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登山的作文赏析汇集20篇

浏览

3652

作文

1000

登山游记作文600字

全文共 681 字

+ 加入清单

十月一日是国庆节,爸爸、妈妈和小姨、叔叔决定带我和妹妹一起去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安徽池州的九华山去游玩。

那天,天公作美,阳光明媚,云淡风轻。窗外小鸟的叫声显得更加清脆悦耳。我们吃完了早餐,准备好了东西,出发了。

我们坐在车子上,聊着天儿,欣赏着风景。那儿卖香的人很多,男女老少,有的开店,有的摆摊,一个接着一个。我们一共买了六盒,提上车后,又向前进发了。

来到那里,我们等了一会儿,坐车子上山了。坐车子上山的滋味儿可真不好受,车子一会儿向左倾斜,一会儿向右倾斜,让人眼花缭乱。不一会儿我就晕车了。下车后,我“稀里哗啦”吐了一大堆,才好受些。

开始爬山了,那山路像蛇一样蜿蜒曲折,走起来陡峭不平,上山的人很多,下山的人更多,让人每走一步都胆战心惊。

突然,原本流动的人群不动了,原来是看到猴子了。那两只猴子活泼机灵,十分可爱:一只在津津有味的吃青苹果,一只从旁边的树丛中窜出来。一位叔叔拿出一袋饼干,吃苹果的没在意,饼干被另一只抢去了,它迫不及待地吃起来,生怕被谁抢走了。

我走着走着,走不动了,原本兴致勃勃,现在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一边走一边抱怨着。最后,在爸爸妈妈的鼓励和激励之下,我终于登上了天台。

天台上别有一番景象。高大的寺庙里,金碧辉煌,内有多数佛祖,他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有的瘦骨嶙峋,有的大腹便便,有的神态安详,有的怒气冲天,有的闭目养神,有的稳坐如钟……

不一会儿,下山了,下山可比上山轻松多了。刚开始,人头攒动,爸爸牵着我往下走;后来,只剩我们六个人了,我松开爸爸的手,一下子把他们远远地甩在身后。

我们终于走出了九华山,坐车子回家了。

[登山游记作文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登山的感受作文

全文共 555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如登山,我们要一步步登上更高的山峰,实现更卓越的梦想。

今年4月的一天,我们学校七年级的学子们登上了路桥最高峰——石浜山的大人尖,一起享受了登山的趣味并感悟了其中蕴含着的人生哲理。

我们从黄石公园出发,开启登山之旅。刚开始,大家还觉得很好玩,但很快便体力不支,饥饿渐渐袭来。于是,很多人开始疯狂“消灭”那些本来就不多的食物,有些同学还差点掉队。我们向着小人尖进发,一路坡势陡峭,我咬牙坚持着。

在小人尖,各班都讲述了小人尖和大人尖的地名来历与楚河汉界的历史。接着我们又向大人尖进发。此时的我们精疲力尽,路似乎变得越来越漫长。我在心里不停地鼓励自己:“你可以做到的!大人尖就在不远处了!别停下!别落后!”

大家团结一心,相互搀扶着,终于登上了最高峰——大人尖。我们在那儿自信地喊出班级口号、目标,响亮地唱起了班歌,然后又出发去往老人尖休息。老人尖上的路基本是平的,偶尔有一些不大的起伏,使我们倍感轻松。全体七年级学子们都登山成功了,成功的喜悦在我们每个人心里荡漾。

人生不就是一场永无止境的登山吗?我们从刚出生就意味着要成长奋斗,尤其是青少年时期,这个时候的拼搏,是奠定以后成功的必要条件。在拼搏的路途中,我们还需要思考人生,感悟人生,而这些思考和感悟,能让我们更加清醒。

人生如登山,需要我们运用智慧与力量去拼搏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宿新市徐公店二首》赏析

全文共 616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首诗写酒楼、柳条上的春光,清明节的村歌社舞。杨万里吉水(今属江西)人,平生嗜酒,此时在新市,身在他乡。作为酒徒,自然先从酒楼写起;作为客人,自然先观察乡土风俗。这第一首诗在组诗里地位远不如第二首诗,但此诗所体现出来的作者的闲适心境,为组诗奠定了情感基调。第二首诗所提供的场景只不过是作者这种心境下的外在反映而已。

第二首流传甚广。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头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时候快乐、天真的背景。画面上有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篱笆旁还有几棵树,花瓣从枝头纷纷飘落,嫩叶还未长出,春意盎然。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花落未成阴”和结句中的“菜花”都说明这是暮春季节。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将彩笔转入画面的中心,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而“飞入菜花无处寻”则将活动的镜头突然转为静止。“无处寻”三字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仿佛面前又浮现出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前两句写农村景色,是静态描写;后两句写儿童和蝴蝶,是动态描写。这首诗除了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外,还运用白描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鲜明。杨万里为官清廉,曾遭奸相嫉恨,被罢官后长期村居,对农村生活十分熟悉,描写自然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我的外公作文赏析

全文共 1454 字

+ 加入清单

外公走了,这似乎是我们每个人都料到的事。

外公生病三个多月,受了很多很多的罪,不管是皮肉还是心灵。今天,我慈爱的外公长眠于地下,这或许是外公最好的解脱。和至亲至爱的人永别,是件痛苦的事,但想到外公再也不用受罪,我们的心也坦然了许多。

外公是位慈祥的老人,年轻时长得英俊,从小没有父母,姐弟三人相扶长大。听父辈讲,十多岁时,和姐姐到省城打工,当了运输公司的一名工人,曾任过工会主席。后来,工人下放,回到老家务农,不知是政策原因还是个人原因,未回单位,留在了老家农村。外公喜欢戴一顶蓝色鸭舌帽,一件蓝色中山装,一条蓝色卡基裤。穿衣很讲究,虽在农村,却喜欢穿一件白衬衫于中山装下,露出干净整洁的一线白领。

