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谢文琴老师先进事迹材料汇总3篇 作文(汇编19篇)

老师在每一个人的学生时代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好的老师起着好的作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谢文琴老师先进事迹材料汇总3篇 作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3990

作文

380

关于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全文共 999 字

+ 加入清单

什么是劳动精神?提起劳动精神,你首先会想起谁?

黄大发,贵州遵义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村原党支部书记,今年82岁。他用了36年的时间只干了一件事:修水渠,最终让全村人喝上了水。

学习黄大发同志始终不忘初心,不辱使命,牢记共产党员身份,坚定理想信念,用一个共产党员坚强的毅力和执着的信念,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成绩,留下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为解决村民用水极端困难的问题,面对艰险不退缩、经历挫折不气馁,组织发动带领群众历时36年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一条“生命渠”、“致富渠”、“生态渠”、“大发渠”,为村里的发展引来源头活水,彻底结束了该村贫穷落后的历史。彻底向贫穷“拜拜”。

学习黄大发同志将坚定理想信念作为一个人成事立业的精气神。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确立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就有了正确的方向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就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能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矢志不渝地献身于伟大的事业而不畏任何艰险。如果失去了信念,那么思想就会荒芜,精神就会垮塌,工作就会迷失方向,事业也就失去旗帜和灵魂。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是要学习黄大发同志的为民之心,学习他时刻保持的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更好地带领群众致力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学习黄大发同志发扬光大“愚公”精神。他选择了释放无悔青春,意味着他每天需要面对繁琐单调的基层工作,甚至是生命的巨大考验。恶劣的自然环境,物质上的匮乏,并不是精神上的空虚,他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带领村民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凿出一条长9400米的“生命渠”、“致富渠”、“生态渠”、“大发渠”,结束了当地千百年来靠天吃水的历史,这种精神就是不畏艰险、克难攻坚的愚公精神。

学习黄大发同志无私奉献,不畏艰险、克难攻坚,以愚公精神打造一条引领脱贫致富的“大发渠”、 “生命渠”、“致富渠”、“生态渠”。可能有人会认为他傻,然而正如阿甘正传里所言:“做傻事的才是傻瓜”,黄大发同志拥有的是一种大智慧。他的事迹和精神感动了我们,广大群众对黄大发赞誉有加。“愚公”精神永不过时,正是这种精神引领着他们战胜贫困,克服困难、消灭贫困,在艰难险阻面前用信仰的力量创造奇迹,打赢了一场艰苦的脱贫攻坚站,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相信在他的事迹鼓舞下,会涌现出更多黄大发这样的“当代愚公”,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带领群众奔向小康。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谢文琴事迹

全文共 1294 字

+ 加入清单

谢文琴,一个患有脑肿瘤的病人仍然奋斗在教育一线,用毅力谱写了一曲不平凡的教师之歌,用生命铸就着教师之魂。而她收获的不仅是这份“感动”的荣誉,更是无数学生的心。

只要活着就要坚守岗位

谢文琴第一次确诊脑肿瘤,是在2003年9月。

当时,谢文琴整个人都懵了。好不容易平静下来,她首先想到的是学生:这才刚开学,班集体还没稳定,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没养成,怎么着也得撑到期中啊!于是,她谁也没告诉,照常上班。可惜的是,她没能坚持到11月的艺术周,就住进了医院,接受第一次手术。当身体可以活动时,她再也躺不住了,吵着要回校,就这样,出院两周后又回到了她熟悉的课堂。

在之后的几年里,虽然每个月都要准时到医院复查,但她仍坚守岗位,想方设法地利用双休看病、配药,利用假期住院、治疗,做到看病、工作两不误。

谁知,不幸再一次降临。2007年12月,她的视力明显减退,经常头晕,磁共振显示肿瘤开始压迫视神经,医生建议马上手术。即将进入期末复习阶段,此时离开,孩子们怎么办?思量再三,她又一次隐瞒了病情,给了孩子们一个完整的2007年。

2008年新春,寒风刺骨,手术台格外冰冷。在监护室,她已经昏迷了一天一夜。当她睁开眼,第一句话就问:“爸……我……还可以……教书吗……”

爱学生胜过自己

在谢文琴的眼中,每一个学生都是她的“孩子”。

谢文琴的班里有个叫小峰的学生,课堂上从不专心听讲,也不写作业,还经常跟同学打架。原来,小峰父母关系不好,经常不回家。在了解原委后,谢文琴给予小峰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课间,带着他一起做游戏;中午,给他讲故事;傍晚,与他奶奶约定时间,及时给他辅导。一段时间下来,小峰的进步很大,上课专心多了,作业认真多了,也能和同学们友好相处了。

其实,在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中,谢文琴帮助了无数个“小峰”,也培养了很多个优秀的班集体。

2010年上半年,年级组的两位语文老师先后因车祸及身体原因请假,两个班的语文课就悬在了半空。当时,已经怀孕六七个月的谢文琴,主动要求接下了他们的语文课。距离预产期还有一周时,她去做产前检查,医生考虑到她的身体比较特殊,要求她入院待产,可是第二天就是期末考,她怎么放得下,最终在她签下“责任自负”的承诺之后,医生才让她离开医院。

说来也巧,就在她把成绩单发到学生手里,把他们送出校门之后的那天晚上,她肚子“发作”了。第二天清晨,她生下了可爱的女儿。得知消息的家长们纷纷感言:“谢老师,好人有好报!”同事们更是送她一个雅号“铁人”。

享受和学生在一起的日子

谢文琴最享受的就是和学生在一起的每一个日子。3月8日,她像往常一样捧着教材去上语文课,走到教室附近时,就听到了优美的笛子声,原来大家正在吹奏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笛音渐止,大家整齐地站了起来,齐声说:“谢老师,节日快乐!”那一刻,她的眼眶湿润了。

虽然是带病工作,但谢文琴丝毫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至今已有9个课题被区级立项,18篇论文在区级获奖。杭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区“美德标兵”、区劳动模范、区优秀班主任、区教坛新秀……一滴滴汗水,终究化作了一颗颗闪亮的珍珠。而对谢文琴来说,最重要的是希望能继续为学生们上课,做学生们的“谢妈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盖军衔先进事迹

全文共 228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次,我到厦工采访,想顺道见见盖军衔。走进车间,有人指着一台装载机说:“盖工在车下”。他从车底爬出来,身上满是油污,看起来有些邋遢。我不敢相信,他就是那位中华技能大师?我不禁多看了几眼,肃然起敬。一个功成名就的人,还能像普通修理工一样扎根一线,摸爬滚打。这种实诚与勤勉、淡然与超脱,正是一代技能大师的根本,是中国工人的风骨。

盖军衔的事迹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拥有一种奉献事业的拼搏精神,一股知难而进的工作韧劲,一份精益求精的执著追求,人生就有出彩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优秀党员先进事迹

全文共 604 字

+ 加入清单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正在以各种方式开展,我个人而言,也从书籍、广播、网络等媒体学习了“两学一做”的内容和意义,觉得这个教育活动是提高自身理论水平的一次重要的系统学习机会。党章党规就是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这就要求我们逐条逐句通读党章,全面理解党的纲领,牢记入党誓词,牢记党的宗旨,牢记党员义务和权利,时刻把一个标准党员的形象牢记在心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我们要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用党章和党规党纪规范自己的言行。而更重要的就是做,要把党章党规和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融入到生活工作中的点滴中去。

在具体的工作中,这半年来主要参与到全国知识产权运营平台的建设中,该平台是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的一项重要知识产权工作,也是国务院文件涉及的重点工作。该项目的特点是时间紧,任务重,要在很短的时间完成大量工作,需要与团队成员紧密配合,一切以目标为重,不能计较个人得失。许多时候为了不耽误下一步工作,必须在规定时间点完成目标工作,这就需要有大局意识和责任心,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保证交给自己的工作准时、保质完成。有时也会出现各种不可控因素影响工作的顺利开展,这时也要想办法克服困难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磨练和学习的过程。

