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观《鉴史问廉》第二集《清官之念》有感通用20篇

导语:《鉴史问廉》该片纵览中华民族五千年朝代演进,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视野,以"廉"为核心,以"清,勤,慎"为主题,从历史的兴衰之道中探寻廉政文化的力量,为盛世鸣警钟。下面是yjbs作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心得体会,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浏览

6401

作文

77

《鉴史问廉》观后感800字

全文共 1379 字

+ 加入清单

鉴史问廉》是一部符合当下主旋律的好作品,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无数文人士大夫的不懈追求,也是为官从政者一生戮力奋斗的终极目标。在古代,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这其中的廉洁、修身、勤政的思想以及追求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早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融入了传统文化艺术的方方面面。它对我们当前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有着很好的启示作用。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就必须坚持严字当头、不走过场。如果走过场,放松要求,就会成为滋生腐败的土壤,就会出现被苍蝇叮食的裂缝,甚至损害党的威信和形象。机构编制部门是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对机构编制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科学配置、综合协调的机构,每一项工作都涉及到党委、政府各个部门的权力划分,任何一项政策都涉及人的切身利益,而机构和人的利益调整非常复杂,既关乎经济发展,也关乎民生改善,还关乎社会和谐稳定。这对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行编科,负责党委、政府工作部门的机构编制工作,更是利益的汇集点,如果不能严于律己、洁身自好,随时可能步入歧途。通过观看《鉴史问廉》,在思想上受到一次深刻教育、一次灵魂触动;对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使命感得到一次强化,对坚持严字当头、从严要求搞好活动的责任感就得到一次增强。

严字当头、从严要求,必须从思想入手。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群众路线的贯彻、工作作风的转变,前提在于认识水平的提高,在于思想理论的自觉。作风问题,说到底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是理想信念、政治品质的体现。要从思想入手,从源头抓起,学好规定的内容,自觉强化党性修养、品德修养和党纪观念,真正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思想和行动中。

严字当头、从严要求,必须坚定理想。要树立为基层服务、为党的事业献身的理想志向,忠诚党的事业,兢兢业业,踏实工作,乐于奉献,把做好每项工作、每件事情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座标”,不断攀升,不断奋发,不断进步。全心全意,做服务于民的党员。“为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举,在于察其疾苦”,作为党员,我们要用自己的努力和艰辛,换取人民群众生活的甜美和幸福。以诚心诚意的态度、孜孜不倦的热情、求真务实的作风为群众排忧解难;要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多行惠民之举,多办利民之事,切实把为群众反映的工作落到实处。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奉献精神和利益原则、党的事业和个人价值、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广大人民谋利造福。

严字当头、从严要求,必须勇于担当。要树立立党为公的事业心和勤政为民的责任心,辛勤工作,乐于奉献,做好本职工作。作为党员干部,应该时刻牢记肩负的职责,应该尽自已最大努力去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保持奋进不息的精神,为党的事业发展多尽一份责任,多贡献一份力量。

严字当头、从严要求,必须坚守道德。要树立高尚的道德人格,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思想修养,保持高尚的情操,以慎权、慎欲、慎微、慎独和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尊严与人格力量,带动和影响社会风气。注重从点滴小事做起,从小节着眼,以反面的典型警示自己,以肩负的责任鞭策自己,紧把“关口”,坚守“底线”,堂堂正正做人,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始终做到一尘不染、一身正气。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鉴史问廉》观后感精选

全文共 1018 字

+ 加入清单

清官,百姓的信仰

——看《鉴史问廉》,思“清官之念”

清官,历来是百姓的追求与信仰。因为百姓总是那么的善良,那么的易于满足,只要能被官吏帮到哪怕是一点点小忙,他们都会到处传扬官吏的好处,即使别人不认同,他们也会坚定的信任下去。所以,成为一个清官,成为一个好官很容易,帮人民群众办好事这就够了。然而,要想成为一个名垂千古的清官廉吏,这就难了。因为光办好事不行,还得把办好事当成一种习惯,还得能解决百姓的困难,还得能公正的处理纠纷,还得让自己和家人不贪不占,直到生命的终点。这样的清官是人人追捧的,因为的确很难得。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江湖好汉来投奔,王朝和马汉在身边。”相信二十多岁以上的人,绝大多数都对这句歌词异常熟悉。包拯,包青天,铁面无私,为民解忧,不畏权势,大义灭亲,让千年后的我们仍然感怀这位古人,仍然对他持有崇高的敬意。很多人都说中国古代的百姓有一种清官情结,希望他们那个朝代有能为民请命的廉官能吏来守护他们,其实现代人依然有清官情结,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村长,一个街道办的主任,只要是能帮助老百姓解决生活中的小麻烦,他们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人民心中的守护神。所以,清官还是很容易做到的,只要在为政的岗位上,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贪不占,那就是清官,就是好官。

或许,每个人都有一个清官梦,只是因为后来选择的不同,而走了不同的道路,但清官的清结肯定是有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免不了要和政府部门的人打交道,所以跟他们打交道时多少都希望他们能很负责地帮自己的忙,而不耽误自己的时间。过去风气很不好,总有人把人民群众不当人,把自己当人,以至于人民和政府之间起了隔阂,有了矛盾。本来和谐的社会,被这些渣滓坏了风气。这样一来,人民对清官的期望就更强烈了,更希望清官出现,来造福一方。如今的中央领导,利剑一挥,先惩贪腐,顺势提拔清正之官,让我们对自己的国家越来越充满希望,对自己的未来也充满了希望。大家不再害怕什么了,敢在媒体或者街头举报贪官污吏了,这无疑让清廉之官能够崭露头角,让他们来维持我们国家的和谐安定,让人民群众能够真正的奔小康了。所以说,生活在今天,我们是幸运的。

打击贪腐,肃清风气,让清官不再是人民群众的追求,而是变成一种新常态吧!

鉴史问廉观后感【最新】

《鉴史问廉》纪录片观后感汇总

《鉴史问廉之一·兴衰之思》观后感

2015《鉴史问廉》观后感【汇总】

鉴史问廉纪录片观后感

《鉴史问廉之四·道德之择》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鉴史问廉》观后感——以“德”促廉

全文共 1021 字

+ 加入清单

鉴史问廉》这部纪录片以丰富的史实说理,又有着浓厚的文化味道。《论语》中曾子早就说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里显然不单单说的是对自己的祖宗要慎终追远,也包括所以先贤的教导。先贤早已离我们而去,但我们仍然要谨记他们留下的谆谆教导,努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毛泽东同志说过:“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他还毫不客气地说:“如果臣下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办法治理他们,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将礼义廉耻上升到国之四维的高度,可见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传统文化和德育的作用。

《鉴史问廉之四·道德之择》观后感

《鉴史问廉》第四集《道德之择》观后感

《鉴史问廉》之兴衰之思有感

观看鉴史问廉观后感

看《鉴史问廉》观后感——思“清浊之辨”

《鉴史问廉之三·清浊之辩》观后感

做为一个人,特别是被称作“百姓父母”的官员,“修身”更是相伴一生的课程。在修身的过程中,文化的渗透的力量是巨大的。这部纪录片中讲述了很多与道德修养有关的官场经典故事,也充分证明了为官不仅要有“心存君国”的远大志向,更要眼睛向内,不断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增强抵制各种诱惑的能力。修身先正其心,心正是修身的基础。儒家思想中“廉洁、修身、勤政”的思想以及追求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早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融入了传统文化艺术的方方面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社会人们想得更多的是“争先恐后”、求功立名,局限在一种肤浅的生存状态之中,却忽略了对自身品格的修炼,更忘记了礼义廉耻这样的德行规范。就拿这部片子中妇孺皆知的“六尺巷”的故事来说吧,治世名臣张英在朝为宰相,老家的家人因宅基地问题与邻居发生争执,聚讼不休,张家人想请张英发句话搞定纠纷,但张宰相高瞻远瞩,回诗一首“千里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遂退让三尺,邻居见状深受感动,也自动退让三尺,形成了传至今天的“六尺巷”。如果放在现在,有多少官员能有如此宽广的胸怀,做到谦让在先呢?恐怕早已以权谋私,做出徇情违法的事情了。

本部纪录片中,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每一个都闪烁着智慧和道德的光芒,给人以极为有益的启迪。这不禁让人又想起至圣先师孔子在《论语》中的话: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说的是治国安邦的大道理,其实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不论是凡人还是做官服务百姓,都要以德修身,以德治家,以德促廉,德行的修养永远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自觉践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鉴史问廉》党员教师观后感

全文共 789 字

+ 加入清单

鉴史问廉》是八集历史文化纪录片。它以叙述的形式为我们展现了历史上的一个个人物故事,展现了历代兴亡使跌的逻辑。警醒后人:当官越大,经济利益越大,这样的王朝不会长久。

这部纪录片,既有穿越历史的纵深感,又有呼应现实的时代感。不仅对官员有价值,普通教师也能从中学到很多。纵观我们的乡村校园,虽属“清水衙门”,但不乏一些微弱的腐朽气息,虽微不足道,但也有背“廉洁文化进校园”。 记得绩效开始第一年,校长公布停发节日物品,可这年中秋,恰恰有一位教师与领取大包礼品的中层、领导不期而遇。“小”承诺,不履行,那么,还有什么资格和底气从一线教师那儿领取信任和拥戴呢?做事居高临下,缺乏平等之心,亦会让干净的校园文化遭受污染。教师当面不说,背后老生常谈,长期下去,工作的积极性也日渐消弱。外部世界公平公正的缺乏,也导致个人外在信仰的迷茫。开学初,一本本假期作业在没有认真批改和讲解的情况下,抛掷废纸箱。学期结束,大堆大堆的作业本被小贩装进蛇皮袋,运出校门。废纸钱,成了教师的“大快朵颐”。好多教师,明知有背良心,还是随波逐流,在自律上,留下腐败的一笔。

屈原,抱石投江前,与渔夫对话中的那句“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一种境界。张伯行,离任之际,面对百姓送的大堆物品,只收了一根葱和两块豆腐,代表了“一清二白”。以人为镜,让人清醒。在浮躁的时代,我们不妨调整心态,放下自己的欲望,在平淡中生活,在工作中进取,让自己活得有价值,有意义。

廉洁文化看起来是个无形的东西,但是一旦深深地根植于心中,它将起到法律制度不能替代的作用。学校是孕育祖国未来的基地。所以,教师更应以身示教,把清廉之花播种于孩子的心田,让孩子从小树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观念。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鉴史问廉》是最好的历史课,让我们透过时空,看到了鲜活的清官面容,触摸到了他们心底的正能量,荡涤了自己内心的尘埃。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历史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观后感

全文共 2005 字

+ 加入清单

由中央电视台、河南省纪委联合摄制的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于2015年1月9日起至16日在央视纪录频道(CCTV-9)黄金时段播出。该片纵览中华民族五千年朝代演进,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视野,以“廉”为核心,以“清、勤、慎”为主题,从历史的兴衰之道中探寻廉政文化的力量,为盛世鸣警钟,为时代举镜鉴。全片共8集,即《兴衰之思》、《清浊之辨》、《清官之风》、《道德之择》、《文化之力》、《律令之矩》、《制度之重》、《千秋之评》。这是一部回望历史、展示中国古代廉政精华的作品。廉政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源远流长。在先秦典籍《周礼》中,古人就提出了“六廉”的概念,即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意思是说一个官员必须具备善良、能干、敬业、公正、守法、明辩是非等基本品格,六个方面均以“廉”为冠。千百年来,百姓对清明政治和清官廉吏的呼唤,几乎贯穿了一部中华文明史。