开始时,大舅不管不问,外公的病越拖越重。在几个弟妹的极力抗议下,大舅先把外公像对苟延残喘的动物一样搬到他家,临时搭了一个简陋的窝。喜庆的春节期间,大舅家来客人,把外公搬到了猪圈,就这样,外公在猪圈里呆了两个月,直到绝望闭眼。而大舅,外公的长子,只在喂猪时弄点毫无营养可言的白饭给外公,让重病的外公自己吃。外公想喝汽水,女儿买了十瓶放在外公的床头,直到外公死时,都没人给外公喝,只留下了外公想喝却无力,而把塑料带挠破的痕迹。一团被裹成线团一样的纸巾留在了外公睡在猪圈时的木板上,是在外公想用而无能为力时裹成的。几个女儿只能在猪圈里看望自己的亲身父亲,女儿们和亲朋好友们的看望和陪伴就是外公最幸福的时刻。在这段期间,和外公为伴的猪儿哭过吗?

外公重病时说他老人家死也不会瞑目,他要把几个女儿买来给他的东西吃完才罢休,但外公无力吃完就走了,我们都没见到外公的最后一面,连大舅也不知外公是什么时候带着或悲或愤或凉的一捧浊泪离去。曾给了我多少美好童年回忆的外公,就这样走了!我慈爱的外公,就这样走了!与外公为伴的猪儿们,你们知道吗?整天停在外公脸上的众多苍蝇们,你们有感觉吗?猪圈里自由行走的鼠儿们,你们发现了吗?偶尔从外公脸上、身上、手上、脚上经过的蟋蟀、螳螂们,你们看见了吗?我慈爱的外公走了,在大家还在酣然入睡时,无声无息地走了。

外公一生不得罪任何人,也不恨任何人,如今,这样的人却为儿子的不孝而不瞑目。人常说:好人好报。这世道怎么了,两兄弟为了金钱,而让自己的亲身父母受如此之苦?小时候的外婆家,是一个温暖的港湾,而今的外婆家,是一个冰冷的洞穴!

走后的外公,遗体从猪圈被升到了大舅家的堂屋,众人膜拜,香烛响炮,锣鼓喧天,鸡鸭鱼肉。也许,这就是外公在大舅家受到的最重最好最后的礼待。只是,我亲爱的外公,慈爱的外公再也看不到,再也尝不到了。外公重病时说把他老人家葬到祖坟上,那里宽敞、安静,离公路不远,我们坐车来看他,他一眼就可以看到。外公,我慈爱的外公,今天把您葬在祖坟了,那里桃花正在红艳,麦苗正在油绿,临近公路,您可以一眼望见我们来看您。外公,今天看着您的棺木下葬,我一点都不怕,因为我知道,那里安静地睡着我慈爱的外公。睡着了的外公再也不会受到病痛的折磨,再也不必为儿子的不孝而痛心。外公,您生前买了一顶新新的草帽,打算戴着上街,今天我看见被拿到坟地了,四姨说,您一心一意买的,要让您带走。还有,外公,假如您在天有灵的话,您要让外婆好好的。

外公,我仿佛还能看见您的笑容,仿佛还能听见您叫我们时亲切的呼唤。外公,我们觉得您并没走,还在我们身边。我知道,您希望我们不要哭,不要掉泪,好好生活下去,您希望我们大家都过得很好。外公,我们会来看您的,到时,您一眼就可以看见我们来了!

我慈爱的外公啊,您,走好!

[我的外公作文赏析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艺术赏析

全文共 1283 字

+ 加入清单

绘画感与意境美是本诗的最大特色。诗中意象众多,皆鲜明艳丽。“物”与“我”、情与景和谐互渗,创造了柔美的富有魅力的意境。所谓意境,即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思融合而成的艺术境界。诗人为了创造物我交融的意境,首先强调了描写上的形象性与画面感。诗中的夕阳、星辉、波光、艳影、榆荫等突出了光线的明暗感,金柳、云彩、青草、彩虹等具有强烈的色彩感,招摇、揉碎、荡漾、漫溯等又呈现出意象的动感。诗中每一节都是一幅画,组合在一起则是整体和谐的艺术空间。诗人在追求绘画美的同时还出色地把“我”与“康桥”糅合在一起叙写。“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在这里,“我”的依依惜别的形象始终在康桥的风姿中伫立。“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康桥的波光艳影也无时无刻不印在“我”的心中。这种将写景与抒情自然而然地相交融、毫无分离造作之感的技巧,营造出物我同一、情景互渗的氛围,达成含蓄冲淡、柔美婉约的古典式意境。

本诗的比喻奇异陌生而又通俗易懂,意象生动而富有象征性和暗示性。徐志摩曾说过;“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而然的淹没了你的灵性。”这话道出了诗人为何一再在本诗中运用比喻手法的原委。诗人曾多次托物寄情,自喻为物,以表达自己对康桥的依恋之情,如“我”与康桥的水草相合,“我的心”成了波光闪闪的康河。这些比喻因缘而起、随景而生,喻象取之于大众熟悉的事物,比喻所建立起来的想象性联系又给人新鲜感。此外,“河畔的金柳”与“夕阳中的新娘”,“悄悄”与“别离的笙萧”,他们之间的比喻关系却唤起陌生化的新鲜审美感觉,不落俗套且贴切自然。就比喻而言,过有陌生化显示诗人的创造力,但却造成喻意晦涩难懂;过于熟悉化固然能明白易懂,但一个好比喻被反复使用后也会丧失审美的新鲜感。本诗的比喻多处于陌生与熟悉之间,这是最佳的审美临界点。本诗的象征性意象也值得注意。所谓“象征”,通常是指甲事物按时乙事物,甲事物因具有审美的感性特征而被注意,乙事物则不在文本中出现而须读者体味、索解。这也就是修辞学上的借喻或隐喻手法。本诗中,“西天中的云彩”既是描述性意象又是象征性意象,暗示着西方社会和西方文化的色彩绚丽。“彩虹似的梦”,彩虹处于想象而非眼前实景,梦是含义丰富的意象,整个意象组合的隐喻内涵则是诗人的理想与愿望。

