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登山的作文赏析热门20篇

浏览

3576

作文

1000

登山作文500字

全文共 557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四,我、姐姐和哥哥一起去登山

来到水濂山山脚,往山上望去,烟雾缭绕,高山直插云霄,真是太好了!我迫不及待的往山上爬。这时姐姐说:“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先爬到山顶,谁先爬到山顶我就奖励他一包零食。”听完这句话,我高兴的手舞足蹈。姐姐在地上画了一条线,指着这条线说“我们就从这里开始跑吧!”我和哥哥点了点头,准备好了起跑姿势。随着姐姐一声令下——“开始!”我就像离弦的箭拼命向山上冲去。跑到半山腰,我已经远远的把哥哥和姐姐甩在了后面,如果再加一把劲我的奖品就十拿九稳的了,但我已经汗流浃背,上气不接下气了,这时我便停下休息,心想:“姐姐和哥哥被我甩得那么远,应该追不上了吧!过了一会,姐姐和哥哥就跑到了我前面。我又想:“我可不能输给他们,因为我是爬山高手。”想到这里,我又开始冲刺了,终于超过了姐姐和哥哥。没过几分钟,我气喘吁吁,腿都麻了,脚步不禁慢了下来。我又想到:我千万不能在最后关头掉链子!于是我一鼓作气,终于第一个到了山顶。站在山顶远眺,山下的风景可真美呀!汽车就像一只只小蚂蚁,在弯弯曲曲的公路上慢慢地行驶着;远处的高楼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十分美丽;迎面吹来一阵阵清新的山风,令我心旷神怡。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次爬山不仅使我锻炼了身体,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好句赏析

全文共 1680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希望对你有帮助。

1.那托在荷叶上的樱桃,像是盛在翠盘里的玛瑙。

赏析:这句话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樱桃像玛瑙一样圆润,晶莹剔透。

2.西南天际,一道弯弯的新月,浮在远处的树梢上空,浮在黑黝黝的房舍上空,它是那么细小、玲珑,相称在黑丝绒上的一枚象牙,像沉落水中仅仅露出边缘的一只白璧,,像漂在水面上的一条小船,这小船驶向何方?

赏析:这句话用了景物描写,侧面烘托了新月找不到方向,高考目标悬而未决。

3.蒲绶昌那一双锐利的眼睛顿时像被雷电击中,迸射出一片爆裂般的光芒,随即,黯淡了,熄灭了!

赏析:这句话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的突出了蒲绶昌被韩子奇的话击中,生气而无可奈何。

4.她披着长长的秀发,拂动着白色的衣裙,赤着脚向前走去,脚步声就像荷叶上的露珠摇落在湖面上,就像天鹅的脚掌轻轻地划动平静的湖水。(新月死前的幻想)

赏析:这句话突出了新月向往过平静,幸福,美好的日子。

5.他根本无法入睡,心飞出了病房,去寻找女儿......

赏析:这句话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肋骨断裂的父亲韩子奇不顾自己,只想着女儿,急切地希望女儿快点康复。

寥寥几笔,几个简简单单的镜头 。主人公对母爱依恋和渴望跃然纸上,细微的描写更让读者不由自主的就浮想到了作者描绘的情景。 一个洒字用得好,为什么不用掉,滴 落呢? 因为那些都不足以表现主人公内中发自内心的悲伤和痛苦,一个洒字。更加形象,恰到好处的体现了主人公那一刻的悲拗。但随后一系列动作的描写 ,平平淡淡 并没有很华丽的词汇,却很贴切的体现了主人公马上又恢复了冷静。轻轻,珍惜,等词 让读者能感受到主人恬静的性情。简单的一个对字,不仅仅是一个动作,它要表达的是主人公长期的孤独 受到冷落 而与孤灯 对应 形成鲜明的对比。 主人公是那样的孤独。

紧接着 一连段的回忆 一段细微的描写 更是深刻的体现着主人公 即时受到冷落 感到孤独, 却从未放弃对母爱的回忆 和 对母亲的眷恋。 即便如此 她也仅仅有些困惑 不理解, 可见 母亲 在主人公的心目中。是那么的重要 和 无法替代 最后一组反问句 直接将她的茫然 不解 和悲伤 清晰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这段入木三分的场景描写 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 和 丰富细腻的情感。也为后面的剧情做了 铺垫

6、长春道人的奇特经历,在易卜拉欣的心中唤起了一种亲切的情感,用自己的想象补充师傅过于简略的叙述。他也曾有过万里跋涉啊,但那时,并没有像长春道人那样学艺探宝,因为他还没有认识奇珍斋和梁亦清师傅,还不知道玉的精灵在遥远的北方等着他。现在,他来了!

7、壁儿没有那么多的机会和师兄说话,她潜移默化地学着妈的样儿、也是祖祖辈辈的穆斯林妇女的样儿,把心中的愿望融进虔诚的信仰,把要说的话说给造就万物、无时无处不在的真主听。“主啊!”她相信每一声呼唤都能被真主听见,相信真主知道她心中的一切,并且赐给她幸福与安宁。

8、壁儿领着玉儿,闻声从奇珍斋出来,就去追卖樱桃的车子。那小小的独轮车上,搁着柳条大笸箩,垫着块蓝布,装满樱桃,旁边摆着一罐清例冽的井水,卖樱桃的汉子一面吆喝“大樱桃唻!”一面把水洒在珠圆玉润的樱桃上,鲜红的玉珠还镇着水晶似的冰块。这景象,只消看上一眼,清凉鲜美便沁人心脾,不能不买了。

9.他回到奇珍斋娶了长女君壁,决心重振家业,十年之后名冠京华,又得贵子取名天星,幸福度日。可是日寇侵华战争爆发,韩子奇担心玉器珍品被毁,随英商亨特来到伦敦。妻妹冰玉不顾姐姐反对,偷出家门执意随姐夫远行。在伦敦冰玉与亨特之子奥立佛相恋,可是奥立佛在伦敦大轰炸中却不幸丧生。韩子奇与梁冰玉在海外相依为命十年,旷男怨女终于结合并生下女儿新月。战后一同回国,姐姐收留新月为自己女儿,冰玉远走他乡。新月逐渐长大成人,以优异成绩考上北大西语系。上学后与班主任楚雁潮发生爱情,因楚系汉族,为梁家反对,他们的爱情却在阻挠中愈加炽热。可是红颜薄命,新月因严重心脏病不幸逝世,楚雁潮悲痛欲绝。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重阳节登山作文500字

