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会呼吸的痛创作来源(精品20篇)

真正痛苦的人却在笑脸的背后流着别人无法知道的眼泪,生活中我们笑得比谁都开心,可是当所有的人潮散去的时候,我们比谁都落寂。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作文:痛苦的瞬间,请各位读者好好欣赏和借鉴。

浏览

4418

作文

396

第一次创作小说作文700字

全文共 701 字

+ 加入清单

我从小就有当文学家作家的梦想,所以我总喜欢创作一些作文或者故事,但是看见他们那长篇小说,我还是有点心虚,我能写的出来这么优美,而且连续性这么强的故事吗?试试吧!

刚开始创作小说的时候,我的信心非常的足,让他妈端来牛奶的时候,我一口回绝:“我的作家梦想还没有实现呢,现在不应该享受更应该努力的学习,努力的写作,将我的作文水平提高!”妈妈笑了笑。“你就是稀罕这几天,等过几天你马上就忘了,这马上跟没有过似的,你不信就看着吧!”我重重地摇了摇头。

小说的创作,我非常的认真,每一笔每一画每一个故事情节,每一个人物刻画都写得非常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且对文中情节的构思,我也是不思茶饭,对文中人物的刻画我也显得非常的专心。每过几天约二十页就出稿了,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得来的成果,我有些欣喜,有些激动,却也在暗中有了一些骄傲。再过几天我感觉自己已经写的差不多了,所以也渐渐的放慢了步伐。

妈妈目睹了这一切,他说“孩子做任何事都不能知难而退呀,也不能半途而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你既然开了这个门,就一定要坚持下去,把你的小说创作完成,到时候看着你辛辛苦苦得来的成果集也是欢欣的,是喜悦的,是满足的,也是充实!”

没有落下步伐,没有放弃,我重新起笔,继续刷刷点点的修改着,创作者自己的第一本小说集。有些时候寂寞无聊的时候,我仍沉浸在小说所带给的快乐中,有些是骄傲的时候,我总安慰自己一定要静下心来,进行创作,才是创作本道。就这样日复一日,到了第二月的时候,我的小说终于创作完成了,约有两万个字,故事情节都非常的精彩,众人看了连连称赞。

小说创作靠的不是文学才华,也靠的不是才华横溢,更靠的是一种耐心的态度和平心静气的写作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孤傲,一种会呼吸的痛

全文共 103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总有理由想起张爱玲。因她的才华,因她对世事的透彻领悟,因她不屑于世故的特立独行。

她精致的文字,她凄婉的爱情,她离开世界的落寞,总让我们心底那一点柔软的东西悄悄展开。但她不需要我们的怜悯,因为她是孤傲的,这份孤傲的疼痛是她自己的选择。

“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你死了,我的故事就结束了,而我死了,你的故事还长得很。”这就是张爱玲对爱的诠释。

胡兰成,一个让张爱玲疼痛了一生的人。为了他,张爱玲几乎倾尽一生的情感。她爱胡兰成,她不介意胡兰成已婚,她不管他汉奸的身份。她不在乎世人的目光,不在乎别人的评价。她爱了,爱的很单纯,爱的很用心,爱的很苦。见了胡兰成,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洁白的花朵。他们曾经拥有相看两不厌,连朝语不息的甜蜜,他们也曾经有过脉脉无语,无语凝噎的深情。那时候的她,文思飞扬,1944年到1947年这段时间,是张爱玲创作生涯中的黄金时间。1944年8月,她发表了第一部小说集《传奇》,仅4天便销售一空。此后《沉香屑:第一炉香》、《倾城之恋》、《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十几部作品相继问世。而那时候的他们,“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张爱玲把自身对音乐、绘画的良好感觉,融入到她的文字里,使她的文字泼采流声,颇有感染力。她将人性中永恒的东西隐藏在小说里。她把男女情爱的本相,婚姻的本质,赤裸裸的刻画出来。她的小说超越了那个时代。所以李碧华评价她是一口井,“古井无波,越淘越有。”“文坛寂寞得恐怖,只出一位这样的女子。”

她用她的文字,在生命里跳着孤傲的舞蹈。她的文字是尖锐的,所以她的小说总让人觉得刻薄,让人生出一种寒意。而熟悉她小说的人都知道,她心底里依然有一份宽厚和慈悲。她总是用一种宽厚去原谅她作品里的人物。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也是张爱玲对她和胡兰成爱情的理解和总结。

她和胡兰成的这段感情,颇受非议。对错与否并不重要。她,只是一个生活在自己故事里的人,即使飞蛾扑火,她也会站在火光之上,跳出经典的舞蹈,展现优美的舞姿。这就是张爱玲,一朵尘世里孤傲的花。

然而,这份情,让她痛彻一生。她如花一样的凋谢了,凋谢的不只是她的心,还有她惊世骇俗的写作才华。她将孤傲隐藏在她对世界深刻的感悟里,她将生命植根于那段沉默清绝的时光中。

然后,她孤独的走了,留下的,只是一片苍凉,声声叹惋。那种孤傲,那种清冷,守护着她过去的灿烂。那些深刻的文字,那些精美凝重的句子,在时光的回廊里,耀眼而凄凉,化为一种美丽的会呼吸的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晒出我的快乐我的痛作文800字

全文共 1002 字

+ 加入清单

从自己不长的人生经历中,我深深地发现:一个人的成长不容易,伴随着快乐,也伴随着苦。

--题记

快乐

我是一个让同学们“羡慕”的学生,他们“羡慕”我的不是学习,而是每大周的家师活动我能出校“耍”一回。由我们的“干妈”英语老师带领我们这个“小家庭”浩浩荡荡,气宇轩昂地走出校门,丝毫不将保安放在眼里——“哎呀,哎呀!别说我高冷,人家好不容易有机会出来玩,自然要‘傲’一点啦!”

虽说是出去吃东西,但路上也是乐趣无穷——瞧!他们那几个“小骚年”(少年)正“逗狗”呢!路边正趴着两只verycute的小狗,也许是它一脸“呆萌”的样子“萌”化了我,连我都想和它“套近乎”呢!他们正和小狗进行“语言沟通”呢,不愧是“干妈”说他们“同类”呢!

不过,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至于,吃东西的过程就不多说,免得流太多口水!我们嘻嘻笑笑,打趣儿地走在路上,时光便从脚步尖流逝去,一眨眼,我们又回到了校门口。虽不情愿地跨进了校门,但总要把心静下来好好学习。反正也要迎接他们的“羡慕嫉妒恨”嘛!

每小周的周五又是令人眼前一“亮”的日子——放假,我却不想回家。

越过一对对欢快的父母亲昵地搂着自己的孩子,行李箱的作响好似伴奏,我磨蹭着,每一步都慢慢的,而同寝室的同学像火山爆发似的,横冲直撞,马上就离开学校了,对于我来说,几乎等于逼上了“战场”啦!

我慢慢的“挪”到了家,看着黑洞洞的房子,摸索着包中的钥匙,而钥匙转动的响声让我的心空荡荡的。将楼上楼下的灯都打开,想让耀眼的“亮”光遮掩我孤零零的心灵黑暗,这也算是一种安慰吧!一个人眼望窗外,这时马路上已有车辆,可是哪辆车里才有那种期盼的“亮”光——载着回家的父母呢?

这想法确实有点幼稚,泪水不由自主的落了下来,好面子的我立马擦干了泪,脑中浮现出一个安慰:全国那么多留守儿童,他们不都和我一样心灵灰暗,一样坚持着期盼“亮”光——等待父母回家吗?此时风儿在空荡荡的大厅中回荡着,无人回应,我的心始终是暗暗的,空空的……

对于我们这些留守儿童来说,眼眸里流露的是孤独寂寞,期盼“亮”光,但渴望也掩饰了心中的那份孤独黑暗。贝多芬的悲伤,可以用歌抒发,而留守儿童对“亮”光的期盼又能对谁诉说呢?

多么希望哪一次,我也能像同学们一样欢呼,令人眼前一“亮”的日子又出现啦?

人哪,应该永远笑着走!是的,人生难免会有无数的痛,但这痛却促使我们不断思考,不断成长,就让我们忘记那些个痛,尽享成长的幸福,人生的快乐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国标点符号的历史及来源

全文共 5844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在小学学习标点符号的时候,一定会有疑问:我们的标点符号是怎么来的呢? 这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中国标点符号的历史来源,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古时候有没有标点符号?

