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观《鉴史问廉》第二集《清官之念》有感【汇编19篇】

导语:《鉴史问廉》该片纵览中华民族五千年朝代演进,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视野,以"廉"为核心,以"清,勤,慎"为主题,从历史的兴衰之道中探寻廉政文化的力量,为盛世鸣警钟。下面是yjbs作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心得体会,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浏览

6400

作文

77

《鉴史问廉》观后感——以“德”促廉

全文共 1021 字

+ 加入清单

鉴史问廉》这部纪录片以丰富的史实说理,又有着浓厚的文化味道。《论语》中曾子早就说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里显然不单单说的是对自己的祖宗要慎终追远,也包括所以先贤的教导。先贤早已离我们而去,但我们仍然要谨记他们留下的谆谆教导,努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毛泽东同志说过:“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他还毫不客气地说:“如果臣下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办法治理他们,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将礼义廉耻上升到国之四维的高度,可见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传统文化和德育的作用。

《鉴史问廉之四·道德之择》观后感

《鉴史问廉》第四集《道德之择》观后感

《鉴史问廉》之兴衰之思有感

观看鉴史问廉观后感

看《鉴史问廉》观后感——思“清浊之辨”

《鉴史问廉之三·清浊之辩》观后感

做为一个人,特别是被称作“百姓父母”的官员,“修身”更是相伴一生的课程。在修身的过程中,文化的渗透的力量是巨大的。这部纪录片中讲述了很多与道德修养有关的官场经典故事,也充分证明了为官不仅要有“心存君国”的远大志向,更要眼睛向内,不断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增强抵制各种诱惑的能力。修身先正其心,心正是修身的基础。儒家思想中“廉洁、修身、勤政”的思想以及追求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早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融入了传统文化艺术的方方面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社会人们想得更多的是“争先恐后”、求功立名,局限在一种肤浅的生存状态之中,却忽略了对自身品格的修炼,更忘记了礼义廉耻这样的德行规范。就拿这部片子中妇孺皆知的“六尺巷”的故事来说吧,治世名臣张英在朝为宰相,老家的家人因宅基地问题与邻居发生争执,聚讼不休,张家人想请张英发句话搞定纠纷,但张宰相高瞻远瞩,回诗一首“千里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遂退让三尺,邻居见状深受感动,也自动退让三尺,形成了传至今天的“六尺巷”。如果放在现在,有多少官员能有如此宽广的胸怀,做到谦让在先呢?恐怕早已以权谋私,做出徇情违法的事情了。

本部纪录片中,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每一个都闪烁着智慧和道德的光芒,给人以极为有益的启迪。这不禁让人又想起至圣先师孔子在《论语》中的话: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说的是治国安邦的大道理,其实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不论是凡人还是做官服务百姓,都要以德修身,以德治家,以德促廉,德行的修养永远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自觉践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鉴史问廉》观后感

全文共 752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清和浊常常成为忠与奸、正与邪、廉与贪以及君子与小人的代名词。《清浊之辨》通过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展示在历史上的转折点上清官能臣和贪官乱臣不同的人生轨迹,剖析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的选择,向观众讲述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价值追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观看了《清浊之辨》,感触颇深。通过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告诉人们什么是清,什么是浊,在清与浊、正与邪之间到底该作出什么样的抉择?

清和浊常常形容忠与奸、正与邪、廉与贪以及君子与小人。邪不压正,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道德观中,腐败从来都是被唾弃和否定的对象。

国家的兴衰、吏治的清廉与否,不仅仅决定于高居庙堂之上的君王和各级官吏,而是需要全体国人共同的努力。

要想做到“政治清明、清廉、干部清正”,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干部清正”守住自己的节操。同时加强制度建设,真正“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样才能达到政治清明、国家安宁、和谐向上的治国目的。

看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做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我们的工作内容是平凡的、普通的,我们既是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又是直接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群众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领导者和实践者,基层工作做得好不好,会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每天我们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需要我们为群众办事公正、公平,以铜为镜,可以“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清官之念》有感

全文共 790 字

+ 加入清单

‍‍‍‍‍‍‍发生在一千年前的,关于包公掷砚的传说至今还在百姓之中口耳相传。那是在包拯期满离任端州之时,下属感念包拯的清廉,偷偷在其行李中塞了块端砚作为纪念,谁料包拯在船行江中时发现此砚,就径直将砚投进了江里。包公掷砚处后来隆起了一块陆州,就是现在的砚州岛。尽管传说不免有夸张放大的部分,但是包公的清正廉洁却依然因为这一传说的映证而更显高大而形象。当年手起砚落的情景也被匠人刻画成图画,凝固为具象,为后人瞻仰称颂。

‍‍‍‍‍‍‍包拯作为千百年来为百姓所纪念的清官代表,他的人生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这是包拯流传下来的唯一诗作,也可以看做是包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体现:为官当清正,为人当道直。无论是东汉的强项令还是清朝的张伯行,都像包拯一样,奉行着做人刚正不阿,做官刚正廉明的道德准则。他们为求公正而不畏权贵,为救百姓而据理力争,宁可一人“公罪”,不愿百姓遭殃。人们把这些青天廉吏的故事编成歌谣、写入诗篇,代代相传,借此表达对政治清明、廉洁公正的渴望。而另一方面,贪腐横行之臣则是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古往今来,国人心中一直有着深厚的“青天情结”,在清官廉吏的祈盼中寄托着对社会正义的渴望,在为民伸冤的坚持中孕育着对政治清明的向往。人们对公正清明深刻祈盼,这也是如今习总书记强力反腐的思想和社会基础。然而在当今这个信息技术空前爆炸的时代,我们面对的新鲜与进步太多,诱惑与挑战也太多,如何打好私欲与清廉这场好仗,不让心中的清泉被欲望吞噬,这个问题拷问着每个为官者的道德良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宁静的时刻翻开历史的书卷,于前人的脚步中思考未来的道路,同时我们也需要在历史的窠臼中自由舞蹈,而非被成规束缚。但是不管怎么样,都要将廉吏包拯的那句话记在心头: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鉴史问廉》第六集律令之矩心得体会

全文共 1905 字

+ 加入清单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些流行于人民群众中的口头禅,表明了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法规的尊重和敬畏。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更是阐明了言行可以自由,但一定要有礼法的约束的道理。昨夜,CCTV9播出的《鉴史问廉》第六集《律令之矩》,体现了法律的尊严和神圣。这集是给贪官的一个严重警告!前五集的《鉴史问廉》,让我们认识了许多名垂青史的能臣廉吏,这次则是让我们见识了一些遗臭万年的贪官污吏。

第一个被枭首示众的贪官:羊舌鲋。羊舌鲋在解决刑侯、雍子土地纠纷案时,贪恋雍子女儿的美色,不问是非曲直,就宣判雍子无罪,刑侯有罪。刑侯一怒之下,拔剑杀了羊舌鲋和雍子。后来,大夫韩宣子判刑侯杀人有罪,当处死,同时认为羊舌鲋因为贪婪被杀,是死有余辜,把他的尸体拉到繁华的大街上枭首示众,借以警示世人。羊舌鲋身为执法大夫,不能以身护法、执法,反而以贪坏法,卖法纵贪,终于落了个死后弃尸于市的下场,他的名字从此被钉在贪官污吏的耻辱柱上,也首创了“贪墨”一词。

第一个畏罪自杀的官员:王立。王立是当时的一个狱吏,曾被县令向上级举荐为廉洁,但在“公示期”内,有人举报王立收受囚犯家属贿赂一万六千钱,后经查明,此钱为王立妻子私下收受,王立毫不知情。但王立还是因惭愧和害怕而自杀。王立的自杀,表明了他对法律的敬畏,体现了法律的威慑力。

第一个禁“吃喝风”的官员:易三才。易三才为县令时,深恶官场迎来送往的不正之风,痛恨大吃大喝的官场做派,拟定三条禁令和一条关于过境官员乘马坐轿、饭菜供应的具体规定,以及违犯这些禁约的处罚办法,刊刻于县衙旁的石碑上,以示警示。这当是历史上的第一份“反腐宣言”。

第一个劫狱被皇帝亲手处死的官员:朱祖亮。朱祖亮的儿女亲家倚仗他的权势横行当地,被县令逮捕下狱。朱祖亮及其儿子竟然把囚犯从监狱里劫出,遭到县令弹劾。朱祖亮恶人先告状,致使皇帝错杀了县令,明白真相后的皇帝十分震怒,亲自动手,处死了朱祖亮和他的儿子。皇帝朱元璋鞭死开国元勋永嘉侯朱祖亮,证明了“反腐无禁区”,在法律面前,没有“铁帽子王”。

任何一个朝代对于贪官污吏都无法容忍,因为人民无法接受,正所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的心声是最大的服务对象,纵观历史长河,一个朝代的开始都会政治清明,因为会总结前一个朝代的教训,就如宋太祖赵匡胤就会命人将《戒石铭》(尔俸尔禄 民膏民脂 下移民虐 上天难欺)刻在全国的府衙门外,让每天从这里经过的官员明白:贪赃枉法是天理和国法都难以容忍的行为,而宋朝灭亡的时候呢?诚然被外族入侵并灭亡和自身政治体制国力发展有一定关系,但当时的一些奸臣迫害忠良,则更加促进了这种灭亡。

而运用法律手段惩治贪污腐败则成为历朝历代不容忽视的一个沿用制度,贯穿在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历史之中,见证着一个个封建王朝的兴衰成败。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在惩治贪污腐败方面都出现过科学规范的廉政立法,制定过行之有效的廉政法令,出现过许多典型的人物和事例。从秦汉到明清,法律对贪污腐败的惩处越来越严厉;而越来越严密系统的法律,也成为惩治贪腐的有力武器。不断地继承和发扬不仅在于警醒世人,也更加有利于建立一个更加政治清明的社会。《律令之矩》以历史朝代为序,从惩治贪污贿赂等相关的法律制度入手,形象、生动地梳理出中国古代廉政法制建设的主要内容,挖掘其中的经验教训。正应了那句“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当前不也正在以严厉的惩治手段打击贪污腐败吗?

