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参观博物馆作文初二有深度【经典20篇】

只要你肯、只要你愿意,为你的目标付出艰辛的努力,并配合正确的方法,你就一定会得到成功女神的眷顾。少说空话,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以下是小编为您搜集整理提供到的参观博物馆作文初二有深度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浏览

5239

作文

337

参观中国陶瓷博物馆

全文共 410 字

+ 加入清单

李*

陶瓷中国古代文明的遗产,历史悠久。今天我来到了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与老师一起开始一段寻找陶瓷秘密的旅程。在这旅程中,通过冯老师的细心讲解,我了解了陶瓷的制作过程,体会到了中国陶艺的魅力巨大,还有中华人民智慧非凡。

陶瓷馆的布局很特别,展品都是按时间来摆放的,越早发明它就越在前头。从明清时期的陶瓷水管到当代的“复澄壶”,无一不展示着中华文化的魅力。

中国的陶瓷比外国早诞生一千年,中国的陶瓷诞生于夏商周。诞生方法极为巧妙。传说在原始时代,一群人围着一坨泥巴,一个人不小心把水弄洒了,另一个人又丢了一个火把进去,火灭了以后,人们把泥土拿出来,这土就是最原始的陶瓷。到了后来,夏商周的人把泥巴塑形,成了真正的陶瓷。最早的陶瓷并没有什么花哨的图饰,质感也是陶土最原始的质感。到了唐宋时期,陶瓷变得花哨,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形色,到现在更是发展的炉火纯青了。

中国的陶艺历史悠久,这次旅程让我明白了许多,我一定要让陶艺继续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参观北京铁道博物馆有感作文500字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8月16日,秋高气爽。我们利用上午的时间参观北京铁道博物馆

刚进馆,只见一座浮雕矗立在我们面前,展现着中国铁路的发展——从蒸汽时代,到电力时代,再到高速铁道时代。再往里走,就能看到清朝铁路的故事,比如: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詹天佑发明的人字形铁路等等。之后就是新中国铁路展,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铁路有两万公里长,并且也有一些基础的设备。虽然以前的遗留的设备破旧,但是我们没有放弃,依然在艰苦的环境中研发了许多的车型。之后就是电力机车时代了,在此期间,中国的铁路总营运里程达到了五万公里,也形成了铁路网,而青藏铁路也修到了格尔木。再往后就是中国铁路发展的巅峰——21世纪:随着技术不断提升,青藏铁路修通了,并且我们的高铁也出现了。中国不断地突破困难,创造了多个第一:全球最高桥梁——北盘江大桥、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车型——复兴号等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模型,上面有一辆电力机车和一辆和谐号,我觉得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以及另一个时代的崛起,预示着中国铁路的“大跃进”以及展现了中国铁路工人的智慧和技术的提升,让我感到了祖国的富强。

目前,中国的铁路依然保持着高速的发展,在传递温暖,把乘客安全、快速、便捷地送到目的地。我觉得中国成为充满时代生机的东方大国名副其实!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参观博物馆观后感模板

全文共 853 字

+ 加入清单

上周五,我们去了博物馆参观

在博物馆里面我们看到了许多关于古代的一些文字和图片,比如:我们淄川天然形成的蛤蟆石,雄伟的马鞍山……在一楼看到了一些陶器和一些关于未来的图片,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机器人和人合成的“人”,那个图上面画了一个人:一半是机器,一半是人的身体,上面还写了一些关于这张图片的介绍。

来到二楼,我知道了我的家乡也有许多名胜古迹,比如像:峨庄的昭阳洞,洪山的蒲松龄故居……二楼还有许多古代时用的一些兵器和一些白银币,古钱……其中我最喜欢古代时用的兵器,比如:刀、枪、剑、戟……

三楼是最好玩的地方。那里有许多电脑,还有一些:鲁班木球、猜生肖、测发电力、磁力乒乓球、滚珠子、节能灯、融合镜……可好玩了,其中我最爱玩的是鲁班木球,虽然很难拼,但我也拼起来了一个。

这个博物馆真有趣呀!

参观博物馆让我知道了许多科学道理,比如,像电脑里的一些游戏给了我一些启示:不能乱杀野生动物,不要乱砍树木,不能随地吐痰……在玩节能灯的时候,我知道了:我们要少用电。在玩测电力的时候我知道了:手心的汗越多,放电的可能性就越大。

参观完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勇于探索,勇于实践,专心致志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愿望。