“两学一做”,贵在坚持。所以今后我会坚持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以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为基本要求,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自己,坚持做一名合格党员。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学习援鄂医疗队员先进事迹心得精选

全文共 1482 字

+ 加入清单

2月16日下午3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为新冠肺炎患者的第一个视频会诊正式开始。

“患者属新冠肺炎危重型,伴有急性脑梗塞和高血压。”安徽医科大学一附院高新院区副院长、医疗队领队张泓提出建议,诊疗不仅要关注肺炎,还必须有整体观念。

当时,这名92岁的患者,因“发热伴呼吸困难10余天,昏迷4小时”,已被收治进安徽医科大学一附院医疗队托管的危重症病区,病情不容乐观。

诊疗方案确定后,历经多小时连续抢救,到2月17日下午,这名高龄患者终于转危为安,血氧饱和度稳定在95%以上,各项指标明显好转。

与“疫”魔抗争,同生死竞速。一个多月来,像这样没有硝烟的战斗在安徽医疗队支援的病区每天都在打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安徽先后派出8批次医疗队1305人驰援湖北,他们入驻在5家医院、4个方舱医院。

截至3月9日,医疗队服务2508名患者,其中危重患者317名,累计治愈出院832人。除日常工作之外,医疗队还负责巡诊社区及隔离点患者、培训医护人员,目前共巡诊12个社区及隔离点,指导排查1000多名患者,培训当地医护人员4046人。

“第一批医疗队在进驻武汉太康医院时,条件非常艰苦。”安徽支援湖北医疗队党委副书记邵东华介绍,在没有缓冲区、隔离带,甚至连速干手消毒剂都缺乏的情况下,医疗队克服困难,开设重症医学科,解决了东西湖区重症患者集中救治问题。

为推动援救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安徽医疗队及时总结,巩固成果,专门研究制定出“医疗队工作手册”,将党建工作、应急处理、物资分配、工作值班、后勤保障等工作以制度形式确立下来。

“更重要的是,细化了医疗队员在一线工作生活中的相关防护措施,为援救工作加了一把安全锁。”邵东华说,后续医疗队整建制接管的医院病区,成功救治多名危重症患者,接管的方舱医院共计服务舱位近1000张,无病人死亡、无医护人员感染。

为加大救治力度,安徽第一批医疗队率先在接管的病区中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疗。“通过观察近100例新冠肺炎患者,分析发现住院患者以痰湿阻肺、痰热蕴肺两型为主。”医疗队成员、六安市中医院呼吸科主任王士安及专家团队,为住院患者制定了处方,在接管病区97%的患者中使用了中药汤剂治疗。“在近1个月时间里,接管协和东西湖区医院的3个病区,收治病人180多人,好转出院约160余人,其中重症转为轻症达80%,危重症转为重症达70%。”

危难险重中,也不忘暖心互助。疫情当前,口罩和防护服是白衣战士的战甲,但在关键时刻,安徽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阜阳市颍上县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刘玲却脱下自己的防护服,给年轻的队友换上。

2月6日,是刘玲进入隔离病房工作的第八天。就在她准备换上防护服进入病区时,抬头看见一个年轻护士,“他已经穿上隔离衣,正准备套防护服,但他的防护服质量一般,防护效果可能不好。”得知他还要在隔离病区近距离护理患者6小时以上,刘玲没有多想,便脱下自己的防护服塞给他,“你先穿我的,我今天查房只需要在里面待两三个小时,把你的防护服换给我”。

同行队员问刘玲,怎么舍得把自己的“护身装备”换给别人,刘玲说:“大家都同在抗疫一线,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那个年轻护士,在我眼里就是弟弟,应该的!”

“疫情不退,我们不退。”近日,安徽支援湖北医疗队党组织收到一封特殊的请战书,这是一批“80后”“90后”白衣战士们的请战书。“作为首批医疗队队员,我们已经在武汉奋战了一个多月,目前仍有患者需要治疗,我们请愿继续坚守疫情一线,坚守到最后一名患者出院,请组织批准。”请战书字字恳切,印在名字上的红手印,是这些年轻白衣天使的心声,更是他们必胜的决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英雄的人民人民的英雄抗疫先进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878 字

+ 加入清单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是对各级党委政府的考验,也是对党员干部的检验,更是对我们每一个群众的考验。病毒来袭,疫情蔓延,全民"战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与担当,这一路,他们做到了咬定青山不放松;这一路,他们甘于奉献;这一路,他们信守了承诺。抗击疫情我们"疫"直在路上。

"疫"路上的坚持。只要疫情不退,他们就会一直坚守岗位不放松。春日暖阳里,你会看见那令人感动的标配:"白大褂""红马甲""警服蓝",仿若天空中的一道彩虹,带给我们安全与希望。在一道道检测路口,有穿白大褂的医务工作者,有穿红马甲的党员志愿者,有穿着警服的基层民警,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岗位,但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抗击疫情".他们严格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要求,用实际行动构筑起防疫工作的坚强屏障。为了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他们每天不断地重复着,"你好,从哪里来?请出示有效证件",对往来人员测量体温,叮嘱他们带好口罩,做到不漏一人,不漏一车。

"疫"路上的奉献。无论何时,只要乡亲们有需要,党员志愿者们就会一直行走在这条送货路上。"来,张阿姨,你要的面条2斤。""王大爷,你要的种子、化肥到了哦。"不远处传来了一阵阵送货的吆喝声。疫情期间,为了方便老百姓生活,乡镇的党员干部当起了"送货郎",为老百姓代买油盐酱醋。送货上门的时候还当起了宣讲员,宣讲疫情防控知识,用自己的行动为乡间小道上增添了一道暖心的色彩。有的热心居民还自发捐款捐物资,用每一个"小我"为国家贡献一份"大爱",他们"疫"路上的的奉献精神证明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只有同舟共济。

"疫"路上的承诺。只要疫情不退,我们就会一直宅在家,等待春暖花开。为了打赢战"役",我们共同遵守承诺——不串门、不访友,不聚集,自觉隔离宅在家中。每天看看书籍,写写文字,开启云办公模式,按照上班期间的工作节奏及时有效地处理工作事物,决不让思想掉队。闲下来,敲敲键盘码码字,记录下内心的感悟,迎接每一天的日出,每一天的夕阳,每一天的夜晚,每一天的快乐,迎接打赢疫情阻击战的春暖花开。

抗击疫情坚持到底!我们深信,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指日可待。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学习抗击疫情先进事迹心得

全文共 1284 字

+ 加入清单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一个个感人的身影,一幅幅温暖的画面,汇成了众志成城抗疫情的人物群像。不同战线、不同岗位、不同职业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抗击疫情,“微力量”汇聚起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

“5分钟的婚礼”显大爱。非常时期,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金马街道石磊社区为社区工作者赵馨和军人李林举办了一个简单而又特别的婚礼仪式。说简单,是因为参加婚礼的只有新郎、新娘、主婚人、证婚人和2位见证人,共6人。仪式也只有短短的5分钟。说特别,是因为当下的抗击疫情形势特别,每个人都戴着口罩,婚礼仪式上双方的亲朋好友也不在场,而且这个仪式新娘子全不知情。1月20日,接到街道和社区通知后,党员赵馨主动退掉了已经订好的酒店,全身心投入了社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中。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入户宣传,登记统计,耐心劝说,思想引导。她说,党员就是要身在工作前线和群众在一起!大灾大难面前需要党员干部敢于牺牲自我、奉献人民,需要党员干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牢记心上,不计得失不求利益,彰显共产党员应有的价值。为了不让美满的婚姻留下遗憾,在石磊社区的精心组织下,才有了这场特别的婚礼。婚礼一结束,赵馨就又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了。

抗击疫情,她把家搬到了医院旁。陈梅是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为了方便与同事们并肩作战,家住武侯区的陈梅把孩子留给丈夫照顾,自己则在医院附近租了一间房子居住。自租房的那天起,陈梅便开始了“两点一线”的生活,再没回过自己的家……

