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海枯石烂一系列的成语(热门20篇)

干干净净:没有污垢、尘土、杂质。小编收集了海枯石烂一系列的成语,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浏览

261

作文

1000

餐风宿露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75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讲一个变化很多的成语:“餐宿露”,其读音是[cān fēng sù lù]。此成语是什么意思呢?

餐,就是吃饭;宿,就是住宿。这个词的字面意思一般被解释为“在大风的环境里面吃饭,在有露水的地方住宿”,也有人说它指的是“把寒风当做饭吃,在露水里面住宿”。我个人认为前面的说法比较靠谱,不过无论是哪一个,都不影响它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

这个词出自元朝时期蒙古族杂剧作家杨暹的《西游记》,对你没看错,这个戏曲比吴承恩写的那一本家喻户晓的小说还早了两百年,毕竟玄奘取经是唐朝的故事,中间一直有人当做故事来说,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在这部戏剧里面的第五本第二十出里面有一句:“师父力多般,餐风宿露忙投窜,宵衣旰食无撺断,受驱驰百万端。”

读过《西游记》的人估计都能想象到,这其实是形容玄奘(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唐三藏)在取经路途上面的艰辛。

一开始我和大家说这个词有很多变化,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因为,我发现,原来大家写这个词还有很多不同的方法。比如在苏轼的《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中说的就是“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和苏轼一样的还有陆游,他在《宿野人家》里面写作“老来世路浑谙尽;露宿风餐未觉非。”同样是宋代人,范成大在《元日》写的却是说“饥饭困眠全体懒;风餐露宿半生痴。”

究其原因,应该不是因为作者们记错了,而是因为在是个创作中讲究平仄押韵。为了和同一联诗的另一句对仗,所以必须考虑餐、风这两个平声字和宿、露这两个仄声字的位置,才能让整首诗符合格律,让诗文充满音韵之美。而在《现代汉语词典》里面,餐风宿露、风餐露宿都有记录,大家注意看好风和露、餐和宿位置对应就可以了。

“餐风露宿”,或者“风餐露宿”,都是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成语造句

在新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开拓者们都经历过餐风宿露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三年级成语故事

全文共 841 字

+ 加入清单

从前有个放牧人家,爸爸妈妈带着儿子阿布过着幸福的生活。可就是有一天,爸爸妈妈在出去打猎的时候遇到了野兽,不幸遇难了,10岁的阿布从此成了可怜的孤儿。爸爸妈妈几乎什么也没给他留下,只有羊圈里大大小小15只羊。

坚强的阿布过起了独立生活,每天早上放羊,晚上把羊关进羊圈,靠卖羊奶和羊毛为生。这天,阿布和往常一样,早早地把羊群赶回了羊圈,回家休息了。没想到的就是……

半夜里,一条饿狼潜入阿布家的院子,绿着眼睛绕着羊圈转了很多圈,口水直流;羊群受到了惊吓,在羊圈里横冲直撞。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常年失修的羊圈被一头强壮的公羊猛烈地撞了一下,两根篱笆桩松动脱落了下来,羊圈上出现了一个大洞!狼发现羊圈破了,立刻钻了进去……

第二天早上,阿布高高兴兴地来到羊圈,准备带羊群出去吃点新鲜的草。还没到羊圈,阿布就看到了地上的斑斑血迹,他心里一紧,不由加快了步子。“呀!”阿布惊叫起来,他看到了羊圈上的大窟窿,还有地上散乱的羊毛、点点的血迹和一些凌乱的狼的脚印。“不好,狼来偷羊了!”阿布立刻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他赶紧数了数羊的数量:“一、二、三……十二、十三!少了两只羊!”

