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知了的作文(20篇)

印象中,刚入夏最早开始叫的应该是知了,老家的方言称为“唧了”读作jíliao,两个发音分别是阳平和轻声,很奇怪,我老家的方言应该是没有阳平音的,只有1、3、4三个声调。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接下来请欣赏:日记找知了。以下就是小编为同学们收集整理的一些关于关于知了的作文优秀作文,欢迎查阅,希望你们喜欢。

浏览

392

作文

120

捉知了的作文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放暑假了,我来到奶奶家,二叔说:“梦雨,咱们捉知了去。”

我高兴地跳起来。二叔做好了面筋,拿上长竿,我们就出发了。我们来到一片树林里,听见到处是“知了……知了……”的叫声,我抬头一看,一只又大又肥的知了正趴在树干上拼命地叫着。我悄悄地拉拉二叔的衣角,用手指了指树上,二叔赶紧在竿顶上放了一块面筋,把竿子悄悄地靠近知了的翅膀,面筋一下子就把知了的翅膀粘住了,这时,知了叫得更厉害了。二叔把知了拿下来,我和姐姐把它装进袋子里。我们又来到一棵大树底下,看见一只知了正叫得起劲,二叔又把竿子靠近知了的翅膀,这只知了好象特别机灵,“哧”的一下飞走了。就这样,二叔捉一个,我和姐姐装一个,我们一边走,一边捉,尽管天气很闷热,我们还是使劲忍着,好不容易捉了半袋子,我们高兴地回家去了。

回到家里,二叔把知了煎熟了,我拿起一个,咬了一口,又香又酥,味道真不错!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描写树上知了的

全文共 1251 字

+ 加入清单

童年的夏天,仿佛要比现在热闹的多,有趣的多。一到盛夏,知了的大合唱便开始了,此起彼伏,不绝于耳。那时,我们的兴趣全在大自然里,所以在这个季节,捉知了就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大乐趣。

我们跟大人真的学会了很多本领。尽管知了是在高高的树上,并且很机警,一有动静就会飞走,但我们还是有办法捉住它。

我们捉知了常用的方法有两种:用面筋粘或用牛尾一毛一套。

抓一把小麦用水洗净后放嘴里咀嚼,细细的嚼,并随时把嚼出的溶在唾液里的淀粉吐掉,等剩下的面筋发粘时,吐出来用水进一步洗掉残余的淀粉,然后放在两 手掌间用力一搓一、一揉一,等粘性很强了,面筋就制成了。把它糊在长竿的梢头上,对准爬在树上鸣叫的知了,将长竿悄悄靠过去,等离得很近了,迅速向前一戳,面筋便 把知了粘住,任凭它拚命叫拚命挣扎,怎么也逃脱不了。

用牛尾一毛一套知了要比用面筋粘难度大。牛的尾巴上长满了又粗又长的一毛一,那是牛用来防蚊蝇叮咬的。在夏天里,它就象一根鞭子似的不停的左右甩动,一抽一打驱赶 着身上的牛虻、蚊蝇等。那时候,拖拉机还很少,每个生产队都养着十几头牛用来犁地,夏天就用绳索把它们拴在树底下乘凉,这样也方便了我们拔牛尾一毛一了。拔牛 尾一毛一时要小心翼翼,不要站在牛的两条腿的正后方,应站在侧面,再就是要向前倾着身一子去拔,这样离牛两条后腿远些,防止被牛趵蹶子踢到。

牛尾一毛一拔下来后,一头打个活扣,另一头系在长竿梢头上,就可用来套知了了。用这种方法眼神要好,手头要稳准,把长竿悄悄伸到知了身后,看准它们的脖子 (头),让牛尾一毛一的活扣套进去,把长竿往下一拉,这时知了再想逃走已经晚了。尽管它拚命扑啦翅膀,可那活扣越用力挣脱勒的越紧,也只有乖乖就擒。

知了的叫一声有多种,有的只发出一种节奏的单调的音,有的会变幻节奏,有起有伏,很好听。

关于知了的叫一声,母亲曾给我讲过一个童话故事:很早以前,有两个知了是一家,有一天,妻子叫丈夫去集市上去买麻,丈夫爱赌,把钱在赌一场输光了,回家后 没法交待,便对妻子撒谎说:集市上没有卖麻的。妻子一听便明白是怎么回事,生气的说:你一定是把钱又赌掉了。妻子看丈夫赌性不改,便和丈夫分开过了。从些 后,丈夫便天天叫:“没有没有麻,没有没有麻。”好象很冤屈似的,而妻子的叫一声也成了“呀,赌了!呀,赌了!”就是不原谅丈夫。

因这这个故事的原故,也因为它们的叫一声真的好听,我们很想捉到一只“没有麻”或“呀赌了”,可是这两种知了都是在高树梢上鸣叫,也最机警,还从来没有人捉到过。我们捉到的都是那种叫一声单调的知了。

