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如何提高写作能力的作文(实用20篇)

日记可以写故事,日记也可以写心情,日记可以还写写今天发生的事情、观察的东西、做的梦。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如何提高写作能力的作文,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浏览

5422

作文

106

207年高考作文指导:如何提升写作能力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语文的作文对我们来下是很重要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如何提升写作能力,欢迎阅读。

我们如何才能够增进作文的能力呢?其实多读、多写、多观察就是提升作文能力的三大指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多读的最佳范例。想想当你读了上万本,不只同时增进了字汇能力,也能吸收到文章的精华之处,当下次换你写作,便能引用或转化成自己心中的想法,铺陈到文章之中。

然而为何又要多观察呢?因为虽然我从别人的文章吸取了精华,但相对的,有时面对相同的事物,彼此所见所闻所感却不见得相同,也许你有更细致的发现,也许你心中有一份更深的认知或感触吧!诗人曾说:“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在日常生活中,其实仔细用心的观察,我们也能发现一朵野花清新脱俗的美。

至于多写,其实是将观察的事物及内心所想,转化成文字,并加以修饰、布局。或许你认为写是个多余的要求,但是如果缺少了这一项,你又要如何了解自己作文的缺点及优点呢?

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写作的技巧就像铁杵磨针般,愈磨愈利愈精,相信只要做到多读、多写、多观察,你我的作文程度在不久的将来都能更上一层楼。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如何提高高中生的基础写作水平

全文共 870 字

+ 加入清单

摘 要:近年来广东省高考英语写作测试内容正从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写作文体日趋多元化,命题更具开放性,对考生英语写作能力的要求也在逐年提高。广东省高考英语写作分为基础写作和读写任务两个题型。其中基础写作的目的是检测考生最基础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如,用词的合理性、结构的复杂性、语言运用的正确性、信息内容的完整性、句子之间的连贯性等。结合六七年来的高中英语教学实践,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高中生的基础写作水平

关键词:写作水平;模仿范文;限时训练

明确写作要求和评分标准并做好对应的训练

写作要求和评分标准是我们基础写作拿高分的指挥棒。因此,只有明确了写作要求和评分标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写出高水平的文章来。

基础写作的基本要求是只能用5句话表达全部内容。也就是学生整篇小作文的总句数是5句话,多于5句话会扣分,少于5句话也会扣分。同时5句话又要构成一篇内容完整的文章,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对长短句要进行灵活把握。这就意味着对学生的句法知识要进行讲解,并大量进行句式训练。基础写作的评分标准是:句子结构准确,信息内容完整,篇章结构连贯。这就要求训练中要注重句子结构、信息内容和篇章结构。

1.循序渐进,加强句子结构训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英语写作能力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环紧扣一环地进行训练。教师应注重抓基本功训练,严格要求学生正确、端正、熟练地书写字母、单词和句子,注意大小写和标点符号。进行组词造句、组句成段练习时,要求学生写出最简单的短句,为以后英语作文打好扎实的基础。在熟悉简单句的基础上为学生引入并列句和复合句,对长句的灵活运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长句能表达更丰满的内容,且能体现出作者的逻辑性。

2.信息内容必须完整

信息内容完整,这就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准确审题。基础写作的题目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就应该对题目进行分析,通过列提纲等方式找出其内容要点,并对这些要点进行分类整理,大致分为5个方面,同时注意他们的先后顺序和逻辑关系。这样不仅能保证内容的完整性,还能让篇章结构有一定的逻辑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如何提高写作能力

全文共 6198 字

+ 加入清单

要想成为一个好的写作者,就应注重加强自身的修养,努力深入社会生活,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提高思想能力。这就是我如何提高写作能力的体会。小编收集了如何提高写作能力,欢迎阅读。

下学时期,我非常热爱语文课程,喜欢鲁迅、茅盾、冰心、沈从文等作家作品,并且被作家的故事所吸引。他们的伟大成就激励着我。于是我有了自己的理想,我的理想就是---当一名作家。

于是,我发奋练习作文。那时候,国内有一份学生杂志很有名气,叫《作文通讯》。它是由全国十三所重点中学轮流编辑的,登载了许许多多中学生的优秀作文。因此也就成了我最喜爱的精神粮食之一。我开始模仿作家的某些短作品,练习写文章。渐渐地,我迷上了作文。我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里宣读,强烈的表现欲促使我热爱作文,这充分满足了我的虚荣心。于是我便更加喜欢作文课。把每次作文,都看作是自我表现的最好时机。尤其是上了高中后,我的作文成绩更加突出了。学校成立了一个《窗外》文学社,这个名字还是我起的,是从全校数百个应征的名字中挑选出来的。学校还让我担任文学社的副社长,负责组稿、写稿、印刷、装订等工作,带动了一大批中学生文学爱好者。中学时代还写了一篇小说,叫做《新狂人日记》,完全是模仿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写的,写了当时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这篇小说后来被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办的《春笋报》发表了,还获得了一个小奖。这在我就读学校的校园里引起了轰动。对文学的爱好大大促进了我学习的积极性,有两次考试,我的语文成绩分别为105分、106分,居全年级第一名,这令老师们刮目相看。后来我又成了班里的语文课代表。从那时开始,我当作家的理想更加坚定了。

八十年代末期,我当了兵,远离故土湖南,来到了离家千里的广东,成为一名光荣的武警战士。当兵期间,我充分利用空余时间,坚持不懈地写作,起初是给县人民广播电台写一些小通讯,都被采用了。有一篇稿子还是被广东人民广播电台采用的,这令我欣喜若狂。后来我被调到支队政治处,在宣传部门当电影放映员,也写稿。我接触的人群中有军旅作家、记者,他们的为人与写作深深地影响我,促使我更加努力地写作,也就有了更多的习作发表。我的作品先后在《法制日报》、《广东公安报》、《西江文学》、《人民武警报》等报刊发表。

后来我考上警校(武警广州指挥学校),毕业后成了一名基层警官。再后来,也就是2003年,我转业到地方工作,成为基层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在这个工作岗位上,我的写作水平仍然能得到适度的发挥,领导的决策、策划,离不开我用文字作的辛勤劳动。近年来,我写作的一些应用文,先后被省、市、区有关部门和单位采纳。我觉得自己的写作价值得到了体现。

多年的工作和写作生活,使我对如何提高写作能力有了较深刻的体会。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实践,把自己的这些体会写下来,这也许对爱好写作的青少年会有些启示的。

(一)培养兴趣是起点。

按理说,写作实在是一种呕心沥血的脑力劳动,为什么我还能够坚持从事这项劳动呢?我感受最深的理由就是:因为爱好,因为兴趣,因为能够在不断的写作中获得乐趣和满足。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科学家的实验表明,对事情不感兴趣的人,在实践中只能发挥自己能力的20%---30%,对事情感兴趣的人,他的能力却可以发挥到80%---90%。《礼记·乐学》上说:“不兴其艺,不能乐学”。因此,要快乐地学,学有所成。“兴趣是前提,好者方能精”2。培养兴趣是写作的前提。学习写作和学习所有技艺一样,必须培养起浓厚的兴趣。如前所述,我对写作产生强烈的兴趣,一是源于我读中学时大量阅读了鲁迅、茅盾、冰心、沈从文等一系列作家的作品;二是老师常把我的作文当作范文在班上宣读,从而调动和培养起我的写作兴趣。

参加工作之后,我主要干的是文字工作。为此经常需要加班加点。领导不满意还挨批评。每当这个时候,我转念想想,一个单位的活动主要通过文字材料来加以体现,加以宣传。如果自己撰写的材料能够推动工作,得到上级肯定或媒体转载,就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成就感。

因此,我在从事文字工作中,即使遇到困难、挫折,受到不少批评,也始终对这项工作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满腔热情。

(二)博览群书长见识。

写作和阅读不可分割。广泛阅读是继承前人精神遗产,增长学识,帮助我们认识社会生活、提高写作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4,“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5。这些经验之谈,我的体会特别深刻。小时候,我随父亲居住在一座政府机关大院里。院子里有一个阅览室。机关许多干部都喜欢在休息时间到那里阅读报刊。作为一名中学走读生,我天天在这里出入,也就加入了这个读报队伍。我常常在那里,一呆就是大半天。我最喜欢就是读报纸的副刊,如《人民日报》的《大地》,《湖南日报》的《湘江》,等等。报纸副刊登载的许多最新作品,都深深地吸引着我。就这样,我不仅养成了看书读报、博览群书的习惯,还吸收了大量的营养,学会了思考社会问题,学会了怎样写新闻报道和散文。

在阅读中,我很讲究泛读与精读相结合。泛读是指广泛涉猎,不但要读本专业的书,还要广为浏览各种各样的书籍,特别是要多读有关新兴科学的书刊资料,以扩大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精读是指精心的研读,它是一种主动的、自觉的、创造性的阅读。培根在《论学问》中作过形象的比喻:“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6对一些经典作品,我在泛读的基础上,进行重点研究,学习它的开头和结尾,学习它的承上启下,学习它的深刻内涵,学习它是如何结合社会实践的。通过这样的学习,提高了我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也提高了我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前我写作时,往往不知道如何开头,开了头之后又不知道如何转折过度,文章写完之后又不知道如何结尾。通过这样大量细心的阅读和研究,提高了我的思辨能力。后来时间久了,老师随便出一个题,我就能信手写出文章来,不受文字、体裁等框架的制约。后来自己总结时,把这种信手拈来的文章,叫做“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这是我长期阅读得出的一点体会。泛读求量,精读求质;泛读开阔思路,精读得出妙悟。只有正确处理好泛读与精读的关系,才有益于加强自身的素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勤写多练入佳境。

写作能力的提高,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写作实践来实现。契诃夫认为:“对作家来说,写得少是这样有害,就跟医生缺乏诊病的机会一样。”7刘勰认为:“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8……这些妙论,都给我很大启发。

清人唐彪说:“谚云‘读十篇不如做一篇’。盖常做则机关熟,题虽甚难,为之亦易;不常做,则理路生,题虽甚易,为之则难……”9

大意是说,读十篇文章也不如做一篇文章收获大。常写,作文的方法、道理就熟练,即使题目很难,写起来也觉得容易;不常写,作文的方法、道理就生疏,即使题目很容易,写起来也会觉得很难。

初学写作时,我摸索着,先写一段表达思想感情的话,即人们所说的标题或“中心”,练习时,搜集有关的资料,述写的文字都围绕着这个中心,为突出和实现这个中心服务。接下来,反复研究,看看表现中心的材料和语言安排得是否合理。然后,再看这几部分哪些地方需要详写,哪些地方需要略写,学习写人、记事、描写景物方面的知识。最后,再考虑遣词造句和咬文嚼字,反复进行相应的练习。这样带着明确的思想感情目的来练习,比单纯孤立地学习叙述、描写、结构等,收效要大得多,有利于我们较快地掌握作文的“思路”和“机关”。

要真正做到勤学苦练,我的体会是:要克服急于求成的思想,要有坚持坚持再坚持的决心,要有善于思考和领悟的性情。具体来说:

一是循序渐进地练。写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从不会写到会写,到写得很成功,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通常是较长的。因此,学习写作只能循序渐进。期望速成、立竿见影,是一种幼稚的空想。华罗庚曾经打过这样一个比方:学习好比爬格子,要一步一步地来,你要想快些,一脚跨四五步,非摔下来不可。这段话极形象地说明循序渐进的重要性。