今天,爸爸带我去博物馆参观海洋生物。博物馆位于市ZF的西面,走进博物馆,看到的是海洋生物的各种介绍。在这些海洋生物中,其中我对鲨鱼最感兴趣。

鲨鱼标本的体形比较小,他的眼睛像小的白化石一样,我还知道鲨鱼眼睛视力很不好他几乎看不到东西。但他有敏捷的嗅觉性。

你们知道为什么在沙漠可以看到海市蜃楼吗?就让我来告诉你吧!因为沙漠的阳光很强烈,阳光反射过来,就形成了海市蜃楼。海市蜃楼,就像在杯子里倒水,然后把筷子放到杯子里,在外面朝里面看,筷子就像被折断了一样,海市蜃楼跟这个的原理是一样的。

在人山人海的博物馆内,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有鳄鱼,鲨鱼,热带鱼,等等等等,我就不一一向你们介绍了。你没有时间的话一定要去博物馆看看哦!哪里会让你懂得许多知识的,不要错过这大好机会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参观古代博物馆观后感

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妈妈们带着我们几个到了普陀博物馆参观。那是一个十分偏僻有窄小的地方,而且外面的造型非常老式,让人感觉有点茫然。可是当你跨进大门就会让你大吃一惊,好像来到了渔民的皇宫一样。这是一幢二层中国古式的仿造建筑,栏杆上精雕细刻,房子前的空旷地都是用石板铺成。在里面让我们回味了前的沈家门渔村风貌,渔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里面收藏了渔民老前辈们用过的最古老的各种船,有大捕船,双拖船等……好像只要我们一眨眼,就能回到过去,看到渔民们使用各种各样的捕鱼工具,如箩筐,鱼叉等…在透明的玻璃柜中,用各种各样的材料做成的人物、景色。在一旁的墙壁,还有一首有意义的打鱼词:“吃吃雨淘饭,困困湿舱板,裤脚缚草绳,风沙当背心。冬打天暴夏张网,秋柯大捕无没空,柯得鱼虾满舱板,剩下只有一竹篮。篙子一甩,上岸讨饭”。把过去的人捕鱼的辛苦和沈家门渔港做得有声有色。

来到第二层,走进了大厅就是四德堂,迎面的八仙桌上放着猪头和鸡鸭鱼肉等供品,妈妈告诉这是我们舟山人的习俗,每逢过年时都要祭祀菩萨。在旁边还有龙椅,龙櫈,和古老的电话机,真是庄严气派。往里走去,里面还有古代人用的煤油灯,古代人穿的衣服、生活用品、取暖的暖炉等。在墙壁上还有清代名人留下名句。

参观完了这些珍贵的物品,我的脑海里印出古时候的老百姓怎样生活,渔民们怎样捕生。虽然历史在前进,但我们一定要永远记住古人的辛勤付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参观洛阳博物馆

全文共 399 字

+ 加入清单

2月6日,大姨夫带着我和小钰姐姐去洛阳博物馆参观洛阳的历史珍宝。

我们来到大厅,看到走廊两旁的墙壁上写有河洛文化展、古代石刻展、馆藏书画展、洛阳珍宝展、汉唐陶俑展、唐三彩展、宫廷文物展等介绍。上楼左转,有书画展,以宋明清为主的展品,主藏作品有苏轼、康有为、吴昌硕、齐白石、于右任等,我看到了栩栩如生的画,也看到了娓娓道来的说明。

出书画展向右走是汉唐陶俑馆。陶俑是中国古代丧葬文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有400余件洛阳汉唐陶俑,集中向人们展示了北魏李骨清像,唐俑高贵华丽。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三彩文官俑,他表情严肃,而三彩天王俑表情霸气,三彩女俑表情和蔼。

出唐俑展直走,到珍宝展。我进去看了蓝釉双龙瓶,多处涂过蓝釉,色泽明亮,我最喜欢的是白玉杯,白玉杯是该时代的玉器珍品,错金银铜鼎,圆球形,小巧玲珑,是珍贵的青铜制品。

我们还去看了很多馆。

这次去博物馆丰富了我的知识,也让我了解了一些洛阳的历史珍宝。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参观广东省博物馆观后感

全文共 1877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博物馆,在我的脑海中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我概念中的博物馆应该就是博览群物的一个地方吧,而这个地方大概与我这种毫无艺术细胞的生物一点关系也没有,顶多是在外出旅游时多了一个可去的地方罢了。所以,在平时我就算百无聊赖,也不会去这种高大上的地方寻找所谓的“精神上的寄托”。不过这次我终于有机会了,我还是带着目的去了一次博物馆。

这次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因为美术鉴赏的一个作业,我需要到博物馆去参观。听了老师的建议后,为了方便省时,我找了一个比较近的图书馆,它就是广东省博物馆。后来在网上查了一下才知道,我去看的是新馆,广东省博物馆新馆位于广州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中心区南部的文化艺术广场,而旧馆馆址在广州市文明路215号中山大学旧址。就这样,我便开始了这次的寻馆之旅,这次同行的还有我的舍友们。

