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唐代诗人杜牧简介及代表作(汇总20篇)

中秋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晚上,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赏明月,吃月饼,吟诵着月到中秋分外明的诗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唐代诗人杜牧简介及代表作,欢迎阅读。

浏览

5166

作文

1000

汤姆索亚历险记内容简介

全文共 1285 字

+ 加入清单

汤姆·索亚是一个聪明但调皮的男孩。他父母双亡,住在严厉但也十分疼他的波莉姨妈家里。他活泼好动,还有着许多精灵鬼点子,而且不爱学习,总喜欢逃了学去钓鱼、和流浪儿哈克贝利·芬去闲逛、玩“海盗”、搜集各种奇怪的物品……等等。他甚至喜欢上了名叫蓓琪·撒切尔的女孩,并想尽办法来“追求”她。

一日半夜,汤姆和哈克贝利去坟地“试验”用死猫治疣子的方法时,意外地遇上了一场谋杀案——去盗尸的罗宾逊大夫、印第安乔和酒鬼波特三个人发生争执,一怒之下,印第安乔把罗宾逊大夫杀了,并把杀人罪赖到了被打晕的波特身上。当时吓得够呛的汤姆和哈克发誓,要对此事严守秘密。但汤姆在很长时间内一直陷于不安之中。

后来,汤姆由于蓓琪和他怄气而与好友乔埃·哈波一起离家出走,和哈克一起坐筏子到一个小岛上去当“海盗”。镇上的人不知道他们的去向,以为他们在河里淹死了。在为他们举行葬礼的那天,他们三人却“奇迹般地”出现了。汤姆成了学校里的英雄。蓓琪也在不久之后与他重归于好……

不久后,法院终于要审理那场凶杀案——大家都以为凶手是波特时,汤姆克服恐惧,告发了印第安乔,但乔却当场逃走了。汤姆陷入了极度不安之中 。

一天,汤姆和哈克走进河边的一所“闹鬼”的老房子。他俩上了楼,不一会儿,看到楼下来了两个人,原来正是印第安人和他的同伙。这两人不知从什么地方弄来了不少钱,正往地里埋。没想到竟从地里挖出一个箱子,打开一看,里面全是钱。这时印第安人听到一点响动,他怀疑楼上有人,就想上去看看。汤姆和哈克正在不知如何是好时,早已朽烂的楼梯塌了,印第安人没能上楼。

后来,汤姆侦察出印第安人乔住进了一个客栈,他和哈克合计趁印第安人乔外出时,搬走钱箱。几天后,蓓琪、汤姆和一些其他朋友去“野餐会”,他们来到了麦克杜格尔洞——一个迷宫般的岩洞里玩。汤姆和蓓琪光顾着玩耍,脱离了大伙儿,迷路了。他们在洞里历尽波折,饥饿、干渴、黑暗和恐惧不断袭击着无助的他们。过了好几天,他们也没找到出路。更可怕的是,他们在洞中看见了印第安乔……

同一天晚上,哈克发现印第安人乔和他的同伙挟着东西上山了,哈克想他们肯定是转移财务,就远远地跟踪。印第安人来到一个寡妇的山庄,要对寡妇下毒手,哈克忙敲开一户人家的门,在这家人的帮助下,救出了寡妇。

镇上的人们都以为他们死在洞中了,波莉姨妈和撒切尔一家都悲痛极了。直到一天半夜——镇上突然喧闹起来——汤姆和蓓琪被找到了!原来,汤姆牵着绑在石头上的风筝线探路,最后找到了一个出口。最后被几个好心人送了回来。

由于这件事,洞口被封了。汤姆知道后,便把印第安人乔在洞里的事告诉了蓓琪的爸爸撒切尔法官。法官便带人去查看,洞门被打开了,但印第安人乔早就饿死了。

后来,汤姆经过分析,判定宝藏已经被印第安人乔藏到岩洞中了。于是他和哈克偷偷地潜入到岩洞中,并根据他们偷听到的描述,找到了一个宝箱——里面有一万两千余元!发现宝藏的他们成了大富翁。汤姆和哈克平分了这笔钱。哈克救过庄园主寡妇,寡妇很喜欢哈克,变收下哈克作自己的养子。

从此以后,汤姆和哈克变成了小镇上的“风云人物”,不仅走到哪儿都会受到欢迎,而且他们俩的小传还登在了镇报上……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秋分节气的简介

全文共 852 字

+ 加入清单

秋分祭月

潮人古代有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习俗。中秋节又名仲秋节,是在秋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古时只有秋分的活动,而无中秋节。秋分是在八月十五日前后,但由于有闰月的关系,秋分可以出现在八月初至八月末的任何时候。

然而,秋分是祭月的,古代潮人总是要把这个节日与月亮联系起来,如果秋分出现在下半月,甚至在月末,人们就很难见到月亮。在无月亮之夜过中秋节,就会失去它原有的意义。故后来潮人把中秋节的活动渐渐由秋分固定为八月十五日。把八月十五日这一天定为中秋节,那正是满月之期,整个夜晚都能见到明月,这才能体现中秋节的真正情趣。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秋分竖蛋

“秋分到,蛋儿俏”。同“春分”一样,在每年的“秋分”来临之际,我国很多地方都要在这天举行“竖蛋”的趣味游戏或比赛。据史料记载,在4000年前,中国就有了在“春分”这天“竖蛋”的传统,当时是为了庆祝春天的来临。其玩法简单易行: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轻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竖蛋”活动不仅在“春分”才有,“秋分”时节同样流行。“‘竖蛋’活动寄寓了人们对生命、生育的敬畏和崇敬之情。”

“春分”和“秋分”这一天之所以鸡蛋比较容易立起来,一是“春分”和“秋分”这天是南北半球昼夜平分的日子,地球地轴与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平面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有利于“竖蛋”;二是“春分”和“秋分”正值春季和秋季的中间,不冷不热,人心舒畅,思维敏捷,动作麻利,易于“竖蛋”成功;三是鸡蛋壳表面并不光滑,只要找到适当的3个表面颗粒,就能像底盘一样托起整个蛋。尽管‘竖蛋’是一个传统项目,但它让公众在实践中了解了相关知识,并富有趣味性和娱乐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全文共 1409 字

