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古代有关诚信的历史典故【20篇】

浏览

2974

作文

1000

有关于尽忠职守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3713 字

+ 加入清单

尽忠职守是指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细心、耐心地守住职位或岗位,那么尽忠职守有历史典故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尽忠职守的历史典故,希望对你有用!

尽忠职守的历史典故一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

【释义】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历史典故:

诸葛亮,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聪明与智慧的化身。他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三教九流无所不知,四书五经,无所不晓。

47岁时,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呈上《出师表》,表明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心迹。

为了统一中原,诸葛亮曾经多次兵出祁山,前几次出兵,都是因为粮食不继而退兵,第五次他接受了以往教训,非常重视粮食供应。他设计了一种叫做木牛(改进的独轮车)的运输工具,用它把粮食运到斜谷口囤积备用。

公元234年,诸葛亮用木牛流马运粮,做好充分准备后,约孙权同时对魏国发起进攻,两面夹击魏国。他率领10万大军出斜谷口,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构筑营垒,准备长期作战:分一部分兵士在五丈原屯田,跟当地老百姓一起耕种,以为久计。司马懿率领魏军也渡过渭水,筑起营垒准备和蜀军长期对峙。魏明帝命令司马懿只许坚守,不准出战。

与此同时,孙权应约派出三路大军进攻魏国,配合蜀国的行动。魏明帝亲自率领大军南下,大败吴军。诸葛亮只好孤军作战。蜀军很想跟魏军速战速决,但司马懿固守营垒,坚守不出,决心要打持久战。双方相持了一百多天。

有一次,司马懿虚情假意地接待前来下挑战书的使者,问道:“你们丞相很忙吧,身体还好吗?”使者回答说:“丞相很忙,军营里大小事都亲自过问。他每天早起晚睡。近来胃口也不太好,饭量很小。”使者走后,司马懿对将士们说:“诸葛孔明食少事多,怎能支撑长久呢?”不出司马懿所料,诸葛亮就在这年八月病故,年仅54岁。

按照诸葛亮生前嘱咐,蜀军密不发丧,各路人马按序撤退。

司马懿探得蜀军因诸葛亮病死而退兵的消息,立即率军追赶。刚过五丈原,忽然蜀军旗帜转向,战鼓雷鸣,蜀军将士们转身掩杀过来。司马懿大吃一惊,赶快掉转马头,下令撤退。待魏军退远了,蜀军才缓缓撤出五丈原。

虽然,诸葛亮没能实现统一中原的愿望,但是,他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才智和鞠躬尽瘁、忠于职守的品格,永远师仪后世。

感言:

诸葛亮用生命实践了自己对蜀汉集团的忠诚。为理想、事业而义无反顾的牺牲精神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献身精神,在诸葛亮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诸葛亮忠心耿耿、克己奉公的高尚品格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奋斗精神,为后人做出了最好的表率。尽职尽责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我们应具备的素质,也是我们成长和成功的基本要素。

尽忠职守的历史典故二

萧何沛县人,由于他精通律令,再秦朝末年时便在地方当任一个小官,秦朝监察泗水郡的御史见萧何能干,便任命他为属史,萧何总是把公务处理得条理井然,因而又当任了泗水郡卒史,而声名远播。

由于和刘邦同乡,因此萧何总是不吝对当时落魄的刘邦施以援手,后来刘邦当上了亭长,必须解送犯人前往咸阳去劳服役而缺盘缠,萧何很大方的掏出五百钱来资助他,令刘邦深受感动。

秦朝在秦始皇的暴政下,各路的英雄好汉,纷纷揭干起义,在刘邦起义时萧何便追随在他左右,而被任命为沛丞,监督并办理日常公务;当刘邦攻克咸阳时,众将都分取金银财宝,只有萧何将秦朝丞相御史掌管的法律诏令等文献视同珍宝,细心的收藏。

后来刘邦能够掌握天下险关要塞与百姓疾苦等相关资料,都拜萧何汇整秦朝文献所赐,可见萧何是个有卓识有远见的人,这一点也奠定了刘邦战胜楚霸王项羽,建立了大汉天威的重要因素。

话说楚霸王项羽的军队,也攻入咸阳城,但他并没有实践“先入咸阳者为王”的约定,来拥护刘邦为王,反而仗着他庞大的军力,将蜀汉关中之地分封给刘邦,而立为汉中王,当时刘邦忿恨难消,萧何劝他要忍着,毕竟项羽势力远超过刘邦。

刘邦经过一番思考后,接受了汉中王的分封,到汉中后便以萧何为相,治理一切事物,并以汉中为基地,屯粮练兵,以便图谋霸业。那项羽称王不到一年,由于赏罚不公,引起许多诸侯的叛变,刘邦也抓住了这个机会,起兵叛变,萧何则留在汉中观察战况,以便随时可以补充人力及粮食。

刘邦在外作战,还不时的派人来汉中视查萧何的动静,萧何知道刘邦怀疑他之后很难过,但仍然还尽心的辅佐他,汉中在他治理下,逐渐成为一个富裕的城市,也是刘邦最强大的后盾。

三年的苦战,刘邦终于在萧何、张良、韩信的协助之下,获得胜利而攻下半壁江山,最后逼得项羽兵败而自刎于乌江畔。但萧何却没有因而懈怠,反而更加努力的埋首于经卷中,认真的为刘邦图霸天下的大业拟出一个美的蓝图来。刘邦曾对萧何说:“若不是贤卿不分昼夜的运筹惟幄,朕也不能这么顺利就坐拥江山。”

刘邦称帝不久,陈豨判变,刘邦亲自率军前往邯郸讨伐,平定了叛乱,回到朝中,便封萧何为相国,相国的职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并且派了五百名士兵保护他。这时贺客有叫召平忧戚的表示大祸临头,萧何礼貌的询问,召平详加分析之后,萧何叹了气说:“伴君如伴虎,我早该料到那五百士兵是皇上派来监视我的,但我该如何是好呢?”那召平教萧何辞谢封赏,并把钱捐给军队,表示忠心不二。萧何照顾百姓,体恤部属,很快的得到民心,因此刘邦出宫平定判变时,又开始监视萧何。

萧何无可奈何,只好听门客建议,强占民地,借以毁坏自己的名声,不久,刘邦回宫,看到萧何对自己的揶揄不但不在意,反而一心为民请命,请求刘邦将不用土地开放给贫苦的百姓耕种。

刘邦生气的回绝,因他嫉妒萧何爱民如子的心。他以勾结富商、谋盗国土的罪名,将萧何囚禁起来。这时有位王姓的武官,正气凛然的说:“敢问皇上,相国所犯何罪,为何将他囚禁起来?”刘邦沉着脸说:“身为相国,不知洁身自爱,串通一些贪婪的商人打我土地的主意,收受商人的贿赂,早该判处不赦之罪!”王武官说:“前些时候判变连连发生,相国留守京城,若有二心,还怕没有称帝王的机会吗?事实证明他的忠贞,他怎么会在乎一点贿赂?这全是子虚乌有的罪名啊!”刘邦自知理亏,只好心不甘情不愿的放了萧何。

萧何一生奉献国家,虽蒙受许多不白之冤,然而他依然尽忠职守,未曾忘记身为臣子的本份,堪为后人所传诵。

用尽忠职守造句

一、尽忠职守,勤奋工作,并且热爱荣耀相信自己的直觉。

二、怪不得越来越多人尽忠职守,为工作出力永远获得报酬,为一个人费心则最最划不来。

三、他做事总是兢兢业业、尽忠职守,绝不敷衍塞责。

四、劳苦功高不声不响,坚守岗位不舍昼夜。尽忠职守不慌不忙,爱心奉献不假言辞。白衣天使不辱使命,解危救难不时之需。护士节到不吐不快,送上祝福不计其数。

五、第四十七条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必须廉洁奉公、尽忠职守。

六、她赞扬丈夫尽忠职守,乐于助人,一家人深深怀念他。

七、在他的管理下,景区保安队尽忠职守,素质有了较大提升,这一切也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肯定。

八、你朝乾夕惕,如履如临,战战兢兢,只能尽忠职守,廉洁奉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官之德,官之本,也是民之福。

九、呵呵,正卿和复华尽忠职守,海上风大,两位还能这么晚了来帮忙巡视阵防,丁汝昌在此谢过。

十、解放军的基层战士戍边卫国、尽忠职守;16名军级以上干部违法违纪,涉贪涉腐。

十一、为传承和弘扬泰坦尼克号上尽忠职守、勇于承担、博爱平等、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2014年3月27日,泰坦尼克基金在博鳌亚洲论坛面向全球发起成立。

十二、对于职务,他不是单纯视为一种权力,而是当作一个尽忠职守的岗位,这尤其值得今天广大党员干部学习。

十三、林主任不愿让人说他尸位素餐,所以从上任至今,都夙夜匪懈,戮力尽忠职守。

十四、动物曾伴我们度过童年的岁月,美好温馨;动物曾帮我们看家护院,尽忠职守;动物曾帮我们耕种翻地,默默付出;动物曾帮我们提供奶源,无怨无悔。世界动物日,请爱护动物,爱护人类最。

十五、征兵宣传片中的中国蓝水海军梦中国海军航行于蓝色海洋,帅气的军舰很酷,水兵严肃冷静、尽忠职守。

十六、看上去既清秀文静、又伶俐成熟的罗晓燕,同行们对她都有一个很高的评价:一位尽忠职守的骨干教师。

十七、把马库叫了过来,这个曾经流寇的头头自从成为番茄城的一员后,倒也算是尽忠职守,其他方面都还表现不错,特别是吹牛拍马的功夫更是进步惊人。

十八、“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这3位警务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忠职守,抢险救人,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十九、其实“雷锋精神”除做好事外,还有刻苦钻研的“钉子”精神,尽忠职守的“螺丝钉”精神等。

二十、多年来是党组织的培养和信任,使我能有机会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尽忠职守。

二十一、前线警员连日来紧守岗位,守护香港的繁荣安定,谨此向所有夜以继日尽忠职守的警员致敬!社会各界应全力支持警队维护香港法治。

二十二、拿了大金牙好处的警察署来了很多人,他们抱着枪,横眉竖眼地分布在宅院外会场的四周,紧盯着熙攘的人群,那尽忠职守的姿态令所有到场的人都觉得惊诧。

二十三、在工作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不管是位高权重,还是平凡普通,尽忠职守、兢兢业业都是我们在工作上的追求。

二十四、尽管沈比利射杀了那么多的目标,但他对敌人并没有太多的仇恨,认为自己只是尽忠职守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张之洞和听月楼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2221 字

+ 加入清单

晚清重臣张之洞长期在外为官,很少回到家乡。这天他接到家乡的信儿,说准备为他盖一座高楼。张之洞一听很高兴,自己告老还乡后,可以悠哉游哉地登楼望月、饮酒赋诗了。高兴之余,他亲自为高楼起了一个雅致的名字——望月楼。

望月楼竣工这天,张家大宴宾客,楼上楼下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张家的亲朋好友都来祝贺。正在热闹之时,忽听望月楼外有人在大声吟唱宋词:“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大家一听,就知道是一个叫秦博古的老秀才到了。

秦博古是个才子,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不精通。晚清科场黑暗,他虽满腹学问,但因无钱无门,不会钻营,所以屡试不第,到老仍混得一文不名。平日里秦博古最欣赏宋词《虞美人·听雨》,认为是自己悲凉身世的写照,所以自号“听雨”,人们也就称他“听雨先生”。今天,秦博古也来望月楼凑热闹。

张家人知道秦博古的书法非常了得,就请他留下墨宝,亲自把“望月楼”这三个大字书写在楼上。

几杯酒下肚,秦博古已经喝得头大,他也不推辞,抓起毛笔,晕晕乎乎地爬上了临时脚手架。听到张家总管不停地称他“听雨先生、听雨先生”,秦博古心里挺滋润,谁知他只顾得意,竟把“望月楼”错写成了“听月楼”。

众宾客望着“听月楼”三个大字,觉得怪怪的,心里犯嘀咕:天上风有声、雨有声,风雨有声皆可听;月亮有形而无声,月亮能“听”吗?这老秀才真是喝多了!

张家总管凑近秦博古,小心地说:“听雨先生,张中堂为高楼拟出的名字叫‘望月楼’,这——”

秦博古一时惊醒,顿时吓出一身冷汗,但他是要面子的人,自然不肯认错,于是把眼一瞪,大大咧咧地说:“什么张中堂?别在我面前摆谱,我还是他老师哩!”

