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龙应台路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热门19篇】

倔强的孩子经常会闹一些小脾气,搞得你我都不开心。今天小编就来分享龙应台路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请各位读者好好欣赏和借鉴。

浏览

7051

作文

71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2000字

全文共 1311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把龙应台的《孩子慢慢来》看完了,躺在沙发上看着书,嘴角禁不住一次次上扬。这样美好的感情,这样温柔的成长,让我心亦变得如斯温柔。

龙应台一贯以尖利敏捷的文风著称,但这对孩子成长的点滴记录,每一个字都是那么的柔软,是一个母亲从心里流出来的潺潺溪流,两岸风景无有突兀,但美如画卷。故事讲的是龙应台经历两个儿子幼年的成长中以及过程中的所感所思。文字里的“妈妈”是那样可爱的一个中国台湾女子,她在自己的异乡、儿子的故乡,用爱与理智抚育上天送给自己“作为女人的礼物”,用心地感受生命与这个世界最初的接触,感受他们在成长中的喜悦与泪水。文中没有跌宕的故事情节,没有峰回路转的曲折,但有无数的忍俊不禁,无数的低回温柔。成长,是如此可爱的过程;母亲,是这样一个温暖的字眼;孩子,是这样的让人心生温柔……

龙应台是个聪明的妈妈,她的孩子们是幸运的,她也是幸运的,在孩子的问题上选择了这样一个理智的做法。《孩子你慢慢来》,是的,慢一点,我们可以感受上天给我们安排的是多么丰盛的礼物。更真切地感受爱,我们才会生出更多温柔的情怀,更多的爱。

所有的育儿书都告诉我们,在孩子的成长中出现了这样那样让你无奈的事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但在面对孩子时,所有的定力似乎都要打个折扣。我们忍不住要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对比,认为他样样都不应该落后,我们希望他有出乎意料的进步,却不能容忍他有任何形式意义上的退步。

是的,我们在潜意识里把自己对生活的期许都加在了孩子身上,希望他强大,希望他优秀,希望他不要惹麻烦。却忘记了,他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一切进步与成就都有发生的时间和规律。看过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深刻地感悟到应当学会宽容与等待,慢慢地,等待那些生命的必然的到来,等待生命的慢慢成长,这需要温柔的坚持。是的,我们不要做强人,就让我们恢复温柔的本性,让生命恢复它本来的美丽面目。

想起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中的卷首语:“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绳子穿来穿去,刚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开来,于是重新再来;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细细的草绳。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龙应台看着那个五岁的孩子,用草绳打个蝴蝶结,她愿用一生的时间去等,等他五岁的手指把这个蝴蝶结扎好。扪心自问,我有她那样用一生去等的耐心与勇气吗?看着自己渐已长大的儿子,我越来越觉得做母亲是一门学问,一门很伟大很深奥的学问,远远难于做一位老师的角色!有时候很茫然,有时候很疑惑,有时候又沾沾自喜。看着学习上不优秀的儿子,缺忽略了他身上很多的闪光点:他阳光,他自信,他对未来充满自信,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他待人处事从容文雅,他生活上不用你操心,还会倒过来劝解你、安慰你,他坚持自己的爱好,在音乐上有天赋、肯努力……呵呵,一个健康的孩子,我为什么仅仅因为他不适应应试教育而责备他?给自己一个信念:做像龙应台一样的母亲!只想对儿子说,人生的路很长,你美好的人生刚刚开启,让我们慢慢地、美美地、坚强地一起走!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铁路边的孩子们读后感300字

全文共 350 字

+ 加入清单

假期我读了英国作家写的《铁路边的孩子们》这本书,这是一本充满爱的书,有趣的故事情节吸引着我,孩子们的优秀品质感动着我。

书中介绍了原本幸福和睦的家庭由于爸爸被人冤枉抓了起来,他们因此离开了以前幸福的家,搬到了乡下一个靠着铁路的房子。妈妈带着三个孩子,伯比,彼得,菲利丝开始了新的生活。虽然没有好吃的,没有了仆人,没有了公主王子般的生活,但大家却能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他们帮助俄国人找亲人,最后找到了;给珀克斯过生日,虽然最开始的时候珀克斯没有同意,但是伯比通过念字条的方式让珀克斯感到了大家的一片诚意;三个孩子通过自己的机智勇敢,在火车道救了一车的人,他们的勇气令人敬佩。

这本书讲的三个孩子都非常的勇敢,善良,面对各种危险没有害怕,没有退缩,而是努力的去化解。虽然生活比较窘迫,但他们的童年依旧快乐无比。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字

全文共 972 字

+ 加入清单

初阳照射下的午后,慵懒的闲适,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我安静地品味着初春的气息——青草气息中隐隐夹杂着一丝丝芳香。我向小路尽头望去,有一对母女安然地坐在草坪上。孩子的手中似乎拿着一块拼图,正犹豫不决地向地上放着,而母亲则是满脸微笑,等着孩子下手。我一怔,春阳微晃。

