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雪茄一词的由来【汇编20篇】

12月25日是圣诞节,随着科技的发达,圣诞节过得越来越有新意。下面是关于雪茄一词的由来作文的内容,欢迎阅读!

浏览

5317

作文

1000

压岁钱的由来

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三十晚上,每个孩子都可以收到大人给的“压岁钱”。压岁钱放在红纸包里,纸包外面用金色印着龙凤呈祥或十二生肖的图案,还有一些吉祥祝福的话:“岁岁平安”“好好学习”等等。

发压岁钱的风俗,其实流传很久很久。最早的时候叫“压祟(suì)钱”。“祟”是倒霉(méi)、晦(huì)气、不吉利的意思。孩子永远是大人的希望和未来,大人永远希望孩子将来幸福。可是那时科学不发达,人们生活水平低,灾难和疾病随时会降临。所以大人借一年一度的春节,给孩子们“压祟钱”,希望能“压祟除邪(xié)保平安。”

那时“压祟钱”是一种外圆内方仿制的小铜钱,用红带子穿过钱孔,打个中国如意结,系上红穗子,可以佩在身上避邪。大人把“压祟钱”事先用彩色的丝线,穿过一个个铜钱的孔,串成一条龙的形状。当孩子睡熟后,将串串“压祟钱”盘在孩子的床脚边,或者放在孩子的枕头旁。据说鬼祟邪恶(è)的东西都是夜晚出来的,“压祟钱”可以镇住噩(è)梦,镇上一年。那时这种小铜钱是不能买东西的。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文化解读——腊八节的习俗与由来

全文共 1099 字

+ 加入清单

Laba is celebrated on the eighth day of the last lunar month, referring to the traditional start of celebrations for the Chinese New Year. "La" in Chinese means the 12th lunar month and "ba" means eight.

Legends about the origin of this festivity abound. One holds that over 3,000 years ago sacrificial rites called "La " were held in the twelfth lunar month when people offered their preys to the gods of heaven and earth. The Chinese characters for prey and the twelfth month were interchangeable then, and ever since "La" has been used to refer to both.

Since the festival was held on the eighth day of the Last month, people later appended the number eight ("ba" in Chinese), giving us the current Laba .

The majority Han Chinese have long followed the tradition of eating Laba rice porridge on the Laba Festival. The date usually falls in mid-January.

腊八在阴历最后一个月庆祝,标志者中国新年庆祝的开始。 “腊” 在汉语中意味着阴历第十二个月,“八”意思是8。

这个节日起源的传说很多。其中之一认为三千多年前名叫“腊”的献祭的仪式在阴历第十二个月举行,这天,人们对天神和地神供奉猎物。在那是汉字“猎物”和第十二个月“腊”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从那时起,“腊”一直用于指二者。

由于这个节日在最后一个月的第八天庆祝,人们后来补充了数字8(汉语“八”)。因而有了现在的“腊八”。

绝大多数汉族人长期遵循在腊八节吃蜡八粥的传统。这个节日通常在阳历一月中旬来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爱国卫生的由来

全文共 4013 字

+ 加入清单

4月份是“全国爱国卫生运动月”。提起爱国卫生运动,年纪大些的人都会十分动情地向你讲述过去全民动员搞卫生、除四害的情景。

那时候,机关、厂矿、学校、街道经常号召人们开展各项卫生活动,并且 有一系列的检查和评比措施。比如打苍蝇,人们要把打死的苍蝇装在小瓶子里上交,学生交给学校,工人交给工厂,退休及无职业者要交给居委会,以证明自己的“战绩”。打老鼠,要交老鼠尾巴,等等。

退休职工张老先生还记得,五六十年代的时候,上级号召熏蚊子,于是,家家户户都找些木柴之类的能烧的东西,把“六六粉”之类的杀虫药撒在上面,然后点燃。那时的人们不懂得这样会污染环境。家家户户同时行动,放眼一望,四处烟雾弥漫,十分壮观。张老先生说,大家一起行动,让蚊子无处可逃。

“打”麻雀(当时麻雀被错定为“四害”之一,属于消灭对象),实际上不是“打”,而是敲,家家户户把锅碗瓢盆拿出来敲,让麻雀不敢落,哪里有麻雀要落,下面的人就敲,把麻雀吓走。麻雀长时间飞行,得不到休息,会被累死、饿死。一位退休工程师说,她曾经亲眼看到有的麻雀飞着飞着就掉了下来。这位姓张的工程师说:“那时候比现在抓得狠,声势很大,而人们的卫生意识和自觉性也强,只要上边一号召,家家户户闻风而动,全民行动,而且常年搞,工厂里、街道上还搞评比,做得好的奖红旗。不像现在只管‘自扫门前雪’。”张工程师说,那时候的卫生是靠大家共同动手,平时是家家户户轮流值日。那时候大家住的是大杂院,在大院门口挂个小木牌,谁家值日就挂谁家的牌子。轮到谁家值日,家里人便扫院子、扫厕所。街道还经常开展大扫除,每逢这种时候,家家户户都翻箱倒柜、翻盆倒罐地大搞卫生,清理杂物、死角。退休职工关大妈说,那时候各单位都有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爱卫会”),基本都是书记、厂长等一二把手兼任主任,受上级爱卫会领导,机关学校都是如此。工厂的车间里设有生活委员,职责中就包括爱国卫生工作。科室、班组都有相应的负责人。工会主席、团委书记、车间主任、书记、厂长等都是厂爱卫会的成员。单位里每周检查一次卫生,宿舍、办公室都在检查之列,不合格的扣奖金。车间内小组评优时,爱国卫生工作也是考核内容之一,这项工作不合格的不能评优。此外,街道、企事业单位还通过自编自演文艺节目来宣传爱国卫 生运动,节目有快板、小合唱、活报剧(类似于现在的小品)、三句半等等,工矿企业都这么搞,爱国卫生运动热火朝天,很有声势。

2

■特殊的背景悠久的历史

爱国卫生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历史背景,并曾一度被提到政治任

务的高度。

1952年2月29日,美国飞机共14批148架次侵入我国安东穴丹东雪、抚顺等地。先在抚顺,后来又在其他地区播撒带有病毒、细菌的昆虫,对我国发动了细菌战争。当年3月14日,政务院决定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任务是领导反细菌战,开展爱国卫生运动。3月19日,中央防疫委员会向各省、市、自治区发布反细菌战的指示,要求各地做好灭蝇、灭蚊、灭蚤、灭鼠以及杀灭其它病媒昆虫的工作。