阿布立刻哭了起来,他一共只有15只羊啊,这就是爸爸妈妈留给他的唯一的遗产!不知所措的阿布坐在羊圈旁呜呜地哭着,哭声传到了邻居王爷爷的耳朵里。王爷爷赶来一看,立刻安慰阿布说:“孩子,别难过了,羊已经丢了,还就是赶紧想想怎么样才能保住剩下的羊吧!”阿布抽泣着说:“我该怎么办呢?”王爷爷查看了一下羊圈,告诉阿布说:“别急,这羊圈总体来说还就是挺牢的,只要把这掉下的几根重新补上就好了。走,孩子,跟爷爷回家拿工具区。”阿布听话地点点头,擦干眼泪跟王爷爷走了。

阿布拿来了锤子和钉子,叮叮当当地补起了羊圈。每订好一根还用手摇一摇,看看就是不就是牢了。很快,羊圈补好了,细心的阿布还把其他的篱笆桩都修整了一下。满头大汗的阿布靠在羊圈边上休息,羊群发出了咩咩的叫声,好像在说:“谢谢主人,我们以后更安全啦!”阿布回头看看可爱的羊儿,又露出了笑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有趣的成语接龙作文350字

全文共 348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接龙好有趣,你想不想和我们一起呢?

老师把我们分成男、女两组,老师把接龙的“路线”画了出来让我们参考。老师对我们说:“五分钟后开始比赛。”

“啊?五……分钟!这怎么够呢?老师,我有“健忘症”,你时间给长一点呗!”没有想到老师一声拒绝,我此时心里正在想:老师,你坏坏!我有一点小生气了。

游戏开始了,老师报出第一个开头成语——胸有成竹。林培羽就在那里发呆了半分钟,老师实在是没有耐心了就又重新报了一个成语——眼疾手快,然后,我们组的“小蟹”说:“快人一步。”可是后来我们本可以接下去的,但是被一组的一个人抢先回答了——步步相让。此时林培羽正在跟窗帘说悄悄话呢!我觉得似乎只有我察觉到这件事……不过最后一组被我们二组完胜了!我高兴得真想要一蹦三尺高呀!

经过这场比赛我知道了:比赛不是靠运气,而是靠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一死一生成语故事

全文共 276 字

+ 加入清单

【注音】yī sǐ yī shēng

成语故事】西汉时期,廷尉翟公为人豪爽,喜欢结交天下有识之士,因此家中宾客很多,因而有人嫉妒进谗言,汉武帝罢免了他的官职。平时门上的常客不上门了,而且绕道而行。后来翟公官复原职,那些人又回来,翟公在门上写道:“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出处】太史公曰: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史记·汲郑列传》

【解释】指有关生死的关键时刻。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两极变化

【成语举例】情知白日不可私,一死一生何足算。 唐·王翰《相和歌辞·蛾眉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成语典故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的思想集道家思想之大成.庄子对名利非常淡泊,却喜好沉思,对各种事物都有自已独到的见解。一天,庄子和好友惠子同去濠水边游玩,只见不流缓缓,清澈见底,石缝之上,鱼儿悠闲地摆动着美丽的尾鳍。庄子不由地赞叹说:你看这些鱼儿出游从容,在水里多么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反问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晓得鱼的快乐呢?

惠子说:我不是你,不知道你的内心可你也不是鱼,怎能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回答说:因为我到了濠水桥上,看见鱼儿在从容不迫、自由自在地游,所以觉得鱼很快乐。这时风在吹,鸟在飞,水在流,庄子和惠子在辩论着,小鱼儿依然在从容不迫地悠游。人如果想和鱼儿一样自由快乐,从容不迫,就需要身体和心理都健康,这就需要我们培养健康的身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爱势贪财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326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名称:爱势贪财

成语拼音:ài shì tān cái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为人。

实用性:一般

感情色彩:贬义词

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年代:近代

成语解释:爱慕权势,贪图钱财。

成语来源: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谁知那张家父母如此爱势贪财,却养了一个知义多情的女儿,闻得父母退了前夫,他便一条麻绳悄悄的自缢了。”

爱势贪财的成语故事

王熙凤背着太太她们为守备与张家调停婚约之争,张家父母见贾府派人来调停,自然爱势贪财,就把以前的婚约退掉,没想到他的女儿是个烈女,就自缢身亡。原婚约的男方守备之子听说金哥自缢,也投河而尽,让张李两家人财两空,凤姐坐得3000两银子。