+ 加入清单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1896) 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支票。

诺贝尔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他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在硝化甘油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他不仅从事理论研究,而且进行工业实践。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逝世。逝世的前一年,他留下了遗嘱。在遗嘱中他提出,将部分遗产(920万美元)作为基金,以其利息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5种奖金,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学者。

据此,1900年6月瑞典政府批准设置了诺贝尔基金会,并于次年诺贝尔逝世5周年纪念日,即1901年12月10日首次颁发诺贝尔奖。自此以后,除因战时中断外,每年的这一天分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隆重授奖仪式。

1968年瑞典中央银行于建行300周年之际,提供资金增设诺贝尔经济奖(全称为“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伯恩德·诺贝尔经济科学奖金”,亦称“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并于1969年开始与其他5项奖同时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原则是授予在经济科学研究领域作出有重大价值贡献的人,并优先奖励那些早期作出重大贡献者。

1990年诺贝尔的一位重侄孙克劳斯·诺贝尔又提出增设诺贝尔地球奖,授予杰出的环境成就获得者。该奖于1991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之际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的奖金数视基金会的收入而定,其范围约从11000英镑(31000美元)到30000英镑(72000美元)。奖金的面值,由于通货膨胀,逐年有所提高,最初约为3万多美元,60年代为7.5万美元,80年代达22万多美元。金质奖章约重半镑,内含黄金23K,奖章直径约为6.5厘米,正面是诺贝尔的浮雕像。不同奖项、奖章的背面饰物不同。每份获奖证书的设计也各具风采。颁奖仪式隆重而简朴,每年出席的人数限于1500人至1800人之间,其中男士要穿燕尾服或民族服装,女士要穿严肃的夜礼服,仪式中的所用白花和黄花必须从圣莫雷空运来,这意味着对知识的尊重。

根据诺贝尔遗嘱,在评选的整个过程中,获奖人不受任何国籍、民族、意识形态和宗教的影响,评选的唯一标准是成就的大小。

遵照诺贝尔遗嘱,物理奖和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生理或医学奖由瑞典皇家卡罗林医学院评定,文学奖由瑞典文学院评定,和平奖由挪威议会选出。经济奖委托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每个授奖单位设有一个由5人组成的诺贝尔委员会负责评选工作,该委员会三年一届。其评选过程为:

——每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接受各项诺贝尔奖推荐的候选人。通常每年推荐的候选人有1000— 2000人。

——具有推荐候选人资格的有:先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奖评委会委员、特别指定的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评委会特邀教授、作家协会主席(文学奖)、国际性会议和组织(和平奖)。

——不得毛遂自荐。

——瑞典政府和挪威政府无权干涉诺贝尔奖的评选工作,不能表示支持或反对被推荐的候选人。

——2月1日起,各项诺贝尔奖评委会对推荐的候选人进行筛选、审定,工作情况严加保密。

——10月中旬,公布各项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

——12月10日是诺贝尔逝世纪念日,这天在斯德哥尔摩和奥斯陆分别隆重举行诺贝尔奖颁发仪式,瑞典国王出席并获奖。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剧情简介

全文共 275 字

+ 加入清单

一场意外的车祸,让见习警察路小星(杨幂饰)身负重伤,双目失明,她不仅因此失去做警察的机会,也与最亲的弟弟阴阳两隔,此后终日与导盲犬作伴。也许是视觉器官的失灵刺激了其他器官的活跃,加上缜密的思维和判断力,路小星反而能够觉察出许多正常人忽视的细节。因为一次雨夜乘车经历,她与林冲(鹿晗饰)莫名其妙地被卷入了一起女大学生失踪案,两人同时成为一宗雨夜车祸案的目击者,然而两人的证词却大相径庭,一个是双目失明但判断敏锐、语气笃定的前实习警员,一个是号称“亲眼所见”但玩世不恭的顽皮少年,整个案件因两人的证词而陷入迷局,然而更可怕的危机却随之潜入了两人的生活 。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作者简介

全文共 611 字

+ 加入清单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3月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查湾,在农村长大,热爱长诗的创作,但影响最大的还是他的抒情短诗。他一生短暂却成就卓著,死后留下了近两百万字的作品。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河北省山海关卧轨自杀。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他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20世纪7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他凭着辉煌的才华、奇迹般的创造力、敏锐的直觉和广博的知识,在极端贫困、单调的生活环境里创作了将近2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其主要作品有:长诗《但是水,水》、长诗《土地》、诗剧《太阳》(未完成)、第一合唱剧《弥赛亚》、第二合唱剧残稿、长诗《大扎撒》(未完成)、话剧《弑》及约200首抒情短诗。曾与西川合印过诗集《麦地之瓮》。他曾于1986年获北京大学第一届艺术节五四文学大奖赛特别奖,于1988年获第三届《十月》文学奖荣誉奖。其部分作品被收入近20种诗歌选集,但其大部分作品尚待整理出版。他认为,诗就是那把自由和沉默还给人类的东西。(注:2001年4月28日,海子与诗人郭路生(食指)共同获得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海子的第一首诗是《亚洲铜》,最后一首短诗是《春天,十个海子》。海子是真正完成中国近代诗歌改革的第一人,中国本土的田园现代诗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海底两万里》内容简介

全文共 3327 字

+ 加入清单

1866年,在海上发现了一头被认为是独角鲸的大怪物。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应邀参加追捕。追捕过程中,阿龙纳斯、他的仆人康塞尔和捕鲸叉手尼德•兰三人,发现这怪物不是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艇。

潜艇船长尼摩,是个不明国籍、自称“跟整个人类断绝了关系”的神秘人物,身材高大,神情自信、坚毅。尼摩邀请阿龙纳斯参观了这艘令人惊叹的现代工业的杰作—一诺第留斯号;它利用海浪发电,供给船上热、光、动力;它所需的一切都取自海洋。它是尼摩在大洋中的一个荒岛上秘密建造起来的。

阿龙纳斯及其同伴乘诺第留斯号,从太平洋出发,开始了海底探险旅行。透过潜艇玻璃窗,海洋把各种光怪陆离的景象展现在他们面前:应有尽有的海底植物,空中飞鸟般的各种鱼类,以及到处皆是的形形色色的节肢动物、软体动物……使人目不暇接。他们观察着,研究着。途经克利斯波岛,潜艇停在海底,他们穿上潜水衣,漫步在海底平原上,用特制的步枪在海底森林里打猎。书中描写海底奇妙的世界,令人称奇:

这真是一片奇妙又少见的海底森林,生长的都是高大的木本植物,小树上丛生的枝权都笔直伸向洋面。没有枝条,没有叶脉,像铁杆一样。在这像温带树林一般高大的各种不同的灌木中间,遍地生长着带有生动花朵的各色珊瑚。美丽极了!

