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年夜饭的由来和意义作文【合集20篇】

植树节,为了绿色和情况所设定的节日。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信息,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浏览

835

作文

29

12植树节的由来和意义

全文共 4823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3.12是植树节,大家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有植树节吗?那道只是为了环保?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植树节的由来意义,欢迎大家阅读!

植树节的由来

3月12日是我国自己的植树节日,同时这一天也是孙中山逝世纪念日。孙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在他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就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1914年11月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政府又规定将每年的"清明节"定为植树节。

1979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通过了将3月12日定为我国植树节的决议,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我国植树节,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并且要实现得更好。

植树节的意义

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绿化和美化家园,同时还可以起到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是一项利于当代、造福子孙的宏伟工程。为了保护林业资源,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设立了植树节。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并积极投身植树造林活动,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将会得到不断的改善。

植树节标语

1.三月十二植树节,大家都来种小树,一棵二棵三四棵,种下之后施施肥,小树才能变大树,人人都来动动手,绿化地球靠大家。

2.多一片绿叶,多一份温馨。

3.植树在当代,得宜在下代。

4.树木棵棵种,绿树点点阴。

5.一棵两棵三棵,棵棵皆成栋梁材。

6.千重林山真宝库;万顷绿海活银行。

7.年年植树树成荫,代代造林林成森。

8.万里长城抵御外敌,绿色长城造福人类。

9. 双木成林染尽山河,独苗虽绿怎抵风沙。

10.多植树,广造林、现在人养树,日后树养人。

植树节介绍:

“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植树节。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们对森林功用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是为了动员全民植树而规定的节日。1979年2月23日,我国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仍以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植树节

节日简介

名称

植树节(英文:arbor day/tree planting day )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义务造林活动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分植树日、植树周、植树月,总称植树节。通过这种活动,提高人们对森林的认识,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起源

1872年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决定自1885年起,每年4月22日为州植树节,以后美国各州以至世界各国根据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确定各自的植树节。

来到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1979年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XX年的植树节主题是: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较大,各地适合植树的时间也不相同。因此,许多省市还规定了自己的植树日、植树周、植树月。

植树节

节日由来

近代植树节最早是由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发起的。19世纪以前,内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原,树木稀少,土地干燥,大风一起,黄沙漫天,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国著名农学家朱利叶斯·斯特林·莫尔顿提议在内布拉斯加州规定植树节,动员人民有计划地植树造林。

当时州农业局通过决议采纳了这一提议,并由州长亲自规定今后每年4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三为植树节。这一决定做出后,当年就植树上百万棵。此后的16年间,又先后植树6亿棵,终于使内布拉斯加州10万公顷的荒野变成了茂密的森林。为了表彰莫尔顿的功绩,1885年州议会正式规定以莫尔顿先生的生日4月22日为每年的植树节,并放假一天。

在美国,植树节是一个州定节日,没有全国统一规定的日期。但是每年4、5月间,美国各州都要组织植树节活动。例如,罗德艾兰州规定每年5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五为植树节,并放假一天。其他各州有的是固定日期,也有的是每年由州长或州的其他政府部门临时决定植树节日期。每当植树节到来,以学生为主的社会各界群众组成浩浩荡荡的植树大军,投入植树活动。

今日的美国,树木成行,林荫载道。据统计。美国有1/3的地区为森林树木所覆盖,这个成果同植树节是分不开的。

中国植树造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6XX年前。植树造林、发展林业真正成为国家建设的战略任务,却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而成为公民的一项法定义务则始于改革开放之初。孙中山上任时努力推动植树。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绿化建设。上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主席就曾号召“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1956年,中国开始了第一个“12年绿化运动”。1979年2月23日,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根据国务院提议,为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再者,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决定每年3月12日为全国的植树节。

节日历史

“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为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通过立法确定的节日。

近代植树节最早是由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发起的。19世纪以前,内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原,树木稀少,土地干燥,大风一起,黄沙满天,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国著名农学家朱利叶斯·斯特林·莫尔顿提议在内布拉斯加州规定植树节,动员人民有计划地植树造林。

当时州农业局通过决议采纳了这一提议,并由州长亲自规定今后每年4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三为植树节。这一决定做出后,当年就植树上百万棵。此后的16年间,又先后植树6亿棵,终于使内布拉斯加州10万公顷的荒野变成了茂密的森林。为了表彰莫尔顿的功绩,1885年州议会正式规定以莫尔领先生的生日4月22日为每年的植树节,并放假一天。并于1932年发行世界上首枚植树节邮票,画面为两个儿童在植树。

在美国,植树节是一个州定节日,没有全国统一规定的日期。但是每年4、5月间,美国各州都要组织植树节活动。例如,罗德艾兰州规定每年5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五为植树节,并放假一天。其他各州有的是固定日期,也有的是每年由州长或州的其他政府部门临时决定植树节日期。每当植树节到来,以学生为主的社会各界群众组成浩浩荡荡的植树大军,投入植树活动。

现代的美国,树木成行,林荫载道。据统计,美国有1/3的地区为森林树木所覆盖,这个成果同植树节是分不开的。

中国植树造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XX年前。植树造林、发展林业真正成为国家建设的战略任务,却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而成为公民的一项法定义务则始于改革开放之初。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绿化建设。上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就曾号召“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1956年,中国开始了第一个“12年绿化运动”。1979年2月23日,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根据国务院提议,为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决定每年3月12日为全国的植树节。

