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辛弃疾的作文有小标题(热门20篇)

小标题是文章起伏的波纹,是文章最简洁的神来之笔。下面是小编了的中考作文小标题技巧,欢迎阅读。

浏览

7195

作文

47

成长的滋味小标题作文

全文共 1114 字

+ 加入清单

有人说,有一种滋味,叫做品苦茶的滋味;有一种滋味,叫做与不恋之人爱恋。我说,有一种滋味,叫做成长的滋味。

成长的滋味,如同人生的滋味。是那厨房里翻倒的五味瓶。有酸、有甜、有苦、有辣,还有咸,它是人生的缩影。

酸,是成长中每个人都接受过的。当受到老师批评时;当受到别人的欺侮时;当自己感到委屈时,一股酸劲儿从心底就窜出来了。眼泪也会不知不觉地从眼眶中"啪嗒啪嗒"落下。小时侯委屈了,总会有个依靠,到父母那里撒娇或者倾诉自己的委屈,然而张大了,懂事了自己也慢慢地学会了自己去承受,去面对。成长中,酸也伴随着长大,悄悄地不再让人心酸,好象离我们远去了。

苦,当热腾腾的咖啡一下喝到口中,咽下去,浓浓的苦涩便从舌尖流入心扉,进而弥散到心灵深处,那种滋昧真的如同现在的日子:虽苦但却领略了生活,在苦涩的学习生涯中品味着生活的百态,寻找自己未来的梦!真正让我认为这两种事物具有相通之处的原因在于:咖啡用心煮,美妙的心情才会荡漾于心中;学习,用心体会,用心感悟,用心交流,鲜花才会在泥泞的道路上绽放!

有人说初三的滋味就是那炸糊的花生米:黑、苦!不少站在开往中考列车上的同学总是夸大自己的痛苦,为什么不想到自己在艰苦的生活中能得到锻炼,早日成熟呢?失去的天真回不来,得到的成熟挥不去,初三的轨迹就是这样清晰而有痕!

也许初三的日子是苦涩、是咸味、是叛逆的,但这一切不可阻挡我们跋涉的脚步,充满梦想和激情的我们,内心渴求成功的火焰在熊熊燃烧,最后时刻突破重围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拼搏。面对初三,我们只有战斗在风口浪尖才能感受到最惬意的快感!

辣,是成长中最令人受不了的滋味。当你正开心时,如果有一件事让你立即悲伤起来,这就是辣。在每个人的成长中,总会发生一些令人受不了的事,如亲人的离去,朋友因误解的远离,同学因看不起的躲避,都使人心中被火烧一般,谁会受得了这种煎熬呢?然而,一个人成长了,他就必须面对,并且克服这些困难,使心恢复以往的状态。

甜,是成长中每个人都喜欢的滋味。成功的喜悦,胜利的欢欣,战胜的欣慰,都是成长中的甜。小时侯,总以为有爸爸妈妈疼爱就是幸福,就是甜蜜,而张大了,才知道甜中也有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单单靠着别人的给予。因此,张大的甜更令人向往,而小时侯的甜则令人怀念。

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时,才深深地明白了这些话的含义。这些话在此时此刻从我嘴里说出,没有任何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味道。当经历了辣、酸、咸、苦之后,我尝到了最终的滋味——甜,比蜜糖还要浓的甜。或许,这就是成长真正,也是最本质的滋味——甜。

成长,有酸有甜,有苦也有辣,但只有成长了才能真正地懂得这些酸甜苦辣对自己的帮助与了解。也才能知道自己是否长大了,懂事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辛弃疾的童年故事

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少年时代,是在国运衰颓、兵祸连绵的情况下度过的。他刚满十六岁,家乡济南就被金兵占领了。他目睹烽烟翻滚,山河破碎,仇恨的种子深深地埋藏在心间。

有一天,金人贵族中的一个中下级军官完颜千户耀武扬威地来到辛家,硬逼着辛弃疾的祖父辛赞用酒肉款待他。辛赞是个老实人,憋着一肚子气,勉强摆了一座酒席。骄横的完颜千户几杯酒下肚后,更加得意洋洋,竟当众侮辱起敬酒的小僮来了。

这一来,年少气盛的辛弃疾再也忍不住了。他“嗖”地从墙上抽出一把宝剑,“噔、噔、噔”几步走到完颜千户面前,激昂地说:“趁诸位酒酣耳热,让我舞剑给大家开心助兴!”说罢,便挥剑起舞。只见他有时轻似燕子点水,有时重如泰山压顶。舞到兴头上,剑人合而为一,只有剑光闪闪,不知人在何处。正在这时,忽听辛弃疾猛喝一声:“看剑!”一个大鹏展翅,宝剑直指完颜千户的脑门。“啊!——”完颜千户吓得面如土色,“扑通”

一声,连人带椅仰倒在地,桌子上的杯盘叮当落地,打得粉碎。辛弃疾急忙收剑做了个干净洒脱的收势,说了声“莽撞了!”从容地站立一旁。完颜千户惊魂未定,还呆呆地坐在地上。等到奴仆们赶忙上前扶起,他才不得不尴尬地说出话来:“舞得好,好厉害的英武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辛弃疾活捉叛徒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2100 字

+ 加入清单

在完颜亮大举南下的时候,北方和中原人民趁金朝后方空虚,纷纷起义。济南府有一个农民叫耿京,也聚集了几十个人举行起义,先后攻占了莱芜、泰安(都在今山东省)两座县城。耿京的队伍很快就发展到二十几万人,成为各地起义军中最大的一支队伍。

投奔耿京起义军的人,大多是在金朝统治者残酷压迫下的贫苦农民,也有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他就是辛弃疾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济南人。他出生的时候,家乡已经沦陷在金朝统治者的手里。祖父辛赞虽然在金朝占领区里做过几年地方官,但是心里却一直向着宋朝。辛赞常常给小孙子讲北宋灭亡的惨痛历史,带着辛弃疾登上高山,眺望祖国的大好河山,给辛弃疾留下很深的印象。

辛弃疾长大后,因为文才出众,被金朝的济南官府推荐到燕京去参加进士考试。临走的时候,辛赞叮嘱他在到燕京去的路上,注意沿路的地理形势和金朝内部的政治情况。辛弃疾到了燕京,没有考取进士,但是对祖父叮嘱的事情倒很留心观察。过了三年,他又到燕京去参加考试,对金朝内部的情况了解得更清楚了。