闻一多主张的建筑美和音乐美在诗中也有独到的体现。“建筑美”其实是比喻性说法,意诗行排列相识的整齐匀称。本诗共有七节,每节四行,每行六至八字,其中第一、三行都比第二、四行出头一字,而第二、四行基本上比第一、三行拖出二字。着是“建筑美”诗歌实验的一种标本。音乐没是指诗歌节奏的匀整和韵律的和谐。本诗每行基本上都保持三个音节,即有三个停顿(三个章节之间的小停顿和一行诗结束后的稍长停顿),形成全诗的统一节奏。诗中的第二、四行押韵,每节诗自换一韵,具有一种抒情小调似的旋律感,与全诗轻柔的情感基调相吻合。第一节与最后一节诗在内容上呼应,在形式上对称,在韵律上合拍,给人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旋律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寒假登山

全文共 1041 字

+ 加入清单

冬天的朝阳还未升起,绯色的艳丽中透着一丝寒冬的凌冽。我快步跟在爸爸身后,只听得见靴子踏在雪地上发出沙沙的声响,沉闷而单调。大雪过后的山里,寂静而深邃,十分的富有禅意。我不禁想起了一句古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今天是我和爸爸来登山,这座山没有一个叫出口的名字,它只是我们当地一座不知名的山。相比名山圣地,它少了一份热闹多了几分孤寂。

爸爸沉默的在我前面,脚步踏在雪地上,留下一个个深深的雪痕。从背影看,爸爸并不高大,他的腰似乎有些弯,只穿了一件旧棉衣连一个帽子也没带,他呼吸吐出的白气顺着耳朵升向天空。我叹了一口气喊道:爸爸,我爬不动了,咱们回家吧。太冷了。爸爸停下脚步,轻轻的看了看穿着厚实羽绒服,裹着围巾帽子口罩的我。爸爸搓了搓冻得通红的耳朵,拉起我大步走在雪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抬眼看了看空无一人的深山,隐隐约约几个山头沉默而坚毅的披星戴霜,矗立在薄薄的晨曦雾霭中。我说:那是形容泰山的,这座没名字的山,怎么可能和五岳之首相比呢。爸爸轻轻的说:它是没有五岳名山受人喜爱,但是它比五岳之首多的是坚韧沉静,它富有的是禅意而勇毅的气魄。

我闭上眼睛,静静的感受山中深邃幽静的美。瑰丽的晨光照耀在山间白雪之上,满目都是赤红浅金的光芒。虽然很寒冷,但是却拥有无比的朝气与希望。我似乎明白了爸爸的意思,山的高度是有限的,人心的高度是无限的。或许很多年来,来这座小山观光的人寥寥无几,能够称赞它的人更是屈指可数,但是它没有被这巨大的孤独所打败,依旧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坚持,流露出自己独一无二的美丽。五岳名山或许千百年来,有无数人称赞它的高耸壮阔,更有名人骚客赋词歌颂,但是它们和这座不知名的小山所拥有的精神高度是一样的。或者说,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的心灵的高度,才是真正的高度。

在漫漫人生旅途中,我们一定要让我们自己的心灵有高度,正确面对人生中的曲折挫折,悲欢离合。同样的苹果,不同的人品尝,一个会说酸,一个会喊甜。酸和甜的滋味,取决的不是苹果而是自己的心。司马迁、屈原、居里夫人古往今来,有很多人的人生的长度是有限的,但是他们精神的高度是无限的。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我们虽然不能像五岳一样,收到无数的人称赞被无数的人记住,但是我们能够做的是坚守住自己的信仰,让我们的人生焕发出真正瑰丽的光彩。

爸爸拉着我站在山顶,绯色的霞光退去流露出幽蓝色的晨光。白雪覆盖在山间,雾凇冰柏绮丽多姿。偶尔有山鸟啼鸣,清脆婉转。俯瞰雪山,我心里想这次寒假登山我不光是爬到了山顶,更多的是学到的人生心灵的高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登山的300字

全文共 379 字

+ 加入清单

天气晴朗 ,秋高气爽,我来到了天台山。

我先到了天台山的入口,然后看到了一些很有特色的小吃,我们品尝了一些小吃,就开始爬山。

顺着山路有一条清澈的河流,我看见了水中间危险的石头,踩着一块一块的石头才能走过去。还有石头上的滑滑的青苔,让人时不时的滑倒。

河中间经常出现一些大大小小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有的像乌龟,有的像手掌,还有的像花朵……

我来到了月洞飞水,飞流而下的瀑布,就像一个弯弯的月亮,从弯月的一头流到弯月的另一头。

最后我来到了蟠龙瀑布,周围的一圈山崖都有瀑布流下来,有两百米宽呢,简直美极了,它就像一条龙在水里面穿梭。我还顺便在旁边的流水洗了一下手。

我正玩的开心的时候,突然下起了滴滴答答的小雨,我就依依不舍的下山了。我告诉你们,我来回总共走了20公里。

我真喜欢登天台山,因为天台山的风景好,空气好,大树和小草绿油油的,河水清澈见底,瀑布飞瀑凌空、气势磅礴。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青春滋味自己体会作文赏析

