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今年农历腊月二十六习俗杀猪割年肉【精品20篇】

春分竖蛋,也称春分立蛋,是指在每年春分这一天,各地民间流行的“竖蛋游戏”。下面是开学吧为大家提供的竖蛋的相关内容,希望你喜欢。

浏览

5877

作文

1000

春节习俗

全文共 557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三十到了,也就是新年快到了,老人说,三十是个重要的日子,在那天要包包子,做花糕,蒸豆包,吃年夜饭……今天我要讲的就是——放炮!

有首歌唱的好啊,“新年到新年到,新年到,提花灯,看花炮。小娃娃,长一岁,走路不用妈妈抱。”放炮是儿童的本性,像我这样的“宅女”肯定会找点乐子,放炮玩。

今天啊,我就准备了,好多炮,毕竟我是老手了,拿着火机,点燃引线,在快速扔出去,三五秒后,就会响一声,“黑旋风”煞是好玩,点燃引线后,扔出去,它先是旋转几圈,放射出彩色的光芒,然后才会响一声。

又一次,烁烁(老家的伙伴)点燃一支“黑旋风”,拿在手中,抡了几圈,扔得高高的,刚扔到天上,就开始旋转,散发光芒,好像来了一位袖珍的美丽仙女,带着靓丽的花环,下凡而来。这个时候,大家都会拍手叫好。

飞飞把炮的引火线部分堆在一起围成一个圆,快速地把点燃后的炮的火花放到圆的中间,自然就把所有的抱住都点燃了,然后这些爆竹就会炸开来飞到天上,然后砰的一声,爆炸!

自然,我们这些调皮捣蛋的小精灵,会在晚上八点半的时候,聚在一起,看看那家的灯还亮着,如果亮着,我们自然就会进行“恶作剧”,把一个爆竹点燃,趁着夜黑,扔进这家人的院子里,就等着那一声,“彭”的一声响。

听了这些,坐在电脑前的你是不是有些蠢蠢欲动了吧?不用担心,不会点的,要知道,学习点炮才是王道!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2024腊月二十三小年习俗精编

全文共 237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过小年”,是传统习俗,北方多选在腊月二十三,南方多在腊月二十四。下面是YJBYS作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传统“小年”与“祭灶”息息相关,“灶”同“造”,《汉书·五行志》中说:“灶者,生养之本。”它与饮食息息相关,关系民生,牵涉甚重,故列入官方五祀之中(即《汉书》中所说:“大夫祭门、户、井、灶、中霤五祀。”)但天子不祭,由大臣主其事。

灶离不开火,所以它的主神是火神祝融,先秦时期都是夏日祭灶,取其热度相近,且夏历六月代表祝融的大火星亮度最佳,《礼记·月令》中说:“是月火王,故祀之也。”《抱朴子》亦称:“孟夏可以祭灶。”

到了西汉,祭灶仍在夏天,楚人自称为祝融后裔,所以祀之尤勤,直到今天,山东部分地区仍认农历六月初一为“小年”,即此风余脉。彝族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其实就是小年,亦祭火神,并祭田神等。

南方六月过“小年”有相当的合理性,因为自古这里粮食两熟,二三月播豆类和荞麦,六月正好成熟,相当于北方“一年”,所以逢半过年,即“一年打两春”。此外,南方还有一些地方阴历十月过“小年”,那是用楚历,楚以十月为岁首。

东汉时,祭灶改到腊月,因“祭灶”一度被皇家冷落,只在民间流传,当时传说灶神在每月最后一天上天,但究竟是哪一天,并无定规,被认为是“淫祀”之一,为不耽误农时,东汉时官方将其归入“百祀”,安排在冬季农闲时进行。但此时“小年”规矩淆乱,有的地方认腊月八日,有的地方认腊月九日,有的地方认腊月二十四日。到了唐代,腊月二十四日的说法才渐渐固定下来。

宋代为彰显“正统”,官方一度将“祭灶”又改到立夏,所谓“宋制:立春祭户、祭司命,立夏祭灶,季夏土王日祭中霤,立秋祭门、祭厉,立冬祭行。”元代因之,但始终未得到民间响应。到了明代,只好妥协,立夏、岁暮各“祭灶”一次。到了清代,顺治八年(1651年)之前还是因袭明制,此后嫌麻烦,统统改成腊月二十三了。

按旧制,祭灶要献黄犬,即“汉阴子方,腊日见灶神,以黄犬祭之,谓之黄羊。阴氏世蒙其福,俗人竞尚,以此故也。”但究竟是黄犬还是黄羊,一直争议不休,到清代末期,京城多使用张家口购入的黄羊“祭灶”,但只有富贵之家方能如此豪奢,普通人家多用麦芽糖,麦芽糖呈黄色,算是代表“黄羊”出席。

