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考作文写作素材(实用20篇)

假如给我一双翅膀,我将会飞翔,将会环游地球,游遍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把温馨把爱撒向世界。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假如我有一双翅膀作文,欢迎大家阅读!

浏览

6613

作文

1000

中考人物素材:最美教师张丽莉

全文共 98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5月8日20时38分,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胜利路第四中学门前突然发生四车连撞车祸,在威胁逼向放学的学生的危急时刻,第十九中学的女教师张丽莉,猛地推开2名学生,自己却被压在到车轮下,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写作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张丽莉,一个普通的名字,一位普通的教师,在一夜之间响遍祖国各地,她用行动向人民诠释了人世间的大爱与大美

5月8日20时38分,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胜利路第四中学门前突然发生四车连撞车祸,在威胁逼向放学的学生的危急时刻,第十九中学的女教师张丽莉,猛地推开2名学生,自己却被压在到车轮下,双腿被截肢,尚未脱离危险。

张老师目前还躺在病床上,生死未卜,她英勇而无私的行为,令人感佩

这位叫张丽莉的年轻女教师,年方不过20多岁,她是千千万万女性中一个很平凡的女人,一位教师,在老师和学生心目中,她是一名非常敬业的老师。学生家长贾红杰说:"为了带好这个班,张丽莉老师推迟要孩子,孩子怀上后又打掉了。"她虽然没有闭月羞花的容貌,在几年的三尺讲台上,只知道埋头教学,没有十分感人的业绩。但5月8日这天,她用被碾压在车轮下、双腿截肢、付出一生幸福的昂贵代价,换来了两个孩子的安然无恙和他们家庭的幸福,这是何等的英雄壮举呀?这就足够了,她不顾个人安危勇敢救人的行为,足以说明她不是一位平凡的老师,不是一为平凡的女性,她的高尚情怀是人生真正意义的诠释!当那关乎个人生死命运的危急关头,她能挺身而出保护他人的生命,非常了不起,仅这件事,便让人肃然起敬,让人感动的落泪。据说在场的家长和学生都为女老师的英雄壮举热泪滚滚。

一个人一生只要做出一件可歌可泣的事,他的价值无疑得到了升华,他的人格魅力在一瞬间得到了体现。张丽莉的事迹是实打实的,无半点造假成分,她人品好,心灵美。试想,一个缺乏道德和社会公德、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而痛苦之上的人,会做好事吗?会有抛弃自我得失的崇高境界吗?在关键时刻作出英雄壮举吗?那肯定是不可能的。曾经舍生忘死拦惊马救群众的英雄战士欧阳海、在洪水中打捞电杆的蔡永祥、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用身体堵住敌人吐着火舌的枪口,为部队开辟道路的黄继光等英烈的事迹,被一代代中国人广为传颂,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他们建起的烈士陵园,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张丽莉倒下了,但她同样用一个弱女子的躯体竖起一座永恒的丰碑!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高考励志人物写作素材:乔丹

全文共 477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乔丹作为一名公众人物,在享有较高的社会回报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其所肩负的社会道义和责任。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高考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篮球上帝乔丹在一次中国之行中,拒绝乘坐主办方为他提供的奔驰、宝马,而是点名要了美国的道奇山羊。原来乔丹有一条重要的商业原则,那就是“做广告从来只做美国货”,因为,座驾事件与“尊严”息息相关。

从某种意义上说,球场外的乔丹给崇拜他的那些青少年们上了堂很好的思想品德教育课,这才是一个“星”真正的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相反,我们的各种“星”们,同样作为

青少年们顶礼膜拜的偶像,他们的表现又如何呢?我们知道有的歌星歌唱得不怎么样,却热衷于把奇形怪态遁入极端;有些影星不在表演上下功夫,却老是以绯闻来炒作自己;还有那些所谓的足球明星,球踢得极烂,可酗酒、打架等丑闻不断。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我们的“星”们有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从这个角度来说,是不是应该好好学学人家乔丹呢?

分析:作为一名公众人物,在享有较高的社会回报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其所肩负的社会道义和责任。

话题:“责任”“青少年领袖”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中考写作素材:最好的风景

全文共 1117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佛家善说“因果”,那么,“他为善”便是“因”,“凤彩蝶报恩”便是“果”。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已经是冬天了,一只蝴蝶在寒风中摇摇摆摆。终因体力不支落到了地上。这是一只七彩的蝴蝶。他以为它死了,就将它捡起,没想到这只蝴蝶挣扎了几下。“这只蝴蝶还活着!”他十分惊喜地叫道。于是,他跑着将这只蝴蝶送到了自己家的花园,然后将它放到了一朵花上。蝴蝶美美地吃起了花蜜,它的翅膀也逐渐恢复了光泽。蝴蝶吃饱了之后,绕着他飞了两圈,然后不顾他的挽留,飞向了远方。他遗憾地望着蝴蝶远去的方向,发出一声叹息:“保重自己,蝴蝶!”他不知道。他救了一只凤彩蝶。

几年之后。他长大了,继承了家业,成了一方富豪。他心地慈善,救济过许多穷人。然而,有一天,他忽然得了一种十分奇怪的病,许多名医都束手无策。但有道是,偏方治怪病。于是,他的父母又走遍全国去寻访偏方。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一年之后,他们终于访得了一个偏方――一个以凤彩蝶为药引的偏方。但什么是凤彩蝶呢?那个提供偏方的游医说:“我也只是听说过,并没有亲见,据说,凤彩蝶有七彩的翅膀。”听了这个线索,他的父母立刻派人去四处寻找。

听说这个消息的他,此刻正住在全国最好医院的最好病房。望着窗外美丽的风景,他的脸上没有任何对死亡的恐惧,他只希望那只大难不死的七彩蝴蝶不要再落入魔爪。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他的病也越来越重了。窗外的花在一天天地开放,风景也越来越美了。他知道,在这里的花全都开放的那一天,死神就要降临了。但他笑了,是为那只蝴蝶而高兴,因为它还活着。

那天,窗外的花全都开放了。许多人慕名来看风景。都惊叹造化神功。而他,也安心地笑了。突然,他愣住了,因为,他看到了那只蝴蝶轻轻地从窗外飞进来,飞到了他的手上。他的父母也看到了,大喊:“快!抓住它!”他一听,立刻使出平生最后的力气,将蝴蝶扔出窗外,并想关上窗子,然而,窗子一动也没动,因为,他,去了。

蝴蝶轻轻地又从窗外飞进来,飞到他的头上。突然,他们都消失了。

窗外,出现了一道七彩的虹桥。而他,正从虹桥的这一端缓缓地、缓缓地走向另一端……

【评析】

你可能实在于心不忍去说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因为被神化的凤彩蝶(七彩蝴蝶)从“复活远飞――一回再回――化身彩虹”,一直在牵动着你的心。佛家善说“因果”,那么,“他为善”便是“因”,“凤彩蝶报恩”便是“果”。而随着情节的推进,“为善”和“报恩”也愈来愈烈,直至悲壮收场,壮美落幕。工具书中说,“神话”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那么,就让我们把本文当做一则现代神话去细细品味吧。也许,信其真,更能让我们那颗柔软的心永存“天真”和“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考作文素材:名著中的经典句子

全文共 270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在经典名著中找寻金句是大材小用,但是在特定时期这样做也无可厚非,能吸收思想的年纪就去吸收思想,能学点皮毛的就学点皮毛,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中考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1.神要是公然去跟人作对,那是任何人都难以对付的。(《荷马史诗》)

2.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哈姆雷特》)

3.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浮士德》)

4.认识自己的无知是认识世界的最可靠的方法。(《随笔集》)

5.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安娜·卡列尼娜》)

6.钟声又鸣响了,一声又一声,静谧而安详,即使在女人做新娘的那个好月份里,钟声里也总带有秋天的味道。(《喧嚣与骚动》)

7.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老人与海》)

8.我从没有爱过这世界,它对我也一样。(《拜伦诗选》)

9.自己的行为最惹人耻笑的人,却永远是最先去说别人坏话的人。(《伪君子》)

10.历史喜爱英勇豪迈的事迹,同时也谴责这种事迹所造成的后果。(《神秘岛》)

11.我明白了,我已经找到了存在的答案,我恶心的答案,我整个生命的答案。其实,我所理解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归结为荒诞这个根本的东西。(《恶心》)

12.世界上有这样一些幸福的人,他们把自己的痛苦化作他人的幸福,他们挥泪埋葬了自己在尘世间的希望,它却变成了种子,长出鲜花和香膏,为孤苦伶仃的苦命人医治创伤。(《汤姆叔叔的小屋》)

13.当现实折过来严丝合缝地贴在我们长期的梦想上时,它盖住了梦想,与它混为一体,如同两个同样的图形重叠起来合而为一一样。(《追忆似水年华》)

14.人与人之间,最可痛心的事莫过于在你认为理应获得善意和友谊的地方,却遭受了烦扰和损害。(《巨人传》)

15.美德犹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培根论说文集》)

16.只要你是天鹅蛋,就是生在养鸡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安徒生童话》)

17.谁都可能出个错儿,你在一件事情上越琢磨得多就越容易出错。(《好兵帅克历险记》)

18.我们经历着生活中突然降临的一切,毫无防备,就像演员进入初排。如果生活中的第一次彩排便是生活本身,那生活有什么价值呢?(《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19.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有那么一只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所有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荆棘鸟》)

20.离你越近的地方,路途越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泰戈尔诗选》)

21.悲伤使人格外敏锐。(《约翰·克里斯朵夫》

22.她睁大一双绝望的眼睛,观看她生活的寂寞。她像沉了船的水手一样,在雾蒙蒙的天边,遥遥寻找白帆的踪影。(《包法利夫人》)

23.我听见美洲在歌唱,我听见各种不同的颂歌。(《草叶集》)

24.倘若你能使你的心时常赞叹日常生活的神妙,你的苦痛的神妙必不减少于你的欢乐,你要承受你心天的季候,如同你常常承受从田野上度过的四时。(《先知》)

25.你有一处建在房子里面的小池塘吗?在那个小池塘里,你可以随时观察水中生物生活的每一个片断。(《昆虫记》)

26.不要向井里吐痰,也许你还会来喝井里的水。(《静静的顿河》)

27.一个人只要有意志力,就能超越他的环境。(《马丁.伊登》)

28.站在痛苦之外规劝受苦的人,是件很容易的事。(《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29.我不能想像这样一个人,他认为开棋的时候先走马而不是先走卒对他来说是英勇的壮举,而在象棋指南的某个犄角里占上一席可怜的位置就意味着声名不朽,我不能想像,一个聪明人竟然能够在10年、20年、30年、40年之中一而再、再而三地把他全部的思维能力都献给一种荒诞的事情——想尽一切办法把木头棋子王赶到木板棋盘的角落里,而自己却没有发狂成为疯子。(《象棋的故事》)

30.世界上一切好东西对于我们,除了加以使用外,实在没有别的好处。(《鲁滨逊漂流记》)

31.每当太阳西沉,我坐在河边破旧的码头上,遥望新泽西上方辽阔的天空,我感到似乎有未经开垦的土地,所有的道路,所有的人都在不可思议地走向西部海岸。(《在路上》)

32.上天让我们习惯各种事物,就是用它来代替幸福。(《叶甫盖尼·奥涅金》)

33.念书不能增添智慧。(《痛症楼》)

34.不管我活着,还是我死去,我都是一只牛虻,快乐地飞来飞去。(《牛虻》)

35.这个家庭的历史是一架周而复始无法停息的机器,是一个转动着的轮子,这只齿轮,要不是轴会逐渐不可避免地磨损的话,会永远旋转下去。(《百年孤独》)

36.现在我只信,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玩偶之家》)

37.天才和我们相距仅仅一步。同时代者往往不理解这一步就是千里,后代又盲目相信这千里就是一步。同时代为此而杀了天才,后代又为此而在天才面前焚香。(《侏儒的话》)

38.遭受苦难的人在承受痛楚时并不能觉察到其剧烈的程度,反倒是过后延绵的折磨最能使其撕心裂肺。(《红字》)

39.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临终前他就可以自豪地说:“我已经把自己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40. 凡是有甜美的鸟歌唱的地方,也都有毒蛇嘶嘶地叫。(《德伯家的苔丝》)

41.已经活了七十二岁,依然像是昨天的事:居民点的林阴小路,在歇晌的时间,白人居住区,道旁开满金风花的大街,阗无行人。(《物质生活》)

42.毕竟,明天又是另外的一天呢。(《飘》)

43.盲目可以增加你的勇气,因为你无法看到危险。(《格列佛游记》)

44.每当我追溯自己的青春年华时,那些日子就像是暴风雪之晨的白色雪花一样,被疾风吹得离我而去。(《洛莉塔》)

45.宽宏大量,是惟一能够照亮伟大灵魂的光芒。(《巴黎圣母院》)

46.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的守望者。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我真正喜欢干的就是这个。(《麦田的守望者》)

47.获取一颗没有被人进攻的经验的心,也就像夺取一座没有守卫的城池一样。(《茶花女》)

48.他不知道那个梦已经丢在他背后了,丢在这个城市那边那一片无垠的混沌之中不知什么地方了,那里合众国的黑黝黝的田野在夜色中向前伸展。(《了不起的盖茨比》)

49. 四月最残忍,从死了的土地滋生丁香,混杂着回忆和欲望,让春雨挑动着呆钝的根。(《荒原》)

50.感情有理智根本无法理解的理由。(《月亮和六便士》毛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年中考写作素材积累:我和未来有个约定

全文共 650 字

+ 加入清单

未来,对于我们这种初出茅庐的小屁还来说,还谈不上什么长篇大论,可这样也不能阻止我对未来的憧憬。

有些小孩,对于未来,似乎有些迷茫,但,其实,未来就在我们身边呀!

