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考作文指导:传记选材的特点(20篇)

浏览

6493

作文

221

2024中考作文指导:中考作文如何谋篇布局

全文共 1092 字

+ 加入清单

一篇初中的考场作文,大致包含几个步骤: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展现文采。其中“谋篇布局”这一步解决的就是如何安排内容和表现所选内容的问题。安排内容主要是为所选择的材料构思文章的大结构和大框架,而表现内容则主要是表现学生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及自我个性。我想,这是初中学生应首先明确的观念。

安排内容就是架设文章的大框架。就一篇考场作文而言,很悲催的,学生必须遵循所给方格一个字一个字往上写。也就是说,考场作文不允许考生真正淋漓尽致地发挥。考生的发挥必须在固定的模式之下,这些文字展现在方方正正的格子里才会显得赏心悦目。而这就需要谋篇布局的功夫。

在谋篇布局的过程中,写提纲是最重要的一步。写提纲要注意两步内容:一是确定文章主题和主要内容,二是给文章分层分段,同时确定每一段的大致内容与大概字数。这个提纲不管是真正写在纸上还是仅在心中打成腹稿,都必须保证能在提纲中有条不紊地放进想放的内容。打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必须有一个大柜子,每个柜子里有不同的小格子。将每个小格填满内容后,必须检查一遍小格,将填得太满的地方再分成新的小格,将填不满的地方(也就是对文章展现来说表现力不强的地方)大笔一挥,立马砍掉。这是安排内容需做的事。

而所谓的表现内容,说白了,就是用表现手法让安排好的东西真正成为自己的。俗话说,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尤其对初中学生而言,其所写的很多内容,都是大部分人经历过的生活,平平淡淡写下来,其实新鲜感并不多(尤其是阅卷老师还看过那么多篇作文)。此时,就需在如何表现内容这步花点心思。因为,一篇文章的目的(尤其当这篇文章不是科技文时)主要在于表现自己对一些一成不变的事物的独特认识。这个认识一方面由独特的人生经验得到,一方面由不同的表现手法得到。我始终认为,所谓表现手法,实际上是一种看待事物或说看待生活的方式。你是这样来看待生活的,因此,你会这么来写。因为你本身比较富于戏剧性,所以比较喜欢设置悬念,采用倒叙手法;因为你本身情感较为敏感与丰富,所以你比较喜欢描述细节;因为你本身较为成熟,看问题较为深入,所以你喜欢批判式的语句。这些都是你的个性,即使在考场上,也不应被方格子湮没。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判断有意识地训练一到两种类似的表现手法,如托物言志,设置悬念,欲扬先抑,镜头式展现等等。

或者,当同学们转变这个观念之后,一方面,分数确实会得到提高,因为我们的作文确实是按课程标准的要求一点点完成的;而另一方面,确实能在这些限制颇多的写作框架中展现个人对世界的独特认识。这个认识仅仅属于自己,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来表现,从而仅仅表现自己的想法。考场作文,做到这一步,才是真正优秀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2024年中考作文指导:作文如何做到详略得当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在写作文 时候长了就会显得啰嗦,短了有不够字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作文如何做到详略得当,欢迎阅读。

一、依据文题定详略。题目确定了写作的重点,而大多数同学的审题不认真导致重点不突出,重点即是要详写的地方。比如“我的学习乐趣”这个文题,重点是学习生活,其他的事情就不能详写,否则会偏离题目的要求。

二、依据文体定详略。记叙文要把记叙的部分详写,议论、抒情的部分略写,而议论文,就是议论的部分详写,而记叙抒情略写。

另外,以记事为主的文章,故事的情节应该详写,抒情与议论的内容则要略写;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人物的事迹与言行应当详写,而夹在其中的景物描写就不能喧宾夺主,应当略写。反之,写景状物的文章,对景物应当用墨如泼,抒情的文字则可简笔勾勒。

写人的文章,人物的思想品质、成就是写作的重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性格、思想品质等也要详写。主要人物要详写,次要人物要略写。如朱自清的《春》中关于春花、春雨、春草等景物的描写。为了把记叙文写得更好,常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但是,必须“叙”详而“议”略,处理得当,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依据结构定详略。文章的正文部分要详写。开头、结尾,过渡、照应部分要略写。如正文的事件经过要详细叙述。例如:写与好友的一次争执,争执具体过程要详细描写,而其他部分可以略写。

四、依据内容定详略。与中心有紧密关系或直接突出中心的事件、情节要详细写,其他部分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年中考作文指导:微写作如何写

全文共 812 字

+ 加入清单

微作文是由刚开始“松散开放”变为“主题专项式”的。小编整理了2017年中考作文指导:微写作如何写,欢迎欣赏。

一、短小精悍

字数没有严格要求,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实际,有感而发,及时记下自己的烦恼或快乐,新奇的发现。这样学生在心里就不会惧怕作文,轻松应对,减少心里压力。记录的过程不必强调篇章结构的完整,语句不必字斟句酌地苦苦推敲,意断时笔止,想怎么写,想写多少就写多少。 二、内容活,素材新鲜及时

当天的事当天记录,文章常写常新。就像人们玩微信一样,随时发现,随时记录,有想法立刻记录,不放跑转瞬即逝的灵感。变化花样,可以写“每日报评”“摘抄日记”“班级趣谈”“一周心情播报”等,当与父母有磕绊时,又变成亲子交流的平台,还可以拓展成师生、家长老师的交流舞台,一切以交流为目的。

三、互赏互借鉴、拓宽交际

集体写作,互动评改,儿童当堂写,集体写,写后就进行评改、赏析。打破传统的评改方式。学生在互相聊的过程中,增长了见识,彼此更熟悉,当遇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时,会讲得滔滔不绝,忘记时间,老师在旁边也知道了这些孩子每天的小心思,小爱好,进而会灵活地将他们的兴趣点运用到教学中。

四、阅读实践相融合

现实生活是习作的源泉,课外阅读又是习作的调味品,读写结合,写得更有说服力。可以在微作文中写好看的书,可以摘记,也可以谈感受,还可以文字配图,为书中人物配图,制作角色海报,然后互相分享,说出自己的想法,孩子们比较喜欢这样的形式。

五、小目标,小技法,聚沙成塔

微作文是由刚开始“松散开放”变为“主题专项式”的。“松散开放式”百字训练培养的是儿童写作的积极性、习惯性,养护的是自由自主的童心,提倡的是放胆的写作意念。“主题专项式”为指定的类型的百字训练,意在通过所指定的不同“类”,将习作所需的各种能力进行划分,在阶段时间内逐一训练、夯实。

总结:

写好微作文,才能写好整篇习作。习作教学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用这个短语形容它最合适。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考作文指导:中学生记叙文怎么写

全文共 1325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中学生写作文,也不能脱离生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学生记叙文怎么写,欢迎阅读。

怎样观察生活,对初一学生来讲,是个难题。作家艾芜在指导初学写作的同志时说:“要练习我们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练习我们的耳朵,善于听取别人讲话的语句、声调和他的特殊用语。”这就是说,观察生活,一是要看,二是要听。

初一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富于激情,乐于参加活动。尤其是他们刚进入中学的时候,想了解中学的校史、设施,特别是很想了解老师和同学。抓住他们这一心理特点,开学不久,我就让他们自选一位任课教师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的内容是:年龄、性别、身高、体型、脸型、肤色、发型、衣着打扮(颜色、款式、质地)、表情,特别是眼神,以及老师上课的语言和动作等。观察的时间是四个星期。对观察的要求是:

第一,要抓住人物的特征。人物的外貌、性格、感情各不相同。只有抓住观察对象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才能避免“千人一面”的弊端。

第二,观察要细致。所谓细致,不是说在观察人物时不分主次,而是要发现观察对象与别人不同的细微之处。不同性格的人,说话、做事时的表现是不同的。人物的一个动作,一丝微笑,往往带有性格化的特征。所以,观察必须细致入微。观察得越细致、越深入,印象就越清晰,理解就更深刻,描述就更具体、更生动形象。

第三,比较观察。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的目的是求异。在观察时,要抓住老师在各种情形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即生气时、高兴时、严肃时……言谈举止和精神状态的不同点。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四个星期后,每个学生都按要求写了观察笔记。写作之前,我再次强调,描写必须突出人物特征,不要求面面俱到。在我的指导下,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对老师的描写颇为生动逼真。

例如盘云珍同学,在描写数学李老师的外貌时,突出了老师眉毛和眼睛的特征。她是这样描写的:“他的眉毛非常黑,长得像两个锐角三角形,挺有个性。眼睛不大,可很有神。”她在写李老师上课时,突出了“教学有方”的特点。文中写道:“每当我们上数学课时,班上总是很活跃,时时传出爽朗的笑声。最有趣的是提问。李老师叫同学回答问题时,嘴角总是微微向上翘,流露出一丝笑意。有的同学答错了,一见老师的表情,以为自己答得挺不错,竟很得意,就稀里糊涂地说起来,惹得大家哄堂大笑。有的同学答对了,李老师反会问上一句:‘对吗?’这个同学也就犹豫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李老师就会让同学们互相讨论,最后他才把正确答案告诉我们。这样,既能让我们认真思考、活跃思维,又能使我们对所学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这篇作文之所以写得成功,关键是观察的细致。