辛赞没有能盼到南宋恢复中原就死了。辛弃疾决心继承祖父的遗志。到了第二年,完颜亮发动南侵,二十二岁的辛弃疾眼看机会到来,就组织了一支两千多人的起义队伍,投奔耿京。

在耿京的起义队伍里,像辛弃疾那样有文才的人是少有的。耿京见他前来投奔,十分欢迎,派他负责起义军的文书工作,掌管起义军的大印。

辛弃疾告诉耿京,在济南附近有一支起义军,首领是他熟悉的一个和尚,名叫义端,懂得兵法。耿京听了很高兴,就派辛弃疾去跟义端联络。不多几天,义端就带着队伍参加了耿京的起义军。

义端到了起义军后,凭着老相识的关系,跟辛弃疾很接近,辛弃疾对义端也没有怀疑。哪知义端不怀好意,一天晚上,趁辛弃疾不防备,偷走了他保管的起义军大印,逃奔金军。

耿京认为辛弃疾引进了奸细,大为发火,马上要把辛弃疾处死。

辛弃疾恳切地说:“义端偷印逃跑,我当然应当负责。请您给我三天时间,让我把义端抓回来。如果到了限期我不能把他抓到,愿意接受重刑。”

辛弃疾得到耿京同意,就快马加鞭向金营追去,赶了一段路,果然追上了义端。辛弃疾抓住义端,那叛徒吓得哆哆嗦嗦,跪在地上求饶。辛弃疾按捺不住心头怒火,当场砍了义端的头,把它拴在马背上,回到耿京营里。

耿京不但不办辛弃疾的罪,反而对他更加器重。

采石大战之后,金兵被迫北撤。金世宗一面跟南宋讲和,一面在北方使用招抚和镇压两种手段,企图瓦解北方抗金的义军。耿京的义军受到了严重威胁。

辛弃疾跟耿京说:“为了抗金,咱们一定要和朝廷取得联系,南北呼应;万一咱们在这里呆不住,也可以把人马拉到南边去。”

耿京接受了辛弃疾的意见,就派义军总提领贾瑞做代表,到建康去见宋高宗。贾瑞是个不识字的武将,不懂得朝见礼节,要求耿京派辛弃疾跟他一起去。耿京同意了。

公元1162年,贾瑞、辛弃疾带着十几个随从人员到了建康。宋高宗听说山东义军派人来归附,十分高兴,当天就在行官里召见他们。辛弃疾陪同贾瑞上朝,从容不迫地宣读了他代义军起草的奏章,报告北方义军的抗金情况。

宋高宗立刻任命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对贾瑞、辛弃疾也各封了一个官衔,要他们回去向耿京传达。

贾瑞和辛弃疾完成了任务,高高兴兴地离开建康回去。不料,在经过海州(今江苏连云港)的时候,听到一个不幸的消息。原来,在他们离开义军的那段时间,耿京被人杀害了。

杀害耿京的是个义军的将领张安国。在金朝官府加紧他们的诱降活动以后,张安国为了贪图金人的赏赐,勾结耿京手下另一个部将,趁耿京没防备,闯进营帐把耿京杀了。张安国投奔金军后,金朝把这个叛徒封为济州(今山东巨野)的州官。义军失去了首领,又不甘心跟张安国投降金军,大多散伙走了。

辛弃疾听到这个消息,又是痛心,又是气愤,一定要除掉叛贼,为耿京报仇。他跟海州的守将一商量,就有不少将士自动要求跟辛弃疾去除奸。辛弃疾带了五十名勇士,一起骑马奔向济州。

辛弃疾的队伍到了济州官府,叛徒张安国正在里面设宴请客,一听是辛弃疾来了,有点心虚,但是一时还弄不清他们的来意,就吩咐兵士让他们进来。

辛弃疾和同去的勇士闯进大厅,看见张安国跟一些叛将正在宴席上喝酒作乐,气得眼都红了。他们也不跟张安国说话,拥了上去,七手八脚把张安国捆绑起来,拉出衙门。等济州兵士赶来的时候,他们已经把张安国缚在马上。

济州的兵士见了辛弃疾威严的神色,没人敢动手。辛弃疾当场向兵士们宣布说:“朝廷大军马上就要来了。大家谁愿意抗金的,参加到我们队伍里来吧!”

济州的兵士多数原来跟过耿京,听到辛弃疾一号召,有上万人愿意跟他们走。辛弃疾立刻带着义军,押着叛徒,直奔南方。

辛弃疾把叛徒押到建康行营,南宋朝廷审清楚张安国的罪行,立刻把他砍头示众。

辛弃疾回到南方后,被派到江阴做官。他不顾自己职位低微,好几次向朝廷提出抗金的主张,可惜都没有被采纳。后来,虽然做了几任地方官,还创建过一支“飞虎军”,但是始终没有能够实现他北伐中原的愿望。在他四十二岁那年,竟受朝廷官僚打击,被迫退休。他一生写下了许多反映他的豪放性格和爱国热情的词。他的词在我国文学史上占很重要的地位。

就在辛弃疾南下那一年,宋高宗退位,由他的侄儿赵昚(音shèn)接替皇位,这就是宋孝宗。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感恩的作文600字小标题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爱是幸福的代称,幸福是心灵的代称,心灵是感恩的代称。

中国有句古话:“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那这滴水之恩指的是什么呢?顾名思义,是爱,是被人爱,也就是感恩。所以,我说爱的最高境界应是懂得感恩。只有领悟到了爱,才能学会感恩;只有学会了感恩,生命才变得有价值。

天冷了,当别人轻轻地为你关上一扇窗子的时候,你是否会感受到别人对你的关心呢?那么,你是否应给别人说一声“谢谢”,回头给人一个微笑呢?我想,在生活中大部分人都不会这样的,他们觉得关窗子是一件小事,没有什么好感谢的。因此,他们没有领悟到爱。下一次天冷的时候,他们也就不会为别人关上一扇窗子。

不要觉得别人为你做事是理所当然的。父母生下我们,他们可以不管我们,但是他们没有这么做,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学习,为感谢父母而努力学习,难道这不能算是人生的一大目标吗?如果我们只是认为别人

为我们做事是应该的,那么你又有何颜面说自己没有所追求的目标,又有何颜面整天消沉,何况你是一个健全的人,你可以自己去奋斗。

每个人都拥有被爱的权利,当每个人不一定都懂得感恩,只有当爱根深蒂固的时候,你才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小标题生命的思考作文

全文共 326 字

+ 加入清单

生命,是一个令人思考的话题。

在生命开始的时候,上天对每个人就都下了命令。所以每个人都应好好活着。不要去追问生命的长与短,好与坏,贫与富,这些知识虚幼的东西,要先去追问的是你在生命开始到终结这中间的时光你是否去努力过,你是否真的问心无愧。这才是你真正的生命!体味人生,珍爱生命。

