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维护政治生态方面存在的问题个人(优秀20篇)

一位面试者在面试前自认为各方面都比别人优秀,因此,他认为自己可以高枕无忧了。维护政治生态方面存在的问题个人有哪些?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浏览

968

作文

432

党员组织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

全文共 2934 字

+ 加入清单

近些年来,各级党政机关更加重视机关党支部建设,也取得了新的明显进步,但机关党支部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引起重视和解决。

对策建议

(一)、要围绕中心,切实提高机关党支部服务大局的能力

机关各部门的职能不同,任务不一,但党组织紧紧围绕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机关党支部只有围绕中心任务开展活动,才能确保党支部工作的正确方向,使党支部工作真正收到实效。要增强中心意识和大局意识,努力寻求机关党支部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做到党支部工作和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两手抓、双肩挑”,在布置、检查、考核业务工作的同时也要布置、检查、考核党支部工作,真正体现基层党组织建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出发点。

(二)、要抓住关键,切实加强机关党支部班子建设

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基础在党支部;而做好机关党支部的工作,关键在党支部书记。党支部书记处在最基层的岗位上,肩负着带领本支部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确保事业发展的重任。

首先要推选好党支部书记。要将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群众拥护、熟悉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党员干部推选为党支部书记。

其次要加大对党支部书记的培养。要通过系统集训,经验交流,领导传帮带等多种办法,着力解决“知”与“行”存在的薄弱问题,不断提高支部书记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第三要提高党支部书记的待遇。机关党支部书记大多是兼职的,他们没有什么其它报酬,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但是,“无私”不等于“无酬”。大量事实表明,越是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使劳动贡献大的人能得到相应的较高报酬,就越有利于鼓励人们发扬无私奉献精神,积极努力地做好本职工作。因此,应当按市场价值法则对支部书记付出的劳动给予适当的补偿,从经济上对他们的付出予以持续的激励,确保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的热情不减,激情不褪。

第四要支持党支部书记大胆开展工作。机关领导要大力支持党支部书记开展工作,努力解除他们的思想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使他们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

(三)、要突出重点,切实提高机关党支部的组织生活质量

首先要确保组织生活按要求及时开展。要采取切实措施,保证组织生活时间上不被挤占,内容上不丢项目,落实上不走过场。机关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党支部书记要认真组织,切实担负起责任,对组织生活及时安排,保证组织生活及时进行。

其次要努力提高党组织生活的质量。要下决心提高民主评议党员、小组生活会的质量,解决好党内批评难的问题,在党员队伍中形成讲党性、讲原则的良好氛围,保证正常健康的党内关系。

第三要加强督促检查,进一步完善组织生活制度。要定期对机关党支部、党小组组织生活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针对组织生活上的薄弱环节,逐步解决过组织生活不严肃、坚持不经常,重表象、轻质量等问题。

(四)、要完善制度,切实增强机关党支部的执行力。

首先,要建立健全简捷高效、目标明晰的党支部工作制度。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干部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的机关党支部工作制度体系。要对机关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费交纳制度、党内监督约束制度和党员联系群众制度等进行全面的、认真的清理,对其中行之有效的制度继续坚持,并在实际工作中坚决贯彻执行;对个别已不适应的制度,要抓紧进行补充和修改完善,确保制度设置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其次,要建立健全科学的激励机制。要建立机关党支部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科学的考评激励制度。实行“一岗双责”、“按岗付酬”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党内评议、测评工作,坚持把党内任职的工作情况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与干部的选拔、任用结合起来,及时评比表彰优秀机关党支部书记,增强其责任感和荣誉感,激化其工作动力,促使机关党支部紧紧围绕中心和机关工作大局做好党建工作。

(五)、要强化创新,切实改进机关党支部活动

首先要创新“经常建”机制。针对一个时期机关党支部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一段时间进行整顿建设是必要的,但更主要的是要把“集中抓”与“经常建”结合起来,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促进机关党支部的经常性建设上来,通过制定组织生活计划、落实组织生活负责人、定期汇报分析党组织建设形势和情况通报等制度,确保机关党支部建设“长流水、不断线”。

其次要创新活动方式。除组织一些常规性的学习教育活动外,还应结合实际,创新活动方法,突破活动的单一性、封闭性,增强活动的多样化、开放性。例如,上党课,可以采取全体党员轮流上党课的活动方式,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变书记讲党员听,为大家讲大家听。又如机关党支部之间可以组织联谊活动,开展一些融唱歌、跳舞、游戏、知识问答于一体的支部活动,既增进各支部党员间的友好往来,又激发机关党员参与活动的热情。还可以组织机关党员参加社区的义务劳动、文化宣传等活动,既能加强社区工作,又能锻炼机关党员的组织管理能力。总之,通过不同的活动方法,起到对党员教育的综合效果。

第三要创新活动内容。要根据变化了的形势和党员的思想、工作情况,党员素质,心理需要及社会热点、难点等问题,更新内容,使之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好地发挥活动的作用。例如:组织党员外出到革命圣地学习参观,学习先进典型等,应该是一种较好的活动形式,然而有些机关党支部把其变成了纯粹的旅游,失去了教育的意义。但是,如果在形式不变的情况下,在活动内容创新上做文章,其教育效果则会截然不同。例如同样参观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可以组织党员进行场景体验(参与一些模拟劳动),开展观后感演讲赛等。这样,比纯旅游式活动效果会更好。

此外,党内活动要改变仅限于党员参与的陈旧做法,要有计划地扩大党内活动的覆盖面,吸纳一些入党积极分子参加,让一些非党员群众在党内活动中接受教育,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六)、要加强监督,切实树立机关良好的作风形象

首先要解决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问题。要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切实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不断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和发扬“两个务必”精神;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切实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坚持调查研究,着力解决机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实际行动和实际效果树立机关良好的作风形象。

其次要进一步强化监督。针对机关党内监督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理顺机关党组和纪检的职能关系,形成监督合力;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落实信访、接待日、行风评比、支部书记报告工作制度,加强下级对上级的监督。要从机关的实际特点出发,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此外,要研究解决机关党支部活动经费的办法,提高党支部自主活动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之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问题

全文共 1370 字

+ 加入清单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员干部队伍从总体上讲是能够高扬共产主义理想的风帆,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并能够努力为之不懈奋斗的。但是也要看到,党所处的社会环境,肩负的历史任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上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必然会对党员干部产生影响,其中少数意志薄弱者在理想信念方面出现了的问题,有的还十分严重。

(一)政治思想方面丧失理想信念

多数党员干部政治思想积极,赞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指导思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但是一部分党员干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思想迷惘,一些人淡漠、动摇甚至丧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党的忠诚意识有所动摇,而且逐渐弱化,丧失了理想信念,缺乏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认识渺茫论在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中存在,不能正确认识要把执行党的现阶段政策同坚持党的最高理想统一起来的道理,误认为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需要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表现在行为上不能严格按照共产党员条件要求自己,缺乏进取精神,缺乏原则立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好事不点头,坏事不摇头。

(二)为人民服务宗旨观念淡化

多数党员干部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能把集体利益放到优先位置,能为他人和集体牺牲个人利益,集体主义观念比较强。有一部分党员干部内心并不想失去个人利益,在不损害个人利益的情况下兼顾集体利益。还有一部分党员干部宗旨观念淡薄,把党的宗旨抛在脑后,由于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有的党员干部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追求效益最大化,不存在功利思想和为人民服务,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只追求个人利益而丢掉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淡化为人民服务观念和服务意识。

(三)组织纪律涣散,党员意识薄弱

多数党员干部能够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但是一部分党员干部组织纪律涣散,组织意识不强,长期不参加或极少参加组织生活,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严重,有的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的老百姓。

党员意识的强弱反映党员的理想信念坚持与否,关系到对党的先进性的认同感。有的党员由于党员意识淡化不能自觉地按照党员条件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思想意志衰退,落伍僵化,不积极做群众工作,脱离人民群众。

(四)部分党员干部道德缺失,缺乏号召力

多数党员干部道德情操高尚,具有道德人格力量,但有部分党员干部道德败坏、腐化堕落和人格扭曲。一个经济繁荣发展、社会深刻变革的时代,必然是一个呼唤和推崇高尚道德的时代。一个思想上、政治上保持先进性,具有真理力量的党,必然是一个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具有人格力量的党。必须看到,现在在干部队伍中确实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道德滑坡、道德失范等现象。特别是在极少数党员干部身上暴露出来的人格扭曲、道德败坏、腐化堕落等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

党员的号召力、影响力、战斗力减弱,党员缺乏自觉自律。在有些部门、行业的管理包括党内的管理主要是靠行政命令、制度、经济手段,而像以往那种“党叫干啥就干啥”的局面明显弱化。党员、干部队伍以权谋私,违法乱纪、贪污腐化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问题其深层的思想根源在于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动摇、淡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班子组织生活会方面存在问题

全文共 1391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规范巡视公开工作的意见》,巡视整改情况要向党内通报,向社会公开。今日起,省委巡视办将通过南方日报向社会公开介绍各被巡视单位的整改情况。现介绍第一巡视组巡视的省委党校、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整改情况。

南方日报记者 梁文悦 通讯员 吴计政

省委党校

成立领导小组处理历年基建遗留问题

针对“领导班子的核心作用发挥不够”问题,省委党校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精神;校院委领导班子成员广泛开展了交心通气,增强班子成员团结协作的意识;班子长期不和的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由领导职务调整为非领导职务并调到其他部门工作。

省委党校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及上级相关规程,修订完善《校院行政部门处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办法》和《校院教研教辅部门领导干部选聘工作办法》,规范校院干部选拔任用程序,以解决“干部群众对选人用人工作的强烈不满”问题。

针对“基建工程和政府采购违规问题突出”问题,该单位成立了处理历年基建遗留问题领导小组;聘请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对尚未完成工程结算和财务决算的基建工程项目进行审核;建立和完善校院政府采购和校院内部采购招投标制度;对长期负责基建工作20多年没有进行轮岗的同志进行岗位调整。

省委党校对“监督执纪失之于宽松软”问题进行了整改。其中,“个别领导干部作风粗暴、殴打下属,影响恶劣”问题,校院常务副校院长对该同志诫勉谈话,开展批评教育。

针对“执行组织纪律不严格”问题,省委党校对违规出境干部作出党纪处分意见;对2014年、2015年、2016年抽查未按要求填报的干部进行相应处理;认真核查干部档案。

针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依然存在”问题,省委党校继续加大对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实施细则》精神的落实及干部作风建设方面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和“回潮”。

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责令清退违规发放的春节利是50.22万元

针对“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有关工作部署不力”问题,该局采取有力措施抓好整改,一方面,突出对粉尘涉爆企业事故多发问题的整治;另一方面,认真吸取教训,举一反三,狠抓各行业领域生产安全隐患大整治。

针对“领导班子凝聚力、战斗力不够强”问题,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加强学习,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加强党组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提高班子科学决策水平;严格组织生活制度,增强班子活力和凝聚力;强化制度机制,提升自我约束能力;狠抓作风建设,强化班子责任担当。

“未经批复定点国家危化基地”问题正在整改。该局就湛江危化品应急救援基地建设问题向省委、省政府呈报了报告,并按省领导批示要求立行立改。进一步加强与国家总局等有关方面沟通协调,争取将湛江、茂名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纳入国家级基地建设计划。

该局对“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严”问题进行了整改。其中,针对“省安全生产技术中心违规发放春节利是”问题,局党组责令省安全生产技术中心于2016年10月19日全部清退所发款项和金额共50.22万元;针对“擅自变出国培训路线”问题,省直纪工委和机关纪委已分别给予省安全生产技术中心两名责任人党内严重警告处分;针对“涉嫌以采购办公用品名义购买烟酒物品问题”问题,省安全生产技术中心已中止与相关供应商的采购行为,修订《办公设备和文具用品管理办法》,严格规范采购程序,杜绝发生类似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在组织生活方面存在问题