7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进一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社论,指出爱

国卫生运动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

1957年9月20日,党的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爱国卫生运动的任务和目

的是:“除四害,讲卫生,消灭疾病,振奋精神,移风易俗,改造国家。”

1958年2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

卫生运动,就是通过群众运动的方式,从除“四害”做起,普及卫生常识,破除

迷信,消灭各种疾病和它们的根源,增进人民的健康。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国各地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人民群众积极响应,

取得了重大成就。

十年动乱期间,爱国卫生运动遭遇了挫折。动乱结束后,中共中央、国务院

于1978年4月决定,重新成立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并发出了《关于坚持开

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通知指出,爱国卫生运动是移风易俗、改造国家的一

场深刻革命。同年8月,中央爱卫会在山东烟台召开全国爱国卫生运动现场交流

会,会议提出,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的任务是:城市重点整治环境卫生,农村管

好水、粪,标本兼治。

1979年6月11日,中央爱卫会、卫生部发出通知,要求迅速将各级爱卫会办

公室建立健全起来,配备专职干部。一系列的措施,使各地爱国卫生运动获得了

蓬勃发展。

1992年,江泽民总书记为爱国卫生运动欣然题词:“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

高全民族的卫生素质,促进两个文明的建设。”

3

■新时期新发展

北京市爱卫会城市部部长饶英生说,爱国卫生运动是政府行为,群众参与,

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是政府的一个议事协调机构,职能是组织协调,代表政府组

织社会力量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在具体工作中,各项工作分解到各有关部门,由

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爱卫会负责组织、协调、检查、指导、督促。

北京市爱卫会改水办公室主任郝贺先说,爱国卫生运动是群众性的运动,是

以“社会大卫生”为宗旨,内容包罗万象,与现在大家所熟知的“公共卫生”可

以说是异曲同工。过去,全国的卫生工作除了医疗就是爱国卫生,治病归医院管,

其他的全部由爱卫会管。经过多年的发展,一些过去曾经属于爱国卫生运动范畴

的工作,已经从爱卫会分离出去,纳入了专业管理,比如环卫、防疫等,现在已

经有了环卫局、防疫站,因此可以说,爱国卫生运动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多不为

人知的贡献。

饶英生说,很多人认为,爱国卫生运动就是除“四害”和搞环境卫生,其实,

爱国卫生运动的内容十分丰富,而现在的爱国卫生运动,形式和内容又都发生了

质的变化,涉及面更宽。比如农村的改水改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卫生镇、

灭鼠、灭蟑、灭蚊蝇、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环境保护、垃圾无害化处理,等

等。总之,爱国卫生运动的目的就是以建立“生态大众健康”为理念,注重全面

营造良好的生存、生产、工作环境。

爱国卫生运动不仅内容日益丰富,科技含量也在日益提高。比如创建国家卫

生城市和国家卫生镇,已经不是打打苍蝇、搞搞环境卫生那么简单,而是建立了

一系列的科学指标。以垃圾的处理为例,无污染收集、运输,以及无害化处理,

都要以科学为依据。又比如消灭蟑螂,由于蟑螂的繁殖力很强,所以,如果不依

靠科学技术,就很难达到目的。因此,爱卫会组织协调有关部门的专家对蟑螂的

生物习性、对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等问题以及环境的改变等进行研究,给灭蟑

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在实际工作中,各级爱国卫生运动机构也在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

措施,正是他们的工作,使整个爱国卫生运动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北京市朝阳区农光东里社区负责卫生工作的李省宜主任说,现在环境卫生虽

然统一由物业公司负责,但他们并不是无事可做,他们经常动员居民清理楼道,

组织党员和积极分子清理白色垃圾,并定期请医院的医生到社区举办健康讲座,

给居民讲授防病知识,还印发健康手册,等等。在灭蟑工作中,他们所在的朝阳

区劲松街道办事处组织各社区的爱国卫生工作负责人举办讲座,讲授灭蟑知识,

他们回来再给居民们讲。此外,他们还到处搜集灭蟑小窍门,给居民们讲解。

劲松街道办事处为了使卫生工作落到实处,采取了不定期抽签检查的方式。

办事处随时都可能打电话通知各社区卫生负责人到办事处抽签,然后,大家立即

去被抽中的社区检查卫生。由于抽签检查的日期是不确定的,抽签后也没有“缓

冲”时间,因此,有效避免了应付检查的现象,促进了各社区的卫生工作。

但是,一些基层的同志也提出,目前的爱国卫生工作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北

京某社区工作人员说,他们那里一些居民不肯交卫生费,使他们十分头疼,另一

位社区工作人员说,社区没有执法权,爱国卫生工作只能靠动员,遇到阻力的时

候,往往感觉力不从心。北京市爱卫会的郝贺先也提出,目前爱国卫生运动还没

有一个系统的法律体系,而爱国卫生运动包含的面很广,涉及到很多部门,这就

给爱卫会的组织协调工作带来一些困难,因此,需要通过立法加以规范和理顺。

他告诉记者,目前国家已经在酝酿全国性的立法,包括北京在内的一些地方也在

酝酿地方性立法。

郝贺先还提到,一些地方和单位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过程中,搞形式主义,

应付检查,做表面文章,群众十分不满。比如,平时不重视卫生,卫生检查前搞

突击,厕所不让用,一些门店不让开门营业,一些摊贩不让出摊,等着来人检查。

对此,郝贺先说,爱国卫生工作应该提倡经常性,注重实效,力戒形式主义。

4

■卫生意识公德意识不能丢

已经退休的张工程师说:“现在人们的个人卫生意识强了,但是一些人的公

德意识下降了,家里卫生搞得很好,对公共环境卫生却不爱护。”

退休职工关大妈说:“过去人们对环境卫生普遍比较爱护,比如说,如果谁

家的狗拉屎了,狗的主人都会自觉收拾。可是现在,一些人为了自己家里干净,

把狗带到外面排泄,我们小区里就有一家这样的人,天天把狗带出来,让狗在街

道上拉屎。此外,还有一些人从楼上往下扔垃圾,只顾自己方便,不考虑别人的

利益。”