以史为鉴,鉴往古今。1月13日习近平在中纪委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有媒体统计,不到3000字的讲话稿中,习近平至少14次提及“规矩”一词。他强调,“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并着重指出,“纪律是成文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不成文的纪律;纪律是刚性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自我约束的纪律。”当前,党中央正在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党中央以对腐败零容忍的态度,以“踏石有印,抓铁留痕”的气魄,用“猛药去疴、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高举党纪和国法这把达摩克斯之剑,从严治党,去除党内毒瘤,捍卫党纪,维护国法,遏制腐败,重构清正廉明的政治新常态。

1、《鉴史问廉》第一集兴衰之思心得体会

2、《鉴史问廉》第二集清浊之辨心得体会

3、《鉴史问廉》第三集清官之风心得体会

4、《鉴史问廉》第四集道德之择心得体会

5、《鉴史问廉》第五集文化之力心得体会

6、《鉴史问廉》第七集制度之重心得体会

7、《鉴史问廉》第八集千秋之评心得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鉴史问廉》观后感500字

全文共 591 字

+ 加入清单

西晋的富豪官员们为何喜欢斗富?唐朝何以从“贞观之治”演变出“安史之乱”?北宋为何从一个空前富裕的盛世消失在历史深处?

众所周知,廉政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可谓源远流长,从先秦典籍《周礼》中提出的“六廉”概念,到魏征、包拯、海瑞、张养浩、孙嘉淦等清官廉吏的不断涌现,廉政文化几乎贯穿了一部中华文明史。梳理这些丰厚的廉政文化资源,对于雷霆反腐的当下而言,不无现实意义。

和“廉政文化”相对应的就是“腐败文化”。腐败文化严重损害着党风、政风和民风,在这种情况下,以廉政文化提高官员的防腐拒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在此意义上而言,中央电视台、河南省纪委和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拍摄的《鉴史问廉》,无疑是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文化力作。如果说,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旗下的河南影视集团之前推出的电影纪录片《永远的焦裕禄》为我们呈现了一位现代“廉吏”的榜样,那么,《鉴史问廉》则深入历史的肌理,让我们从历史的镜鉴中寻找到反腐的文化力量。从这一点而言,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把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鉴史问廉》的制作和播出正当其时,它将为建设风清气正的官场新生态吹响嘹亮号角。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鉴史问廉》观后感

全文共 704 字

+ 加入清单

电视中从来不乏“演绎”和“戏说”一类的历史剧,但像《鉴史问廉》这种将多个朝代贯穿起来整体纵观,并以真实历史人物和典故为内容的纪录片还是头一次,所以一经播出就收到了许多官员干部的关注、专家学者热议、广大百姓的追捧。

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在观看之后,感悟颇深。细数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封建王朝的兴亡更替,如同一幕剧情重复,缺乏新意的戏剧,在中国大地上反复上演,一个王朝的鼎盛与辉煌,转瞬之间就化为历史陈迹。当我们站在新的历史关头回望逝去的时候,我们不仅仅只是感叹岁月的流离与无情,更重要的是在兴衰的思索中找到了历史的定律,那就是“廉则兴、贪则衰”。管不住腐败,任其泛滥,国家就有危亡之虞;遏制了腐败,国家就能长治久安,稳固而昌盛。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那么走出历史,回到现代,我们的国家走过了贫穷落后的建国初期,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改革开放,迎来了繁荣昌盛的发展中阶段,由于党长期的执政,地位变了,权力大了,于是有些人已经逐渐脱离了群众,特别是一些干部抵御不住各种诱惑,不是用手中权力为人民工作,而是用来谋求私利想方设法维护和扩大既得利益。面对这些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领导人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并以壮士断腕的魄力,猛药祛苛,狠抓开展作风建设、反对“四风”,反腐倡廉、打虎拍蝇,清除党内毒瘤,把那些贪腐的官员一个个拉下马,从严治理党风,赢得了民心,这也是以史为鉴的最好体现。

《鉴史问廉》告诉我们,历史是真实的,教训是深刻的。如何在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树立“不想腐”和“尚廉洁”的理念,努力构筑我们的“中国梦”,应该是每一个党员干部永远深思的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鉴史问廉》观后感:“清官”是一种文化的力量

全文共 397 字

+ 加入清单

众所周知,廉政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可谓源远流长。在先秦典籍《周礼》中,古人提出了“六廉”的概念,即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意思是说一个官员必须具备善良、能干、敬业、公正、守法、明辨是非等基本品格,六个方面均以“廉”为冠。千百年来,百姓对清明政治和清官廉吏的呼唤,几乎贯穿了一部中华文明史。

1月9日起,由中共河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电视台、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摄制的《鉴史问廉》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在中央9套播出后,在强势反腐深入人心的当下,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天看《鉴史问廉》,引人深思,让人清醒。要想真正做到“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干部清正”守住自己的节操。同时加强制度建设,真正“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样才能达到政治清明、国家安宁、和谐向上的治国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鉴史问廉》之清官之念观后感

全文共 3089 字

+ 加入清单

【采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郦波: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清官,是要能够给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第一个是清廉,清廉就是不贪,第二就是清正,清正就是要直,这是对上级而言的,还要敢于直谏。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 王杰:清官往往能够做到不徇私情、大义灭亲,执法如山,刚正不阿。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郦波:清官还必须清正、清洁、清明,清明在古代又叫循吏,就是指能造福一方百姓。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 王杰:也就是说清官往往代表老百姓的一种愿望,也代表了老百姓的一种民心和民意。

“强项令”董宣誓死不向公主磕头认错

【画面】2014年9月1日,根据东汉著名清官董宣的故事重新创作改编的曲剧《洛阳令》在洛阳新区歌剧院上演。

【采访】河南省曲剧团一级导演 李杰:董宣、洛阳令的形象可以说是深入民心,50年来洛阳市曲剧团换了几代演员一直在演出这出戏,可见老百姓对这个人物、对这出戏的喜欢。在今天的洛阳市东面,有一座巨大的古城遗址,东汉时期的洛阳城就在这里。

一千多年前的东汉时期,这里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但是,这里也是当时全国治安最为混乱的地区。居住在城里的皇亲国戚、豪门贵族骄横跋扈,横行街市,就连他们的奴仆也仗势欺人。

当时,朝廷一连换了好几任洛阳县令,都没有改变豪门大族横行不法的局面。最后,69岁的董宣被任命为洛阳县令。

一天,董宣率领一批衙役在洛阳街头突然围住了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刘黄出行的车队,并当场将她的一个家奴杀死。

河南省曲剧团一级导演 李杰:当时公主门禁森严,作为七品县令的董宣根本就进不去公主府,没有办法去缉拿凶犯,董宣就在公主外出游玩的时候拦住了凤驾,要求公主给个说法,公主就不干了。如果当时再放这个家奴走,那就是放虎归山。所以董宣当机立断,在公主驾前、大庭广众之下施行了他作为一个执法者的权力。

愤怒的湖阳公主立即直奔皇宫,向刘秀告状。光武帝刘秀听了姐姐的哭诉,立即派人去捉拿董宣,准备在朝廷之上将他处死。不料,董宣的一席话使事情发生了改变。

洛阳市曲剧团团长 刘联合:董宣说我在捍卫大汉的律法,这个律法是谁写的呢?万岁一想自然是寡人所写啊。

一代明君的刘秀,当场接受了董宣的意见。但考虑到自己姐姐的感受,刘秀命令董宣给湖阳公主叩头谢罪,不料,董宣断然拒绝。皇帝命令身边的武士按住董宣的头,强迫他给公主磕头认错。

然而董宣双手撑地,挺着脖子坚决不肯低头。最后,刘秀只好下令释放了这位硬脖子大臣,并赏给他30万钱。

“强项令”董宣的名声很快就传遍了全国,洛阳城的治安一夜之间好转。

这位执法如山的清官直到今天依然受到洛阳百姓的思念。几千年来,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清官廉吏,他们为官清廉、执法公正,一直受到人们的景仰。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忠于职守,报国为民,清正廉明,惩恶扬善。

