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在五猖会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迅【合集20篇】

导语:鲁迅曾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摘抄鲁迅的名人名言,欢迎查阅,谢谢。

浏览

4370

作文

1000

逆光,让我看到希望

全文共 884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束光,那瞬间,是什么痛的刺眼?是光芒么?为什么我逆着光却什么也看不见。

五月的拐角,天气还不曾有夏日的炎热。其实,就这样,不热,也挺好。

“听说艺术节的绘画作品贴出来了,去看看吧。”从我身旁路过的同学对另一人说道,然后两人的身影就匆匆消失在了走廊的尽头。“这么快?!已经贴出来了”我对自己自言自语地说着。这个消息对于我来说既喜且悲,以前我的绘画作品,从来都是百分之百的信心,可这次我完全没有把握。心里隐隐感觉到总是不好的预兆,我也说不上为什么,就是一种感觉……

我还是去看了,毕竟这是事实,该面对的。不管怎样,至少我努力了,努力去做过。在楼下的作品中,有班里同学的,有我的好朋友的。我找了好久可是没有我的,心里一阵失落。看着这些画,我不知道自己嘴角扬起的微笑,是嘲讽还是痛心;我也不知道此时眼睛里堆积起来的是悲伤还是难过。它们仿佛都在偷偷窃笑,看着一个失意者的狼狈,然后露出了轻蔑的笑容。在侧身的那一瞬间,一种晶莹的物质从脸旁滑落,那就是泪么?我知道那一定是苦涩的吧!

——难过的时候,泪真的是苦涩的么?

在水龙头前,水哗哗地流着,只有我知道水在淌,泪在流。大概此时只有自己才能听见啜泣的声音。

——你听见了么?泪水滴落的声音,其实那是悲伤在歌唱。

脸上的泪痕洗可以洗去,但心里的痛,没有人会懂,那到伤口久久难以愈合,很敏感,一触碰,又会痛。

上体育课时,我还是和两位好友在一起。那天,我站在篮球场上的三分点位置,看着她们打篮球。或许是她们察觉到我不对劲了吧,过来问我怎么了。我笑了笑,说:“没事,一会就好了,看这你们打篮球我很快乐。”

——快乐?就是隐藏起悲伤对每一个人微笑吗?哪怕是最亲最近的人。

我抬起头向天空望去,蔚蓝的天空中不时掠过一只飞鸟。这时,眼睛像是被什么刺痛,我本能的闭上眼睛,感受五月阳光的和煦,心里一下闪过什么。不经意间抬头我发现了那束光,原来世界如此美好,只是我还未欣赏到罢了。难道我就要因为一次的失败而放弃吗?不,不会。

再次抬头,看着远方的那束光……

那是泪光,那力量,我不想再去抵挡,面对希望,逆着光。逆着光,远方的那束光让我看到希望。

[话题作文我看见了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我心中的鲁迅作文

全文共 718 字

+ 加入清单

一张瘦削的脸庞,透露出刚毅与坚强;两道犀利的目光,仿佛能刺破四周沉沉的黑暗;一头不屈的硬发,一根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作文 我心中的.鲁迅。他,就是鲁迅。

鲁迅先生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教育家、革命家,以及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奠基人。鲁迅先生的一生都是坎坷不堪的。开始,他是一名医生,救死扶伤,到了后来他有弃医从文,放下手术刀,拿起手中的笔,用比作武器,用文字做军队,一次又一次对其他党派反动派进行猛烈的进攻,揭露他们肮脏丑恶的嘴脸。鲁迅先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批判中,孤身一人走上了为民族、为人民的奋斗之路。这一路上,鲁迅先生一次又一次受尽迫害,尝尽辛酸。自己写的文章屡次被查封,但他依然不放弃,不惧迫害,顽强拼搏。他用满腔热血实践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生追求,他用笔划存漫漫长夜,挑出些许亮色。

鲁迅先生不怕困难,三番五次地与黑暗势力作斗争。他是中国一颗璀璨的明珠,他是进步青年永远的导师。

鲁迅先生关心青年、爱护青年,对青年的关心更是无微不至,小学六年级作文《作文 我心中的鲁迅》。他给予那些失落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进步青年鼓励,给予他们父亲般的慈爱,温暖的关怀。他还亲自接待了来访青年500名,亲自给青年回信3500多封,帮助过的青年更是不计其数。

通过这一单元课文的学习,是我们更深地了解了鲁迅。在我心目中,鲁迅先生幽默风趣,平易近人,他关心做过的下一代,在危险与迫害面前毫不退缩,永不屈服的人,是一个不拍困难,忧国忧民,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爱憎分明的人。

他用自己的文字呼吁人们,幽默中闪烁着睿智与深刻,虚弱的身体中却包含着中国人的骨气和一颗有份深沉的爱国之心。这,就我心目中的鲁迅;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鲁迅祝福读后感

全文共 863 字

+ 加入清单

在《祝福》这篇文章里鲁迅用细腻的描写刻画了很多生动形象的人物,如主角一生不如意的祥林嫂、保守派的鲁四爷、使唤人的鲁四婶、不吃素的柳妈……写出了旧时吃人的封建社会的真实的一面。

鲁四爷是一个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他崇拜祖先,思想僵化,反对社会的一切变化。文章中开篇他向“我”大骂康有为,康有为主张变法,但他维护帝制,可见鲁四爷的思想还停留在什么境界。刚开始鲁四爷对寡妇的祥林嫂已经感到不满意了,觉得一个寡妇不吉利,接着祥林嫂再嫁回来,鲁四爷是不能容忍的,害怕玷污了祖先,在精神上压迫祥林嫂,导致祥林嫂生存信心彻底毁灭。即使祥林嫂被扫地出门,因穷迫而死,他也要骂一声“谬种”,可见他心里是多么的冷酷凉薄,自私无情。

不止在鲁迅的小说里有这么冷酷自私的人,在现实的社会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

2010年1月,美国西雅图的巴士总站,一名15岁的女孩被一群少年暴徒殴打至昏迷。在这个过程中,有三名身穿黄色制服的保安在旁边袖手旁观,以公司规章中遇到暴力事件只报警不直接加入的规定报警,不给予少女任何的帮助,令她活活的挨那群少年的暴打。

类似的事情还在同年4月份发生,美国纽约皇后区,凌晨5时36分,一名女子在街上被袭击,流浪汉Hugo Alfredo Tale——Yax上前帮忙,结果被歹徒连刺数刀不支倒地。之后的1个半小时内有二十多名行人路过却无一人施予帮助。多数人以为倒地的流浪汉只是喝醉了倒在地上,但其中有一名行人推开伤者看到血后也若然无事的离开。直到上午7点的时候才有人报警,可两名伤者早在这之前就死亡了。事后法医无法确定如果及时施救的话伤者是否还能救活。

