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辛弃疾的作文有小标题(汇总19篇)

小标题是文章起伏的波纹,是文章最简洁的神来之笔。下面是小编了的中考作文小标题技巧,欢迎阅读。

浏览

7193

作文

47

给辛弃疾的一封信

全文共 1191 字

+ 加入清单

辛弃疾大师:

您好!

记得还是孩提之时,父母常对我提起您,说您怀着一颗对国家的赤诚之心,是令人敬佩的大师。懵懂的我默念您的名字,牢牢地记在了心底。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接触您的作品,也第一次知道了您的名字是怎样一笔一划,带着特别的情怀用心写出来的。

初读您的《采桑子》,便有一份亲切地认同之感。“少年不识愁滋味”,是的。我们正处的繁锦年华,无拘无束地享受着青春的美好。我们不用为衣食起居发愁,父母会为我们安排好一切;我们不用为挫折而沮丧,因为父母给我们最好的慰藉。的确,我们年轻,不知愁为何物

可是我转念又想:因为年少,我们便可以不负担的成长的责任吗不是的。我们一天天的长大,思想一天天的成熟,所承受的责任应一天天变重。刚进初中的时候,学习与工作巨大压力一下子让我有些不适应,每天回到家就是做作业,学习,别的什么事都不干,妈妈好几次让我帮她做家务,都被我一句“做作业呢”给搪塞掉了,我也渐渐觉得学习是我唯一的责任。后来读了您的词,深入地去思考了,又从各方面了解到了许多所谓“高分低能”的例子,我渐渐意识到应该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在一次次活动中磨练自己。我也不应该逃避,这些都是我成长的必然承受。

于是,吟诵着“爱上层楼”,我带着年少轻狂的满满冲劲,向着理想努力,坦然去迎接理想的朝阳。记得去年校运动会的时候,看台上的同学拼命地扯着嗓子为我喊加油。他们的呐喊助威是那么的有力,我很受到了鼓舞,倾尽全力。今后我也会带这份感动,去迎接未知的岁月到来。

无论阳光风雨,我都不怕。因为我拥有最勇敢的拼搏,最真诚的友谊,最珍贵的年少青春。当时的您,也是一样的吧谁都有年少轻狂的美丽岁月。

“为赋新词强说愁。”也许您也是因为年少而生出了一份莫名的忧郁情结吧。淡淡的憧憬,淡淡的迷茫,全都是青葱岁月给予的附带品。而您期待的是等到苍颜白发时,回首凝视,发现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当名利淡泊心间,那是一份多么可敬的坦然与宁静。即使愁,又何妨愁的多,愁的深,却可以沧海一声笑。除了一点无奈,更多的是人生的豁达吧

很多东西,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就像此时的青春。多少人叹青春易逝,多少人悔青春已过,多少人希望能够重来!所以,我想您也是想告诉我们:不能再浑浑噩噩地虚度下去了。

我不能在“不识愁滋味”中挥霍青春,不能在“强说愁”中虚度青春,更不能等到叹“天凉好个秋”的时候后悔青春的时候不去拼搏!

近来又读您的《青玉案 元夕》里的“众里寻他千百度,焉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初解这是一种惆怅,寻寻觅觅,兜兜转转,心系之人却就在一旁,可现在觉得这是一种浅见,这该是怎样的一份清高!您的热忱,您的坚持,不就是一种对理想的“众里寻他”的执著追求么

谢谢您,辛弃疾大师。您的作品带给我更深的思考,让我不再迷茫,懂得了去拼搏去承担,去追寻自己的理想。我将在生命的舞台上挥洒短暂的青春,留下最美最纯最刻骨铭心的记忆!

遥祝安康!

____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金戈铁马上的诗人辛弃疾作文400字

全文共 440 字

+ 加入清单

你,出在一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幼小的你,早已懂得国家灭亡的心酸;少年时你的,立下了恢复中、报国雪耻的壮志;壮年时的你,英姿疯爽,驰骋战场;老年时的你,郁郁不得志,只能空叹嗟。你,就是集采韬略的辛弃疾

你从小就立志精忠报国,年纪堆砌青青就奔赴战场。带着一批热血男儿,在尸横遍野的沙场与金兵殊死搏斗。在刀光剑影中,你永往直前,取一个又一个敌人的首级。你的笑颜在沙场上定格成永恒。

可在这时,现实跟你开了个玩笑。你回到南方,昏庸的皇帝被眼前繁荣的景象蒙蔽了双眼,硬生生将你手上的兵权变成了一支软弱无力的毛笔。从此,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故土一寸寸地被敌人夺去,却没有丝毫办法,你仰天长啸,可并没有人来倾听你的心声。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你也想像那滔滔江水,冲破层层青山,奔向大海,但你不能。你只能倚危楼,望北疆;你只能在“听取蛙声一片”中了却残生;你只能在临终前大呼“杀贼!杀贼!”你什么事也做不了,只能郁郁而终。

你虽然辞别了人世,但你,你的诗词和你精忠报国的精神,将永远被世人铭记在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成长的滋味小标题作文

全文共 765 字

+ 加入清单

成长的味道像一杯甜甜的蜂蜜,尝一口,嗯!它是甜的。成长的味道邮箱一杯香醇的咖啡,喝一口,嗯!它是苦的。成长的味道还像一杯新鲜的果汁,品一口,嗯!它是酸的。成长的味道其实是一杯鸡尾酒,酸、甜、苦、辣、咸都在其中。

钢琴是从小伴我成长的“朋友”,每当抚摸着钢琴上那冰凉的黑白的琴键,聆听着它那美妙的旋律,总是勾勒出我学钢琴是的那段经历,不禁感慨起来!

