出万有引力。”

二、写作提示:

(1)并列式结构——中心论点:无规矩不成社会。分论点1:政治生活需要规矩。分论点2:经济生活需要规矩。分论点3:文化生活需要规矩。

(2)层进式结构——中心论点:规矩需要不断辨证。分论点1:规矩,需要谨慎制定。分论点2:规矩,需要严格执行。分论点3:规矩,需要不断更新。三个分论点分别从规矩制定的前、中、后三个时期的态度角度入手,思路非常清晰。

(3)正反对比论证——中心论点:我们既要提倡循规蹈矩,又要破除墨守成规。分论点1:人人循规蹈矩,遵章守法,社会就能有序和谐。分论点2:但个个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却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4)综合式结构——中心论点:在规矩中生活,从规矩中突破。第一部分 分论点1:规矩能使我们的团体更加团结。分论点2:规矩能使世界更加有序。第二部分:过时的规矩需要突破,从而创造更好的。

这里综合使用了并列结构与正反对比结构,辨证分析了规矩的正反两方面作用,条理清楚,结构严谨。

三、评分标准:xxxx

【优秀例文】

规矩的变与不变

可以这样说,自从有人类以来,就有规矩。它是人类社会运行的法则。但这并不代表,规矩就是真理。规矩是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不同的人类发展阶段,不同的时代,都自有其不同的规矩。如果规矩与其时代不匹配,那就会导致悲剧,会阻碍社会发展。

所以,规矩要因时而定。规矩都是人定的,但定得好不好,就要看符不符合时代要求。像孔子要求即将进入封建社会的春秋时期的君主,定立如西周礼乐制度一般的奴隶制制度,自然不会成功。而相反,战国时的商鞅,却顺应时代变化,提出军功爵主张,在秦国实行有利于封建地主阶级权利的新法。不仅使自己名扬四海,更令秦国一跃而成战国七雄中的领头国家,最后更统一了中国。由此可见,规矩因时而定,有多么重要。

同时,规矩也要因时而守。春秋时期,鲁国国君与齐国国君会盟。齐君向鲁君叩头,而鲁君只是作揖。齐君怒而责问,鲁君却说:“根据《周礼》国君相见作揖便行。”三年后两国再次会盟,行礼时,齐国派出武士强行令鲁君叩头。鲁国蒙受大辱。齐人却讥讽道:“鲁君多么愚蠢,死守儒书,引无谓纷争。”由此可以看到,死守着不合时期的规矩,小则受辱,大则可以激化矛盾引起战争。鲁君已算幸运,没有惹生战火。但惹出了笑话与耻辱却告诫我们勿墨守不合时之成规。

除了上述之外,更重要的,莫过于规矩要因时而变了。当自由主义经济学说已不适合资本主义的发展,并引发经济大危机时,罗斯福果敢破除“政府只为经济充当守夜人”的陈规,大胆革新,并最终创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一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新规矩,恢复了美国经济,也挽救了资本主义。因应时势改变规矩,不仅可以解决陈规旧习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可以开辟一片新天地。时势变了,社会变了,规矩就要变。不变无以立新规,不变无以走新路。

但是不是什么规矩都可因时而变,可以抛弃呢?当然不是。起码有一条规矩,人永远不可以抛弃,那就是:人要遵守规矩。

苏格拉底说过:有思想力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也就是强调人要约束自己遵守规矩。人如果没有规矩约束,私欲就会横行,恶也就产生。所以人一定要受规矩约束。这是唯一一条永不可变的规矩。

做一个有思想力的人,约束自己,遵守规矩。但不要让它成为绳索束缚你。这样,社会才会发展,人才会发展。

【评分】23+23+8=54

【点评】辩证分析了“规矩”的变与不变的条件,材料丰富,内容评一等。文章采用了并列与层进相结合的结构,思路清晰严谨,语言表达流畅,表达评一等。举例分析比较深入,能揭示“规矩”变与不变的原因与条件,发展等级评深刻。

【问题例文】

规 矩

规矩,是社会稳定发展的根本;规矩,是国家得以平稳发展的保障;规矩,是人民能够安定生活的基石。规矩对社会、国家和个人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规矩的过时阻碍科技的进步。

在十几世纪的欧洲,大家都认为先贤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理论正确无误时,一个勇敢的科学斗士站了出来,用精确的实验推翻了这一过时的“规矩”。这个人是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实验和理想斜面实验的有力证据下,这个过时、错误的“规矩”最终得到推翻,重新建立起一套正确的理论和规范。规矩的过时和错误给世界的科技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又如前苏联的例子,规矩和模式的僵化。过时,给社会、国家和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因此,过时的规矩一旦不被推翻,社会受到的影响便十分巨大。

没有了规矩,社会将失去平衡。

近日,某省内一家家乐福超市中发生了一严重的踩踏人致死的事故,造成了三死十几伤的严重后果。这起事故是商家模式国家规定的规范,举行限时优惠活动而引起的。这正是“无规矩,不成方圆”的显示写照吧!如果每个人都漠视社会的道德规范,国家的法律规范,规矩二字便会从世界上消失,世界也可能因此不复存在了。正如社会上的一些“不规矩”的行伍,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如果生活没有了规矩,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规矩的遵守使人成功。

拿破伦曾经这样说过:“一个人不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但可能因为一个人输掉整场的战争。”拿破伦曾经在欧洲大陆上称霸一方,成为欧洲上名符其实的霸主。他认为,自己能够成就一番事业,靠的并不是他的聪明才智。而是他啊在通令军队上严明的纪律。也正是这严明的纪律,使他走上了欧洲的巅峰,使他走上了成功之路。最终的滑铁卢战役,拿破伦的指挥得当,眼看要拿下最后的胜利,就在胜利前的瞬间,因为军纪不严,援兵的延迟而功败垂败可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规矩是水,既能载舟,亦能覆舟;规矩是火,它能照明前进的道路,不遵守时也能把人烧伤。

让大家懂规矩,遵守归军,共同创造和谐社会。

【评分】18+18+6=42

【评语】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不属于“规矩”,其他材料使用恰当,内容较充实。似乎采用了并列结构,但不够清晰严谨。分论点2和分论点3写的是“规矩”的正面作用,而分论点1则写“规矩”的负面作用。

【升格例文】

在规矩中生活,从规矩中突破

观望苍穹,北雁南飞,定成一字人字,有规有矩,因此能抵南而御寒;察看后土,行蚁繁杂,定各蚁严格分工,有规有矩,因而化渺为强力。因此,有规有矩方可成大方圆也。(修改后,标题醒目,开篇形象鲜明且富于感情。)

规矩能使团体更加团结。

三国时期,曹操有次带兵打仗,驻扎在一个乡村中。他命令士兵们不准去践踏庄稼,否则按军法处置。不料他的马突然受惊,跑到了田地里,踩坏了一大片庄稼。曹操二话不说,当场削掉了自己的头发,士兵们大为震惊,从此军队里更加团结。试想若没有这条规矩,大家都能践踏田地,不但百姓会有所不服,曹操的威严也无从体现。最后这个团结就像没有凝聚力的一盘散沙,很容易被颠覆。我们的班级也是一样,若没有班规,校规束缚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就会像脱疆的野马般横冲直撞,任意妄为,这样的一个混乱的团体,后果不堪设想。(更换不恰当的材料,使内容更符合题意。)

规矩能使世界更加有序。(调整分论点的表述方式,使文章的思路更清晰,结构更严谨。)

红灯停,绿灯行。这是自小便知道的道理,就是因为人们有种潜移默化的这种思想,按照这样的形式过马路,交通才会如此通畅。殊不知,这就是规矩,若没有它,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交通系统早已经瘫痪了。还有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上下楼梯靠右行,垃圾要分类放,公共汽车前门上后门下,遇事要排队这些平时我们潜意识里就会做的事,其实就是规矩啊,规矩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也习惯生活在规矩中,因此我们的生活并没有混乱,反而更有序。(增加正面表述的论据,充实文章,使段内形成正反对比的结构,加强论证的力度。)近日,某省内一家家乐福超市中发生了一严重的踩踏人致死的事故,造成了三死十几伤的严重后果。这起事故是商家的经营模式违反国家法规,举行限时优惠活动而引起的。如果每个人都漠视社会的道德规范和国家的法规,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没有了规矩,社会将失去平衡。

我们在规矩中生活,也要从规矩中突破。尽管规矩约束我们的行为,维持社会的稳定,但有些时候如果墨守成规,我们的社会就有可能停滞不前。(利落过渡,辩证分析“规矩”,使用新材料,突破原有思路。)

过时的规矩需要突破,从而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百日维新运动的首领之一梁启超,关注西学,对国外民风民俗有一定的了解。他发现中国的女人还在裹小脚,我们的社会还宣扬三从四德,男尊女卑。于是他便大力引进西方文化,并首先让自己的女儿停止遵循那些陈规陋俗,经过他的努力,中国人的思想有所解放,女性的地位也有所提高。试想若没有人敢打破这些束缚人发展和自由生活的陋规,中国会有进步吗?