如今农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都有农用三轮、拖拉机等,村里也就没人养耕牛了。现在的孩子也比前金贵,家长们从小就注意督促孩子们学习, 其余时间也多是在家看电视、上网,很少再到处去疯玩;在农村,很难再看到那光着屁一股的孩子在烈日下粘知了、套知了的情景了。童年的生活充满了无限乐趣,现 在回想起来仍旧向往,那用面筋粘住、用牛尾一毛一套住的是青葱岁月里的欢乐时光,是无忧无虑成长着的童年。

[描写树上知了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日记找知了

全文共 656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的一天,我回老家看望奶奶。傍晚,我们刚吃完饭。奶奶就问我想不想去捉知了猴,我一听,高兴地说:“想去,想去!”这可是我第一次去捉知了猴呀。

我们找来了矿泉水瓶和手电筒,然后往村边小树林的方向走去。到了小树林,我们分头行动,我和奶奶一组,妈妈一组。我们从第一棵树开始找,奶奶告诉我要从树根向树上找。突然,我发现树上有一块儿凸起的东西,心想这一定是一只知了猴,我就捡了棵树枝想把它打下来。可打了一下,那个东西还是纹丝不动。我和奶奶用手电筒一照,原来是一个凸起的干树皮。我非常失望。这时就听见妈妈喊:“我捕到了一只。”我连忙跑去看,只见妈妈手里边儿有一只棕色的知了猴。妈妈说:“你把它放到瓶子里。”就在我准备拿知了猴的时候,它突然动了一下,吓得我叫了一声,再也不敢去捉它了。妈妈鼓励我:“没事,知了猴不会咬人,你用手捏住它的背,不要松手,然后放到瓶子里。”我鼓足勇气按照妈妈说的方法小心翼翼地又试了两次,终于把知了猴放到瓶子里了。我们开始继续找知了猴,我来到另一棵树下,我用手电筒一照,发现有一只知了猴正趴在树上,我好激动呀。可我把它拿到手里边儿的时候,怎么感觉那么轻,用手一捏,结果还碎了,原来只是一个知了皮,顿时我非常沮丧。可我还是不甘心,心想:我肯定可以捉到,我一棵树一颗树仔仔细细地找,终于我也捉到了一只。一个小时过去了,我和奶奶总共捕了六只,妈妈捕了五只,我们带着我们的战利品,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回到家后,奶奶说我们把知了猴淹到盐水里,不要让它脱壳,明天早上你就可以吃了。

捉知了猴可真有趣呀,我期待着下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抓知了

全文共 23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晚上,我正在玩的时候,在纱窗上发现了一只知了。我好奇地想知道它长什么样子。我轻轻地推开纱窗,一下子用我的小手把它罩在了手心里。

我仔细地观察,它长着像青蛙似的眼睛,蝴蝶似的身体,但比蝴蝶的身体胖一些,翅膀像一层薄薄的透明纸,上面还有花纹。它的整体面容像一只大苍蝇。我把它放在一个瓶子里,它一直在“知了、知了”的叫个不停,好像想出去,妈妈说:“你把它放了吧。”我说:“好呀。”然后,我把它从瓶子里拿出来,知了就一下子飞出了窗外,好像在说:“谢谢你放了我,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抓知了

全文共 373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我去捉知了了。

昨晚,我和爸爸、妈妈拿着手电向康乐新村走去。到了康乐新村,我们分工捉知了:我照树,爸爸挖地。只过了一会,爸爸就喊我说:“你看,我找到了三只无人要的小知了了。”我忙把知了装入袋子。过了五、六分钟,爸爸在地下挖出了一只,又在地上活捉了一只,我马上拿袋子,让爸爸把知了扔进去。我们再接再厉,结果没想到,我看了好多棵树、爸爸挖了好多次地都没再有任何收获,我们只好哎声叹气地去奶奶家休息了。到了八点,正是知了出来的高峰期,我们再次去捉,哈哈!这次突击成功了,知了没有防备,没想到我们又杀了个回马枪,这下我们大获全胜。

在回家的路上,我给爸爸妈妈讲了一首自己编的“打油诗”

捉蝉妙计

挖地三尺,埋上地雷,

晚上一到,马上拉雷。

地炸破了,蝉炸香了,

过去尝尝,还真不错!