1、祭灶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因此要祭灶神。民谣有“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民间早就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就是说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据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糖(或蜜)融化,涂抹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曰为:上天言好事。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专门告人间善恶,一旦那家被告有恶行,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此说法流传的比较广泛。

2、吃灶糖

祭灶神的贡品不需鸡鸭鱼肉,更不需牛羊三牲,只需祭上一些“糖瓜”,让灶神尝点儿甜头,在玉皇大帝面前多美言几句。古语说“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灶糖是一种麦芽糖,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

如今的现代人,更多的人用品尝糖瓜,来度过小年节令。此外,饺子、火烧也是小年的特色节令食品。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3、扫尘

祭灶之后,人们便开始准备过年。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春节前扫尘,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

扫尘主要是将所有的房间彻底清扫一遍,主妇们通常先把屋里的家具用被单等遮盖起来,用头巾或毛巾将头包好,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扫完之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用干净、整洁、亮堂来迎接新年的到来。

4、剪窗花

剪贴窗花也是小年较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

剪窗花是旧时女子比赛心灵手巧的手工之一,每逢过年,巧手的女人就会挥舞着剪刀,在红纸上作画,那时候有功底的女子不需要画图样,一般都是即兴创作,随意性很强。而现在的剪纸,也是美化生活的一种艺术品,还可以在剪纸中获得乐趣。

5、写春联

写春联也是小年的民俗活动。 春联是有讲究的,它能驱鬼避邪,保家家户户平安无事。据说,春联在两千多年前的周代是桃符(桃梗),上面刻着咒语,每到新年就弄一副挂在大门两旁。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6、理发、赶乱婚

按照北方习俗,小年当天大人小孩都要沐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正月里不理发的传统习俗,以及想美美地过个新年的想法,让市民们都养成了春节前理发美发的习惯。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今年的夏天作文400字

全文共 376 字

+ 加入清单

据最新省气象台发布的消息,绍兴,杭州,温州,丽水等地都已经持续了5天40℃以上的高温,高温个给许多人带来了不便,也包括我在内。

今天又是星期一,我要去青少年活动中心上二胡班。

下午二十三十分,我坐着爷爷的三轮车去四路车站等车,火辣辣的太阳无情的灸烤着大地。尽管我撑着阳伞,扇着自己带的手握式电风扇,但还是觉得非常的热。汗水从我的额头冒出,慢慢的滑落,经过眼角、脸庞,最终从下巴滴落。如果我拿着一只杯子在下巴下接着,不出五分钟,杯里的水就可以刷牙了。

我的运气不错,只等了五分钟车就来了。我走上公交车,感到一阵凉爽,公交车上的空调让我心情豁然开朗。鲁迅路口到了,但我真想再在公交车上待一会。下车后不到一分钟,汗水又开始稀里哗啦地流了下来。

夏天是一个令我纠结的季节。我喜欢夏天,因为我可以在夏天游泳、吃冰欺凌;但同时我又不喜欢夏天,因为我实在难以忍受夏天的炎热!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春节习俗作文400字

全文共 443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中国特色的节日习俗之一,每当一年的末尾,新一年开始的时候,春节,会悄悄来到我们身边……

小时候,听奶奶说,春节,是中国古代人为了防止年兽的到来,而设立的节日。

在古代,有一头名为年的怪兽,无恶不赦,浑身上下长着红色的皮毛,每到现在的春节的时候的夜晚,变下山抢掠牲畜,杀人放火,人们因为害怕它,每到这时,便跑到别的地方,直到天亮,大家都恨透了它。

一天,村庄里来了一个浑身红衣的老人,听了村民的话,笑了,晚上,当人们全都逃走后,他坐在屋内,放起了鞭炮,当年来到这里时,便被吓到,慌忙逃跑,人们知道了,纷纷效仿……

所以,今天,人们都要在春节放炮,穿红衣。

古时候,人们会在春节时,将铜板包上红纸,拿绳绑好,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以求孩子在新的一年平安幸福,大年夜这一天,人们还要穿红衣,吃年夜饭,年夜饭一般都是饺子,以求团圆,人们通常还会在里面放上一个糖或者硬币,谁吃到了带糖或者带硬币的,谁新的一年都会平平安安,健康快乐。

如今,春节早没有了当年的许多老规矩,可春节,却永远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在过节时,我们有如下习俗

全文共 1142 字

+ 加入清单

1. 贴春联

春联是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桃梗”演变而来。《淮南子》上说,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上面刻着灭降福咒语,一年一换。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令人将桃树削片,他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最早春联了。至于春联这一名称正式诞生,则在明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曾在除夕时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须写春联一副,以缀新年”。以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至今过年时,各家各户都贴春联,以示吉祥,喜庆。

2.年夜饭

在大年30晚上,家家户户都会团聚在一起吃团年饭.当然,这是新年第1餐正餐,既可以在自己家里吃,也可以在长辈家里吃.对于团年饭菜式和菜数都是有很严格规矩.在我们家.每年团年饭上都得有8道菜,其中鱼和鸡是必不可少菜.鱼象征年年有余,而鸡又是广东人最喜欢食物.它们都是吉祥如意好兆头呢!

