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的一生的作文(实用20篇)

五一劳动节来了,带着我的期盼来了。今年的五一劳动节大家都到齐了,大家准备全家人去游玩。首先,大家去的第一站是家附近的橘子洲头。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我的一生的作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1203

作文

825

毛浙东一生关于读书的20个故事

全文共 8770 字

+ 加入清单

毛泽东,湖南湘潭人。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辛亥革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11月,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领导长沙、安源等地工人运动。1923年6月,出席中共“三大”,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1924年1月国共合作后,在国民党第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都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曾在广州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主编《政治周报》,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1926年11月,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

毛泽东一生读书的20个小故事

1、上帝放他一天假,毛泽东会在干什么?

有一天,上帝对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三人说:你们明天都不要工作,爱干什么干什么去吧。毛泽东干什么,他肯定是睡懒觉,而且早晨起来以后也不一定起床。我们知道他的床是一张硕大的床,里边低外边高,外边睡人,里边一半是放着书,他随手拿出一本书就看,甚至看上一天也不下榻。周恩来头天晚上回去高兴地对邓颖超说,“小超呀,明天放假,咱们是不是请赵丹、张瑞芳他们到家里来作客,一块儿热闹热闹呢?” 这些人都是电影演员,周恩来非常喜欢文艺,他年轻时候演过话剧,而且是演旦角,就是客串男扮女装那种的,他会跟这些朋友欢度一天。这两种选择背后体现着什么样的文化含量呢?毛泽东是一个沉迷于书本的领袖人物,肯定是站在此岸,设想彼岸的。一个上天入地、大悲大患,寻求于思想和未来的人;周恩来是一个一有闲暇就和朋友在一块热热闹闹欢聚的人,他肯定就是很善于、很乐于在群体当中实现自我价值的。这两种选择恰恰说明他们两个人的角色是非常恰当的。毛泽东是大军事家、大政治家,他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精神领袖;周恩来是新中国国务院总理的不二人选,因为他协调、主持群众、集体工作非常在行。

2、毛泽东读书过于广博令研究人员大为头疼

毛泽东读书的范围很大,哲学、自然科学、政治、军事、书法、报刊杂志等等很多,总结起来主要有十一大类。他读书很偏,一般常人很少去涉猎的书,他都去读,而且读了之后还去谈。比如说科幻题材现在比较多,但在1936年,长征刚刚到达陕北,他会见美国记者斯洛的时候,就谈到了一个英国的科幻作家威尔斯,他写了《星球大战》、《月球上的第一批人》,毛泽东引用威尔斯小说里面的话说“我们买一张车票从地球到月球”。相信在那个时代读过威尔斯的《星球大战》、《月球上的第一批人》这种小说的人很少,但毛就读了。而在50年代初,毛泽东又读到什么样的很偏的书呢?一个苏联科学家写的《土壤学》,他读了好几次,而且上面有很多批注。后来毛主席提出的“农业八字宪法”,就是“土肥水种,密保管工”的八字宪法。在相当程度上就是读了《土壤学》以后得到的启发和感悟。他读《红楼梦》,他不仅读这本书,而且还读一些研究《红楼梦》的著作,读《红楼梦》的一些考证。周汝昌有一本书叫《红楼梦新证》,里边考证到一个“胭脂米”,毛泽东就想方设法要去弄清楚这个“胭脂米”到底是什么米,花了很多时间去考证。

毛泽东在讲话和写作里边引用的一些话,研究人员后来在编辑和整理的时候,都想找到原始出处,但是一般都很难找到。毛泽东在延安讲话的时候曾经引用了一句徐志摩的话,他说诗歌让人读起来要像“银针之响于幽谷”一样。这是徐志摩的话,毛泽东就引用了这个话。后来我们去查,找了很多人,包括找了当时的现代文学史家唐涛,都记不住。后来到北京图书馆里面去查徐志摩留下来的一个全集样本也没查到。结果查到陈源的文章、鲁迅的文章也用过这个话。还有一次,毛泽东给丁玲写了一首诗,里面有“三千毛瑟精兵”,这是拿破仑的话,我们也查,在孙中山那儿查到过。就是说他读过的书对他的工作、他的话语、方式和体系都有巨大的影响,而且这都是很“偏”而“深”的东西。

最有名的,是林彪在1971年9月13号乘坐飞机外逃的时候,当时周恩来到毛泽东身边问该怎么办。有人提出是不是该把飞机打下来,它已经进入蒙古境内了。这时候毛泽东就说了一句话“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就由他去吧!”,意思是说由他去吧,就没有打。后来我们想到“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句话可能是有出处的,是不是俗语?后来到韶山那一带去验证,那一带也没有找到这样的话。后来想想是不是在哪一本书上看到的呢,也一直没有找到这句话的出处。后来有热心的读者和研究者告诉我们说,这两句话查到了,是清代嘉庆年间有一个人写了一本章回小说叫《何典》,那里面有。我们把书找来,很意外地发现,那里边有一些话是毛泽东在1974年的时候在中央会议上经常引用的,里面有一些这样的话“药医不死病,死病无药医”。这就说明毛泽东是读过《何典》的,而《何典》这部书我们当中知道的就是非常少的。这说明毛读书非常广博。

3、逝世前七个小时,毛泽东还在读书

毛泽东读书真正做到了“活到老,读到老”。毛泽东在延安的时候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他说如果再过10年我就死了,那么我就一定要学习9年零359天。毛泽东讲这个话不光是鼓励别人读书,而且他自己也做到了,而且“活到老,读到老,读到死”。为什么这么说?我们都知道毛泽东是1976年9月9日凌晨10 分逝世。那他9月8号在干什么?当时他是全身插满了管子,一会儿昏迷,一会儿清醒,但一清醒过来就要书,要文件看,看了多少次呢?看了11次,也就是说他苏醒了11次,要书要文件要了11次,总共的时间加起来就是两小时50分钟,就是9月8号那一天他清醒的时间是2小时50分钟,而这2小时50分钟都在看书,而最后一次读书、看文件是什么时候呢,就是9月8号下午4点37分,过了7个小时以后,他就去世了。

4、已是口不能言,毛泽还要关心国际大事

毛泽东临终前,有一次他突然清醒过来了,但是他已经不能说话了,这个时候,工作人员发现他的手指头往后扬,轻轻地敲了三下木床板。工作人员不明白,他敲三下木床板是什么意思呢?工作人员拿书出来给他看,他摇摇头。后来有一个精明的工作人员说毛泽东看过一个材料,当时日本在大选,参加日本大选的领导叫三木武夫,他敲三下木头,是不是要三木武夫的竞选材料?他赶快给他找来了,毛泽东就点了点头,他要的正是这个!这就是毛读书之执著。

5、《共产党宣言》,毛泽东读了一辈子

对毛泽东来说,一些经典和重要的书他是反复读,要真读,细读。他在延安写《新民主主义论》这本书的时候,把《共产党宣言》读过十几遍。他走上革命道路是1920年,毛泽东就是因为看了《共产党宣言》,才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信仰。到晚年他又找来《共产党宣言》英文版,同时专门找来一个懂英文的人给他讲解,他自己读完以后,还经常在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上写下一些批注,这本书他是真正读到老了。

6、毛泽东用大学问家的方式读经典

毛泽东对于一本经典和重要的书,他反复读,他还喜欢把同一个题材、同一个内容的书对照起来读。这已经不仅仅是读书,更像是做学问做研究了。比如说读屈原的《楚辞》,在1959年到60年代初,他一下子要十几种《楚辞》的注释版本对照地读,他每句话都要琢磨它的解释,朱熹的解释是一种解释,别人的解释也是一种解释,他都要看,这个是一些大学问家才干的事。

7、毛泽东提倡读一点反面的书

毛还特别强调,我们不光要读正面的书,马列的书,而且也要读反动的书。毛主席提出来,唯心主义的书要读,蒋介石的书我们也可以读一读。这句话是在 1957年时候说的。在他看来,只有了解和读反面的东西,我们才可能开拓思路。毛泽东说,要读蒋介石的书,我们有些共产党员和共产党的一些知识分子,恰恰是对这些反面的东西知道得太少,只读了一些马列主义的书,只能照着讲,单调乏味,讲话写文章都缺乏说服力。毛泽东讲话、写文章为什么生动有趣?我们看毛泽东在会议上的谈话记录,一看就是一上午,我是抽烟的人,看书一看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不抽根烟就不行了,但是我看毛主席的讲话记录,一个上午都沉浸在里面,即使没有抽烟,还是觉得津津有味。

8、毛泽东组建读书小组专攻大部头

毛泽东读书爱写批注,他自己读完以后还特别组织一个小组来边读边议。德国近代有一个大军事学家,写了一本书叫《战争论》,毛泽东在陕北为了了解战争,就专门组织了一个《战争论》的读书小组,每天在一块读十多页,读完以后大伙儿就各自谈自己的看法。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毛泽东又组织了一个政治经济学的读书小组,而且是把党内的大秀才叫了过去,在杭州呆了两个月读一本书,为什么?就是要总结里边的真理、规律。而他读《政治经济学》这本书的谈话,有人把它记录下来,后来出版,这里边有很多好的观点。改革开放之初,人们说不清我们社会主义到底处在什么阶段。我们今天熟悉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就是源于毛泽东在读这本书之后的一个重要谈话。毛泽东说:社会主义要分两个阶段,就是发达的社会主义和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改革开放之初,我们都认为我们是社会主义,这要找依据。当时好多人认为,我们社会主义还不发达,这也要找依据。找来找去,后来发现毛泽东在读《政治经济学》的时候有这个观点,说社会主义有不发达的阶段,这样一说,大家才慢慢接受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9、毛泽东从小立志“读书要为天下奇”

毛泽东在年轻的时候有一个外号叫“毛奇”。毛泽东在第一师范读书的时候,有四句话经常挂在嘴上。他说我们都是读书人,“读书要为天下奇”! “要读奇书,交奇友,创奇事,做奇男子”。“读奇书”就是一般的书不读,要读就读一些有大智慧的书;“交奇友”,毛泽东果然交了一批奇友——新民学会的那些成员。前两年中央电视台也放过一个电视剧叫《恰同学少年》,围绕在他身边的一些慷慨之士,后来大都成了非常著名的人物;“创奇事”,他缔造了一个共和国;最后,毛泽东是当之无愧的奇男子。打仗他是一流的军事家;搞理论他是一流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写诗他是一流的大诗人;散文也了不得。五十年代初,我们大陆在批判胡适的时候,那个时候胡适住在美国,有人就去采访胡适说,大陆正在批判你的思想,你有什么感想?胡适说了两句话:第一句,这证明我的思想还有批判的价值。第二句,客观地说,要论大陆白话文写得最好的还是毛润之!连胡适这个新文化运动的先驱,白话文的大家,都说毛泽东的文章写得好;搞书法,毛泽东的书法是很难学的,自成一体;读历史,毛泽东也是当然的历史学大家;搞政治就不用说了,政治领袖;搞国际战略,也是国际的战略大家,包括处理中苏关系,中美关系,从乒乓球这个外交开始慢慢实现。毛泽东他是中国历史上一流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理论家、散文家,又是史学家,一个人做到这份上该知足了。所以说,毛泽东年轻时候做奇男子的目标达到了!