小时候,爸爸曾经问过我想学什么乐器,我毅然决然的选择了钢琴,那是我天真地认为坐在钢琴上的人都是公主。终于我的梦想成真了,爸爸给我买了一台钢琴,看着眼前这台比我还高的钢琴时,我忽然觉得心里甜甜的,觉得自己可像公主一样弹奏着优美的曲子。当我真正接触了钢琴时,我才发现:其实这美好的一切都是幻想。记得老师叫我第一首曲子时,看着老师娴熟的弹奏我的心里很是羡慕,老师说弹这首曲子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它的节奏我仔细听着,生怕一会练的时候弹错。可是当我开始练时左右手的节奏总是连不到一起,练了一遍又一遍,自己都开始怀疑这是不是老师练的那一首曲子不一会下课了但是我还是没有掌握它的了节奏,我心想:“我都练了一节课了为什么还是不会?”想着想着眼泪就不由得掉了下来,有的罗在了我的嘴里,有的在我的脸上划出了一条晶莹的泪痕,这是心里咸咸的。回屋又从新坐到了这台钢琴前弹着这首既让我熟悉又让我陌生的曲子,这时外面传来了孩子们清脆的笑声,我立刻跳下钢琴,看着窗外的小伙伴感到心里酸酸地,觉得练琴真的好枯燥,但却又不得不去练,只好将心中的苦都发泄在这台钢琴上,终于,在我不断跌倒又爬起来后,这首曲子我终于练熟了,那是心中像打翻了五味瓶,是甜、是酸、是苦、还是咸?

女孩成长滋味多,喜欢甜甜的蜂蜜、喜欢酸酸的果汁、喜欢甜中带着苦,苦中夹着酸,这味道才是成长的味道,生活很奇妙,成长很精彩,女孩成长滋味多,女孩成长滋味妙!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辛弃疾:文武全才真弃疾

全文共 1350 字

+ 加入清单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是刻在铅山瓢泉瓜山山后的阳原山辛弃疾墓前郭沫若对他评价的楹联。在中国文学史上,辛弃疾是一位令人敬仰的文武全才

中原失陷以来,表现对于民族耻辱的悲愤,抒发报国热情,已经成为文学的中心主题,辛弃疾的词在其中仍然有一种卓尔不群的光彩。这不仅因为辛弃疾生长于被异族蹂躏的北方,恢复故土的愿望比一般士大夫更为强烈,而且因为他在主动承担民族使命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寻求个人生命的辉煌,在他的词中表现出不可抑制的英雄主义精神。

辛弃疾,是开一代词风的伟大词人,也是一位勇冠三军、能征善战、熟稔军事的民族英雄。他的词作“大声镗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所未见”,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而他作为南宋朝廷大臣而写的一篇文章《议练民兵守淮疏》,则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一位豪迈旷达的词人,根据不同的文体的需要,能够写出如此严谨、朴实的应用文,可见一位大手笔,在写作中是不能囿于一个狭窄天地中的,应该熟练地掌握几套笔墨,既有自己喜爱的体式,也能按不同要求写出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别类文章,就如同功夫高深的武术家,虽擅长一种兵刃,但对其他武器也能舞动一样。辛弃疾就是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体,从不同方面来表达了他慷慨激昂的爱国感情,反映出忧国忧民“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壮志豪情和以身报国的高尚理想。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一生力主抗战,所上《美芹十论》与《九议》,

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又与南宋志士陈亮及理学家朱熹保持深厚友谊,与之砥励气节,切磋学问。抗金复国是其作品之主旋律,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叹与壮士闲置的愤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还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江南农村四时的田园风光、世情民俗。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其诗文亦有足称道者,特别是其文“笔势浩荡,智略辐凑,有权书衡论之风”。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这首先表现在他的词中,他不断重复对北方的怀念。另外,在《贺新郎》《摸鱼儿》等词中,他用“剩水残山”、“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等词句讽刺苟安残喘的南宋小朝廷,表达他对偏安一角不思北上的不满。胸怀壮志无处可用,表现在词里就是难以掩饰的不平之情。他擅长的怀古之作中《水龙吟》,面对如画江山和英雄人物,在豪情壮志被激发的同时,他也大发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为他的词构成悲壮的基调。辛词在苏轼词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题材范围,他几乎达到了无事、无意不可入词的地步。他将豪放词推帜至一个顶峰。

辛弃疾有许多与陆游相似之处:他始终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并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写出了时代的期望和失望、民族的热情与愤慨。在文学创作方面,他不像陆游喜欢写作诗歌尤其是格式严整的七律,而是把全部精力投入词这一更宜于表达激荡多变的情绪的体裁。辛词是以境界阔大、感情豪爽开朗著称的,辛弃疾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因此,主观情感的浓烈、主观理念的执着,构成了辛词的一大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写辛弃疾的作文800字

全文共 801 字

+ 加入清单

宋朝时期,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最为大家熟知的词人也有很多。而我最喜欢的词人是辛弃疾

辛弃疾是南宋卓越的词人,他的作品以豪放为主,表达了渴望恢复中原的雄心和壮志未酬的悲愤。他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在于,他出生时北方早已被女真人占领了,在他父亲的“登高望远,指画河山”的熏陶下,就产生了恢复统一的雄心壮志。以及在后来看到了女真人的霸道残忍,于是对恢复中原的壮志更加的确定了。辛弃疾长大后,为了恢复中原初次来到南方,拜见皇帝。可是他并不知道朝廷的软弱无能,以至于他的出色的才能和豪放的雄心壮志,恢复中原的愿望,无法再这样畏缩,腐败的官场上立足的。他也十分羡慕那些归隐的诗人,对于这些内心毫无波澜。

辛弃疾也不是所有的词抒发的豪情壮志,他的婉约词也十分的出色。我最喜欢的词是---《青玉案·元夕》这首词是词人从北方初次来到南方是,看见祖国的大半个土地被那时的侵略者所践踏。“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辛弃疾在这些年的经历和所遇见的人,没有一个是为国家而担忧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可能是词人对自己的安慰,这么大的一片土地上一定有和我一样对祖国的安危而忧愁。或是作者想凭借“那人”来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随波逐流的孤傲的性格。