生命,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

有人曾经说过,不要去浪费你的生命,你的生命只有只有三万六千五百天,日子快如流水,现在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多一点,还有将近四分之三的日子。那四分之一有些人过的很珍惜,可有些人过的却极度浪费。

生命属于人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才能安度晚年。

“生命”是个意味深长的词,值得我们去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永远的辛弃疾

全文共 658 字

+ 加入清单

有的人,崇尚享乐之路,骄奢淫逸;有的人,向往悠闲之路,梅妻鹤子;有的人,钟情平凡之路,平平庸庸;而你,抛开了世俗之路,去体验戎场杀敌的悲壮,感受万民箭熬的苦痛,彰显自己气吞万里如虎的志向,另辟了一条辉煌之路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年少的你,胸怀壮志朝廷的腐败,金兵的入侵,百姓的痛苦激发了你的报国之心你参了军,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意气,保家卫国你,一个文弱书生,却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救国救民的大任

“易水潇潇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沙场征战,你勇往直前;前路漫漫,你一笑而过你决心走一条忠君报国之路

斜阳正在,烟雨断肠处

抗金归来,你进入了仕途你鞠躬尽瘁,欲将满腔热血洒朝廷你刚正不阿,不肯向官场的黑暗妥协,一股正气冲霄汉或许你的光芒刺痛了他们黑暗的眼睛,或许你的脚步惊醒了他们繁华的美梦,你遭到了排挤

在这个崇尚享乐的年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卖弄诗文罢了,而你却偏要背道而驰,不甘沦落你将满腔报国之心化成笔下灵动的字符,昭示着自己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泱泱大气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你六十六岁高龄时,得到了起用当时朝廷正准备北伐你为此竭尽全力,并告诫统治者审慎从事,不可草率用兵但你的忠心遭到了猜忌冷落你看到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你愁闷,却不消极你仍一心希望抗金能够成功,发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慨叹,你避开了那条归隐山林的路

在天朗气清的兰亭,仰观宇宙;在人杰地灵的滕王阁,登高作赋;辛弃疾,你躲开了世俗的眼光,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从而使自己的名字由一个符号变作了永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小标题生命的思考作文

全文共 1717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读过的众多名著中,独有老舍的《骆驼祥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初读骆驼祥子时,就给了我强大的震撼,我不能不为祥子的勤劳、质朴所震撼。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下层劳动人民生活的疾苦,也看到了他们面对困难时的从容的态度及由此表现出的中华民族的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它们无不使你的心灵触动,为它叫好。

祥子来自乡间,农村的破败凋敝驱使他来到了小城镇。他凭着农民的质朴在小城镇里安定下来,当他认准了拉车这一行,就成了“车迷”。一心想买上自己的车,凭着自己的勤劳和坚忍,他用了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这个理想,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然而当时中国军阀混战的社会环境,不容他有丝毫的个人幻想,不到半年,他就在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掳走,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了三四匹骆驼。祥子没有灰心,依然倔强地从头开始、更加克己地拉车攒钱,没有其他理由,只为心中的拥有车的梦想。看到他这样的刻苦、坚持自己的理想,我不能不想自己,想到现在的中学生,比起祥子的祥子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优越百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们不用为穿、不用为吃而愁苦,可惜我们当中有些人身在福中不知福,整天无所事事,浑浑噩噩,心中想得都是些:穿名牌,换发型,直时髦,上网聊天,游戏……

他们没有追求,就是这样贪图享乐,他们哪里知道,这些都是父母的血汗钱啊?父母挣钱为了给儿女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可是他们不能理解,不懂得珍惜,娇生惯养的他们,遇到了小小的挫折就不能接受,就放弃。原本的远大理想,因为这小小的波澜,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的脆弱又怎能和祥子的顽强比呢?真让人心寒啊!

祥子活在那样的社会也真够倒霉的,不管他怎样的坚持与命运斗争,恶魔总会舍不得离开他,这次没有等他再买上车,买车的梦想就再次成为泡影,所有的积蓄被侦探敲诈洗劫一空。可怜的祥子,命运怎么会对如此的老实憨厚的人下毒手呢?恶运一次又一次的降临在他身上,难道就不能放弃吗?可是祥子没有,他喜欢这样,当他又一次拉上自己的车,是以与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为代价的。但好景不长,虎妞死于难产,祥子从此人车两空,又回到了原来的自己。但连遭生活的打击的他,加之又得知他喜爱的小福子的死讯,祥子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他不同像从前那样以拉车为自豪,他厌恶拉车,厌恶劳作。生活捉弄了他,他开始游戏生活,吃喝嫖赌,出卖他人换钱,祥子彻底堕落为城市的垃圾,变成一具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

祥子为我们展示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对下层劳动者生活空间的威压。由此我也看到了在巨大的挫折面前,在吃人的封建礼教面前,如此崇高而又顽强的生命被摧残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生命的卑微就这样被显现得淋漓尽致。

可是在受到压迫的祥子,就这样接受自己命运的不公平,老天爷对他残忍,他就逆来顺受,甘愿受压迫,甘愿承受自己所遭遇的一切,他太懦弱了,在那种情况下,自己可以反抗啊,面对虎妞的嬉戏,像她那样的女人,谁敢靠近,可是唯独祥子例外,厄运的降临,难产能怪别人吗?想想自身的原因也不少啊,胆小,懦弱,就是他走上悲惨道路的独木桥。

我们说执著有时是好的,然而有时太过的执著就成为顽固,祥子就是这样。自己喜欢车,于是想拥有,经过自己的艰辛努力,梦想终究实现了,然而此时处于社会混乱期,在兵荒马乱中,又失去了车‥‥‥一次又一次的挫折都因买车而起,最后终于成为行尸走肉的人。

也许,他当初没有买车的梦想,那么就不会发生之后的一切,就凭他原有的勤劳、坚毅、刚强、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在那社会上会无法生存吗?不会。也许他能成为有名的商人,最起码自己的生活不用担心。没准也能找到自己的意中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是他没有,都是“执著”害了他。

祥子最后沦为城市的垃圾,灵魂的行尸走肉,堕落的他被社会遗弃,是社会的败类,窝囊的一生临死还要背负着“败类”的罪名。真是可悲啊!