三四岁时,我对家里的那把大锁望而生畏,它竟然敢把它的小主人---我锁在家里,那时,我就在盼望未来赶快出现,这样,我就能"制服"那把大锁了!现在,我可以了,这不就是三四岁时想的未来吗?

五六岁时,弟弟诞生到这个世界上,我哭着闹着要抱抱弟弟,妈妈总说:"你太小了,等你长大了。"那时,我在想,等我长大了,一定要抱弟弟。现在,我可以抱了,这不就是五六岁时,我想的未来吗?

转眼间,上一年级了,偶然看到一本,怎么也看不懂里面的内容,只知道里面写了贾宝玉,我渴望弄明白,就想:我现在弄不懂,以后长大了一定要弄明白!现在,看了,才明白"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境界,这不就是一年级,我渴望的未来吗?

时光流逝,我从什么也不懂的小屁孩变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可未来并没有停止啊,她依然在快速地流逝,我的梦想

也随着发生了变化,小时候,我渴望长大,渴望未来,现在我依然渴望长大,渴望未来,但我更渴望成为作家!

作家,以前我是望而却步,现在,我不怕了,我开始爱它,我疯狂地读书,渐渐的一本本有厚有薄的书成了我的俘虏,我依然渴望着书,渐渐地,我的作文水平从"乙"变成了"甲+",我依然希望写作文,似乎,写作文成了我最大的乐趣。其实,我是在向未来招手呀!我是在向作家招手呀!

未来,我和你有一个约定:十年后的今天,我一定要成为作家,我一定会实现这个约定!

哦!我和未来有个约定!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正能量的励志中考素材

全文共 1152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翅膀虽轻,但却拥有飞翔蓝天的力量,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正能量励志中考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纵观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许多在商业、媒体、政坛中的杰出领导都经常会做出一些糟糕的决定。他们缺少的不是智力,而是智慧,因为在泰坦尼克撞到冰山之前就能发现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公元三世纪时的哲学家普罗提诺认为有三种不同的知识来源:感性知识、理性知识、直觉知识。直觉知识--或者说是智慧--在我们今天也是最需要的。生活中有一种智慧,就是要能知道,有些事情的最终结果和我们眼前所看到的情况也许并不一样。很多事情,特别是那些曾经最为让我们心痛之事,在我们以后回忆起来时,和我们当初经历它们时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在我二十几岁时,我爱上了一个自己从没见过面的男人,我喜欢他的文字,他叫博纳德.莱文,一位《泰晤士报》的专栏作家。我每次都会把他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剪下来保存,标记好,并且把上面的文字牢记在心。后来我终于见到了他,见面时我激动得张口结舌,一句话也没说出来。尽管如此,他还是请我吃了饭,我打算在约会的这段时间读遍他的作品。我们的爱情持续了七年,在我三十岁时很想结婚生子,可是他却只喜欢养猫。所以,我做出了一个让自己都感到震惊的决定:离开这个我深爱着的男人。现在可以这样说,如今我生活中发生的所有幸福的事情--我有了孩子、我写的书、我在网络上办的《赫芬顿邮报》,甚至我今天能在这里演讲--都要归功于一个我深爱的男人没和我结婚这件"倒霉事"。

记住,生活中的一件坏事情往往会是另一件好事情的成因。昨天,即将在这里毕业的一位名叫麦克斯的同学告诉我,他想报一个艺术班,可那个班里已经人满为患,他只好放弃,但正因如此,他才有机会遇到并报了一个他真正喜欢的哲学班。所以,正如麦克斯同学所说:"正因为遇到了倒霉事,我才获得了幸运。"

智慧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无畏,这并不是说我们要逃避恐惧,而是不要让恐惧挡住我们的路。我在生活中有一次陷入了低谷,我写的第二本书被37家出版社退了回来。在我收到第25封退稿信时,你们也许就觉得我会这样想:"我走错了路,最好还是换个职业。"

我没这样做,那时我已经穷困潦倒,沮丧地走在伦敦的街头,这时我看到了一家巴克莱银行,于是走了进去,我身无分文,只有一个豁出去的胆子。我找到经理向他请求贷款,虽然我没有任何资产,但伊安行长还是借给了我一笔贷款。这改变了我的生活,有了这笔钱,我就可以在以后收到退稿信的期间里生活下去。

后来,我的书终于出版了,也还清了贷款。所以说生活中经常是这样,成功还是失败,就看你能否坚持住,站起来的次数超过了跌倒的次数,你就会看到成功的曙光。

母亲曾经多次对我说一句话:"天使会飞是因为他们的心轻。"我在生活中体会最深的是,失败不是成功的死敌,而是成功的一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高考写作素材:“共享单车”更需要共同保护

全文共 155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其实,摩拜单车自入市以来,曾多次被人为破坏,破坏方式五花八门,有的被扔河道,有的二维码遭喷漆,有的被从楼上直接扔下,有的车胎被割开。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备考的同学准备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近日,摩拜单车官方公众号曝光了一起摩拜单车遭人为破坏的事件:一男子将多辆摩拜单车扔进黄浦江,之后又砸坏了6辆。所以该公众号发出“摩拜单车已身负重伤,需要你们的救援”,向社会寻求目击证人。其实,摩拜单车自入市以来,曾多次被人为破坏,破坏方式五花八门,有的被扔河道,有的二维码遭喷漆,有的被从楼上直接扔下,有的车胎被割开。而据报道显示,在“共享单车”成为绿色出行工具,广受群众欢迎的情况下,恶意毁坏车辆所造成的损失,也成了企业难以承受的成本负担和共享单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与障碍。

尽管网约单车的出现还很“稚嫩”,存在一些弊端甚至影响用户体验,但其具有的发展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单车租赁不仅利民便民、绿色环保,是时下最便捷健康的短途出行方式,与互联网的完美对接,更打破了传统固有的存取车方式,使得在一座城市的任何一处,都能借助手机的APP终端实现存取车和埋单缴费,同时,出行是高频应用,其分享经济模式也颇被资本看好,除了摩拜单车和ofo,这个领域还有小鸣单车和优拜单车等。小鸣单车10月份宣布已完成1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优拜单车计划11月份正式上线。由此可见,不用太长时间,网约单车就会在“占领”京沪等大城市的同时,迅速向中小城市扩展。非但会成为城市民众新的便捷出行方式,更有助于社会绿色环保意识理念的提升。

显然,网约单车租赁的便捷和“无人看守”,也成了一座城市文明素质的“试纸”,对共享单车进行“花式”破坏的丑陋行为也是频频上演,一直对单车租赁未来踌躇满志的摩拜单车企业似乎也有些招架不住,不得不通过公众号向社会“告饶”:摩拜单车已身负重伤,需要你们的救援。既有呼吁社会善待单车之意,同样更有对政府加强公共管理的期盼。相关数据表明,摩拜单车成本大概是3000元左右,在没有损坏正常运营情况下,需要2年左右才能收回成本。即便其他企业单车成本较低,在“满负荷”且无损坏的前提下,收回成本也需要半年,如果“花式”恶意破坏频率继续升高和蔓延,非但让共享单车企业呈现“负效益”,能否可持续下去,着实都很难说。

其实,因为用于租赁的共享单车多是由企业定制生产,与市场销售自行车有很大区别,又具有特制的定位扫码系统,能被个人占为己有的可能性不大,即便是故意隐藏或“花式”破坏共享单车的“肇事者”,也完全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恶意发泄而已,应对这种畸形心态驱使的恶意破坏,仅靠企业完善管理加强防范是远远不够的。实际上,网约单车企业不只是一种经营行为,同时也是向社会提供的一项公共服务产品,共享单车必须依靠政府和全社会共同来保护,笔者以为,经营企业应当与政府相关行政执法部门联手建立一套共享单车的保护机制,对于诸如像整车“扔进河道”, 二维码及整车喷漆等完全让单车失去共享价值的行为,警方更应当及时介入,将其列为损害公私财物案件来查处,总之,共享单车需要共同保护,既是在维护企业合法利益,更是在维护公共利益。

无论是由政府兴建的公共服务设施,还是由企业提供的经营性公共服务产品,市民群众有免费或有偿使用的选择,却没有随意甚至故意损坏的权利,共享单车遭遇各种“花式”破坏,更说明即使在北京这样的国家首都城市,市民的文明素质和修养也有待进一步提升,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企业的不断涌现兴起,政府和企业为城市公共服务提供的各种“自助”设施、设备甚至代步工具势必会更多,文明素质提不上去,保护共享设施、设备的意识不能提高,不只会遏制城市文明进步的脚步,让城市公共服务的成本大幅增加,最终损害还是自己,北京如此,其他城市同样更不例外。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有关文化的中考素材积累

全文共 1650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文化(culture)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曾经创造过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再次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财富,但同时我们的文化也受到了世界文化的影响,如何在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发展本民族文化,接受外来文化,是处于当今世界一体化中的中国人应该思考的一个时代性问题。

此主题既能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热点,又能引导考生增强民族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因此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立意:传承既是为了保护,更是为了发展;传承与创新并不矛盾,创新乃是为了更好地传承。

真正优秀的东西,是不受时间和地域等因素制约的。因此,我们要大胆传承一切优秀的东西。此外,传承还需要勇气,需要眼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是今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最火的节目,其中的优秀选手,比如武亦姝,也迅速成为了网络红人。从本质上说,《中国诗词大会》也属于一档真人秀类节目。当今中国,真人秀类节目占了中国电视节目的半壁江山,而且收视率居高不下,但质疑和抨击之声也不绝于耳,能像《中国诗词大会》一样得到众口一词追捧的,其实不多。从中,我们能得到一些什么启示呢?

请联系社会现实,选择一个观点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是现象,我们需要分析其内在的原因。《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成功并非偶然,它不是一炮走红,而是有一个积淀的过程。其第一季是在央视科教频道播出后,反应虽好,但不够热烈;第二季则放到了央视第一频道的黄金时间播出,舞台设计更为精美,比赛过程更加激烈,形式更加活泼,飞花令、百人团等形式让人耳目一新,一改文化类节目的刻板面目。实际上,央视此前的系列“大会”类节目也为它积攒了人气,像《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等,都是可圈可点的,播出时也刮起了阵阵旋风,成为荧屏的热搜节目,只不过《中国诗词大会》的热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从文化角度思考,这种对古典文化的回归是时代的需求,是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实力的需要。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对世界文化的学习达到了一个高点,但我们的价值观和文化属性渐渐在模糊,我们需要重塑我们的文化自信。

从综艺节目的创新和本国化上,也可以得到一些启示。过去的一些真人类综艺节目,很多是简单照搬或复制外国的形式,我们的真人秀节目应该有新的突破,我们要打造符合中国观众的本土真人秀节目。像此前的《中国达人秀》《生存大挑战·重走长征路》等,就因有鲜活的中国元素,而受到追捧,《中国诗词大会》更是如此。

还可以从节目的雅俗上去思考。一些真人秀节目“取向恶俗”,大量模仿西方真人秀节目中的“人性污点、暴力、性和巨额奖金”等内容,这种“庸俗、低俗、媚俗”是要遭到摒弃的,有的真人秀节目就因此而遭到禁播。《中国诗词大会》活泼美丽,格调高雅,富有文化内涵,每次节目都如一道文化大餐,唤醒了中国人的诗心,激发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原因多样,我们可以谈一点,也可以多样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写文章不是对这个问答题的简单回答,而是要联系现实来分析真人类节目的优劣。寻找到原因后,我们还可以将其成功原因推及到社会中的其他领域,从而得出一个更有高度的一般性结论。