无规矩不成方圆。有规有矩,可成大方圆也!我们在规矩中生活,但也不能一味坚持陈旧的规矩,要学会突破规矩,这才是我们对它应有的态度。(结尾简洁明了,重申论点有力扣题。)

【评分】23+23+7=53

【点评】修改后文章能辩证分析了“规矩”,材料丰富。文章采用了并列与层进相结合的结构,清晰、严谨。语言表达流畅。举例后的分析比较深入,增强了论证力度,使全文主题更鲜明深刻。升格后该文可以归入一等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年全国乙卷作文整体的审题立意指导

全文共 2448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的乙卷作文立足于“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紧扣“双奥”的时代情境,将2008北京奥运会与2022冬奥会相结合,采用图文结合的创新形式,从比赛成绩、群众体育、科技亮点等五个方面展示了中国体育事业的进步和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彰显了大国自信的情怀。引导学生不断寻求自我超越,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同时,还要将“小我”与“大我”相融合,让个人与时代同频共振,凸显了浓郁的家国情怀。总体而言,该作文命题体现了对中学生核心素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注,也彰显了对学生写作思维和能力的考查。

首先,审原材料。材料从形式上比往年有所创新,采用了表文结合的方式。图标信息非常清晰,以“北京

双奥之城”为中心词,将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与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残奥会进行比较,从比赛成绩、群众体育、科技亮点、交通支持、国家经济等五个方面体现了中国的跨越式发展。接着用文字进行进一步阐释。两次奥运会彰显了中国体育的大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大提升,材料信息清晰,指向明确。

其次,审驱动任务。题目要求依据上述材料,以“超越,再超越”为主题写一篇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思考。

这和2021年的全国甲卷“可为与有为”命题的方式相似,都是主题式作文。关键词无疑是“跨越”。学生可从“为什么”出发,思考个人和民族不断超越的意义,也可从“怎么办”出发,思考我们的国家是怎样一步步实现跨越的,我们个人又该如何实现不断跨越,个人可以怎样助力国家跨越,自我的跨越与国家民族的跨越如何关联。从这个意义上,该命题任务与国家的时代情境紧密相连,与学生的个人生活与人生规划紧密相连,学生是有话可说的,审题难度不大。

不过如果审题时应关注主题中的“再”字,也就是这里的超越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行为动作,可是不断跨越、不断追求卓越的动态过程。“卓越永无止境,跨越永不停歇。”跨越式进取应该是永无止境的,不断的跨越铸就了个人发展的人生绵延之径,也形成了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长河。关注这个动态过程,文章才能写得更有深意。

第三,审情境限制。作文命题没有设置具体的情境限制和实用类文本写作要求,但考生在写作时,应注意材料中的提示语“亲历其中,你能感受到体育的荣耀和国家的强盛;未来前行,你将融入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考生写作时应该有代入意识,将自我放入行文中,体现自己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对“双奥之城”背后意义的挖掘,对“跨越,再跨越”的思考与感受。不要空喊口号,要有将小我与大我相融的澎湃情感,将个人与时代相联的深刻意识,将国家与世界相系的宏大思维。

需要提醒一点的是:考生需要注意到“结合以上材料”这一限制性句子,不能完全绕开“双奥”这一材料来写自己对“跨越、再跨越”这一主题的理解。

2022年全国乙卷语文优秀作文【秉承跨越之精神,铸就未来新辉煌】 2022 National Volume B outstanding composition [ adhering to the spirit of leapfrogging, creating new glory in the future

向高山攀登,而不止于高山;向深海探索,而不止于深海。每一次突破都会刷新历史,每一点进步都能振奋人心,一次又一次的跨越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跨越是永恒的主题。

北京作为双奥之城,无论是比赛成绩,对群众体育的推动,点亮生活的科技进步,还是对国家经济的助推,从不满足于眼前的生活,从不止步于既有的东西,都体现出了“跨越,再跨越”的精神,引领着全国人民去实现那崇高的中华复兴之梦。这就告诉我们要秉承跨越之精神,方可铸就未来新辉煌。

回首往事,是他们告诉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要敢于跨越,才能有所成就。

刘慈欣认为:“人类存在的意义在于向外拓展。”人类不断超越自身,这才是人类本身存在的意义。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带着08年汶川大地震的痛楚,北京夏季奥运会召开。中国人用最大的热情迎接着四方来客,积极参与全球盛事,贡献中国的力量。之后,我国航天事业一步步攀登高峰,歼击机突破一个又一个难关,互联网事业蓬勃发展。大难兴邦,中国跨越痛苦,走向人们期盼的美好社会。礼序乾坤,乐和天地。前辈们用血和泪走好他们的长征路,跨越一重又一重困难,我们应当秉承跨越之精神,铸就未来新辉煌。

慎思今朝,是他们告诉我“青衿之志,履践致远”,要敢于跨越,才能实现心中理想。

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没有人能选择时代,但可以选择创造什么样的时代。2022年的冬奥会,路途并没有那么坦荡,无论是新冠疫情还是世界分歧越来越大的影响,我们都选择勇敢面对,跨越横亘在眼前的困难。中美贸易战中我们并没有失去主阵地;重重科技封锁,没有锁住国人敢于跨越的斗志;全面小康社会的到来,让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国人越来越有信心。一切的来之不易,更让我们懂得跨越的力量。春若不耕,秋则无望;少若不勤,老无所依。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秉承跨越之精神,定能铸就未来新辉煌。

展望未来,我会告诉他们“行远自迩,笃行不怠”,要敢于跨越,才能一展宏图大志。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北京双奥之城不是等来的,是一步一步敢于跨越实现而来的。丈夫生时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新时代的青年,强国有我,要有家国情怀,立志“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敢于向那些从实力地位同我国谈话的人亮剑,敢于去突破卡脖子科技清单,敢于去攀登科技最高峰。“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我的力量也许弱小,但绝不会吝啬,秉承前人跨越之精神,我想我也能创造属于新时代青年的奇迹,到那个时间我会骄傲地告诉后来人跨越精神的强大。

天道酬勤,笔揽万方,谁画云笺九万里?吾侪奋进,梦逐沧海,我开天籁第一声!北京双奥之城的神话,必然会在历史上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北京双奥之城所代表的“跨越,再跨越”精神,定然会世世代代地影响着我们。让我们昂首挺胸,勇敢跨越,纵有疾风起,绝不言弃,胜利就在前方,梦想就在脚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年高考热点作文素材及写作指导

全文共 305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写作文没有素材怎么行,一篇好的作文素材能让读者赏心悦目,让作者文思泉涌。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备考的同学准备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1、一只火鸡和一头牛闲聊,火鸡说:我希望能飞到树顶,可我没有勇气。牛说:为什么不吃一点我的牛粪呢,他们很有营养。火鸡吃了一点牛粪,发现它确实给了它足够的力量飞到第一根树枝,第二天,火鸡又吃了更多的牛粪,飞到第二根树枝,两个星期后,火鸡骄傲的飞到了树顶,但不久,一个农夫看到了它,迅速的把它从树上射了下来。

生存之道1:牛屎运让你达到顶峰,但不能让你留在那里。

2、乌鸦站在树上,整天无所事事,兔子看见乌鸦,就问:我能像你一样,整天什么事都不用干吗?乌鸦说:当然,有什么不可以呢?于是,兔子在树下的空地上开始休息,忽然,一只狐狸出现了,它跳起来抓住兔子,把它吞了下去。

生存之道2:如果你想站着什么事都不做,那你必须站的很高,非常高。

3、一只小鸟飞到南方去过冬。天很冷,小鸟几乎冬僵了。于是,飞到一大块空地上,一头牛经过那儿,拉了一堆牛粪在小鸟的身上,冬僵的小鸟躺在粪堆里,觉得很温暖,渐渐苏醒过来,它温暖而舒服的躺着,不久唱起歌来,一只路过的野猫听到声音,走过去看个究竟,循着声音,野猫很快发现了躺在粪堆里的小鸟,把它拽出来吃掉了。

生存之道3:不是每个往你身上拉大粪的人都是你的敌人。也不是每个把你从粪堆里拉出来的人都是你的朋友,还有,当你躺在粪堆里时,最好把你的嘴闭上。

4、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

5、孔子的一位学生在煮粥时,发现有肮脏的东西掉进锅里去了。他连忙用汤匙把它捞起来,正想把它到掉时,忽然想到,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啊。于是便把它吃了。/刚巧孔子走进厨房,以为他在偷食,便教训了那位负责煮食的同学。经过解释,大家才恍然大悟。孔子很感慨的说:“我亲眼看见的事情也不确实,何况是道听途听呢?”