占主流的说法,是没有。但也有不同的意见,说有。我们多数人长时间里,受的是“没有”派的影响,还找到了或者说推测到了“没有”的理由:古人的书写材料过于珍贵。这也不是毫无道理。你想,无论是早期的竹简、木简,还是稍后的布帛,加工都很不容易,竹片儿上、丝帛上的空间,自然是能省就省,能多写一个字,就多写一个字,让标点符号占个地方,不划算。

“有”派的意见也不能不听听,因为也并非全无道理。有的专家指出,汉语标点史可以溯源到甲骨文时代。甲骨文的书写者,是使用线条和间空来作为分词分段的手段的。狭义的标点,指有明确书写形态的标点,广义的标点,还应包括没有书写形态的方式,如间空啦、分段啦,等。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步完善的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一、产生初始阶段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它记载了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但在古代书面文字材料中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由于没有标点符号,对同一段文字便有不同的理解,甚至会出现相反的结果。由于语言表达的需要,标点符号就逐步的产生了。

汉朝的时候,就有人采用“离经”的方法,把文字之间断开。即在两句之间隔开一两字来写,或者用竖线、短横线等标示句子的完结,但是使用上并不普遍。西汉戴圣编纂的《礼记》说“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立经辨志”。郑玄注曰:“离经,断句绝也”。当时人们读书,常在句旁划“し”,作为一种助读标记符号。这便是标点符号的萌芽。

东汉时,句读的符号有“↓”和“、”两种。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钩识也,居月切”,“、”则为“有所绝止,而识之也,主庾切”。就是说,凡是文末可以停止的地方,就用“↓”来标记,文中有可以句读的地方,就用“、”来标示,大略相当于今天的句号和逗号。

到了宋朝,钩号变成了圆圈,标形如“○”,有大中小之分,人们采用圈点来标读文字。朱熹在着《四书章句集注》时就是每章之前用大的“○”,每句之后用“。”。这称为句读(音jù dòu,古文语句中的短暂停顿。句是语意完整的一小段,读是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更小的段落)。即在一句末完需停出打上个“、”,其作用类似现在的逗号,在全句意思已完之处画一个“。”,作用同现在的句号。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段落号,用“∨”或“∧”表示,画在每段末尾字的右下角,甚至出现了“。。。。。。”“……”这样的密圈、密点加在字的右旁,(古书皆为竖排)强调句子的精彩部分。这一用法直到上个世纪20年代还在沿用。

到了明朝,随着刊本小说的出现,又多了两个专用号,即一个是在人名旁边画单直线“│”,一个是地名旁边加两直线“‖”。

二、发展成熟阶段

我们现在所用的标点符号,源头在欧洲。西方文字在公元8世纪以前,只用句号。8世纪以后,慢慢出现了冒号、分号等,但使用都比较随意,没有严格的使用规则。直到15世纪末,威尼斯印刷师阿尔德·曼努齐在原有标点符号的基础上,又创制了部分新的标点符号,并规定了所有的标点符号的固定用法,西方文字的标点符号才系统化、规范化。

鸦`片战争以后,新思想传入,西洋标点也跟着进来了。

第一个从国外引进标点符号的是清末同文馆的学生张德彝。同文馆是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为培养外语人才而设立的,张德彝是第一批英文班学生中的一员。

同治七年(1868年)二月,退役驻华公使浦安臣带领“中国使团”出访欧美,张德彝也成为随团人员中的一名。张德彝有一个习惯,就是无论到了哪个国家,都喜欢把当地的风景、名物、风俗习惯都记录下来,以“述奇”为名编成小册子。在1868年——1869年期间,他完成了《再述奇》。这本书现在称作《欧美环游记》,其中有一段介绍西洋标点的,云:“泰西各国书籍,其句读勾勒,讲解甚烦。如果句意义足,则记。;意未足,则记,;意虽不足,而义与上句黏合,则记;;又意未足,外补充一句,则记:;语之诧异叹赏者,则记!;问句则记?;引证典据,于句之前后记“”;另加注解,于句之前后记();又于两段相连之处,则加一横如——。

虽然张德彝不是在有意识地向国内知识界引入标点,甚至带有反对的口气,觉得这些标点繁琐。但是却在无心栽柳的过程中,为中国语言符号的发展带来了新风。

至于标点符号的提倡和使用,则是“五四”运动前后的事了。

鸦`片战争以后,西风之东渐越来越甚,西文也为中国知识分子越来越熟悉,其标点符号之方便,也时时刺激着大家的改革热情。

1897年,有个叫王炳`章的广东东莞学人,取中国原有的“圈”和“点”,及西文中的“句读勾勒”,草拟了10种标点符号。由于合乎实用而有人接受,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著名教授、作家均表欢迎并应用。

翻译家严复的《英文汉诂》(1904)是最早应用外国标点于汉语的著述。

五四运动前些年,不少作家已经开始使用新式标点。修辞学家陈望道先生,对推广应用新式标点符号起了积极的作用。他于1918年5月,在《学艺》杂志上发表《标点之革新》一文,介绍西洋标点符号10种。

同年5月起,《新青年》杂志就全部采用白话排印加上新式标点。它的影响很大,不到半年就有四百多种报刊仿效。由于当时的出版物多采取直排方式,于是使用者都做了不同程度的“中国式”调整。

1914年,胡适就在日记里创造了一套自己使用的“句读符号”:单直“?”,双括“(())”,提要号“~~~”等。

1916年8月,胡适应《科学》杂志的邀请,在自己日记基础上增改写成《论句读及文字符号》一文,全面阐述他对句读以及文字符号的理论思考,成了新式标点的奠基之作。

1919年4月,以胡适为首,包括钱玄同、刘复、朱希祖、周作人、马裕藻在内的六教授,极不愿看着“现在的报纸、书籍、无论什么样的文章都是密圈圈到底,不但不讲文法的区别,连赏鉴的意思都没有了”,在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一次大会上,他们提出了《方案》,要求政府颁布通行“,。;:?!——()《》”等标点。11月底,胡适对上述方案作了修改,把原方案所列符号总名为“新式标点符号”。

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第53号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批准了由北大六教授联名提出的《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方案》。我国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符号诞生,成了语言文化发展史上值得记录的一笔。

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发展和推广使用标点符号中起了重大作用。特别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从人力、物力、技术工作各方面帮助国`民党恢复和建立秘书工作,帮助秘书改革,开始使用标点符号。1924年4月4日《国`民党执行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记录》记载:会议通过了公文使用标点符号的议案,即〈关于本党印刷公文、书籍所用圈点之议案〉。从此国`民党机关上下行文中就经常使用标点符号了。这是第一次官方出面规定使用标点符号。第二次见于解放区人民政府的文件,即1949年2月制定的《华北人民政府公文处理暂行规定》,在公文格式中规定了公文一律加标点符号。当时规定一般使用11种标点符号。即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单引号(「」)、双引号(『』)、省略号(……)、括号“()”、(?)、惊叹号(!)、句号(。)。这是一些常用的标点符号。各级政府不论上下行文或平行文,都必须使用标点符号。至此标点符号已比较成熟。

三、定型普及阶段

标点符号的定型普及使用阶段,可以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署公布了《标点符号使用办法》。当时公布时规定了14种: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括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专用号(—)。

四、完善提高阶段

经过30多年的实践应用,书写排印已由直行改为横行,标点符号用法也发生某些发展和变化。

1990年3月国家文字委员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修订发行了《标点符号用法》。由原来的14种改为16种,增加了连接号(—)和间隔号(·)两种。随后又经部分修订,1995年12月13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规定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6种,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句末点号用在句子的结尾,有句号、问号、叹号三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句内点号用在句子中间,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四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常用的标号有9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

标点符号的位置也有讲究。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左偏下,不能出现在一行之首。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能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能出现在一行之首。破折号、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连接号和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这四种符号的位置均居中。着重号、专名号和浪线式书名号标在字的下边,可以随字移行。

如果是直行的文稿,标点符号的使用与横行文稿有所不同。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放在字下偏右处。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和间隔号放在字下居中处。着重号标在字的右侧,专名号和浪线式书名号标在字的左侧。直行文稿的双引号和单引号要分别变为“﹃﹄”和“﹁﹂”。

标点符号已经成为书面语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又创造了几种书写符号:即文尾号(o)或(□),用于一篇文章的结尾。多见于杂志。这些新的书写符号已约定俗成,被普遍应用。这标志着标点符号的不断丰富完善。