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巩固在观察中的收获,我要求学生认真总结观察的过程和体会。盘云珍同学总结道:“我是数学课代表,与李老师接触得多,我不放过每一次见面的机会,认真观察他的外貌,我发现他的眉毛很有特色。他给我的主要感受就是提问时很有趣。所以上课时,我就仔细观察他提问时的神态、说话的语气、语调以及动作上的一些特点。如果我不用心观察,就无法获得具体的感受与认识,也就不能把人物的外貌及性格特征真切地表现出来。”通过这次作文,同学们都尝到了观察的甜头,作文时再不愁没有可写的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中考英语作文指导:关于解决方法题型

全文共 650 字

+ 加入清单

2015中考将至,目前距2015 中考仅有几个月,因此现在是复习的关键时刻,在此YJBYS为了让考生们了解更多的中考试题,以为今年的中考取得更好的成绩。YJBYS的小编为考生们收集了2015中考英语作文关于【解决方法题型】写作,具体内容请各位考生及时查看如下,尽请关注!

1. 问题现状

2. 怎样解决(解决方案的优缺点)

in recent days, we have to face i problem-----a, which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first, ------------(说明a的现状).second, ---------------(举例进一步说明现状)

confronted with a, we should take a series of effective measures to cope with the situation. for one thing, ---------------(解决方法一). for another -------------(解决方法二). finally, --------------(解决方法三).

personally, i believe that -------------(我的解决方法). consequently, im confident that a bright future isawaiting us because --------------(带来的好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中考写景作文的写作指导

全文共 1710 字

+ 加入清单

一、要观察景物变化的全过程。从开始到最后,凡有变化的都要细致观察。比如植物,它的发芽、开花、结果等各个生长期都有不同的特点,如果细致观察了全过程,就容易抓住它的特征进行描述。

二、捕捉景物的颜色和姿态。自然界的颜色是七彩的,自然界的万物是各具形态的。我们在观察时,就要善于捕捉到景物的颜色和姿态。

三、调动各种感觉器官来观察。有一则寓言:一天,五种器官相互争吵起来。“眼睛”瞪得圆圆地说:“没有我,你们什么也看不见!”“耳朵”不服气地说:“少了我,你们啥也听不见!”“鼻子”哼了一声:“要是没了我,你们能闻见花的芳香?”“舌头”伸得长长地说:“嘻!如果不是我,你们能尝到美味佳肴?”“身体”在一旁发起抖来。“眼睛”好奇地问:“你怎么啦?”“身体”说:“听你们这样争吵,我浑身冷飕飕的,――不知你们想过没有,要是我们互不相让,各自离散,那我们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这个寓言形象地表明一个道理:当人们观察景或物时,需要多种器官的配合。借助“五官”,往往能描绘出景物的特点。

世界上的景和物是丰富多采的,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将它们都写进文章里,那样的文章肯定是繁杂冗长,不知所云。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状物绘景,这样笔力集中,便于写得细腻,写得丰满。围绕中心,状物写景,不是说和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就写,和中心思想关系间接的就不写。对于那些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景或物要重点写,和中心思想关系间接的也要写,只是笔墨轻一点罢了。当然,对于那些和中心思想毫无关系的景或物,应当一律舍弃。

游踪,就是游览一个地方所经过的路线、踪迹。浏览一个地方,往往要经过许多地方,看到许多景物。行文的时候必须按照游览先后顺序记叙,清楚地交代先到了什么地方,后到了什么地方。准确地把游踪写清楚,才能够具体描述景物所处的地点、方位、特征。写清楚游踪的主要途径是“移步换景”,即随着游览、参观者的立足点不断转移,相应描述不同地点所见的景物。通过“移步换景”,游览、参观的游踪,景物的位置,景物和景物之间的空间关系,都容易描述清楚。作者如同一名导游,领着读者一个点、一个点地游览、参观。为了使状物绘景更生动、更具体、更形象,我们还可以采用多种表现手段来丰富描写,从而增添文章的情趣。常见的表现手段主要是:

一、用比喻等手法状物绘景。

着名作家老舍先生说过:“在描写时,不能不设喻。”确实这样,只有通过比喻,才能把简单的东西具体化,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比如作者把稻穗的颜色比作“黄金般”,就生动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又如作者把耶诞红比作淑女,也生动形象地写出耶诞红的美丽。不过话要说回来,比喻也要创新。如果总把某种景物的比喻固定化,那是不会增添文章的情趣的。有个伟人说过,第一个把姑娘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姑娘比作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则是蠢才。恐怕他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拟人,是把没有思想感情的生物当作有思想感情的人来写,它也往往能使语言富有魅力。例如“原野上的青草,换上青翠的衣服”,作者这样一比拟,就把春去夏来的意思委婉地表达出来。把春天人格化为“春天是个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个美丽活泼的仙子”,“春天是个慈祥的守护神”,“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这样状物写景,文章就更富有感染力。

二、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状物绘景。

有这样一则幽默故事:“动”与“静”是一对冤家。一见面总爱吵个没完。一次,“静”对“动”说:“你怎么老跟着我?让我独自呆一会不行吗?”“动”回答:“那怎么行!没有我,人家怎么能认出你来?”“静”不服气地说:“你举例说说。”“古人笔下有这么两句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如果不写‘蝉噪’、‘鸟鸣’的动态,怎么能知道‘林静’‘山更幽’呢?还有……”“得了,得了!这么说,我俩是形影不离呀!”“对,互相依存,共同体现”。这个故事说明:以动写静,动静结合,这是状物绘景中高妙的一着,它能使文章情趣盎然。

三、运用传说,状物绘景。

状物写景要富有活力,运用传说也是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在描写景物时,插入一些故事逸闻、神话传说、典故名言、文史资料、民俗谚语,使景和物蒙上一层神奇的色彩,不仅能使文章内容丰富,而且能使文章情趣横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年中考作文指导:开篇见亮点作文得高分

全文共 738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做好在开篇的时候就写出自己的亮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开篇见亮点作文得高分,欢迎阅读。

作文在中考语文科目中所占比重相当大。尽管今年中考作文的分数比往年少了10分,但仍占到了50分之多,因此,格外受考生关注。朝阳区教研中心语文教研室主任李满园说,中考作文要想得高分,考生就要抓住得分点,开篇要见亮点。

每个考生手里都有《考试说明》。有些考生觉得它没有多大用处,其实它是考试和复习的重要依据。考生要认真阅读第6页对于写作的要求,按要求备考。《考试说明》中对考生写作共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根据题意和要求写作,中心明确、思想健康、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力求有创意的表达;二是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顺序和详略;三是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有条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生活应用文;四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那么,考生该如何备考呢?李老师说,实际上,作文不用准备太多篇,内容以“我”为圆心,即以自己的生活为半径,思想、情感为画笔,画一个圆,考生准备的作文范围应在这个圆里,就足以应对中考了。

李老师说,考场作文首先要能抓住评卷老师的眼球,这就要求作文有一个精彩的开头,文章的开篇就要显示出自己驾驭语言的能力,要新颖、别致。文章开头一定要尽快切入主题,要体现出考生的文采。如要写一个助人为乐的人物,考生就可以这样开头:生活中有美丽的风景,助人为乐、认真负责的他,构成了我眼中最和谐美丽的一道风景。这个开头就直奔主题,让评卷老师自然而然地知道这篇作文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此外,作文里面还要有一股真情流露,以情感人,有新颖的构思,有与文体相符的得体语言,同时结尾要自然、耐人寻味,最后还要有一个整洁的卷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年中考作文写作指导:详略得当很重要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写作文要懂得详略得当,这样才能写好作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考写作指导:详略得当很重要,欢迎阅读。

一.依据文题定详略。好些题目确定了写作的重点,而大多数同学的审题不认真导致重点不突出,重点即是要详写的地方。比如“我的学习乐趣”这个文题,重点是学习生活,其他的事情就不能详写,否则会偏离题目的要求。

二.依据文体定详略。记叙文要把记叙的部分详写,议论、抒情的部分略写,而议论文,就是议论的部分详写,而记叙抒情略写。

另外,以记事为主的文章,故事的情节应该详写,抒情与议论的内容则要略写;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人物的事迹与言行应当详写,而夹在其中的景物描写就不能喧宾夺主,应当略写。反之,写景状物的文章,对景物应当用墨如泼,抒情的文字则可简笔勾勒。