二是练笔持之以恒。提高写作能力,决非一朝一夕之事,还要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要勤动笔,长练笔,不停笔。白居易谈自己的写作说:“二十以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11叶圣陶也说:“什么事情都一样,要求熟练,惟有常常去做,规规矩矩去做,要把写作的手腕训练到熟练,必须常常去写,规规矩矩去写。”12只有勤写多练,方可熟能生巧。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海明威,都是一代文学巨匠,他们在写出了为世人瞩目的文学巨著之后,仍然勤奋练笔,不断耕耘,向着更高的创作目标奋进。这些事迹都给我启示,催我勤奋。我从中学时期开始,就坚持不懈进行练笔,至今已近二十年。虽然我有点惰性,不象别人那样,天天坚持写日记,但我每次遇到重要的事情,都能及时地将它记录在案,久而久之,我积累起来的生活笔记已经有二十来本。如今,每当我闲来无事时,常常将它们翻出来看看,既有回忆,也有思考和总结,确实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三是勤于思考。写作不仅仅是实际操作,也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所以,勤写,不仅要勤动手,勤练笔,而且开动脑筋,多思多想多悟。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3苏轼说:“熟读深思子自知。”14契诃夫这样讲过:“艺术家得永远工作,永远思考。”15只有边写作,边思考,边琢磨,才能逐渐领悟到写作规律的真谛,将写作的方法、技巧化为己有,达到心领神会、融会贯通的地步,进入写作领域中自然、娴熟和无技巧的最高境界。读小学时,我只会看书,喜欢书里的图画,喜欢书中的故事,但不懂得思考。到了中学,老师在语文课上,给我们讲文章的中心思想,讲段落大意,讲主题,结合课本进行分析,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那时候开始,我渐渐地学会了思考。比如,看一篇文章,我会看文章的要点,会看文章的主题,也会研究和分析文章的不足。这大大地促进和提高了我的写作能力。一篇文章到手,我通常会在第一时间浏览了它的大小标题和主要内容,再看它的结构布局,再看它的材料,看它的语言风格,然后就有了自己的心得。这样的心得,是由深入的思考得来的;这样深入地思考,较好地提升了我的写作水平,并在我以后的工作实践中,为我理清工作思路,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四)多修多改除弊病。

勤练笔固然重要,但每次练习之后,还应该进行认真的检阅和修改。毛泽东曾经指出:“……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事物是曲折复杂的,必须反复研究,才能反映恰当;在这里粗心大意,就是不懂得做文章的起码知识。”16可见,修改是写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文章质量、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我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很多同志,匆匆地写完一篇文章之后,就算完成任务了,甚至连自己都没有复读一遍就交功课了。有的同事将文章写好之后,交给我看,发现漏洞百出,错误连篇;甚至连错别字都有,这是不应该的。还有些人信奉所谓“一挥而就,文不加点”17,写完后自己不看,不改,也不请教别人。有的人怕麻烦,写完了事,至于写得如何,他就不管了。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凡此种种,都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拦路虎、绊脚石。

我的体会,一是一边写文章,一边就修改文字中的错误,写完一句,复读一句,写完一段,复查一段,这样在第一时间就对文章进行了初步的修改;二是写完文章之后,自己通读几篇,看看文章是否通顺,是否有错别字,是否有遗漏,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自己修改完后,再让同事或家人看看,挑挑毛病。如此,经过几次修改,文章中的毛病就越来越少,文章中的主题就越来越经得起推敲,我的写作能力也由此得以提高。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己写的文章,往往看不出毛病,只有让别人看看,才能知道哪些地方写得好或不好,才能有目的地进行修改。另一方面,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容易出毛病之后,也能引起自己的注意,有利于自己的不断改进和提高,使自己进步得更快。

这种提高,往往比正面学习写作知识提高得要快。这是因为,我们在修改作文的时候,总要找出文章的不足,来加以弥补和改正。一般来说,人们对自己存在的不足都是十分重视的。我们在这种“十分重视”的情况下来修改文章,就能比较容易地、同时也能比较牢固地掌握避免不足的方法,从而从反面增长写作知识。

多年的写作实践,也提高了我修改文章的能力。修改文章时,我特别注重三个方面:一是对文章的主题进行斟酌。主题表现得如何,是决定文章成败的头等大事。修改文章时,我首先看看文章的主题与材料是否相符,如果主题与材料相符,文章在大的方面就不存在什么问题了。二是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研究。文章的每个重点部分,都有它相对独立的中心,也有一个中心与材料是否吻合、材料安排得是否合理的问题。此外,还看各部分是不是写得具体生动,哪些地方应该突出一点,哪些地方应该删去,直到各方面都不存在问题为止。三是对文章的段落、句子、标点符号等进行修改。段落、句子和标点符号,是文章内容的基本单位,它们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文章的质量,所以我也很重视。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看段意是否表达得具体清晰,是否有条理;还看各个句子衔接得如何,以及有没有语句和标点符号等方面的错误,等等。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修改后,文章中许多毛病都得到了改进,明显的错误一般都不存在了。

(五)人情练达出华章。

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18。

写作的源泉来自社会生活,任何文章都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在写作者头脑中主观、能动的反映。没有社会生活作基础,写作就失去了源头。毛泽东曾经指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产物。”19巴金说:“我最主要的一位老师是生活,中国的社会生活,我在生活中的感受使我成为作家。”20学习写作,我最大的感受是,一定要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学会观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获得写作的源泉。

还记得高中时期,我学习了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之后,有感于中学生活的压力,应试教育制度的不足,即写作了《新狂人日记》,将高中生的繁重负担和心理压力表达得淋漓尽致。该文虽是模仿鲁迅先生作品的形式和风格,但却将我们那一代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充分地揭露了出来。如前所述,该文后来被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办的《春笋报》发表,在校园里引起了轰动。这正是我对当时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诠释。

后来我当了兵,热爱武警部队的军旅生活,从士兵到军官,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来,对生活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热爱军旅生活,我的人生价值也在这样的生活中得到了体现。期间,我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作了许许多多新闻稿和散文稿,都是反应部队官兵现实生活的。在军内和省市各级报刊,均有习作发表。其中有几篇还获了奖。如论文《点·线·面----社区治安之我见》在广州市政法委主办的征文比赛中,获得三等奖;散文诗《永远的影子》参加广东省“星湖之春”征文比赛获三等奖……

人品即文品,为人与为文是相通的。只有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才能提高自己的审美品味,才能将自己的思想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多写出文章写出好文章,才能真实地在文章中表达出积极向上的社会生活,才能将自己的人品与文品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文如其人、文如泉涌。

我正是朝着这样的方法来实践的。虽然我还有许多不足,仍需不断地努力。我坚信自己会继续加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如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全文共 1656 字

+ 加入清单

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精美的语言,如果说文章是草,那精美的语言是草中之花,让人赏心悦目;如果说文章是大海,那么精美语言是海上的日光,令人心旷神怡。

怎样才能增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呢?我认为离不开三个步骤:1.积累;2.仿写;3.创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里的器在作文中就语言。作文其实就是利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能否掌握和运用经典的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是作文成败的一个关键。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学会积累语言。我们应从杂志和各类书籍中收集一些精美的语言摘抄下来,然后每天熟练的背诵一遍,以培养自己的语言感觉能力。古人云“拳不多手,曲不离口”,只有每天坚持,才能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之所以要强调背诵,是因为这是形成语感的唯一途径。“天上从来不会掉下馅儿饼”、“成功从来只属有心人”。积累精美语言这一项工作虽然苦,但苦得值得,一方面,它为我们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定的基础;另一个方面,它也可以增广我们的见闻,因为我们要收集精美的语言,就必须阅读大量的书籍,这就间接扩大了我们的阅读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的阅读量上去了,还愁作文能力不能提高吗?

积累精美的语言可以培养我们的语言感觉能力,但是只有积累,没有仿写,我们就不能将这些积累的语言灵巧的运用到平日的作文中去。所谓仿写就是在原文的语言结构和字数保持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改动或增添一些词语和句子,使之表达不同的意思。例如沙宝亮的《暗香》: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香消在风起雨后,无人来嗅。如果爱告诉我走下去,我会拼到爱尽头。心若在灿烂中死去,爱会在灰烬里重生,难忘缠绵细语时,用你笑容为我祭奠。让心在灿烂中死去,让爱在灰烬里重生。烈火烧过青草痕,看看又是一年春风。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稍作改动就可以变为:当灯光照亮书本,思绪翻动。笔就在风起雨后,书写人生。如果爱告诉我走下去,我会拼到爱尽头。心若在灿烂中死去,爱让它在灰烬里重生。难忘父母眼神里,用你笑容为我壮行。让心在灿烂中前行,让爱在灰烬里重生。烈火烧过青草痕,看看又是一年春风。当灯光照亮书本,思绪翻动。仿写应与积累保持同步,每天坚持一次积累、一次仿写,时间长了,自然就知道运用语言的技巧了。

仿写还仅仅停留于模仿的基础之上,如果要真正形成有自己语言风格的文章,就必须学会创造。在语言积累和仿写达到一个月之后,我们就应开始着手于自己的创造了,所谓创造,就是用自己的精典的语言来进行表述。要学会创造,除了要具备一定的语感外,还必须掌握一定语言表达技巧,一般来讲经典的语言应具备三个要素:1.语言的节奏;2.修辞手法的运用;3.典雅词语的运用。语言如同音乐、舞蹈,是有节奏的。所谓节奏就是由一对相反的因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形成的。如音乐的节奏是由声音的高低、续停等形成的;舞蹈的节奏是由动作的刚柔、快慢等形成的;而语言的节奏则是由语言的舒缓与激越形成。整齐的句子激越、散句子舒缓;短句子激越、长句子舒缓。因而要形成语言的节奏,就是必须长短结合,整散结合。其次,作文的表达追求形象生动,作文的语言力求典雅。因此,在作文时,我们还应恰当地用一些典雅的词语和运用比喻,拟人等修饰手法。有创意地进行语言表达是语言表达的最高境界,但也是最难达到的一个境界。原因有二:1.懒。许多学生认为,我已经背了很多精美的语言了,为什么不拿过来使用,既方便又省事。2.刚开始写的时候,总觉得很多地方写不好,于是就放弃创造,选择仿写。其实,“阳光总在风雨后”,你在这个时候坚持下来了,成功就在眼前向你微笑;你放弃了,成功就会绝尘而去。黎明前的黑暗是最黑暗的时候,但也是离阳光最近的时候。在这个时期,最好是一周写一篇作文,在作文中尽量使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当然是有文采的语言了。同时不能放弃积累和仿写,因为只有“厚积才能薄发”,积累得越多,对自己的语言表达以至于思想积淀就越有益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但愿大家都能行动起来,让自己的语言生花,令自己的语言添彩,在文学的天空下插上绚丽的语言翅膀自由地翱翔。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于提高小学生创新作文能力的实践报告