张伯行只收了一棵青菜、两块豆腐

【片花】公元1709年,张伯行出任江苏巡抚,当时,江南一带官场上浮华奢靡之风盛行,行贿受贿、贪污腐败的现象是各省中最为严重的。张伯行上任之初,就写了一篇《却赠檄文》:“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通过这篇檄文,张伯行向各级官吏公开宣布谢绝一切馈赠。

张伯行的这篇短文被称为“一字诗”,很快不胫而走,成为提醒官员们为政以德的座右铭。直到今天,张伯行的“一字诗”还被人们记着,成为砥砺道德、提高修养的格言警句。

【采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 王子今:“贪腐”就容易出很多的事情,本来要依法给一个人治罪,但是他给官员塞了钱,这个人就可以脱罪,法的公信力就没有了,整个社会风气就败坏了,所以历代的百姓都尊崇清官。

【解说】两年后,江苏发生辛卯科场案,由于牵涉出了两江总督噶礼,案子迟迟没有结果,张伯行愤而上奏弹劾噶礼。不料,嘠礼却串通同伙上疏诬告张伯行。督抚互相弹劾的故事,一时间成为轰动朝廷的奇闻。江南是朝廷的钱袋子,为了维护地方稳定,康熙皇帝不得不下令将张伯行和噶礼同时解职。

据史书记载,扬州百姓听到张伯行被免职的消息之后悲愤异常,哭声震动了整个扬州城。第二天,扬州的老百姓拥到张伯行的住处,为他送行,人们知道张伯行一向清廉,从来不接受礼物,就带来水果和蔬菜。张伯行婉言谢绝,百姓们哭道:“公在任,止饮江南一杯水;今将去,无却子民一点心!”

【采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郦波:君在此,只饮江南一杯水呀,在我们江南做官,喝了江南的水,什么都没拿,现在君要走了,多少要带上百姓的一片心啊,所以最后老百姓送的东西张伯行只收了一棵青菜、两块豆腐,一清二白。

“海瑞买肉”怎么成了轰动性新闻

【解说】公元1558年,担任福建南平县教谕的海瑞接到吏部公文,去浙江淳安担任知县。

据史书记载,海瑞来到淳安县之后就公开宣布,从今以后所有衙门的陋规一概废除,正税之外的火耗等所有杂派一律不准征收,所有除朝廷俸禄之外的钱也不能拿。

在县衙其他官吏们惊讶的注视下,海瑞一家搬入了县衙,每天海瑞的妻子亲自下厨做饭,老仆上山砍柴,海瑞在县衙里开辟了一片菜地,浇水施肥。他和家人每天吃着青菜豆腐,平时不升堂时就穿着自己仅有的几件破衣服。

【采访】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毛佩琦:海瑞和母亲一起生活,母亲过生日,海瑞买了二斤肉。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郦波:海大人居然买肉了,这事儿当时闽浙总督胡宗宪都知道了。

历史学者、清华大学博士后张宏杰:胡宗宪在一次全省的会议上对大家说,海瑞居然买了二斤肉,“海瑞买肉”成了一个轰动性的新闻,这就证明他们全家平时根本吃不起肉。

【解说】海瑞废除苛捐杂税,仅淳安县用来支应县衙各项开支和招待费的税收,就从原先的每年白银一万多两下降到每年九百两左右,百姓们的负担大大减轻。而刚刚开始自己职业生涯的海瑞,也在浙江迅速地声名鹊起,成为远近闻名的清官。

中国人“清官情结”背后的廉洁渴盼

【解说】公元1570年,海瑞被任命为应天巡抚,前往苏州就职。

史书记载,海瑞担任应天巡抚的消息公布之后,当地许多官员如临大敌,一些平日贪污受贿的官员甚至自动离职逃跑。大户人家纷纷把朱漆大门改漆黑色,出门就穿上一件打满补丁的破旧衣服,以符合朝廷法律的规定。

海瑞的到来,受到了百姓们的热烈欢迎。但是,大半年之后,海瑞就被调走了。

【采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郦波:因为海瑞当初在江南的时候打击豪强,包括清丈田亩,反垄断的时候触动了江南大地主阶级的利益。

毛佩琦:海瑞的做法,当然得罪了这些权贵,他们就弹劾海瑞,海瑞被迫罢官。

【解说】十多年后,海瑞在南京担任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个职务,南京吏部侍郎。此时的海瑞,已经成为万民膜拜的青天,每天都有从全国各地走过来一睹清官风采的民众。

公元1587年,海瑞在南京病逝。万历皇帝下诏在南京、北京为海瑞举行公祭,同时派遣官员护送海瑞灵柩回乡并督造墓园。明史记载,海瑞的死讯传出后,南京的百姓悲痛不已,纷纷歇业悼念海瑞。当海瑞的灵柩用船往家乡运的时候,披麻戴孝、祭奠哭拜的人站满了两岸,绵延百里不绝。

古往今来,蕴藏在中国人心中深厚的“青天情结”,不仅反映了人们对清官的敬慕心情,也折射着人们对清明政治和社会正义的强烈期盼。

【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 卜宪群:“清官情结”是我国历史上广大人民群众对廉洁政治的一种渴望、一种盼望,它有它的合理性,有它的社会基础、思想文化基础。

【解说】今天,以包公为代表的青天形象,依然存在于舞台和电影电视等大众传媒上。以清官为题材的影视剧等文艺作品,仍然受到最广大中国人的喜爱和追捧,这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伟大文明的民族对清廉以及正义的不懈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鉴史问廉》观后感

全文共 1563 字

+ 加入清单

今晚,我早早打开电视,调到CCTV9,守候在荧屏前,一如当年第一次单独与心仪的女孩约会般,有点兴奋,有点期待,还有点忐忑--不知今夜又有什么精彩的故事呈现?!晚8点,《鉴史问廉》第二集《清官之念》如约而至。片头的制作依旧那么精美,故事更是感人至深,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随着荧屏上包拯的出现,这首歌自然地回荡在我耳边。包公掷砚,表现了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为民情怀;铡美案,表现了他不畏权贵、执法如山的刚正;包公立下的家训,则表现了他治家严谨的家风。儒家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包拯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证。可是历史上的真相却颠覆了包公的传统“形象”--真正的包公面庞白皙,博物馆收藏有包公同时代人为他画的像,有图有真相。但不要责怪民众“篡改”历史,“黑脸的包公,白脸的曹操”,黑脸是清正廉洁的象征,表达了民众对公平公正、一心为民、执法不阿的期待和向往。包青天是清廉和正义的化身。

中国的福尔摩斯狄仁杰更是断案如神、执法廉明、刚正不阿的典范,为维护法律的尊严,他敢于顶撞皇帝,据理力争。一生断案无数,拯救无辜百姓无数。活着,百姓建生祠供奉他,死后,更是尊享皇帝废朝三日,感叹“朝廷空也”的哀荣。

那个小小的芝麻官洛阳令董宣,是“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典范。为此,他胆敢杀公主的人,不给皇帝面子,宁死不向公主认错,赢得了“强项令”的美誉。

天下第一清官海瑞,无论到哪做官,都让当地的贪官如临大敌,虽最终被罢免,却迎来了如潮的民众争相一睹其尊容。死后灵柩回乡,沿途百姓为之披麻戴孝者绵延百里而不绝……

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一个个清官的故事,感动着观众,震撼着观众的心灵。25年前,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读了《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深受感动,挥毫写下了“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 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深深表达了习近平对焦裕禄这位“好官”的崇敬之情和他自己爱民为民、责任担当的坚定情怀。何为好官?答案不一而足,但好官必是“两袖清风来去”的清官无疑。清官的核心是清正、清廉、清明,心中装有百姓。

去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三严三实”,要求领导干部“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仍旧体现了他的“清官”情怀。纵观十八大落马的官员,原因虽各有不同,但细分析之,不难看出,落马官员无一不是在“三严三实”上放松要求,在腐化堕落、追求个人享乐的过程中,贪心渐起,丢掉了清廉,最终把总书记“三严三实”的告诫抛之脑后。导致锒铛入狱,追悔不已;为了让官员做“清官”,习近平曾多次告诫干部:“心无百姓莫为官”。在山东调研时,他念了这样一幅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他语重心长地对当地干部说:“封建时代的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去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谆谆告诫青年学子“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做官”。心中装着人民,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为民众谋福祉,当是这个时代领导干部的最强音。因为,我们党是最清廉的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以史为鉴,鉴往古今”,当深明 “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则明,廉则威”的道理,当代的领导干部应该以历史上的清官为榜样,学习他们,超越他们,以清廉之身,取信于民,服务于民。角!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党员《鉴史问廉》观后感

全文共 1074 字

+ 加入清单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最近,观看了大型历史文化记录片《鉴史问廉》,这种体会更加深刻,历史就是一面逼真的镜子,历朝历代的兴衰,都遵守着特定的发展规律,而官员的廉政又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作为领导干部,确实应该以史为鉴,敬畏历史,学习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