人们都吃了一惊,不知秦博古何时当过张之洞的老师?但“中堂老师”实在名头太大,谁也不敢多问,听凭秦博古把“望月楼”换成了“听月楼”。

宴席继续进行,人们对秦博古这个“中堂老师”刮目相看,纷纷上前恭维敬酒。

秦博古虽然很陶醉,但毕竟不踏实:刚才题字时走神,把望月楼捣鼓成不伦不类的“听月楼”,后来又“急中生智”,冒充了张之洞的老师。如果此事被张之洞知道,还能有好果子吃吗?不过,随后他又坦然了:张之洞身负社稷重任,常年在外,忙得焦头烂额,哪有机会回老家啊。

想到这一层,他心里有底了,竟借着酒劲儿,用筷子敲着盘子,有板有眼地唱起来:“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正在这时,门外突然一阵喧哗,只听有人高声喊道:“张中堂大人回府——”

张家人与众宾客一窝蜂似的出门迎接。张之洞真的回乡了!他奉诏从湖广回京面君,顺道祭祖,回到了阔别多年的老家。

这一下,秦博古傻眼了,他像一嘴吃了二十五只老鼠——百爪挠心哪:对中堂大人出言不逊,该当何罪?题错望月楼名号,又该当何罪?这时的秦博古,真是要溜跑不掉,要躲无处藏,只恨不得有个地缝可以钻进去!

张之洞在“听月楼”下驻足良久,细细观看“听月楼”三个大字。张家总管小声告诉张之洞:“这是您的老师听雨先生刚刚留下的墨宝。”

张之洞一愣,不动声色地“哦”了一声,继续盯着“听月楼”看,看着看着,眉头就拧成了个大疙瘩。秦博古躲在暗处,偷偷观看张之洞的脸色,他看到张之洞望着“听月楼”不住地皱眉头,知道坏事了,只能傻愣愣地等着中堂大人缓过气儿来,随后处置他。

好久,张之洞才忽然问道:“听雨先生何在?”

躲在角落里的秦博古知道是祸躲不过,他战战兢兢地来到张之洞面前,脚一软就跪了下去。

不料,张之洞却双手扶住秦博古,把他拉到上席就座。

秦博古哪里敢坐,张之洞把他强按到首席坐下后,朗声对众宾客说道:“刚才我在楼外细细欣赏‘听月楼’三个大字,但见听雨先生字迹遒劲圆润、俊秀飘逸,有‘落霞孤鹜’之遗风,听雨先生真乃吾之师也!”

刚刚还吓得魂飞魄散的秦博古慌忙站起来,红着脸不住地说:“哪里,哪里,中堂过誉!都怨我酒后失敬,把‘望’错写成‘听’,显得不伦不类,贻笑大方、贻笑大方!”

不料张之洞竟离开座位,站在厅中,对秦博古深施一礼,继而侃侃而谈:“非也,听雨先生过谦!当年李太白在咏楼诗里说过,‘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可见人间天上声息相通、情景交融。以张某揣度,待夜深人静之时,身临高楼,这圆月美景一定是可以‘听’的!有诗为证:吴刚坎坎伐桂树,玉兔橐橐捣药声,忽闻楼台仙乐起,拂面嫦娥舞袖风。”

张之洞即席赋诗,众宾客听得如醉如痴,大家都感到用“听月楼”代替“望月楼”,显得更加悠远灵动,意味无穷。用一个“听”字,确实把“望”、“观”、“得”、“抱”等字比得粗俗不堪!

正在这时,人们更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只见秦博古突然离开首席,来到大厅中央,在张之洞面前“扑通”跪下,他两手左右开弓,在自己的脸上“啪、啪”不由分说地扇起来。

秦博古声泪俱下地告诉大家,自己是如何酒醉后写错字,下不来台时,又如何胡编乱造、信口开河地冒充是中堂的老师。他说,张中堂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仍能虚怀若谷、宽宏大量,与自己的轻浮狂妄比起来,简直有天壤之别,自己感到无地自容。

听了秦博古的话,众宾客都十分感佩,叹服张之洞不但有经纬天地之才情,而且有包容四海之雅量。

面对众人的一片赞颂之词,张之洞不为所动,他真诚地对大家说:“唐朝韩文公说过,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人生不可无师,人之师有一字之师、一技之师、‘三人行’之师、传道授业解惑之师,不一而足,听雨先生何必耿耿于怀!”张之洞将秦博古扶起,让他坐在首位,向他恭恭敬敬地敬上一杯酒,然后又对大家说,“听雨先生即使只是我的‘一字之师’,也同样是我的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乐不思蜀的历史典故故事

全文共 1947 字

+ 加入清单

乐不思蜀,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下面请欣赏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乐不思蜀相关典故内容。

乐不思蜀的意思

[释义] 蜀:指三国时蜀国。蜀后主刘禅投降司马昭后;被安置在洛阳仍过荒淫生活;快乐得不想回国。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语出] 清·王韬《淞隐漫录》:“如果没于洪涛;获此妙境;真觉此间乐不思蜀矣。”

[正音] 乐;不能读作“yuè”。

[辨形] 蜀;不能写作“属”。

[近义] 乐不可支 乐而忘返

[反义] 叶落归根 恋恋不舍

乐不思蜀的成语典故

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又称刘阿斗。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王曹髦(máo)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京都许昌居住。

魏王自己也无实权,掌大权的是司马昭。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

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乐不思蜀”这个成语。

用乐不思蜀造句

1) 而此时的龙文傲,根本不知道危险正在悄悄向他逼近,还是天天沉浸在温柔乡里,乐不思蜀。

2) 赵钢镚眼睛一亮,自己到摩洛哥都没有看到她,还以为她跟自己的老子双宿双飞乐不思蜀了呢,没想到这时候却是突然出现了。

3) 两人在船上谈谈说说,天南海北,流连忘返,不觉日已平西,小岛的阴影覆盖了这条石舫,这两个被美景被理想所陶醉的女孩子,乐不思蜀,把什么都忘了。

4) 特罗赛斯也是与艾尔玛等人会合,那满头大汉以及兴奋的神情,显然之前对战两名少将让他很是激动,若不是受大阵的影响,恐怕都乐不思蜀了。

5) 说真的,这云中客栈真是一流,光是这一道道闻之垂涎的美食,就足以让人乐不思蜀了。

6) 你到了外国,可不能乐不思蜀,忘记养育你的故乡故土啊!

7) 这个富翁到了纸醉金迷的巴黎后,便乐不思蜀,决定不再回香港了。

8) 久在北京的他有点乐不思蜀了。

9) 哪知他人到了外国,就乐不思蜀,连信都不写回来了。

10) 总统的演讲是对这种乐不思蜀的乐观主义当头一棒,他对澳大利亚领导人耳提面命,告诉他们一个令人不快的事实:美国的确中国当做主要战略对象,而且双方之间的角力正迅速升级。

11) 世界最大的一个对冲基金的研究主管称,最近是一个"乐不思蜀"的氛围,主流基金和对冲基金都采取同样的策略:从债券市场跳到股票市场,然后转向外汇市场,再转向新兴市场。

12) 他们已经出国玩了几天,竟然一点都不想家,简直乐不思蜀呢!

13) 有的人一到城里,狠快沉迷于五光十色中,乐不思蜀,早忘故乡事了。

14) 你到了国外,可别乐不思蜀,忘了我们。

15) 想不到他上台北后,就乐不思蜀,怎麽也不肯回来了。

16) 眼前景色如此优美,我都有点乐不思蜀,不想回去了。

17) 我们身负重任,来此办正事,怎能乐不思蜀?

18) 这里一到秋天枫红染遍群山,你休怪我滞留良久,乐不思蜀。

19) 我不会忘记责任,更不会乐不思蜀,一旦学成,就会返国。

20) 伴随着这些娱乐设施,林峰还真有点儿乐不思蜀的感觉,同时也和龙组的其他人拉近了不少关系,当然龙组里本来也有几个林峰认识的,都是刘家军校的。

21) 这小子,一下去还真有点乐不思蜀的意思了,不会是淹死了吧。

22) 金钱,美人,权力,应有尽有,保证你乐不思蜀永远活在快乐中。

23) 是啊,更好玩的,更刺激的,保证让你们乐不思蜀!

24) 在确定了自己的环境安全以后,潘浩倒也乐不思蜀,安心养起伤来。

25) 或许是因为认清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放弃当首席执行官或是在皇家学院展出画作的虚梦,学会即使身为分公司经理助理仍能心满意足,自己的画作即使在教堂游乐会展示亦能乐不思蜀。

26) 程勃棋走在田埂上,哼着自己改编过的甜咪咪,乐不思蜀。

27) 多日后,在国外玩的乐不思蜀的小娃娃们,在街头看到自己家大人时,一个个眼睛瞪的比驼铃还大,第一反应,那就是跑。

28) 难道,大宇宙神的位面就那么好么,让你乐不思蜀了。

29) 略有怨懑,几天的花天酒地下来,也只剩此间乐不思蜀了。

30) 我来找你啊,有这么漂亮的美女陪着,你乐不思蜀。

31) 刘弈这么一揉,就有些乐不思蜀了。

32) 慕容倩看杨易这段时间玩的有些乐不思蜀,提醒杨易并不是没有事情做。

33) 钟万仇沉迷几女之间,旦旦而伐,颇有几分乐不思蜀的味道。

34) 他后来解释道,他把自己当作一位专家,"与周边我的年龄群的大多数姑娘们经历恋爱与调情后",我乐不思蜀。

35) 理查森在受到如此款待之后,他开始更认真地着手写一本关于毕加索的传记,尽管他还总是能够敏锐地发现虚伪矫饰的地方,而且对人类的古怪与愚蠢的性情表示乐不思蜀。

展开阅读全文

篇3:10个书上绝对没出现过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2144 字

+ 加入清单

【面上草稿】北宋时有个叫陆东的,在苏州做官。某次断案,他判一个犯人流放,当时流放是要在脸上刺字的。陆东让人在犯人脸上刺上“特刺配某州牢城”几个字。刺完了,手下一个幕僚说,大人不对啊,不能用“特”这个字。但凡用这个字的都是朝廷一时旨意,这个犯人只是流放罪不能用这个字。陆东一听,赶紧叫人把那犯人又拉回来,把“特刺”二字划掉,改成“准条”,重新刺字。估计这犯人得是有一张高晓松式是大脸,不然恐怕刺不下这么多字。陆东给犯人刺字刺两回这事在当时广为流传,没少被人笑话。后来有人向上推荐陆东,说这个人有才干,应该升官。上面人说,哦,这人啊。我知道,不就是那个在人脸上打草稿的家伙吗。

【八搨将军】滕王李元婴做隆州刺史的时候经常违法乱纪,属下裴聿直言劝谏,惹得李元婴大怒,让左右暴打他。后来裴聿上京,便将此事告诉了皇帝。皇帝问裴聿,滕王他打了你几下?裴聿说前后一共八下,皇帝听了立马令裴聿官升八级。裴聿回去后跟人诉苦说,我命可真不好,我要是当初说打了九下,现在就是五品官了。此事在当时曾传为笑谈,人送外号“八搨将军”。

【杯酒杀三人】南朝梁人张缵,有才学且颇为自负。某次邵陵王萧纶请他喝酒,当时萧纶手下有个名士叫吴规,在当地也是小有名气的人物。这张缵不知道怎么了,就看吴规不顺眼,看见酒席上吴规也在座就不服。举杯就说:“吴规,这杯酒敬你,祝贺你也够资格在今天这宴上喝酒。”把吴规气的够呛,吴规的儿子吴翁孺看父亲被人这么奚落更生气,当晚就气死了。吴规又恨张缵讽刺自己又心疼儿子的死,悲愤交加,也死了。吴规的老婆看老公和儿子相继去世,也悲伤过度,跟着就去了。时人皆称:“张缵一杯酒,杀吴氏三人。”

【百赢赌咒】唐人段成式在其著作《酉阳杂俎》中记载了一条咒语,据说念满一万遍,就能让打出去的骰子随意而动,赌钱百赌百赢。有个姓赵的小子信了,但是他懒,只念了一千遍,心想这也能勉强算个小胜吧。结果出去赌钱,输得干干净净。所以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事一定要认真,不能偷懒存侥幸心理。说了让念一万遍就得念一万遍,只念一千遍不输才怪呢。最后把咒语附赠给大家,特别简单,包教包会。就是八个字:伊谛弥谛,弥揭罗谛。大家闲着没事的时候多念念,这都是古人传下来的智慧,万一将来发财了呢。

【抬旗与出旗】抬旗是清朝一项褒奖政策,对于立功的人,如果是汉人包衣,可升为汉八旗。若是汉八旗,可变为满八旗。若是下五旗,也有可能提为上三旗。就是将身份提高一级,这叫做“抬旗”。而“出旗”这项“福利”措施则是只针对于汉八旗的。乾隆七年曾发布一条诏令,允许汉八旗的旗人“自愿”出旗为民,因为旗人是不许自己出去找工作,只能白吃皇粮的,怕耽误了有学问有手艺的汉人发家致富迈向成功,所以允许他们出旗。诏书写的冠冕堂皇,实际上就是不想再白养着这些人吃干饭,让他们“出旗”以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乾隆七年发布的这条允许出旗的诏令还算比较委婉的。过了十几年,到了乾隆二十三年,又发布了一条诏令,这次可就不那么客气了。直接昭告:“八旗汉军年老残疾不能当差,以及差使平常不堪教养者,俱令为民。”上次还允许“自愿”,这回连“自愿”都不行了,直接采取强制性措施。大批汉八旗自此被扫地出门,自谋职业发家致富迈向成功去喽。

