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老舍(精选20篇)

老舍,中国小说家、剧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老舍。

浏览

4109

作文

70

老舍散文的读后感作文

全文共 2045 字

+ 加入清单

见惯了很多的富人,整天泡在酒吧等休闲娱乐场所,似乎他一生的事业就是怎样想方设法地花钱,挥霍无度是他们的得意之作。虽然这种说法对于一部分自己辛苦创业勤俭过活或热心公益事业的富人很不公平,但过此等生活的富人还是不在少数,给人留下一种感觉——他正承受空虚与无聊的袭击。物质上的富足与精神上的贫瘠于他们自身则表现为花天酒地,似乎灵与肉不再契合,内心显得空荡荡的一无所有。而在他人看来,则难免要为世道不公世风日下而大发感慨。

所幸的是,整个世界还是能保持万物的平衡的。有精神上的乞丐,就必然有精神上的富翁,即使他们的物质是那般匮乏,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甚至连住都成问题,有时还得流亡在外,但他们却有着丰富的思想情感,能为世界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正如老舍,鲁迅,郁达夫,甚或是一些并没有留下什么大名的可敬的人。

“生平不讲究吃喝,只爱穿几件整洁的衣服,流亡中,连这点讲究也牺牲了。虽然也没多大的苦痛,可是身上一痒,就疑心是有虱子!”“早晨吃豆浆与油条也须花两角多了!自元旦起,废止朝食。空着肚皮写作,脑子似乎倒更清楚。和尚们有每日只进一餐的。由写家而出家,照现在的情形看来,倒许是条顺路。”多么辛酸的文字!这就是语言大师老舍曾经的生活!他曾说过“先上吊,再戒烟”,可见烟于他几乎胜于生命。但当他真的连最劣质的烟都买不起时,当他为了生活每天都得拿笔写时,当他患有贫血却连买猪肝都成大问题时,当他连一日三餐都难以维持时,当他身体有恙却依然硬撑着时,当他想拜访朋友却掏不出车费时,该有多么无奈!

可是,他却为我们留下了多少无价之宝——一篇篇美文佳作!小学语文课本里就有《养花》、《猫》、《草原》、《林海》等好多名篇呢!透过他的文字,可以感受到他的幽默、正直、纯真、爱国、爱民、爱自然,以及他那虽穷困却富有生机与情趣的生活——他家的花鸟虫鱼猫也都成了我们的好朋友了!

古往今来,几乎所有的文人墨客都热衷于寄情山水,老舍也不例外。在他的眼里心里,大自然是那样慷慨大方,给予了他许许多多,而他,简直就是大自然母亲最虔诚的儿子,始终热爱着美丽的家园。因了这份热切的爱,博大的爱,深情的爱,大自然的景色成了他的精神慰藉,变得那般惹人怜爱,那般叫人痴迷,那般值得赞美。

你听:“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得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像些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一座北方的老城济南,一个应是相当平常的冬天,在作者眼里却如婴儿般可爱,如娇妇般动人。这需要一颗对生活、对自然何等火热的心啊!再有《林海》中的来到大兴安岭的亲切、舒服之感,《草原》里的民族团结的浓情和草原的风土人情,都证实了老舍先生精神上的富足。在这般博大的情怀面前,生活上一时的困窘又算得了什么!

是呀,作为教师,自古以来就是清贫的,高付出,低收入,似乎就是老师的本分。譬如书,往往是老师的最爱,可常因囊中羞涩而只能驻足于书店,久久舍不得离开,更不用说生活中的其他高消费狂享受了。但,老师却自有一种真情滋润着,并由此而变得精神起来,从中体验着成功的喜悦、幸福的滋味。那就是师生之间心与心的融合,情与情的交流,思与思的碰撞。这是一般人所难以感受得到的。这些,全是精神层面的收获,也是金钱所买不到的。但这不正是一种富足吗?用心投入一份工作,不在乎物质上的回报,其实也不会亏待自己。正如老舍先生那样,虽然日子过得清苦,有时连写作也是为了生计,但他从来就是个富翁,而且能为子孙后代留下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这该有多么值得骄傲!

现如今,也有不少的人使精神与物质这一对矛盾得到了统一。他们拥有物质上的财富,也为全人类做出很大的贡献,而绝不会仗着有钱做无聊的甚至不可见人的事。于是,灾区重建步子迈得更大更快了,希望学校崛起在贫困山村,非洲难民的吃住医疗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多么希望世界上无论是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无论是黑白棕黄各色皮肤还是亚欧美非各大洲各国各类人,都远离贫瘠,永远富足!这或许可以成为全世界每个人的一个最美好的梦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老舍在纽约的故事

全文共 3286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你爱他,就送他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送他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这段精彩的台词,用来描述中国著名作家老舍曾在纽约的生活,似乎有一定道理。

1946年,美国邀请老舍访问一年。这种邀请其实有“统战”意味,因为此前苏联也向中国文人伸出过橄榄枝,虽然那时冷战尚未开始,可美国已然在跟苏联暗中较劲。当时,中国内战在即,美国外交界和知识界出谋划策,意欲拉拢中国知识分子,同苏联在舆论上争取优势。

老舍应邀访美,看似如鱼得水,因为此前他有足够的国外生活经验。1924年9月到1930年2月,老舍曾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教书5年半。这次他从1946年3月到1949年10月在美国生活了将近4年,其欧美经验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是相当可观的。

“放青儿”,结识赛珍珠

老舍访美是当时中美文学界交流的一件大事。赴美之前正是他的名声如日中天的好时候。老舍在行前开玩笑说,此次赴美是“放青儿”。老舍自比是一头骆驼,春天到张家口外去吃青草、换毛,然后马上回来,以做更长途的跋涉和承担更沉的负重——然而,他却并未及时回来而是滞留了些日子。

老舍访美,头一年的活动非常频繁,以至于频繁到本来准备“放青儿”的他抱怨自己几乎被这种热闹累垮。那时美国的文学界对中国的现代文学几乎一无所知。突然来了一位中国当代的文学名家,当然在美国受到了空前关注。

此前,作为极其稀有的个案,老舍的作品被翻译介绍到了美国。因而,他在美国文学圈里有点小小的知名度。作为一个战时友好国家的文学使者,他应邀周游了当时美国的一些主要都会城市、观摩了数十场戏剧演出、做过一些文学讲演、会见外国作家并参与各类文学活动。他还曾在纽约给南开校长张伯苓拜寿、参加作家写作营、观摩美国印第安人保留区,还受邀访问了加拿大等等。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是老舍跟美国作家赛珍珠的结识和友谊,这成了他滞留纽约的一个要素。