满载而归的回到家,我心里甜滋滋的,因为可以吃自己捉的知了了。你别提那味道有多香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日记找知了

全文共 356 字

+ 加入清单

夏天的午后,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天热得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能叫的雄知了一个个高声歌唱着,叫得不能让人安宁。爸爸说:“孩子们,咱们出去粘知了吧?”我和哥哥高兴地同意了。

紧接着我们找来一根长竹竿,在它的顶端绑上一根细铁丝,铁丝上又粘上一块面筋,爸爸说这样就可以粘知了了。我们出了门来到一片树林,在一棵茂盛的大树下,哥哥一眼就看到了一只知了,爸爸慢慢地举起竹竿让面筋碰到它,可是这只知了非常聪明,好像知道我们要捉它,让它死里逃生了。过了一会儿,我们又发现一只知了,面筋还差一点就要粘上它了,可它一点感觉都没有,还不时地扭动着屁股叫得正欢呢!爸爸猛得把面筋粘到了知了的翅膀上,就这样它成了我们的“俘虏”。一会儿,我们就捉到了七、八只知了。

回家的时候,我们大家已是汗流浃背了,但是看到我们的“战利品”,我情不自禁地笑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知了猴蜕变作文800字

全文共 806 字

+ 加入清单

放暑假了我和爸爸回到了北京的家,窗外的大树上每天都有知了不停的叫,我问妈妈知了猴是怎么样变成知了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和爸爸、妈妈做了一个知了猴蜕变知了的调查。

我们带着超亮的手电筒来到公园,公园里有好多在寻找知了猴的小朋友,知了猴生长在泥土里,到了傍晚或黄昏的时候幼虫从地下的洞穴中拱出来,爬到隐蔽的枝叶间,牢牢地抓住树皮或树叶上,安静地停下来。我和爸爸妈妈的细心搜索后终于找到的五只知了猴,我高兴的把知了猴带回了家。

捉到家的半个小时左右,会爬,但是不会叫,也不会飞,头是三角形的,有六条腿,身子有2厘米长。捉来一个小时它不动了,静静地趴着,弓着腰,在壳里面有变化了。背上出现一条黑色的裂缝时,蜕皮的过程就开始了。于是它外层的皮开始由背上裂开,里面露出淡绿色的蝉体。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与折着的翅膀。这时候,除掉尾部,全体都出来了。在这个阶段,蝉的双翼很软,还不能飞,也不会叫,有腿,身体变成了绿色。

接着,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这个动作使尾端从壳中脱出。就象从一副盔甲中爬出来。总的过程大概要半个小时左右。

这个刚得到自由的蝉,短期内还不十分强壮。在它的柔弱的身体还没有精力和漂亮的颜色以前,必须好好地沐浴阳光和空气。只用前爪挂在已脱下的壳上,摇摆在微风中,依然很脆弱,依然是绿色的。直到变成棕色,才同平常的蝉一样强壮了。蜕变三个小时左右,身子大约长三厘米,有六条腿,一对透明的翅膀,身体的颜色变成了深褐色,壳也会变硬。也会鸣叫,也具备了飞行能力。

知了是有知了猴变化来的,知了猴蜕变后就成了知了,它在蜕变过程中大约需要2个小时左右,并且是在夜间8-10点或是早晨4-6点从地下的洞穴中拱出来,爬到隐蔽的枝叶间,牢牢地抓住树皮或树叶上,安静地停下来。完成它的一次伟大的蜕变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日记找知了

全文共 579 字

+ 加入清单

这一天晴空万里,我爸爸和妈妈一起去捉知了,我们来到马路边的梧桐树旁,抬头看向梧桐树枝,这时我看见一根向东伸展的树枝上面,翘着一个尖尖的屁股,我赶紧喊:“爸爸妈妈,你们快看,这里有一只肥肥的知了。”

爸爸妈妈赶紧跑过来,他们朝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有一只知了停在树枝上,我们赶紧把鱼竿拉到最长,鱼竿的顶端贴着一个粘粘手,我把鱼竿伸向知了,由于我的速度太快,粘粘手碰到了知了旁边的叶子,它马上缩起六条小腿,拼命地拍打着翅膀向天空飞去,我以为这次要落空了,可是它在空中绕了一圈,又飞回到同一棵树旁边的树枝上,这次比原先的位置好捉多了,鱼竿也刚好能够得着,我知道了上一次犯错的原因,因为鱼竿太长方向掌握不好,我又太着急,所以让它跑了。这回我让妈妈帮忙,先把鱼竿伸到知了的旁边,然后我慢慢的把鱼竿靠过去,粘粘手一下子就粘住了知了的翅膀,它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急得吱吱直叫,还胡乱拍打着翅膀,可是已经跑不掉了。

这是一只会唱歌的雄知了,我轻轻的拿掉粘在知了翅膀上的粘粘手,它的翅膀好薄啊,薄如蝉翼说的就是它吧。我看到它的肚子上有两个大板儿,它“唱歌”的时候肚子一伸一缩,大板儿受到震动,发出了吱吱的声音。雌知了虽然和雄知了长得差不多,可是腹部没有大板儿,所以不会发出声音。虽然所有的知了都是“聋子”,但雌知了却能够“听”到雄知了的歌声,然后闻声而来跟雄知了交配,真神奇。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描写知了的好句