一、以历史为镜子,可知群众心中永远有杆称。通过观看《鉴史问廉》,我们发现民间有许多群众自编的反映贪官污吏的戏剧、民谣等,这充分说明了群众对腐败的痛恨。包拯不持一砚归、强项令董宣据理力争,这些一身正气、 一身硬骨头的清官早已在人们心中立下不朽的丰碑。在贪与廉、清与浊上辨明大是大非,我们人民群众的眼睛是如此雪亮。历史清楚地告知我们,国家的兴衰、吏治的清廉与否,与我们各级官吏的作风具有最直接的关系。

二、以廉吏为楷模,对照改正自己的作风。包拯有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诗的大概意思是,清心是治国的根本,正直是做人的大道。只要你是一棵参天之木,最后总会成为国家的栋梁。包拯以其清正、清廉、清明的一生为这首诗做了最好的诠释,赢得了“包青天”的美誉。海瑞是浑身是胆、一身硬骨,他对国之忠心几乎无人能及。向皇上上疏时,他已做好死的准备,坐在为自己准备的棺材旁他一脸坦然。为官的海瑞生活极其清贫,生活极其朴素,去世时家徒四壁,自发送葬的群众伍绵延百里。包拯和海瑞这样的清官将世世代代活在人们的心里。作为领导干部,我们更应当自觉地以这些清廉的楷模为榜样,抓紧改掉自己的那些坏心态、坏习惯、坏作风,安心工作,实实在在地做些对人民群众有益的工作。

三、以共产党人的艰苦创业为佳话,立足岗位认真干好本职工作。奢是祸胎,奢是坏兆——奢必将引起腐败,腐败必将失掉人心,失掉民心,必将亡国。从我们共产党的历史可知史,从建党之初,我们党就继承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等,建国后我们还有鞍钢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等,这些都是共产党人在执政条件下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生动体现。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由于我们党长期执政,地位变了,权力大了,有些人逐渐脱离群众,出现一些干部抵御不住各种诱惑,不是用手中权力为人民工作,而是用来谋求私利想方设法维护和扩大既得利益。因此,我们应当弘扬共产党人艰苦创业的优秀精神,以其为佳话,自觉遵守“八项规定”,切实反对“四风”,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立足本职岗位,干好本职工作,从而无愧于党组织、无愧于人民群众、无愧于时代对我们的信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观《鉴史问廉》心得体会

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国家反腐,我们每一个公民都义不容辞,作为一名党员更应该起好一名中共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坚守住党的原则,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住自己的政治立场。当下,我们国家的反腐方式大多还停留于“事后追查”,而缺乏未雨绸缪的制度化预防,而这也正是我们反腐的制度软肋。目前,习主席,大力加强反腐工作,国家一步步对于此等反腐行径进行大步改革,并一步一步推进和加强官员财产申报和公示的立法工作,坚决用行动扫除政法领域的腐败现象。

何为廉?似乎这不应该是一个问题,通俗讲是官员“不贪不占不谋私”,于百姓讲太笼统、不够具体,通过观看《鉴史问廉》可以窥见融进我们中华民族骨子里、渗透到血液里、被我们认可、践行、传承的廉文化。它是北宋李沆祠堂高悬的“旋马家声”告诫子孙莫恋奢侈生活;它是清代清天包拯“不持一砚归”、“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的品行和志向;它是中国唐朝福尔莫斯狄仁杰“断案如神、秉公执法”的清官能吏形象;它是汉代小小洛阳令董宣“不畏强权冒死捍卫律法”的大无畏;它是清代张伯行“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的庄重宣言;它是明朝海瑞“推清丈、平赋税,屡平冤假错案”的青天美誉……

他们是闪耀在历史长河中的鲜亮符号;是存在于世代百姓心中不能忘却的记忆;是一个个贯穿历史长篇的明珠;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廉洁文化宝库;是激励一代代华夏子孙开拓进取、缔造时代的精神支撑……

兴衰之思、清官之念、清官之辩、道德之择……从中我们看到了他们身上共有的鲜明特征:忠于职守、报国为民、清正廉洁、惩恶扬善。

1、《鉴史问廉》第七集制度之重心得体会

2、观鉴史问廉第八集心得体会

3、《鉴史问廉》第四集道德之择心得体会

4、《鉴史问廉》第六集律令之矩心得体会

5、《鉴史问廉》之兴衰之思有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鉴史问廉》观后感

全文共 2356 字

+ 加入清单

古人云“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鉴史问廉》以“廉”为核心,以“清、勤、慎”为主题,揭示廉则兴、贪则衰的治国之道,弘扬不畏强权、公正执法的优良传统,树立激浊扬清、追求正义的价值取向,推崇克己修身、廉洁奉公的道德人格,为我们提供了一部研究和借鉴历史的教科书。在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重拳惩治腐败,强势反腐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鉴史问廉》更加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给予我们更多的警示与告诫。

一、要以廉为本,轻名利,讲操守,提高自身修养

我国自古以来,各个阶层和各个朝代均高度注重以道德引导官员,提倡以德为先、以廉为本。当前,要实现“政治清明、政府清廉”,首要前提是“干部清正”,党员干部要守住自己的节操,努力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要怀修养之心,提高思想境界。我国历来有注重自省和个人修养的传统,强调“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清朝大臣张英和其子张廷玉“父子宰相”留下的“六尺巷”的故事,是为官者克己修身崇德重礼的见证。当前,党员干部要以“慎独”的精神要求自己,始终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借鉴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通过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磨砺,将党和人民以及社会长期形成的政治原则、道德律令转化为自己的内心信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树浩然正气,扬昂扬锐气。

要怀淡泊之心,正确对待名利地位。不追求名利地位才能志趣高洁,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才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独立人格,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襟才造就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以淡泊之心对待个人名利和职位升迁,甘于吃苦,不计得失,谋事而不谋利,奉献而不索取,以国家的发展和人民利益的实现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而不以个人进退荣辱为怀。

要怀律己之心,抵制各种诱惑。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是严于律己的典范,东汉时,杨震举荐的官员王密为报推举之恩,夜晚拜访杨震并奉上黄金,杨震连连拒绝。王密以为他怕人看见,有损名声,便说:“暮夜无知者。”杨震愤然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把黄金扔给王密。在当今,面对纷繁复杂的客观环境和社会思想、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的新形势,党员干部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强化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慎独慎行,择善而交,自觉清除和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始终做到一尘不染、两袖清风。

二、要以廉为纲,重勤政,求实效,切实转变党风政风

宋代的吕祖谦在《官篇》中指出:“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这里将“清廉”列为官德之首。可见,“廉”是为官从政者最起码的政治要求和道德价值取向。党员干部要以廉为纲,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切实转变党风政风。

要突出勤政爱民,心系群众。用心爱民,才会得民心。李世民崇尚“恭俭爱民”,才开创了大唐王朝的鼎盛繁荣;焦裕禄、孔繁森为民鞠躬尽瘁,才受到广大群众的深情爱戴。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脚踏实地深入群众,依靠群众,关切民之疾苦,体察民之忧患,排解民之急难,自觉地为民尽责、为党分忧,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要突出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千百年来人民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治国理政的重要结论。政府办公室承担着市政府各项方针政策出台前的调研、参谋和决策部署的督促落实工作,直接影响政令畅通与政府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四大一高”战略的深入推进,要深入实际察实情,强化调研理清思路,为决策提供参考;要围绕决策督实事,善于协调抓督查,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要提高效率讲质量,主动服务求实效,切实提升政府执行力。

要突出廉洁从政,秉公用权。历史上,包拯、狄仁杰、海瑞、于成龙等人物公平正义、政治清廉,获得百姓赞誉。党员干部要牢记“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的宗旨,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正确处理好亲情与党性的关系,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公私分明,决不能把权力变成以权谋私、假公济私的工具。

三、要以廉为帜,重品行,作表率,引领良好社会风气

党风政风影响社会风气,党风政风清明则民风淳厚。孔子云“政者,正也,子帅以正,熟敢不正”。党员干部应该成为社会的“正能量之源”,以正直清廉、施政以德、忠于职守为社会作出表率,成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引领者和先行者。

要带头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的价值取向,必将走向衰亡,这是历史规律和社会真理。秦始皇千秋万代的帝国梦因“奢”至于二世,西晋在“斗富”成风中毁灭,南宋因搜刮民力建奢侈建筑“艮岳”而土崩瓦解。因此,党员干部应当牢固树立“以勤俭节约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观念,带头增强节俭意识,并把它体现在生活细节上,落实到工作实践中,杜绝讲排场、比阔气、挥霍浪费,杜绝安逸享受、因奢入腐、损公肥私。党员干部带头克勤克俭,清正廉洁将蔚然成风。

要带头做恪守诚信的典范。要以实际行动践行“明理诚信、善做善成”的三门峡精神,把诚信的外在道德约束内化为自己的品德素养和人格魅力,珍惜诚信声誉,维护诚信形象,践行诚信美德,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光明磊落、坦坦荡荡,促进诚信成为一种时代风尚和普遍自觉。

要带头塑造简约务实形象。要严格落实“八项规定”,各项调研活动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倾听群众真切的声音。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把时间精力用在攻坚克难,促进事业发展上。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简约务实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努力开创办公室工作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创新开放、富裕文明、平安和谐、生态宜居三门峡贡献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观看《鉴史问廉》第五集:穿越历史的文化之力