近代最早设立植树节的是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1872年4月10日,莫顿在内布拉斯加州园林协会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提出了设立重视节的建议。该州采纳了莫顿的建议,把4月10日定为该州的植树节,并于1932年发行世界上首枚植树节邮票,画面为两个儿童在植树。

中国植树节由来

中国植树节的由来一

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1914年11月又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 。

1915年7月,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规定了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经当年7月21日批准后,通令全国如期遵照办理。自此我国有了植树节。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式。以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1928北伐完成后,4月7日由国民党政府通令全国: “嗣后旧历清明植树节应改为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民国1929年2月9日农矿部又以部令公布《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各省植树暂行条例》16条。而国民政府行政院农矿部长易培基遵照孙中山先生遗训,积极提倡造林,于1930年2月呈准行政院及国民政府,自3月9~15日一周间为“造林运动宣传周”,于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举行植树式。北方地区以3月初旬,寒气未消,还不适于栽树之故,特规定植树式仍于3月12日举行外,造林宣传运动周延之清明节行之。并由该部公布《各省各特别市各县造林运动宣传周办大纲》7条,以便全国照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79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正式通过了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的决议。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我国植树节,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

中国植树节的由来二

每到3月12日植树节,大家总会挥汗如雨地大植、特植树木,可是你知道植树节的由来吗?

我国的植树节,因时代的演变,先后作了三次改定。

辛亥革命后,民国4年(1915年)由农商部总长周自齐呈准大总统,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为了纪念这位伟人, 1930年国民党政府把植树节改为每年的3月1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

中国植树节的由来三

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

解放前,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于北平,1929年移灵柩于南京紫金山,1930年国民党政府曾定3月12日为植树节。

1956年,毛泽东发出了“绿化祖国”、“实现大地园林化”的号召。中国开始了“12年绿化运动”,目标是“在12年内,基本上消灭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实行绿化。”

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

1981年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这是建国以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绿化祖国作出的第一个重大决议。从此,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作为一项法律开始在全国实施。

标志意义

植树节节徽是寓意概括的标志。1. 树形,表示全民义务植树3至5棵,人人动手,绿化祖国大地。

2. “中国植树节”和“3.12”,表示改造自然,造福人类,年年植树,坚韧不拔的决心。

3. 五棵树可会意为“森林”,由此引伸连接着外圈,显示着绿化祖国,实现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

中国植树节主题

XX年的植树节主题是: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

XX的植树节主题是:

与大树在一起

中国植树节

中国古代虽有劝民植树的说法,但由国家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植树节日则是现代的事。1914年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创办人斐义理先生,曾将美国植树节的推行办法,建议当时的农林部希望中国政府仿效。1915年7月31日中国政府规定每年农历清明节时为植树节,届时全国各地举行植树典礼,组织造林活动,后来因故没有正式推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届第六次会议于1979年2月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1984年 9月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七次会议通过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总则中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从而把植树造林纳入了法律范畴。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中国脑健康日由来和意义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把每年9月命名为“脑健康月”,而每年的9月16日,则是中国的脑健康日。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头等大事”可别忽视了。现代社会中,多方压力,使得很大一部分人群的大脑处于异常疲累的状态。记忆力下降、睡眠质量不好、脾气变差,当这三种状态同时出现时,人们就该提高警惕,你的大脑已经处于高度疲惫状态了。

医生告诉记者,如果我们的大脑长期处于负荷状态,不光伤脑子,还易使身体出现器质性变化。医生建议,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群,平时要做好大脑保健工作,每天不仅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一旦大脑疲累,就要立即休息。即使条件有限,也尽量起身活动片刻,使血液循环加快,放松身心。劳逸结合,才能提高用脑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年夜饭的意义

全文共 1130 字

+ 加入清单

昨日一天大雨,使人感觉阴冷潮湿的南方冬天有多么难过,静静地坐在一个人办公室里忍耐着寂寞。

肝胆外科护士长电话,通知我晚上携老公去参加科室的年夜饭活动,这是今年来自医院的第一份邀请,也是我 1994年离开外科以后的近18年的邀请,这顿年夜饭很厚重,也令人感动,不免感慨一下。

傍晚,雨中驱车赶往海龙王酒店,与久别的老外科同事见面了,很热乎、很亲切,也很随意,就很放肆一下了。

恭喜主任喜得孙女,恭贺茂林晋升为副主任,感谢建伟继承了老外科好的传统,还见到了已经离岗的多名历届护士长,老友、新人重逢,八卦话题是免不了。

医院建院快28年了,一批又一批的老员工退休离开了医院,时而会接到他们的电话,主要是叙旧,有事情相托,我早已把他们当做了家人,尽力、尽为,使他们满意吧。

昨日郑老来办公室与我聊天,我经常收到老中医的恩惠,今天的恩惠是二个香蕉,他告诉我今年已经吃了三顿年夜饭了,很心满意足;恩,我说:“请你们每月一次都不过啊,因为目前你们还是中医院特色招牌,接班人迟迟跟不上啊”,呵呵,一阵欢喜的对话,一定让这些老中医过年愉快,这就是过年要说的话!