写人的文章,人物的思想品质、成就是写作的重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性格、思想品质等也要详写。主要人物要详写,次要人物要略写。如朱自清的《春》中关于春花、春雨、春草等景物的描写。为了把记叙文写得更好,常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但是,必须“叙”详而“议”略,处理得当,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依据结构定详略。文章的正文部分要详写。开头、结尾,过渡、照应部分要略写。如正文的事件经过要详细叙述。例如:写与好友的一次争执,争执具体过程要详细描写,而其他部分可以略写。

四.依据内容定详略。与中心有紧密关系或直接突出中心的事件、情节要详细写,其他部分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年中考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珍惜所拥有的

全文共 2902 字

+ 加入清单

命题作文是命题人只给出题目的一部分,先由考生按照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进行写作,它兼具限制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半命题作文比较突出地考查了考生的构题、审题、构思及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一、半命题作文结构有以下几种形式:

1.命后半题。如《我不再 》,《十六岁,我多了一份 等等

2 命前半题,如《 的滋味》,《 等等

3.命中间部分,如《当我面对 的时候》,《一份 等等

4.命首尾部分。如《 。

在完成补题的同时实际上也就是确定了写作的素材。材料的选材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成败。 ,别再让我 》,《 _阅读 》的答卷》是一把双刃剑》,《 之乐》》

二、补题的技巧

写好半命题作文,关键在于补题。补题要充分调动生活积累,考虑自我写作的特长,以内容“熟”为考虑的重点,以立意“新”为前提,以“题目小”为上策,闪亮登场,抢人眼球。下面仅以《让___的____》为例,谈几种常见的补题技巧。

1.巧借经典歌曲添趣味。

2.化解诗词警句添韵味。

3.倚仗修辞求生动。

三、半命题作文容易犯的毛病

1、拘于提示,拟题过大。 2、选材俗套,情感平淡。

3、贪大求全,缺少细节。 4、脱离自我,文题不符。

四、【写作策略】

写作半命题作文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握好“一半命题”的权力与空间,把半命题变为容易自己发挥的命题,这就是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技巧。下面就此问题谈四点策略。

1、切合题意,明确补题范围

琢磨半命题作文的题目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补题的内容。一般半命题作文的补题以名词、形容词和动词居多,考生应当根据题意明确补题的范围,否则容易偏题甚至离题。二是文体的要求。有一些半命题确定了文体,比如《小议》,显然是议论文,但更多的题目则是不同的补题有不同的文体,因此,考生要在文体定向的前提下选择补题内容。

2、拓展思维,筛选补题对象

许多考生由于没有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所以往往难于开掘出更大的补题空间,因而也就无法补好题目。一般来讲,可以按照“家庭、学校、社会、自然和自身”这个思维体系去拓展思维,从而筛选好补题对象。

比如《生活因______更精彩》这个题目,从家庭考虑,可选择亲情、母爱、温馨、电视等;从学校考虑,可选择语文、学习、《红楼梦》、考试等;从社会考虑,可选择爱心、宽容、选择、网络等;从自然考虑,可选择登山、探险、亲近自然等;从自身考虑,可选择思考、信心、忍耐等。

3、力求新颖,发挥补题创意

对任何一种作文题型来说,创新都显得相当重要。在半命题作文考试中,要使自己的补题富有新意,一要善于拓展思维,让思考的触角伸向不同的层面。二是要把握好题目的引申含义,学会从深处补题。

比如:《 的滋味》这一文题,填上“牛排”、“辣椒”、“喝茶”,就滋味写滋味,则缺乏新意。如能把握好题目的引申含义,扣紧“滋味”进行深处开掘,那么《登山的滋味》、《下雪的滋味》、《采访的滋味》,则有了一定的新意。再进一步拓展思维,选择《作弊的滋味》、《说谎的滋味》、《出走的滋味》,则题目就更为新颖了。求新是好的,但不能为求新而求新,否则容易适得其反,弄巧成拙,令人生厌。

4、寻求展示,争取补题有利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好的题目能够使考生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助,因此,在补题时,考生要尽量选择一个有利于自己发挥和展示的内容。

有利于自己发挥和展示的内容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自己熟悉的内容,不熟悉的内容,考生难于把握,很难写成功。二是与自己的知识储存紧密相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丰富的知识储存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方便和自由。

五、【训练题目】

选择下列一道题目,先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500字左右。

1、爱,是非常珍贵而又奇妙的东西。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满着爱,它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丰富我们的人生,同时我们也都在献出自己的爱,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请以“________的爱”为题,作文。

2、鼓掌就是一种肯定,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尊重。因此,我们要学会鼓掌:为别人鼓掌,为自己鼓掌,为丰富多彩的人生鼓掌。请以“为 鼓掌”为题,作文。

3、在 的影响下

4、 ,感觉真好

5、珍惜拥有的 (如亲情、友谊、时光……)

6、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在宁静的乡村,每个人对大自然都会怀有浓浓的依恋之情。某一次走进自然的行动,会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也许是观赏万顷碧波,也许是留意田间小路,也许是仰望当空皓月,也许是谛听枝头蝉鸣……自然的美妙让你流连忘返,心醉神迷。请以“________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文章

7、一个人在成长的历程中,需要的有时很多,有时很少。有的人需要无限的鼓励、关怀、理解和空间,有的人则只需要一张书桌,一个上学的机会;有的人渴望成长,无惧挫折,有的人则害怕成长所要付出的代价… 亲爱的同学,你认为成长最需要什么?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认识和感受,在下面题目的横线上填入一个你自己认为合适的词语(如宽容、空间、挫折、成功、快乐、付出代价等),然后作文。题目:成长,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

8、生活因__________更精彩 (如音乐、读书、挫折、爱……)

【佳作展示】

珍惜所拥有的亲情

亲情,是世间最珍贵的感情。它比水还纯净,比金还纯粹,可是它总是静悄悄的到来,不被人发现,它没有友谊那样易碎,没有爱情那样明显可见,它像一杯茶,散发出淡淡的洁香,让人回味无穷。

——题记

奶奶的嘱咐

“考试时别慌!别吃油炸的东西,别喝生水别乱跑,别受凉,别……”奶奶一遍遍地嘱咐着我,有时会觉得多余而又哆嗦。但是从奶奶那饱含深情的眼神中,我知道奶奶对我的嘱咐,就是对我爱的另一种表达。奶奶,您一定在为我担心吧!不用担心,有您的爱,孙女会成功的。

爸爸的电话

“菲子,小心身体,别担心,能考多少都是你的成绩,爸相信你,支持你,多买点营养品,别怕花钱,爸有的是力气,女儿花钱,我高兴,多喝点牛奶……”。爸在电话里边说边笑着。但我知道,其实他也很担心我,只是想消除我的紧张感罢了!爸是靠力气挣钱的,但却给我寄那么多钱,我想这个月爸一定要紧紧皮带啦。写到这我的眼泪快流下来啦。

姐姐的忠告

“小妹,考试时,多注意,能得的分,千万别让它失掉,细心点!……”。由于要进考场姐姐的话有点语无伦次,在考生潮中,我回头看了一下她,火辣辣的太阳照得她汗流满面。我赶紧扭回头,怕姐姐看见我含着泪的眼睛。

朋友,珍惜你的拥有,当你失去后,才知其珍贵,方知珍惜,是否已经太迟了呢?亲情像茶,回味无穷。我们应该珍惜它,让它留香永远,永远……

佳作探胜:作者选取“亲情”作为“珍惜所拥有的”对象,看似简单,实则最为切合作者自己的生活实际,正是因为作者自己有了很深的生活体验和独特感受,所以文章写得感情细腻,自然流畅,平凡中见真情。可见,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显得异常重要,选得恰当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文章写作成败。此外,本文的构思也精巧别致,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祖辈、父辈、同辈)选取三个特写镜头进行组接,作为文章的主体部分,生动地揭示了亲情的不同表现,却展示了亲人对“我”的一样的关爱,可谓紧扣主题。文章的语言细腻传神,再辅之以哲理式的题记和抒情式的结尾,与三个小标题遥相呼应,结构浑然一体,堪称考场佳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年中考作文指导:记叙文写作的十种技巧

全文共 2481 字

+ 加入清单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记叙文写作的十种技巧,欢迎阅读。

一、巧设悬念

把文章后面将要表现的内容,先在前面作一个提示,但不马上解答,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兴趣,产生急于看下去的迫切心情,这样文章的开头,我们称为巧设悬念。它的好处是能避免结构上的单调,使文章的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二、一线串珠

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来的一条主线,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如果说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是一颗颗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这些珍珠串连起来的一条线。

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实物、人物、事件、时间、地点以及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无论采取哪种线索,都必须从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体现各种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出发,灵活巧妙地确定。

三、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方法。生活中有些材料看起来似乎很平常,但却包含了深刻的意义。“一滴水也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只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小材料同样能反映深刻的主题。如《一件珍贵的衬衫》。

四、穿插流动

五、粗笔勾勒

粗笔勾勒法就是用寥寥的几笔重点勾勒出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采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肖像,可以对人物的身材、体型、衣着、容貌、神情、姿态、风度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作简要的勾勒。