全文共 860 字

+ 加入清单

谁都会在这样青春年纪里经历这样的生活。这样的快乐,这样的疼痛,这样的忧伤,通通由自己去承受,自己才会真正明白成长的意义。

总感觉自己长大了,其实是幼稚的表现。小时候对父母惟命是从,现在是我有自己的想法和作法,你们好烦!叛逆一词随之出现。

曾经多次和老爸争吵,吵到最后已经麻木。他在我眼中已不是父亲,而只是个只在乎我的成绩,不体谅我的感受的坏家伙。我在他眼中也早已不是那个乖巧的女儿了。麻木之后的我们相敬如宾,和他的谈话也越来越少,我也很少开口叫他老爸。总之能躲他多远,就躲他多远。

其实我明白他对我的关心以及在乎我的成绩都是为我好。在深夜,我经常会反省和老爸的关系,想了很久,似乎明白了错的更多的是我。我也明白和爸之间的代沟是我造成的因为我从另一个角度去解读他对我的爱。可是,我是一个勇于承认错误,却死不改正的人,所以和老爸的关系一直都好僵。

我也试着和老爸谈心,可是结果却从此我便否定了这种方式。也许我的表达方式不对,又或许我们生活的时代不同才致使我们之间无法沟通。总之,我们之间存在代沟。心里挺难受的,在寒假里曾尝试着回到以前那种父女关系,但效果似乎不理想。

他依旧非常在意我的成绩。来校报到那天是他陪我来的,看着他从口袋里抽出一张张钞票,我的心好痛。站在身旁看着他,发现他头上多了少许白发,脸上也有了若隐若现的皱纹。他有些老了,我心里有了一丝丝的感动。之后,他又陪我和老弟一起去了超市,结帐时的帐目让我们几个都吓了一跳,他愣了一下,最后还是掏出了钱。我嘀咕了几句,有些歉意,他却有些尴尬地说:没关系,知道了就好!只要你们到学校之后好好努力就行了!提着那一袋袋商品,我的心好沉重。爸回家了,我回学校,在回校的路上想了很多,有和爸之间的不快,也有和爸之间的快乐回忆。我真的想对爸说一声:女儿爱您。

还是那句话---不成熟的我们总有不成熟的想法和作法。我想我不能再以代沟为借口而把老爸对我的爱否定!从爱到不爱,再从不爱到爱其实都是我的错误理解。老爸一直都爱我。我为自己幼稚的想法表示歉意!

青春滋味自己体会

[青春滋味自己体会作文赏析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及赏析

全文共 345 字

+ 加入清单

这本书让我懂得很多,里面的人勇敢而坚强。他们驱使着我感觉自己在冒险。

比如:跟又可恶又庞大的章鱼打斗,可是真刺激;海底发生很怪的事情决楚,带着疑问去调查;有些冒险死去的船员还葬在海底呢;有时呀有船员在海底观赏海景并在漫游……

我就给你们讲讲《海底两万里》我最喜欢的一段:有一年在美国的一个海发生了一件怪事。什么怪事呢?无论什么船是在海上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船员为了得出答案不顾自己的危险并去试探一下,他们准备好所需要的物品,并一早就去探索了。他们和岸上的船员们联系着,过了一会,忽然和他们断了信息又听见一声喊叫经过人们的观察听上去是一只水里的不明动物——-水怪。最后,大家想办法把这水怪找出来。经过大家的思考并再次出发。这次,船员经过大战斗把这个水怪安全捕获。

世上的事太古怪,值得我们探索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硕鼠赏析

全文共 1448 字

+ 加入清单

这首诗选自《诗经·魏风》,是《伐檀》一诗的姊妹篇。《伐檀》写的是一群觉醒了的奴隶们,在伐檀运木、砍辐斫轮造车的时候,因不堪忍受剥削压迫,对奴隶主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和反抗情绪;而《硕鼠》则是由思想上对剥削阶级的不满发展到行动上进行反抗了。

这首诗是《诗经》中少有的几篇纯乎比体诗之一。比体诗的特点是全诗“以彼物比此物”,诗中描绘的事物,不是诗人真正要歌咏的对象,描绘的形象没有独立的意义,而是以打比方来表意说理,通过“咏物”来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与观点。这首诗着重描述令人憎恶的偷食老鼠,但一望而知,是比喻不劳而食的剥削者。通过这个比喻,把剥削阶级贪婪、残忍、寄生的本性,以及人民的反抗意识,作了集中、形象的表现。

这首诗共分三章,每章八行。采用重叠递进式的咏唱,表现了十分强烈的抒情性。第一章,首二句是对“硕鼠”的希求,希求它“无食我黍”。再下两句,指责“硕鼠”的刻薄。三岁,指多年。多年来我用粮食养活你,你却只管自己不顾我的死活。下四句,表示不能再忍受下去了,我发誓要离开你,到那安乐的地方去,寻找自己的安身之处。感情有三次变化,一次比一次强烈!各节之间,由“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到“硕鼠硕鼠,无食我麦!”再到“硕鼠硕鼠,无食我苗!”象征奴隶主的硕鼠,由食黍、食麦到食苗,一层比一层残酷,因而,奴隶们反抗奴隶主的思想感情也一层比一层递进,一章比一章更为强烈!各章均重叠“硕鼠”,对剥削阶级贪婪、残酷的本性揭露无余,也强烈地抒发了被剥削者切齿痛恨的仇视情绪与反抗行动。令后世读者为之叹息掉泪。它的思想性、战斗性都是十分强烈的。