全文共 752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脑海中,并没有重阳节的概念。是今年国庆节在爸爸妈妈的口中听到这个词的。但具体什么是重阳节,我不清楚。我只知道爸爸妈妈带着我去登山了。

10月5日,是我从江口回到辰溪的第二天,太阳公公老早就起来上班了。一上午,因为我的懒觉,大家没能成行。只好等到下午才向熊首山进发。下午天气热的很,我走到山脚下就已经头冒汗了,好在今天兴致勃勃,第二次登山(第一次是上半年,到半山腰就死活赖着要下山了)我跟妈妈较上了劲,紧跟妈妈的脚步往山上走,爸爸背着重重的背包在后面保护着我。一路上,我们一家三口一会儿回头看看山脚下的风景,一会儿摘下路边的小刺猬(我家的特有叫法,爸爸说用辰溪话的叫法是尼欧尼欧药)往对方的身上扔,有说有笑又闹,一点也不觉得乏味。爬山的过程中,我们还遇到一些大哥哥、大姐姐、叔叔、阿姨、老爷爷、老奶奶。原来,在重阳爬上的不止我们一家三口,还有不少人呢。有的人健步前行,有的人在半山腰烧烤休闲,还有的人背着水壶到山上打山泉水。山坡上不时传来欢快的笑声。

好不容易爬到山顶,县城的秀美风光让我疲劳全消,我和妈妈又是叫又是跳,爸爸则是不停的换着角度拍照。在山顶,我看见了沅江、辰水宛如玉带绕城,远处风光尽收眼底,有种世间我独高的感觉。

在山顶欣赏完风景,我们没有过多的停留,沿着山顶转播台边上的下山道路顺路而下。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的途中,我觉得好累,爬山消耗了太多的体力,我走不动了。爸爸看到了我的勉强劲儿。说笑间就把我举到他的肩膀上,虽说我觉得有些害怕,可是有爸爸的保护,我也就慢慢地舒心的疯笑起来,骑大马,我变成了家里最高的人。

到了山脚下,我休息的差不多了,又要自己走,而且一直走回了家。怎么样,我坚强吧?

重阳登山,好有意思的活动,我喜欢。要是有其他小伙伴一起同行,那就更好玩了。

[重阳节登山作文5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望岳》赏析

全文共 1014 字

+ 加入清单

《望 岳》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以后。此时 ,诗人正“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当他游历到山东 ,被泰山的壮丽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望岳》诗。

【内容讲解】:

五岳之首的泰山到底怎么样呢?(乍一见泰山高兴的不知如何形容的惊叹和仰慕之情)

在古代齐鲁两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苍翠的青色。(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的高大)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写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写出泰山的高大)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凝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我一定要登临泰山极顶,俯瞰群山,它们都将变得那么渺小。

赏析评价】:

诗中以饱满的热情形象地描绘了这座名山雄伟壮观的气势,抒发了作者青年时期的豪情和远大抱负。

六句实写泰山之景。

开头一句“岱宗夫如何”,以一句设问统领下文。二句的“齐鲁青未了”自问自答,生动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绵延 、高大。“青”字是写青翠的山色,“末了”是表现山势座落之广大 ,青翠之色一望无际。这是远望之景。

三 、四句是近望之势。“造化钟神秀”是说泰山秀美无比,仿佛大自然将一切神奇秀丽都聚集在这里了,一个“钟”字生动有力。“阴阳割昏晓”,突出泰山的高耸挺拔,高得把山南山北分成光明与昏暗的两个天地 。“割”字形象贴切,给参天矗立的山姿赋予了生命力。

五 、六两句是近看之景,并由静转动。“荡胸生层云”描写山腰云雾层层缭绕,使胸怀涤荡,腾云而起,用“层云”衬托出山高。“决眦入归鸟”,是瞪大了眼睛望着一只只飞回山林中的小鸟,表现出了山腹之深。一个“入”字用得微妙传神,好象一只只小鸟从远处徐徐而来,又徐徐而去,足见山腹是何等深远了。

最后两句想象中的登山之情,仍是“ 望”,而不是“登”,是作者由望景而产生了登临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中的“凌”字,表现了作者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壮志。“一览众山小”,写诗人想象中登上绝顶后放眼四望的景象,其他的山在泰山面前显得低小,以此衬托出泰山的高大。

这首诗的题目是“ 望岳”,全篇紧紧抓住“望”字写景,写景中又处处烘托着一个“高”字。从而把泰山的万千景色、高大的气势渲染得纤毫毕现,令人如亲临其境。故此《望岳》一诗,成为历代描写泰山的佳篇,被人们传颂不绝。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那一次难忘的登山作文700字

全文共 669 字

+ 加入清单

在人生道路中,我们会爬过很多座山,但我印象最深的是登大云山。

7月13日,大家在7点准时约定点集合,不一会五个成人带着19个小孩就出发了。

到了山脊上,大家都心花怒放的拿好装备开始爬山了。刚开始,大家精力充沛,齐头并进,争先恐后,跑得和兔子一样。

每当我们爬上山峰,都会看到美丽的风景,尤其是在鸡冠峰,顿时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当然,这只是困难的开头,大家才会这么开心。我们在山的鞍部合了影就开始下山了。刚下山,我们就看见了几头牛在前面,大家都乐坏了,心想着:有牛就有人,有人就有路,有路就能下山。可谁也没有想到,这是错误的开始。我们向牛的方向走去,我们越走越感觉不对劲,果然,这不是一条路。我们一边埋怨着一边向上艰难的穿越棘刺丛,来到一条之前被人踩出的路上,大家都被刺刮得遍体鳞伤。

此时,老师只好要我们原地休息,自己孤军奋战,寻找出路。迷路的我们已经没有多余的精力闲聊了,我们的水已经没有了,有人甚至出现了中暑的现象。另一位家长也只好去寻找出路以便快点下山。当家长说找到下山的路时,一股神奇的力量涌上心头,大家都鼓起勇气,奋力向前。我们在人工挖掘的陡坡上快速下行,很难控制自己的速度。结果大家的脚都磨疼了。