一个人力车夫,透透底底地向我们展示了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与夙愿,命运的悲惨更反映了一个遭受压迫的社会,所带给人民的痛苦与无奈,给了我们现代人更多的愤懑与思考。是啊,比起祥子的生活背景,我们是多么的幸运: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我们有的是民主与公平,这样的条件我们怎能践踏它呢?

让我们用自己的一生思考人生,珍惜现在,珍惜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7:9.借用古诗文作小标题

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引用古诗文作小标题,这种创新形式又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引用同一首诗词中的语句作小标题。

如2004年广东珠海市以《心声》为题的一篇优秀作文,全文以李煜《相见欢》中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作为文中的四个小标题,表达了对祖父的怀念之情。这种小标题创新形式难度比较大,学生一般不容易把握,除非对要借用的那首诗词有相当深的理解和感悟。

二是引用不同古诗文中的语句作为小标题。

2005年江苏高考议论佳作《人生三部曲》,作者借用了三个诗句“滕王高阁临江渚”、“也无风雨也无晴”、“满目青山夕照明”作为文章的小标题,分别隐喻人生的三个阶段——凤头、猪肚、豹尾。作者并不刻意哗众取宠,玩弄写作技巧,而是以这三个极富诗意的小标题作为灵感的契机充分调动其丰厚的人文积淀,从记忆中提取出三个典型人物(王勃、斯宾诺莎、殷雪梅)和他们的典型事迹,而这三个小标题精准的引用既凸显了人物的精髓又为文章增添了不少诗意情韵,读起来意味盎然。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辛弃疾简介

全文共 534 字

+ 加入清单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1]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著名词作《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满江红·家住江南》、《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我眼中的辛弃疾作文600字

全文共 682 字

+ 加入清单

那个冬季的午后,我手里捧着一本散文集,无意识读到辛弃疾的一首词:“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目光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即而那股豪情将我召唤到了那个动荡的时代。

我仿佛听到了恒古中的雄浑的号角声……

仗剑的辛弃疾

他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练剑法,有着一腔热血,金宋乱世,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年仅22岁的他,拉起一支数千人的义军与耿京的义军合并,并说服耿京南归。过了几天,有叛徒偷走印信,是他一人单枪匹马追了两天,终于第三天提了人头而归。此后耿京被杀,又是他率数十骑突入直擒叛将,惊为天人。这是辛弃疾年少时便建立的不朽功绩。

在我眼中,在战场上,他仗剑时是那样雷厉风行,浑身是胆的好儿郎。他不惧刀光剑影,无畏血雨腥风,更未曾退缩苟安。他的一言一行皆映照了爱国英雄的风范。

握笔的稼轩翁

南归后,便也只能与友人聚聚,而后醉后感怀,挑灯看剑,那一腔报国之心埋藏心底。他持起了那支羊毫软笔,抒写心底的情怀与愤懑。在无那豪气干云天的一起营中喝酒吃肉,一起战场厮杀,血溅战袍的情节,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

是的,他没有放弃,“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不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不谙世事,而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愤世嫉俗。在面对“宝马雕车香满路”的情况下,他内心虽惆怅,但更是那祖国昌盛的万般期待。

他,就是这样一位能文能武的“士”,满腔热血的“将”,虽壮志难酬仍一生豪迈。

他亦是正义与忠贞的化身,是爱国者,是民族英雄!他是那山间的清泉,流过南宋怯懦腐朽的血液里,即便无力回天,却为时代,为历史长河注入了涤心之力,千古流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小标题生命的思考作文

全文共 724 字

+ 加入清单

弗洛伊德曾说,现代科技的进步,让做人的感觉越来越像上帝,但上帝承诺给我们的关于幸福的感觉,却离我们越来越远。依然是那个物质/精神、肉体/灵魂的古老话题,说了几千年了并没有过时。它就潜伏在个体存在的生命裂缝中,去聆听从精神废墟上升起的哀歌,去寻找那根可以缝补生命裂缝的针线。

其实,只要活着,我们就不可能回避思考。哲学家用概念、逻辑去思考,艺术家用艺术手法去思考,普通人用自己的经历和生命感觉去思考。我们关心的就是具体的人具体的思考,一种从现实处境出发,来自纷乱而细密的生命感觉的思考。它讲述了一些人的一些故事,发生在不同伦理层面,当然最多的还是在两性之间,一个有肉体和灵魂交织其中的,越现代越复杂的故事。过去曾被神权、君权及各种道德教义所碾压的个人生命,在现代性的自由伦理中,才有了真诚表达的机会。紧张快速的生活节奏,时常变更的生活空间,偶然突发的生活际遇,使我们关于幸福的永恒想象受到阻碍。太多的失之交臂,太多的稍纵即逝,太多的缘起缘灭,逼迫我们屈服和投降。

自傲自负的现代人,最在乎的就是自我存在的独特性,相信“我”的存在是不可替代的。人和人的性情差异越大,我们的生活故事也就越丰富。然而在纯粹物质的,不断重复的,随意轻率的肉yu狂欢中,人的身体感觉只会越来越迟钝和麻木,会丧失辨别差异的能力。,必须依赖灵魂的视觉,去发现、理解、倾慕个体存在的独特性,重新拾起爱的碎片。也许依然是受伤,依然是身心俱碎,我们还会期待,期待灵魂和肉体的相遇。有期待,就证明我们还能够去爱。

心中一直沁润着一种纯净的宗教氛围,它是你迷失之际的陪伴,是你跌倒之时的安慰,是你喃喃自语中的倾听。它相信,同时也想让你相信这样的一个原则:“不仅有美好的感情,而且这感情不可轻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给辛弃疾的一封信

全文共 710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辛弃疾先生:

您好!很荣幸能给您写这封

您,有着无限的时代恨、家国愁。

一曲《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您站在送别路上,鹧鸪凄叫,子规悲啼,您不禁涕泪满面。悲呀!苦呀!堂弟茂嘉的身影渐行渐远,消失在崇山峻岭中,南归宗室本为北伐抗金,结果却被贬到了广西。人间别恨入骨,家国离亡悲入心!

您,有着无数壮志成灰的悲愤和英雄老却的叹息。

一曲《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明明是病后虚弱所说的平常话,却无端透出了沉郁悲壮!您闲躺鹅湖畔,病怏怏赏盛夏之景;骄阳似火,红荷满湖,白鹭静默,却也是愁。您呀,有着极其远大的抱负,您是一代上马能打战,下马能作诗的翩翩儒将,此时,却无可奈何。您累了,倦了,不知如今衰损了多少精力,只是懒得上楼梯。懒上楼梯,饱含一声叹息,饱含无数壮志成灰的悲愤和英雄老却的叹息。

您,以天下为己任,有无尽爱国情怀。

一曲《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您站在郁孤台上,看赣江水浪滔滔,汹涌澎湃,不禁疑惑,此中有多少百姓的眼泪?您自然记得,当年金兵南侵,隆佑太后在造口弃船登陆,逃往赣州。金兵追至造口,一路大肆劫掠、屠杀,滔滔赣州水,是百姓的血泪流成。痛啊!恨啊!可怜天下苍生,愿自己挣脱羁绊,冲破封印而不甘于一隅啊,做梦都想重上战场啊!