爱字开头的成语

爱势贪财    爱屋及乌

包含有爱字的成语

爱屋及乌    爱势贪财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嘻嘻哈哈的成语故事_600字

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注音】xī xī hā hā

成语故事】贾宝玉从外边回来,见袭人不在,晴雯也不在,要喝茶与洗澡,小红立即上前献殷勤。宝玉觉得奇怪,但没有别的使唤的丫鬟只好将就。这时秋纹、碧痕两个人共提着一桶水嘻嘻哈哈的说笑着进来,走路趔趔趄趄的,小红只好知趣地走开。

【典故】只见秋纹、碧痕嘻嘻哈哈的说笑着进来,两个人共提着一桶水,一手撩着衣裳,趔趔趄趄,泼泼撒撒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4回

【释义】嬉笑打闹,形容嬉笑欢乐的样子。也形容态度不严肃、不认真。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态度不严肃

【相近词】嬉皮笑脸

【相反词】一本正经

【邂逅语】疯姑娘讲笑话;娃娃逗娃娃

【英语】laughing and joking

【成语造句】

◎ 又在院里嘻嘻哈哈一阵,才悠悠地返进来。

◎ 一出那个耳门,看见两个人捉迷藏似的隔着一道门在探头探脑,探着了互相扭了起来,嘻嘻哈哈,滚做一团。

◎ 胡适在纽约时,与唐德刚等年龄和地位相差一大截,但老少同处,一齐嘻嘻哈哈。

◎ 他们嘴里学着我刚才答应时的语调,正眼也没有看我一眼,又嘻嘻哈哈地向门外走了出去。

◎ 台下听众两瓶啤酒落肚嘻嘻哈哈,有那笑话连城的,有那借题发挥的,还有那调皮的旁敲侧击。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成语传画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102 字

+ 加入清单

“哈哈哈呵呵……”在幸福里传出来一连串笑声,原来是六年级的同学正在玩成语传画的游戏呢!

游戏即将开始,老师站在讲台前,眉飞色舞地给我们讲着游戏规则,所有人分为两组,每组派四个人上台,前三个人依次作画,最后一个人猜成语。

老师讲完游戏规则后,每组三列,总共六列。选完人之后,老师一声令下,游戏开始了!第一组的第一名开始作画,那画的可真是是惨不忍睹,嬉笑声不绝于耳。第二名同学压根没看懂,第三名更不用说了,只是令我惊讶的是,第四名同学功夫了得,竟然猜出了正确答案——三顾茅庐!

接下来轮到我们第二组作画了,我不禁心潮腾涌,哎,只可惜我没有上去,损失了一员名将。不过,为了彰显我们男生要让女生,所以,我还是义无反顾地放弃上台的权利。

我们组的第一名同学开始作画,其余三名同学迅速背过身去,但为了保险,老师还是把第一名同学拐到了教室的角落看成语。我望向周围的同学,他们望向第一名同学时的眼中是充满了希望。“对啊,我们全队可都拜托你了啊,加油!”第一名同学一上台就开始奋笔疾“画”,一条条优美的线条在她的笔尖划过。“太棒了!我们果然没有看错人。她的画技已经炉火纯青,这一把我们赢定了!”“叮——时间到。”老师隆重地宣布,只见第一名同学缓缓放下笔,离开了讲台。她一走,我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奥秘,很明显就是“望梅止渴”嘛!

轮到第二名同学了,只见她走上台去,微微瞟了几眼第一幅画,就翻开下一页准备作画。我从她那快速中可以看到她一定胸有成竹,这波稳了!可是,刚想完,我就仿佛听到:“啪啪”两声清脆的打脸声。这,这,这到底是什么啊?这,这还是画吗?明明就是鬼画符啊。四周同学都忍俊不禁,哄堂大笑:“我的天哪!这画的是什么啊?怎么画风突变了?那三个小人呢?还有这个人头又是什么鬼?”我恨不得立刻冲上去将那张画撕了。煮熟的鸭子就这样飞了!我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摊在桌子上。

第三个同学的画技就更加夸张了,三棵树缩成了两棵树,还跟个蘑菇似的,果子成了小圈,有的同学已经笑得直不起腰,连我也被这张画惊世骇俗的“容颜”所逗笑,导致整个人伏在桌子上,肚子一鼓一缩,差点笑断了气。