全文共 3745 字

+ 加入清单

一、前言

近年来,小学生习作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纵观部分学生近年来的习作,总是一副老面孔,不少学生习作题材雷同,语言没有个性,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部分学生的习作水平在低水平徘徊,同一题材反复做文章,没有创意,学生习作兴趣普遍不高,教师“老”、“套”、“封闭”的教学思路使习作教学“了无生机”,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为解决小学习作教学的“老大难”问题,探究习作教学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法,我于2006年9月至2006年10月对度假区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该校的部分师生进行了分组座谈,试图研究探寻提高小学生习作创新能力的有效门径。

二、基本情况

1、调查目标

(1)了解师生对习作的认识和态度;

(2)探究小学生的兴趣指向和多角度激发小学生习作兴趣的策略;

(3)教师习作课堂教学的常规手段和方法等;

(4)影响小学生习作水平的诸多因素。

2、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主要是学生习作题材的主要来源、习作的内容、体裁以及影响学生习作的显性问题等。问卷调查在度假区中心小学六年级进行,共发问卷135份,回收有效问卷133份,有效率达98.5%,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2)师生座谈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两次师生分组座谈会。座谈会涉及到学生习作的兴趣、内容,还有教师习作教学的常规手段、方法以及师生对习作的认识、态度等,座谈会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材料,为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提供了翔实的理论数据。

三、情况分析与体会

根据学生问卷调查分析,参照两次师生座谈,我发现,通过近年来“创新习作教学研究”,学生习作状况较以前有了明显的改观,习作教学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学生的读书兴趣得到了有效激发,大部分学生养成了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调查显示, 认为自己习作水平的提高得益于课外阅读的占45.1%,得益于写作技巧的占27.8%,得益于生活阅历的占29.3%。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为学生的习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学间的合作、交流意识明显增强,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创新习作教学打破了传统“老三段”的教学模式,学生习作“千篇一律”的现象彻底打破,创新习作教学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 但是,在“创新习作教学研究”进程中,客观上还存在不容回避的困难和问题。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明显滞后,亟待完善。

(1)教师缺乏先进的作文教学理念 调查发现,教师对“命题作文”情有独钟。教师不管学生愿意不愿意写、有没有东西写都必须写,且必须按照一定的要求写。绝大多数命题者出于某种目的、一厢情愿的设想、规定和要求,面对诸多束缚,对年纪尚小、生活经验不足、写作能力有限、写作素材和书面语言积淀尚不丰厚的小学生来说,不编不抄,不去说那些一百年都不落后的假话、空话、套话来应付,还能有什么好的办法呢? 调查显示,多数习作指导课都是按照“审题――立意――范例――拟订提纲――起草”的程序进行所谓的作前指导。这种“块状”结构的作文指导僵化呆板,根本没有创新意识可言,从而导致学生构思时处于“呆滞”、无话可说的状态。

(2)教材脱离学生生活经验,束缚了师生习作教和学的自主意识 纵观小学语文教材,不少习作要求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甚至超出了学生现有的语言发展水平,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学生从课外阅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大量信息不能与习作有机整合,教师想指导、学生想练写的鲜活的习作资源不能合理利用,严重挫伤了师生教和学的积极性。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亦步亦趋”、“照本宣科”的守旧意识直接导致了学生习作的“无病呻吟”、“个性丧失”。调查显示,有着不同个性、情感、意志、爱好的许许多多学生,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保持着相同的倾向性;学生习作中所描绘的事物、生活并不是他原本生活形态加以概括的“典型”,作文成了学业中加工的一件产品,或铺叙事实,或空发议论,缺乏“真情实感”。

(3)交际训练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口语交际作为一种有目的的语言活动,是在动态语境中运用口头语言接受对方信息,同时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传递给对方的过程,具有及时性、流动性、现场性、综合性等特点。口语交际训练是学生习作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一新兴事物并没有得到广大农村小学教师应有的重视。调查显示,不少教师对口语交际课的作用“心知肚明”,但却很难实实在在为学生在课堂上搭建一个“情境化”的生活舞台。因为这样既费时,又费力,似乎效果又不太明显。况且,课堂上热热闹闹,学校领导、同事说不定还会“另眼相看”!何必为难自己呢?诸多心态,导致了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苍白无力”,口语交际训练课也就自然成了一种“时尚的摆设”!学生“说”尚且如此,何谈“写”呢? 传统作文教学理论认为,“作文是语文学科的事;作文是生活的真实反映;作文是着重培养学生书面交际能力的重要形式。”而《语文课程标准》却赋予了作文全新的意义和内涵:作文教学应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点;语文教学要敢于打破学科本位,“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当今的作文教学应首先变封闭为开放,实施“开放课程――开放指导――开放思维――开放模仿――开放评改――开放结果”一体化的、动态的、系统的和人本主义的立体化管理。尤其应在“‘作中指导’的过程中强化动态管理,指导学生对已经构思好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先说后写,采用启发、筛选、调换等手段,引导学生对已经构思好的材料进行内化,形成形象,再将内化了的形象用语言进行强化,防止那种用现成的篇章结构限制生动活泼的自然表达、压抑学生独创性的弊端产生。对那些一动笔就咬笔杆的,或在起草中卡壳的学生,还要开小灶,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点”。我在创新作文教学中,着重采取了以下方法,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与水平。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删去教材中脱离学生生活体验和超越学生认识水平的内容,增加能体现地方特色的素材、学生个体最想写的素材,相对提高习作的随机性。在习作计划之外的诸如自然万象、社会生活、科技新事、偶发现象等等,一旦出现,捕捉到这些鲜活的素材,教师要随时随地指导学生练笔。同时,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设习作课,加强不同学段习作体裁的侧重点的训练,注意谋篇布局的创新和语言个性化的锤炼等。

2、培养创新思维 学生习作不是观察材料的简单复现,它需要经过思维的“筛选”、“过滤”,进行立意、选材、布局、表达,这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而小学阶段的作文只是一种习作,是一种最基本的书面语言表达训练,只要达到练的效果即可。小学生习作重在鼓励自由写,有创意地写,不要在中心问题上苛求太多。为文开头结尾过渡,起承转合的基本模式,指导学生运用时不能模式化,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跳出思维的定势圈,写出自己富有个性化的语言。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没有模仿就没有创造。习作中的模仿是以学生广泛的阅读为前提的,集各家语言之长,进行吸收、内化、表达,但模仿仅仅是一种手段,要力求仿中有创。

3、重视习惯养成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习作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学生每写完1篇稿子,教师要培养学生自评自改和互评自改的习惯,对自己满意的词句段可加圈加“星”,对自己认为有创意的,可点出自己创意的精彩之处,让学生首先感到习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对自己的劳动成果有一种成就感、愉悦感。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要反复琢磨,认真修改,对优秀处进行欣赏性评价,对有错误或有争议的地方可以在文稿上做上记号,或直接提出进行商讨,通过互相评改形成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 教师修改习作要为学生做好示范,发现普遍性问题要作详细记载。学生习作中,只要有一句创造性的闪光语言,要大加赞赏;同一学生,纵向比显著进步了,同样要充分肯定。“实际上,每一个人都需要善意的赞美,作为教师来说,赞美学生是一种感情投入,是驱使学生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源泉。甚至,教师的一个笑脸,一句发自内心的鼓励或者一次诚恳的期望,都会触及学生的心灵,甚至震撼。” 此外,对于学生的习作成果不能“束之高搁”,可以通过办报、投稿、集集和呈送的形式加以交流和宣传,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习作的创新水平。

四、思考与建议

1、要扎扎实实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调查显示,学生作文最苦恼的是现实生活中没有东西可写,常常抱怨生活平淡枯燥,缺少具有新意的写作素材。其实,这是学生不善于搜集材料、不留心观察和用心积蓄所致。因此,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矢志不渝地坚持。

2、要鼓励学生持之以恒地写好日记。调查显示,每天坚持写日记的仅占3.7%,而偶尔写的却高达84.2%,这充分说明我们对学生的日记要求“太马虎”。如果学生没有长期“积蓄”的过程,教师不给学生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学生焉能写出新颖别致的文章?岂不真是“神”了!

3、要创造条件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动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从课程实施来说,就是要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大力改进课堂教学,变封闭为开放,加强与课外、与生活的联系和沟通,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和运用语文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浅谈初中生暑假如何将作文写作能力提高

全文共 664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是中考语文科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考生最能灵活掌握、自由发挥的一部分内容。一旦作文跑题,考生的中考成绩会受到很大影响。在此,有关专家建议考生,想要中考作文不跑题,重点在于抓住关键词,结构前后呼应,首尾注意点题。

北京十一学校语文高级教师张洪旗说,中考写作文选择体裁时,考生最好选记叙文,因为这是考生在初中阶段练习最多的文体,写起来比较容易把握。作文要想不跑题,重点在于抓住关键词,寻找好素材。考生要认真审题,明白题目设置的要求。现在大多数作文题都是话题型,考生要先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再寻找自己记忆库中最好的、最适合题目的素材使用。动笔之前,考生可先打腹稿,理清思路,想明白将写作重点放在哪一部分更为合适。如果有时间,考生还可列出一个提纲,将开头怎样写、中间分几段、结尾怎样收题等都事先考虑清楚。

怎样才能抓住题目关键词?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教师金传富说,考生在写作时要中心明确,文中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要围绕中心来阐述、发挥。写作中,考生可以使用各种写作技巧,但这些技巧都要为充分阐释、支持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无论文章总体上分几个层次,都要或多或少、或松或紧地围绕中心来写。这种方法无论在任何文体中都适用。

写作文不但选材要紧扣题目,组织结构上更要注意点题。一般情况下,开头点题、文中扣题、结尾收题,这3次呼应环环相扣。关注开头、结尾与中心的联系,便于评卷老师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议论文写作也是同理,考生要先找好要写的中心论点,再围绕这一论点使用各种方法进行论证。这样即使选材上有些欠缺,也能够保证文章收回到中心上来,避免跑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的方法

全文共 2304 字

+ 加入清单

写作能力,本质上是一种书面语言的组织能力,跟口头语言的原理是差不多的。

我们知道,孩子说话会有沉默期,写作能力也有沉默期。

沉默期的孩子其实也在不停息的进行学习,但是这种学习可能是一种无意识的学习,

最近心理学界有个热门词汇“内隐学习”、“内隐记忆”,就是说的这种现象。

内隐学习对应的是外显学习,外显学习我们容易理解,就是师傅教徒弟,你一句我一句这样。

或者给一道题目,想办法做出来。

内隐学习是无意识的学习,婴幼儿学语言是最典型的内隐学习。其实这种现象古人也意识到了。古人说“厚积薄发”,还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可以看做内隐学习的一种表达。

就写作能力而言,这种能力的形成也是很大程度来自内隐学习的。

着名语言学家克拉申曾经就写作能力做过很严谨的调查,他发现,建立在大量的,有兴趣基础上的阅读(也包括听读),对于提升作文能力最有帮助。

首先要保证量,也就是厚积,没有一定量的积累,是没法薄发的。这个积累过程可能就是沉默期的由来。同时要有兴趣。兴趣不仅仅是好玩,有趣,更重要的是能保证这种阅读是可理解性输入。因为没有人能对自己不懂的东西感兴趣,特别感兴趣的东西肯定是自己的能力能够很好驾驭的。用兴趣这个指标,可以保证孩子自主选择那些保证他能可理解性输入的内容。