“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龙应台的话回荡在我的耳边,猛得想起那本令我心灵震撼的书——《孩子,你慢慢来》。

初识这本书,是在我读完龙应台的《目送》后。当时我心情迫切地想再品读她的作品,于是我读起了《孩子,你慢慢来》。在我的记忆中,龙应台的语言应是犀利、率性的,直射人心的,但我没有想到,龙应台还会有如此深情而温柔的语言。一打开书,我就被华安那调皮可爱的事迹所吸引,例如把小汽车一辆辆放入马桶中再捞出来,缠着妈妈讲故事,装作强盗“打劫”老太太的糖等等。每当华安在做这些调皮的事情时,背后总有一双眼睛含情脉脉地看着他、关心着他,呵护着他,那就是母亲龙应台。

龙应台在照顾华安的事上可谓是煞费苦心。她精心挑选适合孩子看的书,制造孩子喜欢吃的菜,就连“安安”上幼稚园也要大费苦心地寻找一番。字里行间,浓浓的母爱早已透出纸面。

就这样,华安、华飞在龙应台无微不至地照顾下逐渐长大。通读全书,我们也大概可以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母爱。母爱就是背后的那双眼睛,看着你走过大街小巷;母爱就是那精心制作的饭菜,伴着你度过年年岁岁;母爱也是严厉的一番批评,引领你走回正确的道路。母爱啊,就是那一颗充满温情的心,灌溉出一朵朵五彩缤纷的花。

至此,我不禁想到我的妈妈。记忆中的妈妈总是一副风尘仆仆的模样,风里来,雨里去,在家、我的学校、她的单位之间辗转腾挪。有时夜里归来的妈妈一脸倦容,却还不忘提高声音喊我:“快来,我给你带了好吃的。”每天上学前的一句:“天冷了,加衣服。”或“记得带水杯啊!”……都是我温暖不已。

大抵天下母亲都是这样吧。无私奉献出自己的爱,用爱去呵护、去陪伴、去浇灌那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有一天,那些花朵会迎来自己的花期,而那天,也是灌溉者们会心微笑的时候吧。

草坪上的孩子终于放下了一块拼图,旁边的妈妈也展露出了温柔的微笑。春阳抚过大地,一如唤醒孩子的母亲。不过春光不急,她要等这些“孩子”们慢慢地醒来。时光静好,耳畔回响着:“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水孩子读后感

全文共 319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扫烟囱的穷苦的小男孩汤姆,他有一个师傅叫格林姆。但是,他对小汤姆一点都不好,经常虐待他。在这种恶劣的生长环境下,小汤姆养成了许多不好的坏毛病。一次,因为受到了人们的误会,他在逃避追捕时,沉到了中,仙女们把汤姆变成了水孩子。他在水里认识了很多动物朋友和水孩子,可是他总是欺负这些可怜的小动物和别的水孩子。水中的仙女们用爱来教育他,渐渐地,他一点点改变了。最终他在游向大海的过程中,终于学会了以爱来对待别人。后来在经历了无数次冒险以后,他还拯救了自己的师傅,成为了一个正直、勇敢、宽容、友善的人。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汤姆很棒,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不懈改掉了所有的坏习惯。我也要向他学习,努力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做一个宽容、有爱心的好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700字

全文共 743 字

+ 加入清单

《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妈妈早在三年级就已经买给我了,那时我看得一点也不认真,但暑假里我认真地读了,收获了许多难言的感动。

女主人公金铃是个十一岁正在读六年级的女孩,体重50公斤,是个重量级选手,她的脸胖乎乎的,特别惹人喜爱。但是这个大大咧咧的女孩心思却非常缜密,而且为人特别固执。比如有一次,她们班上体育课50米短跑测试,由于金铃是闭着眼睛跑的,因此害的李林右膀小臂骨折了,金铃妈妈去看过李林了,回到家金铃一直固执地问妈妈李林怎么样了?李林怎么样了?

不过金铃当然也有优点啦!她每次作文都完成得很棒,有好多都被邢老师当成讲课的范文。她很富有童心,天真,可爱,想象力也极为丰富。而且金铃具有一种“自来熟”,不管男女老少还是尊卑贵贱,她都能搭上一两句一样话题的语言。

她很善良,收养过一个无家可归的小女孩幸幸。并且还用自己当家作主的一个月工钱买了一个很漂亮的芭比娃娃送给幸幸。对于金铃来说,幸幸就像自己的亲妹妹,金铃把她当做宝贝看待。

文章的一个段落让我印象深刻。金铃为了给小蚕找桑叶,偷到了老师的老师家,于是她就偶遇了孙奶奶。孙奶奶和蔼可亲,退休前是特级教师,专带小学数学毕业班,孙奶奶让金铃每天放学到她那补半个小时课,金铃为了补课,瞒着她妈妈,可是日复一日,金铃妈妈发觉女儿不对劲,就跟踪她,得知是特级教师孙老师在帮助金铃。为此还特意买了礼物去看望孙奶奶,可她不知道金铃和孙奶奶有个约定:只要计划被家长或者老师发现,立即停止补课。读完这段让我对金铃妈妈有许多不满,虽然是父母,但孩子也应该有隐私和自由,父母就有权跟踪孩子吗?