赛珍珠是获诺贝尔奖的著名作家。她因作品在好莱坞被改编成电影而闻名遐迩。她又是当时一位畅销书作家,在美国读书市场颇为活跃。赛珍珠童年和青年时期在中国生活,有着很深的中国情结。她在纽约结识了老舍很是高兴,当然为老舍在美国的创作和翻译、出版热情推介。而结识赛珍珠,使得老舍作品翻译在美国展开了新的一页。

赛珍珠也是出版家。她丈夫是个伯乐,拥有出版社,并成功出版畅销书。此前,他们夫妇推介过中国作家林语堂。老舍来美前,其代表作《骆驼祥子》已被翻译在美出版。但来美后,老舍发现此书的译者既不忠于原著,且在版税上几乎是强盗般占有了他应得的利益。赛珍珠得悉,开始仗义执言,帮老舍介绍新的文学代理人,并帮他打官司。

在赛珍珠的帮助和鼓励下,老舍开始重新考量写作计划。转眼到了1946年底,访问规定的时间逼近,此时中国内战爆发了。老舍经过了一番考虑后决定先留下来静观时局,同时继续完成自己《四世同堂》的写作。

辛劳笔耕,经受“炼狱”

留下来的日子显然没有第一年好过。第一年他是美国国务院请来的客人,风风光光,出入体面而且生活有保障。一旦从访问学者变成了滞留客,待遇就两样了。幸而,老舍有赛珍珠的帮助,在移民局办妥了允许滞留的法律手续。

大量史料表明,这段时间的老舍很少有朋友往来。他在纽约租了两间公寓房,终日进行艰苦的文学创作。1947—1949年,老舍完成了《四世同堂》的第三部《饥荒》,还创作并参与翻译了长篇小说《鼓书艺人》、戏剧《五虎断魂枪》等。

按说,老舍那时逃离了中国的战乱,得以在一个和平、安逸的环境下创作,这应该是那时多数中国作家的梦想。老舍求仁得仁,还有什么话可讲呢?的确,老舍在给友人的信中写到他的生活时显得很知足。关于《四世同堂》第三部的写作,他说:“就我个人而言,我自己非常喜欢这部小说,因为它是我从事写作以来最长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书。”

但事实上,老舍的这段日子并非很惬意。他在写给友人的另外的信里便真实地剖白了自己的内心:“……在此一年半了。去年同曹禺到各处跑跑,开开眼界。今年,剩下我一个人,打不起精神再去乱跑,于是就闷坐斗室天天多吧少吧写一点。……洋饭吃不惯,每日三餐只当作吃药似的去吞咽。住处难找,而且我又不肯多出租钱,于是又住在大杂院里——不,似应该说大杂‘楼’里。不过,一想起抗战中所受的苦处,一想起国内友人现在的窘迫,也就不肯再呼冤;有个床能睡觉,还不好吗?最坏的是心情。假如我是个翩翩少年,而且袋中有冤孽钱,我大可去天天吃点喝点好的,而后汽车兜风,舞场扭腚,乐不思蜀……没有享受,没有朋友闲谈,没有茶喝。于是也就没有诗兴与文思。写了半年多,‘四世’的三部只成了十万字!这是地道受洋罪!”其间,老舍还几次生病——这样的状态和心情,能不生病么!——以至于他在信中叹道:“……这年月,活着死去好像都没有多少区别。假若一旦死去,胃,头,痔不就一下子都好了吗?”丧气成了这个样子!老舍的心情,可以想象是坏到了极点。但是,他还没有绝望:“……酒可不大吃了。吃一点,因为头昏,就会醉;爽性不吃。没有醇酒,似乎也就没有妇人;也好,这样可以少生是非。”

日子既然过得像老舍描写得那样苦哈哈的,那他为什么不回国呢?老舍自述道:“我想:出来一趟,若能有几本书译出,总算不虚此行。”

看来,为了译书和出书,老舍没少付出,而且跟译者、出版人合作常有麻烦,甚至还打过一场不小的官司。老舍也去过好莱坞,寻求把其作品搬上荧幕。虽然一个人滞留异国、孤单单写作不易,老舍最终还是完成了不少作品,没有愧对这些日子。

“一条永定河里的鱼”

老舍当年在纽约的家在曼哈顿西83街,地处竖跨全岛中心的哥伦布大道和阿姆斯特丹大道中间。如果以步行计,老舍居处离纽约著名的中央公园仅5分钟路程,离举世闻名的时报广场仅半个多小时。时报广场附近是世界著名的百老汇戏剧演出中心,每天总有几十个剧院上演着世界上最时髦、最先锋的戏剧作品。老舍故居离著名的纽约卡内基音乐厅20多分钟,离声震美国的林肯艺术演出中心也不过20分钟路程。此外,那里离得较近的地方还有世界著名的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10分钟之内就可到达;而那儿离纽约地标性艺术圣殿大都会博物馆也就是穿过中央公园即可抵达,基本上用不了半小时。

所以说,老舍当年住的地方虽然不算高档和优越,但并不像老舍述说的那么差。特别是,这个楼是座小楼,很紧凑,有点儿像上海三四十年代张爱玲的旧居,只是不贴近繁华商业区,一共只能住10多户人家。这里的住户可能不富裕,但还不至于“杂”到哪里去。

我也考察了老舍曾经去给张伯苓拜寿的华美协进社。这个学社曾经邀请梅兰芳访美,离他家不远,是连接中美文化的一个重要纽带。那儿是中国留美知识分子云集的俱乐部,老舍到此应该不寂寞,可是痛苦写作中的老舍似乎并没有闲情逸致常来这里。

从老舍故居往北走半个多小时,就是世界名校哥伦比亚大学。那儿有很多文学资料可以随意查阅,有很多中国学生和学者可以交流和交往,而且老舍的朋友、最早将鲁迅和老舍作品介绍到美国的王际真教授就在此。如果老舍愿意,他散步间就可以去哥大,这样既可以放松心情以利写作,也可以读书看报、查资料、会友,消释寂寥的日子。老舍的环境得天时地利,可惜他摒弃了这一切。

那么,老舍为什么舍弃这一切而像一只工蜂死死守在屋子里写作、苦熬呢?除了他自己说的经济原因以外,唯一的答案就是他没了心劲儿。读读他的自白,我们知道,他的苦衷不只是经济上的贫困,他还受着精神上的贫困、失望和疲惫的夹击。

在纽约,几乎唯一的亮点是老舍跟赛珍珠、跟进步作家和新闻记者史沫特莱的交往。唯一的希望是他的创作支撑着他。

老舍在纽约的日子到底幸福不幸福?我觉得,赛珍珠的评语很中肯:舒先生人很文静,十分腼腆,还很不适应这里的生活环境。

西谚云:“你的美味或是我的毒药。”纽约是个好地方,但不是老舍心中的好地方。他的家园是北京。回顾那段岁月的时候,无需拔高或者主观断言说那是他受难或丰收的日子。老舍,如同他自己说的,他是一个纯粹的中国人、民族作家。他在纽约过得不算惬意但不无收获;他是“一条永定河里的鱼”,在纽约哈德逊河口的咸水里或许不自在,但是回到了自己的土地旋即活泼欢腾,开启了他生命中的第三次绚丽的绽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初二老舍《骆驼祥子》读后感