环卫工人王大姐说:“一些人缺乏环境卫生意识,各种垃圾和废弃物随处乱

扔,使得环境卫生的维护很困难,这点我们感受最深。还有,一些人在街头散发

小广告,也是对环境卫生的破坏。昨天,我半个小时就捡了一大堆小广告,拿回

去用秤一称,整整一斤!”她希望大家都能加强环境卫生意识。

过去是家家户户齐动手,共同负责卫生,现在,很多社区都是请保洁公司的

人员来负责社区里的清洁卫生。张工程师认为,这是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分工更

加合理化的表现,是一种进步,但是,卫生意识不能下降。她说:“过去人们常

说,‘爱国卫生人人有责’,现在虽然有专人负责社区卫生了,不用家家户户自

己动手了,但是,维护卫生的意识和公德意识不能丢。”

8、带领幼儿清捡绿地白色垃圾、暴露垃圾,让幼儿养成见到垃圾随手捡的好习惯。

我们在“第22个爱国卫生月”活动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爱卫工作力度,进一步苦干、实干,争取在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上取得更大的成绩,更好地宣传爱卫工作和开展爱卫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七月十五中元节的由来

全文共 603 字

+ 加入清单

中元(七月十五)本是民间祭祖的日子,后定为地宫圣诞,而地宫掌管地狱之门,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鬼节,是中国三大冥节中最重要的一个,设有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内容是为死者的灵魂超度。

佛教这一天是盂兰盆会的日子,内容也是为亡灵超度,盂兰本意是解放倒悬,来自目莲救母的故事。传说中“目莲”的母亲被打入地狱,“目莲”看到母亲在恶鬼道中,肚子变大,喉咙缩小,不可以进食,饿得好苦。他拿了饭,就要喂,可饭刚送到口中,立即成为炭灰。他向释迦求救,释迦要其用盆,罗列了百味素食,供奉众多僧徒,方能解除他母亲罪孽深重的倒悬苦难。“目莲”照此去做,果然不错。后来人们把这应念在心目中,每年在鬼节这一天,就用竹子做的“盂兰盆”施斋于佛与僧,以此报答前辈养育之恩。

寒衣节(十月初一),上坟祭祖,最主要是制冥衣,买纸扎成,包起来晚上在门前烧。

钦天监要在这一天颁布新的皇历。

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是中国鬼节──正名“盂兰节”。

相传农历七月是“鬼月”。七月初一是“鬼门关”大开的日子,从七月初一鬼门关开启起,到三十日鬼门关关闭这段日子里,阴间的无主孤魂都会涌到阳间,徘徊于任何人迹可到的地方找东西吃。所以人们纷纷在七月里以诵经作法等事举行「普渡」以普遍超渡孤魂,恐防它们为祸社区,又或祈求鬼魂帮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名字的由来作文300字

全文共 306 字

+ 加入清单

我有一个响亮又琅琅上口的名字——赵子浩,虽然听起来很好听,但是听说起这个名字还真不简单呢。

据说我一出生,全家人都绞尽脑汁地为我想名字,慎重思考、多方考虑,爸爸妈妈更是想给我起一个非常好听、又对我一生有益的名字。首先姥爷根据我的出生时间,查阅了生辰八字,据说是看看命中喜什么忌什么,并把这些都一一列在了一张纸上。根据这些内容显示,我在金木水火土五行中缺水,妈妈又查阅了字典,定下了子浩,因为这两个字都是和水有关的,妈妈还希望我长大后充满浩然正气,当然还觉得子浩很好听,哈哈……这个名字最终得到了全家人的赞同。

每当别人喊我的时候,我就觉得非常自豪,这都要感谢家人辛辛苦苦为我起的好听的名字。你们的名字有怎样的来历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关于全国爱耳日的由来

全文共 1072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这对减少耳聋发生,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大意义。下面是yjbys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998年3月,在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社会福利组15名委员针对我国耳聋发病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薄弱这一现实,提出了《关于建议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的第2330号提案。 这一提案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卫生部、中国残联下发了《中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行动计划(2002~2010)》,要求“在全社会普及预防和残疾的科学知识,加强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婴儿保健和早期干预等综合性防治措施,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的发生。”

曾有专家论证,如果“爱耳日”活动能够实施,每年仅7岁以下儿童药物中毒性耳聋至少可以减少1~2万名。自2000年确立全国“爱耳日”,耳聋预防的公众宣传、全民的爱耳意识都有所提高,但科普宣传力度还不够。因此确定2004年我国的爱耳日活动主题是——“防聋走进社区”。旨在发挥社区人口密集、传播迅速,宣传教育具有事半功倍的优势。使老百姓能够真正体会到日常保健、规律生活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加强耳病防治,不在一朝一夕,也不仅仅是卫生部或残联的活动,它与我国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需要全社会长年不懈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历年全国爱耳日的主题:

2000年:预防耳毒性药物致聋

2001年:减少耳聋发生,实施早期干预

2002年:听力助残--救助贫困聋儿

2003年:提高人口素质,减少出生听力缺陷

2004年:防聋走进社区

2005年:全社会共同关爱老年人--健康听力,幸福生活

2006年:预防听力损伤和耳聋 人人享有健康听力

2007年:城乡联动,共同关注青少年听力健康——珍爱听力,快乐成长

2008年:奥运精彩——我听到

2009年:正确使用助听器

2010年:人工耳蜗——重建听的希望

2011年:康复从发现开始——大力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

2012年:减少噪音保护听力

2013年:健康听力,幸福人生——关注老年人听力健康

2014年:爱耳护耳,健康听力——预防从初级耳科保健做起

2015年:安全用耳,保护听力

了解耳朵

耳朵是每个人体的重要器官,因此每个人都有必要了解自己的耳朵、保护自己的耳朵。

耳朵的结构分为三部分:外耳、中耳、内耳。

外耳接受外界的声音,并将沿着耳道引起鼓膜震动。

中耳鼓膜的震动引起三块小骨-锥骨、镫骨和钻骨上相震动,将声音传到内耳。

内耳可产生神经冲动,冲动沿听神经转为神经能,从那儿声音的信息就传到大脑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党的生日由来

全文共 62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召开,而党的诞辰纪念日是7月1日。为什么两者的时间不一

把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党的诞辰纪念日,是毛泽东同志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当时,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党建立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

当时,在延安的曾经参加过一大的党的创始人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两人。他们回忆一大是七月份召开的,但记不清楚确切的开会日期。因为缺乏档案资料,一时无法查证,所以就把7月1日确定为党的诞生纪念日。

“七一”作为党的生日,最早见于中央文件是在1941年6月。当时,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中国**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指示说:“今年七一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二十周年,七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据地应分别召集会议,采取各种办法,举行纪念,并在各种刊物出特刊或特辑”。这是以中共中央名义作出的把“七一”作为党的生日进行纪念的第一个文件。

此后,全党开始大规模地举行纪念党的生日的活动。而“七一”就作为党的生日固定下来。

党的一大开幕日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由党史工作者考证清楚。根据新发现的史料和考证的成果,人们确定一大的召开日期是1921年7月23日。在一大召开的日期考证清楚以后,有的同志提出党的诞生纪念日是否也要做相应的改变?当时中央领导同志认为,党的诞生纪念日没有必要改变,因为这同党的一大召开、闭幕日期不是一回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感恩节的由来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有感恩节,中国的感恩节就是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是的感恩节,而2011年的感恩节是11月24日。感恩节到底是怎么样子来的?