全文共 1832 字

+ 加入清单

1、我找着了好多树枝都没有发现蝉,我气恼地想:难道你们就不出来了吗?我就在这儿守株待兔,我就不信逮不着你们。我静静地站在树旁听,终于听出蝉声是从哪棵树上发出来的。我悄悄地靠近它,那蝉正在悠然地吮吸甘甜的树汁,毫不知危险已经降临。我不再像开始时莽撞了,轻轻地举起网兜,瞄准目标毫不犹豫的罩住它。那蝉在网兜里拼命挣扎,不停地鸣叫:“知了、知了……”像是在向我求饶认错。

2、知了名叫“蝉”,夏天来临的时候,它就会站在树上“知了……知了……”地叫个没完,所以又有了个名字叫“知了”。知了身子约有4厘米长,2厘米宽,浑身乌黑发亮,像刷过油漆一样,它头上有两根又细又长的触角,触角下有一对大大的、圆圆的、鼓鼓的眼睛,但不会眨,倒像小女孩头上梳的两个小发髻。

3、突然,耳边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可以是又想不起来那是什么声音。于是我循声跑去,来到一片树林,声音大了许多。“对了,是知了的叫声!”我一阵惊喜,开始在树林里寻找它们的踪影。在一棵茂盛的大树上我看到了它的身影,那是一只很大的知了。我迫不及待地伸出手去捉,可是够不着呀!我搬来几块砖垫在脚下,可还是捉不到。

4、“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童年时代的歌谣一度对久居城市的人们显得遥远,但今年不一样,今年是蝉的爆发年,厦门一进入7月,知了分外地多,诗意之外,叫声叫得人睡不着,上百只知了一齐飞尿,更是倒人胃口。鹭岛疑似歌剧院细心的人不难发现,今年的知了特别多,厦门鹭岛更成了知了们的“歌剧院…

5、每一到夏天,树上会有一些知了,在拼命地叫:“知了,知了。”天气越热它们就叫的越欢,声音也变了,好像在叫:“热死了,热死了……”公知了个头稍大,颜色稍深,胸部有两个音囊,可以发出声音,母知了个头稍小,颜色稍浅,尾部有一根细长的产卵器。

6、我带着罐子和网兜来到江边绿地,柳树依依,蝉鸣声声,我兴奋跑过去。我一眼就看见一只蝉,连忙挥舞着网兜迎上前去,可那蝉像是听到我网兜发出的声音,“嘟”地飞走了,还在空中盘旋了一圈,像是在逗我玩儿地说:“你一定抓不到我的!”气得我乱挥一通,把蝉儿都给吓跑了。

7、知了有许多种类,在我国,土地辽阔,一年四季都有蝉鸣。春天有“春蝉”,鸣叫时大喊“醒啦-醒啦-”,夏天有“夏蝉”,叫起来大喊“热死啦-热死啦-”、“知了-知了-”,秋天有“秋蝉”,叫起来大喊“服了-服了-”,冬天有“冬蝉”,叫起来大喊“完了-完了-”,不过,只有雄蝉才会这么大喊大叫,而雌蝉虽然也有发声器,却总是默默无闻,不发出一点声音,像非常害羞似的。

8、夏天,火辣辣的阳光直射到地上。知了躲在树叶底下颤动着音膜,用它那嘶哑的声音,不停地叫喊着”热死了,热死了”。今天,妈妈在马路边的树上捉了两只“知了”给我玩。我看见这两个陌生的小家伙,觉得又高兴,又有点害怕。想碰又不敢碰,生怕它们会咬我。

9、来到那棵大树下,我悄悄地举起网慢慢地靠近那只大知了。近一点,再近一点,“啪”,我猛地一拍,知了就掉入了我的网中。它在网里拼命地挣扎着,想尽办法要逃走,还不是从屁股里喷出“尿”来。我可不吃它这一套,笑着说:“哈哈!碰到本大爷,算你倒霉!还是乖乖地跟我回家吧!”知了好像听懂了我的话,默默地趴在网里。

10、“知,知”多么优美而动听的声音!喔,原来是一群合唱家在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他们身穿燕尾服,多么华丽.那优美的音韵在山中回荡,多么优美的音乐呀!好像灵泉一般.暑假的一天,我和姥爷带好黏知了的面团去捉知了,还没上山,老远就听见知了的演唱会,我凑到一棵大树前,看到粗壮树干上有一只灰褐色的知了,他正在树枝上用它那金嗓子唱着歌.我想要是把它捉过来观察一下,那该多好呀!