尔后,潜艇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等危险,安然驶向印度洋。这时发生了一件离奇的事。尼摩船长从海面上望见了什么,突然充满了愤怒和仇恨。他粗暴地把阿龙纳斯及其同伴们禁闭在小房间里,并强迫他们人睡。翌日,阿龙纳斯醒来,尼摩船长请他治疗一个身受重伤的船员。船员不治身死。尼摩船长哀痛地带着送葬队伍,把死者埋在海底光彩夺目、瑰丽无比的珊瑚树林里。他说:在这里,珊瑚虫会把死者永远封闭起来,不受鲨鱼和人的欺负!

印度半岛南端的锡兰岛在面前了。阿龙纳斯接受尼摩船长的建议,步行到海底采珠场。忽然,有条巨鲨向采珠人扑来。尼摩船长手拿短刀,挺身跟鲨鱼搏斗。在尼摩船长被鲨鱼的巨大躯体所压倒,危在旦夕时,尼德•兰迅速投出利叉,击中鲨鱼的心脏。船长救起那个穷苦的采珠人,又从自己口袋里取出一包珍珠送给他。由此,阿龙纳斯感到在尼摩身上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他无比勇敢,二是他对人类的牺牲精神。看来,这个古怪的人还没有完全斩断他爱人类的感情。

从红海到地中海,若走好望角,需绕行非洲一周。但尼摩船长沿着他所发现的一条阿拉伯海底通道潜行,不到二十分钟,就通过苏伊土地峡,到达地中海。书中写道:诺第留斯在沿着又黑又深海底地道直冲过去。随着地道的斜坡,潜艇像箭一般随急流而下。地道两边狭窄的高墙上,只见飞奔的速度在电光下所画出的辉煌纹路,笔直成条。令我们心跳不止。

潜艇向康地岛驶去。这时,又发生了一件蹊跷事:随着凌晨潜艇窗前一个潜水人的出现,尼摩船长从橱内取出数百万黄金,写上地址,派人用小艇送走。这么多金子送到哪里呢?阿龙纳斯觉得,神秘的尼摩与陆地仍有某种联系。

潜艇穿过桑多林岛火山区海域的沸腾的水流,从直布罗陀海峡出来,驶到大西洋,停在维多湾海底。这里是1702年时的海军战场,当时给西班牙政府运送金银的船只在此沉没,海底铺满了金银珠宝。尼摩派出船员,把千百万金银装进潜艇。阿龙纳斯对这许多财富不能分给穷人表示惋惜。船长听了激动地回答:“我打捞这些财物是为了我自己吗?你以为我不知道世上有无数受苦的人们,有被压迫的种族,有要报仇的牺牲者吗?”阿龙纳斯于是明白了尼摩船长那次途经康地岛时送出去的数百万金子是给谁的。

在大西洋海底,阿龙纳斯随尼摩船长去做了一次新奇旅行;他们脚踩在沉没了的大陆——一大西洋洲的一座山峰上,观赏一座火山的海底喷火口喷出硫磺火石的奇景。眺望山脚下一座破坏了的城市—一整个沉没水底的庞贝城。书中描述传说中的海底古城:

远处是一座火山。山峰下面,在一般的石头和渣滓中间,一个阔大的喷火口吐出硫磺火石的急流,四散为火的瀑布,没入海水里,照着海底下的平原,一直到远方的尽头,我的眼下是一座破坏了的城市,倒塌的房屋,破损零散的拱门,倒在地上的石柱。远一点,是一些小型工程的废墟。更远一些,有一道道倒塌下来的城墙,宽阔无人的大陆,整个水下淹没的庞贝城,现在都复活过来,出现在我眼前了。

然后,诺第留斯号大胆向南极进发,潜艇航行在成群的鲸鱼中间。尼德•兰要求追打鲸鱼。尼摩部长不同意伤害这些善良无害的长须鲸。当海面上出现残酷的大头鲸向长须鲸进攻时,尼摩船长决定援救长须鲸。诺第留斯号用它那钢制的冲角,直穿大头鲸。经过一场恶斗,海上满浮着大头鲸的尸体。穿过南极点后,潜艇又历经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险情,都是尼摩船长以惊人的冷静和毅力,带领船员战胜了困难。

最后,潜艇驶过被称为风暴之王的大西洋暖流,来到了一艘法国爱国战舰沉没的地点。尼摩满怀激情地讲述了这艘“复仇号”战舰的历史。这引起阿龙纳斯的注意,把尼摩船长和他的同伴们关闭在诺第留斯号船壳中,并不是一种普通的愤世情绪,而是一种非常崇高的仇恨。那一夜在印度洋上,它不是攻击了某些船只吗?那个葬在珊瑚墓地的人,不正是诺第留斯号引起的冲突的牺牲者吗?而在所有的海面上,人们也正在追逐这可怕的毁灭性机器!

当诺第留斯号慢慢回到海面上来时,便有爆炸声发出:有艘战舰正向诺第留斯号发动攻击。尼摩船长决心把它击沉。阿龙纳斯试图劝阻,但船长说:“我是被压迫,瞧,那就是压迫者!由于他,所有一切我热爱过的,尊敬过的,祖国、父母、爱人、子女他们全死亡了!所有我仇恨的一切,就在那里!”