全文共 724 字

+ 加入清单

骆驼祥子》是老舍写的,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车夫—祥子的悲惨故事。

祥子从乡下来到城市,他对美好生活充满了憧憬,也有自己的生活理想—买上属于自己的新车。凭着勤劳和坚忍,他用了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这个理想,他成为了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但当时中国军阀混战的社会环境,不容他有丝毫的个人幻想。不到半年他就在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掳走,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了三匹骆驼。

祥子没有灰心,他依然倔强地从头开始,更加克己地拉车攒钱,可这次还没有等他买上车,所有的积蓄又被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成为泡影。当他又一次拉上自己的车,是以和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为代价的。但好景不长,虎妞死于难产,祥子人车两空。连遭生活的打击,加之又失去了他喜爱的小福子,祥子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他不再像从前一样以拉车为自豪,他厌恶拉车,厌恶劳作。生活捉弄了他,他开始游戏生活,吃喝嫖赌,出卖他人换钱。为了拿到钱,他什么都做的出来,彻底堕落为城市的垃圾,变成一具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

读到这里,我感到悲伤、愤怒,我为祥子的前后反差感到悲伤,也对他后来可耻的所作所为感到愤怒。但是,我更多的是心酸以及失望,祥子生活的社会是黑暗的,军阀、特务、车厂主们的面目也是丑恶的。黑暗社会中,人性变得扭曲,人与人之间充满仇恨,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可怕的环境下,祥子一类的下层市民被压迫。祥子在接受了几番打击后终于明白,即便吃苦受累,即使心地善良,也不能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过上美好幸福的日子,所以祥子堕落了,除了他本身目光短浅,狭隘自私外,更多的则是因为这种强大的社会压力。

现在的生活条件优越了,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了,我们一定要学习祥子一开始发奋图强,善良淳朴,正直诚实,而不能学他后来的堕落。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阅读老舍《茶馆》读书笔记

全文共 683 字

+ 加入清单

飞机落地蓉城,刚好读完。

先说书:引子和尾声两章极其精彩。开卷让人回想起《尼加拉》开头那个为荣誉而死的国王。只有人类学才能不断地为我带来这样的高光时刻。

这本书最好的写法其实是沿着引子写下去写成一本小说,然后接上结尾50年一梦回首。

中间11章有10章论述和1章结论,总体来说写得不怎么样,10章论述的安排铺陈没有新意,只是简单的史料罗列和分类,第11章强行升华做理论比较,可谓生搬硬套莫名其妙。据此,总的来说如果说王笛的想法是做一个哈贝马斯社会理论的经验研究,那无疑完成度是很差的。

王笛其实拿着一批相当有价值的材料,令我觉得尤其有理论空间的包括文化精英的删诗活动(那个叫《杀子报》的话剧太有意思了,我昨晚做梦甚至都梦到了)、袍哥帮会与地方自治、军阀期间四川的武装化、团练问题等等,深究下去都很精彩,但文中就平平带过了。

但以此指责王笛这本作品是失败的是无理的,因为为理论提供某种质料恰恰不是民族志的意义所在。民族志的活力和意义正在于那些理论系统无法统摄的细节。在这个意义上,民族志材料越是无法归置于什么理论之下,这些材料才越有价值。

我看来,《茶馆》真正的结论是那个尾声,作者最后亲自在1950年的蓉城降临,作为一个不可说的已知未来的见证者,他用这本书表达了对成都人最普通的共同生活的热爱和怀念,这种十分个人性的情感恰恰构成了《茶馆》的精彩及其意义,在这种情感面前,哈贝马斯什么的真是毫不重要。

大概一个90年代的普通青年对这样的茶馆真是毫不陌生,对我自己来说,高中逃学去的网吧,大学隔壁寝的空座位,有灯之前的夜晚紫操,这些共同生活的场景才是日复一日的模糊岁月中最鲜亮的标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议论文作文:读《老舍》有感

全文共 582 字

+ 加入清单

冰心曾这样赞叹过老舍:“我感到他的作品有特殊的魅力,他的传神生动的语言,充分地表现了北京的地方色彩,本地风光;充分地传达了北京劳动人民的悲愤和辛酸,向往与希望。”我想着这句话,看了《老舍》这本书。

老舍出生在北京城区小杨家胡同的一个普通旗人家庭。但幼年丧父,生活清苦,让他从小就知道了自力更生,对母亲也是特别的孝顺。让我最佩服的,还是他的坚贞不屈,坚不可摧的顽强意志。当他面对着凶残、毫无人性的敌人、黑暗的腐败社会的时候,他从没低头,不被压抑住,坚决与他们抗争。他以自己宝贵的生命为沉重的代价,为人民写了一本本充满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精神的扛鼎之作。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七七事变”的时候,书上介绍说,那时,祖国又陷入了空前大劫难。老舍一个文弱的书生,但他用笔做武器,著写了《剑北篇》,里面热情地赞颂了边疆军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抗战到底的决心。在这场战争中,老舍成了民族英雄,深受广大群众的爱戴。

老舍是个广交益友的人,虽然他自己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大作家,但他不妄自尊大,和许多知名作家都是好朋友,如:郭沫若、茅盾、张恨水、丰子恺等。他们在一起,不耻下问,一起探讨文学方面的琐事,老舍幽默生动的语言,让大家都理所当然地喜欢与他交谈。

我真想像老舍那样,语言虽然平凡,但却用得很精辟,恰到好处,他的人敬尊之也很值得我学习。我现在一定要努力,我相信,我将来一定能和老舍一样出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老舍《骆驼祥子》读书笔记

全文共 713 字

+ 加入清单

全书大致内容是祥子来自农村,立志买一辆自己的车,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但是,用三年的血汗钱换来的车却被军阀的乱兵抢走,第二次,他还没攒足买车的钱,钱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接着,车厂厂主的女儿虎妞对他的“爱情”又给他的身心带来磨难。而用虎妞的积蓄买的一辆车在虎妞难产而死后,又不得不卖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在经过多次挫折后,并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终于吹灭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从一个老实的车夫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地道的流氓地痞无产者。通过这个悲惨的艺术形象,人们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有较深的理解,并启发人们认识造成祥子悲剧的社会根源。

文中刻画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形像,其中有虎妞——心计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有着自己追求幸福的愿望,对祥子有真诚的一面,另一方面剥削者的意识已经渗透到她的灵魂之中,她想控制祥子,让祥子对自己唯命是从,是家庭的占有者、支配者。祥子——从起初的憨厚老实、坚韧、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到最后的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甘堕落。经历了三起三落。祥子的三起三落:一起: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一落: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二落:干包月时,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孙侦探搜去,第二次希望破灭了。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祥子的命运三部曲是“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老舍先生用平拍朴素的白话文为我们展开了社会生活的一角,从一个小人物的性格变化折射出黑暗的社会对人的摧残,从而更加警醒激励我们坚守自我本质,学习奋发向上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给老舍的一封信

全文共 879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老舍先生

您好!