一曲《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死后名。道尽多少期盼与欺诈。您爱这国,爱这民,恨这敌,太深切,我只能望其项背。

一曲曲绝唱,将您的抱负唱响;一首首词篇,让您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永存!南宋已灭亡,可您的精神不曾灭亡!

____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辛弃疾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的江南游子么?是恨古人不知你为狂人么?是不啼清泪长啼血的悲鸟么?

在那个崇尚享乐的年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卖弄诗文罢了,而你偏要独上高楼,“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一边是“斜阳正在,烟雨断肠处”,另一边却是“香车宝马香满路”,而你,执意要做灯火阑珊处的伊人。

你痛斥,“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黄土”;你彷徨,“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你期待,“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

我多想跨越千年时空,共你醉明月。

在菊花开篇的南山西畴,临清流而赋诗;在明月朗照的深山竹林,抚琴而长吟;在明月下你们独上高楼,抛开世俗的期许,在青山绿水间吟哦着流水般轻扬的诗句。

若一袭单薄的长衫,略揖一揖,便昂然走进了历史,从远古走来,从发黄的线装书里走来。是你们,因为独上高楼,坚守了自我,也就在黑夜中守护了永恒的精神家园。

在那些“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时代,是你们独上高楼,抛开了世俗的期许,守护了自我,于是守护了历史的期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扩写辛弃疾的《破阵子》

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梦回仙游,一次机缘巧合之下,我来到了辛弃疾的体内。无奈之下先检查一下你的记忆……我不禁为他这种报国心切的人感到悲叹。

一天晚上,我起来挑着灯观摩我的宝剑。“呜~!”一声悠扬高昂的号角把我惊醒,“啊!原来已经是早上了。”在军营里,将领们分赏给部下大块大块烤熟的牛肉,各种乐器演奏着啱嗮雄壮的军歌,令人战意大起。秋高气爽,将军在战场上检阅着这支“百战之师”。不禁有一点山雨欲来风满楼。

战争如同火药般引爆,双方互相厮杀。战马像的卢一般飞驰,利箭如同流星般在陨落,又如死神之手般收个着人们的性命,弓弦像震雷一般惊响。场面极其混乱,看着敌人们的头部飞起,不禁觉得十分畅爽。“让你们这群金牙狗(金兵)来咬我,哼,这就是下场。”我不禁在心里这般恨恨地想着。

战斗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我的雄心壮志不停地激发,若能让我自由驰骋沙场,将来一定能帮助君王恢复统一中原,铸成千古不朽的霸业。叹!可以我已白发苍苍。

梦醒,我还在家里,这一觉睡得真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辛弃疾壮志难酬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2077 字

+ 加入清单

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辛弃疾壮志难酬的历史典故,欢迎大家阅读!

与陆游同时期的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和陆游一样,是一名坚定的反投降、反妥协斗士。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大片地区已成为金朝的统治区。辛弃疾自幼丧父,他是由祖父辛赞抚养长大的。宋朝廷南渡时,辛赞因受家口拖累,只能留在北方,并且担任了金朝的开封府知府等职。但辛赞“身在曹营心在汉”,念念不忘的是大宋政权。他常带领子孙们登高望远,放眼山河,希图恢复中原。他对辛弃疾寄予的期望尤其殷切,曾两次让辛弃疾去金都燕京参加科举考试,乘机侦察、了解金人的形势。

在祖父的培养教育下,辛弃疾不仅诗文写得好,剑术高超,而且从小就立下了抗金爱国的大志。他曾豪迈地说:“我要用词骂尽天下的贼,用剑杀尽天下的贼!”

公元1161年,金国的海陵王完颜亮率兵大举南下,想灭亡南宋,统一江南。但这时中原地区的百姓因不堪金朝的压迫,纷纷起义。当时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毅然率众起义,组织了有两千多人的队伍。后来他又带领起义部队,投奔了在山东影响最大的农民起义军领袖耿京,受到耿京的器重,让他掌管全军的文件和大印。

1162年,完颜亮被杀,金世宗完颜雍即位。他对起义部队采取了劝降诱降、分化瓦解和调集兵力、严酷镇压相结合的政策。耿京领导的起义军,是他们重点镇压的目标。

面对这样的形势,辛弃疾力劝耿京取得南宋朝廷的支持,接受南宋朝廷的领导,与宋军配合作战。耿京即派辛弃疾等十一个人为代表,去和南宋朝廷联系。宋高宗在建康接见了他们,并任命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辛弃疾为天平军掌书记。

辛弃疾等人回山东复命,走到海州(今江苏东海附近)却听到了一个坏消息:耿京的部下张安国、邵进等人在金朝的收买下,杀死了耿京。起义军大部分溃散了,一小部分被张安国带去投降了金兵。张安国也被金兵任命为济州(今山东巨野)的知州。

辛弃疾既愤怒又悲伤,他立即约海州统制王世隆,带了五十名精锐人马直奔济州,捉拿张安国。到达济州的那天晚上,张安国正和金朝的将领在中军帐中喝酒。辛弃疾率众出其不意地闯进有五万金兵的大营,活捉了张安国。他还向金兵宣称:宋军十万人马即将开到,劝他们赶快投降。军中不少将士都是耿京的旧部下,听辛弃疾这么一说,当场就有上万人投到了辛弃疾一边,跟着他南下。张安国后来在临安被斩首示众。

辛弃疾的壮举在南宋朝野引起极大震动,不仅军民们非常敬佩,连宋高宗也连声赞叹。

此后,辛弃疾便留在了南方。他被朝廷派往江阴做官。江阴虽靠近前线,但在主和派的势力下,辛弃疾的抱负和才能根本无法施展。宋孝宗即位后,重用主战派的张浚,南宋王朝第一次主动出击。但张浚在符离大败,宋金签订了“隆兴和议”,主和派又占了上风。