之后,我越读越发现金铃跟我有许多相似之处,我妈妈也望女成凤。好孩子一定要有100分吗?好孩子一定要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吗?不!我要和金铃一样,保持自己的个性,做真正的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笑猫日记从外星球来的孩子读后感

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个 炎热 的季节,我读了一本书,它仿佛一 根冰棍 , 凉爽 着我的心,它的名字叫——《笑日记—— 从外星球来的孩子》。

二丫和三宝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但胖头的前程令笑猫担心,在笑猫的帮助下,胖头利用自己专注的特点,学会了弹钢琴,之后,它在树林里遇上了一个”从外星球来的孩子“,为了帮助他变成地球上的孩子,胖头学会了笑,慢慢地,”从外星球来的孩子“,变成了地球上的孩子。之后,他的爸爸为他买了一架钢琴,谁知这个孩子如此有天赋,在一个雨天里,它和那个”从外星球来的孩子“——患自闭症的孩子,获得了鲜花和掌声。 读了这个故事,我深深地感受到,世间的爱是多么重要啊!胖头用自己的爱,帮助了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恢复健康,我们有何不能呢?为在贫苦乡村的孩子捐上一点零花钱,为老弱病残让座,扶老奶奶过马路,为走失的孩子找到家……我们何乐而不为呢?他们的笑脸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奖励,如果人人献上一点爱,我们的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帮助那些生活不便的人,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举手之劳,让我们行动起来!为社会献上一点爱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能闻出孩子味的乌龟读后感作文

全文共 522 字

+ 加入清单

偶然间看到《能闻出孩子味的乌龟》,书里的内容深深地吸引着我。我一鼓作气将它读完。里面的故事有的让人大笑,有的让人惊奇……

故事发生在两只动物间——笑猫和乌龟。笑猫是马小跳妹妹杜真子的,他会微笑、狂笑、傻笑、嘲笑、苦笑,还有皮笑肉不笑。他是一只有思想的猫,相信性格决定命运。笑猫因为杜真子妈妈的讨厌和夏天的炎热搬到公园里的一个秘密山洞,山洞里有一个闻孩子味活到几百岁的乌龟,他常常背着笑猫畅游许多地方。

笑猫每天都问乌龟有关孩子味儿的问题,乌龟说:“马小跳身上就有孩子味儿,因为他的父母给予他自由,没有让他天天去上补习班,现在孩子味越来越少了,唉……”我陷入沉思:是啊,现在许多家长和老师放假了也不让孩子有空闲,拼命地报补习班,拼命地布置作业,天天把孩子关在家里,一点自由的空间也没有,这样孩子也是受不了的。

我的假期是这么安排的:上午专心致志地写作业,不能受一点打扰;中午吃可口的美食,睡觉;下午锻炼身体;晚上吃饭前认真写会儿作业,看书、看电视。只要学习时不分神,合理安排时间,我妈妈总会给我玩儿的时间。

在这里,我呼吁被关在家里的同学:“不要再责怪家长了,只要全神贯注地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家长一定会给你们自由的空间!”

[能闻出孩子味的乌龟读后感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读后感800字

全文共 963 字

+ 加入清单

爱是灵感,爱是创作,爱是万物之心。有爱,便有诗。

——题记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与其说是一本儿童诗歌集,我更倾向于是一本净化心灵的书。不论你心中的那杯水怎样浑浊,看完书后,水中的杂质都一点一点被抽出来,让你真真切切感受到儿时无忧无虑的快乐,肆意在草地上玩耍的快乐,沐浴在阳光下的快乐……

第一辑当中的《春姑娘》,把春天当成了一个明眸皓齿的小姑娘来写,但又紧紧地连着春天的一切美好事物。第一天,春姑娘在池边睡着了。“小丫头,快点起床吧,鸭子轻轻地挠着你的皮肤,那一池的湖水都在发颤。”闭上眼睛细细回想,那一幕,是多么温馨而又令人愉悦。第二天,春姑娘在一碧千里的草原上睡着了。“小丫头,快点起床吧,草芽儿挠着你的脚心,那湿润的泥土都在动弹。”绿草如茵,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读到诗歌结尾,哦,原来,春天的一切,就是春姑娘;春姑娘,就是春天的一切!