不出我的预料,第四名同学完美地用真人秀向我们表演了什么叫“茫然”。到了最后,他急得脸红脖子粗,也硬是没有说出一个字来。

既然台上的没答出来,台下的就可以举手回答,这可是好机会!说时迟那时快,我在一瞬间举起了手,就在我举手的同时,第一组的某个人已经说出了答案。老师立刻转过头来,说:“第一组,犯规,扣分,第二组胜利!”哈,幸福来得太突然,我有点不知所措。这么说,我们的胜利还要多亏了他们的队友啊?……

在学业如此繁忙的六年级,还能在幸福里玩游戏,这可真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银样蜡枪头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银样蜡枪头

【拼音】yin yang la qiāng tou

【释义】样子像银子实际是焊锡做的枪头。比喻外表很好看,但实际上不中用。

【历史由来】元明清戏曲对红楼梦词汇有着直接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首先,西厢记的主题对《红楼梦》影响很大,《红楼梦》的许多情节更是脱胎于《西厢记》。再看语言。《西厢记》的许多唱词、道白均为《红楼梦》所吸收。如纱窗外定有红娘报,每日家情思睡昏昏,孟光接了梁鸿案,斜签着坐等等。另外,《红楼梦》还吸收了《西厢记》中许多富于表现力的俗语,最典型的例子是《红楼梦》第二十三回黛玉骂宝玉的话:呸!你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一个银样蜡枪头,这出自《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红娘骂张生的一段你原来是苗而不秀,呸!你是个银样蜡枪头。又如《红楼梦》六十二回:邢岫烟对贾宝玉说:这可是俗语说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脱自《西厢记》第二本楔子中惠明的一段唱词。以上两例,前者只是词序作了变动,而整句俗语完全相同。后者王实甫认为不是俗语,曹雪芹使用时则在前面加了冠词,点明其俗语的性质。这一切均表明曹雪芹创造性地继承了《西厢记》中的语言成分。由于宋代对于武器管制非常严格,不允许民间私藏兵器,凡民间需办社火等活动时,所用武器必须是银样蜡枪头。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八字的成语名言警句

全文共 1546 字

+ 加入清单

1、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2、把握机遇,心想事成。

3、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4、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5、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7、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8、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9、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2、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1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14、与其轻人,不如重我。

15、与其轻人,不如重我。

16、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7、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18、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19、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20、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21、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22、一息若存,希望不灭。

23、一人当关,万夫莫开。

24、一箭易断,十箭难折。

25、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26、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27、雁怕离群,人怕掉队。

2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2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0、虚怀若竹,清气若兰。

3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2、心气和平,事理通达。

33、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3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35、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6、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37、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38、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39、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40、头雁先飞,群雁齐追。

41、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4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43、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44、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45、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46、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47、食之以时,用之以礼。

48、十年树人,百年树木。

49、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50、失之桑榆,收之东隅。

51、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5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53、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54、圣人千虑,必有一失。

55、圣境之下,调心养神。

5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7、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58、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59、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60、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61、三十六策,走为上计。

62、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63、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6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65、人之幼稚,不学则愚。

6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67、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68、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69、人多山倒,力众海移。

70、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7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7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7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74、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7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6、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77、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78、贫而无怨,富而不骄。

79、拼搏奋斗,励志笃行。

80、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81、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82、能量+毅力,征服一切。

83、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84、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85、力求有功,方能无过。

86、君子之学,死而后已。

8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8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89、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90、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91、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92、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93、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94、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95、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96、观海得深,瞻天见大。

97、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98、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99、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100、耳闻是虚,眼见为实。

101、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10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03、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104、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10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06、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107、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108、船载千斤,掌舵一人。

10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10、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111、柴多火旺,水涨船高。

11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113、不勤于始,将悔于终。

114、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115、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116、追求目标,坚持不懈。

117、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118、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画蛇添足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398 字