对于路痴的我来说,找到它的地址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还好有好伙伴在,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我们终于来到了文化艺术广常令我惊讶的是,我竟然一眼就认出了这座博物馆。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十分的新颖独特,从远处看就像是一个“宝盒”。这有点颠覆了我印象中的博物馆,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它的艺术气息,宝盒的外围外观设计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宝盒周围是很多凹进去的镂空,而它的形状就像是俄罗斯方块里面的“ L”一样,但是这些方块并不是整齐的排列,应该说是无规则的排列,但是就是这种无规则让人觉得恬适和自然。当我还惊讶于它的外观的时候,我的伙伴已经迫不及待的走进博物馆了。我也只好紧跟着上去。

经过安检之后,我们便进入了博物馆的内部。图书馆的大堂是明亮的,阳光透过“回”字形的天窗射进来让人觉得很是舒服。我们看到了很多放于玻璃内的馆藏品,我一个个地去看它们上面的标签, 看它们的介绍。

走着走着我们就到了二楼的展览厅,我们刚好碰上了 广东省博物馆举办的“广彩瓷器300年精华展”,我们的周围都陈列着一系列的展览品。这个以“重彩华章”为主题的精华展览中,200余件精美的广彩瓷器,再现清代以来逾300年广彩瓷器的精彩记忆。这些广财瓷器包括有广彩人物纹盘(清.雍正)、广彩人物纹八棱形盘、广彩西洋人物秋收图纹章纹果酒壶、广彩花卉纹章纹狮钮八角形带盖汤盅、广彩墨彩描金耶稣受难图盘、广彩人物纹章酱汁盖盆连托碟等等。我又了解了运送这些广彩到外国销售的历史,其中“中国皇后”号帆船的首航掀起那时的广彩交易热潮。我觉得广彩或者说那时候的艺术设计都是有寓意的,比如说象驮宝瓶,它是以大象为原型的烛台瓶,寓意着天下太平。当然其中也有很多以人物彩绘为元素的彩瓷。虽然对于艺术价值这方便不是很懂,但是看完这么多的美丽的广彩之后,还是 感觉到有一点审美疲劳。于是我们便离开了这个展厅。

之后我又参观了其他两个展览厅,浏览了一些绘画和书法。我们来到了 梅兰竹菊绘画 展厅 ,看到了梅、兰、竹、菊从元到民-国共70余幅以 “四君子”为题材的名家佳作。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画梅的画。梅花是中华民族与中国的精神象征,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受到人们的赞美和爱戴。 而不同作者笔下所表现出来的梅花又是不同的,有的是高傲,有的是惊艳的,有的是淡雅的。看着这一幅幅的梅画,让我想起了“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这首诗。这一朵朵的梅花都似乎在争相斗艳。

经过了一下午,我们把整个博物馆都游览了一遍,当我离开博物馆的时候,我又再一次仰望它,仰望这个令我感到我也可以与艺术扯上一点点关系的建筑。我开始有点明白这个建筑为什么要设计成这样。艺术本来就是各不相同,每样东西都有它自己的艺术价值,但是这个博物馆可以容纳他们,它把不同方面的艺术融合在一起,尽管可能看起来是无规则的,但是就是因为这样的融合产生了另外的一种“美”。这次的寻馆之旅让我受益匪浅。

回去后,我特意查了一下让我感到有趣的广东省博物馆的标志。它的标志以“植根于粤 寓意于博 蕴形于馆 凝神于藏”为设计原则(藏尾:“粤博馆藏”),以汉字为设计依托。图形隐含“广东”之字形、“博”之字韵,点明广东省博物馆的地域属性和行业特点。融合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大胆、现代、独具一格的建筑风格。并以归形于“藏”的点睛之笔,体现粤博的职能属性和粤博人专精于藏的精神气质,展现粤博标志及广东省博物馆海纳百川、古今并包的风格气度。

其实艺术就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只要我们懂得怎么去发现艺术,怎么去欣赏艺术。当你真真正正去接触这些艺术的时候,你会感觉到自己真的被这些艺术所吸引,被这些艺术所震撼。多点接触艺术,我们的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有艺术起来。有机会的话我还会多多去其他的博物馆参观。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关于参观自然博物馆作文

全文共 42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跟随剑桥少儿英语学校的旅行团参观了著名的陕西省自然博物馆

博物馆共分为两大部分,北面是科普广场,南面是自然展览馆,中间有一座高100米左右的?望塔。我们首先进入了科普广场,这里简直是机械的世界!这里有科普剧场、音乐喷泉、科普电影院等近20个科普项目,其中最有趣的是科普电影院。走进大厅,灰黄色的屏幕占了天花板、左、右以及前面的墙,形成了一个向内凹的圆。过了一会儿,影片开始放映了,开始放映的是美国儿童科普片--《恐龙》,影片主要讲了肉食恐龙怎样捕食、已发现的恐龙化石和恐龙可能是怎样灭绝的。

走出科普广场,穿过?望塔,我们走进了自然展览馆,老师让我们仔细观察大厅中央的一副骨架,我走上前,骨架旁边立着一个木牌,上面写着:黄河象骨,发掘于甘肃省,门牙长3米,又名剑齿象,比非洲象大。看了这个木牌后,我大吃一惊,心想:现在的非洲象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了,我国竟有比非洲象还大的象,这真是奇迹呀!