船长不愿这艘战舰的残骸跟“复仇号”的光荣残骸相混,他把战舰引向东方。第二天,可怕的打击开始了!诺第留斯号故意让敌人接近,再在推进器的强大推动下,用那厉害的冲角对准战舰浮标线以下的薄弱部位,从它身上横穿过去!瞬间,战舰船壳裂开,继而发生爆炸,迅速下沉。它的桅樯架满挤着遇难人。然后,那黑沉沉的巨体没入水中,跟它一起,这群死尸统统被强大无比的漩涡卷走……

阿龙纳斯目睹这场惨景,对尼摩船长极端厌恶:“虽然他从别的方面可能受过很大的痛苦,但他没有权利来做这样残酷的报复。”阿龙纳斯在船上听到了尼摩船长的最后几句话:“全能的上帝!够了!够了!”

在挪威沿岸一带的危险海域中,阿龙纳斯和尼德•兰、康塞尔,乘坐小艇脱离了诺第留斯号,结束了这次穿过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南北两极海洋的海底两万里环球旅行。阿龙纳斯希望:“如果尼摩船长老是居住在他所选择的海洋中,但愿所有仇恨都在这颗倔强的心中平息!……但愿他这个高明的学者继续做和平的探工作!”

尼摩船长本是印度的达卡王子。10岁时,他的父亲把他送往欧洲去接受教育,准备将来接替王位。达卡王子天资聪明,从10岁到30岁,他积累了各方面的知识,在科学、文学和艺术领域更具有杰出的才华。

1849年,达卡王子回到自己的祖国。他娶了一个印度的贵族女郎为妻。他们一共生了两个孩子,夫妻俩非常喜爱他们。

和其他被奴役的印度人一样,达卡王子是一位爱国者。他热爱自己的祖国,仇恨奴役压榨印度的英国殖民者。1857年,达卡王子组织了几次大规模的反殖民抵抗运动。在每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他总是身先士卒,站在战斗的最前列。为此,达卡王子赢得了广大印度人民的拥护和爱戴。英国殖民者对他恨之入骨,千方百计想杀害他。为了躲避敌人,他不得不逃离祖国。然而他的妻子和儿女,却被敌人残酷的杀害了。

达卡王子对敌人充满仇恨,他带着自己剩余的财产和忠于他的一群伙伴,在某一天忽然失踪了。从此,世界上再也没有达卡王子。他已经对人类的一切产生厌恶,对文明世界的一切不公平充满敌意。他发誓永远不再回到自己的祖国。他要在人们无法追踪他的地方,在海洋的深处,建立自己永久的栖身之地。

达卡王子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建立了一个造船厂。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超人的智慧,他亲自设计建造了一艘举世无双的潜水艇。在这之后,他一把火烧掉了这个荒岛。他用海水中的钠,这样一种独特的发明——达卡王子预言人类以后将会实现——制造出了万能的电力。有了电力,他的潜水艇就有了永不枯竭的动力。海洋深处埋藏着取之不尽的宝藏,为他的所有活动提供了充足的财源和物资。从此,他自称尼摩船长,他把他的潜艇命名为诺第留斯号(又译,鹦鹉螺号),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它隐藏在海洋深处 。他是个善良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回唐朝见一位诗人作文800字

全文共 869 字

+ 加入清单

在清闲午后,落日黄昏,一盏清茶,一卷诗书,带我来到了一千二百多年前。

在那狂风暴雨的夜里,天,是那么的沉,黑压压的,在那间小小的酒滩里,我正和一位读书人对饮,我正倾听着他向我诉说“平生不得志”:“在那美好的金秋里,在远大的抱负前,我落榜了,看着那张宽大、宽大的皇榜,却找不到我的姓名,这么大的一张榜纸,竟然单单容纳不下我‘张继’二字,哈哈!”说着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那笑声,却仍在我的耳朵里荡来荡去的,笑得是那么得凄凉,令人毛骨悚然。

他接着说下去:“那插花游街,袍笏加身,衣锦还乡的愿望全盘落空,头悬梁,锥刺股,十年寒窗苦读书,到头来,却不能在琼林宴会上占有一角席次,只落得个名落孙山,不第而归。船行如风,江枫似火。一个黄昏里,残阳如血,我的船泊于苏州渡口,看着美丽的古城,却无心去欣赏,只有满怀的愁情。这是一个忧伤的夜晚。身在异乡、身处江畔、身临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的我,在忧伤中更添几分忧伤。这条江,却像海纳百川似的容纳着古往今来一切不顺遂之人的泪水。

这是一个漫长的夜晚。夜,是那么的残酷,独自躺在船上,辗转反侧,却难以入睡,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心,自己的生命,如劲风中的残灯,我,无言了……”

“江水,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人和小楼,也都睡了,却唯有我独醒。夜愈深,却愈清醒,清醒如败叶落尽的枯树,似燕飞去而留下来的空巢。

月亮西斜了,一派意兴阑珊的模样。乌鸦操着粗嘎嘶哑的声音在悲啼。月,似乎被它叫得更黯淡了,又似乎是我的忧伤所致。岸上,霜,冰洁了;我,似乎也被冰洁了,在须角,在眉梢,都感觉到森然声凉,那阴阴不怀好意的凉风啊,和着正待凝成的早秋霜花,来点缀我惨绿少年的容颜。

钟声,在渔火三两点的江上远远地,贴着水面漂来。原来是寒山寺的夜钟,却像一记一记都撞在我心里的坎上,正中要害,隐隐作痛。我不禁提笔疾书:月落乌啼霜满天……”

我默默地听着、听着,不知什么时候,我的脸上也跟着多了一层忧伤,上面又覆盖着一层寒霜,只能对他说:“天无绝人之路啊!以你的才华……”到这里,却凝噎了,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接着说下去,只有举杯与他畅饮一樽。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唐朝诗人追星的那些事作文800字

全文共 793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眼中,中国最好的朝代,就是唐朝

不仅仅是因为唐朝国力强盛,我喜欢唐朝,更多是因为那帮有趣的诗人

真要讲起来,他们的故事就是好大一团纠缠的线,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粉丝线。

唐人追星甚为拼命,比起今人来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在流行的送礼物对他们来说那都不叫事儿,想要表现出对偶像的爱,就必须得做些什么惊世骇俗的事儿。比如杜甫的脑残粉张籍,天天把杜甫的诗烧成灰拌上蜂蜜吃,希望能变得更聪明;贾岛的脑残粉李洞,把贾岛的像当神一样供着。

有些粉丝追星比较冷静,文艺。比如上述脑残粉张籍的偶像杜甫,他的男神是李白。身为一名有才华的粉丝,杜甫天天给李白写诗。比如《天末怀李白》、《赠李白》、《冬日有怀李白》、《春日忆李白》……简而言之,他一年四季都在想李白或者在给李白写诗。不仅如此,夸起李白来他也很有一套,像“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看看,直接夸自己偶像天下无敌了。所以说,有文化的粉丝真是可怕啊!