10、毛泽东读书,读了就想去用

毛泽东年轻的时候读书,不是一般的读,他读完一本书,如果受到启发了,他就想去干。比如说1919年他在《新青年》上读到周作人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介绍有一个日本人在搞一个新政主义的实践,他对新政主义特别感兴趣。在1918年底、1919年初的时候,他到北京就打听周作人在哪儿,他就去找到了周作人,跟周作人谈了半天。1919年底,他回到长沙以后就组织人,在长沙岳麓山上面找到了一个地主,他要地主把这个地租给他们,他准备找些人在这几十亩地上实验他的新政主义。但是后来没成功,但是关于新政该怎么办?他写了一个详细的计划书。大家到这里来,怎么读书、怎么劳动,大家结婚,在这里办幼儿园,该办什么图书馆都有,他的计划书留下来了,但是他的实践半途而废了。

11、毛泽东下令,打土豪要保护图书馆

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要领兵打仗,找不到书看,非常苦闷。那个时候见到一本书就非常高兴,特别是在当时打下土豪,只要有书,他就眼睛发亮。有一次打下土豪以后,他就跟着警务员去找有什么书看,但是什么也没找到。毛泽东回来以后,就立下一个规定:以后凡打下一个地方,要组织专人把图书馆看起来,要寻找报纸,所以后来打下福建漳州的时候,毛泽东就让人从漳州的图书馆运了两批书回去。在这些书里面有两本书,毛泽东读了以后感慨万千:列宁的《两种策略》、《共产党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他读完以后,马上推荐给彭德怀读,而且还给彭德怀写了一个条子,他说要是在大革命的时候读到这本书,我们就不会犯错误。我们还发现毛泽东的一封信,1929年写给李立三的信,他开了一个书目,在信里面说要什么书,他说我现在没有书看很苦闷,想通过你们搞一批书过来,说到买书的钱你们先垫着,完了我再派人把钱给你们送过去。毛泽东就是在苦闷的时候都要读书,包括在长征途中,毛泽东在长征时期是被抬在担架上走,因为他生病了。毛泽东醒来以后就在担架上读书,他就这样读完了《列宁与革命》。

12、毛泽东晚年是如何克服困难坚持读书的

毛泽东的晚年,特别是75年他患白内障,看东西不清楚,由于印刷体看不清楚,他就读书法。后来还是想读书,就请了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讲师吴迪来给他读,那段时间他读了很多古代的文史经典,尤其喜欢读庾信的《枯树赋》,据记载,他至少细读了五遍,他每次都读得老泪纵横,他为了《枯树赋》的一个字的注释还专门写了批注:“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英雄暮年很能体现他的气质,很本色,很文化,很感性,而且是大悲的感性,这是他内心真实的体验。

13、林彪读书不求甚解在主席面前出洋相

毛泽东是政治家,编书、荐书和讲书是他的工作和领导方法。编书、荐书、讲书的前提都是读书,而且是精读之后才能推荐、编书。毛泽东是自己读懂了,才给人推荐。1931年,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去攻打长沙,由林彪指挥。但是敌方火力猛,红军冲上去伤亡太大。林彪就琢磨怎么样才能打下来,他突然想到读过一本连环画,里面有一个火牛阵——给牛尾巴上点上火,然后冲向敌人的阵营。红军就到附近的老百姓那去弄水牛,把尾巴上浇上油,点着火了,让它们向敌阵扑过去。结果敌人打枪,牛就往回冲,反而把我们自己的阵地给冲垮了。这时候毛就来总结教训,他说林彪读书不求甚解,牛是自由主义,一定要集体主义才能打赢。连环画上没有把它画出来,如果读《春秋》、《左传》,上面就写了,是每四头牛为一组,由大木棒子在它们的脖子那儿捆起来,这时候把尾巴上点上火,再往前冲,即使敌人打枪,它也拐不了弯。

14、毛泽东编书成瘾,超然务虚

毛泽东特别喜欢荐书,讲书,最重要是让别人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因为他是政治领袖,又是读书人,这就有了毛泽东编书、讲书、荐书的领导方法。他把书作为理论创造和思想普及的工具。毛泽东长期有一个观点,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到延安以后,在那么一个只有几万人的边陲小镇,毛泽东办了20多所学校,从艺术学院、妇女学院,到青年干部学院,再到民族干部学院,一应俱全。毛泽东自己在延安时期经常到各个学校讲课,现在还有一张当时讲课的照片,非常有名,因为是穿着打着很大补丁的裤子。他把讲课、编书都作为打通思想,解决干部思想疙瘩的方式。实际上毛泽东年轻的时候就喜欢编书,刚进第一师范,他喜欢文学经典,他就自己到图书馆整理目录,就编了一个有77个书目的书单,然后把这个书单寄给朋友,他说这么多书我们一辈子都读不完,我们就要读好书,读奇书。当然晚年他也编,1958年在成都开中央会议,他3月7日到成都,第一件事就是参观杜甫草堂,武侯祠,然后要了一些书来看,然后会议期间就编了两本书,一本叫《唐宋诗词若干首》,《明朝诗词若干首》,然后发给大家,大伙都不懂,那个时候都在谈产量、谈煤炭、谈三峡建设,大家不明白为什么毛主席发给我们两本书看,而且是唐朝人写的,明朝人写的,他们都不感兴趣。毛泽东后来就讲了,我们中央工作会议不要一开会就说汇报,就说粮食产量怎么样,可以务点虚,要务虚和务实结合,我们可以解决钢铁问题,我们可以解决粮食问题,同时我们要花一点时间来谈谈文学,谈谈哲学。这样还有一个好处,若干年以后谁还记得我们议论过煤炭多少吨,钢铁多少吨,但是大家都会对成都有印象,在成都读的两本诗词还可以背几句。这种方法我觉得很好,我觉得应该发扬,而且外地来开会的这些干部可以扩展他们的知识领域,从实用主义稍微超脱一下,体会一下四川的大好风光有什么不行?

15、毛泽东“荐书”,因材施教

毛泽东经常向身边的人推荐书。他读了贾谊写的《治安策》,还专门写信让别人看,他实际上是暗示一种思想。《治安策》写的是汉武帝在歌舞升平的时候,我们要想一想在盛世之下有什么危机,这是传达他的想法。他在会议上倡导、或纠正某些风气的时候用意就更具体了,往往是针对一些人的特点来推荐书。一个是李德生,他是北京军区司令员。第一次见毛泽东,他准备了很多工作报告,结果毛主席对工作的事一句话也不谈,就只向他推荐了一本《读史方舆记要》,这是一本历史、地理方面的书。毛泽东说你要负责一个战略区域,如果对地貌、地形、历史、文化全都不熟悉,今后怎样排兵布阵。他跟李德生说你读《读史方舆记要》一定要注意华北方面的地理,这是很有针对性的。还有一个是许世友,他是武夫出身,在部队七次当敢死队长,这个人很直率,毛泽东很欣赏他。毛泽东老要人读《红楼梦》,许世友听到了不理解,他说这书是掉膀子的书,就是耍流氓的书,有一点男女关系在里面。这话就传到毛泽东那去了。1973年12月八大军区开军委会议的时候,毛就指着许世友说,你说《红楼梦》是掉膀子的书,你读过吗?你没读过你怎么知道它是掉膀子的书呢?你得读五遍,之后才有发言权。许世友回来后就读了,后来据说一直到他去世都没读完。73年毛泽东向王洪文推荐一本书叫《刘盆子传》,是写西汉末年农民军起义后,要在起义民众中选一个皇帝,而且要找一个刘氏血统的人,许多人都有刘氏血统,怎么办呢?就抓阄,结果被一个放牛娃刘盆子抓到了,他从一个放牛娃一下子成了领袖,就不太适应,还是每天找朋友一起来放牛。毛泽东让成为中共中央副主席的王洪文来读这个传,意思就很明显,就是论资历、论能力,王洪文作为党的副主席是不合格的,但是现在做上了,就应该要有长进。

16、“一个在十里之外都能够呼吸到他个性的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多年的读书生涯,使毛泽东身上携带着一种鲜明而独特的个性,和一种让人说不出来的折服人的感觉和思维,所以很多人说,在毛泽东身上能感觉到一种神奇的感觉,好像是站在东方智慧的奥林匹克山,有一个光环辐射到他们。比如一个美国记者和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谈了一个晚上,出来后说的第一句话是:我看到了一个走在时间前面50年的人。1975年12月31日晚上到1976年1月1日的凌晨,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了尼克松的女儿和女婿。当时毛泽东头都抬不起来,灯光不太明亮,尼克松的女儿就凑近一点想看看毛泽东的神态。她后来描述说,毛泽东突然睁开眼,就说了一句:你是不是看到一张大中华的脸?他们出来后说:我见到一个在十里之外都能够呼吸到他个性的人。

17、毛对尼克松说:“我们不谈政治,就谈哲学。”

中美打开两国关系的大门,尼克松首先来见毛泽东,这是了不起的大事,而且是毛主席说什么时候见就什么时候见。本来说中午11点到,下午3、4点见,但是后来毛主席知道他们到了,就直接通知见了。尼克松为了套近乎,背了几句毛泽东的诗词,毛不感兴趣。尼克松说毛泽东的书改变了世界。毛泽东说我的书没有改变世界,只改变了北京附近的几个地方。之后尼克松就讲中美的大事。毛就说我们不谈政治,就谈哲学。

18、毛式语句深入人心、深入骨髓

胡乔木为了编《毛泽东诗词选》的注释,非常认真,经常熬夜。夫人说,一个诗选还值得你花这么多时间去做吗?他说,你不要小看毛泽东诗词,毛泽东诗词在未来对人们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毛泽东选集》。从他的话里可以理解:其一,毛泽东做出来的一系列具体的决策,这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层面;毛泽东的工作方法、思想方法也是一个层面;就是“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再往上就是文化层面,毛泽东做决策也好,他身上体现出来的思维状态,精神的这个层面。在今天和未来,最能发挥毛泽东思想价值的到底是哪些?第一个层面会越来越淡化,怎么打锦州,怎么打淮海战役,这些会淡化。但是第二个和第三个层面的思想会越来越多。举一个例子,就说毛泽东精神。网友在网上概括了毛泽东的十句话,最真诚的话是“为人民服务”,最痛快的话是“将革命进行到底”,最谦虚的话是 “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等等。不仅如此,毛泽东的思想还深入到我们今天的话语体系,比如将爱情进行到底,将炒股进行到底等,从话语体系上也是深入人心、深入骨髓。

19、毛泽东读书“偏于豪放,不废婉约”

毛泽东读现代小说主要是读鲁迅,也读现代西方爱情小说,像《红与黑》、《安娜卡列尼娜》等。毛泽东作为一个自信、自强的人,他的爱情世界,感情非常充沛,他表达爱情的方式主要是古代的诗词,他也写爱情诗,他有四首爱情诗:第一首是1920年写的叫《虞美人-枕上》,写得非常好。而且他也读古代的爱情诗,如李清照的诗,他专门写了一封信给江青,他说我的思想是复杂的,感情世界是复杂的,读书也是复杂的。他说我读书,读词偏于豪放,不废婉约。就是读豪放的读久了,就喜欢读婉约的;读婉约派的久了,就读豪放的。所以毛泽东读很多婉约派爱情诗,而且也写了几首爱情诗。

20、毛泽东对“儒释道”都很有研究

《毛泽东选集》有424处涉及到儒家。佛家的他读过《金刚经》等,而且他专门跟达赖和班禅讨论过佛教的特点。毛泽东读老子,而且读研究道家学者的材料,其中有个很有名的人,他写了一本研究老子的书,毛泽东就到处打听他。儒和道作为中国政治思想的两大流派,在相当程度上,毛泽东在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当中也有潜在的吸收。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郑成功一生的故事

全文共 4965 字

+ 加入清单

成功是名震中外的民族英雄。他生活在距我们三百多年前的明末清初。他率领中国人打败了强占中国台湾宝岛的苛兰人,把台湾建设得更加美丽和富饶。

郑成功是中国人,但他却出生在日本。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他的爸爸很穷,为了养家糊口从中国去了日本。接下来在日本结了婚生下了郑成功。关于郑成功的出生有以下几种传说:一种说法是郑成功的妈妈在怀着小郑成功的时候,一天依在床头睡着了,睡着睡着突然梦见自己站在大海边,她眺望着大海可高兴了,她一会抓只小鱼,一会儿又捡个贝壳,别提多高兴了。这时候突然看见一只大鱼朝她游过来,郑妈妈慌忙之间就要躲闪,谁知道那鱼一头扎进了她的肚子里。

郑妈妈一下子从睡梦中惊醒了,窗外还没有天明。这时候睡在妈妈肚子里的郑成功突然动了起来,难道他也醒了吗?

另外一种说法是郑妈妈到海边玩,捡了好多好多贝壳,天是那样蓝,海也是那样蓝,郑妈妈可高兴了。她用一根线把一只只贝壳穿了起来,做成了一条美丽的贝壳项链,她想用这串美丽的项链亲手挂在以后出生的郑成功脖子上。郑妈妈想,好多人围着郑成功说:"你的贝壳项链真好看,是谁送你的。"这时候她想郑成功会骄傲地说:"是我妈妈亲手给我做的。

郑妈妈想着想着就睡着了,但一会郑妈妈就被痛醒了。原来郑成功在妈妈肚子里听见大海的波涛声,心想那是什么啊,哗啦哗啦地真好玩,就想出去,于是就在妈妈的肚子里使劲地跑使劲地踢嘴里喊着:"妈妈,妈妈,我要出去,我要出去玩……"

这样郑妈妈就在一块岩石上生下了小郑成功。这块石头现在还在日本的平户,叫做"儿诞石",意思是指在这块石头上生了个小孩的意思。

以上都是两种传说,特别是前面说的大鱼怎么能一头扎进人的肚子里呢,但是这也说明了好多好多人都非常喜欢和尊敬郑成功,所以把他的出生写成个故事。下面是几件郑成功真正的故事。

在郑成功很小的时候,他的爸爸决定回中国去做生意,准备一家人都回国。但当时在日本,幕府将军(解释:幕府将军就是当时日本的大官)不让他们回去,最后郑成功的爸爸一个人回到了中国。

于是郑成功就和妈妈还有弟弟七左卫门留在了日本。郑成功小时候因为不是日本人,所以经常受到日本小朋友的欺负。可是郑成功却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他经常听妈妈讲中国的历史故事,知道很多很多中国的事。他从小就知道如果不努力学习长大就不能为祖国增光,如果中国不富强就会受外国的期负。所以每天天不亮他就偷偷起床读书,然后又拿着宝剑在院子里练功,他希望有一天他能够为中国做很多很多的事,他要使中国强大起来,再也不受外国的期负,他要让千千万万个老百姓都过上幸福的生活。