1.关于戏剧文化的作文写作素材

2.中考必备作文素材:人格与文化

3.有关文化的中考素材积累

4.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中考素材:美食

5.中考作文素材:中西节日文化

6.有关学术文化的中考素材:低调的大师

7.2017中考素材:丝绸之路文化

8.提高语文素养的文化典故

9.2017中考素材:清理文化环境

10.作文素材:笔尖和键盘都在传承汉字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中考素材之走向平庸

全文共 597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生活中的我们往往欠缺对对手能力的估量,而往往给自己安排了一个较低的位置,就这样,我们一步步从优秀走向平庸。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有这样一个实验:一位长跑运动员参加一个5人小组的比赛,赛前教练对他说,据我了解,其他4人的实力并不如你,于是,这名运动员轻松地跑了第一名。后来教练又让他参加了一个10人小组比赛,教练把其他人平时的成绩拿给他看,他发现别人的成绩并不如自己,他又轻松跑了第一名。再后来,换了一个地方,赛前,关于其他运动员的情况,教练并没和他沟通过,在5人小组的比赛中,他勉强拿了第一名;之后10人小组的比赛中他就滑到了第二名。而实际的情况是这次各个组的其他参赛运动员同第一次的水平完全相同。

是的,生活中的我们往往就是这样,欠缺对对手能力的估量,而往往给自己安排了一个较低的位置,就这样,我们一步步从优秀走向了平庸。

一个着名的企业家曾经说过,一个优秀的人才,他的自信力恒久不衰。假使我们原先是一块金子,最后也会因为缺乏永恒的自信,而甘心变为一粒沙子。我们原本是优秀的。只不过,是我们缺乏自信心,一步一步把我们从优秀的高位上拉下来,一直拉到了平庸的位置上。自甘平庸,是人生的一场灾难,也是人生的悲剧。只是,更多的时候,是我们自己,导演了这场灾难和悲剧。

素材运用:假使我们原先是一块金子,最后也会因为缺乏永恒的自信,而甘心变为一粒沙。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关于母爱的高考写作素材

全文共 1678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母亲,似乎永远是我们心里最柔软的地方,那么这根心弦是如何被拨动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母爱的相关材料,欢迎阅读,谢谢!

最新一期的《朗读者》主题是“眼泪”,斯琴高娃朗读了作家贾平凹的一篇散文《写给母亲》。

母亲,似乎永远是我们心里最柔软的地方,那么这根心弦是如何被拨动的?我们先来看一下斯琴高娃的这段朗读吧。

关于“母亲”的角色

14岁登台,纵横影坛50多年,从雍容大气的西北老太太、底层小人物的党员二楞妈、到康熙皇帝背后贤德的孝庄,无数身份地位迥异的母亲角色,被斯琴高娃演绎出“一人千面”的境界。

董卿问:你在演母亲的角色的时候,会想到自己的母亲吗?

斯琴高娃:“戏中我演了这么多母亲的眼泪,其实都来源于戏外我母亲的眼泪,所以我演绎的很多人物身上都有我妈妈的影子。”

小老太太的眼泪

小老太太,斯琴高娃用这个词来称呼母亲。而关于母亲的形容词,斯琴高娃用得最多的是坚强。

1950年,斯琴高娃出生。1954年,斯琴高娃父亲去世。加上随之而来的六十年代的“困难时期”,可以说,斯琴高娃童年时期的生活并不轻松。面对种种艰辛,斯琴高娃说她母亲那时候很少哭泣。

“小老太太特别特别坚强”,斯琴高娃多次提及母亲的这种性格是如何影响她和她的兄弟姐妹。然而,有一次,她的母亲却流泪了……

有一回,在《康熙王朝》的拍摄现场,母亲看到了斯琴高娃扮演的80多岁的孝庄皇太后,结果,母亲一看女儿的装扮就哭了。

“看见女儿变得这么老,比我还老这么多,我心里接受不了,我知道这是假的,可是还是难过,不忍心看。”

听到这个原因的时候,我也不禁心头一酸。

想到筷子兄弟的那句歌词:“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变老了,我愿用我一生换你岁月长流。”一直以为是自己在担心父母变老,没想到,渐渐长大、变老的我们,同样让他们难过。

“我不会打扰你”

斯琴高娃是第一位获得金像奖的大陆女演员,有人评价她说是真正的表演艺术家!然而,一部部佳作背后却总是充满辛苦和伤痛。

在剧中,为了呈现出最佳效果,斯琴高娃曾三次坠马,第一次轻度脑震荡,第二次面部受伤,第三次更是严重到尾骨摔裂。

“变成半残废了,但是没关系,我还在坚持。”斯琴高娃继承着母亲的坚强和刚毅,她没有为这些流过眼泪,还调侃说掉眼泪也好不了。但面对这般情景,她家那个坚强的小老太太却常常流泪。

9年前,在斯琴高娃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的前夕。有媒体拜访了当时已经有77岁的斯琴高娃老母亲。

在她家,无论是客厅,还是卧室,几乎任何能摆放照片的地方,老人家都放着斯琴高娃的照片,为女儿的成就而骄傲。不过,她最惦记女儿的一直还是,“如果累了,就别拍那么多戏了。”

而面对女儿的时候,斯琴高娃却说母亲很少夸她。母亲从来都默默支持她,每次看望她,还总会强调:“我不会打扰你,我不会打扰你。”

支持你、担心你、又不敢打扰你,这或许就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影子。

你心有向往时,她支持你向前走;

你路上有坎坷的时候,她担心你受伤;

你往高峰不断攀登的时候,她在一旁,不敢打扰你。那个曾经被你惹得气急败坏的妈妈,终有一天变得“小心翼翼”。

“我妈一定还在牵挂着我”

为何选择贾平凹的这篇《写给母亲》,斯琴高娃回答说:人虽然是去了,一个在地上,一个在地下,阴阳相隔,但是互相的那种牵挂,是永生永世的。

文章里,作家贾平凹写到:

我觉得我妈还在,尤其我一个人静静地待在家里,这种感觉就十分强烈。我常在写作时,突然能听到我妈在叫我,叫得很真切,一听到叫声我便习惯地朝右边扭过头去。

当然是房间里什么也没有……或许,她在逗我,故意藏到挂在墙上的她那张照片里,我便给照片前的香炉里上香,要说上一句:我不累。

对于这种阴阳相隔的相互牵挂,斯琴高娃自己也说到:

“我常常会听到我妈妈在唱歌呀,真的,我妈妈的喜怒哀乐,那些表情历历在目,好像都是忘不了的。”

所以,当她读到最后这几句的时候,“妈是死了,我在地上,她在地下,阴阳两隔,母子再也难以相见,顿时热泪肆流,长声哭泣啊。”她哭了,董卿哭了,全场观众也都哭了……

就像一个网友说的那样:她读得很慢,但读着读着,我眼泪就下来了。

有人说,世界上也唯有母亲,是可以为儿女榨干最后一滴血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高考作文写作之素材使用技巧

全文共 3251 字

+ 加入清单

一、特殊化,陈材新用

生活中的反常(特殊)现象,容易产生轰动效应。由此,如果作文也写一些“反常(特殊)现象”,既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又能拿到高分,何乐而不为呢?如2008年上海作文题是“他们”,不少学生都选取了城里农民工这一群体,可有一位考生却写农民工的子女,选材角度新颖,获得了该年度惟一的满分。这位考生的办法就是把素材中的“人”要素特殊化了,收效很明显。请看例子:

(1)我迷上了电脑——奶奶迷上了电脑(人物特殊化)

(2)我跟爸爸看表演——我骑在爸爸肩上看表演(方式特殊化)

(3)县长巡视保密室——县长被挡在保密室外。(事件特殊化)

(4)学校里响起了歌声——村头广场响起了歌声。(地点特殊化)

二、设细节,粗材妙用

不少考生要么感到自己生活平平淡淡,波澜不惊,实在不能求新求异;要么有了新鲜的素材,却因为表述笼统而不能打动人心。存在这些情况怎么办?将素材的闪光点用“慢镜头”语言充分展示,动人的细节自会传递出感人的力量地。写考试失利的文章很多,但多清汤寡水,无滋无味,看下面的例子:

苏格拉底喝下绿色的毒酒;伽利略软禁在不见天日的室内细细擦拭着望远镜;居里夫人在实验室吐出一口鲜血,染红了操作台……政治打压、宗教迫害、放射性毒素侵害……科学家们不顾这些,他们坚持真理,拖着历史的车轮向着正确的方向滚动。

这位考生没有罗列科学家们的成就,而是将历史人物放入特定场景,描述他们在困境中坚守之姿,当镜头语言在时空中横扫,我们油然而生对伟人的无限敬仰之情。

其实,“慢镜头”语言就是给历史人物创设一个场景——何时、何地、何景,人物在这样的场景中何为,尤其要将人物的动作和神情细致描绘。当笔力集中于此,寥寥数语亦足以动人心魄。

因此,平时作文中,在平凡平淡的素材中有意识地;加入这样的“芝麻虽小、香气扑鼻”的有趣的生活细节。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善变通,一材多用

有一些素材看起来与文题关联不大,但如果善于变通,巧妙处理,完全可以成为文题合适的题材。因为一个感情材料,客观对象,都是多种规定的复杂的统一体,其内涵往往是多层的、多义的、多向的,都具有多层次开发、多角度利用的可能性。比如下面的素材就可以作多角度的开掘。

袁隆平:一生以水稻为伴,被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第一,从做事持之以恒的角度立意:再平凡的工作,只要用心去做并且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做出伟大的成就。

第二,从探索科学真理的角度立意:要敢于挑战权威,只有如此,知识才能创新,科技才能进步,当然了挑战权威要具备非凡的胆识和学识,是能干而非蛮干。

第三,从品德修养的角度立意:无论名声有多大,都不能忘本,淡泊名利,痴迷于自己的追求,才会收获最大的财富。

第四,从人生目标的角度立意:人生要有远大的目标,要以天下为为己任,把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类作为最大的幸福,这样的人生才是最完美的,这样的人物才是最风流的。

由此可见,同样一个材料,只要你取舍得当,挖掘得当,是可以适应许多不同的题目的。这里,关键看你会不会多角度多侧面地看问题,善于分析,善于化大为小,化虚为实。

四、细梳理,教材活用

有时候,为了写篇文章,可谓挖空心思,绞尽脑汁。静心想想,我们学了十几年的语文,写作文时真得就没有可用之材吗?其他渠道不说,其实在我们的语文课本里就有着丰富的资源。教材中的文章就像我们熟悉的朋友,可以经常阅读与品味,把这样的“朋友”运用于自己的作文里面,就有“近水楼台先得月”似的轻车熟路般的感受。其中很多文章是经典名篇,经典不但可以陶冶情操,常读常新,而且还蕴涵着丰富的作文素材。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浪淘不尽”的“千古风流人物”,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有“千里澄江似练,翠蜂如簇”的“怀古金陵”;有李白的飘逸,有杜甫的沉郁;有苏东坡的豪放,有柳耆卿的婉约;有鲁迅的深刻犀利,有徐志摩的柔婉绮丽;有冰心的冰清玉洁,有舒婷的侠骨柔情;有莫泊桑的《项链》警示那些虚荣心极强的人悬崖勒马,有巴尔扎克的《守财奴》拯救无数陷入“孔方兄”的魔爪不能自拔的灵魂;有马丁?路德?金深沉的呼喊——《我有一个梦想》,有亨德里克?房龙真诚的呼吁——《宽容》……如此丰富的内容,为什么学生视而不见呢?我们以为,学好课本,疏通写作之源;利用课本,多角度写好作文;挖掘课本,加工课本,与高考[微博](课程)作文衔接,如果再辅以老师的身体力行,亲自下水,写一些示范作文,提高作文水平应当是可以期待的。看一段文字: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是你啊,旷达的子瞻,泛舟赤壁。你心中何尝不想“至君尧舜上,再使风流淳”?可你逃不了“乌台诗案”,你选择了黄州,造福一方百姓又何尝不好?“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那雄姿英发的周瑜,你仰慕他,然而,你终是你,变人生的轨迹未尝不可?高歌“一蓑烟雨任平生”岂不快哉?

这是2009年安徽考生《抓住机遇,成就伟岸》中的文字,不说语言的流畅优美,但就素材的使用,《前赤壁》《赤壁怀古》,哪个不为我们熟知?语文课本就是一个蕴藏丰富素材的宝藏啊!