这首词开篇就写“东风夜放花千树”,写出了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满城灯火,满街游人,街道都是欢声笑语。但是作者并不是为了单纯的写景,而是为了反衬出“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或者是词人自己的与众不同。此词描绘出元宵佳节通宵灯火的热闹场景,再写“那人”就是为了能够更加的突出词人对那人的向往。再“那人”身上体现了词人所追求的情感王国维把这种境界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确是大学问者的真知灼见。

辛弃疾的词感染了我们许许多多的后人们,也让大家对辛弃疾的词刮目相看,他的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也影响了很多年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给辛弃疾的一封信

全文共 710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辛弃疾先生:

您好!很荣幸能给您写这封

您,有着无限的时代恨、家国愁。

一曲《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您站在送别路上,鹧鸪凄叫,子规悲啼,您不禁涕泪满面。悲呀!苦呀!堂弟茂嘉的身影渐行渐远,消失在崇山峻岭中,南归宗室本为北伐抗金,结果却被贬到了广西。人间别恨入骨,家国离亡悲入心!

您,有着无数壮志成灰的悲愤和英雄老却的叹息。

一曲《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明明是病后虚弱所说的平常话,却无端透出了沉郁悲壮!您闲躺鹅湖畔,病怏怏赏盛夏之景;骄阳似火,红荷满湖,白鹭静默,却也是愁。您呀,有着极其远大的抱负,您是一代上马能打战,下马能作诗的翩翩儒将,此时,却无可奈何。您累了,倦了,不知如今衰损了多少精力,只是懒得上楼梯。懒上楼梯,饱含一声叹息,饱含无数壮志成灰的悲愤和英雄老却的叹息。

您,以天下为己任,有无尽爱国情怀。

一曲《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您站在郁孤台上,看赣江水浪滔滔,汹涌澎湃,不禁疑惑,此中有多少百姓的眼泪?您自然记得,当年金兵南侵,隆佑太后在造口弃船登陆,逃往赣州。金兵追至造口,一路大肆劫掠、屠杀,滔滔赣州水,是百姓的血泪流成。痛啊!恨啊!可怜天下苍生,愿自己挣脱羁绊,冲破封印而不甘于一隅啊,做梦都想重上战场啊!

一曲《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死后名。道尽多少期盼与欺诈。您爱这国,爱这民,恨这敌,太深切,我只能望其项背。

一曲曲绝唱,将您的抱负唱响;一首首词篇,让您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永存!南宋已灭亡,可您的精神不曾灭亡!

____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感恩的作文600字小标题

全文共 678 字

+ 加入清单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感恩可以消解内心所有积怨,感恩可以涤荡世间一切尘埃。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豁达地处理。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这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所以,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感恩教育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

“感恩”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也是现代社会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表现,一个人连感恩都不知晓的人必定是拥有一颗冷酷绝情的心。在人生的道路上,随时都会产生令人动容的感恩之事。且不说家庭中的,就是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所遇之事所遇之人给予的点点滴滴的关心与帮助,都值得我们用心去记恩,铭记那无私的人性之美和不图回报的惠助之恩。感恩不仅仅是为了报恩,因为有些恩泽是我们无法回报的,有些恩情更不是等量回报就能一笔还清的,惟有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动去铭刻去永记,才能真正对得起给你恩惠的人。

“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让孩子知道感谢爱自己、帮助自己的人,是德育教育中重要的一个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小标题式剪辑结构

全文共 509 字

+ 加入清单

这种方法能避免主次不分、情节不清的现象,也能把文章中最曲折动人的情节一目了然地展现在阅卷老师的面前,收到打动读者的效果。

运用小标题结构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不需要完整地叙写几件事,需要把事情中最精彩的场面描绘出来。举个例子,假如你外出旅游,在不少名胜景点拍了照片。以后,打开相册,看到这些照片就能想起旅游的整个情节。为什么,因为拍照片的地方都是最典型的地方。显然,照片也就相当于我们叙写的最精彩的场面。

2、精选场面时,可从时间的角度来考虑,也可从不同侧面的角度来考虑。举个例子:表现学校生活,从时间角度来考虑,可从“晨锻——白天的学习——晚自修后的就寝”来选材;从不同的侧面角度来考虑,可从“教室(学习)——操场(活动)——寝室(生活)”来选材。

3、拟定小标题,一要做到“准”,力求通过凝练的小标题反映出故事情节;二要做到“巧”,用步步为营的标题可以,用欲擒故纵的标题可以,用悬念迭起的标题也可以;三要做到结构匀称。总之,要给人美感。如一位同学写的《初三乐章》,小标题为“序曲”“施特劳斯风格的学习圆舞曲”“贝多芬气势的体育竞技进行曲”“门德尔松的课外活动行板”“舒曼节奏的友谊梦幻曲”“尾声”,颇有几份“姿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寒假趣事小标题

全文共 561 字

+ 加入清单

寒假趣事一个快乐而又充实的寒假离我而去了,那些有趣的事儿却如一颗颗闪亮的星星在我心间闪烁。放假刚几天,就下起了纷纷扬扬的雪。它像玉一样洁,像雾一样轻,被风刮得在天空中直打转。它们象一个个小精灵无拘无束的游荡着,给大地换上了洁白的银装,看到这种情景,我们几个小伙伴都暗自高兴,因为在放假前我们就打好了如意算盘。如果下雪我们几个伙伴一定要堆一个漂亮的白雪公主。几个伙伴相约来到我家门前堆雪人。由我分配任务,大家齐心协力动手做起来了。小飞用笤帚扫来了一堆洁白的雪,由我和小青负责反雪揉成团,眼看就要揉好了,“哗啦!”一声又碎了,当时我真象个泄了气的皮球,这时耳边响起了老师常对我说一句话:“只要有信心,就没有办不成的事。”于是我重拾信心,认真揉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揉好了白雪公主的身子。