3.徐夕夜晚上0时放鞭炮

在大年三十晚上0时整放鞭炮也是一种特殊习俗,它寓意着"辞旧岁,迎新春".对于迎接新春还有一种说法叫做"守岁"这么说吧,"守岁"其实就是指从大年30到初一期间不睡觉.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这是玩最好时间.当然这也不是尽然,有些老当益壮老年人也会和着年轻人们一起闹新年呢!但江门市区禁放鞭炮已经好多年,只有在农村才可以燃放,今年年30晚12点正,江门很多人放烟花,漫天烟火美丽极了。

4.应节活动

年初一,喝早茶。这是江门历来惯例,一早到酒楼找座位,如果你不够早话,就没有座位,一般是公公、婆婆先到酒楼,因为他们起早。每年春节都是爷爷去找位置,找好就叫我们,总之在春节酒楼都是人山人海,十分热闹。初二、初三日乡镇都会组织有庆新春文娱活动.如映电影、赛球、书画展、猜谜语等。白天夜晚人们成群结队尽兴游赏观看,一片迎春热闹喜乐气氛。

5.红包

派红包是春节习俗中重要一项,长辈要给红包后辈,能挣钱后辈也要孝敬长辈。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今年我领红包够我交学费呢。

6.拜年

给家人邻居拜年也是有规矩,在大年初一,必须去爷爷奶奶家拜年,初二时候则必须去外公外婆家拜年,只有到了初三和初四才能外出给街坊邻居家和朋友家拜年。

7.穿着

我们在过年时一般都穿红色衣服,大人,小孩都一样。因为古时候有一种凶猛怪年兽。所以,直到现在,也流传春节也穿红色。

江门过年时一般会在农历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晓喜炮声声,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吉、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门前张灯结彩,晚辈向长辈敬茶。这天多数人家要吃素。我们江门人在春节招待客人时一般用瓜子,糖果,年糕来招待,因为糖果表示甜美,年糕表示年年步步高,在新一年日子过幸福,美满。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今年买的第一本书作文

全文共 620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年初时,我买了一本

书是父亲推荐的,作者是余华,书名叫《活着》。父亲说:“这是一本感人至深的好书,好好读完它,会对你有用的。”父亲是个博学的人,既然连他也这么说,那这一定是本好书——起码不会差。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拿出压岁钱,买下了这本书。

书是蓝皮封面的,很精致。回到家,我便迫不及待地撕开了包装膜。我翻开书的扉页,立刻看到了外国各杂志社和报社对这本书的好评,一数,竟有四十多条。其中有一条如此写道:“此书的价值无法用任何评论的词语来形容,即使是`伟大’这个词在这本书面前也显得渺小。”这样一来我对这本书更感兴趣了,坚信它是一本好书。我满怀着喜悦之情,开始了阅读。

书并不厚,但我读得很慢,仿佛手中承载的,是另一个世界,而这本书就是连接两个世界的门。我的心情随着书中的主人公福贵而变化,当他快乐时,我也快乐;当他伤心时,我也伤心。当我读到福贵因为好赌而输净财产,连房子都抵押了出去时,我为他感到悲凉;当我读到福贵因输净财产,沦为贫农而免遭批斗时,我又为他感到开心。

一星期的时间,我读完了这本书。我从书中读到了许多,有沦丧的悲哀,有实现人生追求的喜悦,有历经世态炎凉、屡遭不幸的痛苦,也有参透人生的幸福,但无论如何,作者想表达的只有一个——好好活着。是的,好好活着,无论遇到任何事,都坚定得活下去。

有人说,一本好书就像一位朋友,无论何时都会陪伴着你。那么,这本书大概也是这样吧,它将陪伴我一生,时刻提醒着我。想到这儿,我不禁又拿起了这本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春节习俗的作文500字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们中国农历的新年,所以过年对我们中国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节前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怪,无奈之下,我就去问正在贴春联的妈妈。

我看见妈妈将“福”字倒着贴,我固然知道为什么要倒着贴,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问道:“过年有什么习俗和规

矩啊?”妈妈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谈起来。

原来,以前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但是现在广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所以我们就不再进行这个活动了。

除夕这一天对我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天晚上,我们全家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年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 ,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鸡、鹅、烧肉等等,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获太大了,知道了很多过年习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有点迷信,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况这是传统的习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今年第一场雪的

全文共 343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晚上下的景象我还没忘记,一早起来,外面的雪也还覆盖着整座城市,你看:原来的汽车变成了‘雪车’,路边的树都变成了没装上饰品的‘圣诞树’,所有的房子变成了‘雪屋’,一眼看去到处银装素裹,一片洁白,非常漂亮!