第二辑当中的《一朵花,可以开很久》,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想要璀璨的笑容和时光一样漫长,就要拥有大把的时光,心中拥有长久不衰的热情。尽管中间有像冬天的冷雾般的泪水来插科打诨,但我们一定要努力,让脸上的笑容灿然开放。一朵月季,在冬日凛冽的寒风中,被摧残的“嘴唇发青,脸蛋发青。但它依然保持着笑容,像一个爱美的小姑娘。”笑容,也可以温暖漫天飞雪,银装素裹的冬日。

第三辑当中的《榕树》,让我深切体会到对爷爷的思念之情,也牵动了我的心绪。老榕树,不管经历什么,“你都像一座的雕塑岿然不动,静思默想。”在我的印象中,爷爷是一个严肃的人。“我喜欢你沧桑的模样,无论是皱纹横生,还是须髯飘动,你都像一个老人历尽沧桑,从容恬静。我喜欢你的一切的一切,因为你的模样就是爷爷的模样。”虽然作者描述的是老榕树,但字里行间,便会引起读者共鸣——啊,这难道不是自己的爷爷的模样吗!素来沉默寡言,冷静严肃的爷爷,和老榕树一样……这就是爷爷的真实写照!

第四辑当中的《倾听》,教会了我:想要得到美,就一定要学会倾听。倾听身边所有的声音。灯红酒绿的街边,川流不息的车辆飞驰过地面的摩擦声;木耳在树木上,倾听森林呼啸的声音;船只在港湾,倾听星星的声音;老人在校园外面,倾听童年的声音……声音可以来自大自然,可以来自生活;爱,也可以来自大自然,可以来自生活。

诗歌,让你在喧嚣的红尘中静下心来,默默地,你就能感受到心灵清净的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400字

全文共 478 字

+ 加入清单

我看龙应台“孩子慢慢来”这本书,她是从做一个妈妈的视角写的一篇文章,如水般柔情,又如火般温情;其中带着女性细腻的美与善,又有令人钦佩她教育孩子的大智。我最欣赏她在教育孩子身上,给孩子自由的发展空间,让孩子自主成长。看着看着心中有这样一些情愫在荡漾——感受了一个做妈妈的甜蜜和幸福、回忆做一个孩子的童真和快乐、亲近小植物小动物时的欢欣和好奇。这些感受凝在一起,让人很难说出到底因为什么而感动,而喜悦,而舒畅,可确实就是能听到自己的笑声不断,轻轻带过的那种笑。还有在让孩子看书时,非常严格的选择,而不是随意地让孩子看的,可见这位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真实有智慧,读后《孩子你慢慢来》,我对自己说:我能不能不当孩子的上帝,而做孩子的朋友?能不能做一做孩子忠实的观众或者拉拉队员,虔诚的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步?能不能经常给孩子不经思索的热爱,能不能平等的和孩子一起慢慢成长,让孩子在兴趣中快乐成长?能不能尊重孩子合理的心理需求与个性差异,尊重孩子的爱好与选择,尊重孩子的人格,及时捕捉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予以赞扬,让孩子在充满鼓励的沃土中成长? 孩子需要成长的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糖河镇的孩子们读后感600字

全文共 655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里,老师推荐了一些好书让我们阅读,我被其中的一本书深深的吸引了,书的名字叫《糖河镇的孩子们》,书的名字让我感到疑惑,“糖河”?难道这里的河水是像糖水一样甜吗?还是这里的孩子们每天都生活在像糖水一样甜蜜的村庄里?于是我带着疑惑,开启了我的阅读之门。

一条小河穿镇而过,河水清澈见底,有些淡淡的甜味,镇上的人称它为糖河,糖河的两边长满了紫苏,把河水映成了美丽的紫色,人们又称它为紫糖河。河的两岸住着一群可爱的孩子们,他们是紫苏、红婷、麦冬、陈思霖、美丽的杨玉萍老师、优雅的东边奶奶……,在他们身上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被糖河深深的记录着。

通过阅读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那是糖河镇的孩子们和邻村锅底洼的孩子们开战的游戏。在糖河的上面卧着一座九洞桥,桥两边的孩子拿着用泥做好的子弹,由司令指挥各自的士兵打仗,你看糖河镇的孩子们,他们绞尽脑汁地想怎样战胜锅底洼的孩子们。糖河镇的司令是陈思霖,他正昂首挺胸带领着自己的“战士”冲锋陷阵呢,我仿佛也成了其中一员,正背着医药箱在救治伤员。

看到书里的故事,让我兴奋不已,糖河的孩子们每一个游戏都让人感动,他们的童年记忆无处不在。而今,我们的童年没有糖河镇那样的游戏,当年九洞桥上的泥弹丸被手机取代,当年小伙伴奔跑的游戏变成了指尖上的滑动。想到这里,我真想和我的小伙伴们一起到户外嬉戏,远离手机、游戏机等电子产品,一起拥抱美丽的大自然吧!