+ 加入清单

春秋时候,晋国世家赵氏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与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这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画蛇添足成语故事新编作文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听说过《画蛇添足》的成语故事吧?讲的是楚国的几个人得到了一壶酒,几个人一起喝这壶酒有点不够,于是他们就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这壶酒就归谁。有一个人画好后,端起酒杯正要喝,看到别人都没有画好,心想,我给蛇画几条腿再喝也不迟。于是,他开始给蛇画腿,可他还没画完,另一个人就画好了,一把抢过酒壶说:“蛇根本没有腿,你怎么能画腿呢?”说完就把酒一饮而尽。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会犯这种错误。我就是一个例子,前几天在作文培训班上课,老师布置好作文题目后,我用很快的速度就写完了。交给老师批改后,老师表扬我写得不错。回到座位上,我看到身边的同学还在写,心里有点扬扬自得,就想在作文本上再写两段。等到下课铃响了,最后班里同学都写完了,我还没收住尾,只好带回家再写。第二次上课的时候,我把上次写的文章又拿给老师看,老师看到后,摇了摇头。对我说:“本来很不错,你这后两段可真是“画蛇添足”呀!文章不是写得多就是写得好,而是写得精彩才是写得好!”。听了老师的批评,我羞愧地低下了头,为自己“画蛇添足”的行为而暗暗后悔!大家可不要像我那样,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弄巧成拙,“画蛇添足”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嗟来之食成语故事

全文共 301 字

+ 加入清单

【拼音】jiē lái zhī shí

【典故】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礼记·檀弓下》

【释义】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带有侮辱性的

【相近词】盗泉之水、残羹冷炙

【押韵词】詈夷为跖、砥平绳直、溢美之辞、情见乎词、设官分职、蚌鹬相持、支吾其辞、朝夷暮跖、心动神驰、危而不持、......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齐国发生严重的饥荒,很多人被活活地饿死,贵族钱敖想发点善心,他在大路上摆上食物,准备施舍给饥饿的人群,当有难民经过时,他傲慢地喝道:“喂,来吃吧!”谁知那饿汉表示宁愿饿死也不吃这嗟来之食

【示例】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如兄如弟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372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情如兄弟。比喻彼此感情好,关系密切。

成语出处:《诗经 邶风 谷风》:“宴尔新婚,如兄如弟。”

成语简拼:RXRD

成语注音:ㄨˊ ㄒㄩㄥ ㄨˊ ㄉ一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如兄如弟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比喻彼此感情好。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情同手足

反义词:如狼似虎

成语例子:如此,其为同调相怜,如兄如弟者益见。(清 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一)

英语翻译:act towards one another like brothers and sisters

成语故事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一首描写丈夫的无情及弃妇的痴情的诗《谷风》,妇人被丈夫抛弃,她迟迟不肯离去,对照自己的新婚之乐,当时丈夫对她的感情很深,如兄如弟一般,现在无情地抛弃,自己只好承受这无限的痛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盘古开天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392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盘古开天

【拼音】pan gǔ kāi tiān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一万八千年。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这样不知过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有关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全文共 690 字

+ 加入清单

法如深涧

楚庄王准备去攻打越国,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他的谋臣杜子。杜子问:“不知大王出兵越国的理由是什么?”楚庄王说:“越国目前政治腐败,兵力不足,正是攻打的好机会,我不想放过这个机会。”杜子又问:“大王有成功的把握吗?”楚庄王十分自信地说:“当然有把握。越国眼下正不堪一击,我出兵必定是马到成功!”

看着楚庄王那盲目自信的样子,杜子语重心长地说:“大王,您所说的情况并不全对。越国目前情况的确很糟,可是我们楚国的情况也很不妙啊。人的智慧跟人的眼睛一样,一个人可能常常深谋远虑,但往往想不到近忧,这就像人的眼睛常常看得很远却难以看清自己的睫毛一样。大王您很清楚地看到越国的危机,却对楚国的不足缺乏足够的分析。您仔细想想,楚国的军队其实并不强大,曾被秦国、晋国打败,还丢失了几百里的疆土,这不是兵力不强的表现吗?楚国的政治也未必清明,像庄(足乔)(jue)这样的大强盗,可以在国内横行霸道,肆意违法,而各级官吏却对他毫无办法,这不也是政治腐败的表现吗?依我看,楚国的情况要比越国更加糟糕,大王您看不到这些,却还想着要对越国用兵,这不正像目不见睫那样缺乏自知之明吗?您是否想到别的国家也会像您对越国的考虑一样而对楚国虎视眈眈呢?因此,大王的当务之急应是认真把楚国自己的事办好才对呀!”