与主任的夫人坐在一起,我们曾是多年对门的邻居,话题还是谈谈孩子、儿子和孙子方面的多,她目前的健康状态很好,很遗憾并不知道她去年手术的事情,除了容易疲劳外她别无他恙。

老外科一批小医生已经都是业务骨干了,许多已经成了科主任,一批老护士也是护士长了,她们年近40岁,正是风华正茂的黄金时期,应该是医院栋梁之才一批人。

主任没有邀请医院的各级领导吃年夜饭,这样很好!

一是领导很忙来不及应酬;

二是干部太多,容易遗漏;

三是吃饭钱是科室的基金,应该邀请家属一同感谢的,很希望其他科室效仿。

前几天与总院同事提起年夜饭的事情,医院很大,被遗忘和忽略的事情很多,开会又多,规矩不完善,所以不是每个部门都能举办年夜饭活动的,曾与门诊部主任交流过,感觉部门不吃年夜饭,对不起辛勤工作的下属员工,主任说:“咱们门诊部没有经费,确实难做无米之炊”,非常理解。

工会主席电话给我,邀请我参加退休员工的年夜饭,非常感谢,实为不妥,不是我要吃年夜饭,总感觉缺少了温馨!

好在国医堂药房人员跟药剂科、财务人员跟财务科、分诊护士跟工会都安排吃过年夜饭了,就剩小刘了,我说:“小刘啊,就跟着老公吃年夜饭吧” 呵呵,酸楚的一笑。

年夜饭的文化流传很久,自从进了医院就年年如此,医院在渗透多元文化的今天,年夜饭的文化不曾改变过,如今却是各自为阵了。

今晚去参加老公单位年夜饭活动,看看老公的兴奋劲,真是自豪啊!我们医院可没有这样的待遇!

晚饭以后大家去K歌了,以前我很喜欢唱歌,现在都不会唱了,唱什么呢?

就唱唱今天“是个好日子吧”!呵呵,唱不出了;

感谢他们的邀请,祝大家春节吉祥如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植树节的由来和意义

全文共 772 字

+ 加入清单

植树节是我国规定的法定假日,它是为了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而提出的,对于这一天的到来,不少学生,工人,白领等都会组织参与植树活动,用来普及绿化,得到植树造林的效果,这对于我国的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是有利的,下面来听听泰康人寿保险公司的介绍!

对于不少小学生来说,在刚刚读书的时候,他们就会对植树节进行了解,慢慢明白在这一天是可以参与植树活动的,而且也有不少的社会人士集体组织活动,为国家的绿化走出巨大的贡献。当然对于植树的意义来说,也是为了更好的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谋福利的,毕竟对于植树来说,从我国的边疆地区来看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在新疆,西藏,内蒙古这三个地区,土地沙漠化的最佳改善策略就是通过植树来达到绿化的目的。

植树节的存在也是我国一个非常有象征性的节日,它是在每年的3月12日举行的,在很多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会在每年的植树节安排关于绿化,植树方面的活动,有的时候是进行教育意义的宣传,这种意识的增强是提高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尤其是对于一些新一代的年轻人来说,他们的存在是非常有价值的。特别是这几年的大雾天气,大气污染,空气质量差等情况,如果通过多植树的话,是可以起到一定的改善的。

森林的存在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来说,它代表的意义是非常大的,不仅是自然资源的存在,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生态环境的改善保障。而对于个人健康来说,生态环境好的话,是可以确保人们的身体健康,享受到更好的生活。这比购买一些医疗保险、重大疾病保险来得更有效一些。当然植树节的存在,对于疾病预防来说,保险的存在也是有意义的,只是这两个保障的方向不同,各有各的价值,而在我们生活当中,一样的可以发挥实际作用,因此绿化造林在每一代的子孙看来都是很严肃的事情。

植树节的由来及存在的意义是具有造福人类的含义的,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生态文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年夜饭各种吃食的由来作文

全文共 624 字

+ 加入清单

除夕之夜,无论相隔多远,工作有多忙,人们总希望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顿团团 圆圆的年夜饭。有时实在不能回家时,家人们也总是为他留一个位子,留一副碗筷,表示与他团聚。这年夜饭也叫合家欢,是人们极为重视的家亭宴会。按照我国民间的传统习惯,年夜饭的吃食很有讲究,通常有馄饨、饺子、长面、元宵等等。

新年吃馄饨取其开初之意。传说盘古氏开天劈地,使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结束了混沌状态,才有了宇宙四方。再则取馄饨与浑囤的谐音,意思是粮食满囤。

饺子是我国的传统食品之一。也称作扁食或煮饽饽。古来只有馄饨而无饺子。后来将馄饨做成新月形就成饺子了。在唐代吃饺子的习惯已经传到我国的边远地区了。

除夕夜,十二点钟声一敲响,就开始吃饺子,因此时正是子时,取其新旧交替,子时来临之意。

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它,预祝寿长百年。古代的一切面食都叫做饼,所以汤面起初也叫汤饼,开始的面片不是擀成或压成的,而是将和好的面,用手往锅里撕片片,和现在北方吃的乌鸦头、猴耳子等的做法差不多。到唐代以后开始用案板擀面,才逐饯有了长面、短面,不少地方在吃年饭的时候还搭配些副食品,要想讨个吉利的口采。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如意),吃杏仁(幸福来),吃豆腐(全家福),吃三鲜菜(三阳开泰),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年糕年糕,一年比一年高)……