待产护士长:发作了就直接到楼上妇产。1月27日,大年初三,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骨科护士长、高龄产妇张丽萍仍坚守在岗位上。离预产期还有十几天,本打算休假待产,但作为护士长,她深知现在医院紧缺人手,便主动提出留下,做好科室人员、物资调配的工作,为防控疫情尽点力。她说:“现在是特殊时期,放弃休假,打算工作到最后一刻,发作了就直接到楼上妇产科去。”

双胞胎姐妹争当志愿者。1月28日,记者在成名高速温江出口防疫站看到,有两名志愿者手持红外线体温检测仪,忙着给车辆上的司乘人员测量体温。这两名志愿者是一对双胞胎,姐姐叫周芯宇,在川农大读研究生,妹妹叫周芯雪,在成都中医大读研究生。姐妹俩看到志愿者招募信息后就报名了,她们说,就是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缓解一下医护人员的压力。

好邻居!送口罩还送菜。1月29日,温江御景湾小区业主群里发生暖心一幕,一名热心业主在群里说:“还有没有邻居需要口罩的?我朋友给我带了几盒,明天到货,免费送。”当另一名业主说需要,而且几天没有下楼后,热心业主不仅送了口罩,还送了菜,他在群里留言说:“我给你挂门口了,我给你放了点菜先应急。”大家纷纷为这位好邻居点赞。

他们所做的事,与战“疫”一线所涌现的众多震撼人心的事迹相比,显得是那样的普通与平凡,甚至可以说是微不足道。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这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全民行动,是一场齐心协力的人民战争。让普通与平凡的“微力量”,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切实做好各项防控工作,坚定信心坚决夺取这场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全文共 993 字

+ 加入清单

家就像根,永远是落叶的归宿;家就像一件大衣,不会提高温度,但却给予人们连火炉都不能代替的温暖;家就像是一瓶陈年佳酿,融进了许多宽容和理解,包含了更多的生命内涵。

她叫盛XX,1973年10月出生,1995年10月参加工作,在光山县国土资源局工作。她参加工作19年以来,始终坚持勤奋学习、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被她丈夫所在单位的市级局机关多次评为“好媳妇”。盛XX丈夫刘XX在县直事业单位工作,他们结婚18年以来,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做到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同甘共苦,夫妻间培养了深厚的感情,建立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一、互敬互爱,家庭和睦

盛XX丈夫是一个有极事业心的人,他工作上的事情比较多,家中事情几乎顾不上,为让丈夫安心工作,她承担了家里所有的家务活,包括教育儿子,孝敬父母。为料理好家务,长期以来,她养成了中午不休息的习惯,始终把家务做得井井有条,整洁舒适,给丈夫和孩子创造了一个舒心安逸的生活环境。每个人都渴望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她也不例外。盛XX和丈夫从结婚到现在共同牵手走过了十多年的风风雨雨,虽然没有那种轰轰烈烈的爱情,但他们彼此相敬如宾,恩爱有加,孝敬老人,任劳任怨。兄弟姐妹之间团结和睦,有困难互相帮助,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也得到邻里的赞扬。

二、尊重老人,奉献爱心

家庭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婆媳关系是家庭关系的重要方面,也是关系家庭和睦、幸福美满的要素之一。有人说:天下的婆媳关系最难处,是一对天生的矛盾无法解决。盛XX从来不这么认为,而且在与公婆的相处中得到很多很多的温暖。结婚十几年来,她把所有的情感都投入到一家人的身上,从结婚到现在,从没和公公、婆婆红过脸,吵过架,彼此尊重,相处融洽,盛XX用自己的真诚,孝心换来了家庭的美满、幸福。

深知一个家庭,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组成一家既是缘份,能够和睦相处更是不容易,这个过程必须依靠共同经营。这种经营不仅是指物质上的,更多的还是强调精神上的,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等等。家可以不是奢华的,但一定是温馨的,还有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尊老爱幼,坦诚相待等等。“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是所有家庭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相识是一种缘份,而能在同一屋檐下共度一生,则是上辈子修来的缘份。”盛XX经常这样说。所以,她也经常告慰自己要知足常乐,善待家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年关于77岁老教师黄永腾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全文共 235 字

+ 加入清单

3月21日,田林县人社局开展党员集中学习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习黄永腾同志先进事迹

会议传达了《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开展向黄永腾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文件精神,号召全体党员学习黄永腾同志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学习他勇于担当、扎根基层的职业精神;学习他不计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学习他勇于开拓、锐意进取的工作作风;学习他甘为桥梯、立德树人的道德情操。

与会党员学习后纷纷发表感言,充分交流了学习黄永腾同志先进事迹后的触动及启发,会议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438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天晚上八点,我观看了由CCTV少儿频道播出的电视栏目《新时代少年》,里面介绍了董天晨、邵子衿等十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好少年,讲述了他们的故事与理想。

董天晨梦想成为一名宇航员,去探索宇宙的奥秘。她酷爱读书,平均每年读书200本,迄今已读书约2000本。这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想想自己一年才读几十本书,真是自愧不如!

张力文是一名落落大方的女生,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主持人。她热爱中国的历史文化,喜欢为别人讲解红色延安的故事。我们也应该像她一样,做一个文化传播者。

还有身残志坚、爱科学的颜玉宏,爱发明的邵子衿,京剧文化传播者曹语粲……他们无一不是从小就怀揣梦想,并且锲而不舍地去实现梦想的少年!

海阔任鱼游,天高任鸟飞,我们只有一点点成长,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才能够登上更高更大的舞台。我相信,无论他们的梦想是什么,无论实现梦想的道路有多么艰辛,只要努力着,坚持着,就一定可以成功!

他们的故事深深激励了我,以后我也要像他们一样明确自己的目标,自强不息,奋发向前,做一个新时代的好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94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在中国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上观看了一场节目,叫《新时代少年》,里面有着许多年龄和我差不多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他们虽然很平凡,但是,他们有许多好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像一盏明灯一样,为我们这些同龄人照亮前进的道路。

有位哲人说过: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也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一个小小的少年定下了目标,并把这个目标坚定地立在心田。他擅长画图画,会做一些小手工,这些小手工的原材料都是一些废弃的、对别人来说没有用的物品。但是,他将废物利用,变废为宝,做出许多精美的小手工,并拍摄视频,传到网上,网友纷纷在为他的画作和小手工点赞,没有一个愿意给差评的。在他的带动下,好多小朋友也不再乱扔废物,也把废物重新利用,既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也节约了资源,为环保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这位少年就是林峻德同学,12岁。看完他的故事,我想,他和我同龄,却如此心灵手巧,还制造出许许多多精美小手工,画出那么多漂亮的画,真不愧是“匠心独具,巧夺天工”啊!

接下来,还有一个好少年让我感动。她无私奉献,常常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她热爱学习,能够说出地道的英语,她还上过联合国演讲台上,发表过演讲,人们称她“小小外交家”。她有一个朋友,是个聋哑人,也非常内向。这个朋友认为自己生活没有希望了,但是,这个好少年却帮助了自己的聋哑朋友。

这个好少年就是黄郁微同学,她找到了朋友的强项,帮助朋友展示自己,成功让朋友走出困境。看了她的事迹后,我想:她真聪明,竟然能做出这么多伟大的事,而且,她又是那么地善良,能帮助自己的残疾朋友摆脱困境。她做出了这么多出色的事,真值得我们骄傲,同时也值得我们学习。

一个善良的人,就是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既照亮周围的人,也温暖自己。做人不一定要顶天立地、轰轰烈烈,但一定要善良真诚。人心,不是求来的,而是善来的。你施人温暖,人才会予你阳光;你施人真心,人才会予你和善。

今天,我观看了《新时代好少年》电视节目,我感受到了同龄人的执着精神和善良品德,那些拥有美好品德的人,他们就像黑暗里的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也是新时代的少年,难道我们不应该学习他们这种执着、善良的精神吗?难道我们不能做一盏温暖的明灯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黄大发先进事迹个人心得体会