杜子的一番话,说得楚庄王如梦初醒,心服口服,他决定不去攻打越国,从此加强对楚国的治理,使楚国真正强大起来。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容易犯“目不见睫”的错误,看别人的缺点很容易,看自己的不足则很难;考虑问题常常想将来很远的事,却难以把握眼前的情况。这种对待问题的态度和思维方式是不对的,如不进行矫正将是很危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居心叵测成语故事

全文共 513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

叵:不可;测:推测;料想;居心:存心;指怀着某种念头。存心险恶;估摸不透。

成语出处:清 林则徐《使粤奏稿》:“且其居心叵测,反覆靡常。”

成语繁体:居心叵測

成语简拼:JXPC

成语注音:ㄐㄨ ㄒ一ㄣ ㄆㄛˇ ㄘㄜ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居心叵测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正音:叵,不能读作“ǒu”。

成语辨形:叵,不能写作“巨”。

近义词:人面兽心、佛口蛇心、别有用心

反义词:襟怀坦白、光明磊落

成语例子:他是个居心叵测的家伙,要多加提防。

英语翻译:with hidden intent

日语翻译:陰険(いんけん)で本心(ほんしん)をはからない

俄语翻译:замыслить неорое

其他翻译:bǒse Absichten hegenil est impossible de deviner ses intention

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曹操准备率军攻打孙权与刘备,担心凉州马腾趁机作乱,就采用谋士荀攸的建议,封马腾为征南大将军,骗至许昌杀害。马腾不相信侄儿马岱说曹操是一个居心叵测的人,就带儿子马休一起去许昌,结果被曹操杀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天下无双成语故事

全文共 414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拼音]    tiān xià wú shuāng

[成语解释]    天下找不出第二个。形容出类拔萃,独一无二。

[典故出处]    《史记·信陵君列传》:“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

成语故事

出处《史记 信陵君列传》始吾闻夫人弟公于天下无双释义天下没有第二个,独一无二。故事黄香是湖北江夏人,母亲早死了,父亲是个小官员,父子二人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很清苦。黄香知书达理,对父亲十分孝敬,在炎热的夏天,他用扇子把床上、枕上的席子扇凉,让父亲睡得舒服些;到了寒冷的冬天,他先钻进被窝,把被子温热一点,再请父亲睡下。因此父亲更爱护他,帮助他学习许多知识。黄香长大以后,做了官。在他当魏郡太守期洌有一次遭到?灾,当地的百姓被洪水冲得无家可归,没吃没穿。黄香拿出自己的俸禄和家产,分给了受灾的百姓。因为黄香幼年时期勤奋好学,知识渊博,对父亲又十分孝敬,所以博得了许多人的赞美。当时在京城里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封豕长蛇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432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名字】封豕长蛇

【汉语拼音】fēng shǐ cháng shé

【近义词】:毒蛇猛兽、牛鬼蛇神

【反义词】:祥麟威风

【成语出处】《左传·定公四年》:“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

【成语解释】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贪多无厌,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

【封豕长蛇造句】 可恶的侵略者如封豕长蛇残害平民老百姓。

【封豕长蛇的成语故事

四年春季,三月,刘文公在召陵会合诸侯,这是为了策划进攻楚国。晋国的荀寅向蔡侯求取财货,没有得到,就对范献子说:“国家正在危急之时,诸侯 正怀有二心,准备在这种情况下袭击敌人,不也是很困难吗!大雨正在下着,疟疾正在流行,中山不臣服,抛弃盟约而招来怨恨,对楚国没有什么损害,反而失去了 中山,不如辞谢蔡侯。我们自从方城那次战役以来,到现在还不见得能在楚国得志,只不过是劳兵伤财。”于是就辞谢了蔡侯。

晋国人向郑国借用装饰旌旗的羽毛,郑国人给了他们。第二天,把羽毛装饰在旗杆顶上去参加会,晋国就因此失掉了诸侯的拥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形容平静的成语