当我们到山下时,我们再也没有力气欢呼雀跃了,大家渴得能喝下长江了。我们坐在板凳上,喝着山泉水,又恢复了体力。

也许有人说,这次活动欠缺周详的计划。但我却认为正是因为没有预先的计划,才使我们感受到了在探索中前进,在迷茫中找到希望的巨大乐趣,让自己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更能沉着冷静的面对困难和挫折。

因为,人生的道路无法事先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登山乐作文900字

全文共 897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日,我妈妈脑袋不知道哪根筋动了一下,说要全家去登山

刚开始,我极力反抗,可惜我这小细胳膊扭不过大胳膊,只好跟着妈妈爸爸乖乖上路了。

我们这次的目的地是上华山。一路上,妈妈和爸爸有说有笑,而我呢?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没走几步路就累得气喘吁吁了。妈妈见了,生气地说:"整天和米袋一样杵在家里,不运动就这样,快走!”我蔫蔫地继续走。

好不容易到山脚了,微微的清风拂过我的面颊,啊,好舒服哟!这一吹,我精神大振,快步走到父母面前,一边跑一边还不忘回头大叫一声:"爸,妈,你们倒是快呀!”妈妈和爸爸满脸茫然,一会儿又转为惊喜,因为他们以为我”改邪归正”了呢!

我继续向上跑,眼前的美景让我看呆了,路边的树上,一片片的树叶宛如一只只蝴蝶,依依不舍地从大树母亲的怀抱中离去,好像不愿离母亲太远,落在了她的脚边,草丛中,还隐藏着许多可爱的小野菊:有雪白的,有金黄的,还有淡黄的。它们各有各的姿态:有的亭亭玉立,展示自己优美的身姿;有的低着头,好像在沉思什么;有的昂首挺胸,把自己所有的生命力展示给我们……一阵夹杂着许多花香的清风吹来,倒是能分辨出花香来,有那清香淡雅的菊花香,也有那各种韵味的野花香,树叶香……让人感到沉浸在花海之中。一会儿,我又发现了一朵朵好似白绒球的蒲公英,摘下一朵,轻轻对它吹一口气,所有的"降落伞"仿佛一个个白衣天使在空中飞舞,驾风而去。一眨眼,便不知去向了。

我在路上蹦蹦跳跳,忽然,一滴水珠落在我鼻尖上。”啊,下雨了?”我惊讶地摸了摸鼻尖。”哈哈,有小雨点在你的鼻尖上跳舞哟!”爸爸风趣地说。我抬头望了望树,一定是清晨没有蒸发的水珠!我正在神游八极之时,又有一样奇怪的东西掉在我的头上,我一把抓下它,哇!是一片红色的枫叶呀!上面还有一个小小的"降落伞”,"“原来你在这啊!”我叫道。“什么你在这?”爸爸妈妈异口同声地问。我神秘地一笑,说”快走吧。”

好不容易登到了山顶,我极力眺望远方,下面是大片大片的稻田,有绿色的,还有褐色的,"没想到,下面这么美!”我脱口而出。房子一座座挨挨挤挤,像迷宫一样。我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了。

走在回家的小路上,我心里感叹到:”这次登山真让我大开眼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中登山作文

全文共 699 字

+ 加入清单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古代有许多诗人吟咏关于山的诗句。山,或直耸云天,或连绵不绝,或层出不穷,或变幻莫测。

今天语文老师带领我们去了学校的后山——换袍岭,老师叫我们遵守纪律,注意安全故意说:“千万不要掉队,小心有狼哦,班主任老师会跟在后面的。”“叮铃铃——”上课铃一响,我们马上到校门口去站队,我们个个都很利索,飞一般地站好了队,我们就开始踏上了登山之旅。刚开始,我们一直走在水泥路上,后来,不知不觉,走进了山林,告别了水泥路,迎接我们的是大山的气息,清新的空气流进了我的肺里,整个人神清气爽。放眼望去,全都是绿色,虽然正值秋季,但森林生机却一点也沒有减少,大自然顽强的生命力与秋婆婆抗争。路边长满了蕨类植物,翻开叶孑,可看见它们叶下的孢孑囊群,棕色的。

突然,一座陡坡出现在路上,爬坡时,手脚并用,脸都要贴到地面上了,这根本不叫坡,叫峭壁!只是不高罢了,坡上有几块供爬坡用的大石头,表面整齐,可以看出是专门为爬山挖的,如今,长满了苔藓,这是岁月的记号。稍不小心,就会失足滑倒,上坡时,脚下是石头,手中是树干。此时,队伍己水分两色——一队在前,由涂老师带领;一队在后,由班主任老师带着。

又到了一个坡上,这个坡地上铺满了落叶,好像是为了我们特意铺的,走上去,传来一阵阵树叶粉碎的声音,好像是我们登山时的欢乐颂。来到山顶,往下鸟瞰,房孑的白砖红瓦与大山的秋黄翠绿在这盘旋的山冈中交织着、点缀着。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山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东西,可每次上山都会绐我们不一样的体验,而这次登山让我看见大自然中最顽强的力量,他们时刻与外界做斗争,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望山者高,登山者低作文800字

全文共 799 字

+ 加入清单

如把追求理想的过程比作爬,我们都是在崎岖山路上的爬山者。当你在山脚下时,更觉得前路茫茫,不知何时才到达终点。而当你克服万难,走过相当路段之后,回首前尘,你才知道,自己的每一分辛苦,都必将筑成一步道路。

“这周的《国旗下讲话》你做好准备!”

当我接到老师的这份口头通知的时候,我整个人都呆住了。第一个想法就是“为什么让我去。”我觉得这件事情好似挡在我面前的一座大山,我站在山脚下,望着这座看不到尽头的大山,只留下了深深的恐惧与胆怯。

然而,事情并不是由我选择的,尽管心中有无限的恐惧与胆怯,我只能硬着头皮上,我开始反复地练起这篇演讲稿,为下周一的国旗下讲话做起了充分的准备。

白云在天空中悠闲的飘荡,柔和的阳光照在我脸上,我却丝毫不

感受到一丝丝的温暖,随入场式的结束,我来到了这座高大的“山脚下”,掏出我背包里的两把“登山镐”开始艰难地爬山。我握话筒的手不断抖着,两把“登山镐”在山中的寒风中不断摇晃着,仿佛下一秒就会掉下去。一阵突如其来的风打乱了我的节奏,演讲稿被吹走了,它在柔和的阳光中和风中轻轻地,缓缓地飘落在地上,我心中的恐惧越来越深……在全场嘱目下的我尴尬地捡起演讲纸,场上传来一阵阵笑声,但我心中有一个信念:“坚持,坚持,再向上就是山顶,往下掉只会粉身碎骨!”我把一直低着的头“高傲”地仰起来,用清晰、自信的语言继续读了下去,场上的笑声逐渐被我高昂的声音压下去。此刻离山顶越来越近的我变得更自信、更激昂了,我的眼神不再是飘忽,只留下了坚定,不管风雨再大,只有一个念头:“向上爬,向上爬。”

我以更加高昂的声音读完了最后一个句子,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我一用力,翻上了山顶,插下了属于我自己的那面旗子,山已经不再是那么高了,而且,我看见了更高的山,我要更勇敢,更努力地向上攀爬!