通过观看《鉴史问廉》节目,感触颇深,收益非浅。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全党必须不断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鉴史问廉》给了我们很多启示。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考验,党员干部必须做到知畏、知足、知止,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肩负起历史的重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

知畏是支清醒剂,净化思想灵魂。“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历史是一本教科书。南宋王十朋“勿谓天高鬼神远,要须先畏 自家知”传为佳话,清代河南巡抚叶存仁“头顶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留得美名。敬爱的周总理“常怀敬畏之心,谨慎恐惧地工作。”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邓小平说得好:“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做事要有所畏,有所怕,不能无所顾忌”。知畏首先畏法纪。“畏法度者最快乐”。不松廉政防线,不踩法纪红线,不违道德底线。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做到嘴不馋、耳不软、心不邪、手不伸、腿不懒,“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练就金刚不坏之身。二要畏权力。“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自觉做到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正确行使权力,为人民谋福利,而不能将权力作为攫取私利的工具。三要畏人民。“天地之间,莫贵于民”, “达于上下,敬哉有土”。只有扎根群众沃土,才能茁壮成长,时刻牢记“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自己也是百姓”,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做利民之事。知畏并非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有所畏有所不畏。危难时刻显身手,关键之时敢担当,创造的业绩顺应民众期待,经得起历史检验。

知足是副心灵神汤,提升人生品位。知足能养心强身,“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能祛躁避祸,“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才能平安、快乐、幸福。原铁道部长刘志军受贿6460万元、陕西渭南城建局一个科长6年敛财5000万元,皆因欲壑难填、永不知足,才步入犯罪的深渊。想想陈嘉庚“金钱如肥料,散播才有用”,倾其所有,支持家乡教育事业。看看“草帽书记”杨善洲身后郁郁葱葱的大亮山,是否有更多的感叹?在名利面前多一份淡定,诱惑面前多一份坚毅,去留面前多一份从容。知足的真谛是在职级待遇上知足,不“汲汲于荣名、戚戚于卑位”;在学识能力上知不足,“恒兀兀以穷年”;在事业上不知足,“不用扬鞭自奋蹄”。

知止是把金钥匙,开启智慧殿堂。《大学》曰:“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世间万物行止各有其时,月盈则亏,水盈则溢,当行则行,当止则止。知止就要留有余地,懂得放弃。范蠡功成名就后激流勇退,智以保身。清朝中兴之臣曾国藩“盛时须作衰时想”,“悬崖勒马免身亡”。知止就要活在当下,想得明白。陶渊明“采菊东篱下”、“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知止就要超然物我,保持禅心。大师黄永玉嬉笑怒骂皆文章、“一颗初心始为真”;百岁老人邵逸夫恬静简朴,“养就心中一段春”。领导干部“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既要行止有度、屈伸合拍,也要挺身而出、顺势而为。既要做“止己之不能行”的思想者,“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也要成为“知己之可行”的探索者,“行到水流处,坐看云起时”。

“知畏、知足、知止”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权、利益观的重要体现。“心有敬畏,行有所止”。知畏不是胆怯是理智,体现的是素养;知足不是消极是明智,表明的是心态;知止不是退却是睿智,彰显的是境界。面对四种危险、四种考验,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必须细细体会,认真思考,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进取意识,忧患意识,努力做到知畏不违,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观看《鉴史问廉》第五集:穿越历史的文化之力

全文共 7238 字

+ 加入清单

【编者按】2015年1月9日起,由河南省纪委、中央电视台、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摄制的八集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9)黄金时段播出。即日起,本网同步刊发该片脚本,以飨广大网友。

1月13日晚,该片将播出第五集《文化之力》。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廉洁、修身、勤政的思想以及追求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早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融入了传统文化艺术的方方面面。文化的力量历久而弥新。穿越历史的风雨,蕴含在文化深处的巨大能量直到今天还在激励着人们。

本集将通过剖析《诗经》、《七品芝麻官》、《窦娥冤》、《岳阳楼记》等经典艺术作品及其背后的人物和故事,从戏曲、小说、绘画、建筑、楹联等传统文化形式和典型作品中展示廉政建设的作用和力量。

【片花】公元前484年,孔子结束了周游列国的生活,回到故乡鲁国。

回到鲁国后,鲁哀公问孔子:“请问怎样才能把政事治理好?”孔子说:“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正矣”,意思是说,国家的管理者行得端、做得正,百姓就会跟着走正道。

几千年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无数儒家文人士大夫的不懈追求,也是为官从政者一生戮力奋斗的终极目标。几千年来,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弘扬,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古代,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这其中的廉洁、修身、勤政的思想以及追求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早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融入了传统文化艺术的方方面面。

在漫长的历史中,人们通过文化艺术颂扬光明与希望,鞭笞黑暗与腐朽,彰显着中国人对清廉与正义的不懈追求。这种蕴含在文化深处的巨大能量,直到今天还在激励着人们。

【解说】河北省河间市诗经村乡,被人们称为“诗经文化”发祥地。我们今天看到的《诗经》版本,就是汉代大儒、毛苌叔侄在这里注释传授而来,这里因此得名“诗经村”。在这里,《诗经》在乡间村民中备受推崇。

两千年前源于中原大地的《诗经》,直到今天仍然深深地扎根在这片土地上。这中间有着怎样的文化密码呢?

【采访】中国先秦史学会原副会长蔡运章: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就是《诗经》全篇它表达的都是正音,包括为官要清正,为官要廉洁,像《硕鼠》这些都是对于贪官的鞭挞。

【解说】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保留了大量的民间诗歌。在《诗经》中的《硕鼠》一诗中,百姓们将搜刮赋敛无度的统治者比喻成贪婪可憎的大田鼠,编成歌谣抨击,直到今天这首诗还被人们所熟知。

回望大地,我们不难发现,在从古到今的诗歌、歌谣、对联等民间文化中,讽刺鞭挞贪官污吏与赞美清官廉吏从来都是并行不悖的。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和生命力。

张满堂,河南省宝丰县马街村村民,他的一个头衔是马街说书研究会会长。为了守护好马街这个曲艺家园,传承好这个原生态的民间艺术,十多年来,这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带着摄像机,奔走10万多公里,四处收集民间曲艺节目。

在有着“中国曲艺之乡”的宝丰县,700余年来,始终保留着“颂廉诛贪”的文化传统。《包青天》、《清明烈》等50余部传统历史曲目,一直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优秀节目,人们在经久不衰的传唱中,表达着自己对清明政治以及社会公正的期盼和向往。

和张满堂一样,广阔的乡间也是河南省鹤壁市豫剧团常年活动的地方。这是剧团今年以来的第100场下乡演出了,和每一次下乡演出时一样,一路上金不换团长在认真地给演员们讲演出的细节和注意事项。

近些年在政府的支持下,剧团有了文化下乡的流动舞台车,告别了当初“大地做舞台,天空当幕帘”的艰难时光。但是老百姓对传统戏曲的热爱始终没变,人们心中对戏曲形象中的七品芝麻官的角色寄托始终没变。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一句经典的台词,因为有了对公平和正义的诉求,就有了穿越时空的力量。1979年,一部戏曲电影风靡了整个中国,这部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根据豫剧《七品芝麻官》改编的电影,成为当时中国人一道精致的文化大餐。

当时剧中扮演七品芝麻官的豫剧表演艺术家牛得草,正是如今鹤壁豫剧团团长金不换的恩师。为什么一个小小芝麻官的角色,能够成就两代艺术家?为什么根据豫剧这个地方性戏剧改编的戏曲电影,会在中国人心中引起强烈的共鸣呢?

【采访】河南省鹤壁市豫剧团团长、表演艺术家金不换:

所以它已经是扎根在几代人的心目当中,到现在,小孩们提起了《七品芝麻官》,他都知道是谁演的,已经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人的心目当中,很难以被他忘掉,这就叫演活了。

【采访】南京大学教授董健:

因为中国的传统戏喜欢通过讽刺幽默,而不是正面的悲剧,因为一些黑暗的反动势力,是不怕老百姓哭,而怕老百姓笑的。

【解说】在奸臣当道的时候,人们敢怒不敢言,无法反抗像严嵩这样的大贪官,只能牢牢记住贪官的恶行。严嵩倒台之后,民间艺人们编排出了《七品芝麻官》这样的故事,来表达人们对贪腐的愤怒。民间流传的这位正直、机智的唐知县与严嵩亲戚斗智斗勇的故事,寄托了人们对公平正义和清官的向往。

【采访】南京大学教授董健:

“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话老百姓听来还是很顺的,这是一种为民请命,典型的为民请命,为民请命就是为民作主。

【采访】河南省鹤壁市豫剧团团长、表演艺术家金不换:

所以说现在是老百姓希望这样的官员多多出现,所以演了《七品芝麻官》,它不但让群众受到教育,现在我们的干部也受到教育,七品芝麻官、包青天都是一面镜子。

【解说】和《七品芝麻官》一样,另一个由戏曲而改编成的电影剧目《窦娥冤》,同样也向人们传达着这种公平和正义的力量。不同的是,《窦娥冤》的传唱历史更加悠久,影响也更加深远。

《窦娥冤》是关汉卿最有名的代表作,它被称为中国十大悲剧之一。在当代中国的戏曲舞台上,《窦娥冤》先后被改编成八十多个地方戏上演。

在中国人的意识中,“窦娥”已经成为冤屈的代名词。在元代的戏曲和小说中,像《窦娥冤》这样类似题材的作品非常多。在元杂剧中,贪官污吏、地痞流氓成了主要角色,而贪赃枉法这些反映社会不公的故事,则成了大部分元代杂剧的主要情节。

【采访】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元史研究会会长李治安:

他们可以说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自然有这方面的诉求,现实上得不到展现,就通过这种戏剧的形式,在关汉卿的《窦娥冤》中间得到一种展现。

【采访】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刘祯:

元杂剧,元代的戏曲作品,出现大量的批判社会,揭露现实的作品,那么它确实是,元代社会现实的一种折射。

【解说】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元朝的腐败在中国历史上非常严重。元代赋税繁重,官吏贪赃成风,呈恶性发展态势。

到了元末,官吏贪腐进一步恶性发展。他们敲诈勒索名目繁多,不仅办事要靠钱打通关节,逢年过节、迎来送往也成为搜刮敛财的借口,甚至连皇帝派来颁布旨意的使臣都会向地方官索贿。

最终,这个严重腐败的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不到一百年,就被农民起义的烈火吞噬。

正是看到了这样的社会现实,感受到了官场的黑暗和污浊,于是,元代剧作家们在剧本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官吏形象,来揭露当时吏治的腐败,以及人们对清明政治的向往。

宋元“说话”技艺发展到明代后期,逐渐被说书所代替,随着市民阶层的出现,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进入了高峰期。冯梦龙是今天最有影响的明代作家之一,他创作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被后世称为“三言”。“三言”从多个角度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成为明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在“三言”中,有许多断案和清官的故事,它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对公平正义和清廉政治的向往。包公以及南宋著名的贪官贾似道的故事,也出现在了冯梦龙的笔下,成为“三言”众多短篇故事中的精彩篇章。

【采访】苏州市冯梦龙研究会副会长侯楷炜:

他那些文学当时讲起来是吃不香的,不但吃不香,而且要受到当时统治阶级的压制的,所以他接触的都是最基层的,最大众化的。

【解说】崇祯7年,61岁的冯梦龙来到荒僻的山区小县福建寿宁任知县。

冯梦龙初到寿宁,见到的是一片破败景象。冯梦龙知道,在一个贫穷而又偏僻的山区小县做官很难有显著的政绩。

尽管如此,他还是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据《寿宁待志》记载,上任之后,冯梦龙在县里筑城墙、建谯楼、设司更、办学堂,为寿宁的老百姓办了很多实事。

因为敬佩前任县令戴镗,冯梦龙在县衙修建了“戴清亭”,并写了这样一首诗:“地僻人难到,山多云易生。老梅标冷趣,我与尔同清”。这首诗实际上是冯梦龙的自我表白,他希望自己也能像戴镗一样,做一个清明廉洁的地方官。

冯梦龙在寿宁担任县令的四年间,本着“治官如治家,一念爱民如爱子”的为官理念,得到了“遇民以恩”的赞誉。在如今的寿宁,人们不仅编排出了很多戏曲剧目来纪念冯梦龙,而且还把他的形象供奉在了文庙,虔诚地祭拜。

【采访】福建寿宁县文联主席李安:

应该讲他到寿宁来的时候,正是晚明时期,社会是动荡,到处都是烽烟四起,朝廷也是非常的腐败,他是在这种背景下来到寿宁担任知县。

【采访】原寿宁地方志委员会主任黄立云:

百姓们对他念念不忘,哪怕是已经过了三百多年了,还把他当成神一样来供奉他,把他称之为神了,因为他做了对百姓非常有益的事情,所以人们就以这种办法来回报他。

【解说】清代著名文学家和书画家郑板桥,有着和冯梦龙相似的人生经历。位于江苏兴化市区这座小小的院落,就是郑板桥的故居。晚年辞官回乡的郑板桥,在这里走过了人生的最后岁月。

“扬州八怪”之首的郑板桥不仅以诗书画闻名于世,更以为官清廉、勤政爱民而被地方上的百姓所铭记。在山东潍县出任知县时,郑板桥曾经写下了这样一首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的人生和宦海生涯历经坎坷,但是郑板桥并没有改变自己为官处世的准则。他曾经作了一首名为《竹石》的诗勉励自己:“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善于画竹的郑板桥一生喜爱竹子,在他看来,宁折不弯的竹子是自己清廉和操守的象征。对今天的人们来说,“板桥竹风”已经成为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一个象征。

【采访】河南大学副教授展龙:

那么他为什么喜欢画竹,因为竹子那种宁折不屈,空心如玉的品格,恰恰符合或者契合于郑板桥清正廉洁的内心。所以说板桥竹风已经成为,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一个重要的象征。

【采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

他见惯过浮华,也了解过贫苦,在这时候他选择的是站在百姓的立场上,站在这个出发点上,体现自己文人狷介高格的一面。

【解说】除了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意境中,梅花、兰花、菊花也受到的偏爱,它们被称为“四君子”。梅、兰、竹、菊是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古代诗画中最常见的题材,人们常用梅兰竹菊这“四君子”来象征文人士大夫的清高品德,和为官者的廉洁清勤。

除了戏曲、小说、绘画等,在中国古代的建筑、对联等文化中,我们也能感受历史深处的浩然正气,体会积淀在传统文化中的力量与正义、清廉与操守。

在河南内乡县衙,这里大量的楹联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在县衙三省堂挂着这样一副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来到县衙的人们都会在这里驻足观看,细细地思考其中的微言大义,体味道德文化的厚重力量。

【采访】内乡县衙博物馆馆长王晓杰:

这幅楹联是清康熙十九年,我们内乡的知县高以永所撰写的,他到内乡之后,看到我们内乡经济很箫条这种场面,他自己感觉到责任重大,撰写了我们现在三省堂所悬挂的这幅对联。

【采访】中国先秦史学会原副会长蔡运章:

内乡县衙的这幅对联,其实它是中国古代民本主义思想的典型反映,楹联文化它事实唱的都是正气歌,都是正面地引导激励人们向前进,它对那种贪腐、动乱,或者社会邪恶事实是一种鞭挞。

【解说】据清康熙《内乡县志》等志书记载,康熙十八年,高以永出任内乡知县,由于常年战争,百姓或死于战火,或逃亡他乡,内乡县内土地荒芜,人烟稀少。高以永刚一到任,就开始赈济灾民,向流民提供种子耕牛,组织他们返乡开荒,六年内不收赋税。

《内乡县志》记载,在高以永的努力下,数年之内开垦荒地40多万亩,百姓家有蓄积,全县社会安定,民风淳厚。当高以永离任的时候,百姓们自发在县衙前为他立碑,以示感念。

高以永为官一共十一年,他在任上勤于政事,生活清苦。最后离任时,全部财产只有随身的衣服和几本书。

河南省伊川县许营村,北宋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就安葬在这里。每天,70多岁的范钦忠老人都会出现在这个叫做范园的地方。作为范仲淹后人,他已经在这里守了20多年墓了。

这里地处偏僻,平时很少有人光顾。今年82岁的范章老人,无疑算是光顾范园最多的一位客人了。作为范仲淹第28代孙,他正在找民间的画家帮忙,绘制范仲淹的生平事迹,计划在范园增设一个叫“忧乐亭”的景点。

与范园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千里之外的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一座亭台楼阁盛名远播,缘于范仲淹的一篇千古名文。

但是,没有多少人知道,这篇文章是范仲淹在距岳阳楼千里之外的河南邓州写的。一生没有去过岳阳楼的范仲淹为什么会写这样一篇文章,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机缘巧合?

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范仲淹一生的仕途浮沉始终与百姓疾苦有关。

公元1043年,宋朝对夏战争惨败,积累已久的社会矛盾被迅速点燃,整个国家民变和兵变四起。范仲淹奉诏调入京城开封,在宋仁宗的支持下,以整肃吏治为核心的改革“庆历新政”开始了。

范仲淹亲自审查各路监司的名册,发现不称职者,便从名册上一笔勾掉。枢密副使富弼对范仲淹说:“您一笔勾掉很容易,但是这一笔之下可要使他一家人痛哭呀!”范仲淹回答说:“让一家人哭总比让一个地方的老百姓哭要好吧!”

在范仲淹的严格考核下,一大批尸位素餐的寄生虫和贪官污吏被除了名,一批干才能员被提拔到重要岗位,国家开始有了起色。

【采访】北京大学教授中国范仲淹文化研究会会长范国强: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庆历新政实施以后,无论在官场还是在社会都起了很大的变化,在官场广开言路,真正实施了北宋的君臣共治,大家来提建设性的意见,提错没关系。

【采访】复旦大学历史学系讲师 姜鹏:

很多时候改革的时候我们注意,我们今天认为它不合理的很多制度,需要改的制度,可能当它在被制定出来的时候 ,在之前的一段时间里面,它是真的起到过作用的。

【采访】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王杰:

范仲淹的庆历改革,可以说他的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要裁减冗员,精减机构,但是他的这种做法,可以说触动了当时官僚阶层的利益。

【解说】最终,这场革除弊政的改革失败了。范仲淹被解除了参知政事的职务,贬官到陕西彬州。此时,范仲淹已近五十八岁。边塞的严寒威胁着他的健康,他被允许移到稍暖的河南邓州做知州。

公元1046年9月的一天,范仲淹收到了他的朋友、被贬官到湖南岳阳的滕子京送来的一幅《洞庭晚秋图》。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作记。

面对这幅气势磅礴的巨幅山水画,范仲淹难掩心中的激情,在触景抒情之外,他将自己多年政治生涯的思考,熔铸在这篇题记之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最终范仲淹写下了这句为国家前途命运担忧,寄托着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的千古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不仅浓缩了范仲淹一生的人格境界和政治理想,也成为有良知、有抱负的士大夫们的追求。

【采访】复旦大学历史学系讲师姜鹏:

宋代是士大夫政治主体意识高涨的一个时代,朱熹说这样的一种精神风貌,是范仲淹带来的,就是一种敢于以天下为己任的这样一种精神。

【采访】北京大学教授中国范仲淹文化研究会会长范国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千古绝唱,范公的先忧后乐,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解说】在邓州,当年由范仲淹兴建并写下《岳阳楼记》的花洲书院,已成为邓州人最为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范仲淹清正廉洁的人格魅力以及“忧乐”思想,已经深深地沉淀在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

【解说】北京天安门前的这对汉白玉华表,已经静静地在这里矗立了五个多世纪。在这对华表上人们看到了时间的痕迹,更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凝重与深邃。

今天,华表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相传在上古尧舜时代,人们会在交通要道和公共建筑旁边树立一个木柱,作为识别道路的标志。行人还可以在上面刻写意见,这就是后来华表的由来。

【采访】上海市委党校教授:

古代这个诽谤的意思就是指可以议论是非,可以提供自己的批评意见,对官员可以提供一种监督。

【采访】厦门大学教授傅小凡:

就像现在有留言箱,比如说什么市长留言,校长留言,专门反映民情的。

【解说】随着历史的演进,“谤木”逐渐被石质的华表所取代。它承担的收集、反映民意的作用逐渐消失了。但是,人们一直没有忘记华表所具有的象征意义,那就是它象征着百姓对官员和皇帝的批评。

【采访】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王杰:

在华表上老百姓的建言也被这种云龙文,各种形式的东西所代替,但是它所表现的象征意义仍然没有消失,它仍然反映着老百姓对清廉政府的一个向往。

【采访】中国先秦史学会原副会长蔡运章:

华表从远古社会的图腾神物到尧舜时期的谤木,一直到我们现在天安门前树立的华表,事实上它现在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或者说中华民族文化的标识,在人民的心目中具有非常神圣的地位。

【解说】历史是天下苍生书写的。每一种文化符号的背后,都有对现实的警示与告诫。穿越历史的风雨,人们感受到了历史深处传递出来的声音。走过时间的长河,文化的力量历久而弥新。

在中国历史上,文化的力量影响造就出了一代代以天下为己任的清官廉吏。无论是处江湖之远还是居庙堂之高,他们始终胸怀天下黎民百姓,丰富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彰显着文化的力量和正气。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如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产生着无以伦比的动力和源泉。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鉴史问廉》观后感:清官之念

全文共 2081 字

+ 加入清单

鉴史问廉》第三集清官之风观后感【一】

清官,是历朝历代百姓的信仰。

跨越历史的长河,在数千年的时空中,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了包拯、狄仁杰、海瑞、于成龙等著名清官,在他们的传奇故事的背后,隐藏着中国人绵延数千年“青天情节”。《清官之念》将通过对这些历史上著名清官及他们背后的故事的探究,解读中国人千年“清官情结”背后的历史文化密码,那就是对公平正义和政治清廉的不懈追求。

中国古代的百姓有一种清官情结,希望他们那个朝代有能为民请命的廉官能吏来守护他们,其实现代人依然有清官情结,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村长,一个街道办的主任,只要是能帮助老百姓解决生活中的小麻烦,他们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人民心中的守护神。所以,清官还是很容易做到的,只要在为政的岗位上,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贪不占,那就是清官,就是好官。

成为一个清官,成为一个好官很容易,帮人民群众办好事这就够了。然而,要想成为一个名垂千古的清官廉吏,这就难了。因为光办好事不行,还得把办好事当成一种习惯,还得能解决百姓的困难,还得能公正的处理纠纷,还得让自己和家人不贪不占,直到生命的终点。这样的清官是人人追捧的,因为的确很难得。