当然,现在的年夜饭品种就更加丰富了,什么鸡鸭鱼肉、山珍海味,大约一年中能见到的最好的菜肴都摆上了餐桌

[年夜饭各种吃食的由来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年夜饭的由来

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

除夕晚上的家宴俗称年夜饭,也叫团圆饭。这时家庭成员要尽可能地齐全,许多远在外地的家庭成员也总要在年夜饭之前赶回家中,因此这顿年夜饭又称“团年”。

我国早在汉代就有除夕吃团圆饭的习俗。旧时,由于生活水平较低,平时做不到饮食丰厚,只有到了过年时才能改善一下,因此对年夜饭的质量和内容要求较高,饭菜要尽可能丰富,一是为了解馋,二是这种充实感预示着来年的丰衣足食。

关于年夜饭来历的传说流传着不少有趣的传说故事。其中,流传的比较广泛的,是一则关于人们齐心协力共同抵御“年”的故事。

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头如狮子身如壮牛的凶恶怪兽,到了冬天山中的食物稀少了,便要跑出山来闯进村子,见人伤人,见畜伤畜。因此一到冬天,人人惊恐,村村不安。大伙儿只得搬到远远的地方去逃避“年”的伤害。时间长了,人们发现“年”虽凶猛,却也害怕三样东西:一是鲜红的颜色,二是明亮的火光,三是巨大的声响。于是大家商量,只要家家都具备这三样东西,“年”就一定不敢进村了。

到了冬天,凶恶的“年”快要出山进村侵扰了,村里的人相互约定,家家户户的门上都挂上用红色涂抹的大木板,门口烧着旺旺的火堆,夜里大家都不睡觉,在家里敲敲打打,到处发出巨大的声响。夜深了,“年”窜到村口,只见处处红色,处处光亮,兼之巨响遍传,十分害怕,赶快掉头躲进山里,从此不再出来危害村民和牲口了。第二天清早,全村的人聚在一起,为驱逐凶兽获得的胜利互相祝贺道喜。这是一个多么不易得来的日子!

每到冬天,人们总是忘不了往年防御“年”进村侵袭的日子,家家户户照样挂上红色木板,点着火堆,通宵敲敲打打,第二天便也相互道喜,欢庆平安。这样代代相传,“过年”的习俗就形成了,为了庆祝过年,过年吃年夜饭的习俗也就流传下来了。

在古代,人们认为年夜饭还有逐疫、驱邪、健身的作用。因此,年夜饭的特点是全家大团圆的宴会,无论男女老幼都要参加,为了这个团圆,外出的家人或子女都要赶在除夕前返回家来,如果没能及时赶回来,餐桌上要给未归人留一个空位,摆一双筷,表示全家团聚。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有意义的年夜饭作文

全文共 250 字

+ 加入清单

年夜饭也是过年的一种习俗,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今年我在姥姥家过年,人很多。菜也很多!

年夜饭又称团圆饭,团年饭。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是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

姥姥家的年夜饭可真丰盛,有牛肉,薯条,鸡肝,猪耳朵,豆腐片,芹菜,蒜苔,海蜇,藕。都很好吃!

姥姥家的年夜饭真丰盛!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贴春联由来和意义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在我国人民心目中是农历一年中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联的历史很悠久,它的前身叫做“桃符”。即用暗红色的桃木削成长方形的木板,在木板上画上两个神像———神荼和郁垒的画像,钉在大门两旁,用来驱鬼辟邪,以求吉利。

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已经相当普遍了。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户户挂桃符的盛况。同时,随着门神的出现和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来书写桃符,以往的桃符所肩负的驱邪避灾的使命逐渐转移给门神,而桃符的内容则演化成用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降临和五谷丰登的美好心愿。

春联一词的出现,则是在明代初年,其得名和推广和朱元璋密不可分。在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视,挨家挨户察看春联。每当见到写得好的春联,他就非常高兴,赞不绝口。而春联在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的办法,颁布御旨才得以在家家户户推广开来的。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春联逐渐成为一个广泛的概念,亦出现了很多附属的品类。而根据使用的场所,可分为框对、春条、横披、斗方等几种。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国际爱牙日由来和意义

全文共 382 字

+ 加入清单

龋病、牙周疾病是损害我国人民群众口腔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更是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和生长发育最常见的口腔疾病。

据调查,中国约有6-7亿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牙病,其中以患龋病为最多,人均有2只龋齿以上,全国约有20多亿只龋齿;牙周疾病患病率高达80%。

又据1982年全国中小学生龋齿与牙周疾病调查数据显示:

(1)7-9岁乳牙患龋率城市为79.60%,农村为85.50%乳牙龋均城市为3.8只,农村为2.7只。

(2)7岁恒牙患龋率达21%。

(3)12岁恒牙龋患率城市为45.90%,农村为31.60%,恒牙龋均城市为1.04只,农村为0.65只。

(4)17岁恒牙患龋率为41%。

(5)15岁牙龈炎患病率70-90%。

(6)15岁牙石检出率50-90%。

(7)小学生刷牙率城市为50-90%,农村不足10%。

(8)学生口腔卫生不良率城市为65-85%,农村为 70-90%。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国际爱牙日由来和意义