运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肖像要抓住人物的最主要的特征,用朴实的文字简略地写出来,不宜用过多的形容词、过多的比喻。其次要简练传神,通过寥寥几笔勾勒出人物的大致形象。

六、曲径通幽

杨朔的散文《荔枝蜜》意在由蜜蜂而赞颂劳动人民的崇高品质,并表达自己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意愿。但文章并没有直接道出这一主题,而是通过展示作者对蜜蜂思想感情的变化,曲折有致地表达了主题。作者开头写自己对蜜蜂在感情上“疙疙瘩瘩”,接着写自己因吃了荔枝蜜而“想去看蜜蜂”,然后又写了蜜蜂的辛勤劳动与养蜂人的介绍。文章结尾写作者做梦“变成一只小蜜蜂”。由此可见,“曲径通幽”是指一种不是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而是曲折委婉地逐步显现主题的谋篇手法。

运用“曲径通幽”法,要注意两点:(一)“曲径”是手段,“通幽”是目的,手段要为目的服务。(二)行文的曲折应适当有度,不要为曲折而曲折。

七、烘托艺术

烘托艺术原是中国画的技法名称,是指渲染某一部分,衬托出另一主要部分来。把这种手法运用到文章的构思中来,就是从侧面通过描绘某件事、景或人的方法来衬托出主要人或事物,又称“衬托法”。衬托,也叫映衬。用类似的或反面的事物,使主要事物意思更加鲜明突出,从而达到强烈的表达效果。如“红花还须绿叶扶”。有了陪衬的事物,被陪衬的事物才会显得突出,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说明。

1、衬托,可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就是用类似的事物,从正面去陪衬。烘托主要事物。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用冷风寒水来衬托壮士此行的悲壮。又如“蓝天衬着矗立的巨大雪峰”,用蓝天衬雪峰,使雪峰更高大

反衬,就是利用同主要事物相反或相异的事物作陪衬。如上例中的蓝天的蓝,来衬托雪峰的白,使雪峰更洁白。又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有声衬无声。

2、运用衬托要爱憎分明,要宾主分明,陪衬事物与被陪衬事物,要让人一看便清楚,不能喧宾夺主。

3、衬托和对比的区别: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它与反衬有些相似,但不同。对比,意在比,突出的对象是双方的,对立两事物无主宾之分。

衬托,意在衬,两事物有主宾之分,突出的是主要一方。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前句是对比,后句是反衬。

八、画龙点睛

画龙点睛是指在适当的时候以一二句议论,点明事物、人物、景物的意义之所在,或揭示作品主题,醒人之耳目,给人以启迪。点睛之处可以是在篇中,也可在篇末。

九、铺垫蓄势

铺垫也称铺叙衬垫,它是为了突出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或事物以作衬垫。运用铺垫写法是为了蓄积气势,是为了突出文章主旨。陶铸《松树的风格》前几段的大量文字浓墨重彩地描绘松树的形象,赞美它“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又用杨柳、桃李同松树作对比,补充说明松树“给人以启发、以深思和勇气”,直到第九段作者才笔锋一转,点明题旨说:“我每次看到松树,想到它那种崇高的风格的时候,就联想到共产主义风格。”原来此篇前面对松树的描绘和赞美是铺垫蓄势,后面对共产主义风格的赞美才是全文的主旨。这篇文章正因为有了前面形象感人的铺垫,后面入题也才显得格外坚实有力。杜牧的《阿房宫赋》第一段极力描绘阿房宫规模的宏伟和建筑的壮丽;第二段极力渲染阿房宫中美女之多和珍宝之富;第三段夹叙夹议,论述秦王朝统治者穷奢极欲,大营宫室,招致国家迅速覆亡、宫室一旦毁灭的必然结果;最后第四段作者以“呜呼”领起,发出深沉的议论慨叹,指出秦统治者要能爱天下之民,国家就不会败亡,表明秦之灭亡乃是一个深刻的教训。这篇赋,前两段的描绘渲染,是为后两段的议论铺垫蓄势,描绘渲染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则揭示主题,突出文旨,这正是铺垫蓄势的用意所在。

运用铺垫手法须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写好铺叙的那一部分,只有将这部分写充分了,才能有效地蓄积气势。二是运用铺垫要自然,如果为铺垫而铺垫,过多地堆砌,反会暴露出人为的痕迹,那效果就适得其反了。

十、前后照应

前后照应法可以使文章严谨连贯,浑然一体,又突出内容和结构上的内在联系。照应一般有以下几种:

1、内容和标题相照应。这种照应方法常常是内容安排多处和题目照应,或在恰当的地方直接、间接地点明题意。如《背影》,文中多次描写“背影”,既与标题“背影”相照应,又进一步点明题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之情。

2、行文中间照应。这种照应方法就是在文章前面写事,后面行文交代前面所写事的结果,使内容相互补充,层层深入。

3、结尾与开头照应法。在文章的结尾处对开头交代的事情作必要的提及,使文章首尾一致,成为有机的整体。如《白杨礼赞》一文,开头和结尾照应,不但使文章结构显得非常完整,而且使作者的赞美之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年中考作文指导技法之以小见大

全文共 1029 字

+ 加入清单

以小见大就是采用小事情来表现大主题的写作方法,它能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小编收集了以小见大技法,欢迎阅读。

所谓“以小见大”就是从比较大的政治、思想、社会背景中,选取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某一个侧面作为突破口。作者选定这个“点”后,要从这个典型的侧面挖掘并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内涵,从而引伸出含义深刻的主旨,从小处入手来揭示深刻的社会主题,这种方法在作文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诸如祖国、生命之类的较抽象的作文题,这类题目范围很大,看起来有很多话可写。但一动笔就发现脑子里掌握的东西全是些大道理,写出来较空洞,跟政治书上的观点一样,一点作文的味道都没有。怎么办?这时你可以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

什么是以小见大的方法?就是采用小事情来表现大主题的写作方法,它能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比方说,写一篇以生命为话题的文章,如果你写生命的意义之类的内容,就很难写好。而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却可以绕过这些空泛的东西,给人以更生动可感的形象,如写与病魔作斗争的中学生,如写时时刻刻给予你关心的父母,如写下岗后再就业的工人等等。七年级上册《散步》一文写一家人一起散步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这平常的小事,却体现了浓浓的亲情。再如朱自清的《背影》,父亲为儿子买桔子这事可谓小,但作者能从中道出“父爱”这一感人的主题。

采用这种办法应注意的是:

一要注意你所选择的小材料和你大的观点有相似性,能统一起来。

二要注意在运用小材料的过程中,不要动不动就空发议论。

三要注意运用的材料具有典型性。

下面我们以“尝试”为题目来看一下如何以小见大。

「立意探讨」每个同学都会有尝试的经历,人们对事物的了解总会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经历许多次的尝试。比如做试验,如果自己第一次做实验失败了,就会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每每看到别人做实验时,自己心里直羡慕,却又“不敢越雷池一步”。在老师和同学的多次鼓励下,终于第二次拿起了化学试管……文章结尾就一句话:“第二次尝试成功了!”即使文章语言流畅,情节波澜曲折,但因只画龙不点睛,文章依然没有值得品位咀嚼的地方,立意也缺乏深度。如果写同一题材,在结尾处加上议论的语句,就会使人眼前一亮:“那‘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第一次尝试固然是可贵的,然而更可贵的是尝试着从失败中站起来。我想,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刻,也就是尝试着战胜自己的时刻了。”结尾几句使得文章“万丈高楼平地起”,寻常中顿见奇崛,这巧妙的点睛,虽在情理之中,实属意料之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年中考作文指导:作文的开头的几种常见方式

全文共 1451 字

+ 加入清单

要想写出好的作文就要了解一些好的写作技巧,小编收集了作文的开头的几种常见方式,欢迎阅读。

1、开门见山式所谓“开门见山”,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写文章时直截了当入题的一种写法。如《谈骨气》一开头就亮出观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白杨礼赞》一开头就触及题旨:“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种方法在各类文章的写作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占有很大的比例。它的表达角度,可以是开头直叙本事,也可以起笔点题;可以开宗明义揭示主旨,也可以单刀直入点明敌论。如此等等。由于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不枝不蔓,所以应为考场作文开头的首选方法。

2、背景渐入式自然科学告诉我们宇宙是一个大系统,社会科学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又是一个大系统。一棵树是在一座森林的系统之内,一片叶又属于这棵树的系统。一个人属于社会这个系统,一根指头又属于这个人的系统。因此,任何单个事物,任何一种现象都离不开它所属的系统,即它赖以生存的社会背景或自然背景。如《孔己已》开头:“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可以随时温酒”。《在烈日和暴雨下》开头:“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这些开头或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节令、气候或阐述论题的背景、环境等。在考场作文时,有些题目乍一看,觉得突兀,不可捉摸,但联系背景一想,便豁然开朗了。如1999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联系近几年的科技发展,克隆技术的问世了,基因可以移植了,航天技术更是突飞猛进。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持续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联系这些背景,文章的内容可写了,联想与想象也便有了立足点了。