每一件事情都像一座山,你看向它的时候很高大,征服它的时候又感觉它很渺小,任何事情都要“勇于尝试,尽自己最大的力勇于尝试!”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水浒传的读书笔记摘抄赏析

全文共 795 字

+ 加入清单

水浒传》是四大名着之一,想必大家都读过吧!

《水浒传》里的人物有鲁达(鲁智深)。武松。宋江。柴进。李逵……

《水浒传》里的鲁达,武艺高强,粗武钢勇,他的武器是两把斧子。而且他十分爱吃狗肉。甚至有一次,鲁达要镇关西把十斤精肉和十斤肥肉剁成肉末。十斤骨头斩成细末。镇关西明白鲁达来学自己晦气。不愿干,鲁达便把两包肉末朝镇关西砸了过去。镇关西恼羞成怒,抄起剔骨尖刀,刺向鲁达,鲁达逃到街上。镇关西追来,鲁达就顺势按住他的左脚把他踢倒。

鲁达踏住他胸脯骂道:“你一个操刀屠户,竟然称镇关西,欺侮金家父女!今叫你尝尝俺的拳头!”只一拳,就把镇关西打得出气没有进气了。

武松是一个硬汉,大家最熟悉他的故事,例如武松打老虎。这一天,武松摇摇晃晃上山,见一块大青石,便在那大石上休息了一会,这时忽有狂风刮来。武松心疑,又听得背后扑的一声,回头去却见一只吊眼白额大虫(老虎),已落在背后!武松急忙一闪,闪到了老虎背后。大虫见没扑着武松,便前爪一搭地下,猛吼一声,把虎尾一甩,武松又闪到了一边。武松等老虎再次吼时,双手抡起哨棒,尽全身力气一棒击去,不料打折了旁边的树杈,哨棒一截两半。大虫咆哮,再次扑来,武松丢了半截棒,赤手空拳就势按着虎头。武松把老虎头直往土里按,又举起拳头猛击“大虫”头部,终于把“大虫”打瘫了。

李逵是沂水县人,再戴宗手下当小牢子。《真假李逵》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李逵那天路过树林子,忽见有人涂黑了脸,拿了两把板斧喝令留下买路钱。李逵喝道:“你是什么人敢拦老爷去路?”那人说是“李逵”。李逵大笑,操起朴刀去战假李逵,假李逵挡不住想逃,屁股已挨了朴刀,李逵抢前一步踏住那老家伙胸脯说:“老爷才是黑旋风!”然后挺着胸脯走了。

读了《水浒传》这部长篇小说,我仿佛认识了108个梁山起义的绿林好汉。从中让我感受到了:我们一定要学那些正直、行善的人,不能学那些专横跋扈、欺善怕恶的人。刘备说得好:勿已善小而不为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小学生作文:登山的启示

全文共 592 字

+ 加入清单

“世上无难事,是只怕有心人”这句话令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这句话从这说起。

有一个星期六晚上,爸爸妈妈和我去登大雁山,我一放学回家,就早早吃完饭,跟爸爸妈妈去登大雁山了,首先我和妈妈去买零食,爸爸去买水,然后我们到大雁山门口聚集。我们来到大雁山门口,我们先去买票,然后我们拿着票上去了。

“咦!”登大雁山的人真多啊!有些人缓慢地走上山,有些人精力十足,快快地跑上山了。而我们呢就特殊点,“半跑半走”咦!为什么我觉得越走越陡呢?我就回亿起以前爸爸背我上去,那时我还不懂事。我们走呀走呀,穿过弯弯的路。好像在走森林。

我们走到半山腰,我已经气喘吁吁了,我都有点想回家了,我说:“爸爸,我太累了,走不动了,能不能回家算了。”爸爸说:“不行,我们已经走了一半了,还有一半就上去了,做人一定要坚持。”妈妈模着我的头笑眯眯地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看我旁边大概四五岁的小妹妹,她和我们一起上山,她还没叫累呢!她的年龄还比我小2倍呢!,我应该不能弃傫,我一边走一边喊自己的名字“业哥加油!业哥加油!胜利就在眼前!”

我们终于登上了山顶,我们都气喘吁吁,终于来到了纪元塔了,我们坐在石梯上,聊聊天,说说笑真开心啊!我往高处看一看,风景真美,看见街上五光十色,漂亮极了,我高兴极了,妈妈说的话果然没错:“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我终于明白了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了,只要坚持什么事也做得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诗经·氓》赏析