这首诗的主要价值和意义,还在于它表达了一种向往、追求没有剥削、压迫的人间“乐土”的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的提出,在我国思想发展史上起到了振聋发聩的巨大作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硕鼠》的“适彼乐土,爰得我所”,“适彼乐国,爰得我直”的社会幻想,到后来儒家在《礼记·礼运》篇中提出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弃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理想,再到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提出的“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源理想,再到康有为《大同书》提出的“大同之世,天下为公,无有阶级,一切平等”的社会理想,在我国二千多年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一种否定阶级压迫和剥削、追求幸福生活和美好社会的思想传统。“尽管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条件下不可能实现,但它启迪了劳动人民的思想,诱导了劳动人民的追求,鼓舞了劳动人民的斗争,其价值和意义是无论如何不能低估的”(张树波《名作欣赏》)。恩格斯在高度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时,曾称颂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三位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是“属于一切时代伟大的智士之列的”(《〈德国农民战争〉序》)。应当说,《硕鼠》一诗的作者、我们的这位先辈诗人,也是理应列入“最伟大的智士之列”的。

这首流传千古的比体诗,在艺术上的最成功之处,在于它的喻体(硕鼠)选择得好。一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熟知的。二是贴切、生动。所谓贴切,就是认真地概括喻体——老鼠和本体——奴隶主的共同点,抓住了二者的共同特征。因此,一提到老鼠,人们便自然会联想到剥削人民的奴隶主,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同时,作者又加以夸张,突出了“硕鼠”由于贪吃而体态肥硕,借以突出了剥削阶级的贪得无厌,使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三是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用老鼠比喻剥削者,与作者的爱憎感情相一致。因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千百年来在一辈辈的读者群中,引起强烈的共鸣。这一成功的艺术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西游记》读后感与人物赏析

全文共 289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的时候,我看了《西游记》儿童版,书中描写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有一心想修得正果的唐僧,有能降妖除魔、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有老实忠诚、默默无闻的沙僧,还有贪生怕死又好吃贪睡的猪八戒。在这些人物当中,我最羡慕孙悟空了。因为他有一条神奇的金箍棒,这条金箍棒能变得像碗口那么粗,也能变得像绣花针那么细。孙悟空还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翻一个跟头就能飞出十万八千里。他在陪同唐僧取经的路上,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消灭了许许多多的妖魔鬼怪,真让人佩服。

读了《西游记》之后,我想,如果我也能像孙悟空那样,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到处去看看,用一身神通广大的本领,去帮助许许多多的人,想想都很激动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登山的感受作文

全文共 579 字

+ 加入清单

又可以去爬山了!这次,我们去登鼎鼎有名的岳麓山,那可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那里风景如画,气候宜人,还有许许多多的名胜古迹,可好玩了!

周末,爸爸和我来到了这美不胜收的岳麓山。我们穿过草坪,来到了山脚下,准备好开始登山了。

就在这时,我忽然眉头一皱,想起一件事情:我的作业还没有写完呢!想到这儿,我不免唉声叹气地诉说起来:“我们才这么小,老师为什么要布置这么多作业呢?老师不考虑我们的身体能承受住的吗?”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他微笑着说道:“孩子,你的作业应该还没有做完吧?”我有气无力地点了点头,爸爸和气地说道:“那我们登完山后一定要回去把作业写完啊。”“啊!”我惊呼道,“这怎么可能做得完?”爸爸没有回答我。

登上半山腰,我渐渐开始体力不支。走了一会儿,我就脸色通红,双手无力的搭在膝盖上,鼻子里喷着气,汗珠一滴一滴地掉在了手臂上。

我们走到了一个陡坡前面。我努力地往上爬,可就是爬不上去。爸爸鼓励我:“加油!我们能做到。”说着,我们就一起抓住陡坡的边,猛地一跳,就跳了上去,到达了山顶。我突然想起王老师的话:“同学们,我们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就像一座大山,我们要面对困难,才能真正的成长。”

回到家,我开始补作业。这时,爸爸端来一杯香甜的牛奶,对我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加油!”

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就像一座又高又大的山。我们要坚持下去,就可以越过大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登山作文350字

全文共 39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去白水登山

到了山脚下,往远处望去,山上飘着几朵云,看着天空是那么蓝。我们登上了石板路,那里的台阶,一会儿高,一会儿低,显得非常陡峭。这里的石板路非常不均匀,有的是凹进去的,有的是凸出来的,石板路还很粗糙,它是灰色的,走起来却十分省力。

爬到半山腰时,我已经精疲力尽,汗如雨下了。我弯下腰休息的时候,无意中发现有一些不显眼的花儿,看着这些花,有白的、粉的、蓝的……看着这一朵花,蓝中带紫,像一只只蝴蝶,还有的花是粉色的,盛开的花朵,被一阵风一吹,连忙向我们点头。

在半山腰,我还看见了瀑布,泉水发出“哔—哔—”的声音,真不愧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我们登上了山顶看见两只小鸡在嬉戏打闹,“叽叽、叽叽”地叫着,有的小鸡还在旁边凑热闹呢。

从远处望去,看着绿油油的田野,还有农民在给菜施肥,浇水。我看见茂盛的大树,粗壮的树干,远看,是那挺拔。

假期的早晨,来登山,散散步,也挺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狂人日记赏析

全文共 2536 字

+ 加入清单

一、各种“狂”说

关于《狂人日记》的狂人形象,相关的论述相当之多,前人亦做了相关评论的综述.葛留青先生认为《狂人日记》描写的是一个“迫害狂”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狂人是个“迫害狂”精神病患者.吴宏聰版本的文学史认为狂人“是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封建社会叛逆者的形象,一个清醒的启蒙主义者的形象”