陕西省自然博物馆真是名副其实呀!

[关于参观自然博物馆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参观自然博物馆

全文共 39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姐姐参观自然博物馆了。

我们先参观了海洋区域,我们看到了巨大非洲海鱼的骨骼,这条海鱼长40厘米,高25厘米。还有古代最大的鲨鱼化石,这种鲨鱼胃口极大,一次要吃1000多只海虾。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植物区域。我知道了昆虫的特点:头、胸、腹三部分。还有卷叶虫把树叶全卷起来。毛虫危害蔬菜。金龟子残害花木。草类有:鬼针草、苍耳、段树、培甘、芸香。

我们还参观了动物区域。我知道黄河象的近亲一是始祖象,产地:非洲,身高:60厘米。二是始乳齿象,产地:非洲,身高:2。7米。三是产齿象,产地:非洲,身高:3米。这里的动物还有食肉类:猎狗、剑齿虎。

最后,我们参观恐龙展览。展览有剑龙,年代:侏罗纪晚期,区域:北美洲,长度:9米。包头龙,年代:白垩纪晚期,区域 :美国。暴龙,年代:白垩纪晚期,区域:北美洲,长度:15米。

今天,我参观自然博物馆知道了许多知识,明白了科学家的伟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参观鲁迅博物馆

全文共 499 字

+ 加入清单

寒假,我和妈妈来到了鲁迅博物馆。它坐落在阜城门内,是鲁迅先生在北京四处故居中唯一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处遗址,现为鲁迅博物馆。里面陈列了许多鲁迅有关的物品,包括他在绍兴童年时期房屋的模型。

馆中按时间顺序以手迹、照片、图片形象地展现了鲁迅不朽的-生。其中有新发现的鲁迅地质佚文手稿,也有与我们熟悉的作品密切相关的文物。如《阿Q正传》的唯一一篇残稿、鲁迅20多岁时所写《自题小像》手稿、鲁迅在仙台医专时的解剖学笔记等等,都是十分珍贵、难得一见的珍品。

参观的时候,妈妈给我大概讲了讲百草园、三味书屋,讲了《呐喊》、《彷徨》。我对那个时期的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我还对鲁迅先生在日本仙台时期留学的成绩单特别感兴趣。当时的鲁迅叫周树人,学号为39,平均成绩为丙,席次为68。当站在鲁迅先生的照片前,注视着他始终坚定犀利的目光,我仿佛看到了鲁迅先生眉头紧锁,奋笔疾书的“战斗”场面,仿佛听到了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深沉呐喊

鲁迅先生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病逝,享年55岁,他那短暂的一生却留给中外革命人士以刻骨铭心的记忆,给予中国革命事业以巨大的鼓舞。鲁迅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参观博物馆所感作文550字

全文共 563 字

+ 加入清单

8月16日上午,我和爸爸妈妈去参观了仰慕已久的河北省博物馆。我们先后参观了《战国雄风—古中山国》,《大汉绝唱—满城汉墓》,《慷慨悲歌—燕国故事》,《河北商代文明》四个展厅。

我们先去的是《战国雄风—古中山国》。一件件精美绝伦的古文物造型奇特,工艺考究,最使我难以忘记的是银首人俑铜灯:它是耍蛇男子头,用银制成的。黑宝石的眼珠,胡须微翘,笑容可掬。其双手各握一条长蛇,两蛇头部分别擎住一只灯盘;底部灯盘内也盘踞一蛇,蛇头顶住男佣左手之蛇,创意巧妙。还有错银镶金铜牺尊,是盛酒器具。兽口为流,双眼嵌绿松石,器身错银及红铜,并嵌绿松石,盖钮为曲颈的天鹅,整个兽身布满精美的花纹……让人不禁赞叹古人的智慧!

然后我们去的是《大汉绝唱—满城汉墓》,在这里我不仅看到了用石片编织而成的古代战士的铠甲,还看到了用金丝和玉片编织而成的金缕玉衣。在感叹古人智慧的同时,还仿佛看到了古代战士披甲冲锋的场景!

后来我们去的是《慷慨悲歌—燕国故事》和《河北商代文明》,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古时候的货币竟然是精美的贝壳,而贝币则是古时候的重要货币。远古时代的人类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生活,去战胜大自然!让人不禁感叹人类的伟大!