11、夏天来了,烦人的知了又开始叫起来。它总是在最热的时候‘知了,知了’的叫个不停,吵的我午觉都睡不好。它长着大大的脑袋,全身黑黑的,还有一对透明的翅膀。知了总是唱着一个调子的歌,我觉得它是最无聊的歌唱家。

12、听!“知……知……知……知……”听到是合唱家们的声音,我恨不得拿一个放大镜找,终于在旁边的树干上看到了一只知了。我轻轻地走到那儿,向前一扑没黏中真可惜,由于我太兴奋地跑到那,结果把知了吓跑了。这时姥爷发现了一只,只见他蹑手蹑脚地向前走去,对准知了一粘,黏住了。

13、我五岁时的那年夏天,哥哥从树林里捉来了一些“怪物”——知了。这些“怪物”长得又丑又凶,胸前长着一对锋利的“钳子”,圆圆的眼睛怒视着我,不停地爬来爬去,还挥舞着自己的“钳子”,显得很是凶猛。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抓知了作文900字

全文共 928 字

+ 加入清单

夏天,我们常常会听到知了没完没了的叫声,好像是知了因为天气炎热而很烦躁,发脾气似的。在家时,经常听到,于是老爸提议去抓知了。

抓知了需要准备工具。有剪刀、双面胶、透明胶和鱼竿。我们先在鱼竿最顶端贴上透明胶,防止双面胶黏在鱼竿上弄不下来。然后再把双面胶胶在透明胶上,缠上厚厚的几圈。带上自制的抓知了神器,带上一个塑料盒子,我们雄赳赳气昂昂地下楼了。

可别小看了知了,它们藏得可好了!远远能听见知了的声音,感觉树上有一群知了,正在开会。可是当你蹑手蹑脚地走近时,发现知了的叫声忽然停了,甚至一点点有知了的迹象都没有。我的眼睛像B超探头一样寻找知了。树叶上,树枝上……地毯式地搜寻着,却一点知了的影子也没有发现。

“这里有一只。”老爸压低了嗓音,叫了一声。我连忙跑到老爸身边,循着老爸手指的方向,我在干枯的树干上发现了一只知了,黑乎乎的知了,贴在树皮上,颜色和树皮一模一样,看上去就跟树皮上的一个树疙瘩一样。我暗暗惊呼:“知了的防身术果然高明。”老爸举起鱼竿,将鱼竿头上的双面胶慢慢向知了靠近,知了似乎并没有发现危险的临近,一动不动地趴在树皮上。我紧张地盯着知了,大气也不敢出,就怕自己的喘气声将知了吓跑了。老爸突然发力,鱼竿顶部不偏不倚正好粘在了知了的背部,知了被粘性很强的不干胶紧紧粘在了上面。只见知了拼命扇动翅膀,发出噗噗噗的声音。爸爸把鱼竿拉下来,将知了移到我的眼前,希望我能够将知了从鱼竿顶端取下来。看着知了的翅膀像风火轮一般拍打,发出的声音也特别吓人,我很害怕,直接躲开了。

最后,妈妈把知了从鱼竿上取了下来,放到了那个塑料盒子里。我仔细观察起知了来,这知了可能已经知道自己无法逃脱,显得特别安静。它的翅膀因为不干胶的威力,变得残缺了,估计再也不会飞了。它的头部像是戴着一个黑色的头盔,那头盔又黑又亮,神气极了。身体和普通的甲虫一样,呈竹节样,感觉应该是软软的。妈妈说,在她老家,知了是一道美味佳肴呢!

我轻轻地打开盒子,希望知了能自己飞走。结果它一动不动,也许是生我们的气了。我央求妈妈把知了放回到树皮上,可是趴在树皮上的知了依然不动,好像用沉默来抗议呢!我轻轻推了推知了,它还在生气。好吧,知了,原谅我们打扰了你的生活,希望你依然能欢快地唱歌,快活地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日记找知了

全文共 522 字

+ 加入清单

知了报夏,才是一夏,在高楼林立的都市越来越少听见知了的叫声,蜻蜓因为那首脍炙人口的《红蜻蜓》已成了童年的代名词之一,我的童年记忆里,抓知了也是一件开心快乐的往事。

回忆童年的故事一幕幕恍若昨日,点点滴滴都是历历在目。童年的暑假,大人都去上班,大孩子带小孩子,常常是跟着哥哥一起学习玩耍,写完作业他常常代我去家附近的体育场抓知了。

女孩子和男孩子喜欢的游戏当然是不同的,但是哥哥和朋友定好要出去抓知了,我也就必须跟着去,让我看我就也得细细观察,发现目标就要马上报告给哥哥,由哥哥完成接下来的任务。他总是小心翼翼的靠近……知了可不是小笨蛋,它是知道有敌人靠近的,经常拍拍翅膀飞走了,哥哥只能落下一声叹息,所以抓知了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为了抓到知了,哥哥还经常改良工具,常常是大网试一试,小网再试一试,偶尔会抓到几只大的,乐得哥哥和小伙伴儿合不拢嘴。几天下来还不忘记总结成功的经验,嘴里常常小声嘀咕着自己总结的小口诀:“动作要轻,速度要快”。后来听说用面团粘也是好办法,家里的白面就倒了霉,哥哥进行各种粘度试验,弄得面粉到处都是,大人回来当然少不了一顿揍。孩子的好奇心就是这样,知道一些方法就总要自己动手试一试,但是结果还是好的,真的粘到了不少的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日记找知了