(2),公谷兰先生认为狂人是个复合型的狂人.我们姑且总结为真狂说,假狂说,亦真亦假说.我认为本来许多评价家们从自己的着眼点对狂人形象的分析是很深入的,但如果真如上面那位总结者的概括性所言,则许多关于狂人形象的争鸣学术价值有损,因为那样的争鸣进入了潘凯雄和贺邵俊所说的“正、反、合”思维,“甲提出了正命题,乙马上可以从反命题入手对甲进行诘难,丙则来一个调和,其状中庸可爱”

(3)

“批评家应该有对时代的文学经典进行筛选的责任感,应该有鲜明的文学史意识”

(4).我们不进入所谓真假狂人的概念之争,从动态的、矛盾的角度分析鲁迅所塑造的“狂人”经典形象.

二、动态而矛盾的狂人形象

小说中的狂人思想另类,总是以为别人在暗算着自己,在他眼里世人都在使着坏心思,这是有点神经质似得的“迫害狂”的表现.狂人总在发着怪异的言论,做出怪异的行动,自然受到本来正常的外界的排挤和扼杀,被别人认为有病被斥为疯子也是情理之中.狂人自身又是成长变化着的,在长久的压抑和思考中,狂人彻底悟出了社会吃人的本质,从书中看出那没有年代的全都是“吃人”的历史.接下来狂人才变得更加笃定自己的认识且开始向外界发出挑战.他试图改变吃人的世界.可最终又被融入吃人的世界了.狂人是成长着的“迫害狂”,是觉醒者、反抗者和启蒙者.但他又是体现着矛盾的“迫害狂”,从认知上看理性的同时有非理性,觉醒了却又沉睡了,从行动上看启蒙的最后又反启蒙.

狂人从一开始便是防备着现实的,他感觉到了不安,这种不安从世俗的角度看是病态的,从革命的角度看是觉醒的前奏.小说出现两次“凡事需得研究,才能明白”

(5),且都在前三节,而前三节正是狂人既不安又不太明白的阶段.可以说狂人的不安积蓄在一定程度,在自己的推究中,终于在深夜醒悟.从觉醒后的狂人对抗现实,从嫌“闷得慌”争取“去外边走走”的权力到用饱含着“义勇和正气”的大笑来反攻合谋者要养肥“我”吃掉的大哥和医生,再到狂人质问年轻人“吃人的事”,狂人向其提出“从来如此,便对吗”的诘问.狂人的行动是在一步步加紧的,他的清醒程度和反抗程度也是一步步加深的.以至于狂人大清早拦着大哥给大哥展开了一场说教.狂人从开始只是心里不安只是自己苦思而一声不吭,到大段大段的向“吃人者”展开说教,而“吃人者”却几乎没有言语只是最后面露凶光.从不言语到言语,这是动态觉醒的狂人.狂人觉醒、愤怒、反抗,向外界提出控诉、发出呼告.他最后用警醒的言词和强烈的行动发出的抗争最终没能抵过哥哥的两个字——“疯子”.接下来是狂人在关起来每天只送两顿饭的黑屋子进行新的思考.这是狂人的一个新动态,他觉醒的程度更深,从揭露外界的吃人者们到反省自身.狂人意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某种残酷的令人不安的民族性质——其实我们都吃人.或许正因为觉醒到这一点,狂人妥协了,因为一个吃人的人在喊着不要别人吃人.我们可以把狂人意识到的这种不安性质归结为国民劣根性.这种揭露国民劣根性的意识在鲁迅创作中也是不断沿袭的,在《阿Q正传》《孔乙己》中有着更加明显的表现.狂人是狂,但他在自然地发展着,在动态中觉醒着.狂人的思绪越清醒,就表现得越疯狂,越疯狂也越被外界所排挤,直至自己也否定自己.从隐约感到赵家的狗要吃人到悟出着整个封建民族的历史都吃人甚至亲人和自己也吃人.觉醒者本来那种异于众人高于众人的优越感消失了,余下的只有绝望、自我的反思和恐惧,最终自然也只得妥协.

觉醒后的狂人要抗争这个世界,想要用自己的言语和行动戳醒这个世界.可以说他是一个启蒙者.他对年轻人的质问到对哥哥及众人的说教时就是一位启蒙者的形象.但外界的权威实在难以撼动,狂人自认为颇有正气和勇敢的笑对外界毫无伤害,那义正言辞的大篇规劝和训诫换来的也只是一声冷笑.被重新投入黑屋子的狂人在苦思之后,感觉到不仅这_无动于衷、无药可救,就连自己其实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于是狂人只好发出求救或许还有希望的孩子绝望的呼喊.可孩子出生起便生长在吃人的环境中,那些不谙世事的小孩何以也要“害我”,狂人早就想明白了,是孩子“他娘老子教的”!.“本来的本来”的先祖们已经有着四千年吃人的历史,那种吃人的意识恐怕早已烙入孩子的灵魂中了,日后自然也免不了加入吃人的队伍.这是深深的绝望和和在绝望中的抗争.或许是感觉自己不配再做一个唤醒世界的人,或许是感觉到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了唤醒的希望,狂人最终服从并重新融入了传统.也许其仍心有不甘,也许其只是对自己的过往呵呵一笑,再无半点狂人意识.但我们不能忘却狂人曾在挣扎着绝望着反抗,只是最终被外在淹没.狂人上演了一出启蒙者的悲剧.鲁迅在《写在《坟》后边》说“以为一切事物,在转变中,是总有多少中间物的”,“在进化的链子上,一切都是中间物”.狂人虽是反抗者、启蒙者,正如具备新思想的知识分子一般,但终究摆脱不了“古老的鬼魂”.汪晖教授认为鲁迅的“中间物”意识体现在:觉醒后的知识分子只能算作是启蒙的“最初体现者”,却难以成为启蒙“胜利的体现者”.如“狂人”般的知识分子作为传统中的觉醒和反抗者,既是不同于外界社会的“异己”,自然会受到排斥,可其本身又和传统有着割不断的关系.觉醒的狂人发现自己不但要被传统所吃,同时也是在传统中的吃人者.正如《祝福》中的“我”到底也算个“看客、吃人者”,也是害死祥林嫂的凶手之一.“狂人”这个自以为是的启蒙者也是需要被启蒙的的.“狂人”要撕裂并否定传统社会的同时,也必须进行自我的反思和否定.即使“狂人”再清醒但终究只是进化链条上的“中间物”而不是“新人”,再觉醒也难胜利,再启蒙也难摆脱被压倒的悲剧.狂人越清醒越痛苦,越启蒙越发现难以唤醒沉睡的庸众,最终自己反而被庸众扼杀和吞噬,进入反启蒙和需要被启蒙的群体.狂人这“悖反”中的悲剧形象正是其具备超越时代的经典意义之所在.毕竟历史总会有发展有转折,在任何时代的变换中,“中间物”都会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关于登山故事作文