社会上有很多这种见死不救的例子,是路过的人们的思想还停留在鲁四爷的那个年代吗?还是他们没有接受过教育?不是,两样都不是,他们是现代社会的人们,他们的思想境界早就超过了鲁四爷,他们接受过教育,他们都是社会的人才,那他们为什么见死不救,这个只有他们知道。

这些人和文中的鲁四爷很像,但他们所生活的社会不一样,在现实社会中也有很多热心肠的人,他们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会慢慢感化冷酷无情的人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鲁迅文集观后感的随笔

全文共 540 字

+ 加入清单

前些日子在西单书店买了一本鲁迅先生的精品文集,包括小说,散文和杂文,唯独没有诗歌之作,随笔鲁迅文集观后感。这也是意料中的事情,广大读者接触的更多是他的小说和杂文,我想诗的影响力恐怕还不会很大。这不是说他的诗作不好,而是广为流传的就少许了。我们且不谈诗,先来说说他的小说吧。鲁迅先生的小说我看完不是特懂,重点不是那几个晦涩的词语,而是文章的来龙去脉,故事情节有些复杂,难以让读者把握。尤其是长篇说的事情太多,看真有些繁琐。我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或许是我不太理解他的小说吧。

再说说散文,这散文读上去倒能理解,只是感觉写得像小说,而且是短篇小说。好像人物,环境等具备的要素都在里面体现了,观后感《随笔 鲁迅文集观后感》。

杂文是我最喜爱的一种文体了,当然指的是鲁迅先生的。我们自上学期间学的那些关于他的文章大部分都属杂文了。他的杂文并不杂,而是深刻,每件事情每一句话都让人发觉深醒。可以说不读他的杂文,就不了解中国的社会了。鲁迅先生的文章是要读的,尤其是杂文。他的作品是中国文学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不读他的文章,你就不知道什么叫文学;不读他的文章,你就不知道什么叫做人。作文先做人,在他的名字中就体现了。这就好像李白的诗是有名的,苏轼的词是有味的,而鲁迅先生的文章则是有名有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心目中的鲁迅

全文共 1820 字

+ 加入清单

最早知道鲁迅,是那个“早”字的励志故事。有很多同学也在课桌上刻个“早”字,结果被老师一个个以破坏公物的罪名处罚了。我暗笑没有先下手。其实,那些刻“早”字的人,有不少是经常迟到的。

后来,过年的时候,有个本家贴了一张鲁迅的画像,旁边还有一副对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那时不知这对联到底是什么意思,而我的家庭那时还被“地主”的帽子压着。听人说,那“千夫指”就是说给我们这类人听的,所以,对鲁迅没有什么好感。我们又没做什么坏事,祖上做的那点事,也不是我们能阻止的,怎么把帐算在我们头上呢?一心的不解啊!

那画像也是我心目中的第一个鲁迅:短头发,直直地竖着,很瘦,手里拿着烟,烟还冒着烟,穿的是长马褂,黑色的。

朦胧记事的时候,全国正在批林批孔。乡村的活动也开展的轰轰烈烈。我们村有个在淮北煤矿当工人的,每年都回来探亲,在村里要小住一段时间。这个人会画漫画,他回来的时候,村里就找他画漫画,漫画上画得都是林彪和孔老二。现在,我都知道了,那漫画的手法叫夸张的,把人头画的很大,身子和腿很细,但脚又很大。每幅漫画旁边都有文字,现在已经一点记不住了。有时也画鲁迅的像,旁边也写着那副对联,好象是说鲁迅和林彪和孔老二是对立的。

初中算是正式认识了鲁迅,也知道他是我国着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好象每次考试都喜欢考这个文学常识,但我总是要把鲁迅写成教育家。那时,我在想,鲁迅不也教过书吗?他那么大学问,那么有名气,怎么不能说他是教育家呢?那个郭开贞一人头上不是戴了七个家的头衔吗,有点为鲁迅鸣不平了。

后来从大道和小道听了不少鲁迅的消息,说他最看不惯郭沫若,和老郭关系也不太好,生前几乎没有什么交往。还说鲁迅人是很正直的,不喜欢搞婚外恋。于是,就感觉鲁迅是个好人了。

学鲁迅的第一篇作品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老师让我们背那最精彩的部分,上课时一个个到黑板面前背。背到“还有斑蝥……”时,有个同学“啪”放个屁,很响,也很臭,同学们都捂着嘴笑,老师也面带微笑。那个同学以后的绰号便是斑蝥了。

这时,在知识层面上知道的鲁迅已经成体系了:主要作品有小说、诗歌、散文、杂文。小说有三个集子:《呐喊》《彷徨》《故事新编》;诗歌有七言律诗《自嘲》,散文诗《野草》;散文集是《朝花夕拾》;杂文很多《坟》《二心集》《而已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等,但除了课文《一件小事》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内容读过,其他都只是文学常识而已。

高中时学鲁迅的《阿Q正传》,课文很长,段落很多,老师不好一段一段讲解,就给我们读了一遍。就这一遍也花了我们两节课的时间,以后复习时只让我们看看文学常识和课文下面的注释词语就可以了。那课文便哗哗啦啦向后翻过十几页。

早自习是要读书的。记住了老师的话,学语文是要读的。于是和同位就齐读《阿Q正传》,读到“鸟人”时,那个同学去问旁边的一个女生:“这字怎么读?”那个女生很大方,说:“当然该读‘diǎo人了”。男同学捂嘴笑,女同学追问:“笑什么啊?我读得难道不对?,不信,你自己查字典去。”说完,把字典扔给男同学。她自己接着读“咚,呛呛……”去了。一边读也一边笑。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报纸上登出很多贬低鲁迅的文章,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找鲁迅所写作品的错别字,理由是,鲁迅是现代文学第一人,作品应该是十全使十美的,根本不允许出现错别字的。一类是怀疑鲁迅革命家的头衔。理由是:既然革命了,为什么不敢正面面对敌人。有多少革命志士为革命牺牲了生命,但也没有称上革命家啊!这样的形式大概持续了半年,后来报纸上的意见全部统一的,再没有人说鲁迅的“不”字。课文上的鲁迅作品也岿然不动,占据很多篇幅。

大学上的是中文系。第一次去图书管就把鲁迅全集借了。但在借书证的登记卡上发现,全集只有三个人借过。后来读书时还发现,书的前几页被翻的很旧,后面却很新,有很多地方没有人翻过。而我所借的几本全集,也只是床头的摆设,有时偶尔翻翻,直到还书的时候也没读多少。

后来,我也教鲁迅的课文了,除了让学生掌握可能考到的文学常识和估计可能出现的经典语段阅读,那长的课文也像教我的老师一样,哗啦哗啦往后翻。课堂剩余的时间大多给孩子们讲鲁迅是如何与许广平结婚的,鲁迅前妻朱安后来怎样,以及鲁迅和萧红的关系等。学生听得很出神,下课还问:“老师,你怎么知道这么多东西啊!”