一种从未有过的快慰涌上心头。一群麻雀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为我们鼓气。然后,我们把小雪球放到大一点的上面,雪公主已经基本成形了。

随后,我又找来煤块作了眼睛和扣子,小飞不知又从哪找了一根胡萝卜作了雪公主的鼻子,最后,小兰把自己心爱的帽子戴在了雪公主的头上。“呀!漂亮极了,像活得一样。”姐姐说。我们望着眼前的雪公主高兴极了,又蹦又跳。天黑了,伙伴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啊!雪公主,你给我们漫长的寒假增添了情趣,也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永远的辛弃疾

全文共 658 字

+ 加入清单

有的人,崇尚享乐之路,骄奢淫逸;有的人,向往悠闲之路,梅妻鹤子;有的人,钟情平凡之路,平平庸庸;而你,抛开了世俗之路,去体验戎场杀敌的悲壮,感受万民箭熬的苦痛,彰显自己气吞万里如虎的志向,另辟了一条辉煌之路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年少的你,胸怀壮志朝廷的腐败,金兵的入侵,百姓的痛苦激发了你的报国之心你参了军,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意气,保家卫国你,一个文弱书生,却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救国救民的大任

“易水潇潇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沙场征战,你勇往直前;前路漫漫,你一笑而过你决心走一条忠君报国之路

斜阳正在,烟雨断肠处

抗金归来,你进入了仕途你鞠躬尽瘁,欲将满腔热血洒朝廷你刚正不阿,不肯向官场的黑暗妥协,一股正气冲霄汉或许你的光芒刺痛了他们黑暗的眼睛,或许你的脚步惊醒了他们繁华的美梦,你遭到了排挤

在这个崇尚享乐的年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卖弄诗文罢了,而你却偏要背道而驰,不甘沦落你将满腔报国之心化成笔下灵动的字符,昭示着自己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泱泱大气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你六十六岁高龄时,得到了起用当时朝廷正准备北伐你为此竭尽全力,并告诫统治者审慎从事,不可草率用兵但你的忠心遭到了猜忌冷落你看到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你愁闷,却不消极你仍一心希望抗金能够成功,发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慨叹,你避开了那条归隐山林的路

在天朗气清的兰亭,仰观宇宙;在人杰地灵的滕王阁,登高作赋;辛弃疾,你躲开了世俗的眼光,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从而使自己的名字由一个符号变作了永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9.借用古诗文作小标题

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引用古诗文作小标题,这种创新形式又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引用同一首诗词中的语句作小标题。

如2004年广东珠海市以《心声》为题的一篇优秀作文,全文以李煜《相见欢》中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作为文中的四个小标题,表达了对祖父的怀念之情。这种小标题创新形式难度比较大,学生一般不容易把握,除非对要借用的那首诗词有相当深的理解和感悟。

二是引用不同古诗文中的语句作为小标题。

2005年江苏高考议论佳作《人生三部曲》,作者借用了三个诗句“滕王高阁临江渚”、“也无风雨也无晴”、“满目青山夕照明”作为文章的小标题,分别隐喻人生的三个阶段——凤头、猪肚、豹尾。作者并不刻意哗众取宠,玩弄写作技巧,而是以这三个极富诗意的小标题作为灵感的契机充分调动其丰厚的人文积淀,从记忆中提取出三个典型人物(王勃、斯宾诺莎、殷雪梅)和他们的典型事迹,而这三个小标题精准的引用既凸显了人物的精髓又为文章增添了不少诗意情韵,读起来意味盎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致辛弃疾先生的一封信700字

全文共 715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辛弃疾先生

您好!很荣幸能给您写这封

您,有着无限的时代恨、家国愁。

一曲《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您站在送别路上,鹧鸪凄叫,子规悲啼,您不禁涕泪满面。悲呀!苦呀!堂弟茂嘉的身影渐行渐远,消失在崇山峻岭中,南归宗室本为北伐抗金,结果却被贬到了广西。人间别恨入骨,家国离亡悲入心!

您,有着无数壮志成灰的悲愤和英雄老却的叹息。

一曲《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明明是病后虚弱所说的平常话,却无端透出了沉郁悲壮!您闲躺鹅湖畔,病怏怏赏盛夏之景;骄阳似火,红荷满湖,白鹭静默,却也是愁。您呀,有着极其远大的抱负,您是一代“上马能打战,下马能作诗”的翩翩儒将,此时,却无可奈何。您累了,倦了,不知如今衰损了多少精力,只是懒得上楼梯。懒上楼梯,饱含一声叹息,饱含无数壮志成灰的悲愤和英雄老却的叹息。

您,以天下为己任,有无尽爱国情怀。

一曲《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您站在郁孤台上,看赣江水浪滔滔,汹涌澎湃,不禁疑惑,此中有多少百姓的眼泪?您自然记得,当年金兵南侵,隆佑太后在造口弃船登陆,逃往赣州。金兵追至造口,一路大肆劫掠、屠杀,滔滔赣州水,是百姓的血泪流成。痛啊!恨啊!可怜天下苍生,愿自己挣脱羁绊,冲破封印而不甘于一隅啊,做梦都想重上战场啊!