然而不幸的是,李白对这个小粉丝并不怎么关注。他们初次相遇时,李白44岁,杜甫只有33岁,对于一个小自己11岁的粉丝,李白并没有十分在意。毕竟在他们认识时,杜甫是一个没有什么名气,四处漂泊的落魄诗人;而李白,虽然不再出入宫廷,却已经名重一时。更何况,李白也有自己的偶像——孟浩然。

对于孟浩然,李白可谓是推崇倍至,瞧瞧他的诗“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连平时喜欢用的“我”都换成了更为正式的“吾”,可见他有多认真。另外一句名句更广为人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偶像的船都已经开远了,他还站在江边默默的眺望。这事要是让杜甫知道了,一定会羡慕得死去活来。

不过风水轮流转,李白也被孟浩然冷落了。他们不是同龄人,而且孟浩然还有自己的好友王维……

我喜欢这群诗人,不光是因为他们才学出众,更是因为他们在许多方面都与我们身边的人一样,同那些死板的古人比起来更多几分有趣,亲切,使人感受到他们的有血有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我欣赏的诗人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从第一次学习李白的诗时,我便隐约感到诗的大气磅礴;从第一次老师讲解时,我觉得李白的诗很有文采;从第一次听到大人们谈论时,我心中便树立了李白高大的形象。于是,李白便成为我至今为止最喜爱的诗人

直至现在,我长大了许多,不同于从前盲目的崇拜,而是有了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观点,敢于了解李白,评论李白了。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他具有超乎寻常的艺术天赋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杜甫曾给予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韩愈评价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且欣赏其《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眼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首诗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形象而夸大的描绘庐山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色。

我喜欢的不仅是他的诗,还有他的性格,也给我带来了很大影响。

李白以他的飘逸豪迈在我内心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他有流放时途中突然遇赦: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大快与激昂。参观庐山瀑布他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感叹与赞美。面对权贵的排斥,他心中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面对好友分离时他心中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感叹,还有愿游名山去,学道飞丹砂的美好愿望。

在以前,李白在我心中只一个模糊的光影,在现在李白在我心中是一个高大的背影,在未来他将会成为我永远的挚友,我一定会用一生去品读他。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剧情简介

全文共 418 字

+ 加入清单

袁浩是个事业上小有成就的旅行社首席代表,英俊潇洒、单身多金,是大多数女人梦寐以求的结婚对象。正值而立之年的袁浩,可谓正值人生的大好时光,但由于自小成长于破碎的家庭,又遭受着女友死缠烂打般的疯狂逼婚,使袁浩对婚姻恐惧更甚,并标榜自己是不想结婚的男人。直到有一天,见着女人就能变成“耗子”的袁浩,却阴差阳错地遇到了“猫”一样敏捷、聪慧的女人茅小春。身世复杂、还有着一段不同寻常感情经历的医院护士茅小春,后来也成了一个不婚主义者;她和袁浩不打不相识,两人由一见面就互掐的关系,渐渐发展至擦出火花,这对不想结婚的男女,最终还是克服所有障碍,一起走进了结婚礼堂。

由胡歌、王晓晨主演,王丽萍编剧的都市爱情大戏《大好时光》召开精彩发布会,明晚正式登陆东方卫、安徽卫视,而开播剧情围绕女一号王晓晨饰演的茅小春而展开,讲述了她遭遇的一系列跌宕起伏的情感事件。在安徽卫视的开播发布会上,胡歌更是变身“白马王子”迎接王晓晨饰演的女主角,两人浪漫亮相引爆全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安妮宝贝的七月与安生小说简介

全文共 955 字

+ 加入清单

七月安生从小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女孩,七月温柔漂亮、文静乖巧,走到哪里都受欢迎,而安生性格阴郁冷僻、桀骜不驯,除了七月没有人愿意和她来往。两个表象看上去极端相反的、带有符号化特质的女孩,其实恰好就是彼此的投射,她们是对方的映射,显现出自己另外一面所隐含的被压抑的天性。

对安生的描述来源于七月男友家明的判断,典型的“安妮宝贝”句式:“安生是个不漂亮的女孩。但是她像一颗散发诡异浓郁芳香的植物。会开出让人恐惧的迷离花朵。”安生天生具有一种奇异的吸引力,在故事中她通篇都是较为强势、鲜明,更具有力量的那一个,虽然这种性格让她此后颠沛流离。

七月和安生在十三岁相识,也是完全处于被动之中:“突然一个女孩转过脸来对七月说,我们去操场转转吧。女孩的微笑很快乐。七月莫名其妙地就跟着她跑了。”

家明和七月第一次相遇是在文学社第一次会议上,这个被形容为“七月十六岁以前包括以后看到过的,最英俊的男人”有一个十分青春片的出场方式——在黑板上写字,然后回过头来看女主,笑容温和。

书中曾经衍化出另外一个象征七月与安生不同命运的意象,就是三人在登山探险旧庙时,家明给七月与安生买的不同玉镯。安生的白镯子与七月的绿镯子刚碰到一起就碎成两半,掉了下来,为安生的死亡埋下伏笔。

在安生发现自己对家明的感情已经非常明晰之后,她选择离开去闯荡,从海南到广州到上海一路北上漂泊,不断给七月写信,地址总在变化中。

随后家明去西安做项目,七月一直等他回家结婚,家明迟迟未归,七月发现他与安生在一起。两个女孩在离别之后本就走上了不同道路,疏远而隔绝,至此闺蜜终于开撕——“七月凝固了全身的力量,重重地打了安生一个耳光。”