值得一说的是,国人对于标点符号的引进,也进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处理。与西方使用的标点,有几处明显的不同:①句号用“。”,不用“.”。这个圆圈圈,是国人使用了多少年的东西,既熟悉又醒目,比西文的那个小点点,好得多。②引号用『』和「」,不用““””和“‘’”。这是为了适应竖排文字的特点。时过境迁,随着我国文字绝大部分横排,引号也就跟西文的趋同了。③西文的人名和地名等专有名词的开头用大写字母表示,汉字没有这种标记,所以要有人名号和书名号。 此外,二者的区别还有:汉语破折号占两个汉字的位置,英语破折号则只占约一个汉字的位置;汉语省略号为六个连点(也可以说成“两组三个连点”),且上下居中,英语省略号则只有三个连点(也就是“一组三个连点”),且居于下方;汉语连接号有“长横”(——)、“一字线”(—)、“半字线”(-)和“浪纹”(~)之分,前三者分别占两个汉字、一个汉字和半个汉字的位置,英语连接号则只占字母m宽度的1/3(–);等等。

汉语里有些标点符号在英语里是找不到的,如顿号、着重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等。在汉英翻译时,顿号常处理成逗号;着重号在汉语里表示强调,翻译成英语时常将被强调部分的文字用斜体或粗体表示;汉语间隔号用于外国人名或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在英语中,因为是直接用空格将人名各部分分开,用不着间隔号;汉语书名号翻译成英语时,只将相应部分变成斜体;汉语专名号用在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专名下面,它只出现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里面,英语里相同情况下则不用任何符号。

标点符号是怎么产生的

据此说来,汉语的标点符号也是有模有样地持续了数千年,怎么能说没有呢?能想到的解释是:这些标点符号虽然不绝如缕,但实行的范围太小,不够普及,绝大部分的书籍,还是没有任何标点的。还有一点,也不能不提及,那就是“句读”之类的标点符号,长时间里,不是作者所为,而是读者在阅读时做的记号。这种记号,有较大的随意性,是否符合作者原意,也很难说。作为一种标点符号,却不是跟作品同步产生,而是由读者后来“追加”,不同的读者可以有自己的追加方式。这种作品与标点符号奇特的分离方式,可能是世界上各种文字中绝无仅有的风景。像朱熹那样,在著书时候自觉使用标点符号的,少之又少。

如此看来,简单地下结论,说中国古代有或者没有标点符号,都不妥当。准确点说,早在甲骨文时代就有了标点符号的萌芽,有了使用标点符号的书写实践,只不过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时间较晚而已。最为系统、完备的标点符号的使用和普及,则是在西文的标点符号引进和消化之后。

近日见到一篇美国人谈标点符号的文章(见《青年参考》2009年4月7日),得知外国人最初发明标点符号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朗诵(按:看来并不是因为当时的牛皮和羊皮这些书写材料忽然地便宜了)。一位叫做Ursula Dubossrsky 的美国人说,英文标点符号一词(punctuation),源自拉丁文punctus,意思就是“点”。这些“点”让读者知道哪里需要稍停,哪里需要加强语气等等。这就从根本上颠覆了我们长期以来对我们的老祖宗没怎么使用标点符号的原因的解释。不妨这样推测:不管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更早的时候没有使用标点符号,是因为没有发明出来,跟书写材料珍贵与否关系不大。有的学者纳闷,标点符号的形状远比文字简单,而数量又远比文字为少,何以文字很早就能创造出来,而系统的标点符号却姗姗来迟?而且东方如此,西方也如此。

据说,古希腊公元前5世纪的文字,都是连着写下来的,没有标点。当时的大学者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一书中,提到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著作因为连写而难以断句。到后来,亚历山大图书馆的馆长阿里斯托芬(公元前257~公元前180年)才创制出三级点号:中圆点、上圆点和下圆点。从无到有,渐成序列。

作为西方新式标点系统的奠基者,是意大利语法学家和出版家A·马努提乌斯(约1450~1515年)。他以语法原则取代诵读原则,制定了5种印刷标点:逗号(,)、分号(;)、冒号(:)、句号(.)和问号(?)。马氏制定的标点符号为什么能够推广开来呢?除了读者阅读上的需要以外,和他的家族是经营规模较大的出版商很有关系。这个家族在百年间出书近千种(这在当时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数目),如果这些书籍都采用了马氏的标点发行出去,这种标点符号当然就很容易得到普及了。从这时开始,欧洲各语种也逐渐开始形成自己的标点体系。至于欧洲几个较大语种的标点符号,到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才最后定型。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儿子拔掉母亲呼吸管致其死亡热点

全文共 1472 字

+ 加入清单

四川眉山城区一起车祸中,朱素芬伤情严重,躺在重症监护室里,插呼吸管维系生命。朱素芬孩子前来探视时,却趁机拔掉她身上的呼吸管,甚至阻止医护人员抢救,以此想提前结束母亲的生命。

朱素芬不久离世,目前包括她的两个子女在内的多名家属因涉嫌故意杀人罪,已被警方采取强制措施。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警方正在对此案做进一步调查,但警方暂不透露更多细节,成都商报记者多方进行了调查采访。

探视时儿子拔掉母亲呼吸管

2015年10月31日,眉山市城区杭州路上发生一起车祸,50多岁的朱素芬与一辆摩托车发生交通事故,朱素芬受伤严重,随后被转到眉山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抢救。11月2日,朱素芬儿子郑某某等家属在探视时将朱素芬的呼吸管拔了,呼吸机报警后护理人员要去接呼吸机,被家属阻止。

11月16日,眉山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多名护理人员向成都商报记者证实,事发当时,医护人员刘某进行巡查,重症监护室并不大,视野也比较开阔,郑某某等人拔掉呼吸管后,很快就被刘某等人发现了。“只要呼吸器报警或者仪器出现异常,一下就发现了。”这个过程中,他们还和一名拍摄事发过程的医生发生了冲突。

拔管前 家属拒绝签字放弃治疗

“当时看到他们硬要拔管,我们还是有点气愤,毕竟是自己的父母,怎么能用这样的方式解决问题呢?”刘某称,当时患者家属语言上有点激动,自己和同事不停地安抚他们。

据刘某介绍,之前家属就有过放弃的念头,自己与同事曾就此事跟郑某某等进行过沟通,提出了应对方案,但遭到了家属拒绝。“我们说你要放弃治疗,就签字放弃,但他们说不可能签字。”

记者在眉山市人民医院见到了11月2日拍摄郑某某等人拔管的ICU医生叶雪梅。对于11月2日当天事发时的情况,叶雪梅说已经到警方做了询问笔录,她不愿再做介绍。

悲剧背后

儿子:“确实是没有办法了”

其实,自从朱素芳入住重症监护室,刘某和其家属接触比较多,也很同情家属,“他母亲脑部伤得特别重,昏迷起,他看到他妈妈越来越恼火,花费比较大,他们又要筹钱,又要愁病情,也很恼火。”

虽然有过冲突,但刘某也认为,“他们对我们没有恶意,没有想要伤害我,也不是故意针对我们。”

11月16日晚9点多,在眉山市东坡区杭州路一理发店内,成都商报记者见到了朱素芬的儿子郑某某。郑某某称,当时车祸发生的地点离理发店并不远,采取拔去母亲呼吸管的做法实属无奈,“确实是没有办法了,医院说了几次,说没多大希望了,他们(医院)不断地喊我们交钱,我们脑壳都大了。”

郑某某说,理发店是自己和姐姐一起经营的,目前还没有还清债务。“现在的钱太难挣了,竞争又大。出了这个事情后,我店铺都关了几天。母亲都还在殡仪馆,作为儿女,不能让她入土为安。”郑某某说,“我时刻都想到,可能有一天会被关进去,要是关进去了娃娃咋个办哦?两家人都散了……”

专家:主动拔管不同于放弃治疗

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阮齐林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案中家属的行为是涉嫌故意杀人罪。

阮齐林分析,抢救是维持生命,主动拔管和放弃治疗有区别,把呼吸管拔掉,显而易见对正在抢救中的人是致命的,也是不想让伤者活下去,主观上有剥夺他人生命或阻止生命的行为,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下,主观上希望伤者生命提前结束,确实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条件。阮齐林说,刑法规定,任何人不能剥夺他人生命。

如果拔管不是导致死亡的原因,是否还构成犯罪?阮齐林表示,即便拔管不是导致死亡的原因,从法律上讲,郑某某等人的做法也涉嫌故意杀人罪。从理论上说,拔管客观上是足以致命的行为就可以,不要求实际致命。“比如我为了杀一个人,朝对方开了一枪,打没打中并不影响这是杀人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关于“美丽鹤城”微信创作大赛的启事