全文共 2867 字

+ 加入清单

艺术成就

(一)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氓》诗是诗人现实生活典型情绪的再现,诗人不自觉地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歌唱抒述自己悲惨的遭遇,起了反映、批判当时社会现实的作用。《氓》是民歌,是口头创作。最初广泛地流传于民间,经过无数劳动人民的反复歌唱、不断修改,到写定时候,才形成现在这样的完整诗篇。人们在流传中,把自己关于恋爱婚姻方面的感受,渗透到歌唱中去,故作品富于现实性。诗中女主人公所叙述的是自己的切身经历,自己的感受,都是真情实感。而这种真情实感在阶级社会中是带有普遍性、典型性的。诗人善于把握题材的各种复杂的矛盾。她抓住自己和氓的矛盾,氓是夫权的代理人,他们从夫妻关系而变为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透露了男尊女卑、夫权制度的社会现实。她抓住了自己和兄弟的矛盾,反映了当时社会道德、舆论,是以夫权为中心的思想和弃妇孤立无援的现实。她抓住自己内心的矛盾:婚前没有通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否可以同居呢?见了氓就开心,不见氓就伤心,如何解决见与不见的矛盾呢?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结成诗的主要矛盾——封建礼法制度与妇女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的矛盾。这是当时社会中极为显著和普遍的现象。其次,《氓》诗人善于塑造人物现象。《氓》诗中有两个形象比较鲜明。一个是狡诈负心的“氓”,一个是善良被弃的“女”。氓是从别处流亡到卫国的一个农民,“抱布贸丝”,点明了他还是个小商人。最初,他“蚩蚩”地假老实,“言笑晏晏”地假温情,“信誓旦”地假忠诚。他用虚伪的手段,欺骗一位天真美貌的少女,获得了她的爱情、身体、劳动力、家私。结婚以后,他便露出真面目了。过去是指天划日地赌咒,现在是“二三其德”地变心;过去是有说有笑地温存,现在是“至于暴矣”,不但虐待,甚至把她一脚踢出了家门。有人说:氓“婚前是羊,婚后是狼”,这个比喻,既形象,又确切。氓的形象,是夫权制度的产物,是商人唯利是图的产物。诗中又描绘了一位善良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她最初可能搞些养蚕缫丝的家庭副业,所以有些积蓄。她纯洁天真,入世不深,以致一下子便以心相许了。当她看到氓不高兴时,赶快安慰他:“将子无怨,秋以为期”。她多情,真心爱氓,看不到他时,“泣涕涟涟”,看到他时,“载笑载言”。她勇敢,敢于无媒而和氓同居。她忠诚,把自己和财物都用车子搬到氓家。结婚以后,她安贫,和氓共同过苦日子。她辛勤,把家务劳动一齐挑起来。她坚贞,当家境逐渐好转,遭受丈夫虐待时,始终不渝地爱氓(女也不爽)。被弃以后,她坚强刚毅,冷静理智,看清氓虚伪丑恶的嘴脸,坚决地和氓决绝。她从一位纯洁多情勇敢的少女,到吃苦耐劳忍辱的妻子,再到坚强刚毅的弃妇。她性格的发展,是随着和氓关系的变化而发展的。此诗通过氓和女两个形象的鲜明对比,谁真谁假,谁善谁恶,谁美谁丑,是很清楚的。当时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真实面貌,如在目前。所以说,《氓》的作者不自觉地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周扬说:“有文学就有创作方法。‘神话传说’是浪漫主义的渊源,《诗经》是现实主义的渊源。”他这段概括的话,是符合中国文学史的实际情况的。

(二)比和兴的艺术手法

诗人是农村妇女,农村四周的自然景物,是她每天所接触的熟悉的,诗人触物联想,便歌唱起来。第三章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是起兴,比喻年青貌美的少女初婚的幸福。第四章的“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也是起兴,比喻弃妇面容憔悴与被弃的痛苦。第三章的“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是对喻,喻下两句“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六章的“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是反比,比氓的变心是无边无际不可捉摸的。这些,对于塑造形象,突出主题,加强诗的思想意义,都起了积极作用。

(三)对比的表现手法

这是由于现实矛盾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其形式有二:1.句法对比者,如“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之耽也,犹可说也;女子耽也,不可说也”。这是士和女两种不同人物的对比。“桑之未落”与“桑之落矣”的对比,“不见复关”与“既见复关”的对比,都是互相映衬,收到更好地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效果。2.前后对比者,如氓在未婚前是“言笑晏晏,信誓旦旦”;在婚后则“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前后不同态度互相映衬,描绘出氓虚伪的本质。

(四)借代修辞

诗是形象思维,不是抽象的说教,要用具体的事物,抒写抽象的意境。形象的语言,容易引起读者想象、共鸣,增强诗的魅力。《氓》诗人用氓住的地方“复关”代表氓,用“总角”代表幼年。以送行之远、乘垣望关表多情。以车来贿迁表同居,以“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表大归。以“三岁”表多年,以“二三”表反复。这和《采薇》诗人用“杨柳依依”代春,“雨雪霏霏”代冬,性质是一样的。收到语言隽永,耐人寻味的效果。

(五)顶真修辞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说:“顶真是用前一句的结尾来做后一句的起头,使邻接的句子头尾蝉联,而有上递下接趣味的一种修辞法。”这种修辞,多见于歌曲。这可能由于集体歌唱,口耳相传,此唱彼和,互相衔接,便于记诵所产生的一种句式。如“抱布贸丝,匪来贸丝”,“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无与士耽,士之耽兮”,“及尔偕老,老使我怨”,“不思其反,反是不思”等,都是《氓》诗中的顶真句。蝉联词不一定都在句首,有的在句中,它们的作用是一样的,都是加强诗的音乐性。

(六)叹辞的应用

诗人抒发猛烈的感情或深沉的思想的时候,经常用一种呼声或感叹辞来表达。如当她追叙婚前恋爱生活的时候,感情比较稳定,没有使用叹辞。第三章转入抒情,感情激昂,连用两个“于嗟”(哎呀),三个“兮”(啊)字,两个“也”(呀)字。第四章对“桑落”有所感,用了一“矣”字。第五章诉说被丈夫虐待,被兄弟讥笑,情绪最激动,连用六个“矣”字,借表她沉痛的心情和口气。最后一章对氓表示愤慨和决绝,加强了语气,拖长了音调,坚决地唱出“亦已焉哉”(也就算了吧)!“焉哉”二字连用,就像歌剧幕终,使人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之感。

(七)呼告的表现手法

由于诗人感情的强烈,对所爱者或所憎者,虽不在面前,但觉得如在面前,向他陈诉或斥责,这就是呼告的特征。它在抒情诗中用得最普遍。《氓》诗第三章诗人叙述她的被弃,心情愤激,把个人的命运和当时一般女子的命运联系起来,仿佛有一群青年女子在她面前,她把自己的痛苦告诉她们,在恋爱过程中,要警惕男子将来会变心,自己将难摆脱祸害:“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几句呼告,唱出了对男女不平等社会现象的强烈悲愤。第六章又转为呼告的形式,“及尔偕老,老使我怨”,这时好像氓站在面前,斥责他的誓言是个欺骗。接着以少时两情融洽,言笑宴宴,信誓旦旦的情景,反衬氓今日的负心。悲愤之情,又达到了高潮。最后又高呼“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如果这里不用呼告手法向氓发出斥责,是不足以解恨的。