七月随后等了家明一个月,家明回归,两人结婚。安生出国,再次写信是告知七月怀了家明的孩子,自己孤身一人。七月让安生回家并照顾她,随后安生不幸难产死亡,七月与家明一直照顾安生的孩子,出版安生小说《七月与安生》。

人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困惑与思考,故事之所以能够被广泛阅读,大概也折射出群体一段时期的内在状态。

《七月与安生》从表象上来看有太多让人眼花缭乱的元素,看起来过于亲密的闺蜜、狗血的三角恋,极端的情境在现实里可以说并不存在。然而它既不是基耶斯洛夫斯基梦幻迷离、充满神秘感的《双生花》,也与日式温柔淡雅的《花与爱丽丝》有明显差别。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唐宋八大家及简介

全文共 1555 字

+ 加入清单

在唐宋时期有许多非常出名的散文,他们对中国的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唐宋八大家及简介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长庆四年,因病告假,十二月二日,因病卒于长安,终年五十七岁。韩愈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地位崇高。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柳宗元:字子厚,汉族,唐代河东郡(今山西运城永济)人,祖上世代为官,七世祖柳庆为北魏侍中,封济阴公。世人称之为“柳河东”、 “河东先生”。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 “唐宋八大家”。

苏轼:字子厚,汉族,唐代河东郡(今山西运城永济)人,祖上世代为官,七世祖柳庆为北魏侍中,封济阴公。世人称之为“柳河东”、 “河东先生”。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 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 “唐宋八大家”。

苏洵:字明允,四州眉山人。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馀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乃悉焚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祐间,与二子轼、辙同至京师。欧阳修上其所著权书、衡论等二十二篇,士大夫争传之。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 “唐宋八大家”。

苏辙: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佑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丰二年(1079),其兄苏轼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被捕入狱。他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不准,牵连被贬,监筠州盐酒税。元丰八年,旧党当政,号“颍滨遗老”,以读书著述、默坐参禅为事。卒于1112年十月三日(10月25日),死后追复端明殿学士,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天圣八年进士。以翰林学士修《新唐书》。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文忠。有《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醉翁琴趣外篇》。汲古阁本有《六一词》,略同《近体乐府》。欧阳修自幼喜爱读书,常从城南李家借书抄读,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往往书不待抄完,已能成诵;少年习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有如成人,其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曾对欧阳修的母亲说:“嫂子不必担忧家贫子幼,你的孩子有奇才!不仅可以创业光宗耀祖,他日必然闻名天下。”欧阳修的散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无论是议论,还是叙事,都是有为而作,有感而发。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江右民系。北宋抚州临川县城盐埠岭(今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封荆国公,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巩:字子固,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南宋理宗时追谥为“文定”,世称“南丰先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图书简介

全文共 252 字

+ 加入清单

24岁那年,纯一的生活彻底改变了。

为了救一个小女孩,他中弹受伤。痊愈出院后,他变得自信、要强,并展现出从未有过的音乐才华。这简直像是重生一样!

但可怕的变化渐渐出现了,愤怒和怨恨在他心中急剧膨胀,面对素不相识的人都会萌生强烈的杀意。他决心查清真相,却发现有人正暗中监视着他。

作者说:这是我唯一有灵光闪现的作品,并非每个人都能接纳这种骇人听闻的动机,我只想挑战这一极限。——东野圭吾

7、我和她分属两个平行的世界,魂牵梦萦却永难交汇……

《平行世界爱情故事》:爱是遇到你以后,我开始盼望每一天的到来(最纠结的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张飞简介

全文共 217 字

+ 加入清单

张飞(?-221年),字益德[1] ,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刘备长坂坡败退,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据水断桥,曹军没人敢逼近;与诸葛亮、赵云扫荡西川时,于江州义释严颜;汉中之战时又于宕渠击败张郃,对蜀汉贡献极大,官至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后被范强、张达刺杀。后主时代追谥为“桓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张飞以其勇猛、鲁莽、嫉恶如仇而著称,虽然此形象主要来源于小说和戏剧等民间艺术,但已深入人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重阳节简介

全文共 701 字

+ 加入清单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因此,重阳节被定为农历的九月九日。)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在这一天写的。

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11处特工皇妃套装上中下册》内容简介

全文共 404 字

+ 加入清单

她是国安局军情十一处惊才绝艳的王牌军师——收集情报、策划部署、进不友好国家布置暗杀任务……她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堪称军情局大厦的定海神针。

他是氏族门阀中身份超然,秉性薄凉的贵胄公子——才华横溢,心思缜密,纵横于朝堂之上,游弋于鬼蜮之中,崛起于死地之内,袖里兜转生死棋局,堪称大隐于市的飞天狐狸。

他是从地狱中踩着血肉白骨一步步攀爬而出的复仇修罗——暗中部署,多年筹谋,煌煌盛世之下,处处都隐藏着他的人马暗桩,一朝躁动,百万横尸,堪称帝国上位者的心腹大患。

这是一个关于爱情与信念的故事,现代高端特种女兵携手身负血仇燕北世子,对决智谋齐天的冷面公子,在历史的飓风下,一起掀开了西蒙大陆这部染血的古卷——百折不挠的秀丽将军,薄凉腹黑的青海之王,血凝如铁的燕北王者,隐忍决绝的怀宋公主,玩世不恭的卞唐太子,首当其冲……

当道义遭遇爱情,仇恨与苍生怎样取舍?在弥天灾难忽然降临的那一刻,是该低头认命还是奋起反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世界十大文豪简介

全文共 2380 字

+ 加入清单

荷马(约公元前9—8世纪)古希腊盲人诗人,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编订者,其史诗作品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

阿利盖利·但丁(1256—1321)意大利诗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代表作有《神曲》,它广泛反映了中世纪后期意大利的社会生活和斗争。集中世纪神学,哲学和科学思想之大成,表现了新与旧的斗争,显示了人文主义的思想萌芽,但又带有浓厚的中世纪宗教色彩,表现了诗人处在新旧交替时期思想上的矛盾。其作品对后世纪欧洲文学影响很大。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1749—1832)德国诗人、剧作家。从小爱好自然科学和艺术。青年时期是狂飚突进运动的中坚。由于他的努力,为德国文学留下了不朽之作。代表作《浮士德》,是他花费了长达60年之久的时间创作出来的不朽之作。