全文共 1281 字

+ 加入清单

20世纪60年代起,“年份英雄”黄大发带领群众用了30多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生命渠”,结束了当地长期缺水的历史,他又带领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修村路、架电线、“坡改梯”、建学校,改变了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无愧于“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黄大发的“走红”,体现了社会大众对这种不求回报、实干有为的干部的赞赏,也昭示了广大群众对好干部的呼唤:

像黄大发一样有为民的情怀。作为一个党员,虽然他“大字不识几个”,但时刻记着“先进模范带头作用、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从28岁当上村长的那天开始,他就一直想着“给村里通水”这件“大事”,更是用36年的时间“拿命修渠”,修成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水渠,完成了许多人一生都不可能完成的壮举。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当干部的一生,就是为民服务的一生。

像黄大发一样有无私的品格。为给水渠工程筹款,借了女儿婆家彩礼凑份子;为避免水泥被偷,在车里睡了一晚;为不耽误工期,以个人名义贷款买炸药;为不影响工程进度,手骨骨折也没休息;妻子想扫一点原料车上洒下来的水泥补灶,却被严厉呵斥“这都是公家的”。正是他的无私品格,带动了广大村民,同心同德,修成了水渠,正如他的名言“为了水,我愿意拿命来换”。

像黄大发一样有坚韧的毅力。36年绝非一个简单的数字,其背后充满了艰难和曲折。在初次修渠的失败面前他没有退缩,在项目中断的10年里他主动学习、积极申请项目复工,在机遇面前他2天走了200里路完成项目审批,在群众嘲讽面前,他说“如果水没有修过来,我就把名字倒着写”,正是这样的坚毅和执着,敢于担当、迎难而上,让他挺过了难关,建成了水渠。

像黄大发一样有善学的意识。黄大发知识水平不够,大字不识几个,但在“水渠”项目中断后,他开始积极学水利知识,并被选拔担任水利辅导员,“他买了新华字典,一个字一个字地认过去。”3年里他系统地参加了如工程如何测量、用料如何夯实等水利知识培训,对分流渠、导洪沟的常识也有了系统了解。没人生来就会,正是有了善学的意识,才让他拥有了别人没有的专业知识,水渠的修建才有了技术保障。

像黄大发一样有硬朗的作风。他坚持每天一早带头上工,天黑才下工,晚上还要点评哪里修得好、哪里修得不好,两年里几乎吃住都在渠上。看到偷懒完不成进度,耽误了统一浇水泥的时间的,就会开口责“骂”。看到谁家修的分段质量不好,就“直接把坝蹬掉”,要求返工。正是这些硬朗的作风,才避免了一些偷懒耍滑、偷工减料的问题,才保证了工程质量和进度。

黄大发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党员干部应有的胸怀和责任、作为与担当,也照出了现实干部的差距——黄达发式的干部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我们也期待更多的干部能像黄大发一样,始终把人民群众装在心中,践行好群众路线,与群众为亲,和群众为友,问政于民、勤政于民,做一名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

1.当代愚公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2.干部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3.黄大发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4.黄大发先进事迹个人心得体会

5.关于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6.学习黄大发精神心得体会

7.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学习援鄂医疗队员先进事迹心得精选

全文共 905 字

+ 加入清单

昨日,昆明市延安医院、昆明市儿童医院、昆明市妇幼保健院、云南昆钢医院(昆明市第四人民医院)4家医院举行援助湖北医疗队出征仪式,共有40余名医护人员将赴湖北咸宁进行支援。

昆明市延安医院有5名医生、7名护士,共12人参加援鄂抗疫医疗队。其中7人是共产党员,3人是高级职称专家,学历方面,5人是博士、硕士学历。涵盖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专科、感染性疾病科。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心内科党支部书记周旭是此次昆明市延安医院出征医疗队的队长,也是医院第一个提交请战书的人。“我参加过2003年非典医疗队,积累了相对完整的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经验。这次疫情有部分确诊患者有心血管疾病,我去到当地能更好地为这部分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周旭说。

“昆明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昆明市儿童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启程仪式上,12名队员喊出口号。担任医疗队医师组组长的高瑾说:“我们将在湖北疫情一线,发挥自己的专业医疗特长,全力抗击疫情。”1月29日,昆明市儿童医院经过认真筛选,从几百名自愿报名医护人员中精挑细选出17名医护人员,组成援助湖北医疗队,并对17名队员进行疫情防控方面的专业培训。最终,确定了12名医护人员援鄂名单,其中有4名呼吸科、感染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还有8名护士。

“爸爸加油,注意安全。”一句简单的话语、一个深情的拥抱,是孩子送给张广斌的离别祝福。2月12日,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妇一科副主任医师张广斌将和9名同事赴湖北进行医疗援助。在出征仪式上,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震介绍,疫情当前,院里的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纷纷主动请战支援湖北。最终经过遴选,在符合条件的200多名护理人员和100多名医务人员中,挑选了2名医生和8名护士。

2月11日晚7点,安宁市医共体举行援助湖北医疗队出征仪式。来自云南昆钢医院(昆明市第四人民医院)的10名医护人员将作为医共体派出的首批医疗队驰援湖北咸宁。这支医疗队包括2名医生、8名护理人员,其中党员2人,队员们分别来自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感染性疾病科、肾内科等科室。同时,安宁市医共体紧急召开会议,医共体内的云南昆钢医院、安宁市人民医院、安宁市中医医院通力协作组建队伍并筹集物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活动观后感

全文共 1076 字

+ 加入清单

她遵守校纪班规,热爱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学习上,勤学善思,努力学好每一门功课,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工作中,尽责奉献,经常任劳任怨地为班级、为同学们服务,成了老师的小助手,协助老师管理好班级,和同学们在快乐生活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生活里,富有爱心

,乐于助人。她,就是_友谊中学初20_级_班学生_。

她孝敬、感恩父母,也会帮父母做做家务,例如洗洗碗筷,晾晾衣物,浇浇花草,擦擦桌凳,拖拖地板。看到父母、奶奶劳累的时候也会给他们捏捏肩,捶捶背。在这期间里,她学会了很多东西,学会了买菜、洗菜、做饭等。奶奶脸上条条皱纹足以证明,头发中的根根银丝可以证明,岁月像一匹野马,它不停的奔跑着。奶奶的时光随着野马的奔跑不断减少,有什么理由不去孝敬她呢?

今年初春一个周末,奶奶突然生病了,浑身无力,走不稳路,额头发烫,一量体温,高烧到39℃。爸爸妈妈都去上班了怎么办呢?_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团团转,一会儿,她冷静了下来。回想起自己生病的时候,奶奶是怎么照顾自己的经历,_便学着照顾奶奶。她先倒了一杯温开水,然后在备用药箱里找出成人吃的退烧药。看了退烧药药品说明书后,她把3颗退烧药片和温开水喂到奶奶的嘴里。奶奶吃下去后,怕她冷,_又在屋子里拿出一床被子盖在奶奶身上。还特别地叮嘱奶奶睡上一觉,这样就会好得快些。看着奶奶慢慢的进入梦乡,_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心里却甜滋滋的——她学会了照顾长辈。

在人生中除了亲人,还有一些重要的人物,那就是老师。她以饱满的情绪,集中精力,积极思考,上好每一节课;按时独立完成各项作业,认真体会老师在作业上悉心批阅之处;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对老师虚心诚实、言行有礼,真正做到尊敬尊重老师。对班级的工作,_也积极主动替老师分担。比如收发、检查、登记家庭作业,抽背课文、单词、公式,带领学生诵读经典,组织同学改正作业中的错误,管好班上纪律等,忙得不亦乐乎。她任劳任怨,干得开心,经常早出晚归。因为她知道老师工作任务重,也很累,好几次老师都是带病给同学们讲课。既然协助老师工作就得做好,就要认真地去完成,决不辜负老师的信任。而且老师不在的时候,如每周星期二下午的三四节课,班主任和其他老师都去开会,身为班长,当然得管理好班上的纪律,督促、带领同学复习,完成作业,一起学习。