全文共 562 字

+ 加入清单

为展示鹤城美丽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靓丽的人文风采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不断提升齐齐哈尔知名度和美誉度,引导人民通过微信创作感受家乡变化、关注家乡发展、点赞美丽鹤城,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美好情感,汇聚共筑鹤城梦的强大力量。决定举办“美丽鹤城”微信创作大赛活动。

一、活动内容

依托“美丽鹤城”微信公众平台,征集微美文、微摄影、微动幻、微视频和微音乐等五个方面的内容,以微信形式集中展示我市自然生态、人文历史、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美丽风采。

二、活动时间

2015年4月——2015年10月

三、参赛要求

1、参赛作者提交作品时,需注明创作时间、地点、作者姓名和联系方式。2、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并提供原始电子版。其中微美文字数不超过500字;微摄影图片格式为jpg,不低于300万像素;微动幻和微视频格式为mpg、wmv或mp4,时长不超过3分钟;微音乐录制格式为mp3,时长不超过4分钟。所有作品须标注标题,字数不超过15字。3、活动主办方有权对参赛作品进行汇编和网络传播。

四、参赛方式

作者需先扫描二维码或查找“美丽鹤城”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关注,并在官方微信的对话框中,发送自己创作的作品。届时,评委将结合内容、文采、浏览量、照片和视频的情况进行评比,对获奖的作者将给予相应奖励。咨询电话:*******、*******。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同呼吸共战疫观后感心得体会

全文共 889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有许许多多的生物,人类经过了几百万年的进化,从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地球上最大的种群。他们可以生火做饭、制作工具,也可以潜入深海,飞向宇宙……而就是这样伟大的种群,在自然灾害面前也显得不堪一击。

在20_庚子_年来临之际,我国人民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遏制住了咽喉。本来应该欢欣热闹的新年,却被这该死的病毒弄得人心惶惶。大家都害怕病毒不敢出门时,却有这样一群人逆向而行,离开家人,背上沉重的担子,义无反顾地去与死神做斗争,他们的背影刻在我们的心中——他们就是冲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抚危渡厄、医者担当、甘于奉献,危机时刻,这些白衣天使逆向前行的无畏,前仆后继的身影让我们热泪盈眶,正是他们冲锋在前筑牢了抗疫最关键的防线。

说起医者天使,不得不说钟南山院士,他带领我们战胜了2003年的非典,_岁的他带领我们全国人们逆向前行抗击病毒。他穿着密封的防护服,拼尽全力拯救生命。还有很多女护士,为了抗击病毒不影响工作,剪掉及腰的长发,深深的令人敬佩。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单霞,如今_岁的她已是为人妻为人母,疫情前她还说要换发型,没想到这次疫情完成了她的心愿,即使这个发型不好看,但那是英雄的象征。建筑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经过十多天的奋斗,建筑者们的不眠不休,医院终于建好并投入使用,让我们见证了与疫情赛跑的中国速度。

各国人民相互帮扶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日本为我国捐赠口罩的快递上写着著名的中国诗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令我国人民感动。也有无数的人民呼喊着:“_只是生病了,你别怕,等春天来了,我们一起赏樱花。”

在疫情期间宅在家中的我们,也应该做好卫生防护,不乱阵脚,不信谣不传谣,我们可以看到国家的果断和必胜的决心。面对封城不胡思乱想,不自暴自弃,相信光可以照进黑暗,理性看待言论,科学合理的防护,我们不给社会增加不必要的负担,把资源留给真正需要的人。

身为学生的我们,在家中应打起十分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听网课,不断提高自己,随时准备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们一起扛过这次无声的“战役”,_加油!中国加油!人类加油!

让我们同呼吸,共战疫!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成长之痛作文800字

全文共 834 字

+ 加入清单

所谓成长,就是一部只属于你自己的离别史。

还记得刚上初一的时候,独自一人,背井离乡,来到遥远的荆门。刚来时,真的是很苦。没有一个认识的人,我自己又从未有过独自离家的经历,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再加上小学散漫惯了的我从未经历过快节奏的学习,几次测验下来,成绩都很不理想。生活中的不适应和学习上的困难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想过放弃,但我能放弃吗?父母送我来这里不也是为了让我有个更美好的未来吗?

学得很艰难,但我还是不断地进步着,学习终于有了些起色。可就在这时,家中却传来了爷爷去世的消息。而我因为在学校学习,爷爷临终前也没有再见到我一面。离开父母到荆门读书,我心中的不舍还可以忍受,可当我听到爷爷去世的消息时,当我看到爷爷的黑白照时,我的眼泪却不禁落了下来。我的父母失去了他们的父亲,我也失去了我最亲爱的爷爷!

逝者的时间已经暂停了,他们活在生者的记忆里;生者的生活却还要继续。我怀着心中的悲痛,继续学习,一直到了初三。

“初三了,出山了。”是啊!我们学习了这么久,是该要“出山”了。初三的学习更加紧张,有许多同学的家长都来校陪读,可是因为工作的原因,我的父母没有来。初三时,我的寝室被评为全校最差的寝室。寝室里每天都有讲不完的话,晚上很晚才能睡觉,第二天又必须早起背书。因为睡眠不足,每天都是昏昏沉沉的,老师在上面讲课,我就在下面打瞌睡,每天如此。那时,我真的有些濒临崩溃了;可是,我不能倒下,你倒下了不会有人扶你,别人只会从你身上踏过。最终,我坚持下来了,在中考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中考的结束,不仅意味着高中的开始,更代表着要与三年来朝夕共处的同学和老师分离,从此天各一方。拿着我们的毕业合影,回忆着三年来的点点滴滴,那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的令人感动与怀恋,我真有些头岑岑,泪潸潸了。

初中三年来,有泪水,也有欢笑。一路走过,我们感受到了别离之痛,也收获了成长。没有血汗的浇灌,哪能绽放出绚烂的花朵!“真正的强者不是不流泪的人,而是含着泪水奔跑的人。”一路向前,一路艰辛,一路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环保—我们心中永远的痛作文

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环保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已有些时日了,就连环保日的主题也逐渐深刻起来:“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然而遗憾的是,在这全世界轰轰烈烈的环保大形势下,我国的环保工作却相当滞后,甚至真的出现了沙尘飘上北京城的“壮观景象”。究其根源,我看除了自然原因外,国民素质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前几天在杂志上看到一则见闻,在美国的一个中国留学生,外出郊游时,出于新奇,在野外摘了一朵漂亮的花,可出人意料的是,她竟遭到了同行的美国朋友的严厉指责。后来她在美国住得久了,才发现差不多每个美国人的环保意识都那样强。她很感动。我也很感慨。不过我感慨的是我们中国国民的种种迥然不同的举动。同一本杂志刊载了另一个故事,几位大学生暑假到贫困地区义务执教,恶劣的环境和粗劣的饮食他们都不在乎,他们想用知识提高孩子及村民的认识。然而,他们看到的是,村民们成群结队去偷木材,护林员稍加制止竟被绑在了电线杆上,几十号人蜂拥而上,拳打脚踢。孩子们竟然也说:“林场那么多木材留着干什么?……”

现在我们应该知道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周围的土地以惊人的速度荒漠化,让我们周围的沙丘每年吃掉一个中等县,让我们曾经引为自豪的风景区艾比湖这“绿色迷宫”变成荒漠的原因了吧,人类是万物之灵,对己对人对子子孙孙负责的起码的良知还是应该有的吧。短视的人们,快从眼前的利益诱惑中挣脱出来,看一看在沙尘暴中死亡的生命,看一看一个个让人触目惊心的数字,思考一下:我们是不是该做点什么,为别人,也为自己。

想千万设百计提高国民的素质,乃当务之急。我们期待着人人宣讲环保,人人实践环保的那一天。

环保,你该不会真的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生命只在呼吸间

全文共 348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次,一位老师问他的学生:「你们说说人的生命究竟有多长久?」「人的生命平均起来有几十年的长度。」一个学生回答。老师摇了摇头。另一个弟子见状,肃穆地说道:「人的生命如花草,春天萌芽发枝,灿烂似锦;冬天枯萎凋零,化为尘土。」老师露出了赞许的微笑:「你能够体察到生命的短暂,但仍限于表面。」又听得一个无限悲怆的声音说道:「我觉得生命就像浮游虫一样,早上才出生,晚上就可能死去,充其量不过是一昼夜的时间!」「喔!你观察到生命朝生暮死的现象,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这时,一个学生站起身来说道:「老师,依学生看来,人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话语一出,四座愕然。老师微笑着点了点头。