《骆驼祥子》中找不出您的风趣和幽默,文字及其平易,澄清如无波湖水,平易而不死板,遣词炼字注意色彩,声韵,有股浓郁的京味。您“语言大师”称号,非浪得虚名。而最令我难以释怀的还是祥子的悲惨结局!

祥子来自乡间,日益凋蔽衰败的农村使他无法生存下去,他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创立新的生活。他试过各种工作,最后选中拉洋车。这一职业选择表明祥子尽管离开了土地,但其思维方式仍然是农民的。他习惯于个体劳动,同时又渴望有一辆像土地那样靠得住的车。买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这是他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城市似乎给了祥子实现志愿的机遇,经过三年奋斗,他买上了车,但不到半年,竟被人抢去;祥子仍然不肯放弃拥有自己的一辆车的梦想,尽管他对自己的追求不无怀疑,几度动摇,但仍然不断振作起来,再度奋斗。应该说,祥子以坚韧的性格和执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搏斗,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内容。而搏斗的结局,是以祥子的失败告终的,他终于未能做成拥有自己一辆车的梦。您这样写的现实主义深刻性在于,它不仅描写了严酷的生活环境对祥子的物质剥夺,而且还刻画了样子在生活理想被毁坏后的精神堕落。“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青年,就这样被改塑为一个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

一个人,不管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如果没有目标有理想,轻易放弃,永远报着消极的心态,不去闯,不去拼,最终只能容易失去自我,迷失方向,甚至堕落。所以,我们应该有理想,有目标,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立足于社会。也许只有自己树立心才能胜过一切吧!自己必须有着目标才能打造出自己的理想、未来。这一切只有靠自己的努力!

《骆驼祥子》这本书很好的讽刺了当时旧社会的腐与无能。但是这本书也成为了我最好的教材——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勤劳、坚定,这让才不至于造成像祥子那样的悲剧。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如此。所以,我们应该有理想,有目标,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立足于社会。这,才是真正从书中学会的道理!

在文学这条道路上,我会沿着您的足迹追寻,您是我心中的灯塔,是我理想的航标。

此致

敬礼!

您忠实的读者:贺妊艳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初二老舍《骆驼祥子》读后感

全文共 611 字

+ 加入清单

读完了《骆驼祥子》这本书,感触很深,为那个时候社会的黑暗而感到痛恨,为祥子而感到惋惜。

《骆驼祥子》描绘了一位对生活充满希望拥有梦想的车夫的开始和结局。祥子来自农村,他来这就是想要实现他的梦想,他承载着梦想来到这里,但他带走的却实悲伤与痛苦。他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他唯一的资本就是他当时正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他不惜一切来实现这个愿望,但命运总是三番五次的和他开玩笑,他一次次的失败撞击着他那充满梦想执着的心。在经过多次挫折以后,终于完全破灭。小福子的自杀,吹熄了他内心的最后一盏光亮。他丧失了对生活和梦想的任何希望,生活抛弃了他,他也放弃了生活。他沦落为地痞,而原来那个朴实正直的他早已被患难的铁锤砸的粉碎,对于骆驼祥子,我感到遗憾,感到惋惜,也感到无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从前的坚强,他的上进。然而他最终没能战胜自己,没能战胜社会,终究还是被打败了。也许是因为社会的极度黑暗,也许是因为个人的因素。不管怎样,环境对人的改变至多至少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当时的社会治安好一点,祥子也许就能实现他的理想,也许就不会变成一具行尸走肉。

祥子只是一个普通的车夫,但和别人不同的是他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的精神。祥子的一生,以明媚美好为开始,却以懒惰腐败为结局。但是他的堕落是社会和他自己一手造成的。我对此感到悲哀。那个社会的统治者压迫了人民,才会有革命,才会有今天这个民主社会。《骆驼祥子》或许也是给世人一个警醒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老舍养花读后感

全文共 610 字

+ 加入清单

养花》这篇课文,具体记述了老舍爷爷在养花劳动中的苦与乐,充足表白了老舍爷爷对劳动的酷爱。读了这篇文章,我对劳动中的酸甜苦辣有了深入的领会。

“要是气象渐变,就得全家发动,挽救花草,腰酸腿疼,热汗直流也不在乎。”劳动中要是没有苦,又怎么会有甜呢?世间没有不劳动就取得的快活,也不能够不刻苦的劳动。老舍爷爷的阅历不恰是一个有力的证实吗?劳动先苦后甜,我写作文不也要搜索枯肠、搜肠刮肚吗?吃完了苦,看到本人满足的聊天,心里是如许甜呀!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岂非不是真理吗?”多么富有哲理的话呀!老舍爷爷岂但阐明了劳动的主要性,还揭示了为人做事的真谛。这句话将永远是我的座右铭:只有劳动,才干发明出美妙的生涯。试问,不劳动又哪来什么作为呢?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制造飞机模型的情景:酷暑,太阳火辣辣的,热气的人,蚊子“雄师”更是令人懊恼不堪,但我仍是聚精会神地拼装,拼装相称艰苦,劲儿使大了,整机往两边滑;劲儿用小了,又粘不牢。涂胶平匀也很难做到。第一次失败了,我绝不气馁,再来第二次。我把胶水平均地抹上去,使劲地握在手心里,毫不放松。一秒钟、两秒钟……一分钟、两分钟……我的手心里积满了汗水。手又酸又痛,我坚定不移地挤压着,连零件的锐角划破了手也不在乎。终于,一架精巧的小飞机模型在我的手中出生了。我高兴地想:虽吃了些苦,值得!