最近几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的篇目全部来自课外,鲁迅的作品我们讲的更少,以致除了注释的词语,老师连读一遍都觉得是浪费时间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鲁迅我想对你说

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先生,在这里,我先对您:“鲁迅先生,您在我们心里是最伟大。您热爱祖国、为祖国争气,您热爱、关心劳动人民,您乐于帮助身边的任何人……总之而言,您就是我们的大好人!”

鲁迅先生,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叫《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从中我们了解到您不直接批评青年看书不认真,而是用风趣的语言来暗示。您是多么的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啊!您一看到劳动人民受伤,就不顾一切地去帮助。您是多么有爱心啊!您自己都生病了,还叮嘱女佣不要干活太累,要好好休息。您是多么关心身边的人啊!我们还学过一篇课文叫《一面》。从中我们了解到您把一生都交给了人民,跟敌人战斗了一生,为我们的祖国争光,而您却变得骨瘦如柴,精神却很挺立。您真不愧是一位“越来越顽强的战士。”啊!鲁迅先生,您的爱国之情是多么深啊!这种爱国的精神值得我们崇拜,值得我们学习。

鲁迅先生。我要大声呐喊:“您真不愧是我们的‘民族魂’!您永远活在们的心中!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您永远是我们的‘民族魂’!我们心目中的大好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给鲁迅先生的一封信

全文共 895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鲁迅先生

我怀着非常崇敬的心情给你写这封,因为昨夜我破天荒地梦见了你。第二天醒来,回忆梦境,纵观现在社会现实,有几句话想与地下的你说说。

你是我读着你的文章长大的(或者说是读你的文章了解你一生的),我是读着你的文章长大的。从童年的《三味书屋》、《少年闰土》到少年的《社戏》,你的童年是那样的充满乐趣。但从13岁起,你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故入狱,此后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家境败落下来。天真活泼的童年生活结束了,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你便开始和社会有了接触,亲自尝受人世的辛酸了。之后,你便走上了时代的浪尖,创作了骇世惊人的一部部小说、散文、杂文。整整影响了一代文人。

那个特殊的年代,铸造了特殊的你,虽然你没有手拿刀枪在前沿阵地上冲锋,但敌人却因的一篇篇犀利文章而闻风丧胆,因此,你手中的笔,是刺向敌人心脏的利刃。有人说:鲁迅是个社会批判家,他的文章是攻击时弊的,什么时候时弊消亡了,鲁迅的文章也就失去了现实针对性,仅存留其历史文献价值。

果真如此,事隔70多年后,你及你的文章从人们的记忆中渐渐消失了,当然了,在歌舞旌平的年代,谁又会惦记起一个穷酸的文人呢?

古今大小人物,被影视剧作家们拍了又翻拍,演绎了又演绎,唯有你笔下的闰土、阿Q、祥林嫂及你,却很少在银屏上露脸(或者说没有),是这些题材太单调而无人出资,可是只要上过初中的人,都认得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的。是你的才华太高无人敢动,还是文人相文人相轻,我用你的一句话:“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度中国人的。”这当真是文人的悲哀么。

因此,我就想,当初你为何弃医从文?

当医生多好:没病看有病,小病看成大病,小病小红包,大病大红包。吃香着呢。从文也罢,却要写些剔骨的词,让当局政府到处追究你,像林语堂、琼瑶他们多好:一部《京华烟云》拍成了44集的电视剧,火得不得了;一部《情深深雨蒙蒙》让半个中国的少男少女们哭红了眼睛。

我不敢妄加评论你,因为我读你的文章太少。你在印象中永远是“活着的战士”。而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手中常夹一支吕宋烟的,就是真实的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我心中的鲁迅

全文共 395 字

+ 加入清单

一张瘦削的脸庞,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直竖着,浓浓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他,就是鲁迅

鲁迅是我国的大文豪,文学家和思想家,也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生活在旧社会,却不屈的与反动派战斗着,抗争着,以思想做剑,以笔为枪,划破了漫漫长夜,挑出了些许亮色。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每当我读着这句话,仿佛看到鲁迅在黑暗的旧社会同那些压迫者,统治者做斗争。

在热情勇敢的闰土面前,他看到了无知无能的“自己”,在衣衫褴褛的黄包车夫面前,他看到了助人为乐的“自己”。

鲁迅,从不浪费时间,老师曾教过我们:浪费自己的时间无异于慢性自杀,当我们在玩耍时,嬉戏时,这个警告会刺穿你的心,使你痛出一身冷汗;当我们自欺欺人,逃避现实时,阿Q的形象能使你窥见自己的影子,猛然从“梦”中醒来。

这,就是鲁迅,他教会我做人的道理,教会我要珍惜时间……他既严厉,又慈祥;他虽然死了,却永远活在我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鲁迅的狂人日记读书笔记

全文共 680 字

+ 加入清单

假期快结束了,对于漫长而艰苦的实习,我是一个字也不想提了。

然而今年暑假我与县医院似乎特别有缘,从7月4号开始实习,到8月20号实习结束,然后因为姥爷20号发烧住院,至今还没出院,我整整一个暑假不隔天地往县医院跑。然后,暑假就这么结束了。

我开始思考这个暑假,然后发现,这个暑假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就是我发现我缺少一种平衡,在我与书之间哪怕暂时的平衡。

暑假伊始,我心血来潮,想要一星期读一本书,因为觉得自己从上了大学后读书太少,甚至连读者青年文摘都甚少看。觉得自己再不读书就会枯萎,干涸。以前读书,最爱是小说,其次是传记之类,其次是一些科普读物。读了四五本书之后,我又开始思考,读这么些个书,有什么意义呢?

人是会思考的芦苇,我是很爱思考的人类。不论是读书还是做事,都需要思考。然而我却从来没有思考过读书这件事。

我爱读书,勿庸质疑,但却从未思考过读书对我的意义。袁枚说:书到今生读已迟。这句话提醒了我,书是读不完的!我干嘛要执着于读书?或许袁翁旨在是提醒人们要赶紧读书,多读书。好吧,好吧,我曲解了袁翁的本意,并且我不打算正解。

因为读书,我过早的认识了现实,因为读书,我过早的认清了现实。因为读书,我过早地走入现实,因为读书,我过早地脱离了现实。书就是这种东西,来自于现实,书就是这种东西,高于现实。

我开始觉得自己不能过多的读书了,因为我离现实越来越远,又或者说我分不清现实中的世界跟书中的世界。在书中,我觉得这个世界太现实,在现实中,我觉得这个世界太不现实。

读太多书让我觉得混沌,不读书让我觉得空虚。不知道什么时候,或者什么人,才能让我找到平衡。

我。需。要。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我读鲁迅作文

全文共 1179 字

+ 加入清单

他,我们大家敬爱的鲁迅先生,已经去世68年了(1881-1936)。他是深沉、敏锐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思想充满了强烈的爱憎和情感色彩,还有活生生的现实气息。他的情感充满了思想的力量和哲理的深意,他的文字,简练而刻毒,如匕首和投枪。礼教、制度、传统、政府......全成了他批判的对象。