全文共 334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晚上吃完晚饭,我们几个小伙伴相约去捉知了

到了目的地后,我们兴致勃勃的进行地毯式的搜索,连每个小洞都不放过。可知了好像在和我们捉迷藏,故意消磨我们的耐心。就在我们失望之极时,我和小程同时发现了一个知了,我们欣喜不已,又重新拾回了信心。可老天好像在故意考验我们似的,已经过去将近半个小时了,我们仍一无所获。我们的搜查不再那么仔细了,而是草率地看一眼地上和树上。就在这时,只听小雨大喊一声:“糟糕,我中‘地雷’了。”我们闻声赶了过去,原来是他踩了一堆大便。我们都哈哈大笑,而他却怨声载道。这个小小的插曲为我们原本枯燥的搜查增添了许多乐趣。

我们又继续往前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们的努力下,我们一共捉了十二只知了。这时天色已晚,我们带着自己的胜利品,满载而归的回家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捉知了猴作文600字

全文共 617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夏天我都会去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捉“爬爬”,也叫知了猴,就是大家都知道的蝉的前一个形态,它的皮又叫做“蝉蜕”是一种中药材,可以治病。但是我去捉的是知了猴,也就是没有蜕皮以前的,目的就是—吃,哈哈哈。

夏天的时候,吃过晚饭以后,最重要的活动就是一家人出去既锻炼又散步,还能捉知了猴,真的是一行三得啊!捉知了猴也是有技巧的,不然的话一晚上可能捉不到几只,只要掌握了技术,一晚上可以捉到好多只。

知了猴一般在吃过晚饭后就会出来,大概7点左右,它就会从地下爬出来顺着树干往上爬,而且它也会挑树的种类,一般情况下,比较光滑的银白杨上特别多,你只要挑着是银白杨树干上找就一定能找到。拿着手电筒从树根处往上照,看到发亮的就是了,上去把它逮住,这时候,你一定要用一个装有一个盐的瓶子,把知了猴放进盐水里,不然的话,过一会就会蜕变了,失去价值了。运气好的话,这样一晚上可以抓100只左右。除了在银白杨树上有以外,那就是果树地里边最多,大多数人们都会在白天用塑料胶带把树干缠住,这样的话,知了猴就只能爬到塑料胶带的位置就爬不上去了,到时候,你只需要到树干那里,一个一个的拿走就好了,特别省事。

捉回去以后泡一晚上,第二天用热油一炸,就像大虾一样,会变得比较长,炸好以后撒上一点椒盐,或者辣椒粉,一口一个,真叫一个香啊,而且它还有很大的营养,再说也是害虫,这样既满足了人的胃口,还给农田解决了害虫问题,真是好处多多。

就这样,捉知了猴成了,每个夏天的必备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小学生作文—抓知了

全文共 504 字

+ 加入清单

知了,知了,知了……”午后的两点是知了叫声最响的时候,也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

下午,爸爸和我在外婆家的一片绿树林中抓起了知了。我天生害怕虫子,只好看爸爸抓.爸爸先环顾四周,突然发现一只停在叶片上的知了,他慢慢地伸出双手,趁它不注意,向上一拢,一只知了被活捉了。爸爸又盯着一棵树上下打量着,看见有一只知了在树权之间,爸爸敏捷地一伸手,用一个拳头就把它拿下了,好厉害呀!

因为爸爸知道我很害怕虫子,想让我不要怕,所以要把它放在我的衣服上,瞧着那只翅膀透明、身体呈褐色、中间带着一丁点蓝色的知了,那颜色真恐怖啊,我见了转身就逃。过了好久才敢走出来,爸爸把知了的翅膀摘掉,让它逃不掉,轻轻地放地上,用手抓,它就“知知”地叫几声,逃起来像只玩具青蛙一样,一跳一跳的,我越看越害怕,一只身体褐色带着一丁点蓝色的知了,手贴着它的肚子,我吓都吓死了,又一次逃跑了。

在外婆家我是算胆小的,可弟弟比我还要胆小,他走到姑父(就是我爸爸)身边,看见我们带来的这个“怪物”,就充满了好奇心,他想抓知了,可是近看又觉得好可怕,就萎萎缩缩地退了回来。第二次想抓,碰了一下知了,知了“知”地叫了一声,又把弟弟吓了回来,旁人看了都哈哈笑了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日记找知了

全文共 321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里,我最喜欢和爷爷去湘湖边的树林里捉知了玩。