其实中国本来是没有感恩节的,中国的感恩节是从美国引用而来的,国人建议中国也设立一个感恩节,于是,慢慢的中国的感恩节也开始盛行了。其实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乐于助人、知恩图报,“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一度传为名句。中国教育更多关注分数和升学率,加之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人的溺爱导致孩子觉得别人的关怀是理所当然,不少学生不懂得感谢、感激,只知道索取;甚至对太过关心自己的家人产生逆反、厌烦情绪。

在成年人之中也存在不知感恩、忘本的情况,一切只从利益出发。在一个文明的社会,知道感谢,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是很必要的;这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要求,可促进社会各成员、群体、阶层、集团之间的关系相处融洽、协调,促进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信任、帮助。

因此不少人建议在中国也设立感恩节,让学生们学习换位思考,珍惜朋友,理解父母;让成年人暂停麻木冷漠的心,真诚地去体贴关心别人。西方的感恩节虽有其宗教内涵,但完全可以吸收其积极成分,融入传统美德中,并赋予新的涵义,设立有中国特色的“感恩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关于元宵的由来和习俗的写事作文

全文共 3036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十五是元宵佳节,你们知道它有什么样的由来习俗吗?yjbys作文网小编整理了几篇关于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的作文,希望大家能更了解元宵节。

元宵的由来和习俗500字作文1

元月是阴历的一月份,称为正月,古人把夜称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这一天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这一天,逛灯市总是少不了的。

5点左右,我们去了灯市的所在地——龙首北一条街,刚到马路上,只见马路上人山人海,整条马路都已变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见人流的末尾。这里的花灯五彩缤纷,都是各个企业制作的。所以呢,在这里,不光有节日的气氛,还到处蕴含着商机。刚刚走进这条街,就看见了一颗很漂亮的树,树上挂着各种各样的闪灯,其中最下面的竟然和王府井步行街的一样!有种故地重游的感觉。慢慢走进,看见了一台电视,是宣传“浅水湾一号”的房子,时不时还带点音乐。月亮,早已变得很亮,街上的人还络绎不绝。我依依不舍的回家了。

回来时已经8点46了!我们竟然逛了将近逛了3个半小时!“咕噜咕噜”,肚子开始唱歌了。

“汤圆煮好喽!”还未看见老妈,那声音就迫不及待的飘来,那汤圆的香味也随之飘来。我赶紧去迎接老妈,其实我是饿得不行了,去迎接汤圆的。“老妈,你也累了,我帮你吧!”汤圆到手,我便十万火急的飞进屋子里,拿起筷子就开吃……

咚咚咚…钟声敲响12下,今年的元宵节,在夹着汤圆的筷子上,溜走了。

元宵的由来和习俗500字作文2

“爆竹声中一岁除”伴着这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人们又迎来了一个春节。说到春节,我们小孩子最高兴了。因为过春节我们既有新衣穿又有压岁钱,还可以放烟花。

年初一晚上,各家各户吃饱年饭,鞭炮、爆竹便鸣起来,烟花从这家的阳台,那家的走廊里腾空而起;夜空顿时变得光彩夺目,正在看电视的人们都出来了,连在睡觉的人们也被爆竹声、欢笑声惊醒了,纷纷穿上衣服出来观赏。

我和弟弟也赶紧拿出早已买好的烟花跑到院子里放烟花、弟弟拿着一支香,把一盒名叫“五彩缤纷”的烟花点燃了,那一团团火焰向空中直飞而去,一颗颗散开。有各种不同的颜色,把整个夜晚照得亮堂堂的。有的像孔雀展翅,有的像天女散花,还有的像嫦娥奔月。美丽极了!

啊!放烟花多么好玩呀!这个新年多么令人难忘呀!

元宵的由来和习俗500字作文3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每年十五,看龙灯是首要节目。大街上,青壮年们舞起的龙灯神采飞扬,精神得很。龙头巨大;龙眼一眨一眨;龙身此起彼伏,像连绵的山峰;龙尾四处摆动,如同蛇尾一般灵活。我们总爱追着龙灯跑,看长长的龙灯走街串巷,听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闻呛鼻的烟火味,真觉趣味十足。

看完龙灯猜灯谜,每个超市门口都有无数的灯谜,我们一群小孩流连于其间,猜这猜那,或多或少,总有一点奖品归你,虽说小,虽说并不值钱,但这是聪明的见证,也让人别样高兴。

猜完灯谜,回家吃汤圆,一个个圆溜溜的,咬一口,汤都要喷出来,烫得我直叫,但还是忍不住要吃里面的芝麻馅,真叫爱不释手。最后,吃得肚子圆滚滚的,就像一个大大的汤圆,圆得圆满,圆得快乐。

元宵的由来和习俗500字作文4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来了,家家户户都在一起吃元宵。

告诉你们元宵节还有一个故事呢!很久很久以前人们把汤圆叫元宵,袁世凯知道了觉得很??吉利,元宵不就是"袁消"吗?于是他下令把元宵改为汤圆,从此它又叫元宵又叫汤圆,它的馅有很多,有芝麻的,红豆的,绿豆的。

今天,我们一家一起去外婆家过元宵节,开始吃饭了,有红烧千张,淸?鱼、三鲜汤,毛豆炒肉。应有尽有,都非常好吃,在饭桌上大人们谈着话,而我们小孩却在埋头吃饭,终于,汤圆来了,我迫??及待地夹起一个放在嘴里,这汤圆滑滑的,软软的,咬一囗,便露出了甜甜的汁,吃了一个还想吃,我差不多已经吃了五个!