那时候因为爸爸回了中国,家里非常穷,有时连一个馒头也吃不上,弟弟还小,郑成功就帮妈妈一起给别人洗衣服。冬天的水好冷啊,把小郑成功的手冻得通红,他非常非常疼,但每次妈妈一问他,他总是摇头"不疼不疼"。于是妈妈等他睡着之后偷偷掀开被子一看,郑成功小小的手掌都起了痂了,妈妈就坐在灯下哭呀哭,郑成功听见有人哭,起来一看原来是妈妈,他知道妈妈看了他的手,他也一头扎进妈妈的怀里哭了起来:"妈妈,妈妈,你别哭了,长大以后我一定好好学习,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郑成功和妈妈哭成了一团。

又过了几年,郑成功的爸爸回到中国以后做生意挣了很多很多钱,派人回到日本去接郑成功和妈妈、弟弟,但是日本的幕府将军怎么也不让他们都回去,最后只把郑成功接回了中国。

在离开日本的那天,妈妈背着年幼的弟弟站在码头上,郑成功的眼睛都哭肿了,他舍不得离开妈妈呀。船慢慢开去了,郑成功使劲地对着妈妈哭:"我要妈妈,我不要走……"

船开到了大海上,天已经黑了……,郑成功站在前面的甲板上眺望着大海心里说:"妈妈,我长大了一定会回来接你的,我定好好读书,做一个对中国有用的人。”

回国以后郑成功的爸爸给他找了最好的老师,又找了好多好小朋友陪他读书。老师长着长长的胡子,戴着圆圆的小眼镜可凶了,成天拿个大板子打不认真读书的小朋友的屁股。可是郑成功却一点也不怕他,因为郑成功是最努力读书和最听话的小朋友,老师还经常当着同学们的面表扬他呢。

放学以后,他经常和小朋友一块玩,在小朋友当中他最喜欢大龙。大龙长着圆圆的脸,胖乎乎的。吃饭时一次就能吃五个大包子,但是大龙却不爱学习,所以经常被老师打屁股。每次他都撩开裤子让郑成功看他被老师打红的屁股,郑成功总是笑着说:"大龙啊大龙,如果你好好学习就不会被老师打屁股了。"~

从此以后,在其他小朋友都在外面玩的时候,郑成功总是帮助大龙复习功课,很快大龙的学习成绩也好了,老师也不打大龙的屁股了,有一次当众表扬了大龙哩,郑成功在下面听见别提有多高兴了。后来老师知道了是郑成功帮助的大龙,对郑成功更好了,还要小朋友都向他学习哩。

郑成功不仅学习努力,而且练武术也非常刻苦。冬天练武术时非常冷,但他一想到远在日本的妈妈和弟弟,就不怕冷了,常常练得满头大汉。郑成功的武术越练越好,但他却从来不用武术去欺负别的小朋友。还用武术去帮助小朋友呢。

有一个春节,外面特别热闹。鞭炮噼噼啪啪响个不停,大街上有很多人,一些小朋友在外面放鞭炮。郑成功学习完之后,向爸爸请了假然后出去玩,这时他突然看见一个比他个头大很多的小朋友正从一个小朋友手里抢鞭炮,那个被抢了鞭炮的小朋友哇哇哭了起来。那个大个子刚想转身走,就听后面有人喊道:"不许欺负人,把鞭炮还给他。"大个子刚才被吓了一跳,因为抢别人东西都是很坏和心虚的事。但他一看,原来却是比他矮了一半的郑成功,大个子笑了:"哈哈,你是谁呀,关你什么事,走开走开。"只见郑成功小手一动,身子一翻连续做了几个鹞子翻身,做了一个亮相定住,脸不红心不跳:"把鞭炮还给别人,要不我就不客气了。"郑成功说,大个子被吓了一大跳说:"你是谁"。郑成功立住身子大声说:"我是郑成功"。大个子说:"原来你就是郑成功,别打我别打我,我把东西还给他还不行"。说完把鞭炮还给小朋友,一溜烟就跑得没影了。这时大龙和几个小朋友听到动静都跑了过来,当听完郑成功说完之后,大龙问:"你该不会打人吧"。郑成功笑了 "我们学武术只是为了强身健体,我才不会打他,只是吓唬吓唬他,让他有个教训,以后别再欺负别的小朋友。"那天郑成功和所有的小朋友玩得可开心了,他们放了好多好多鞭炮,把他们耳朵震得嗡嗡直叫。他们这个新年过得真好。

冬天下了好多好多的雪,春天开了好多好多的花。很多年过去了,郑成功长成了个大小伙子,郑成功的爸爸终于把他妈妈和弟弟从日本接回来了,郑妈妈头发都白了,郑成功和妈妈抱在一起放声大哭,他们是想起了在日本小郑成功帮妈妈给别人洗衣服的情景,想起了这么多年郑成功每天躲在被窝里偷偷喊妈妈的情景。爸爸搂着已经长高的弟弟在一旁看着,眼睛里也充满了眼泪。

这一年明朝灭亡了,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在一座高山上上吊死了。清朝的军队,占领了北平(解释:北平为现在的北京)。由于郑成功的爸爸他们都是明朝人,后来郑成功的爸爸又当了明朝的大官,所以清朝就派了好多好多军队来福建打他们,他们要把福建也占领让他成为清朝的地方。

清朝的军队在海上派了好多大船,在陆地上又派了好多拿刀的士兵向福建浩浩荡荡地杀来。郑成功的爸爸也和他的"郑家军"做好了打仗的准备,他们爬上了好多好多的山头,偷偷放上大石头,又偷偷在树上埋伏了好多拿着弓箭的人,只等清军一到就开始打仗。清军的大队人马刚走到一个山后,就听一声炮响,大石头象暴雨般地砸了下来,树上的弓箭手也嗖嗖的直放箭。清朝的军队被杀得尖喊成一片,赶紧往回跑。

郑成功的爸爸和他率领的"郑家军"非常高兴,他们吃了好多的菜,喝了好多的酒来庆贺。清军一看打不过郑家军,怎么办?率领清军的征南大将军,贝勒博洛连觉都睡不着,头发也搔掉了好几根,终于想起了一个坏主意。他派人去骗郑成功的爸爸说,如果郑爸爸投降,就给他大官做,而且不杀他们性命。郑爸爸于是就相信了,只带了几个人去了清军大营,谁知道刚进清朝军队的大营,只见贝勒博洛两撇小胡子向上一翘,恶狠狠的喊:"来人呀,快把他们给我绑起来,别让他们跑了"。郑爸爸他们这才知道上了当。

郑成功一听说爸爸给清军抓去了,非常生气。因为他最恨不讲信用的人。他派了好多"郑家军"去救爸爸,但郑爸爸早就被偷偷地给送到北平去了。

郑成功后来又组织了一支由好多好多人组成的军队,去打清朝的军队。在出发前他们规定了好多好多纪律,比如说:不准伤害妇女和小朋,还有老人;不许抢别人的东西等等。因为他们的军队守纪律,又不抢老百姓的东西,所以很快就从福建打到了南京,他们打了好多好多胜仗。每天郑成功骑着他的大马,腰里挂着宝剑和士兵们一起前进,所以大家打仗都很有劲。"郑家军"很快就围住了南京,南京的城外密密麻麻都是"郑家军"的人。但是清朝很快就派了大队带着刀的士兵来,那天晚上,郑成功和他的士兵正在睡觉,就听见外面杀声震天,原来清朝的军队趁着晚上偷偷来袭击"郑家军"。郑成功和他的部下们奋勇抵抗,但由于没有一点准备,他们被杀了好多好多人,没有办法只好从南京一直撤退到了福建。

回到福建后郑成功非常生气,因为打仗死了好多好多人。不过经过很长时间他才明白,打了很多的仗,死了好多中国人(解释:清军也是中国人),不应该让中国人自相残杀。

这时,和福建一水相隔的台湾被荷兰人占领了,他们在台湾岛上横行霸道,还经常欺负老人和小朋友,他们让中国人背上大石头运到很远的地方,路上还不给饭吃,谁要在地上喘口气,他们就用大皮鞭抽打中国人。台湾岛上的中国人没有一件好衣服穿,吃不上一顿好饭,就连脚上的鞋也是露出几个脚趾头的。小朋友们一个个面黄肌瘦,一个玩具也没有。

郑成功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生气,因为台湾从来就是中国人自己的地方,但在中国人自己的土地上,外国人还能横行霸道,不给中国人饭吃,还让中国人给他们干活。

郑成功几天没睡好觉了,他靠在窗前,眼望着大海,那目光仿佛越过了大海,看到那里的老人和小朋友手里拄着小棍拿着小碗,沿街要饭的情景。看到在烈日炎炎的山上中国人干活时背上被皮鞭抽打出血的情景,究竟怎么办?

六、

郑成功经过认真考虑,决定出兵去解救台湾,让台湾的人民都有饭吃,都有衣服穿,小朋友都高高兴兴地去上学。郑成功好几天没睡觉了,他在干什么呢?在郑成功的房里,他正在地图上画出作战的计划。他的两眼通红,充满了血丝,充满了对荷兰侵略者的仇恨。

郑成功很快就准备好了几十艘大船和好多和他一样仇恨荷兰侵略者的士兵,士兵们在操场上训练时没有一个人偷懒,因为他们的心里都装着祖国,都装着台湾岛上的受苦受难的老百姓。

大船终于开了,这些船将要驶向台湾,去赶走荷兰侵略者。码头上站满了前来欢送的老百姓。郑成功和士兵们都激动地哭了。

郑成功他们的大船在晚上悄悄驶向了台湾宝岛,但不巧正被个值勤的荷兰士兵看见了,这个大鼻子老外怀里抱着枪本想美美地睡上一觉,却不巧一只蚊子叮了大红鼻子,他嘴里叽哩咕噜说着我们听不懂的外国话,站起来打蚊子,一抬头却发现了驶来的几下艘大船,那几十艘大船在夜色下就象几十把扎进敌人胸膛里的利剑。

大鼻子哨兵着急了,一边往回跑一边用半生不熟的中国话喊:"不好了,不好了,有军队打过来了"。

台湾岛上的荷兰军队用火炮去打郑成功他们的大船,但都在离船很远的地方炸响了,"轰隆隆,轰隆隆",一点都没打着船,只在海面上掀起了一阵阵浪花。原来郑成功早就在地图上标好了敌人火炮的距离,所以火炮当然就打不着他们了。

郑成功他们的大船一靠岸,船上的士兵就象天兵天将一般冲了出来,他们把荷兰鬼子赶得满山乱跑,最后钻进一个石头做的城堡里不敢出来。台湾岛上老百姓听说郑成功的军队到了都拿出自己的一点点粮食和酒跑出来给"郑家军",并围着他们高声欢呼。老百姓们哭呀喊呀,那都是高兴的眼泪。整个台湾岛沸腾了。一个荷兰士兵想看看外面怎么这么热闹,谁知道刚一伸脑袋,就被一个小朋友用弹弓打在眼珠子上痛得嗷嗷叫,脑袋又缩回去了。逗得大家哈哈直笑。

城堡里的荷兰人死不投降,但郑成功也没有下命令去打城堡,因为那样要死很多很多中国人。只是叫人把城堡团团围住。这样过了几天城堡里的荷兰人没水喝也没饭吃,饿得走道都象喝醉了酒似的,一扭一扭的,于是就投降了。

从此,宝岛台湾又回到了中国母亲的怀抱。那里的人们又过上了幸福的日子。现在台湾为了纪念郑成功建设了很多他的庙,还把每年的七月十二日作为纪念他的日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好人一生平安优秀作文

全文共 838 字

+ 加入清单

她,得了阑尾炎,因拖后治疗而使病情一再得加重。看着那张憔悴的脸,我想:如果上天恩赐我一个聪明过人的头脑,我将为她研制出一种神奇的药物;如果上天恩赐我神仙般的法力,我将用我的法力为她治疗;如果……可以我想为她分担点病痛。可惜,我没有,我什么都没有。就像一些人所说的“我不过是一朵未开过的花,只是花骨朵,我还不是那朵娇艳而又亮丽的花,而她,只不过是花朵中凋落了几片叶子而已,她,还不至于凋零。”

她,是一个好人。从我记事起,关于她的事,不停的在我耳边响起。关于她是如果对待着她的女儿,关于她的种种品行,关于她点点滴滴。

记得有一次,雨不停着下着,我去她家吃饭。面对着一桌子的饭菜,我不停的品尝着。忽然,外面响起了一阵喊叫声,我慌忙地冲到外面。原来是一捡破烂的被撞到了,周围没有一个人。“可能是撞后逃匿,唉,也怪可怜的,”我无所谓地说着。继续品尝着我的美味佳肴。那知她听我这句话后,立刻停止吃饭,三步并做两步,疾步快行,走到了那个捡破烂身边,停了下来。

只见她弯下腰,仔细盘问了些什么,然后扶起她,扶着她走到了她家的椅子上,让收破烂的人坐在她家的椅子上休息。我顿时惊呆了,不敢看着她的眼睛。然后又见她拿起了电话,拨了几个键,然后焦急着说了几句话,就挂了。站起身,又走到了那个收破烂的旁边,为她的手稍微的包扎了几下。看着她的眼睛,充满了关爱,充满了怜爱。

当救护车把那个收破烂的接走后。

表姐不解地问她:“你就不怕她要你出医药费,你以后就不要再做好人了吧,小心被别人骗了哦,现在这世道的人,骗钱的多过好人。”

只见她低着头,用小小的声音说“不见是帮帮她吗?用得了这样吗?现在不也没事,你就不要担心了。有一句话就是说得好‘好人一生平安’呢。”是呀,现在这个世界,不就是好人太少,如果世界上多几个像她这样的人,那么世界不就会更美好呢?