拜伦(1788—1824)英国诗人。1788年1月22日出生于伦敦破落的贵族家庭,他反对专制压迫,他天生跛一足,并对此很敏感。十岁时,拜伦家族的世袭爵位及产业(纽斯泰德寺院是其府邸)落到他身上,成为拜伦第六世勋爵。哈罗公学毕业后,1805-1808年在剑桥大学学文学及历史,他是个不刻苦的学生,很少听课,却广泛阅读了欧洲和英国的文学、哲学和历史著作,同时也从事射击、赌博、饮酒、打猎、游泳、拳击等各种活动。1809年3月,他作为世袭贵族进入了贵族院,他出席议院和发言的次数不多,但这些发言都鲜明地表示了拜伦的自由主义的进步立场。支持人民革命的民主思想,一生为民主、自由、民族解放的理想而斗争,而努力创作。他的作品具有重大的历史进步意义和艺术价值。主要著作有《异教徒》、《哈罗尔德游记》等。

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诗人。生于商人家庭,从小爱好戏剧。一生著作甚多,留存剧本37部,长诗两首,154首14行诗。主要著作有:历史剧《查理三世》、《亨利四世》、《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等;悲剧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佩斯》等;长诗有《维娜斯和安东尼斯》、《路克丽斯受辱记》。这些作品表现了欧洲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最为充分,艺术性最高,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顶峰。马克思称赞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维克多·雨果(1802—1885)19世纪法国伟大的小说家、著名诗人。生于军官家庭。一生著有大量诗歌、小说、戏剧和文学理论作品。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他的作品以精细的手法,广阔的生活画面和丰富的内容,对专制制度和反动教会的罪恶,进行了愤怒揭发和有力控诉,对下层贫民悲惨遭遇寄于同情。深刻反映19世纪法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社会现实。他的作品对后世作家发生了巨大影响。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小说家、戏剧家、散文家、社会活动家。生于地主家庭。一生写有诗集50多部,中长篇小说12部,短篇小说百余部,戏剧二十多种。主要作品有诗歌《菁歌》、《晨歌》、《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戏剧有《邮局》、《红夹竹桃》、《摩吉多塔拉》;小说有《沉船》、《戈拉》等。另有文学、哲学、政治、游记、书简多种。还擅长作曲和绘画。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泰戈尔的创作在印度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自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

高尔基(1868—1936)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苏联社会主义革命文学的奠基人。出身于木工家庭,一生写了大量作品。代表作有《母亲》,深刻反映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成功塑造了一批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形象。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个描写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不朽名著。列宁对《母亲》曾给予高度的评价,称它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高尔基的作品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共同的财富,给世界工人运动带来了巨大的益处。”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出身没落的封建家庭。曾留学日本,1909年回国,在杭州等地任教,辛亥革命后,先后在南京,北京教育部任职、并在北大任教。1918年5 月发表《狂人日记》,猛烈抨击封建制度,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18-1926,陆续创作出《呐喊》《彷徨》等短篇小说。1927—1935创作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大量杂文。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唐代文学

全文共 653 字

+ 加入清单

1.唐诗

①“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腾王阁序》脍炙人口。

②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人民诗人白居易。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名作有《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 别》《秋浦歌》《静夜诗》《赠汪伦》等.著《李太白集》。杜甫,字子美,又称杜工部,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名作有“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 吏》)“三别”(《无家别》《垂老别》《新婚别》)《北征》《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双称白香山,白太傅、白居易 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名作《长恨歌》《琵琶行》。

③山水诗人王维、孟浩然。王维字摩诘,一位著名诗人,著名“画家和音乐家”;人们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名作有《使至塞上》《山居秋暝》。孟浩然是王维密友,名篇有《过故人庄》。

④“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高适《燕歌行》、岑(cén)参(shēn)《白雪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浙》王之涣《登鹳雀楼》都是名篇。

⑤“小李杜”。李商隐,杜牧,著有《樊川文集》。

⑥“诗中三李”毛泽东同志喜欢的名篇有《雁门太守行》“诗中三李”为李白、李商隐、李贺。

2.唐代散文

①韩愈。韩愈,字退之,自号昌黎,又称韩吏部。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著《昌黎先生集》。

②柳宗元,字子厚,又称柳河东。写了著名的《永洲八记》著有《柳河东集》。

3.唐人传奇

陈鸿的《长恨歌》传,李朝威的《柳毅传》都是比较成熟的文言小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秋瑾简介

全文共 2249 字

+ 加入清单

秋瑾,生于1875年11月8日(光绪元年十月十一),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出生于福建省云霄县城紫阳书院(七先生祠)。 另1916年修的湘乡《上湘城南王氏四修族谱》载:“王廷钧配秋氏,字瑾,寿南公女。清诰封夫人,光绪三年丁丑十月十一日卯时生,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六月初六辰时殁浙江

山阴县,葬西湖,有碑亭。子,沅德,出抚一半子麒为嗣。女,桂芳。”

1894年,其父秋信候任湘乡县督销总办时,将秋瑾许配给今双峰县荷叶镇神冲王廷钧为妻。1896年,秋与王结婚。王廷钧在湘潭开设“义源当铺”,秋瑾住在湘潭,也常回到婆家。

秋瑾在婆家双峰荷叶时,常与唐群英、葛健豪往来,“情同手足,亲如姐妹,经常集聚在一起,或饮酒赋诗,或对月抚琴,或下棋谈心,往来十分密切”。后来3个人被誉为“潇湘三女杰”。

1897年6月,秋瑾生下第一个孩子王沅德。[9-10]

1900年,王廷钧纳资为户部主事,秋瑾随王赴京。不久,因为八国联军入京之战乱,又回到家乡荷叶。次年在这里生下第二个孩子王灿芝。光绪二十九年,王廷钧再次去京复职,秋瑾携女儿一同前往。