我和爸爸妈妈受邀请,来到了东山公园,跟同学邱劲杨、褚柳邑,还有他们的爸爸妈妈一起打雪仗、堆雪人。我从一开始就兴致勃勃地在滚雪球了,想做一个大雪人,虽然手很冷,都冻僵了,但我还坚持着,希望雪球能变的很大,雪球没让我失望,它越滚越大,最后它变成了一个超级无敌大雪球!不过由于太累了吧,在我搬运这个大雪球时就把它摔成了七零八碎的碎块。真遗憾呀!我们在回家的路上还碰到了项老师,原来她也被优美的雪景吸引,来到这里观看雪后大自然的风光。

今天可真是快乐的一天啊!这个快乐是这场雪带给我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初二作文今年春天

全文共 643 字

+ 加入清单

在冬天时,我总是会做这样一个梦:我梦见我变成一个小闹钟,叫醒沉睡的土地,让它绽放出他应有的活力;我梦见我变成一位使者,唤回南飞的大雁,让他们自由地在天空上舞蹈;我梦见我变成一只小蜜蜂,绽放美丽的春花,让她飘出芬芳的香气;我梦见我变成,太阳公公,让春的温暖的阳光照进我们每个人的心田;我梦见我变成……

今天,春光明媚,我和爸爸到了一片草坪上,看到了枯黄的草坪上已经萌出了嫩绿的新芽。我看到天上已飘起了风筝,我便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让爸爸也给我买一个风筝放。我挑了一个绿色的蜻蜓,我们在那块草坪上放了起来。嗬,它倒是挺自在,它飞得越高,便越稳,瞧,它的尾巴还得意洋洋的摆来摆去呢!这时,天空中有多了很多风筝,有蝴蝶,有凤凰,有老鹰,最大的就数那架飞机了。这几个本来就在天上翱翔的东西又凑到了一起,比谁飞得更高,这几个小东西,一个比一个远,一个比一个高…这时的天空是最美的,我相信所有路过或正在放风筝的人心情都很舒畅…

我喜欢春,因为她有着无法形容的魅力:夏,狂风暴雨,烈日当空;冬,万木凋零,寒风怒号;而秋,只有那满地的红叶;唯有春,当万物回过头,留恋于他们以前的生活时,她说:“过去了的,都属于昨天,太深的留连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有双脚,还有未来。”万物立即又转回了头,不顾昨日的成败,只知埋头苦干,创造美好未来。我们才看到莺歌燕舞,桃红柳绿,她到哪,哪里就五彩缤纷。

我感谢春,春的颜色让我心情舒畅,春的魅力让我明白很多道理。把这感激之心,化作一句祝福,一个微笑,送给我的朋友我的亲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秋拜月习俗

全文共 992 字

+ 加入清单

拜月的目的,不止于“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洁月”,在民间,人们还用拜月来为农作物是否丰收占卜,更有女子拜月以求子。

拜月,古人称之为“拜月祭”。严格地说,“拜月祭”,有两次。

一次是在“秋分”日,目的是“迎寒”。立秋之后,阴气渐盛,古人在这一天晚上举行祭祀活动“拜月祭”。又月亮属阴,代表的是“寒”,所以谓之“迎寒”。唐人陆德明在为《周礼》“圭璧以祀日月”一句作的释文中说:“祭日月,谓曰春分朝日,秋分夕月。”“夕月”就是指秋分晚上祭月。

但古人最重要的一次“拜月祭”,是在农历八月十五晚上,是日是中秋佳节。此风延续至今。

因时代、地域不同,“拜月祭”俗,大同而小异。

一般的家庭是:在庭中陈瓜果、月饼供月,进行祭拜,然后赏月。如嘉靖河南《固始县志》:“中秋列瓜果酒饼,男女望月罗拜,已而欢饮,谓之玩月。”《帝京景物略》又曰:“于月出所方,向月供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这些,都是家庭祭拜的形式。