启示:推销生意是一种组织性质的生意,因为人多,人事问题也多。我们不时听到是非难辨的话,如某公司攻击另一间公司,如是者往往令人混淆是非,影响信心。因此找出事情的真相,不是轻易相信谣言,辛辛苦苦建立的事业才不会毁于一旦。

6、有个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后快走不动了。爸爸就从兜里掏出5枚硬币,把一枚硬币埋在草地里,把其余4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说:“人生有5枚金币,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你现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里的那一枚,你不能把5枚都扔在草原里,你要一点点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来,这样才不枉人生一世。今天我们一定要走出草原,你将来也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着,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让你的金币没有用就扔掉。”在父亲的鼓励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长大后,阿巴格离开了家乡,成了一名优秀的船长。

秘诀:珍惜生命,就能走出挫折的沼泽地。

7、有兄弟二人,年龄不过四、五岁,由于卧室的窗户整天都是密闭着,他们认为屋内太阴暗,看见外面灿烂的阳光,觉得十分羡慕。兄弟俩就商量说:“我们可以一起把外面的阳光扫一点进来。”于是,兄弟两人拿着扫帚和畚箕,到阳台上去扫阳光。等到他们把畚箕搬到房间里的时候,里面的阳光就没有了。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扫了许多次,屋内还是一点阳光都没有。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看见他们奇怪的举动,问道:“你们在做什么?”他们回答说:“房间太暗了,我们要扫点阳光进来。”妈妈笑道:“只要把窗户打开,阳光自然会进来,何必去扫呢?”

秘诀:把封闭的心门敞开,成功的阳光就能驱散失败的阴暗。

8、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秘诀:有成功心态者处处都能发觉成功的力量。

9、一个老人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了一只,周围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这举动更让人大吃一惊。老人解释说:“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秘诀:成功者善于放弃。

10、某大公司准备以高薪雇用一名小车司机,经过层层筛选和考试之后,只剩下三名技术最优良的竞争者。主考者问他们:“悬崖边有块金子,你们开着车去拿,觉得能距离悬崖多近而又不至于掉落呢?”“二公尺。”第一位说。“半公尺。”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说。

“我会尽量远离悬崖,愈远愈好。”第三位说。结果这家公司录取了第三位。

秘诀:不要和诱惑较劲,而应离得越远越好。

11、中国古代大哲学家老子,有一天他把弟子人叫到床边,他张开口用手指一指口里面,然后问弟子们看到了什么?在场的众第子没有一个能答得上。

于是老子就对他们说:“满齿不存,舌头犹在”意思是:牙齿须硬但它寿命不长;舌头须软,但生命力更强。

12、江南才子唐伯虎在江南一庙宇偶遇前来进香的秋香,一见钟情,遂生共结连理之意。为此,他一路跟踪秋香到太师府,又想方设法以伴读书僮的身份混进府,谋得了接触秋香的机会,后在府中多次接触秋香并表心意,均被秋香拒绝。有一次竟被秋香锁进柴房,但唐伯虎并不气馁,又请来好友祝枝山帮忙,在好友的指点下博得点秋香成婚的好机会,至此,江南才子好梦成真。唯一不太好的是唐伯虎在成婚后从太师府偷偷溜走不辞而别,显得不太有面子,不过,这也是他当时最好的选择。

启示:1、目标要明确;2、为实现目标措施要有效;3、要屡败屡战并适当时候请高人帮助,毕竟有时是旁观者清;4、完成目标美梦成真后可以适时跳槽,该走就走。

13、老和尚携小和尚游方,途遇一条河;见一女子正想过河,却又不敢过。老和尚便主动背该女子趟过了河,然后放下女子,与小和尚继续赶路。小和尚不禁一路嘀咕:师父怎么了?竟敢背一女子过河?一路走,一路想,最后终于忍不住了,说:师父,你犯戒了?怎么背了女人?老和尚叹道:我早已放下,你却还放不下!

启示: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心胸宽广,思想开朗,遇事拿得起、放得下,才能永远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作文开头写作方法指导_2000字

全文共 1899 字

+ 加入清单

1、欲扬先抑,开发胃口

唉,老师怎么让我和他坐一个桌呢?她可是我班最凶的女生啦!就因为这,大伙都叫她“虎妞”。——《同桌》

2、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我和阿敏的交情可不一般——初中三年的同桌。对她,我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同桌》

3、描形绘神,印象逼真

她,长得真丑:黄瘦的脸;尖尖的下巴;淡得几乎看不见的眉毛下,一双细眯的眼睛;鼻子扁而大;一口参差不齐的牙齿,略有黄色……唉!甭提了,她的外表真不符合这么动听的名字——祝丽丽。——《同桌》

4、自然交代,平引下文

新学期一开始,我就注意到一个问题:我们班三十三名男生,二十七名女生,男生两人一桌恰好多一名,女生亦如此,必将出现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同坐一桌的危机。可万万没想到这个危机会降临到我的头上。——《同桌》

5、歌词开头,响彻云际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会惦起/曾经最爱哭的你……”一曲悠扬的《同桌的你》从路边音像书店传了出来,那带着绵绵情思的乐曲,把我的思绪带回了三年前的时光……——《同桌》

6、排比反复,创造旋律

朋友,就是我可以为他献出真挚情感的人;朋友,就是我可以对他付出全部信任的人;朋友,欢乐时与我分享,危难时与我同行。人生中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我就有着这样的一个好朋友。——《朋友》

7、设问开篇,无沿无边

往事如烟,随着时光的流逝,大都渐渐淡忘,而那双眼睛,怎能使我忘怀?——《朋友》

8、名言指路,开宗明义

培根说过:“无真实朋友之人,可以谓之真可怜而永陷于孤独生活之人。”他的话道出了朋友的重要。是的,假如一个人丧失了友情,他简直无法生存在世界上。——《朋友》

9、对比映衬,突出重点

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人渐渐被我淡忘了,然而,有那么一双眼睛,一种声音一个身影,至今萦绕在我的心头,久久不能忘怀。——《朋友》

10、倒叙开头,吸引读者

当我们乘着离开国防教育学校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泪水竟然在我的眼眶里打转。难道是留恋吗?是留恋那一段虽苦虽累但充满活力的生活,还是留恋那待人苛刻却真诚亲切的军人,我们的教官?——《朋友》

11、拨乱反正,拨云见日

有人说,淡泊就是看破红尘,看透一切,认为一切都是假的、虚伪的……这种看法是对淡泊的曲解。如果我们翻一下词典就会明白,“淡泊”是不追求名利的意思……——《淡泊》

12、泰山压顶,观点强现

目前,校园攀比之风肆虐,我认为这种风气确实需要刹一刹。——《攀比风,可休矣》

13、联想象征,奇妙无穷

一个梦,曾经在西方强盗的炮舰下埋葬,留下的是老一辈辛酸是泪珠不止的心痛和望眼欲穿的期盼作为见证。伴随着流泪的长江长大的我们也就少年已尝愁滋味,踩着前辈留下的印证期待,期待着有那么一天……——《期待》

14、环境描写,渲染气氛

十月九日又到了,鲁迅先生已经逝世六十年了。从傍晚到子夜,静静地,一个人坐在窗前,任冷雨打着窗棂。灯下一盆吊兰淡淡地涂抹一壁翠色书柜。夜风荡起,身上微微泛起寒意。想起了鲁迅先生,泪水就滑落下来。

15、题记为冠,哲理为先

世间万物皆难逃自然辩证法,孰是孰非,孰优孰劣,孰喜孰忧,岂可一言以蔽之?——《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16、博览群书,信手拈来

据说,在非洲的原野上,有一种食虫的花朵,色彩绚丽,芳香异常,许多飞虫抵御不了“诱惑”而葬身其中……——《抵御“诱惑”》

17、抒发情感,以情动人

暮色中,几缕炊烟从农舍里袅袅升起。我捧着一束栀子花,站在张老师的窗前。张老师,您还是那样忙碌?该歇歇了吧,今天是您的节日——教师节。我带着我的收获来看您来了。——《琐忆》