全文共 2266 字

+ 加入清单

一、当前基层党支部落实党组织生活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好人主义”成为了部分党员的“信仰”。坚持原则性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开好党支部民主生活会的关键环节,是锤炼党性修养的有效途径。不过当前大部分党支部在召开民主生活会中,批评之风不再盛行,民主生活会变成了“茶话会”、“歌颂会”。从笔者了解的情况反映出:当前一些党员奉行“好人主义”,对党员特别是干部党员存在的问题,不能理直气壮地开展批评,即使批评也是“客气话”开关,“高帽子”戴起,“希望话”结尾,削弱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是“形式主义”成为了个别党员和党支部的“法则”。然而当前落实党员汇报制度却存在很多问题。有的问题党员曾因违反纪律被通报批评、有的由于个人家庭因素导致情绪低落、有的工作不如意思想波动较大等等。向党支部汇报思想的情况,多数“问题党员”对自己的思想波动状况只字不提,“思想稳定”四字成为了党员们对自身半年来思想情况的高度“概括”。而且大部分党员在汇报思想时侧重于“歌颂”自己的工作成绩,“如数家珍”地将自己半年来工作汇报完就草草了事,对自己的思想情况没能进行深刻剖析。这些现象却极具代表性,反映出了:当前大部分党支部党员汇报思想“形式主义”严重,党员务实汇报的意识不强,“重形式、轻实质”,“重成绩、轻缺点”,“常用语式汇报”让党员思想真实状况“潜水”,党员大会演变成了生产会、“歌颂会”,给党支部教育管理好党员队伍带来了难度。

三是民主评议党员存在“浮表层”现象。现在,一些党员对民主评议党员存在认识误区:认为民主评议与己无关,对民主党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把评议简化为简单的填表格、打打勾,缺乏思想交锋,甚至一些党员存在“怕得罪人”的思想,不敢揭丑亮短,形成你好我好大家好、缺乏原则性的一团和气;个别支部对民主评议党员工作走走过场、不求结果,对落实评议结果无心无力,流于形式、轻视实效。在民主评议党员中普遍存在着“三多三少”的偏向,即评议职工党员多,评议干部党员少;评议完成工作任务多,评议党性觉悟少;搞一般性评议多,落实评议结果措施少。而且对评议结果失分析、失措施、失落实,对存在问题的党员不能及时跟踪教育管理,缺乏治病救人的有效措施。

二、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

(一)重认识,善引导,讲原则,大兴批评之“正风”。一是破而后立。就是要把日常教育和党课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头脑,引导他们自觉站在增强支部凝聚力的高度,充分认识到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思想武器的重要性,自觉强化自身党性原则观念,破除个别党员存在的“利己主义”、“好人主义”等私心杂念,敢于原则性批评,敢于指出他人不足,达到以批评促团结的目的。二是带头引导。党支部书记作为一班之长,不仅要组织开展好批评和自我批评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引导支部党员融入批评和自我批评氛围当中,以自身模范行为引导广大党员放下心理包袱,以健康的心态去批评和自我批评。三是掌握方法。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武器,能大大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提高党支部凝聚力。但是如果方法不对,会适得其反。所以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中,党支部要帮助大家正确掌握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原则方法,防止将个人恩怨带到民主生活会上、把个人矛盾当作批评的“靶子”,要做到坚持实事求是、解决原则问题、注重实际效果,通过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形成思想共识、纠正错误行为、维护班子团结,进而增强党支部民主生活会的原则性、思想性和实效性。

(二)强意识,抓规范,求务实,调好汇报之“原味”。解决党员汇报思想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就要从党员意识、汇报内容等入手,让党员汇报制度恢复“原味”。一是强化汇报意识。要定期组织党员学习党的相关文件,使党员明白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明确坚持党员汇报制度和加强党组织教育、管理、监督的关系,启发党员自觉性。同时党支部要不断加强监督和提醒,无论党员在外出差、工作繁忙、事假外出等,都要及时提醒党员按时汇报思想,不允许“特殊党员”存在、不允许存在党内局外人。二是规范汇报内容。为了全面了解党员思想情况,党支部可以对党员汇报思想内容进行规范。对重大事件等对党员思想有影响的情况列入必报内容。三是提高汇报质量。只有党员吐真言、说真话,党支部才能把握管理教育党员的主动权。营造人人是主人翁、人人吐真言的环境。

(三)明方向、定标准、严落实,扩大评议之“真效”。要提高民主评议党员质量,必须充分发动党员思想、制定切合实际的评议标准、严格落实评议结果。一是思想发动明方向。民主评议要评出实效,就得真评、实评。首先就要解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大家好”等不良思想。所以在民主评议前,党支部要注意充分搞好思想发动,引导职工站在关心党支部建设的高度关心党员的自身建设,以对组织负责、对他人负责的态度去参与评议。二是科学民主定标准。要评出“真党员”,让群众满意、干部职工心服、符合民主,就必须坚持在评议内容上下功夫、定标准。在评议标准上,要体现政治性,以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为标准,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同时彰显针对性,根据党员自身岗位、工作条件、工作性质的不同要体现出不同的特点,不能搞“一锅煮”、“求大同失民主”。三是不打折扣严落实。对于评议结果,要仔细分类认定,不仅要评出好的方面,更要评出存在的不良因素。对不合格党员要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做出合理处置,认真研究分析问题原因,并耐心做好思想教育、帮扶转化工作,做到问题找不准不放过,认识不深刻不放过,职工不满意不放过,切实使民主评议真正触及思想,净化灵魂。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领导班子组织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

全文共 2281 字

+ 加入清单

严格组织生活制度,是党的一项带根本性长远性的建设。新形势下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严格党内组织生活,为强军兴军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军队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党的组织生活若干规定》制定后,使军队党的各项组织生活制度更加健全。各级党委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增强抓好贯彻落实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把党的组织生活当作党内教育、开展批评、实施监督的重要实践平台来建好用好,在狠抓落实、提高质量上下功夫。要像邓小平同志所说的那样,对党内制度“要当作法律一样坚决执行”,切实做到时间上坚持一以贯之、内容上坚持一项不落、对象上坚持一个标准。

纠治“随意化”

述职评议,做好这道“必答题”

9月中旬,该集团军通过网上视频系统召开第三季度团以上干部工作讲评会。与会人员除了汇报当季履职尽责、开展工作、整改落实等情况之外,还着重汇报了近期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的情况。

大屏幕上,除了现场图像外,还不时滚动出一行行字幕:“某团政委上半年应参加党小组会6次,实到3次”“某副旅长本季度缺席党课教育两次”“某团长思想情况汇报材料不全,缺两份”……“问题清单”上出现名字的领导干部个个脸红心跳,与会人员则个个绷紧了弦。

“党员领导干部无一例外,都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严格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党员汇报、党课、党日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集团军党委书记李伟告诉记者,“如果连这点都落实不好,那党员的坚强党性从何而来?以上率下带好部队的底气从何而来?”

《军队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党的组织生活若干规定》制定实施后,集团军组织各级党委在第一时间深入学习、对照检查。针对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经常以“工学矛盾突出”“有紧急任务”等为由,不愿自觉主动参加组织生活的“顽疾”,研究完善监督落实的相关规定。

集团军要求各级党委加强教育监督,组织部门定期逐级统计上报,并依托政工网公布班子成员参加组织生活情况,接受全体党员监督。依托这种“三位一体”的监督方式,各级党委能比较客观全面地掌握情况,便于随时上报和开展讲评。

硬性规定的实施,使领导干部参加组织生活从“选答题”变成了“必答题”,缺席、迟到的现象大为减少。某师党委在民主生活会上,责令两名缺席党课教育、党小组会的班子成员作检查,并进一步明确了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的有关规定。前不久,该师党委常委刘怡圳出差错过了党小组会,回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找党小组长汇报思想。

纠治“空洞化”

整风精神,串起一条“主线”

在调研中,集团军党委了解到,有些领导干部虽然能按时参加组织生活,但重形式大于重内容,尤其是在党小组会上开展批评、向党组织汇报思想时,或是点到即止、不痛不痒,或是“会上雷声大,会下雨点小”“口头有承诺,就不见行动”。

“落实组织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党内生活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集团军党委常委党增龙在一次党课上告诉大家,领导干部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仅有数量远远不够,还要在提高质量、强化战斗性上下功夫,使整风精神成为组织生活的“主线”,使组织生活一次有一次的成效。

为坚持问题导向、整风精神,集团军党委从本级入手,建起党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尽职尽责、廉洁务实、日常行为、生活交往、婚恋家庭等“六个过一遍”的长效机制。要求领导干部每月在党支部会议或党小组会上,通过自我总结、组织点评、党员监督的办法,围绕“六个方面”逐人汇报思想梳理问题,力求每次组织生活都成为“红脸出汗”的党性锻炼。

某团党委书记周维华在8月底的一次党小组会上主动提到自己“下基层调研效率较低”的问题后,引发了大家热议。党小组成员先后向他提出“调研有时只是走马观花、听听汇报”“作为政治主官,虽然抓自身训练严,但重大演训活动中参训议训不够”等问题。事后,周维华深有感触地说:“没想到参加党小组会能有这么大收获!”

谁过组织生活不认真,就把板子打在谁头上。9月初,某团组织领导干部汇报思想,1名党委常委和3名机关干部汇报时只讲工作不谈思想,只讲成绩不谈问题,被各自所在党组织严肃批评,责令重新思考汇报。

纠治“庸俗化”

行政身份,决不带入党内生活

某旅组织召开党委专题民主生活会,进行到对党委正副书记开展批评环节,1名新任班子成员抛不开顾虑,用“批评”的方式表扬了书记、副书记;某团一名党委常委参加党小组会,轮到他开展批评时却话锋一转,开始逐个讲评起党小组成员的个人表现,使党小组会开成了“领导指示”会……

以上情景,在以往领导干部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时时有发生。督导中,集团军党委注意到了这一现象。他们感到,很多组织生活“变了味”,有个别党员党性观念不强,爱“和稀泥”“当好人”的因素,但更重要的还在领导干部自身的姿态。“党员干部参加组织生活时,如果还端着行政领导的架子,谁敢批评他!”某团机关第1党小组长席天坦言,“只有我们打心眼里觉得领导干部也是一名普通党员,才能开诚布公有一说一。”

在教育引导中,集团军各级党委明确提出领导干部不当“特殊人”的要求,并将主要领导是否搞特殊、摆架子列入对照检查范畴,通过组织监控、群众评议加强监管,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8月份,某团党委书记甘伟因出差各缺席了1次党小组会和党日活动。回团后,他除了主动补课,递交书面思想汇报之外,还在政工网“党建公示栏”里向全团官兵做了解释说明,受到官兵“点赞”肯定。

“一级做给一级看”,才能“一级带着一级干”。某团党委书记邓涛在蹲连住班时参加连队党课教育,要求连队将提前准备的座牌和茶水撤掉,并婉拒了会议开始前的“请政委作指示”。随后,他跟战士党员一样坐在马扎上认真听课记笔记。战士党员都说,这堂课,大家听得格外专心,收获特别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遵守政治纪律规矩问题

全文共 1314 字

+ 加入清单

当前,在遵守和维护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方面,绝大多数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做得是好的。这是总体判断。但我们也要看到,有少数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意识不强,在遵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方面存在不“严”不“实”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七个有之”情况。

(一)在政治方向和立场方面,有的同志理想信念不坚定,党性修养不纯正,虽然口头上讲信仰,讲忠诚,但思想深处却信仰缺失,精神缺钙,“马列主义对人,自由主义对己”。有的同志政治立场不坚定,是非观念不清,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立场摇摆,对各种错误思潮缺乏敏感性和鉴别力,对诽谤党和政府的言论视而不见,甚至人云亦云。有的同志没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看成一种值得炫耀的社会地位,甚至当作利己工具,将干群之间的“鱼水关系”异化为“油水关系”,在他们看来,讲理想、讲奉献已经成为过去时了,讲利益、讲实惠才是现在进行时。