一曲《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死后名。”道尽多少期盼与欺诈。您爱这国,爱这民,恨这敌,太深切,我只能望其项背。

一曲曲绝唱,将您的抱负唱响;一首首词篇,让您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永存!南宋已灭亡,可您的精神不曾灭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我眼中的辛弃疾作文800字

全文共 895 字

+ 加入清单

人,总谓“来日方长”。而一生大起大落的辛弃疾,却等不起那些“来日”。热忱无处放,唯留空叹满腔,经一世矛盾沧桑。

他,是从“文”与“武”矛盾间走出的辛弃疾。

英勇枭雄血袍绛,一身戎装半世狂。或许,勇敢果断的辛弃疾,天生属于战场。壮志凌云。碧血丹心,可谁知宿命弄人,这样一个年少有为的英才被迫着扔下那些刀剑,执起笔墨时内心的无奈与愤恨?从此,逍遥轻狂于沙场的他,以血泪为墨,刀剑为笔,把一首首作品镌刻在文学的领空,被迫着“弃武从文”。可是,谁读出了他字里行间怀才不遇的悲怆郁闷?谁来诠释他的矛盾?

他,是从“戏里”与“戏外”矛盾间走出的辛弃疾。

人生如戏!如文中所述,辛弃疾不会计较“五斗米折腰”的尊严,他不愄怖倾盆馋言。时局起伏,他就跟着大忙大闲,大起大落。听着,就像一个活脱脱的戏外人。但事实如此吗?不。他做不到像电影中哪吒那样洒脱。向来心是看客心,奈何人是戏中人。辛弃疾不是圣人,做不到无欲无求。他唯一放不下的,是这个国家。正因如此,他才走进了永远也触碰不到的官场漩涡。他被卷进戏里,他被迫者从一代枭雄,变得毫无用武之地。辛弃疾走不出“文”与“武”的矛盾,又何尝能走过这“戏里”与“戏外”的矛盾?

他,亦是从“爱国”与“忧国”矛盾间走出的辛弃疾。

辛弃疾对国家的热爱与执着,从古至今,几乎无人能及。杀伐滚滚,血乱红尘。为了这个国家,为了实现报国的抱负,他奔走沙场,血溅战袍,鞠躬尽瘁,义不容辞。他爱国爱民,他可以以身许国,赴汤蹈火。但他亦是忧国忧民的。外表虽平凡,但这不代表他那如明镜般的心是混浊的。官场昏暗不公,达官显贵们为一己私利,便诽谤、诬陷、排挤辛弃疾。这,使一心报国的他忧心如焚。他看得透肮脏的人性,看得懂迷惑人心的利益,看得出自私自利的政治手段,但辛弃疾却看不透这个国家。官场黑暗,不识清官,他一身理想抱负,终究这国家看不到他。或许水热深火热,或许民不聊生,辛弃疾忧心忡忡,却不知道到底应如何走出“爱国”与“忧国”的矛盾。

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辛弃疾千帆过尽,却只得到一个似徒劳而又非徒劳的坎坷命运,一世矛盾。或许,就是这样的环境,民族仇,国兴亡,这种困境,才可铸炼出一位千古英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感恩的作文600字小标题

全文共 536 字

+ 加入清单

在生活中,父母对我们的关爱令人感动,老师对我们的付出令人感动,陌生人给予我们的帮助令人感动。对于这些,最好的回报则是感恩

父母是最应该感恩的。他们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对我们无微不至地关怀着。从我记事起,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父母那忙碌的身影。记得有一次,我头疼,一吃东西就吐,爸爸见我这样,立马背起我就往医院跑,头上冒出了一颗颗豆大的汗珠,我趴在爸爸结实的背上,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妈妈也忙得喘不过气来,一会儿为我煮药,一会儿帮我在额头上敷湿毛巾,一会儿给我盖被子 ……我的病慢慢好了,可父母却消瘦了。

我还应该感恩老师。他们把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我们,他们无怨无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给老师们最好的赞美。

对于陌生人给予我们的帮助,也应感恩。他们不留姓名,不奢望报酬。一天,我去买啤酒,一手拿了一瓶,走到单元楼门时,发现门关了,我想,把啤酒放到地上又怕碎,这可怎么办呢?这时,从楼上走下来一位叔叔,他微笑着说:“门开不了了?”“嗯!”我点头。他手一伸,帮我拉开了门。我刚想说“谢谢”,可回头一看,叔叔却早已不见了。

学会感恩吧:感恩春天的温暖,感恩夏季的绿荫,感恩秋天的丰收,感恩冬季的白雪……在生活中,只要人人都学会感恩,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历史将记住辛弃疾作文800字

全文共 945 字

+ 加入清单

那台古老的历史放映机,投影着那位古人陈旧的身影,但见把栏杆拍遍。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样一位古人,少年的他不谙世事,中年的他遍识愁味,老年的他回首一身,坎坷多磨难。他以武起事,以文成业,让历史不折不扣地记住了这位渐识人生苦味的武将——辛弃疾

历史将记住辛弃疾,记住唯愿马裹尸,以身以许国的辛弃疾。辛弃疾有一颗心,一颗忠义的爱园之心。满腔热血在胸中游走,勃郁的豪情在血脉中喷张。他拿起信仰的利刃快刀利剑地过关杀敌。年少轻狂,气焰高盛,二十二岁的他就盛出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为的是挑战金宋乱世,完成光复大业一展鸿图之志。他曾遇部将叛变,好友被杀,单枪匹马直闯敌营,生擒判将,以判将之血祭自己的忠肝义胆,祭国家未收回的大好河山。

满腔热血的辛弃疾,并不只是空有武术的莽夫,他行事果断,雷厉风行。却被朝廷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历史将记住辛弃疾,记住认真,执着的工作人辛弃疾。尽管南归后的辛弃疾不为朝廷所喜,二十年的任职,就有三十七次的调职,但是工作狂人辛弃疾不曾因频繁调动而虚与伪蛇,也不曾因地方官小就弃之不任。他新官上任的火,雄赳赳的燃起了一支“飞虎军”,金戈铁马,威风凛凛这气势不像地方长官,到像京城禁卫军之首了。他与生俱来的干练风气让,他操练兵马,修建营房做起来得心应手如鱼得水。建房材料稀缺,他便命人送来瓦6片,即送即付银,难听迎刃而解。但南宋的政治泥沼非议他,皇帝也对他时弃时用。历史记录下了他的波折,历史记下认真,执着的工作狂人辛弃疾。