参观完博物馆,看到一件件精美的古文物,在感叹古人智慧的同时,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保护古文物。他们就是历史的见证!他们就是我们的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参观南宋官窑博物馆三年级作文_1000字

全文共 982 字

+ 加入清单

周日,我和好朋友张一普去南宋官窑博物馆参观。我兴奋极了!

来到大门跟前,我看见“南宋官窑博物馆”几个大字刚劲有力,闪闪发光,一旁是一道自动栅栏门。走到大门前,只见大门两边的柱子上写着“古色生香中华陶艺多神品,名山发覆南宋人文一大观”这一副对联。进了展厅大门,只见一块大石头上刻着“青瓷故乡”四个字。听讲解员说,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很久以前,。很久以前,瓷器像辐射一样向全球分散。当传到法国时,因为当时出现了牧童,牧童穿得五颜六色的衣服,法国人觉得青瓷和牧童一样好看,所以瓷器连法国人也惊叹不已,还把瓷器的英语单词“CHINA”直接作为中国的称呼。

接着我来到了另一个展厅,只听讲解员说,这个展厅叫“御用之瓷“和下一个“风雅之美”展厅一样,里面展示的一些瓷具都是古代造出来的。我看见了一只白瓷黑釉枕,讲解员说:“这只瓷具是宋代制造的,它是一只白色底上了黑色釉花纹的瓷枕。古人在夏天时会用它在睡觉时垫头。因为是陶瓷做的,垫头可凉快了!”听了这个介绍,我真想也垫在它上面凉快一下。我又问:“阿姨,烧陶有哪几个步骤啊?”阿姨温和地说:“有装钵、装窑、封门、点火、加柴、燃烧、开门、出窑、启钵这九个步骤。”她一一给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

走出展厅以后,我们从石板大路上走了一会儿。来到了陶艺吧。我们决定制作一只泥陶罐,就坐了下来。只见一块板上放了一大堆泥巴。我坐了上去,踩了一下开关,那板自动转了起来。我把手放入水桶湿了一下,就开始做了。我先用手轻轻地把泥巴推起,让它成为一个圆柱形,再用大拇指从圆柱形的泥巴中间按下去,过了一会儿后,再用食指和中指修一下内壁,再用手做外形的修饰。可是我做了好几次也做不成功。因为我不是用力太大,把内壁合在一起了,就是用力不均匀,把瓶子做得歪歪扭扭,像个丑八怪,有时把模型都从板上拔了起来。后来,我十分认真地让伙伴的手在外面做形状,我的手在里头修壁,总算做出来一个“无敌丑八怪”。老师要把瓶子晾干,再放入窑里去烧,这才成为一件真正的陶瓷。我再一看自己的手,呀!简直是一双巧克力做的手!可真诱人,真粘啊!

望着我自己的作品,我有一种十分强烈的成就感。我以前看电视上的师傅做起来十分轻松,但实践起来真的很难。只要一不小心,就会把瓶子做砸。所以平时对待事情不能马虎大意,光看其表,不见其身,一定要有耐心、信心、细心、挑战心。

这次来参观南宋官窑博物馆收获真不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参观沁阳博物馆

全文共 293 字

+ 加入清单

杨静茹

天下午,我和东方作文的同学们来到了沁阳博物馆,我的心情很激动,进了大门,我们看到了高大雄伟的三圣塔,老师说三圣塔由三部分组成,有塔身、塔座。和塔尖。

然后我们沿着弯弯的小路,看到了一些石头上画着一些古代的历史资料,我最喜欢的就是关于女皇武则天的历史了。

后来绕过了三圣塔,我们来到了碧绿的湖水面前,湖水是绿色的,犹如一块碧玉,河水里住着五彩缤纷的小鱼,它们一会儿吃大家给它们的食物,一会儿比赛游泳,一会儿做游戏,真有趣啊!

走过了小桥,我们一起来到了广阔的长廊,长廊里有着很多古老的艺术品,有石棺床,陨石和王铎的书法。

走进大厅,陈列着李商隐的诗歌作品。而且我还发现,原来他也是沁阳人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参观自然博物馆300字作文

全文共 30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下午,虽然下着大雨,但我、姐姐、妈妈还是和叶阿姨一家去浙江自然博物馆参观

一楼大厅,陈列着鲸鲨标本,它有12米长呢!体形庞大的灰鲸骨骼,年代久远,是1936年美国一个渔民捕捉的。

我们还看到了许多恐龙化石,有釜溪自贡龙、许氏禄丰龙、鹦鹉嘴龙、天府峨眉龙等。长脖子、长尾巴的马门溪龙可真长呀,从它的头开始,我跨着大步,走了26步,才走到尾巴的地方。