五、开茅塞,触类旁通

为了备战高考,考生要记忆大量的成语,而言简意赅的成语就是我们鲜活的素材库,将成语便素材,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看一例子:

曾经才华横溢的江淹,让无数的后人为他的凋谢而惋惜。少时家境贫寒,江淹却勤于读书,苦于学习。优越的天赋与不懈的努力最终造就了他的文学成就。然而,声名鹊起动摇了他写作的原则。为了名与利,他不再用心属文,直至灵感消逝,文思减退。渐渐步入写作的低潮,终以“江郎才尽”名留文坛。

该考生将成语变素材,既可见其文学积淀,又显其考场机智,值得我们深思。很多成语就是一段悲欢故事,一个生动灵魂,像“卧薪尝胆”“握发吐哺(周公)”“高山流水”“韦编三绝(孔子)”“曳尾涂中(庄子)”“开天辟地(盘古)”“精卫填海”等等不可胜数。

我们还背诵了大量的诗文名句,为什么有些同学只想到用辛辛苦苦背诵的诗文名篇名句应对默写,却想不到将其用于作文。看一例:

所以你惊叹,榆柳萧疏交相掩映的阁楼上,孟郊在万籁俱寂的黑夜,看到了划破黑暗的嵩山白雪;所以你静默,明月入怀的夜晚,张九龄在清寒的夜露中看到天涯尽头的悠长相思;所以你悲伤,在阳光铺洒碎银的清晨,李商隐在镜中看到了流年偷换;所以你明白“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所以你惊喜“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倚江楼”……

引用诗句,列举诗人,既展示了非凡积淀,又让文字得染诗情画意。相信,每个同学都有丰富的诗文素材。

六、吐心曲,倾情表述

文章特别是散文要以情动人,但材料的表达不是空泛的抒情,而是把深沉蕴藉的情感融注于笔端。很多学生习惯用第三人称陈述材料,而不涉及自己的主观感受,特别是对史料的使用,这种处理方式并不高明。其实,展开自己的心灵,让材料的再现和自我的情感发生化学反应,其间的涟漪更能激荡读者的共鸣。看一例:

每每独坐斗室,吟哦着陶令“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时,我的心会立即变得水晶般明净,充满了恬然;每每在寒食端午,想到甘心自焚于烈火中的介子推与那正值盛年却投身汨罗的三闾大夫枯槁的身形时,我的心会猛然紧缩,任泪水在一阵阵刺骨的痛中注满眼眶;每每失意之时,瞥见案头张载的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豪言时,我那濒临破碎的意志又会慢慢变得坚强起来……

把史料与自己的感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收到了强烈的表达效果,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一个有追求、能担当的青年的强烈的心声。丰富真挚的情感为文章增色不少。

由此可见,当我们贴近这些材料中的人物的心灵,用文字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这些材料就不再是冷冰冰的或陈旧的印记,而是存在于生命长河的锦缎华彩,它们有质地,有光泽,它们有血有肉,它们有温度,有气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中考作文素材:回味

全文共 970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每当我们站在岁月的旅程中暂憩时,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走过路,无论什么样的人,在其内心都会有或多或少的遗憾。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太阳隐去,夜幕降临,一轮空灵的月亮悬挂在空中,向大地倾吐着光辉。蛐蛐也不鸣叫了,沉醉其中,回味着那已过去的光阴。

临近盛夏,天气渐渐闷热起来,当最后一场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时,也预示着我们的小学生活即将画上句号。

吃完晚饭,悠闲的向班级走去,一轮明月高悬天际,偶尔一阵凉风掠过,顿觉清爽。走进教室,同学们已经到得差不多了,八盏荧光灯把教室照得如同白天,头一次这么安静,只听到班级后面的钟滴答滴答的响着。不知过了多久,班主任走进了班级,大家“蹭”的一下都坐直了,几十双眼睛齐刷刷的望着她,她也看着我们,没有说话,仿佛有一个世纪那么长,她终于打破了这平静。我一句话也没有听进去,只是盯着她看,恍惚间听到她说:“毕业了,你们每个人都送我一件礼物吧。”礼物?我一下回过神来,刚要毕业,就跟我们要礼物?大家都不由之主地低下了头,轻轻叹气,又摇了摇头。礼物,自然是没有的。

正当大家都摇头之时,教室里的一张凳子响了一下,只见一个身影穿过狭长的走道,站在了班主任的面前,抱住了她,时间仿佛定格在了那一刻。一会儿,她微微笑着说:“还是小杰最懂我。”又是一声凳子挪动的声音,又是一声,又是一声……就跟约好了似的,大家纷纷起立,自动站成了一排,向讲台走去,挨个和她拥抱。她的怀抱竟那么温暖,平日里对我们严格的她,此刻俨然是另一个人。

晚自修结束的铃声响了,月光下,她站在塑胶跑道边目送我们离去,我最后看了她一眼,她一点儿也没有变,和一年前一样,个子不高,脸颊因冬季寒风的凛冽而留下两抹化不开的红色,不漂亮,却很精神。她又好像变了,那说不出道不明的情愫就一直放在心中吧。不变的是人,变了的是心,是岁月的永恒。

季节更替,辗转流年,当我慢慢长大,我也逐渐明白,这何尝不是她送给我们的毕业礼物,她是用一种无声的语言教会我们爱,教会我们包容。我的眼前仿佛又浮现那天的场景,一轮明月高悬,塑胶跑道边树影婆娑,那个离别之时沉默不语的她,那个和我拥抱的她,那抹月光下微笑的她……

月光吐露着皎洁的光辉,没有发出一点儿声响,我凝望着那轮明月,在毕业季的回味中我已经从稚气未脱的孩童成为一个懂得爱和包容的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高考写作素材:自私的代价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自私是指只为自己、只为个人利益考虑. 于是,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场合、各个角色里就有了自私. ­ 拥挤的公交车上,自私是不顾他人地乱挤; 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高考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有些文章你注定一辈子没法忘记。我做编辑时,接到过一篇来稿,读后,感动异常。这位作者名不见经传,但,我把它一字一字地抄了下来。

现在,我把这篇文章抄给你:

这是一个听来的故事。

越南战争中,一个美国士兵打完仗后回到国内,在旧金山旅馆里他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午夜,他给家中的父母打了一个电话。

“爸爸,妈妈,我要回家了。但是我要你们帮一个忙,我要带一个朋友一起回来。”

“当然可以。”父母亲回答说。“我们见到他会很高兴的。”

“但是,有件事一定要告诉你们,他在那可恶的战争中踩响了一个地雷,受了重伤,他成了残疾人,少了一条腿和一只手。他已无处可去,我希望他能和我们住在一起。”

“我们为他感到遗憾,孩子,我们帮他另找一个地方住下,好吗?”

“不,他只能和我们住在一起。”

“孩子,你不知道,这样他会给我们造成多大的拖累,我们有我们的生活。孩子,你自己一个人回家来吧。他会有活路的。”话没说完,儿子的电话就断了。

父母在家等了许多天,未见儿子回来。一个星期后,他们接到警察局打来的电话,被告知他们的儿子坠楼自杀了。悲痛欲绝的父母飞到旧金山,在停尸房内,他们认出了他们的儿子,然而,他们惊愕地发现:他们的儿子少了一条腿、一只手。

我说过,有的文章注定让你记住一辈子。因为,它震撼我们的心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考写作素材:留住那份纯真

全文共 1401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失去一些东西,比如欢乐,比如纯真……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从眼前翩翩而去的蓝蝶,勾勒出曾经在这里的纯真。还清楚地记得,那个春天,我们的最后一次见面。

——题记

睁开眼睛,面对着这片草原,被掩没在青绿中。我们只是并排地坐着,坐在属于我们的天地里。不知多少次,我们一直在这里,看着太阳出来,当第一缕金光划开天际,我们总是手握着手,紧紧地,我们的眼中充满了对新的一天的希望,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我们不需要言语就能明白彼此的思想,只因为我和你拥有着相同的梦想。

被一个寒冷的冬天阻隔了我们每天要做的事。那天,我们来到那个草原。看到你,我心里总有踏实的感觉,但我总是害怕,害怕有一天,你真的会离开,虽然我们许下了千千万万个心愿,要在一起!

一个星期前,我发现你失去了以前的笑颜,我问过你为什么,但你总是说没有什么,就说是心灵相通也好,我总认为你有什么心事。作为朝夕相处的伙伴,我不愿意看到你难过。后来我坚持问你,你终于忍住泪水告诉了我说:“我想我要离开了,我要搬去国外了,我怕你难过,所以我不想和你说,我想自己默默地离开,告别信我已经放在了草原那个我们经常去的地方,我想你一定会看到的。”我顿时就愣住了,我不敢在看你。你牵住了我的手,温暖的手……那天我们来到草原上看落日,两双晶莹剔透的眼睛中流露出相同的情感。我们依然是紧握着手。

“明天就要走了吗?”我轻轻地问你。你只是点了点头。我底下了头。“这是最后一次了,我们一起玩吧!像第一次一样,好吗?以前,也是这个季节。”看着你,又一次地笑了,多么灿烂,美丽。我们牵起了手,在这个小小的世界狂奔,享受着彼此带来的幸福,我是多么希望时间过得慢一点,慢一点。这是最后一次!

累了,我们躺在草地上,和煦的阳光照在你的脸上,我看着你,你看着我。仿佛又回到了以前。一只蓝蝶,从我们之间飞过,那个时候……

黄昏,我们站在海边,手拉着手。你对我说:“我们,今天有第101个誓言,永远的誓言。我会在海的那边,永远地记住你,每天我都会清晰的记得,其他99个誓言。还有,我很抱歉,我们第一个誓言,要在一起,我不能信守了。”看着你的眼神我知道,你很内疚,但是我安慰你:“没关系,第一个誓言并不是没有了,我们依然在一起,我们的心在一起,我们的梦想在一起,无论人在哪里!”“嗯”你笑了,我也笑了。我们还有我们的梦想。

回去的路上,在路口,我们将要分别了,这一次,也许是永远。我们轻轻松开紧握的双手,各朝一边走去。我停下来,回过头,你也回过了头,我们不约而同地说:“一定要快乐!”然后你便迅速跑开了,我好想好想跟过去,但是我只能目送着你离开……

第二天,阳光明媚,我急匆匆地跑到草原,那边,那边,我竟想象中看到了你的身影,在那里向我挥手。可是蓝天下,茫茫一片绿。心里有些失落,我在草坪上走着,一封信悄悄地躺在那里。是你的信,我捡起它,心里一阵痛。没想到,你走地如此匆忙。

我抬起头,一架飞机从头顶飞过,你在吗?我在看,我在看蓝天上,你,在看蓝天下吗?

真的记住,记住蓝天下,我们的回忆,101个誓言,还是还是,我们的纯真。

隔海相望,面对天涯一方。我想你了,我还清晰地记得你的样子,你的笑颜。为了这,为了我们的梦想,我始终将你的笑容挂在脸上,我会快乐。

我们在这里见面,在这里分开。一个季节,我们的季节。

面对大海,我静待春暖花开,回到那个时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以机遇为话题的作文写作素材

全文共 129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普天之下,善于利用时机者始能得到。机遇对任何人是平等的,能不能抓住它,主动权在每个人手里。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历代十大著名辩士,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理论论据

1、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旧五代史·晋书·安重荣传》

2、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易经·系辞下》

3、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中国谚语

4、见机不遂者陨功。汉·桓宛《盐铁论·击之》

5、圣人不能为时,时至亦不可失也。《三国志·吴书·诸葛属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6、有机不可失,无机不乱抓。中国谚语

7、小心等待,必要抓住时机。[英]弥尔顿《复乐园》

8、生活就好比打仗,它的规律很简单,不要坐失良机。[前苏联]高尔基《可笑的奇闻》

9、普天之下,善于利用时机者始能得到。[英]艾略特《亚当·比德》

10、选择时间就等于节省时间;而不合乎时举动则等于乱打空气。[英]培根《论敏捷》

11、万物皆有时,时来不可失。中国谚语

12、如果你在时机成熟前过急行动,你将必得去擦抹悔恨的眼泪;而如果你放过一次成熟的时机,你将永远抹不干懊丧的眼泪。[英]布莱克《结婚戒指》

13、取天下与守天下,无机不能。宋·苏洵《远虑》

14、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宋·苏轼{代候公说项羽辞}

15、大丈夫相时而动。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

16、水磨不可能用已流逝的水来磨面。[英]赫伯特《智慧之箭》

事实论据

1. 诸葛亮待机而出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著名政治家,军事家。15岁时随家人为逃避战乱,离开山东老家辗转到湖北襄阳避难。17岁时隐居在襄阳城西的隆中。诸葛亮少有大志,常把自己比作春秋时大政治家管仲和军事家乐毅。因此,他隐居隆中边种地,边修学,静观天下,待机而出,人称“卧龙”。