在学习、纪律、清洁,参加各项活动等方面,她总是起到带头作用,同学都会跟随她进步。她尽力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积极的协助老师管理好班级,和同学们和平相处,一起学习,互相帮助,努力让班级这个“家”变得更加团结进步,变得更加美丽温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活动观后感

全文共 1422 字

+ 加入清单

他叫_,今年15岁,是_省_友谊中学的一名普通的初三学生,也是一位阳光开朗、全面发展的好少年。因为个人事迹突出,他在20_年、20_年两次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共青团员”;20_年,被评为“小平故里五星级美德少年”;20_年,被评为_市“优秀学生干部”。

每个人或许都应明白那诞生于世的意义,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或许不能像伟人、名家那样名垂青史,但绝不能像尘埃一样无所事事,虚度光阴。那么,人的一生,究竟应该怎样度过呢?这是_同学常常深思的问题。

在学习生活中,他刻苦勤奋而无比执着,是同学们心目中名副其实的“学霸”。对待学习,他时刻充满了激情和上进心,力求掌握每一个知识点,常常与同学们研讨学习方面的问题而面红耳赤,有时甚至为解决一道难题而很晚才睡。在学习中他还不断提升自我,挑战自我,突破自我,摸索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他还坚持全面发展,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在数学竞赛、手抄报比赛、书法比还赛、征文比赛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是个多才多艺的“小才子”。20_年,在“五好小公民”征文活动中,他还获了省一等奖。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诚然,作为集体中的一员,光是自己成绩好是远远不够的。小学六年、初中三年,他一直担任班长,坚持为同学服好务,也赢得了老师们的称赞。他还被推选为班上的团支书、数学科代表和安全委员。身兼数职的他,不但从来没有觉得劳累和辛苦,反而在为同学们服务的过程中获得了真正的快乐和成长。

初二时,数学科目新增了几何内容,部分同学学得比较吃力。作为班长的他“临危受命”兼任了数学科代表,当起了老师的“好帮手”。他积极配合数学老师,利用休息时间主动为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讲解解题方法和学习方法,主动向老师反馈同学的学习情况。渐渐地,一些数学成绩较差的同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初中这多彩的舞台上,他勇于展现自我,积极帮助同学,成为了同学们最为信赖的“好伙伴”。精心设计,一笔一画,创办出高质量的黑板报;运动场上,挥汗如雨,在体育活动中为班级争得荣光;沟通心灵,善搭桥梁,同学间的矛盾纠纷在他的化解下烟消云散;解难答疑,助学帮困,同学们的小小烦恼在他的帮助下常常迎刃而解……

他还热心公益,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是个热心公益的“好暧男”。他家楼下住着一位老奶奶,因为年老体弱,腿脚不便,他常常帮老奶奶楼顶上的菜地浇水、除草,让老奶奶开心不已。通过一次孤儿院探访活动,他认识到在自己身边,还有很多的弱势群体,非常需要得到社会的关爱。当近距离接触那些天真可爱的小朋友,看到他们有的父母早逝,成为孤儿;有的先天残疾,狠遭抛弃……他的心仿佛被针扎般痛,心情异常沉重。他想:我们平时可以少吃些零食,而将节约下来的钱赠给那些需要帮助的小朋友们,哪怕这微不足道,却能给他们带来一点帮助。从那以后,他常常到孤儿院、敬老院探访,特地为小朋友们送去了水彩笔等文具,手把手教小朋友们画画写字,在他的陪伴和关心下,小朋友们都露出了甜甜的笑容;帮老爷爷、老奶奶们打扫清洁、浇花除草、泡茶倒水、下棋聊天,一句问候,一杯热茶为老人们带去了一份欣慰、一份快乐。他还曾寄过爱心包裹,参与爱心募捐,把一片爱心传递到了更多需要关爱的人心中……

他认为,为同学、为班级、为学校、为社会做点事,虽然苦点、累点,但却得到了锻炼,收获了快乐,体现了人生的价值。他说,他一定要把帮助他人、孝敬老人,传承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作为一生的追求,一路坚持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支月英先进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1873 字

+ 加入清单

在长期的农村教育教学工作中,支月英勇挑重担,认真钻研业务,勤于教学实践,积极推动学校发展,以酷爱教育的事业心、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同事、群众和组织的认可,支月英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好人、全国师德楷模、省五一劳动奖章”等。

记者一见到支月英,她满脸愧疚地说:“前段时间出去到外地去办事,没有给孩子们好好上课,很对不起孩子们。”为了表示歉意,在回来途中,她特意在县城给孩子们买了棒棒糖带上山。

1980年,19岁的支月英通过考试,在距县城100余里的澡下镇泥洋教学点当起了小学老师。没想到这一待,就是34年。34年来,她坚守在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大山深处教书育人。在深山里她教育了整整两代人,从风华正茂的“支姐姐”教成了“支妈妈”“支奶奶”。

长期超负荷工作,支月英这些年常常头晕眼花,她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声带结节等病症,2006年因视网膜出血,她的一只眼睛已经看不见东西。但是,支月英割舍不下孩子们,“我每个月都存不下钱,很多花在看病吃药上,每天都要吃药。上课嗓子实在太累讲不动了,我就放课件光碟给孩子们看。”

山路弯弯,绵延崎岖。10月11日上午10时,从奉新县城经过近2小时颠簸,记者眼前出现了一栋二层的小楼。院门上的“白洋教学点”字样映入眼帘,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孩童朗朗的读书声声声入耳。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支月英一边以手势演示,一边带领孩子们朗诵。

丝毫看不出支月英已年过55岁,此时此刻,她完全沉浸在课堂与孩子们的互动中。

36年了,既是认真的老师也是贴心的朋友

36年前,19岁的支月英从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冶城分校毕业,通过招考来到离家乡进贤县数百公里的大山深处——奉新县澡下镇泥洋村小学当老师。支月英满怀献身教育的理想和激情来到泥洋村,但生活条件的艰苦、教学设施的简陋,着实让她傻了眼:教室里只有一块黑板、课桌椅都是拼凑成的……当地人烟稀少,

孩子们上学要步行10多公里山路。工作和生活条件的恶劣,让来这里的教师换了一拨又一拨。

看着支月英,当地村民也半信半疑:这么年轻的姑娘,留得住吗?

支月英用行动让乡亲们看到了她留下来的决心。她讲课绘声绘色,深受孩子们喜欢。校舍年久未修、窗户四处漏风,她买来薄膜和钉子,把窗户钉好。孩子们的课本、教学用的粉笔,都是支月英和同事们步行肩挑手提运上山。山村的家长不让女孩读书,她挨家挨户动员家长把孩子送来学校。

不知不觉,36年过去了。虽然支月英从“支姑娘”变成“支妈妈”,又从“支妈妈”变成“支奶奶”,但她对自己既是校长和老师,又是朋友的定位一直没变——上课教书、下课陪学生玩耍。

55岁了,又去了更远的深山教学点

一人一校,工作辛苦,支月英经常累得头晕眼花。她血压偏高,导致右眼视网膜出血而失明。2012年2月,考虑到支月英年龄已高,身体不好,组织上决定调她下山到中心小学任教。

正在此时,距泥洋村十多里、更偏远的山村白洋村老表联名请支月英到村任教。家人劝她:“你都年过半百了,别往更远的深山里钻!”她笑呵呵地说:“如果人人都到山外,大山里的孩子谁来教?”听说支老师来了,大家奔走相告,许多在外地读书的孩子转回白洋教学点,学生由原来的2名增加到现在的20多名。2012年暑假,教学楼开建。支月英起早摸黑,一边照料施工,一边帮工人做饭,将丈夫也拉来帮忙。

今年5月,支月英已年满55岁,按照政策,她本可以退休了。孩子们拉住她的手问,“支老师,您不会离开我们吧?”“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在山区教下去,我更希望有新的老师到山区!”支月英说。

1997年,支月英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上没有忘记支月英的奉献,2015年,支月英荣获小学特高级职称。“在我内心深处,我时刻铭记,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更是一名党员。我选择做一名深山里的孩子王,此生不悔!”