18、以物喻人,含义深长

在一望无际的旷野上,一棵古老的树,虽然生命已到了最后一刻,但它仍然倔强的生长着。在它的身旁,一棵小树正在抽出嫩嫩的芽。老树的根枯了,它把生命的汁液输给了小树;老树的叶黄了,它把绿色的生命注入了小树。老树历经沧桑,走完了它艰难的历程。如今,小树刚刚抽枝吐叶,老树却离开了它……这正像外公离开了我,他来不及接受我对他的报答之情,就匆匆离开了我。——《琐忆》

19、解题铺陈,明示中心

责任,就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军人,有保家卫国的责任;医生,有救死扶伤的责任;教师,有培养接班人的责任。工人、农民、职员、商人……人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在我们的社会里,各行各业都有许多尽职尽责的人,他们组成了一道道最美的风景——请允许我,从这道道美丽的风景画卷中撷取一幅动人的画面吧。

20、设置矛盾,引人入胜

“我就不信,你在这个班生活了两年多,对这个集体就会没有一点感情?……”这是今天早晨班主任陈老师对我说的话。我望着陈老师愤怒的目光,委屈的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心理说:“陈老师,你误会了……我怎么能不爱我们的班级体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学法指导

全文共 216 字

+ 加入清单

①每学新课,先要将自己不会的词语标出来,通过查字典再结合语境理解词语,不能死记硬背。

②在具体语境中有的词义发生变化,一定要加强理解这部分内容。

③书下注解及课后练习的词语部分应是重点。

④学习词语应坚持“长流水,不断线”,根据自己情况,每天都要学习和积累一定的词语,到一定时期,自测之后,将还不熟悉的词语用过筛子的方法挑出来,再次复习,直至越来越少。

⑤将自己积累的词语记在一个本子里,最好分类,既有利于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有利于写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初一作文指导

全文共 859 字

+ 加入清单

前几日,与同学闲聊,恰巧聊到了志向和人生规划。竟赫然发现那些与我同龄乃至更小的人早已有了完整的计划,再不济者也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

“我要读北大心理系!好吧,就算考不上也要读心理系!”

“语言系是不变的了,现在就在看学校了。”

“我嘛,成绩你们也知道肯定考不上什么好学校了。混完高中,就出去打工。嘿嘿,我想开间车行,等攒够了钱就回老家,开间小车行,等到生意差不多了就找个合适的女人结婚过一辈子……

……

“你呢?”问到我了。

“我……

我就像在生命之河中的一叶孤帆,漫无目的地在浩瀚无边的生命之河中飘荡。

又想到从小每当亲戚们又聊到我的未来时,我好似每次都只能露出尴尬的笑说:“走一步看一步吧。”

生物老师曾在课上说过:“青春期是儿童到成人的过渡阶段。”我想在我现在这正处于青春期的阶段,真是与这话再贴切不过了——即回不到无忧无虑的童年,又进不到,也不愿意进到成人的世界。

我喜欢看人,无论是高峰期的人流,还是静静地观察着一个人的表情、动作。我认为这是再愉快不过的事了。但我尤其喜欢静静立在原地,看流动的,川流不息的人潮。这会让我产生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我会感到我脱离了这个浮躁的世界,也就更能静下来思考。

但当我对未来感到迷茫之时,如此本该令我清醒的行为却令我更加的迷茫。

“眼前这个拎着大包小包超市购物袋的女人,其实轮廓蛮漂亮的,可惜已经被岁月折磨成了‘黄脸婆’了。唉,当年可能也是个‘万人迷’吧!”

“啊!那是_大学的学生啊!……

“又有老人摔倒了啊,为什么大家都是熟视无睹地离开呢?”

我害怕,我恐惧,我怕多年后,我也会被时光无情地腐蚀,我怕多年后,我也会在本该奋斗之时肆意地挥霍青春,我怕多年后,我也会这般的冷漠……

但我又像每一个孩子一般,渴望着成长,渴望着早一步踏入成人的世界……

身体中的两个,不,也许是多种不同地想法冲撞着,快把我那原来就不太“坚强”的大脑撞昏了。

我站在时间的隧道中迷失了方向,想停下来问问路。可惜时间隧道的主人一如既往的专横——“不许后退!不许停留!只许前行!”我只得摸黑在这隧道中继续前行。

十五岁,我多了一分茫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小学生作文写作方法指导_2900字

全文共 2749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是语文综合水平的体现。但是,对于好多同学来说,总觉得作文很深奥,不好写。其实不然,我觉得,要写好作文,只要注意下面这几点,并持之以恒,经常练习写作,写出一手好作文也是不难的。

第一,就是词语积累。作文,要有佳词妙句才有文采,才能吸引人。一篇文章,假如没有佳词妙句,无论这件事情多么精彩,你写出来的文章也是平淡无味,怎么能够吸引人,让人去欣赏呢?你写的这篇文章也就等于白写。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班的黎老师就很注重在这方面对我们的教育和引导。我在看文章、阅读时也很注意这点。

第二,就是注意留心观察。写作文,不是在屋子里憋出来的,而是要到实际生活中去观察、去体验。因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嘛!有些人,他是出去“观察”了,可是他只是走马观花,忽略了细节。所以写出来的作文只是条条纲纲,根本没有要点、细节。所以,在观察时要留心,要仔细,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好作文。记得外出时,爸爸经常会指这指那,问这问那,以引起我的注意与思考。

第三,就是多看课外书。这是积累词语的重要渠道,也是写作文的关键所在。包括家里订阅的书籍和书店的各种图书。只要有空,我就会到书店看看各种各样的课外书。当然,不是只看就能写出完美无缺的作文的,关键还要注意积累、牢记和运用。才能实现“人为我用”,这样在写作文时,才能做到随心所欲、挥笔自如。

一、作文要学会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平时靠积累,考场凭发挥”,这是考场学子的共同体会。

(一)语言方面要建立“语汇库”。语汇是文章的细胞。广义的语汇,不仅指词、短语的总汇,还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语汇库”途径有二:第一是阅读。平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制作读书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时要捕捉大众口语中鲜活的语言,并把这些语言记在随身带的小本子或卡片上,这样日积月累、集腋成裘,说话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会妙笔生花。

(二)要加强材料方面的积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每到作文时就去搜肠挂肚,或者胡编或者抄袭。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积累素材。平时有条件的可带着摄像机、录音机、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并与写生、、写日记、写观察笔记等形式,及时记录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见闻。记录时要抓住细节,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征。这样,写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强思想方面的积累。观点是文章的灵魂。文章中心不明确,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说明作者思想肤浅。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库”。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获。”平时要深入思考,遇事多问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这样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随时把思维的“火花”、思索的结论记录下来。第二要辑录,也就是要摘录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总之,作文要加强积累,建立好“语汇库”、“素材库”、“思想库”这三大写作仓库,并要定期盘点、整理、分门别类,且要不断充实、扩容。

二、写好作文先学会观察

鲁迅先生在回答文学青年“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的问题时强调了两点:一是多看,二是多练。这里的“多看”即指多观察。这就说明:要写好文章,要掌握娴熟的文章写作手法,就要多观察,学会观察,观察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俄国小说家契诃夫就这样谆谆告诫初学者:“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要把自己锻炼到观察简直成习惯,仿佛变成第二个天性。”把观察锻炼成习惯,锻炼成第二天性,这是一种很需要时间去磨练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从中猎取你作文时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对一些看似不大实则很有意义的事情产生兴趣,注意观察起因、过程和结果;你要留意校园花坛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变化它的颜色,学会刨根问底,弄清这些变化的来龙去脉;你要走向社会,同更多的人接触,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东西,随时将它们汇入自己思想的长河。这就是观察的过程,观察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观察决不要仅仅局限于“用眼看”。广义的更有实际意义的观察是指要将人的五官全部调动起来:用耳朵去聆听,用身体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脑去思索,这样的观察才会更加细腻、深刻。

(二)观察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好“烂笔头”。俗语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多同学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于随时记下来,这样就会使观察到的材料付之东去,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也会白白浪费掉。

(三)观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恒。别犯“脑热病”,三分钟的热度对与写好作文是没有益处的,你要将观察生活、思索生活贯穿于你生活的每一天,这样你才会写出妙文佳作来。