汉末以来军阀混战的形热已趋明朗。曹操基本上统一中国北方,势力最大。孙权割据江东统治巩固势力次之。刘表、刘璋等军阀也各有地盘。刘备在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军中,组成了一个势力不大的军事集团,但屡被曹操击败,被迫辗转投靠,没有自己固定地盘。为发展自己势力,到处访寻人材。他“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诸葛亮向刘备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并提出了对策,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

诸葛亮登上政治舞台,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掌握着军政大权。他联孙抗曹,取得著名的赤壁之战的胜利,并乘机占领荆州,进军四川,取得益州,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为刘备建立和巩固蜀汉政权,作出了巨大贡献。

2. 拿破仑捕捉机遇

拿破仑·波拿巴,法国18世纪政治家,军事家,法兰西第一帝国和百日王朝皇帝。可他原来只是一个小小的尉级炮兵军官。

1793年,他被汇报会往前线,参加进攻土伦的战役。正当革命军前线指挥官面对土伦坚固的防守犯难的时候,拿破仑立刻抓住这个机会,直接向特派员萨利切蒂提出了新的作战方案。在特汇报会员苦无良策时,看拿破仑的方案很有新意,就立即任命拿破仑为攻城炮兵副指挥,并提升为少校。拿破仑抓住这个机遇,在前线精心谋划,勇敢战斗,充分显示出他的胆识和才智,最后攻克了土伦。他因此荣立战功,并被破格提升为少将旅长。终于一举成名,为他后来叱咤风云,登上权力顶峰奠定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于对联的故事作文写作素材

全文共 818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一、愧添门联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是一代词宗,他的词,开豪放派之先河,对后代影响深远。他的诗文,书法,造诣很深,成就超过了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是北宋“三苏”中的佼佼者。

苏东坡是四川眉山人,自幼博览群书,才智过人。八岁时,曾因纠正老师的错误,令老塾师刘微之自惭形秽。十一岁时,写了著名的《黠鼠赋》。从此,名闻遐迩,常常受到称赞。

少年的东坡,有点名气之后,不禁沾沾自喜,有些飘飘然了。有一年除夕,他的父亲,叫他写一副对联。他乘兴写了: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这样一副对联,贴在大门上。

几天后,来了一位白发老翁,手持小书一本,口称:“特来向苏公子求教。”苏东坡看到有人上门求教,心里很欢喜。不料,接过老翁的小书,打开一看,不禁呆了,因为,书上的字,他一个都不认识。老翁笑道:“请苏公子赐教。”

苏东坡顿时面红耳赤,只得认错,“请老爷爷原谅,小生一时狂言。”经过这次教训,苏东坡才明白,世界很大,学问似海,自己不过是井底之蛙。他感到十分惭愧,拜谢老翁之后,便提笔到门口,在上下联前,各添两个字。把原对联改成为: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从此以后,苏东坡立志发愤学习,苦读,并虚心求教,终于成为一代大文豪。

二、八岁孩子“封”秀才

古时候,有个孩子名叫甄广才,出身贫苦家庭,祖辈世代务农。小甄从小博览群书。八岁那年到城里参加乡试。应试的那天,下着毛毛雨,他父亲背着他进考场。在场的主管监考官看见,以为是来看热闹的,便叫你将他们父子轰出去,他父亲解释说:“大人,我是送儿子来应考的。”主考官朝他们父子扫视一眼,随口训斥道:

子把父当马,成何体统?

甄广才接口就答:

父望子成龙,理所当然!

主考官一听,暗想,这不是一副工工整整的对联吗?仔细一看,这孩子眉宇清秀,两眼明澈,从心眼里高兴,于是亲自抱他下地,牵他进考场。主考官问他:“你会对句吗?”甄广才两手一合,腰身微微一躬:“大人,请出题。”这时正值天寒地冻的隆冬,主考官手里抱着一个火炉便说道:

炉捧胸前暖;

甄广才不家思索地随口答道:

风吹背后凉。

主考官一听,惊喜不已,觉得站在自己面前的不是一个小小年纪的孩子,而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学者,于是又出个上联:

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

主考官话音刚落,甄广才就对出下联:

荷出水面,珠笔点天文。

经过这样一串的对答,在场的考生目瞪口呆,佩服得五体投地,自叹不如。主考官乐得连声称赞:“真神童也,真神童也!”当场就“封”甄广才为秀才。

三、李调元幼年趣对

享有“蜀中才子”之称的李调元(一七三四--?)绵州(今四川绵阳)人。清乾隆年间进士。是当时的文学家,戏曲理论家。

孩童时代的李调元,就能吟诗作对。有一年夏天,李调元家中,来了许多客人,其中,不少是蜀中名流。有一位名流,曾听李调元的父亲说过,李调元从小就能诗,善对,但持怀疑,不大相信。恰好当时,李调元站在他父亲旁边,他要当场试一试。是时,天气炎热,客人们一边摇扇,一边吸烟。这位名流,便以当时情景,出了上联,要李调元对出下联。联文是:

吸烟摇扇,目前风云聚会;

上联一出,客人们交头接耳,议论此联难对,李调元的父亲,也要求这位客人,改出其他好对的联。不料,李调元在稍加思考后,朗声地对道:

屙尿打屁,胯下雷雨交加。

联才对毕,顿时哄堂大笑。此联虽不雅,但舍此难对。满座客人都为李调元应对之快,啧啧称奇。

不久,李调元上学了。当时,他生了一身疥疮,上课时,不停地搔痒,先生看见了,笑着戏出一联:

抓抓痒痒,痒痒抓抓。不抓不痒,不痒不抓。越抓越痒,越痒越抓;

李调元听后,既难为情,又很气愤,顿时忘了尊卑,对着先生随口便道:

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有生有死,有死有生。先生先死,先死先生。

事后,李调元深感自己,一时冲动而出言不逊,对不起先生,立即向先生赔礼道歉。晚年,他将此事告诉儿孙,要他们引以为戒。

四、出口成对结朋友

清朝咸丰年间,湖南平江有个李姓秀才,才思敏捷,又好吟诗作对,可是恃才傲物,谁也不放在眼里。一夭黄昏,外地一个姓刘的秀才,路过他家门口,想上门投宿。李秀才见来人面色黝黑,衣衫槛褛,便轻蔑地摇头说:

树大杈多,不宿无毛之鸟;

刘秀才听出是嘲笑自己,便应声答道:

滩平水浅,难藏有角蛟龙。

说罢,掉头就走。李秀才出乎意外地受到奚落,心中恼火,连忙追上去,请他回来。刘秀才躬身问道:“先生贵姓?”李秀才得意地说:

骑青牛,过函谷,老子姓李;

然后,他反问刘秀才:“您贵姓”刘秀才不卑不亢地答道:

斩白蛇,兴汉室,高祖姓刘。

李秀才一愣,他万万没料到,这个赤脚蓬头的穷秀才,居然满腹文采,应对自如,便请他进屋留宿。

第二天,李秀才因不甘认输,特邀请刘秀才出门散步,想趁机出点难题把他难住。他们两人刚出门口,就传来一阵唱戏的锣鼓声。李秀才急忙吟道:

搭东台,唱西游,南腔北调;

刘秀才也不含糊,脱口而出:

播春种,育夏秧,秋收冬藏。

他们继续往前走,路过一片果园时,李秀才又吟出:

湖北广柑,皮甜带苦瓤酸;

刘秀才立即对上:

海南胡椒,叶臭花香籽辣。

他们正往前走,来到一座石板桥上,看到鸡、犬足痕,李秀才见景生情,马上又出一上联:

鸡犬过石桥,一路梅花竹叶;

刘秀才看到桥下河中,时有龟蛇蠕动,便对了下联:

龟蛇浮水面,两件玉带荷包。

这时,正巧一叶扁舟,从桥下穿过,李秀才又抢先吟道:

船小如梭,横织江中锦绣;

刘秀才眺眼远望,见远处江岸高塔矗立,对出:

塔尖似笔,倒写天上文章。

一路上,两人你唱我和,不知对了多少回合,李秀才一直没有难倒刘秀才,终于醒悟过来,才知道,天下有学向的人多的是,自己恃才傲物是不应该的,更不能以貌取人,不禁为自己曾轻视刘秀才感到惭愧。于是决定,诚心诚意和刘秀才结为朋友,并为他饯行。席间,李秀才又吟出一上联:

出门远观山山翠;

刘秀才也很佩服李秀才的文才,很高兴能结交这个新朋友,马上回了下联:

朋友相送月月亲。

此后,两人的友谊愈来愈深,成为忘年之交。

五、祝枝山除夕写无字联

吴中才子祝枝山,为访唐伯虎,到了杭州,转眼到了岁除。在杭州,他住在周文宾府上。除夕夜,当祝枝山听说,杭州人贴无字联,取一年无事的风俗后,大笑道:“杭州人但求没事,我偏要教他们有事。”说罢,趁着酒兴,带著周德、祝僮,到外面去写无字联。他们三人到了街上,只见家家户户的无字联,都已贴齐。走到一家门口,周德介绍说:“这是积善人家,常行好事,是杭州有名的善人。”祝枝山提笔在无字联上写:

向阳门第春常在;

积善人家乐有余。(1)

祝枝山写过几家后,走进一条小弄,经过一小户人家,听见里面夫妻二人正闹口角,因男人外出一年,回家后,女人见他囊内无钱,哭闹起来,不许他吃年夜饭,也不准亲近孩子。当发现男人裤袋中,藏有一串金戒指时,马上又亲亲乐乐,张罗吃“合家欢”。祝枝山以此为题材,在他家的无字联上写:

囊内无钱,休想饮食男女;

袋中有物,便成柴米夫妻。

祝枝山一路写来,到了一户漆黑墙门前,门上贴的洒金瑚珊纸,两扇侧门,也贴着略短一些的朱砂笺。周德说出,这户主人如何霸道,劝祝枝山不要写。祝枝山说:“原来如此,我偏要送他两副对联。祝枝山在大门的洒金瑚珊纸联上写了: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在他的侧门的朱砂笺上写了:

此地安能常住;

其人好不悲伤。

这两副联,读时断句不同,意思便完全相反。周德、祝僮看了,拍手称妙。

注:(1)积善人家乐有余,有的作“庆有余”。

六、穷秀才妙对夺魁

相传明朝时,有个穷秀才颇有才学。但因当时科举场上,徇私舞弊之风盛行,以至于屡试不中。过了一年,又到开科考试了,他听说主考官廉洁奉公,任人唯贤,于是打点行装,决心赴京城,再试一次。可是,由于路途遥远,秀才纵然历尽千辛万苦,日夜兼程赶路,谁料当他到达京城时,考试已经结束。秀才好说歹说,终于感动了主考大人,准他补考。

主考官出的题目,是要求他用一至十这十个数字作一上联。秀才听后,暗想“我何不把自己一路颠簸和误考的原因说一说,也好求得主考大人的谅解。”于是脱口便说:

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主考官一愕,心中称奇:“此生才学,确实不浅”!接着,他又要求考生从十至一作一下联。秀才想,正好借此机会,把这些年读书,应考的苦衷表一表,便朗声说:

十年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

主考官听罢,连连称妙。又以其他为题,出联求对,秀才皆能对答如流。于是,这一年状元的桂冠,就被这位穷秀才——联对高手夺走了。

七、南生考神童

一个叫南生的文人从南方来到河北高邑,听说这里出了个神童赵南星(1),有点不相信,他想:自古南方出才子,小小高邑,弹丸之地,能出什么神童?

南生打听到这个神童上下学都要从一家酒馆门前经过,于是来到这家酒馆,要了一蝶菜,烫了一壶酒,一边自斟自饮,一边心中打主意,有心要在这里考考北方的神童,让他出出丑,也好抖一抖南方人的威风。

天上沥沥下着春雨,过不多时,鱼里走来一个不满三尺高的小孩,上身穿粗布棉袄,下身穿单裤,头上戴顶破草帽。店小二告诉他,来的就是赵南星。南生一看,心想:我还以为赵南星是位少爷,原来是个穷小子。于是更瞧不起他了。南生翘起二朗腿,一手提着酒壶,一手指着赵南星摆摆手说:“过来,过来!”

赵南星一愕,见一个陌生人叫他,便慢慢地走到门钱,深鞠一躬说:“先生,有何指教?”

“你是赵南星?”

“正是学生。”

“人称你是神童,善于对句?”

“神童不敢,对句倒无妨。”

南生一听。暗自冷笑,年纪不大口气不小。于是摇头晃脑地说:“今天我要考考你,我出个上联,你来对,对得好,赏你一盅酒,对不出,须得从桌子底下爬过去,怎么样?”

赵南星听他出言不逊。并不生气也不还口,住是微微冷笑。

南生见他偶不答话,哈哈大笑地:“怎么样,不敢吗?”