(二)在政治言论方面,有的同志党性观念和纪律观念薄弱,自由主义盛行,想说什么说什么,口无遮拦,毫无顾忌,讲话不分场合、不负责任、不计后果。有的同志热衷于打探消息,四处寻问,八方打听,捉到一些所谓内幕消息就私下传播。有的同志在干部选拔任用、考察过程中不讲大局、不讲组织原则,热衷于传播消息、跑风漏气。有的同志编造传播政治谣言,丑化损害党和国家形象。有的同志对涉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重大政治问题说三道四、指指点点,甚至有的同志喜欢拿那些党已经明确规定的政治原则来说事。

(三)在政治行为方面,有的同志对贯彻执行上级决策部署奉行实用主义,对自己或本单位有利的就执行,否则就敷衍了事,打折扣、搞变通。有的领导班子既有民主不够、个人说了算问题,也有集中不够问题,班子里各自为政,形不成正确集中。有的干部为得到一官半职,热衷于拉关系、搞小圈子,以人划线,以地域划线,把正常的同志关系庸俗化、利益化、小团体化。有的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在处理一些应该由上级决定的重要问题时,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搞先斩后奏、边斩边奏,甚至斩而不奏。有的领导干部对组织不老实,要么以涉及隐私为由搞“选择性报告”,要么干脆不报告,向组织隐瞒个人重大事项。

上面列举的这些现象,有些是少数人或极少数人的问题,不具有普遍性,但也有一些是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和现象,在各地区、各部门的领导干部当中,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存在着。这些问题的形成,主要是领导干部自身主观世界改造不彻底造成的,放松了学习,头脑空虚,理想信念变质,思想“总开关”没有拧紧。当然,也存在组织方面的原因,主要是一些党组织对干部监督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失之于松,习惯于把防线的重点放在反对腐败上,认为只要干部没有腐败问题,其他问题不是那么重要,没有必要加以追究。

这些问题如不下大力气整治,就会像传染病一样蔓延开来,一方面会在党内外造成恶劣影响,削弱党的凝聚力、战斗力,损害党的形象,损害党的群众基础,损害党的事业。另一方面会对领导干部个人造成巨大危害,领导干部腐化堕落、违法犯罪往往都是从不讲规矩、不守纪律开始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是“带电的高压线”、“高悬的铁戒尺”,没有敬畏纪律和规矩之心,任性行事,迟早会栽大跟头。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组织生活方面存在问题

全文共 1395 字

+ 加入清单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习方面。一是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二是专业业务知识学习不够“精”。三是知识涉猎面还不够“广”。

(二)思想方面。思想仍有旧的观念,有时过于求稳,沿用老思路、老办法,往往陷于惯性思维,思想解放、观念更新还不够彻底。由于工作激情较高,对工作要求较高,想问题、办事情、作安排、搞督促,有时表现出一定的急躁情绪。

(三)工作方面。一是虽然有上级的正确领导,在座各位的配合支持,对做好新形势下的个人分管的刑侦、法制、治安及综合工作创新程度不高,新经验、新做法还有待进一步挖掘。二是对队伍教育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在队伍教育管理中虽然没有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过失,但有时执行处罚不坚决,执行制度有菩萨心肠,队伍管理还不够严格,还有薄弱环节。三是刑侦工作方法不够全面深入。虽然坚持尽可能抽多的时间深入到刑侦一线,但由于个人分管的工作太宽泛太繁琐,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刑侦反扒工作之中。

(四)作风方面。与同事们、同志们经常性谈心交心做得还很不够,关心业务工作滞后、存在惰性思想的个别民警做得还很不够,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是还是无法完全做通该问题民警的思想工作,致使该民警目前一直未能按照绩效考核标准达标。在工作压力较大的时候,急躁情绪容易爆发,批评他人不留情面。

二、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

(一)重实践轻理论。政治上的成熟必须以理论上的成熟为基础,没有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就没有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由于认为自己虽是基层领导,但仍是实际工作者,而不是理论工作者,导致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研究得不够深入,没有完全真正把握其思想体系和精神实质,理论功底还不够深厚,理论素养还不够高,理论运用还不够好。自我要求有所放松,忽视了在学习使人进步道理上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提高。有时放松了对业务知识的及时更新,凭经验做事占了上风,虽然有时意识到了,但又没有及时去弥补。没有时刻提醒自己注意全面发展,紧紧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二)惯性思维较强。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在工作实践中逐步发展出适合于自己的工作套路,没有完全真正把握和很好运用唯物辩证法,没有很好地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去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很多时候套用老经验、老办法,束缚了自己的思维空间、思考办法。在思想上给自己的定位标准不很高,有时存在满足于现状的消极思想。

(三)工作激情有所淡化。一是由于没有很好的加强世界观、人生观的进一步改造,忙于事务性工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有所减少。二是对政法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的关系认识还不足,境界上还远远不够。三是没能很好地解决工作平衡关系。

(四)自我调压、管理能力不够高。一是工作压力逐年增大,应付事务性工作较多,总感觉时间不够用。二是没有充分利用好八小时以外的时间。三是是党性修炼还不彻底,工作遇到挫折和阻力时,特别是自己的正确意见和行为不被理解时,有时就显得有些急躁。

三、整改措施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决心按照“为民、开拓、务实、清廉”的要求,用“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来时刻引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认真履职尽责,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能力,推动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一)坚定信念,勤学践行,进一步提高政治业务素质。

(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转变思想作风。

(三)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

(四)顾大局讲团结,清正廉洁,进一步加强自身修养。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全文共 928 字

+ 加入清单

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做好新形势下的反腐倡廉工作的必然要求。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努力实现领导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在工作中,要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以下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

一是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努力在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中走在前列,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转化为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能力。

二是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时刻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在思想感情上贴近人民群众,下大气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下大气力做好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

三是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使各项政绩真正经得起实践、群众、历史检验。

四是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牢记“两个务必”,带头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带头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带头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各项工作中都要贯彻勤俭节约原则,真正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刀刃上。

五是要顾全大局、令行禁止,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和中央大政方针的统一性和严肃性,确保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党和国家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同时善于把中央精神与地方和部门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六是要发扬民主、团结共事,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规定,自觉接受党组织、党员和群众的监督,共同推动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局面。

七是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

八是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从在品德合格方面剖析问题根源

全文共 987 字

+ 加入清单

1月16日,县司法局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暨2016年度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党员组织生活会。县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贾安明同志应邀到会指导。会议由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洪庆同志主持。

班子认真对标检查。赵洪庆同志在介绍了县司法局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关情况,以及专题民主生活会会前准备情况后,代表局领导班子,认真对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结合会前征求到的对局班子的批评意见和建议要求,从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对照检查,查找了存在的四方面、12条突出问题,认真剖析了产生问题的根源,并提出了整改方向和措施。

党员逐一对照检查。班子成员带头,认真开展对照检查,并真诚接受其他党员同志的批评;党员干部也按照“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自查自摆了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发言中,大家坚持问题导向,紧密结合实际,联系思想状况,既严肃批评指问题,又互帮互助动真情,达到了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

指导有力希望真切。贾安明书记对县司法局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暨2016年度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党员组织生活会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要求: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以学习促能力提升,以学习促工作落实,以学习促作风优化;要正确认识司法行政工作的职能,增强职业荣誉感,创造性地开展人民调解、法制宣传、法律服务、社区矫正等各项工作;要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提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

整改方向具体明确。赵洪庆同志代表县司法局班子表示,对于查找出的问题,将认真对待、立行立改。一是严格“合格党员”标准,拧紧作风“总开关”,全力强班子带队伍。始终把思想建党放在首位,强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深化党风廉政建设。二是打好“依法治县” 硬仗,对照目标强措施,推进司法行政工作新发展。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按照“123”工作思路,抓好干部队伍建设“这一核心”,抓实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两大基础”, 抓牢法治宣传、法律服务、法律保障“三个重点”,推进司法行政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三是强化“纪律约束”,提升自我不放松,严肃纪律强担当。做到强化政治纪律,锤炼忠诚品德;强化组织纪律,锤炼执行能力;强化工作纪律,锤炼责任担当;强化廉洁纪律,锤炼干净意识,努力树立泸定司法行政干部队伍良好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班子组织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

全文共 4682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全面把握《准则》内容,进一步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一、深刻认识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的重大意义

《准则》在吸收党的组织生活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基础上,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对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作出系统规定、提出具体要求,这是一大创新亮点,对提高党的组织生活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具有重大意义,标志着党的组织生活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是严格党内政治生活的基础和载体

《准则》指出:“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这就科学揭示了党的组织生活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党员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原则。我们党在建党之初就强调,“没有支部生活,便没有党内生活的基础”,“支部是党的政治达到群众的枢纽,支部生活是无产阶级党的基础”。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没有严格的党的组织生活,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议的贯彻落实,党的工作任务的传达推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都将失去依托和载体。严格党内政治生活,最基础的就是组织引导每一名党员过好组织生活,有效载体就是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要从坚持“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具体组织生活制度做起,以严格的党的组织生活,促进党内政治生活的全面加强和规范。

(二)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是解决党的组织生活突出问题的迫切要求

当前,党的组织生活总体上是好的,但也普遍存在着不经常、不规范、不严肃、随意化、庸俗化、平淡化的问题,“党味”不浓、政治性不强。有的党组织常年不开展组织生活,一些党员长期游离于组织之外;有的领导干部对过双重组织生活缺乏自觉,没有形成习惯;有的用业务工作会议代替组织生活会,对党的组织生活缺乏正确认识;有的把党的组织生活等同于群团活动或文体活动,追求趣味性、娱乐性;有的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成了表扬会,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不起来,起不到应有作用;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到底,就在于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力。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做起。要进一步增强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的政治性和严肃性,努力在党内形成人人遵守组织生活制度、人人执行组织生活制度的良好氛围,使党内组织生活真正严起来、实起来、规范起来,把党的好传统恢复和发扬好。

(三)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是提高党的组织生活质量的根本保障

党的组织生活质量高不高,严格制度标准是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党的组织生活是制度化的规定。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是党的组织生活正常运转、有序开展的基本遵循。高质量的党的组织生活,要由严格的、高质量的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提供根本保障。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既要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刚性,又要增强制度的科学性和严密性。要坚持务实管用、高质高效的原则,围绕强化组织生活的规范性、计划性、系统性、实效性,进一步严格标准、完善规定、优化程序,努力形成健全的组织生活制度体系,使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有规可依、便于执行。要强化党组织依规治党特别是用组织生活制度管理组织生活的意识,以认真的态度和钉钉子的精神抓好组织生活制度执行,不断提高党的组织生活质量和水平。

二、准确把握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的基本要求

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必须科学认识党的组织生活的本质和规律,切实把握关键环节和基本要求。

(一)增强党的意识

党员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就是要在党组织的熔炉里,不断增强党性锻炼。党性不可能随着党龄的增加而自然增强,也不可能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动增强,必须在严格的组织生活中反复锻炼、百炼成钢。《准则》强调:“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增强党的意识,时刻牢记自己第一身份是党员。任何党员都不能游离于党的组织之外,更不能凌驾于党的组织之上。每个党员无论职务高低,都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这就表明,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要把增强党员党的意识作为首要目标,使党员真正懂得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的意义,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是组织的一员,时刻不忘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始终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二)强化责任落实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关键在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必须从强化责任落实严起。《准则》强调:“党组织要严格执行组织生活制度,确保党的组织生活经常、认真、严肃。”这就是对党组织履行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主体责任的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把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抓出成效。上级党组织要加强对下级党组织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执行不力的要严肃问责。基层党组织要认真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各项制度,切实增强党员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的自觉性,对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情况经常进行检查督促。党组织书记要切实履行好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第一责任人职责,其他班子成员要根据分工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增强责任意识,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按要求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三)坚持继承和创新有机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党内生活方面,一个是坚持、一个是加强、一个是创新”,“不创新,那形式也巩固不住。”全会通过的新《准则》,既坚持继承了1980版《准则》的一些重大原则和基本精神,又根据新情况对党的组织生活作出新的概括,提出新的要求。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必须坚持继承和创新有机统一,与时俱进,进一步增强组织生活的吸引力、感染力。要继承党的优良传统,把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组织生活制度坚持好,发扬组织生活的固有优势。要健全完善党的组织生活具体制度,总结党的组织生活的实践经验和成熟做法,丰富、细化党内组织生活制度的实施细则和操作办法,使现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不断得到加强。同时,要根据党面临的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对党的组织生活提出新的内涵和要求,推进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改革,使依规治党在党的组织生活领域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不是要把党的组织生活搞得死板,而是要通过创新内容和形式,使党的组织生活更加贴近党员、贴近实际、贴近工作,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气息。