学会观察对于写好作文有着巨大的奠基和推动作用,离开了观察,你往往会感到难以下笔。愿你学会观察,不断培养,提高赞成的观察能力,在写作实践中取得得大的进步。

三、意高则文胜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图。那么文章在立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立意要正确

正确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义,所谓正确就是要保证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观点正确,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符合我国基本政治原则,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给人以积极的启发。

(二)立意要专一

“作文之事,贵于专一,专则生巧,散乃人愚。”无论多么复杂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说明这个问题,又想阐述那个观点,东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确。其实,想面面俱到肯定会面面不到位,况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与其“贪多嚼不烂”,不如集中笔墨表现一个中心,即使是通过数件事来表现中心,也要做到紧帖中心行文,目标始终如一,着墨于材料与中心的结合点,使材料蕴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颖

文章最忌随人后,人云亦云,新颖的角度是作文创新的核心。立意新颖要求跳出陈旧的框框、不按顺向思维、习惯思维或原有的心理定式进行立意构思,而是以独到的视角去审视题目中所蕴涵的另类内容,避开他人所常写,写别人所未写。即使同一写作对象,总是可以从许多角度切入,只要我们打破思维的定式,站在时代的高度,避“俗”求“异”,多角度、多侧面思考,或联想、或扩展、或类比、或逆向,发人之所未发,就能在五颜六色的天空里构筑属于你的最美的彩虹。

(四)立意要深刻。

立意的深刻是指确立的主题不是人所共知的肤浅的道理,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出更深层的意蕴。

(五)立意要巧妙

在习作有限的文字内,要表现较为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里看世界,从生活中的一斑一点、一枝一叶去再现生活的全貌,从一个点、一个片段、一个瞬间、一个现象入手,对社会、对人生进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角度虽小,却能小中见大,平中见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写作的方法指导

全文共 2092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课文,体裁全面,文章内容丰富,语言优美,事例典型,描写生动、形象,如果能以课文为例,指导学生写作,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边学习课文,边指导学生写作,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上,从文章的结构和写法进行习作练习。我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进行指导。

一、质疑课题,学会审题

审题,是写命题作文的基础,也是作文成败的关键之一。审题,就是仔细分析题目,弄清题目的意义和要求,确定选材范围,决定与题目相适应的体裁、内容、写作方法和主题确定。审题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文章材料的选择,只有审清了题,才能紧扣主题构思选材。要想准确无误地审清题目,就能掌握一些审题方法。如何才能使学生学会审题,我通过引导学生质疑课题,来学习审题的方法。

1.质疑体裁,确定文章类型

审题首先要确定文章体裁。因此,每当出示课题时,我都让学生从体裁方面质疑。文章体裁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记叙文是中年级常见的体裁,也是作文训练的重点。记叙文又分为写人、记事、活动、状物、写景五种类型。而课文中都有它自身的“标志”,抓住了显现习作类型“标志”的关键词语质疑,就可以确定课题是属于哪种体裁,如《燕子》、《翠鸟》、《荷花》等,是以动植物名字为题的,学生质疑时就已确定是状物的文章;《燕子专列》、《路旁的橡树》、《可贵的沉默》等课文,学生在质疑时无法确定是什么类型,当提出“燕子能自己飞行,为什么还设专列?”“长在路旁的橡树怎么了?”“沉默为什么是可贵的?”等问题后,同学们一下子就确定了是记事的文章。《卖木雕的少年》、《她是我的朋友》,提出“卖木雕的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她是怎样的人?我又是怎样的人?”可以确定是写人的文章。

2.质疑要求,确定文章范围

通过对课文的质疑,在确定课文体裁类型的同时确定题目所划定的范围。在题目所给定的范围内选材,才能使文章内容切题,重点突出。如,《卖木雕的少年》一文,我先提出“卖木雕的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具有怎样的特点?”等问题,通过质疑,确定了主要内容是写人物形象。通过具体的言行描写来突出人物特点,也就是人物的精神风貌、性格特征、道德情操等。《争吵》一文质疑课题时提出“为什么发生争吵?”、“是怎样争吵的?”、“争吵的结果怎样?”这是紧扣记事文的要素来写的,要把诸要素交代清楚,把事件的脉络及发展过程叙述明白。《荷花》、《燕子》、《翠鸟》质疑时提出“荷花(燕子、翠鸟)长什么样?”这就要抓住外形来写,抓住物体的形状、颜色等,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这就按状物文章的范围确定。

3.质疑“题眼”,确定文章重点

质疑课题还要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来把住“题眼”质疑,把握住了“题眼”就把握住了文章的重点。如,《可贵的沉默》的题眼就是“沉默”,学生质疑时提出“为什么沉默?”也就把握住了“沉默”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重点。由抓住课文题眼质疑,引导学生分类区别,把握写作重点,如《我学会了……》,题眼就是“学会”这个过程;《贴鼻子》,题眼就是“贴”的方法;《发生在教室的一件事》,题眼就是“教室”这个特定空间,这样学生在质疑时就确定了文章要写的重点。

二、联系课文内容,学习恰当选材

课文中选材,作者是根据题目来定的,在学生学会审题的基础上,指导他们学习作者是怎样紧扣题目来选材,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因此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对学生选材能力的训练。上学期的作文指导课,尽管我从多角度指导学生选材,但大多数学生的作文题材仍普遍流于一般化,原因是学生不会把握重点选材料,往往是有材料就匆匆动笔,导致了以上问题。本学期,我每上一课,都注重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选材的。

以《争吵》为例。我指导学生选择经历过的真实的事来写。写文章贵在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而自己的日常生活就是作文取之不竭的源泉。凡是日常生活中所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遇到的,不论大小好坏,都可入文,都可作为作文的素材。《争吵》的作者就写了自己和同学发生的矛盾,写得真实,让人读来觉得很亲切。学习完课文后,我指导写《发生在教室的一件事》,同学们选材就很恰当,大多数同学选了本周杨宁同学生病了在教室里呕吐的事,因为是一件真实的事情,学生有话可说,写得有条理,突出了主题,而且内容充实。

我们的生活本来就是平平淡淡的,学生的生活更是简单,每天从家里到学校,再从学校到家里,两点一线,要求学生写出不平凡的事儿来,就等于逼迫学生抄袭和胡编乱造,而且会使学生视作文为负担。因此让学生选择身边的事来写,这样学生就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在学习《绝招》一课时,我让学生从课文中所写的人物具有的绝招来分析,让学生明白,其实他们身上有的本领,我们同学身上就有,作者正是选择了很平常的事来描写人物,才能让读者产生共鸣。在指导《我学会了……》习作时,我指导学生选择自己真正掌握的一项本领来写,一定会更感人。结果有同学写了自己学会了叠被子、学会了扫地、学会了洗碗,甚至有同学写了“我学会了喂猪”,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又很平常的事,反而显得“新颖独特”。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方法,领悟其中的道理后,再去实践,作文教学其实就在课文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地完成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往年小升初指导作文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那件事以后,我终于体会到了朋友的珍贵和友谊的可贵。

在班里我有许多朋友,其中最要好的要数李清霖了。但是,再要好的朋友也难免会有矛盾。一次,我俩闹矛盾了,而且都生气了,还说不做朋友了。尽管心里不是那样想的,但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想收也收不回呀!

我是班里的文娱班长,每天课前都要领歌。我在讲台上领歌,清霖坐在台下第一排中间,我俩正好面对面。往常领歌时,我都要看清霖一眼,对她笑笑,清霖也看我一眼,对我笑笑。

又该领歌了,我还是和往常一样,习惯性地往清霖那儿看了一下,可一想起那次的矛盾,便只是扫视了清霖一眼,也没有任何表情,似乎见了陌生人似的,有些不屑一顾的感觉。清霖见我那样,便也同样看了我一眼,眼神又落到了别处。我感觉很别扭,眼神不知应该落在哪儿。

接连几天,我都是这样,眼神没有了落脚点,而且整天没有了好朋友的陪伴,我觉得整个世界都变了许多似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和清霖似乎都明白了些什么。又该领歌了,我又习惯性地朝清霖那儿看了一眼,我的眼神已不再是不屑一顾,而是充满了和好的希望,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心里同样盼着清霖这样看我一眼。清霖见我这样,先是一愣,刹那间回过神来,也用充满希望和好的眼神看了我一眼,露出了笑容。我的眼神又有了落脚点,也恢复了正常,不再感到别扭,似乎是航天员又回到了地球一样。