全文共 626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前的假期分外的长,那是高考后的我们最放松的时间。

假期虽长,做的事却没有几件。因为不想离家,许多朋友外出,我在家赋闲。有时闲来无事会写写随笔,有时也会去田野吹吹风。如果不是好友的邀清,我可能仍会过着这样的生活。

本来只是一次普通的登山活动,但因为我满怀喜悦与追忆的心情,它也不再普通了。登山的人有七八个,都是中学时代的朋友,虽然有几年不见,却依旧熟悉。见面几句寒暄后,更加熟络了。

登山的食品和水是前一天在超市里买好的。登山的车子都是电动车。我们会过面后,约定在山下汇合。接着一个个向着山下飞驰而去。

我只是个坐车的,邀请我的朋友用车载着我,我们走在最前面。风在耳边刮起,撩动额前的头发,我的心思却是随着风飘远了。

记得第一次登山还是在中学,也是和这样朋友一起,不同的是那次是学校组织的,这次是我们自己组织的,上次是步行,这次却是骑车。不过,感觉完全不同了!(原创投稿 )

登的山还是那一座,因此我故地重游的感觉更加深刻。朋友在山下汇合了,车子被舍弃了,因为山路难行。我们在弯弯绕绕的山路上,踩着坎坷不平,踏着荆棘,艰难行进。队伍里有几个女生,体力不是很好,但却依然坚定地走着。我们谈天论地,说说笑笑,仿佛什么困难都不存在了!

时间过得很快,日头很快翻过了山头照在我们的头上。我们终于登上了山,在山顶的大树下扎了营。一次野外的午餐后,我们尽情地欢乐,笑声如同天籁。

我看着众人也笑了笑,在带来的纸笔上写下:登山路上,欢乐实多;长青树下,忧愁尽消。

[关于登山故事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作文阅读赏析:想家

全文共 488 字

+ 加入清单

夜,深邃清幽,圆圆的月儿挂在天空,人们正寻觅着那甜美的梦乡。而寄读在外的我,却漠然地坐在灯前。一缕缕思乡之情冲淡了这时的寂寞,我又想到了家。

爷爷是水厂厂长,他一天多数奔走于那些容易坏水管的地方。他总是带头挥舞着铁锹挖呀挖,他那张被风沙染黑的脸,布满了岁月留下来的痕迹。爷爷总是开导我,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尤其是他那张经百折而不挠的笑脸,深深地印在我心里。想到这儿,我便忍不住落泪。

泪眼朦胧中,又看见了爸爸那稍矮的身躯,那一头的乱发。父亲长年奔波在外,四海为家,他这般劳累,是为了我呀!我仿佛看见了父亲那削瘦的面庞,听见了父亲那略哑的声音,闻到了父亲身上那浓厚的粉沫中透出的阵阵肥皂香,感觉到了他那长得又大又多老茧的手在我的后脑抚摸,慈爱和关怀交织着的抚摸,无言的温情。父亲在我身边,我就踏实。

每逢回家,心头总涌起一阵慕名的激动,我们一家人围着桌子谈笑风生,那情景其乐融融。多么温馨的家庭,多么融恰的情景。

万般簌寂的天空,和着几声浅浅的虫子的苦鸣,更加重了我思乡的情感,我自言自语:“家真好!”明月千里传相思,希望这皎洁的月光向家人传递我对他们的思念。

[作文阅读赏析:想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赋得古原草送别》赏析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白居易十六岁时作。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类似。《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第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写“枯”,一句写“荣”,是“枯荣”二字意思的发挥。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第五、六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画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古道”“荒城”又点出友人即将经历的处所。最后两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点明送别的本意。用绵绵不尽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韵味无穷。

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在“赋得体”中堪称绝唱。

据宋人尤袤《全唐诗话》记载:白居易十六岁时从江南到长安,带了诗文谒见当时的大名士顾况。顾况看了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但当翻开诗卷,读到这首诗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时,不禁连声赞赏说:“有才如此,居亦何难!”连诗坛老前辈也被折服了,可见此诗艺术造诣之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舟过安仁》赏析

全文共 810 字

+ 加入清单

此诗写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这首诗语言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这里有作者的所见: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也有作者的所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风让船前进啊!