3、设问置疑式先倒叙事情的结果,设置悬念,或先设问破题,引起说明或议论。如《枣核》的开头:“动身访美之前,……可是却很蹊跷。”又如《万紫千红的花》开头设问:“花为什么会有各种美丽鲜艳的色彩呢?”这种开头方法,其目的是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趣,同时增加文章的曲折,显现文章的布局之美。这种开头技法在中考作文中的频率很高。当然,这种开头形式要注意巧妙运用,避免单一、或追求形式上的好奇。(其实,这种开头的形式是很丰富的,如:①先提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②先截取一个精彩的事件片断。③先交待一个起线索作用的物件。④先安排一个引发故事的场景。⑤先介绍与故事情节紧密相关的人物。

4、名言警句式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可以达到吸引读者,帮助突出中心的作用。如《回声》开头引用了艾青的一首诗。《怀疑与学问》开头引用了程颐的话:“学者先要会疑”等。这种开头法,也是一般考生容易掌握和便于使用的方法。试想,哪个考生记不得几首古诗,几句格言,几条名言呢?考场作文,因题而异,相机引用,又何乐而不为?名言警句式开头运用得自如,往往能增强开端的气势,使人感到突兀、峥嵘、高远。当然,引用时要尽量准确,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

5、精辟设喻式开头设喻,以引起读者对要说明的事物或道理的兴趣。如《中国石拱桥》开头:“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马说》开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以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为喻引出中心论点,精辟设喻式多用于议论文的开头,它能使文章发端新颖,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和表达效果。既然是“设喻”,就得注意所言之“他物“与本题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不能牵强附会。此外,还有抒情议论议式,刻画人物式等开头法,在此不一一赘述。总之,考场作文怎样开头,这决定考题所规定的内容,文章的性质和考生独特的构思。各位考生拿到题目后,勿必三思而后行,切忌草草了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考作文指导:如何写出清水芙蓉天然饰

全文共 1925 字

+ 加入清单

如何写出“清水芙蓉天然饰”的文章?我们可以考虑从如下几个方面去行文。欢迎阅读。

一、自然真切的情感体验。苏轼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认识事物时缘于我们站立的角度不一,得出的结论也会迥然不同,我们评判一篇文章的优劣时,也是如此。但是,在诸多的评价标准中,“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写作者的情感如潺潺的水流,或急或缓,急时水花四溅,缓时波澜不惊,看似不同的状态,却都听从于内心的节律、心灵真实的声音。感动人心怀,引起人共鸣的是作者情真意切的生活体验,这样的情感毫无矫揉造作之态,因为这是作者抒写自己生活的感受,是对世界、社会、人生观察后的提炼。一篇文章情感所达到的感染力,并非是几段华丽的辞藻可以比拟的,语言往往只能暂时地迷惑读者,而情感却可以俘获读者的心,当然这取决于写作者的姿态,一个写作者只有以自己的心灵去贴近生活,才会发现生活中温暖、感动的瞬间,也才可能感动自己,打动读者。我们且看一看王家铮同学《温暖的记忆》中的几处文字:

门口的麦当劳叔叔依旧驾着脚,满面笑容地坐在那里,热情地迎着过客。隔着透明的玻

璃可以看到里面的人们享用食物的情景。一位妈妈临窗而坐,微笑地看着自己的孩子飞跑

过来,稚气的脸上闪着大大的笑容。妈妈宠溺地抹掉了他嘴边的番茄酱。

天气微寒。而心却不禁因看到的这一幕温暖起来——曾经,我与妈妈也如这对母子一样,坐在这温暖的大厅里。

这是一段典型的细节描写。小作者随着由外及内的视觉转换,先用“驾着脚”“笑容满面”简笔勾勒了麦当劳叔叔的热情,自然令人见其形而暖于心;继而描绘了餐厅内一对母子的温馨一幕,妈妈“微笑地看”“宠溺地抹”,儿子“飞跑”和“大大的笑容”,见其景而感于心,看到这一情景的小作者的心霎时被温暖俘获了,暖流如涟漪在心中荡漾开去。这一眼前的温暖勾起了作者记忆深处温暖的印记,因而下文温暖记忆的叙述和对如太阳般温暖的母爱的歌颂就会更加显得自然得体。

我记得那是一个明媚的冬日。温暖的阳光照在我身上,也照得妈妈金灿灿的 ,我从未觉得妈妈竟如此像太阳。

读到此处,“母爱如太阳般的光辉温暖人心”是那么掷地有声,我们是否也被作者的真情所折服了呢?

二、平而不淡的内容选择。“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我们的写作可以选取那些气势恢宏、波澜壮阔的事件,但更多的时候我们还是要返身关注自己周身的生活,从细微处去见精神,从平淡中去悟事理,因为只有关注自己生活的人,才会去关注天下。如果我们能在为众人忽视的平淡细微的生活里,用心觉悟出生活的另一番滋味,那么文章方显生活的纯美。江玮杰同学的《期待之后》可以给我们这样一种写作的思考和借鉴。文章没有宏大的叙述,只是写了一段日常琐事——父亲邀我和他一起散步。生活中我们和父母一起散步的记忆不可胜数,然而都全然忘却了,因为这些经历确乎平淡以致于你的内心没有给它们停留的空间,最终烟消云散,遗忘殆尽。可是,江玮杰同学从平淡的散步中,却明悟出期待之后的意义:

我忽地明白,花苞有了期待之后,鼓起了勇气,才使大自然万紫千红;雏鹰有了期待之后,下定了决心,才能飞翔于蓝天之中;种子有了期待之后,坚定了毅力,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期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期待之后,付出于实际行动,这才是最重要的。

三、闲淡随意的叙述笔调。19世纪美国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家、哲学家、《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毕业于世界闻名的哈佛大学,他没有像他的大部分同学那样选择一条荣耀辉煌之路,经商发财或者从政成为明星。他平静从容地选择了瓦尔登湖,选择了心灵的自由和闲适。我们的写作,犹如梭罗选择的生活,自由自在,简朴自然,随意从容,如是,我们的心灵得以自由舒展,我们的思想得以纵横驰骋。刻意而为的写作,往往会适得其反,还记得“东施效颦”的故事吗?西施的一颦一蹙,美在其中,引人驻足,是自然之美也;东施刻意模仿,装腔作势,令人厌恶,是造作之丑也。我们写作可不能学那“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的西施,不故弄玄虚,不刻意雕琢,只须娓娓道来,自然写之。林丛竹同学的《开窗》就是这样一篇自在随意的范文。全文从起床说起,写到开窗,详细描写自己尝试打开窗的过程,我们来欣赏其中某些文字:

我心想会不会还不够用力,于是双手抓紧把手,用上全身的重量,试图将把手压下去。可是无论如何,它都没什么反应。

我又重复了几次,均无成效。等了半天,我已是十分焦躁,甚至有了砸窗的欲望。……

于是我静下心来,开始观察那扇窗。出于尝试,我将把手向上一推。没想到,它居然被推动了。最终,轻轻松松,窗户就这样开了。

读过全文,你会发现她的笔触轻快简单,似乎和你在聊一段开窗的经历和感受,而就在这漫不经心地叙述里,完成了对生活的体验和思考,我们不得不佩服小作者的才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中考环保作文写作指导

全文共 2300 字

+ 加入清单

环境污染问题已然是严重的问题了,我们要重视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应该是并驾齐驱的。没有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就无法实施;而只顾经济发展,不注意环保,对人类来说无疑是一种自杀行为。当某一天,曾经很蓝的天,曾经无比清澈的河水,曾经满山绿色汇成的一片无边的海洋都远离我们而去……我们才觉得今天对自然掠夺式的的索取所导致的资源枯竭,环境恶化是一种犯罪?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破坏环境,不注重环保,到时候,不但经济不能发展,就是人类的人类小命也难保全了。

请以“环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自选体裁。(4)不少于600字。

写作导引】

环保,是当今社会叫得最响亮、在各种媒体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语,也这是摆在当今世界各国人民面前的一个最沉重的话题,环保与发展,更是人们关心的焦点和热点。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的发展,环境破坏日益严重,各种污染更是越演越剧,已经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制约着未来的发展。环保与发展密不可分,正如话题导语所说:“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应该是并驾齐驱的。没有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就无法实施;而只顾经济发展,不注意环保,对人类来说无疑是一种自杀行为。”我们不是说要保持经济的高增长吗?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吗?那就必须让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这两架马车并驾齐驱,切不可以厚此薄彼,顾此失彼,倚轻倚重,有所偏废。

写作这个话题,不但能够考查同学们对现实生活的关心程度、队事物的观察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同学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对社会责任的良知。只要同学们平时关心时事,善于思考,注意环保与发展信息的收集,就不愁无话可说。