最好玩的是三楼。它有很多触摸屏,用手一指,就会出现很多图案和说明。它有许多模拟自然界的场景,比如五步蛇的产房、鼹鼠的地洞。它还有南极的企鹅、海豹,浙江的野生华南虎标本。

不知不觉过去了三个小时,该回家了。我还想来参观,再看看我喜欢的东西。

[参观自然博物馆300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参观秦兵马俑博物馆作文600字

全文共 593 字

+ 加入清单

法国前总理希拉克说:“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来到埃及;不看秦俑,就不算到过中国。”久仰了西安兵马俑的大名,寒假的一天,爸爸特地带我去西安见见兵马俑的真面目。

秦兵马俑坐落在离西安市区37公里的临潼县东部。第二天一早,我们就赶往临潼,很快,我们就到了兵马俑博物馆。我下车一看,售票处外早已挤满了人,我们好不容易拿到了票。

进了大门以后,我发现博物馆分为一就二、三个坑,其中以一号坑最大。我迫不及待地奔向一号坑,一进门,展现在我面前的就是规模宏大、排列整齐的兵马俑方阵。我心里不由惊叹:这么大,这么宏伟、精美绝伦的兵马俑方阵居然都是一个一个逐步用陶烧成的!太不可思议了!

这时,旁边的讲解员阿姨说:“一号坑长有230米,宽也有62米,深5米,相当于一个半小学操场这么大。一号坑由前锋、主体、侧翼、后卫四部分构成的。前锋由三排未穿甲衣的步兵组成,主体、侧翼由战车、骑兵组成。后卫则是几排骑兵。这些兵马俑宛如真人,表情也各不相同。”我又想:这些兵马俑再现了秦军的大小分配势力可怎么分辨官职大小呢?

正当我纳闷时,前面出现了一块牌子:低级军吏头梳扁髻,戴单板长冠;中级军吏俑身披甲衣,腰别背带;高级军吏俑—将军俑则戴双尾冠,穿双重长襦。“有了这些资料,我就可以辨别官职大小啦!”

走出博物馆,我不禁感叹:我们的祖先太伟大了!在这么早的年代就有如此高超的造俑技术,这么宏伟壮观的军队,真不愧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参观金沙博物馆作文800字

全文共 800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期间,一年一度的金沙太阳节又开始了。初八那天,我们全家去金沙博物馆参观游览。

由于早上起得太晚,我们到哪儿的时候已经中午了。我们先到金沙大庙会,准备随便吃些小吃当午饭。大庙会上人山人海、非常热闹,这里有各地的特色小吃,有诱人的新疆羊肉串,有闻着臭吃着香的长沙臭豆腐,有美味的香港鸡蛋仔,还有成都本地的军屯锅盔、酸辣粉、担担面,以及数不清的其他美食。吃完饭,我们走出美食街,就看到了一个舞台,上面正在表演节目,我们赶快来到台下,观看表演。

看完表演,我们到博物馆去参观玛雅文明展——这是今年太阳节的主题。一进入展厅,映入眼帘的是许许多多的陶器。这些陶器都非常复杂、精美,色彩鲜艳,真是美轮美奂。展出的文物不但有精致的陶器,还有各种神态各异的玛雅神雕像,比如太阳神、月亮神、玉米神……对了,玛雅人的主要食物就是玉米,中国的玉米也源自玛雅文明所在的南美洲。你知道吗?玛雅人创造了太阳历,而且还预言2012年是世界末日。可是,现在已经2019年了,世界还好着呢。玛雅文明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古文明,它的神秘消失是一个未解之谜。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许多文明都是昙花一现,唯有中华文明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直到现在依然生机勃勃。

当我们参观完玛雅文明展,天已经黑了,太阳节的彩灯都亮了起来,我们向灯展走去。在灯展的入口,我们一抬头就看见一个又高又大的玉米神灯,他头上戴着一个插有六根彩色羽毛的帽子,两手各拿着一个金黄的玉米棒子,好像是在欢迎大家来玛雅做客。在玉米神灯的后面,是一大片一大片造型逼真的玉米灯。继续往前,很多打扮的古朴典雅的玛雅神造型的灯站立者道路两旁。而在灯展的一角,还有美不胜收的蒲公英灯和桃花灯,以及其他栩栩如生的彩灯。灯展里的灯太多了,太美了,看得我眼花缭乱。

闭园的时间到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金沙博物馆。金沙太阳节既有美味的小吃、热闹的庙会,还有珍贵的文化展览和漂亮的灯展,真是丰富多彩,值得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参观博物馆作文800字

全文共 89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风和日丽的上午,我们四(6)班家委会的爸爸妈妈们和克拉玛依市矿史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组织我们全班同学参观了克拉玛依市博物馆。