这比老师或者家长随便扔给他一本书要强得多。

为了保证可理解性输入的效果,克拉申又提出了窄读(narrowreading)的概念。就是阅读的题材要相对集中,比如围绕一个作家来读,围绕某个系列读,这样就不会遇到很多生词或者减少因不熟悉背景而造成的理解困难。

很多家长由于缺乏这些教育常识,往往发现孩子作文能力不佳就到社会上寻找作文辅导班来帮助。大多辅导班只追求短期效应,教给孩子一些糊弄老师的方法

糊弄老师,实际上就是糊弄自己。

正确的做法是,孩子的作文写不好,不要着急。相信孩子仍处于沉默期。与此同时,让孩子加大阅读量,听读量(听读就是听广播,评书,故事,小说,广义上也包括看语言类的电视),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兴趣。

卡通片虽然也让孩子感兴趣。不过要看是不是有丰富语言与故事的。如果多是动作与打斗,对语言能力的提升意义不大。

玩电子游戏,则更多是刺激孩子的原始能力脑区:如攻击与防御,对于孩子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提升不大。甚至有种说法,过于沉迷游戏会造成认知能力的下降(也就是智商降低)。

现在孩子写作文越来越早。应该说,多练笔不是什么坏事。起码可以巩固现有的成果,也可以帮助家长评价目前孩子所处的水平。

但是,不要以多写作来代替阅读。更不要因为孩子写作文不好而加大写作量,这样做是不会提升作文水平的,只能原地踏步。

写作练习要适度,输入量要加大。

而且,孩子写作的每篇作文都要存档。让孩子形成作品意识,系统意识,创作意识。这种归档的方法,甚至打印成册的做法,能够帮孩子树立一种成就感。因为家长重视他的劳动成果。不仅仅孩子,成人也是如此,比如大家给我投票后,我的写作积极性明显提高。因为感到自己的努力受到了重视。

在国外,写作文还承载着一些“学术”功能。比如实验报告,讨论提纲,调查报告,小论文等等。这个过程,其实是在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和素材搜集能力。有时候,这个搜集材料的过程比作文的结果更加锻炼人。

我的沉默期比较久,一直到小学四年级开始才写了一些小日记。一共坚持了一周,水平还不如现在许多一年级的孩子。但是到了五年级,仅仅一年时间,水平就开始爆发。到了六年级得了市级作文竞赛的一等奖。

这个沉默期里,我一直没有停止过有兴趣的阅读。因为是自主阅读,我都是真读,真读就是读或者收听那些自己真正能懂的东西,而假读,有时候是糊弄老师和家长,装模作样的读。我看到一些家长时不时扔给孩子世界文学名着来读就觉得担心。比如《好老师不如好妈妈》这本书中提到,不许孩子读缩微的世界名着,只能读那些原版名着。

这种做法很可能是违背可理解性输入这个原则的。这种阅读往往是一种假读。世界文学名着,因为翻译的时候是用比较欧化的语言,阅读起来,语感上就很吃力。而且文学名着可不是故事书,人物众多,含义深刻,看《战争与和平》这样的书,光人物关系就能把人搞晕。

所以,阅读要真读,要理解阅读的真谛,要理解阅读与写作能力的真正联系。要真正做到可理解性输入。我大量的听各种广播节目。那个时候家里也没电视,广播是很好的伙伴。然后,阅读量很大。少年百科丛书出一本我就买一本,中国历史故事,中国革命历史故事,自然地理入门,成语故事,来自西方的故事,少年文艺,儿童文学,以及一些优秀作文选,对这类书爱不释手。后来对于历史故事饥渴到要拿来初中教材阅读。

每个人最终都能学会说话,大多数人都能学会游泳,骑自行车,作文能力实际上不是一种多么高深的能力。原则上,只要坚持可理解性输入,大部分人都能写好作文,有一个比较好的文笔。

至于中学时写的说服性文字,如议论文,则需要专门的思维训练,那就是另外一套学习方法了。但是无疑,小学时打下的文字基础,会对议论文的写作有很大帮助。

儿童时期的真读(有效阅读,可理解性阅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一时期可以为一生奠定基础。我在高中时候学习历史,地理非常省力,因为小学时候的基础这个时候竟然还起作用。我小学时候奠定的写作基础,让我在高一,高二分别获得全市作文竞赛一、三等奖。这种成功让我萌发了成为一名作家的理想,并在此激励下,考入北大中文系。就我而言,一生的发展路线图,在小学时便已经奠定了。

其实想一想也不奇怪,小学六年,中学六年,一样长的时间,可中学有那么多学科,那么多习题,往往疲于奔命,哪里还有什么时间让我们去凭着兴趣真读?所以,小学时候这宝贵的阅读时光错过了,到了中学就比较难以弥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如何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心得体会

全文共 1789 字

+ 加入清单

在培训过程中,通过认真听讲、做笔记,完满的完成了各项学习任务。通过本次学习,受益匪浅,对沟通协调等内容有了深层次的了解,在与人沟通方面,对自己有了很大的提升,感悟到了一些平时忽略的细节。这次培训学习有助于我在实际工作当中及时更新知识、更新观念,同时提高专业工作水平,拓展了工作思路,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明确了沟通与协调的涵义

沟通,另一个层面的意思就是人际关系。现实生活工作中,我们经常要和上级、下属以及同事交流,还要与其他形形色色的人交往,这些都需要建立人际关系,都需要做好沟通与交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生、事业成功的基石。沟通于行,交流于心,如果生活中没有沟通,就没有快乐;工作中没有沟通,就没有乐趣;事业中没有沟通,就没有成功。因此,重视沟通、学会沟通,是必须的。

从管理学的角度讲,沟通就是指在组织中,各部门之间、层次之间、人员之间凭借一定的媒介和通道传递思想、观点、情感和交流情报、信息、意见,以期达到相互了解、支持与合作,从而实现组织和谐有序运转的一种管理行为或过程。协调,从哲学意义上看是指事物存在的一种和谐有序的平衡状态。协调是指用各种方法,协商、调整系统内部各组织之间、人员之间、组织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之间关系,使之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和谐有序地完成行政目标的行为。由此我们可以将沟通协调能力定义为:通

过传递思想、观点、情感和交流情报、信息、意见,来协商、调整他人的活动,从而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使之相互配合,和谐有序地完成目标的技巧和才能。个人在进行沟通协调的过程中,包括两个基本的环节:首先,个人通过各种文件、报告、会议、电话、电视、传真、电子网络等媒介和方式,来收集、传递和交流信息,从而促使组织、部门、人员之间的了解;其次,在了解的基础上,个人要努力构建组织、部门、人员之间分工合作、彼此配合、协同一致的和谐关系,实现共同目标。所以,个人的沟通协调能力,包括沟通和协调两种能力,沟通能力表现为与谁交流、交流什么、如何交流;而协调能力则在交流的基础上表现为如何调整交流各方面的利益和关系,使之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和谐有序地完成任务目标。

二、了解了沟通与协调的必要性

通过学习让我认识到了沟通与协调的重要作用,让我认识到沟通是人与人相互之间传递,交流各种信息、观念、思想、感情,以建立和巩固人际关系的综合;是社会组织之间相互交换信息以维持组织正常运行的过程。协调是管理人员在其职责范围内或在领导的授权下,调整和改善组织之间,工作之间,人际之间的关系,促使各种活动趋向同步化与和谐化,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通过学习让我发现自己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特别是沟通协调方面仍存在不足,如不同工作、不同角度、不同阅历、不同性格的个体对沟通的认识和理解不甚相同,采取的技巧、沟通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这些特色和方法不是无字天书,而是大家工作经验的积累、沟通细节的把握、沟通知识的积淀,通过学习是可以培养和提高的。

三、掌握了和人沟通与协调的方法

首先,沟通者要抱着虚心的精神,不要妄自尊大。连孔夫子这样的圣人都说了:“三人行必有我师。”何况我们都是凡夫俗子,就沟通的某个议题来看,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人必然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不要有膨胀心理,应该认真倾听别人观点,营造良好的的沟通环境,不要拒人于千里之外,更不可藐视任何人。

其次,沟通要把生活与工作分开。很多人经常把工作上的事和生活中的事混为一坛,常常因为与某人有着相似的性格或爱好,在生活中很对胃,就把在生活中的好感移植到工作中。这也是沟通中最难做到的一点。沟通要分清楚沟通的场合、沟通的内容、沟通的成绩。

通过这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学习,我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维,为今后更好地工作储备了知识。进一步提高了政治修养,强化了理论素质,更重要的是发觉了自己在沟通与协调方面的缺点和不足,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的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个人要想在职业生涯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具备更加优秀的素质。通过这次沟通与协调知识的培训学习,使我更加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和优秀的差距。在以后的工作与学习当中,我必须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逐步发现自己,提升自己,发展自己,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修养,为企业的更好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如何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全文共 2028 字

+ 加入清单

首先是多看,书报是基础,建议多看点诗词歌赋方面的;看社会百态方面的;看时事、政治、经济方面的;看文学小说,只要大量地看书,并摘录写得好的词句在一个本子里;然后是抄书,抄那些唐诗宋词赏析,抄报告文学,抄短篇小说,慢慢抄,慢慢品。最重要的就是品味字里行间的韵味,能看到把书里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多记:心记,笔记,摘抄。多问:了解来龙去脉,全过程。多写:有材料写,没有材料强迫自己去收集素材也写,一开始不管写的好不好,能写出来就是胜利。多模仿:天下文章一半抄。认为好的手法,不妨穿插于写作当中,习惯成自然。多征:征求别人的意见,不断修改完善,一篇东西不修改个十来遍不放手。走出去,感受自然,感受生活,很重要。如能这样做,就能慢慢提高自己的动笔能力,经过不断的努力,就可以提高文笔了,真正达到行云流水、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看书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书里的故事可以丰富你的想象力,书里的词句可以扩大词汇量,甚至它的写作风格、写作手法等等,都会对你产生影响。请记住,我们在接受知识时都是潜移默化的。看书时千万不要抱有“我是为了提高写作水平”这样的心态,否则会产生不好的效果。一切都在循序渐进、渐渐地提高。或许你一下子感觉不到,但到某一天,当别人夸赞你的文章时你就知道了。

有些人觉得没有东西可写,那是因为,他们大多都是窝在屋子里,以为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那就错了,那样的结果就是,写出来的东西会给人“在那里见到过”的感觉。另外,书里的内容对于他有了一个思维定格,写出来的作品自然无法超脱。你可以在你的小区附近,坐在石凳上,很安静地,很用心地,去观察周围一切发生的事。一段时间后,你会看到一些印在你脑子里的事,那就是你的素材了,可以记下来,以日记的形式或者只是在记事簿上。那么积累得多了,用时自然得心应手。

大量的阅读、勤奋的思考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经之路。多看、多练、多记。有很多不同类型的文章,也有很多不同意义的故事,对提高写作能力很有帮助。语法,文理是基础,然后就是多读、多积累,可准备一个专用日记本,见到一些好言锦句,就把它抄下来。还有就是多写,最好能坚持每天写日记。坚持写日记是个好办法,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不要求多但贵在坚持,还有就是多看一些好书,对于自己生活中的事情,有意思的可以写下来,只要有毅力有恒心有梦想,总有一天会出好作品的!