鲁迅对旧中国的鞭挞,沁人心脾。他绝任何形式、任何范围内存在的权力关系和压迫:民族的压迫、阶级的压迫、男性对女性的压迫、老人对少年的压迫、知识的压迫、强者对弱者的压迫、社会对个人的压迫......鲁迅憎恶一切不平等关系、说教和谎言,他不断揭露和痛斥国民的麻木性,让一切自居于统治地位的人感到不安。鲁迅先生是一个艺术家,他看见什么,他描写什么。他把他自己的世界展开给我们,不粉饰,也不遮盖。那是他最熟识的世界,也是我们最生疏的世界。他在我们里面看见赵家的狗,赵贵翁的眼色,看见说“咬你几口“的女人,看见青面獠牙的笑,看见孔乙己的偷窃,看见老栓买红馒头给小栓治病,看见红鼻子老拱和蓝皮阿五,看见九斤老太,七斤,七斤嫂,六斤等的一家,听见阿Q的枪毙时说的话,看见一群在饥饿里逃生的中国人。鲁迅先生告诉我们,偏是这些极其普通,极其平凡的人事里含有一切永久的悲哀。鲁迅先生并没有把这个明明白白地写出来告诉我们,但这个悲哀毕竟在那里,我们都感觉到它,我们无法拒绝它。

鲁迅毕生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他高举反帝反封建的大旗,以文学为武器,深刻揭露封建主义、军阀势力和******反动派的丑恶嘴脸;他积极支持并参与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的斗争,为维护民族尊严、争取人民解放而战斗,表现出高昂的爱国主义激情和民族气节;他尖锐揭示了国人身上存在的国民劣根性,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渴望以理性精神开启民智;他在严格解剖他人的同时,更加严厉地解剖自己;他面对残酷的文化围剿,以坚韧的战斗精神不懈抗争,成为左翼文化运动的主将和领袖;他坚持文艺为人生为革命的道路,始终“和革命共同着生命“,深信“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用如椽巨笔,承担起“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历史责任。鲁迅以他那深刻的思想、辛辣的文笔、卓越的艺术才华和凌厉的战斗风格赢得了中国人民的爱戴与尊敬;以其一生的辉煌业绩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崇高地位。

鲁迅留下文化遗产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鲁迅是伟大的。鲁迅的伟大决不因为哪一个大人物盛赞过鲁迅,所以才变得伟大起来。不是的。鲁迅存在的本身,决定了他应有的地位。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倘没有鲁迅,本世纪中国的文化史,尤其是文学史,不说黯然失色,也肯定要减色几分的。“他用生命的全部光芒,划亮了充满天地间的黑暗和寂静,在他身后,有我们整个民族的血污,苦难,彷徨,觉醒......他走了,留下的是锋芒毕露的匕首和投枪!他走了,留下的是铁骨铮铮的思想和精神!

[我读鲁迅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鲁迅的故事

全文共 824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13岁的那一年因祖父下狱,他和弟弟被安插到离城有三十多里的皇甫庄大舅父的家中避难。

鲁迅这次来到舅父家中,景况和从前完全不同了,自此免不了要受一些冷淡。但是,劳动者和他们的孩子们却到处都是一样,他们依然是那么热烈,那么殷勤,前来接待从远道来避难的小客人。乡下的春天依然是美好的,罱泥船停满了河面,河两岸是青青的麦田,田埂上长着绿油油的罗汉豆。白天,大人们都到河里和田间工作去了,鲁迅就和孩子们一同玩耍,或是钓鱼,或是剥着罗汉豆。在皇甫庄和小皋埠这一带的农民主要的副业就是捕鱼。深夜,鱼儿都游出来了,吃食的吃食,游动的游动,捕鱼的人也在这时出动。二更以后,虾子也开始出来了。捉虾的人就划着小船,带着海兜去捞虾。天亮后,他们才吃一点冷饭团,到镇上去卖鱼虾,卖完了鱼虾才回来睡觉。但凡有一点闲时间,他们也不歇下来,而是筹划着演戏,在做戏时一显他们出色的本领。

在当时绍兴一带农村里,演戏的日子,简直多到数不清。正月的初九、初十是“灯头戏”;三月里,有“东岳大帝”生日,至迟不过二十八日就要演戏;五月十六日“王爷(土地)菩萨生日”,六月十七日“包爷爷生日”,都要演戏。七月十六日,“刘猛将军”的生日,农民们说他是“刘备的儿子”,因为到田间捉虾蜢跌死的,更要演戏。八月里,九月里,一直到年底,还要演出不少的戏。演戏和他们的生活好像是分不开的。其实,他们演戏的目的倒不尽是为了给菩萨看的,不过是借此以表示自己的愿望:人口和牲畜的平安,五谷丰收,安居乐业的和平生活;——虽然,现实的生活并不如他们所预期的那样。农民们总在迎神赛会这个属于自己的狂欢和示威的节日里显示才能、智慧和力量。队伍接连排成好几里路长,人群像滚滚的浪潮,席卷过一个村庄又一个村庄。在队伍的上空招展着红的,绿的,黄的,以及各种颜色的旗幡。在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里,人人都像生龙活虎一般:有耍狮子的,有玩龙船的,有踩高跷的,有的抬着抬闩阁,有的敲着锣鼓,有的扛着荷花铳,轰,轰,对着天空放它几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我眼中的鲁迅

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鲁迅先生,作为念过书的中国人,都知道他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但知道并不代表了解,而了解的角度也是不一样的,我眼中的鲁迅是个……

我眼中的鲁迅是个勤奋好学的人。他从原来以医治人们的疾病为己任,到后来弃医从文,终成为了一代文学巨匠,思想泰斗,难道不是靠他的勤奋与努力吗?他从不认为自己是个文学天才,只不过他将别人喝咖啡,聊天的时间都用在读与写罢了。

我眼中的鲁迅是个热爱祖国的人。他面对外国列强没有丝毫奴颜媚骨。他从来爱憎分明,用自己手中的笔杆,揭露了导师过名的劣根性,一针见血,入木三分;他用自己手中的笔,写出如匕首,如投枪的优秀文章,直刺如敌人的心脏。 我眼中的鲁迅还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在痛斥敌人的同时,也在深刻反省着自己。他是一个解剖自己严于解剖别人之人。也正是应合了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座右铭,这也正是他医生所恪守的原则。

随着我不断的成长,鲁迅那一头短硬的板刷头,一张严肃的国字脸,一绺又浓又密的黑胡子,也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脑海之中,我眼中的鲁迅,不再模糊,越来越清晰可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写鲁迅的