读了《养花》这篇课文,我深深意识到了劳动的真正含意:在尝尽了苦、辣、酸、咸之后,才会有不尽的甘甜。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初二老舍《骆驼祥子》读后感

全文共 503 字

+ 加入清单

这篇文章是中国现代作家老舍所写,作者是贫民出身,所以他熟悉下层贫民的生活与心理,老舍还长于写人,所以这篇文章读起来既生动又真实。

祥子来自农村,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当时城市底层老百姓很普通的行业——拉洋车。他的梦想不过是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以免受车厂老板的盘剥。但是他的梦想一次又一次的破灭。第一次,他风里来雨里去,从饭里茶里省,攒了三年,终于买上了车,但是,这车很快就被大兵抢去了。第二次,车还没买上,钱就被孙侦探骗去了。第三次,它是用的他妻子虎妞的钱买的车,但是好景不长虎妞难产死了,祥子只好把车卖了,来安葬虎妞。在经过了这人生的三起三落之后,祥子对生活彻底的失去了信心。

当祥子刚来北京的时候,他老实,从不与座他车的人讲价钱,都是让人看着给;他健壮,因为他拉车的姿势和速度在人力车夫中也算是;他坚忍,在其他车夫不愿出车的大热天里他还非要出车赚钱,他还自尊好强、肯吃苦耐劳,它的这些好品质我们一定要学习。可是到了最后他变得麻木、潦倒、狡猾,成了好占便宜的行尸走肉。

老舍通过祥子这个人物的变化告诉了我们,那个时候的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把好人全变成了坏人。同时也道出了那时的底层的老百姓生活的艰辛和遭遇的悲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老舍《母鸡》读后感

全文共 54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读了《母鸡》这篇文章,是老舍先生一开始很讨厌母鸡,因为它总是没完地叫;但后来,他对母鸡的看法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他发现母鸡是一个责任、慈爱、辛苦、伟大的母亲,所以他再也不讨厌母鸡了,更觉得母鸡是个英雄。

读完这篇文章后,使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母亲,我讨厌他,像老舍讨厌母鸡一样,不,我还恨他。恨她将我带到了这个无情的世界,恨她给予了我生命,恨她给我带来了“喜、怒、哀、乐”,恨她……,我对她的恨说也说不完。但我躺在床上时,我便会想起那一幕幕她爱我的画面——他为我盛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米饭、为我加来一口饭菜、为我解决那些不认识的生字,为我……,她对我的爱也说也说不完。

记得有一次,我草草完成作业,便跑去玩电脑,突然,我的耳边传来一阵“世博,又玩电脑啦,还不去多读会儿书。”,我知道妈妈又来唠叨了,我不耐烦地说:“我写完作业了,轻松一下不行啊,烦死了。”“你小子,翅膀赢了,我的话不听了!”妈妈说,随之“叭!叭!”两声——妈妈的巴掌打到了我的屁股上,我想哭,但忍了回去,我抛下电脑,跑回屋,将门反锁,我想着这件事,我眼前仿佛出现了文章中的那句话“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母亲这么对我,是为了让我得到更多知识,我知道我错哦了,但只能将它埋在心底……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敢恨我的母亲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

全文共 2755 字

+ 加入清单

老舍先生含冤逝世已经二十多年了。在这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我经常想到他,想到的次数远远超过我认识他以后直至他逝世的三十多年。每次想到他,我都悲从中来。我悲的是中国失去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正直的大作家,我自己失去一位从年龄上来看算是师辈的和蔼可亲的老友。目前,我自己已经到了晚年,我的内心再也承受不住这一份悲痛,我也不愿意把它带着离开人间。我知道,原始人是颇为相信文字的神秘力量的,我从来没有这样相信过。但是,我现在宁愿做一个原始人,把我的悲痛和怀念转变成文字,也许这悲痛就能突然消逝掉,还我心灵的宁静,岂不是天大的好事吗?

我从高中时代起,就读老舍先生的著作,什么《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我都读过。到了大学以后,以及离开大学以后,只要他有新作出版,我一定先睹为快,什么《离婚》、《驼骆祥子》等等,我都认真读过。最初,由于水平的限制,他的著作我不敢说全都理解。可是我总觉得,他同别的作家不一样。他的语言生动幽默,是地道的北京话,间或也夹上一点山东俗语。他没有许多作家那种忸怩作态让人读了感到浑身难受的非常别扭的文体,一种新鲜活泼的力量跳动在字里行间。他的幽默也同林语堂之流的那种着意为之的幽默不同。总之,老舍先生成了我毕生最喜爱的作家之一,我对他怀有崇高的敬意。

但是,我认识老舍先生却完全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三十年代初,我离开了高中,到清华大学来念书。当时老舍先生正在济南齐鲁大学教书。济南是我的老家,每年暑假,我都回去。李长之是济南人,他是我的惟一的一个小学、中学、大学“三连贯”的同学。有一年暑假,他告诉我,他要在家里请老舍先生吃饭,要我作陪。在旧社会,大学教授架子一般都非常大,他们与大学生之间宛然是两个阶级。要我陪大学教授吃饭,我真有点受宠若惊。及至见到老舍先生,他却全然不是我心目中的那种大学教授。他谈吐自然,蔼然可亲,一点架子也没有,特别是他那一口地道的京腔,铿锵有致,听他说话,简直就像是听音乐,是一种享受。从那以后,我们就算是认识了。

以后是激烈动荡的几十年。我在大学毕业以后,在济南高中教了一年国文,就到欧洲去了,一住就是十一年。中国胜利了,我才回来,在南京住了一个暑假。夜里睡在国立编译馆长之的办公桌上;白天没有地方呆,就到处云游,什么台城、玄武湖、莫愁湖等等,我游了一个遍。老舍先生好像同国立编译馆有什么联系,我常从长之口中听到他的名字。但是没有见过面。到了秋天,我也就离开了南京,乘海船绕道秦皇岛,来到北平。

以后又是更为激烈震荡的三年。用美式装备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反动军队,被彻底消灭。蒋介石一小撮到台湾去了。中国人民苦斗了一百多年,终于迎来解放的春天。我们这一群知识分子都亲身感受到,我们确实已经站起来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在当时所谓故都又会见了老舍先生,上距第一次见面已经有二十多年了。

我现在已经记不清楚我们重逢时的情景。但是我却清晰地记得起五十年代初期召开的一次汉语规范化会议时的情景。当时语言学界的知名人士,以及曲艺界的名人,都被邀请参加,其中有侯宝林、马增芬姊妹等等。老舍先生、叶圣陶先生、罗常培先生、吕叔湘先生、黎锦熙先生等等都参加了。这是解放后语言学界的第一次盛会。当时还没有达到会议成灾的程度,因此大家的兴致都很高,会上的气氛也十分亲切融洽。

有一天中午,老舍先生忽然建议,要请大家吃一顿地道的北京饭。大家都知道,老舍先生是地道的北京人,他讲的地道的北京饭一定会是非常地道的,都欣然答应。老舍先生对北京人民生活之熟悉,是众所周知的。有人戏称他为“北京土地”。他结交的朋友,三教九流都有。他能一个人坐在大酒缸旁,同洋车夫、旧警察等旧社会的“下等人”,开怀畅饮,亲密无间,宛如亲朋旧友,谁也感觉不到他是大作家、名教授、留洋的学士。能做到这一步的,并世作家中没有第二人。这样一位老北京想请大家吃北京饭,大家的兴致哪能不高涨起来呢?商议的结果是到西四砂锅居去吃白煮肉,当然是老舍先生做东。他同饭馆的经理一直到小伙计都是好朋友,因此饭菜极佳,服务周到。大家尽兴地饱餐了一顿。虽然是一顿简单的饭,然而却令人毕生难忘。当时参加宴会今天还健在的叶老、吕先生大概还都记得这一顿饭吧。

还有一件小事,也必须在这里提一提。忘记了是哪一年了,反正我还住在城里翠花胡同没有搬出城外。有一天,我到东安市场北门对门的一家著名的理发馆里去理发,猛然瞥见老舍先生也在那里,正躺在椅子上,下巴上白糊糊的一团肥皂泡沫,正让理发师刮脸。这不是谈话的好时机,只寒暄了几句,就什么也不说了。等我坐在椅子上时,从镜子里看到他跟我打招呼,告别,看到他的身影走出门去。我理完发要付钱时,理发师说:老舍先生已经替我付过了。这样芝麻绿豆的小事殊不足以见老舍先生的精神;但是,难道也不足以见他这种细心体贴人的心情吗?