这首诗音调铿锵自然,富有真情实感。诗中用了不少“蚩蚩”、“涟涟”、“汤汤”、“晏晏”、“旦旦”等叠字形容词,它们不但起了摹声绘貌的作用,且加强了诗的音乐性。《诗经》民歌的章法,多半是叠章复唱的。由于《氓》诗作者感情复杂,叙事曲折,故分章而不复唱,这在《国风》民歌中是少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原文赏析

全文共 261 字

+ 加入清单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gòu]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yǎn]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二年后,虽锥末倒眦[zì],而不瞬也。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牦[máo]悬虱于牖[yǒu],南面而望之 。旬日之间,浸[jìn]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gǎn]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以告飞卫。

飞卫高蹈拊膺[fǔ yīng]曰:“汝得之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狂人日记赏析

全文共 2068 字

+ 加入清单

加缪认为,“所谓荒诞,是指非理性和非弄清楚不可的愿望之间的冲突,弄个水落石出的呼唤响彻在人心的最深处.”[1],“荒诞产生于人类呼唤和世界无理性沉默之间的对峙.这一点不应当忘记,而应当抓住不放,因为人生的各种结果都可能由此产生.”按照加缪对荒诞的这一阐释,荒诞产生的基础是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世界都处于非理性的状态,而人又想在这种非理性的荒谬状态中,还要抱有“非弄清楚不可的愿望”尽管这种愿望最终可能得不到答案并且是非常无力的,也就是说,荒诞的形成要有两个必备的因素:一个是非理性,一个是无理性沉默.假定加缪对荒诞的这一阐释是合理的,那么鲁迅小说中的一些作品就已经带有了深刻的荒诞色彩.

二、非理性语境下荒诞的产生

鲁迅于1918年4月完成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之作.在《狂人日记》的开篇,鲁迅就交代了小说主人公“狂人”的基本情况,说“狂人”是迫害狂患者,“多荒.唐之言”[2],然而病愈后又“赴某地候补矣”[3],这段关于“狂人”的背景介绍就已经暗示了小说的荒诞色彩.小说中,“狂人”作为一个迫害狂患者,亦或是一个封建文化压迫下的异端觉醒者,他本身的精神状态是非理性的,同时,在“狂人”眼里,他周遭的人,都是想吃掉他的,这样“狂人”所生存的“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社会环境也是非理性的,如此,就构成了荒诞的一个要素,即人和世界的非理性.小说中,“狂人”虽然在世人眼里已经疯癫,但是“狂人”本身并未停止自身的思维活动,全篇“狂人”一直执着、恐惧和探求的问题就是“吃人”,他一直在怀疑自己的兄弟和村中的其他人是要“合谋”吃掉他,而且“狂人”还看出被吃的不仅是自己,而是历史满本都写着“吃人”,但是,不论是“狂人”的哥哥还是赵贵翁、何医生,周围的人都是把“狂人“当作疯子看待,都否认“吃人”一事的存在,因此“狂人”对“吃人”的探究和追问终究也没有得到直接而明确的答案.周围人对“狂人”的“吃人”的疑问的“没有的事”“从来如此”的应答,于“狂人”而言无异于搪塞和欺骗,这种搪塞也构成了周遭世界对“狂人”的沉默和屏蔽,由此,对于“狂人”而言,世界无理性沉默这另一个构成荒诞的因素也显现出来了.《狂人日记》通篇,“狂人”都病态而偏执的想要弄清“吃人”的本质,而周围人都把“狂人”视作不正常的异类,自然也不会正视、探讨和回答“狂人”的问题,这种对“狂人”的规避和漠视无异于宣告了“狂人”所面对的世界的集体无理性的沉默,至此,“狂人”对“吃人”一事的挣扎的呼唤,事实上得到的是“吃人的”的世界的沉默地应答.“狂人”和世界之间的荒诞关系已经形成.

三、荒诞之下“狂人”的抗争

加缪认为“荒诞是希望的对立面”[4],在荒诞的世界中“斗争被回避了.人融入荒诞,并在融为一体中消除自身的本质特性,即对立性、破坏性和分裂性.”[5]也就是说,人和世界的荒诞关系一旦形成,人们就会处于无希望的状态,人们所做的一切的求索、挣扎和抗争都变得无意义,不论怎样做,在荒诞的世界中人们斗争的意义都被荒诞消解殆尽了.在鲁迅的小说中,人和所处世界的荒诞的关系虽然已经出现,但是人对所处环境的抗争不但没有被回避和消解,反而作为小说的线索之一时时出现在文章当中.在小说《狂人日记》中,“狂人”本身的行为和他所处的生存环境都是荒诞的,但是“狂人”的抗争意识并没有被荒诞所瓦解.小说中,“狂人”对周遭的人和事儿是具有强烈的对抗性,不论是给他看病的医生还是他自己的大哥,“狂人”都设定他们是“吃人者”而加以戒备.同时,面对“吃人”的环境,“狂人”不是坐以待毙,他尽管被认为是疯子,但是仍然以劝说为武器进行努力的抗争,不断的规劝身边的那些“吃人者”们不要再继续“吃人”,而且还对“吃人的人”发出振聋发聩的警告,告诉他们“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6].“狂人”在荒诞中没有放弃规劝“吃人者”的希望,他也没有放弃对于未来的希望,小说结尾他仍然坚信孩子是可以救的,“没吃过人”的孩子们仍然是未来希望的所在.通观《狂人日记》,鲁迅把整个故事置于了荒诞的境地,但是却并没有像加缪所言,因小说表现的世界的荒诞而抵消了小说中主人公的抗争性和对未来的希冀.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曾说过,“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7],荒诞使人们的希望成为了虚妄,但是这种虚妄中不免又蕴含着新的希望,在荒诞之上保持一份抗争性和不灭的希望,这或许是鲁迅在表现荒诞这一现代性命题的过程中的一种创新.