全文共 773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幼年时代,我记得只有三个姓鲁的,一个是鲁智深,一个是鲁班,还有一个便是鲁迅。鲁迅是勤奋的,鲁迅是以笔为剑的,鲁迅又是以文章插入*民党心腹的,我们的鲁迅有一颗真真正正的爱国心。

鲁迅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写白话文小说的人,也是第一个以文章与反动派、*民党作斗争的人。他以他自己的文章不屈不挠的战斗着、抗争着,以思想作剑,寸笔为枪,于种种敌人抗争着……

鲁迅小的时候,有一次给父亲抓药而忘了时间,到学校时受老师批评,于是在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从此在没有迟到过;他看见别的同学出去玩时,写下了一句话:“君子自重”。正是他的勤奋铸造了他日后的丰功伟业。

鲁迅的种种作品,像一把犀利的剑,直接插入*民党反动派的心腹,并受广大人民喜爱。《狂人日记》这篇文章说明了希望人人都能成为“不吃人的人”,成为“真的人”。鲁迅对权势者和伪君子抱着深恶痛绝的态度。《孔乙己》中的丁举人,《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他们对社会的进步没有丝毫的热情,他们关心的只是自己的权势地位,只想着怎样升官发财,而正是他们,阻碍着社会的进步与改善。

在众多作家中,鲁迅是突出的一个,也是特殊的一个。人们也许在读鲁迅的小说时会有这样的疑问,仅仅鲁迅的小说,何以说在世界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放出夺目的光彩?是的,他没有莎士比亚的累累巨着,没有卢梭的长篇自传,也没有那曲折动人的小说情节。然而他确实是位伟大的作家,因为他首先是一位伟大的战士。他生活在一片混沌的世界中,却异常的清醒和敏锐。他嫉恶如仇,使那些御用的反动文人们心惊肉跳,使病态社会的千疮百孔暴露无遗。他的幽默中闪烁出睿智与深刻,内心包含的是一颗忧愤深沉的爱国之心!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他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他虽然早已不在人世,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让我们发扬鲁迅精神,在人人心中包含一颗忧愤深沉的爱国之心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鲁迅《藤野先生》读后感

全文共 654 字

+ 加入清单

我很喜欢看书,且特别喜欢鲁迅先生写的《朝花夕拾》这一本书。它使我获益良多,其中,《藤野先生》这个故事令我感慨万千。

《藤野先生》主要描述了作者在日本留学的一个过程。中国的那些虚伪的庸医,不知被他们败了多少条中国命,以及作者父亲病故的原因,他便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到日本仙台下定决心学医去,我为之感动。他有幸遇到一位好老师,便名叫“藤野先生”。藤野先生他生活自理有许些马虎,比如作者所闻的: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我读到这里,心里也没敢取笑藤野先生,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嘛!

但我所佩服他的点儿真正在于他的严谨治学,使我的心不由得为这个榜样澎湃。但那时作者比较任性,当他的讲义被被藤野先生收去检查时,发来的时候,便让作者不由得吃了一惊,同时感到不安和刺激——那正是因为讲义上所有错漏的地方都被藤野先生一一订正了!看到藤野先生对学生的细心和责任心,我为之动容。还有一次作者被他叫去研究室,藤野先生说的那一句句话,我永远也忘不了:“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多么伟大的老师啊!多么伟大的园丁啊!多么伟大的人类建筑工程师啊!

司马光说过:“经师易遇,人师难遇”。那位日本教师的严谨治学、平易近人、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德,深深地感动了我,更感动了中国灵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给鲁迅先生的一封信_1500字

全文共 2278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鲁迅先生

今天,咱们高67班的全体同学在李老师的引导下兴致勃勃地学完第五册语文课本中第三单元的课文《阿Q正传》,那是您的经典佳作!你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来形容自己对阿Q的态度。您自己说,您之所以要写《阿Q正传》,是因为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并且说:“我虽然竭力想摸索人们的魂灵,但时时总自憾有些隔膜。在将来,围在高墙里面的一切人众,该会自己觉醒,走出,都来开口的罢,而现在还少见,所以我也只得依了自己的觉察,孤寂地姑且将这些写出,作为我的眼里所经过的中国的人生。”先生,我很佩服您的洞察力,阿Q给后人展示了触目惊心的国民劣根性:吃人、妄自尊大、自轻自贱、守旧排外、漫夸历史、愚昧麻木、卑怯巧滑、投机钻营、色情狂……说不尽的阿Q呀,给咱这群衣食无忧的“90后”的学生引来激烈的讨论:吴妈该不该那样做?阿Q应该怎样革命?自己身上有没有阿Q的“精神胜利法”?……

不久,李老师将“走向鲁迅”的征文活动通知张贴出来时,马上有较多的同学围看:“为促进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引导广大中学师生进一步了解鲁迅,把握鲁迅作品的美丽和价值……”李老师在旁边加的提示语更惹人注意:“中学语文教材所收作品论数量及范围之广,非鲁迅莫属。让我们用笔发自内心地怀念这位中国的和世界的文学泰斗!”

先生,您是我崇拜的偶像,每每老师讲解您的文章,我的回答常常能得到他们的喝彩!这种成就感源自您的作品,我无法回到您的过去,我只好在文字中默默地与您对话——

深夜,灯下漫笔的您是孤独、寂寞还是伤感的?朝花若能夕拾,惆怅是不会浮现于字里行间的。眼下,我已慢慢融进您的思绪,随着飞扬的思情在解读“嬉笑怒骂皆是文章”的您。

解读您字里行间的情感,了解时代赋予您的使命。当所有人都在沉睡中您却是醒着的。您以笔为剑,用犀利的语言刺醒沉睡中的人们。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遍体鳞伤的您仍奋然前行。难怪至今人们一直牢记伟大领袖毛主席评价您的话语:“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先生,在黑暗中,您就是一抹希望的亮光,照亮了那个黑暗、阴森的冷酷世界。回想往事,记忆里仍有浓浓真情的流露。

您回忆着充满无限乐趣的百草园——您怀念着采桑葚、拔何首乌、捕鸟的日子;回忆水乡故里、寄托思情——儿时的闰土给您讲述无尽趣事;回忆里得得锵锵的戏曲声,夹杂着香气飘然的豆子——简单的水煮豆,吃在嘴里却是无上的美味;回忆里那本“三哼经”,它倾注了多少长妈妈对您的爱,以至于您最后说:“黑暗人后的地母啊,远在您怀里永安葬她的灵魂吧!”这些往事您都记着,怀恋着。

然而,现实很难让您以悠闲的心情去欣赏美丽的田园和享受淳朴的乡情。现实让您紧握秃笔发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在这个病态百出的社会里,使您不得不直面惨淡的人生。您活灵活现再现现实中的“病”,“深味着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最后,笔尖挥动,您一发不可收拾了。

您选择了穷困潦倒,守着孤灯,于是,有了破布长衫挂在身上的孔乙己,满口“之乎者也”的他也败在这“之乎者也”之下;有了在飘荡祝福之声的雪夜中死去的祥林嫂,她悲惨的人生际遇换来的却是人们的冷嘲热讽;欺凌怕势的阿Q,心里的“得胜法”使人感到悲哀,就连死到临头也不明白是怎么死的;再有一位以为有一剂“什么痨病都包好”的“良药”的华老栓,愚昧无违让他走向老年丧子的惨景。“人血馒头”,烤得焦黑的人血馒头,是现实最贴切的写照。呵,好冷,那时一种彻骨的凉风吹遍祖国大地。问苍茫大地,谁能“救救孩子”?就这样不幸中的人展露在这个病态的社会里,够冷漠,够可悲,够诙谐的了。您的笔下驰骋纵横,把文章做绝了,散文够散了,杂文够杂了,小说够味了。您吹起革命的号角,号声震荡人心,余音绕耳,快醒醒吧,沉睡中的人们,您疾呼!您诠释自己的笔名——迅速猛烈!彷徨之后的声声呐喊如战鼓!