虽然糖河的孩子们有着像糖水一样甜蜜的回忆,但我更希望我身边的小伙伴心里能流淌着一条心灵糖河,收藏着我们自己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800字

全文共 894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暑假,我看了《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

这本书讲了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的11岁六年级小学生金铃,乐天派,大大咧咧、开朗大方,可是学习却始终排除在“好学生”的行列之外,她颇具文学才华却害怕数学,资质佳却未能得到发挥。在能不能升入好中学的现实下,她如覆薄冰。她真的努力了,但也与大人们做了许多“抗争”。

本书共有26章,其中我最喜欢第14章——《猫和老鼠,你喜欢哪个》。故事讲了金铃寒假被妈妈逼迫在家做复习资料,而来家里偷东西吃的老鼠帮了她一个大忙——金铃妈妈把食物收到冰箱后,老鼠没东西吃,就把金铃的复习资料咬了个七零八落。之后,为了治服鼠患,金铃妈妈买了老鼠夹子和老鼠药,还从同事家接回了一只喂了半粒安定片的白猫,希望用它们消灭老鼠。可是事与愿违,白猫醒来后不但没抓到老鼠,还把家里弄得一团糟,金铃和妈妈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治服了“猫患”。于是,金铃问妈妈:“猫和老鼠,你喜欢哪个?”妈妈觉得没人会喜欢老鼠,而金铃的话改变了妈妈的看法,金铃说:“猫和老鼠在大自然中应该是平等的,每一个生命,无论多么弱小,总有生存的权利,猫并不比鼠高贵,鼠也不应该比猫卑贱,人们为什么只喜欢猫呢?人类为什么不允许老鼠生存呢?”妈妈第二天就把猫送了回去。奇怪的是老鼠也不再光临金铃的家了,好像是听懂了金铃的话,不想让她为难似的。

金铃是我们周围背着沉重书包的芸芸学子中的一个,她的快乐和悲哀,失败和成功,恶作剧和做好事,烦恼和得意,怪事和奇遇,正是十一二岁孩子的心灵轨迹。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我与周围同龄的小朋友的生活和金铃的生活好相像,同样承受着社会、学校与父母的,成年人认为是正确的“好”与“坏”的评判标准,同样面临着不能比别人“输在起跑线上”的殷殷期望,应付着种种的培训学习;很多时候,自己的心思还得不到父母的理解。说心里话,我觉得世界上没有什么好学生,坏学生之分,人人都是平等的,我们也很想成为老师眼中的“好学生”,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好孩子”,只是希望大人们多给我们一点时间,我们有自己喜欢的事物和烦恼,别用太高的标准要求我们,相信我们每一天都在成长,都在向优秀迈进。

我要像金铃一样,努力做个好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500字

全文共 716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华人世界最有影响的一支笔,龙应台的文章有万丈豪气,然而《孩子慢慢来》却令人惊叹,她的文字也可以有款款深情。这本书里的龙应台是一个母亲,作为母亲的龙应台和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龙应台有着丰富、激烈的内心冲突,而正是通过对这一冲突的诉说,表现出她内心深处的母爱。但它不是传统母爱的歌颂,是对生命的实景写生,只有真正懂得爱的作家才写得出这样的生活散文。

“谁能告诉我做女人和做个人怎么平衡?我爱极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觉得幸福。可是使我觉得幸福。可是我也是个需要极大的内在空间的个人……女性主义者,如果你不曾体验过生养的喜悦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诉我些什么呢?”

母爱的体现:孩子本来是天上的小天使,是上帝特别送给天下母亲做女人的礼物。心得:用一种安静的、潜移默化的方式,把孩子教育成一个“像一株小树一样正值”的人,而不是粗鲁地呵斥、大声地教训、自以为是地责备,甚至罚站抽鞭。这种爱的实质是对幼小生命的尊重。尊重是因为平等——把孩子当作一个与自己对等的生命而不是附属来对待。......

女权主义的体现:

妈妈给安安讲故事时:“灰姑娘终于嫁给了王子,快乐幸福地过一生。”妈妈边讲,边觉得像吃甜食时突然咬到了沙子一样,非常别扭。这样的童话,无非是在告诉两岁的小女生,小男生:女孩子最重大的幸福就是嫁给一个王子,所谓王子,就是一个漂亮的男生,有钱,有国王爸爸,大家都要向他行礼。故事的高潮永远是————“她终于嫁给王子了!”