写作时还有一个要点,那就是要小不要大。往往很多人会将主题定得很宽很大,而结果则是内容浮浅而乏味。定个很小很小的主题,但一定要把它细化,即将你看到的每一个小细节都描写出来,再加上你的真实感受,那么读者就会被这些真实打动。比如你上面积累的例子,你可以作为例证来使用,同样也可以拿某件小事专门写一篇文章,好的文章即是由真、细、感组成的。

写作的根本是基础的积累:首先是材料的积累。材料是写作之源。写作材料主要来源于社会生活。在活生生的现实中有很多美的事物,要学会时时处处留心周围各种各样的事物,熟悉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不断扩大自己的生活领域,捕捉生活热点,在生活中多留心多思考,有意识的捕捉有意义的事,有趣的人,并随手记下。这样,发现多了,积累也就多了。阅读和听取,则是获取写作材料的另一途径。对于生活范围较小,生活经历有限的人来说,从这一源头获取材料最为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听取轶闻逸事,可以使自己获得许多无法亲身接触到的材料。可见,要养成勤于阅读的习惯。通过留心生活,精于阅读,材料积累多了,便不再会出现无话可说的状况,而是泼洒成文。

语言的积累。语言是文章这所房子的砖瓦,要有意识的积累语言,读书看报,碰到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句;听广播看电视,甚至听别人说活,得到的美妙言语,都要记下来。平时碰到的成语、歇后语、名言警句等等,只要自认为生动美妙的,就积累。这样,积沙成塔,集腋成裘,从而逐步建立自己的语言词典。同时,生活中碰到的生字词,要查字典。经过积累,语言丰富了,写作文时自然左右逢源。

情感的积累。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写作只有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自己的真情、深情、纯情、至情(如对师长的敬爱,对同学的友爱,对弱者的同情,对坏人的憎恶等等)付诸写作对象,文章才能情深意切,字字动心。可见,写好作文,必须有情感的积淀。而事实上,情感积累丰富了,写作时人禀七情就能自然流淌,进入一种情不能已的境界,写出的文章生动感人。

写法的积累。“《文选》烂,秀才半”之说,形象道出了古人学习写作的经验。大凡优秀的作品,本身就告诉我们,文章该怎么写,不该怎么写。通过熟读、多读各大家的作品,达到心领神会的程度,自然学到作文的方法和技巧。阅读多了,积累多了,用于写作实践,必能提高写作水平。

实现写作的积累,要达到三个要求:一、量要大,量的保证,才能带来质的变化。要勤动笔,将自己发现的东西记在其专为写作积累而准备的本子上。二、范围要广。为了积累,生活视野阅读视野要宽,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以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三、培养自己的兴趣,养成积累的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精选

全文共 1061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在写作文是,一般都能写的好,但想要拿高分就很难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提高写作水平方法,欢迎阅读。

一、细观察

细致观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金钥匙。文章是客观事物在作者头及中反映的产物,要反映客,不必须对客观事物作仔细的观察。只有仔细地观察,才能从生活现象的矿藏中发现碎金璞玉,于泥沙混杂中攫取闪光的宝物。不掌握,“观察”这把开门的金钥匙,作文的“铁门限”是决然跨不进去的。

二、多阅读

广泛阅读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前提条件。要写出好文章,就必须多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首,不会作诗会吟。”鲁迅先生也提倡多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我们强调既要多读,又要选择地读,更要读进去,理解所读文章的结构技艺,语言特点,从中掌握作文定得深刻些,变化多一些。

三、巧选材

精心选择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加速器。选材的要求是要新颖,所谓新颖,就是批要选择一般人没有接触过的,或熟视无睹崦实含表深刻意义的。一经作者笔之于书,就会发人深思令人感奋的材料。选材角度要小,要以小见大,写人人眼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材料。为此,必须在头脑中把各种材料比较、分析、综合,进行去粗取精,改造加工,只有这样,才能使材料新颖。而这种积极思考、反复推敲的选析工夫,对提高作文水平很有帮助。

四、常练笔

经常练笔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要想入作文的大门,并求得不断进步,更重要的是多练。谚语说的好:“文章读十篇,不如写一篇。”这就道出了作文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我们学习了一篇文章之后,弄懂了文章的结构方法,弄清了文章的写作特色,就要学着运用这些知识与方法去实践,去练习,使之变成自身的作文能力。实际上,我们第学习一篇课文后都可以进行练笔。而片断练习是练笔的一种好方式,片断练习所花的时间不长,又达到了练笔的目的。写日记也是一种有效的练笔方式,天天坚持写日记,以后俄文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五、勤修改

反复修改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催化剂。修改是作文必不可少的步骤,是提高作文质量的有效措施。前人说的好,“文章不厌百回改。”“文章是改出来的。”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托尔斯秦的《战争与和平》反复修改了七次;鲁迅先生主张“定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可见,文章修改,一般是指从初稿写出来到最后定稿的加工过程。修时要做到五看:看用词是否通顺,看主题是否鲜明,看结构是否紧凑,看语言是否优美。总之,“文章是改出来的。”一般来说文章总是越改越好的,我们要在“修改”上下工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课外练笔是提高高考作文写作能力的重要方法

全文共 1386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一直是中学生的老大难问题,中考写作分值占到70分(总分120分),更使学生为写作忧心忡忡。确实,写作必须建立于良好的写作习惯之上,否则,单纯应试的作文是难以获得高分的。写作能力也难以提高。从我们教学实际看,许多老师都在忙着为这70分找范文,归纳模式,许多学生忙着背范文,使体现能力的写作变为了对示范文的机械模仿,生搬硬套。这是违背教学规律,戕害教育对象心智的简单粗暴做法。所以,我们说写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唯一路径。而从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课外练笔是一种学生乐于接受,乐于思索,乐于动笔,教师易于入手指导的好方法

我们这里谈的课外练笔强调出学生为主体,跳出应试作文,即所谓大作文的条条框框,不拘内容、形式,甚至于教师不命题,以生活作为大背景,让学生从对生活观察入手,感悟、思考生活,进而以写作为手段,还原生活并提高生活。这种写作的过程既使学生深入生活同时又提高了学生运用语文感悟生活及反映生活的能力。是符合于当前我们所研究的大课题的,也使学生的素质得到了提高,逐步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

课外练笔之源在于生活,它是生活的积累。由于练笔的内容不限,学生大可以在写作中展示自己的生活空间。可以表现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可以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它真实地反映身边的一切,它是我真情实感地流露。因而课外练笔为学生提供了无尽的写作源泉,真实、生动、感人。学生在考场作文时就不会为没有生活找不到题材而发愁了。

课外练笔强调学生为主体,是学生个性的展示,更具创造性。只要调动积极性,给予他们更大的自由思维空间,那么学生所展示出的能力超出我们的想象。学生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已写作风格,或幽默诙谐、或机智活泼、或冷峻深沉。仅从学生练笔作文的题目就可见一般。例如写新转进班级的同学的《新股点评》,写电脑游戏中扭曲中国的《游戏中的中国》,写同学生病的《听取咳声一片》,写年终总结的《班级十大流行语、十大新闻人物》这些丰富的联想,奇异的想象,机智的语言,深刻的思想都不是我们几堂作文指导所能包容的。正是学生思想生出了自由的翅膀,才能敢于作大胆的尝试,生动地表现自己。

在做练笔时,教师要把握几个问题:

1、教师作引导,不仅是作文技巧的指导,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确写作是一种表达的需求,是一种心理宣泄的过程。这样,学生才能放松自己,把自己的练笔本或者读者作为倾述的对象,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以获得认同的满足感。

2、教师批改不应当只是技巧的点拨,更应当作为作者倾述对象作出情感的反应,小作者一起喜怒哀乐。由于练笔作文自由度较大,学生因为心理年龄层次、生活阅历深浅不,难免会流露出低调、消沉的情绪。那么教师也要善于在改评中作出正确的指导。目的是教师学生之间建立平等,相互信任依赖的关系,鼓励学生努力写下去。日久天长,感情真的笔触流于笔端不是太难的事情。

3、教师要上好评讲课。教师精选典型的文字在班级宣读。由于写作内容是学生近前的事或人,是学生都曾经历的情感,所以学生乐于听身边的故事,在惊叹于别人的高超的写作平的同时也会比较于自己的文字,逐步提高自己的水平。被宣读文章的同学也会因为自己文章获取认同而激励自己进一步更生动地表现生活。

所以,课外练笔不失为一种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克服写作畏惧心理的好方法。以上就是为大家提供的课外练笔是提高高考作文写作能力的重要方法希望能对考生产生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提高高中写作能历的方法

全文共 1297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同学怕写作文,常常为此苦恼。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有的苦于没有东西写,有的不知道怎样串成文章,有的担心写不具体。

我认为,高中生要想提高写作能力,必须从积累材料和训练表达这两方面入手。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同学们积累材料,主要有以下途径:

一,阅读与摘记

这里的阅读不仅仅是指语文课内的阅读,更不等同于语文课本的学习,还包括大量的课外阅读。只凭借语文课内的阅读,是难以满足积累语言材料的需要的。早在50多年前,叶圣陶先生就指出:"国文课本为了要供同学试去理解,试去揣摩,分量就不能太多,篇幅也不能太长;太多太长了,不适宜做细琢细摩的研讨工夫。但是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单凭一本语文书,是够不上说反复的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 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首先要有阅读的条件,同学们可在图书室借书,也可以自己订课外书,或者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对于一本好书,反复诵读,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记住其中的要点,自己的感受以及好词佳句,古诗名句和名人名言等,分门别类地摘在笔记本上。再对这本书其他内容进行快速的浏览,得到想要的要点或具体的信息,就停下来,把它们记下。读完全书以后,回顾全文内容,根据要点列成提纲,从而整体把握。而我校的读书笔记,这个时候是最能派上用场的了。

二,观察与思考

作文源于生活。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同学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同学们观察时应调动一切感官,充分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进行细致的观察。对观察到的现象,要给自己多提几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勇于向别人请教,要进一步分析,综合,比较,判断,以获取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觉得很有收获的就记下来。 同学掌握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与生活素材,就为写作做好了准备。剩下要做的,就是实践,实践,再实践,也就是反复多次地进行习作训练。

三,每日一忆,每周一记

坚持写日记确实能有效地提高同学的作文能力,但也会给同学造成较重的课业负担。"每日一忆"改"记"为"忆",只要求同学在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回想一下,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想想可以写成什么作文。第二天在课堂上交流,比比谁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最有"慧眼",最会发现。如果碰到自己特别感兴趣又有把握写好的素材,就写成周记。 同时还要注意,积累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英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为了积累写作材料,曾写了几百本读书笔记,摘录了两万多张卡片。

四,作文的修改

作文自己改,进步更显著。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改错先于求美",作文之道总是"先求其通次求其美",同学学会自改作文则更是有益一生的事。 写作上必须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同学的主体意识,提高同学自主作文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一旦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乐此不疲"。自由是作文的生命,让同学敞开自己的心怀,拥抱自己的天空,写出感情,写出个性。通过写作,从现实走向未来,从未知走向已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见解

全文共 1548 字

+ 加入清单

没有素材可写,写出来的文章言之无物,是小学生作文的通病。学生之所以感觉作文“无话可说”,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没有及时抓住作文教学的契机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练习。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我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抓住生活契机,捕捉素材练笔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的自然顺序是我认识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欲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