1904年7月,不顾丈夫王廷钧的反对,冲破封建的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入中国留学生会馆所设日语讲习所补习日文,常参加留学生大会和浙江、湖南同乡会集会,登台演说革命救国和女权道理。 秋瑾除在校学习外,还广交留学生中的志士仁人,如周树人(鲁迅)、陶成章、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等。在此期间,秋瑾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曾与陈撷芬发起共爱会,作为开展妇女运动的团体;和刘道一、王时泽等十人结为秘密会,以最终打破了桎梏在身上的封建枷锁反抗清廷、恢复中原为宗旨,创办《白话报》,参加洪门天地会,受封为“白纸扇”(军师)。

在日本主编《白话》月刊过程中,孙中山建议她可“依据此特长,利用宣传工具,报告时事,解决实事,效果越直接越迅速越好”。秋瑾一贯以提倡女权为己任,她说“女学不兴,种族不强;女权不振,国势必弱”,欲求男女平等,“女子必当有学问,求自立,不当事事仰给男子”, “仿欧美新闻纸之例,以俚俗语为文,……以为妇人孺子之先导”。她以“鉴湖女侠”等笔名,在杂志上发表了《演说的好处》、《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警告我同胞》等文章,抨击封建制度丑恶,宣传女权主义,号召救国。她写道:“诸位,你要知道天下事靠人是不行的,总要求己为是。当初那些腐儒说什么‘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夫为妻纲’这些胡说,我们女子要是有志气的,就应当号召同志与它反对。”“但是从此以后,我还望我们姐妹们,把从前的事情,一概搁开,把以后的事情,尽力去做,……我们自己要不振作,到国亡的时候,那就迟了。”字里行间,充满了女权解放的激情。 秋,继入青山实践女校,并在横滨加入了冯自由等组织的三合会。

在日语讲习所毕业后,报名转入东京青山实践女校附设的清国女子速成师范专修科,随即回国筹措继续留学费用。1905年,秋瑾归国,春夏间,分别在上海、绍兴会晤蔡元培、徐锡麟,并由徐介绍参加光复会。徐锡麟、秋瑾先后加入光复会后,国内革命形势有了迅速的发展。

1905年7月,秋瑾再赴日本,不久入青山实践女校学习。由冯自由介绍,在黄兴寓所加入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在留日学习期间,她写下了许多革命诗篇,慷慨激昂,表示:“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1906年,因抗议日本政府颁布取缔留学生规则,愤而回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先在绍兴女学堂代课,3月,往浙江湖州南浔镇浔溪女校任教,发展该校主持教务的徐自华及学生徐双韵等加入同盟会。暑假离职赴沪,与尹锐志、陈伯平等以“锐进学社”为名,联系敖嘉熊、吕熊祥等运动长江一带会党,准备起义。萍浏醴起义发生后,她与同盟会会员杨卓林、胡瑛、宁调元等谋在长江流域各省响应,并担任浙江方面的发动工作。到杭州后,与将去安徽的徐锡麟约定,在皖、浙二省同时发动。此时她在杭州新军中又发展了吕公望、朱瑞等多人参加同盟会与光复会。不久,萍浏醴起义失败,接应起义事遂告停顿。

同年秋冬间,为筹措创办《中国女报》经费,回到荷叶婆家,在夫家取得一笔经费,并和家人诀别,声明脱离家庭关系。其实是秋瑾“自立志革命后,恐株连家庭,故有脱离家庭之举,乃借以掩人耳目。”

1907年1月14日,《中国女报》创刊。秋瑾撰文提倡女权,宣传革命。[10] 以“开通风气,提倡女学,联感情,结团体,并为他日创设中国妇人协会之基础为宗旨”。并为该报写了《发刊词》,号召女界为“醒狮之前驱”,“文明之先导”。

旋因母丧回绍兴,秋瑾又先后到诸暨、义乌、金华、兰溪等地联络会党。这时大通学堂无人负责,乃应邀以董事名义主持校务。遂以学堂为据点,继续派人到浙省各处联络会党,自己则往来杭、沪间,运动军学两界,准备起义。她秘密编制了光复军制,并起草了檄文、告示,商定先由金华起义,处州响应,诱清军离杭州出攻,然后由绍兴渡江袭击杭州,如不克,则回绍兴,再经金华、处州入江西、安徽,同徐锡麟呼应。原定1907年7月6日起义,后改为19日。

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其弟徐伟的供词中牵连秋瑾,事泄。

1907年7月10日,她已知徐失败的消息,但拒绝了要她离开绍兴的一切劝告,表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她遣散众人,毅然留守大通学堂。14日下午,清军包围大通学堂,秋瑾被捕。她坚不吐供,仅书“秋风秋雨愁煞人”以对。

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时年仅32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人物简介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1] 原名重八,[2] 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3] 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 1356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为号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国的统治,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 年号洪武。后先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

朱元璋在位期间鉴于元末的混乱,对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政治上废丞相,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 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9] ;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北伐残元;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解放奴婢,减免税负,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12] ;对外加强海外交流,恢复中华宗主国地位 。经过洪武朝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葬明孝陵。

朱元璋聪明而有远见,神威英武,收揽英雄,平定四海,纳谏如流,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褒节义,崇教化,制定的各种法规都很相宜,前所未有。但他性格严明,晚年偏好诛杀,使得一代开国元勋很少有善始善终者,这是他的缺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三、作者简介

全文共 897 字

+ 加入清单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生于光绪年间,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扬州,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继承朱氏,遂改姓。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海州任承审官10多年。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个读书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朱鸿钧由海州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朱自清妻子名叫陈竹隐。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学。

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

朱自清晚年身患严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够,更无钱治病。当时,国民党勾结美国,发动内战,美国又执行扶助日本的政策。一天,吴晗请朱自清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的宣言书上签字,他毅然签了名并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这年(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贫困交加,在北京逝世(年仅50岁)。临终前,他嘱咐夫人:“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

朱自清文风清新,擅长抒情与叙事相结合,开创现代散文先河。他有著作27部,共长约190万字,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纪实性散文《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他著名的诗集有《踪迹》,散文集有《背影》《你我》《荷塘月色》《匆匆》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还有《绿》《春》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