【蕉鹿自欺】有个郑国人,某天在野外砍柴。看到一只受伤的鹿跑过来,他就冲上去把鹿打死了。之后他怕被人发现,就把死鹿藏在一个大坑里,上面盖上蕉(即枲麻)。等到他砍完了柴,想要回家的时候,却怎么也找不到那只鹿了。寻觅无果,最后他告诉自己,今天我根本没看见过什么鹿,这都是我做的梦吧。后来蕉鹿自欺演变成一个典故,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把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反倒当做虚幻的存在。

【妒妇津】传说,晋朝时有一人叫刘伯玉,他老婆段式善妒。刘伯玉喜欢吟诵《洛神赋》,某天随口说了一句:要能娶到这样的女子就好了。他老婆听了很生气,说既然你喜欢水神不喜欢我,那我也死后做水神。当晚段式就投水自杀了,七天后托梦给刘伯玉,刘伯玉此后再不敢渡水。从那以后,凡是在那条河渡水的女子都得把妆卸了,打扮漂亮的女子必然遭风浪袭击,后人便将此地称为“妒妇津”。而这个故事里最让我感概的是这句话,“丑妇虽妆饬而渡,其神亦不妒也。”长得丑你就连被妒忌的资格都没有,好心疼这样安全的女子。

【郑公风】东汉人郑弘,年轻的时候去山里砍柴,捡到一只装饰的非常漂亮的箭。过了一会有人来寻,他就还给了人家。这个寻箭的不是个一般人,郑弘一眼就看出来了。所以他归还这支箭的同时就跟那个神人说,若邪溪这个地方打柴不容易,来去都是顶风,不好走。我希望以后可以早晨刮南风,晚上刮北风,这样就方便多了。后来此地风向果然如他所求,当地百姓都称之为“郑公风”。

【罗钳吉网】李林甫掌权时期,为了打击异己,曾任用过两位酷吏:罗希奭、吉温。这两个人就是李林甫的爪牙,只要落到他俩手里必然凶多吉少,就像被钳子夹住或是落进网里一样,故时人称之为“罗钳吉网”。后来演变为一个成语,指酷吏朋比为奸,陷害无辜。

【青钱学士】唐人张鷟,以文章著称。时任水部员外郎的员半千称赞他有如成色最好的青铜钱,万选万中,他也因此在士林中有了“青钱学士”的雅称。这个雅号后来演变为一个典故,比喻有才学的人。有成语“青钱万选”(也写作万选青钱)比喻文采出众。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杜甫遇李白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639 字

+ 加入清单

李白杜甫相遇,在744年。那年,李白43岁,杜甫32岁,相差11岁。

其实,李白不仅在实际年龄上比杜甫大11岁,而且在诗坛辈分上整整先于杜甫一个时代。

两人见面时,李白已名满天下,杜甫还只是崭露头角。杜甫早就熟读过李白的很多名诗,此时一见真人,崇敬之情溢于言表。一个取得巨大社会声誉的人往往会有一种别人无法模仿的轻松和洒脱,这种风范落在李白身上更是让他加倍地神采飞扬。眼前的杜甫恰恰是最能感受这种神采的,因此他一时全然着迷。

李白见到杜甫也是眼睛一亮。他历来不太懂得识人,经常上当受骗,但那是在官场和市井。如果要他来识别一个诗人,他却很难看错。即便完全不认识,只要吟诵几首,交谈几句,便能立即作出判断。杜甫令他惊叹,因此二人很快成为好友。他当然不能预知,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将与他一起成为执掌华夏文明诗歌王国数千年的最高君主而无人能够觊觎;但他已感受到,无法阻挡的天才之风正扑面而来。

他们喝了几通酒就骑上了马,决定一起去打猎。

他们的出发地也是见面地,在今天河南省开封市东南部,旧地名叫陈留。到哪儿去打猎呢?向东,再向东,经过现在的杞县、睢县、宁陵,到达商丘,从商丘往北,直到今天的山东地界,当时有一个大泽湿地,这便是我们的两位大诗人纵马打猎的地方。

当时与他们一起打猎的,还有一位着名诗人高适。高适比李白小3岁,属于同辈。这位能够写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这种慷慨佳句的诗人,当时正在这一带“混迹渔樵”“狂歌草泽”。也就是说,他空怀壮志在社会的最底层艰难谋生,无聊晃悠。这是他的“地盘”,沟沟壑壑都了然于心,由他来陪猎,再合适不过。

挤在他们三人身边的,还有一个年轻诗人,不太有名,叫贾至,比杜甫还小6岁,当时才26岁。年龄虽小,他倒是当地真正的主人,因为他在这片大泽湿地北边今天山东单县当县尉,张罗起来比较方便。贾至还带了一些当地人来凑热闹,其中也有几个能写诗的。

于是,一支马队形成了。在我的想象中,走在最前面的是高适,他带路;接着是李白,他是马队的主角,由贾至陪着;稍稍靠后的是杜甫,他又经常跨前两步与李白并驾齐驱;贾至带来的那些人,跟在后面。

当时的大泽湿地,野生动物很多。他们没走多远就挽弓射箭,扬鞭跃马,奔驰呼啸起来。高适和贾至还带来几只猎鹰,这时也像闪电般蹿入草丛。箭声响处,猎物倒地,大家齐声叫好,任何人的表情都不像此地沉默寡言的猎人,更像追逐嬉戏的小孩。马队中,喊得最响的是李白,而骑术最好的应该是高适。

猎物不少,大家觉得在野地架上火烤着吃,最香最新鲜,但贾至说早已在城里备好了酒席。盛情难却,那就到城里去吧。到了酒席上,几杯酒下肚,诗就出来了。即席吟诗的不是别人,是李白和杜甫,连高适也只能躲在一边了,真是奢侈至极。

诗有典雅的面容,但它的内质却是生命力的勃发——无论是诗的个体、诗的群体、诗的时代都是这样。没有生命力的典雅,就不是我们喜欢的诗。因此,由诗人用马蹄写诗的旷野,实在可以看作被我们遗落已久的宏大课本。

诗人用马蹄写诗的地方也不少,但这儿,是李白、杜甫一起在写,这如何了得。

在那次打猎活动中,高适长时间地与李白、杜甫在一起,并不断受到他们鼓舞,决定要改变一种活法。很快,他就离开这一带,游历去了。

李白和杜甫从秋天一直玩到冬天。分手后,第二年春天,二人又在山东见面,高适也适时地赶了过来。不久,又一次告别,又一次重逢,那已经是秋天了。当冬天即将来临的时候,李白和杜甫这两位大诗人永久地别离了。

当时他们都不知道这是永诀,李白在分别之际还写了“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的诗,但金樽再也没有开启。因此,这两大诗人的交往期,一共也只有一年多一点,中间还有不少时间不在一起。

世间很多最珍贵的友情都是这样,看起来亲密得天荒地老、海枯石烂,细细一问却很少见面。相反,半辈子坐在一个办公室的,很可能尚未踏进友谊的最外层门槛。

就在李白、杜甫别离的整整10年之后,安史之乱爆发。那时,李白已经54岁,杜甫43岁。他们和唐代一样,都青春不再。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我喜欢的中国历史典故作文550字

全文共 549 字

+ 加入清单

凿壁偷光

中国有许多历史典故,据我了解的有:望梅止渴、完璧归赵等。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凿壁偷光。

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匡衡,他年幼时十分爱学习和读书。但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那时候的书很贵,有书的人都很珍惜那书,没有孩子愿意借给匡衡。邻居家是有钱人,也瞧不起匡衡,不愿给他一根蜡烛。匡衡为了有书看,就去给其他有钱人干农活,不求工钱,只求有书看,于是,每天休息时间,他都会得到一本书。可白天看书的时间太少了,在晚上看书是最佳时机。但又没有光亮,这使匡衡很苦恼。

有一次,他躺在床上,偶然看见,跟邻居家隔开的墙壁上有一眼非常小的窟窿,从邻居家那儿透来一道明亮的光。匡衡突然想出了一条妙计。他拿出书本,放到那一眼窟窿下,一个个字体看得清清楚楚。他想:如果窟窿再大一点的话,那不就看得更清楚了吗?

于是,他拿出一把锤子,想把窟窿凿大一点。谁知喧闹的捶打声和小石子儿的滚落声惊动了邻居。邻居以为匡衡是来偷东西的。就气愤地对他和他的父母说:“你们是怎么教孩子的,竟然让他偷东西!还有,你这孩子真是没有教养!”但当匡衡对邻居说出了他真正的目的时,邻居为匡衡勤学好读的精神所感动,并让他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在明亮宽敞的环境下看书,学习。匡衡长大后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勤奋使人进取,好学是通往知识的海洋。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悬梁刺股历史典故

全文共 1039 字

+ 加入清单

悬梁刺股”这个成语虽然告诉我们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是值得提倡的,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为了学习也不能一直努力到累垮自己的身体,读书也是需要适可而止的。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悬梁刺股的历史典故,欢迎大家阅读。

悬梁刺股:发奋刻苦,求学始成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暨宋·李昉《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

【释义】股:大腿。将头发悬在梁上,用锥子刺大腿,以防止打瞌睡。形容读书学习发愤刻苦。

悬梁刺股的【历史典故】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字季子,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曾与张仪一起师从鬼谷子学习兵法。学成之后,他到各国去游说,希望各国的君主可以采纳他的政治主张,但却始终一无所获。最后,他的钱全都花光了,只能回家。

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邻居们也都在暗地里嘲笑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愤读书。从此,他闭门不出,埋头苦读,常常读书到深夜,有时疲倦得直打盹,想睡觉,他就用冷水冲醒自己。但是,到后来冷水也没有什么用了,于是他想出了另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了,再坚持读书。

几年的苦读之后,他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于是他再次去游说,后终于成为一位声望颇高的大纵横家。

东汉时期,也有一个像苏秦一样勤学苦读的人,他叫孙敬,字文宝,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开始由于知识浅薄得不到重用,于是,他下决心认真钻研,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如饥似渴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想了很多办法来刺激自己,但是到后来都失去了效用。

他怕影响自己读书,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牢牢地绑在房梁上,一头则绑住自己的头发。当他读书疲劳打盹时,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就会把头皮扯痛了,自己马上清醒,再继续读书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孙敬后来终于成为一个大学问家。

悬梁刺股的【成长心语】

拉美特利说过:“大海越是布满暗礁,越是以险恶出名,我越觉得通过重重危难去寻求不朽是一件赏心乐事。”在逆境中,只有懦夫才会一蹶不振,视此为人生的终结。综观历史,强者都是在大苦大难中取得成就的。求知也是如此,不经历风雨,怎么会见到美丽的彩虹?没有百转千回的“山重水复疑无路”,又何来“柳暗花明又一村”?要想获得大幅度的提升,便要经历“华山天险一条路”,要有百折不回的韧劲、闻鸡起舞的苦干、悬梁刺股的志气和奋发,这样才能够“破壁”,一定能够“走通”,一定能够华山登顶、一览众山。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钟相杨么起义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817 字

+ 加入清单

南宋王朝一面对金朝屈辱求和,一面加紧对人民剥削,加重税捐,使老百姓遭到重重灾难。公元1130年,金兵攻占了潭州,抢掠了一阵走了。接着,有一个被金兵打败的宋朝团练使孔彦舟,带着一批败兵残卒在那里趁火打劫,催粮逼租。

当地百姓忍无可忍,在钟相带领下举行了起义。钟相是鼎州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在金兵南下的时候,他曾经组织过抗金民兵,没得到朝廷的支持,就回家乡组织农民自卫。他用宗教的形式在农民中宣传,自称“天大圣”,能够解救人民疾苦。他说:“现在朝廷的法把人分成贵贱贫富,这不是好法。我行的法,就是要不分贫富贵贱,人人平等。”一些受尽官府、地主压迫的农民,听到这些话,怎么不高兴?大家把钟相称做“老爷”,要求入“法”的人就越来越多。

当孔彦舟的骚乱激起民愤的时候,钟相就宣布起义。他自称楚王,建立政权。附近各县的农民纷纷参加起义军,钟相分派起义军攻占城池,焚烧官府,打击豪强大户,不出一个月,起义军就占领了洞庭湖周围十九个县。

南宋朝廷十分恐慌,任命孔彦舟担任捉杀使,镇压起义军。孔彦舟知道正面攻打敌不过钟相,就先派一批奸细,假扮成贫民,混进钟相起义军队伍。公元1130年三月,孔彦舟发起进攻,埋伏在内部的奸细里应外合,起义军措手不及,打了败仗,钟相和他的儿子钟子昂被捕,遭到杀害。

钟相被害后,起义军推杨么当首领,继续和官军作战。杨么原来名叫杨太,因为他年纪轻,当地群众亲密地称他叫杨么(么音yāo,“幼小”的意思)。起义军在杨么领导下,在洞庭湖沿岸建立营寨,又在湖里和各个港汊上集中了大批船只,平时生产,战时打仗,队伍越来越壮大。