可惜,今年没有看到花灯,也没能玩到好玩猜字迷。

不过,今天我非常开心,我想祝所有老师同学们家家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元宵的由来和习俗500字作文5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到了,在这一天里人们要吃元宵、猜灯谜、赛龙舟,我最喜欢吃元宵和放烟花了。

晚上我们来到奶奶家吃元宵,奶奶把一碗碗热气腾腾的元宵盛到了桌子上,元宵又白又大,馋得我直流口水;赶紧用勺子舀了一颗放到嘴里,一口咬下去又香甜又滑嫩,沁入心脾。奶奶告诉我:元宵象征着团团圆圆、甜甜蜜蜜。

吃完元宵后,我们一家人来到小区广场上放烟花,只见广场上早已热闹非凡,各种各样的烟花把夜空点缀的如同花的海洋,一颗颗火箭嗖的一声拔地而起,飞向天空炸裂开来,像一朵朵盛开的菊花姹紫嫣红、满天飞舞。有的像喷泉一样喷出五彩斑斓的火花,时高时矮,时明时暗;有的像尾巴着了火似的老鼠到处窜来窜去,小孩拍着手跟着后面追赶;还有的像陀螺一样飞快地旋转,画出闪亮的光圈。爸爸给我点燃了可以拿在手上的烟花棒,火花四溅,像一朵朵绽放的玫瑰花,我一边奔跑一边挥舞着烟花,像一个快乐的天使。

夜深了,一轮明月挂在天空中,断断续续的烟花爆竹声音还在持续,家家户户灯火辉煌,欢声笑语,这真是一个难忘的元宵节呀!

元宵的由来和习俗500字作文6

今天是元宵节。早上我很早就起床了,洗好脸刷好牙后,我就来到厨房看妈妈和奶奶做元宵。

我在一边看了好久,于是我也开始帮她们做元宵,突然,只见奶奶从口袋里掏出一元硬币放在碗里用开水烫了一下,然后包进了元宵里;我好奇的问奶奶:“为什么要把硬币放到元宵里呀?”奶奶说:“这个呀叫做‘财气’,意思就是谁只要吃到了包有硬币的元宵,今年就会很幸运,很有福气,做什么都会顺顺利利的。”终于我们把元宵都做好了,锅里的水也烧开了,我在一边小心翼翼地把包好的元宵轻轻的倒进了锅里;我在一边心里偷偷的想:我一定要吃到‘财气’,没过一会,只见锅里白白胖胖的元宵个个都漂了上来,“好了,可以吃了”奶奶说,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拿好碗在一边等着了,我是第一个盛的,奶奶说:“元宵粘,又烫,一定要慢慢吃啊!”我慢慢的边吃,边用筷子戳碗里的其它元宵,看看硬币有没有被盛到我的碗里,好像都没有,我刚开始的那股高兴劲立马就没了,当我第一碗吃完后,大家好像都没出声,哈哈,原来大家都没吃到,这时我又高兴起来,于是我又去盛了一碗,吃着吃着,我看到碗里有个元宵比其它的都大一些,于是我就咬了一口,耶!我立马就叫了起来,我吃到‘财气’了,一个硬币从我吃到的元宵里漏了出来,我开心极了,奶奶她们也都高兴的笑了起来。妈妈把我吃到的那枚硬币贴到了墙上,我开心地吃完了剩下的几个元宵,然后妈妈就带着我去上学了。

终于上完了一天的课,下午回到家,我很快就把作业完成了,我玩了一会,晚上我吃了点面条,吃完妈妈便带我来到楼下放了好多各种各样的烟花,一天就这样很快的过去了。

今天这个元宵节,过的真快乐!

元宵的由来和习俗500字作文7

正月十五闹元宵。各式各样的龙灯队伍经过城市的大街小巷,来到广场会合。老百姓也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爸爸牵着我的小手来到拥挤的人群中。

元宵节真乐闹。广场上有各式各样的龙灯,有飞龙、板龙还有许多叫不出名的龙在广场上飞舞着。到了晚上每条龙都跟活的一样。我问爸爸为什么要闹元宵?爸爸一时也说不清楚。回到家里立刻上网查寻,才知道“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早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活动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改变,汉代才一天;到唐代为三天,宋代则为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十七的夜里才落灯。而现在元宵为正月十五当天。

我终于知道了元宵是怎么来的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小学生关于鬼节的由来作文

全文共 2010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便是中国一年一度的“鬼节”中元,佛教中称为“盂兰节”。相传到了这一天,阎罗王就会打开地狱之门“鬼门关”,让关押的鬼类出来自由活动,直至七月结束才回归地府。因此,民间便盛行在这段时间对死去的亲人进行拜祭招魂,烧冥钱元宝,纸衣蜡烛,放河灯,做法事,以祈求祖宗保佑,消灾增福,或超度亡魂,化解怨气。

许多人都不知道中国“鬼节”的由来,实际上,“鬼节”源自佛教“盂兰盆会”。相传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尊者在未得道前,父母双亡,他十分思念自己的母亲。等到修成之后,他便用天眼通察看地狱,寻找自己的母亲,结果发现母亲已堕入饿鬼道,食物入口,便化为熊熊烈火,苦不堪言。目连很心痛,便去向师尊释迦牟尼请求解脱之法。释迦牟尼训示道,由于你母亲生前罪孽深重,死后堕入饿鬼道,万劫不复,如要解脱,非你一人之力可为,须集合众人力量,方可化解。于是目连历尽艰辛,广集僧众比丘,于七月十五日做了一场盛大的法会,超度地狱亡魂,终于使母亲脱离苦海。

盂兰盆是印度梵语。“倒悬”的意思,本来这个节日与中国的中元没有关系,但刚好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中元地官赦罪日也在这一天,于是“盂兰盆会”的故事与中元相融合,并加入许多中国化的元素,比如与儒家的孝道思想结合,形成了具有教化作用的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元鬼节。

中国的鬼文化源远流长,在原始社会,人类崇尚万物有灵思想,《礼记•祭法》载:“大凡生于天地之间者皆曰命。万物死曰折,人死曰鬼。”到后来,鬼的概念越来越清晰地从万物有灵论中分化出来,形成独特的文化,构成了庞大的鬼魂体系,如地狱、冥君、十殿阎王和判官、黑白无常、牛头马面、孟婆等冥吏,并集中反映在民间的习俗、节日和鬼故事里。

关于鬼节祭祀的鬼魂,一般分为两种:

一种是恶鬼,就是非正常死亡的鬼,比如杀死、溺死,烧死,吊死等鬼魂,民间称为枉死鬼。恶鬼是鬼魂思想中出现较早的概念。它是原始人类对死亡恐惧的直接反应。原始人对凶死者的鬼魂是相当恐惧的,往往对其进行不同的丧葬仪式,沿及至今,民间还有凶死者不得轮回转世而成孤魂野鬼或打入枉死城永世不得翻身的说法。这类鬼怨气最重,常常出来为祸人间。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又在恶鬼里加入了道德观念,即生前造下罪孽或做过昧心事,死后也要打入恶鬼行列。佛教“盂兰盆会”主要就是超度这些恶鬼,让其减轻罪孽,化解怨气,从而减轻痛苦。

还有一种,就是所谓的“善鬼”,主要是死去的祖宗和亲人,这类鬼魂祭祀是祖先崇拜的体现。在原始社会,善鬼的概念与恶鬼是几乎同时出现的,人们认为,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鬼魂非但不会害自己,而且还会在冥冥之中成为本氏族或后代的保护力量。这种思想对中国鬼文化的祭祀和丧葬习俗有很深远的影响,比如清明节和鬼节的祭祖活动,通过仪式,招回死去亲人的鬼魂来享用祭品,并祈求鬼魂保佑和降福。

中国的鬼节与西方的鬼节“万圣节”不同,现代的“万圣节”几乎变成了一个特殊意味的狂欢节,其本身也并不具有缅怀先祖的功能,而中国的中元鬼节,则更具有严肃性和孝教性,并产生不少禁忌,比如在鬼节里,不能独自一个人去河边,以免被溺死鬼拖下水,而成为它的替死鬼;做工程的,这一天不能开工奠基,商店和工厂也不选择在这一天作为开张日子等等。

中元鬼节的活动习俗,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招魂祭祖、做法事道场和放河灯三项了。

这里的招魂不同于人刚死的招魂,后者是人死之后,为了使其魂魄归于尸体和墓XXX,不至于游离在外成为孤魂野鬼而进行的仪式。前者的招魂则更加世俗化和具有亲切感,是对死去亲人的深情呼唤。祭祖一般在招魂后开始,各地的习俗都不一样,但大部分都有设祭祀酒菜、点香燃烛、烧纸钱等仪式,在祭祀完毕,全家人方可食用祭祀用过的酒菜。

做法事道场,佛家就是“盂兰盆会”,这场超度胜会是佛家普渡众生思想的具体展现,往往办得极为隆重,高僧云集,场面浩大。还往往在期间请戏班上演有关冥界神鬼故事的大戏,比如《钟馗嫁妹》、《白蛇传》等,颇得农村群众的喜爱。

第三项便是放河灯了,这项古老的习俗大约起源于南北朝梁武帝时期,当时只是僧人在放生池里放河灯,后来流传到民间。成为人们表达对死去亲人的思念,对活着的人们祝福的美好习俗。每当中元节的夜晚,人们用纸扎成荷花灯,金鱼灯、小鬼灯、观音灯、元宝灯等各式彩灯,顺流而下,星星点点,闪闪烁烁,把整条河面装扮得美丽如诗。可惜的是,到了现在,除了少数民风古朴的乡镇,人们已经很难看到放河灯的活动了,这些美丽的画面也只能留在记忆里。

中元节的其他习俗,还有跳钟馗、发平安米等,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活动。

中元“鬼节”又称“孝子节”,因为佛家的目连救母,本来就是个孝子故事,巧的是道教的中元地官舜帝也是一个大孝子,加上我国儒家一向注重孝道,百德孝为先,所以使中元鬼节蒙上了浓浓的孝教色彩。孝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而佛家的盂兰盆会,也是华夏民族博爱、仁慈精神的体现,在这两点上,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中元鬼节无疑具有其积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清明节的由来

全文共 1337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源于商代时代,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体,都在此时换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

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二为一。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寒食节,宋后移到清明。传说中“寒食节”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来历即是为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而不图为报,最终在此被大火烧山而亡,绵山也因此又称“介山”。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明清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清明节还有许多失传的风俗,如古代曾长期流传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据载,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也极盛。

寒食节----寒食即禁火,只能吃冷或预先煮好的食物。相传这个习俗起源于春秋时代,当时晋国有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之推(又名介子推)便护送重耳逃亡,甚至在饥寒交迫之际,割下自己的肉给重耳吃,希望日后他安然回国,当上国君,并勤政爱民。

十多年后,重耳终于回国当上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并逐一犒赏流亡期间曾协助他的人,却忘了介之推,他经旁人提醒,才赶忙差人请介之推前来领赏。可是,介之推和母亲到深山隐居。晋文公与臣子在山中遍寻不获,有人提议放火烧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会救母亲出来。可是,大火烧了三日三夜,仍不见介之推。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介之推背着母亲的尸体。晋文公非常伤心和懊悔,将二人安葬在柳树下。晋文公将放火烧山的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纪念介之推的忠诚。

在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视的节日就是清明节了。清明节就是现在的民族扫墓节。按主日说,约在四月五日前后,按农历,则是在三月上半月。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以这种岁时历法来播种、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在春分后十五天,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所以,“清明”本为节气名,后来加了寒食禁火及埽墓的习俗才形成清明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冬至吃饺子的由来

全文共 387 字

+ 加入清单

东汉末年,正是天下大乱、三国鼎立之时。

一代名医张仲景告老还乡。可回到家乡,这哪里是曾经美丽的家乡啊:一幢幢房子破旧不堪,却无人修理;街上依旧有人,可商铺只有几家;行人们面如死灰,正值寒冬,大家耳朵都冻得结痂或是乌黑溃烂。

张仲景看到这一幕,不禁心酸。来屋里求医者更是多如牛毛。

他便让助手和弟子在后院、门前搭起帐篷,篷外架起几口大锅熬汤,先是命徒弟宰羊,将羊肉与买来的辣椒与祛寒的药材在锅里炖熬数小时。再捞起剁成馅儿包在圆面皮儿里,做成耳朵一样的食物,名叫“娇耳”。

冬至那天,帐内挤满了前来求医的人,张仲景叫弟子把“娇耳”下在锅中,煮熟后分发给前来求医的人们吃,再把汤水给人们喝下,结果,人们原本冻伤的耳朵不再恶化,伤口渐渐愈合了。从此,人们叫它“矫耳”,就是今天的“饺子”。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现在我们在冬至与大年初一时吃饺子,也为了纪念那位伟大的名医张仲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圣诞节的由来说明