全文共 276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在公众中进行牙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口腔健康观念和自我口腔保健的意识,帮助公众建立口腔保健的习惯,从而提高全民族的口腔健康水平,1989年,由卫生部、教委等部委联合签署,确定每年的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

国家爱牙日宗旨是通过爱牙日活动,广泛动员社会的力量,在群众中进行牙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口腔健康观念和自我口腔保健的意识,建立口腔保健行为,从而提高全民族的口腔健康水平。我国的龋病、牙周病患者众多,而口腔保健的人力、物力、财力十分有限,因此,解决牙病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预防。建立爱牙日是加强口腔预防工作,落实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举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国脑健康日由来和意义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从2000年开始,将每年9月命名为“脑健康月”,规定9月16日为“全国脑健康日”。在“脑健康日”来临之际,北京三博脑科医院首席专家于春江教授为我们解读了脑疾病和脑健康的相关知识。

“大脑是由100亿个神经元构成的,全部脑血管连接起来的长度接近17万公里,大脑是人体各个生理活动的最高调节器官,是心理思维活动的中心器官,对人体发挥着整体性的调节作用……”

大脑是一台高精密且每天都在高速运转的“机器”,随着使用年限的累积,它也会出现老化、故障、“死机”甚至彻底“报废”的危机,一旦这些情况出现,人的正常生理机能就会失控,甚至危及生命。

“大脑是人体最特殊、最重要的一个器官,它的健康是不可逆的,一旦出现问题就是灾难性的。”陕西康杰医院李新华教授强调,尽管脑健康至关重要,但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还很不够。

发达国家早就认识到脑的重要意义,美国和日本都相继提出过“脑的十年”、“理解脑、保护脑、创造脑”的口号,国际脑研究组织在第四届神经科学大会上,也将21世纪定义为“脑的世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有意义的年夜饭作文

全文共 539 字

+ 加入清单

过春节对我来说是件很高兴的事,因为既可以拿到一笔丰厚的压岁钱,还可以吃到丰盛的年夜饭。今天是大年三十,我和爸爸妈妈准备到奶奶家一块过年。我对过年的期盼,是对团圆夜中的美味佳肴,热闹的一家人,笑着说着,伴着隆隆的鞭炮声,美味一点点融在欢乐的笑声中。

来到了奶奶家,妈妈拿了两条鱼进了厨房,只见她左手拿着炒锅,右手拿着勺子,先炒蒜末,然后把洗净的鱼切成四大块,放入所有的调料翻炒着,然后又往锅里倒入一些凉开水,开火煮滚,这样便入了味,顿时厨房里飘散出了阵阵清香。妈妈把各种肉,菜,变着花样做成了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还给这些菜取了好听的名字:鸿运当头,大吉大利,欢聚一堂,年年有余…光听这此名字你肯定就要流口水了吧!没过多久,随着妈妈一声“来,吃饭了”,我和妹妹这两个小馋猫就飞奔来到饭桌前,哇!好丰盛呀,桌子上一盘盘色香味俱全,香喷喷的饭菜就在我们面前。等爸爸到外面放完鞭炮,我们就开始吃了,我先“抢占”了一个大鸡腿,接着又吃了一些可乐鸡翅,这时,大家都站了起来,开始互相干杯,而我还坐在椅子上吃着,因为这些菜太好吃了,真是让我大饱口福呀,过了一会儿,我也拿着饮料当作酒来敬大家。我端起满杯祝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又祝大家“工作顺利”“羊年吉祥”。

我们家真是一个合谐的大家庭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年夜饭意义的作文

全文共 758 字

+ 加入清单

“谢谢光临!” 爸爸把订好的年菜放上车,准备前往奶奶家。

“奶奶,我们回来了!”奶奶满脸笑盈盈的迎接我们,我也欢天喜地的投奶奶的怀抱。“呵呵!长这么高啰!快快快!吃年夜饭了!”紧接着,端出一盘盘的年菜摆在桌上。哇!各式各样的年菜,一样接一样的出现在我面前,每一道看起来都色香味俱全,蹄膀卤得油油亮亮的,糖醋鱼炸得酥酥脆脆,虾子红得喜气洋洋,香菇又大又漂亮,白斩鸡切得不大不小刚刚好,冷盘看起来也新鲜开胃……,说不下去了,手指头都快不自觉的伸上桌了!真想快点吃到,可是要先祭完祖才能开动。