人生的下一秒难以预料,一息不来便是隔世了。唯有珍惜当下,才不会留下遗憾啊。让我们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当成人生的最后一天来珍视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黄花菜都凉了的典故来源

全文共 1027 字

+ 加入清单

在古诗文里,“黄花”专指菊花。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黄花菜都凉了的典故来源,欢迎阅读。

“黄花菜”是个变种,本来是“黄花”。但这个“黄花”却已不是“黄花菜”了,在古诗文里,“黄花”专指菊花。如相传为王安石所作的咏菊诗:“昨夜西风过院林,吹落黄花满地金。”李清照词《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醉花荫》:“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现在让我们来看苏轼咏菊的名句。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末句“明日黄花蝶也愁”,在他的诗《九日次韵王巩》中也曾用过黄花菜都凉了的典故黄花菜都凉了的典故。此诗此词,都作于重阳节即夏历九月九日。“黄花”,当然是指菊花,古代有重阳赏菊的习俗。“明日”,指重阳节第二日,即九月十日。“明日黄花蝶也愁”,是说如果错过了重阳赏菊的最佳时机,待节后再来,花已凋谢,蜂蝶也无兴趣了,以此比喻过时的事物。当然,这是诗人夸张的说法,九日、十日只有一天之差,花不至于残到这种程度。唐人郑谷就说过:“节去蜂愁蝶不知,晓庭还绕折残枝。自缘今日人心别,未必秋香一夜衰。”后两句说的是实话,花未必一夜衰败,是人的心境不同了

第一句给了苏轼启发,由“节去蜂愁蝶不知”升华为“明日黄花蝶也愁黄花菜都凉了的典故素材库。”

最要紧的就是“明日黄花蝶也愁”这句话。若给以最简洁、最通俗的解释,它的意思就是“晚了”———这不恰恰和“黄瓜菜都凉了”是一样的意思吗?

结论已经有了:

“黄瓜菜都凉了”正是从“明日黄花蝶也愁”演变而来。只是因为苏学士的诗句太雅了,老百姓囫囵吞枣,难以消化,遂以讹传讹,先是把“黄花”变成了“黄花菜”,后来又变成了“黄瓜菜”。之所以造成这样的误会,大约那个“蝶”字也有一定的连带责任,它不是和盛菜的“碟”同音嘛!于是东坡居士的“黄花”终于变成了一道“黄瓜菜”,被盛到“碟”里,你要是来晚了可不就“凉了”嘛!

想到这里,不禁哑然失笑:雅俗之间的沟通竟如此之难,我们习以为常的语言文字中,这样的阴差阳错不知还有多少!

“明日黄花”这个成语至今在书面语中仍然存活着,只是常被用错。我曾不止一次在稿件中使用“明日黄花”,待刊登出来发现已经编辑改成“昨日黄花”,人家好心地认为是我写错了,过时的当然是“昨日”,怎么能是“明日”呢?所以要帮我“改正”,而不知此典出处,更不明白东坡先生此处所用的“时态”———权且借用英语的“时态”概念———不是“过去完成时”而是“将来时”,有什么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三国演义》创作背景

全文共 291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演义》的素材主要来源于两个途径:其一是关于三国史事的历史文献;其二是民间不断流传的三国故事和民间创作。一方面是上千年所积累和深化的史学家对三国历史的叙述和评价,另一方面是历朝历代民间三国传说的不断演化丰富,它们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5]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钱的来源哲理故事

全文共 1354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故事是父亲讲给儿子听的。

在讲这个故事之前,父亲问了儿子这样一个问题:钱是怎么来的?儿子的回答父亲总是不满意。父亲说,还是先听故事吧。

有一个小孩子,他有个坏毛病,那就是好吃懒做。孩子的父亲时时刻刻都指望他能改掉这个不良习惯。然而那个孩子一点也没有改正自己缺点的意思。父亲不得不随时随地提防自己的孩子,担心他会把家里的钱或值钱的东西偷到外面去换吃的,这位父亲觉得自己每天都活很累很辛苦。不过说来也怪,孩子虽说好吃懒做,却从没偷过家里的钱,也没有听说过他在面偷过左邻右舍的东西。他弄钱的办法完全是一种正当的手段。比如说你给他钱买酒,他会少买一点酒,然后把剩余的钱一古脑儿买了吃的。无论是买油盐还是买酱醋,他总会用相同的办法省出钱来满足他那张不争气的嘴……

为了使孩子的懒惰的习性不再滋长,父亲决定给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做。尽管如此,孩子依然我行我素,把父亲的话当作耳旁风。

有一回,父亲一气之下扔了一分钱给孩子,让他去买油。父亲心想,我看你会把钱掰成两半一半买油一半买吃的不成?孩子到了店里,售货员给他装满了油,把瓶子递给他,手却不缩回去。孩子知道售货员要的是钱,就装模作样地在自己浑身摸了一遍,然后苦着脸告诉售货员说钱掉了。售货员无奈,只好把瓶子里的油倒出来,把空瓶子还给孩子。

孩子嘴里咂着一粒糖,双手抱着那个油瓶子,兴致勃勃地回到家里。一进门,父亲劈头就问,油呢?孩子举了举瓶子。瓶子壁上附着的油正慢慢流回瓶底里,差不多有一小勺。父亲大怒,这点油怎么能吃?孩子说,一分钱只能买到这么多。

父亲就这样结束了他的故事,但他那期盼的目光始终在儿子身上流连。儿子想了想,说道,这个孩子身上有生意人最完美的素质,但也有生意人最致命的弱点。父亲赞许地点了点头,然后自言自语地说道,其实钱就是这么来的,也是这么走的。

钱是怎么来的?大家关心的是赚钱的途径,很少寻根究底地的剖析一番。商业本质就是如此,有利润时可以攫取作为收入,无利润的时候才能真正体现出“一分价钱一分货”的平衡原理。

不管现代生活是怎样的需要金钱,但是,在我们教育子女时,仍然要使他们相信,工作和兴趣才是一切,金钱应该是附带的东西。惟有那些不注重物质的人,才可以集中力量去追求精神上更为可贵的东西。量入为出,这是生活的一大原则。金钱赚得少花得多,难免东挪西借,一切烦恼都由此而生。

金钱虽是身外之物,但因它对每个人都有用,所以我们仍要努力以正当的方式赚取,并且节约使用。物欲是没有止境的。安于俭朴的生活,不贪心,不慕虚荣,不妄想非分的享受,生活中自然会有恬淡安适的乐趣。

在犹太人中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拥有无数钱财的吝啬鬼去他的拉比那儿乞求祝福。拉比让他站在窗前,让他看外面的街上,问他看到了什么,他说:“人们。”拉比又把一面镜子放在他面前,问他看到了什么,他说:“我自己。”

拉比解释说,窗户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但镜子上镀了一层银子。单纯的玻璃让我们能看到别人,而镀上银子的玻璃却能让我们看到自己。

人生箴言:

真正的尊贵不是手中有钱,而是坚强独立。真正的幸福不是锦衣玉食,而是能安享逍遥自在、不受羁绊的乐趣。爱钱的人很难使自己不成为金钱的奴隶。多数人在有了钱之后,会时刻为保存既有的和争取更多的钱而烦心。他的生意越大,得失心越重,就越难以找回海阔天空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标点符号的历史及来源

全文共 5847 字

+ 加入清单

标点符号是怎么产生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标点符号的历史来源,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中国古时候有没有标点符号?占主流的说法,是没有。但也有不同的意见,说有。我们多数人长时间里,受的是“没有”派的影响,还找到了或者说推测到了“没有”的理由:古人的书写材料过于珍贵。这也不是毫无道理。你想,无论是早期的竹简、木简,还是稍后的布帛,加工都很不容易,竹片儿上、丝帛上的空间,自然是能省就省,能多写一个字,就多写一个字,让标点符号占个地方,不划算。

“有”派的意见也不能不听听,因为也并非全无道理。有的专家指出,汉语标点史可以溯源到甲骨文时代。甲骨文的书写者,是使用线条和间空来作为分词分段的手段的。狭义的标点,指有明确书写形态的标点,广义的标点,还应包括没有书写形态的方式,如间空啦、分段啦,等。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步完善的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一、产生初始阶段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它记载了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但在古代书面文字材料中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由于没有标点符号,对同一段文字便有不同的理解,甚至会出现相反的结果。由于语言表达的需要,标点符号就逐步的产生了。