眼神的落脚点丢了,让我感到别扭;眼神的落脚点找到了,让我感到快乐。眼神的落脚点,让我体会到了失去朋友的滋味,也使我懂得了友谊的珍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考作文指导:五点技巧写好作文

全文共 143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中考语文改革已明显倾向于读写考查,作文得分高是语文得优分的关键。下面小编来说说5点写好作文的技巧

一、命题要新颖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富有新意的标题是写好作文的开端。平时训练时,教师要让学生重视文题对作文的重要性。要鼓励学生尽最大可能创造出新颖的作文题目,以争取作文得高分的第一良好印象。如,面对题目《_________的一幕》,有的学生填写“尴尬”,就能给人以新鲜的感觉。若是材料、话题类作文,要在认真读懂材料的前提下,拟出一个好题目,如,话题作文:情节感人的文学作品使人如醉如痴;优美动听的校园歌曲使人心旷神怡;精彩激烈的体育比赛使人激动不已;充满真情的电影电视使人回肠荡气……请从下题中任选一题作文,补全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1)《读_______我真______》(2)《听________我真_______》(3)《看_______我真_______》。学生在认真分析话题提示时,明白了“读”、“听”、“看”的内涵,于是陕西一考生拟写《读我真痴迷》,便使作文拥有了一个成功的作文题,也使这篇作文在阅卷者眼中留下第一个“满分”印象。

二、开头要引人

好开头有“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动人效果。考场作文,应慎写开头,认真对待第一句,第一段的写作,最好先在稿纸上写出开头的段落,然后再自我感受几遍,若能让自己激动起来,那么也定能感动别人。如考生写《人生最需要掌声》的开头:“人生最需要掌声。许多人时常感叹:知音难求。何为知音,知音难道不就是人生中的鼓掌者吗?”这是一篇满分作文的开头,这是个能激动自己的开头,如同刚打开水闸门一样,使自己的写作如洪水般一泻千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写好了开头,也便留给了批阅者“成功的一半”的印象。

三、内容要情真

构思内容,要做到以真情感动人。切勿内容假、大、空,切勿写自己并不了解的内容,不能感动自己当然便不会感动别人,因此在选择写作内容时,要选择自己受感动的内容,这感动自己的内容往往是自己亲身经历,亲眼目睹的,而且往往是一些琐屑的小事件,小细节;或者是自己曾阅读过的有很深印象的书刊登载,写作时可以将旧内容换新角度使用。写自己的真感,如《尴尬的一幕》。考生写一细节:走廊上,与老师擦肩而过,自己试着努力想对老师说声“老师好”,可终于没有说出来,面对老师的微笑,自己低头而匆匆逃过,感到尴尬至极。这是一个真切动人的小细节,是作者的实情流露,更是文章内容的精华细节。真情的细节内容构成文章的血肉躯体,是好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分作文的关键,因为好细节才能打动批阅者心。

四、结构要创新

精心布局,创新结构框架,在阅卷者面前树立完美的整体形象,并产生一目了然的效果。如:反复排比式、日记体式、剧本形式、小标题式、镜头组合式、问答式、应用文体式等,都是有创新意义的结构体,且这种新框架极利于考场作文获取优分印象。如考生写《吴诚信的就症报告》,结构上以“病情”“病因”“处方”的体式布局谋篇,给阅卷者以新颖的结构感,因此这篇作文在考场中获得了满分。

五、书写要工整

工整、流利的书写给人的印象是:如同步入卫生清洁的场地。读一篇书写工整的作文,如见到漂亮的罗敷,使“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工整的书写是考场作文给评卷者的良好直观印象。并且,工整的书写也是一种礼貌的表现,书写工整,如同出门做客时整洁的穿着,是一种自重、尊人的表现。

考场作文,时间十分有限,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作文辅导,让学生掌握战略战术,从而最大限度地赢取考场优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成长的故事作文指导参考教案

全文共 2049 字

+ 加入清单

成长故事

● 学习目标

① 围绕“成长的故事”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畅,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② 结合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习作。

③ 发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读书方法,注意总结。

④ 熟读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

⑤ 积极参与展示活动,精心准备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成长的故事”综合性学习成果。

● 课前准备

① 实物投影仪

② 展示活动前,师生共同设计布置展示区域,陈列展示物品。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①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开展了“成长的故事“这个专题的综合性学习。相信大家在了解他人的成长故事及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中,有许多感想,今天就让我们在一起畅所欲言吧!

② 阅读习作的三个提示,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③ 根据相同选题,组成若干个小组合作交流,注意倾听,互相补充、完善。

A、 成长的故事可以采用编演短剧或配乐讲故事等形式交流。

B、 “从《乌塔》想起的“可把自己的经历与乌塔进行对比,着眼于乌塔的独立精神和自理能力,不要只一味批评家长的束缚。

C、 围绕“如何与周围人交往”或“怎样才能过个有意义的生日”进行讨论,举行一场小型辩论会,搜集一些资料,用事实来说服人。

④ 按确定的方案进行演练。

⑤ 全班交流。

⑥ 共同评议。

A、 引导学生发现小伙伴的长处和进步,善意地提出问题和改进方法、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评价。

B、 谈谈听了他人的成长故事后,自己有何打算。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同学们根据口语交际的内容自主选择习作内容,把最有感触、最想说的话写下来,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一、 认真审题,写出特点。

三项习作,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有各自的特点,习作时要注意把特点体现出来。

① 写自己或别人成长的故事。要求写得既有趣又能给人以启发。写时还要把事情交待清楚,注意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对最能体现有趣和给人以启发处要写具体。

② “从《乌塔》想起的”中“想”的内容从何而来呢?

A、“想”从认真阅读、深入思考中来。从《乌塔》中想到什么呢?关键是逐字、逐句、逐段地读懂《乌塔》一课所反映的问题,并进行深入思考,只有读得精,才能想得深。

B、“想”从联系生活实际中来。把《乌塔》所反映的成长中的问题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要用事实说话,不能空发议论。

C、“想”从丰富的联想中来。《乌塔》揭示了成长中的一些问题,可以由这些问题延伸出去,谈一谈在成长中遇到的其它问题。

③ 写回信应注意格式: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等五个部分。回信的特点要表现在写正文时先要回答来信中的问题,再写自己想要告诉对方的事情。回答问题时要情真意切,要用事实说话,少谈或不谈大道理。

二、 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三、 放声朗读,进行修改。

引导学生运用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中学到的修改方法。

四、 学生交流,互相评议。

尊重同学,虚心听取意见。

五、 誊写作文。

教师交代格式和书写要求。

第三课时

作文讲评

朗读展示优秀习作

① 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习作,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② 全班同学听后逐一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A、 内容充实具体。

B、 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C、 运用了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语句通畅。

D、 正确使用标点,不写错别字。

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前后四人互相朗读、交流自己的习作,互评互议。

修改誊写,张贴展览、发表

① 各自修改自己的习作。

② 将修改后的习作在学习园地里张贴展览。

③ 鼓励学生投稿。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① 各自轻声朗读小林、小东的对话,想想自己从中有何发现。

② 指名朗读。说说自己的发现。

③ 交流各自的发现。

A、 读书时,深入地想一想,不浮在表面,常常问个“为什么”,往往能发现问题。

B、 解决问题时可采用:查找资料、了解时代背景、联系作者的实际情况等方法。

④ 扩展练习。

A、 谈自己怎样读书的实例。

B、 从自己的读书实例中总结读书方法。

C、 鼓励在今后的读书中不断总结读书方法。

日积月累

① 采取多种方式反复朗读名言。

② 小组交流各自对名言的理解。

③ 全班交流,互相补充。

有志者事竟成:有志气的人只要坚持不懈,事情终归会成功。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人要不断学习才能明白事理,完善自我成为国家的栋梁。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学业上的精深造诣,出于勤奋,做事情成功在于多动脑筋、想办法。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在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时间一去不复返,应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

④ 背诵名言。

⑤ 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其他名言,鼓励平时积累。板报上专辟一角,每周一句名言。

⑥ 把自己最喜欢的名言写在自己随时看到的地方,鼓励自己。

展示台

① 课前观察展示台中的图片,阅读学习伙伴的话,归纳展示内容。

② 小组讨论展示内容、展示形式,提出建议,确定本组展示形式。

③ 班长了解各组的展示准备,协调展示情况。

④ 举行“成长的故事”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区开展温暖端午党群一家亲主题活动简报

全文共 294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包粽子、吃粽子”更是端午时节的传统习俗。为了传承文化习俗,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增进社区居民和谐,6月6日上午9点,野鸭冲社区开展了“党群连心共庆端午包爱心粽”活动,在华润万家前坪摆开擂台,举行了包粽子比赛,月塘街道办事处领导到场关心居民活动,并为获胜参赛者颁奖。