话题的导语说得很警醒。不但阐明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而且深刻地指明了不注意环境保护会带来的恶果,并告诫人们,必须注意环保,否则“不但经济不能发展,就是人类的人类小命也难保全”。循此,我们就不难早准作文的重点、立意的关键、选材的范围、写作的方向了。

例如,我们可以驰骋想象,将地球比喻为“地球村”,采用对比手法,回忆过去,审视当今。想当年,我们走进森林,可以看到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的欢愉;走进溪流,我可以分享到鱼翔浅底、水流湍急的乐趣;走入大山,可以领略到高山青翠、奇石嶙峋的壮美,而今呢?欢愉在逐渐消逝,乐趣在不断锐减,壮美在不断黯然,以此来唤醒每个“村民”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我们还可以从“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出发,阐明环保的重要,阐明环保与发展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人类长久的发展和福利,我们必须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

总之,只要我们开阔思维,善于思考,紧扣话题,就不愁造不到灵感,造不到素材。

夺命的雾霾作文

2013年,如果要问哪个词最吸引人们的眼球,当属雾霾二字。它就像坐火箭似的迅速窜红起来,走进人们的视野和生活中去,它太火热了,火热得让人整天提心吊胆,生怕哪天躺进医院。

每天早晨,爸爸骑着电动车驮着我上学,我爷儿俩时常在灰雾笼罩的天气中,穿行于被堵塞在马路上排着长龙的汽车,虽然我戴着口罩,仍然抵挡不住众多汽车尾部散发出浓烈的废气味道。好不容易品尝过汽车废气味,我又迎来路边一个个敝开的建筑工地,那工地上随风卷起的灰尘,向空气中飘散,灰尘毫不留情向我的眼睛灌去,狡滑灰尘颗粒“躲”进眼里就是不出来,害得我用手直揉眼晴,泪水夺眶而出,跟个小泪人似的。

最让我难忘的是今年四月的一天,从天气预报得知,这本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可早晨上学出门,天空大雾弥漫,此时的太阳不知害羞地躲到哪里‘闭门谢客’了。无奈,我还是像往常一样,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当爸爸骑车带着我骑车经过一个路口时,一起车祸发生了,一辆轿车驾驶员由于前方视线不清,将一位正常骑车送孙子上学的老人碰了,老人和孩子裁到在地,老人顾不得还在流血的脚,爬到孙子面前一边抱到满脸是血的孙子,一边向路人求助,原本打电话报警的驾驶员,在路人先救孩子的喊声中缓过神,他赶紧抱着受伤孩子,拦下一辆出租车将孩子送往医院。目睹车祸的一位骑车市民感叹道,这雾霾该死的天气。我至今不知那天在雾霾中受伤爷孙伤势如何,衷心祝愿他俩早点康复。

今年放暑假,妈妈带着我一趟乡下外婆家,虽然,乡下的交通不方便,也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夏天晚上的蚊子特多,但是,我还是喜欢乡下,每天早上呼吸着带有泥土芳香清新空气,望着远处的青山绿水,让久住城市饱受雾霾的人,顿时充满一种心旷神怡的感受。有一次,外婆曾经问我,什么是雾霾。在没有多少文化水平的外婆面前,我装起秀才摇头晃脑,把平常自己在网上看的有关雾霾知识道了一遍,雾和霾两个本不相干的兄弟聚到了一起,对大气造成空前的破坏,雾霾里面却含有各种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其含量是普通大气水滴的几十倍,对人体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尢其对人体呼吸系统伤害最大,可以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哮喘发作等疾病。面对我的这番解释,外婆听得云里雾里,最终外婆摸着我的头说,我听明白一点的就是雾霾对人体有害,你有时间就多到乡下来住,远离这害人雾霾。

离开外婆家,我又回到城市,面对这座自己生活和学习的城市,我要呐喊,夺命的雾霾,请你离我们生活远点,我们需要的是清新的空气,绿色的家园。为此,我们要让污杂工厂搬出城区,城区不要再出现裸露工地,倡导环保出行,减少汽车尾部排放。

点评:作者深受雾霾之害,因此能用文字来反映自己的所见所感,这对那些总感觉写作无素材的同学来说,应该是个很好的启发,让我们都拿出笔来写自己的生活吧!作者善于对比,行文自然,描写很有功力,能让人对雾霾之害深有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考作文指导:话题作文的写作技巧

全文共 51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话题作文是今年来的中考作文的热点,下面小编带来话题作文的写作技巧,一起来看看吧!

话题作文要求宽松,没有审题障碍,看起来比较好写,但恰恰是因为这一点,往往易让学生走进误区。因此,以下几点尤其应该引起注意

1、不要把话题当文章。

话题作文的导语提供的是写作范围,并非作文题目。人家的话题是什么,你就以什么为题,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不应有的失误,出力不讨好。

2、不要以为“文体不限”就是“不要文体”。

如果不管文体,信马由缰,文章就会不伦不类。所以一定要选定一种文体,然后按这一文体的有关要求写作。

3、不要摘录导语。

不少考生误将导语作为材料作文的“材料”,一开篇就“引”入文中,然后才开始或编述故事,或展开议论,这样的开篇自然也就成为文章的一大败笔。

4、不要泛泛而谈。

有些学生“拿”起话题就写,根本没考虑“大题小做”,浮光掠影,泛泛而谈,致使作文中充满了大话、假话、空话、套话,全文找不出明晰的中心。

5、不要游离“话题”。

少数同学对“话题”不假思索,写出来的文章根本没有触及话题,甚至与“话题有关的词眼也找不到,完全成了自由作文。因此,写作前一定要读懂“话题”,写作中一定要扣住话题。其实,有的文章只要在恰当的地方点示一下话题,文章就不担心离题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考作文指导:灵活构思作文

全文共 753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在写作文之前,都会对作文有个大概的理解,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灵活构思作文,欢迎阅读。

构思就是根据文题或材料,结合要求,对本次作文在心中进行全面的考虑。曹植七步成诗令世人叹为奇才,左思十年写成《三都赋》以至于洛阳纸贵,其功夫全在构思上。那么,考生该如何运用灵活多变的思维来开创考场作文构思方面的新局面呢?

一、角度要“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说明了一个道理:对于同一事物,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就会有不同的视觉效果。也就是说,越是常人不易想到的写作角度,越是奇妙无穷。考生在构思考场作文时,如果能从常人不易想到的角度入笔,切入生活、表现生活,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顺序要“活”。“文似看山不喜平。”巧妙的构思还体现在对情节的设计上。文章情节必有高潮。没有高潮,情节就没有起伏,缺少波澜,难以吸引读者;而情节的高潮需要组织和铺垫。靠什么来铺垫?就要靠制造强烈的悬念,为高潮蓄势。它就好比把一条河拦腰堵上,堤坝上游必将积蓄起更大的能量,这样开闸放水时才会形成更壮观的景象,收到预期的效果。

三、方式要“活”。反弹琵琶,逆向思维,往往会使你的文章另辟蹊径,熠熠生辉。文章的构思以“反”为主,以“正”衬“反”,以“反”写“正”,发人思考,令人耳目一新。如果大家都用第三人称叙述,你不妨用第一人称甚至第二人称叙述;如果大家都以叙述性语言为主,你不妨以描述性语言为主,等等,不一而足。

四、结构要“活”。文章的结构要灵活多变,一波三折,曲径通幽。在众多方法中,“抑扬法”尤为多见,考生屡试不爽,运用时对写作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意料,从而使文章收到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悬念法”更是频频出奇招,构成文章悬念的技巧一般为“起悬—垫悬—释悬”,娓娓道来,言有尽而意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年中考作文指导:如何在作文中进行细节描写

全文共 1962 字

+ 加入清单

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小编收集了如何在作文中进行细节描写,欢迎阅读。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指人物、景物、事物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它是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同样,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形象。

小学生在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不能将事物说清楚,没有围绕中心把重点内容写清楚写具体,缺乏细节描写。这样作文,不生动,不吸引人。只有在写作时,将事件中动人的细节描写出来,才能够表达真情实感,这样的作文才充满生机有灵性。

范例1、春天到了,柳树的枝条,从冬日的凝重变得鲜亮了,暖风一吹,几天的光景,柳树就抽出嫩绿的枝条,长长的软软的,像歌谣,像琴曲。鹅黄的叶片从柳条凹处冒了出来,像面鱼,像眉眼。那一厘米长的叶片上密布着细小的茸毛,散发着婴儿般清新的气息。临水的枝条,垂入清清的河水里,与水波嬉戏与鱼儿低语,顶端的枝条与风儿谈心与鸟儿共喝……