(四)发挥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央怎么做,上层怎么做,领导干部怎么做,全党都在看”,“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做出样子,下面就会跟着来、照着做。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尤其是中央机关和中央国家机关、高级领导干部要强化带头意识,时时处处严要求、作表率”。《准则》特别强调“中央政治局带头开好民主生活会”。这就凸显了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在党的组织生活中的特殊责任。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必须要发挥好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既是组织生活的参加者,又是组织生活的组织者。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抓好了,就抓住了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的关键,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就有了保证。

三、认真落实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的主要任务

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抓住重点,统筹推进。《准则》根据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需要,着重提出了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的五项主要任务。

(一)坚持“三会一课”制度。“三会一课”是党组织生活的基本形式,是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的主要途径。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对于健全党组织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具有重要作用。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三会一课”制度经过发展完善,已经成为党的一项重要组织生活制度。新形势下要继续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充实内容、创新形式、细化规定,使之更好发挥作用。党员必须参加党员大会、党小组会和上党课,党支部要定期召开支部委员会。“三会一课”要突出政治学习和教育,突出党性锻炼,坚决防止表面化、形式化、娱乐化、庸俗化。领导干部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或党小组的组织生活,坚持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制度。每个党员都要按规定自觉缴纳党费,党费使用和管理要公开透明。

(二)坚持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制度。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有利于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的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有利于领导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有利于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提高领导班子的战斗力。任何党的组织和党员,都要按时召开和参加组织生活会或民主生活会,不能搞特殊、搞例外。会前要广泛听取意见、深入谈心交心,会上要认真查摆问题、深刻剖析根源、明确整改方向,会后要逐一整改落实。上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要定期、随机参加下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坚持谈心谈话制度。谈心谈话,是党组织了解、帮助、教育和监督党员的重要手段,是党员之间相互交流思想、交换意见的有效形式。坚持谈心谈话制度,有助于在党组织与党员、上级与下级之间建立经常沟通联系的桥梁,为促进同志之间统一思想、加深了解、增进团结提供平台和保障。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和党员之间、党员和党员之间要开展经常性的谈心谈话活动,坦诚相见,交流思想,交换意见。领导干部要带头谈,也要接受党员、干部约谈。谈心谈话要出于公心,有求团结的愿望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要有耐心,不急不躁,一次谈不成反复谈,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待时机成熟再解决;要讲究方式,增强针对性,根据不同人的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谈心方法。通过谈心谈话了解的重要情况,要及时向党组织汇报,做好有关工作。

(四)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既是一项重要的党员队伍管理制度,又是一项重要的组织生活制度。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是从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措施,对于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要意义。基层党组织要坚持每年对党员进行民主评议,督促党员对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对照入党誓词、联系个人实际进行党性分析,使党性分析过程成为党员强化党员意识、增强党的观念、提高党性修养的过程。对党性不强的党员,及时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改正,经教育仍无转变的,应劝其退出党组织。要将评议结果与党员评先树优、绩效考核、提拔使用等联系起来,发挥导向作用,确保评出公正、评出压力、评出动力。

(五)坚持请示报告制度。请示报告制度,是党的一项重要组织制度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对增强各级党组织的组织性、强化广大党员的组织意识和纪律观念、加强领导干部管理和监督、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请示报告制度对维护党的集中统一、推动党的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次强调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都要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作为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涉及重大问题、重要事项时按规定向组织请示报告,这是必须遵守的规矩,也是检验一名干部合格不合格的试金石。”领导干部必须强化组织观念,工作中重大问题和个人有关事项必须按规定按程序向组织请示报告,离开岗位或工作所在地要事先向组织请示报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抽查核实,对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报告、不如实报告或隐瞒不报的,要严肃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个人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问题

全文共 3994 字

+ 加入清单

党员的号召力、影响力、战斗力减弱,党员缺乏自觉自律。在有些部门、行业的管理包括党内的管理主要是靠行政命令、制度、经济手段,而像以往那种“党叫干啥就干啥”的局面明显弱化。党员、干部队伍以权谋私,违法乱纪、贪污腐化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问题其深层的思想根源在于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动摇、淡化。

二、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

1、封建专制主义的惯性影响

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建立人民民主的新型政治制度,彻底破除封建制度的影响。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多次指出,共产党人不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了革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唯一宗旨。但是,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封建文化具有较为厚重的历史惯性,至今在我国社会生活中仍然有着很深的影响。如:公共权力的运行以“官”的利益和意志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少人以是否为官、官职大小、官阶高低为标尺,或参照官职级别来衡量人们的社会地位和人生价值。一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差,甚至为了升官发财不惜危害党和国家的利益,加上社会普遍存在的敬官、畏官的社会心理,社会层面的监督不力,导致部分党员干部在腐化的路上越走越远,理想信念越来越淡化。

2、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创伤和阴影

文化大革命是给中国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过去那种在条件不成熟情况下为共产主义理想社会所做的种种努力失败之后,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阴影。部分人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产生了怀疑,甚至个别人放弃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主张“活在当下”。他们认为共产主义是虚无的,飘渺而不可实现的。文化大革命中长期那种计划经济下禁欲主义被压制的个人物质欲望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被释放,理想信念的放弃使得部分党员干部陷入追求物质生活不能自拔。放弃了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和高尚人格的塑造。

3、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低潮,苏联模式的失败,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已经解体,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也发生了巨变,世界社会主义遭到严重挫折,同时,马克思主义所断言的即将走向灭亡的资本主义经过一个时期的调整后重新获得发展。在这种客观情势下,加上西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刻意宣传,“马克思主义过时了”的论调重又鼓噪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加上一些党员干部不能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解决问题,不能正确分析判断形势,导致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产生怀疑、动摇甚至悲观失望。

(二)现实原因

1、党员领导干部不注意理论学习,或者学习理论不够深入,未能学以致用,使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自己的实践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这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前提。一般说来,任何理想信念的形成,不是凭空产生的,总是依赖一定的载体,这个载体往往是一种观点学说或者主张等。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一些党员重视业务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轻视甚至蔑视政治理论的学习,不了解马克思主义,或者满足于一知半解,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掌握的不系统,知之不多、知之不深。一些党员虽然对马克思主义有了解,仅仅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知识去掌握,而不是当成行动的指南去运用,从而导致马克思主义和日益丰富的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脱离,成为书斋里的马克思主义和某些人点缀门面或者谋生的工具。

学习不深入,对理论没有透彻的掌握,就不能深刻理解社会主义运动目前遭受的暂时挫折,学习不深入,就不能使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就不能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因此,学习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2、在重视经济建设的同时,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导致治党不严,党建工作不力。

改革开放以来,全党和全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此同时,对思想政治工作不像以前那么重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党员干部的教育曾经经历全国性的整党教育、“三讲”教育、作风建设教育和先进性教育,但是仅靠阶段性的教育是不够的,往往是教育过了容易松弛,在一度时期放松了对党员、干部的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和世界观的改造,致使部分党员淡化了理想信念。

3、理论宣传与现实反差比较大,宣传手段单一,过于重视说教和正面教育。

一方面,理想信念宣传手段过于单一,侧重于传统媒介,如报纸、电视、报告会等,而对新传媒如互联网、手机短信等的运用不够,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理想信念的宣传侧重于说教,强调“理论灌输”,缺乏理论创新。另一方面,理想信念宣传的内容空泛,与日益丰富的现实之间存在不符的现象,侧重于对革命时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如“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大公无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等内容的宣传上。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当然应该发扬光大,但这些要求是先进性的要求,不能作为一般性要求宣传。过去由于误解,我们把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和个人利益价值观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片面强调集体利益而忽视个人价值,导致“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从而严重削弱理想信念宣传的效果;由于我们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导致在理想信念的宣传上存在着说理不彻底的现象,影响理想信念宣传的效果。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因此,强化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必须在及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新局面。

4、市场经济对党员理想信念的冲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的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带动了人们物质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法制近乎健全,市场经济的一些理念、原则在法制缺失的背景下对领导干部的行为取向产生负面影响,如自由、等价交换。特别是一些掌握权力的领导干部,在监督缺乏的情况下,等价交换异化成一种权力的寻租行为,市场经济的逐利性使各种思想无不打上利益的烙印,使部分领导干部为追求个人利益而进行权钱交易。面对利益和金钱的诱惑,其人生观价值观必然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人们对理想信念的忽视。

5、党内腐败现在导致党的形象和威信下降,使理想信念虚无弱化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部分领导干部腐败的现象表明,被市场经济扭曲的世俗化的价值观已经影响了一部分人,这些人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官僚主义,腐化堕落。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是严重败坏了党的威信和形象,削弱了共产主义理想的号召力和正义性,因为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群众对党寄以很大的的希望和信任,腐败现象使群众对党产生失望,对党的前途产生疑惑进而怀疑共产主义理想能否实现。腐败现象也让一些正直的党员对党充满忧虑,意志薄弱的党员往往禁不住诱惑坠向腐败的深渊,而坚持斗争的党员受到排斥打压时往往产生绝望情绪,不愿与腐败分子同流合污,愤而选择放弃乃至退党。因此腐败问题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的恶劣影响是显而易见。

三、解决党员干部理想信念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理论学习和理论创新

如前所述,很多党员干部理念淡化是因为了理论学习,或者学得不精,未能学以致用,只有对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深刻的认识,并能运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领导干部才能认清目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低潮的实质,才能深刻理解目前中国快速发展正为实现共产主义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理论学习,一方面,党员干部自学很重要,倡导多读书,读好书,领导党员要自觉的阅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还要重视研究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另一方面,要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各级党校、干部学院要加大干部的培训力度,要把过去不是很清楚、困扰人们很久的问题说清讲透,如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等等,只有理论透彻、才能使人信服,进而产生信仰,理论清晰了,眼光远了,眼界宽了,心胸就会开阔起来,信念就会足起来,理想信念就能坚定起来。

(二)理想信念教育与实现个人价值结合起来

过去极左思潮的年代,我们一度忽视党员普遍人性的一面,对个人价值不够尊重,那个年代塑造“高大全”式人物往往显得不真实,虚伪,不可信,共产党员也是一个具体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社会交往和关系,也需要养家糊口,共产党员也离不开个人利益。因此,要把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与共产党员的个人价值结合起来,保证有理想信念的人是个人价值实现最为充分的人,一个受到人尊重的人。

(三)以人为本,以情动人的理想信念教育

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根本上是主体与客体的价值互通与心灵融契过程,这就决定了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在具体方法上必须切入个体的心性世界,激发个体的心灵共鸣。在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要像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的那样,在理想信念教育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拓宽了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视野。在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中注重“人文关怀”,就是要尊重党员的个体价值、做人尊严和人格完整,实施“人性化教育”,营造舒心环境,增强教育的“人情味”。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契合人的本性,是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方法。因此,在干部培训的过程中增加适当的心理学的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四)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要创新

我们过去的理想信念与教育:以正面宣传为主,进行灌输。这种方法曾经起过很大的作用,但是这些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道德遗责、法律惩罚、反面教育不失为是正面教育的一个很好补充,过去怕暴露党和政府的腐败阴暗面,怕影响形象和群众承受能力不足,现在看来,敢于自揭其短也是一个心怀坦荡的执政党应有的胸怀,对于一些党员干部道德败坏、违法违纪的行为的严厉惩处,可以起到震摄人心、反面教材的作用。揭露可以促使一些理想信念动摇的党员干部猛醒、反思,起到警戒人心、惩恶扬善、巩固信念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参加组织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