狗屁王子!妈妈心里想着,这是什么时代啦,人人都是王子。---但是现代的姑娘可有不嫁给王子的权利。即使是灰姑娘,也不需要依靠“嫁给王子”的恩典来取得幸福。嗯,若生个女儿,一定要好好告诉她:这个故事是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影响孩子一生的真情故事读后感500字

全文共 536 字

+ 加入清单

爱是什么?是黑夜的星光,是酷暑的清泉,是天上的彩虹,是寒冬的火苗,是全心全意的奉献,是弥漫一生的执着。暑假里,我幸运地读到了一本好书,叫《影响孩子一生的真情故事》,让我受益无穷。这本书徐徐道出人间无处不在的真情,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爱。

其中一个故事情节深深地刻在我心中,它叫《所有的母亲都是一样的》,它讲了一栋居民楼着火了,有一位母亲为了保护腹中的孩子,从三楼楼顶跳了下来,跳下时,她头部向下,肚子朝上,孩子保住了,而她的头部重重地撞到了地上,鲜血直流,生命危在旦夕,可她却艰难地笑了起来,说:“快送我去医院,我腹中的孩子还能活。”我被这位母亲无私的爱深深地感动了。

母爱是多么伟大!记得有一次,那时候下着倾盆大雨,我忘了带雨衣到学校,可雨丝毫没有小一点的意思,全部的同学都被家长接走了,就只剩我一个人,我急得都快要哭了。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向我走来,“妈妈!”我激动地喊起来。我急忙跑到妈妈前面,抓住了她,妈妈摸摸我的头,和我一起回家,可雨伞太小了,妈妈为了不让我淋湿把雨伞向我这边靠。我没有淋湿,可妈妈却因为被雨淋湿而感冒了。

啊!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她们不管做什么,出发点只有一个,那就是——爱!成长的道路上,爱无处不在,我们不要匆匆而过,要适时驻足,要感受一下爱的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

全文共 494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里,我第一次翻开《我要做好孩子》时,就一下子被书中精彩的故事给迷住了。

作者黄蓓佳阿姨的笔下跳出了一个活泼可爱、善良宽容的小女孩——金铃。在老师生病时,她主动送去花朵儿关心老师;当朋友尚海被别人欺负时,她见义勇为;当她看见一只小鸟被顽皮的孩子弄死时,非常伤心,写下了《我真想为你造一片森林》,表达要爱护小动物的心愿……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金铃与我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她跟我一样胖胖的;她与我一样善良;她也像我一样特别喜欢小动物,当我看到她写的那篇《我真想为你造一片森林》的文章时,我默默地和她一起流泪;我们的学习习惯都不是很好,上课有时会不专心……在这本书中映出了许多我的影子,所以我特别喜欢这本书。

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好孩子的内涵非常丰富,学习成绩优秀是好孩子的一种标准;兴趣广泛、知识丰富、才华横溢也是好孩子的一种表现;而像书中的金铃那样,虽然成绩并不是名列前茅,但她善良正直、宽容大度,又有一颗悲天悯人的高贵心灵,也可以成为一个好孩子……我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好孩子,努力学习、天天向上,并且拥有一颗金子一般的美丽心灵!

小朋友们也买这本书来看看吧,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好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水孩子读后感

全文共 64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书是:《孩子》。

《水孩子》这本书是英国查尔斯·金斯菜写的书,这本书很好看也很有意思,好词好句很多。

《水孩子》是个关于成长的故事,这个故事想像奇特,灵活生动。被盧待的汤姆变成了一个干干净净的一个水孩子。以前仙女又给水孩子交了不少知识,汤姆经历了许多艰难无比的事情,在他生长的过程中,汤姆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更多的爱。汤姆还在仙女的指导下成为了一个勇于挑战,勇敢、坚强的男子汉。

通过汤姆的成长故事,我们能感受到勇敢、坚持、努力的伟大意义,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像汤姆那样,勇于挑战、乐于助人、敢于承认错误,做最好的自己。

水孩子读后感范文七

前两天我读了水孩子的故事,这本书主要讲的是:水孩子汤姆原来是一个扫烟囱的孩子,他常常受到师傅格里姆斯的虐待。有一天,他们到公爵【jue】家扫烟囱,汤姆误闯入公爵女儿爱丽小姐的卧室,被当作小偷遭到了追捕,汤姆成功逃脱后掉入水中,仙女给他魔法让他变成了水孩子。没过多久爱丽也来到了海底世界,成了水孩子。汤姆在仙女的帮助和爱丽的鼓励下,决定去远方寻找受到惩cheng罚fa的格里姆斯,最后汤姆原谅了格里姆斯。在海底世界里,汤姆历经了各种奇遇和磨难,还去了逍xiao遥国和光辉城,还交到了许多的好朋友,比如说一只白色的小狗和美丽的海鸥ou.......故事的最后汤姆成了一个正zheng直zhi、善良、勇敢的男孩,他能设计出铁路、蒸zheng汽qi机、电报、步枪等。世上没有他不知道的东西,而所有这些都是他在海底做水孩子学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笑猫日记从外星球来的孩子》读后感 陈庆裕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笑日记从外星球来的孩子》。这本书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怏然,是小孩适合看的课外书之一啊!