加缪对荒诞这一命题进行系统的哲学探究和阐释是在20世纪40年代,鲁迅的《狂人日记》写成于1918年4月,可以说在《狂人日记》写成的那个时代,我国的社会发展水平和40年代的法国有很大差距,还没有达到足以支撑具有现代性意义的荒诞感产生的程度,而鲁迅已经在小说中展现出了具有现代意义的荒诞感,并把当时所需要的抗争精神融入在荒诞中,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创举,虽然鲁迅先生自己未必是主观上试图对荒诞进行理论探讨和文学图解,但是我们仍可以说,这是鲁迅对于我国现代主义文学发展进行的一种具有前瞻性、先锋性的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望山者山高,登山者山小作文600字

全文共 624 字

+ 加入清单

时以为山顶遥不可及,在苦尽甘来登于顶峰后却觉“一览众山小”,如“青天揽明月”。世事轮回,人生何不如此?

我苦练钢琴,只为在比赛中能获一席之地,看着对手的手指犹如跃动的舞者,在琴键上轻盈点地又翩然跃起,看着她们直挺的腰板代表她们的投入,我不禁觉得自己很渺小。

“砰——”我一把盖下琴盖,指尖微微发酸,我恼怒地盯着它们。笨拙的五指不受大脑控制,敲打出一个个不和谐的音符。我肯定比不过她们的啊,她们那么厉害……我在心中默默抱怨。

停了琴声,室内一片寂静,我对着琴中的我默默发呆,游离的思绪编织成零碎的回忆,把我带回儿提时光:

那时的我,一到一米的小人儿,望着奶奶家的高大围墙傻傻站着,一站就是半天。对于我来说,那一米高的围墙就是难以翻越的,是那样神圣。可是我一直想看墙外的风景;那是一条河,河中有呆头呆脑的鸭子在游泳,也许奶奶正在河边择着菜。

有一天,爷爷背了几捆稻草垛堆在墙边。干燥而牢固的草垛一层一层堆着,我突发奇想,弓着背,两手轻轻扶在草垛上,像猫一样一点点向上爬。我把手攀在围墙上,从里面面小心翼翼地探出脑袋,顿时觉得视野一下子开阔了,我张望了一番,轻轻一跨便下了草垛,原来围墙是这么低!就这样,我一次次爬上墙又下来,玩得不亦乐乎,如履平地。

思绪渐渐收回,心中的怒气消散了,我知道:对手看似强大,却也可以战胜。

琴声又一次出现,在一次次的练习中,我清晰地看到,自信的音符汇成一曲天籁。

望山者山高,登山者山小。没有遥不可及,只有再接再厉,到达心中的巅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秋赏月的作文赏析

全文共 613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八月十五是万家欢腾的中秋佳节。都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

我们一家也不例外,都回到爷爷奶奶家过中秋节。爷爷家里热闹极了,表哥、表姐、表弟、表妹……都聚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晚上,吃完团圆饭,我们不约而同地拿着椅子坐在门前的小花园里赏月。不过,明月还未见到,奶奶又把一碗碗热气腾腾色香俱全的汤圆拿了出来,真是既饱眼福有饭口福。我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不久,只见月亮像一位羞答答的小姑娘从云层里露出了脸。过了一会,她才完全走了出来。皎洁的月光洒在对面的湖面上,远远望去,好像铺色的地毯。

吃完月饼,我和表弟、表妹手执着传统的灯笼玩乐。我们执着灯笼一边说一边笑,当我们说到大肥猪时,突然我不知道被什么东西绊了一跤,这个人摔到一个大水沟里,全身污染了,灯笼也烧着了。把我吓坏了,表弟表姐却在一旁捧腹大笑。我当时真想找个洞钻进去。

回家后,我把衣服换了,心里想:今天我一定要“捞”回一个面子。我想了个主意,对大家说:“今晚是月圆之夜,由姑妈叫三个人来,每人说一句七字话,每句要有‘月’字。”大家一致赞同。姑妈叫来四个人:爸爸、大表哥、表弟和我。开始了游戏。只见爸爸点了点头,说:“中秋月儿圆又圆。”表哥想了会说:“一家赏月过中秋。”表弟吸了一口气说:“赏月尝饼多愉快。”我气定神闲地说 :“美满家庭比月圆。”“好!”大家一齐拍手称赞我。我心想:“当然好,不好我能说嘛!”

第二天,我回到上海,睡觉时心想:真不愧是人圆月圆啊!

[中秋赏月的作文赏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以登山的启示为题的作文

全文共 1022 字

+ 加入清单

柔风微微地吹过发际,明媚的阳光在云层里时隐时现。举手至额,眺望不远处的无名山——满山的郁郁葱葱,青翠欲流,树与树摩肩接踵。攀爬的渴望登时爬上心头,渴望着品味登顶之后“观风光无限、会登顶豪迈”的旷达。

呼朋引伴,叫上几个同窗死党,我们兴致勃勃地向无名山挺进。

来到山脚下,轻快动听的乐音吸引了我。四面环视,一片翠绿青葱,不见任何水源。四下寻找,拨开密密的草丛一看,“哇,好清的水!”水底的沙石清晰可见,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弋——可别漠视它们优哉游哉的样子,其实它们警惕性可高呢!可别想即兴捉一条来细细观赏,那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都难以办到的啊。这一群小家伙的机灵实在让人拍案叫绝。水池被岩石包围着,水里的石头长满了苔藓,一抹抹油绿色随着水流有节奏地漂荡。“看,乌龟!”循声望去,在沙石的隐约处,果真有一只乌龟一动不动。我小心翼翼地接近它,猛一抓,“咦?怎么硬邦邦的?”定睛一看——原来是块石头。多么精致逼真的石头啊!仿佛是雕刻名家匠心独运的艺术品,有谁能够相信这是一块纯天然的鬼斧神工呢?溪水哗哗地流着,远处立着几户人家, “小桥流水人家”隐藏在着深山密林之间,使人不由得感叹“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蜿蜒而上山间小道,头顶上的阳光好象又烈了些,我们依然兴致高涨,哼着琅琅小曲儿,一旁四下观望——路旁杂草萋萋,透着清凉的湿气,时不时还能看见小野花舞动着艳丽的裙子随风而动,风姿绰约。不知不觉,我们已来到半山腰,几块巨大的岩石巍然地耸立在山坡上,汗流浃背的我们不约而同选择席地而坐,任山风荡涤身心,仿佛刹那间便待随风扶摇直上穹宇。飒爽的山风携着花草的清香,直往你的心眼里倾透,沁逸无比。骄阳金色的笑意从枝叶间流泻而下,画成一地斑驳。身边树影摇曳,光与影的交绘宛如舞台上的光彩神秘婆娑的,有种清新纯然的快乐涌遍全身。

继续穿梭在草径花道之中,造化天成的风雅自然使我们更带劲了。虽然汗珠还未赶在风干之前又一次次滚落通红的脸颊,虽然可能被无情的荆棘刺伤,但前进的决心是一切所不可阻挡的,知难而进,我们深知必将收获无限。

在沉思的步伐中登上山顶,虽没有体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也没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壮阔,但通过坚持和汗水见证的成功是其他的快乐都代替不了的。

俯瞰山下,房屋成了火柴盒般大小,呼吸之间都是芬多精的芬芳,心旷神怡的时刻不由的欢呼——庆贺自己成功,做任何事都是如此,历练的汗水过后便是一身的愉悦和轻松!