1936年10月19日,您生命的“鼓声”骤然停止,遗憾啊,举国上下抚胸悲叹,慨叹您为何没等到国民彻底醒来的那天。一面鲜艳的旗帜覆盖在您的灵柩上,先生,九泉之下您知道国人看到这面旗帜的无限感慨与悲痛吗?阿累在一面中说道:“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走完就倒下,我们只能踏着他血的足迹继续前行。”先生,听到这句话您一定倍感欣慰,中华民族新文化的这条路上您并不孤单。残阳落日,不是消逝,而是另一种重生!今天,我从您的格言中重生——“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

您姑且尝试做一回狂人,呐喊的最后余力,终于走过彷徨。朝花夕拾的美好岁月,就如同春风吹又生的野草般袭来。十年,二十年,甚至百年的今天,那气势壮阔的文浪,经久不退,到了不可磨灭的地步。先生,您留下的不只是墨宝,而是您整个瑰丽的人生!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先生,您一定是永远活着的那个人。百年后的今天我以我的方式悼念您。因为,在您身上分明写着——文无止境,那是一种激人上进的不屈的力量。

先生,正是有您这种不屈的力量,凝聚在您灵柩的旗帜上,形成三个震撼人心的大字——

民族魂!

崇拜您的一位少女:李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鲁迅的故事

全文共 135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来试着以一种私人的方式,谈论鲁迅先生。

第一,我喜欢看他的照片,他的样子,我以为鲁迅先生长得真好看。

老先生的这张脸非常不买账,又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可是他拍照片似乎不做什么表情,就那么对着镜头,意思是说:怎么样!我就是这样!

法国人摆得出司汤达、巴尔扎克的好样子;英国人摆得出哈代、狄更斯的好样子;德国人摆得出歌德、席勒的好样子;俄国人摆得出托尔斯泰或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好样子;20世纪的印度还有个泰戈尔,也是好样子———现代中国呢,大家想想看,除了鲁迅先生,哪一张脸摆出去,要比他更有分量,更有泰斗相,更有民族性,更有象征性,更有历史性?

而且鲁迅先生非得那么矮小,那么瘦弱,穿件长衫,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站在那里。他要是长得跟萧伯纳一般高大,像巴尔扎克那么壮硕,便是致命的错误。可他要是也留着于右任那样的长胡子,或者像沈钧儒那样光脑袋,古风倒是有古风,毕竟还是不像他。他长得非常像他自己,非常地"五四",非常地"中国",又其实非常摩登……

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人。

我喜欢鲁迅的第二个理由,是老先生好玩。就文学论,就人物论,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70年来,崇拜鲁迅的人说他是位斗士、勇士、先驱、导师、革命家,说他是愤怒激烈、疾恶如仇、"没有半点媚骨"的人;厌恶鲁迅的人,则说他是心胸狭窄、不知宽容、睚眦必报、有失温柔敦厚的人。总之,综合正反两面的印象与评价,都肯定鲁迅是个很凶、很严厉、不通人情的人。

现在我这样子单挑个所谓"好玩"的说法来说鲁迅,大有"以偏概全"之嫌,但我不过是在众人的话语缝隙中,捡我自己的心得,描一幅我以为"好玩"的鲁迅图像。

随便举个微不足道的例子吧。在《看萧和"看萧的人们"》中,记录内山完造那边通知鲁迅说,萧伯纳到了上海了,正在孙夫人即宋庆龄家里吃饭,问他愿不愿意去见见。鲁迅于是写道:有这样的要我去见一见,那就见一见罢。

什么意思呢———鲁迅知道萧是大人物,鲁迅知道自己也是大人物。不去见,或赶紧去见;看得很重,或存心看轻,都没必要,都不恰当、不大方。其实鲁迅是想要见见的,又其实"特意搜寻着要去见一见的意思,倒也没有"。现在人家来了,邀请也来了,那么:有这样的要我去见一见,那就见一见罢。

这意思很深,也很浅,很率性,也很得体,他当时那么想了一想,事后这么写了一笔,很轻,很随便,用了点心思,又看不出怎样用心思,然而有这么一笔在———后来便写他去了,居然坐在那里看萧和众人吃饭,看萧怎样不熟练地使筷子夹菜———这就是我所谓的好玩,很不起眼的两句话,年轻时读到,不注意,中年后读到,我心里笑起来。

在回忆老先生的文字中,似乎女性比较地能够把握老先生"好玩"的一面。近年的出版物,密集呈现了相对真实的鲁迅,看下来,鲁迅简直随时随地对身边人、身边事在那里开玩笑。那年他送书给刚结婚的川岛,就在封面上题词道:我亲爱的一撮毛哥哥呀,请你从爱人的怀抱中汇出一只手来,接受这枯燥乏味的《中国文学史略》。那种亲昵、仁厚、淘气与得意!一个智力与感受力过剩的人,大概才会这样随时随地讲"戏话"。

我所谓的"好玩"是一种活泼而罕见的人格,我不知道用什么词语定义它,它的效果,绝不只是滑稽、好笑、可喜,它的内在的力量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读鲁迅

全文共 1037 字

+ 加入清单

打开记忆的匣子,我嗅着文人的墨香久久沉醉……与他一起放风筝,与他一起赏北方之雪……

----题记

忆风筝

风筝时节,你仰望头望天,几只寂寞的风筝在灰色的空中伶仃地飞着,风筝,不由让你心头一触。不忍忆及幼时,当年你十岁的小兄弟甚是喜欢风筝,然而在你眼里那是没出息的孩子的玩艺。那天,小兄弟独自在小屋里耐心地做着风筝。你来到小屋门前,好奇地推开那尘封已久的大门,瞬间,尘埃在光线中飞舞,你目光炯炯地望向屋内那堆杂物,咦?是什么呢?杂物后面小兄弟的风筝似乎快要完工了,最不忍看见的一幕还是出现了,你愤怒地伸手抓断风筝的支架然后掷在地上,踏扁了。心不由颤抖,你可知,当你走后,你的小兄弟感受如何?你可望见,当你走后,你的小兄弟那孤独绝望的眼神?你可听见,当你走后你的小兄弟落寞的哭泣声?我知道这件事也成为了你的一块心病。直至中年再与小兄弟谈及此事时,他早已淡忘了。你的心释然了吗?不,你的心如此沉重,是对自身的愧惭还是对那个封建社会的憎恨?我想都有吧。闭目瞑思,在那个冬天,风筝在空中孤寂地舞着,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忆北国之雪