老舍先生的道德文章,光如日月,巍如山斗,用不着我来细加评论,我也没有那个能力。我现在写的都是一些小事。然而小中见大,于琐细中见精神,于平凡中见伟大,豹窥一斑,鼎尝一脔,不也能反映出老舍先生整个人格的一个缩影吗?

中国有一句俗话:“好死不如赖活着。”这一句话道出了一个真理。一个人除非万不得已决不会自己抛掉自己的生命。印度梵文中“死”这个动词,变化形式同被动态一样。我一直觉得非常有趣,非常有意思。印度古代语法学家深通人情,才创造出这样一个形式。死几乎都是被动的,有几个人主动地去死呢?老舍先生走上自沉这一条道路,必有其不得已之处。有人说,人在临死前总会想到许多许多东西的,他会想到自己的一生的。可惜我还没有这个经验,只能在这里胡思乱想。当老舍先生徘徊在湖水岸边决心自沉时,眼望湖水茫茫,心里悲愤填膺,唤天天不应,唤地地不答,悠悠天地,仿佛只剩下自己孤身一人,他会想到自己的一生吧!这一生是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的一生,然而到头来却落到这等地步。为什么呢?究竟是为什么呢?如果自己留在美国不回来,著书立说,优游自在,洋房、汽车、声名禄利,无一缺少,舒舒服服地过一辈子,说不定能寿登耄耋,富埒王侯。他不是为了热爱自己的祖国母亲,才毅然历尽艰辛回来的吗?是今天祖国母亲无法庇护自己那远方归来的游子了呢?还是不愿意庇护了呢?我猜想,老舍先生决不会埋怨自己的祖国母亲,祖国母亲永远是可爱的,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可爱的。他也决不会后悔回来的,但是,他确实有一些问题难以理解,他只有横下一条心,一死了之。这样的问题,我们今天又有谁能够理解呢?我想,老舍先生还会想到自己院子里种的柿子树和菊花,他当然也会想到自己的亲人,想到自己的朋友。所有这一些都是十分美好可爱的。对于这一些难道他就一点也不留恋吗?决不会的,决不会的,但是,有一种东西梗在他的心中,像大毒蛇缠住了他,他只能纵身一跳,投入波心,让弥漫的湖水给自己带来解脱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老舍的骆驼祥子读书笔记

全文共 391 字

+ 加入清单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较为著名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作品以旧中国的北平为背景,重点描写了人力车夫祥子由人堕落为“兽”的悲惨遭遇,表达了作者对于那时挣扎在社会最低层劳动者苦难命运的关怀和同情,歌颂了祥子勤劳、朴实、善良、向上的优良品质,深刻揭示了造成祥子悲剧命运的原因。

祥子来自农村,在他拉上租来的洋车以后,立志要买一辆车自己的车,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他年轻力壮,正当生命的黄金时代,又勤苦耐劳,不惜用全部力量去达到这一目的。一个曾经勤劳坚韧,有着自己目标的人最后却落为了社会垃圾。从前的祥子善良朴实,正直诚实,对生活有着像骆驼一般积极和毅力。周围的人都是饿不着就行,而祥子却不安于现状,他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他宁愿冒着极大的风险去赚多一点的钱,来达到自己所想要的生活。他不断地追求成功,追求幸福、奋斗。然而即使是这样,也终究没有改变他最后的悲惨结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老舍《养花》读后感作文500字

全文共 52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看了著名作家老舍爷爷的一篇散文,《养花》,受益匪浅。觉得劳动是最伟大的,最光荣的,也是最快乐的,不愧把五一称为国际劳动节。

老舍爷爷在养花中写道:“花分了根,一棵分为几根,就赠送给朋友一些。看着别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自然特别高兴。觉得能给大家带来快乐,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啊。”

这一点,我也是有体验的。我家养了一只母羊,一直是爸爸照看的可我看了《养花》这篇文章,也想亲手养一养这几头牛崽,爸爸说:“既然你想尝试一下劳动的感受,我就把这一只母羊的饮食起居交给你了。”为了让他们吃好喝好,我总是挑选精美的饭菜给他们送去,可不知怎么,他不吃不喝,整天无精打采,好像有病似的。

后来,在爸爸的耐心指导下,我渐渐摸熟了羊的生活习性,原来羊最喜欢吃草,我总是到山上去割草,然后亲手喂它们..我从不嫌麻烦。终于有一天早晨,我的劳动获得了回报,这只母羊生了几只小羊羔,我抚摸着小羊羔,这就是我用泪水和汗水换来的成功。

当伙伴来我家看羊时,我心里美滋滋的,这种快乐不劳动的人是体会不到的,因为有苦才有甜,有泪更有笑。虽然累些,可看到自己的成绩,也会感到欣慰的,这时往往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刻。

劳动是快乐的,这是真理,做一个爱劳动的人吧,它会使你的一生更有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写给老舍的一封信

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老舍先生:

您好!

我很高兴能有幸与您写交谈。其实我很希望可以由此得到您对我的指教。所以,冒昧的给您写了这封信。记得七年级的时候学过您的一篇文章《济南的冬天》。里面的文字很优美,你在济南住的那些日子里把您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全部都融入了这篇文章里。使人读了以后就好像身临其境一样。感受到了济南冬天里的温暖!这也让我对您的文章印象非常深刻。

现在,我又学了您的.小说《骆驼祥子》。里面的主人公祥子一身正气,对生后不屈服。为了自己的家庭在烈日和暴雨下也要拉车。并且,祥子在暴雨下拉车时,坐车的先生却对祥子不管不顾,任凭祥子在水里挣命,仿佛死在了车上。这就体现出坐车人的冷漠。从而从侧面表现出当时社会的人情冷淡。当祥子乞求他避一避雨再走,他却躲着叫喊:“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么回事?”再次体现出坐车人的无情。祥子把车拉到之后,坐车人连一个铜板也没多给。这是第三次描写坐车人的冷酷。您三次描写坐车人的冷酷无情的形象,是为了突出祥子的悲惨遭遇是来自“坐车人”的冷酷,来自压迫人的社会环境和伦理。可见当时的社会是多么残酷,更加表现出当时的劳动人民身份是多么卑微。等级概念是多么严重!更可以表现出您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您是我喜欢的作家之一。我很喜欢读您写的文章,希望您读完我的来信之后可以给我回信。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老舍纪念馆