40年风雨变迁,中华大地却依然记着焦裕禄这样一位共产党人的名字,他的故事,已经深深地烙进了人们的心中,他的事迹感动了整整两代人!身为县委书记,身上没有官气、阔气,一件旧大衣是他御寒的唯一之物,他吃的是窝窝头,小咸菜,他的儿女和老百姓一样挨饿受穷。焦裕禄凭着一个共产党员坚定的信念,一心为偏僻穷苦的山区兰考,为兰考人民过上好日子,鞠躬尽瘁的工作。忘记了妻子、儿女更忘记了自己,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焦裕禄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和幸福的家庭。县长派人分给他二斤大米,这在当时来说相当的珍贵,可以让家里人吃上几顿香喷喷的饭。可他却一点也没动,让家人原物奉还。在下乡救灾治涝的数月艰苦奔波中,总是自备干粮,手拿雨伞,和群众一起战洪水,探流沙,查风口。他坚持生活在群众之中,和群众同甘共苦,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如今的中央领导,利剑一挥,先惩贪腐,顺势提拔清正之官,让我们对自己的国家越来越充满希望,对自己的未来也充满了希望,反腐倡廉、追求公平正义既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华民族从危难中重新崛起、走向复兴的推动力量。

《鉴史问廉》第三集清官之风观后感【二】

1月10日晚,随着CCTV9纪录片《鉴史问廉》第二集《清官之念》如约播出,将我再次带进了历史的舞台上,又一次欣赏了历史上那些有名的清官风采。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随着荧屏上包拯的出现,这首歌自然地回荡在我耳边。包公掷砚,表现了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为民情怀;铡美案,表现了他不畏权贵、执法如山的刚正;包公立下的家训,则表现了他治家严谨的家风。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包拯就是青天大老爷的原版,而我作为开封人,为开封有这样一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清官感到骄傲和自豪。

“黑脸的包公,白脸的曹操”,黑脸是清正廉洁的象征,表达了民众对公平公正、一心为民、执法不阿的期待和向往。历史和电视剧里包拯以其清正、清廉、清明展现着一个清官该有的形象,而他的所作所为,为广大人民传送,他无愧于“包青天”这一称呼。像他这样青史留名、流芳百世的清官还有很多,海瑞就是不得不提的一个。

海瑞对国之忠心几乎无人能及。向皇上上疏时,他已做好死的准备,坐在为自己准备的棺材旁他一脸坦然。一个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人,他的心里装的是什么?是天下百姓的疾苦,是社稷江山的安危。为官的海瑞生活极其清贫,所吃的菜都是夫人亲自种的,衣服更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在他老母亲过生日那天,他破例买了一点肉,“海瑞买肉了”竟成了爆炸性新闻。海瑞死时,家徒四壁。得知海瑞逝世的消息,自发送行的队伍绵延百里。

25年前,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读了《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深受感动,挥毫写下了《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词,深深表达了习近平对焦裕禄这位“好官”的崇敬之情和他自己爱民为民、责任担当的坚定情怀。

去年“两会”期间,习总书记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三严三实”,要求领导干部“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仍旧体现了他的“清官”情怀。纵观十八大以来落马的官员,无一不是在“三严三实”上放松要求,在腐化堕落、追求个人享乐的过程中,贪心渐起,丢掉了清廉,最终把总书记“三严三实”的告诫抛之脑后。导致锒铛入狱,追悔不已;

去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谆谆告诫青年学子“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做官”。心中装着人民,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为民众谋福祉,当是这个时代领导干部的最强音。因为,中国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以史为鉴,鉴往古今”,当深明 “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则明,廉则威”的道理,当代的领导干部应该以历史上的清官为榜样,学习他们,以清廉之身,取信于民,服务于民。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鉴史问廉》观后感:兴衰之思

全文共 915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集,讲述的西晋王朝、唐、北宋的兴衰史。本片中心讲述的是“廉则兴,贪则衰”。

石崇和王恺的斗富,表面看是富豪间一掷千金的炫富大比拼,背后折射的却是西晋王朝制度,用人上“只讲门第、无论才能”,导致庸官蠹吏把持朝政高高在上,有才之士困顿江湖;最终导致了西晋王朝官员整体性腐败和社会的溃败。

大唐的兴衰:在经历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吏治清廉时代的辉煌之后,自从误用了一个不学无术而又精通音律的李林甫为宰相后,曾经的一代明君唐玄宗一步步坠入了李林甫为他精心设计的“春宵苦短日高起, 从此君王不早朝”的昏庸无为的温柔乡,进而引发了长达七年的“安史之乱”并就此终止了一代的神话。

到了大宋初年呈现出了许多令人振奋的治国新景象。科举制度的兴起真正做到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才有了一代“圣相”李沆,才有了对官员“婚丧、宴饮、车马、服饰”的严格规定,才有了对官员“贪污受贿者处以极刑”的重典,才有了包括印刷术的发明在内的科技大爆发,才有了《清明上河园》中的大宋京华梦!

再看当今社会,落马的贪官、贪腐事件层出不穷,比如河南省原人大副主任秦玉海,他的摄影作品集《真水无香》曾经悬挂在上海、深圳、北京建国门地铁,在北京开过个人摄影作品展,甚至获得过全国摄影界最高奖——艺术创作金像奖,然而在他“犯事儿”后,经专业摄影师曝出内幕称,秦玉海的摄影技术近入门级,其作品全部都是经过必要的修图软件处理,甚至有专业摄影师为他调好光圈和速度,“就等领导按下快门”——就是这样一个入门级的摄影大师,手持着价格不菲的摄影器材,走过了《焦作山水》、领略了《云台山风光》,在《十月凤凰山》留下了《五大连池印象》,并最终结成了个人摄影精品集《真水无香》,他的摄影足迹也是他从勤政到犯罪的历程!

咱河南拍出这样出彩的片子,点赞啊。片子里提到的阿房宫,是百姓用血汗修建的,也是历史上奢侈浪费的耻辱代表。从古看今,奢侈浪费的风气必须制止,反对铺张浪费要从政府做起,从咱自身做起啊。

“不要以为时过境迁,历史规律不可逃避,廉政才能国泰民安,才能保自己平安。”陕西师大教授于庚哲认为,历史上王朝衰落的教训对今天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河南主导拍摄这部廉政文化纪录片很有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鉴史问廉》纪录片观后感《文化之力》

全文共 52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已经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烙下深深的印记,而说到一个人的发展,脑海里首先就是儒家文化“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揭示了一个人从根本的提升自己的修为,尽到自己的本分,进而提升到更高境界的一个过程,而这所有的进步都有赖于文化的力量,《文化之力》正是着眼于这点而向人们揭示自古到今中国文化中对社会腐败或清官廉吏的记述,其实文化是对现实的一种影射,很多时候在当时的社会人们敢怒不敢言,迫于强权只能诉诸于文艺创作,起到讽刺比喻的作用,然而正是这些文艺创作在人民群众中的流传起到了警示作用,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因为这些作品反映的正是他们的心声和人们对世道的感受。

《七品芝麻官》作为豫剧的经典剧目,其实在我的脑海里也留下一些印象,尤其是那句“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连街边的小孩儿都能顺口说出,这难道不是文化的力量吗?还有我们口中经常表达自己被冤枉时会说:“我真是比窦娥还冤哪……”说笑之间不也证明关汉卿的《窦娥冤》的广泛影响力吗?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其实都在向人们证明,贪官污吏的恶行、一个社会的黑暗腐败或者盛世太平、清官廉吏的善举不会随着历史长河的流淌而消逝,人在做天在看,人民群众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记录,去传承。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观《鉴史问廉》第二集《清官之念》有感

全文共 1252 字

+ 加入清单

问官那得清如许?为将贪欲抛开来。

八集文化纪录片是一部全方位反映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精华的纪录片。跟随着《鉴史问廉》第二集《清官之念》,我走进了历史,再次目睹清官的风采。

包拯不持一砚归,狄仁杰断案如神、强项令董宣据理力争……这些一身正气、 一身硬骨头的清官早已在人们心中立下不朽的丰碑。纵时光流逝,斗转星移,他们是恒星在历史的星空熠熠生辉,照亮了世人的眼睛。

包拯有诗云:“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做钩。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悲。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诗的大概意思是,清心是治国的根本,正直是做人的大道。只要你是一棵参天之木,最后总会成为国家的栋梁。而好钢是不能用在做鱼钩那样的小用途的。仓库里粮食多了老鼠就会高兴,草原上荒芜了,兔子和狐狸也会发愁没有吃的。古代的典籍中已经有很多的教训了,作为我们千万不要成为被历史嘲弄的人。

包拯以其清正、清廉、清明的一生为这首诗做了最好的诠释。他无愧于“包青天”这一称呼。像他这样青史留名、流芳百世的清官还有很多,海瑞就是不得不提的一个。

海瑞是一个浑身是胆、一身硬骨头的人。他对国之忠心几乎无人能及。向皇上上疏时,他已做好死的准备,坐在为自己准备的棺材旁他一脸坦然。一个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人,他的心里装的是什么?是天下百姓的疾苦,是社稷江山的安危。为官的海瑞生活极其清贫,所吃的菜都是夫人亲自种的,衣服更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在他老母亲过生日那天,他破例买了一点肉,“海瑞买肉了”竟成了爆炸性新闻。海瑞死时,家徒四壁。得知海瑞逝世的消息,自发送行的队伍绵延百里。

我想起前不久以身殉职的警察。张作田是连云港市赣榆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户政中队中队长。2014年12月10日,他在南京执行公务时突发心肌梗死,经抢救无效因公牺牲,年仅38岁。12月15日清晨6时,数以千计的社会各界群众赶到连云港赣榆殡仪馆,含泪为警察张作田送行。

臧克家在纪念鲁迅先生的一首诗《有的人》中这样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为官一任,理应造福一方,要先百姓之忧,后百姓之乐而乐。这样的清官将世世代代活在人们心里。

那些鱼肉百姓、贪婪自私的为官者无不遭到人们的唾弃。印度诗人泰戈尔说:“顶不住眼前的诱惑,就会失去未来的幸福”。那些被贪欲蒙蔽双眼的官,也许一时能享受物欲上的满足、然而,金钱、权力、美色……就像天边的晚霞,绚丽而易逝。浮华散尽,他们将陷入无边的黑暗和痛苦之中。法网恢恢,疏而不漏。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人,终被人们狠狠地摔下,终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我们在欲望中生活,但不能为欲望束缚。抛弃贪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没有坚定信念做不到,没有无私的精神做不到,没有决绝的勇气做不到。

当今世界,诱惑多多。如何在诱惑面前不低头,如何抛弃那些引人走向邪恶的欲望,考验着我们每一个人。古人说慎独,今人讲品格。高举起理智的旗帜。坚持做人、做官的原则,就一定能够做到“观庭前花开花落,望天外云卷云舒”。(作者:余东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鉴史问廉》之清官之念观后感

全文共 3089 字

+ 加入清单

【采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郦波: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清官,是要能够给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第一个是清廉,清廉就是不贪,第二就是清正,清正就是要直,这是对上级而言的,还要敢于直谏。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 王杰:清官往往能够做到不徇私情、大义灭亲,执法如山,刚正不阿。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郦波:清官还必须清正、清洁、清明,清明在古代又叫循吏,就是指能造福一方百姓。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 王杰:也就是说清官往往代表老百姓的一种愿望,也代表了老百姓的一种民心和民意。