活动现场中居民们热情高涨,参赛选手动作又快又熟练,包的粽子质量好又美观,围观的群众为选手助威拍手叫好。包好的粽子都送给了社区的孤寡老人、低保人员、残疾人和老党员,给他们也带去了温暖

通过此次端午节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社区居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加深邻里之间、社区之间的联系和感情,共同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初中生说明文写作指导

全文共 3326 字

+ 加入清单

一、什么是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二、说明文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不同的类别:

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例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主要目的,例如《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等。 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

根据说明文的体系不同,还可以分为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

三、说明文的特点

以说明为主的表达方式是说明文与其他文体的主要区别。在各种文章样式中,说明文体是一种客观的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说明文的特点是“说”,而且具有一定的知识性。这种知识,或者来自有关科学研究资料,或者是亲身实践、调查、考察的所得,都具有严格的科学性。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准确、简洁、平实是说明文语言的主要特点。当然,说明文的语言风格也是多种多样、各有特色的,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以此为据,可概括为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两种方式。一般来说,以说明事物为主的说明文,重在抓住事物的特点,用简明的语言平实地加以说明。而科学小品,讲究趣味性、文艺性,须要作必要的生动、形象的说明。

四、说明文的顺序

1.时间顺序。时间顺序是文章常见的记叙、说明顺序之一。 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 时间顺序在文章中使用恰当就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说明清楚,使读者一目了然,所以在文章时间顺序也是一种独特技巧。 2.空间顺序。空间顺序。即是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 ,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故宫博物馆》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先概括说明故宫建筑物的总体特征,然后再具体介绍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御花园,而在介绍每一座建筑物的时候,则又按照先外后内、先上后下的顺序。

3.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等等一一介绍说明。逻辑顺序主要分成12种——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一般、从结果到原因、从次要到主要、从部分到整体、从具体到概括、从本质到现象、从一般到具体。不管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器物等,还是抽象的事理,如思想、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都适用于以逻辑顺序来说明凡是阐述事物、事理间的各种因果关系或其他逻辑关系,按逻辑顺序写作最为适宜。

五、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两种:总分式,事物说明文常用的结构形式:(1)总——分,如《苏州园林》(先总体的概括,再分说。结尾没有总结性的语言),(2)总——分——总,如《故宫博物院》;递进式,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各层之间的关系为递进关系。如《向沙漠进军》。

六、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

(1)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指出被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2)分类别。把被说明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叫分类别。如《食物从何处来》把生物获得食物的途径和方法划分为"自养"和"异养"两类,然后分别说明。

(3)举例子。举出实例进行说明,使内容具体化,叫举例子。《中国石拱桥》通过介绍赵州桥和芦沟桥,使人们具体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用的就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4)列数字。用准确的数据说明事物的某些方面,这种方法叫列数字。如"笔全长13.5厘米,笔身约占3/5,笔帽约占2/5。顶端的活动小枢纽能自由伸出和缩进,像个乌**,长0.7厘米,笔挂长3.9厘米。"(《我的圆珠笔》)

(5)作比较。就是通过比较说明事物和事理。例如《苏州园林》中,用苏州园林建筑的不对称与我国古代宫殿和近代的一般住房的对称进行比较,突出苏州园林的自然之美。

(6)打比方。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形象准确地说明了石拱桥的外形特征,这句话就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7)画图表。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使读者直观,一目了然地了解事物的特征。

(8)引资料。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

(9)摹状貌。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和描写要区分开,两者虽一样,不过是在不同的文体中的。)

(10)作诠释。 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

七、简单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1、必须抓住特征。所谓特征,就是指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任何事物都有各自的特征,这也是它区别于其它事物的主要标志《活板》介绍我国古代的印刷术,就当时说:"活板"这种印刷术的主要特征是"活"。因而文章在介绍中自始至终抓住了这个特征,把活板的印刷历史、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介绍得十分清楚,使读者有了确切的了解。能不能抓住事物的特征,主要取决于作者对事物有没有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研究。

2、合理安排顺序。事物大多是具有复杂性的,必须从多方面去介绍,才能讲清楚它的特征。依据事物本身固有的条理,是将说明文写得条理清楚的根本保证。事物本身固有的条理顺序,一般说来,有以下几种:

(1)空间顺序。是指按照物品的空间方位进行说明。或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或由内到外,由外到内;或由上到下,由下到上;或由前到后,由后到前等等。说明物品的形状、构造,一般采用这种顺序。

(2)时间顺序。是指按照时间发展的先后进行说明,先发生的先说,后发生的后说。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往往采用这种顺序。如《看云识天气》中有一段描写天气的变化,由晴转阴,由阴转雨(雪)有时间先后的顺序,天空的云随着这个时间的推移,也变化着不同的形态:卷云--卷层云--雨层云。就是按时间先后的顺序写的。

(3)逻辑顺序。是指按照事物内部的联系和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来安排说明的顺序。由

整体到部分,由主要到次要,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等,因此,说明文作者在考虑文章思路时也必须符合这些认识规律,才能使自己的文章正确地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同时又能适应读者的接受能力和欣赏习惯。如《大自然的语言》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共写了三段:第一段说,"首先是纬度",第二段指出,"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第二个因素",第三段指出,"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这个层次顺序的安排,就是由主次决定的。

3、选择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方法很多,我们选择什么样的说明方法要根据自己的文章而定,因为运用一些说明方法的目的,是为了更正确地说明事物。

4、语言描述准确。说明文的语言,和其它文体一样,都讲究用词准确,表述明白,这是写好各类文体章的基本要求。但是,说明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对文章的语言又有自己的特殊要求。说明文是以介绍知识为主的一种文体,无论是解说事物,还是阐明事理,都必须讲究科学性,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老老实实地说清它们各自的特点和本质,既不允许虚构夸大,哗众取宠,也不允许艰深晦涩,佶屈聱牙。这样,说明文的语言就应该简洁明了,质朴无华,也就是语言要"平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英语作文的写作方法指导

全文共 456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写作方法就是写作中进行表现时运用的方法,是作者为表情达意而采取的有效艺术手段。

学生写作时,如果语句平平,只选用一些普通的、直截了当的词,那么,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根本没有可阅读行,就像是一碗没有油盐酱醋面条一样,让人提不起一点精神和看下去的欲望,呆板、单调,没有可读性。如果一篇文章要让读者有可读性、有深度,同学们更应该掌握一些高级点词和语句来装饰你的文章,突出这篇文章的彩头,使文章增添文采,给读者以不一样的感受。具体方法可以参照下面的语句:

1. 画龙点睛,一篇文章的开头很重要。

在通常情况下,英语句子的排列方式为“主语+谓语+宾语”,即主语一般都会在谓语前面。但若根据情况适当改变句子的开头方式,比如在文章的开始的时候写一些倒状语句或以状语为起始语句的开头,这样子的文章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如:

(1) There stands an old temple at the top of the hill.

→ At the top of the hill there stands an old temple.

在小山顶上有一座古庙。

(2) You can do it well only in this way.

→ Only in this way can you do it well.

只有这样你才能把它做好。

(3) A young woman sat by the window.

→ By the window sat a young woman.

窗户边坐着一个年轻妇女。

2. 避免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为了使表达更生动,更富表现力,同学们在写作时应尽量避免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来表示同一意思,尤其是一些老生常谈的词语。如有的同学一看到“喜欢”二字,就会立刻想起like,事实上,英语中表示类似意思的词和短语很多,如 love, enjoy, prefer, appreciate, be fond of, care for等。如:

I like reading while my brother likes watching television.

→ I like reading while my brother enjoys watching television.

我喜欢看书,而我的兄弟却喜欢看电视。

3. 合理使用省略句

合理恰当地使用省略句,不仅可以使文章精练、简洁,而且会使文章更具文采和可读性。如:

(1) He may be busy. If he’s busy, I’ll call later. If he is not busy, can I see him now?

→ He may be busy. If so, I’ll call later. If not, can I see him now?

他可能很忙,要是这样,我以后再来拜访。要是不忙,我现在可以见他吗?

(2) If the weather is fine, we’ll go. If it is not fine, we’ll not go.

→ If the weather is fine, we’ll go. If not, not.

如果天气好,我们就去;如果天气不好,我们就不去了。

(3) She could have applied for that job, but she didn’t do so.

→ She could have applied for that job, but she didn’t.