辛弃疾满腹诗书,是武将,是狂人,亦是诗人。

历史记住辛弃疾,记住诗书满腹气自华的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到尽他心中豪情,那一腔热血不言而喻。“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登楼凭吊,看吴钩,拍栏杆也,难遣的忧与愤跃然纸上。“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倾然而出的,是他愿奋战杀场地心。历史记住了,记住了辛弃疾的笔墨,也记住了执笔的辛弃疾。

滚滚的历史长河永不枯竭,投影下了辛弃疾的一生;轰隆滚动的历史车轮,刻下了辛弃疾的奋斗足迹;哪一页书香盈绕的历史,书写下辛弃疾的悲与喜,爱与恨;那一幅历史丹青,描绘了辛弃疾奔走呼号的身影。

历史,终将记住辛弃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辛弃疾的凝望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94 字

+ 加入清单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铁马冰河,纵横驰奔,是你终生的渴求,怎奈岁月不待,国都南迁。你不再有机会驾迅如的卢之骐骥,听声如霹雳之弦惊。江南水乡,怎适合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你只好把半生感慨托付深深的凝望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你凝望,望里是深深的恨。挑灯看剑,寒光乍现,吹角连营的画面在你梦境中浮现。沙场点兵,铁马冰河,击退侵袭,收复失地,你渴望勒功燕然。但是,梦终归是梦,它太脆弱,脆弱到碰到斑斑鬓角便会破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虽壮心不已,终已无用武之地。你的心太大啦,大的装得下天下,难怪你心头恨难销。金军大军南下,铁骑踏破万里河山。你恨,恨国家破碎残离,恨当局者迷,恨奸佞当道,最恨的还是自己,早生华发。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你凝望,望里是切切的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黄沙滚滚,战斗频仍。但无数山石障碍却阻挡着你!看一眼竟已成奢望。长安故都早已沦陷,汴梁城也已成了金人的地盘,偏居一隅,举目四望,半壁江山已然左衽!眼前江水滔滔,青春伴着白发对斑斑鬓角的占领而宣告灭亡,与江流俱东。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当江水带走了你青春最后一片碎片,只有不甘死去的理想还牢牢抓住你的心房。

这样一来,你真的是孑然一身了。是啊,你连青春都没有了,谈何理想?谈何报国?只有郁孤台上,郁愁打湿的凝望的双眼;郁孤台下,孤独东去的浩浩江水和着行人苦涩的泪。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你凝望,望里是沉沉的叹。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声势如虎;回首当下,仓皇北顾,风雨飘摇,大道不行,报国无门。四十三年,几回回心里,梦里,披坚执锐,拍刀跃马,在烽火扬州路。唉,你多希望如刘裕一样率军北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不堪啊,佛狸祠下,神鸦社鼓,热闹景象。耻痛不再,欢庆有余!既然无人能为天下而忧,就让你出一把力吧,但是,甚至无人问你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北方,战火烧红了半边天。

郁孤台上,北固亭下,泪水封住凝望,打湿了半边衣衫。

辛弃疾集全部一心于其凝望之中。这凝望之中忧天下之忧,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豪情,不正是中华文化千百年脉搏中最精彩的一个音符么?

它是岳武穆长刀尖上的寒光,恨欲狂,不能雪靖康耻,灭臣子恨。朱仙镇下,十二道金牌永远扼杀了一个忠臣精忠报国的梦想,泪洒在望的东京汴梁。它是袁崇焕被凌迟时流下的鲜血,难思量,不能阻挡清军南下。让努尔哈赤命丧城下的他,如何也想不到,他未能死在报销国家的疆场,却被昏君的刀割断愁肠。

郁孤台已颓,北固亭已废,但辛弃疾凝望中的豪情却与大江同在,流过万山曲折,百年沧桑,滋养着我的,我们的,中华民族的心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辛弃疾壮志难酬

全文共 2063 字

+ 加入清单

导读:与陆游同时期的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和陆游一样,是一名坚定的反投降、反妥协斗士。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历史典故,欢迎参考阅读!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大片地区已成为金朝的统治区。辛弃疾自幼丧父,他是由祖父辛赞抚养长大的。宋朝廷南渡时,辛赞因受家口拖累,只能留在北方,并且担任了金朝的开封府知府等职。但辛赞“身在曹营心在汉”,念念不忘的是大宋政权。他常带领子孙们登高望远,放眼山河,希图恢复中原。他对辛弃疾寄予的期望尤其殷切,曾两次让辛弃疾去金都燕京参加科举考试,乘机侦察、了解金人的形势。

在祖父的培养教育下,辛弃疾不仅诗文写得好,剑术高超,而且从小就立下了抗金爱国的大志。他曾豪迈地说:“我要用词骂尽天下的贼,用剑杀尽天下的贼!”

公元1161年,金国的海陵王完颜亮率兵大举南下,想灭亡南宋,统一江南。但这时中原地区的百姓因不堪金朝的压迫,纷纷起义。当时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毅然率众起义,组织了有两千多人的队伍。后来他又带领起义部队,投奔了在山东影响最大的农民起义军领袖耿京,受到耿京的器重,让他掌管全军的文件和大印。

1162年,完颜亮被杀,金世宗完颜雍即位。他对起义部队采取了劝降诱降、分化瓦解和调集兵力、严酷镇压相结合的政策。耿京领导的起义军,是他们重点镇压的目标。

面对这样的形势,辛弃疾力劝耿京取得南宋朝廷的支持,接受南宋朝廷的领导,与宋军配合作战。耿京即派辛弃疾等十一个人为代表,去和南宋朝廷联系。宋高宗在建康接见了他们,并任命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辛弃疾为天平军掌书记。