赵南星眉毛一扬,高声答道:“好坏有别,何言不敢?”

“一个小叫花子,竟没有一点服气的意思。”南生心里暗想:“哼,今天我非要你钻桌子不可!”于是脱口年出上联:

穿冬衣戴夏帽糊涂春秋;

赵南星不亢不卑,接口就对:

生南方来北地什么东西。

南声听罢,火冒三丈,连声说:“不好,不好!”

赵南星说:“怎么不好,你上联含冬夏春秋,我下联对南北西东。”

南生一时惊呆,但依然强词夺理说:

你小小三尺顽童,竟敢如此出言不逊,成何体统?

赵南星针锋相对:

尔堂堂七尺须眉,企图让人身钻桌子,太不象话!

南生一听,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注:(1)赵南星(1550--1627年)字梦白,号侪鹤,别号清都散客。河北高邑人。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万历进士。官至吏部尚书。他天性恢谐、幽默、博学多才。还多故事流传于世。

八、“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

梁启超10岁那年,有一次随父亲到朋友家作客,刚进大门就被庭院一株蓓蕾初绽的杏树迷住了,他偷偷地折了一枝,并掩掩遮遮的藏在宽大的袖筒里。谁知他的这一举动被他父亲和朋友家人看到了。了朋友社宴款待他们父子。宴席上,梁启

超的父亲为儿子偷折杏枝的事惴惴不定,一心想不露声色地暗示儿子一番。为了活跃气氛,梁父当众对梁启超说:“开宴前,我先出一上联,如果你对得上,而且对得好,方可开杯;否则,你只能为长辈斟酒沏茶,不准落座。”小启超不知父亲的用意,毫无思想准备,略显难色,但他转念一想,凭自己的才学,相信不会出丑,于是满口答应。梁父略加思索,念出上联:

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

小启超听后一惊,稍顿,恍然大悟,但未显大惊失色,随口从从容容地对道:

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

众人听后,连声赞道“妙!妙!”

九、老笋不如心笋尖

从前,有个孩子名叫赖其尚,聪颖过人,小小年纪就迷上识字读书,还会吟诗作对,远近闻名。他九岁那年,有一州官慕名前往试探。州官找到正在玩耍的小赖,对他说:“听说你小小年纪就会吟诗作对,,今天我要考你一下如何?”

赖其尚转动一下明亮的眼睛,点了点头,有礼貌地说:“请大人出题!”

州官思索一下,吟出上联:

新姜哪有老姜辣;

语音刚咯,小赖从容回了下联:

老笋哪有新损尖。

州官一听,吃了一惊,原想通过出上联来个下马威,谁料反被小赖占了上风,也证实了这孩子智力超常,但还不死心,于是再出一上联:

剃刀虽利,难伐千年树木;

这上联的口气虽然缓和一些,但仍然有轻视的含意。赖其尚并不介意,沉思一会答道:

灯火本微,能烧万里江山。

州官听后,击掌叫好,连声说:“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学识,难得,难得,名不虚传,名不虚传啊!”

十、意哥巧对众秀才

相传,城内有个女孩,名叫意歌,非常聪明,小小年纪,琴棋书画,一教就会,到了12岁,文采学识,不逊书生。

当年,潭州新到一任太守,当地绅士周公权为太守接风,请了一帮秀才陪太守游岳麓山。周公权特请意歌同去助兴。

他们到了岳麓山抱黄洞的望山亭小憩。周公权陪太守说话,这时有一副美髯的人匆匆过来拜见两位大人。他是潭州的医博士,号称“美髯公”。周公权看他那副大胡子长得既可爱又有趣,便笑说:“我有个上句,未知博士能对否?”博士答道:“愿闻其详。”众秀才听说对对子,也都围拢过来。

周公权说:我的上句是:

博士拜时须拂地;

医博士站在那里冥思苦想,众秀才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久未能对上。意歌站在一旁,一时技痒,望见亭上的旌旗长幕,有了下句,便说道:“我愿代博士对下句。”

周公权一见是她,喜上眉梢说:“好啊!”意哥对道:

群侯宴处幕侵天。

“好!”周公权第一个发出赞声。

意歌的对句工整,无可挑剔。只是当时文人讲究“上九潜龙易用”有才也不能过分张扬。意歌初出茅庐,就冒然对句,那末潭州城里众才子的面子往哪儿放?秀才蒋田第一个站出来,准备给这个不知深浅的小丫头一个难堪,让她知道山外有山,什么叫做学海无涯?

蒋田踱到意歌面前,盯了她好一会儿,才慢慢地说:“我有一上句,你能对吗?”意歌是“初生之犊不怕虎”,虽知来者不善,因事前奉命要趁机表现一番,于是不卑不亢说:“请讲。”

蒋天伸手一指意歌的脸说:

冬瓜霜后频添彩;

这是针对意歌脸上略施薄粉而出的,含有侮辱之意。众人听了,不禁哄堂大笑。

意歌不慌不忙地上前几步,突然一把抓住蒋田的褐色长衫。蒋田大惊失色,连忙叫起来:“你要干什么?”

意歌一笑,顺口道:

木枣秋来也著绯。

说完一抖手,甩开他的衣衫,转身回到原处。蒋田称她是“冬瓜”,意歌叫他为“木枣”,一还一扳,弄得蒋田满脸通红,尴尬不已。

这时,又见一个秀才过来,手指江边,只见竹屋茅舍,有个渔夫正拎着两条大鱼往家里走去。秀才即景出了上句:

双鱼入深巷;

话音刚落,意歌应声答道:

尺素寄谁家。

接着,不时有秀才走上来,出句难为意歌,她一一沉着应对,流畅自如。众秀才渐渐地对女孩子心生敬意。

太首在旁边看了多时,见意歌不仅长得眉清目秀,粉面桃腮,而且才思敏捷,博学多智,便说道:“你能对我的句子吗?”

意歌拜道:“大人学博才高,小女子不敢。只是大人既有鸣,小女自不敢不从。”

太守出了上句:

朱衣使,引登青障;

意歌略一思索对道:

红袖人,扶天下白云。

太守喜道:“好,对得好!”

此次游宴,意歌一鸣惊人,名誉湘东,潭州城内文人秀才,无不心悦诚服。

十一、单人独马一杆枪

田汉(一八九八--一九六八),湖南长沙人。中国现代著名的剧作家、诗人。《义勇军进行曲》的词,就是他作的。

田汉从小聪明好学,喜欢作诗联对。他的家,在长沙果园处。当地,正好是果园河与麻林河汇合处,人称“双江口”。

有一年,一个外地文人游历到此,一时心血来潮,提笔在双江口附近,写下了半边对联:

二河两岸双江口;

上联是由三个名词“河”、“岸”、“江口”组成,每个名词前面,都是数词!“二”的意思,又与地名相符。要对下联,有一定难度,当时,许多人都对不上。年仅十一岁的田汉,看了上联,随即对出了下联:

单人独马一杆枪。

下联不但对仗工整,且写意深刻,表现出少年田汉不畏艰难,勇于进取的精神。联中“单”、“独”、“一”与上联的“二”“两”、“双”一样,也是三个名词前的数词,又都是“一”的意思。

十二、三元及第墨

蔡和森( 一八九五——一九三一) ,湖南双峰县人。一九一八年,他和毛泽东等, 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一九二O年留法。

蔡和森从小聪明好学,思维敏捷,对答如流,名闻遐迩。八岁那年,有一天,他到文具店买墨。文具店的老板,要考考他的才学。老板说:“我出上联给你对,对上了,我送你一锭墨。”小和森点点头。

老板出的上联:

小学生买墨,三元及第;

小和森稍稍思考,即对出下联:

大老板经商,四季发财。

老板听了很高兴,连声叫好。因为下联不但对仗工整,而且很合老板经商发财的心意。老板不食诺言,立刻送给小和森一锭上等的“三元及第”墨。

十三、郭沫若幼年巧对

郭沫若(一八九二——一九七八),四川乐山人。是位诗人、文学家。

郭沫若六岁那年,在私塾念书。一天,先生钓鱼回来,在黑板上写了“钓鱼”两个字,向学生索对。郭沫若刚好前不久,看了木偶戏《杨香打虎》,灵感一来,不禁脱口对出“打虎”。先生拍案叫好。事后,先生对郭沫若的父亲说:”你的儿子出口不凡,将来必成大器。“

一天,私塾先生外出,郭沫若和同学数人,翻墙而过,偷摘墙外民家树上的鲜桃。此事暴露后,先生责备学生,并二追查,学生害怕先生罚打手心,没有人敢承认。先生无奈,只好泛泛地教戒学生一番,并出了上联,叮咛学生应对,对上了,可免于处罚。先生出的上联:

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郭沫若才思敏捷,凝神片刻,即大声对出:

他年攀枝步蟾宫,必定有我!

对仗自如,气势不凡。先生听了,欣喜万分,转怒为喜,大加赞赏。因此,不仅郭沫若免于处罚,就连其他几个学生也免罚了。

十四、智讨风筝

蔡锷(一八八二——一九二六)字松坡,湖南宾庆(今邵阳市)人。民国初反袁将领。他于一九一五年十二一月,在云南发动护国军起义,又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蔡锷将军出身贫寒,小时候,没钱上学堂求学,只好自己在家刻苦自学,小小年纪,就显露出了不起的才华。

有一次,蔡锷和小伙伴们,外出放风争,玩得正高兴时,风筝断了线,掉进了知府家的花园中,小伙伴们都不敢去要,唯有蔡锷不怕,他翻过花园的围墙,跳进园中,准备捡回风筝。正好知府在园中散步,看见一个小孩跳进来,便叫家人上前驱赶。蔡锷大声嚷道:“我的风筝掉到这儿了!”知府向周围扫视一番,果然发现,小亭子旁边,有个断了线的风筝,也就消了怒气,慢悠悠地说:“如果你能对得上我出的对子,风筝就还给你。”

蔡锷—扬头,自信地说:“对就对,你快出上联,我们还等着呢!”

知府皱着眉头,正在思索,忽见墙外,又冒出几个小脑袋。他触景生情,马上吟出一句上联

童子六七人,无如尔狡;

这上联的意思是:在这六、七个孩子中,数你心眼最多。蔡锷一听,立即对出下联:

知府二千石,唯有公......

蔡锷故意留下一个字,不说出来,并调皮地贬了眨眼睛说:“我已想好两个字,现在,由你来挑。如果你还我风筝,那就对。‘唯有公廉’,如果不还,那我只好对‘唯有公贪’了。”

知府没有想到,一个小孩子,竟如此足智多谋。面对这一“廉”一“贪”的选择,他只好将风筝送还给蔡锷。

十五、鲁迅幼年对句

鲁迅( 一八八一--一九三六年)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一位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幼年,在私塾念书时,不但非常勤奋,而且善于把学到的知识融汇贯通、灵活运用。有一次,私塾先生上对句的课,出了个上句:

独角兽

要同学对。有的同学对“两头蛇”,有的对“三脚蟾”,有的对“八脚虫”,“九头鸟“等等,先生都不满意。鲁迅根据读过的《尔雅》(1)中的句子,对了:

比目鱼

先生连连点点头。说:“很好!‘独’不是数,但有单的意思,‘比’也不是数,却有双的意思。”

又一次,先生出了上句:

陷兽入井中;

鲁迅又根据《尚书》(2)里“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对了个受先生赞赏的下句:

放牛归林野。

鲁迅先生,从小就打下了坚实的对句基础,所以,在他以后所写的诗文中,往往穿插了许多精采的对句。如《自嘲》中的: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中的:

坟坛冷落将军岳;

梅鹤凄凉处士林。

《无题》中的:

血沃中原肥劲草;

寒凝大地发中华。等等。

注:(1)尔雅:书名。解释经文和古代文物的一部古书,也是中国第一部字书。列为十三经之一注:

(2)尚书:书名。也称“书经”,是我国最古之史料,列为十三经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写作素材之有种爱叫“高三”

全文共 90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高三,习惯了课上满脑子的睡意直想让自己在铃声响起的那一刻睡去,把书堆的高高地,假装低着头看书,却在头放在书上的一刹那安然睡去。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备考的同学准备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我们高三,

习惯了在天朦胧的时候起床,

习惯了带着惺松的睡眼洗脸、刷牙、习惯了懒懒的…

习惯了边走着边咒骂着可恶的教育制度并计算着距离星期天的时间…

习惯了在老师查过人时匆匆忙忙的去趟厕所,回来再趴在桌子上睡会回笼觉…

习惯了课上满脑子的睡意直想让自己在铃声响起的那一刻睡去,把书堆的高高地,假装低着头看书,却在头放在书上的一刹那安然睡去。

我们高三,

喜欢在桌上写满自己的青春誓言

喜欢在墙上写下自己的无奈、

喜欢在下课铃声响起的那一刻悄然睡去、

喜欢在吃饭的时间里去操场投两把篮球、

喜欢午睡时塞上耳机听几首喜欢的歌再睡去…

喜欢看看自己好久没看的杂志、报纸、

喜欢站在阳台上望着楼下走过的男生,女生,并大肆的点评一番、

喜欢一群朋友在一起起轰一番,发泄一下自己青春的无奈、

喜欢在教室的后排小声的讨论着.