尽管如此,辛弃疾仍向宋孝宗上奏了他的著名的《美芹十论》(又称《御戎十论》)。在文中,他分析了当时宋金双方的形势,从而提出了恢复中原的大计和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但他的主张、建议都没引起朝廷的重视,这使他感到了极大的悲愤和苦闷。这时期他写了不少词,大都是抒发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不平和悲愤的。

从1168年起,辛弃疾先后到建康府、滁州等地任职,后来又当过江西、湖南的安抚使,成了职位颇高的“封疆大吏”。可是主和派当道,他职位再高也实现不了杀敌报国的志向。他只能花力气整顿地方政府,并创办准备北伐的“飞虎军”。这却又给主和派们抓到了把柄,公元1181年,他被主和派排挤,罢官回江西上饶的带湖闲住。

十多年后,直到宋光宗绍熙年间,他才又被起用,担任过福州知州、福建安抚使等职。不久又被罢官。公元1203年,他再度被起用,担任了绍兴知府、浙东安抚使等职。

在绍兴期间,他特地去拜会了年近八十的陆游。这对文坛骁将、抗敌志士喝酒做诗,相见甚欢。这年底,宋宁宗召辛弃疾去临安,征求军国大计。临行前,辛弃疾又去向陆游告别。陆游特地写了一首七言长诗《送辛幼安殿撰造朝》,为他壮行。诗中有“稼轩落笔凌鲍谢”,“青史英豪可雄跨”的句子,这是陆游称赞辛弃疾的词作超过南北朝的著名诗人鲍照、谢灵运,并且具有非凡的才能,可以超过历史上的英雄们。陆游对这位文坛后起之秀,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公元1205年三月,辛弃疾被任命为镇江知府。正当他积极备战时,朝廷却以他所推荐的官员有不法行为而把他连降两级,后来又把他罢了官。公元1207年,宰相韩侂胄(tuozhou)在北伐失败后,又召辛弃疾等人去挽救局势。可是辛弃疾已重病在身,于当年九月十日与世长辞,终年六十八岁。

辛弃疾去世后,留有词集《稼轩长短句》,后人辑录的有《辛稼轩诗人钞存》,存词六百多首,数量为宋代词人之冠。他的词继承苏轼的风格,以慷慨豪放为主,是南宋词人中豪放派的杰出代表,在文学史上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他的作品内容丰富,有写自己的报国心声的,有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的,也有揭露主和派投降丑行的,也有吟咏大好河山的。但作品的中心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抗金御敌,恢复中原。

此外,辛弃疾的文章也写得很好,特别是政论文,和他的词一样大气磅礴,充满激情,很有说服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辛弃疾人物评价

全文共 259 字

+ 加入清单

陆游《送辛幼安殿撰造朝》: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16]

刘宰《上安抚辛待制》:命世大才,济时远略。挺特中流之砥柱,清明寒露之玉壶。十载倦游,饱看带湖之风月;一麾出镇,迥临越峤之烟霞。上方为克复神州之图,公雅有誓清中原之志。[17]

刘克庄《辛稼轩集序》:公所作,大声鞺鞳(tāng tà),小声铿鍧(kēng hōng),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19]

徐元杰《稼轩辛公赞》:摩空节气,贯日忠诚。绅绶动色,草木知名。《阳春白雪》,世所共珍。秋水瓢泉,清哉斯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辛弃疾的凝望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94 字

+ 加入清单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铁马冰河,纵横驰奔,是你终生的渴求,怎奈岁月不待,国都南迁。你不再有机会驾迅如的卢之骐骥,听声如霹雳之弦惊。江南水乡,怎适合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你只好把半生感慨托付深深的凝望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你凝望,望里是深深的恨。挑灯看剑,寒光乍现,吹角连营的画面在你梦境中浮现。沙场点兵,铁马冰河,击退侵袭,收复失地,你渴望勒功燕然。但是,梦终归是梦,它太脆弱,脆弱到碰到斑斑鬓角便会破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虽壮心不已,终已无用武之地。你的心太大啦,大的装得下天下,难怪你心头恨难销。金军大军南下,铁骑踏破万里河山。你恨,恨国家破碎残离,恨当局者迷,恨奸佞当道,最恨的还是自己,早生华发。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你凝望,望里是切切的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黄沙滚滚,战斗频仍。但无数山石障碍却阻挡着你!看一眼竟已成奢望。长安故都早已沦陷,汴梁城也已成了金人的地盘,偏居一隅,举目四望,半壁江山已然左衽!眼前江水滔滔,青春伴着白发对斑斑鬓角的占领而宣告灭亡,与江流俱东。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当江水带走了你青春最后一片碎片,只有不甘死去的理想还牢牢抓住你的心房。

这样一来,你真的是孑然一身了。是啊,你连青春都没有了,谈何理想?谈何报国?只有郁孤台上,郁愁打湿的凝望的双眼;郁孤台下,孤独东去的浩浩江水和着行人苦涩的泪。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你凝望,望里是沉沉的叹。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声势如虎;回首当下,仓皇北顾,风雨飘摇,大道不行,报国无门。四十三年,几回回心里,梦里,披坚执锐,拍刀跃马,在烽火扬州路。唉,你多希望如刘裕一样率军北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不堪啊,佛狸祠下,神鸦社鼓,热闹景象。耻痛不再,欢庆有余!既然无人能为天下而忧,就让你出一把力吧,但是,甚至无人问你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北方,战火烧红了半边天。

郁孤台上,北固亭下,泪水封住凝望,打湿了半边衣衫。

辛弃疾集全部一心于其凝望之中。这凝望之中忧天下之忧,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豪情,不正是中华文化千百年脉搏中最精彩的一个音符么?

它是岳武穆长刀尖上的寒光,恨欲狂,不能雪靖康耻,灭臣子恨。朱仙镇下,十二道金牌永远扼杀了一个忠臣精忠报国的梦想,泪洒在望的东京汴梁。它是袁崇焕被凌迟时流下的鲜血,难思量,不能阻挡清军南下。让努尔哈赤命丧城下的他,如何也想不到,他未能死在报销国家的疆场,却被昏君的刀割断愁肠。

郁孤台已颓,北固亭已废,但辛弃疾凝望中的豪情却与大江同在,流过万山曲折,百年沧桑,滋养着我的,我们的,中华民族的心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成长的滋味小标题作文

全文共 765 字

+ 加入清单

成长的味道像一杯甜甜的蜂蜜,尝一口,嗯!它是甜的。成长的味道邮箱一杯香醇的咖啡,喝一口,嗯!它是苦的。成长的味道还像一杯新鲜的果汁,品一口,嗯!它是酸的。成长的味道其实是一杯鸡尾酒,酸、甜、苦、辣、咸都在其中。

钢琴是从小伴我成长的“朋友”,每当抚摸着钢琴上那冰凉的黑白的琴键,聆听着它那美妙的旋律,总是勾勒出我学钢琴是的那段经历,不禁感慨起来!