“强项令”董宣誓死不向公主磕头认错

【画面】2014年9月1日,根据东汉著名清官董宣的故事重新创作改编的曲剧《洛阳令》在洛阳新区歌剧院上演。

【采访】河南省曲剧团一级导演 李杰:董宣、洛阳令的形象可以说是深入民心,50年来洛阳市曲剧团换了几代演员一直在演出这出戏,可见老百姓对这个人物、对这出戏的喜欢。在今天的洛阳市东面,有一座巨大的古城遗址,东汉时期的洛阳城就在这里。

一千多年前的东汉时期,这里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但是,这里也是当时全国治安最为混乱的地区。居住在城里的皇亲国戚、豪门贵族骄横跋扈,横行街市,就连他们的奴仆也仗势欺人。

当时,朝廷一连换了好几任洛阳县令,都没有改变豪门大族横行不法的局面。最后,69岁的董宣被任命为洛阳县令。

一天,董宣率领一批衙役在洛阳街头突然围住了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刘黄出行的车队,并当场将她的一个家奴杀死。

河南省曲剧团一级导演 李杰:当时公主门禁森严,作为七品县令的董宣根本就进不去公主府,没有办法去缉拿凶犯,董宣就在公主外出游玩的时候拦住了凤驾,要求公主给个说法,公主就不干了。如果当时再放这个家奴走,那就是放虎归山。所以董宣当机立断,在公主驾前、大庭广众之下施行了他作为一个执法者的权力。

愤怒的湖阳公主立即直奔皇宫,向刘秀告状。光武帝刘秀听了姐姐的哭诉,立即派人去捉拿董宣,准备在朝廷之上将他处死。不料,董宣的一席话使事情发生了改变。

洛阳市曲剧团团长 刘联合:董宣说我在捍卫大汉的律法,这个律法是谁写的呢?万岁一想自然是寡人所写啊。

一代明君的刘秀,当场接受了董宣的意见。但考虑到自己姐姐的感受,刘秀命令董宣给湖阳公主叩头谢罪,不料,董宣断然拒绝。皇帝命令身边的武士按住董宣的头,强迫他给公主磕头认错。

然而董宣双手撑地,挺着脖子坚决不肯低头。最后,刘秀只好下令释放了这位硬脖子大臣,并赏给他30万钱。

“强项令”董宣的名声很快就传遍了全国,洛阳城的治安一夜之间好转。

这位执法如山的清官直到今天依然受到洛阳百姓的思念。几千年来,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清官廉吏,他们为官清廉、执法公正,一直受到人们的景仰。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忠于职守,报国为民,清正廉明,惩恶扬善。

张伯行只收了一棵青菜、两块豆腐

【片花】公元1709年,张伯行出任江苏巡抚,当时,江南一带官场上浮华奢靡之风盛行,行贿受贿、贪污腐败的现象是各省中最为严重的。张伯行上任之初,就写了一篇《却赠檄文》:“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通过这篇檄文,张伯行向各级官吏公开宣布谢绝一切馈赠。

张伯行的这篇短文被称为“一字诗”,很快不胫而走,成为提醒官员们为政以德的座右铭。直到今天,张伯行的“一字诗”还被人们记着,成为砥砺道德、提高修养的格言警句。

【采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 王子今:“贪腐”就容易出很多的事情,本来要依法给一个人治罪,但是他给官员塞了钱,这个人就可以脱罪,法的公信力就没有了,整个社会风气就败坏了,所以历代的百姓都尊崇清官。

【解说】两年后,江苏发生辛卯科场案,由于牵涉出了两江总督噶礼,案子迟迟没有结果,张伯行愤而上奏弹劾噶礼。不料,嘠礼却串通同伙上疏诬告张伯行。督抚互相弹劾的故事,一时间成为轰动朝廷的奇闻。江南是朝廷的钱袋子,为了维护地方稳定,康熙皇帝不得不下令将张伯行和噶礼同时解职。

据史书记载,扬州百姓听到张伯行被免职的消息之后悲愤异常,哭声震动了整个扬州城。第二天,扬州的老百姓拥到张伯行的住处,为他送行,人们知道张伯行一向清廉,从来不接受礼物,就带来水果和蔬菜。张伯行婉言谢绝,百姓们哭道:“公在任,止饮江南一杯水;今将去,无却子民一点心!”

【采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郦波:君在此,只饮江南一杯水呀,在我们江南做官,喝了江南的水,什么都没拿,现在君要走了,多少要带上百姓的一片心啊,所以最后老百姓送的东西张伯行只收了一棵青菜、两块豆腐,一清二白。

“海瑞买肉”怎么成了轰动性新闻

【解说】公元1558年,担任福建南平县教谕的海瑞接到吏部公文,去浙江淳安担任知县。

据史书记载,海瑞来到淳安县之后就公开宣布,从今以后所有衙门的陋规一概废除,正税之外的火耗等所有杂派一律不准征收,所有除朝廷俸禄之外的钱也不能拿。

在县衙其他官吏们惊讶的注视下,海瑞一家搬入了县衙,每天海瑞的妻子亲自下厨做饭,老仆上山砍柴,海瑞在县衙里开辟了一片菜地,浇水施肥。他和家人每天吃着青菜豆腐,平时不升堂时就穿着自己仅有的几件破衣服。

【采访】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毛佩琦:海瑞和母亲一起生活,母亲过生日,海瑞买了二斤肉。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郦波:海大人居然买肉了,这事儿当时闽浙总督胡宗宪都知道了。

历史学者、清华大学博士后张宏杰:胡宗宪在一次全省的会议上对大家说,海瑞居然买了二斤肉,“海瑞买肉”成了一个轰动性的新闻,这就证明他们全家平时根本吃不起肉。

【解说】海瑞废除苛捐杂税,仅淳安县用来支应县衙各项开支和招待费的税收,就从原先的每年白银一万多两下降到每年九百两左右,百姓们的负担大大减轻。而刚刚开始自己职业生涯的海瑞,也在浙江迅速地声名鹊起,成为远近闻名的清官。

中国人“清官情结”背后的廉洁渴盼

【解说】公元1570年,海瑞被任命为应天巡抚,前往苏州就职。

史书记载,海瑞担任应天巡抚的消息公布之后,当地许多官员如临大敌,一些平日贪污受贿的官员甚至自动离职逃跑。大户人家纷纷把朱漆大门改漆黑色,出门就穿上一件打满补丁的破旧衣服,以符合朝廷法律的规定。

海瑞的到来,受到了百姓们的热烈欢迎。但是,大半年之后,海瑞就被调走了。

【采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郦波:因为海瑞当初在江南的时候打击豪强,包括清丈田亩,反垄断的时候触动了江南大地主阶级的利益。

毛佩琦:海瑞的做法,当然得罪了这些权贵,他们就弹劾海瑞,海瑞被迫罢官。

【解说】十多年后,海瑞在南京担任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个职务,南京吏部侍郎。此时的海瑞,已经成为万民膜拜的青天,每天都有从全国各地走过来一睹清官风采的民众。

公元1587年,海瑞在南京病逝。万历皇帝下诏在南京、北京为海瑞举行公祭,同时派遣官员护送海瑞灵柩回乡并督造墓园。明史记载,海瑞的死讯传出后,南京的百姓悲痛不已,纷纷歇业悼念海瑞。当海瑞的灵柩用船往家乡运的时候,披麻戴孝、祭奠哭拜的人站满了两岸,绵延百里不绝。

古往今来,蕴藏在中国人心中深厚的“青天情结”,不仅反映了人们对清官的敬慕心情,也折射着人们对清明政治和社会正义的强烈期盼。

【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 卜宪群:“清官情结”是我国历史上广大人民群众对廉洁政治的一种渴望、一种盼望,它有它的合理性,有它的社会基础、思想文化基础。

【解说】今天,以包公为代表的青天形象,依然存在于舞台和电影电视等大众传媒上。以清官为题材的影视剧等文艺作品,仍然受到最广大中国人的喜爱和追捧,这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伟大文明的民族对清廉以及正义的不懈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党员干部《鉴史问廉》观后感

全文共 2848 字

+ 加入清单

八集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视野,纵览中华民族五千年朝代演进,以“廉”为核心,以“清、勤、慎”为主题,对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典型人物进行了充分展示,从历史的兴衰之道中探寻廉政文化的力量,为盛世鸣警钟,为时代举镜鉴,内涵深厚,立意高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在中国历史上,反腐贯穿着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的全过程。历朝历代在反腐败上都留下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这些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是我们治国理政的宝贵财富。

为政以德,是安邦治国的准则。中国传统文化对为政者的道德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用道德教化来赢得民心,是古代政治家们成就一番伟业的秘密。在漫长的历史中,克偏、戒巫、范家、全节、修身,以及清慎勤这些被称为为官之德的警句箴言,一直被历朝历代视为官德的重要内容。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那些恪守为官之德的政治家们用自己的选择和坚守,谱写了中华文明的闪亮篇章,那些面对利诱、黑暗和不公拍案而起的浩然正气,已经成为国人精神家园里的一座丰碑。这种用生命和热血写就的高尚,直到今天还在感动着我们。

作为共产党的领导干部,我们更应该恪守官德,做到善良、能干、敬业、公正、守法、明辨是非,在党忧党,在党护党,从自身做起,做廉洁从政的模范。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养,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廉洁从政意识

“读书思廉”应是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基本要求。只有勤奋学习,加强党性修养锻炼,才能从思想上牢固树立廉洁从政意识。一是深读史书与当代优秀文献。中国是有着几千年灿烂文明的古老国度,历朝历代都涌现出许多廉洁清官,诸如于谦拒贿手书“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杜暹出使埋礼金”等故事,至今读来仍有新意;当代无论是“公仆本色、先锋楷模”的郑培民,还是“朝气、土气、正气”的牛玉儒,亦或是“铁骨丹心铸税魂”的张群,他们都是共产党员的先进代表,展示了我们共产党员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人生追求。通过对这些先进事迹的学习,能使我们更加坚定地认识到,只有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才能在各种形势下不迷失方向;只有像他们那样,始终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真正成为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模范;只有像他们那样,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不辜负群众的期望,才能凝聚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把我们的各项工作推向前进。二是细读党章与准则。每位党员同志都曾在党旗下紧握右拳庄严宣誓——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尤其是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形势面前,时时温习党章,时时以党章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其意义现实而深远。只有熟读《廉政准则》等党内法规,才能从思想上提高每位党员干部的行事判断能力,才能从行动上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履职践行水平。三是常读警示与案例。 “常思贪欲之害”,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保持正确的人生追求,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分得清黑白,辨得清真伪,看得清是非,克已自律,严于自察,永葆党员干部的清正本色。

二、注重自律,身体力行,在工作中始终树立廉洁从政形象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思廉只是敲响了心中的“大钟”,践廉才是真正走进了廉政的“殿堂”。对党员干部而言,在扬弃贪欲杂念、完成灵魂净化的思廉过程中,不断践廉才算是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在实际工作中,要真正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从小处做起,积小成大,成就业绩。从小事抓起,始终做到慎独、慎微、自警、自省、自励,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为人民谋利益,完成历史赋予的重任。一是擦亮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迷惑,太多的利益让人眼红眼热。有人一夜暴富,有人一夜成名。现实社会中,正是有那么一小撮眼红眼馋而又掌握着实权之辈,在一次又一次的迷乱中迷失方向,被利有所求者的糖衣炮弹击中。作为一名出色的党政干部,唯有以事业为重,以信念支撑,方可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认清方向,把好标尺,清而不乱。二是管好嘴巴。作为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执政党,我们的出发点和归宿地是为人民服务。“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这是我党对广大人民群众作出的庄重承诺。然而,正是一次又一次的觥筹交错,事业上带上了义气和酒气,工作中带上了面子和人情,廉洁从政在第一道防线上蚁穴丛生。三是禁锢欲手。俗话说“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无论大小领导,从手中有权的那一刻起,我们必须经受的考验便是各种利欲的诱惑,小至一张礼卡、一份纪念品,大至权钱美色交易,无不与这些腐败干部贪念强烈、伸手接受有关。纵观腐败者,由于平时不注重廉政思想的培养,而把权力当成是利益的化身,利用权力到处为自己捞好处,最终越陷越深,被金钱、美色所俘虏,却失去了党和人民的信任,失去了自己的人格,也失去了自由。当他们身陷囹圄,才悔悟自己的行为,才懂得衡量自己的得失,但都为时已晚,追悔莫及。