进馆后,一位专业的讲解员阿姨在一进门的大厅内对克拉玛依市博物馆向我们做了个简单的介绍:克拉玛依市博物馆又叫矿史陈列馆,位于城区准噶尔路22号,西临黑油山公园,它兴建于1982年,馆内有两个厅,它们是序言厅和英模厅。共有四个馆,分别展示的是我们油城的发展历史,有表现五十年代的“艰苦创业馆”,有表现六十年代“迎难而上馆”,有展示七十年代“夺油会战馆”和八十年代“改革腾飞馆”。整个博物馆一共展出了历史照片300多幅,实物130多件。

阿姨带我们一一参观了四个馆,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我们这座城市的发展。最令我震撼的是反映五十年代的“艰苦创业馆”。这里收藏了的一套早期石油工人所用的钻井工具和许多已经历经多年的衣物用品,还有一些和外地亲人联系的发黄的书信。听了阿姨的描述,我仿佛看到了从五湖四海来的石油工人,当他们发现了黑油山的“黄金”,他们兴奋不已。无论春夏还是秋冬,他们不惧严寒酷暑,奋战在戈壁沙漠中,用“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豪情,终于在1955年10月29日打出的一号油井喷出了黑色的“黄金”!自此,克拉玛依这个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大油田诞生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的家乡成了闻名世界的石油之城。这是我的爷爷奶奶,还有爸爸妈妈几代石油人的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奋斗,才换来了克拉玛依“沙漠美人”、“塞上江南”的称号。

在众多资料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夺油会战馆”里一组克拉玛依引水工程的历史图片,让我从中了解到是水给克拉玛依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克拉玛依河是我们城市的母亲河。尤其是九龙潭景区,它由高约8米的人工瀑布、瀑布下的巨潭和周围大面积的绿化林带、草坪组成,这里的奇特景观使它获得了国家4A级景区的美称,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众多游客。

通过这次参观,不仅让我了解到了克拉玛依的发展历史,感受到了石油工人可歌可泣的奋斗精神,更教育了我要学习老一辈石油人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今后的生活中一定要做到节约使用能源和水资源,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参观博物馆500字作文模板

全文共 520 字

+ 加入清单

“哇塞!”

“居然捐了那么多!”

从南通慈善博物馆里传来阵阵感叹声。咦,这是谁呀?哦,原来是我和爸爸妈妈正在参观呐!我带你去看看吧。

我们刚走进大门,就立刻瞧见了石块上那八个醒目的铁制大字—“祈通古今,以宏慈善”。刚经过旋转门,就望见地上满是“善”字的各种写法,再向前走几步就来到“仿古街”。

“仿古街”中全是惟妙惟肖的真人蜡像。我好奇地向其中一间屋子里张望,脑袋刚伸进去一半就被吓得要死,差点儿没摔倒。也难怪,里面的蜡像栩栩如生,连手背上的青筋都看得出来。这是一位年迈的老医生在给年轻的小伙子看病,老者捋着胡子神态安详,而一旁的小伙子却跟他有强烈的反差,看上去心急火燎的,好像有啥急事。

慈善博物馆里不仅有许多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许多老百姓感人的事迹。这些把一生赚的钱都捐给慈善事业的老百姓们不计其数,而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三轮车老人白方礼爷爷,一蹬就是18年,他不吃肉、不吃鱼、不吃虾,都是为了孩子们能吃好穿暖。看到这儿,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往外流,而我并不想克制它们,哪怕别人向我投来异样的目光。

九十分钟的参观流程很快就过去了,我坐在车上,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让我们从自己做起,节省一口饭,日积月累,就能节省一袋大米,让贫困地区的人们吃得饱一些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参观鲁迅博物馆

全文共 67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爸爸带我参观了位于阜成门内北街的鲁迅博物馆,关于鲁迅,我可是很小的时候就听说了,知道他是很久以前的人,是谁都知道的名人,但是跟很多歌星明星不一样,鲁迅好像永远是名人,爷爷说他小时候就知道鲁迅,现在我这么小也知道他,我和爷爷都熟悉的名人还真不是很多。

要说我熟悉鲁迅,好像也不是,知道他的文章很有名,看过几篇,似乎不是很懂,不光内容不懂,连句子好像也和现在的不一样,要是我这么写句子,老师肯定会判为病句,学过日文的爸爸说,那是因为鲁迅去过日本,好多文字受日文的影响。那他到底为什么那么大名鼎鼎,而且经久不衰呢,带着这些疑问,我走进了鲁迅博物馆。

博物馆里有很多的资料、照片、手稿,都是介绍鲁迅写的文章和参加过的活动,内容我虽然看不懂,但是我可以看出来,鲁迅当年的文章很受欢迎(要是放在现在开一个博客,肯定会招来很多粉丝关注),好多人请他去讲学、演讲,他去世时好多人自发地给他送葬,可见其地位不是一般的高。