全文共 900 字

+ 加入清单

访名人故居——老舍,“字舍予”

——离歌

已经记不清第一次读老舍先生的作品是什么时候了,只记得这么多年来,我都津津乐道于老舍先生独特的“老舍式幽默”。今天有幸来到了老舍先生的故居,真的是让我感触颇多。

老舍先生的故居真是很难找,费了半天劲才找到了那个丰富胡同。那是个绝对安静的小院,跨过门槛,一打眼的就是一个很娟秀的“福”字,然后便是一个年过花甲的老者微笑着迎了上来。

小院不大,安安静静的气候,三棵柿子树的树冠已经漫到了屋檐上,树上拳头大的柿子就那么挂着。一簇簇的花中间围着一尊人物的塑像,干瘦干瘦的,带着眼镜,面色安详坚毅,那就是老舍先生啊。

三个展厅分布在三个方向,里面还有一位老人在安安静静的整理馆内的东西。那就是人民艺术家生活了十六年的地方么?安静极了,满园的花花草草,恬静的气氛美极了。但是真的,太简单了。舍予舍予,难道真的舍了自己予了我们?

我在里面跟家人一起细细的看了每一处地方,一字一句,每一个图画和视频都仔细的看完,最后来到了老舍先生生前的房间。里面布局很简单,然而誰又能想到那其实是总理和齐白石大师、郭沫若先生等一位位名人饮茶赏文的地方呢。里面有老舍先生的大幅遗像,那位在馆内工作的老人跟我详细的说了很多老舍先生的故事:“……我啊,这每天早上穿上工作服,我就开始把着院里每一处地方好好拾掇拾掇,先跟老舍先生说说话,也免得他寂寞……这玻璃啊,我都擦出感情了你说是不是?”那时候,我又一次体会到了,人们对老舍先生的留念。

已经下午三点了,我足足在这个不大的小院里呆了三个小时,走出来的时候,再回望那柿子树,那老舍先生和他夫人热爱的丹柿小院,看着他们一起斗鱼的鱼缸,看着老舍先生去世后他夫人每年回来写的由“多”“福”组成的“福”字,看着那拿起抹布细细擦拭木门灰尘的老人,和那位湿了眼眶讲述老舍先生一生的老人,我也默默地,转过身,对那宁静的一切深深地鞠了一躬。

门口写着免费开放的四个字,迎着匆匆过往的游人,不论蓝眼睛的黑眼睛的还是什么别的,都只是想起来老舍先生勤俭爱国的一生,和家人们的那种温和。

那是文革时期陨落的巨人,他就是那一位尽心尽力为了文学奋斗一生的小卒——长眠在我们的记忆里,永远受人爱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阅读老舍《茶馆》读书笔记

全文共 882 字

+ 加入清单

作者写常四爷的主要用意:一是要人们知道旗人下层有一批忠肝义胆的爱国者。二是要表明从清末过来的满族人,并不都是些坐吃等死的“窝囊废”。三是表现满族精神文化中一些极有价值的东西。

首先,在常四爷的身上体现了晚清时八旗将士的多数人仍在坚守的爱国情操。当清朝末年他还吃着皇粮、坐得起茶馆的时候,就很瞧不上“吃洋饭”的马五爷,瞧不上崇洋媚外的国人、尤其是感到国不国民不民的惨状后,他能冲口喊出:“我看哪,大清国要完!”出狱后就赶上庚子年,为扶清灭洋,他跟洋人打了几仗。虽然国还是破了,但他的民族气节还在,“什么时候洋人敢再动兵,我姓常的还准备跟他们打打呢!我是旗人,旗人也是中国人哪!”

其次,常四爷一生保持着满族人“又倔又硬”的脾气,不向恶人低头,不向命运让步。“我卖菜呢!自食其力,不含糊!”“铁杆庄稼没有啦,还不卖膀子力气吗?”再次,常四爷心地善良,正直豪爽,为人仗义。在他还没没落时,看到穷苦人会施舍碗面给人。当自食其力时也没有人穷志短,“瞧着给,该给多少给多少!”松二爷死了连棺材也是他化缘化来的!作为旗人他对国家的命运有着清醒的认识,大清国应该受到历史的惩罚:“该亡!我是旗人,可是我得说句公道话!”

敢于正视,才可敢想、敢说、敢做、敢当。老舍让这个勇于正视,敢于承担的常四爷,告诉了我们满族还是个负责任的民族,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民族。

《茶馆》剧中描写的常四爷、松二爷两个栩栩如生的小人物的怎么活着和怎么死的过程,倾注了老舍对满族生活和命运悲剧的深刻理解。一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使得整个满族抬不起头来,很多满族人为了生存,改姓改民族。“谁愿意瞪着眼挨饿呢!可是,谁又要咱们旗人呢!”而旗人期盼着“谁也不欺侮谁”!可是也只能,“眼看着老朋友们一个个的不是饿死,就是叫人家杀了。”作者就是有眼泪也流不出来。“旗人也爱我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旗人呢?”

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哀,他要为这段悲伤的历史谱一曲挽歌。要给自己及后人,留下记忆,留下历史,留下血与泪的教训。要将这一令他痛苦的历史现象,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遗产保留下来。他为我们留下了一部极其深刻又极具价值的民族文化启示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老舍的骆驼祥子读书笔记

全文共 835 字

+ 加入清单

上学时读《骆驼祥子》只是记住了大概的故事情节,事隔多年,再来读这本书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祥子从一个顽强奋斗的青年转变为最后的“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是一部性格与命运的悲剧。老舍笔下的祥子,是近代中国农村破产而涌入城市的赤贫农民。他身上有着农民的烙印:诚实、质朴、木讷、保守,也有个体劳动者本身的弱点:懦弱、狭隘、自私。

祥子初到北平,满怀寻求新的生路和希望,开始了他的人生奋斗。他坚韧、顽强,风里雨里地咬牙,饭里菜里地自苦,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后来连遭厄运,主要表现在事业上的买车和生活上的娶妻。前者是他梦寐以求的,后者却是强加给他的苦难。与虎妞结婚后的祥子显示了痛苦、无奈、失望与希望交错的性格。尽管如此,祥子并没有放弃买车的初衷。在与虎妞的纠缠上,祥子做了一定程度的反抗,他不愿依靠虎妞的经济优势,不愿受她所钳制。这些都表明了祥子顽强的个人奋斗精神。