三、敢于较真,接受监督,在行为上始终保持廉洁从政作风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接受人民群众监督是我党一贯的优良作风。在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这一问题上,我们同样需要敢于较真的精神,敢受监督的勇气。一是要敢于较真。对于手握实权的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敢于较真的态度和作风尤为可贵和必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中央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和省委市委的实施意见以及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工作上,认真落实“一岗双责”要求,坚持贯彻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的组织原则,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自觉维护班子团结,努力为主要领导分忧解忧。在纪律上,率先垂范,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经常教育亲属自尊、自重、自爱。在生活上,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作风,力戒大手大脚、铺张浪费、讲排场、比阔气。二是要敢受监督。邓小平在《共产党员要接受监督》一文中说过:“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也不好,做事要有所畏,有所怕,不能无所顾忌。”唐太宗李世民曾把魏征喻为一面镜子,时时把魏征的谏言作为衡量自己言行过失与否的标准,成就了唐朝的太平盛世。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是我们党的一项基本制度,是党员领导干部接受监督、增强党性观念的重要举措。要强化党员意识,严格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好基层支部、党小组组织生活,同其他同志一道,积极参加学习讨论,如实汇报思想情况,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接受党组织和党员的监督和帮助,带头把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起来,促进党风的进一步好转,营造风清气正的浓厚氛围,始终做到洁身自好,清正廉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鉴史问廉》观后感1000字

全文共 1592 字

+ 加入清单

鉴史问廉》,不得不说,这是一部以历史为铜,自我剖解,自我反思的一部历史文化教育片。片中只字未提现代,却以历史兴亡交替引发观者对现代社会发展走向的深思。彪炳史册的历史人物,或名垂青史,或遗臭万年,无不让我们圈点至今,更幻化为我们自己的身影。包青天、狄仁杰、海瑞等一代名吏,塑造了敢叫日月换新颜的英雄主义形象,文天祥的零丁洋里叹零丁、七品芝麻官的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以及五人墓之义士的历史壮举,最终都融入了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匹夫责任!该片从历史兴衰之大处着眼,落笔清官之“清、勤、慎”,最后总结到道德、文化、律令、制度对历史兴衰的重要作用。

从古至今,由彼及此,我们在鉴史问廉的同时,更应该多问问自己:我们处于什么样的朝代?我们处于什么样的社会?我们处于什么样的团体?我们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我们在做着什么?我们在影响着什么?我们将怎样写下自己的历史?

如今,是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前进。我们是xx社的一员,我们奋斗在不同的岗位上,我们支持三农、服务民生,更为中原经济的腾飞贡献着我们应有的力量。我们做的不多,但也不少,因为每日营业大厅里的人络绎不绝,我们不但提供细致周到的柜台服务,更向广大用户推广越发先进的电子银行结算通道。我们不计成本的为客户的资金结算殚精竭虑,更以他行无法比拟的贷款优惠条件有力的支持了辖内农户、企业、经济的飞速发展。

农信一生,有多少人蜡烛燃尽,把毕生的青春奉献给了农信事业,他们中有坚守正义、不惧邪恶、视事业如生命的基层农信社带头人,有不畏艰苦、扎根山区、以服务三农为乐的农信社老员工,有爱社如家、热心公益、把爱心洒向民众的农信社“活雷锋”,有正直无私、爱岗敬业、用孝心撑起一个家的道德典范,有恪守岗位、为人表率、与病魔抗争的敬业标兵,有顶住压力无所畏惧保全资产的农信卫士。他们就是我们的“最美农信人”。这些平凡的农信人无不用平凡的一生诠释了各自岗位的“清、慎、勤”。没有清明与无私,哪来奉献;没有审慎与笃行,哪来长久;没有勤劳与无悔,哪来众人之美誉!他们从不同岗位、不同侧面反映了xx社系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新风正气、竭力服务“三农”的精神风貌。

xx社至今已有六十年的历史,无数的xx社人与事汇成了xx社的历史长河。但要在如今商业化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背景下发展成为健康而富有活力的商业银行,更要靠规章和制度的框架约束。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制定了《大诰》和《大明律》,《大诰》的侧重点是惩治贪官污吏,《大诰》还赋予百姓监督官员的权利,一旦地方百姓发现地方官员有扰民和贪污等犯罪行为,可以手持《大诰》将他们直接押送京城,交由皇帝本人处理,任何人不得阻拦,这在中国历史上可谓绝无仅有。朱元璋的重点制贪收到了明显的效果,让吏治清廉的良好风气持续了一百多年,明初六十多年的廉吏有一百多人,占整个明朝时期廉吏的六分之五。可见制度对管理与健康发展的重要关系。

此外,湖北省云梦县法院的法官借鉴秦朝将法律刻在竹简上的做法,将每位法官的座右铭以竹简的形式醒目的悬挂于开庭时必经的走廊内,以实时的警醒他们遵守自己的人生信条。如何运用制度与道德的约束力来达到健康发展的目的,将是我们制度设计的重中之重。

与此同时,在快速发展的当今,公正廉明的用人制度越发显得尤为重要,如今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汉代汉武帝的察举制度,可以举荐方正贤良、敢言直谏之士。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武将陈汤就是源于汉代的察举制度而从流浪者被重用,并为西汉立下了赫赫战功。农信社正值改革发展的今天,更需要不拘一格降人才。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个企业,如同国家,同样可以鉴史问廉。人亦如此,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那些最美农信人就如我们的一面面镜子,让我们明事,明理,明责,明自我!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鉴史问廉》观后感

全文共 2476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市纪委通知要求,我于1月9日至16日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省纪委联合摄制的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仅看到《鉴史问廉》这四个字,就让我明白这部纪录片在讲什么。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鉴史问廉》涉及了很多古代的故事,引用了很多清官廉吏的诗词和大量的历史典故,展示了遍布全国的廉政文化楹联、匾额等等,也通过朝代更替和我国历史长河中的廉吏和贪官对比,使我们从中得到教育。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月13日在中纪委十八届五次全会上强调,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纪律建设,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完善党风廉政建设法规制度,落实“两个责任”、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坚守阵地、巩固成果、深化拓展,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一些领导干部工作能力很强,个人素质很高,但在亲情面前丧失原则,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收受贿赂大肆贪腐,或者为家属子女谋取经济利益,其结果只有一个,就是政治上身败名裂,经济上倾家荡产,后悔莫及。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案例。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适应中央的反腐倡廉新常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凝聚力量,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要守牢廉洁清正的底线,牢记党纪国法,秉公用权,做到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始终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和道德防线。要时刻心系百姓,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进一步增强修身意识、服务意识,重点解决存在的“四风问题”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具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深入地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主动接受从政道德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清醒的认识到身上担负的历史使命,深刻领会党中央在党的廉政建设中的深谋远虑,全面增强对拒腐防变的认识,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不断增强政治学习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思想改造,树立牢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权利关,时刻清醒的认识到权力是谁赋予的,应该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谁谋利益,要立共产主义的大志,成人民群众的大事,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干事业上,用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上,打牢思想基础,筑严思想防线,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切实做到勤政为民、廉洁从政。

二、主动接受监督,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监督既是约束,更是爱护。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党员领导干部要把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当作是一面镜子,经常照一照,检查一下,及时加以改进和纠正。要时时处处将自己置于监督之下,把党和人民的监督看作是对自己最大的爱护、最好的保护和最真诚的呵护,在思想上正确认识监督,在感情上真诚欢迎监督,在行动上主动接受监督,在来自各方面的监督下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高廉洁自律能力。在日常工作中要常怀律己之心,常思为民之责,手莫伸、人莫贪,自重、自警、自省、自律,管好自己,不该看的不看,不该吃的不吃,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去的不去。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做防腐拒变的典范,以廉洁的作风、廉洁的形象和廉洁的品质赢得组织的信赖和群众的拥护。

三、认真执行制度规定,切实强化规范意识

规范权力运行制度体系,切实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确保作风建设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通过制度建设的长效机制,一方面把作风建设、队伍建设、能力建设等内容纳入制度轨道。另一方面推动机关制度建设的?废、改、立?,在堵塞漏洞、预防廉政风险、提高决策水平、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要强化法制意识,按制度办事、程序办事,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超越法律至上的特权。对权力要有如履薄冰的精神,要慎权,要严于自律、公道正派、洁身自好,清廉自守,否则就“一失足成千古恨”,成为了韩英杰之流。要强化政策和程序意识,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确保党的方针、路线能够正确实施。要严格科学的程序,对重大问题的决策,要按科学的程序进行,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水平。

四、做到严格自律,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围绕为民务实清廉,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机关理论学习、调查研究、干部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公务接待等各项规章制度,使我局的制度形成体系、体现刚性。一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要求大家做到的,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大家不做的,自己首先带头不做,营造政治清明、干部清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二要积极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既用宪法和法律约束自己,也用党章和党的纪律规范自己,认真落实廉政准则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严格执行八项规定,正确对待权力、金钱和名利,以实际行动带动党风和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三要切实担负起廉政建设的领导责任,落实好“一岗双责”,抓好本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四要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努力起到表率作用,切实做到作风上严行、决策上慎行、生活上俭行,当好“一班”之长,做干部职工的表率。自觉发扬真抓实干、善做善成的作风,弘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精神,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干部选拔机制,充分调动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为推动我市旅游事业再上新台阶,打造“黄河三门峡,美丽天鹅城”品牌,建设创新开放、富裕文明、平安和谐、生态宜居三门峡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通过观看《鉴史问廉》,触动很大,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吸取教训,常存敬畏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始终做到警钟长鸣、守牢底线、廉洁自律。要认真执行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地做到一切以党的利益为重,以人民的利益为重,让组织放心,让人民满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鉴史问廉》之“道德之择”观后感

全文共 1114 字

+ 加入清单

做官者为政以德,才能德行天下,让社会变得安定和谐。为什么这么说呢?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礼,齐之以德,有耻且格。”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用各种法律条文来治理国家,用刑罚来约束老百姓,人民虽然会躲避这些规定约束而免于处罚,却不知道什么是廉耻;如果用礼法来治理国家,用道德来约束老百姓,人民就会知道廉耻,并主动改正错误,遵守礼法。所以,作为一名官吏,尤其是一名清正廉洁的官吏,唯有自己先遵循道德操守,才能感化老百姓,才能让人民群众自觉的去遵守道德和法律,改善社会的不良风气。

东汉的杨震,在上任的途中,路过自己从前的学生王密所管辖的县城,受到了王密的热情招待。有一天,王密拜访杨震,两人聊得很开心,一直聊到了深夜。这时,王密从怀里拿出几根金条,说是要感谢杨震的教育之恩。杨震拒绝接受,王密便说深更半夜的,没有人会知道的。杨震便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会没人知道呢?!后来,王密为了自警,便在自己的县衙盖了一座内堂,这便是千古留名的“四知堂”!子曰:君子慎独!杨震便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恪守自己的做人准则,严格按照遵循道德礼法,成为一代清官的典型。其实,清官就是如此,不仅在人前清正廉洁,无人之时更是洁身自好。在清官杨震的影响下,当时的东汉大治,社会风气非常之好,真的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显然天下太平。所以说,为政以德,方能使德行天下。

当今社会,之所以风气欠佳,就是因为部分官员的道德缺位,正能量不足,没有形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行,以至于贪污腐败,铺张浪费等现象时有发生。要想改变我们目前的社会风气,让所有人都有道德,讲礼貌,是需要我们为政者来带头的。因为,所有的为政者都是百姓们的榜样,都是风向标,他们往哪里去,人民群众就往哪里去,他们怎么对待自己的父母,人民群众就会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尤其中国有七千多万的党员,遍布于全国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角落,更是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将明德守法作为自己做人做事的首要准则,真诚的对待每个人民群众,这样才会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温暖,去自觉的弘扬社会主义美德,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如今的中央提出了要以德治国,就是看到了道德礼法在治理国家中能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以德治国,既是对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发扬,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因此,在中央领导的带领下,如果全国大大小小的官吏都能为政以德,那么让全国人民都变得有道德有素质,构建德行天下的美丽中国,将不再是一个梦!