全文共 1070 字

+ 加入清单

[风平波息] 风和波浪都没有。比喻平静无事。

[风平浪静] 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

[心如止水]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

[不紧不慢] 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

[心同止水] 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同“心如止水”。

[心如古井] 古井:年代久远的枯井。内心象不起波澜的枯井。形容心里十分平静或一点也不动情。

[谈笑自若] 自若:跟平常一样。指能平静地对待所发生的情况,说说笑笑,不改常态。

[静极思动] 指生活平静到了极点,就希望有所改变。亦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便会向动的方向转化。

[痛定思痛] 指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再追想当时所受的痛苦。常含有警惕未来之意。

[群情鼎沸] 形容群众的情绪异常激动,平静不下来。

[云过天空] 比喻事情已经过去,一切恢复平静。

[不能自已] 已:停止。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静影沉璧] 平静的月影映在水底,好似沉下的一块玉。

[日暖风和] 风很平静,阳光暖人。

[风和日暖] 风很平静,阳光暖人。

[日和风暖] 风很平静,阳光暖人。同“日暖风和”。

[平风静浪] 风平浪静。多以喻平静无事。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澹泊:不追求名利;宁静:心情平静沉着。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

[河清海晏] 河:黄河;晏:平静。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心平气和] 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此中三昧] 三昧:佛教用语,梵文音译词,意思是“正定”,即屏绝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门修养之法。比喻这里面的奥妙之处。

[晏然自若] 晏然:平静安定的样子;自若:不变常态。形容在紧张状态下沉静如常。

[近乡情怯] 指远离家乡多年,不通音信,一旦返回,离家乡越近,心情越不平静,惟恐家乡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用以形容游子归乡时的复杂心情。

[得其三昧] 三昧:梵语,意为正定。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专心致志,达到悟境。引申为诀窍或精义。指在某方面造诣深湛,熟知精义。

[游戏三昧] 原为佛家语,意思是排除杂念,使心神平静。也比喻事物的精义、决窍。后指用游戏的态度对待一切。

[心神不宁] 定:安定。形容心情不平静。

[狼烟四起] 狼烟:古代边防报警时烧狼粪腾起的烟。四处都是报警的烟火,指边疆不平静。

[动荡不定]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动荡不安]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惊魂未定] 指受惊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

[心潮澎湃] 澎湃:波涛冲击的声音。心里象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成语故事扩写500字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自相矛盾

一个卖矛又卖盾的楚国人来到一个人流如潮、车水马龙的闹市区抢摊位。这儿有的卖美味的小吃;有的卖漂亮的饰品;有的卖精美的衣服……

这个楚国人来到一个人多的地方。把自己手中的盾高高地举过头顶,眯缝着眼睛,撅着嘴,挺着个大肚子,像一位凯旋而归的大将军,吆喝道:“大家快来瞧一瞧,看一看喽!我这个盾坚固得很,无论什么矛都戳不破它。如果有假,不要钱,我免费送给你。心动不如行动!快来试一试吧!“他话音刚落,就用手敲了敲手中的盾,盾发出了“哐哐哐”的声音。

紧接着,楚国人放下盾,用一只脚挑起了一根长矛,又用手敏捷地抓住了它,迅速地像转风车一样把手中的矛转了起来。这时,他就像是一个会耍杂技的演员在舞台上摆弄着刀枪,又仿佛是孙悟空正在耍弄着自己的金箍棒。这个楚国人夸口说道:“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便什么样的盾它都能戳穿,保证你带着它上战场,会把敌人杀个片甲不留!”说完,舞着矛往地上戳,地上立刻出现了几个洞。

一个围观的人想:这个人太会吹牛了吧!说话前后矛盾,让我去杀杀他的威风!他走过去,拍了拍这个人的肩膀问这个楚国人:“喂,老兄,那你觉得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是怎么样的结果呢?”

这个楚国人扭过头去,眼珠转了转,咬了咬嘴唇,冒出了一身冷汗,结结巴巴地会答道:“我的盾……哦不,我的矛……不不不……”顿时,所有围观的人都笑了起来。

这时,又有个路人对这个楚国人说:“我送你一句话:地上的牛为什么在天上飞?因为啊!你在地上吹!”笑声布满了闹市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