今年的年夜饭很特别,爸爸不想让奶奶和妈妈为了年夜饭,在厨房忙进忙出,忙得焦头烂额,于是在餐馆订了年菜。虽然是这样,奶奶还是准备了一些拿手年菜,等到真正上桌,已经有十几道年菜了,每一道看起来都可口美味,我忍不住大快朵颐,大吃特吃了起来!先是卤蹄膀,虽然说是油油亮亮,但吃起来却又干又涩;糖醋鱼看起来酥酥脆脆,但吃起来却软趴趴的;虾子看似红通通,但吃起来却不新鲜;香菇多到让我吃得倒胃口;白斩鸡又油又腻;冷盘很冷,一点都不开味……啊!真是中看不中用!还好有奶奶的拿手年菜,每一道都热腾腾的,虽然看起来没有餐厅那么丰盛,却比餐厅做的更好吃。看人不能以貌取人,原来年菜也是如此啊!奶奶说:“年夜饭要吃鱼,才会年年有余;吃长年菜表示延年益寿;吃菜头表示好彩头……”原来,吃年夜饭还有这么多典故。“来来来!”说着说着,已经帮我夹了一大碗尖尖的年菜,这就是疼爱我的奶奶。

我最喜欢吃年夜饭了,吃年夜饭前的祭祖,是要我们饮水思源,不要数典忘祖;吃年夜饭的意义,就是能全家团聚,开开心心的一起吃饭。其实,菜色美不美味已经不是这么重要了!我更喜欢吃完年夜饭后可以排队领红包,这样可以让我今年的荷包满满,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真是“大船入港”满载而归大丰收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三八妇女节的由来及意义

全文共 2214 字

+ 加入清单

The origi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08/mar)

三八妇女节马上就要到了,这个专属于我们女同胞的节日着实让我们兴奋,因为在这一天我们可以尽情行驶我们的特权哦,哈哈,记得在读书的时候,学校和班上还专门给女生发了礼品呢。不过,虽然我们都知道有三八妇女节这个节日,却很少有人知道三八妇女节的由来吧,我想大多数的人可能都不是很清楚,没关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三八妇女节的由来有什么特别的吧!

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又称三八节、妇女节、三八国际妇女节,是世界各国妇女争取和平、平等、发展的节日。一个世纪以来,各国妇女为争取自身的权利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1909年3月8日,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市的女工和全国纺织、服装业的工人举行规模巨大的罢工和示威游行,要求增加工资、实行8小时工作制和获得选举权。这是历史上劳动妇女第一次有组织的群众斗争,充分显示了劳动妇女的力量。斗争得到全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妇女群众的广泛同情和热烈响应,最后取得了胜利。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战争的阴影笼罩着世界,帝国主义企图瓜分殖民地。1910年8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国际社会主义者第二次妇女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有17个国家的代表,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反对帝国主义扩军备战,保卫世界和平;同时还讨论了保护妇女儿童的权利,争取8小时工作制和妇女选举权问题。领导这次会议的著名德国社会主义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克拉拉·蔡特金倡议,以每年的3月8日作为全世界妇女的斗争日,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拥护。从此以后,“三八”妇女节就成为世界妇女争取权利、争取解放的节日。

1911年的3月8日为第一个国际劳动妇女节。

我国于1922年开始纪念三八节。中国妇女第一次群众性的纪念三八节活动是1924年在广州举行的。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妇女节。联合国从1975年国际妇女年开始庆祝国际妇女节,确认普通妇女争取平等参与社会的传统。1977年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请每个国家按照自己的历史和民族传统习俗,选定一年中的某一天为联合国妇女权利和世界和平日。对联合国而言,国际妇女节定为3月8日。

国际妇女节是在每年的3月8日为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同时,也是为了纪念在1911年美国纽约三角工厂火灾中丧生的140多名女工。

设立国际妇女节的想法是最先产生于20世纪初,当时西方各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经济扩张阶段。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廉的工资使得各类抗议和罢工活动此起彼伏。1857年3月8日,美国纽约的制衣和纺织女工走上街头,抗议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薪。尽管后来当局出动警察攻击并驱散了抗议人群,但这次抗议活动促成了两年后的3月第一个工会组织的建立。

接下来的数年里,几乎每年的3月8日都有类似的抗议游行活动。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在1908年,当时有将近15000名妇女走上纽约街头,要求缩短工作时间,增加工资和享有选举权等,并喊出了象征经济保障和生活质量的“面包加玫瑰”的口号。首次庆祝妇女节是在1909年2月28日,当时美国社会党发表了一项宣言,号召在每年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举行纪念活动。这样每年的庆祝活动一直持续到1913年。1910年,社会主义国际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首届国际妇女会议。会上德国妇女运动领袖克拉拉·蔡特金(Clara Zetkin)倡议设定一天为国际妇女节,得到与会代表的积极响应。次年3月19日,奥地利、丹麦、德国和瑞士等国总共超过一百万人举行各种活动庆祝国际妇女节。6天之后的3月25日,纽约发生了著名的三角工厂火灾,火灾吞噬了140多名制衣女工的生命,这其中大多数是意大利和犹太移民。而恶劣的工作条件被认为是导致如此重大伤亡的主要原因。这场火灾后来还对美国的劳工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欧洲的妇女们也于1913年3月8日走上街头,通过举行和平集会等形式反对战争。

纪念国际妇女节的活动后来还证明是俄国革命的前奏。1917年3月8日,当时的俄国妇女举行罢工,要求得到“面包与和平”。4天后,沙皇被迫退位,临时政府宣布赋予妇女选举权。十月革命成功之后,布尔什维克的女权活动家科伦泰(Alexandra Kollontai)说服列宁将3月8日设为法定假日。苏联时期,每年都会在这天纪念“英雄的妇女工作者”。不过在民众中,节日的政治色彩逐渐减弱而演变成类似西方的母亲节和情人节之类向女性表达尊敬和爱意的机会。至今,这天仍是俄罗斯的法定假日,男性会赠送礼物给妇女以祝贺她们的节日。