鉴史问廉观后感【最新】

观《鉴史问廉之四道德之择》有感

《鉴史问廉》之兴衰之思有感

《鉴史问廉之四·道德之择》观后感

《鉴史问廉》纪录片观后感汇总

《鉴史问廉》第四集《道德之择》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观后感:对纪录片《鉴史问廉》的几点梳理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8集纪录片鉴史问廉》将登陆央视纪录频道,它站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高度,在历史的兴衰沉浮之中挖掘中华廉政文化的优秀遗产,全方位展示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精华,《鉴史问廉》主体鲜明,故事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在强势反腐深入人心的当下,此片的问世更具现实意义。

这是一部回望历史、展示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精华的作品,该片深入中国历史,试图从总体上探寻廉政建设与社会及文明兴衰的关系。全片共8集,分别为《兴衰之思》、《清官之念》、《清浊之辩》、《道德之择》、《文化之力》《律令之矩》、《制度之重》、《千秋之评》。众所周知,廉政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源远流长,在先秦典籍《周礼》中,古人提出“六廉”概念,即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辩,意思是说一个官员必须具备善堂、能干、敬业、公正、守法、明辨是非等基本品格,千百年来,百姓对清明政治和清官廉吏的呼唤,几乎贯穿中华文明史。

因此,在该片中,观众可以看到诸子百家对廉洁理念的阐述,既有孔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样的名言,也有老子“罪莫大于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这样的警句。此外,观众也可以看到历代中国人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如屈原、文天祥等舍生取义彪炳史册,如包拯、海瑞等刚正不阿流芳千古,如张养浩、孙嘉琻等勤政爱民令世人敬仰。这部纪录片,向观众传达这样一个理念,那就是反腐倡廉、追求公平正义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华民族从危难中重新崛起,走向复兴的推动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鉴史问廉》第六集律令之矩心得体会

全文共 1905 字

+ 加入清单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些流行于人民群众中的口头禅,表明了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法规的尊重和敬畏。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更是阐明了言行可以自由,但一定要有礼法的约束的道理。昨夜,CCTV9播出的《鉴史问廉》第六集《律令之矩》,体现了法律的尊严和神圣。这集是给贪官的一个严重警告!前五集的《鉴史问廉》,让我们认识了许多名垂青史的能臣廉吏,这次则是让我们见识了一些遗臭万年的贪官污吏。

第一个被枭首示众的贪官:羊舌鲋。羊舌鲋在解决刑侯、雍子土地纠纷案时,贪恋雍子女儿的美色,不问是非曲直,就宣判雍子无罪,刑侯有罪。刑侯一怒之下,拔剑杀了羊舌鲋和雍子。后来,大夫韩宣子判刑侯杀人有罪,当处死,同时认为羊舌鲋因为贪婪被杀,是死有余辜,把他的尸体拉到繁华的大街上枭首示众,借以警示世人。羊舌鲋身为执法大夫,不能以身护法、执法,反而以贪坏法,卖法纵贪,终于落了个死后弃尸于市的下场,他的名字从此被钉在贪官污吏的耻辱柱上,也首创了“贪墨”一词。

第一个畏罪自杀的官员:王立。王立是当时的一个狱吏,曾被县令向上级举荐为廉洁,但在“公示期”内,有人举报王立收受囚犯家属贿赂一万六千钱,后经查明,此钱为王立妻子私下收受,王立毫不知情。但王立还是因惭愧和害怕而自杀。王立的自杀,表明了他对法律的敬畏,体现了法律的威慑力。

第一个禁“吃喝风”的官员:易三才。易三才为县令时,深恶官场迎来送往的不正之风,痛恨大吃大喝的官场做派,拟定三条禁令和一条关于过境官员乘马坐轿、饭菜供应的具体规定,以及违犯这些禁约的处罚办法,刊刻于县衙旁的石碑上,以示警示。这当是历史上的第一份“反腐宣言”。

第一个劫狱被皇帝亲手处死的官员:朱祖亮。朱祖亮的儿女亲家倚仗他的权势横行当地,被县令逮捕下狱。朱祖亮及其儿子竟然把囚犯从监狱里劫出,遭到县令弹劾。朱祖亮恶人先告状,致使皇帝错杀了县令,明白真相后的皇帝十分震怒,亲自动手,处死了朱祖亮和他的儿子。皇帝朱元璋鞭死开国元勋永嘉侯朱祖亮,证明了“反腐无禁区”,在法律面前,没有“铁帽子王”。

任何一个朝代对于贪官污吏都无法容忍,因为人民无法接受,正所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的心声是最大的服务对象,纵观历史长河,一个朝代的开始都会政治清明,因为会总结前一个朝代的教训,就如宋太祖赵匡胤就会命人将《戒石铭》(尔俸尔禄 民膏民脂 下移民虐 上天难欺)刻在全国的府衙门外,让每天从这里经过的官员明白:贪赃枉法是天理和国法都难以容忍的行为,而宋朝灭亡的时候呢?诚然被外族入侵并灭亡和自身政治体制国力发展有一定关系,但当时的一些奸臣迫害忠良,则更加促进了这种灭亡。

而运用法律手段惩治贪污腐败则成为历朝历代不容忽视的一个沿用制度,贯穿在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历史之中,见证着一个个封建王朝的兴衰成败。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在惩治贪污腐败方面都出现过科学规范的廉政立法,制定过行之有效的廉政法令,出现过许多典型的人物和事例。从秦汉到明清,法律对贪污腐败的惩处越来越严厉;而越来越严密系统的法律,也成为惩治贪腐的有力武器。不断地继承和发扬不仅在于警醒世人,也更加有利于建立一个更加政治清明的社会。《律令之矩》以历史朝代为序,从惩治贪污贿赂等相关的法律制度入手,形象、生动地梳理出中国古代廉政法制建设的主要内容,挖掘其中的经验教训。正应了那句“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当前不也正在以严厉的惩治手段打击贪污腐败吗?

以史为鉴,鉴往古今。1月13日习近平在中纪委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有媒体统计,不到3000字的讲话稿中,习近平至少14次提及“规矩”一词。他强调,“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并着重指出,“纪律是成文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不成文的纪律;纪律是刚性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自我约束的纪律。”当前,党中央正在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党中央以对腐败零容忍的态度,以“踏石有印,抓铁留痕”的气魄,用“猛药去疴、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高举党纪和国法这把达摩克斯之剑,从严治党,去除党内毒瘤,捍卫党纪,维护国法,遏制腐败,重构清正廉明的政治新常态。

1、《鉴史问廉》第一集兴衰之思心得体会

2、《鉴史问廉》第二集清浊之辨心得体会

3、《鉴史问廉》第三集清官之风心得体会

4、《鉴史问廉》第四集道德之择心得体会

5、《鉴史问廉》第五集文化之力心得体会

6、《鉴史问廉》第七集制度之重心得体会

7、《鉴史问廉》第八集千秋之评心得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鉴史问廉》观后感500字

全文共 591 字

+ 加入清单

西晋的富豪官员们为何喜欢斗富?唐朝何以从“贞观之治”演变出“安史之乱”?北宋为何从一个空前富裕的盛世消失在历史深处?

众所周知,廉政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可谓源远流长,从先秦典籍《周礼》中提出的“六廉”概念,到魏征、包拯、海瑞、张养浩、孙嘉淦等清官廉吏的不断涌现,廉政文化几乎贯穿了一部中华文明史。梳理这些丰厚的廉政文化资源,对于雷霆反腐的当下而言,不无现实意义。

和“廉政文化”相对应的就是“腐败文化”。腐败文化严重损害着党风、政风和民风,在这种情况下,以廉政文化提高官员的防腐拒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在此意义上而言,中央电视台、河南省纪委和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拍摄的《鉴史问廉》,无疑是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文化力作。如果说,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旗下的河南影视集团之前推出的电影纪录片《永远的焦裕禄》为我们呈现了一位现代“廉吏”的榜样,那么,《鉴史问廉》则深入历史的肌理,让我们从历史的镜鉴中寻找到反腐的文化力量。从这一点而言,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把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鉴史问廉》的制作和播出正当其时,它将为建设风清气正的官场新生态吹响嘹亮号角。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鉴史问廉之《清官之念》观后感

全文共 1491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一部全面梳理中国历史廉政文化的大型纪录片《鉴史问廉》一开播就受到了社会的关注。我校于2015年1月9号接到教育局监察室的通知,第一时间通知全体教师进行观看。并且于下午5:00,节目开播前10分钟连续两次发校信通通知各位教师,按时进行收看。我校全体领导班子在10号10点到校又集体观看了纪录片《鉴史问廉》。大家记忆深刻,纷纷发言表示对这一观念的认同。

该纪录片记载了上起国家制度出现以前的原始氏族部落的廉政萌芽,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开创的廉政新风,时间跨越5000余年,历经五大社会形态,可谓源远流长。漫长的中国廉政史积淀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廉政文化资源。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批判继承。

它揭示的是以民为本、顺应民心的传统;是勇于进谏和善于纳谏的经验;是不畏强权、公正执法的优良传统;是严以律己、不欺暗室、廉洁奉公的官德与政风中国廉政史上,涌现了许多不畏强权、执法如山的模范人物与典型事迹,如东汉光武帝时代的董宣、宋代最著名的清官包拯、明代的刘宗周。都为倡导廉政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鉴史问廉》实际上就是通过一个个清官的感人故事,来展示廉洁对一个政权、对一个国家、对一个社会的重要性。腐败对一个国家、对一个民族、对一个社会的伤害。通过观看,每一个教师在在该片的好故事中得到深刻的教育。

就一个国家而言,“清正廉洁之日,则国家昌盛;贪污腐败猖獗之时,则国事衰微。”那么,对于一个学校、一个教师队伍而言,廉洁同样重要。廉洁的对岸就是腐败,当廉洁的意识不能占据主流的时候,人们往往会不自觉的滑向腐败的彼岸。每一个腐败的故事都是从廉洁意识的淡漠开始的。可以说,礼物是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但是,并非礼物越重,感情越深。相反,从现实的角度来讲,礼物越重,越容易起到相反的作用,容易将你的恩人变成罪人,容易将原本的好意变成坏心。每一次的腐败都是幕后的那双“温暖”的黑手模糊了廉洁的意识,从而打开廉洁的堤口,一发而不可收拾。