全文共 1388 字

+ 加入清单

(一)在组织生活的主体建设上来讲:

一是思想认识不高。普遍存在着党务工作谈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情况。支部成员对党支部着重议哪些事、抓哪工作,思路不是很清楚,过于依赖支部书记个人能力素质,在议事议政中过于“讲政治”,“老好人”思想严重,组织生活中思路不清、路子不明,意见没有针对性,习惯于等上级党委安排部署,弱化了党支部集体抓大事、议大事的能力。

二是参与意识不高。部分党员同志没有真正认识到开展组织生活的重要意义,对开展组织生活兴趣不高,在思想就存在着“应付”心理,党员权利意识不强,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总感到是“要”我过组织生活,而不是我要过组织生活,把参加组织生活当成一种额外负担被动应对。

三是综合素质不高。平时不注重加强学习,忙于工作多,精力透支多。同时,支部成员大多任职时间较短,缺少工作

经验,对党务工作掌握不深,实际能力水平与工作要求差距较大。“资深”的老委员、老党员较少,“传帮带”作用不明显,缺乏一套抓支部规范化建设的有效经验,没有发挥“抓典型、树标杆”的示范作用。

(二)在组织生活的组织部署上来讲:

一是安排缺乏计划。部队其他各项业务工作分散大部分精力,往往会与组织生活产生冲突,统一的组织生活时间往往难以协调。七项组织生活制度没有明确的活动计划,到了时间,想安排什么活动就安排什么活动,工作忙了,不安排组织生活或者有安排也很难得到具体落实。对一些重大问题的决策以所务会、交班会讨论决定,没有明确每个阶段活动的时间、内容和形式,导致组织生活不系统、不规范。

二是方式缺乏创新。组织生活单一化,就事论事多,思想交锋少;民主生活会讲成绩多讲问题少,不能很好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模式单一化,党员教育没有根据不同党员的年龄、文化、工作岗位特点因人施教,搞“大讲堂”;教育手段单一化,缺乏现代化科技手段,学习内容与政治教育差不多,时间慢,信息量小,内容重复交叉,降低了学习的新鲜感。

三是活动缺乏针对。没有用心去谋划好每一次难得的组织生活,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与党员思想、工作、生活的问题实际相去甚远,即便是“就事论事”的议题也泛泛而谈。而且有的支部组织生活摆脱不了“家长制”的影子,缺乏党内民主,不符合当前官兵的思想实际。

(三)在组织生活的落实成效上来讲:

一是组织生活存在形式。部分单位党内组织生活只满足于时间、次数要求,形式主义现象突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民主传统只是在形式上继承,并没有从实质上突破。民主生活会上民主气氛不够浓厚,思想放不开,做不到畅所欲言,等待观望的现象比较严重。批评上级怕穿小鞋,批评同级怕伤和气,批评下级怕影响支持率。

二是民主集中落实不力。由于一些正副书记缺乏做党支部工作的基本功,加之平时工作碰头、相互谈心较少,没有形成良好的民主氛围,从而导致“议事”不规范,决策不民主,部队建设质量不高。一些党组织缺乏党员是党的主体的意识,在组织生活中一味强调义务的多,体现党员权利的少,久而久之,党员的权利意识在不知不觉被弱化。

三是监督检查作用不强。基层党组织管理监督制度不健全,监管措施不够有力,民主监督氛围不浓,对党员教育、管理、监督不到位,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对党员的思想动态、精神状态、日常工作生活行为了解掌握不及时、不准确。特别是领导干部不能充分发挥表率作用,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党组织生活的质量。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新形势四风四气方面存在的问题剖析

全文共 3131 字

+ 加入清单

一、从严治党新形势下“四问题的新表现、新动向

(一)贪图享乐“舍实求虚”。当前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愈加完善,依托群众合理参与,社会监督合力不断凝聚,党员干部手中掌握的权力意味着干事创业责任、意味着转型发展使命、意味着广受注目监督,基于此,不同于以往广泛竞争领导职位的局面,现今社会出现了部分令人诧异的景象,一些为官者自愿申请由实职改为虚职,盼望从责任重、风险大、压力大的实职改任清闲且待遇不少的虚职,这种官场心态已在一些基层局长、科长们心中渐渐生根萌芽,极大动摇了党员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二)收送礼品“与时俱进”。伴随“互联网 +”、电商平台崛起等行业演变,收送礼品渠道相较以往也更为丰富隐蔽,微信红包、支付宝转账、电子预付卡等新兴钱款交付方式身披互联网外衣,隐蔽性更高,可以实现礼金点对点虚拟对接、礼品异地提取和延后提取,为部分顶风违纪的党员干部提高了收送礼品礼金的“安全性”,增加了纪检监察部门发现违纪行为和提取违纪证据的难度。

(三)公款吃喝“潜伏游击”。八项规定出台以来,管党治党越来越严,狠纠“四风”的强烈信号不断释放,为规避监督,部分干部舍弃以往在显眼的大饭店、高档会所公款吃喝的“高调”作风,转而把吃喝地点转移到单位、企业食堂、农庄,或是私营企业老板的家庭厨房,乃至异地部分小餐馆等隐蔽性更强、不易被发现的地点,或者利用村、社区财务管理上漏洞,借用支持村、社区建设名义,空转款项,用以大吃大喝,相较以往更不易被察觉。

(四)公车私用“化公为私”。伴随各地各单位公车改革稳步推进,部分单位公车外出办事使用私车频次显著升高,美其名曰“私车公用”,看似减少了公车使用频率和相关费用,实际使得私车出行费用采取公车渠道报销变得更加名正言顺。另有个别领导干部因本单位无公车可用,便长期“借用”下属企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的车辆,借此规避责任,达到“用车、车补两头都占”的目的,极大违背了公车改革政策意图和预期,触碰了纪律底线。

(五)违规福利“闪转腾挪”。部分单位为继续违规发放津补贴福利,采取虚列各类会议、活动、检查考核等名目支取工作经费用于发放津补贴或福利,或以慰问金、劳保费、服装费等名义为违规福利穿上“合理外衣”,各类名目花样繁多,看似合情合法,实则是绞尽脑汁为违规发放津补贴福利寻求“借口”,损害了党纪党规权威。

二、新形势下“四风”问题禁而不绝、纠而不止的治理对策

当前形势下,面对“四风”问题的新动向、新表现及隐形变异,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还存在监督合力不够、管控机制不全、责任落实不硬的问题,为推动“四风”问题治理工作向纵深推进,必须进一步牢固树立“两个责任”意识和创新进取意识,不断强化压力传导、制度执行和监督管控,紧盯隐形变异的关键节点,持续不断地对各类“四风”问题祭出撒手锏,确保常态长效,切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压实。

(一)持续创新执纪手段。注重从新发现、新查处的“四风”违纪违规案件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发掘共性,深入探究“四风”问题新动向、新表现下隐藏的一般性规律和动态趋势,着力研究针对性监督手段,如对私车费用公车渠道报销问题建立公车统一维护管理和突发状况应急维护报备制度,将公车日常维护权限加以统筹,定期组织单位公车统一进行维护,登记公车行驶里程,杜绝“私车公养”现象。借力“互联网+”信息化渠道优势,建立健全督查机制和部门联合检查、信息共享等常态化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大数据关联分析和信息比对作用,提高甄别隐形“四风”问题线索的能力。继续深入开展明察暗访,重点盯住“四风”问题新动向、新表现,着力发现领导干部异常要求改任虚职、利用私营企业内部接待场所违规组织宴请、躲在单位食堂和培训中心公款吃喝、违规利用互联网渠道收受“红包”礼金、巧立名目违规发放福利等问题,重在抓住“现行”,对发现的新型“四风”问题一律予以公开通报曝光,尽快将各类“四风”问题的新变种肃清。

(二)持续凝聚监督合力。充分调动和正确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开展监督,发挥媒体作用曝光各类“四风”问题新变种,加大“反四风”宣传力度,鼓励、奖励广大党员群众参与监督举报,对有价值的线索揪住不放、一查到底,查实一起、公开通报曝光一起。持续运用户外公开栏、广播电视、网站、微信微博等载体,向全社会公开监督举报电话、监督举报邮箱,打造高效、便捷、畅通的举报平台。广泛宣传各类重点法规有关内容,在为广大党员干部划清“可为”、“不可为”界限的同时,引导党员群众知晓“可为”、“不可为”的具体范畴,从而方便群众正确、有效开展监督,全面提升群众监督实效。

(三)持续抓牢纪律宣贯。紧盯“十部重点法规”等内容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充分结合相关法规内容深入开展“舍实求虚”隐藏的“四风”问题个案剖析和条规解读,强化党员干部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违规行为的认识,不断营造“实职虚职皆要干实事”的干事创业环境,逐步扭转“舍实求虚”的错误观念。积极创新宣教方式,建强宣教载体,利用微信、微博等载体开展多角度、大力度的宣传教育,树立身边廉洁守纪的优秀典型,加大变异“四风”违纪违规问题通报曝光力度,强化传播效应,充分发挥正面典型的示范引导和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作用,教育党员干部时刻绷紧纪律弦,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持续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开展廉政文艺演出、廉政书画展等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政思想教育活动,打造廉政文化广场、廉政教育基地等宣教硬环境,发挥好德治礼序、乡规民约、家规家训的教化作用,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崇廉尚廉的良好氛围。

(四)持续扎紧制度藩篱。紧盯“舍实求虚”等享乐主义“四风”问题,进一步健全党员干部奖惩激励机制,通过牢固树立和践行“个人埋头苦干,业绩群众公认,进步组织考虑”的选人用人理念,充分激发党员干部新形势下干事创业热情。紧盯公车领域“四风”新问题加快推进公务用车等制度改革,尽快制定相关配套规定填补“公车改革”过渡期制度空白,力求速效并举完成公车改革各项动作,逐步取消公车,消除利用公车费用渠道报销私车开销的温床。针对公款吃喝、违规发放津补贴福利等问题强化“三公”经费监管力度,凝聚财政监督和审计监督力量,加强财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干部任期审计等,及时检查发现并纠正各类违规开支问题,同时推动改革“一支笔”审批制度,加大“三公”经费公开力度,规范关键权力运行流程,让“三公”经费开支在阳光下运行。

(五)持续拧紧责任链条。紧扣“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各项要求,不断健全落实“两个责任”考核机制,进一步细化“两个责任”考核指标,将“反四风”作为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重要方面纳入考核体系,同时加大管党治党责任落实考核检查力度和频次,有效强化压力传导,确保各项责任层层压紧压实。严格落实“一案双查”制度,对发现的新形势下“四风”问题新变种、新变异,既要严厉问责违纪违规人员,还要严肃追究单位分管领导、主要领导责任,真正以“严追究、严问责”倒逼责任单位和责任领导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责任,推动“反四风”在广大党员领导干部队伍中形成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

1.四风四气自检自查材料

2.有关四风四气整改措施材料

3.四风四气自查报告

4.四风四气方面对照检查材料

5.领导干部四风四气自检自查问题材料

6.整治四风四气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照材料

7.领导班子四风四气对照检查材料

8.班子四风四气对照检查材料

9.四风四气存在的问题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10.关于四风四气方面存在的问题剖析材料

11.2017年四风四气查摆剖析材料

12.2017年警察四风四气剖析材料

13.2017年四风四气自查自纠材料

14.关于四风四气现象根源剖析材料

15.四风四气根源剖析材料2017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浅谈古诗文改写存在问题

全文共 2637 字

+ 加入清单

一、“落红不是无情物”——古诗文教学需要创新

(一)“传统”与“创新”

古诗文教学一直都是中学阶段的重头戏,语文学科也承担着传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新一代的学习者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多的事精神上的富裕。钱理群教授曾说:“中学语文教学落实到人文教育上,就是给人建立一种精神的底子。”而古诗文的教学就能很好地保留下中国古典文化,让学生能从中得到一些精神上的寄托。是李白的豪放飘逸,亦或是老杜的沉郁顿挫;是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民伤时,亦或是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忧国爱国,这些都是对学生具有精神启发的诗歌。《三峡》、《小石潭记》等文让学生领略到祖国的大好风光;《爱莲说》、《陋室铭》等文让学生了解古代文人的性格气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这些文章都是语文教师应该花大量时间去进行讲解的。