这本书主要写了:春天就快到来的时候,球球老老鼠和我陪着无所事事、无比懊丧的胖头来到了一所宠物特技学校,我们希望胖头在这里找到自信与心中的光亮。在刻苦学习钢琴的日子里,胖头在银杏林里遇见了一个小男孩——一个仿佛是从外星球来的男孩。渐渐地,胖头走近了这个男孩,踏上了一段神奇而温暖的成长之旅。胖头和小男孩在一起的每天里,总有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难道他真是一个从外星球来的孩子吗?

最后,我感受到了:这些从严冬写到金秋的故事,犹如温暖童年的“心灵鸡汤”,犹如陪伴你成长的“心情宝典”。相信你将会在幽默好玩、美妙温暖的文字中,发现一条联通现实和幻想的秘密通道,相信你会感动,会流泪,会哈哈大笑,会开始生命中最初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孩子,我为什么打你读后感400字

全文共 393 字

+ 加入清单

这一节课,我读了《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它是由女作家毕淑敏写的,她曾当过文化大革命的红卫兵。

这篇文章是由她的孩子说的一句话引发深省,孩子说的一句话令我感动:“妈妈,你经常打的那个人,那就是我……”

我喜欢这一段:“那一瞬屋里很安静。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话,但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的卷须,攀满我的心。面对你,我承认:我只打你一个人。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原来,父母每打我们,是要吸取教训,父母苦口婆心地教导我们,难道就要每天拌嘴怄气吗?当然不行。我们要理解父母,孝敬父母,不要动不动就吵架,这样,你尊敬父母,父母也会宽容你。

别以为父母打你就你受痛,其实他们承受的痛苦的是你的三倍!一是心痛,因为父母在想:“难道没方法了吗?是不是下手太重了?”二是物理定律,别人被你打,自己手也会痛。

一定要尊重父母,不要到被打得时候后悔莫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

全文共 772 字

+ 加入清单

金玲,一个12岁的女孩子。活泼、天真、善良、可爱。在平时人见人爱,是一个讨人喜爱的女孩。关于她的学习,情况是这样的:语文成绩还可以,难度较高的题总是能出奇制胜。可总会写错别字,大致的说,语文成绩在85分左右,高也高不过90,低也低不过80。数学就不妙了,数学是金玲最不喜欢的课了,尤其是计算,10题起码错6题。英语也只能说马马虎虎,一般90分。成绩在班级里虽不是名列前茅,但她很自信,为此我很欣赏她。

这本书的作者是黄蓓佳,我能有幸读到这本书,认识金玲,我很高兴。书中的主人公她虽只有1米55的个子又胖嘟嘟的,说实话她吸引了我。在学习上,父母为她操了不少心,一直希望她成绩能有所提高。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认识了孙奶奶。事情是这样的:在学校的一棵树下有几只蚕宝宝,她为了找蚕叶给蚕宝宝吃,便找到了孙奶奶的家,看到了蚕树。就从那一次金玲认识了孙奶奶,还和孙奶奶有一个约定,孙奶奶给金玲补习,不要钱,蚕叶也随便拿,但这件是绝对不可以告诉别人,父母也不可以。当时,金玲就犹豫了,可就是她的善良,不想让蚕宝宝饿死,让她决定撒这么一次谎。

这一件事过后,她懂了,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她可以从每一件事看似平凡的小事中感悟到了“我要做好孩子”了。从此,我便有了目标,要向金玲学习,学习她,努力,认真,执着,学习她“胜不骄,败不馁”我也决定也要做一个学习好的好孩子。书中说:“好孩子的内涵太丰富,它不全是100分组成的。”我很喜欢这句话,我一定要成为这样的好孩子,要做善良、正直、勇敢、乐于助人、品质优良的好孩子。

但我更喜欢“跑吧,孩子,冲刺吧!”最后如此简单的一句话,却深深的感动了我。金玲妈妈坚信她的女儿会很优秀,会把小学里最后一场试考的很好。这足以证明,金玲通过了自己的努力,赢得了父母的信任。只要我们努力取得优异的成绩,也可以赢的别人的信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笑猫日记——从外星球来的孩子》读后感

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

书是人类的好朋友,在我眼中,杨红樱阿姨就是我们的好朋友,最近爸爸给我买了一本笑日记系列之《从外星球来的孩子》,我读了之后深有感悟。这本书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笑猫的儿子胖头整天无所事事, 后来到了一个宠物特技学校,在胖头刻苦学习钢琴的日子中,它在银杏林中遇到了一个男孩,他仿佛是从外星球来的孩子。渐渐地,胖头因为学会了笑而走进了这个孩子的世界,它发现这个孩子跟别人不一样,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这个男孩的名字叫宝宝,于是它和宝宝成为了好朋友,宝宝因为胖头也变得更加开朗了,而且宝宝的父母发现他居然有绘画和音乐的天分,胖头弹钢琴,宝宝就会跟着打节奏,而且宝宝也能很好的理解乐曲里想表达的感情,音乐和画画就是这个不会语言的孩子最好的语言。后来笑猫发现,宝宝是个有自闭症的孩子,可因为胖头,宝宝站上了闪亮的舞台,变成一名小小指挥家,到现在,笑猫还没有告诉胖头:宝宝不是从外星球来的孩子,他是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