汉朝的时候,就有人采用“离经”的方法,把文字之间断开。即在两句之间隔开一两字来写,或者用竖线、短横线等标示句子的完结,但是使用上并不普遍。西汉戴圣编纂的《礼记》说“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立经辨志”。郑玄注曰:“离经,断句绝也”。当时人们读书,常在句旁划“し”,作为一种助读标记符号。这便是标点符号的萌芽。

东汉时,句读的符号有“↓”和“、”两种。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钩识也,居月切”,“、”则为“有所绝止,而识之也,主庾切”。就是说,凡是文末可以停止的地方,就用“↓”来标记,文中有可以句读的地方,就用“、”来标示,大略相当于今天的句号和逗号。

到了宋朝,钩号变成了圆圈,标形如“○”,有大中小之分,人们采用圈点来标读文字。朱熹在着《四书章句集注》时就是每章之前用大的“○”,每句之后用“。”。这称为句读(音jù dòu,古文语句中的短暂停顿。句是语意完整的一小段,读是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更小的段落)。即在一句末完需停出打上个“、”,其作用类似现在的逗号,在全句意思已完之处画一个“。”,作用同现在的句号。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段落号,用“∨”或“∧”表示,画在每段末尾字的右下角,甚至出现了“。。。。。。”“……”这样的密圈、密点加在字的右旁,(古书皆为竖排)强调句子的精彩部分。这一用法直到上个世纪20年代还在沿用。

到了明朝,随着刊本小说的出现,又多了两个专用号,即一个是在人名旁边画单直线“│”,一个是地名旁边加两直线“‖”。

二、发展成熟阶段

我们现在所用的标点符号,源头在欧洲。西方文字在公元8世纪以前,只用句号。8世纪以后,慢慢出现了冒号、分号等,但使用都比较随意,没有严格的使用规则。直到15世纪末,威尼斯印刷师阿尔德·曼努齐在原有标点符号的基础上,又创制了部分新的标点符号,并规定了所有的标点符号的固定用法,西方文字的标点符号才系统化、规范化。

鸦片战争以后,新思想传入,西洋标点也跟着进来了。

第一个从国外引进标点符号的是清末同文馆的学生张德彝。同文馆是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为培养外语人才而设立的,张德彝是第一批英文班学生中的一员。

同治七年(1868年)二月,退役驻华公使浦安臣带领“中国使团”出访欧美,张德彝也成为随团人员中的一名。张德彝有一个习惯,就是无论到了哪个国家,都喜欢把当地的风景、名物、风俗习惯都记录下来,以“述奇”为名编成小册子。在1868年——1869年期间,他完成了《再述奇》。这本书现在称作《欧美环游记》,其中有一段介绍西洋标点的,云:“泰西各国书籍,其句读勾勒,讲解甚烦。如果句意义足,则记。;意未足,则记,;意虽不足,而义与上句黏合,则记;;又意未足,外补充一句,则记:;语之诧异叹赏者,则记!;问句则记?;引证典据,于句之前后记“”;另加注解,于句之前后记();又于两段相连之处,则加一横如——。

虽然张德彝不是在有意识地向国内知识界引入标点,甚至带有反对的口气,觉得这些标点繁琐。但是却在无心栽柳的过程中,为中国语言符号的发展带来了新风。

至于标点符号的提倡和使用,则是“五四”运动前后的事了。

鸦片战争以后,西风之东渐越来越甚,西文也为中国知识分子越来越熟悉,其标点符号之方便,也时时刺激着大家的改革热情。

1897年,有个叫王炳章的广东东莞学人,取中国原有的“圈”和“点”,及西文中的“句读勾勒”,草拟了10种标点符号。由于合乎实用而有人接受,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著名教授、作家均表欢迎并应用。

翻译家严复的《英文汉诂》(1904)是最早应用外国标点于汉语的著述。

五四运动前些年,不少作家已经开始使用新式标点。修辞学家陈望道先生,对推广应用新式标点符号起了积极的作用。他于1918年5月,在《学艺》杂志上发表《标点之革新》一文,介绍西洋标点符号10种。

标点符号是怎么产生的 - 红叶 - 日知斋

同年5月起,《新青年》杂志就全部采用白话排印加上新式标点。它的影响很大,不到半年就有四百多种报刊仿效。由于当时的出版物多采取直排方式,于是使用者都做了不同程度的“中国式”调整。

1914年,胡适就在日记里创造了一套自己使用的“句读符号”:单直“?”,双括“(())”,提要号“~~~”等。

1916年8月,胡适应《科学》杂志的邀请,在自己日记基础上增改写成《论句读及文字符号》一文,全面阐述他对句读以及文字符号的理论思考,成了新式标点的奠基之作。

1919年4月,以胡适为首,包括钱玄同、刘复、朱希祖、周作人、马裕藻在内的六教授,极不愿看着“现在的报纸、书籍、无论什么样的文章都是密圈圈到底,不但不讲文法的区别,连赏鉴的意思都没有了”,在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一次大会上,他们提出了《方案》,要求政府颁布通行“,。;:?!——()《》”等标点。11月底,胡适对上述方案作了修改,把原方案所列符号总名为“新式标点符号”。

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第53号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批准了由北大六教授联名提出的《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方案》。我国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符号诞生,成了语言文化发展史上值得记录的一笔。

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发展和推广使用标点符号中起了重大作用。特别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从人力、物力、技术工作各方面帮助国民党恢复和建立秘书工作,帮助秘书改革,开始使用标点符号。1924年4月4日《国民党执行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记录》记载:会议通过了公文使用标点符号的议案,即〈关于本党印刷公文、书籍所用圈点之议案〉。从此国民党机关上下行文中就经常使用标点符号了。这是第一次官方出面规定使用标点符号。第二次见于解放区人民政府的文件,即1949年2月制定的《华北人民政府公文处理暂行规定》,在公文格式中规定了公文一律加标点符号。当时规定一般使用11种标点符号。即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单引号(「」)、双引号(『』)、省略号(……)、括号“()”、(?)、惊叹号(!)、句号(。)。这是一些常用的标点符号。各级政府不论上下行文或平行文,都必须使用标点符号。至此标点符号已比较成熟。

三、定型普及阶段

标点符号的定型普及使用阶段,可以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署公布了《标点符号使用办法》。当时公布时规定了14种: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括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专用号(—)。

四、完善提高阶段

经过30多年的实践应用,书写排印已由直行改为横行,标点符号用法也发生某些发展和变化。

1990年3月国家文字委员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修订发行了《标点符号用法》。由原来的14种改为16种,增加了连接号(—)和间隔号(·)两种。随后又经部分修订,1995年12月13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规定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6种,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句末点号用在句子的结尾,有句号、问号、叹号三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句内点号用在句子中间,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四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常用的标号有9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

标点符号的位置也有讲究。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左偏下,不能出现在一行之首。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能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能出现在一行之首。破折号、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连接号和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这四种符号的位置均居中。着重号、专名号和浪线式书名号标在字的下边,可以随字移行。

如果是直行的文稿,标点符号的使用与横行文稿有所不同。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放在字下偏右处。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和间隔号放在字下居中处。着重号标在字的右侧,专名号和浪线式书名号标在字的左侧。直行文稿的双引号和单引号要分别变为“﹃﹄”和“﹁﹂”。

标点符号已经成为书面语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又创造了几种书写符号:即文尾号(o)或(□),用于一篇文章的结尾。多见于杂志。这些新的书写符号已约定俗成,被普遍应用。这标志着标点符号的不断丰富完善。

值得一说的是,国人对于标点符号的引进,也进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处理。与西方使用的标点,有几处明显的不同:①句号用“。”,不用“.”。这个圆圈圈,是国人使用了多少年的东西,既熟悉又醒目,比西文的那个小点点,好得多。②引号用『』和「」,不用““””和“‘’”。这是为了适应竖排文字的特点。时过境迁,随着我国文字绝大部分横排,引号也就跟西文的趋同了。③西文的人名和地名等专有名词的开头用大写字母表示,汉字没有这种标记,所以要有人名号和书名号。 此外,二者的区别还有:汉语破折号占两个汉字的位置,英语破折号则只占约一个汉字的位置;汉语省略号为六个连点(也可以说成“两组三个连点”),且上下居中,英语省略号则只有三个连点(也就是“一组三个连点”),且居于下方;汉语连接号有“长横”(——)、“一字线”(—)、“半字线”(-)和“浪纹”(~)之分,前三者分别占两个汉字、一个汉字和半个汉字的位置,英语连接号则只占字母m宽度的1/3(–);等等。