全文共 7238 字

+ 加入清单

【编者按】2015年1月9日起,由河南省纪委、中央电视台、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摄制的八集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9)黄金时段播出。即日起,本网同步刊发该片脚本,以飨广大网友。

1月13日晚,该片将播出第五集《文化之力》。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廉洁、修身、勤政的思想以及追求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早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融入了传统文化艺术的方方面面。文化的力量历久而弥新。穿越历史的风雨,蕴含在文化深处的巨大能量直到今天还在激励着人们。

本集将通过剖析《诗经》、《七品芝麻官》、《窦娥冤》、《岳阳楼记》等经典艺术作品及其背后的人物和故事,从戏曲、小说、绘画、建筑、楹联等传统文化形式和典型作品中展示廉政建设的作用和力量。

【片花】公元前484年,孔子结束了周游列国的生活,回到故乡鲁国。

回到鲁国后,鲁哀公问孔子:“请问怎样才能把政事治理好?”孔子说:“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正矣”,意思是说,国家的管理者行得端、做得正,百姓就会跟着走正道。

几千年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无数儒家文人士大夫的不懈追求,也是为官从政者一生戮力奋斗的终极目标。几千年来,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弘扬,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古代,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这其中的廉洁、修身、勤政的思想以及追求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早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融入了传统文化艺术的方方面面。

在漫长的历史中,人们通过文化艺术颂扬光明与希望,鞭笞黑暗与腐朽,彰显着中国人对清廉与正义的不懈追求。这种蕴含在文化深处的巨大能量,直到今天还在激励着人们。

【解说】河北省河间市诗经村乡,被人们称为“诗经文化”发祥地。我们今天看到的《诗经》版本,就是汉代大儒、毛苌叔侄在这里注释传授而来,这里因此得名“诗经村”。在这里,《诗经》在乡间村民中备受推崇。

两千年前源于中原大地的《诗经》,直到今天仍然深深地扎根在这片土地上。这中间有着怎样的文化密码呢?

【采访】中国先秦史学会原副会长蔡运章: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就是《诗经》全篇它表达的都是正音,包括为官要清正,为官要廉洁,像《硕鼠》这些都是对于贪官的鞭挞。

【解说】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保留了大量的民间诗歌。在《诗经》中的《硕鼠》一诗中,百姓们将搜刮赋敛无度的统治者比喻成贪婪可憎的大田鼠,编成歌谣抨击,直到今天这首诗还被人们所熟知。

回望大地,我们不难发现,在从古到今的诗歌、歌谣、对联等民间文化中,讽刺鞭挞贪官污吏与赞美清官廉吏从来都是并行不悖的。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和生命力。

张满堂,河南省宝丰县马街村村民,他的一个头衔是马街说书研究会会长。为了守护好马街这个曲艺家园,传承好这个原生态的民间艺术,十多年来,这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带着摄像机,奔走10万多公里,四处收集民间曲艺节目。

在有着“中国曲艺之乡”的宝丰县,700余年来,始终保留着“颂廉诛贪”的文化传统。《包青天》、《清明烈》等50余部传统历史曲目,一直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优秀节目,人们在经久不衰的传唱中,表达着自己对清明政治以及社会公正的期盼和向往。

和张满堂一样,广阔的乡间也是河南省鹤壁市豫剧团常年活动的地方。这是剧团今年以来的第100场下乡演出了,和每一次下乡演出时一样,一路上金不换团长在认真地给演员们讲演出的细节和注意事项。

近些年在政府的支持下,剧团有了文化下乡的流动舞台车,告别了当初“大地做舞台,天空当幕帘”的艰难时光。但是老百姓对传统戏曲的热爱始终没变,人们心中对戏曲形象中的七品芝麻官的角色寄托始终没变。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一句经典的台词,因为有了对公平和正义的诉求,就有了穿越时空的力量。1979年,一部戏曲电影风靡了整个中国,这部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根据豫剧《七品芝麻官》改编的电影,成为当时中国人一道精致的文化大餐。

当时剧中扮演七品芝麻官的豫剧表演艺术家牛得草,正是如今鹤壁豫剧团团长金不换的恩师。为什么一个小小芝麻官的角色,能够成就两代艺术家?为什么根据豫剧这个地方性戏剧改编的戏曲电影,会在中国人心中引起强烈的共鸣呢?

【采访】河南省鹤壁市豫剧团团长、表演艺术家金不换:

所以它已经是扎根在几代人的心目当中,到现在,小孩们提起了《七品芝麻官》,他都知道是谁演的,已经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人的心目当中,很难以被他忘掉,这就叫演活了。

【采访】南京大学教授董健:

因为中国的传统戏喜欢通过讽刺幽默,而不是正面的悲剧,因为一些黑暗的反动势力,是不怕老百姓哭,而怕老百姓笑的。

【解说】在奸臣当道的时候,人们敢怒不敢言,无法反抗像严嵩这样的大贪官,只能牢牢记住贪官的恶行。严嵩倒台之后,民间艺人们编排出了《七品芝麻官》这样的故事,来表达人们对贪腐的愤怒。民间流传的这位正直、机智的唐知县与严嵩亲戚斗智斗勇的故事,寄托了人们对公平正义和清官的向往。

【采访】南京大学教授董健:

“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话老百姓听来还是很顺的,这是一种为民请命,典型的为民请命,为民请命就是为民作主。

【采访】河南省鹤壁市豫剧团团长、表演艺术家金不换:

所以说现在是老百姓希望这样的官员多多出现,所以演了《七品芝麻官》,它不但让群众受到教育,现在我们的干部也受到教育,七品芝麻官、包青天都是一面镜子。

【解说】和《七品芝麻官》一样,另一个由戏曲而改编成的电影剧目《窦娥冤》,同样也向人们传达着这种公平和正义的力量。不同的是,《窦娥冤》的传唱历史更加悠久,影响也更加深远。

《窦娥冤》是关汉卿最有名的代表作,它被称为中国十大悲剧之一。在当代中国的戏曲舞台上,《窦娥冤》先后被改编成八十多个地方戏上演。

在中国人的意识中,“窦娥”已经成为冤屈的代名词。在元代的戏曲和小说中,像《窦娥冤》这样类似题材的作品非常多。在元杂剧中,贪官污吏、地痞流氓成了主要角色,而贪赃枉法这些反映社会不公的故事,则成了大部分元代杂剧的主要情节。

【采访】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元史研究会会长李治安:

他们可以说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自然有这方面的诉求,现实上得不到展现,就通过这种戏剧的形式,在关汉卿的《窦娥冤》中间得到一种展现。

【采访】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刘祯:

元杂剧,元代的戏曲作品,出现大量的批判社会,揭露现实的作品,那么它确实是,元代社会现实的一种折射。

【解说】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元朝的腐败在中国历史上非常严重。元代赋税繁重,官吏贪赃成风,呈恶性发展态势。

到了元末,官吏贪腐进一步恶性发展。他们敲诈勒索名目繁多,不仅办事要靠钱打通关节,逢年过节、迎来送往也成为搜刮敛财的借口,甚至连皇帝派来颁布旨意的使臣都会向地方官索贿。

最终,这个严重腐败的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不到一百年,就被农民起义的烈火吞噬。

正是看到了这样的社会现实,感受到了官场的黑暗和污浊,于是,元代剧作家们在剧本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官吏形象,来揭露当时吏治的腐败,以及人们对清明政治的向往。

宋元“说话”技艺发展到明代后期,逐渐被说书所代替,随着市民阶层的出现,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进入了高峰期。冯梦龙是今天最有影响的明代作家之一,他创作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被后世称为“三言”。“三言”从多个角度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成为明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在“三言”中,有许多断案和清官的故事,它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对公平正义和清廉政治的向往。包公以及南宋著名的贪官贾似道的故事,也出现在了冯梦龙的笔下,成为“三言”众多短篇故事中的精彩篇章。

【采访】苏州市冯梦龙研究会副会长侯楷炜:

他那些文学当时讲起来是吃不香的,不但吃不香,而且要受到当时统治阶级的压制的,所以他接触的都是最基层的,最大众化的。

【解说】崇祯7年,61岁的冯梦龙来到荒僻的山区小县福建寿宁任知县。

冯梦龙初到寿宁,见到的是一片破败景象。冯梦龙知道,在一个贫穷而又偏僻的山区小县做官很难有显著的政绩。

尽管如此,他还是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据《寿宁待志》记载,上任之后,冯梦龙在县里筑城墙、建谯楼、设司更、办学堂,为寿宁的老百姓办了很多实事。

因为敬佩前任县令戴镗,冯梦龙在县衙修建了“戴清亭”,并写了这样一首诗:“地僻人难到,山多云易生。老梅标冷趣,我与尔同清”。这首诗实际上是冯梦龙的自我表白,他希望自己也能像戴镗一样,做一个清明廉洁的地方官。