然而,在应试的压力之下,古诗文教学渐渐失去了它原本的目标,成为了考试的工具。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时,往往只记住了文字层面的东西,而“会背会写”也就成了不少语文教师的终极教学目标。试问:学习古诗文难道只是为了填出试卷

上的几个分值为“1”的空白吗?估计大部分老师都心中有数。古诗文不能只是成为“载”考试之“道”的工具,它所承载的应该是中国古典文化,应该是中国古代文人所具有的高尚的人格情操,学生通过学习古诗文要获得的最高价值正是在此。所以,仅仅局限于“会背会写”的教学模式已经失去了文化意义,古诗文教学呼唤“创新”。

古诗文教学中的创新是指将学过的古诗文进行仿写和改写,就是俗语说的“依葫芦画瓢”。“取其形,仿其意,求其神”,化为己用,然后进行自我认知作用下的再创造。它与编写、扩写有着显著的区别,改写可以在原著基础上增删一些情节,也可以改变文章的中心,甚至可以改变题目。有的改写则要求形式上的改变,如改变叙事人称、改变体裁(把诗歌改成散文),改变语言(把古文写成现代文),或改变文章顺序等。由于改写含有创作成份,所以,经常做改写练习可以提高写作技巧,发展想象力。

当然,再创造是有前提的,就是学生已从形式到内容层面理解了古诗文,也掌握了需要改写的古诗文的文本创作特点。

(二)创新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总目标中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而古诗文创新教学的意义正是要通过“再创造”的训练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传统古诗文教学的“考试目标论”就制约了学生的发散思维,造成学习古诗文的“单向思维”以及古诗文教学价值的缺失,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减退。

当学习兴趣减退时,相应的就会造成学习的枯燥感,增加了古诗文教学的难度。因此,创新的价值不容忽视。

朱光潜说:“诗人的本领就在于见出常人所不能见,读诗的用处就在随着诗人所指点的方向,见出我们所不能见,这就是说,觉到我们素认为平凡的实在新鲜有

趣。”古诗文改写便能帮助我们在作者的指点下体验作者的“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意思来。因此古诗文改写不仅能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思维品质,还能让学生打破思维定式培养求异思维的品质。

从古诗文实际教学来看,实行古诗文的改写(再创造)的意义有以下几点:

1、提高学生的古诗文水平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就其工具性来讲,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用。在学习古诗文时,老师的教往往停留在字面解释、情感探究、技巧挖掘之上,而忽视了古诗文所承载的文化意义。而学生的学也只是关注会背会写会考试上,往往忽略了古诗文能带给他们的心灵上的感触和文化上的熏陶。而古诗文的改写就是激发出学生在学懂会背基础之上的创作欲望,把自己对诗文的理解和自己的观点融入到改写的文本当中,从而提高古诗文的水平。

2、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创造力,学习也一样。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对学习过的古诗文进行改写,也就是激发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过程。会背是一个“普遍”层次,而会用会写却是一个更高的层次。由一句或一首诗而引发出更多的联想和想象,是改写的目标所在。

3、提高写作能力

改写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这一点应该是无庸置疑的。改写本身就是写作教学的一个有效方法,尤其是古诗文的精炼特点,可以训练学生写作表达的精确性和语言的精炼度。

4、激发学习兴趣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现在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让学生会吟诗也会写诗。李白杜甫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

球”也不是一个神话。实践出真知,实践出真材,只要大胆尝试,给学生一个空间,学生将给我们一个惊喜。

5、对生活的理解力

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古诗文也一样。或是感怀身世之作,又或是漂泊零落之感,这些都是文学家的亲身经历。通过古诗文改写教学,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生活“嵌入”到经典古诗文的“框架”当中,化为己用。了解文学家生活的同时也更加关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落红不是无情物”,语文教师需要通过引导让落花变得有“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这片情,并通过再创造的方式把“情”带到生活中来。

二、“化作春泥来护花”——古诗文教学怎样创新

古诗文的创新教学可以说有着深远的意义,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如何去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呢?我们来看几个创新的成功案例,在案例中去探寻创新的方法。

这是学生对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望岳》的改译:

改译一:

望岳

望,峰峦如聚。

越境连绵,惟有岱宗独秀。

天地之旖旎,一山凝结聚绕。

判若黄昏晨晓。

群峰迭起,胸中荡涤波涛。

日暮西山,倦鸟归林。

他日定登顶,

群山尽为眼底收。

改译二:

何处为泰山,齐鲁翠山境。

天地奇秀景,一山两天色。

层云荡胸心,睁眼望归鸟。

待临绝山顶,一目扫千山。

这两首都是学生的改译习作,八年级学生的写作难免有些生涩,但我们可以从改译文字中看出学生的用功与用心。所以,古诗文创新教学的一个方法就是“改译”。学生在学懂古诗文的基础之上,用自己的语言把原有文本再写一遍,这个“写”当然带有学生的认知,但也不能脱离文本太多。我们看上面两段译文就可以看出,学生对《望岳》这首诗已经烂熟于心,虽然改写文字比较简单,但也可以读出另一番滋味。再摘一则学生对《钱塘湖春行》的改译:

钱塘湖春行

暖雨轻风初春至,

碧云微袭,新水初平。

莺黄树暖,几欲争春。

轻燕细啄泥,

只身信马游春,

群花迷乱,如茵绿草没马蹄。

已觉春心动。

惟爱湖东佳景,

绿杨阴,白沙提。

上面是原文改译,还有一种就是“套用格式”的改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分析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存在的问题

全文共 4211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圈子文化好人主义存在问题分析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在当前党员干部队伍中,仍然存在一些不严格执行政治纪律、甚至违反政治纪律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亟待深度剖析,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就此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和研究。

一、存在问题及特征

调研表明,在党的基层组织中,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都是能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的,这是取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重要保证。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确有少数党员干部政治纪律意识淡化,政治纪律执行不力,违反政治纪律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其主要表现呈现以下“四性”:

(一)政治上的迷茫性。一是政治方向偏向。有些党员干部针对我国改革发展进程中遇到矛盾和困难,比如贫富差距拉大、行业分配不公、少数人价值观扭曲、一切向钱看等,就在政治方向把握上摇摆不定,甚至把此类问题归结为改革开放造成的。二是政治立场偏移。有些党员干部实为政治上的糊涂人,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不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态度不鲜明。比如有的人在对反腐败斗争形势正确判断上,没有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认为:反腐败越反越多,积重难返。而有的又对身边违纪者睁一眼闭一眼,查处时说情开脱,袒护包庇。有的对当今自上而下开展的作风建设、群众路线等工作,不是主动把自己摆进去,而是做局外人,持观望态度。甚至错误地认为作风建设、群众路线做做样子,走走过场,阵风吹过,难以持久。三是政治言辞偏激。有些党员干部私下显能,口无遮拦,惯于传播小道消息,议论网上热门话题,甚至丧失党性原则,传播政治谣言、政治笑话,对党的重大政治问题说三道四,在社会和群众中造成了极坏影响。

(二)思想上的片面性。一是于己无关论。有的党员将自己混同于普遍百姓,消极遁世,不问政治。认为自己无职无权,党的政治纪律没有遵守的必要;有的一般党员干部,则认为自己有职无权,党的政治纪律也没有约束的必要。二是民主自由论。有的党员干部在党内片面要求决策要民主、言论要自由,不能摆正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的辩证关系。说了一些违反组织原则的话,做了一些违反政治纪律的事。三是自以为是论。有的不是全面、正确地理解中央精神,而是片面曲解原意,甚至把自己的不正确理解当成中央精神,使之在执行中变形走样。比如在执行党的强农惠农政策过程中,一些镇、村干部嫌工作麻烦,将强农资金擅自改变资金用途,将应发到户的惠农补贴资金,违规套取、截留使用,严重背离了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精神。近两年来,已查处7件此类案件,对相关人员及时给予纪律处分。

(三)工作上的本位性。一方面重局部利益,轻整体利益。有少数党员领导干部缺乏大局意识,不顾国家整体利益,片面强调本单位本部门局部利益,对党和国家政策、上级部署的工作,有利争着上,难事绕道走,合口味的立马照办,不合口味的消极应付。有的强调以本地工作特色为由,对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打折扣。另一方面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有些单位受自身利益的驱动,不从经济社会发展长远利益考量,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从而出现“利大快执行,利小慢执行,无利不执行”现象。比如少数行政执收执罚部门,踩红边线,打擦边球。少数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单位”以工作保密等为由,另设办事大厅,规避集中监管。致使“三乱”现象仍时有发生,严重损害经济发展环境。

(四)行为上的自由性。一是阳奉阴违,我行我素。有少数单位党员领导干部貌似“双面人”,对中央方针政策和上级决定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或者消极应付,难以落实。有的党员干部参与组织讨论决定时,仍然存在当面不说,背后乱说,会上不说,会后乱说的违纪行为。二是信仰缺失,行为荒唐。有极少数基层党员干部政治信仰缺失,不信马列主义,信宗教迷信。不讲班子团结,讲团团伙伙。其行为完全丧失共产党员的立场,在干部群众中造成极不良影响。三是利益至上,违纪违法。有极少数党员干部,在政治上缺乏理想信念,行为方式上自由散漫,逃避监督,价值取向上追求个人利益至上。有的与不法商人打得火热,损人利己,损公肥私。有的甚至受利益驱使,蜕化变质,出卖情报,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比如2011年4月,该县查处县法院一法官周某某违纪违法案,因其政治纪律松懈,难抵金钱诱惑,迷失政治方向,通过互联网络,向境外敌特组织出卖情报,终因犯间谍罪,被依纪依法惩处。

二、原因分析

(一)不注重理论学习,政治素质不够高。调研发现一些基层单位党员干部,只重业务培训,不注重政治理论学习。不善于运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由于政治理论基础差,致使思想政治素质难以提升,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难以从思想上、政治上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不注重党性锻炼,纪律观念不够强。有些党员干部不重视党性锻炼、党性修养,放松了主观世界改造,致使党性不纯或不强问题仍然存在。突出表现为个人意识增强,组织观念弱化;本位意识增强,大局意识弱化;名利意识增强,公仆意识弱化。甚至极少数党员干部把强调政治纪律,视为束缚手脚,自认为只要谋求本单位利益,个人不拿不贪,就不是违纪违法。这样必然造成纪律涣散,难以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民主与集中、个人利益与党和群众利益的关系问题。

(三)不注重制度实效,执行力度不够强。有些单位党组织制度执行力不够强,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问题。比如有少数党员干部不严格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不能正确处理上级与下级、个人与组织、少数与多数、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民主与集中对立起来,导致民主不够或集中不够,从而影响执纪实效。

(四)不注重从严治党,教育、监管、惩处不到位。有些单位党组织,尤其是村级党组织治党不严,对基层党员干部思想上、行为上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不闻不问,缺乏有效的教育和监管,甚至当党员干部违纪追究时,帮其说情开脱。有的党组织不抓经常性政治纪律教育,致使基层党员干部纪律意识淡化。有的党组织不坚持党的组织原则,党组织生活会流于形式,一些基层党员长年不参加组织生活,成为不受党纪约束的“特殊党员”。有的党组织执纪不严,对违犯政治纪律者,认为蒙上“政治色彩”,尤其针对违反政治纪律言行,处分尺度更不好把握,因此得不到及时应有惩处。