生于江南的我,记忆里无法构想出北方雪的磅礴,奋飞。所幸在你的笔下目睹了此情此景。我看到了江南的雪的盎然生机,我看到了江南的雪在孩童手中塑成的罗汉,同时,江南的雪是短暂的,不免让人心生惋惜。但是,你说北方的雪就截然不同了。我看到了北方的雪懂得冰冷坚硬,我看到了北方的雪的蓬勃奋飞,同时,我也看到了北方的雪对寒冷环境的不屈,生命的顽强,不由让人心生敬畏,你说这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我说这雪是你的精神写照。这雪俨然是一个孤独的奔放的挑战者也正如你永远不向恶势力屈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侧耳倾听,北方的雪在寒冬舞出一曲生命赞歌。

忆百草园

百草园的欢声笑语至今久久回荡在耳畔边,动物们的奏响曲在此刻听来是如此触人心弦,一草一木都记载着那个时代的温暖。百草园是你嬉戏的乐园,你说那里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你说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冬天的百草园趣味来自于雪地捕鸟,那是一段温馨的回忆吧。我想,那对百草园的热爱也来源于对大自然热爱吧。一个懂得生活的人也必定懂得如何善待生命。眺眼望去,百草园静默在那儿,封锁着一段记忆。

良久,不能望却,与他一起放风筝,感受心重重地堕下去的感觉。与他一起赏北方的雪,那北国的雪就像他说的一样,有一种旋转升腾的 精神,让人震撼。

读着他的作品,嗅着悠悠墨看,悟懂他的无奈、执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在林志玲和言承旭,我们看到年少的自己

全文共 1232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林志玲言承旭的那一段情,总是被人惦念着。也许正因为在他们的身上有着我们年少的影子,我们才如此希望他们在一起吧。然而,时光流逝,没有人会永远不变,我们都在成长。美好的回忆也许要带点遗憾才美。

前几天的金马奖颁奖礼上,林志玲调侃王大陆:“你怎么还没长大?”王大陆指向屏幕,说:“可是我长大会变那样耶。”林志玲回身,言承旭大大的头像与她相对,情商极高的她,轻轻来了一句:“好久不见!”

四个字轻盈如水滴,却激起万千涟漪。网络上,粉丝们高呼“在一起”,林志玲还为这呼声点了赞。恰在“民意”极度高涨之时,媒体却传来言承旭与嫩模张熙恩的消息,似乎预示着他的故事已经有了新的开始……

娱乐圈里,分分合合的明星有很多,可林志玲与言承旭的这段情,让人唏嘘了十载。大家对于他们那段往昔如此纠结,还是因为言承旭和林志玲的交往,与我们自己的遭遇大体相同。

他们真的是相逢于微时。在《流星花园》开拍之前,林志玲与言承旭在同一家公司做模特,那个年纪的感情,不仅有青春年少时俊男靓女之间的自然吸引,只怕也有小角色之间互相取暖的意味。

2001年,言承旭爆红,林志玲作为言承旭的绯闻对象为大家所知晓并一度引起公众的小小敌意。敌意归敌意,林志玲很快在台湾娱乐圈站稳了一席之地。

相对于林志玲事业的一路上扬,言承旭则稍有停滞。于是,“马桶小开”邱楷泽出现在两人之间。在林志玲家人心中,这个富商似乎是更好的结婚对象。很多年之后,我们才知道,真正让她与言承旭分开的是“坠马事件”——言承旭没能第一时间给她安慰,甚至怪她没有保护好自己。

言承旭则在写真书里含蓄而不无伤感地自辩:“公主生病的时候王子在打仗,王子说他不管了,他要放下战争,要逃亡去看公主。但是战友说,外面枪林弹雨,所有人都在看你的动静,你现在去是自投罗网。王子还是逃了出去,到了公主的地方,推开门,哽咽着连对不起都说得支离破碎,他连怎么抱她是最好的姿势都弄不明白,终于跪下来大哭……”

少年每每轻别离,是因为那时候我们以为离别是暂时的?没料到这一撒手,会成为往后心中一再想要撤回的姿势?

之后,他们两人各有各的方向,但在各种专访里,能让他们一次次掉眼泪的,仍然只有对方。

可惜,一别两宽的“旧情人”却也无法再回头。对他们而言,那段感情无法再拾回,最好让它成为一座里程碑,风雪路上,每一回顾,都能抵挡些许寂寞。

终于,这一次,言承旭没有配合林志玲的回顾,新的爱情完全刷新了过往。屏幕外,无数沉湎于这段情缘里的观众,陪着林志玲一块儿寂寞了。这世上,原来没有谁是谁心中永远的“白月光”,有多少人,想起自己心里的伤?

清代词人纳兰性德说:“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这世上,唯一不会变的,大概只有“变”这件事本身。虽然情知如此,我们仍然无法节哀顺变,随遇而安。活在这珍贵的世间,总是要保留一些痴念。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个笨拙的、暴躁的、有时又无能为力、不知所措的言承旭,是我们共同的旧爱,我们沉湎于他和林志玲的那段往事,其实不过是借他们的伤痛,流下自己的泪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

全文共 1403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先生名言警句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3、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 。(鲁迅说,许广平载于《欣慰的纪念》)

4、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选自《故乡》)

5、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6、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7、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8、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9、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10、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11、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12、人类总不会寂寞,因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13、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

14、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15、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16、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鲁迅(3张)

17、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18、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19、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20、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21、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

22、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

23、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24、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25、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26、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27、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28、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29、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30、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记念刘和珍君)

31、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

32、纠缠如毒蛇,执著如冤鬼。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33、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我们何尝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34、宁可与敌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35、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36、唯独革命家,无论他生或死,都能给大家以幸福。

37、凡事总需研究,才会明白。

38、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

39、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40、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41、走上人生的路途吧。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42、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

43、谦以待人,虚以接物。

44、自由固不是钱所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45、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46、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47、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48、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49、不满足是向上的齿轮。

50、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致颜黎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梦见鲁迅作文800字

全文共 907 字

+ 加入清单

在一个梦里,我见到了鲁迅

他背对着我,身着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瘦瘦的身体透着一种慑人的气质。他的头发一根根直直地竖着,仿佛是一片茂密的森林。似乎听到了声响,鲁迅先生转过身来。他的胡须浓密极了,像极了隶书写的“一”字,皮肤黄里带白,好似大病初愈的病人般憔悴,但是精神很好,目光炯炯有神。

我之前就阅读过他的很多书籍,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朝花夕拾》。这本书主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书中追忆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

一瞬间,我似乎有千言万语想对他说。

我走上前,先是礼貌地躹了一躬,然后说:“鲁迅先生你好,我之前阅读过你的书———《朝花夕拾》,我想知道你当时是抱着一种怎样的心情来写这本书的呢?”