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感受生活,体验并及时抒发情感,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写作契机,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引导学生及时练笔。

我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就向学生提出了做生活有心人的口号,告诉学生无论是在校园生活中还是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都要有感情的投入,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如:拔河比赛后,我让他们练习场面描写;甲肝流行时,县疾控中心为学生注射了甲肝疫苗,我就让学生以此为话题写作,有的将自己打针时的心理活动描写得细致入微;有的把对病魔的痛恨之情表达得淋漓酣畅;还有的对当时的打针场面作了生动逼真的描绘。要开家长会了,我就布置学生替班主任拟写通知或给爸爸妈妈写一封邀请信;英语老师顾不上照看生病的爱人赶来参加家长会,学生得这一消息时,有的沉默,有的偷偷抹泪。我便让他们以此为素材练笔,学生的文章写的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由于写作素材来自学生的生活,又抓住了灵感及时动笔,所以他们不但有话可写,而且写出来的文章精彩纷呈。

二、抓住课堂契机,引导即兴练笔

作文的训练以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安排为主,但作文训练的契机往往在计划外产生。因为往往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在突发事件中,学生会有感而发,在不经意间表达出更真实更自然的思想感情,展现出他激情的一面。所以教师应该抓住任何一个有利时机引导学生即兴练笔。

在一次语文课上,狂风乍起,天空骤然变得一片昏暗.伴随着轰隆隆的雷声,豆大的雨点冲刷而下,地面瞬间溅起无数带着尘土的雨花,窗外一片混沌的世界。学生们开始分神了,他们望着窗外,表情各异:有的好奇,有的惊讶,有的害怕,思路无法回到课文中。于是我索性让学生放下课本,走到窗前仔细观察景物的变化,聆听大自然最宏伟的交响乐。其间,让学生随意交流、议论,谈各自的感受。雷雨过后,我让学生稍做准备,进行口头作文。有的学生生动地描绘了雷阵雨的撼人景象,有的学生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情感受,还有的学生发挥奇思妙想,述说了心中一个美丽的童话。由于抓住了最佳训练时机,学生们情动而辞发,争相发言,语言流畅而富有个性。在这个过程中,描述、抒情、想象结合在一起,不同的表达方式都得到训练。事后让他们将其整理成《感受暴雨》的书面作文,学生普遍完成得很好。这样的即兴训练既能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又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实在不容忽视。

三、抓住阅读契机,实现迁移练笔

教材中有些文章的某一场面、某一情节可以用来引发学生的想象,适机穿插说话练习,再让学生将所说写下来。这种形式的小练笔,既是对课文的深入研究,又实实在在地进行了作文的基本训练,学生觉得有话可讲,有内容可写,写作热情高涨,真正做到了言之有物。《穷人》一文中把桑娜主动抱回邻居家两个孩子时的复杂心理描写得丝丝入扣。渔夫打鱼归来了,桑娜不知道该如何把事情告诉丈夫,所以夫妻俩在关于天气的一番谈话后,都陷入了沉默。我觉得此处大有文章可做,于是,我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象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并写下来,因为引导到位,学生很快就进入了写作情景,而且都写得非常好。这样抓住课文的阅读契机因地制宜,因文施教,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实现了迁移练笔,效果不错。

总之,作文教学不能受时间和空间的过多限制,教师要善于及时准确地抓住最佳时机开展即兴作文训练,开拓学生写作思路,培养学生的作文创造力,从而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如何提高小朋友的写作水平

全文共 875 字

+ 加入清单

一、观察细致,体味生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也会作成什么样的文章。”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学会观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第一要素。所以我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非常重视观察,重视写作素材的真实性。因此,每个星期的作文课,我都利用一定的时间带着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实地写作,有时在校园里观察校园植物,观察竹子、树木、花草,有时在周末时间到野外写作,领略秀美的自然风光。经过这样的训练,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能陶冶道德情操,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二、广积素材,夯实基础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素材是文章的元素,没有它,文章无法组成。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有这样的不足:知识面窄,平时又不注意积累素材,一提到作文就皱眉头,面对作文题搜肠刮肚,无话可说,于是只好硬着头皮东拉西扯地说上一些大话、空话、套话、假话。要广积素材就必须具有广阔的视野。广阔的视野从哪里来?从阅读中来,从观察中来,从历练中来。所以必须先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从书中吸取知识的营养;在书中与名人交流;在书中游历山川河流;从书中感悟人生……总之,在书中我们可以积累知识,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生活实践的积累对我们的写作也很重要。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个不歇。”这句话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出了生活与写作的密切关系。教学中要让学生积累日常生活及学习过程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和事,并把自己的感悟记录下来,强调学生要多思、多感、多记。一年下来,所积累的素材就相当可观了。

三、参与实践,培养兴趣

作文课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怎样使学生有兴趣作文,这是写作课一直探讨的重要问题。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不仅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更要让他们喜欢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才能“言为心声”,让学生写出文、理、情并茂的文章。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使其多读多写,提高作文水平,切实地解决好长期困扰语文界的这一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文秘提高写作水平的实用方法

全文共 2057 字

+ 加入清单

1、读优秀作家的作品

这是显而易见的,但却是立竿见影的方法。如果你不读更多的好作品,你就不知道如何写出更好的作品。优秀的作家都是从阅读别人的佳作开始,接着开始模仿,最后超越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尽可能的多读著作吧,在看内容的时候,更要留意文章的问题和写作的技巧。

2、尽可能多地写

每天都写,如果可能的话,每天写几次。你写得多了,也就写得好了。学如何写作和其他的学问道理是一样的,熟能生巧。写写你自己,写写博客,向出版社投稿。只是写,全情投入地写,练得越多,你的写作水平就提升得越快。

3、随时随地记下你的灵感

随身带一本小笔记本,当你对你构思的小说,文章,或是小说里的人物有灵感的时候,马上记下来。当你听到别人谈话的只言片语有所顿悟时,看到一段散文诗或是一句歌词让你很感动时,也可以马上把他们记下来。灵感总是转瞬即逝的,你及时记录下来,可以成为你写作的素材。我的习惯是,为我要写的文章列一个清单,不断地补充它。

4、专门的写作时间

每天找一段没有任何打扰的时间作为专门的写作时间,让这成为习惯。对我而言,清晨的时间是最佳的,午饭,傍晚,或者深夜的那段时间也可以。把写作当作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去做,每天至少写半个小时,当然有一个小时更好。请不要担心,这只会让你写得更好。

5、随便涂鸦

面对整张的白纸,整版的白屏,无从开始,肯定恐怖。你会想:我还是看看邮件或是小憩一会了吧!千万别这样。马上开始写,马上打字,你写什么没有关系,只是让我听到你敲键盘的声音吧。但只要你开始写了,什么都好办了。像我的话,我喜欢先敲上我的名字和文章的标题,这应该不难吧,然后再慢慢的展开情节,全身心地融入进去……关键是:只是随便写写,随便涂鸦,但要马上开始写。

6、集中精神

写作是一件一心一意的事情,在嘈杂的环境中或是同时干别的事情,是不可能写好的。写作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需要一点点柔和的背景音乐。哪怕是最低要求,你需要在没有其他干扰的条件下写作,清理掉书桌上无用的东西。清除与写作无关的一切杂念,现在就是写作的时间,好像把自己放进一个盒子一样,没有任何打扰地进入写作状态。

7、先计划,再写

这好像和“随便涂鸦”有些矛盾,实际上不是这样。在坐下来正式写之前,先做个计划或是脑子里先预演一下情节,这是非常管用的办法。

每天跑步的时候想想要写的东西,或是散步的时间来个头脑风暴;然后把想到的记下来,做一个简明扼要的提纲;等真正准备好开始写了,可以很快地展开,因为思路和想法都有了。

8、创新

你需要模仿名家,并不意味你要跟他们写得一模一样,你可以试试新的写法,从这里学一点,从那里学一点,渐渐地,你就会有了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文体,自己的思路。试试一些不一样的表达,创造一些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每一种方法你都可以尝试尝试,看它到底怎么样,不好就不用。

9、修改

你开始构思你的文字,然后试着写,把故事情节展开,最后你需要回过头再看看你都写了什么。这点很重要,很多写手一旦写好就不想修改,已经费时费力地写好了,还要再花时间修改,实在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活。但如果你想写得更好,你就要学会如何修改。

好的作品是经过反复的推敲和修改而成的,这会让你的作品从平庸中脱颖而出。看看你写的东东,不仅仅是那些拼写和语法错误,还有那些无意义的词,混乱的结构,和让人搞不懂的句子。修改的目标是:更清晰,更直接,更鲜活。

10、简明扼要

这是你在修改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一句句,一段段的修改,把无关主题的统统都删掉。一个短句比一段冗长的废话更具说服力,大白话比晦涩的专业术语更受欢迎。记得:简单就是力量。

11、富于感染力的句子

在短句中使用富有感染力的动词,当然,并没有要求每一句都是这样,你需要变化。但是,多试试能够吸引人的句子。而且,你没有必要等到你要修改的时候再用,你刚开始写的时候就要考虑这个问题。

12、获取别人的反馈

闭门造车不会有任何进步,让别人读读你的文章给你回馈,他们会给你很中肯和有见地的建议。认真听,即使是一些批评,接受它,忠言逆耳,这样让你写得更好。

13、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就你而言,你需要让别人读到你的作品。你的作品不是你想让谁看谁就看的,所有的人都读你的文章。你要发表你的短篇小说和诗歌,给出版社供稿。如果你已经开始写博客了,恭喜你,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14、采用对话式的文体

很多人写得很正式,但是我发现最好是写得像我们说话一样会更流畅,更通俗。这样一来,读者看起来会更舒服。刚开始这么写并不容易,你需要坚持这么做。也许,会带来另一个问题,为了读起来更口语化,你需要打破一些语法规则。如果生搬硬套语法,会让你的文章看起来很不自然。但是如果没有其他原因,不要破坏语法规则。你需要知道你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15、好开头和结尾

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的重点,特别是开头。如果你不能在故事的开始吸引读者,他们很难有耐心把整篇文章读完。所以投入更多的时间考虑怎么写好开头,读者一旦对你开头感兴趣,他们会想知道得更多...写好开头后,再有一个精彩的结尾,这会让读者更加期待你的下一篇佳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提高记叙文写作水平的写作指导

全文共 3600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记叙文写作指导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怎样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呢?

1、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2、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3、记叙的条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确定记叙的顺序以后,还要安排好段落层次。适当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要做到记叙的条理分明,必须在动笔之前,仔细地想一想,文章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把记叙的轮廓整理出来。写记叙文,必须考虑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安排好记叙的顺序,否则就会头绪杂乱,条理不清。

怎样安排记叙顺序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呢?

1、运用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2、运用倒叙。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3、运用插叙。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有些同学看见别的同学写出一些好文章来,便惊叹道:“这些内容,我也熟悉的,怎么我没能把它们写出来!”这个问题值得深思,说穿了,那是因为你缺乏从小事中写出深意的能力。生活中,惊天动地的事情是少见的,一般人所经历的大多是平凡的、细小的事情。自古以来,好文章数也数不尽,大多写的也是平凡的、细小的事。《红楼梦》写的是封建社会大官僚仕宦家族中的生活琐事,这些生活琐事在那样的门第中可以说是平常又平常的了,但它反映的思想意义却是深刻的,成为举世公认的巨著。

怎样从小事中写出深意呢?