在有的地方,还有众人出外游赏的习俗。南宋《新编醉翁谈录》较为详细地记录了这一拜月风俗:“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郡。倾城人家,不以贫富,能行者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于庭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洁月。”这段文字,不仅记述了拜月的盛况,还指出了拜月的目的。其实,拜月的目的,不止于“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洁月”,在民间,人们还用拜月来为农作物是否丰收占卜,如《琐碎录》就记载了民间“占荞麦”之俗:“中秋无月,则兔不孕,蚌不胎,荞麦不实,盖缘兔蚌望月而孕胎,荞麦得月而实。”这虽然没有科学道理,近于无稽之谈,但却也反映出古人对月的崇拜和运用。

因月属阴性,主生育,所以古代更有女子拜月以求子,甚至于“乞子”成为中秋节的重要活动之一,“人家儿女于月下设果饼、环服之类,群望月而拜,致辞,谓之请月姑。”她们希望“月姑”送子。到了清代,“拜月求子”又和“摸秋”联系在了一起。道光安徽《繁昌县志》叙说当地的中秋夜:“妇女联袂出游,遇菜圃辄窃南瓜为宜男兆,名曰摸秋。亦有中年乞嗣者,亲友于是夕亦取南瓜,用鼓吹爆竹饷之,谓之送子。”这些,都体现着人们拜月求子的美好愿望。

时至今日,中秋拜月,仍然是人们的清赏佳节,只是其文化内涵发生了些许的变化。月圆,人亦要圆,只要明月不息,拜月习俗也就绵延不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家乡春节的习俗

全文共 569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郑州,在那里,有许多过春节习俗。我来给你讲讲吧!

在我的家乡,腊月二十三是祭灶节,也是小年。从今天开始,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听妈妈说,这一天,大家都要拜见灶王,还要吃麻糖,这天的麻糖特别难买。

腊月二十四日是“扫房日”,大家都要彻彻底底打扫房子。妈妈还教了我一首过年的歌谣:“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馒头;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杀鸡;二十八,把酒打;二十九,洗头手;大年三十,包饺子,福字、对联贴上门。”

过年贴春联是我最喜欢的事情。每逢过年我都和爸爸一起贴春联。春联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喜庆和吉祥,意为新的一年红红火火。我们还在门上倒贴一个方方正正的大“?”字,表示“福到临门”。

在我的家乡,重头戏就数放鞭炮了。每到大年三十晚饭前,还有大年初一凌晨我们都会放鞭炮。使我最开心的是大年初一凌晨的那一响。大年初一的凌晨,大家都争先恐后放响新年第一炮。每当倒计时开始的时候,我们就一个人看着电视给放炮的人数着倒计时,一个人用一根长棍子挑着炮,一个人拿着打火机,等着那千钧一发的一刻。“5、4、3、2、1”。顿时,全社区雷炮齐鸣、爆竹声声,热闹的不得了。

在我的家乡,还有很多习俗:饺子里包上钱,看谁来年发财,看春节联欢晚会,一家人其乐融融,串亲戚等等。过年好热闹啊!

你的家乡有什么习俗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小学生描写端午节习俗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节日前一天,老师通知我们第二天班里要举行撞蛋比赛,大家听了都非常兴奋。

第二天,我挂上奶奶给我准备的五色蛋袋子,带了两个鸡蛋,一个鸭蛋来到学校。教室里热闹极了,同学们带了各种各样的蛋,有青色的咸鸭蛋,胖胖的鹅蛋,甚至还有巨大的鸵鸟蛋呢!我看了一眼自己渺小的鸡蛋,有点担忧了。我们先开始小组比赛,胜出的人代表本组跟别的组再进行角逐。

我原本还有一点信心的,奶奶说,要把鸡蛋都包进手里,漏出一点点头,这样既让蛋更有力气,又能保护自己的蛋不轻易被别人击破。我尽量照着做了,可是只听到“砰”的一声,我的蛋一下子就被撞破了。哎,好失望。接着,我的另一个鸡蛋和鸭蛋也败下阵来。既然被淘汰了,我就干脆化伤心为食欲,吃起了咸鸭蛋,好美味啊,哈哈。

每个小组都选出代表后,开始了最终的决赛。我的同桌也闪亮登场了。老师规定,鸡蛋和鸡蛋撞,鸭蛋和鸭蛋撞。总共八个人开始比赛。我的目光就一直盯着我的同桌。只见他双手握住蛋的肚子,双脚前后站立,摆好架势,然后开始迎接一轮轮挑战。哇,他真的很有经验,对手来一个,撞一个破,像一个机器人似的,重复着相同的动作。同学们奋力地分别为自己组加油助威。最后不出我所料,我的同桌全赢,成为今年的蛋王!