在西方国家,国际妇女节的纪念活动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期间正常举行,但后来一度中断。直到1960年代,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才又逐渐恢复。

1924年,中国共产党在广州首次举行了妇女节的纪念活动。1949年,大陆中央政府成立后正式将3月8日定为妇女节,该日全国妇女放假半天,并举行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在台湾、香港和澳门等地,妇女节也都作为一个节日予以庆祝。但在1991年,台湾岛内内政部却取消了原本妇女节时妇女可以放假的规定。

联合国从1975年国际妇女年开始,每年于3月8日举办活动庆祝国际妇女节。

看了上面的内容,你是不是已经对三八妇女节的由来清晰明白了呢?我们的女同胞同样很伟大吧。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贴春联的意义和由来

全文共 971 字

+ 加入清单

引导语:对于贴春联,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每当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进行贴春联,那么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贴春联的意义由来,欢迎阅读!

贴春联的由来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

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而其实一开始春联是题写在桃木板上的,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因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

贴春联的和意义

年关将至,也有着许许多多的过年习俗。贴春联就是其中之一。喜庆的大红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在春节的时候张贴,故名春联。而春联的来源其一是桃符。最初人们用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木刻人形应挂在门旁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春联俗称“门对”、“春贴”、“对联”、“对子”,雅称“楹联”。

春联的贴法

分清楚上下联

从平仄上区分,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为仄声(现代汉语中的三声和四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为平声(一声和二声),如“岁”为仄声,“新”为平声。从意境上区分,下联的意境一般比上联的意境深刻远大一些,如“雄鸡辞旧岁,灵犬迎新春”,迎新春就比辞旧岁的意境深刻些。

贴横批

古人书写顺序是从右至左,现在很多横批人已经不按过去的书写方式了,也有从左向右书写的。所以,主要看横联。从面对大门的方向看:如果横联是从左向右的现代写法。如果正规的话应该按照古代的写法!即从右往左书写!

上下联

根据横批的顺序确定上联的方向,再贴上下联。现在贴在大门上的春联一般称为门联,贴在里门(二门)上的称为重门联。很多家庭现在都安装了防盗门,此时张贴对联直接把上下联挂在防盗门上即可,如果贴在周边的墙上,反而显得不够工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国际音乐日的由来和意义

全文共 328 字

+ 加入清单

10月1日是国际音乐日。1979年10月,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 举行的第十八届国际音乐理事会全体大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10月 1日为“国际音乐日”,为此专门成立了国际音乐日组织。

国际音乐日的目标是:努力使音乐成为人类生活的基本内容,通 过音乐把各国联合起来。每逢国际音乐日,许多国家的电台、电视台 都安排特别节目,播放古典音乐、歌剧、流行音乐、民间音乐等。有的 国家还给有贡献的音乐家授奖,举行有关音乐的学术报告会等。

1980年10月1日,中国文化部、中央广播事业局、中国音乐家 协会联合举办了首届国际音乐日庆祝活动。电台、电视台安排了专 99音乐节目和文艺会演。同时,上海各音乐团体分别在文化广场、上 海音乐厅和其他剧场举行了11场音乐会,庆祝国际音乐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年夜饭的意义高中

全文共 743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应该是合家欢乐之时,年夜饭,更是春节的亮点之一。可我家的年夜饭,在今年以前,却总是少了点什么。

小时候,我便知道,外婆的长兄,也就是我的舅舅,曾在外婆年幼时将外婆和太外婆赶出家门,外婆长大后,找到了一份好工作,过上了丰裕的生活,而舅舅却家境败落。那时,我的表舅们若是来外婆家找舅舅、妈妈玩耍,回家后便会遭到舅舅攀附有钱人家的责骂。就这样,两家的走动渐渐少了,甚至在街上碰见都像陌生人,不打一声招呼

后来,舅舅与外婆都老了,两家关系也渐渐缓和起来,我家还住在梅城街上时,若碰上舅舅,也会停下来闲聊两句。可是,两家始终有着隔阂,春节走访亲友、出门拜年,从不会去舅舅、表舅家里,也从没有人提起过。爸爸说,他连舅舅家住在哪儿都不知道,与妈妈刚结婚时,听说妈妈有个舅舅,便提出想登门拜访,谁知屋里顿时鸦雀无声,这才知道触碰了家中禁忌。两家人,明明是亲戚,却老死不相往来。

今年,舅舅身体一直不好,检查后才知道是胃癌晚期,大年初二,爸爸妈妈去舅舅家探病,可年初三,便传来了舅舅的死讯。

初四,我第一次踏入了舅舅家的家门,墙面斑驳,一盏白炽灯在天花板上摇晃着,舅舅的遗体摆在客厅正中央。我拜了拜,心中突然有一种好奇:舅舅那张盖在床单下的脸,到底是什么样儿呢?初六晚上,两家人第一次聚在一起吃饭,舅舅终年九十一岁,也算是一场白喜事,大家说说笑笑,气氛十分融洽,虽已是初六,我却仿佛身在除夕,大家吃着一桌真正的年夜饭。

我很奇怪,原本的坚冰可以因为一场丧事而打破,可见血浓于水。那我们为什么不早些都退一步,多几次这样的年夜饭,让一家人多团聚几次,让过世的舅舅在晚年也享受一次天伦之乐呢?