一开始,我看见知了就徒手去捉,捉了很多次,知了没抓住,我已经摔得鼻青脸肿屁股痛了。后来爷爷告诉我,捉知了也是有方法的。首先,要做一个工具,用铁丝把塑料袋扎成一个网,再用杆子把网插进去就做好了。其次,我要找适合杆子高度的知了。最后就是要下手快,动作敏捷了。知道了这个方法,我就先做好了捉知了的网,然后拿着网去树林里找知了。我看到一只知了在一棵树枝上趴着,我看看我的网应该够得上,就一下子用网扑过去罩住了知了,然后一转动杆子,知了就鸣叫着扑通掉到了我的网中了。哈哈,是一只雄知了,因为爷爷告诉我雄的会叫,雌的不会叫。

当我捉了满满一袋的知了回家时,我感觉自己就像打了一场胜仗凯旋而归的大将军,真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作文素材:知了趣事

全文共 269 字

+ 加入清单

我在学校午托班睡觉起床的时候看到一只知了

我就把它拿起来,午托班另外一个同学说:他怕知了”。有一次他们家去旅游,搭着帐蓬睡午觉的时候刚睡醒有一只知了在它脸上坐着吓了他一大跳所以他才怕知了。

然后我把它拿到乒乓球台那里,我们班的同学在那打乒乓球,我们班的林智锋看见我拿着只了就向我要。

他拿到班里去,有很多同学围着看。

黄铭杰来了就把它拿起来一扔,扔到我的衣袖上面,然后我把它捉下来,扔到庄晓南的裤子上,很久才拿下来。

张东鹏拿到红领巾吓卓衣杰。

差不多要上课了 张东鹏和黄铭杰扔到草丛里。

第二天体育课我去那个草丛里看,已经死了。

[作文素材:知了趣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捉知了的作文

全文共 440 字

+ 加入清单

知了,知了”窗外的知了,不知疲倦的叫着。我想要是能捉着一只该多好啊!于是我约上我的好朋友张苏杭去捉知了。

我们先洗面筋,我们把面粉放进碗里,再放上适量的水,然后拿来筷子,一下一下的搅,可是加了水的面粉很“调皮”,经常粘在我们的手上,左手粘住了,用右手拉下来,结果右手又被粘住了,忙地晕头转向。一个小时过去了,我们终于洗好了面筋,我和张苏杭也成了大花脸。

我们循着知了的叫声一路搜索,“瞧那”,一只又肥又大的知了正在树枝上卖劲的唱着歌。张苏杭把竹竿上裹上面筋,小心翼翼地向知了的翅膀伸去,我在一旁紧张的屏住了呼吸,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眼见竹竿就要碰到知了了,“卟啦”一声,知了飞走了。“唉”,我们俩同时叹了一口气,发誓不捉住知了,决不罢休。

“知了,知了”又一只知了在远处的一棵大树上召唤着我们,我们蹑手蹑脚的走到树下,张苏杭故伎重演,更加了一分小心。“卟啦啦,砰”,知了掉在了地上,我们跑过去一看,掉在地上的知了只有一只翅膀,怎么回事?再一看,原来那只翅膀正在竹竿头上呢。

捉知了真好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日记找知了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听到这个名字,大家一定觉得很普通,因为很多人都捉过知了,而且还吃过它。

昨天晚上,吃过饭后,我就和大人们一起去捉知了,同行的还有弟弟妹妹。

我们先来到一片小树林,下车后,经发现有许多蝙蝠,不仅个头较大,而且还飞的又快又低,于是,我们迅速上车,转移阵地。

我们又来到了三角公园,提着桶,拿着铲子,用手电筒照着开始寻觅资知了的踪迹。我们彳亍在三角公园的小树林间,空气掺杂着泥土的芬芳。我们在小树林中兜兜转转,走了好几圈,连个知了壳儿都没见着。难道知了灭绝了吗?

大家都知道,这两年捉知了、卖知了的人很多很多,所以,如果知了真的灭绝了,那也不为奇怪,毕竟,动物灭绝了这么多,也没有让人特别关注的呀?

今天下午,我带着妹妹在后院玩,无意中发现了树上有个知了蜕变后留下的空壳,这一下子激起了我的兴趣,顺着往树下一看,大大小小的洞布满了土地,我想找找有没有资料,就来到后院通往屋里的窗户,将是说给了姥姥,姥姥给我支了个招,然后我就去世,一个又一个洞被我试了,可一个知了都没见到,但是见到了一个已经蜕变了的,只不过它已经死了。

捉知了,却一个都没见到,它想灭绝了似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小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日记:捉知了

全文共 26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爸爸说要给我们捉知了。我心想,能干的爸爸肯定会抓到好几只知了的。终于,开始做捉知了的工具了。爸爸找来一根木棒和一个塑料袋,爸爸把塑料袋扎在木棒的顶端,一个完美的工具被爸爸做好了!这个简单的工具能捉住会飞的知了吗?我半信半疑。爸爸开始捉知了了,他盯着几棵树找了找,找到了停在一起的两只知了,爸爸眼明手快,一下子把工具套了过去,哈哈!两只知了全被套住了!爸爸又找了找,在另一棵树上又发现了一只,爸爸又轻而易举地捉住了。我捉住了一只拿在手上,轻轻地摸了摸它的肚皮,它就“知了!知了!”地大叫起来,真有趣!