喜欢在阴暗的楼道和自己喜欢的那个他来个刻意的不期而遇;

我们高三,

为了一道数学题我们可以熬上一个晚自习,为了请教一道题目我们可以忘记放学的铃声。

害怕着每一次的考试,却又期待着每一次考试,害怕成绩的宣布,却又期待着成绩的宣布,假装不关心自己的成绩,却在没人的时候把墙上的成绩排名看了一遍又一遍,然后默默的走开…

心想下次考试如果再不进步,我就不再努力了。可自己不管进步退步,努力的汗水却从来没有停止流过;

我们都还很高三~

习惯了早上五点多起床,

习惯了早上不到七点上学,

习惯了中午吃着栏杆外小贩卖的难吃又不饱的盒饭,

习惯了打了预备铃才匆匆从厕所跑进教室,然后低声问道:这节嘛课?

习惯了上课疯狂的干这与学习无关的事,还得时刻警惕后门窗户出现的班主任的丑恶嘴脸,与此同时,大家几乎都条件反射般的熟练到将书箱的杂志小说推进去,笔直的做好,假模假式的拿着写不出字的笔,认真看着黑板,脑子里在盘算着班主任走了没有?没然后片刻寂静后,停到后排的喧闹声,是的警报解除。

高三,一辈子的记忆……真的很怀念!

谨以此文献给一起共度高三的你们,

感谢你们的陪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中考素材:失败的巨大价值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失败也是我们需要的,我们如果能从失败中获得良好的收获,得到的就不只是痛苦的教训了。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中考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美国有一个名叫诺曼·沃特的收藏家。他看到众多收藏家为收购名贵物品而不惜重金,灵机一动:为什么不收藏一些劣画呢?于是,他开始收购两种劣画:一种是名家的“失常之作”,另一种是价格低于5美元的无名人士之作。没多久,他便收藏了200多幅劣画。

1974年,沃特在报纸上登出要举办“首届劣画大展”的广告。声称目的是让年轻人在比较中学会鉴别,从而发现好画与名画的真正价值。沃特的广告广为流传,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人们争先恐后地前往参观,有人甚至专程从外地赶赴展馆。出乎他的意料,画展非常成功。

还有一个与“劣画大展”极相似的展览—“失败产品陈列展”。

美国有一家市场情报服务公司,经理叫罗伯特。他酷爱收藏,共收集了75万件“失败产品”。后来,罗伯特试着创办了一个“失败产品陈列馆”。这个陈列馆把许多企业和个人费尽心思研制,却因种种原因失败的产品展示出来。参观者络绎不绝,罗伯特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爱迪生曾说:“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正确方法是什么。”我们如果能从失败中获得良好的收获,得到的就不只是痛苦的教训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纪念钱钟书先生的写作素材

全文共 545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纪念钟书先生的最好方式,就是将他作为20世纪中国人文学术的一个杰出象征,总结一代大才成长的基本经验。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钱钟书先生的相关材料,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特邀顾问、著名学者和作家钱钟书先生,于1998年12月19日,带着他对祖国、对人民、对中华文化的无限挚爱和眷恋,带着他无穷的睿智和学识,离我们而去。时光荏苒,但我们对钱先生的缅怀之情却益发深切。这使我想起俄罗斯伟大诗人涅克拉索夫悼念杜勃罗留波夫的诗句:怎样一盏智慧的明灯熄灭了,怎样的一颗心脏停止了跳动!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正在生机勃勃地走向新世纪。整个学界都在思考,如何通过不懈的努力,产生出一批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家,以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推动中国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因此,纪念钟书先生的最好方式,就是将他作为20世纪中国人文学术的一个杰出象征,走近他,认识他,深刻地探讨他的学术道路和学理体系,总结一代大才成长的基本经验,以往鉴来,开拓21世纪人文社会科学更高历史水平的繁荣鼎盛的前程。

学贯中西,熔铸人类文化精华

钱钟书先生是中国数千年文化传统在一个风气开通、历史转型时期的特殊结晶。他1910年生于江苏无锡,幼承家学,天资过人,青少年时代就练就了文史方面的“童子功”。1933年钱钟书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两年后到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后又至巴黎大学研究法国文学。抗日战争期间归国,曾在多所大学任教。1953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后相继担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

钱钟书的一生,是以生命的极限去探索人文写作和人文学术的极致的。他解放前出版了集幽默睿智于一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描绘旧中国知识分子百相的长篇小说《围城》,融中西学于一体、见解精辟独到的《谈艺录》;解放后出版了《宋诗选注》、《管锥编》五卷、《七缀集》、《石语》、《槐聚诗存》等,待出版者还有《〈宋诗纪事〉补正》,等等。他还参与了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著《中国文学史》的工作,并作出了重要贡献。早在1950年他就参加了《毛泽东选集》英译委员会,并翻译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60年他又参加了《毛泽东诗词》英译定稿小组的工作,断断续续直到“文革”开始受冲击“靠边站”,工作才停顿下来。到1972年,他从干校返京后又于1974年参加了英译工作,终于使《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得以出版。在将毛泽东著作推向世界的工作中,钱钟书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但他从不以此为耀,宣示他人。

钱钟书不仅精通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及拉丁文、西班牙文,而且对西方古典的和现代的文学、哲学、心理学以至各种新兴的人文学科,都有很高的造诣和透辟的理解。

钱钟书先生对我国古代的经、史、子、集都有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他立足于我国的文化传统,努力打通古今中外,使之熔于一炉,并铸广博的知识与精审卓识于一体,使丰富的原创性发现和坚实的学理性论证二者达到完美的统一。《谈艺录》是钱钟书青年时期之作,书中对许多问题都作了前无古人的发掘和辨析,出版之初就以视角的独特、观点的新颖和材料的丰赡充实震动了学界。《宋诗选注》是钱钟书在文学研究所工作期间完成的一项成果,对传统的选学开拓了崭新的境界。这部书既有普及性的一面,可供雅俗所共赏,同时又体现了钱钟书对宋诗乃至全部中国古典诗歌的深湛研究,资料极为繁富,论述多有发明,体例独特别致,充满了创造性,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管锥编》是钱钟书晚年的力作,现已出版的几卷远非钱钟书计划的全部。最初设计为八卷,而只完成四卷,后出的第五卷是前四卷的“补遗”。如果天假以年,这部著作的规模一定还要更加宏伟。但就目前出版的五册来看,它们依托对《周易》、《毛诗》、《楚辞》、《老子》、《左传》、《史记》等典籍的独到研究,而又涉及后代许多文化论著和文学作品,熔铸古今,观照中外,就这些典籍中所涉及的文化、人生的诸多问题都做了深入的探讨并得出许多精辟的结论,堪称当代学术一座高峰。钱钟书的学术成就及其历史地位和价值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自觉而科学地梳理和弘扬中华文化,在人类文化的总格局中把中华文化安放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从而推动中华文化有力地走向世界,并努力打通中西之间的隔阂,自觉而科学地吸取和借鉴一切外国文化的优良因素,从而使我国新文化建设的路途更宽广也更健康。

钱钟书的全部工作,归根到底,就是提炼和熔铸人类以往文化的精华,并努力把它推向更高更美的境界。他对中华文化的精通,他对外国,特别是西方文化精髓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他以中华文化为基础对西方文化予以大气包举、融会贯通的魄力和驾驭力,在当代学林是高居峰巅,很少人能够企及的。钱钟书是世界级的学者,他的眼光也富有前瞻性。这一点世界上也有公论,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先生唁电中说“他将以他的自由创作,审慎思想和全球意识铭记在文化历史中、并成为对未来世代的灵感源泉”。

可以说,钟书先生在文学上是一个全才,既是一位大学者,又是一位大作家。他最早成名之作是旧体诗,受到许多学界耆宿的称许。特别是长篇小说《围城》,影响更大。钱钟书文学创作上的成就,是一个与他的学术成就相平行而又相关联的课题,值得我们仔细地研究和总结。

嗜书如命,超常勤奋成就天才

我们回顾钱钟书的学术创新机制,更感到他的学术战略眼光高人一筹。他总是想方设法,尽量广泛地汲取有实质价值的世界人文学术的前沿知识,用以激发和培植自己独立创新的能力。钟书先生精熟典籍,许多人以为他是位“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的老先生,实际上这是一个大误会。虽然钱钟书安坐斗室,晚年几乎是足不出户,但是世界思想界的动态对他来说并不陌生。伦敦的《泰晤士报》的每周文学增刊,他是每期必看的,而且看得很细,所以一些新观点、新学说都逃不出他的视线。

他对学术事业的态度,用严肃认真、兢兢业业这样的词语来形容是远远不够的,他的顶真严谨几乎到了苛刻严酷的程度。他的书几乎没有一部在重印或再版时不作大大小小的修改。他的《谈艺录》初版于1948年,到1984年再版,所作的补订,篇幅几与原作相等。补订本不但增加了对中国古代文论的辨析和阐发,还大量吸收了西方新学科、新理论的成果,使这部30多年前的书依旧能够傲然屹立在当今时代的学术前沿。《管锥编》虽然1979年才出版,但很快就有了新的补订,第五卷就是“补订”的结集。

凡是钱钟书的朋友、同事或学生,或者哪怕是仅仅与钱钟书交谈过一次的人,都会对钱钟书学问的广博、思维的深刻、反应的敏捷、悟性之高、记忆力之强,叹为观止。钱钟书的天资禀赋我们很多人不具备也学不到,可以而且应该学习的是他那超常的勤奋。他的成就再一次雄辩地说明:勤奋,唯有勤奋,是实现和完成天才的真正必要条件。

关于钱钟书的勤奋,流传着许多感人的故事。据50年代在文学研究所工作的一些同志回忆,他们当时还是青年人,而钱钟书早已是名震遐迩的大学者了,可是,他们每次进入线装书库,几乎都会见到钱钟书。钱钟书拿着铅笔和笔记本,不断地翻检书籍,不断地抄录、作笔记,常常不知不觉地就过了半天。有时,他会在那里向青年人介绍各类古籍,告诉他们这些书的插架所在,历历如数家珍。文学研究所图书馆馆藏线装书十分丰富,许多线装书的借阅卡上只有钱钟书一个人的名字。文学研究所图书室当年收藏有许多好书,特别是珍贵的外文书,其中不少就是他帮助订购或搜寻来的。据说他精读的每一部书都反复批点,有的连天地两头和页边都写满了,再也找不到一点空地方。现在整理出版的《〈宋诗纪事〉补正》就是批注在《宋诗纪事》空白之处的。他的夫人杨绛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说,钱钟书撰著《管锥编》时,她为他整理、检点笔记本,整整费了两天工夫,装了几大麻袋。《管锥编》印出的书虽然只是5本,可是钱钟书为它作了多么长期、多么深厚的学术积累!在河南的“五七”干校无书可读,他就反复地读随身所带的字典和笔记本等。

还应该一提的是,钱钟书在为人、治学上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在学术上直言不讳,对于自己不同意的意见,总是坦诚地谈出自己的看法。与此同时,对一些向他请教的青年人,尽管问题不大,甚至比较浅薄,他一般也从不表示不屑,更不以自己的学问骄人,而是循循善诱,问一答十,把他们的问题和思考引向深入。他就是这样不仅在学问上,而且在为人和言行上也为后辈学子树立了楷模。

历经风雨,爱国情怀终生不悔

钱钟书先生留学英、法,谙熟西方文化,但从不以此为傲。早在1945年,一位友人就在一篇记述钱钟书的文章中写道:“他为人崖岸有骨气,虽曾负笈西方,身上却不曾沾染半点洋进士的臭味,洋文读得滚瓜烂熟,血管里流的则全是中国学者的血液。”这段话很能再现钱钟书的风貌。打开《槐聚诗存》便可以看到许多怀念家乡与祖国和凝聚着爱国激情的篇章。

1938年,他留学英、法结束时,像他这样杰出的俊彦,当时在英、法找个收入丰厚的工作本是轻而易举的事,但是此时祖国正处在日寇侵略的水深火热之中,他怀着“相传复楚能三户,倘及平吴不廿年”(《槐聚诗存·巴黎归国》)的赤诚的爱国之心,毅然地回到了“忧天将压、避地无之”、“国破堪依、家亡靡”(《谈艺录》)的故国。