她本可申请这份工作的,但她没有。

4. 适当运用非谓语结构

非谓语结构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高级结构,适当运用非谓语结构,会给人一种熟练驾驭语言的印象。如:

(1) When he heard the news, they all jumped for joy.

→ Hearing the news, they all jumped for joy.

听了这消息他们都高兴得跳了起来。

(2) As I didn’t know her address, I wasn’t able to get in touch with her.

→ Not knowing her address, I wasn’t able to get in touch with her.

由于不知道她的地址,我没法和她联系。

(3) As he was born into a peasant family, he had only two years of schooling.

→ Born into a peasant family, he had only two years of schooling.

他出生农民家庭,只上过两年学。

5. 结合使用长句与短句

在英语写作中,过多地使用长句或过多地使用短句都不好。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实际情况在文章中交替使用长句与短语,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这样不仅使文章在形式上增加美感,而且使文章读起来铿锵有力。如:

At noon we had a picnic lunch in the sunshine. Then we had a short rest. Then we began to play happily. We sang and danced. Some told stories. Some played chess.

→ At noon we had a picnic lunch in the sunshine. After a short rest, we had great fun singing and dancing, telling jokes and playing chess.

中午我们晒着太阳吃野餐。休息一会儿后,我们唱的唱歌,跳的跳舞,还有的讲笑话、下棋,大家玩得很开心。

6. 适当使用短语代替单词

(1) He has decided to be a teacher when he grows up.

→ He has made up his mind to be a teacher when he grows up.

他已决定长大了当老师。

(2) He doesnt like music.

→ He doesnt care much for music.

他不大喜欢音乐。

(3) He told me that the question was now under discussion.

→ He told me that the question was now being discussed.

他告诉我问题现正正在讨论中。

7. 恰当套用某些固定表达

(1) He was very tired. He couldn’t walk any farther.

→ He was too tired to walk any farther.

他太累了,不能再往前走了。

(2) The film was very interesting. Both 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liked it.

→ The film was so interesting that both 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liked it.

这电影很有趣,学生和老师都很喜欢。

(3) Your son is old. He can look after himself now.

→ Your son is old enough to look after himself now.

你的儿子已经长大,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了。

8. 尽量使句子带点“洋味”

(1) Dont worry. Be bold and try it, and youll learn it soon.

→Dont worry. Just go for it, and youll get it soon.

别担心,大胆试一试,你很快就会学会的。

(2) Thank you for playing with us.

→Thank you for sharing the time with us.

谢谢你陪我玩。

9. 综合使用各类所谓的“高级”结构

(1) Now everyone knows the news. I think Jim must have let it out.

→ Now everyone knows the news. I think it must have been Jim who has let it out.

现在人人都知道这消息了,我想一定是吉姆把它泄露出去的。

(2) We had to stand there to catch the offender.

→ What we had to do was (to) stand there, trying to catch the offender.

我们所能做的只是站在那儿,设法抓住违章者。

(3) If her pronunciation is not better than her teacher’s, it is at least as good as her teacher’s.

→ Her pronunciation is as good as, if not better than, her teacher’s.

如果她的语音不比她的老师好的话,至少也不会比她老师的差。

10. 适当使用名言警句点缀

在写作时根据实际情况恰当地用上一两句名言警句来点缀文章,不仅使文章显得有深度、有智慧,而且会让文章在评分中上一个“得分档次”。如:

(1) As the proverb says,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Though you fail this time, you needn’t lose heart. As long as you work hard and stick to your dream, you will succeed one day.

(2) There is a proverb goes like this “Life isn’t a bed of roses.” It is ture that it is likely for everyone to meet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in life.

(3) In the modern world, more and more people live alone, which is not so good for our life. It is better for us to make more friends and enjoy friendship. Just as a proverb says, “A near friend is better than a far-dwelling kinsman.”

[关于英语作文的写作方法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往年高考作文指导

全文共 883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也是一个最坏的年代。狄更斯如是说。这句话在今天也同样适用。当虚拟拉近了我们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方便了生活的同时,它也疏远和西施我们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在我看来,虚拟与现实的觥筹交错间,并没有谁对谁错,但不能放弃的,是对现实的坚持和守望。

从古至今,现实自有我们无法割舍的情感和积淀,我们无法离开现实。从鸿蒙之初走来,长腿的鹭鸶年在河边饮水,远方的太阳露出粉红、金黄和鱼肚白,人类于是在曙光初明的大地上摇摇晃晃地站起来。现实,是一种开化。河南新郑,轩辕之丘,轩辕之时,神农氏衰,兵马倥偬,运筹帷幄,陶唐有虞,从此茫茫九州,划为禹迹。现实中,有一种流淌的继承。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商邑翼翼,四方之极,赫赫厥声,濯濯厥灵。寿考且宁,以保我后生。现实中,有一种希冀。

而当关关雎鸠,蒹葭苍苍终于成为苍白的某水鸟,某水草,甚至又将成为虚拟中可触不可及的存在时,我们要拿什么追溯我们行走的足迹,拿什么唤起初见时那花枝摇曳的悸动呢?

现实中的地点,演示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逻辑,揭示一个人的身世和成长。于是我想起了张艺谋导演的《追忆百花深处》,当百花深处胡同和鼓楼一起消失的时候,记忆中那叮叮当当响的很好听的铃声;那五月槐花,关于六必居酱菜,月盛斋羊肉,王致和豆腐的吆喝,又何处寻呢?

回家,不是回到一个地点,让你回到一段时光,让你明白自己不是没有根的浮萍。但我觉得,如果现实被虚拟取代,没有了地点,又何来的时光?没有故乡,没有身世,我们拿什么确知自己的存在?当往事的青苔被抹尽,没有一样东西曾经提醒你与她耳鬓厮磨,人们如何辨别自己的名字?如何称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其实虚拟并没有错,现实也未必是对的。疏离并不意味着舍弃,坚持也绝非固守。黑格尔有言,两个有充分理由的片段撞到了一起,双方都很伟大,但为了各自的高尚无法后退。说的便是如此吧。历史自有其宏大的水笔,时间的车轮也自会滚滚向前。但此时对现实的坚持与守望,让我们更加柔软,因为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让我们更加坚强,因为知道自己将往哪里去。

从此追忆百花深处,让我们一往而无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我们是一家人作文700字

全文共 732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里住着两位唐僧,一天到晚说个不停,而我就像那孙悟空,面对两位唐僧的咒语,我都快被压得喘不过来这两位唐僧就是我的父亲和母亲。一天晚饭时,妈妈做了一桌好菜,许多菜都是我爱吃的。正当我大快朵颐之际,这两位唐僧的嘴又像机关枪似的朝我发射“炮弹”。只听妈妈说:“哎呀,别这么狼吞虎咽的,吃相一点都不好看,要细嚼慢咽。”爸爸接着妈妈的话说:“对对对,吃太快容易烫到嘴。”此时的我终于按耐不住心中的火焰,竟开口说道:“你们都别说了,被你们吵得我都快崩溃了。”爸妈一愣,对视一眼,讨论了一下对我说:“好,我们来比赛,以后不唠叨你了,我们开始唠叨就算输。”

第一天,我为我耳根变得清静而感到高兴,心里暗暗想到:太好了,终于解放了,这么好的机会我可要好好把握。然而没过多久,大量的问题慢慢开始出现。以前,妈妈总会提醒我做作业不要拖拖拉拉,少了她的提醒,我竟然好几次都做到半夜。以前,出门时妈妈都会提醒我收拾好书包,少了她的嘱咐,我竟忘东忘西,因此被老师罚扫教室。以前,爸爸总会提醒我不要吃那么多零食,自从他不管我后,我如同离开笼子的小鸟获得了自由,结果好几次半夜胃痛到在床上翻滚,还不敢告诉爸妈。一个月的时间还没到,我就已经开始不适应了,觉得耳朵太清静,家里太安静。我竟开始盼望着爸爸妈妈能够在我耳边吵吵。我明白了那一句句唠叨里饱含的是他们对我的爱。最终,我选择放弃,走到爸妈身边投降。他们俩人马上又开启了唠叨模式,那两张嘴发出陌生而又熟悉的声音“哎呀,我就说嘛,这个小子一定会屈服的。”“对对对,还是你的主意好。”我高兴的冲上去抱住了他们。

原来,家人的爱无处不在,在动作里,在语言里,也在我们心里。这就是我家两位活泼唠叨的唐僧,但也是爱我唐僧爸妈。我们就是这样吵吵闹闹的一家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