因为她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更因为她想做一名好老师好党员。所以从19岁她不顾母亲和家人的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偏远山区,选择了做山区孩子王开始,6年来她走的最多的路是崎岖、坎坷的山区小路,想的最多的事是寂寞艰苦的山区教育,她心中始终笃定一个目标,她必须敢担当能奉献,她要教好深山里的每一个孩子,做一颗大树守望那片深山,为那片贫瘠的土地播种希望。今天她用青春和36年的坚守,以她为人处世的原则赢得了孩子家长的尊重。目前她正积极投身“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中,她要真正做一个“忠诚、干净、担当”的合格好党员,要时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直到永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美德少年事迹材料2000字

全文共 2016 字

+ 加入清单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这是一名小学生的座右铭,他不断用此来激励自己,使自己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小学生。他的脸上总挂着自信的微笑,明亮的双眸透着智慧,他取得了许多荣誉:三好学生、校园之星、优秀少先队员、模范班干部、科技少年……他就是南漳县xx镇实验小学五2班的刘安晋同学,一个阳光帅气、神采飞扬的男孩,一位熠熠闪光的校园之星。

一、“踏实求知真,苦学亦天堂”

他爱学习,勤思考、爱钻研、求知欲强,有极强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

记得读三年级刚接触英语时,他的成绩较差,每次考试都不理想,但他没有气馁,暗暗地下定决心,要努力,再努力,一定要把英语成绩赶上去。他利用一切课余时间,补习英语:经常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课堂上认认真真地听讲,思想从不开小差,积极思考和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哪怕回答不正确,也毫不泄气;早晨,很早就起床,坚持早读,背单词,练习口语,反复纠正发音;中午和晚上,他吃完饭就拿起笔默写单词、句子。经过半年时间的不断努力,他的英语成绩得到快速提高,甚至让老师都感到惊讶,英语成绩开始名列班级前茅。通过这件事,他真正理解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的含义。他把这种学习劲头也用到了别的学科上,提前预习、质疑反思、总结归纳,养成了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作业、考试都有了质的提升和飞跃 ,各门功课成绩一直保持在年级前列。

二、“琴棋书画养性情,社会实践长见识”

刘安晋父母深知广泛的兴趣爱好不仅能让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更能培养他们的整体素质,为人生的大厦打下坚实的基础,他们从小就培养刘安晋广泛的兴趣爱好。

他参加了校舞蹈表演队,先后10余次在校、镇、县、市表演参赛。为了跳好学校编排的大型歌舞剧《》,他不怕吃苦,勤加练习,把xx献玉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精彩的表演博得观众评委阵阵掌声,为学校挣得了荣誉。

他热爱读书和写作,每年的压岁钱他全部用来购买各种科普、励志、作文方面的书籍,他用学到的读书方法,如饥似渴地吸取着精华。知识面不断增加,视野也更加开阔。几年来,他的藏书达到了100余册,读书笔记足足8大本。他的作文是班级作文课堂上的范文,先后参加过多次作文比赛,在全省举行的小桔灯作文竞赛中,他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他还热爱体育运动,像初升的太阳焕发着勃勃的生机。他给自己制定了一条作息时间表,严格作息时间。每早6点钟准时起床,6点半准时跑步。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都打得很好,每学期学校举行的体育节,他参加的项目最多,得到的荣誉也最多。这不仅锻炼了他健康的体格,更重要的是让他有了阳光般的心态,不怕挫折,乐观向上。

常说字如其人,这话不假。刘x帅气白净的脸庞正如他的字一样神采飞扬。为了把字写好,从二年级开始,他不光在写作业时字字严格要求自己,还买了各种字帖,利于课余时间刻苦练习写字。大到汉字间架结构的搭配琢磨,小到笔画的精雕细刻,标点符号、数字、字母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三年来,他练习书写过的各种字帖已经达到10余本,老师、同学们对他的字也是赞不绝口。

他还是家里的低碳宣传员,洗菜的水他浇花;洗衣服的水冲马桶。用过的易拉罐、包装盒做成小收纳盒,装饰居室。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把储钱罐里的钱全部捐出,每次捐助活动他都第一个捐钱捐物。钓鱼岛事件发生后,他上网查阅日企日货,号召同学们及其家长自觉抵制日货,购买国货,他用行动诠释了一个中国小公民的爱国情感。

三、“修学先修人,处世德为先”

家庭的教育传统注重品德的培养,警察爸爸身上折射出的责任感、奉献精神让他从小就受到了熏陶。他知道一个人要品性端正,自立自强是立身之本,他开始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和言行举止规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友爱同学,热爱祖国”。因此,他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文明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少先队员等荣誉称号。在学习好功课的同时,他在生活上也坚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到自主自立,提高自己适应环境和独立生活的能力。父亲工作忙,经常出差,母亲要打理自己的生意,为了不让父母为他分心,他学会了做饭、淘米、抄菜、洗碗、擦地板、洗衣服等,家里的活,样样拿得起,放得下。城市独生子身上的那种娇惯、羸弱和霸道在他身上找不到一丝痕迹。他觉得孩子也应该多为父母着想,为他们分忧,替他们分担生活压力。百善孝为先,他孝敬老人,体贴父母,得到邻里的由衷夸赞。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他深知要走的路还很长,他正用自己的正直和善良为歌、热心和宽容为曲,弹奏暖人心扉的歌;他正用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为笔、进取和奋发为墨,书写充满希望的画;他正用爱心、恒心、信心、诚心托起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1.美德少年演讲稿作文500字

2.小学生争做美德少年作文500字

3.阅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600字

5.美德少年推荐词集锦

6.二年级作文: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

7.美德少年事迹材料1000字(最新)

8.美德少年事迹材料2000字范文

9.小学生美德少年演讲稿精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弘扬劳模精神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2856 字

+ 加入清单

_,男,汉族,1962年生,高中学历,_省_市湖西新区(送桥镇)张公渡村人,_市心连心鹅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科农_鹅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_市第六届、第七届人大代表,先后被评为_市劳动模范、_市劳动模范、_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

“虽然,我是一个养鹅的,提高包括广大劳动者在内的全民族文明素质,是民族发展的长远大计。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推动建设宏大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所以,我也要懂业务、懂市场、懂经济、懂贸易,否则,就要被市场淘汰。现在,_鹅已销往全国10多个省份了,下一步,我要让_鹅遍布全国!”面对记者的采访,刚从北京、省参加“五一”活动回来的_甚是激动,不仅看到了他荣获“全国劳模”称号的激动,更看到了他走向未来的豪迈与激情。

坚持理想:走回乡创业之路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_生活的张公渡村地处偏僻,家庭条件并不好,但他从小就暗下决心:要改变命运!高中毕业后,他毅然选择了参军。三年的军旅生涯,让他成长成熟了很多,让他拥有了一股不同于常人的勇气,也逐渐让他形成了“只有靠拼搏、去奋斗才能改变自己命运”的信念。转业后,他先是在北京城建公司工作,因为单位的名气还不小,而且还是在北京工作,同龄人都觉得这是一份很体面的工作,都很羡慕他,因为工作认真负责、成绩突出,领导给予了他充分肯定,多次表扬他,但这些始终阻挡不了他浓郁的家乡情怀和创业梦想。

“你在北京干得好好的,怎么还要回来?你这孩子是不是要气死我呀!”当_向家人提出要回家创业时,吃透了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苦的父母很是不理解,对他放着好好的京城工作不干,要与土地打交道,可谓是生了一肚子的气!同学、战友们也都不理解,甚至怀疑他的头脑有问题。要知道,上世纪90年代,能够离开黄土地就是脱离苦海,走向大城市就是走向幸福,这是多少年轻人的憧憬与向往,但因受父老乡亲的影响、自小就喜欢鹅的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毅然踏上了回乡的路途。1997年,_背着行囊,怀揣梦想,带着自己在京城攒下的几万元全部家当,开始了回乡种草养鹅的创业之路。