冯梦龙在寿宁担任县令的四年间,本着“治官如治家,一念爱民如爱子”的为官理念,得到了“遇民以恩”的赞誉。在如今的寿宁,人们不仅编排出了很多戏曲剧目来纪念冯梦龙,而且还把他的形象供奉在了文庙,虔诚地祭拜。

【采访】福建寿宁县文联主席李安:

应该讲他到寿宁来的时候,正是晚明时期,社会是动荡,到处都是烽烟四起,朝廷也是非常的腐败,他是在这种背景下来到寿宁担任知县。

【采访】原寿宁地方志委员会主任黄立云:

百姓们对他念念不忘,哪怕是已经过了三百多年了,还把他当成神一样来供奉他,把他称之为神了,因为他做了对百姓非常有益的事情,所以人们就以这种办法来回报他。

【解说】清代著名文学家和书画家郑板桥,有着和冯梦龙相似的人生经历。位于江苏兴化市区这座小小的院落,就是郑板桥的故居。晚年辞官回乡的郑板桥,在这里走过了人生的最后岁月。

“扬州八怪”之首的郑板桥不仅以诗书画闻名于世,更以为官清廉、勤政爱民而被地方上的百姓所铭记。在山东潍县出任知县时,郑板桥曾经写下了这样一首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的人生和宦海生涯历经坎坷,但是郑板桥并没有改变自己为官处世的准则。他曾经作了一首名为《竹石》的诗勉励自己:“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善于画竹的郑板桥一生喜爱竹子,在他看来,宁折不弯的竹子是自己清廉和操守的象征。对今天的人们来说,“板桥竹风”已经成为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一个象征。

【采访】河南大学副教授展龙:

那么他为什么喜欢画竹,因为竹子那种宁折不屈,空心如玉的品格,恰恰符合或者契合于郑板桥清正廉洁的内心。所以说板桥竹风已经成为,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一个重要的象征。

【采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

他见惯过浮华,也了解过贫苦,在这时候他选择的是站在百姓的立场上,站在这个出发点上,体现自己文人狷介高格的一面。

【解说】除了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意境中,梅花、兰花、菊花也受到的偏爱,它们被称为“四君子”。梅、兰、竹、菊是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古代诗画中最常见的题材,人们常用梅兰竹菊这“四君子”来象征文人士大夫的清高品德,和为官者的廉洁清勤。

除了戏曲、小说、绘画等,在中国古代的建筑、对联等文化中,我们也能感受历史深处的浩然正气,体会积淀在传统文化中的力量与正义、清廉与操守。

在河南内乡县衙,这里大量的楹联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在县衙三省堂挂着这样一副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来到县衙的人们都会在这里驻足观看,细细地思考其中的微言大义,体味道德文化的厚重力量。

【采访】内乡县衙博物馆馆长王晓杰:

这幅楹联是清康熙十九年,我们内乡的知县高以永所撰写的,他到内乡之后,看到我们内乡经济很箫条这种场面,他自己感觉到责任重大,撰写了我们现在三省堂所悬挂的这幅对联。

【采访】中国先秦史学会原副会长蔡运章:

内乡县衙的这幅对联,其实它是中国古代民本主义思想的典型反映,楹联文化它事实唱的都是正气歌,都是正面地引导激励人们向前进,它对那种贪腐、动乱,或者社会邪恶事实是一种鞭挞。

【解说】据清康熙《内乡县志》等志书记载,康熙十八年,高以永出任内乡知县,由于常年战争,百姓或死于战火,或逃亡他乡,内乡县内土地荒芜,人烟稀少。高以永刚一到任,就开始赈济灾民,向流民提供种子耕牛,组织他们返乡开荒,六年内不收赋税。

《内乡县志》记载,在高以永的努力下,数年之内开垦荒地40多万亩,百姓家有蓄积,全县社会安定,民风淳厚。当高以永离任的时候,百姓们自发在县衙前为他立碑,以示感念。

高以永为官一共十一年,他在任上勤于政事,生活清苦。最后离任时,全部财产只有随身的衣服和几本书。

河南省伊川县许营村,北宋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就安葬在这里。每天,70多岁的范钦忠老人都会出现在这个叫做范园的地方。作为范仲淹后人,他已经在这里守了20多年墓了。

这里地处偏僻,平时很少有人光顾。今年82岁的范章老人,无疑算是光顾范园最多的一位客人了。作为范仲淹第28代孙,他正在找民间的画家帮忙,绘制范仲淹的生平事迹,计划在范园增设一个叫“忧乐亭”的景点。

与范园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千里之外的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一座亭台楼阁盛名远播,缘于范仲淹的一篇千古名文。

但是,没有多少人知道,这篇文章是范仲淹在距岳阳楼千里之外的河南邓州写的。一生没有去过岳阳楼的范仲淹为什么会写这样一篇文章,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机缘巧合?

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范仲淹一生的仕途浮沉始终与百姓疾苦有关。

公元1043年,宋朝对夏战争惨败,积累已久的社会矛盾被迅速点燃,整个国家民变和兵变四起。范仲淹奉诏调入京城开封,在宋仁宗的支持下,以整肃吏治为核心的改革“庆历新政”开始了。

范仲淹亲自审查各路监司的名册,发现不称职者,便从名册上一笔勾掉。枢密副使富弼对范仲淹说:“您一笔勾掉很容易,但是这一笔之下可要使他一家人痛哭呀!”范仲淹回答说:“让一家人哭总比让一个地方的老百姓哭要好吧!”

在范仲淹的严格考核下,一大批尸位素餐的寄生虫和贪官污吏被除了名,一批干才能员被提拔到重要岗位,国家开始有了起色。

【采访】北京大学教授中国范仲淹文化研究会会长范国强: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庆历新政实施以后,无论在官场还是在社会都起了很大的变化,在官场广开言路,真正实施了北宋的君臣共治,大家来提建设性的意见,提错没关系。

【采访】复旦大学历史学系讲师 姜鹏:

很多时候改革的时候我们注意,我们今天认为它不合理的很多制度,需要改的制度,可能当它在被制定出来的时候 ,在之前的一段时间里面,它是真的起到过作用的。

【采访】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王杰:

范仲淹的庆历改革,可以说他的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要裁减冗员,精减机构,但是他的这种做法,可以说触动了当时官僚阶层的利益。

【解说】最终,这场革除弊政的改革失败了。范仲淹被解除了参知政事的职务,贬官到陕西彬州。此时,范仲淹已近五十八岁。边塞的严寒威胁着他的健康,他被允许移到稍暖的河南邓州做知州。

公元1046年9月的一天,范仲淹收到了他的朋友、被贬官到湖南岳阳的滕子京送来的一幅《洞庭晚秋图》。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作记。

面对这幅气势磅礴的巨幅山水画,范仲淹难掩心中的激情,在触景抒情之外,他将自己多年政治生涯的思考,熔铸在这篇题记之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最终范仲淹写下了这句为国家前途命运担忧,寄托着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的千古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不仅浓缩了范仲淹一生的人格境界和政治理想,也成为有良知、有抱负的士大夫们的追求。

【采访】复旦大学历史学系讲师姜鹏:

宋代是士大夫政治主体意识高涨的一个时代,朱熹说这样的一种精神风貌,是范仲淹带来的,就是一种敢于以天下为己任的这样一种精神。

【采访】北京大学教授中国范仲淹文化研究会会长范国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千古绝唱,范公的先忧后乐,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解说】在邓州,当年由范仲淹兴建并写下《岳阳楼记》的花洲书院,已成为邓州人最为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范仲淹清正廉洁的人格魅力以及“忧乐”思想,已经深深地沉淀在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

【解说】北京天安门前的这对汉白玉华表,已经静静地在这里矗立了五个多世纪。在这对华表上人们看到了时间的痕迹,更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凝重与深邃。

今天,华表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相传在上古尧舜时代,人们会在交通要道和公共建筑旁边树立一个木柱,作为识别道路的标志。行人还可以在上面刻写意见,这就是后来华表的由来。

【采访】上海市委党校教授:

古代这个诽谤的意思就是指可以议论是非,可以提供自己的批评意见,对官员可以提供一种监督。

【采访】厦门大学教授傅小凡:

就像现在有留言箱,比如说什么市长留言,校长留言,专门反映民情的。

【解说】随着历史的演进,“谤木”逐渐被石质的华表所取代。它承担的收集、反映民意的作用逐渐消失了。但是,人们一直没有忘记华表所具有的象征意义,那就是它象征着百姓对官员和皇帝的批评。

【采访】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王杰:

在华表上老百姓的建言也被这种云龙文,各种形式的东西所代替,但是它所表现的象征意义仍然没有消失,它仍然反映着老百姓对清廉政府的一个向往。

【采访】中国先秦史学会原副会长蔡运章:

华表从远古社会的图腾神物到尧舜时期的谤木,一直到我们现在天安门前树立的华表,事实上它现在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或者说中华民族文化的标识,在人民的心目中具有非常神圣的地位。

【解说】历史是天下苍生书写的。每一种文化符号的背后,都有对现实的警示与告诫。穿越历史的风雨,人们感受到了历史深处传递出来的声音。走过时间的长河,文化的力量历久而弥新。