南宋王朝又派程昌寓(音yù)担任镇抚使,镇压起义。程昌寓到了鼎州,不惜工本制造了大批车船,每船可装载水军一千人,由人踏车就可以使船进退。有一次,程昌寓指挥水军使用车船攻打起义军水寨,水寨滩头水浅,车船开进港汊,搁在浅滩里动弹不得。起义军趁势发起攻击,官军兵士丢了车船逃走,车船全部落在起义军手里。

杨么起义军在洞庭湖建立了据点,队伍发展到二十万人,占领的地区也越来越广。公元1133年四月,杨么拥立钟相的儿子钟子仪作太子,杨么自称大圣天王,在起义军占领的地方,宣布免除百姓的一切劳役和赋税,人民生活出现了兴旺气象。

南宋王朝把杨么起义军看作心腹大患,非把他们镇压不肯罢休。宋高宗又派王(音xiè)带兵六万进攻。王不敢再用大船,改用小船进攻。起义军用车船迎战,车船高的有几丈,来往如飞。他们又在船身前后左右都装上了拍竿,拍竿上缚着一块块大石。官军的小船一接近,他们就摇动拍竿,发出大石,把敌船打沉。车船上还发出用硬木削尖的“木老鸦”,和弓箭一起发射,打得官军叫苦连天。

有一天,洞庭湖边的江上,忽然出现了几只大车船,船上既不见旗帜枪械,也不见一个兵士。王的水军将士见了,以为起义军在上游被官军打败,这几条船是顺流漂下来的,就指挥船只靠近空船。兵士们争先恐后地撑篙拉纤,把空船带着往上游驶去。哪料到到了湖面宽广的地方,几只大船里突然发出一阵擂鼓声、呐喊声,船舱里钻出来的起义兵士踏动车船,横冲直撞,把官军的几百只小船全部撞碎沉没在水里,两名将领落水丢了性命。其余留在沙滩上的官军步兵也遭到起义军攻杀。这一天,就消灭了官军一万人,缴获了大批武器盔甲。

这时候,王在大营里等待消息,忽然来了一百多个穿新衣的农民军,一面走,一面打着鼓板,吹着笛子,拍着气球,后面还有人用竹竿挑着一卷文书。官军以为一定是起义军接受招安,送投降书来了,忙命令兵士不要放箭,派人把文书接过来。宋将把文书打开一看,里面是被起义军缴获的官府告示和印章。穿着新衣的起义兵士看他们上了当,哈哈大笑说:“你们的一万水军,前天晚上已经被我们杀得精光,衣甲、刀枪、旗号、钱粮,都是咱们的啦!”说着,都乐呵呵地又吹笛打鼓走了。王知道了,气得直翻白眼。

刘豫的伪齐政权在襄阳的官员李成,听到起义军节节胜利的消息,派人带着金帛文书,到扬么大寨游说,要起义军联合进攻宋朝,说只要攻占州县,就封他们做知州知县,被起义军拒绝。李成又派了三十五个人带了官诰、金带、锦袍来诱降,起义军不再饶恕,把三十五名伪齐使者用酒灌醉后全部杀死。

南宋王朝和伪齐政权的“围剿”诱降,都没有使杨么屈服,到了公元1135年,也就是起义的第六个年头,宋高宗派宰相张浚亲自督战,又从抗金前线抽回了岳飞军队。由于起义军将领有人动摇叛变,杨么大寨被官军攻破,杨么被俘后遭到杀害,坚持六年的起义终于失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武王伐纣历史典故

全文共 1825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肯定听过武王伐纣这个词语,那么你知道这其中的故事典故么?这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武王伐纣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周王姬昌死后,他的第二个儿子姬发在丰京继位,称为武王,并将自己的父亲西伯昌追称为文王。

周武王拜姜尚为军师,用对待父辈的礼仪尊重他。武王还团结自己的兄弟周公旦、召公奭(shì)等,使全国上下一条心,厉兵秣马,积蓄力量,准备起兵灭商。

数年后,武王率军东进。但他没有公开打出灭商的旗号,相反却仍以商朝属国的名义,让军队在前面抬着自己父亲的木牌位,大旗上书写着西伯昌的名号,而自己也不称王,只称太子发。武王的这种做法,显然是为了对当时的政治和军事形势进行一次虚实试探。

武王的军队东进渡过黄河来到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果然许多商朝属国的诸侯们纷纷赶来汇合,表示支持。但武王考虑到纣王在商朝还有一定的号召力,纣王的叔父比干、兄弟箕子、微子等一批商朝的贵族大臣们还在竭力维护这个摇摇欲坠的政权,觉得灭纣的时机尚未成熟,因此,只在孟津进行了一次观兵演习,与诸侯们联络了一下感情,便带兵回到了丰京。

这时纣王的昏庸暴虐却更加变本加厉了。有天早晨,纣王在鹿台上与妲己一起观赏风景。此时正是隆冬天气,他们看见远处的淇水边有一老一少两个人正赤着脚在蹚水过河。前面的老人走得很快,好像不太怕冷,而后面的年轻人却缩手缩脚,一副十分怕冷的样子。为什么年轻人反倒不如老年人?纣王觉得奇怪。妲己说,这是因为那老人的父母生他时很年轻,因此他的骨髓饱满、精血旺盛;而这年轻人则相反,是一对老年夫妇所生,因此他的骨髓先天就不饱满。纣王不信,就命武士立刻去将两人抓来,当场砍开他们的脚胫骨看个究竟。还有一次,纣王为了与妲己打赌在鹿台下路过的一个孕妇肚里的孩子是男是女,又让武士马上剖开了她的肚子。

大臣箕子见纣王实在闹得不像话,进宫去劝谏。纣王一怒之下,下令将箕子剃了光头,关到后宫做奴隶。比干去为箕子说情,纣王竟命武士将他剖胸剜心,说是要看看他这个装假正经的圣人到底长了几个心眼。微子看到纣王实在无药可救了,他不愿亲眼目睹商朝的灭亡,就带着家眷逃离了朝歌,隐居起来了。

周武王得知商朝王室的情况,知道纣王已经众叛亲离,商朝的气数已尽,于是便正式出动了复仇大军。武王的军队有兵车三百乘、精兵五万人,由周武王和军师姜尚统帅,一路向东进发。

周军正在前进,忽然被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拦住了去路。武王和姜尚上前一问,才知道两人一个叫伯夷,一个叫叔齐,是北方的孤竹国人,原是仰慕武王的德政前来投奔的,听说周军要去灭商,认为臣子不能犯上,因此要武王罢兵。姜尚见是两个不识时务的迂老头,便不和他们争论,只叫士兵将他们拉开后,便命令军队继续前进了。

周军于当年年底来到黄河边。黄河正好封冻,大军踏冰渡河,顺利地抵达孟津。四方诸侯闻讯,也都纷纷带了军队赶到孟津与周军会师。

第二年初,周军的五万精兵与号称八百路诸侯的联军浩浩荡荡地继续东进,二月上旬便抵达了朝歌附近的牧野(在今河南汲县)。周武王在牧野与各路诸侯誓师。誓师大会上,武王历数了纣王的暴政与罪状,宣布自己是奉天命出师伐纣,同时规定了作战的纪律——不准抢劫骚扰百姓,不许杀害俘虏,勇敢杀敌者有奖,临阵逃脱或后退者处死。

誓师以后,伐纣大军便以高昂的士气准备进攻朝歌。这时纣王才着慌起来,连忙组织军队抵抗。但朝歌的守城军队不多,他只好临时抱佛脚,将城内的大批奴隶和前几年与东夷的战争中抓来的俘虏统统武装起来,开往前线。纣王亲自率领这支号称有七十万人的杂牌军,来到牧野与武王的联军对阵。

两军在数量上虽然很悬殊:联军总共不超过十万人,而纣王的商军有七十万,但联军精神抖擞、士气旺盛,而纣王军队中的奴隶和俘虏则恨透了这个暴君,巴不得他失败。更加可悲的是,纣王到这时还耍小聪明,他让奴隶和俘虏们冲在前面,自己的士兵只在后面压阵督战。于是,两军一接触,战场上便出现了戏剧性的场面——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纷纷举着戈矛,调转身去,杀向纣王自己的军队。商军的前队倒戈,再加上周军的勇猛冲杀,纣王的军队顿时土崩瓦解,溃不成军。纣王在几个亲信的保护下返身逃进朝歌,还未来得及关闭城门,周军已潮水般冲了进来。

纣王见大势已去,便逃到鹿台上,点火自焚而死。商朝就此灭亡。

周武王灭纣以后,在离丰京二十五里外的沣水东岸,建造了一座气势宏伟的新都,定名为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宣布自己为天子,并尊他的祖宗古公父为太王,祖父季历为王季,父亲西伯昌为文王。从此便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西周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历史典故:背水一战

全文共 841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历史典故中产生并流传下来的成语或者短语,都蕴含着深厚的中华历史文化,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历史典故:背水一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语】: 背水一战

【拼音】: bèi shuǐ yī zhàn

【解释】: 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历史典故】: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军皆殊死战,不可败。

韩信,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人。他是汉王刘邦手下的大将。为了打败项羽,夺取天下,他为刘邦定计,先攻取了关中,然后东渡黄河,打败并俘虏了背叛刘邦、听命于项羽的魏王豹,接着往东攻打赵王歇。

韩信的部队要通过一道极狭的山口,叫井陉口。赵王手下的谋士李左军主张一面堵住井陉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断汉军的辎重粮草,韩信的远征部队没有后援,就一定会败走;但大将陈余不听,仗着兵力优势,坚持要与汉军正面作战。

韩信了解到这一情况,非常高兴。他命令部队在离井陉三十里的地方安营,到了半夜,让将士们吃些点心,告诉他们打了胜仗再吃饱饭。随后,他派出两千轻骑从小路隐蔽前进,要他们在赵军离开营地后迅速冲入赵军营地,换上汉军旗号;又派一万军队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阵势来引诱赵军。

到了天明,韩信率军发动进攻,双方展开激战。不一会,汉军假意败回水边阵地,赵军全部离开营地,前来追击。这时,韩信命令主力部队出击,背水结阵的士兵因为没有退路,也回身猛扑敌军。赵军无法取胜,正要回营,忽然营中已插遍了汉军旗帜,于是四散奔逃。汉军乘胜追击,打了一个大胜仗。

在庆祝胜利的时候,将领们问韩信:兵法上说,列阵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临水泽,现在您让我们背靠水排阵,还说打败赵军再饱饱地吃一顿,我们当时不相信,然而竟然取胜了,这是一种什么策略呢?

韩信笑着说: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么能让他们拼命呢!

这个故事演化出成语背水一战,多用于军事行动,也可用于比哺有决战性质的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宋徽宗私会李师师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2188 字

+ 加入清单

正当徽宗为贵妃的去世伤感不已时,内侍杨戬在徽宗面前夸耀另一刘氏有倾国倾城之貌,不亚于王昭君,徽宗将其召入宫中。刘氏本是酒家之女,出身卑贱,但长得光艳风流。徽宗一见,魂不守舍,瞬间便将丧妃之痛遗忘殆尽。徽宗对刘氏大加宠爱,与她形影不离,若离了她,竟是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刘氏天资颖悟,善于逢迎徽宗,还极善涂饰,每制一衣,款式新颖,装扮起来胜似天仙。不但徽宗喜欢,就连京城内外也竞相仿效。在徽宗看来,刘氏回眸一笑,六宫粉黛尽无颜色。道士林灵素见刘氏如此得宠,便曲意奉承,称刘氏为“九华玉真安妃”,绘其像供奉于神霄帝君之左。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刘氏渐渐风韵不再,生性轻佻浮浪的徽宗欲再觅新欢。尽管后宫粉黛三千,佳丽如云,但徽宗对她们刻意造作之态感到索然无味。就在这时,名妓李师师出现了。李师师原本是汴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母亲早逝,由父亲煮浆代乳,抚养长大。

李师师四岁那年,她父亲以罪入狱,病死狱中,从此由邻居抚养,渐渐长得眉目如画,通体雪艳,又善解人意,经营妓院的李媪将她收养,并延师教读,又训练歌舞,十三岁那年就以青倌人的姿态,挂牌应客。本为歌妓的她最擅长的是小唱,等到宋徽宗时期,她的小唱在车如流水马如龙的繁华东京已经独占鳌头,不久名满汴京。朝廷命官、文人雅士、王孙公子之流、三山五岳之辈,以一登其门为荣耀,渐渐地她的名声不仅在东京的街头巷陌传扬,也穿越高墙红瓦飘到了宋徽宗的耳朵里。

这天宋徽宗和一帮妃子在御花园游乐,一时不觉沉闷,整天的呆在这里和同样的一群人再好玩也都腻了。陪侍在一旁的高俅和杨戬,看见主子闷闷不乐,不禁着急,这个高俅就像赵佶肚子里的蛔虫一样,立马猜到了主子的心思,进言道:“陛下为什么闷闷不乐啊?想陛下贵为天子,如今天下承平,正是行享乐之时,不要辜负了这美好的时光啊,况且人生如白驹过隙,若不自寻欢乐,等老了岂不徒增伤悲?”