以前,她的一切历历在目。

而她,正是我的三姑。她现在就躺在了医院里,每天对着白墙,她着呆。那么如果说“好人一生平安”,那么就请上天保佑她,愿她这朵亮丽的花朵再度的光亮。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好习惯成就一生750字

全文共 675 字

+ 加入清单

爱比克泰德说过:“是否真有幸福,并非取决于天性,而是取决于人的习惯。”由此可见,养成一个好习惯是多么重要啊!

在学校开展的整改陋习活动中,我受益匪浅,虽然我已经11岁了,但利德益特也说过:“在克服恶习上,迟做总比不做强。”所以,我也改掉了许多陋习,比如不认真写作业、上课爱讲小话等。当然,我最大的收获便是养成了阅读课外书籍的好习惯。

我是如何养成这个好习惯的呢?那,还有一段经历呢!刚刚转到第三小学时,我的作文水平并不高,妈妈发现了这个情况后,为我定购了大量的书籍,并规定我每天要读3篇美文佳作。唉,母命难违,我只好囫囵吞枣地开始读,结果妈妈却说不认真读的不算,我没办法,又气急败坏读了起来……就这样一天又一天,我迷上了阅读,没有书的日子简直像世界末日一样。

培根说:“读书足以怡静,足以博采,足以长才。”说明阅读是增长知识的最佳途径。曾有位学者也提到:“读一本好书好比是与一个高尚的人对话。”

阅读,可以使人增长见闻,每天一篇好文章已令你的学问增添不少。

阅读,更可以帮你解闷,当你十分郁闷的时候,可以读书,看看文章,就可以助你陶养性情。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找不同种类的书来阅读,例如:惊险刺激的侦探小说、有关历史的四大名着等。阅读科幻小说,可以幻想自己使主角。再回想书里的情节,已经回味不已。阅读一些有关旅游的书籍犹如身临其境,到了世界各地……

阅读不但可以怡静、博采、长才,而且是增加知识的不二法门,所以大家应该每天抽点时间阅读。不过,马克。吐温说过:“习惯就是习惯,谁也不能将其扔出窗外,只能一步一步地引下楼。”习惯是慢慢养成的,大家可不要想着一步登天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影响李嘉诚一生的茶客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901 字

+ 加入清单

李嘉诚三岁时,家道中落,后来得了重病,不久离开人世,刚上了几个月中学的李嘉诚就此失学。在兵荒马乱的年月,李家孤儿寡母生活艰难。李嘉诚是家中长子,不能不帮母亲承担生活的重担。一位茶楼看他们可怜,收留16岁的小嘉诚在茶馆里当烫茶的跑堂。茶楼天不亮就要开门,到午夜还不能休息,小嘉诚也抱怨过自己命不好,甚至希望哪天日本鬼子的枪走火,把他打死算了。直到一次偶发事件,才使他不再自怨自艾。

那天,因为太疲倦,他当班时一不小心把开水洒在地上,溅湿了客人的衣裤。李嘉诚很紧张,他等待着客人的巴掌、的训斥。但让他没想到的是,那位客人并没有责怪他的意思,反而为他开脱,一再为他说情,让不要开除他。

“没关系的,我看这挺有出息的。只是以后要记住,做什么事都必须谨慎,不集中精力怎么行呢?”

李嘉诚把这些话记在了心间,之后,他把“谨慎”当成了自己的信条。久而久之,竟使他练出了一种眼光,一个人是什么,特征、生活习惯、为人处事,一见面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这一切对他后来的起到了很大作用。

随后,李嘉诚辞掉跑堂的工作,从塑胶厂推销员开始,一直干到了业务。三年后,20岁的他做好了准备,要大干一番。白手起家的他,在维多利亚港附近的一条小溪旁,租了一间灰暗的小厂房,买了一台老掉牙的压塑机,办起了“长江塑胶厂”。随后,经过反复考察,他认为塑胶花市场需求很大,于是大量生产,这为他带来了可观收入。30岁的李嘉诚,已成了千万富翁。正在塑胶花畅销全球时,李嘉诚却敏锐意识到,越来越多的人拥入这个行业,“好日子很快会过去”,如果再不调整,引起的后果不只是“溅湿衣裤”了。有人认为他太保守了,但他认为这是经商中必须具备的素质,那就是谨慎和预见性。

随后他找到的是房地产。60年中期,内地的局势令香港社会人心惶惶,富翁们纷纷逃离,争着廉价抛售产业。李嘉诚正在建筑中的楼房也被迫停工,如果按当时的地产价格来算,他简直可说是全军覆没了。但他沉着应变,仔细分析局势。认为内地肯定会恢复安定,香港将进一步繁荣发展。在别人大量抛售房地产时,李嘉诚却反其道行之,将所有资金都来收购房地产。们纷纷劝他不要做傻事,他说:“我看准了不会亏本才敢买,男子汉大丈夫还怕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一件事,一辈子,一生情作文800字

全文共 842 字

+ 加入清单

正如陈省生和黄永玉的人生一般,当一个人为一件事付出一生情感和一辈子努力,他最终的成就,将会超乎想象,达到令人仰止的层面。

一件事,经一生感情滋润,一辈子汗水浇灌,硕果终将展现。

钟情一生,专心专注,硕果累累,缔造传奇。

齐白石,我国著名国画大师。他钟情于画画,并且一画就是一辈子,他是在画,是在用心画,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去画。他画画时专心致志,心无旁骛,他对画的钟情贯穿了他的一生,他的生命,只为画画,他画的虾在他所有的作品中尤为出名,栩栩如生,形象生动,堪称国画一绝。这种种成果源自他对画画的专注。他的一生都在画画,用尽他自己的一生,达到了艺术的巅峰,书写了传奇。

用心一也,勤奋坚持,大师泰斗,书写诗篇。

季羡林,他一生专注于文学创作,即使在医院卧病的6年多的时间里,他也写下了20多万字的《病榻杂记》,他选择了文学之路,并且勤奋学习,努力拼搏,坚持的走下去,从不动摇。正是因为他对文学的献身,最终赢得了“国学大师”“学术泰斗”“国宝”三顶桂冠。正是因为一辈子,一件事,他书写了美丽的人生诗篇!

朝三暮四,喜新厌旧,一无所获,徒自悔恨。

一则寓言中讲到:一日,一只猴子上山玩耍,在山脚下,看见了许多美丽的野花,于是它兴高采烈地采了许多,并带着它的们接着玩,在山腰处,它又发现了一片桃树,树上的桃子又大又红,于是它将鲜花全部扔掉并摘了桃子接着上山。后来它在前方又发现了一片西瓜地,毫无疑问,猴子又抛弃了桃子选择西瓜,它抱着一个最大的西瓜走在回家的路上,忽然发现了一只美丽的蝴蝶,于是它又丢掉了西瓜,但最终不但没有不到蝴蝶,西瓜也丢了,结果一无所获,徒自悔恨。

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对“专注”有深切的体会,他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的确,很多事有成者都证明了专注是走向成功的一条必由之路。但是专注不是一条道走到黑,不知变通。专注的前提是选准适合自己的目标,这样,坚定地走下去,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拓宽人生的宽度,提高思想的深度。

一件事,用一生情,一辈子去做好它,才能成就绚丽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一生的作文400字

全文共 695 字

+ 加入清单

无论说起时光或是岁月,应该无论谁都有道不尽的感慨,或是后悔,或是回味。人匆匆一生,将将而过,回望那时少年花开初夏,阅历万千的沧桑的脸上也会浮现出岁月不变的稚嫩纯真。

春去秋来,不变法则。尤记春时嬉戏于水波岸边呢喃细语迎合春燕;尤记夏日莺莺翠树之下谱写儿时的诗篇;尤记深秋离家而去奔波职场只为二字“金钱”;尤记寒冬望窗外雪覆满天叹息时间。

时间会冲刷着我们最初的渴望与信念,许是初心。就似海中的鹅卵石一般,最初的棱角被一波又一波的海浪无形的冲刷而去,没有丝毫的沉淀物,不如石磨磨碎的灰一般还存留而下,消逝而去。心中百感的交杂,细数那岁月中无情的变迁,最终,是不是会只身孤独离场这万千世界?

我们赤裸而来,也将赤裸而去。所有的物质财富都留给的世界,所有的精神财富都留给的时间。我们在这世上存留的痕迹终不多,一个姓名?一份作品?哪怕是那被烈火焚烧的骨灰,也终将要与泥土融为一体,变为这植物的养料,更何况一生记忆都要存于孟婆汤的一碗粘稠的汤之中。一生带走有几何?

懵懂走来,成熟奔去,得到太多,失去也已数不清。碌碌而为,终其一生我们都无法摆脱宿命的枷锁。一生,究为何物?

蝉鸣尽死亡的一刻为蝉的一生,花开尽它凋零的一刻为花的一生,而人,在他死亡的一夕,是人的一生吗?答案不定。对于我来说,我更加认同被人浪费的零碎时间凑齐在一起,那才能叫做一生。因为浪费,所以值得追寻,因此为一生……

天际晚霞残韵坠落,来日炽阳升起,对于太阳来说的无数个一生,对于人来说是否也是相同?今日的与明日相隔一生,何其不好?

一念分歧意,为自一生。只因其析至不同。不求存与世间长留,愿看透一与生二字,且乃足。文/陈琳佳

[一生的作文4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一次喝彩,改变了他的一生

全文共 1182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医学博士爱泼斯坦,是纽约大学医疗中心儿童神经外科主任,世界上第一流的脑外科权威之一。他首创了不少高难度的外科手术——包括切除脊柱和脑血上的肿瘤。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样的一位卓有成就者,在校求学时,却曾是一个有着严重学习智障的学生。

爱泼斯坦博士在他的回忆录《我曾是智障者》一文中,讲述了自己求学的经历。他最不能忘怀的是他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名叫默菲的老师。由于生理原因,爱泼斯坦遭遇了严重的学习障碍,尽管他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可仍不断遭受挫折和失败。他自认为比别人“笨”,就退却消沉,并开始装病逃学。默菲老师没有因他“笨”而轻视他,相反,满腔热情地鼓励他。有一天课后,老师把爱泼斯坦叫到一边,将他的一张考卷递给他那上面的答案都错了。“我知道你懂这些题目,我们为什么不再来一次呢?”老师挨个考问试题让爱泼斯坦回答。爱泼斯坦每答完一道题,老师都微笑着说:“答得对!你很聪明,我知道你其实懂这些题目,我相信你的成绩会好起来的。”他一边说一边把每个题目打上对勾。

默菲老师在爱泼斯坦的成长中起了多大的作用,我们无法估量。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换一个老师,只知道指责爱泼斯坦不努力,或者干脆把他视为差生,斥为“蠢笨”,也许,未来的医学奇才就夭折在他的手里了。正是默菲老师的赞扬和鼓励,激发了爱泼斯坦的信心,他才告别绝望,倔强地与命运抗争,不再认输,不再懈怠,终于完成了正常人也不容易完成的学业,成为医学博士。

“你很聪明,我知道你懂这些题目”,一句喝彩的话,扬起了一位少年的奋进之帆。喝彩能驱除消沉者心灵的阴影,使他们看到生活的美丽,看到希望的绚烂;喝彩能消融自卑者心灵的雾障,使他们信心百倍,勇气大增。一次小小的喝彩,甚至改变人的一生!

黑格尔在《生活的哲学》里讲述了这样的一则故事:一个被执行死刑的青年在赴刑场时,围观的人群中有个老太太突然冒出了一句:“看,他的金色的头发多么漂亮迷人啊!”那个即将告别人世的青年闻听此言,朝着老人站的方向深深鞠了一个躬,含着泪大声地说:“如果周围多一些这样的人,我也许不会有今天。”青年死刑犯的话让人深思。一个人老是生活在别人的指责、轻视甚至鄙视里,往往要么心灵泯灭自甘平庸;要么心灵变态仇视他人和社会!而富有爱心的人饱含善意的喝彩,则能引导人走上人生的正途。

也许就是你的一个小小的喝彩,世界就多了一份亮丽!

[点拨]正如陶行知老先生所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所以,要以欣赏的眼光善待你身边的人和事,一个善意的赞赏,可能对他人产生极大的动力。“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多一些喝彩,少一些指责和训斥,也许就使他的人生更精彩!