克难攻坚:走品牌创新之路

“这条路是我自己选的,不能对不起亲朋好友,更不能对不起自己!”回家后,_就开始在老家尝试着种草、养鹅。刚开始起步的养鹅之路,很显然不会一帆风顺,迎接他的将是荆棘与坎坷。没有技术,他四处求学,学习养殖技术;没有资金,他多方融资,寻求资助;没有群众的支持,他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由于养鹅有一定的噪音,为了不扰民,他曾将养鹅场多次迁址。

20__年,不幸降临到了_的头上,养殖的鹅遭遇了一场突忽其来的怪病,眼看就要出栏的白白胖胖的成鹅,却不知原因地死去了上万只,损失十分惨重。“那时,我很沮丧,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选择的道路!”看着成片成堆的死鹅,_眼睛红润,心急如焚。怎么办?是进是退?摆在_面前的路又似乎迷惘起来。当兵出身的_没有就此屈服,而是痛定思痛,认识到要想走好养鹅之路,绝不能紧紧凭一股热情,凭手中一根赶鹅的竹竿,必须要依靠科技,掌握市场,这样才能把牢命运。

思路决定出路,说干就干。20__年,_争取到了与_大学赵万里教授合作的机会,研发鹅的新品种。经过两年多的研究与实践,他与赵教授终于培育出了新品种——_鹅,该品种具有产蛋率高、个头大等多种特点和优势,很适宜推广养殖。很快,_鹅品种就通过了省级专家鉴定,20__年又通过了国家品种委员会审定。那一刻,_终于看到了事业的曙光,但先期资金投入的困难又摆在了他的面前。了解情况后的送桥镇党委政府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他担保做了贷款,20__年,投入100多万元建成了_鹅扩繁、饲养基地,这才让_逐步在养鹅路上站稳了脚跟。现在,_年饲养种鹅达2万多只、商品鹅达6万多只、炕孵苗鹅达90多万只,年创产值超过1000万元。_鹅新品种已经推介到外省,正走向全国各地。

回报感恩:走共同致富之路

“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家乡的亲人给了我养鹅的热情,党委政府给了我创业的支撑,新品种研发成功后,我不能独自私藏,要让群众都能得到实惠。”_的话语朴实,但说到做到。临镇郭集有一困难户想养鹅,但苦于身无分文。_知道后,马上送去了1000多只种鹅,然后,又送去了玉米等饲料,终于助其走上了养鹅致富的道路,如今,该困难户早已脱贫,砌上了上百万的楼房。20__年,送桥镇政府提出了“鹅业富镇”的口号,想利用_鹅的品牌,打造出_鹅生产、销售、加工一整条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当镇政府找到_说明想法时,他非常支持,并表示将毫无保留、全力以赴做好示范引领工作,当年8月份,他就牵头成立了“_市心连心鹅业专业合作社”。刚开始大家都不太愿意尝试加入合作社,当他把合作社成员优惠政策一一解读给大家听的时候,有的人表示愿意试一试。共享_鹅成果的第一批成员尝到了甜头,获得了丰硕利润,很快便一传十、十传百,其他群众纷纷要求加入合作社,目前已有会员500多名。同时,抱团闯市场也让_的腰板更硬了,成立了“科农_鹅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他的带动下,全镇现建起200~500亩的规模养鹅基地近10个,从事鹅业经济的人数达20__多人,每年每人仅养鹅业就能够增收20__多元,做到了“一只鹅富裕一方人”。

“我的养鹅事业的发展,一直离不开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所以,我不能忘记回报党委政府以及社会。”20__年,张公渡村修建水泥道路,_主动找到村干部捐资1万元;每年重阳节、春节重要节点,_都要赴送桥镇敬老院慰问老人;每年开学前,_都会主动关心镇里交不起学费、伙食费的学生,不求回报的捐助他们,近10年来,_已累计捐资助学5万多元。

憧憬未来:走绿色发展之路

“劳模只是一种荣誉,只能作为前进的动力,不进则退,不强则弱!几天来,这话一直围绕着我,激励着我!”赴京参加全国庆祝“五一”大会回来后的_始终忘不了深情话语。“没有父老乡亲的关心帮助,没有党委政府的信任支持,就没有我今天的“心连心”。这是党委政府连着我们老百姓的心,也是我_连着父老乡亲的心。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常态,我将把自己所拥有的荣誉作为发展的强劲动力!”

在谈到_鹅下一步的发展之路时,_首先想到的是_鹅的品牌质量,让_鹅成为“绿色食品”、“放心食品”。他要通过多种途径让广大养殖户高度重视起来,让大家认识到_鹅疫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要从源头管控,以饲料的安全保证_鹅的安全;积极向上争取,与_“绿杨金凤”人才工程项目挂钩,聘请_大学专家教授,研究掌握疫情特点,提升_鹅疫情防控的能力和水平;同时,督促加强“天歌鹅业”等_鹅加工企业货源渠道的管理,提升货源的正宗性,从而保证_鹅的品质。

现在,_所在的镇已与其他两个镇合并为湖西新区,一座新城将会拔地而起。_激动地表示:我将尽心尽力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全心全意、全力以赴支持家乡建设,支持新区发展!带领合作社成员走上更加宽广的绿色致富大道,要让_鹅遍布全国各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学习燕振昌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全文共 2957 字

+ 加入清单

【篇一】学习燕振昌心得体会

燕振昌不抽烟,这一点水磨河村人所共知。但很多人不知道,年轻时的燕振昌烟瘾很大,是个不折不扣的“老烟枪”。

燕振昌戒烟,始于30多年前为村民谋划建排房的时候。

1976年,燕振昌开始带领村民建设新村。为了让自家房屋的建设工期排在前面,一些心思“活络”的村民开始给燕振昌送烟抽。燕振昌坚决不收:“我戒烟了。找我说事可以,但烟你得拿回去。”

燕振昌为村干部立下了一条铁规:“房子先紧着困难户、孩子多的户盖。除此之外,谁来也说不通,就算有亲戚、有关系也不行。”

从那时起,燕振昌再也没有抽过一支烟。很多年以后,燕振昌的女儿燕新红在翻阅父亲的日记时,才发现父亲戒烟的根由。他在日记中写道:“就这一根烟,不仅坏了规矩,也给村民原本就不富裕的日子增加了负担。因为自己的习惯让村民破费,太不应该。这烟以后不能再抽了。”

一支烟,折射出燕振昌爱民之深、律己之严。

“跟他结亲,不占便宜,净吃亏了。”妻子张改真说。村里第一次盖新社区时,大家都争着要门面房,燕振昌坚决不要,张改真也没吭声。到第二次盖时,张改真说:“咱也要个门面房吧。”燕振昌说:“咱是干部,不能争这个,先紧着人家吧。”

直到今天,水磨河村300多家店铺,燕振昌家没有一间。

“老燕这个人很正,对自己要求很严,见便宜就让,自己排在最后;见困难就上,先拿自己人‘开刀’。”村两委委员、会计主任燕松军说。

和燕振昌生活了一辈子,张改真很理解丈夫的想法:“振昌常说,当干部哪有不吃亏不挨骂的。这些年来,吃亏的是俺们自己人,骂我们的,也只有俺家的亲戚。”

在任44年,燕振昌为自己和村两委定下了两条不可逾越的规矩。对自己,是“五个不沾边”:钱不沾边、物不沾边、奖金不沾边、红白喜事酒场不沾边、烟不沾边;对村两委,是“四个不干”:村民不同意的不干、收费摊派的不干、搞形式做面子的不干、村民得不到实惠的不干。

尽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水磨河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但这些规矩,燕振昌从来没有破坏过。

每年腊月初八,燕振昌都要召开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并在会上公开村里的收支情况,表决通过党支部下年度事务的预案。这就是村里实行了近30年的“腊八算账”。

“账目公开了,群众心里亮堂了,对村干部也信服了。”燕振昌说。

燕振昌去世后,儿子燕松涛闻讯赶回。他担心父亲走得突然,会遗留不少村中事务,给村两委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可向班子成员一打听,除了一笔头天的3万元款项没来得及签字外,其他的该签字的、该安排的全都处理好了,“离汤离水”,清清白白。