在中国历史上,文化的力量影响造就出了一代代以天下为己任的清官廉吏。无论是处江湖之远还是居庙堂之高,他们始终胸怀天下黎民百姓,丰富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彰显着文化的力量和正气。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如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产生着无以伦比的动力和源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党员干部《鉴史问廉》观后感

全文共 2848 字

+ 加入清单

八集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视野,纵览中华民族五千年朝代演进,以“廉”为核心,以“清、勤、慎”为主题,对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典型人物进行了充分展示,从历史的兴衰之道中探寻廉政文化的力量,为盛世鸣警钟,为时代举镜鉴,内涵深厚,立意高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在中国历史上,反腐贯穿着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的全过程。历朝历代在反腐败上都留下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这些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是我们治国理政的宝贵财富。

为政以德,是安邦治国的准则。中国传统文化对为政者的道德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用道德教化来赢得民心,是古代政治家们成就一番伟业的秘密。在漫长的历史中,克偏、戒巫、范家、全节、修身,以及清慎勤这些被称为为官之德的警句箴言,一直被历朝历代视为官德的重要内容。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那些恪守为官之德的政治家们用自己的选择和坚守,谱写了中华文明的闪亮篇章,那些面对利诱、黑暗和不公拍案而起的浩然正气,已经成为国人精神家园里的一座丰碑。这种用生命和热血写就的高尚,直到今天还在感动着我们。

作为共产党的领导干部,我们更应该恪守官德,做到善良、能干、敬业、公正、守法、明辨是非,在党忧党,在党护党,从自身做起,做廉洁从政的模范。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养,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廉洁从政意识

“读书思廉”应是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基本要求。只有勤奋学习,加强党性修养锻炼,才能从思想上牢固树立廉洁从政意识。一是深读史书与当代优秀文献。中国是有着几千年灿烂文明的古老国度,历朝历代都涌现出许多廉洁清官,诸如于谦拒贿手书“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杜暹出使埋礼金”等故事,至今读来仍有新意;当代无论是“公仆本色、先锋楷模”的郑培民,还是“朝气、土气、正气”的牛玉儒,亦或是“铁骨丹心铸税魂”的张群,他们都是共产党员的先进代表,展示了我们共产党员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人生追求。通过对这些先进事迹的学习,能使我们更加坚定地认识到,只有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才能在各种形势下不迷失方向;只有像他们那样,始终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真正成为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模范;只有像他们那样,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不辜负群众的期望,才能凝聚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把我们的各项工作推向前进。二是细读党章与准则。每位党员同志都曾在党旗下紧握右拳庄严宣誓——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尤其是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形势面前,时时温习党章,时时以党章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其意义现实而深远。只有熟读《廉政准则》等党内法规,才能从思想上提高每位党员干部的行事判断能力,才能从行动上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履职践行水平。三是常读警示与案例。 “常思贪欲之害”,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保持正确的人生追求,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分得清黑白,辨得清真伪,看得清是非,克已自律,严于自察,永葆党员干部的清正本色。

二、注重自律,身体力行,在工作中始终树立廉洁从政形象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思廉只是敲响了心中的“大钟”,践廉才是真正走进了廉政的“殿堂”。对党员干部而言,在扬弃贪欲杂念、完成灵魂净化的思廉过程中,不断践廉才算是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在实际工作中,要真正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从小处做起,积小成大,成就业绩。从小事抓起,始终做到慎独、慎微、自警、自省、自励,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为人民谋利益,完成历史赋予的重任。一是擦亮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迷惑,太多的利益让人眼红眼热。有人一夜暴富,有人一夜成名。现实社会中,正是有那么一小撮眼红眼馋而又掌握着实权之辈,在一次又一次的迷乱中迷失方向,被利有所求者的糖衣炮弹击中。作为一名出色的党政干部,唯有以事业为重,以信念支撑,方可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认清方向,把好标尺,清而不乱。二是管好嘴巴。作为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执政党,我们的出发点和归宿地是为人民服务。“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这是我党对广大人民群众作出的庄重承诺。然而,正是一次又一次的觥筹交错,事业上带上了义气和酒气,工作中带上了面子和人情,廉洁从政在第一道防线上蚁穴丛生。三是禁锢欲手。俗话说“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无论大小领导,从手中有权的那一刻起,我们必须经受的考验便是各种利欲的诱惑,小至一张礼卡、一份纪念品,大至权钱美色交易,无不与这些腐败干部贪念强烈、伸手接受有关。纵观腐败者,由于平时不注重廉政思想的培养,而把权力当成是利益的化身,利用权力到处为自己捞好处,最终越陷越深,被金钱、美色所俘虏,却失去了党和人民的信任,失去了自己的人格,也失去了自由。当他们身陷囹圄,才悔悟自己的行为,才懂得衡量自己的得失,但都为时已晚,追悔莫及。

三、敢于较真,接受监督,在行为上始终保持廉洁从政作风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接受人民群众监督是我党一贯的优良作风。在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这一问题上,我们同样需要敢于较真的精神,敢受监督的勇气。一是要敢于较真。对于手握实权的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敢于较真的态度和作风尤为可贵和必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中央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和省委市委的实施意见以及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工作上,认真落实“一岗双责”要求,坚持贯彻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的组织原则,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自觉维护班子团结,努力为主要领导分忧解忧。在纪律上,率先垂范,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经常教育亲属自尊、自重、自爱。在生活上,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作风,力戒大手大脚、铺张浪费、讲排场、比阔气。二是要敢受监督。邓小平在《共产党员要接受监督》一文中说过:“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也不好,做事要有所畏,有所怕,不能无所顾忌。”唐太宗李世民曾把魏征喻为一面镜子,时时把魏征的谏言作为衡量自己言行过失与否的标准,成就了唐朝的太平盛世。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是我们党的一项基本制度,是党员领导干部接受监督、增强党性观念的重要举措。要强化党员意识,严格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好基层支部、党小组组织生活,同其他同志一道,积极参加学习讨论,如实汇报思想情况,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接受党组织和党员的监督和帮助,带头把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起来,促进党风的进一步好转,营造风清气正的浓厚氛围,始终做到洁身自好,清正廉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纪录片《鉴史问廉》观后感

全文共 826 字

+ 加入清单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历史的教训更应引以为戒。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充分反映了党和国家对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的重视,以及优秀廉政文化对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和可借鉴性。

在党和国家都在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时候,纪录片鉴史问廉》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视界、另一种思路。八集纪录片《鉴史问廉》是一部回望历史、展示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精华的作品。该片深入中国历史,试图从总体上探寻廉政建设与社会及文明兴衰的关系。全片共8集,分别为《兴衰之思》、《清官之念》、《清浊之辨》、《道德之择》、《文化之力》、《律令之矩》、《制度之重》和《千秋之评》。众所周知,廉政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源远流长。在先秦典籍《周礼》中,古人提出“六廉”概念,即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意思是说一个官员必须具备善良、能干、敬业、公正、守法、明辨是非等基本品格。千百年来,百姓对清明政治和清官廉吏的呼唤,几乎贯穿中华文明史,“青天情节”也始终萦绕在百姓的心头。

我们固然希望每个官员都能像包青天、于成龙一样刚正不阿、清正廉洁,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反腐倡廉的最大利器应该是完善的制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必须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样才能拥有“青天”成长的土壤,从根本上响应百姓对清明政治和清官廉吏的呼唤。

当前,全党和全国人民都在奋力追寻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不断完善反腐败体制机制,持之以恒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鉴史问廉》观后感汇总

全文共 270 字

+ 加入清单

据介绍,该片拍摄、制作历时近2年,经多方征求意见、数易其稿后最新推出,共8集,每集45分钟,名称依次为《兴衰之思》、《清浊之辨》、《清官之风》、《道德之择》、《文化之力》、《律令之矩》、《制度之重》、《千秋之评》。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鉴史问廉观后感

1、《鉴史问廉之一·兴衰之思》观后感

2、《鉴史问廉之二·清官之念》观后感

3、《鉴史问廉之三·清浊之辩》观后感

4、《鉴史问廉之四·道德之择》观后感

5、《鉴史问廉之五·文化之力》观后感

6、《鉴史问廉之六·律令之矩》观后感

7、《鉴史问廉七·制度之重》观后感

8、《鉴史问廉之八·千秋之评》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鉴史问廉》观后感

全文共 1581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市纪委统一部署,近日,我局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观看八集纪录片《鉴史问廉》。该片由中共河南省纪委、中央电视台、河南广电出版局联合录制,是一部回望历史、展示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精华的作品。通过连续观看,我对中国厚重博大的廉政文化史有了新的学习和认识,对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廉政意识以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有了新的思考和感悟。我认为,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是立身之本、干事之基,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做一名忠诚履职、干净做事、勇于担当的合格公仆。

该片第三集《清浊之辨》,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故事,展示了历史上清官和贪官不同的人生轨迹,剖析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的选择。透过该片,我体会到在贪与廉、清与浊上辨明大是大非,是一个领导干部终生必修的课程,也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进步发展的条件。国家的兴衰、吏治的清廉与否,不仅仅决定于高居庙堂之上的君王和各级官吏,而是需要全体国人共同的努力。几千年来,正是无数中国人的坚守和戮力牺牲,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才得以不断发展兴旺。这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就源自“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