[以登山启示为题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赏析沁园春雪

全文共 457 字

+ 加入清单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当读到这里时,我心中热血沸腾,我想到在革命战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

xx年是建国六十周年,在这六十年里,中国发生了跨时代的变化。虽然经济还比不过美国、日本,但也可以算一个强国。新中国才建立时,人们的饭菜营养搭配不均衡,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应是质量有了很大保障。

雪,让人想到冬天。那些英雄们在寒冷的冬天既与自己的身体战斗,又与侵略者斗争。在寒冷的冬天,他们连像样的棉袄都没有,更别说吃的了。他们吃的是野草、树皮,有的人饿的连站都站不起来,更不要说出去打仗了,现在许多人都衣食无忧。

xx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发生了8.0级强烈大地震,死伤无数。看到这样的情景,许多人都留下了宝贵的泪水,他们没有被困难吓倒,也体现了他们的坚强。

毛主席是伟大革命的佼佼者,建立新中国,他功不可没,还有邓小平、朱德、陈赓等等,他们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巨大贡献人民英雄们虽然已经与世长辞,但是他们那种保护自己的祖国,不让侵略者侵略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们永远活在中国人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初中登山作文

全文共 741 字

+ 加入清单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每每读到这些诗句,我都会十分向往自己能够登上高山,俯瞰美景,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样的机会终于来了,这个周末,我的爸爸妈妈为了满足我的心愿,带我去爬山。

来到景区一下车,映入眼帘的是人山人海。突破汹涌的人潮,来到了山脚下,从山下仰望山顶,让我深刻的感受到山的巍峨和雄伟,高耸入云的山峰,青葱峻峭、钟灵毓秀。相比较之下,显得我们人类在自然面前无比的渺小。在我看来,要登上这样的山峰是十分困难的,我便心生怯意,向妈妈提议坐缆车登山,不出所料遭到母亲的拒绝,妈妈跟我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登上的山峰过程比站在山顶上看风景更加有意义。”

辛苦的爬山开始了,随着一路上风景的不断变换,让我的沉重的心情变得欢快了起来,从最先的苦着脸,逐渐的喜笑颜开。穿过一片树林,抬起头,看着茂密的树叶把蓝蓝的天空遮蔽住,只留下些许空隙,露出一小角一小角的蓝色,宛如在绿色的天空中点缀的蓝星星。临近山顶,被树林遮掩住的蓝天突然露出了全貌,像是若隐若现的姑娘露出了美丽的脸庞,这时天边飘来的几朵白云,又重新为这位美丽的姑娘装扮起来,盖上一层薄薄的面纱。

爬上最后一节石梯,终于到达了山顶。此时山顶已经有了许多的游客在驻足拍照,我瞬间忘了满身的疲惫,开心地向着边缘蹦去,心里满是登上山顶,达成目标的兴奋与喜悦。看着连绵的山峦此刻正匍匐在我的脚下,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刹那间,让我对“人定胜天”这四个字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直插云霄的高山我都能够征服,以后就没有什么困难,是我不敢直面的了。我明白了妈妈让我一步步登上山顶的良苦用心,是为了让我明白登山蕴含的道理。今后,我会以强大的毅力和韧劲征服人生中一座又一座的山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咏柳》赏析

全文共 828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也许有人会怀疑: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我想,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登山日记

全文共 24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和爷爷、爸爸还有很多小朋友去林州爬山,我们走呀走,爷爷从山上往下看可害怕了,我虽然也害怕,但我不太害怕,我还扶着爷爷爬山,爷爷还表扬我呢!到了山顶上,我感觉爬山非常有意义

我们下了山以后,还一起拉着手唱啊跳,还玩了丢手绢、踩报纸、用圈套玩具、钻圈、用棍子赶球,好多游戏呢!我用圈套玩具还获得了奖状。

爷爷还给我买了一个水枪,那个水枪跟打气筒一样,可好玩了。我们还去抓了蝌蚪,我用学青蛙叫的技术引来了好多蝌蚪,我都快成了抓蝌蚪大王了,叔叔阿姨还有其他小朋友都说我学青蛙叫的可像了

,我非常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登山的感受作文

全文共 54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和妈妈早早地起来,因为妈妈和我星期五一起去爬山呢!我感动不已,天气和我的心连在一起都很好。

我们下了车,哇,山上的风景好美啊!空气真清新。大树郁郁葱葱好像给大山披上了一件绿油油的衣裳。萦绕山间那淡淡的晨雾,如同一串洁白、华丽的珍珠项链,漂亮极了,大山好似一个贵富人。放眼望去绿的绿,白的白,蓝的蓝,好像一幅油画有点有面。小鸟和虫子开始玩起了躲猫猫。植物上的露珠就如同锦上添花让植物有一副生机勃勃的样子。小路上不起眼的鲜花自由绽放,微风吹过小花摇摆身子,好像欢迎我们并鼓励我们登上山顶呢!你快听,那是小溪流动于山间的溪水声和鸟叫声,让人心旷神怡。

一步两步三步,不一会儿我们爬到半山腰了,一望下面,树木、小溪尽收眼底,但是俗话说得好“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登上山顶,将所有美景尽收眼底。此时山路开始有些不难走了,妈妈拉着我的手慢慢地爬上了山。又过了一会儿山路顺畅了很多,我开始哼起了小曲,一边登山一边欣赏风景。我抬头仰望蓝天白云洁白无瑕,姿态多端,有像小花的,有像小鸡的……好多好多,真美哇!

我加紧步伐,快了,快到了!一步、两步、六步、十步……啊!到了!到了!一切都让我尽收眼底,不愧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山记可真艰辛啊!可贵的过程锻炼了我的意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