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圣诞节本是宗教节日。十九世纪,圣诞卡的流行、圣诞老人的出现,使圣诞节开始渐渐流行起来。圣诞庆祝习俗在北欧流行后,结合着北半球冬季的圣诞装饰也出现了。

改革开放后,圣诞节在中国传播地尤为突出,至二十一世纪初,圣诞节有机地结合了中国当地习俗,发展日趋成熟。吃苹果、带圣诞帽、寄送圣诞贺卡,参加圣诞派对,圣诞购物等成了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

据说有一位农民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圣诞夜里接待了一个饥寒交迫的小孩,让他吃了一顿丰盛的圣诞晚餐,这个孩子告别时折了一根杉树枝插在地上并祝福说:“年年此日,礼物满枝,留此美丽的杉村,报答你的好意。”小孩走后,农民发现那树枝竟变成了一棵小树,他才明白自己接待的原来是一位上帝的使者。这个故事就成为圣诞树的来源。在西方,不论是否基督徒,过圣诞节时都要准备一棵圣诞树,以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圣诞树一般是用杉柏之类的常绿树做成象征生命长存。树上装饰着各种灯烛、彩花、玩具、星星,挂上各种圣诞礼物。圣诞之夜,人们围着 圣诞树唱歌跳舞,尽情欢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压岁钱的由来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春节我都会收到很多压岁钱,以前我总以为压岁钱就是大人送给小孩的过节礼物,有时候我就不肯要,可外婆说非收不可,我问她为什么,她也解释不清楚。后来还是妈妈告诉了我,原来,这其中还有一个典故呢。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一种怪兽名叫“岁”,它特别喜欢玩弄小孩,轻者让小孩生病,重者把小孩吃掉,每年的除夕夜,它都要到民间来一趟。在一座古老的山上,住着一对老夫妇,他们晚年得子,非常疼爱,生怕他受到任何伤害。那一年大年三十晚上,老夫妇怕“岁”又来折腾自己的孩子,便一刻都不敢离开,紧紧地守在他的身边,一直守到了下半夜。这时,老俩口也累了,于是就拿了枚铜钱给小孩子玩。正当老俩口睡着的时候,“岁”又来了,但它见钱眼开,一看到钱,就不再逗那个小孩子玩了,那小孩终于平安无事。第二天早上,老夫妇知道“岁”已经来过,而且自己的小孩安然无恙,高兴极了,从此以后,每年的除夕夜他们都要给小孩钱,用来压“岁”。压岁钱,顾名思义就是压“岁”的钱。

从此以后,年三十晚上大人给小孩压岁的风俗就这样传了下来,而且大年三十晚上大家都要守岁,一直要等到新年的钟声响起。

原来,这么个小小的压岁钱还有这么大的典故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扬州炒饭的由来

全文共 482 字

+ 加入清单

嗨!大家还好吗?今天我们又要说说小吃的问题了,今天我们就要说一说扬州炒饭由来

扬州炒饭又名扬州蛋炒饭,在谢讽的《食经》就有“越国食碎金饭”,即是扬州蛋炒饭的前身。相传隋炀帝巡游扬州时将“碎金饭”传入扬州,也就成了有关扬州炒饭最早的记载。

扬州炒饭是如何从扬州向外传播,不得不提起一个人,他就是扬州知府伊秉绶。

伊秉绶,福建汀洲人,乾隆54年任扬州知府。此人政声很好,不仅精通诗赋书法,还是美食家。盛传如今流传于粤港一带的“伊府面”及“扬州炒饭”,便是由他发明的;如今我们吃的方便面,便是在伊府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伊秉绶亦被人称为方便食品的开创者之一。

香港着名书法家凌云超先生在其所着的《中国书法三千年》中说:“江苏式的炒饭即葱油炒饭是也,所不同的伊府厨师又锦上添花,再加上一些虾仁和叉烧同炒,所以能味美逾恒,此味华南人士即称为“扬州炒饭”。伊秉绶罢官回原籍后,也将此法带回老家福建,并特意在他所着的《留春草堂集》中介绍了扬州炒饭的制作方法。这时的“扬州炒饭”已不仅仅是扬式了,还是粤式菜谱中的一道美食。正是伊秉绶的创新与传播,才有了今天“扬州炒饭”五彩缤纷的面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于七夕节故事的由来

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

很久以前,有一个跟着哥嫂过活的孤儿,既聪明又勤快,可嫂嫂仍嫌弃他,天不亮就赶他上山放牛,大家都叫他牛郎,一年后,哥嫂和牛郎分了家,狠心的嫂嫂只给他一间破草房,一头老牛。从此,牛郎白天放牛,砍柴,晚上就和老牛同睡在那间破草房内。

一天,牛郎赶牛走进了一片陌生的树林,这里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牛郎见到九个仙女驾着祥云落在河边的草地上,然后脱去五彩霓裳,跳进清澈见底的河水里,牛郎盯着一个最年轻最美丽的仙女,都看入了神,这时老牛突然说话了:“她是天上的织女,只要拿走五彩霓裳,她就会做你的妻子。”牛郎悄悄地沿着树丛,悄悄拿走了织女的五彩霓裳。

天近午时,其它仙女纷纷穿起五彩霓裳,驾着祥云而去,唯独找不到五彩霓裳的织女留下了。这时,牛郎从树后走出,请求织女做他的妻子。织女见牛郎忠厚老实,勤劳健壮,脉脉含羞地点点了头。 牛郎织女喜结良缘后,男耕女织,互敬互爱。 两年后,织女生下一男一女。然而天帝闻知织女下嫁人间,勃然大怒。

七月初七,王母奉旨带着天兵天将捉走了织女,悲痛欲绝的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用萝筐挑着儿女追上天去。眼看追上了,王母拨下金簪一划,牛郎脚下立刻出现一条波涛汹涌的天河。肝肠寸断的织女和挑儿女的牛郎,一个在河东一个在河西,遥望对泣哭声感动了喜鹊,霎时无数的喜鹊飞向天河,搭起一座鹊桥,牛郎织女终于可以在鹊桥上相会了,王母无奈,只好允许牛郎织女每年的七月初七在桥上相会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小寒由来

全文共 969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1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285°时为小寒(slightcold),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