一句话说到了心坎里,然而久困宫闱之中,毕竟没有什么兴致,要是能够出宫游乐,赏美景佳人,品美酒佳肴那该多么美妙啊。这时杨戬像是摸准了宋徽宗的心思似的,随即进言说:“陛下,如今东京城里景致宜人,商贾云集,热闹非凡,不如我等小人陪皇上微服私行。一来可以欣赏京都美景,聊以解乏;二来还能了解民间疾苦,体恤民情。”宋徽宗一听,正合心意,还能找个不错的借口。于是一行人换装从皇宫偏门来到了大街上,一路上到处舞榭歌台,酒肆花楼,看得宋徽宗好不兴奋,真是目不暇接。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宋徽宗的兴致也渐渐地淡了下来,高俅和杨戬两人一会意,互递了个眼色,就将皇帝带到了一处场所。只见家家户户,帘儿底下笑语欢声,门儿里箫管琴笛声声,这里就是京城里有名的烟柳巷。原来高俅早就知道宋徽宗一直惦记着名妓李师师,今天特地把他引来。

当时李师师已经名声很高了,寻常人是难得一见的,这老鸨一看他们平常装束,却点名要见李师师,一时不免脸上有些作难。等定睛一看,这来人中下人打扮的竟然是权倾朝野的高太尉,马上识趣的笑脸将他们迎到李师师的房里,又朝李师师做了个眼色。这李师师何等聪明,虽然互不称名,却也立即明白了,马上轻歌曼舞舒广袖,婀娜多姿展腰身,直把个宋徽宗的魂都给勾到九霄之外了。春宵苦短,不知不觉已天色微明,宋徽宗虽然恋恋不舍,也只得忍着。自此徽宗与李师师恩爱非凡。

回宫以后宋徽宗只觉得那些后妃没有一个比得上李师师的,因此茶里饭里,坐处卧处都惦念着李师师。

自从接待了宋徽宗,李师师的院子大兴土木,那紫云青寓已变成一座美奂美仑的华楼,楼成之日,宋徽宗亲题“醉杏楼”三字为楼额。那瘦金体字,古今一家,格外醒目,又用他独特的工笔画技,画一幅“百骏朝阳图”挂在李师师接客的客厅中。当时宋徽宗三天两头地呆在李师师家,朝野都已知道,相传周邦彦还曾为此作了一阕《少年游》: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帏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筝。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虽然这件事引起了一批正直大臣的反对,力劝宋徽宗以国体为重,但宋徽宗在蔡京、高俅、王黼一班人支持下,又那里听得进去,况且心思早已被李师师所牵绕。

靖康之难,徽、钦二宗先后做了俘虏。宋室南渡后,李师师辗转流落在湖广一带,艰难无以自存,不得已重操旧业,受尽折磨后的李师师已心绪萧索,容颜憔悴,仅卖唱度日。南渡士大夫慕其盛名,常邀她参加酒会,席上她唱得最多的一首歌是: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遇湖湘;缕衫檀板无颜色,一曲当年动帝王。误国误名只为风流享乐赵佶即位后不久,即重用蔡京等“六贼”。大约与他的艺术气质相关,宋徽宗酷爱奇石,而这种奇怪的爱好和宰相蔡京的逢迎结合后,却生出了一个极其可怕的怪胎。这就是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在北宋帝国的败亡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花石纲”。

崇宁四年,即公元1105年,是蔡京当上宰相的第三年。朝廷在苏州增设应奉局,由蔡京的心腹朱勔主持,专门在江浙一带为皇帝搜罗珍奇物品与奇花异石。起初,这种花石贡品的品种并不多,数量也有限,征集区域只是在东南地区。后来,皇帝对这些贡品大为赞赏,进贡者纷纷加官晋爵,恩宠有加。于是,化为一道无声的号令,发展为全国规模的“花石纲”大劫难,并迅速演变成举国之骚动。

政和年间,安徽灵璧县进贡一块巨石,高、阔均二丈有余,用大船运送到京师汴梁,拆毁了城门才算进得城中。宋徽宗大喜,亲笔御书曰:“卿云万态奇峰”,并加金带一条悬挂其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伶人做官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714 字

+ 加入清单

朱温建立梁朝的时候,在北方还有两个较大的割据势力。一个是幽州的刘仁恭,一个是河东的晋王李克用。这时候,北方的契丹族开始强大起来,它的首领耶律阿保机(耶律是姓)统一了契丹的各部,建立政权。公元907年,阿保机带领三十万人马,攻入云州(治所在今山西大同),李克用想利用契丹兵力,对付朱温,就跟阿保机联络,双方在云州东城见了面,结为兄弟,还约定日子一起攻梁。但是阿保机一回到契丹,看到朱温势大,就反悔了,另外派人跟朱温结成同盟。

李克用听到这消息,气得差点昏过去。到第二年春天,他连气带累,背上长了毒疮,病倒了。他自己知道再也起不来,就把儿子李存勖(音xù)叫到床边,叮嘱说:“朱温是咱家的冤家,这不说你也知道;刘仁恭是我保举上去的,后来他反复无常,投靠朱温;契丹曾经跟我结为兄弟,结果撕毁盟约,翻脸不认人。这几口气没出,我死了也闭不上眼睛。”

说着,他吩咐侍从去拿三支箭来,亲手交给李存勖说:

“这三支箭留给你,你要记住三个仇人,给咱家报仇。”

李存勖跪在床边含着眼泪,接过箭,表示一定牢记父亲的嘱咐。李克用听了,才阖上眼睛死了。

李克用死后,李存勖接替他父亲做了晋王。他用心训练兵士,整顿军纪,把散漫的沙陀族兵士训练成一支精锐善战的队伍。

李存勖决心消灭仇人,把他父亲留给他的三支箭十分郑重地供奉在他的家庙里。每次出征的时候,他先派个官员到家庙里把箭取了出来,放在一个精致的丝套套里,带着上阵去;打了胜仗,再送回家庙。

李存勖出兵跟梁兵进行了几次大战,把朱温率领的五十万大军打得晕头转向,狼狈逃窜。朱温又羞又气,发病死了。

接着,李存勖又攻破幽州,把刘仁恭和他的儿子刘守光都活捉过来,押回太原。

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即位称帝,过了五年,派兵南下。李存勖亲自出兵,大破契丹兵,把阿保机赶回北边去了。

朱温死后,他的儿子梁末帝又跟李存勖打了十来年仗,到了公元923年,李存勖灭了梁朝,统一北方,即位称帝,改国号为唐,建都洛阳。这就是后唐庄宗。

唐庄宗报了他父亲的仇,志满意得,认为敌人已经消灭,中原已经安定,就图起享受来了。他小时候,最喜欢看戏演戏。那时候,晋王府里有一个戏班子,专给王府演戏。唐庄宗小时就跟戏班子里的伶人(旧社会称以唱戏为职业的人为伶人)混得挺熟。后来,他在河北战场上拼死拼活地打仗,把演戏的事搁起来了。到做了皇帝,他又沾上了演戏的癖好,成天跟伶人在一起,穿着戏装,登台表演,把国家大事丢在一边。

他给自己起了艺名,叫“李天下”。

有一次,他上台演戏,自己叫了两声“李天下”。有个伶人上去给他两个耳刮子,把唐庄宗打得莫名其妙。别的伶人见了也大吃一惊,冲上去揪住那个伶人责问。那个打耳光的伶人笑嘻嘻地说:“理(理和李同音)天下只有皇帝一个人,你叫了两声,还有一个是谁呢?”唐庄宗听他一说,才知道是跟他开玩笑,挨了打也不生气。

伶人们受到唐庄宗的宠幸,在宫里自由进出。他们跟皇帝可以打打闹闹,对一般官员,就更神气活现了。官员们受了他们的欺负,心里气恼,谁也不敢拿他们怎么样。有些官员为了要他们在庄宗面前说句好话,还得向他们送礼讨好。有个伶人名叫景进,专门替庄宗刺探外面的情况。谁不讨他的好,他就在庄宗面前说坏话,谁就该倒霉。所以,官员们见了景进,没有不害怕的。

唐庄宗要封两个伶人当刺史。有人劝阻他说:“现在新朝刚建立,跟陛下一起身经百战的将士,还没得到封赏,反倒让伶人当刺史,只怕大家不服。”

唐庄宗根本不理这些话,照样让伶人当了官,一些将士见了,果然气得要命。不出几年,后府朝廷内部先乱了起来,大将郭崇韬被害。另一个大将李嗣源(李克用的养子)也被猜忌,差点丧了命。

李嗣源受到将士的拥戴,决定反对唐庄宗。他带兵打进汴京,准备自立为皇帝。

唐庄宗在洛阳听到这个消息,想回汴京。半路上听到李嗣源已经进了汴京。各地将领纷纷支持李嗣源。他知道自己已经完全孤立,垂头丧气地跟左右将士说:“这下我完了!”

唐庄宗回到洛阳,还想抵抗李嗣源。他的亲军指挥使郭从谦,原来也是个伶人,曾经认大将郭崇韬做叔父。郭崇韬被杀后,郭从谦早就怀恨在心,趁这个机会,就发动亲军叛变,攻进皇宫。唐庄宗想抵抗也来不及,被一支流箭射中,丧了命。

李嗣源接替唐庄宗做了后唐皇帝,这就是唐明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有关于七夕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2029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牛郎织女传说的典籍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大雅·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其二为《诗经·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神女,不可求死。”这些记录只是牛郎织女传说的雏形,这几句话描述了织女没有织布,牵牛不拉车,显然,此时描绘的织女星和牵牛星主要还是作为带有农耕文明和家庭手工业文明的象征的两个星宿出现,并没有出现传说故事中的主要人物、相互关系和相关情节,这时的织女与牵牛并没有产生男女关系。后来的《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牛郎织女才开始有了隔河相望的相思形象。到了东汉时期,演绎成织女七夕渡鹊桥的传说。东汉应劭的《风俗通》记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桥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故也。”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淮南子》“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史记》里也有记载:“四星在危面,匏瓜。牵牛为牺牲。其北织女,织女,天女孙也。天官星占日:匏瓜一名天鸡,在河鼓东。牵牛一名天鼓,不与织女值者,阴阳不和。”到曹植的《洛神赋》里,才确定了牛郎织女的夫妻关系。而作为夫妇的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大致形成于南北朝时期。当时的《荆楚岁时记》记载:“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迁。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

由此可见,对牛郎织女二星的歌咏,从周末经春秋战国,再由汉初至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流传数百年间,才提到七月七日相会。而那时候的七月七日已经是规模不小的岁时节日了。

七夕起源很早,刚开始时只是作为一个节令。从历史文献来看,七夕节起源时间至少在三四千年以前,其起源与星象、物候密切相关。

据说七夕的节日在战国时期可能就已经有了。据明代罗颀《物源》记载:“楚怀王初置七夕。”但因作者与所载时间相隔太远,恐不足信。关于七夕乞巧风俗最早的记载当数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文中记载:“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段儒妻,说在宫中时,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之‘相爱连’。” 又载:“汉丝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开于襟褸。”这两条记载都可以说明,西汉初宫中过七月七日的盛况,而汉代这些风俗活动中都不见有关牛郎织女故事的记载。由此可见,七夕并非是牛郎织女传说所衍生出来的岁时节日。

关于七夕节的起源,我们可以从七夕风俗中去探寻。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星神,也就是对自然的崇拜。《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东晋周处《风士记》:“七月初七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祈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此处的河鼓和织女,指的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牵牛星是视为谷物神,织女则传说是天帝之女桑蚕神,谷物神和桑蚕神都是我们这个农耕民族的先民极为重视的神袛。那时的人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星宿。至于在七夕拜牵牛和织女二星,是因为两星的运行七月显得最为突出。

“七夕”也来源于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据《太平御览》记载:“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麋为珍。”“七月七日为良日”,所以把它作为庆贺秋收的吉庆日子。汉魏时把这一天作为集会游乐的日子。这一天还是天宫神仙们聚会的日子。《续齐谐记》记载:“织女渡河,诸仙悉还宫。”七数在民间表现为时间上的阶段性,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完满。因此,在七夕风俗里,有乞巧乞福乞情等风俗,都是源于七月七日是良日,以此祈求丰收美满之意。对时间的崇拜,也延伸到对生命的崇拜上。在七夕风俗中,就有乞子和祭祖的风俗。杨琳在研究七夕节的起源时,结合民俗学相关原理、结合类书、文人笔记、地方志等相关记载资料,对七夕节的起源问题作了详细的辨析:七夕节的成因在于“七在古代文化中是个具有生殖魔力的数目,古人将七月七日作为节日是崇拜七这个神秘之数的结果,其实质是对生殖的期盼和膜拜。”因而,在古代,很多女性为了提高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地位,在七夕节这天往往会进行乞子的活动。