三、加强党员干部执行政治纪律的对策建议

(一)着力强化党章意识,增强执纪严肃性。党章是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每一个党组织都要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自觉维护党章。做到党章规定的必须不折不扣执行,党章禁止的必须坚决纠正和查处。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把严格遵守党章,作为自己必尽的义务和责任,自觉用党章规范一言一行,真正把党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行见于效,切实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二)着力强化纪律意识,增强执纪自觉性。一是认真学习领会,增强纪律意识。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关于严明党的政治纪律的一系列主要论述,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提出的新要求,学懂学透党章、党纪处分条例等党纪条规,自觉规范言行,明确守纪底线。二是创新教育方式,增强教育实效。坚持政治教育与理想信念、宗旨教育相结合,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性教育相结合,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结合,增强政治纪律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注重统筹规划,加强持续教育。把政治纪律教育纳入党员干部教育的整体规划,让政治纪律教育进入党校培训中,进入各单位党课教育中,切实使政治教育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不断传递严格执行政治纪律的正能量,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增强纪律意识,自觉做到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立场坚定,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坚定不移。

(三)着力强化制度执行,增强执纪持久性。严守政治纪律,执行制度是关键。一方面,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严格遵守党章,自觉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办事。坚持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全局,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正做到关键时刻听从指挥、重大方针坚决贯彻,具体规定严格执行、日常生活严守规矩。另一方面,扎实抓好党内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诫勉谈话、述职述廉、函询和问责等制度落实,查找和解决在执行政治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予以整改。同时针对违纪问题易发多发的领域和部位,查找违纪的深层次主客观原因,及时制定和完善政治纪律规定,增强政治纪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四)着力强化查处力度,增强执纪有效性。强化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坚决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是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所在。一是加强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促进党的团结统一。二是加强对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监督检查。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开展监督检查,督促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防止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三是跟进重点时段、关键环节,加强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常态化检查。要强化新政策出台、重要会议召开等敏感时期的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严明政治纪律;要强化重点人员的检查,突出新党员、新任干部、新进班子成员和离退休干部,及时纠正违反政治纪律的人和事;要突出重点环节检查,定期对网络设施、传播媒体、涉密载体等情况进行清查,防止发生网上政治问题。四是要加强对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从群众反映强烈的吃、住、行、医、学等方面入手,查办损害群众利益的典型案件,对违反政治纪律的人和事,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对执行政治纪律监督不力的,要追究所在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及相关人员责任。

(五)着力强化主体责任,增强执纪示范性。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自觉作好表率,既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主动维护政治纪律,又要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坚决同一切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作斗争,坚决维护纪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要强化纪律“铁”的意识,强化按制度办事的意识。要把执行政治纪律贯彻于履职全过程,切实守住“底线”、不踩“黄线”,不越“红线”,以自身的示范表率作用,促进从严治党、严明执纪要求的有效落实。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政治合格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强调的是政治合格,就是要对党忠诚、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通过“两学一做”,做合格党员,首先要解决的是对党忠诚问题,也就是政治合格问题。政治合格,最根本的是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这“四个意识”集中体现根本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要求,是检验党员政治素养的试金石。

党章党规遵守得好不好,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学得好不好,重要的也是看这“四个意识”有没有牢固树立起来。

“四个意识”的落脚点是“看齐意识”,要求我们经常主动全面地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看齐意识强不强,关键看行动,就是要始终做到党中央提倡什么就认真践行什么、党中央禁止什么就坚决反对什么,做到令行禁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班子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问题

全文共 1063 字

+ 加入清单

信仰是对于世界和人生的总看法总方针,称之为主义;信念是有关社会和人生的基本信条和奋斗目标,称之为理想

马克思主义是把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彻底的唯物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融为一体的崇高信仰,追求真理、彰显正义、尊重科学,符合客观规律和人类良知。因此,马克思主义成为共产党人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崇高理想,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是我们的近期目标。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历史过程,在其初级阶段不可能一帆风顺,在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尤其不可能一帆风顺。

对理想信念是牢记还是淡忘、是坚守还是迷茫,这是检验一个共产党员是否合格的“试金石”。应该说,大多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是坚定的,政治上是可靠的,但也有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心存疑虑,对“西化论”不得其解、不识其害,迷失了方向,成为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信徒;有的从封建迷信中寻找精神寄托,“不信马列信鬼神”,新建搬迁党政机关办公楼请“大师”看风水;更有甚者,向往西方社会制度,迷恋腐朽的生活方式,在大是大非面前稀里糊涂。凡此种种,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影响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理想信念变了,就会丧失奋斗目标,就经受不住形形色色的诱惑和考验,就会滑入深渊。在一些地方,为什么“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个顽疾屡治不愈?为什么不断有党员干部蜕变为腐败分子,走向犯罪的深渊?说到底,是理想丧失了,信念崩塌了。

“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理想信念就是人的坚定志向。夏明翰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焦裕禄生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没有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活着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同志们把沙丘治好”,都是短短一句话,饱蘸着他们对理想信念的执着和坚定。与夏明翰、焦裕禄同志所处时代相比,当前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思想观念越趋多元化,越需要在多元中确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取共识,充分发挥理想信念的“定盘星”作用。理想信念坚定了,才能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在复杂环境中保持清醒头脑,在明辨是非中锤炼品行;也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守得住根本,经得住考验,始终站得正、立得牢。

理想信念是个纲,纲举目张。理想崇高,方有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朴素洁白;信念纯洁,方有“只见公仆不见官”的为民情怀;信仰坚定,方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组织生活方面存在突出的问题

全文共 872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龙泉地税局中层干部,结合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认真总结和查摆分析存在问题及表现,使自己专下心来想问题、干工作、办事情,自觉把党章的要求转变为自觉的行为,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按照“比着尺子量不足,照着镜子正衣冠”的方法,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带着感情去工作。

由于忽视了理论学习,影响了自己理论素质的提高,使思想上不够解放,在解决和处理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时,认识缺乏深度。工作中更多的是就现状抓现状,就当前抓当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作风整顿中,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紧紧围绕“为党增光、为国聚财、为民服务”的税收宗旨,多深入工作,多深入群众,对工作、学习、生活面临的困难,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去解决。

二、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加大协调工作力度。

对工作的问题处理有时急躁,科学安排工作不够,有顾此失彼的现象。在处理一些问题时,有时考虑局部利益多,考虑整体利益少,有时工作主观臆断,部门之间的协调欠方法,不能很好地从多个角度处理问题。在作风整顿中,在以后的工作中,树立工作的高标准,大胆负责,进一步解放思想,适应新时期工作需求。

三、清正廉洁,严于律已。

在作风整顿中,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坚决抵制各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做的事情不做。严格执行干部廉洁自律制度和公务员的各项规定,时刻用党纪国法对照检查自己,自律、自省,防微杜渐,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一定要警钟长鸣,始终把自己置于党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加强组织观念,经常向领导汇报,与同志们多沟通思想,做一名让党放心,组织信任,人民满意的好同志。

作为新世纪的国家公务员,由于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变革阶段,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注定在这个时期里会任务繁重,但要以正确的观点来看待。要清楚这正是我们树形象求发展的良好机遇,我将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税收工作中去。通过这次作风整顿和党风廉政的教育,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党员,时时处处用高标准、严要求对照自己,站在队伍的前列,勇往直前,为税收事业而努力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作风方面的问题

全文共 671 字

+ 加入清单

19日、22日、23日,省委政法委分别召开政法委机关干部、政法委机关退休老同志、省综治维稳委成员单位、省级政法部门、基层政法委书记代表参加的5次征求意见座谈会,广泛征求对省委政法委机关、领导班子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的意见,听取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实施办法、反对“四风”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方面的意见建议。

代表们围绕省委政法委的职能定位,认真查找了机关工作中存在的“四风”问题及表现。代表们提出,省委政法委机关要尽量合并会议、精简文电,多深入实际调研,规范检查和考核评比,加大对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工作的协调力度等。代表们还就政法委自身建设、机关干部培养使用、干部协管工作等提出了意见建议。

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孟苏铁分别主持上述5次征求意见座谈会。他强调,开门搞活动,聚焦解决“四风”问题,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对照中央和省委有关要求,紧密联系实际,敢于查摆问题,善于提出意见建议。特别要把“四风”方面的22种表现“当镜子照、当尺子量”,帮助省委政法委在作风方面作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切实找准群众反映最强烈、最不满意、最期盼解决的问题。省委政法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善于正视矛盾,虚心听取意见,积极采纳建议,为整改和完善措施提供依据。

据悉,自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省委政法委广泛征求意见,向5个省级政法部门、77个省社管综治委成员单位、32个省维稳委成员单位印发了《征求意见表》。目前共收集到反对“四风”、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5大类别的具体意见建议159条,其中16条正在整改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品德合格方面存在问题

全文共 2352 字

+ 加入清单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顺利推进的过程中,围绕 “四风”问题,重点从理想信念与思想意识,遵守纪律和加强团结,科学决策及关心群众,理论学习和文风会风,规范用权与效能建设,执行纪律与廉洁从政,干部管理和选拔任用等七个方面进行查找,共收集各类意见、建议共51条,主要要集中如何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如何改善干部职工待遇、如何强化制度管理等方面,涉及到“四风”方面的仅12条。经梳理后,主要存在如下问题和不足:

(一)形式主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班子对发展研究不够,工作效果还不很理想,比如,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研究产业问题还需加强,人才问题较突出。在抓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工作时,有时有考虑改善面貌、提升形象的成份。

(二)官僚主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工作路子还不够宽,对群众反映的有些问题,因政策或体制原因而不能及时解决的,作解释说服工作相对多一些,虽然积极想办法,努力向上级争取,但受政策等方面的制约,无法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如:自然增长劳动力的社保问题等。在利益问题上,有时对职工群众的利益考虑不够充分。会议部署多,深入基层与群众面对面还需加强。

(三)享乐主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有待加强,不能很好的沉下来搞学习。对有些遗留的“老大难”问题和矛盾,处理的时候,有时为了保稳定,不敢大胆碰硬较真。为了沟通协调工作,或多或少参加过请吃、陪吃和吃请。

(四)关于奢靡之风:本单位经济基础相对较差,加上内部造血功能不足,领导及干部职工的待遇较低,经查找,没有奢靡之风的现象;班子成员在“车轮上的铺张”、“人情消费”、“职务消费”、“三公”经费开支过大、违反规定配备秘书等七个方面亦无问题,但仍需进一步提高认识,保持清醒的头脑,防微杜渐。

产生问题的原因

上述主要问题和不足的存在,有多方面的原因。通过专题讨论分析,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学习不够深入,创新意识还不强。一直以来,对学习是十分重视的,建立了学习制度,完善了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机制,大力推进了学习型单位建设。但有的同志自认为理论水平尚可,对理论学习自觉性不高,忙于事务,工作冲淡了学习。学习分心,精力分散,刻苦钻研理论不够,在学习上,特别是在理论学习方面存在表面应付、完成任务的现象,理解精髓不够。对学习制度坚持得不够好,工作忙起来,就放松学习,存在“以干代学”、“先干后学”的思想。学习安排上集中少、自学多,专题讨论少、宣读文件多,剖析问题少、部署工作多,在主观上对加强理论学习的紧迫感认识不足。究其原因,还存在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思想。

(二)价值观念偏差,自我约束还不强。总的说来,班子理想信念是坚定的,党性观念是较强的,能够严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但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忽视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改造的倾向,导致有时价值观产生位移。在实际工作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有时还不足,解决职工群众的根本问题的办法还不是很多,对场内干部职工思想、纪律、作风上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和苗头重视还不很够;对身边的一些错误行为,批评和纠正的力度还不很大,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好人主义”和怕得罪人的思想。有时因为各种事务千头万绪,困难和矛盾层出不穷,扎实干事的劲头还不很足,改革创新的勇气有待提高。解决问题有时有些患得患失,不够果断。在模范遵守各项纪律方面,有时存在讲究面子、迎来送往、请吃等现象。究其原因,价值观取向发生偏差。

(三)进取精神退减,宗旨意识还不强。始终把实现和维护干部职工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在改革开放和经济转轨的新形势下,开展工作时,我们的群众观点相对有些弱化,想问题、办事情,有时不能完全从群众利益出发,极个别时候还存在与民争利的现象。日常工作过程中,班子成员的工作负担都很重,具体事务挤占了很多时间,到基层一线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征求意见、解决问题的时间相对减少。究其原因,没有从根本上理解和遵守党的宗旨。