读完这本书后我才知道,每个孩子其实都有自己的世界,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就算患上了自闭症,也并不可怕,只要你去开导他,他会大放异彩,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我们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发扬长处改正错误, 对其他的小伙伴要多理解, 多宽容, 多以心以诚相待,帮助那些有自闭症的人走出来, 使大家都能开开心心快乐的一起学习、生活幸福的过好每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字

全文共 1493 字

+ 加入清单

孩子慢慢来》这是台湾作家龙应台的一部作品。书中以第三人称来叙事,仿佛作者也在和读者一起来打量这对母子的生活常态,你看不到一个母亲面对着你絮絮叨叨那些生活的细碎。华安在玩耍在淘气在认识这个世界……妈妈在做家务在赶稿子在给孩子念书在生气……那些文字最朴实、最细腻、也最简洁地还原了一幅幅岁月画面,几乎取消了一切可能的抒情、感慨、议论、说教,只是干净利落的描述,让你看到,听到,触摸到,然后思考。

读了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作者用一颗细腻且充满无限爱意的心,描述了自己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语言极其朴素,展现的画面却让我感受到原来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可以这么温馨、可爱、温暖,而不是我听到、我看到身边朋友所描述的那么辛苦。也许作者也遇到了这样那样的现实问题以及艰辛,也许因为作者良好的家庭经济关系没有遭遇到那些辛苦,但也让我体会到,无论什么事情只要你用心,只要你展现正面的心态,美好还是生活的重头戏,关键是你有没有真的在那个当心存在,如果你也是一个孩子的父母,请问你有没有在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里只是开心地跟孩子做同一件事情,比如读书、做游戏。作者在每天早上送孩子去幼儿园的路上都会跟孩子一起温习一路上能遇到的所有的东西,会跟孩子讲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跟孩子一起体验那一路上所有可以体验的东西,虽然那些对我们来说非常非常普通,比如今天的蓝天上游很多白云,比如路边的树木花朵叫什么,但对于孩子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都是他想要去理解去认识的。

小孩子总是会长大,长着长着就慢慢走出了父母的视线,走着走着就有了属于自己的生活圈圈,也就与父母渐行渐远。但在父母的眼里,不管孩子长多大永远都是自己的小孩子,希望孩子永远像小时候一样依赖自己、信任自己,可现实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孩子从依赖父母到发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之后,慢慢就觉得父母的爱不再是生活中的唯一,甚至有时候成了负担,而造就这种负担的是没有有效的沟通,两者之间缺乏了连接。

龙应台也有这样的焦虑,眼看着自己从小带大,一直依赖自己的儿子到了18岁之后似乎已经成了陌生人,不见面的时候,电话沟通的内容总是“恩,好”式的一问一答,见面的时候,儿子总是跟自己没有话说,总是忙着要见朋友、同学,要上网。就这样,焦虑纠结着她,她强烈地想要改变,想要重新认识她的儿子,找回她和儿子之间的连接。于是,母子两人达成协议,用最原始的沟通方式---写信---来重建彼此的关系。

合上书的时候,我问自己:上一次跟父母亲密沟通是什么时候?我是否真的知道父母的喜好?我是否能理解父母说那些话的原因?我是否真的爱父母?我只愿意跟父母沟通什么?有哪些是我绝对不想跟父母沟通的?为什么?……

我从小学就远离父母寄养在外婆家,因为小时候家庭经济拮据,父母在外地工作,总是在从早到黑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忙碌着,印象中我们的沟通只限于对学习的简单沟通。后来工作了,离父母也较远,彼此的生活圈子、生活方式也没有什么共同话题了,有时候我会认为我说多了他们也不一定能理解,只是涂添他们的担忧,于是大部分的沟通变成是我去听父母唠叨邻里的一些琐事,家里的一些变化,而我对自己生活、工作的只字片语加深了父母对我一个人在异地生活、工作不易的担心,基本上每一年一次的回家机会,在家呆的不超过10天,而10天里真正静下来跟父母单独相处的也不过2天,2天能做什么呢?太少太少了。其实想一想,父母有时候也像是小孩子一样,想要去探索自己的孩子的世界和生活,想要更多地建立彼此的连接。

我们曾经不止一次讨论要如何沟通,如何有效沟通,何不把自己跟父母的沟通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来面对?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最关心你的是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