[适用话题]此类素材适合“欣赏”“赏识”等话题,可直接引用。在“困难、失意”等话题下,可以作为榜样或动力进行引用,调动读者阅读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朋友一生一起走

全文共 699 字

+ 加入清单

在万俱静独处的时候,有时心理惦念的不是自己的家人,而是几个知心的朋友。每当想起朋友,内心深出总会涌出无限温暖。

一个人或许会没有爱情,但不能没有朋友。在熙熙攘攘的社会,总会遇上几个相知的人,总会结交到可以同甘苦共患难的人。也许不多,只有那么几个,但人生中因为有了这几个朋友生活会变得丰富多彩,生命也会更加有意义。

记得以前读过一句话:最好的朋友是静坐在游廊上,一句话也不说,当你们走开的时候,仍感到经历了一场十分精彩的对话。是啊,这是朋友间心与心最默契的交流了。朋友之间,有时勿需多讲,默默无语,也会息息相通。那么真正的朋友是如何诠释的呢?我很喜欢藏天朔的那首歌《朋友》,并且坚信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如果朋友正享受幸福,请你离开我;如果朋友正承受不幸,请你告诉我。朋友之间就是这样,当你失意彷徨的时候,朋友一句真挚的话语,及时伸出的双手会让你看到希望找回自己,树立信心一切从头再来;而当你因工作,家庭琐事繁忙,一段时间把朋友忽略遗忘,一抬头,还会看到她依然默默注视着你,关注你的喜怒哀乐。

的确,有了朋友的人生是幸福塌实的,同样一首歌会因为有了朋友一起歌唱会更加幸福长久。而失去友谊的人,会十分孤独,日子过的索然无味。

常常感到自己是幸运的,总庆幸自己结交了几个志同道合知心的朋友,当我遇到不如意的事,心情郁闷时,好友们愿意听我诉说,为我分担忧愁。虽然有时相隔遥远,但我知道朋友会在远方时时牵挂着我,真诚地为我祈祷祝福。于是,我不会搁浅前行的脚步,会为了朋友们的关爱好好地生活。

人海中难得有几个真正的朋友,愿每个人都能珍惜朋友珍视友情,这样,人生路上,始终会有知心朋友就站在身旁,与自己肩并肩风雨同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好习惯成就一生_作文850字

全文共 865 字

+ 加入清单

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你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些什么呢?”学者回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把东西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话深深地触动了我。是啊,细小的好习惯可以让你终身受益无穷,所以,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俗话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这世界上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但我们要竭尽全力改掉自己的坏习惯,让好习惯伴随一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虽然说这很难,但我们要努力的,持之以恒的去改正它们、克服它们,不要让它们主宰我们,这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好习惯一:个人卫生要注意。要改掉自己的坏习惯,首先应该从身边小事做起,要管好自己的个人卫生,勤洗脸、勤刷牙、勤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然后应该爱护自己周围的环境,不要在教室里乱扔垃圾,在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中才能学得更认真更踏实。更不要在校园里乱扔垃圾,因为“校园是我家,保护靠大家”,如果每个人都往校园里乱扔垃圾,那这还是校园吗?所以,这些如果做的不好,请务必改正,人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悔改,由小错变打错。

好习惯二:礼貌细节要注意。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看见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公交车上看到老弱病残不让座,我们是一个中学生,应该理所当然的让座,这是养成良好习惯的点睛之笔。有很多同学见了老师都绕道走,不知是害怕还是不好意思,我希望大家以后见到老师问声“老师好”。在家里,我们应该孝顺父母。不管他们怎样,“爱”的方式不同,我们都要理解。他们含辛茹苦把我们养育成人,并不期望我们怎么回报他们,一心想用他们无私的爱呵护我们健康成长,鼓励我们成为有用之材。不要让他们露出失望的表情,不要让他们对我们失去信心。

让好习惯伴随我们一生,好习惯就能成就我们一生。所以我们应该改掉陋习,从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

[好习惯成就一生_作文85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一生的珍藏七年级作文_初一作文700字

全文共 640 字

+ 加入清单

我从小到大,收藏了不少东西,什么动漫海报,三国人偶等等,可它们早已被我扔得没了影儿。现在我对它们已毫不在意,小时因为一个小人偶掉在地上摔坏了一条腿,竟“大闹天宫”似的,嚷嚷着买,这就是我一生珍藏吧。

小时候,家中有个古董级照相机,拍照还需用胶卷,也正是它留下了我许多美丽的瞬间。

我从小就特别喜爱动物,认为动物是最友善的,最亲近的朋友。奶奶家曾经养过很多鸡,我对它们可算是喜爱至极。起初,它们见我很怕,我往前一步,它们就后退一步,有意躲着我似的。可渐渐地,它们认为我并无敌意,不再躲我,还时常来讨要吃的,可不是嘛,鸡也是有感情的。直到一天,我和往常一样,抓了一把米,去喂给它们吃,“啊,好疼”伴随着我的惊叫,手上的米撒了一地,那只心急的大公鸡已提前将它的尖嘴伸向了我的手心,疼得我迅速逃得远远的。从那以后,我见了鸡就害怕,如同见了坏人似的,拼命躲到大人背后。

虽说如此,但我对动物的喜爱仍旧不减。看着照片上还是小不点的我,就想起爸妈曾带着我去杭州动物园,和色彩斑斓的蝴蝶一起飞舞;和的黄莺一样高歌。我如同那欢快的鸽子,在蓝天飞翔。在动物园中,我见到了各种稀奇古怪的新生物。那时大象应是我的第一次发现,爸妈居然让我这个连牙都还没长齐的小不点儿,和这庞然大物合影,真是太令人震撼了!在水族馆,我又第一次见到了这么多种类的鱼儿激动得大叫,有的鱼儿小巧玲珑,有的则是凶悍无比,令我大开眼境。

这不就是我成长的足迹哇!也是我一生的珍藏!童年是一生中最和谐的篇章,是最优美的合奏。我会把它永远珍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一季梨花一生情

全文共 1288 字

+ 加入清单

暮春又至,清明节也随之而来。

又踏上了那条久违的道路,说不出是熟悉还是陌生,在外求学的我多少年没有再次踏上这条归乡的路?曾经弯曲的道路如今已变得笔直畅通,曾经的泥泞如今也变得整洁。道路两旁的树木也彰显宁静,在清明节的凄清氛围里增添了份肃穆。

故乡早已不是曾经的破旧,如今,红瓦白墙的三层小楼也比比皆是,在清明节的宁静氛围里也显得格外淡雅。相比之下,一个杂草横生的院子,两间破烂不堪的房屋显得格格不入。

那便是曾祖母生前居住的老屋,幼时的我经常嬉戏玩耍的老屋,曾祖母去世后,屋子便没人居住了,也无人清理,更显凄清。木门上挂了把铁锁,那把铁锁在风寒日露中早已锈迹斑斑,正如曾祖母的一生,饱经沧桑。木门前枣树下的石凳,依旧光滑,但却布满灰尘,曾祖母辞世后,便再没有人记起当年的石凳,它早被人们淡忘了,但此时我见到它,却是那么亲切,就如失散多年的老友重又相逢。眼光迷离中,我仿若又看到我那年迈的曾祖母手持蒲扇,端坐在石凳上翘首而盼,等我归来。老屋的陈设是怎样的我早已记不起了,但曾经的点点滴滴却历历在目。

曾祖母生于乱世,从未受过教育,但我却知道,她是非常渴望知识的,当我坐在门前的石凳上朗读刚刚认识的汉字时,曾祖母便会停止手中的忙碌,认真听着,仿佛那些汉字是世界上最动听的音符。听着听着,她会跟着我的朗读时不时张张嘴,但又不会出声,待我读完,她总是喃喃地说:“娃子,你以后要好好学习,多认识字,多做文化,有了文化才能做很多事情,我就没文化,一辈子没本事,你要向你曾祖父学习,你曾祖父就有文化,会写很多字……”,曾祖父走的很早,可每当曾祖母提起他时,便会露出灿若桃花的笑,她眼中的柔情使我动容。两位老人没有“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誓言,也没有“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承诺,然他们却有曾经平凡的生活与细微的关怀。

曾祖母是极爱我的。曾祖母的脚很小,他喜欢光脚走在乡间坑坑洼洼的土路上,我也总是学她的样子,光着小脚一路跟着她。这时,曾祖母就会像变戏法似的从兜里拿出一颗糖或者几块饼干,喜滋滋的看我吃完,然后作为奖励给我讲故事。不,她讲的不是故事,她讲的是她亲眼目睹的事情,是她曾经的记忆。记忆中曾祖母是非常厌恶战争的,她深知战争带来的后患,很多战士为了保家卫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战争导致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说起这战争,我仿若看到了曾祖母眼中的泪水,因为曾祖父也是牺牲在冲锋的路上。透过曾祖母的泪水,我仿佛学到了更多。

暮春的风又起了,幽幽梨花香迎面而来,沁人心脾。老院的墙低矮,不及我的身高。我一仰头,便看到了院内的一树梨花,在轻风的轻抚下悠悠洒洒。那便是曾祖母一生都至爱的梨花,如雪般纯洁无瑕,八年前,曾祖母就是在梨花飘落的时节离去的,带着一脸安详。此时,梨花烂漫如旧,却再也无人观赏。

我想,梨花的阵阵清香,一年复一年的开放,也许就是曾祖母对我隽永的叮嘱和温馨的陪伴吧!我站在纷纷飘落的梨花中静默回溯,眼前总浮现曾祖母那张饱经沧桑却又无比慈祥的面庞,此时,清明时节,我才明白,曾祖母早在我心中扎根,我会用一生铭记我的曾祖母,我的亲人。

一季梨花开,一生情谊深。唯愿曾祖母在另一个世界观花开如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日行一善善行一生心得体会

全文共 3568 字

+ 加入清单

1月18日,第十二届深圳关爱行动在全市“百点启动”,主会场设在莲花一村。在这里,深圳市“日行一善”亲子志愿团成立,随后,善行集市举行,其中,盐田区海山街道的善行银行分外引人注目。

“什么是善行银行,就是将各类善行量化成积分,可存可取可转赠”,在现场,善行银行会员向人们介绍着这个富有创意的新型行善模式,引来不少人驻足聆听。

善行银行吸引的不仅是普通居民,还有深圳市领导。不久前,在深圳创建第四次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节点上,市委书记王荣,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李华楠来到海山街道,参观刚成立两年的善行银行。

王荣充分肯定了海山街道创新社区文明创建的思路举措,对善行银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善行文化有机结合的营运模式表示认同,鼓励海山街道继续倡导“日行一善”文明理念,激发市民向善的力量,不断提升文明程度。王京生表示,善行银行的经验做法可在全市推广。

善行银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落地”,在市民心灵中“开花”,在生活方式上“结果”,实现了核心价值观的“知行合一”,传播关爱精神,成为深圳文明建设的一大亮点,走出一条可供借鉴的创新之路。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落地”——

探索善行“可存可取可转赠”,价值观传播落细落小落实

善行银行,从概念到内涵都让人耳目一新。这一创意来自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的“时间银行”概念,即公民将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存进时间银行,当自己遭遇困难时就可以从中支取“被服务时间”。

“时间银行”的现代理念,在2012年12月被海山街道“拿来”之后,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丰富与深化,赋予了新的内涵与特质。

海山街道党工委书记黄哲介绍,善行银行是全国首创的融合党员积分、义工服务、邻里互助和社会捐赠“四位一体”的公益项目,宗旨是“日行一善、善行一生、温暖他人、成就自我”。善行银行采用银行的运营机制,推出三种储蓄方式:第一种为“时间储蓄”,是把人们平时所做的好事、义工活动、义务劳动等按每小时2分记录起来积分存入善行银行;第二种为“实物储蓄”,是把人们闲置的图书、衣裳等物资进行估价,再按每百元2分换成积分;第三种为“款项储蓄”,是个人或企业等社会捐赠的款项,按每百元2分累计积分。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在善行银行,“量化积分”概念下的“善行”,在内涵和外延上有着极大的包容性和延展度,符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各种日常行为,比如为辖区学生提供课业辅导、陪邻家老人购物、参加社区环保宣传等都能纳进来,使得核心价值观能真正落地,融入人们生活的细节。

值得关注的是,善行银行构筑了善行“可存可取可转赠”的方式:当会员有需要被提供服务时,可使用手中的积分来兑换所需服务;会员可把积分捐赠给慈善组织和特殊群体,如困难人员、老弱病残等。

专家分析,互帮互助的“善行回路”,有利于激励人们投入更多时间、精力、财力和物力积极行善,在分数的累积中强化行善的意愿和行善的行为,并从可兑换的承诺与机制中予以自身行善一种正面激励,核心价值观逐渐深入人心。

在善行银行刚成立时,盐田区居民徐贤就成为首批会员,两年来,她参加了交通劝导、垃圾分类、衣物捐赠、花市义卖等多种行善活动,已积分600多分,还被评为盐田区文明达人。

徐贤说,“善行银行的运行方式特别好,存储与兑换的都是善行,还可以把积分赠送给需要帮助的人。”在她的带动下,一家人全部加入了善行银行,经常参加活动的女儿还成为盐田区文明少年。和家人一起享受着行善之乐的徐贤说,“生活在这里,我觉得很幸福。”

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们心灵中“开花”——

打通善行供给和需求的渠道,让“善”内含于心外化于行

杨世武是海山街道海涛社区的党委副书记,他还有一个身份,是善行银行海涛分行负责人和服务队队长。

两年来,杨世武带着会员参加了多种善行活动。他说,“和志愿服务相比,善行银行的活动方式更灵活,可以和各种文明行动相结合。服务队有个QQ群,一有活动,大家在群里就可以报名,参加文明微行动、帮助困难家庭实现微心愿、参加送春联活动、到海边捡垃圾、组织服务游园活动等,都是善行,都可以积分。”

那么,善行银行如何运作?