这是描写春天柳树的一个片段。小作者抓住了柳枝和柳叶的变化,将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进行细致描写。抓住枝条的变化,由鲜亮变得嫩绿,叶子从枝条上冒了出来,叶片密布着“细小的茸毛”,这样细致刻画春天的柳树,将柳树的生命力活脱脱的表现出来,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范例2、龙虾有一对又细又长的触角,不停地左右摇摆着,活像戏剧里的武将。眼睛圆溜溜的,黑的发亮,如果你用手一碰,它的眼睛马上缩了回去,你拿开手它就又凸了出来。它的背一拱一拱的,活像一个驮背的老公公。尾巴有五片,打开时就像一把折扇,又像几片红色的花瓣,有时还听到沙沙的声响,如果遇到强敌,它就把尾巴一撅,迅速后退,逃之夭夭。

这一段小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出长着又细又长的触角,圆溜溜大眼睛,一个鲜活的大龙虾捧在读者面前。小作者在写大龙虾时,弄清楚了龙虾与其它事物的区别,找到了龙虾的鲜明特征,并按着一定的顺序将自己独有的体会和感受细致地表达出来。这个龙虾才游在作文里。

大家都知道,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如画猪就要画出大耳朵,大肚子,画狐就要画出大尾巴,尖尖嘴。这样欣赏的人一下子就知道画的是什么。写作文时也是这样,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细致描述,这样才能使读者知道你写的是什么,才喜欢看下去。如在描写人物时,就要用自己的慧眼将人物独有的特点描写出来,这样才能达到凸显人物形象的目的。

范例3、我的爸爸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个子不高,胖胖的,脸长得黑黑的但有些紫,一双不大的眼睛,总是闪着亮光,眉毛散乱地横在眼睛上,嘴皮厚厚的,上嘴唇有些向上翘,遇到生人总是嘿嘿的笑。妈 妈常说爸爸有些傻。

当我们看到这一段描写时,一个憨厚勤劳的农民形象就浮现在脑海里,尤其是脸黑黑的还有些紫,嘴唇厚而翘着,遇到生人总是嘿嘿的笑更能将爸爸的老实忠厚的样子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这就是对人物外貌细致描写的结果。

范例4、小妹妹见没有人理她,就一屁股坐在地上,搓着双脚,双手捂着眼睛,嗷嗷的哭了起来。我和妈 妈都假装没有看到,各顾自己的事。这时她将双手指缝裂开从指缝里东瞅瞅西瞧瞧,见我们还是没有理她,她的哭声变低了,不时的还振振有词:“坏姐姐,我再也不跟你好了,有好吃的我永远也不会给你留了,都吃掉——都吃掉!”“呜呜……”

这段描写真实的再现了一个顽皮有心计可爱的小妹妹,读后一种喜爱之情油然而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效果呢?我们不妨看出,小作者抓住小妹妹的个性在特定的环境下,结合小妹妹的动作语言等把她细致地表现出来,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但是千万要注意:描写人物要准确写清楚人物的语言细致地刻画好人物的动作神态,这些都是自然而成的,而不是将此割裂开来而叙述的。有些学生写人物时总是这样描写:妈 妈说,爸爸说等等。没有什么表情,更没有什么动作,只是一味的说,这样就呆板了。“于细微处见真情”。这段细节描写,丰富了小妹的形象,使小妹妹有血有肉有灵魂,而且把小妹妹与众不同的个性凸显出来,从而使小妹形象更鲜活。

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细节描写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此。“不到西湖看山色,定应未可作诗人”大千世界千变万化,在生活中,我们要细心观察,在写作中,要将自己看到的和独有的感受细致地描写出来,所描写的对象才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总之,细节虽小,但不可小视其作用。好的细节描写能够使人物性格鲜明,增强内容的真实性、生动性和感染力。细节描写是场面中的一个个点,没有它也就构不成精彩的场面;是情节中的一粒粒珠子,失去它情节就不会连贯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年中考作文指导:作文的立意要切题

全文共 2358 字

+ 加入清单

一篇作品内容丰富,而主题思想不明确,就好像行尸走肉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7年中考作文指导:作文的立意切题,欢迎阅读。

立意又称为主旨。它同我们通常所说的主题和中心思想的含义大至是相同的。?作一篇文章,它的立意是非常关键的。明末清初大学问家王夫之曾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 字 、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而当代著名作家、学者唐?也曾说过: “明确作品的主题,正是最初帮助我们从乱麻中理出头绪,告诉我们怎样从丰富复杂的生活 中动手概括和注意提炼的关键……一篇作品内容丰富,而主题思想不明确,就好像行尸走肉 。”可见一篇作文的立意非常重要。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确定文章的立意呢?

立意要切题

怎样才能算是切题呢?我们就拿1994年高考作文《尝试》为例来作一下说明。从作文题目可 以看出,这是一篇单纯的命题作文——一篇简单记叙文,要写好这篇考场作文,正确理解“ 尝试”的含义是最重要的。尝试,即第一次有意识地去做某事。“尝试”是主动的行为,不 是被动的、偶然的行为、经历或遭遇,不是对生活的被动体验、感受等。所谓“主动”,就 是主人公面对一种新的情境,从主体意识中萌发出来的想要一试身手的愿望和追求并付之于 行动(包括心理行为),并在此后获得了思想、情感上的收获、经验、教训等——这种主动行 为并不排除主人公在他人的鼓励与引导下所进行的尝试。? 在作文中我们可以写许多尝试性的事件,

如:做饭、洗衣、缝衣、登山、划船、打工、游泳、学开车、作生意、早恋、跳舞、吸烟 等等,正面的反面的都有。可是无论从正面写还是从反面写的尝试性事件都不是问 题的关键。关键在于要有正确的立意。例如,都写劳动,有人通过劳动的尝试,体验出劳动 的艰辛,父母的辛苦,劳动的伟大,读书的重要等,从而激发起 珍惜学习生活、发愤学习,决心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思想感情,得出“打工日当午,汗滴脚 下土,谁知手中钱,厘厘皆辛苦”的正确结论;这样才可以说是符合题意的,而有些人却得 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的结论,从而产生厌恶劳动,卑 视劳动的思想感情,这种意义显然不正确,思想内容显然是不健康的,因此 也是不切题的。所以说,问题不在于写什么事件——正面事件如果没有正确的立意,肯定写 不出好作文;反面事件如果有正确立意,也可能写出质量上乘之作。?要想写出切题的文章,我们通常可以抓住以下三点来重点把握。?1?准确?所谓准确的把握题旨,就是要正确的理解题目的基本要求即明白题目究竟要求我们写什么。 比如我们现在有这样一个小作文,题目为:任选诗中的两种鸟,展开想象,以《××与×× 的对话》为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对话片断,诗如下:?鸟的评说?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黄鹂说百灵?声音悦耳动机不纯?百灵说最无原则的?要算那鹦鹉?鹦鹉说喜鹊?生就一副奴颜媚骨?喜鹊说苍鹰好高鹜远?苍鹰说麻雀寸光鼠目?……

试举几篇为例来说明:?〔例文一〕?麻雀与燕子的对话?在一个树木茂密的山岗上,居住着麻雀、燕子、黄鹂、百灵、还有鹦鹉、喜鹊、苍 鹰等鸟儿 。它们整天在这个茂密的树林里吵吵嚷嚷,争论不休。它们是为了争夺食物吧?不,它们在 这里是为了炫耀自己在百鸟中的本领,想取得比别的鸟们优越的地位。吵得最凶的要数麻雀 和燕子了。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并不示弱,她一边报复麻雀一边嘲讽麻雀一边嘲 讽黄鹂,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黄鹂呢,又说百灵声音悦耳但动机不纯……她们就这 样互相揭短,互相攻击着。看来,鸟儿没有宁日了。?〖HT〗这篇文章,小作者显然是没注意审题,没有正确把握题旨。题目要求写的是对话的片断,而 小作者所写的小文章虽然与所给材料有关,但无一句是对话。这篇短文只是对诗的一种 概述和转述,是对材料重复的叙述。 ?〔例文二〕?麻雀与燕的对话?麻雀是生就的家鸟,只会在屋檐下树枝上做巢,居住在巢里或栖息在树枝上,喜欢 成群结队,叽叽喳喳地绕着人们的房舍觅食,在田野里偷谷子吃。一天,她们碰上了燕子。 燕子是冬飞南夏飞北的候鸟,麻雀不能理解燕子何以要那么不顾疲劳的长途远飞。 冬天,燕子又要飞走了,麻雀议论了:“看我们姐妹,冬天不怕冷,你们厚厚的羽毛还不保 暖吗?你们为什么不能象我们一样常年住在北方呢?真是些儒夫!”燕子无言以对,她怎能解 释得清呢?心想:我们是多么的与众不同呀!我们身体的特征让我们必须随着季节冷暖的变化 而南来北往呀!?〖HT〗这篇文章,小作者也是没有正确把握题目要求。文章以说明、叙述为主体,两种鸟之间没有 对话,只有麻雀对燕子说了一些话,但是燕子什么也没有说,只有心理活动而己,显然不符 合题旨的要求。?