通过观看该片,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廉洁的对立面就是腐败,当廉洁的意识不能占据主流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滑向腐败。每一个腐败的故事都是从廉洁意识的淡漠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礼尚往来”,但“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并非礼物越重,感情越深。相反,从现实的角度来讲,礼物越重,越容易起到相反的作用,容易将你的恩人变成罪人,容易将原本的好心变成坏事。现实生活中,不少官员就是在他人的感恩表达中模糊了廉与贪、清与浊的界限,甚至因为还不完的人情债而心生非分、滋长贪念。

那么当代中国,什么是清官、好官,什么是合格的人民公仆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好干部”标准问题,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这一重要思想,把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选拔出来、使用起来,我们党的事业就会朝气蓬勃、生生不息,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会薪火相传、蒸蒸日上。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党员干部要“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这“三句话”是对好干部标准的高度概括和朴素表达,为我们加强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也对我们每一名领导干部提出了明确的做人做事做官原则。

我认为,“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与我们党的好干部标准是一脉相承的。尽管各个历史时期党对干部的要求不同,尽管不同时代的优秀干部各有特点,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是始终不变的价值底色,德才兼备是始终贯穿的价值主线。“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体现了做人做事做官的高度统一,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的政治品格,个人干净是党员干部做人的底线,敢于担当是党员干部为官的职业素质,“三句话”实质上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做人做官做事的“三要素”,缺一不可。这“三句话”既朴素又简洁、既好记又易懂、既有现实性又有针对性,要求明确、掷地有声。

通过观看《鉴史问廉》,使我更加认识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是辩证统一的整体,涵盖了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业务建设、作风建设、品德建设等各个方面,更加突出了对党员干部的政治品格要求、党性修养要求和职业素质要求,是对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的丰富和发展。观看《鉴史问廉》,的确引人深思、让人清醒。我认为要达到“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首先要做的就是“干部清正”,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守住党性修养和清正节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五条标准和“三严三实”要求,把“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作为座右铭,作为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融入党性修养全过程,贯穿于工作的各方面,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干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鉴史问廉》观后感

全文共 376 字

+ 加入清单

鉴史问廉》作为大型历史文化记录片,纵览中华民族五千年朝代演进,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视野,以“廉”为核心“清”“勤”“慎”为主题,内涵深厚、立意高远、气势恢宏。该片从历史的兴衰之道中探寻廉政文化的力量,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这次集中组织收看,目的就是要让全体党员干部接受一次廉洁“大餐”和精神“洗礼”,同时补充了历史知识和清官文化,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筑牢思想堤坝。

漫长的中国廉政史积淀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廉政文化资源,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批判继承。

通过收看纪录片,开展自我反省警示教育,并针对自身进行剖析整改,进一步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该片的制作和播出正当其时,它将为建设风清气正的官场新生态吹响嘹亮的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鉴史问廉》观后感:清官之念

全文共 2081 字

+ 加入清单

鉴史问廉》第三集清官之风观后感【一】

清官,是历朝历代百姓的信仰。

跨越历史的长河,在数千年的时空中,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了包拯、狄仁杰、海瑞、于成龙等著名清官,在他们的传奇故事的背后,隐藏着中国人绵延数千年“青天情节”。《清官之念》将通过对这些历史上著名清官及他们背后的故事的探究,解读中国人千年“清官情结”背后的历史文化密码,那就是对公平正义和政治清廉的不懈追求。

中国古代的百姓有一种清官情结,希望他们那个朝代有能为民请命的廉官能吏来守护他们,其实现代人依然有清官情结,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村长,一个街道办的主任,只要是能帮助老百姓解决生活中的小麻烦,他们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人民心中的守护神。所以,清官还是很容易做到的,只要在为政的岗位上,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贪不占,那就是清官,就是好官。

成为一个清官,成为一个好官很容易,帮人民群众办好事这就够了。然而,要想成为一个名垂千古的清官廉吏,这就难了。因为光办好事不行,还得把办好事当成一种习惯,还得能解决百姓的困难,还得能公正的处理纠纷,还得让自己和家人不贪不占,直到生命的终点。这样的清官是人人追捧的,因为的确很难得。

40年风雨变迁,中华大地却依然记着焦裕禄这样一位共产党人的名字,他的故事,已经深深地烙进了人们的心中,他的事迹感动了整整两代人!身为县委书记,身上没有官气、阔气,一件旧大衣是他御寒的唯一之物,他吃的是窝窝头,小咸菜,他的儿女和老百姓一样挨饿受穷。焦裕禄凭着一个共产党员坚定的信念,一心为偏僻穷苦的山区兰考,为兰考人民过上好日子,鞠躬尽瘁的工作。忘记了妻子、儿女更忘记了自己,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焦裕禄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和幸福的家庭。县长派人分给他二斤大米,这在当时来说相当的珍贵,可以让家里人吃上几顿香喷喷的饭。可他却一点也没动,让家人原物奉还。在下乡救灾治涝的数月艰苦奔波中,总是自备干粮,手拿雨伞,和群众一起战洪水,探流沙,查风口。他坚持生活在群众之中,和群众同甘共苦,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如今的中央领导,利剑一挥,先惩贪腐,顺势提拔清正之官,让我们对自己的国家越来越充满希望,对自己的未来也充满了希望,反腐倡廉、追求公平正义既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华民族从危难中重新崛起、走向复兴的推动力量。

《鉴史问廉》第三集清官之风观后感【二】

1月10日晚,随着CCTV9纪录片《鉴史问廉》第二集《清官之念》如约播出,将我再次带进了历史的舞台上,又一次欣赏了历史上那些有名的清官风采。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随着荧屏上包拯的出现,这首歌自然地回荡在我耳边。包公掷砚,表现了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为民情怀;铡美案,表现了他不畏权贵、执法如山的刚正;包公立下的家训,则表现了他治家严谨的家风。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包拯就是青天大老爷的原版,而我作为开封人,为开封有这样一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清官感到骄傲和自豪。

“黑脸的包公,白脸的曹操”,黑脸是清正廉洁的象征,表达了民众对公平公正、一心为民、执法不阿的期待和向往。历史和电视剧里包拯以其清正、清廉、清明展现着一个清官该有的形象,而他的所作所为,为广大人民传送,他无愧于“包青天”这一称呼。像他这样青史留名、流芳百世的清官还有很多,海瑞就是不得不提的一个。

海瑞对国之忠心几乎无人能及。向皇上上疏时,他已做好死的准备,坐在为自己准备的棺材旁他一脸坦然。一个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人,他的心里装的是什么?是天下百姓的疾苦,是社稷江山的安危。为官的海瑞生活极其清贫,所吃的菜都是夫人亲自种的,衣服更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在他老母亲过生日那天,他破例买了一点肉,“海瑞买肉了”竟成了爆炸性新闻。海瑞死时,家徒四壁。得知海瑞逝世的消息,自发送行的队伍绵延百里。

25年前,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读了《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深受感动,挥毫写下了《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词,深深表达了习近平对焦裕禄这位“好官”的崇敬之情和他自己爱民为民、责任担当的坚定情怀。

去年“两会”期间,习总书记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三严三实”,要求领导干部“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仍旧体现了他的“清官”情怀。纵观十八大以来落马的官员,无一不是在“三严三实”上放松要求,在腐化堕落、追求个人享乐的过程中,贪心渐起,丢掉了清廉,最终把总书记“三严三实”的告诫抛之脑后。导致锒铛入狱,追悔不已;

去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谆谆告诫青年学子“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做官”。心中装着人民,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为民众谋福祉,当是这个时代领导干部的最强音。因为,中国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以史为鉴,鉴往古今”,当深明 “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则明,廉则威”的道理,当代的领导干部应该以历史上的清官为榜样,学习他们,以清廉之身,取信于民,服务于民。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观看《鉴史问廉》第七集“制度之重”有感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无论何种行业,无论何种情况,制度永远都是制约所有人的准绳。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就是这个规矩。为官之人,更应遵守制度。

廉政制度建设是政治制度的基础工程,对反腐惩贪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如何遏制腐败和滥用权力,历朝历代在制度建设上作出了大量有效的尝试和努力。纵观历代王朝,在选任以廉、考核以廉、依法监察(官吏选举任用、官吏考核管理、官吏监察监督)三方面都出现过科学规范的廉政立法,一些行之有效的廉政法令制度,对于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

廉政制度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善了古代政治道德环境,造就了一大批为官公正廉洁、为人刚直不阿的清官廉吏,他们廉洁清正、奉法循理、刚直无私、勤政爱民的政治品质与操守作风,不但深受后世为政者的推崇和民众的爱戴,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制度之重》通过挖掘古人在廉政制度上的探索和努力,将这些历史的镜鉴展示给观众。

廉政制度是每个为官之人都应遵守的,仔细思考廉政制度,探索如何廉政,如何遵守廉政制度,古人给了我们很多例子,我们还需要继续探索,继续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