(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这可能是诗人闲来一瞥发现的情景,当然,两个小孩很快引起了他的注意,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虽坐在船上,却没有划船,撑船用的竹竿收起来了,船桨也停在那里,这不是很奇怪吗?由此可见,此时作者的心情是闲适的,也是比较愉快的,所以才注意到两个孩童的所作所为。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这里省略了诗人看到的两个孩子撑伞的事,省略了作者心中由此产生的疑问,而直接把疑窦顿解的愉悦写了出来。怎么解开的呢?可能是诗人看到孩童异常的行为,就开始更认真地观察、思考,结果当然是恍然大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舞动伞柄使风吹动小船使船前进啊!也可能是直接就问两个孩子,孩子把原因讲给他听的。不管怎样,知道了原因,作者一定是哑然失笑,为小童子的聪明,也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于是欣然提笔,记录下这充满童趣的一幕。

杨万里写田园诗,非常善于利用儿童稚态,起到点化诗境的效果。他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①梅子留酸软牙齿,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②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可以参阅。不同的是,《舟过安仁》是直接把目光聚焦到儿童身上,全诗都是写儿童的稚气行为。杨万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当然,从中也可以看出诗人的童心不泯,表达了诗人对孩子的喜爱和赞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爱在登山时作文400字

全文共 404 字

+ 加入清单

是伟大的。它无处不在,照亮着我们的心灵,就像大海一样深厚和广阔无边。

记得前年清明节,我就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那一天,我们烧好了菜去祭拜太太,我一路蹦蹦跳跳地走到了山下面。准备上山的时候,妈妈再三叮嘱我说:“上山下山走路要慢。”可我仍然快步奔向坟墓,而且越跑越快,越跑越起劲,有时蹦蹦跳跳,有时奋力往上奔。突然,我脚踩了个空,快要摔下去了。这时,妈妈一个箭步迅速地往前扑,将我一把拉了起来,在那一瞬间,我化险为夷,而妈妈的衣服被石头磕破了,手上和腿上的皮也擦破了一点。这时,妈妈还是先仔细地看了看我,关心地问:“你没事吧?”我感动极了,说:“我没事,但是,妈妈你衣服破了,皮也擦破了。”“哦,一点小伤罢了。”妈妈这才看看自己,紧皱着眉头,装着不痛,我的心里涌出了一股暖流。爸爸帮妈妈包扎了伤口,之后的路,我每一步走得又慢又稳,扶着妈妈一步一步地走……

我的妈妈虽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但她给予了我无私而伟大的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登山作文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太高兴了,我们终于要登山了!

下午,我们早早吃完晚饭就出发了,经过商量,我们决定爬基地(妈妈上班的地方)后面的那座山。

边说边走,我们不一会儿就到了山的前面。但没想到的是,前面一条宽阔、蜿蜒的小河挡住了我们的步伐。虽然没有办法,但总不能坐地等“死”吧!想着想着我便看见了一条用十几块大石头排成的“路”,便对大家说:“快,快看,一条石头路。我们可以从这过。”我第一个从石头上走过。

过了这条河,我们便继续向前挺进。啊!终于找到了这座山的“入口”,我们顺着这条路一直向上走,走啊走啊,越走越险,好几次我都差点儿滑倒,要不是山上树多,我急忙抓住,我早摔成“重伤”了。

终于到了山顶了,我们还没来得及休息,便被眼前美丽的景色给迷住了;成片成片的杏树出现在我们眼中。妈妈告诉我,每年的春天山上到处五颜六色,花儿竟相开放,争奇斗艳。整个山里到处飘荡着浓郁的花香。

之后,我们小息一会儿便开始下山。呀!路边的花草真扎人呀!

最后,我们到最难走的“Z”形山路,我们双脚并紧,慢慢的向前走(太陡了)。没想到兵兵可可觉得这样太慢,便蹲下来向下滑去,一不小心绊在了一块石头上,摔了个狗啃泥。虽然这次不惊无险,但还是很得我回味的,所以,我认为这次登山很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小学作文-登山的回忆

全文共 577 字

+ 加入清单

吹着凉风,我趴在福山上的休息区,蝴蝶在四周飞舞;冰凉的桌面让我忘了爬山的疲劳,也让我把今天的不快乐都忘了。在夏天里爬福山,甚至比在家里吃棒冰还要凉!爬山可以健身,也可以消暑,真是一个好运动啊!

两岁时,爸妈带我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那里是石山,他们带我走上一堆好像直入云霄的阶梯。下来以后,我觉得虽然累,可是很爽快!从此我就养成了爬山的好习惯,至今仍是一样。不过我的足迹已经遍满石山、东山、福山了!

最让我难忘的是东山,坡度最陡,但生态也最丰富呢!我在爬山时,常东看看、西瞧瞧,希望可以看到一个小动物。有一次,我在欣赏姑婆芋,突然看到中间有一个小东西,我走近一瞧,原来是树蛙呀!它就像一尊雕像,一动也不动,也像是是再配合我们欣赏一样,专心当着我们的艺术品呢!

有一次,在东山下坡时,我跟爸爸爸“快步下坡”,没想到旁边突然冒出一条大蛇!我在瞄到它的时候,以为是一枝枯树枝,所以没理它。没想到它竟然穿越路面,爬进树丛!我赶紧大叫:“有蛇!”然后赶快往反方向跑!我跑到妈妈那边的时候,才瞥见蛇的尾巴消失在草丛里。虽然后来证明那试毒性不强的蛇,可是当我一看见蛇的时候,还是让我不寒而栗呢!

福山的风依然吹着,却吹不散我美好的登山回忆。我希望将来我中年的时候,可以把爬山当作休闲活动,我相信,每当我爬上每个山顶时,风会提醒我:“一定要完成这个梦想喔!”。

[小学作文-登山的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