我觉得爸爸真能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抓知了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75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暑假,我就会去奶奶那里。当地有一种习惯,每到晚上,一村的人都会围在树林里,到处找树上的知了。安徽这个地方,有许多瓜果树,并且地形与温度都十分适合知了生长。所以这里的知了被人们当做钱一样的宝贝。知了可以入药,也可以煮着吃,所以,我到安徽的头等大事便是抓知了。

安徽老家自然也有别的乐趣。

在安徽会有邻居家的小孩和我玩,这里是一个自由天地。几个小伙伴聚一块,不知道会干出什么调皮的事。暑假了,不用上学,作业也不急着写,当然是去奶奶家玩一番啦,农村生活多姿多彩,各种各样的事随便你去做。比如钓鱼,先去挖土里的蚯蚓,把挖好的蚯蚓装进瓶子中,用铁丝弄成一个弯曲的小钩子。把蚯蚓钩在铁丝上,穿上一根细线,在线的中央系上一个鱼浮,往水里扔,不一会一条,不一会儿又一条。有时碰的好的话可以钓到一两只龙虾,有些会水的便会跳到水中央摸几只河蚌出来。有时到了傍晚可以与他们一起去放羊,我不敢去,一头头公羊只要靠近便会凶狠狠的看着你,尖尖的羊角对着你,朋友们驱使我放一只。我找了只母羊牵着。本以为母羊好对付,可谁知头羊跟着母羊,剩下的羊都跟着母羊。我让朋友先带头羊走在前面,可是刚走几步,头羊不动了,朋友使劲拉都拉不动,我牵着母羊一走,头羊就跟着走,所以我只能走头。后面跟着一大群羊,心里好慌啊!晚上,我与伙伴们躺在草地上,看着天上一闪一闪的星星,聊着天,吹着凉爽的风,十分悠闲快乐。

但我最盼望的还是抓知了。第一次,我打着手电急匆匆的与朋友准备去抓知了,结果树林里草太深了,必须穿长桶鞋与长裤。我看了看自己,短裤与板鞋,还是想去抓,奶奶说:不行,草深,碰多了腿上会起泡,晚上还有蛇。让我下次再去,我低头叹了口气。

第二天我一天都吃不下饭,什么也不干,几乎在床上睡了一天。妈妈实在看不下去了上街给我买了长桶鞋和长裤,回来拿给我,我迫不急待。可是晚上又下起了大雨,我还是坚持要打雨伞去抓,奶奶又说下雨知了是不会出来的,这又让我失落了一个晚上。

终于等到了第三个晚上,穿上装备,就和小伙伴们前往树林,每棵树上都绷着透明的胶带,是阻止知了爬太高我会抓不到,不一会儿,我看到一只知了正在树上爬,我用手按住它,它却一直在动,我还有点害怕。看朋友们一抓抓两三只放在看心里一点都不害怕,真佩服他们,看看自己,真是胆小。

一晃就开学了,我又要整理好心情回到学校了,多姿多彩的农村生活,真让人怀念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知了的天堂作文500字

全文共 520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暑假,我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奶奶家里,奶奶家附近有一所中学,一天我到学校附近溜达,发现了一个奇妙的地方,那是学校后面的一个小树林子,我把它称为“知了天堂”。

小树林子那片密密麻麻的樟树上许多音乐家和演奏者们全都集结在这里开演唱会,这演唱会不需要门票,只要你到那里去,它们一定会为你演奏,一首接一首。它们仿佛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忘记了饥饿、忘记了口渴,有人闯进来了也没发觉,一直不知疲倦的唱着歌。虽然歌词有点单调,但是微风吹拂树叶的沙沙声,正好给它们伴上了乐曲,也给炎热的夏天带来了一丝欢快。第二天,我和姐姐就把吊床挂到了小树林里,一边摇晃着一边听歌。躺在吊床上,闭上眼睛,你可以想象到每首歌曲里有抒情、轻快、摇滚…各种调、各种美,都融入了其中。以后我便天天来、天天听,有时候还帮它们打起了节拍,好像自己是个指挥家!

我问姐姐:“是不是学校放假了,知了才来呢?是怕打扰别人的学习么?”姐姐说“夏天一过,它们就全不见了。”我有点不开心,不知道哪天是它们今年最后的奏鸣,不知道我有时间来给它们捧场不?

天气变得有点凉爽了,又一次回奶奶家,那片树林果真变得冷冷清清,只听到学校的读书声和吵闹声。我多么希望明年的夏天早点到,好让我再次听到知了美妙的歌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