1、提高思想水平,训练一副见微知著的好眼力。

照相机能摄像,人的双眼也能摄像。然而人和照相机毕竟不同,双眼是带着感情去选镜头的。观察的人本身要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只有这样,才可能看到事情的里层,发现其中蕴含的深意。

2、深入思考、分析、挖掘、寻找出事情所蕴含的深意。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凡事多加留意,尽可能深入地去想一想,不只注意到它的表象,还要去挖掘它的本质,弄清它的来龙去脉。这样,就能有敏感的头脑和锐利的好眼力,挖掘、寻找出事情中所蕴含的深意。

3、把事情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去写。

背景就是时代环境,指的是社会变迁和政治动态等。一件小事,孤零零地看,是不起眼的,如果把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联系起来,那就不寻常了。

4、“事”与“意”的榫头要对得合适。

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容易犯的毛病是“事”和“意”的榫头对得不准,往往是主观上(意)想“深”,客观上(事)显得内容单薄。因此,我们在具体写的时候,避免在提示事情所蕴含的意义时候犯任意“拔高”的毛病。

有一篇题目叫《节日的早晨》作文,叙的内容是一家人愉快地吃早点的情形,结尾是:吃完早点,我开了院门一看,只见人们穿着美丽的新衣服,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走向热闹的大街,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

这段话的结尾处,犯有“拔高”文章思想意义的毛病。如果写好吃早点的情形,体现人民生活水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步步提高是可以的,可是将它和“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联系在一起,那“事”和“意”的榫头就对得不合适了。

总之,我们只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对听到或看到的事深入地想一番,认识它的意义,鉴别它的价值,并把它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写,就能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

不少同学的作文,不是写拾到皮夹子交公,就是写为抱小孩的妇女让座;不是写帮助同学补课,就是写送迷路的小孩回家……总之,尽是写一些人家写“烂”的材料。于是语文老师常常在他们的作文后面写上类似的评语:选材陈旧,希望今后选择新颖、独特的材料。

怎样才能选择到新颖、独特的材料呢?

1、从自己的生活中去找

不少同学看到作文题目,不是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找材料,而是道听途说,或者是从概念出发去记叙、描写。记好人好事,总是写“拾皮夹”、“让座”、“为人补课”,不管此事自巳是否经历过,是否有感触。这样的内容,怎么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呢?

其实,我们每个人居住的环境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经历的事情必然不同。能把自己那些与众不同的经历作为选材的内容,那么,你所选择的材料一定是自己独有的,新鲜生动的。

2、做生活的有心人。

常听一些同学说,我们是学生,生活贫乏,看不出有什么新鲜、独特的事情值得记叙。同学们生活面不广是事实,要扩大作文选材的范围,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地广泛接触生活。那么是不是我们同学生活圈子小,就没有新鲜、独特的材料可以写呢?不是的。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有独特的材料让你挑选。住在城里的人,恐怕都见过老年人跳迪斯科吧?可是有的同学熟视无睹,竟然让这样的材料从眼皮底下悄悄溜走了。

3、选择新角度,让常见的材料放出异彩。

一般来说,同学们的生活圈子小,家庭、教室、操场。接触的人少,家人、老师、同学。同学们在作文时,所叙述的事往往是常见的。常见的材料中就没有新鲜的东西吗?不是的。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对常见的材料改变一下叙述的角度,也会让它放出异彩。

4、打开思路,扩大视野。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思路比较狭窄,他们的目光只注意好人好事,作文的材料老是不能扩大。如果我们同学把观察的目光投射到整个生活里,既看到那些好人好事,也看到那些坏人坏事,作文的材料一定会丰富多采起来。

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了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这样,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在记叙的过程中,怎样妥当地安排详写和略写呢?

1、事情的发生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要详写。事情的发生阶段,往往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结果部分,往往是写出事情的结局或点明事情的中心。它们在整个事情中,或者说在整篇文章中,仅仅是枝节部分,所以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是整个事情,或者整篇文章中的主体部分,它往往具体体现中心思想,因而要详写。

2、有点有面地叙事,“面”要略写,“点”要详写。有点有面地叙事,“面”上的内容往往是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烘托的作用。“点”上的内容往往是文章的重点。直接体现中心思想的,所以要详写。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文章中,重点突出详写的部分时,不能忽视略写的部分。略写虽是寥寥几笔,但运用得好,可以对文章重点的突出、主题的表现,起到“绿叶映衬红花”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15条提高写作水平的技巧

全文共 2483 字

+ 加入清单

想成为下一个海明威吗?或许只是想在校刊有自己的豆腐块,让自己的博客富有动人文字?那么,你需要先把自己的文笔犀利起来。而且成为一位优秀的作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下面是小编收集的15条提高写作水平技巧,欢迎阅读。

阅读优秀的作品:这是显而易见的,但立竿见影的方法。如果你不读更多的好作品,你就不知道如何写出更好的作品。优秀的作家都是从阅读别人的佳作开始,接着开始模仿,最后超越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尽可能的多读名著,在看内容的时候,更要留意文章的问题和写作的技巧。

尽可能多的写:每天都写,如果可能话,每天写几次。你写得多了,也就写得好了。学习如何写作和其他的学问道理是一样的,熟能生巧。写写你自己,写写博客,向出版社投稿。只是写,全情投入的写,练得越多,你的写作水平就提升得越快。

随时随地记下你的灵感:随身带一本小笔记本(纳博科夫身上装满了小卡片),当你对你构思的小说,文章,或是小说里的人物有什么灵感的时候,马上记下来。当你听别人谈话时的只言片语而所有顿悟时,或看到一段散文诗或是一句歌词让你很感动时,都可以马上当他们记下来。灵感总是转瞬即逝,你及时的记录下来,便可以成为你写作的素材。我的习惯是,为我的博客要写的文章列一个清单,不断的补充它。

专门的写作时间:每天找一个没有任何打扰的时间段作为专门的写作时间,让这成为习惯。对我而言,清晨的时间是最佳的,午饭,傍晚,或者深夜的那段时间也可以。无论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把写作当作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去做。每天至少写半个小时,当然有一个小时更好。若你同我一样,是一个全职的作家,那么你需要写更多的小时,请你不要担心,这只会让你写得更好。

随便涂鸦:面对整张的白纸,整版的白屏,无从开始,肯定恐怖。你会想:我还是看看邮件或是小憩一会了吧!先生,千万别这样。马上开始写,马上打字,你写什么没有关系,只是让我听到你敲键盘的声音吧。只要你开始写了,什么都好办了。像我的话,我喜欢先敲上我的名字和文章的标题,这应该不难吧,然后再慢慢的展开情节,全身心地融入进去…关键是:开始可以随便写写,随便涂鸦,但是尽快开始写正文。

集中精神:写作是一件一心一意的事情,在嘈杂的环境或是同时干着别的事情,是不可能写好的。写作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需要一点点柔和的背景音乐。即使是最低要求,你也需要在全屏(没有其他软件得干扰)的条件下,使用WriteRoom, DarkRoom,Writer这些写作软件,不受打扰的写作。关掉邮箱,关点MSN和Gtalk,关掉电话和手机,关掉电视,清理掉书桌上无用的东西。清除与写作无关的一切杂念,现在就是写作的时间,好像把自己放进一个盒子里,在没有任何打扰下进入写作状态。

先计划,再写: 这好像和“随便涂鸦”有些矛盾,实际上不是这样。在坐下来正式写之前,先做个计划或是脑子里先预演一下,这是非常管用的办法。每天跑步的时候想想要写的东西,或是散步的时间来个头脑风暴;然后把想到的记下来,做一个扼要的提纲;等真正准备好开始写了,可以很快的展开,因为思路和想法都有了。这里,有一个构思小说的三部曲,可以参考这个:Snowflake Method.

创新: 你需要模仿名家,这并不意味你要跟他们写得一模一样。你可以试试新的写法,从这里学一点,从那里学一点。渐渐地,你就会有了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文体,自己的思路。试试一些不一样的表达,或创造一些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每一方法你都可以尝试,看看它到底怎么样,不好就不用呗。

修改: 你开始构思你的文字,然后试着写,让故事情节展开,最后你需要回过头再看看你都写了什么。这点很重要,很多写手一旦写好就不想修改,已经费时费力地写好了,还要再花时间修改,实在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活。但如果你想写得更好,你就要学会如何修改。好的作品是经过反复的推敲和修改而成的,这会让你的作品从平庸中脱颖而出。看看你写的东东,不仅仅是那些拼写和语法错误,还有那些无意义的词,混乱的结构,和让人搞不懂的句子。修改的目标是:更清晰,更直接,更鲜活。

简明扼要: 这是你在修改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一句句,一段段的修改,把无关主题的统统都删掉。一个短句比一段冗长的废话更具说服力,大白话比晦涩的专业术语更受欢迎。记得:简单就是力量。

富于感染力的句子:在短句中使用富有感染力的动词,当然,并没有要求每一句都是这样,你需要变化。但是,多试试能够吸引人的句子。而且,你没有必要等到你要修改的时候再用,你刚开始写的时候就要考虑这个问题。

获取别人的反馈: 闭门造车不会有任何进步,让别人读读你的文章给你回馈,最好有经验的作家和编辑。他们见多识广,会给你很中肯和有见地的建议。认真的听,即使是一些批评,也接受它,忠言逆耳,这样只会让你写得更好。

是骡子还是马,拉出来溜溜:就你而言,你需要让别人读到你的作品。你的作品不是你想谁看谁就看的,让所有的人都读到你的文章。你就要出版自己的书,发表自己的短篇小说和诗歌,给出版社供稿。如果你已经开始写博客了,恭喜你,这是一个好的开始。若现在还没有人浏览过,你就需要把它放到流量更大的博客服务网站上去,让读者给你留言,给你提出建议。所有的人都会看你写东西,也许刚开始时会是件伤脑筋的事情,但这是每一位作家成长的必由之路,马上发表你的文字吧。

采用对话式的文体: 很多人的写作都很正式,但是我发现像我们说话一样写作会使文章更流畅(没有叹生词)。这样一来,读者看起来会更舒服。刚开始这么写并不容易,你需要坚持这么做。也许,会带来另一个问题,为了读起来更口语化,你需要打破一些语法规则(就像我的前一句那样)。因为如果生搬硬套语法,会让你的文章看起来很不自然。若没有其他原因,就不要破坏语法规则。你需要知道你在做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

好开头和结尾: 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的重点。特别是开头。如果你不能在故事的开始就吸引读者,那他们就很难有耐心把整篇文章读完。所以投入更多的时间去考虑怎么写好开头,读者一旦对你开头感兴趣,他们会想知道得更多...写好开头后,再弄一个精彩的结尾,这会让读者更加期待你的下一篇佳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背诵能够提高写作能力