七夕节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才与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结合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动乱时期,百姓长期处于战乱之中,追求幸福安定的生活愿望在现实中很难实现,于是便向传说中的人物去乞求。此时牛郎织女的故事进一步完善,并与七夕节相互融合,七夕节成为普遍的节日。除了乞巧的习俗外,七夕节在此期间还多了乞求富贵、长寿、生子的习俗,牛郎织女的坚贞爱情也成了人们的情感寄托。由于女性所处的社会地位较低,在封建社会又通常被视为繁衍后代的工具,生下男婴因而成为女性为提高社会地位的方式之一,求子也因此而成为七夕节民俗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分别对牛郎织女神话传说和七夕节的探源可见,七夕节的起源主要来自古代人民对星辰、对自然以以及时间的崇拜,其起源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是毫无关系的。但随着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发展演变及其故事中传达的人类情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才逐渐融合交汇的。

[有关于七夕的历史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汗流浃背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542 字

+ 加入清单

汉大将军霍光,是汉武帝的托孤重臣,辅佐八岁即位的汉昭帝执政,威势很重。霍光身边有个叫杨敞的人,行事谨小慎微,颇受霍光赏识,升至丞相职位,封为安平候。其实,杨敞为人懦弱无能,胆小怕事,根本不是当丞相的材料。

公元前74年,年仅廿一岁的汉昭帝驾崩于未央宫,霍光与众臣商议,选了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作继承人。谁知刘贺继位后,经常宴饮歌舞,寻欢作乐。

霍光听说后,忧心忡忡,与车骑将军张安世、大司马田延年秘密商议,打算废掉刘贺,另立贤君。计议商定后,霍光派田延年告诉杨敞、以便共同行事。杨敞一听,顿时吓得汗流浃背,惊恐万分,只是含含糊糊,不置可否。杨敞的妻子,是太史公司马迁的女儿,颇有胆识。她见丈夫犹豫不决的样子,暗暗着急,趁田延年更衣走开时,上前劝丈夫说;“国家大事,岂能犹豫不决。

大将军已有成议,你也应当速战速决,否则必然太难临头。”杨敞在房里来回踱步,却拿不定注意。正巧此时田延年回来,司马夫人回避不及,索性大大方方地与田延年相见,告知田延年,她丈夫愿意听从大将军的吩咐。田延年听了后高兴地告辞走了。

田延年回报霍光,霍光十分满意,马上安排杨敞领众臣上表,奏请皇太后。第二天,杨敞与群臣遏见皇太后,陈述昌邑王不堪继承王位的原因。太后立即下诏废去刘贺,另立汉武帝的曾孙刘询为君,史称汉宣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正月十五挂红灯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765 字

+ 加入清单

唐朝末期,黄巢带领起义军北上,攻打浑城。围城三天攻不下来,黄巢气坏了,指着城楼大骂,扬言攻破城池,定杀个鸡犬不留。

这时,已经快过年了,下了一场大雪,天气很冷,士兵大多还没有换上冬服,黄巢知道硬攻要受损失,只好先把队伍拉到山里,等过了年再打。

新年很快过去了,家家都在推米磨面,做汤圆,欢庆上元佳节。黄巢想,兵书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何不乘人们过节的时候,进城摸摸敌军的虚实,再定攻城之策。想到这里,他马上召集众家兄弟商量了一下,把义军交给师弟,自己挑上汤圆挑子出了大营,直向浑城走去。

黄巢进了城门,一直奔西街。走不多远,见十字街前有一伙人正指指划划地看什么。刚好,这时对面来了个卖醋的老人,穿一身破棉袄棉裤,手里不住地敲着梆子。黄巢上前施礼说:“请问老人家,前面出了什么事?”老人打量一下黄巢,左右望望,把他拉到路边,低声说:“前两天黄巢带兵攻城不下,到山里去了,过几天还要来的。官家贴出告示,要百姓出人出粮,唉!要打大仗了。”

两个人正说话,忽听一阵马蹄响,黄巢抬头一看,一队人马飞驰而来,当兵的边跑边嚷道:“众家百姓听着,黄巢进城了,现已四门紧闭,跑不了啦,有发现卖汤圆的马上报告。知情不报者诛灭九族!”

黄巢知道军中出了叛徒,走露了消息,便扔下挑子往东跑,急急忙忙地钻进一个巷子里。进了一家院子,隐在门后。等马队过去,这才出来往北跑。没跑多远,又听见马蹄响,知道马队又回来了,他一转身钻进一个小院。

黄巢插上门正要进屋,见一个老人从屋里走出来,正是十字街头跟自己说话的那个老人,急忙走过去说;。“老人家行行好,把我藏起来吧。”老人见了黄巢先是一愣,接着点点头答应了。

这时,街上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接着有人打门。老头着急了,话都顾不得说,急忙把黄巢领到后院,来到醋缸跟前,掀开缸盖让他钻进去,说:“客官,先委屈一下吧!”老人拿把扫帚刚要扫地,大门撞开了,十几个官兵闯进来,把老头围住。官兵头目说:“大白天,为啥插门?”老人说:“我怕小偷进来偷东西。”头目追问:“有个大汉,你把他藏在哪?”老人说:“我家大门插着,没人进来!”一头目骂道:“胡说!他明明钻到这儿来了。你不想活了!”老人说:“官爷,你不信,就请搜吧。”。头目下令去搜查,十几个官兵马上进屋,翻箱倒柜,乒乓一阵乱响,东西砸破了不少,醋缸也打破了两口,醋流满了院子,幸亏他们没接着翻。

官兵走了,黄巢从缸里爬出来,见满院子都是碎缸片,老人惋惜地在缸前落泪。他忙走过去安慰说:“老人家不要哭了,过两天我赔你几口就是了。”

老人站起来说:“客官,你快走吧,他们前边去了,找不到人还会回来的。”

黄巢问:“老人家,现在天还不黑,到处都是官兵,我从哪里出城呢?”

老人说:“你出了这条巷子,钻进对面院子,从后面出去便是天齐庙,你先在庙里藏着。天黑后,顺着城墙往南走,走出两丈多地有个豁口,你就从那儿出去吧。”黄巢见老人厚道诚实,便进一步打听说:“老人家,这座城有何妙处,黄巢十万大军攻了三天竞攻不破?”老人说:“客官有所不知,这城建在始皇时期,城墙又高又厚,上有滚木,两厢藏有弓箭手。”黄巢问:“那就没法了吗?”

老人说:“要打城,不能从城门进,得从天齐庙的豁口进。”黄巢听了很高兴,转身要走,又回过身来问:“老人家,你知道我是谁吗?”老人犹豫了一下,说:“你是黄大将军。”黄巢说:“唐兵骂我杀人如麻,吃人不吐骨头,你不怕我吗?”老人说:“那是官家说的,官家能有好话吗?我们穷百姓正盼着你来呢。”黄巢听了很感动,想不到老百姓对自己这么敬重,就说:“老人家,你家有红纸吗?”老人说:“现成的没有,店铺里能买到的。”黄巢说:“你买几张红纸,扎个灯笼,正月十五挂在房檐上。”

黄巢走后,老人把消息传给邻居,一传十,十传百,不久全城穷百姓都知道了,家家买红纸扎灯笼。

黄巢回到大营,马上召集将士商量,到了夏历正月十五晚上,带着五千精兵,摸过护城河,按老人所指的路悄悄入城,一声号炮,内外夹攻,很快攻破城门,起义军进城了!

这时,穷人家门口都挂起了红灯,全城灯火通明。凡是挂河谠红的的大门,起义军一律不入;不挂红灯的,起义军冲进去抓赃官老财,只一宿就把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杀光了。第二天,黄巢开仓分粮,还派人给那位老人送去二百两银子。

自那以后,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红灯。这个习俗便流传下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国历史典故:鸡鸣狗盗

全文共 844 字

+ 加入清单

鸡鸣盗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下面是其成语典故,一起来阅读下吧:

笔事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鸡呜狗盗”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这种技能的人。

战国时候,齐国的孟尝君喜欢招纳各种人做门客,号称宾客三千。他对宾客是来者不拒,有才能的让他们各尽其能,没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

有一次,孟尝君率领众宾客出使秦国。秦昭王将他留下,想让他当相国。孟尝君不敢得罪秦昭王,只好留下来。不久,大臣们劝秦王说:“留下孟尝君对秦国是不利的,他出身王族,在齐国有封地,有家人,怎么会真心为秦国办事呢?”秦昭王觉得有理,便改变了主意,把孟尝君和他的手下人软禁起来,只等找个借口杀掉。

泰昭王有个最受宠爱的妃子,只要妃子说一,昭王绝不说二。孟尝君派人去求她救助。妃子答应了,条件是拿齐国那一件天下无双的狐白裘(用白色狐腋的皮毛做成的皮衣)做报酬。这可叫孟尝君作难了,因为刚到秦国,他便把这件狐白裘献给了秦昭王。就在这时候,有一个门说:“我能把狐白裘找来!”说完就走了。

原来这个门客最善于钻狗洞偷东西。他先摸清情况,知道昭王特别喜爱那件狐裘,一时舍不得穿,放在宫中的精品贮藏室里。他便借着月光,逃过巡逻人的眼睛,轻易地钻进贮藏室把狐裘偷出来。妃子见到狐白裘高兴极了,想方设法说服秦昭王放弃了杀孟尝君的念头,并准备过两天为他饯行,送他回齐国。

孟尝君可不敢再等过两天,立即率领手下人连夜偷偷骑马向东快奔。到了函谷关(在现在河南省灵宝县,当时是秦国的东大门)正是半夜。按秦国法规,函谷关每天鸡叫才开门,半夜时候,鸡可怎么能叫呢?大家正犯愁时,只听见几声“喔,喔,喔”的雄鸡啼鸣,接着,城关外的雄鸡都打鸣了。原来,孟尝君的另一个门客会学鸡叫,而鸡是只要听到第一声啼叫就立刻会跟着叫起来的。怎么还没睡蹭实鸡就叫了呢?守关的士兵虽然觉得奇怪,但也只得起来打开关门,放他们出去。

天亮了,秦昭王得知孟尝君一行已经逃走,立刻派出人马追赶。追到函谷关,人家已经出关多时了。

孟尝君靠着鸡鸣狗盗之士逃回了齐国。

[中国历史典故:鸡鸣狗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苏小小魂断西泠桥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4410 字

+ 加入清单

南齐时,钱塘西泠桥畔一户姓苏的人家生下一女,取名小小。女孩长得眉清目秀,聪慧过人。父亲吟诗诵文,她一听就会,亲戚朋友都夸她长大后必成为才女。

小小六岁时,父亲不幸病故。为了生计,小小的母亲忍辱为妓。小小十岁时,母亲竟一病不起。临终时,她把小小托付给贾姨妈:“我的心是干净的,但愿小小莫负我!”

几年过去了,小小已长成一个美丽的少女。小小从小喜爱读书,虽不曾从师受学,却知书识礼,尤精诗词,信口吐辞,皆成佳句。小小还酷爱西湖山水,她将自己住屋布置得幽雅别致,迎湖开一圆窗,题名“镜阁”,两旁对联写道:“闭阁藏新月,开窗放野云。”

西泠桥畔山路曲折,她便请人制作了一辆小巧灵便的油壁香车。车子灵巧,人儿娇美,穿行于烟云之间,恍如神女下凡。沿路行人议论纷纷;啧啧称奇。苏小小旁若无人,一路行一路朗声吟道:

燕引莺招柳夹途,

章台直接到西湖。

春花秋月如相访,

家住西泠妾姓苏。

苏小小的名声传开了。豪华公子、科甲乡绅慕名而来。僻静的西泠桥畔顿时热闹起来。小小原想以诗会友,交几个酷爱山水的知己,不想来访者多是些衣冠楚楚的蠢材,十有八九被她奚落出门。钱塘城内巨富钱万才数次登门,愿以千金娶小小为侍妾,也被小小拒绝。钱万才失了面子,发狠道:“你有才貌,我有财势,惹恼了我可要小心!”

贾姨妈劝她:“不妨寻个富贵人家,终身也有了依靠。”

小小道:“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岂在财貌?!”

贾姨妈担心小小母亲留下的积蓄用尽,将来生计无着。小小说:“宁以歌妓谋生,身自由,心干净,也不愿闷死在侯门内。”

贾姨妈叹息道,“姑娘以青楼为净土,把人情世故倒也看得透彻!”