辛弃疾等人回山东复命,走到海州(今江苏东海附近)却听到了一个坏消息:耿京的部下张安国、邵进等人在金朝的收买下,杀死了耿京。起义军大部分溃散了,一小部分被张安国带去投降了金兵。张安国也被金兵任命为济州(今山东巨野)的知州。

辛弃疾既愤怒又悲伤,他立即约海州统制王世隆,带了五十名精锐人马直奔济州,捉拿张安国。到达济州的那天晚上,张安国正和金朝的将领在中军帐中喝酒。辛弃疾率众出其不意地闯进有五万金兵的大营,活捉了张安国。他还向金兵宣称:宋军十万人马即将开到,劝他们赶快投降。军中不少将士都是耿京的旧部下,听辛弃疾这么一说,当场就有上万人投到了辛弃疾一边,跟着他南下。张安国后来在临安被斩首示众。

辛弃疾的壮举在南宋朝野引起极大震动,不仅军民们非常敬佩,连宋高宗也连声赞叹。

此后,辛弃疾便留在了南方。他被朝廷派往江阴做官。江阴虽靠近前线,但在主和派的势力下,辛弃疾的抱负和才能根本无法施展。宋孝宗即位后,重用主战派的张浚,南宋王朝第一次主动出击。但张浚在符离大败,宋金签订了“隆兴和议”,主和派又占了上风。

尽管如此,辛弃疾仍向宋孝宗上奏了他的著名的《美芹十论》(又称《御戎十论》)。在文中,他分析了当时宋金双方的形势,从而提出了恢复中原的大计和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但他的主张、建议都没引起朝廷的重视,这使他感到了极大的悲愤和苦闷。这时期他写了不少词,大都是抒发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不平和悲愤的。

从1168年起,辛弃疾先后到建康府、滁州等地任职,后来又当过江西、湖南的安抚使,成了职位颇高的“封疆大吏”。可是主和派当道,他职位再高也实现不了杀敌报国的志向。他只能花力气整顿地方政府,并创办准备北伐的“飞虎军”。这却又给主和派们抓到了把柄,公元1181年,他被主和派排挤,罢官回江西上饶的带湖闲住。

十多年后,直到宋光宗绍熙年间,他才又被起用,担任过福州知州、福建安抚使等职。不久又被罢官。公元1203年,他再度被起用,担任了绍兴知府、浙东安抚使等职。

在绍兴期间,他特地去拜会了年近八十的陆游。这对文坛骁将、抗敌志士喝酒做诗,相见甚欢。这年底,宋宁宗召辛弃疾去临安,征求军国大计。临行前,辛弃疾又去向陆游告别。陆游特地写了一首七言长诗《送辛幼安殿撰造朝》,为他壮行。诗中有“稼轩落笔凌鲍谢”,“青史英豪可雄跨”的句子,这是陆游称赞辛弃疾的词作超过南北朝的著名诗人鲍照、谢灵运,并且具有非凡的才能,可以超过历史上的英雄们。陆游对这位文坛后起之秀,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公元1205年三月,辛弃疾被任命为镇江知府。正当他积极备战时,朝廷却以他所推荐的官员有不法行为而把他连降两级,后来又把他罢了官。公元1207年,宰相韩侂胄(tuozhou)在北伐失败后,又召辛弃疾等人去挽救局势。可是辛弃疾已重病在身,于当年九月十日与世长辞,终年六十八岁。

辛弃疾去世后,留有词集《稼轩长短句》,后人辑录的有《辛稼轩诗人钞存》,存词六百多首,数量为宋代词人之冠。他的词继承苏轼的风格,以慷慨豪放为主,是南宋词人中豪放派的杰出代表,在文学史上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他的作品内容丰富,有写自己的报国心声的,有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的,也有揭露主和派投降丑行的,也有吟咏大好河山的。但作品的中心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抗金御敌,恢复中原。

此外,辛弃疾的文章也写得很好,特别是政论文,和他的词一样大气磅礴,充满激情,很有说服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成长的滋味小标题作文

全文共 1114 字

+ 加入清单

有人说,有一种滋味,叫做品苦茶的滋味;有一种滋味,叫做与不恋之人爱恋。我说,有一种滋味,叫做成长的滋味。

成长的滋味,如同人生的滋味。是那厨房里翻倒的五味瓶。有酸、有甜、有苦、有辣,还有咸,它是人生的缩影。

酸,是成长中每个人都接受过的。当受到老师批评时;当受到别人的欺侮时;当自己感到委屈时,一股酸劲儿从心底就窜出来了。眼泪也会不知不觉地从眼眶中"啪嗒啪嗒"落下。小时侯委屈了,总会有个依靠,到父母那里撒娇或者倾诉自己的委屈,然而张大了,懂事了自己也慢慢地学会了自己去承受,去面对。成长中,酸也伴随着长大,悄悄地不再让人心酸,好象离我们远去了。

苦,当热腾腾的咖啡一下喝到口中,咽下去,浓浓的苦涩便从舌尖流入心扉,进而弥散到心灵深处,那种滋昧真的如同现在的日子:虽苦但却领略了生活,在苦涩的学习生涯中品味着生活的百态,寻找自己未来的梦!真正让我认为这两种事物具有相通之处的原因在于:咖啡用心煮,美妙的心情才会荡漾于心中;学习,用心体会,用心感悟,用心交流,鲜花才会在泥泞的道路上绽放!

有人说初三的滋味就是那炸糊的花生米:黑、苦!不少站在开往中考列车上的同学总是夸大自己的痛苦,为什么不想到自己在艰苦的生活中能得到锻炼,早日成熟呢?失去的天真回不来,得到的成熟挥不去,初三的轨迹就是这样清晰而有痕!

也许初三的日子是苦涩、是咸味、是叛逆的,但这一切不可阻挡我们跋涉的脚步,充满梦想和激情的我们,内心渴求成功的火焰在熊熊燃烧,最后时刻突破重围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拼搏。面对初三,我们只有战斗在风口浪尖才能感受到最惬意的快感!