不和稀泥、不搞特殊,时时严于律己,处处以身作则,以一身正气树立形象,以两袖清风赢得民心,村两委因此风清气正,水磨河由此安定和谐。燕振昌在任的44年里,水磨河没有发生过一起上访事件,成为长葛市唯一的“零上访村”。

在郭建营看来,水磨河村的风清气正、海晏河清,不仅得益于老书记这些年带领全村发展经济,村民们有钱花、有事干;得益于老书记对自己和村两委的严格要求,村干部行得端、走得正;更得益于老书记始终如一地移风易俗、倡树新风,村民们知礼仪、心向善。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水磨河村迤逦而过。工程建设时,水磨河村有23户民宅面临拆迁。“我们村拆迁的农户多,占地面积在长葛市也最大。”郭建营说,“征地拆迁被认为是‘天下第一难’,但老书记一跟村民做工作、讲政策,大家都信服,一个月就完成了拆迁和土地移交工作。”

党风正,民风淳。

村民韩长锁至今都难以忘怀燕振昌对村中老人的照顾。“村里不光给我们70岁以上的老头儿老婆儿每月10块钱的‘豆腐脑儿钱’,还给我们每人发一床鲜腾腾的被子,新崭崭的被单、被套。”他说,“燕书记这样做,就是要让男女老少知道,孝敬老人才是好风气。”

早在1981年,村里还在为建新房的钱绞尽脑汁时,燕振昌就提议建敬老院。当时有人有异议,燕振昌为此召开了一次大队支部会议,一句话让大家心服口服:“全村人都热热闹闹住进新房了,不能让那些无儿无女的人没有安身之所。”

其实,当年村里的孤寡老人只有12个,在全村4000多口人中并不算很大的群体。韩慧君说,这就是老书记心思细腻之处,他不会忘记全村每一个人。

当年,敬老院如期落成,成为全省第一家村级敬老院。全村孤寡老人在此颐养天年,其乐融融。韩长锁说:“没有燕书记,我可享不了这个福。”

每年的重阳节,水磨河村都会进行一次“好儿子”、“好媳妇”、“五好家庭”评选。比谁对老人孝顺、比谁给老人端饭勤,成为村里年轻人的新时尚。水磨河的淳朴民风由此远近闻名。

30年前,燕振昌的父亲去世。在给父亲送行时,没有请“响器班儿”。这条规矩延续至今,婚丧嫁娶不大操大办、吃吃喝喝,办白事儿更不能请人“吹响儿”。因为大家都十分认可他的话:“尽孝要趁早。与其让老人死后听‘响儿’,不如生前给老人端碗豆腐脑儿。”

燕振昌去世时,全村人赶来为他送行时,依然没有“响器”。哀乐低回,人人都哭红了眼睛。

为他送行时,经许昌市委批准,他的身上覆盖着鲜艳的党旗。他被安葬在村里的祭祖园。园门古朴,上面镌刻着他亲自编写的对联。上联:伏牛灵照忠孝子;下联:暖泉滋润德善心;横批是斗大的四个字——德泽犹存。

【篇二】学习燕振昌心得体会

2014年12月12日,长葛市坡胡镇水磨河村党委原书记燕振昌因操劳过度导致心梗突发,病逝在工作岗位上。

燕振昌在村党组织领导岗位上工作了44年,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建成了长葛市第一个亿元村,使昔日的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一心为民、造福百姓,建成了全省第一个村级敬老院;重视教育、福荫后人,8次改扩建村中小学,建成了全市第一个农村寄宿制学校;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带出了一个风清气正的班子、一个民风淳朴的村庄,使水磨河村成为长葛市44年来唯一的“零上访村”……他以满腔赤诚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信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党的带头人应有的价值追求和使命担当。

10.2015年教师寒假学习心得体会

本报今日刊发长篇通讯《他走了,但从未离开——追记长葛市坡胡镇水磨河村党委原书记燕振昌》,追记他平实而感人的事迹,还原他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以期弘扬其一心向党的政治定力、一心为民的价值追求、一身正气的道德操守,为广大党员干部深入推进作风建设、自觉践行“三严三实”提供示范和借鉴。

燕振昌走了。

他是在办公室去世的。2014年12月12日凌晨,他静静地伏在案上,再也没能醒来。

他去世时,台灯依然亮着,在那个隆冬的深夜,向沉睡的水磨河村投去深情的凝望。

他去世时,桌上的日记本依然摊开着。这是他的第94本日记,从风华正茂决心在农村干一番事业开篇,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搁笔。94本日记,记录着一个贫瘠村庄的凤凰涅槃,见证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呕心沥血,细碎绵密却一往情深,朴实无华却振聋发聩。

燕振昌回来了。

1月13日,许昌市委印发《关于开展向燕振昌同志学习的决定》。市委书记王树山批示:燕振昌同志是党的基层好干部、好钢筋,基层建设需要这样的好典型。4月29日,许昌市委作出《关于在全市开展向党的基层好干部燕振昌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一股向燕振昌学习的热潮在莲城大地迅速掀起。

5月7日,省委副书记邓凯批示:燕振昌同志几十年如一日辛勤工作在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党的带头人应有的价值追求和使命担当。这样的好典型应大力宣传。

燕振昌走了,却从不曾离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弘扬劳模精神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998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_村青山绿水、瓜果飘香、绿茶长廊绵延千里,就是闭塞,可惜了可惜了……”_生在_村,长在甲子山下,他继承了祖辈的记忆和手艺,可当上村支书以后,心里的石头反倒压得更紧了。

他说,_村背靠甲子山、面朝龙潭湾,山上茶园万亩、林下野花遍地。村民们从上世纪60年代就种茶、炒茶、售茶,茶香耐泡、入口清香,可一直就卖不上个好价钱。半个世纪以来,山里的茶、树上的果、林里的鸡鸭都只能小范围流通,慕名而来的游客望而却步,山路闭塞成了制约全村发展的“瓶颈”。

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人人都懂,可谁来出这修路的钱呢?就在村民们面面相觑的时候,_站出来了。他和村两委成员垫资20多万,付上了工程款“钱我们先垫上,先把路修了是正经事!”

他是村民眼里的“当代愚公”,圆了村民们半个世纪的“天路”梦,弥补了甲子山没有盘山路的遗憾。

如今,幸福公路已初具规模,路沿整齐、路面平坦,宽6米的公路盘山而上,绵延5.2公里。远远望去像是一条飘逸的丝带,环绕在甲子山西麓,龙潭湾、有机茶园、槐花林犹如镶嵌在丝带两侧的明珠。

殊不知,他们仅用了17天。_对山势了如指掌,规划初期就有意识地避开了岩石带和断崖区。连日来6台挖掘机、5辆翻斗车、2台推土机同时作业,_带着村民们加班加点地干。

“我的压力不是来自工程,而是人心。”_看着修好的盘山路,舒了一口气。要修路就得拆房子、毁茶园,动了谁的谁心疼。为了不让村民伤心,他亲手毁了自家4.7亩有机茶,被埋在土里的茶树依稀可见。“都是我的茶,一棵苗子一颗苗子育出来的,说不心疼是假的。

一条路修下来,_瘦了7斤,可他心里高兴,村民们脸上也都乐开了花。

“美丽乡村就要保留原生态的自然美,不用擦胭脂涂粉。”_村搞乡村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_村还将在美丽的茶园周边种上桃树、梨树、樱桃等果树,让_村瓜果添香、四季如歌,打造“绿茶+旅游”“采摘+民俗”的旅游新模式,让游客来到_村有吃有玩、流连忘返。

“给游客一个非来不可的理由,在甲子山下也有个家。”这是_未来要干的,充分利用村里的老房子,进行升级改造,让城里人能来歇歇脚、种.种菜。_承诺,10年内_村将专心打造美丽乡村,做好乡村旅游的文章,并向所有市民开放,不收门票。

_虽然只是个小小的村支书,但在村民眼里他就最大的父母官。一条“幸福公路”串起万亩茶园,带动乡村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所有这些都只有一个目的,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为子孙后代留一片“千年福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