(四)服务意识滑坡,工作动力还不足。近年来,对党员干部强调:抓住现XX的契机,开拓进娶奋力拼搏,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正确对待事业,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但对加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干部事业心责任心缺乏有效明显成效的工作举措,没有形成开拓进取的明确导向机制,存在着工作研究就事论事多、开拓创新不够,工作推进布置任务较多、讲求质量较少等问题,工作干多干少、干快干慢、干好干坏大多靠个人的自觉性,致使工作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动力不足。加上部分班子成员担任领导职务时间较长,情况熟悉,存在一种“功到业熟”的想法;部分单位负责人年龄结构老年化,存在一种“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倾向。完成工作标准不高,面对本单位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迎难而上的勇气。开拓进取的弱化退化,导致思想上有些因循守旧、工作上有点按部就班,影响了改革创新水平和工作创新能力的提高及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究其原因,是革命意志、奋斗精神衰减。

(五)管理有待加强,制度执行还不够严。始终坚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但对照高标准要求,执行不到位的情况仍然存在。有时认为工作需要多方支持,来客接待,开点支、花点钱把菜安排好一点,烟酒档次高一点,让客人觉得有面子,是情理之中,吃一点土菜,喝一点中档白酒,没什么要紧的,跟外面和其他单位比根本谈不上什么铺张浪费,不会影响什么形象,时有存在把关不严的现象。制度虽然比较健全,但由于随着形势变化,还需进一步修订完善,有的制度还缺乏可操作性、针对性。同时,有时好人主义思想严重,执行制度时原则性不强,遇到得罪人的情况,就想有意回避,把制度束之高阁,制度的执行还存在重形式、轻落实、轻执行到位的情况。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查找理想信念方面问题

全文共 5465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国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党员干部如果没有确立这个共同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失去方向,而放弃现实理想信念,实现远大理想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只有了解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现状,认真探析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存在问题的原因,找到解决的路径,才能帮助党员干部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

一、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存在的问题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员干部队伍从总体上讲是能够高扬共产主义理想的风帆,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并能够努力为之不懈奋斗的。但是也要看到,党所处的社会环境,肩负的历史任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上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必然会对党员干部产生影响,其中少数意志薄弱者在理想信念方面出现了的问题,有的还十分严重。

(一)政治思想方面丧失理想信念

多数党员干部政治思想积极,赞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指导思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但是一部分党员干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思想迷惘,一些人淡漠、动摇甚至丧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党的忠诚意识有所动摇,而且逐渐弱化,丧失了理想信念,缺乏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认识渺茫论在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中存在,不能正确认识要把执行党的现阶段政策同坚持党的最高理想统一起来的道理,误认为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需要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表现在行为上不能严格按照共产党员条件要求自己,缺乏进取精神,缺乏原则立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好事不点头,坏事不摇头。

(二)为人民服务宗旨观念淡化

多数党员干部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能把集体利益放到优先位置,能为他人和集体牺牲个人利益,集体主义观念比较强。有一部分党员干部内心并不想失去个人利益,在不损害个人利益的情况下兼顾集体利益。还有一部分党员干部宗旨观念淡薄,把党的宗旨抛在脑后,由于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有的党员干部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追求效益最大化,不存在功利思想和为人民服务,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只追求个人利益而丢掉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淡化为人民服务观念和服务意识。

(三)组织纪律涣散,党员意识薄弱

多数党员干部能够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但是一部分党员干部组织纪律涣散,组织意识不强,长期不参加或极少参加组织生活,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严重,有的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的老百姓。

党员意识的强弱反映党员的理想信念坚持与否,关系到对党的先进性的认同感。有的党员由于党员意识淡化不能自觉地按照党员条件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思想意志衰退,落伍僵化,不积极做群众工作,脱离人民群众。

(四)部分党员干部道德缺失,缺乏号召力

多数党员干部道德情操高尚,具有道德人格力量,但有部分党员干部道德败坏、腐化堕落和人格扭曲。一个经济繁荣发展、社会深刻变革的时代,必然是一个呼唤和推崇高尚道德的时代。一个思想上、政治上保持先进性,具有真理力量的党,必然是一个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具有人格力量的党。必须看到,现在在干部队伍中确实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道德滑坡、道德失范等现象。特别是在极少数党员干部身上暴露出来的人格扭曲、道德败坏、腐化堕落等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

党员的号召力、影响力、战斗力减弱,党员缺乏自觉自律。在有些部门、行业的管理包括党内的管理主要是靠行政命令、制度、经济手段,而像以往那种“党叫干啥就干啥”的局面明显弱化。党员、干部队伍以权谋私,违法乱纪、贪污腐化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问题其深层的思想根源在于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动摇、淡化。

二、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

1、封建专制主义的惯性影响

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建立人民民主的新型政治制度,彻底破除封建制度的影响。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多次指出,共产党人不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了革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唯一宗旨。但是,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封建文化具有较为厚重的历史惯性,至今在我国社会生活中仍然有着很深的影响。如:公共权力的运行以“官”的利益和意志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少人以是否为官、官职大小、官阶高低为标尺,或参照官职级别来衡量人们的社会地位和人生价值。一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差,甚至为了升官发财不惜危害党和国家的利益,加上社会普遍存在的敬官、畏官的社会心理,社会层面的监督不力,导致部分党员干部在腐化的路上越走越远,理想信念越来越淡化。

2、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创伤和阴影

文化大革命是给中国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过去那种在条件不成熟情况下为共产主义理想社会所做的种种努力失败之后,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阴影。部分人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产生了怀疑,甚至个别人放弃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主张“活在当下”。他们认为共产主义是虚无的,飘渺而不可实现的。文化大革命中长期那种计划经济下禁欲主义被压制的个人物质欲望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被释放,理想信念的放弃使得部分党员干部陷入追求物质生活不能自拔。放弃了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和高尚人格的塑造。

3、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低潮,苏联模式的失败,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已经解体,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也发生了巨变,世界社会主义遭到严重挫折,同时,马克思主义所断言的即将走向灭亡的资本主义经过一个时期的调整后重新获得发展。在这种客观情势下,加上西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刻意宣传,“马克思主义过时了”的论调重又鼓噪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加上一些党员干部不能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解决问题,不能正确分析判断形势,导致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产生怀疑、动摇甚至悲观失望。

(二)现实原因

1、党员领导干部不注意理论学习,或者学习理论不够深入,未能学以致用,使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自己的实践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这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前提。一般说来,任何理想信念的形成,不是凭空产生的,总是依赖一定的载体,这个载体往往是一种观点学说或者主张等。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一些党员重视业务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轻视甚至蔑视政治理论的学习,不了解马克思主义,或者满足于一知半解,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掌握的不系统,知之不多、知之不深。一些党员虽然对马克思主义有了解,仅仅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知识去掌握,而不是当成行动的指南去运用,从而导致马克思主义和日益丰富的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脱离,成为书斋里的马克思主义和某些人点缀门面或者谋生的工具。

学习不深入,对理论没有透彻的掌握,就不能深刻理解社会主义运动目前遭受的暂时挫折,学习不深入,就不能使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就不能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因此,学习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2、在重视经济建设的同时,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导致治党不严,党建工作不力。

改革开放以来,全党和全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此同时,对思想政治工作不像以前那么重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党员干部的教育曾经经历全国性的整党教育、“三讲”教育、作风建设教育和先进性教育,但是仅靠阶段性的教育是不够的,往往是教育过了容易松弛,在一度时期放松了对党员、干部的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和世界观的改造,致使部分党员淡化了理想信念。

3、理论宣传与现实反差比较大,宣传手段单一,过于重视说教和正面教育。一方面,理想信念宣传手段过于单一,侧重于传统媒介,如报纸、电视、报告会等,而对新传媒如互联网、手机短信等的运用不够,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理想信念的宣传侧重于说教,强调“理论灌输”,缺乏理论创新。另一

方面,理想信念宣传的内容空泛,与日益丰富的现实之间存在不符的现象,侧重于对革命时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如“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大公无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等内容的宣传上。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当然应该发扬光大,但这些要求是先进性的要求,不能作为一般性要求宣传。过去由于误解,我们把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和个人利益价值观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片面强调集体利益而忽视个人价值,导致“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从而严重削弱理想信念宣传的效果;由于我们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导致在理想信念的宣传上存在着说理不彻底的现象,影响理想信念宣传的效果。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因此,强化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必须在及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新局面。

4、市场经济对党员理想信念的冲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的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带动了人们物质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法制近乎健全,市场经济的一些理念、原则在法制缺失的背景下对领导干部的行为取向产生负面影响,如自由、等价交换。特别是一些掌握权力的领导干部,在监督缺乏的情况下,等价交换异化成一种权力的寻租行为,市场经济的逐利性使各种思想无不打上利益的烙印,使部分领导干部为追求个人利益而进行权钱交易。面对利益和金钱的诱惑,其人生观价值观必然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人们对理想信念的忽视。

5、党内腐败现在导致党的形象和威信下降,使理想信念虚无弱化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部分领导干部腐败的现象表明,被市场经济扭曲的世俗化的价值观已经影响了一部分人,这些人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官僚主义,腐化堕落。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是严重败坏了党的威信和形象,削弱了共产主义理想的号召力和正义性,因为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群众对党寄以很大的的希望和信任,腐败现象使群众对党产生失望,对党的前途产生疑惑进而怀疑共产主义理想能否实现。腐败现象也让一些正直的党员对党充满忧虑,意志薄弱的党员往往禁不住诱惑坠向腐败的深渊,而坚持斗争的党员受到排斥打压时往往产生绝望情绪,不愿与腐败分子同流合污,愤而选择放弃乃至退党。因此腐败问题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的恶劣影响是显而易见。

三、解决党员干部理想信念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理论学习和理论创新

如前所述,很多党员干部理念淡化是因为了理论学习,或者学得不精,未能学以致用,只有对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深刻的认识,并能运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领导干部才能认清目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低潮的实质,才能深刻理解目前中国快速发展正为实现共产主义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理论学习,一方面,党员干部自学很重要,倡导多读书,读好书,领导党员要自觉的阅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还要重视研究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另一方面,要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各级党校、干部学院要加大干部的培训力度,要把过去不是很清楚、困扰人们很久的问题说清讲透,如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等等,只有理论透彻、才能使人信服,进而产生信仰,理论清晰了,眼光远了,眼界宽了,心胸就会开阔起来,信念就会足起来,理想信念就能坚定起来。

(二)理想信念教育与实现个人价值结合起来

过去极左思潮的年代,我们一度忽视党员普遍人性的一面,对个人价值不够尊重,那个年代塑造“高大全”式人物往往显得不真实,虚伪,不可信,共产党员也是一个具体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社会交往和关系,也需要养家糊口,共产党员也离不开个人利益。因此,要把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与共产党员的个人价值结合起来,保证有理想信念的人是个人价值实现最为充分的人,一个受到人尊重的人。

(三)以人为本,以情动人的理想信念教育

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根本上是主体与客体的价值互通与心灵融契过程,这就决定了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在具体方法上必须切入个体的心性世界,激发个体的心灵共鸣。在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要像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的那样,在理想信念教育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拓宽了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视野。在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中注重“人文关怀”,就是要尊重党员的个体价值、做人尊严和人格完整,实施“人性化教育”,营造舒心环境,增强教育的“人情味”。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契合人的本性,是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方法。因此,在干部培训的过程中增加适当的心理学的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四)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要创新

我们过去的理想信念与教育:以正面宣传为主,进行灌输。这种方法曾经起过很大的作用,但是这些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道德遗责、法律惩罚、反面教育不失为是正面教育的一个很好补充,过去怕暴露党和政府的腐败阴暗面,怕影响形象和群众承受能力不足,现在看来,敢于自揭其短也是一个心怀坦荡的执政党应有的胸怀,对于一些党员干部道德败坏、违法违纪的行为的严厉惩处,可以起到震摄人心、反面教材的作用。揭露可以促使一些理想信念动摇的党员干部猛醒、反思,起到警戒人心、惩恶扬善、巩固信念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