年夜饭最重要的不在于它的日期,而在于一家人合家欢乐,温馨祥和,享受家庭与亲情的温暖,若能借此化干戈为玉帛,又何乐而不为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五四青年节的由来和意义

全文共 573 字

+ 加入清单

五四青年节,这是一个激励着广大青年的节日,在几十年前,有一群有志向有理想的青年,为了祖国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祖国的人民而奋起抗争。他们以他们的鲜血,他们的生命,为我们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新青年的时代,让我们不必在生活在那个封建黑暗的环境下,让我们可以自由言论,让我们可以自由地吸取世界各地的文化。

在这个神圣而意义重大的日子里,我们应该好好地回报社会,好好成长,充满热情地向着未来发展。正值青春美好年华的我们应该奋力去追逐梦想,我们应该努力拼搏,为了心中不灭的梦想,我们应该好好的规划,好好的创造属于我们新美好青年的未来。

有时候,我真的很愤怒,因为听闻好多的青年因为遇到了挫折,遇到了一时难以解决的事情,他们就以结束生命为代价,去报复那些挫折那些人,我觉得这是十分愚蠢的做法。因为走错了一步,我们就很难回头了,我们没法实现我们心中的理想吗?不是的,真正的强者,都是在经历挫折失败后,重新站起来,为了心中的理想,继续努力奋斗。

就像那些正在为高考做准备的学生,他们读了12年的书,只为了一朝能考上心仪的大学。你曾经想过放弃吗?你到最后是不是也是坚持下来了呢?只有在梦想破灭都仍然不愿意放弃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才符合新青年的要求。

在这日子里,我们要努力拼搏,努力奋斗,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未来的日子,我们没有理由退缩,我们只有勇敢前进,才能赢得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国脑健康日由来和意义

全文共 349 字

+ 加入清单

9月是中国健康月,9月16日是第8个“中国脑健康日”,而9月21日又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老年痴呆日”。两个“日”的设立凸显“脑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其受关注程度。据了解,目前我国脑血管病患者近700万,每年新发病人都超过200万。而中国在医学界对于脑健康的研究重点是集中在脑血管、老年痴呆症、癫痫、精神发育迟滞等典型病症上。在所有的疾病中,脑血管病的致残率是最高的,其中70%以上都留下各种各样的后遗症。

国际脑研究组织第四届神经科学大会,把21世纪称为“脑的世纪”。近年来,我国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这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0年9月16日,我国把每年9月命名为“脑健康月”。中国医促会脑健康专业委员会的王忠诚等百余位著名专家学者发出倡议,将每年9月16日定为“脑健康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吃年夜饭的意义是什么

全文共 393 字

+ 加入清单

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在菜肴上尽最大努力而使其丰富,宁可将其剩下,为的是取“顿顿有余”、“年年有余”的口彩,此外,这顿饭是全年吃的时间最长的一顿饭,其目的在于减少守岁的枯燥等候,故而有意延长时间。吃完饭暂时不离开,长辈要给晚辈发放压岁钱,这也是对小孩子们来说最值得期待的事情。

年夜饭主要是辞旧迎新的团圆饭,年夜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辞旧迎新,团团圆圆,开开心心,热热闹闹。一年到头走得再远,千金难换家乡味道,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吃出家的味道,吃出幸福的味道。其次,一年一度的团圆饭充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使家人间的关系紧密。老人眼看儿孙满堂,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没有白费,而年轻的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表养育之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国际音乐日的由来和意义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1979年10月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国际音理会第18届全体大会上通过了确定每年10月1日为“国际音乐日”(简称IMD)并成立了“国际音乐日”组织。 其宗旨是努力使音乐成为人类生活的基本内容,通过音乐把各国人民联合在一起。

其宗旨是努力使音乐成为人类生活的基本内容,通过音乐把各国人民联合在一起。通过音乐还可以治疗人们心理和躯体的疾病,比如通过音乐赏析与音乐治疗,音乐是人类发明的一种美好的语言,运用音乐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通过音乐心理专家专门设计的音乐行为,经历音乐体验,达到消除心理障碍,收获或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音乐可以模拟自然界各种声音,它能让欣赏者脱离纷扰的凡间世界,让人产生回归自然、与世间万物同在的美好感受。

在音乐赏析这一环节里,心灵导师将给大家播放模仿自然之声的美妙音乐,然后指导大家如何用自己的身体来“欣赏”音乐,尤其是要这些美妙的旋律为自己的心脏和心灵“按摩”。通过这样的过程,参与者可以从沉溺于人际关系世界的状态中摆脱出来,实现自我与自然的沟通,实现人的自然调整,促进健康水平的提高。这样的过程参与者还可以开发潜能,认识自我,通过增长身体的活力提高创造性。

主动音乐治疗是音乐心理治疗师指导参与者,通过使用能表达个人内心感受和情感的乐器进行演奏,来发泄和调整自我,从而获得健康和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