残酷的现实使他的顽强一点一点地被消磨。虎妞难产而死,祥子为了埋葬她而不得不再次卖掉他谋生的车子。生活的沉重开始侵蚀他的意识,他不再那么拼命地拉车挣钱了,“可以不故意的偷懒,就那么淡而不厌地一天天的混”最后,祥子的意中人小福子的上吊自杀,让祥子失去了生活的最后一线希望,失去了精神支柱,“长久以来潜藏在他人性下的野性、兽性,恶性发作。”残酷的现实扭曲了他的性格,吞噬了这个一直都坚守梦想,顽强的个人奋斗者。昔日“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成了“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他吃、他喝、他赌、他懒、他狡猾、他打架、他占便宜,形容猥琐,举止肮脏,如同行尸走肉。

祥子的最终沉沦的明线是他性格的不断恶化,而归根到底,祥子的遭遇是一个浸透了血泪的悲剧。这一切归罪于一个病态的社会,后人也该反省祥子本身性格和心理的软弱。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老舍借助了祥子自身的毁灭,将有价值的病态社会里性格与命运展现给人看。祥子的悲剧具有警示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阅读老舍《茶馆》读书笔记

全文共 793 字

+ 加入清单

春有凉风夏有雨,秋有落叶冬有雪,一年四季,年复一年,不变的是这所叫裕泰的茶馆里"莫谈国事"的字句,变的是环境、是时代。《茶馆》通过话剧的形式,用三幕还原了清朝、民国和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三个大时代背景下,符合那个时代的各形各色的人物形象。《茶馆》见证了社会变迁的三个重要时期,它是无声的,发声的是在茶馆的屋檐下,慢慢长大亦或是慢慢变老的人,借助这所作为文化交流媒介的茶馆,真情地演绎了人情冷暖,无情岁月。

《茶馆》的前期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大小人物聚集于此,人们饮茶遛鸟、说媒拉纤、拍板低唱和畅谈着各种荒唐奇怪的新闻…看似平淡祥和的生活,却把人们心中是圣人之怀还是蝼蚁之辈展现得淋漓尽致,就像刘麻子所言:“咱们大清国有的是金山银山,永远花不完。”迂腐的思想不会让一个国家进步,只会蒙蔽能认清前进方向的双眼。

而可悲的是,刘麻子是多数人的代表,对于当时的手握钱权财势的人来说,宁愿相信这样愚昧的认知去及时享乐,也不愿像秦仲义那样,拿出自己的钱财去坚信“只有办工厂抵制外货,国家才能富强”。茶馆平淡的背后是洋货市场的充斥;是农村破产,不得不卖女儿才得以继续的生活;是教员遭到逮捕,爱国者流亡逃窜,和被生活折磨至自杀的人…当人们活成了麻木不仁的木偶人,哀河淌血何日可终呢?

《茶馆》给我最深的感触就是“好人不一定有好报,恶人不一定有恶报”,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只能说成是人们追求的理想化世界,现实生活中却难以达到这份平衡。苦囚的岁月终会变成鲜活的枝丫,时代的悲哀终会成为历史之鉴。

文章用朴实简单的对话道出了一个国家的悲哀,不仅是为了让我们看见落后就要挨打的局面,更是为了让我们明白不能再重蹈覆辙,不要再出现官僚腐败和欺压百姓的行为。我们需要的是像秦仲义一样一心为国的人,像王利发那随着时代进步不断改造创新的精神。现在强大的中国,是先辈们用鲜血用泪水铺开的,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老舍《骆驼祥子》读后感

全文共 712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我读了老舍的名着——《骆驼祥子》,从而令我感触良多。

小说通过一个旧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描绘了旧社会如何把一个正直、好强、善良、自食其力的洋车夫从肉体到灵魂加以毁灭的过程。祥子老实、健壮、纯朴,对生活有骆驼般的积极和坚韧精神,他的唯一愿望就是买一辆自己的车来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后来,经过3年的省吃俭用,他用自己的血汗钱换来了一辆车,但没过多久,却被大兵抢走。第二次他又攒够了钱,却又被那可恶的孙侦探给怍了去。第三次,他娶了虎妞,还用虎妞的钱买了车子,本来日子过得已经很不错了,可是虎妞却难产死了,祥子伤心欲绝,没法了,只好把车子卖了来安葬虎妞。他的这一愿望在经过多次挫折后,终于完全破灭。他所喜爱的小福子自杀,熄灭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它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乞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堕落。他成了一个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的行尸走肉。

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旧社会是多么的黑暗,多么令人畏惧,竟然有把人变成鬼的罪行。祥子仅仅是北京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力车夫,在社会上是不显眼的,但命运还是不能放过他,折磨好强的他,毁了他的梦想,后来沦为自甘堕落的人。悲剧总是令人毛骨悚然,胆战心惊。

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祥子胸怀大志,勤劳节俭,为什么最终还是走投无路?为什么非把他逼上梁山不可?难道那是个不让好人有活路的社会吗?

我们现在的社会就是美好的,幸福的。没有自私,不幸和残酷了吗?回答是肯定的。现在社会,有许多人进步了,也有许多人退步了,这个退步是指人们的心灵变得败坏了,丑恶了,他们去赌、嫖、抢劫……无恶不作。然而社会总是要进步的,我们只能用强制手段去制裁这些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老舍《骆驼祥子》读后感

全文共 701 字

+ 加入清单

在读完骆驼祥子这部老舍笔下这部具有悲剧色彩的名著之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人只有有理想才会有生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只有理想才能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

在老舍的笔下起初,祥子为了能够得到自己梦寐以求的洋车,在为梦想努力拼搏希望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几次祥子也曾有过自己的洋车,但是由于常四爷等人的阻拦以及虎妞难产死亡使得祥子不得不卖掉自己心爱的洋车,最后祥子渐渐失去自己原有的理想,变得颓废,堕落从而走向了死亡的深渊。

祥子的事迹告诉我们,理想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从古至今就有许许多多的作家诗人都曾在自己的作品中谈到过理想的重要性,我国当代作家流沙河曾在他的作品《理想》中说过,“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可见理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 ,伊辛巴耶娃,对于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我也是再一次偶然中得知的,这位俄罗斯女孩从小就非常渴望能有朝一日,能拿冠军站在第一名的领奖台上,为了这个理想,她坚持不懈的练习体操,就在离完成理想只有一步之遥时,一个残酷的现实摆在了她的面前,可是她并不放弃,从此改为撑杆跳运动员,时间一点点过去,原本她很陌生的项目,如今已是她的骄傲,一次次的刷新世界记录,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撼,她为了自己能够站在第一名的领奖台上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她成功了她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理想是人生的巨大活力,一个具有崇高理想的人,他的行为也是冲满活力的,如果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因此同志们正值花样年华的我们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用理想做挂天征帆,驾长风破巨浪 。以一柄木桨,引领生命之舟,驾入金色港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