我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第三候“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这时北京的平均气温一般在一5℃上下,极端最低温度在—15℃以下;我国东北北部地区,这时的平均气温在—30℃左右,极端最低气温可低达—5℃以下,午后最高气温平均也不过—20℃,真是一个冰雕玉琢的世界。黑龙江、内蒙古和新疆45°N以北的地区及藏北高原,平均气温在—20℃上下,40°N附近的河套以西地区平均气温在—10℃上下,都是一派严冬的景象。到秦岭、淮河一线平均气温则在0℃左右,此线以南已经没有季节性的冻土,冬作物也没有明显的越冬期。这时的江南地区平均气温一般在5℃上下,虽然田野里仍是充满生机,但亦时有冷空气南下,造成一定危害。

小寒时节,除南方地区要注意给小麦油菜等作物追施冬肥,海南和华南大部分地区则主要是做好防寒防冻、积肥造肥和兴修水利等工作。在冬前浇好冻水、施足冬肥、培土壅根的基础上,寒冬季节采用人工覆盖法也是防御农林作物冻害的重要措施。当寒潮成强冷空气到来之时,泼浇稀粪水,撤施草木灰,可有效地减轻低温对油菜的危害,露地栽培的蔬菜地可用作物秸秆、稻草等稀疏地撒在菜畦上作为冬季长期覆盖物,既不影响光照,又可减小菜株间的风速,阻档地面热量散失,起到保温防冻的效果。遇到低温来临再加厚覆盖物作临时性覆盖,低温过后再及时揭去。大棚蔬菜这时要尽量多照阳光,即使有雨雪低温天气,棚外草帘等覆盖物也不可连续多日不揭,以免影响植株正常的光合作用,造成营养缺乏,天晴揭帘时导致植株萎蔫死亡。高山茶园,特别是西北向易受寒风侵袭的茶园,要以稻草、杂草或塑料薄膜覆盖篷面,以防止风抽而引起枯梢和沙暴对叶片的直接危害。雪后,应及早摇落果树枝条上的积雪,避免大风造成枝干断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贴春联和门神的由来

全文共 1951 字

+ 加入清单

你知道为什么每年都要贴春联门神吗?春节的传说故事通过民间的口耳相传流传至今,本文为大家整理了贴春联和门神的由来,仅供参考!

贴春联和门神的由来

门神、春联的前身是桃符,又称“桃版”。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制百鬼,故从汉代起即有用桃作厌胜之具的风习,以桃木作桃人、桃印、桃板、桃符等辟邪。

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茶郁垒。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引《黄帝书》说:上古的时候,有神萘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

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茶、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南朝·梁·宗憬《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萘,右郁垄,俗谓门神。”

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却不是神茶、郁垄,而是古代的一个勇士叫做成庆的。在班固的《汉书·广川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西游记》中叙述就更加详细于: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厂夭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奕。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贵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

后代人相沿下来,于是,这两员大将便成为千家万户的守门神了。在今天一些旧式门楼的两扇大门上,我们还可以见到神茶、郁垒或者两员雄赳赳的战将,形象似乎一样,但是仔细观察,其中一位手执钢鞭,另一位手执铁锏。执鞭者是尉迟敬德,执锏者是秦琼。

春联同样也是从桃符发展而来的。原来人们用桃木板画神萘、郁垒画像,挂在两扇门上。后来,画像又改成只写字的“门目”。但门目上两边各写两字,表达内容有限,人们觉得不过瘤,便又在大门两侧再挂上两块桃木板(后改用纸),写上了字数较多、能充分反映心愿的对子。

据《宋史·蜀世家》载:蜀后主孟旭命学士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说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对春联。明代朱元漳建都南京后,曾令各家贴对联,并将门联改名为春联,一律用红纸书写。

传说有一次,朱元璋亲自到民间察看,只一户人家没贴春联。一问,原来这人家是阉猪的,不识字,于是亲自动笔为他写了一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由于历代大力提倡,使春联成为我国一种特殊的民间文艺形式,长盛不衰。

从各家各户所贴的春联看,可以反映出不同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

附:贴春联和门神的作文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着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的由来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儿童免疫预防接种,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涉及千家万户。

80年代后,我国政府积响应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扩大计划免疫规划(EPI,Expanded Programme on Immunization)并积极开展工作。

九十年代以来,每年选定一个重点内容作为当年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活动的主题,尤其是紧紧围绕WHO“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行动纲领的要求,将消灭脊髓灰质炎作为“巩固和发展我国计划免疫工作成果,保护儿童健康”的一项重要目标。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活动每一年主题的确立对全国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卫生防疫机构普及计划免疫和提高儿童免疫接种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市民免疫预防的自觉性不断提高,也使每个儿童家长了解并深深体会到“计划免疫是每个孩子都应享有的权利”。“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活动”使全国儿童获得高水平的免疫种率成为现实,为保护儿童健康、造福子孙后代,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至此,我国已建立了完善的免疫接种程序:在婴儿出生24小时内,即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并在婴儿1周岁之前,完成程序中的所有基础免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圣诞节的由来

全文共 264 字

+ 加入清单

据说有一位农民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圣诞夜里接待了一个饥寒交迫的小孩,让他吃了一顿丰盛的圣诞晚餐,这个孩子告别时折了一根杉树枝插在地上并祝福说:“年年此日,礼物满枝,留此美丽的杉村,报答你的好意。”小孩走后,农民发现那树枝竟变成了一棵小树,他才明白自己接待的原来是一位上帝的使者。这个故事就成为圣诞树的来源。

在西方,不论是否基督徒,过圣诞节时都要准备一棵圣诞树,以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圣诞树一般是用杉柏之类的常绿树做成,象征生命长存。树上装饰着各种灯烛、彩花、玩具、星星,挂上各种圣诞礼物。圣诞之夜,人们唱歌跳舞围着圣诞树,尽情欢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项目申请报告的由来

全文共 408 字

+ 加入清单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对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再实行审批制,区别不同情况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其中,政府仅对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角度进行核准,其他项目无论规模大小,均改为备案制。

总结: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重大项目、限制类项目(《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向政府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备案制:备案制的具体实施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自行制定。/3、3、项目申请报告的性质及研究思路

按照投资体制改革的要求,政府不再审批企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资金来源、产品技术方案等都由企业自主决策。项目申请报告,是企业投资建设应报政府核准的项目时,为获得项目核准机关对拟建项目的行政许可,按核准要求报送的项目论证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应重点阐述项目的外部性、公共性等事项,包括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众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