大家都玩得很开心,撞蛋比赛在大家的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今年我十六岁了小学一年级作文500字

全文共 515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时光的流逝,斗转星移,我十六岁了。这是个奇妙的年龄,十六岁的憧憬是一双驮着朝阳飞越地平线的翅膀;十六岁是纵横驰骋追逐落日的不羁野马;十六岁是邂逅在青春街口的绚丽彩云;十六岁是一道潇洒地向远方延伸的青春轨迹。今年,我十六岁了。

昔日楼下草坪里嬉戏的身影早已不见,多的是伏在写字台前埋头苦读的样子;往常母亲的责骂似乎也不了几分,增加的是一份温暖的问候与关怀;从图书馆借来的书少了几本漫画,多了几本名着;与父亲扛重物上楼,担子也由父亲的那一边渐渐向我这边移动,与母亲少了几句埋怨,多了几句交流。十六岁带给我的还不仅仅是这些:平日里的满不在乎也多了几许沉思,我正逐步走向成熟,父母的嘱咐对我来说是那样重要,烦人的唠叨让我感到必不可少,教育的话语也成为了我的至理名言,让我受益匪浅。我懂得了珍惜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懂得了了解国家大事与新闻;知道了自己此时在哪里有所欠缺;自己是否应该努力。对于学校里如山的作业,我不再去过多抱怨而是挺直腰杆,努力向前。我懂得了碌碌无为的羞耻和奋斗向上带给我的快乐。为此,我将不懈努力,去迎接人生中更多的精彩!

十六岁,仅仅是一个开始!

十六岁的天空是一块典雅的里程碑,上面刻着青春的另一个注释:无—怨—无—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今年春节不一样作文500字

全文共 484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一名普通的初中生,但我的学校是不普通的。这次春节,已经变得不再普通的我,变得不再一样了。

寒假里最重要的就是春节,春节最重要的就是玩。但也要有个活学活用。这么想的时候已经在去滑雪的路上了,是的,这次春节,我们家就打算去滑雪。

在学校已经修得一把刷子的我,心中早已跃跃欲试,恨不得在我哥面前展示(炫耀)一番。当我拿到雪板的时候,我已经激动得快跳起来了,我几乎都快忘了我的谦虚在哪里了。真没想到,这个使人炫耀的情感竟然精神力量那么强大。

这时,我已经坐在了雪上,仿佛就像坐在了自家的床上一样。这时,我的小脑就仿佛插上电源那一刻的LED灯一样。瞬间,我四肢的肌肉记忆觉醒了,所有当时的条件反射与惯性控制又回到我的身体里,仿佛风的吹向都已经是我所掌控的。

曾经在雪场各个动作的回忆,犹如做过动画效果的幻灯片一样,一幕幕出现在我脑中。

后刃。“咔”一声,我把后脚后面固定器扣上了。

前刃,右脚固定好了。

落叶飘。左脚后固定器。

直滑,左脚好了。

好了之后,我往前跳了几下,感受到自由落体般的速度之后,慢慢地把脚换成直滑,感受着耳边的冷风,慢慢地蹲下,用手感受着飞溅起的雪花。

这次春节,看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端午节的习俗作文100字

全文共 315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早上,听到奶奶嘴里念叨着这首歌儿,让我想起了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习惯。

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要插艾枝。一早,人们将艾枝插在门楣中央或随身带着,驱虫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节更得吃粽子。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里头包的东西而命名。其中,掺红枣儿的最多。掺红枣儿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风俗习惯。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村民百姓划船追赶。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屈原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端午节真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今年这个春天我很迷茫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迷雾中的世界,一片迷茫,好似我的心情。

——题记

三月份的天空,有些阴沉。我想那大概是为了迎新的一年的开始吧!

沙沙的风声应和着绵绵的细雨。在空气中弥散开来,好像雾气一般,把视野弄得一片朦胧。

我站在这雨中,欣赏这雨点的淘气。看着这朦胧的景色,心中激起一片涟漪。

初二了,不能再像初一那般肆无忌惮了……初二了,站在中点线的跑道上我突然觉得前面的路好漫长,好迷茫。看不到前面的路,不知道向哪个方向前进。像是站在分叉的十字路口,没有路标,没有方向突然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

望着那一本本的教科书,一道道的作业题,书本上密密麻麻的字。突然感到头晕。大道理我都懂,都明白,但是,心就是有那么一道坎,跨不进、退不出。心里总是想:今天过去了,恍恍惚惚就过去了,竟然这么短,明天怎么办,是认真听讲呢,还是随心所愿呢? ……真的有些不知所措。

但我知道的是:今年这个春天是迎接新的一年的开始,今年这个春天是我升初三的开始,今年这个春天是那样的富有生机.所以我要行动起来。

看啊,这朦胧的小雨不正是新的一年对我的洗礼么?不正是新的开始对我发出的信号么?不正是新的一年对我的一种告知么?