善行银行采取理事会治理机制,理事会会议对善行银行行为有决定权力。善行银行理事会下设善行银行总行,设行长一名,负责统筹善行银行各项具体事务工作。总行下设六个分行,涵盖海山街道六个社区居委会。善行银行具体事务的管理采用“2+6”模式,即两个专业社工负责总行事宜,其他分行分别由居委会工作人员兼职负责。

有了完善的治理机构,善行银行不断壮大队伍。

目前,善行银行已建立了8支服务队,包括教育服务队、健康服务队、生态服务队、家庭服务队、心理咨询服务队等。个人在申请成为会员时,可根据自身专业技能,选择志愿从事其所能的服务工作,包括法制教育、医疗服务、热线咨询、水电维修、助残助弱、法律援助、信箱服务、科普文艺等,并可根据自身空闲时间来发挥专长,从而建立起社区“岗位化”志愿服务模式。

这样一来,善行银行就打通了善行的“供给”和“需求”渠道,居民之间的生活服务、工作需求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满足,并在互帮互助中增强情谊,实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性循环。

如今,善行银行会员已达2459人,为拓宽积分兑换渠道,善行银行还发展了首批12家“善行商户”,为会员提供照相、培训、拓展等便民服务,会员可凭善行积分予以兑换,商户也树立了良好形象,善行足迹进一步延伸。

海山街道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真正的善,是根植于内心最柔软地方的善念。善行银行从引导善行着手,希望把善行文化的种子深埋在人们心中,从“我愿善行”到“我能善行”最后到“我已善行”,让“善”内含于心、外化于行,便可随心而为,触发社会的善行共振。

核心价值观来自人民,着眼于让民众更有担当更有作为,过上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对民众来说,践行核心价值观是自觉的选择而不是被动的灌输。善行银行以其有效机制,实现了可贵的内在驱动。

让人欣喜的是,经过2年传播实践,“日行一善、善行一生、温暖他人、成就自我”善行理念在居民中的知晓率达95%、认同度达96%。

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活方式上“结果”——

倡导“日行一善”探索“微公益”,行善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深圳第一支“日行一善”亲子志愿团,成立于海山街道。

去年8月3日,海山街道“日行一善”亲子志愿者团成立,34户家庭成为首批亲子志愿者,在海涛社区举办了一场爱心义卖活动。

志愿者兰远香带着女儿热情吆喝着,摊位被居民围住了,“我们把店里的300多条围巾都拿出来了,希望可以多募集善款”。她说,“在家门口就可以做善事,真是很方便。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孩子一起做善事,相互间的感情更好了。”

“日行一善”亲子志愿者团的成立,为深圳“日行一善”活动构建一个创新载体与长效机制。去年以来,深圳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推出“日行一善”活动,从知善、扬善、行善三个环节切入,倡导市民随手而为日常小善,推动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善行银行与“日行一善”活动迅速对接,以“海山表达”丰富“日行一善”活动。去年5月,善行银行启动了“点滴善行”项目,会员将自己的善行、善念记录在善行日志上,让善行成为一种习惯。同时,联动心灵驿站、快乐家园、社区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凝聚向善合力。

如今的海山街道,依托善行银行和日益丰富的善行活动,成为深圳“日行一善”活动的先锋队,在践行核心价值观中也走在全市前列。

依托善行银行,“善行愿望漂流”、“善行大讲堂”、“善行银行课业辅导班”、“善行国学堂”等一个个品牌活动脱颖而出,在扶弱济困、互帮互助中汇聚向善力量。

以善行银行课业辅导班为例,由教育服务队组织大学生开办的寒暑假辅导班成为最吸引人的项目。由于参与会员较多,善行银行理事会顺应民意,将寒暑假辅导作为项目固定下来,组织从事或爱好教育工作的会员每天义务为外来工子女提供课业辅导。

善行银行还独辟蹊径探索社区“微公益”、“微慈善”实施路径。举行“愿望漂流计划”,收集会员特别是困难家庭、优抚对象、残疾人、老年人等的个性需求:有的会员想要一台旧电脑、有的独居老年会员想要人陪同逛一次超市、有的会员请求帮助解决孩子上学情绪不好的问题……再小的愿望都得到尊重,并被一一认领实现。

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善行银行在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中具备了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等特点,丰富多彩的善行主题实践活动有效引导了市民在实践中感知和领悟核心价值观,逐渐养成“每天坚持垃圾分类”、“每天低碳出行”、“每天读一点经典”、“旧衣物随手捐”等符合核心价值观要求的生活方式。

如今,行善风气在海山蔚然成风,辖区注册义工达到7000多名, 80%社区党员和30%社区居民都参与志愿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难忘的六一儿童节小学生500字作文

全文共 816 字

+ 加入清单

花儿喜欢灿烂的阳光,鱼儿喜欢清清的河水,鸟儿喜欢浩瀚的蓝天,小朋友喜欢自己的节日——六一儿童节。每年的儿童节都是美丽而快乐的,今年尤其精彩。

刚走进教室,首先映入我眼帘的就是前面黑板上的一个调皮的小女孩。她半眯着一只眼,又睁圆着另一只眼,正调皮地冲着大家眨眼睛呢!后面黑板上贴着我们自己精心制作的手抄报。四周被彩带围绕,金光闪闪,十分美丽。再向上一看,呦,天花板上有一串串柳条挂下来,几只燕子在柳条丛中飞来飞去。有时,就连蜻蜓也会飞来凑热闹,停在柳条上不肯离去。教室的中间有四条彩带互相凑着,他们的交接处悬挂着一个大红灯笼,这情景犹如四条腾飞的龙在戏珠呢!

今年的游园活动真是丰富多彩:有惊险的过独木桥,有高难度的青蛙跳水,有刺激的踩脚印,有搞笑的指鼻子……

最有趣的是我们班的瞎子敲鼓了。郑老师把别人的眼睛蒙起来,带着他的身子转三圈,然后指引着他向前走。你看,有的伸出手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摸索着向前挪动,真像个瞎子;有的是个急性子,没等老师说好,就三步并作两步向前冲,冲到了教室两边的桌子上使劲乱敲;有的走斜了,冲到了柳老师身上,去敲柳老师的背,惹得大家捧腹大笑。

终于轮到我了。我被蒙上眼睛后,再转了三圈,只觉得天旋地转,早就分不清东南西北了,只好一直向前走着。突然身后传来一阵阵笑声,我想:肯定是我走弯了。于是,我转了一个方向,心想:这回不会错了吧。没想到,笑声又想起来了。我又只好转了个方向。就这样,我在教室里转来转去,有个同学嘲笑说:“你在走迷宫啊?”是呀,这样下去可不行,我冷静下来,仔细分析,觉得声音是从左边传来的。于是,我背向那边朝前走去,碰到桌子后,再敲了三下,只听得盼望已久的“咚咚”声终于传进了我耳朵里。啊,这简直比神曲还好听。身后传来一阵掌声,我得到了两颗糖。

好时光总是短暂的,这样才让人觉得珍贵。难忘的六一就这样悄悄溜走了,我不会因为它的流逝而遗憾,我要把期待留给下一个儿童节。

[难忘的六一儿童节小学生500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相携一生也如诗作文800字

全文共 779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回老家,外公外婆坚持要挤在厨房,为一家子人做年夜饭。外公外婆配合默契,你切菜,我颠锅,流淌着一弯富有韵律的清泉,平淡的厨房中也格外的有诗意。

饭做好了,外公却还在偷偷的做些什么,手法娴熟,神情自如,显然已做过无数遍。香甜从外公手中传来,脆黄的苹果外裹着浓稠粘连的蜜糖——拔丝苹果。外婆霎时脸色一变,几步冲过去,斥道:“得了糖尿病,怎么还吃这么甜的!”外公不以为意,乐呵呵的说:“你最爱的拔丝苹果来了,我保证一口不动。”只瞬间,我便瞄到外婆的神色中似有小女儿娇羞的情态。有着褐色的老年斑,褶皱的皮肤,苍老的面容也掩盖不了的风化,如诗般。

想起外公说以前生活清贫时,儿女们都期盼着过年吃到包有代表来年好运的硬币的饺子。然而,经外婆手舀给外公的饺子,硬币总是最多的。说到这,外公便狡黠的眨眨眼睛:“我知道是你外婆使的法子。那些年日子苦,她便总想着寻些由头来鼓励我。”

原来,即使艰难岁月中,相携着,相互鼓励着,日子便也如一首充满希望的,调皮的诗。

外公年轻时常出差。怕外婆孤单,便在旅途中费尽心思找些新奇的东西,求着师傅把手艺教给他,回家给外婆做。于是,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外婆应是比别人多了些温柔如诗的风华。出门在外,只有外婆面色红润,气质优雅,那是见过大世面的风范,可实际上外婆从未出过远门。

原来,那些奔波岁月中,相携着,相互关心着,日子便也如一首柔和似水的,甜蜜的诗。

退休后,在晚风吹拂中架两把藤椅的阳台,外公听着录像机跟唱豫剧,悠扬洪亮的声音便充满闲适的夜。于是外婆就含着笑,一边为两个人打着扇,一边静静的听着,眉目间皆是满足与快乐。

原来,即使安闲岁月中,相携着,相互陪伴着,日子便也如一首慢悠悠的,满足的诗。

吃完年夜饭,烟花被搬到楼下。五彩绚烂绽放时,欢呼雀跃时,外公和外婆及并肩无言的立着,无需多余的动作,便满溢岁月静好,相伴一生的诗意。

相携一生也如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爱健康一生幸福作文800字

全文共 824 字

+ 加入清单

话说“身体乃革命之本钱”可引深为“健康幸福一生之保障”。健康是我们所需要的,健康的身体是我们学习、生活、事业取得成功的保证,关爱健康是我们的责任。

如果一个人没有健康的身体,那么他的一生就会失去幸福的保证,每日在疾病中痛苦,在折磨中挣扎,因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无法去考虑其他事情,也就不会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在现实生活中,各种疾病时刻侵犯着我们的身体,且出现了很多种之前没有出现过的疾病。如今有很多人由于每天缺乏必要的锻炼和日常饮食不规律导致的身体免疫力下降,身材走样。这会增加患病的机率,威胁到身体健康。其实人们的身体犹如一台机器,那么怎样才能保证这台机器的正常运转呢?

一、多锻炼——一“不生锈”

锻炼是必须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愉悦人的身心,还可怕提高身体免疫力。每天坚持一定量的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加机体细胞活性,使我们可以长寿,也可以让我们永葆青春活力。

二、保护“动力系统”

合理的饮食是很重要的。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如果说人是一台机器的话,那么饭则是这台机器的动力来源。合理适当规律的饮食帮助我们拥有一个强大的胃,提供给人们身体所需的全部动力。如果我们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会使动力系统功能紊乱,受苦的还是自己啊!

三、保持良好运行

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也是一计良策。现代人的生活太过紧张,大脑负荷也比较重,造成现代人易怒、易愁、易急的情况。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淡然坦然地接受一切,不强求、也不必患得患失,不论何时,给自己一个微笑,给别人一个微笑,保持轻松的心态也可让人们健康永驻。

四、别让自己失控

调控自己的情绪。易怒伤肝啊,证明就是这个道理。良好的情绪可提高机体细胞的战斗力,战胜病魔。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仅可以健康,也可以使我们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又可帮助我们减少不必要的焦虑和烦恼,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何乐而不为呢?