从古至今,廉洁的故事比比皆是。东汉南阳太守羊续将焦俭送给他的鱼悬于室外来拒绝焦俭的再次相赠;北宋包拯立《诫廉家训》于家中警示后人;周总理穿着朴素,总是将衣服补了又补,坚持艰苦朴素的作风。还有魏征、狄仁杰、包拯、郑板桥等一大批清官廉吏任职故事,受到历代百姓的传颂和敬仰。许多与廉政文化有关的器物文化,比如说包公祠、南阳府衙、内乡县衙等。在反腐败的制度设计和律令制定方面,古代统治者也有很多积极的探索,对我们今天的反腐败工作还有很多启迪。作为一个教师而言,虽然没有腐败的土壤,但是,我们从事的职业要求我们不仅要廉洁从教,更要把廉洁的种子种到每一位学生的心里,确保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廉洁之花能够竞相怒放。

作为一名教师,廉洁从教就是要严格遵守教师的行为规范,做到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用真心对待学生,掌握好手中的权利,坚决杜绝用学生成绩作为筹码,获取非法的利益。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通过言传身教,向同学们渗透廉洁的思想。我们的学生将来都要走向工作岗位,也许会面临很多诱惑,如何让他们能够顶得住糖衣炮弹的轰炸,就需要教师平时的言传身教。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鉴史问廉》通过拍摄这个跨度几千年的廉政文化史,通过历史上这些廉吏和贪官的对比,使人们从中得到廉洁是一种正气,更是一种风气。当一个集体里廉洁的风气盛行时,这个集体势必会欣欣向荣的发展。当廉洁的风气在校园里盛行时,学校的教学质量一定会提高,团队的凝聚力会更强。作为一名教师,身体力行,弘扬廉洁的正气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鉴史问廉》之兴衰之思有感

全文共 2816 字

+ 加入清单

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在央视播出后,官民争睹,好评如潮,其火爆、受捧的程度多年少见。透过影片、叩问历史,我的最大感悟是:为官清廉、一心为民,则朝廷褒奖、百姓颂扬;而鲸吞国库、蚕食百姓,则身败名裂、万民唾弃。

曾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下“贞观之治”的宰相魏徵病重期间,太宗皇帝发现这位清廉的大臣的住室竟然没有正厅,于是下令停止为自己营造宫殿,用这些材料为魏徵修建一座房子;魏徵病世后,唐太宗亲自到家中吊唁,下令停朝五天。包拯去世后,仁宗皇帝也是亲自上门吊唁,并宣布停止视朝一天;海瑞病逝后,万历皇帝下诏在南京、北京为海瑞举行公祭,同时派遣官员护送海瑞灵柩回乡,并督造墓园。与之相反,大贪官的结局则是被没收财产、削职为民、流放边关、押赴刑场。贪得无厌、穷奢极欲、一顿饭相当于几十户人家一年收入的大贪官蔡京,被罢官流放后,居然很难买到足够的食物,最后在饥饿和疾病中死去。而追求奢华、宫中斗富的西晋宰相石崇直到被押赴刑场才明白:正是那些来路不明的巨额财富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历史往往有着惊人的相似:清廉为官、一心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补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领导干部的楷模”、“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而结党营私、贪得无厌的周永康、刘志军、谷俊山之流则被免去官职、开除党籍、没收非法所得、接受人民审判。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鉴史问廉》为广大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廉政教育课:为官就要清廉,当官即不能贪腐,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一道不可逾越的红线!

《鉴史问廉之兴衰之思》观后感

1月9日,由中共河南省纪委、中央电视台、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摄制的8集大型历史文化记录片《鉴史问廉》在央视记录频道(CCTV-9)晚8点播出了第一集《兴衰之思》。观看毕,不由想到习近平曾经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提出学习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的重要性;王岐山也曾强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是啊,历史这本教科书真的值得我们去好好读一读。于是,《鉴史问廉》这部纪录片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速读”历史、鉴往古今的平台。

坐在电视机前,重温那一段段湮灭的历史,观看那一个个沉重的故事,一次次受到震撼和警示。不由发出“历史尘烟滚滚来,朝代兴衰廉与贪”的感慨。荧屏里,我看到了秦国虽有万里长城,能抵御外敌的入侵,却抵挡不了“奢”的侵蚀,最终始皇千秋万代的帝国梦因“奢”而止于二世;我看到历史上最腐败的政权之一,也是最短命的王朝之一的西晋,毁灭在“斗富”中,正应了当今人们所说“不作死就不会死”;我看到了贞观之治的李世民明白“以史为镜,可知兴衰”,崇尚“恭俭爱民”,开创了大唐王朝的鼎盛繁荣;我看到了繁华汴京(开封)因“艮岳”的奢侈建筑而很快土崩瓦解,靖康之耻,皇帝被掳,耻在亡国,实为贪腐,皇帝成了囚犯,当应了这句话“出来混,早晚都要还的”……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看罢《兴衰之思》,李商隐的这句诗蹦了出来,奢是祸胎,奢是坏兆——奢必将引起腐败,腐败必将失掉人心,失掉民心,必将亡国。这就是“历史老师”给我们传授的明鉴。

共产党人最知历史,从建党之初,我们党就继承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等具有共产党人革命风格的艰苦奋斗精神。靠着这种精神,我们吃草根、咽树皮,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用“小米加步枪”,推翻了“三座大山”,解放了全中国。夺取全国政权后,党又率领全国人民继续发扬战争年代的拼命精神,冲破封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了初步繁荣昌盛的新中国。鞍钢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等,都是共产党人在执政条件下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生动体现。当然,我们党也清醒地看到,由于党长期执政,地位变了,权力大了,有些人逐渐脱离群众。特别是一些干部抵御不住各种诱惑,不是用手中权力为人民工作,而是用来谋求私利想方设法维护和扩大既得利益。但是,我们党的领导人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自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我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认识的腐败是附着在党的肌体上的毒瘤,严重影响了党的健康和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于是,狠抓开展作风建设、反对“四风”,反腐倡廉、打虎拍蝇,清除党内毒瘤,把那些贪腐的官员一个个拉下马,从严治理党风,赢得了民心,就是以史为鉴的最好体现。 “以史为鉴、鉴往古今”,国人,尤其是党员干部,都应该好好去看看这部纪录片!

《鉴史问廉》之兴衰之思有感

1月9日晚,由河南省纪委、中央电视台、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摄制的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在央视纪录频道正式开播。这部纪录片站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高度,在历史的兴衰沉浮之中挖掘中华廉政文化的优秀遗产,全方位展示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精华。《鉴史问廉》主题鲜明,故事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在强势反腐深入人心的当下,此片的问世更具现实意义。

观《鉴史问廉》之兴衰之思有感

《鉴史问廉之一·兴衰之思》观后感

《鉴史问廉》观后感:兴衰之思

《鉴史问廉》观后感:兴衰之思

《鉴史问廉》第一集兴衰之思观后感

观《鉴史问廉之四道德之择》有感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有史以来,历朝历代在廉政建设上都留下了大量的经验教训,这些丰富的精神遗产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廉政文化。不要以为时过境迁,历史规律不可逃避,廉政才能国泰民安,才能保自己平安。历史上王朝衰落的教训对今天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纪录片《鉴史问廉》深入中国历史,试图从总体上探寻廉政建设与社会及文明兴衰的关系。全片共8集,分别为《兴衰之思》、《清官之念》、《清浊之辨》、《道德之择》、《文化之力》、《律令之矩》、《制度之重》、《千秋之评》,从片名上观众就能对全片的内容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廉则兴,贪则衰”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一个治国之道。看《鉴史问廉》,引人深思,让人清醒。

要想做到“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干部清正”守住自己的节操。同时加强制度建设,真正“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样才能达到政治清明、国家安宁、和谐向上的治国目的。

片子里提到的阿房宫,是百姓用血汗修建的,也是历史上奢侈浪费的耻辱代表。从古看今,奢侈浪费的风气必须制止,反对铺张浪费要从政府做起,从咱自身做起。

廉政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百姓对廉政的向往,本质上是对"公平正义"这个维系社会正常发展的基本规则的强烈诉求,也是对国家民族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捍卫。《鉴史问廉》就是站在历史、社会、文化和文明的大视野下表现廉政文化,思考廉政在社会和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该片既有穿越历史的纵深感,又有呼应现实的时代感,对历史人物、故事和知识进行梳理整合,帮助干部群众对历史和廉政文化的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观看《鉴史问廉》第三集《清浊之辨》观后感

全文共 1332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是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有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昨夜,这些“中国的脊梁”一个个从荧屏上向观众走来。

众生沉醉,我独醒的屈原,报国无门,而投水汨罗江;“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在南宋大厦危亡之际,散尽家产,起兵勤王,兵败被俘,拒绝高官厚禄,受尽折磨,终被杀害;司马直,不愿盘剥百姓为己买官,留下遗书抨击卖官鬻爵的政策,服毒自杀;“义风千古”的五人墓,书写了苏州民众反对朝政腐败,维护好官周顺昌而被害的壮举……

虽然屈原用生命做最后的抗争,也未能挽回楚国覆亡的命运;文天祥拼尽全力也没能挽救垂死的南宋;死谏自杀的司马直亦没能拯救东汉的朝廷;“五壮士”失去生命也没能留住大明的江山。但是他们却如颗颗闪亮的明珠,高悬在历史的天空,给后人以榜样、以激励、以启迪。他们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勇气和担当,奉行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理念,演绎着“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故事。推动者中华民族的文明和进步,才使伟大的中华民族“清气满乾坤”。

诚然,许多“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君子下场悲壮,然而,他们的悲壮却在印证着统治者的腐朽和黑暗。对此,已成历史人物的诸葛亮道出了原委,可谓一针见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总结的是前朝兴衰的原因,阐述了忠奸的利弊,以先汉的“兴隆”和“倾颓”的历史事实,作为前车之鉴,没成想,刘禅不听,不去亲近董允、姜维这样的“贤臣”,而去亲近黄皓这样的“小人”,结果是国破家亡,成了阶下囚,葬送了蜀汉江山。而他的老子刘备,当年以“织席贩履”为生,却因亲“贤人”——先是与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后又“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终于“三分天下有其一”,建立了蜀国,当上了皇帝。一语成谶,诸葛亮竟提前把蜀汉的兴亡作了“总结”,亦是历史兴衰、朝代更替的总结。

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个政党从诞生之日至今,就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先锋模范:方志敏、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雷锋、焦裕禄、杨善洲……一个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们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奉献出了全部的智慧和鲜血。我们党是用什么方法把这些先锋模范凝聚在一起,团结起来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让党的事业充满生机呢?以史为鉴,就是那句话,“亲贤臣”,习近平给出了答案,他曾指出“事业兴衰,唯在用人;用人之要,重在导向。”他不断强调用人的风向标作用:“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因为习近平悟透了历史这本教科书,深深的懂得“自古忠奸如冰碳”道理,忠臣良将自古为国家之金梁玉柱,奸臣妄贼从来是社稷之蛀虫硕鼠。忠多奸少则国兴,忠寡奸众则国衰。他也曾告诫官员交友的原则:“面对纷繁的物质利益,要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之交,与君子交往,既利己,又利国利民。

以史为鉴,鉴往古今,领导干部当牢记历史的经验教训,谨记习近平的用人观和交友观,把一批批愿意为人民的利益奋斗终身的仁人志士聚集在党内,团结起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