今年这个春天,我站在雨中的世界,心中的迷茫,有了模糊的方向!

[今年春天我很迷茫作文4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清明节习俗作文600字参观烈士陵园

全文共 563 字

+ 加入清单

那天,天下着雨,刮着风,正可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让人感觉格外的阴冷。同学们穿着单薄的衣服,缩着脖,弓着腰,撑着伞,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跟在杜校长后面快步走着。雨纷纷扬扬的下着,许多同学的衣服、鞋和袜子都湿了;风呼呼的刮着,同学们的伞被刮得东倒西歪,我的伞也翻了好几次,同学们对即将到达的目的地充满了好奇和渴望。

好不容易到了烈士陵园,我定睛一看,这里已黑压压都是人了。先是市里的领导讲话,后来又有一名学生代表做了发言。接下来,八名解放军代表迈着稳健的步伐,神情凝重的给革命烈士英雄纪念碑敬献了花圈。那一刻,让人感觉空气似乎都停止了流动,人们的心情异常的沉重。

那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几个烫金大字的革命烈士英雄纪念碑,昂首挺立,像一个威武的大将军。你可不要小看了它,它的身高足有29.5米,可是咱们河南省最高的纪念碑呢!

开始参观了,不过因为天气和时间的关系,我们只参观了一个展区。要知道,这些可是李亚书记动用专款修的。正参观着,忽然,大家发现了一个秘密。原来,这个展厅的边上还有一个牢房呢,真是太奇怪了。

参观结束后,我们平安返回了学校,但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革命先辈们为了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而我们,又什么理由不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一切呢。他们虽死犹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今年春节我很快乐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73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又是一个春节到了,我的心情无比激动,好久没有在老家过一个年了,这个年,一定与往常不同!

在大年初一那一天,我们村要举办一个“春节联欢会”,全村的人都要去看。姥爷得知我要回来后,就给我报了一个二胡独奏。未想,我回老家时没有带上琴,回到老家后才得知这件事,可是已经来不及了,这让想要参加联欢会的我十分头疼。

眼看着演出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排练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我却还没有办法,心里想:“干脆不演出了,这也是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嘛。”但舅舅并不认为没有办法了。他骑着摩托车,东奔西跑,费劲千辛万苦,终于在乡里觅到了一把二胡,好不容易借到手,又急急忙忙把琴送到家里。这把琴外表稍旧,看起来有些年头了,他的主人估计也不是经常拉,琴弦有点松了,琴码也偏向一边去了。我急忙调好弦,试着拉一下音阶,虽然不如我自己的琴那样趁手,但也算不错了,至少声音还是蛮响亮的。

琴的问题虽然解决了,但是我的心里却是沉甸甸的,满是感动与忐忑,一方面觉得舅舅为我费了这么大的力气,我怎能辜负了他的努力呢。另一方面,距离联欢会只有两天的时间了,在这两天中,我还能弥补上一周都没有碰过琴额空缺吗?但是,木已成舟,琴已经送到我手中了,怎么能退缩呢?只能放手一搏了。

拿到琴后,我放下了手中的作业与玩具,认认真真练起琴来,练起的时间比平时增加了三倍。累了,又想到迫在眉睫的演出,心中就平添了几分斗志,我一定要加油才能顺利上台演出,我在心中为自己加油打气。耳边时刻挥之不去的是我的琴声,眼前似乎看到了乡亲们为我喝彩……

演出的日子终于来临了,全村男女老幼都到了村委会大院里,老人们在坐在前排,年轻人在后面站着,孩子们高兴地跑来跑去,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与身边的人兴奋地讨论着即将开始的演出。演出开始了,嘹亮的歌声,劲爆的音乐声,铿锵有力的跳舞声,混合着观众热烈的鼓掌声和孩子们的笑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而我却将自己关在小屋里,做着最后的练习。

“下一个节目,二胡独奏,《赛马》!”该我上场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走了出去,我看到乡亲们仿佛没有听见主持人报幕,还在讨论着上一个节目,我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经过了两天的努力,我能博得乡亲们的喝彩吗?”我走上舞台,在鞠躬的那一瞬间,我的心里忽然平静了下来,这是属于我的时间!音乐如流水般从二胡中飘出来,我也拉得越来越顺,没有一丝瑕疵。一曲终了,观众中迸发出一阵阵喝彩声,我明白,我成功了!这两天的努力没有白费。

村委会给我颁发了荣誉证书,乡亲们也都夸我拉的好,我心中油然而生出一种自豪:今年春节看我的!这个春节,我为村庄增光添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端午节习俗小学生