1949年北京解放前夕,有的人流亡国外,可是钱钟书偏要留在大陆。杨绛先生后来在《干校六记》中怀着诚挚的感情忆及这件事时说:“默存常引柳永的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们只是舍不得祖国,撇不下‘伊’。”“文革”中,钱钟书受到冲击,并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杨先生曾问钱钟书:“你悔不悔当初留下不走?”钱钟书毫不犹疑地回答说:“时光倒流,我还是照老样!”表现了钱钟书对新中国、对中华这块热土和对安身立命基础的传统文化无限的热爱,不管国家怎样贫困落后,也不管在前进的道路上有多少曲折和苦头,自己受到过多么不公正的对待,他都不更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几十年来,他同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一道,历经风风雨雨、共度艰难险阻,也共享收获与成功。他始终积极地工作着,用他满腹才华和生花妙笔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提供着最好的精神产品,也为世界的知识宝库积累着财富。他为此贡献了自己全部的力量和生命。这是中国知识分子最重要、最可宝贵的品格。

钱钟书自己虽未参加共产党,但他的唯一的女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钱瑗(不幸先于钱钟书病故)就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钱钟书和杨先生还拥有不少共产党人的朋友。钱钟书与胡乔木同志是清华的先后同学。乔木同志对钱钟书的人品、学问、诗才一贯佩服之至,曾一再向不了解钱钟书的人宣传钱钟书是“稀有金属”,并批评过个别人对钱钟书的误解和诋讦。乔木同志在遇到问题时也经常向钱钟书请教,钱钟书也总能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80年代前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特聘请钱钟书担任了副院长的职务。院里当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一般的事情不轻易地打扰钱钟书,但学术方面的重大事情,则一定要请示他,并充分尊重他所提出的意见。而钱钟书也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力所能及地为扩大本院的国际影响而努力。依我看,乔木同志与钱钟书之间的友谊,不仅是两个人之间的私人交谊,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我们共产党人与知识分子良好关系的典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包括人文学术发展的新纪元。它所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给我国的学术文化发展带来了一个崭新的春天。钱钟书对这一新的方针政策是由衷拥护、全力支持的。他的长达100余万字的《管锥编》开始写作于“文革”未终、“四人帮”尚在肆虐之时。而这部体大思深的著作中没有一句趋时的话语,完全是钟书先生郁积多年思考的集中表达。《管锥编》的写作正像一朵迎春花预示着繁花似锦的春光就在眼前。钱钟书的学术成就是与国运同兴的。我们应该高度重视钱钟书的学术文化创造成果,也应该充分珍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方针路线给我们国家所开创的发展机遇。

淡泊名利,人格风范永留人间

我和钱钟书先生相识得较晚,但也是钱钟书著作的热心读者。我到社科院工作之前,曾在几次会议上见到过钱钟书,每一次我都特意趋前问候,并曾专门去看望过他。到社科院工作之后,我先后有几次去医院探望他,钱钟书和杨绛慢慢和我熟悉了,有什么心里话,也愿与我坦诚交换。去年11月,恰逢他88华诞,我曾和几位同志特意到北京医院,向他献上一束花,祝愿他早日康复。那一天他和杨先生都显得很愉快。

尤其需要提到的是,党中央和江泽民总书记及中央其他领导同志也一直关心、惦记着钱钟书的病情。我每次见到总书记,他总是十分关切地询问钱钟书的近况。1998年12月19日晚8时三刻许,总书记看到中国社会科学院12月18日晚关于钱钟书病危的报告,心里十分着急,即给杨绛打电话。通话后,总书记默然良久,后在病报上写道:“本拟去看望,后考虑给杨绛同志打一电话,不料钱老已于凌晨7时许逝世。我向她表示沉痛哀悼。”杨绛后来专门让我转达她对总书记和中央其他领导的关心表示诚挚的谢意。

杨绛坚持钱钟书的遗愿,要求后事一切从简,遗体由二三亲人护送,不举行任何悼念仪式,不保留骨灰,并恳辞花篮花圈。我们既为二位先生崇高的思想境界而感动,又觉得那样做未免简慢了些,难以充分表达对这位大学者的哀悼之情。但是为了尊重二位,经过反复研究,我们还是尊重了他的遗愿。钱钟书生前淡泊名利,去世也希望能摆脱掉一切虚礼和俗套。按照他的遗嘱,连骨灰也不曾保留。但是,钱钟书先生是不朽的,他的音容笑貌、崇高品质和等身著作将永远地留存于天地之间,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有关低调的中考语文素材

全文共 1943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低调是一种品格,一种胸襟,一种骨子里的谦虚;低调是一种内敛的态度,一种内涵丰富的品性,一种通透的人生观,是一种对人生的大彻大悟,更是智者的风范。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中考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2010年7月22日,电影《唐山大地震》以午夜零点场的形式引爆全国大银幕。该影片以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为核心,小角度切入历史大事件,并通过大事件透视老百姓最朴素的生活和情感,这一点特别值得肯定;影片的台词功夫和细节的营造处理,也是真诚和实在的,我们在盛赞大导演冯小刚倾力奉献的这部令人催泪的大制作同时,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唐山大地震》的编剧,一位处世低调的女作家苏小卫。

苏小卫曾经多次自言她是一位业余作家,而就是这位不肯抬高自己身价的“业余”作家,多年来默默无闻地呕心沥血,为我们捧出了一部部惊世之作。说起苏小卫的“业余”,她在初入道时的确是业余,当年,她的丈夫霍建起因拍摄电影而苦恼找不到好的剧本时,在家做贤妻良母的苏小卫挺身而出。她对丈夫说,她要试着写剧本,为丈夫的艺术之路助一臂之力。从此,她果然就试着写起剧本,一部接一部,几乎多数被对剧本很挑剔的霍建起相中。于是,在她试着写剧本的那几年,电影《暖》《赢家》《那山、那人、那狗》被无数观众叫好的影片先后被搬上银幕。

苏小卫的低调不仅仅体现在创作上和对自我评价的谦虚上,更重要的是她写出的剧本被拍成电影获奖后,她很少抛头露面。记得早些年她写的《那山、那人、那狗》获得金鸡奖后,苏小卫也获得了金鸡奖最佳编剧提名。而在庆功宴上,当记者蜂拥而至围着导演霍建起进行现场采访时,苏小卫则手拎提包,静静地待在一边看热闹。苏小卫说,她习惯默默地站在丈夫的后面,因为自己是业余作者,“业余”就应该低调和谦虚,保持这样的心态,写出的作品才会真实感人,才能打动更多的观众。而在她创作的另一部电影《暖》再次获得金鸡奖时,苏小卫也同时被评选为最佳编剧。在金鸡奖颁奖晚会上,人们看到的只是前来领奖的导演霍建起,获得最佳编剧奖的他的妻子苏小卫却没有露面。后来,大家才知道,丈夫霍建起去领奖,而苏小卫却因为在家带孩子而放弃了去领奖。

因为电影《暖》改编自莫言的小说《白狗秋千架》,为人谦虚的苏小卫对作家莫言充满了敬重。有一次,一家电视台安排莫言、霍建起、苏小卫做对话节目,苏小卫在现场一口一个莫言老师,态度诚恳,言语中皆是对前辈的敬仰。在对话中,她坦诚地对主持人说:“莫言老师特别扶持我,我们的距离差得很远,没什么可争的,不是交手的量级。”这是一个编剧对文学的充分尊重,更是对曾经帮助过她的人发自内心的感恩,如果没有这样低姿态的胸怀和谦卑的心态,就难以写出震撼人心的文学作品。

2008年,由苏小卫编剧的《沂蒙六姐妹》上映后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并先后获得多种国家级和省级奖项。而当初请苏小卫做这部电影的编剧时,她曾经不愿意接这个活,原因是她没有沂蒙山区的生活体验,怕写不出让沂蒙人满意的剧本。可她来到沂蒙山区后,便被沂蒙山区老百姓的淳朴和善良深深打动了,经过近一年的体验和走访,她成功地创作出《沂蒙六姐妹》这部感人至深的电影,而在编剧的署名上,她的低调姿态让委托方和拍摄方深受感动,她坚持不署自己的真名,而是署了思芜这个笔名。电影在各地火热上映后,媒体对这部电影纷纷报道,影片导演和演员在电视上频频亮相,而苏小卫又退到了幕后,她从未有过到前台展示一下自己的想法。苏小卫就是这么低调。

《唐山大地震》的成功,编剧苏小卫功不可没。不说别的,影片中的许多台词,就给人震撼,比如母亲元妮拼命救助被地震埋在废墟下的丈夫,突然,余震又来了,眼看着丈夫被压死,元妮对着天空嘶哑着哭喊:“老天爷,你王八蛋!”又比如,多年后,谈到失去的亲人,元妮的话是,“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哪个男人能用命来爱我”,这些语言都如利斧劈竹,干净利落、毫不犹豫地直戳人的内心,让人心灵颤动,泪水满盈。因此,导演冯小刚评价苏小卫时说:“小卫的剧本有感情,台词特别扎实。尤其母亲李元妮这个人物的每一句话都特别接地气,有烟火味。”电影《唐山大地震》上映后,有很多人充满期待,希望编剧苏小卫应该和冯小刚的“规格”一样出现在海报上、宣传册上,出现在各种报道中,可苏小卫的名字却很少见,这一次,苏小卫又退到幕后,选择了低调。

这就是苏小卫,一个喜欢低调而又甘愿选择低调的女人,一个呕心沥血写出一部部成功之作后不愿出名,不肯站在台上领奖、接受人们赞誉的编剧。苏小卫的低调,让我们悟出这样一种做人处世的哲理:低调是一种品格,一种胸襟,一种骨子里的谦虚;低调是一种内敛的态度,一种内涵丰富的品性,一种通透的人生观,是一种对人生的大彻大悟,更是智者的风范。低调做人的苏小卫,自始至终,都在坚持着这一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高考写作素材:名著里的金句

全文共 1533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素材不在多而在精,如果你在考试时能有6个用得顺手的素材,那就没问题了。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1) 秋天的傍晚,五彩缤纷的草木瑟瑟地在凉风中抖动;明净的天空中,有寒鸦驰过。寂静充斥整个空间,郁郁的心中也无声地凉了下来,人也变得有气无力。只剩下思想在飘荡。飘荡的思绪裹着忧伤的衣裳,在无垠的天际行走,翻山越岭,越海跨江……——《童年》

2) 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感情吗?我向你发誓,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无法离开我,就像我现在无法离开你一样。虽然上帝没有这么做,可我们在精神上依然是平等的。——《简爱》

3) 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安娜。卡列尼娜》

4)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临终前他就可以自豪地说:“我已经把自己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5) 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的起伏催逼,直到他过了,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的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地流着,低低的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谈生命》

6) 一个是阆苑仙范葩,一个是美玉无理瑕。若说 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 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磋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 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红楼梦》

7) 时间好比一把锋利的小刀,如果用得不恰当,会在美丽的面孔上刻下深深的纹路,使旺盛的青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消磨掉;但是,使用恰当的话,它却能将一块普通的石琢刻成宏伟的雕像。——《心愿》

8) 人与人之间,最可痛心的事莫过于在你认为理应获得善意和友谊的地方,却遭受了烦扰和损害。——《巨人传》

9) 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的守望者。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我真正喜欢干的就是这个。——《麦田的守望者》

10)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老人与海》

11) 离你越近的地方,路途越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泰戈尔诗选》

12) 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浮士德》

13) 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14) 你一定得认识到自己想往哪个方向发展,然后一定要对准那个方向出发,要马上。你再也浪费不起多一秒的时间了,你浪费不起。——《麦田里的守望者》

15) 希望不久我将把你紧紧地搂在怀中,吻你亿万次,像在赤道下面那样炽烈的吻。

16) 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浮士德》)

17) 认识自己的无知是认识世界的最可靠的方法。 (《随笔集》)

18) 当现实折过来严丝合缝地贴在我们长期的梦想上时,它盖住了梦想,与它混为一体,如同两个同样的图形重迭起来合而为一一样。——《追忆似水年华》

19) 世间的一切虚伪,正像过眼云烟,只有真理才是处世接物的根据。虚伪的黑暗,必为真理的光辉所消灭。——《一千零一夜》

20) 在别人心中存在的人,就是这个人的灵魂。这才是您本身,才是您的意识在一生当中赖以呼吸、营养以至陶醉的东西,这也就是您的灵魂、您的不朽和存在于别人身上的您的生命。——《日瓦戈医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