鲁迅回答:“当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面临许多严重威胁,封建观念深入人心,民心动摇不定,正处于灾难深重、生死存亡的非常时期。我见到了许多平民百姓被压迫的事件,感到十分心痛,我希望可以用手中的笔去与封建专制进行对抗,去唤醒黑暗中的人们。”

我又说:“那你觉得你自己是个怎样的人呢?”

鲁迅回答:“我13岁那年,祖父因涉嫌科场舞弊案被捕入狱,需要钱来打点,而父亲一病三年也需要钱,因此家道急剧衰落,以至于学费都无法筹措。家道一衰败,家族人一个个都换了个嘴脸,使我小小年纪就感受到了世态炎凉,对于封建社会的吃人罪恶,有了切身感受。这段痛苦人生经历使我迅速成长、成熟起来,我能深切体会到我的变化,这其中的许多人生选择是被逼的、无奈的。对此我并不讳言。”

我感慨地说:“《朝花夕拾》里许多事情的发生让我感到可悲,感到封建专制社会对人们的毒害至深,以及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让我感触很深。”

鲁迅突然严肃起来,说:“是的,我是根据亲身经历来写这本书的,当代社会发生了许多事让我感到痛心,每件事都体现出了当代社会平民的愚昧、麻木、迟钝和无知。唤醒人民成为了我的愿望,哪怕不能带枪上阵,我也坚信手中的笔同样有着不小的力量,去为之奋斗,正如我在《呐喊》中所写: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讲完便离开了。

这个梦里,我与鲁迅的对话不多,却给了我很多感悟和记忆,弥足珍贵。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鲁迅的烟斗_1500字

全文共 1515 字

+ 加入清单

因为鲁迅描绘的绍兴水乡乌篷船和孔乙己的茴香豆一直漂浮在我的脑海中,我便想有机会一定要去绍兴看看。

到了绍兴城,横亘在眼前的是一座风光旖旎的现代化城市。城中有水,水中浮城,鲁迅在《社戏》中走过的路如今成了一条韵味无穷的旅游线路。一场大雨把一群人拢在了一起,导游小姐撑开一把花伞把我引到了当年鲁迅躲雨的地方,我看到了鲁迅的影子兴奋地跑进雨中的样子。我逃开那把花伞,跟着鲁迅的影子跑进雨中,跑进那条仿古的现代工艺品小街,寻找着想象中的乌篷船、鲁迅的烟斗和孔乙己的雕像。雨停了,团队鱼贯而出,一无所获的我被导游小姐拉上车往下一站奔去。

在三味书屋门前,两三米宽的河沟里躺着两三只小小的乌篷船,踏上去照一张像两元钱,已经没有了鲁迅坐在上面的韵味。儿子属龙喜欢玩水,特别喜欢小船,便想为他买一只乌篷船回去,河边的小店却没有乌篷船只有写了“三味书屋”的纸扇和刻有“百草园”的镇纸。回到宾馆,大堂正中摆着一只金光闪闪的乌篷船,可惜只是一种标志不是商品。

逃离团队安排的晚餐,三轮车夫把我引到了“咸亨酒店”门前,我站在孔乙己当年站着喝酒的柜台前,要了一碟茴香豆和一碗花雕酒,喝着喝着就有了飘然若仙的感觉,后脑勺似被鲁迅那眉头紧皱的双眼盯得发烧。握住孔乙己罩着茴香豆的手留了影,帮老孔扶了扶快要掉下来的眼镜,才发现老孔只是一尊雕像。

挨个逛了几个纪念品商店,在丰富多彩的纪念品中却没有孔乙己的雕像。有两排烟斗凸现在我的眼前,我问那位同“豆腐西施”杨二嫂有些相似的服务员有没有鲁迅的烟斗?她浅浅一笑说,只有各式各样的烟斗,没有鲁迅的烟斗。鲁迅常叼在嘴上的那种烟斗没有,而其他烟斗上也没有刻上鲁迅或与鲁迅有关的文字,哪怕在作为商品的烟斗上写上“鲁迅故乡的烟斗”几个字,我也会买上一大堆在文友面前炫耀并送给他们。

有个著名女明星说过她喜欢“有点烟味的男人”,起初以为只是为某烟厂打广告,后来想想烟草可能应该是男人的一种味道。我没有吸烟的嗜好,但偶尔也抽一支,只在口腔里转转咽不下肚。但我喜欢烟斗。我眼前常常闪现出许多名人的烟斗,凡高最后一幅自画像就叼着烟斗,似在沉思;牛顿发现地心引力的功臣之一就是烟斗;爱因斯坦说过“抽烟斗能使判断力更加正确”;烟斗让斯大林在最紧要关头总能保持沉稳;烟斗陪伴了贺龙整个战争生涯;烟斗让海明威在最孤独的时候有了朋友……而鲁迅写作时烟缸与茶缸各占一边,嘴里常叼着烟斗,于是烟斗变成犀利的文字变成投枪变成一代文豪的战友。有人说过,烟斗只属于男人,而且只属于有品位的和成功的男人,因为它可以适当地凸显男人的儒雅与绅士风度。喜用烟斗的男人性格特征大致表现为:冷静、稳定、内敛、自信、沉着、不羁、谦让、较少焦虑。这些特征正是一个成熟男人必须具备的优秀品格。用烟斗不但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感悟人生的过程。一个男人只有达到一定的人生境界,才可能把握好手中的那只烟斗。鲁迅就具备这些基本性格,且很好地把握了那只烟斗。我追求能把握那只烟斗的境界,所以我喜欢烟斗。还有文人莫名其妙地比喻,也佐证了我的烟斗情结。他们说,一般的香烟是“欲望之烟”,像艳遇,一次性的消费,快餐式的味道,而且风险(尼古丁)较高;雪茄是“精神之烟”,像情人,花费巨大,配置奢侈,虽然可以在人前炫耀,但是随着最后一缕轻烟袅袅飘逝,便也曲终人散;烟斗是“理性之烟”,像妻子,一旦拥有,相伴一生。 第一次鲁迅故乡行,感受了大师故乡骨子里的那般美丽与冷静,也留下一些遗憾。没有乌篷船可以向儿子解释,没有孔乙己的雕像但有与他的合影,而没有鲁迅的烟斗却让我有些沮丧。在发展旅游经济的过程中,风景固然重要,而文化尤其神奇,有了文化风景才能活,而有了文化的商品呢?于是我一直在想鲁迅的烟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