健康如此重要,关爱健康就是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只有关爱健康,才有可能幸福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父爱一生的幸福作文800字

全文共 818 字

+ 加入清单

父爱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父爱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父爱是灯,引领我走到黎明。拥有父爱,是我们一生幸福

记得我上初中时,因为成绩不理想,考不上重点中学,所以很气馁。父亲为了让我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便想把我送到贵族学校就读。可是,以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怎能负得起高昂的费用呢?于是父亲想找两份工作。去面试的第一天,父亲很晚那才回来,我知道他一定是失败了,谁知,父亲一进门却是笑嘻嘻的。我们问他找工作的事,他却满不在乎地说:“失败了,明天继续找。”我从父亲笑嘻嘻的脸中产生了怀疑,半信半疑地想:你能行吗?第二天,父亲真的找到了工作,是为别人搬运花瓶,而且父亲用的是三轮车去运。说真的,我为父亲找到这份工作感到丢脸。

一天放学,我刚走出校门不远,父亲踩着他的三轮车正好从我旁边经过,我为了不让同学们笑话,装作不认识他,但意想不到的是,正当我快步躲避父亲时,父亲的三轮车被前面的石头绊倒了,车上的花瓶砸碎了,而且我看到父亲还弄伤了脚。路人也围了上来,我隐隐约约看见父亲边搓脚边擦眼泪,这可是我第一次看见父亲流泪,这时我的心酸酸的,好想上前扶父亲一把,但却又迟疑了,我害怕同学们投来奇异的眼光,更怕同学们取笑我……我没有去扶父亲。我火箭一般地飞回家,告诉了母亲。当我和母亲赶到那里的时候,父亲已经不见了。

晚上,随着一阵开门声,我再次看到父亲那一副笑嘻嘻的面孔,母亲问寒问暖,只见父亲笑了一笑说:“没事。”待他走后,我嘀咕一声:“真没用!”母亲听见了,一本正经地对我说:“不能这样说你爸爸,他心地善良,为了能让你上学,他不辞辛苦地拼命工作,以后应好好对他。”我点了点头。顷刻间,我对父亲产生了从未有过的敬意,我的眼睛湿润了……

到了开学那天,父亲攒够了钱,帮我交上了上初中的学费。是的,父亲就是用他那辆三轮车帮我攒够了上贵族学校的学费。接过父亲递给我的还带着他体温的学费,我觉得无比的幸福,我的眼泪再次夺眶而出……

啊,父亲。有您的爱,我便拥有了一生的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人一生都在旅途上奔跑

全文共 827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一生都在旅途奔跑,上面充满着悲与喜,重逢与离别,成功与失败。

——题记

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它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同时也给了我们太多的无可奈何。是啊,有失必有得,这应该就是生活的规则吧。我窃喜,因为这以前的生活里我经历了太多的荆棘,这以后我应该得到鲜花与掌声了吧。哈哈哈,我是不是高兴的太早,因为我们往往会被生活捉弄,生活就像在旅途,旅途上出现的风景是我们所不能预料的,它往往会出呼我们的预料,也往往会给我们憧憬与刺激。我们在旅途中奔跑,也在旅途中长大。在我们的旅途路上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认识了很多的朋友,也有我们留恋的地方。

风呼呼的刮着,叶子一片片的落了下来,秋天来了,许多树木变黄了,叶落光了,光秃秃的枝头在空中竖立着,好象在说“我太冷了,那位路过好心的朋友,给我披上暖和的衣服吧。”可顽强的松柏不需要别人的怜悯,他在冷风中呐喊,在雪堆里伫立,它要告诉世人“它是顽强的,它是永恒的”是啊,正因为它的顽强才使我们在茫茫的冬季还能看的绿色,正因为有了像它一样有精神的梅花才使我们在茫茫的冬季里还能闻到花香。我们应该感谢它们,它们在我们的旅途中增添了动力,也增添了方向。

大海是蓝的,大海的周围有好多有趣的东西,运气好的人还会捡到珍珠呢!会游泳的人可以捡到岸上没有的东西,如果有船的话,会更好,可以去补鱼,规律就是这样,你会的东西多,你的道具多,收获就当然多了!我们在旅途中也是一样,我们天天在努力,我们努力就有收获,我们收获的东西会越来越多,也会由小收获变成大收获。

我们在旅途中奔跑,时常会觉得很累,但是,当我们看到我们的收获时,我们便觉得我们成功了。功绩有大有小,在旅途中吃的苦多的,功绩便大些,吃的苦少的,功绩便少些。我们赋予的劳动不同,功绩也不同,当把每个人的功绩摆在自己面前时,我们都会由衷的高信。因为我们奋斗了,也成功了。

我们的旅途还再继续,还会出现悲与喜,喜与幽,我们可能还会有成功,还会有失败。我们一起奋斗吧,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外公的一生

全文共 1031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外公是一个既风趣又幽默的人,他今年已经七十出头了。

外公长着一张国字脸,这是一张饱经风霜的脸,深深的皱纹如同一道道沟壑密布在脸上,但外公的头发仍是黑的。外公的皮肤也黑,我想这可能是因为他常年在工厂劳动的结果吧,劳累却健康。外公很高,但人很胖,总是笑呵呵的,是个快乐的小老头。外公的手掌很大,手上的纹路如同阡陌纵横,外公经常会用他的大手抚摸我和哥哥的头。

多彩的童年

刚出生的外公似乎和我刚出生时一样,整天在他妈妈怀里睡觉。渐渐地,外公长大了,和我一样,爱玩好动。外公出生在苏州城里,从小家境富足,可外公还是和外面那群皮孩子一样,喜欢在小巷子里玩,直到家里人不停呼唤才肯回家。外公经常在路边的小草从里捉蟋蟀,然后把蟋蟀放在盆里和小伙伴们斗着玩。时不时的还会和小伙伴们一起抽陀螺。那真是个多彩的童年。

多变的中青年时代

外公终于上小学了,可还改变不了他的顽皮。在路上挖坑,故意把同学的本子藏起来……这些事总少不了他。

到了中学,外公依然我行我素,甚至更加顽劣。有一次因为在课堂上顶撞老师,还把老师的眼镜打飞了,老师实在是忍无可忍,差点让外公退学。那次以后,外公开始收敛了,渐渐成了发奋努力的学生,并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

工作之初,外公到一家工厂里当会计。那时候大学生处于“物以稀为贵”的状态,外公是工厂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之一。经过不断努力,外公不断升职加薪,终于成了厂长。

结婚后,外婆生下了两个女儿,外公特意在城里买了一套大房子。家里虽然不断富裕起来,可外婆却因积劳成疾的心脏病逝去了。妈妈回忆说那天雨下得很大很大,外公守在外婆的病床前,沉默不语很久。几年后,两个女儿陆续找到好的人家嫁出去了,便有了哥哥和我。外公抱着我们哥俩的时候,脸上早就没了当初失去外婆的悲痛。

美好的老年时光

退休后的外公十分悠闲,不论何时、身处何地,脸上总是洋溢着乐呵呵的表情。他还是住在城里的那套大房子里,生活却早已变得多姿多彩,时不时还会跟着我们一起出去旅游,早就走遍了江苏。更多的时候,他会邀请那帮认识很多年的朋友到自家花园的阳台上下棋,泡上一壶浓浓的茶,和老朋友一待就是一下午。可有一次,外公去打扫屋檐上的积雪时摔了下来,把腰给摔坏了。我们都很担心,外公却笑着说没事没事。真是坚强的老爷子。

墙上的爬山虎长茂盛了,屋前的小树长粗了,门口的信箱生锈了,外公越来越老了,离他过去的故事也越来越远。每次他和我们讲起那些酸甜苦辣,也越来越风轻云淡,平淡的语气像是要把那些厚重的过往都化作天边的云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影响人一生的哲理故事

全文共 614 字

+ 加入清单

上学的时候,有一个哲学老师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是一个不修边幅的人,总是穿一身洗得发白的蓝色运动服,一副与他瘦小脸庞极不相称的过大的眼镜永远都是架在鼻尖上。与别的哲学老师一样,他也经常与我们一起讨论生命的意义这样的话题。大多数讨论我已经忘掉了,但有一个讨论的片段却一直对我的人生有着很大的影响

有多少人能够说出你父母的一些事情?哲学老师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的同学请把手举起来。

所有的人都举起了手。

有多少人能够说出你爷爷奶奶的一些事情?

大约四分之三的同学举起了手。

有多少人能够说出你曾祖父曾祖母的一些事情?

六十个同学当中只有两个人举起了手。

瞧一瞧,他说,仅仅隔了两代,我们几乎所有人就对自己的曾祖父曾祖母一无所知了。也许,有一天,你会从布满尘埃的纸盒子里找出一张发黄的照片看到他们的长相;或者从家族的经典故事中得知他们中某人曾经光脚走五英里路上学。但是,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有过哪些思想,他们引以为荣的东西是什么,以及他们的恐惧和梦想,你们知道吗?想一想吧,三代内的直系祖辈就已经被我们忘得干干净净了。这样的事情将来还会继续发生吗?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你们以后的三代。假如,现在坐在教室里的是你们的曾孙子曾孙女,他们谈及你们的时候能说出什么呢?他们还知道你们吗?你们会不会也被遗忘得一干二净了呢?

你们应该如何书写人生呢?你们应该给后代们留下怎样的人生传奇呢?选择权在你们自己手上。现在下课。

足足有五分钟,没有一个人从座位上站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妈妈的一生作文

全文共 5961 字

+ 加入清单

我辛劳了一辈子的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快十年了,她永远是我们当儿女的心中的思念。

母亲是一位从旧社会走过来的老人。善良、纯朴、节俭、宽于待人,是她一生的美德。母亲十九岁与父亲成家,从此进入到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小时候就听母亲说,在她结婚不久,我的外祖母就说过,说我母亲有四个婆婆。这四个婆婆分别是,我的祖母和曾祖母,父亲的伯母和堂嫂。我的祖母是位善良实诚的老人,她待母亲不错。余下的几位“婆婆”都不是太友好,特别是父亲的堂嫂,既懒惰待人又刻薄。

母亲是位小脚女人,对“三寸金莲”的称谓名副其实。记得小时候,只要看见母亲的鞋放在那儿,我们姐弟几个便争着缩紧了脚趾,去穿母亲的鞋,并踮着脚尖在地上来回走上几步。但要是被母亲看见了,她总是变着法儿的制止我们。等我长大后,才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说是小孩儿穿尖尖脚的鞋“钱窄”(前窄),母亲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个个有钱花,都能过上好日子,不再象他们老一辈,日子整年都过得紧巴巴的。

有着三寸金莲的母亲,在这个大家庭中,挑水、做饭、针线活样样都得干。她每天凌晨很早就起床推磨、烙煎饼,晚上,等一大家人吃完了饭,还要刷筷子洗碗。等收拾停当,就已经很晚了,又得忙着准备第二天的饭。一家人吃的饭,几乎都由母亲来操持。大伯嫂子本应以长嫂的名分,带领妯娌去忙家务,但她却以孩子小为理由,对家里的活袖手旁观,什么事情都吩咐我母亲去做。母亲虽然为家务整日里忙忙碌碌,但只要稍有闪失,就会被堂嫂告到婆婆们那里去,所以,一天到晚总是提心吊胆的。那时候,家里没有钟表,母亲怕起床晚了耽误了推磨,晚上都是和衣而睡,一晚上不知要起来几次,到院子里去看星星。她从老人那里学到,以看星星的走向来推瘼时间的早晚。推磨的时候,有时候困的实在坚持不住,站在石磨旁边不知不觉就睡着了。毛驴拉着空的石磨,火星子从两片石头中间往外乱窜,母亲一个激灵醒过来,吓锝心里怦怦直跳,恐怕被婆婆们听见。

母亲年轻时身体单薄,加上脚又小,一对盛满了水的木桶,压在她的肩上就够辛苦了,但大伯嫂子还在一边说风凉话:看这杨柳细腰的,挑起水来也不好看。母亲擦着满脸的汗水,心里实在太委屈,可嘴上是不能说的。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好多年,后来才由大家分成了小家,母亲才如释重负的轻松了下来。

母亲是位勤俭持家,很节俭的人。我小的时候粮食不富裕,遇到灾年,粮食更显得金贵。每当新粮食下来,母亲总是把粮食计划好,菜粮搭配、粗细搭配,一年当中,把口粮匀开吃。小麦成熟了,生产队要按人头分配,因那时粮食产量低,一家人分不了多少。母亲精打细算,除了平时吃顿饺子和有应酬才用细粮外,一般都不舍得动用,想方设法总要留下一部分,等到春节时包饺子和做面食用。秋天分了棉花,母亲挑拣好了,轧好花,用纺车纺成线,让人织成布,染好了或印上花,给我们姐弟几个做衣裳,和添置家里的被褥。虽然是土布,但因母亲纺的线又细又匀,所以织出来的布就显得格外细密,做成的衣服穿在我们身上,邻家的孩子都非常羡慕。记得那时候,每到冬天,母亲晚上都要点着煤油灯,挑灯纺线,天天如此。有时我们一觉醒来,朦朦胧胧的睁开眼,看见母亲还在摇着纺车。她为我们这个家,为我们姐弟几个所付出的,是一生的劳累和辛苦。