辣,是成长中最令人受不了的滋味。当你正开心时,如果有一件事让你立即悲伤起来,这就是辣。在每个人的成长中,总会发生一些令人受不了的事,如亲人的离去,朋友因误解的远离,同学因看不起的躲避,都使人心中被火烧一般,谁会受得了这种煎熬呢?然而,一个人成长了,他就必须面对,并且克服这些困难,使心恢复以往的状态。

甜,是成长中每个人都喜欢的滋味。成功的喜悦,胜利的欢欣,战胜的欣慰,都是成长中的甜。小时侯,总以为有爸爸妈妈疼爱就是幸福,就是甜蜜,而张大了,才知道甜中也有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单单靠着别人的给予。因此,张大的甜更令人向往,而小时侯的甜则令人怀念。

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时,才深深地明白了这些话的含义。这些话在此时此刻从我嘴里说出,没有任何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味道。当经历了辣、酸、咸、苦之后,我尝到了最终的滋味——甜,比蜜糖还要浓的甜。或许,这就是成长真正,也是最本质的滋味——甜。

成长,有酸有甜,有苦也有辣,但只有成长了才能真正地懂得这些酸甜苦辣对自己的帮助与了解。也才能知道自己是否长大了,懂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成长的滋味小标题作文

全文共 661 字

+ 加入清单

一碗白粥,它需要食盐的衬托才显得甘香可口;一杯咖啡,它需要砂糖的陪衬才更加香醇诱人;一盘菜心,它需要酱油的调味才会美味鲜甜。成长,它的本质不也是无味的吗?我们要活得精彩,只能像菜一样家一点调味剂,激发出成长的七彩。

加盐,不在暗淡

学习,成为我们学生的宿命。它有时候会很枯燥,为的只是那一张张成绩单,它像一碗白粥,无味。然而,懂得生活的人却把它当作一种乐趣,因为那时侯的它有了新的一面,变得愈来愈香甜。

参加课外活动,阅读中外名着,遨游科技大海,探讨历史文化——这些都是鲜美的盐。因为有了兴趣,我们才有了学习的动力,因为有了动力,我们就有了学习的效率,学习的成长,不再暗淡。

加糖,娱乐身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成长也因为这一块快“糖”而缤纷。一周紧张的学习,换来了两天的休息。我不可以说它无忧,因为紧接下来的又是大考小考。但在这两天里,又何必把自己逼得过紧,埋头苦干呢?坐下来喝一杯茶,听听音乐,要不然约朋友散散步,去书店走走,看看杂志……

成长就因为有这么一些悠闲时刻才有美好回忆,就因为有这么一点放松而更有魄力迎接下一周,如咖啡,家一勺糖,使成长甘甜。

加苦瓜籽,先苦后甜

成长需要挑战,当然,它有成功有失败,我们都应该敢于在里面加一点苦瓜籽,慢慢品尝。

跑步——辛苦,学习——费劲,它们都很难超越,因为它们都“苦”。可我们就只甘愿让苦战胜我们,让苦一点点侵蚀我们以后的甜吗?

成长就需要先苦,后甘。就如海轮?凯勒,勇于跨越一切的苦,最终流芳百世。

成长,需要的有很多很多,但最基本的,我们要懂得在不同的时候添加适合的调味剂,对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给辛弃疾的一封信

全文共 814 字

+ 加入清单

辛弃疾

800年前的某一个夜晚,辛弃疾,你的名字,化作历城的天空那一颗最亮的星辰坠下了,仰目苍穹,我在寻找你的灵魂!你,坠下了!带着沙场的秋声坠下了;带着凉州的一抹哀彻坠下了;带着壮士未彻的悲歌坠下了!

“五十弦翻塞外声”,你的将士,弹断了铮铮的琴弦,那胡琴响彻的声外,该是怎样的怀念和哀思?

曾经,站在夕阳以外的边城,漫天的荒沙被西风长卷,你的,那一滴英雄泪,那一滴男儿泪,究竟是为谁洒落?英雄作歌长哭:“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边城黄沙下,埋葬了多少抗金男儿的忠魂?

东流村的墙壁上,你当年题写的词句已经看不见了,连那座墙也许都已经不在有了!可是,依稀记得,那是野棠花落时节,清明的愁雨正下着。呵,今夜,你梦里的东风,是否又吹怯了云屏?

夕阳渐渐没去,辽阳驿外,你望枯了双眼,却怎么也不见驿使回传的消息呢?金兵的铁骑,滚滚雷动的声响,越来越近。乍一梦,挑灯看剑,铮铮的剑光亮彻了塞北十四州的战马铠甲!

笑语娇声,元夕夜里,宝马雕车塞拥的道上,那阵阵凤簫声起,可比得上军帐里那嘹亮的号角?暗香袭来,那灯影浮动之处,盈盈笑语声里,那一位才是你在边城的军帐里时常想起的姑娘?梦回千转,千与千寻,“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江南多美好,苦无战马弓弦,也望不见秋宵落雁!醉梦忽醒,凝视墙上那张静静的长弓,你是否听见了弓弦脆响的声响,还有边塞的风声鹤唳?

凉州城外,忽然想起你,辛弃疾!那千古的往事,如今已云飞烟灭,沉香亭北也已繁华胜初。听,那亭内,却不知,是怎样的一双素手,弹得那般的激越---------你怎说成是“呜咽”?

辛弃疾,我凝视你的词行,仿佛是看见你神采飞扬的双目,装着的,是你---------儒生仗剑,铁马金戈,气吞万里如虎的驰骋!京口北的固亭前,我凭栏,如你的词语,仰天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却听见,浩瀚的长空传来,边塞战马的呜咽和弓弦的铮鸣!

辛弃疾,你,注定了成为战争的悲剧和词坛的奇才!

____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