汉语里有些标点符号在英语里是找不到的,如顿号、着重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等。在汉英翻译时,顿号常处理成逗号;着重号在汉语里表示强调,翻译成英语时常将被强调部分的文字用斜体或粗体表示;汉语间隔号用于外国人名或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在英语中,因为是直接用空格将人名各部分分开,用不着间隔号;汉语书名号翻译成英语时,只将相应部分变成斜体;汉语专名号用在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专名下面,它只出现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里面,英语里相同情况下则不用任何符号。

标点符号是怎么产生的 - 红叶 - 日知斋

据此说来,汉语的标点符号也是有模有样地持续了数千年,怎么能说没有呢?能想到的解释是:这些标点符号虽然不绝如缕,但实行的范围太小,不够普及,绝大部分的书籍,还是没有任何标点的。还有一点,也不能不提及,那就是“句读”之类的标点符号,长时间里,不是作者所为,而是读者在阅读时做的记号。这种记号,有较大的随意性,是否符合作者原意,也很难说。作为一种标点符号,却不是跟作品同步产生,而是由读者后来“追加”,不同的读者可以有自己的追加方式。这种作品与标点符号奇特的分离方式,可能是世界上各种文字中绝无仅有的风景。像朱熹那样,在著书时候自觉使用标点符号的,少之又少。

如此看来,简单地下结论,说中国古代有或者没有标点符号,都不妥当。准确点说,早在甲骨文时代就有了标点符号的萌芽,有了使用标点符号的书写实践,只不过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时间较晚而已。最为系统、完备的标点符号的使用和普及,则是在西文的标点符号引进和消化之后。

近日见到一篇美国人谈标点符号的文章(见《青年参考》2009年4月7日),得知外国人最初发明标点符号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朗诵(按:看来并不是因为当时的牛皮和羊皮这些书写材料忽然地便宜了)。一位叫做Ursula Dubossrsky 的美国人说,英文标点符号一词(punctuation),源自拉丁文punctus,意思就是“点”。这些“点”让读者知道哪里需要稍停,哪里需要加强语气等等。这就从根本上颠覆了我们长期以来对我们的老祖宗没怎么使用标点符号的原因的解释。不妨这样推测:不管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更早的时候没有使用标点符号,是因为没有发明出来,跟书写材料珍贵与否关系不大。有的学者纳闷,标点符号的形状远比文字简单,而数量又远比文字为少,何以文字很早就能创造出来,而系统的标点符号却姗姗来迟?而且东方如此,西方也如此。

据说,古希腊公元前5世纪的文字,都是连着写下来的,没有标点。当时的大学者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一书中,提到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著作因为连写而难以断句。到后来,亚历山大图书馆的馆长阿里斯托芬(公元前257~公元前180年)才创制出三级点号:中圆点、上圆点和下圆点。从无到有,渐成序列。

作为西方新式标点系统的奠基者,是意大利语法学家和出版家A·马努提乌斯(约1450~1515年)。他以语法原则取代诵读原则,制定了5种印刷标点:逗号(,)、分号(;)、冒号(:)、句号(.)和问号(?)。马氏制定的标点符号为什么能够推广开来呢?除了读者阅读上的需要以外,和他的家族是经营规模较大的出版商很有关系。这个家族在百年间出书近千种(这在当时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数目),如果这些书籍都采用了马氏的标点发行出去,这种标点符号当然就很容易得到普及了。从这时开始,欧洲各语种也逐渐开始形成自己的标点体系。至于欧洲几个较大语种的标点符号,到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才最后定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呼吸生命作文800字

全文共 681 字

+ 加入清单

摸着自己被减短的发根,逆着它们生长的方向,好像挑拨起幼小的生命那无限的倔强,我想笑。

在亲人与世人温情的眉眼下,我满意于自己在健康的成长中,获取了充沛的感情,在生命的进程中不断地感受与选择。

我曾踯躅在红得漫山遍野的映山红间,听人说它是“杜鹃啼处血成花”的,我不由惊栗起来,不忍看,要知道那是血淋淋的满目的生命,是留给善良的世人,提心吊胆地去叹息,去吊唁的。我实在不忍。

我喜欢清洁、独立、细处见温柔,现实而丰富的生命。我喜欢新雨初霁的阳光从半掩的帘缝里漏进来,那属于我。喜欢燕南飞时,在窗上拓下的圆润的鸟影,和我一并属于自然。

我体贴自然但不厌世。我喜欢车水马龙的繁华,流行音乐的喧嚣;我爱五彩缤纷的人世;爱好友痴说“追星”的模样;爱人们因为跳起来能把球扔进篮里而欢呼的疯狂。我愿身临其境的听它发展,看它膨胀。我不喜欢考试前焦虑茫然的心境,却爱紧张负压的充实,站在竞争的残酷中,我也许会涕泪横流的享受其中酸甜苦辣的滋味。

我要求广阔,不拘于时,拘于世,将每一段生命经营出锦绣天地。我宽容一切的不羁和顽皮,但拒绝那些因为拜金的冷漠;因为害怕承担的怯懦;颓废的生活和压抑扭曲的罪恶。

我求生活亦即如此,不要求它深刻到透明,壮烈到喋血,不要粉饰,无须顿悟。我要原原本本属于我的豁达而积极的生命。每一次呼吸,每一次体会,每一次远徙,像规划中的园林,可以承认精致的小气,但我绝不能容忍狭隘。

天光甚美,造化有情,蓦然回首,原来我的情感深谙我生活的乐趣。于是我笑笑,抓一把年轻的糖果撒给人们,让那些玲珑的甜蜜复制我玲珑的心情。然后拿起围巾,跑向无极限的长天阔地,纵情感观,清晰地生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作文:我的名字来源_人物作文

全文共 524 字

+ 加入清单

我叫金苇航,这个名字是我爸给我起的,关于我的名字有一系列故事。

我的名字出自于《诗经·卫风·河广》,原文为“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其中“杭”和“航”为通假字。译文为“谁说河宽广,一根芦苇就可渡过,谁说故乡遥远,踮着脚尖就可看到。”在我的名字上意思就是任何看起来艰巨的困难,都可以化险为夷。

那么这个故事中的芦苇又有什么故事呢?公元527年9月21日,古印度高僧达摩来我国宣扬佛法,用一根芦苇渡过长江,来到嵩山少林寺。现在少林寺还存有达摩一苇渡江图。这个故事是我从《六祖坛经》上读到的。

最近我爱上了吹竹笛,我有一个惊人的发现,笛子之所以音色响亮悦耳是因为贴了一层笛膜,而笛膜就取自芦苇的茎,不需任何加工。这大概是我和笛子有缘份的原因吧。

芦苇的故事我自己又续一个,法国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和散文家帕斯卡尔说:“人只是一棵芦苇,自然界最脆弱的,但是一棵运用思想的芦苇。”这句话我是这么理解的:人虽然非常脆弱,但是只要有深刻的思想就可以变得非常强大。我愿意做一颗有思想的芦苇。

我的名字和中国最早的诗集有关,和禅宗有关,和西方哲学家有关,和民乐有关,难怪我对中西方文学、哲学、宗教和物理学感兴趣,也难怪我在众多乐器中对竹笛情有独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同呼吸共战疫观后感心得体会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20_年是我国奔向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想的一年,是全国人民共同期待的一年。可是令我们万万没想到的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正在拉开帷幕。

新年开春,本该是热热闹闹,团团圆圆过新年,走亲访友度春节,开开心心去游玩,但是却被一种名为新型冠状病毒阻拦了我们的脚步,封锁了我们的房门。病毒在_爆发了。_作为流动人口最大的城市枢纽,又碰上人口流动最大的春节,病毒就这样顺其自然地向全国蔓延。病毒确诊的人数在不断的增加,死亡人数也逐渐增多,闹得全国人民人心惶惶。

疫情虽寒,人心却暖。

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临危受命,不惧危难,逆流而上。不惜将生命交付出去,不惜在春节之时与家人分离,不惜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我知道,他们是深知自己肩负重任,所以才不辞辛劳,英勇奋战。他们恪尽职守,全心全意地照顾病人。它们化为英勇的战士保卫着我们的家园,不让病毒肆虐的侵害我们的家园。他们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赞扬,值得我们敬佩。

“爱和希望,总比病毒蔓延得更快;勇气和信心,总能拨开笼罩着的阴云。”

众志成城,八方同胞身处四海,贡献自己的力量,用爱凝聚成光,照亮前行之路,共战疫情!