小时候,爸爸曾经问过我想学什么乐器,我毅然决然的选择了钢琴,那是我天真地认为坐在钢琴上的人都是公主。终于我的梦想成真了,爸爸给我买了一台钢琴,看着眼前这台比我还高的钢琴时,我忽然觉得心里甜甜的,觉得自己可像公主一样弹奏着优美的曲子。当我真正接触了钢琴时,我才发现:其实这美好的一切都是幻想。记得老师叫我第一首曲子时,看着老师娴熟的弹奏我的心里很是羡慕,老师说弹这首曲子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它的节奏我仔细听着,生怕一会练的时候弹错。可是当我开始练时左右手的节奏总是连不到一起,练了一遍又一遍,自己都开始怀疑这是不是老师练的那一首曲子不一会下课了但是我还是没有掌握它的了节奏,我心想:“我都练了一节课了为什么还是不会?”想着想着眼泪就不由得掉了下来,有的罗在了我的嘴里,有的在我的脸上划出了一条晶莹的泪痕,这是心里咸咸的。回屋又从新坐到了这台钢琴前弹着这首既让我熟悉又让我陌生的曲子,这时外面传来了孩子们清脆的笑声,我立刻跳下钢琴,看着窗外的小伙伴感到心里酸酸地,觉得练琴真的好枯燥,但却又不得不去练,只好将心中的苦都发泄在这台钢琴上,终于,在我不断跌倒又爬起来后,这首曲子我终于练熟了,那是心中像打翻了五味瓶,是甜、是酸、是苦、还是咸?

女孩成长滋味多,喜欢甜甜的蜂蜜、喜欢酸酸的果汁、喜欢甜中带着苦,苦中夹着酸,这味道才是成长的味道,生活很奇妙,成长很精彩,女孩成长滋味多,女孩成长滋味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辛弃疾的作文800字

全文共 843 字

+ 加入清单

“请大家翻到书本第45页,今天我们学习宋元的都市与文化,同学们做好课前预习,时间两分钟。”我翻开书,开始预习。预习到一半的时候,我突然看到一尊手握宝剑,威风凛凛的将领塑像,这是谁呢?

老师开始了讲课。“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个人。”PPT上马上放映出一张威武不屈的脸,跟我看到的一模一样。“这是南宋抗金将领,也是伟大的词人——辛弃疾。”原来如此,我仔细端详着他的脸,他眉宇之间那种坚毅精神让我不禁啧啧称赞。

“那一年,辛弃疾出生于金国,但逐渐长大的他,知道了自己的民族。于是,他毅然南下投奔宋朝,开始抗金斗争。他在南宋朝廷任职,在与金军作战时也立下了不小的战功。”这使我对辛弃疾有了新的了解,我本认为他只是一个词人,没想到他还是一个伟大的抗金将领!我在心中给他竖起了大拇指!

“可是,因为种种原因,他被朝廷中的小人诬陷,罢了官,无法从事抗金事业。他异常悲愤,虽隐居山林,但仍有一腔爱国热情。于是,这才让今天著名的《稼轩长短句》流传于世。”

这时,我仿佛看到了辛弃疾眼中报国无门的悲壮,也让我了解了当时政治的腐败之极,更让我为当今强大的中国而自豪。

辛弃疾斗争失败了。为什么?因为他的思想是忠君爱国,最后反被君主背叛,导致报国无门,但他的抗争精神与勇于献身的爱国情怀,影响着一代代人。

几个世纪后,辛弃疾精神终于得到了传承。在中国领土被列强瓜分的时候,在民族危机来临的时候,在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时候,有一个人挺身而出用他的思想拯救了中华民族,并在1949年成立了新中国。他,就是伟大的毛主席。为什么他能成功?因为他的思想没有受封建社会的影响,不仅是为了爱国,而且还为了人民。就这样,他收获许多的民心,才让五星红旗永远飘扬。

今天的我们,也需要让辛弃疾精神传承下去。我们要努力地学习,坚强地走下去,做一个中国的好公民,成为国家的栋梁。

望着辛弃疾的脸,上面不仅写满了悲愤与报国无门的忧伤,但更突出的是他坚忍的品格与浓烈的爱国情。想着想着,我不禁吟诵起了他的词:“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历史将记住辛弃疾作文800字

全文共 945 字

+ 加入清单

那台古老的历史放映机,投影着那位古人陈旧的身影,但见把栏杆拍遍。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样一位古人,少年的他不谙世事,中年的他遍识愁味,老年的他回首一身,坎坷多磨难。他以武起事,以文成业,让历史不折不扣地记住了这位渐识人生苦味的武将——辛弃疾

历史将记住辛弃疾,记住唯愿马裹尸,以身以许国的辛弃疾。辛弃疾有一颗心,一颗忠义的爱园之心。满腔热血在胸中游走,勃郁的豪情在血脉中喷张。他拿起信仰的利刃快刀利剑地过关杀敌。年少轻狂,气焰高盛,二十二岁的他就盛出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为的是挑战金宋乱世,完成光复大业一展鸿图之志。他曾遇部将叛变,好友被杀,单枪匹马直闯敌营,生擒判将,以判将之血祭自己的忠肝义胆,祭国家未收回的大好河山。

满腔热血的辛弃疾,并不只是空有武术的莽夫,他行事果断,雷厉风行。却被朝廷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历史将记住辛弃疾,记住认真,执着的工作人辛弃疾。尽管南归后的辛弃疾不为朝廷所喜,二十年的任职,就有三十七次的调职,但是工作狂人辛弃疾不曾因频繁调动而虚与伪蛇,也不曾因地方官小就弃之不任。他新官上任的火,雄赳赳的燃起了一支“飞虎军”,金戈铁马,威风凛凛这气势不像地方长官,到像京城禁卫军之首了。他与生俱来的干练风气让,他操练兵马,修建营房做起来得心应手如鱼得水。建房材料稀缺,他便命人送来瓦6片,即送即付银,难听迎刃而解。但南宋的政治泥沼非议他,皇帝也对他时弃时用。历史记录下了他的波折,历史记下认真,执着的工作狂人辛弃疾。