母亲从不浪费一粒粮食,她经常告诫我们,“粒米不成面,滴水不成河”。哪怕是看见一粒粮食掉在地上,她都要捡起来,就是每天用的洗脸水,也从来都节省着用。因为她深深知道任何东西都来的不容易。但如果邻居有了困难,她会毫不犹豫的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在六十年代初生活困难的时候,当她看到邻家的孩子饿得直哭,她宁愿自己饿着肚子,也要把家里本就不富裕的饭食,拿去给邻家的孩子吃。她还经常把自家节省下来的粮食,拿去接济别人。东院儿的奶奶没米下锅了,哪怕家里只有两碗米,母亲也会拿出一半给她送去。前街的大婶儿家没了咸菜,她会让我们送去自家腌的咸菜。我们的衣服、鞋子穿小了,母亲把它洗刷干净了,送给邻居家的孩子们穿。

母亲的手很巧,做得一手好针线活。缝衣、做鞋、绣花、剪纸样样都会。那时针线活都要靠手工来做,母亲做的衣服,针脚精细,样子时尚,做好的衣服穿出去,引得好多人都要比着去做。母亲做的鞋,耐看又结实,母亲绣的花,针针紧扣,鲜活靓丽。还记得小时候母亲给我缝的帽子,帽子上缝着一朵大荷花,荷花是用粉红丝布剪好了贴上去的,在荷花瓣的边沿和顶端,母亲用红丝线把它绣的同真花瓣一样好看,荷花周围露出绿色的荷叶。帽子后面有两条漂亮的飘带,左右两旁各坠着一颗叮当响的小铃铛,好看极了。给我弟弟缝的“老虎帽子”,那老虎的鼻子、眉眼、耳朵,既卡通又活龙活现。我们戴上帽子到街上去玩儿,周围便围过来一群姑娘媳妇,她们指指点点、惊讶赞叹。记得有几个男孩儿、女孩儿,还匆匆忙忙跑回家,喊出了自己的母亲来看,好让母亲也比着给自己做一个。谁家的姑娘出嫁,谁家的儿子娶媳妇,都让母亲来剪喜字和窗花。说母亲心灵手巧,那是理所当然的。

母亲还裁了一手好衣服。街坊邻居的婶子大娘和姑娘们,都经常拿着各种各样的布,让母亲来裁衣服。母亲从不推辞,仔仔细细的量好尺寸,认认真真地给他们裁剪。遇上家里没有人缝衣服的,母亲还一针一线的帮着把衣服做好了,让我们给送过去。

说起裁衣服来,还有一段笑话呢。我的一位远房的二大妈,人很实在,但手又笨又拙,母亲把衣服给她裁好后,教给她怎么去做。她在家缝了好几天,实在缝不下去了,就带着衣服来找我母亲,还埋怨我母亲把衣服给裁坏了。母亲接过衣服,看了一眼,笑得半天说不出话来,后来好不容易忍住了笑说,你这个拙老婆,怎么把裤腿缝到裤裆上去了。最后,还是母亲帮她把衣服缝好了。一个远房叔叔,从小就没了妈,母亲只要有闲空,就帮着做双鞋或是帮着做件衣服,有时还帮着烙煎饼,或是把做好的饭让我们送去一些。直到现在,这位叔叔只要说起我母亲,心里还充满了感激。

母亲一生心肠好,乐于助人。街坊邻居有什么事情,都愿意请母亲帮忙,母亲也从来都认为义不容辞,高兴得去帮助他们。五六十年代的农村,缺医少药,在长期的摸索中,母亲学会了一些以挑灸、推拿治疗常见小病的土办法,还会治小孩脱臼。一年四季,寒冬酷夏,无论是白天还是深更半夜,只要有病人找来,母亲都会认真地去给他们诊治。当她看到哇哇直哭的孩子,脱臼复位后连蹦带跳地走了,当她看到被病痛折磨的成年人,脸上露出了笑容,母亲便会感到由衷的高兴。诸如如上所述的这些事情,在母亲看来都是小事,可就是这些小事,贯穿了她的一生。

那年,母亲已经八十多岁了,弟弟从家拍来电报,说母亲病重,让我回家探望。当我急匆匆赶到家的时候,母亲的病情已大有好转。我看到家中的房间里,堆满了乡亲们送来的各种各样的补品和点心。这些补品和点心,虽然都是土生土长的,不是什么贵重的物品,可代表着乡亲们的一片心。母亲说过:“行下春风下秋雨”,她这话是在给我们讲故事时,是说好人有好报的。虽然母亲做事从不允许别人答谢和报答,但她对乡亲们的好,大家都记在心里,他们怎能不感激母亲呢。

我的家乡在沂蒙老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子弟兵和老区人民那种“鱼”与“水”的感情,母亲每当说起,都令我十分感动。母亲曾舍着我的姐姐,用自己的奶水,喂养过转战南北的子弟兵的后代。她积极参加“妇救会”、“识字班”,用自己的双手没白没黑得给解放军做军鞋、烙煎饼办给养。母亲做的军鞋,底子纳的结实,鞋面做的精细,每次交军鞋,都得到领导的好评和夸赞。她经常对姐妹们说,子弟兵是为咱老百姓的解放打仗的,他们一天行军上百里,鞋不结实急行军时破了怎么办,咱们只有把军鞋作好做结实了,才能对得起他们,对得起咱们自己的良心。所以,母亲对每一双军鞋,都认真、用心地去做,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母亲一生吃了很多苦。在大家庭时的劳累,小家庭的操劳,就是在“坐月子”时,也都从来没有好好休息过。生我那年,父亲参加担架队去“淮海战役”支前了,阴历十一月中旬的晚上,母亲在床前的地上生下了我,冻得浑身发抖。收拾停当后,她喊醒了我大姐,想让她到灶房里拿些柴火来烤烤暖和。被喊醒了的大姐,听见我的哭声吓得哇哇大哭,她这一哭不要紧,被她哭声惊醒了的二姐和三姐也一齐哭起来。母亲只好作罢,自己爬到床上躺下。那一夜,不知母亲是怎么度过的。第二天就起床烙煎饼给区公所办给养、做针线活。她还说,那个月子,一共吃了九个鸡蛋。前街的大妈送来了两个,后街的大婶拿来了一个,邻院的奶奶送了一个……。那时候各家都穷啊,邻居有的一个,多的两个,七凑八凑,一共九个鸡蛋,那都是大家的心意。这件事我听母亲说过多次,我知道,母亲是在用这种方式感激乡亲们。我每次听了,心里都特别难过。现在的年轻人生孩子,鸡蛋算什么呀,专挑有营养的东西吃。可母亲那个年代哪有这个条件,她们那代人受的苦,真是够多的了。

母亲生我弟弟时,是一九五四年的春天,那时节,几乎年年闹饥荒。阴历四月,正是粮食青黄不接的季节,家里没了粮食,几天都揭不开锅,小弟哇哇待哺,母亲饭都吃不上,哪来的奶水。父亲赶集买回来一把葱,母亲摘下一些葱叶,一个一个地往嘴里吃,父亲在一边只有落泪。听母亲说,每次坐月子,别说好好养,就是想休息也没有时间,除了忙家务,空闲的时候还要做鞋卖,好换取一点油盐钱,贴补家用。所以母亲落了一身的病,从我记事起,母亲就一直病病殃殃的,整天不是这里痛,就是那里不舒服,都是年轻的时候操劳、受累和月子里伤了身子。我最小的妹妹,每天晚上睡觉前,总要给母亲捏捏脖子,柔柔肩膀,然后才去睡。这是小妹每天都要做的工作,直到小妹结婚到了外地。

母亲一共生了九个孩子,由于当时没有什么医疗条件,有三个夭折了。在夭折的三个孩子中,其中有两个已经有五六岁了,每当提起,母亲的心情就显得格外沉重。孩子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啊,怎能不叫她揪心呢。

母亲的六个孩子中,只有老六,我们的小弟是个男孩儿。四十五岁的母亲生了个老生儿子,按说是让她最心疼、最娇惯的。可母亲不这样认为,她没偏没向,和对五个女儿一样去心疼、去对待。所以我的弟弟在母亲的教导下,从小就很懂事,知道心疼父母。到现在,小弟也已经五十四岁了,他仍然是我们姐弟中,最孝顺的一个。

记得小时候,每年的腊月,是母亲一年当中最忙碌的日子,特别是等过了腊月十五,母亲更是忙个不停。那时候没有机械化,什么粮食都要靠在石磨上磨和用碾子压。母亲要带领着我们磨面和压年糕粉,她要亲手蒸年糕、发糕、粗面卷子,做豆腐,还要生绿豆芽和黄豆芽,一天到晚忙个不停。母亲虽然很累,但她忙得很高兴,我们也都很开心。那时我最喜欢吃的菜,是父亲做的“黄豆芽炖豆腐”。豆芽是母亲亲手生的,豆腐是母亲亲手做的,都是纯天然食品,做好的菜口感特棒,每当我回想起来总念念不忘。现在日子过得好了,可到哪里再去找这么纯正天然的食品呢?

小时候最开心的事,是清明节那天到沙滩上去“滚鸡蛋”。家里养了几只鸡,每年清明节前,无论家里怎么困难,母亲都不舍得把鸡蛋卖掉,她要把鸡蛋攒起来,等到清明节的时候,给我们姐弟几个每人煮五个鸡蛋。这也是邻居家的孩子们既嫉妒又羡慕的一件事。记得清明节那天,母亲早早起床,等我们起来的时候,她已经把鸡蛋煮好了。摸着热乎乎的鸡蛋,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三姐把鸡蛋给我们染成红的、绿的,或是把鸡蛋上画上一些花,或是画上一些红、黄、绿相间的小格子,总之是五颜六色。然后姐弟几个便每人怀揣五个鸡蛋,到河边的沙滩上去滚鸡蛋,大家玩得不亦乐乎。三姐还用柳条或杨树条给我们做一些哨子,大家边吹哨边在沙滩上打滚儿,嬉闹声、哨声响成一片,那是我真正的无忧无虑的童年。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一生都没穿过几件好衣服。记得我小的时候,夏天,母亲一件粗布中式短袖上衣,那是用一件穿坏了的长袖衣服改的。已经穿过好多年了,上面早就打了好多补丁,可她还不舍得丢掉,被汗水浸湿了,洗洗晾干了,再穿在身上。母亲说,夏天穿衣服没好歹。可就看那衣服上面的补丁,就知道穿上有多热了。我生孩子的那年,爱人从省城带回来一块浅灰色的“的确良”布,我送给母亲,让她做一件上衣。那时,要是能穿上一件的确良布做的衣服,是件很荣耀的事。母亲不舍得自己穿,想留给我做衣服,推来让去,在我的说服下,她很高兴得接受了。可正好我婆婆也来伺候月子,母亲就把这块布料让给了我婆婆。其实她是在为我长脸。母亲就是这样,自己再喜欢的东西,只要觉得别人需要,她会高兴的先人后己。

母亲非常爱清洁,一年四季屋里屋外,总是收拾得干干净净,东西摆放得整整齐齐。这种习惯,一生都伴随着她,就是在她年迈的时候,还是一丝不苟。那年我探亲回家,看到年近九十岁的母亲,每天仍擦澡洗涮,穿戴的依然利利索索。衣服穿脏了,自己去洗,洗好晾干后,叠整齐了放起来。母亲不光自己爱清洁整齐,她对孩子们也是这样要求。我们小时候,日子过的再紧,每到春节,母亲总要千方百计,给我们做新衣裳穿着过年,实在没钱买布,就用自制的土布给我们做。平日里,我们的衣服就是补了补丁,也总是给我们洗得干干净净的,才让我们穿在身上,从来不让孩子们穿的拖拖拉拉。她常说,衣裳旧点破点不要紧,可要收拾利索了,穿到外面,那可是代表着一个家的形象。

母亲一生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她的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的感染、教育着我们。孩子们同邻居家的孩子争吵了,母亲先来管教自家的孩子,从不护犊子。我们要是受邻家的孩子欺负了,她总是先问明情况,等事情平息了一阵子,再悄悄跟家长说明真情。她不管做什么事情,能方便别人的,尽量的去方便别人,能迁就别人的,尽量的去迁就别人。“吃亏是福”是母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小时候,我不懂这句话的道理,现在回味起来,无不是一句朴素的格言。只要不是原则问题,谦让一些,迁就一点,吃点亏,就避免了一些是非和争端,换来的却是友好与和睦,这与母亲经常说得“望人和福自和福”同是一个道理。中国人讲求一个“和”字,和气、和善、和睦,“万事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大家友好、和睦相处,共同享受平静的生活与快乐,其乐融融,这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那可是以任何东西都难以置换的无价之宝啊。

母亲还经常教育我们:老老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做事。母亲虽然识不了多少字,但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在她心里是根深蒂固的,这对我们子女来说受益匪浅。我们是听着母亲“做诚实孩子”的话长大的,她的话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中,就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长大后,成了我们的座右铭。现在,将来,都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也会用母亲的这些最古朴的话去教育、鼓励自己的孩子:让他们脚踏实地得去工作,光明磊落的做老老实实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母亲在她九十岁的时候,以踏踏实实的步履,走完了她平凡的一生。母亲走了,但她吃苦耐劳、乐于助人、、宽于待人的美德,时刻铭记在我们心里——

母亲,我的吃苦、受累、辛劳了一辈子的母亲,您的儿女永远怀念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