全文共 398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说背诵是为写作蓄源的话,那么写作就是清澈的泉流了。不让学生背诵而求其佳作连篇,岂不是塞源而望其泉流汩汩!如明代学者张溥,他每读一部书,都要用蝇头小楷工笔抄写一遍,然后烧掉;接着再抄再烧,如是者七,遂给自己的书房取名《七录斋》。很明显,张溥这七录,实际上是把别人的书录在心纸上了,所以他才诗文敏捷。杜甫又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破,据我体会,恐怕就有点熟读成诵的味道。读破了万卷书,写起文章来还会没有神来之笔吗?鲁迅先生更以切身经历来肯定、推崇熟读。他在谈到写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准备工作时说:大约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可见,这背诵是与写作紧密相连的。这些名人背名篇、背名著,就如同不拒细流蓄水成渊一般,为他们创作之流备足了丰富的水源,才有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文传诵这就告诉我们一个写作规律:背诵是为写作筑坝蓄水,只有大量储存,才会有源源不断的输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

全文共 2029 字

+ 加入清单

学生写作的源泉来源于生活。要想让学生喜欢写作文,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寻找写作文的源头。小编收集了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有效方法,欢迎阅读。

一、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写作的素材

学生写作的源泉来源于生活。要想让学生喜欢写作文,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寻找写作文的源头。生活是实实在在的,又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能把平凡生活反映出来,这对学生写作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成什么文字。”因此,只有让学生平时多留心观察生活,多参加实践活动,才能积累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为了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我注意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经常安排一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如利用周末或妈妈的生日、母亲节、妇女节等时间,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亲身体验一下父母平时的辛苦,并把劳动的过程、父母的反应、自己劳动后的心情和感受写下来;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把它的样子特点、生活习性和自己之间发生的有趣事情,以及对它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如果学生平时能够养成多看、多听、多思、多问的好习惯,日积月累,就丰富了自己的作文材料。

二、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丰富语言的积累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多练是写好作文的“诀窍”。阅读是作文的基础,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要做好课内课文的读书笔记,但这远远不够,还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做好读书笔记。我除了通过教学课文进行语言积累外,还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有益的,对身体发育成长有利的课外读物,并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报刊读物,如《小龙人报》《小学生拼音报》《十万个为什么》《童话故事》《爱的教育》等。书读多了,就能把书中的营养吸收到自己的写作之中。平时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体会、认识课文中语言表达的规律性知识,要求学生不能只是泛泛而读,要深入进去用心读,还训练学生逐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优美片段分类摘抄在采集本上,进行读、背、记在心中,加强体会,以便在习作中运用。

三、有效仿写练习,促进学生写作能力

对于初学写作的小学生来说,虽然是写自己身边发生的事,也知道是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做过的、所想的写下来,可是一动起笔就不知道该怎么写,写出来的作文总是不具体。这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些范文,学习范文的写作思路、特点、方法,根据范文的语句以及表达方式进行具体的模仿,习作起来就有了兴趣,写出的作文也就比较具体。

首先,仿写文中的一段话或句群的表达方式。如教《有趣的作业》一课,有这样一段话“展示作业的时间到了。嗬!同学们的课桌上可热闹啦!有小小的野花,有嫩嫩的桑叶,还有青青的小草。”在说话写话时就指导他们用上“……有……有……还有……”这样的句式,学生写到“我家冰箱里存放的东西可丰富啦!有又嫩又绿的黄瓜;有鲜红的西红柿;还有白嫩的豆腐”。学生学会了仿写段,也就为写篇打下了基础。

其次,指导仿写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篇的训练。语文教材中安排的课文都是佳作,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篇章结构都是学生学习的典范。从语文教学实践看,学生从读学写,由仿照写到创写效果明显。学生读一篇好文章既可以学到作者的观察方法、思维方法、还可以学到表达方法,经过由仿照写到创写,走一条写好作文的捷径。如学习了《假如》这篇课文,让学生模仿这一课的写法写了想象作文《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学生写出的作文用词恰当,表达清晰,写出了自己内心的愿望,充满了一片纯洁的爱心。这样就可以把课内学到的知识巧妙地运用到了作文教学当中,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离不开有效的写作步骤指导

有效的写作步骤,我认为离不开想、说、写、读、改。

想:写作之前先想清楚要写什么内容,作文要求是什么。这时,教师对学生写作选材做及时地指导,引导他们打开记忆,选取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部分。这样既可以紧扣作文要求,又可以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说:想好后,同桌先练习说一说,在互相说的过程中,指出对方用词不当之处,交代不清楚、不具体的地方等等,都可以进行再思考调整。这样做,既避免了写作时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写:觉得自己思路清楚,说得通顺连贯,比较满意了,就可以进行写作了。

读:写完后,还要读一读,找出错别字及用得不当的词句等,养成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改:在认真读的基础上,修改自己找出有毛病的地方,学会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然而许多小学生有这样的问题:若要他把自己写的东西进行修改,那他就找不出毛病来,但如果让他去修改同学的作文,去挑别人作文中的毛病,他倒真能找出许多不当的地方,有的甚至连老师也想不到。根据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我因势利导地让他们通过作文的“互改”去发现问题,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

只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和阅读积累的习惯,再加上教师的善于启发、巧于点拨、及时激励,我相信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GMAT写作水平的提高方法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提高GMAT写作水平,要从熟悉和准备GAMT写作入手,然后在结构规划上下工夫,提高机考打字速度,熟悉GAMT写作的要求和评分标准,还有就是注意写作的结构规划等。

首先是熟悉GMAT写作,就是要熟悉计算机化考试的模式。考生必须要提高打字的速度和准确度,就能大幅减少浪费在凝视键盘和删除修改上的时间;另外善于使用复制和粘贴也会对写作速度有所提高。GMAT写作分为Issue和Argument两个部分,每个部分时间均为30分钟,考虑到构思时间和字数要求,考生应将自己的打字速度至少保持在20~30词/分钟,并且尽可能提高拼写的正确率,从而避免频繁修改,这样对提高GMAT写作水平是功劳不小的。

熟悉GMAT写作的下一步就是熟悉GMAT写作对作文的要求与评分标准。考生要仔细阅读官方给出的判分标准和参考范文,尤其是对于范文的评价。通过分析上述材料,考生可以将自己的作文在日后和范文与标准多作比较,从而不断修改自己的作文,以使得写作水平日益提升。提高GMAT写作水平要慎重地考察范文的可靠性和客观性。

准备GMAT考试首先就是针对写作的准备,换句话讲,就是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述。而针对提高GMAT写作水平的不仅仅是遣词造句的能力,更是衔句成篇的思路。考生首先要设法完善思路和框架,再去力求提高运用语言的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提高记叙文写作水平之阅读记叙文

全文共 3148 字

+ 加入清单

学习如何写作和其他的学问道理是一样的,熟能生巧。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提高记叙文写作水平阅读记叙文,欢迎阅读。

一.各种表达方式。

(1)记叙。弄清记叙的要素和线索是阅读记叙文的基本要求,同时,还要分清记叙的顺序与人称。

(2)描写。描写是记叙文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用来表现人物、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抒发感情、突出中心;说明文中的描写是为了把事物说得更准确、更易懂、更形象。

(3)说明。理清说明顺序,抓住特征,分清说明方法。

(4)议论。分清议论的要素和议论的方式,分析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5)抒情。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要正确理解作者的情,就必须因人因事因物,从对人、事、物的叙述和描写中感受作者的情感。

二.线索及作用

文章线索的安排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以主题为线索。 2、以人物为线索。 3、以事物为线索。 4、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5、以“情”为线索。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三.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四、怎样分析记叙文的写作特色?

1、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

2、分析文章的顺序与结构。记叙文常用的顺序有顺叙、倒叙和插叙。

3、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法。记叙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对比烘托法、欲扬先抑法、象征手法、借物喻人、情景交融等。

4、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记叙文在语言的运用上有两种类型,一是朴实无华,二是优美生动。分析时应把握不同类型的语言特色,还要结合作者的感情和态度。

可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朴实无华、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五、某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结构方面:总领全文、总结上文、为下文作铺垫、引起下文、承上启下、线索、照应前文。

内容方面:点明中心、深化主题。(需结合具体内容来讲)

第一段的作用:

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六、常用的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七、怎样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和感情?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1、分析文章的题目 2、分析文章的开头 3、分析文章的结尾 4、分析文章的抒情议论段落 5、分析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概括记叙文的中心有一些常用的格式: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反映、歌颂、批判、揭露)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作者……的感情。

八、写作手法及作用?

(1)拟人手法

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

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

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具体)。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九、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喻: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2)拟人: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增强语势,条理清晰,节奏鲜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引人注意与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给人以不可辩驳的力量.

(9) 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十、小说的三要素?

1、完整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2、情节可分为:(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3、分类: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微型小说)

4、环境描写的作用有:(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2)渲染气氛(3)烘托人物心理或烘托人物形象(4)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作铺垫)

5、描写的种类: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人物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6、续写小说结尾: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

十一、表现手法(写作方法)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动静结合的手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小见大、铺垫、烘托、衬托、对比、象征、人称,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卒章显志、 联想、想象、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照应、巧设悬念、夸张、比喻、拟人、叙述、描写、抒情、讽刺等等。

十二、散文的一般知识

1 如何概括抒情散文的中心?主要内容+思想感情

(1)借景抒情的散文:运用“描写了……抒发了……”格式

(2)借物喻人的散文:运用“描写了……赞美了……”格式

(3)托物言志的散文:运用“描写了……启示了……”格式

2、艺术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动静结合的手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3、散文经常运用:想象(无中生有)、联想(由此及彼,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象征(托义于物)、衬托(以他体陪衬本体的方法)、对比。

【记叙文阅读】两手牵住亲情

小时侯,父亲总是牵着我的手教我如何走路,母亲总是牵着我的手教我喊“爸爸”“妈妈”,再长大一点,父亲牵着我的后教会我骑自行车,母亲则重视牵着的我手逛街。

不知从何时起,角色换了,我牵着的是好朋友的手,一起扫过喧闹的大街,走在时尚的街头,听店里面的音响传出流行音乐,一起喝着卡布基诺,抬头45度,仰望天空。而我与父母不再牵手,甚至有的时候连说话都有那么一点点不自在。

今天,忽然听到张含韵甜美的声音唱起《爸爸妈妈》,就心血来潮,想与他们牵一次手。

于是,我今天总是在注意他们的一举一动,一直想找个合适的机会,合适的理由与他们牵手

理由,其实很简单,不就是想和他们牵一次手吗!但是这个理由却让我觉得很难说出口,也许是出于长大吼的一种顾虑吧高考满分作文记叙文7篇作文。

机会,也有很多,可我只能看着机会一次次与我擦身而过,但却很难向前迈一步。

晚饭过后,爸爸妈妈出去散步以前从来不愿和他们一起出去的我今天却很兴奋,这让他们大吃一惊。街上大多都是出来散步的人,有年轻的夫妇,有老人,但看不到与我同龄的人,呵!想不到大家和我一样啊!

我想,散步的时候牵他们的手是最好不过的了。但我刚刚吧手提起来,又在半空中放了下去。呵,还是很腼腆呢!

正在考虑该怎么办,这时,听到了汽车的喇叭声,还没有反应过来,爸妈已着急地牵住了我的手,紧紧的,将我拉了回来。两股注入爱的暖流沿着手臂注入我的身体内,很温暖。

牵手,原来很简单,根本不需要什么理由,不过是走在左侧的父爱与走在右侧的母爱,这两种浓浓的亲情,就胜过了千万种理由。

两手牵着亲情成长,还怕什么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