如此又过了几年,母亲的积蓄终于用完。小小二话不说,操琴谋生,顿时成了钱塘有名的歌妓。

一日,苏小小乘油壁车去游春,断桥弯角处迎面遇着一人骑马过来,那青骢马受惊,颠下一位少年郎君。

小小也吃了一惊,正待下车探视,那少年郎君已起身施礼。小小过意不去,报以歉然一笑。

这郎君名叫阮郁,是当朝宰相阮道之子,奉命到浙东办事,顺路来游西湖。他见小小端坐香车之中,宛如仙子,一时竟看呆了。直到小小驱车而去,阮郁才回过神来,赶紧向路人打听。当他得知小小出身于妓家时,不禁叹一声“可惜”。

阮郁回到住处,小小的身影总是浮现在眼前,茶食无味,辗转难眠。

第二天一早,阮郁骑着青骢马,叫人挑着厚礼,径直来到西泠桥畔。

恰好贾姨妈出来,阮郁道:“晚辈昨日惊了小小姑娘,容我当面谢罪。”贾姨妈见他不似一般王孙公子气盛无理,便进去通报。

小小因游湖劳累,今日一概谢客。她倚在床边,不知怎的,总想着昨日遇见的那少年郎君。忽听说此人到来,心中一喜,说:“请。”

阮郁斜穿竹径,曲绕松柳,转入堂内。小小从绣帘中婷婷走出,四目相视,双方都暗含情意。阮郁英俊潇洒,举止文雅,言谈中对西湖山水赞不绝口。小小道:“你既爱湖山,请到楼上镜阁眺望。”

镜阁墙壁上贴着小小书写的诗,阮郁念到“水痕不动秋容净,花影斜垂春色拖”时,不禁叫好,对小小更添了几分爱慕之心。

阮郁沉吟片刻,依韵和了一首。小小知他是有才之士,便叫侍女摆开酒肴,两人对饮起来。

阮郁本是风流才子,此刻面对美景,趁着酒意,随口吟出不少佳句。小小更是喜欢,停杯抚琴,曲调悠扬缠绵,传递着眷恋之情。

此后一连几天,小小和阮郁都在断桥相会。一个驱车前往,一个骑马相随,沿湖堤、傍山路缓缓而游,好不快活。

贾姨妈见小小和阮郁一见钟情,很是高兴,夸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小小说:“他是相国公子,我是青楼歌妓,知人知面难知心啊!”

等阮郁又来时,心直口快的贾姨妈当着小小的面,问阮郁会不会变心。阮郁紧执小小的手,指着门前的松柏:“青松作证,阮郁愿与小小同生死。”

小小与阮郁来到西泠桥头,正当夕阳西下,飞鸟归巢之时,周围一片静谧,小小激动地轻声吟道: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

当夜,由贾姨妈作主,两人定下终身。之后,选了个黄道吉日,张灯结彩,备筵设席,办了婚事。

阮郁成婚的书信送到家中,阮道气得差点昏倒:堂堂宰相之子娶了歌妓,岂不被天下人耻笑!但山高水远,一时又奈何不得。

阮道老谋深算,强按怒火,写了封信,连同一份厚礼,派人送至钱塘,交给阮郁。信中写道:小小既是品貌双全的才女,他并不反对这门婚事。还提醒阮郁不可贪欢于夫妻之情而荒了学业。阮郁、小小见阮道说得通情达理,才放下心来。

过了些时日,阮郁又接到家书,说阮道因受风寒卧床不起。小小急忙打点行装,催阮郁回去探亲。

阮郁赶回家中,见父亲安然无恙,不由奇怪,阮道怒骂道:“你被贱女迷住心窍,我不略施计,你如何能回来?”不由阮郁分说,命家人将他关进书房。阮道又作主,为阮郁另择名门闺秀。

阮母道:“等你完了婚事,取了功名,再娶几个侍妾,也非难事,想那姑娘也不会怪你失信薄情吧?”阮郁低头不语。

小小自阮郁去后,整日足不出户,左等右等不见阮郁的信息,只能吟诗解愁。

春去夏至,小小才接到阮郁的信。只见她脸色苍白,双手微颤,眼里噙着两滴泪花,良久,才吐出一句:“原来如此!”

入夜,小小独自关在房中,饮一阵酒,抚一阵琴,间或抽泣几声,直到深夜才没了声响。贾姨妈放心不下,破门而入,小小已醉倒在床上,泪水湿透了枕巾。

此后,小小脸上少有笑容,性情变得更为冷峻孤傲,不想,倒反而传出个“冷美人”的名声。

深秋的一日,小小来到红叶满山的烟霞岩畔。忽然,前面传来“叮当”凿石之声,她正要避开,那边有人喊骂争闹起来。小小循声寻去,迎面是一个形如石屋的大石洞,一群凶神恶煞的家丁挥着皮鞭,正在殴打几个石匠。

小小心中不忍,喊道:“光天化日之下,为何打人?”家丁停手道:“小人奉我家老爷之命,在此督促石匠完工!”原来,富豪钱万才为了讨他老娘欢心,在这石屋洞壁上凿刻石罗汉三百六十五尊,以示他老娘敬佛之意。老娘七十寿辰将临,而石罗汉尚未完工,所以赶来催促。小小见石匠们衣衫褴褛,疲惫不堪,便向家丁求情。

钱万才正巧赶到,他冷言道:“苏小小,你过去不卖我的面子,今天倒要我赏脸!”小小道:“敬佛,心诚则灵,何苦难为这些匠人呢?”

钱万才好笑道:“你便是我的佛,你若肯跟着我,我便依你,如何?”说着,来搂小小。小小怒极,顺手给他一个巴掌:“佛面兽心的无耻之徒!”

钱万才暴跳如雷,一边喝令家丁动手鞭打匠人:一边抓过一条皮鞭扑向小小:“身为妓女,才是无耻,今天我非要叫你尝尝我的厉害!”

“住手!”突然山坡上跳下一个人来:“以势欺人,你眼中还有王法吗?”钱万才定睛一看,来者是一贫寒书生。手一挥说:“我的鞭子就是王法,给我打!”家丁们一拥而上,鞭子劈头盖脸地向那书生飞去,却不料家丁们手臂一阵酸麻,落下的鞭子纷纷向四周甩出。还没等家丁弄清是怎么回事,脚底被什么一绊,一个个都跌倒在地,他们翻身爬起,又向书生扑去。那书生身形一矮,双拳齐出,一阵风似地又把一群家丁打得瘫倒在地。家丁们这才领教,那书生的武功好生了得!钱万才的气焰顿时减了大半,但他还扬着鞭子,“哇哇”乱嚷。书生一纵身,跃到钱万才身边,伸手捉住他的手臂,钱万才痛叫一声跌倒在地,连喊:“英雄饶命!”

书生微微一笑:“命,你只管向你的佛去要’,我只要你不难为匠人,让他们安心凿完,如数付给工钱!”“遵命!遵命!”钱万才连连点头应允。“还有,你也不许难为那姑娘!”书生的手握了一下,钱万才杀猪般叫了起来:“一定!一定!”书生这才放手。钱万才带着家丁,抱头鼠窜而去。

石匠们向书生拜谢,书生道:“你们雕刻出如此精细的石罗汉,为湖山增色,我能饱此眼福,倒该谢你们呢!”

小小大为敬慕,忍不住上前道:“钱塘苏小小,拜谢先生相助。”

书生回礼道:“学生鲍仁,久闻姑娘芳名,今日相识,果然名不虚传。”

小小道:“如无不便,请到寒舍一叙。”鲍仁爽快地答应了。

小小亲自斟酒道:“先生文武双全,心胸磊落,为何不去报效国家呢?”

鲍仁道:“动乱之际,有力难效!”小小道:“有为民作主之心,则有用武之地。倘不能如愿,再复归山林,浪迹江湖为时未晚!”鲍仁道:“我恃才反愚,经姑娘轻轻点拨,茅塞顿开。只是我饥寒尚且不能自主,功名二字从何说起?”“先生如不嫌弃,我愿助你赴京都应试。”小小取出百两银钱交给鲍仁,鲍仁慨然收下,深深一揖告辞:“姑娘之情,深于潭水,我鲍仁永生不忘。”“小小在此静候佳音!”说罢,小小亲自送鲍仁出门。

鲍仁去后,钱万才放出流言蜚语,百般诋毁小小。小小对贾姨妈说:“任他倒尽污水,不伤我一根毫毛!”贾姨妈道:“总要防着点才好。”

转眼到了雪花纷飞之时。上江观察使孟浪途经钱塘,他久闻苏小小盛名,便叫了一只楼船,派人去唤小小来陪饮助兴。

过了一会儿,差人禀报,小小被人请去西溪赏梅了。孟浪十分扫兴。

连续两日,差人来苏家等到深夜,小小喝得酩酊大醉,醉卧未起。

孟浪闻讯,勃然大怒,便与县官商量。这县官老爷是钱万才的舅舅,对苏小小早已怀恨在心。县官派差人传唤小小,速到孟观察使船上赔罪,而且必须是青衣蓬首,不准梳妆打扮。贾姨妈怕小小惹祸吃亏,劝她屈就应付。小小坦然道:“也罢,我去走一趟,省得家中不安宁。”临行前,她从容地梳妆打扮了一番。

孟浪邀了府县宾客在船上饮酒赏梅,忽听苏小小来了,盘算着给小小来个下马威。随着一阵麝兰香味,小小如仙女飘来。满船人都被小小美丽的容貌、冷峻的神态震慑住了。静寂了好久,孟浪才干咳一声道:“苏小小,你知罪么?”“我是烟花中人,如何酿成大罪?”孟浪无言以对,只得威吓道:“你要求生,还是求死?”

小小调侃道:“爱之则欲其生,恶之则欲其死,全在老爷手中,我怎能自定?”孟浪性子虽烈,倒还有几分惜才之心,他息了怒气,搀过小小,邀她入席。县官在一旁冷笑,他受钱万才之托,早就想加害于小小。

酒宴直到天明才散,孟浪启程。县官立即派人在归途中将小小截住,并以藐视朝官罪、殴打唆使罪判小小入狱。小小体质本弱,加上气愤,关了数月,便生起病来。

这一日,牢房内进来一人。小小抬头一看竟是阮郁。阮郁途经钱塘,闻讯赶来营救,小小转身不睬。当阮郁说到愿娶她为妾时,小小再也忍受不了,鄙视地说:“这里可没有青松为你作证。”阮郁脸色涨得通红,长叹一声,怏怏地走了。

半年后,小小出狱回家。她来到石屋洞,望着石罗汉,勾起了与鲍仁相识的往事。

转眼又到了夏荷盛开的季节。夜幕垂窗,娇艳的荷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纯净可爱,小小不禁轻轻吟道:“满身月露清凉气,并作映日一喷香。”

贾姨妈见小小病情垂危,问她:“你交广甚多,不知可有什么未了的事?”小小感慨道:“小小别无所求,只愿埋骨于西泠,不负我对山水的一片痴情。”小小说罢,含恨逝去。

安葬时日将到,几个差人飞马来到小小家,问道:“苏姑娘在家么?滑州刺史前来面拜。”贾姨妈哭道:“苏姑娘在家,只可惜睡在棺木之中。”差人大惊失色,飞马而去。不多时,只见一人穿白衣,戴白冠,骑着白马而来,到西泠桥边下马,步行至小小家门前,一路哭将进来:“苏姑娘,为何不等我鲍仁来谢知己,就辞世而去?老天不公,为何容不得你这个有才有德有情的奇女子!”直哭得声息全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十个与羊相关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180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羊,古往今来都有描述,下面是十个与羊相关历史典故,欢迎阅读。

一、爱羊

典出:《论语·八佾》

原文:子貢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二、苏武牧羊

典出:《汉书》

原文:卫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三、蹴蔬羊

典出:《笑林》

原文:有人常食蔬茹,忽食羊肉,梦五藏神曰:“羊踏破菜园!”