辛弃疾满腹诗书,是武将,是狂人,亦是诗人。

历史记住辛弃疾,记住诗书满腹气自华的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到尽他心中豪情,那一腔热血不言而喻。“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登楼凭吊,看吴钩,拍栏杆也,难遣的忧与愤跃然纸上。“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倾然而出的,是他愿奋战杀场地心。历史记住了,记住了辛弃疾的笔墨,也记住了执笔的辛弃疾。

滚滚的历史长河永不枯竭,投影下了辛弃疾的一生;轰隆滚动的历史车轮,刻下了辛弃疾的奋斗足迹;哪一页书香盈绕的历史,书写下辛弃疾的悲与喜,爱与恨;那一幅历史丹青,描绘了辛弃疾奔走呼号的身影。

历史,终将记住辛弃疾!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辛弃疾壮志难酬历史典故

全文共 2083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读了那么多关于辛弃疾的词之后,知道辛弃疾的壮志难酬吗?如果不知道,今天小编就给你们讲一下辛弃疾壮志难酬的历史典故

与陆游同时期的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和陆游一样,是一名坚定的反投降、反妥协斗士。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大片地区已成为金朝的统治区。辛弃疾自幼丧父,他是由祖父辛赞抚养长大的。宋朝廷南渡时,辛赞因受家口拖累,只能留在北方,并且担任了金朝的开封府知府等职。但辛赞“身在曹营心在汉”,念念不忘的是大宋政权。他常带领子孙们登高望远,放眼山河,希图恢复中原。他对辛弃疾寄予的期望尤其殷切,曾两次让辛弃疾去金都燕京参加科举考试,乘机侦察、了解金人的形势。

在祖父的培养教育下,辛弃疾不仅诗文写得好,剑术高超,而且从小就立下了抗金爱国的大志。他曾豪迈地说:“我要用词骂尽天下的贼,用剑杀尽天下的贼!”

公元1161年,金国的海陵王完颜亮率兵大举南下,想灭亡南宋,统一江南。但这时中原地区的百姓因不堪金朝的压迫,纷纷起义。当时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毅然率众起义,组织了有两千多人的队伍。后来他又带领起义部队,投奔了在山东影响最大的农民起义军领袖耿京,受到耿京的器重,让他掌管全军的文件和大印。

1162年,完颜亮被杀,金世宗完颜雍即位。他对起义部队采取了劝降诱降、分化瓦解和调集兵力、严酷镇压相结合的政策。耿京领导的起义军,是他们重点镇压的目标。

面对这样的形势,辛弃疾力劝耿京取得南宋朝廷的支持,接受南宋朝廷的领导,与宋军配合作战。耿京即派辛弃疾等十一个人为代表,去和南宋朝廷联系。宋高宗在建康接见了他们,并任命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辛弃疾为天平军掌书记。

辛弃疾等人回山东复命,走到海州(今江苏东海附近)却听到了一个坏消息:耿京的部下张安国、邵进等人在金朝的收买下,杀死了耿京。起义军大部分溃散了,一小部分被张安国带去投降了金兵。张安国也被金兵任命为济州(今山东巨野)的知州。

辛弃疾既愤怒又悲伤,他立即约海州统制王世隆,带了五十名精锐人马直奔济州,捉拿张安国。到达济州的那天晚上,张安国正和金朝的将领在中军帐中喝酒。辛弃疾率众出其不意地闯进有五万金兵的大营,活捉了张安国。他还向金兵宣称:宋军十万人马即将开到,劝他们赶快投降。军中不少将士都是耿京的旧部下,听辛弃疾这么一说,当场就有上万人投到了辛弃疾一边,跟着他南下。张安国后来在临安被斩首示众。

辛弃疾的壮举在南宋朝野引起极大震动,不仅军民们非常敬佩,连宋高宗也连声赞叹。

此后,辛弃疾便留在了南方。他被朝廷派往江阴做官。江阴虽靠近前线,但在主和派的势力下,辛弃疾的抱负和才能根本无法施展。宋孝宗即位后,重用主战派的张浚,南宋王朝第一次主动出击。但张浚在符离大败,宋金签订了“隆兴和议”,主和派又占了上风。

尽管如此,辛弃疾仍向宋孝宗上奏了他的著名的《美芹十论》(又称《御戎十论》)。在文中,他分析了当时宋金双方的形势,从而提出了恢复中原的大计和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但他的主张、建议都没引起朝廷的重视,这使他感到了极大的悲愤和苦闷。这时期他写了不少词,大都是抒发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不平和悲愤的。

从1168年起,辛弃疾先后到建康府、滁州等地任职,后来又当过江西、湖南的安抚使,成了职位颇高的“封疆大吏”。可是主和派当道,他职位再高也实现不了杀敌报国的志向。他只能花力气整顿地方政府,并创办准备北伐的“飞虎军”。这却又给主和派们抓到了把柄,公元1181年,他被主和派排挤,罢官回江西上饶的带湖闲住。

十多年后,直到宋光宗绍熙年间,他才又被起用,担任过福州知州、福建安抚使等职。不久又被罢官。公元1203年,他再度被起用,担任了绍兴知府、浙东安抚使等职。

在绍兴期间,他特地去拜会了年近八十的陆游。这对文坛骁将、抗敌志士喝酒做诗,相见甚欢。这年底,宋宁宗召辛弃疾去临安,征求军国大计。临行前,辛弃疾又去向陆游告别。陆游特地写了一首七言长诗《送辛幼安殿撰造朝》,为他壮行。诗中有“稼轩落笔凌鲍谢”,“青史英豪可雄跨”的句子,这是陆游称赞辛弃疾的词作超过南北朝的著名诗人鲍照、谢灵运,并且具有非凡的才能,可以超过历史上的英雄们。陆游对这位文坛后起之秀,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公元1205年三月,辛弃疾被任命为镇江知府。正当他积极备战时,朝廷却以他所推荐的官员有不法行为而把他连降两级,后来又把他罢了官。公元1207年,宰相韩侂胄(tuozhou)在北伐失败后,又召辛弃疾等人去挽救局势。可是辛弃疾已重病在身,于当年九月十日与世长辞,终年六十八岁。

辛弃疾去世后,留有词集《稼轩长短句》,后人辑录的有《辛稼轩诗人钞存》,存词六百多首,数量为宋代词人之冠。他的词继承苏轼的风格,以慷慨豪放为主,是南宋词人中豪放派的杰出代表,在文学史上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他的作品内容丰富,有写自己的报国心声的,有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的,也有揭露主和派投降丑行的,也有吟咏大好河山的。但作品的中心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抗金御敌,恢复中原。

此外,辛弃疾的文章也写得很好,特别是政论文,和他的词一样大气磅礴,充满激情,很有说服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