全文共 409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节日有很多,端午节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传说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个地方的人们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是挂艾叶菖蒲、吃粽子、喝雄黄酒、挂香袋,有的地方还要赛龙舟。

端午节这天,奶奶准备了粽叶、糯米、肉,包起了粽子。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起一大一小两片粽叶,折出一个角,往折好的角筒里放一把浸泡好的糯米,塞了一块大肥肉,再用糯米盖严实。我开始有点沾沾自喜,心想:真简单,一点都不难。可是当我想把粽叶盖好的时候就遇到麻烦事了,怎么盖都不行,老是有糯米掉下来。我急得团团转,幸好有奶奶帮我,她让我把糯米弄掉了一点,这才盖起来。最后一步是把粽叶用绳子扎起来,粽子一定要包的紧才好吃。包粽子是手艺活,看起来简单,其实一点都不容易。

在端午佳节,人们用各种活动纪念屈原,一代接着一代,才形成了蕴涵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民族文化的传统风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今年天气热的日记600字

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似乎今天结婚,高兴得不得了,一定心里在想:今天我的月亮娘子一定会很美丽,木星、火星、地球……一定也会来祝贺我,依我看,太上老君也会来吧!太阳在天空中高兴得合不拢嘴,把热气全散在我们昆明!

我热的坐立不安,汗水们一个个都长大了,豆大一样,汗水流了下来,让我汗流浃背。我走到冰箱前面正想拿根冰棍吃,结果打开一看冰棍早已化成一滩水了。我赶紧打开电风扇想解解暑,可是,电风扇也被太阳烤坏了,只能吹出热的风,现在可真是热上加热啊!我又拿出扇子来扇风,但是不仅没有扇出冷风,还扇坏了我的好几把扇子呢!

我心想:不行了,再这样就维持不下去了,我已头昏眼花,口舌干燥,汗流浃背,晕头转向……反正就是不行了!对!我得去买几个冰棍吃在嘴里,那才叫爽呢!

我走出门外,可谁知道,外面简直就是个烤火炉!我才走几步就已经要变成烤人肉串了!往旁边一看,小鸟正竖着羽毛,用翅膀指着太阳说:“你这臭太阳!坏太阳!太让人讨厌了!我结婚都没这么兴奋,你还在这里放热量,我告诉你,你给我把雨神叫过来,不然……”大黄狗伸着舌头,有气无力地说:“冷饮,冷饮……”猫躲在草下,奄奄一息地说:“水,水……”小蚂蚁在旁边,懒懒地说:“饭,饭……”所有小动物都很累,连大树也撑不起腰了,都在苦苦哀求下点点雨吧!

我走到冷饮店旁,却看不见卖冷饮叔叔的大脸庞。原来冷饮店早已被人群吞没了,人们已经排成了长龙。我正想上去买一个,可是已经卖完了。

我无奈地往家的方向走,心想:太阳一定不要再二婚、三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蒙古族的结婚习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习俗,大家知道我们这里的结婚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是你知道蒙古人民是怎么结婚的吗?蒙古族跟我们这里大不相同

在蒙古族,结婚的首要倒是跟我们这里的一样,要选择一个良辰吉日,男方是要个女方送彩礼的,分别有现金、衣服、布匹、首饰、稻谷等,女方的陪嫁物是柜子、被褥、衣服、首饰、电器、自行车、大米、瓜子等,新房的钥匙,是由女方的母亲拿的,到了新郎家之后新郎的母亲,要用钱去把钥匙赎回来,在结婚的这一天,新郎和伴郎要去迎接新娘,有伴郎挑着去青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新郎是不许说话的,就算吃饭,也是由伴郎来喂,新娘要有舅舅来抱上轿子,并有新娘的弟弟,配送到男方,新娘上轿后要哭泣,直至进洞房,拜完堂后,入洞房,新娘就必须停止哭泣,新郎为新娘掀开红盖头,摒弃在吃饭的时候,新娘要在洞房里吃独席,由新郎来添饭。

第二天,新婚夫妇要回娘家,还要再在女方家中,拜一会堂,岳父母,还要给新婚夫妇银镯,之后,就要回男方的家中,在路上遇到什么人,都不能说话,但是回到男方家加后,要在拜一会堂。

第三天去上祖坟。新婚夫妇在姑娘和小伙子的陪伴下,挑着猪头等供品和食品去上男女双方家的祖坟。回来后,新娘烧火,新郎挑水,给长辈和同伴烧洗脚水。婚礼再这样就结束了。

在婚后的七天的时间里,不能回娘家,而且还不能在别人的家中住宿,蒙古族有男子可以另娶,而原配妻子却不能改嫁的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