请相信,中国人民一定可以战胜疫情;请静候,希望如约而至的不只有春天,还有疫情后平安的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年初七是人日的来源

全文共 62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农历纪年法中每月的第七日称为初七,在某些特定环境里特指节日初七,依照农历的汉族传统节日有有正月初七(人日)、七月初七(七夕节)。

19日是农历羊年正月初一,从这一天开始,人们走亲访友,并举行各色活动以示庆贺,直至元宵节方告一段落。民俗专家王娟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介绍,春节庆祝活动已有几千年历史,但至汉代庆祝日期才固定下来,也积累了很多的民俗活动。文化学者胡野秋则称,春节虽然是一个整体性的习俗,但每天的庆祝内容并不相同,从初一到初七,分别是鸡日、犬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人日,“‘人日’的说法来源于女娲创世。传说女娲先用六天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积累了经验后,在第七天造出了人。”

绵延数千年:汉代方有固定庆祝日期 南北习俗有差异

作为绵延数千年的节日,春节的庆祝活动极多。王娟介绍,在历史上曾有不少有意思的活动,如除夕的籸盆、插芝麻秸等等,初一的放鸠、画鸡、五辛盘、吞鸡子等等。

据史籍记载,春节在唐虞时叫“载”,夏代叫“岁”,商代叫“祀”,周代才叫“年”。“年”的本义指谷物生长周期,谷子一年一热,所以春节一年一次,含有庆丰的寓意。又传,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腊祭”,每逢腊尽春来,先民便杀猪宰羊祭祀神鬼与祖先,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至于互相拜年宴请,则大致起自汉初。

“春节的庆祝活动自有文字记录以来就有,但日期不定:古代中国由多个小国组成,文字、历法等均不统一。一直到汉代有了规范的历法,庆祝的日期才固定下来。”王娟解释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等待创作的黏土

全文共 773 字

+ 加入清单

推开窗,外面是片繁华的世界。隔着窗,我的内心一片迷茫。那个不经意的伤害,竟让我们成了陌路人。我不知所措。

妈妈说:失去了就算了,搞好学习再说吧!

表姐说:这不正说明你们的友谊不够牢固吗?既然这样,何必在意呢?

网友说:管她呢!反正你有你自己生活的节拍。

可是,我真的能这么做吗?一次次面对人生旅途中在所难免的疏忽,从原先的自责、惭愧、想要弥补到后来的畏惧逃避,再到最后的无所谓。这不就是人性的蜕变吗?

世界这么大,我们常常在不经意中迷失了属于幸福的路途,常常会将灵魂遗失在幸福的分岔口。然而,我们的青春岁月该是一块等待自己创作黏土,它的精致或粗陋该由我们决定,我们怎么能因为自己的怯懦,因为心灵渐渐的冷漠而放弃让它成为精品的理由呢?

我的幸福渐渐清楚

阳光洒下自由的空气,我却被这样的不经意牢牢窒息。我以为我可以的,可以不理会她的伤心,因为这只是一个闪失而已。然而,为什么我无法释怀呢?那双满怀忧怨的眼神该是对我心灵最沉重的指问吧?

再次相遇,阳光洒下,一片斑驳。即将擦身而过时,我终于开口:“菲,对不起。”她身体微微一颤,转过头,惊愕地看着我。我直视她的双眸,嘴角微微上扬:“上次的事虽然只是我的无心之失,但却伤害了你,我很抱歉,我们还能回到从前吗?”菲终于张开了双臂,我们紧紧相拥。

那一刻,风卷云舒。

如今,我终于释怀,那些单纯的小幸福也被我找了回来。我可以问心无愧,我可以自由追随。因为我的幸福该是充满信心、勇气、坦然、真诚……

阳光下的两个女孩笑靥如花,明眸皓齿,有什么比勇敢面对过失后带来的幸福更完美呢?

我仿佛又回到了单纯的小时候,我好像又看到了天使纯洁的微笑。相比儿时的懵懂,现在的我更清楚只有勇敢地面对自己的过失,别让麻木和冷漠侵占了心灵净土,你才能在世界的角角落落找到完美的幸福,单纯而又美好的生活,坦然而新鲜的追求。

[2017作文:等待创作的黏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第九节:关于行业歌曲歌词创作

全文共 1143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大变革的时代,必然出现符合这个时代的歌曲创作趋势,行业歌曲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这些歌曲散发浓郁生活气息,闪烁强烈时代精神的行业歌曲,不但可以弘扬企业精神、振奋职工情绪、宣传厂、店、校的风貌、不但为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作用,同时也增添了歌曲的内容、繁荣了音乐创作。这些年,我被“捉”去写了很多行业歌曲的歌词,也积累了一些经验,这一章,我就谈谈怎样能写好行业歌曲。

应在行业的差异中寻找歌词的个性。为了不使行业歌曲千人一面,大同小异就要努力写出个性。一个企业有一个企业的精神,一个学校有一个学校校风,一个部门有一个部门的宗旨。写作时要从细微入手,去体验、去思索。有些行业从表面看没有多大区别,实际区别很大。例如,炼钢和炼铁同是冶炼行业就不一样。饭店和旅店同是服务行业也存在差异。职业学校和一般学校都同属教育还有区别。还有,同一种行业由于所处的地域、拥有的企业家素质、效益不同,就会形成独特的环境和氛围。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会对职工的思想意识、品质意识会产生影响。这样,就形成不同的厂校之风、企业之精神、行业之特色。因此,一定要扑捉到个性,这是关键。当然,写这类歌曲也有一个领导意图的问题,这不难,关键是你写的要标新立异,写好了他就会认可。

应在行业的行为中寻找歌词的可唱性。一些行业歌曲常常出现或写一些标语口号、警句,或者单摆浮搁地写企业精神,十分干巴。也有的歌曲写行业的生产流程、生产数字、发展沿革。还有的还专拣时髦词去写,例如“团结是我们力量,创新是我们的追求,改革是我们的动力”……没错,这些话是我们共同的认识,但是,不一定是你行业独有的精神!这样的歌词就是被强行谱曲也不能打动人。其实,歌曲创作的一些艺术手法同样适应行业歌曲,也要情景交融,也要以景喻意,也要煽情。另外,形象思维是文艺创作的基本要素。所以,我们在写行业歌曲时要靠形象说话,不能把领导的工作报告摘几句,凑个韵脚,然后再把当前报纸上的词句加一点。确实,有的人一写东西就抱回一摞报纸,回家去找去抄。为此,找出最能代表行业特点的景、物、声音、色彩以及生产工具。把这些做外壳去包容行业精神,就会有血有肉、就会自然、就会形象、就会生动、就会产生乐感。写到这里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大家传唱的《我为祖国献石油 》其实是一首很好的反映石油战线的行业歌曲,它没有空洞的口号,也没有生产过程,它以第一人称“我”出现,亲切而自然地把庞大的石油大军浓缩在一个普通工人身上,唱出了石油工人的豪情壮志和独特追求,使人感到既有特点又不陌生。石油工人爱唱,大家都爱唱。由此可见,行业歌曲歌词的创作一定要找到“精华点”,然后,把词中妨碍情感发挥和音乐发展的多余枝蔓剪掉,由简入蘩、由蘩化简,让音乐的因素贯通全词,才能入乐、传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拗九节的来源

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

据传,古印度僧人目连之父常年经商,家中骡马成群,财宝无数。其母青提则反之,她最恨出家人。目连一心向往佛、法、僧。

长大后,一次他外出经商,临行时对其母说:“孩儿出外求财,母亲在家要积德积善,对出家人要如同对孩儿一样。”其母应允。谁料目连走后,其母依然如故,凶悍地把登门化缘的僧尼全都赶走,吝啬到一顿饭也不肯布施。半年后目连返家,听说其母对出家人极不友好,遂向其母查问原因,其母一听大怒,斥道:“你竟不信你母亲?我要是对出家人不好,七日之内不得好死,死了坠入阿鼻地狱!”七天后其母果然暴死。目连大恸葬母,随后他抛弃了荣华富贵,归依释迦牟尼,修成了阿罗汉,成了佛祖的十大弟子之一。

目连经打听知道其母死后果真坠入阿鼻地狱。他在地狱找到已变成饿鬼、正受苦刑的母亲,悲哀异常,当即用钵盛饭喂其母。可饭未入口即化成火炭。目连悲号涕泣。如来佛见目连至孝,便对他说:“你虽修成了罗汉,但靠你一人的力量救不了你母亲,须广造盂兰盆会,使天下饿鬼全能吃饱,你母亲才能得救。”于是目连请十方僧众广设盂兰盆会,超度众饿鬼,其母方得脱离地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