四、叱石为羊

典出:《太平广记》卷七《神仙七·黄初平》

原文:黄初平者。丹溪人也。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见其良谨,便将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余年,不复念家。其兄初起,行山寻索初平,历年不得。后见市中有一道士,初起召问之曰:“吾有弟名初平,因令牧羊,失之四十余年,莫知死生所在,愿道君为占之。”道士曰:“金华山中有一牧羊儿,姓黄,字初平,是卿弟非疑。”初起闻之,即隨道士去,求弟遂得,相見悲喜。语毕,问初平羊何在,曰:“近在山東耳。”初起往視之,不见,但見白石而还,谓初平曰:「山东无羊也。”初平曰:“羊在耳,兄但自不见之。”初平与初起俱往看之。初平乃叱曰:“羊起。”於是白石皆变为羊数万头。

五、羵[fén]羊

典出:《国语·魯语下》

原文:季桓子穿井,获如土缶,其中有羊焉。使问之仲尼曰:“吾穿井而获狗,何也?”對曰:“以丘之所闻,羊也。丘闻之:木石之怪曰夔、魍魎,水之怪曰龙、罔象,土之怪曰羵羊。”

六、歧路亡羊

典出:《列子》

原文: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七、羔羊

典出:《毛诗正义》卷一之四《国风·召南·羔羊》

原文:羔羊之皮,素丝五紽(tuó)。退食自公,委蛇委蛇。羔羊之革,素丝五緎(yù)。委蛇委蛇,自公退食。羔羊之缝,素丝五总。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八、葛由骑羊

典出:《列仙傳》

原文:葛由者,羌人。周成王时,好刻木作羊卖之,一旦骑羊而入蜀,蜀中王侯遣人追之,上绥山,山在峨眉山西南,无极,隨之者不得还,皆得仙道。山上有桃,故里谚曰:“得绥山一桃,虽不得仙,亦足以豪。”

九、穀亦亡羊

典出:《庄子》卷四上《外篇·骈拇》

原文:臧与穀,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穀奚事,則博塞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於亡羊均也。

十、虎皮羊

典出:《法言义疏》卷四《吾子》

原文:或曰:“有人焉,自云姓孔,而字仲尼。入其门,升其堂,伏其几,袭其裳,则可谓仲尼乎?”曰:“其文是也,其质非也。”

“敢问质。”

曰:“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杜甫写“诗史”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796 字

+ 加入清单

安史之乱结束了。这对于饱受战乱痛苦、盼望安定的百姓来说,毕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当时在梓州(今四川三台)过流亡生活的诗人杜甫,听到这个消息,更是欣喜若狂,泪流满面。

杜甫,字子美。他跟李白一样,是唐代最著名的大诗人之一。在文学史上,把他们合称“李杜”。杜甫原是河南巩县人,生长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从小就下苦功读书,也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写了不少优秀的诗歌。三十几岁的时候,他在洛阳,遇见了李白。杜甫比李白小十一岁。两个人性格不一样,但是,共同的志趣和爱好使他们成为亲密的好友。

后来,他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那时候正是奸相李林甫掌权的时候,李林甫最忌恨读书人,怕这些来自下层的读书人当了官,议论起朝政来,对他不利,于是勾结考官,欺骗玄宗说这次应考的人考得很糟,没有一个够格的。唐玄宗正在奇怪,李林甫又上了一道祝贺的奏章,说这件事正说明皇帝圣明,有才能的人都已经得到任用,民间再没有遗留的贤才了。

那时候的读书人都把科举作为谋出路的途径,杜甫受到这样的挫折,懊丧的心情就不用说了。他在长安过着贫穷愁苦的生活,亲眼看到权贵的豪华奢侈和穷人受冻挨饿的凄惨情景,按捺不住心里的愤慨,就用诗歌控诉这种不平的现象。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他写下的不朽诗句。

杜甫在长安呆了十年,唐玄宗刚刚封他一个官职,安史之乱爆发了。长安一带的百姓纷纷逃难。杜甫的一家,也挤在难民的行列里,吃尽了千辛万苦,好容易找到一个农村,把家安顿下来。正在这时候,他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就离开家投奔肃宗,哪想到在半路上碰到叛军,被抓到长安。

长安已经陷落在叛军手里,叛军到处烧杀抢掠,宫殿和民房在大火中熊熊燃烧。唐王朝的官员,有的投降了,有的被叛军解送到洛阳去。杜甫被抓到长安以后,叛军的头目看他不像什么大官,就把他放了。

第二年,杜甫从长安逃了出来,打听到唐肃宗已经到凤翔(今陕西凤翔),就赶到凤翔去见肃宗。那个时候,杜甫已经穷得连一套像样的衣服都没有了,身上披的是一件露出手肘的破大褂,脚上穿的是一双旧麻鞋。唐肃宗对杜甫长途跋涉投奔朝廷,表示赞赏,派他一个左拾遗的官职。

左拾遗是个谏官。唐肃宗虽然给杜甫这个官职,可并没重用他的意思。杜甫却认真地办起事来,过了不久,宰相房琯(音guǎn)被唐肃宗撤了,杜甫认为房琯很有才能,不该把他罢免,就上了奏章向肃宗进谏。这一来,得罪了肃宗,亏得有人在唐肃宗面前说了好话,才把他放回家去。

唐军收复长安以后,杜甫也跟着许多官员一起回到长安。唐肃宗把他派到华州(今陕西华县)做个管理祭祀、学校工作的小官。杜甫带着失意的心情,来到华州。那时候,长安、洛阳虽然被官军收复了,但是安史叛军还没消灭,战争还很激烈。唐军到处拉壮丁补充兵力,把百姓折腾得没法过活。有一天,杜甫经过石壕村(在今河南陕县东南),时间已经很晚了。他到一家穷苦人家去借宿,接待他的是老农夫妻俩。半夜里,他正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时候,忽然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杜甫在房里静静听着,只听到隔壁那个老人翻过后墙逃了,老婆婆一面答应,一面去开门。

进屋的是官府派来抓壮丁的差役,他们厉声吆喝着,问老婆婆说:“你家男人到哪里去了?”

老婆婆带着哭声说:“我的三个孩子都上邺城打仗去了,前两天刚接着一个儿子来信,说两个兄弟都已经死在战场上。

家里只有一个儿媳和吃奶的孙儿。你还要什么人?”

老婆婆讲了许多哀求的话,差役还是不肯罢休。老婆婆没有法子,只好自己被差役带走,到军营去给兵士做苦役。

天亮了,杜甫离开那家的时候,送别的只有老农一个人了。

杜甫亲眼看到这种凄惨情景,心里很不平静,就把这件事写成诗歌,叫《石壕吏》。他在华州的时候,前后一共写过六首这样的诗,合起来叫做“三吏三别”(《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由于杜甫的诗歌大多是写安史之乱中人民的苦难,反映了唐王朝从兴盛到衰落的过程,所以,人们把他的诗篇称作“诗史”。

第二年,他辞去了华州的官职。接着,关中闹了一场大旱灾,杜甫在那里穷得过不下去,带了全家流亡到成都,依靠朋友的帮助,他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边,造了一座草堂,在那里过了将近四年的隐居生活。后来,因为他的朋友死去,在成都没有依靠,又带了全家向东流亡。公元770年,竟因贫困和疾病,死在湘江的一条小船上。

他死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诗人,把他在成都住过的地方保存起来,这就是有名的“杜甫草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关于张纲埋轮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765 字

+ 加入清单

东汉顺帝时,朝政十分腐败。大将军梁冀和宦官曹节曹腾等勾结,横行不法,无法无天。老百姓被逼得活不下去,只好纷纷起来反抗,举行起义。

谏议大夫周举上书给汉顺帝,说:“要消灭盗贼,必须先把地方官查一查,爱护人民的应该升职,*官污吏就应该查办。”

汉顺帝感到周举说的很有道理,就下了诏书,大赦天下,接着派周举、杜乔、张纲等八个大臣分头去各地视察。

这八个人中,武阳(今四川彭山东)人张纲是最年轻的一个。他认为要整顿政治的话,首先要惩办的,是朝廷上那些违法乱纪的大官;那些违法乱纪的大官受到 了惩处,那些地方上的小官就不敢胆大妄为了。他到了洛阳都亭,就把他的车毁了,把车轮埋在地下,不继续前行了。有人问他:

“你怎么啦?”

张纲气呼呼地说:“豺狼当道,何必去查问狐狸?”

于是,他就上书弹劾大将军梁冀。当时,汉顺帝正宠着梁皇后,梁家的子弟和亲戚布满了朝廷,他们说:

“张纲这小子,看他有几个脑袋!”

汉顺帝知道张纲一向正直,也得到不少大臣的支持,便把张纲的奏章搁在一旁,没治他的罪。可梁冀恨透了张纲,不久广陵郡那边有公文来,说广陵大盗张婴, 手下有好几万人马,骚乱地方,杀害剌史,请朝廷发兵征剿。梁冀便想方设法报复,派张纲为广陵太守,让他到张婴那儿去送死。

张纲到了广陵,带了十几个随从亲自去见张婴,说他是来惩办*官污吏,并不是来跟人民为难的。张婴是条好汉,好汉识好汉,张婴被张纲说服了,两人做了朋友,愿意共同为民除害。

张纲吩咐张婴挑选一批能力较强的首领,量才录用,其余的一万多人自愿回家种地;同时,张纲惩办了一批*官污吏,广陵很快就安定下来。

张纲治理广陵有功,汉顺帝想重用他,叫他回朝。但一方面梁冀出来阻拦,另一方面张婴等联*上书挽留,汉顺帝就让张纲留在广陵。

过了一年,张纲病死在广陵,年仅三十六岁。

后来,“张纲埋轮”这一典故,用来表示抨击权贵,无所畏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周勃夺军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632 字

+ 加入清单

汉惠帝没有儿子,吕太后从外面找了一个婴儿冒充是惠帝生的,立为太子。公元前188年,惠帝一死,由这个婴儿接替皇位,吕太后就名正言顺地临朝执政。

吕太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要立吕家的人为王,问问大臣们可不可以。

右丞相王陵是直筒子,说:“高皇帝宰白马立下盟约,不是姓刘的不应该封王。”

吕太后听了挺不高兴,又问左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

陈平、周勃说:“高祖平定天下,分封自己的子弟为王,这当然是对的;现在太后临朝,封自己的子弟为王,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吕太后才高兴地点点头。

散朝以后,王陵批评陈平和周勃说:“当初在先帝跟前宣誓的时候,你们不是都在场吗?现在你们违背了誓言,怎么对得起先帝?”

陈平和周勃说:“您别着急。当面在朝廷上和太后争论,我们比不上您;将来保全刘家天下,您可比不上我们了。”

打这以后,吕太后就陆续把她的内侄、侄孙,像吕台、吕产、吕禄、吕嘉、吕通等一个个都封了王,还让他们掌握了军权。整个朝廷大权几乎全落在吕家的手里了。

吕后一家夺了刘家的权,大臣中不服气的人不少,只是大多数人敢怒而不敢说罢了。

汉高祖有个孙儿刘章,封号叫朱虚侯,他的妻子是吕禄的女儿。有一次,吕太后举行宴会,指定刘章进行监督。刘章对太后说:“我是将门的后代,请允许我按军法来监督酒宴。”吕太后答应了。

刘章瞧见大伙儿喝酒喝得热闹。他提出要给吕太后唱个《耕田歌》助助兴,吕太后说:“你就唱吧!”

刘章放开嗓子唱了起来:

深耕穊(音jì)种,立苗欲疏;

非其种者,锄而去之。

(这首歌的意思是:田要耕得深,苗要栽得疏;不是好种子,就把它锄掉。)

吕太后听了,很不痛快。

不一会,有个吕家子弟喝醉了酒,不告而别。刘章追了上去,借口他违犯宴会规矩,把他杀了。刘章回来向太后报告的时候,左右大臣吓得什么似的。吕太后因为已经允许他按军法办事,也拿他没有办法。

吕太后临朝的第八年,得了重病。临死前封赵王吕产为相国,统领北军;吕禄为上将军,率领南军,并且叮嘱他们说:“现在吕氏掌权,大臣们都不服。我死了以后,你们一定要带领军队保卫宫廷,不要出去送殡,免得被人暗算。”

吕太后死后,兵权都在吕产、吕禄手里。他们想发动叛乱,但是一时不敢动手。

刘章从妻子那里知道了吕家的阴谋,就派人去告诉他哥哥齐王刘襄,约他从外面发兵打进长安来。

齐王刘襄向西进兵,吕产得到这个消息,立刻派将军灌婴带领兵马去对付。灌婴一到荥阳,就跟部将们商量说:“吕氏统率大军,想夺取刘家天下。如果我们向齐王进攻,岂不是帮助吕氏叛乱吗?”

大家商量下来,决定按兵不动,还暗地里通知齐王,要他联络诸侯,等待时机成熟,一起起兵讨伐吕氏。齐王接到通知,也就暂时按兵不动。

周勃、陈平知道吕氏要发动叛乱,他们想先发制人,但是兵权在吕氏手里,怎么办呢?

他们想到大臣郦商的儿子郦寄和吕禄是好朋友,就派人要郦寄去劝说吕禄:“太后死了,皇帝年纪又小,您身为赵王,却留在长安带兵,大臣诸侯都怀疑您,对您不利。如果您能把兵权交给太尉,回到自己封地,齐国的兵就会撤退,大臣们也心安了。”

吕禄相信了郦寄的话,把北军交给太尉周勃掌管。

周勃拿了将军的大印,迅速跑到北军军营中去。向将士下了一道命令:“现在吕氏想夺刘氏的权,你们看怎么办?谁帮助吕家的袒露右臂,帮助刘家的袒露左臂。”

北军中的将士本来都是向着刘家的。命令一传下去,一下子全脱下左衣袖,露出左臂来(文言叫“左袒”)。周勃顺利地接管了北军,把吕禄的兵权夺了过来。

吕产还不知道吕禄的北军已落在周勃手里,他跑到未央宫想要发动叛乱。周勃派朱虚侯刘章带了一千多个兵士赶来,把吕产杀了。接着,周勃带领北军,把吕氏的势力消灭了。

到这时候,大臣们胆子就大了。他们说:“从前吕太后所立皇上不是惠帝的孩子。现在我们灭了吕氏,让这种冒充的太子当皇帝,长大了不是吕氏一党吗?我们不如再在刘氏诸王中推一个最贤明的立为皇帝。”

大臣们商议的结果,认为代王刘恒在高祖的几个儿子中,年龄最大,品格又好,就派人到代郡(治所在今河北蔚县)把刘恒迎到长安,立为皇帝,这就是汉文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