黄鹂与鹦鹉的对话?在广州工作的叔叔回家看望奶奶,带回两只可爱的鸟,一只是黄鹂,一只是鹦鹉。 鹦鹉见有 人来就会说:“您好!您好!”“欢迎!欢迎!”一类的话,特别招人喜爱,而黄鹂会唱出动听 悦耳的歌,也引得大家赞叹不绝。可是两个鸟常常互不服气:你青睐这个鸟时,那个鸟不免 有些妒意。有一天,正当我赞美黄鹂动听的歌声时,只见鹦鹉撇撇嘴说:“她唱得好听,还 不是凭她妈给她的一副好嗓子,自己有何能耐?”黄鹂也不甘示弱,抖抖美丽的羽毛,伸伸 脖子,尖着嗓子说:“她能言会道,又怎么样?她说的哪一句是自己的主见,还不是毫无原 则。”“谁没有原则?”鹦鹉叫起屈来。“就是她,就是她,不然,为啥有‘鹦鹉学舌’的 成语呢?”听着两只鸟的争论,我陷入了沉思。?〖HT〗在这篇作文中是以叙述为主体,作者转述出鸟儿的争论,显然不是直接对话:文中两种鸟分 别与作者的对话,作者殷勤地充当两种鸟的裁判并“陷入了沉思”,这不是两鸟的对话,真 不知作者“沉思”什么?这显然是立意不清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年中考写人作文写作指导

全文共 1020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身边生活着形形色色的人:熟悉的、陌生的、漂亮的、丑陋的、善良的、可恶的、顽皮可爱的、成熟稳重的、活力充沛的、慈祥和蔼的……怎样才能让这些人物在我们的笔下活起来呢?

一、精选事例,以事写人

写人离不开写事,因为人物的特点总是在具体事例中表现出来的。比如,《西游记》中写猪八戒贪财的品质特点,就是通过他把银子藏在耳朵里这件事来表现的。故而,写人的文章应以写事为主,事例可以使人物个性更鲜明,形象更丰满,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选择事例时应做到以下两点:

1. 选择的事例要小。“一粒沙里看世界”,从自己有切身感受的小事入手常常是达到写作目的重要途径之一。许多深刻的立意都体现在一件小事中,取材越小,所阐述的道理越能撼动人心,就越能写出情深深、意切切的佳作。

2. 选择的事例要精。能突出人物性格特点的事例一般比较多,我们可不能一写就是十件八件,一定要注意筛选,求精不求多,应该选择其中最能鲜明表现个性特点的一两个典型事例具体写,让人物的性格特点在事例中显现出来。

二、抓住细节,写出特点

每个人物因其年龄、职业、性格的不同而各具特色,写人的文章一定要写出人物的特点来。人物的特点可以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细节来展现。

1. 人物的外貌描写。每个人的外貌都有着与别人不同的特点,善于抓住外貌特点进行描写,是写人作文最常用的方法。描写人物外貌不要面面俱到,要抓住最能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的特点写,努力达到“以貌传神”的效果。

2. 人物的语言描写。“言为心声”,一个人的语言表达是其性格特征的镜子,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所以,写人一定要重视语言描写,要选择最有代表性的语句,来表现人物的个性和思想。人物的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和身份,老人有老人的语言,小孩有小孩的语言,不同的人说话的语气也不同。另外,人物的语言描写还要符合人物的特点,有的人说话直率、干脆,有的人说话则幽默风趣。

3. 人物的动作描写。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描写人的行为,就必须细心观察人物的动作,精心选择最准确、最恰当的词语进行描述,这样才能使人物立起来,才能写出生动、具体、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来。

4. 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心理描写可以深刻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使人物形象特色鲜明。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可以通过人物直接倾吐内心世界的方式,也可以通过与语言、动作相结合的方法,共同透视人物内心深处的秘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年中考作文指导:自然开合

全文共 1500 字

+ 加入清单

所谓顺题开头的方法就是说,审好题,编好提纲以后,立即动笔写,凭一时的灵感和意念,应顺其自然,小编收集了自然开合,欢迎阅读。

这里的“开”指文章的开篇,也就是文章的开头。“合”指文章的收束,也就是文章的结尾。考场作文常常采用顺题开头和自然结尾的写法,因此叫做“自然开合法”。

所谓顺题开头的方法就是说,审好题,编好提纲以后,立即动笔写,凭一时的灵感和意念,应顺其自然,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事实上,好的文章开头都显得十分自然,丝毫没有造作之感。如“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她的背影”,开篇点题;“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开头朴素自然,直接交代时间和事件。

所谓自然结尾的写法就是说文章的结尾不必刻意去雕琢,要顺其自然,无话则止,自然结尾。也就是说,写完了就停笔,不考虑用什么方法来结尾。我们书中所说的“余音绕梁”、“归纳小结”、“卒章显志”、“末尾号召”等等结尾方法,都可以使用。

总之,行文要求顺题开头,顺理成章,自然结尾。但是自然开合法并不是说开头可以天南海北胡扯乱谈,恰恰相反,自然开合法不但要求开头结尾速度要快,文字要干净利索,而且要求文章一开头就要紧扣文章的中心思想,顺理成章,把文章的中心思想表达清楚了就势自然结束,不再画蛇添足。

当然,掌握自然开合法,要有一定的写作常识,并经过一段时间的专门训练才能运用自如。一旦熟练地掌握了这种方法,不但行文快,而且文章的内容也新鲜、活泼,结构紧凑。

[例文欣赏]

我的胡子

邓雨萌

自上中学以来,我便多了一个麻烦:我长胡子了!

最先发现它的不是我本人,而是我的同学。有一次与同学交谈,突然对方像发现新大陆般地指着我的下巴说:“嗨,老兄,你长了几根胡子了。”我一摸,还真是的,回家一照镜子,嗯,还好,不长。于是也并不把它放在心上,而任其生长,又不是癌细胞,碍我什么事呢。

可是,时间一长,烦恼便由它而生了,因为我的胡子已不限于下巴上几根了,而是长了络腮胡,这使得我原来就小的脸显得更小了,但我并不怪胡子的喧宾夺主。不是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吗?我长了这么多胡子办事还会不牢靠吗?我便常以此为豪。说烦恼是因为同学们常盯着我的胡子看,有的还动手摸一摸,好像我这胡子是稀世珍宝。可这个一瞧那个一摸,我就着实有点不好意思,常常显得很窘。可是我的嘴却不软,故意略显自豪状地说:“这是长大的标志哩。还有,你们仔细看看,我这多像马克思他老人家的胡子啊。”

让我更窘的还在后头哩。

有一次我在写作业,忽然听见后面两女生轻声议论着,话题便是关于我的胡子。我还分明地听到其中一个女生说:“不信,我喊他一声,他一回头,你就自己看吧,到时看你信不信。”你知道吗,我当时真不知如何是好,只装着非常投入地看书的样子不理睬她们。可你别说,她们倒很大胆地指使一男生来拉转我,眼睛便直盯着我的下巴看,我怒不可遏,睁大眼睛说:“干什么?”她们却嬉皮笑脸地回答道:“哦,只不过想一睹马克思式的胡子。”说着的时候,眼睛直直地盯着我看,弄得我好窘啊,脸都红透了。

类似的事在我的生活中很多很多,恼得我有一天晚上用拔毛的夹子把下巴上的胡子拔了个精光。可是事与愿违。第二天起床,得意地用手一摸,呀,怎么又有了?一照镜子,“尖尖角”般的胡子碴又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了,唉,算了吧,毕竟它是我长大了的一个小标志啊。

现在我上九年级了,仍有同学议论我可爱的马克思式胡子,但是像上面所提及到的两个放肆女孩儿没有了。我现在倒挺怀念她们了,我想我的烦恼----胡子,肯定为她们增添了一道可爱的风景和许多乐趣。既然如此,我又何必为之烦恼呢?

哦,我的胡子,别人眼中的一道风景,别人眼中的无限乐趣,你不再是我的烦恼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考作文指导:写景对比开篇法

全文共 43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对比开篇法,把两个同类的景物放在一起,去进行一褒一贬或一扬一抑,而构成对比。使用这种方法作为文章的开篇,叫做对比开篇法。

使用这种方法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读者能更好的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意图。

使用这种方法应注意:

1、要明确的表现出赞扬什么。

2、对比的范围要因人、因事、因景而异。

3、对比开篇只在开篇局部进行。

4、对比多用转折句式,要委婉自然。

例文:

初春的夕阳

人们都喜爱观赏朝阳,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候的壮观景象。许多中外名人都热情地歌颂过日出,海涅就曾记述过在布罗肯高峰看日出的情景。善于观察大自然的屠格涅夫,对于日出,也作过精湛的描绘。但古往今来,人们对落日的观赏,描绘、吟咏却比较少。虽然古人也曾留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但是总写得有些萧瑟之感。

那绚丽多彩的夏,我不喜欢她,她太热情;那果实累累的秋呢,我也不爱她,她太深沉;那冰冷刺骨的冬,更让人感到她的冷酷无情;只有春,那婷婷少女办的春,那充满活力的春,那生气勃勃的春为我所爱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