至于他的文章为什么那么给力,除了犀利的文笔,更主要是其敏锐的洞察和深邃的内容,通过参观博物馆,我似乎发现鲁迅做到这一点的其中一个秘密,那就是他去过好多地方!博物馆里详细介绍了鲁迅生活过的地方,绍兴、南京、仙台、北京、上海、广州、厦门……鲁迅在很多地方留下了足迹,而且不是短暂旅游,都是在当地学习、生活、讲学、结交当地名流,见的人和事多了,自然思想就活跃,写的文章就吸引人,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这个道理。

我今后也要尽量多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体验各地风土人情,结交各类人士,有机会还可以到国外去看看,这样我也就会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写出让人叫绝的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参观山西博物馆

全文共 420 字

+ 加入清单

七月十日,我、妈妈、刘新颜和官阿姨到博物馆去玩。

到了那里,我和刘新颜便迫不及待的参观起博物馆来。博物馆有植物厅、动物厅、地质厅、中国古代文化厅等,还有科学画廊、书画廊和辉煌成就展览。

就说中国古代文化厅吧,那里有许多象征中国古代文化的遗产:有原始人用的石斧;有古代人用的青铜剑;还有出土的古人陪葬品等。有一个站着的猪头俑特别奇怪,身子和人一样,穿着古代的衣服,头却和猪差不多,长着长长的嘴巴,两只大大的猪耳朵耷着,有趣极了!可惜展品介绍里我们有很多字不认识,无法读出“它”的名字。于是,我把妈妈叫上来用手机查,有一个字是“钺”,我猜它读“yue”,刘新颜没猜出来,我妈妈用手机一查,果然读“yue”,我高兴地大叫:“我猜对了!”真没想到,在这里参观,我除了增添了不少科学知识以外,还认识了很多汉字,实在太开心了!

不知不觉,我们在博物馆里已经参观了两个小时,直到坐上了回家的车,我还沉浸在刚才参观时的情景里。难忘的峨眉山博物馆,我一定会再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参观恐龙博物馆作文600字

全文共 64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爸爸在看报纸,发现报纸左下角有个报道,介绍一亿年前灭绝的恐龙。爸爸提议带我们去参观恐龙博物馆。我、妹妹和妈妈异口同声说:“好!”

吃过早饭,我们就出发了。半小时车程,我们来到了河源市恐龙博物馆。买票的窗口,来参观的队伍像一条长龙。

终天,我们买好票,随着人群进入大厅。迎面陈放着两具恐龙。一只是凶狠的霸王龙,张开大嘴,露出两排锋利的牙齿。另一只是腕龙,一张可爱的脸颊和水灵灵眼睛。眼前宛如见到了远古时代的恐龙,活灵活现的,我真想踮起脚尖触摸一下恐龙的身子,壮着胆子逗逗它,看看它动起来的样子。正想着这一切,爸爸扯着我的衣襟,才把我从梦境拉了回来。

跟着人群,通过大厅,我们来到恐龙陈列室,哇噻,这里才是恐龙的天地。恐龙的骨架可真多呀,名目繁多的图文介绍让我们目不暇接。眼前那大大小小,圆溜溜的恐龙蛋更是数不胜数,密密咂咂、层层叠叠,真有成千上万呢!

我们看得目瞪口呆,哪来的这么多恐龙蛋?爸爸告诉我,河源是恐龙的家乡,在远古时代,这里是恐龙繁衍生息的土地……我正听得津津有味时,导游引领着我们来到了地下陈列室。那里是以前矿工采恐龙蛋、恐龙化石的地方。从地里露出的石头上,还有恐龙的化石呢!

最后,我我们去了恐龙图片展。墙上贴着的全是恐龙照片,形态各异,有憨态可掬的、有你追我赶的,有飞腾跳跃的……看着这些图片,我感觉自己已穿越时空,来到了一亿年前的恐龙王国一样呢!

闭馆的时间到了,我不得不依依不舍随着人群,离开了恐龙博物馆。我想,回去好好了解一些恐龙的知识,下回再去看个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参观中国陶瓷博物馆

全文共 380 字

+ 加入清单

周*娜

我们今天去了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

我们已经博物馆就看见了一些有趣的东西。上了二楼,经过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中国江西景德镇为什么被外国人称为“瓷都”。当中的陶瓷就是陶器与瓷器的总称。我最喜欢的一种陶瓷是琉璃瓦,因为它在明清时代可以用来铺地防水。

我们还去体验了自己用机器做陶瓷,首先,用双手大拇指小的后肌和小拇指上的后肌向上推,然后用大拇指将中心弄凹下去,重复几次,再把自己想要的形状捏出来,最后用铁丝刮下来,晾干后就可以加工了。我感到非常奇怪,为什么铁丝可以把陶瓷切下而不会再被粘上呢?那不是有水分吗?老师说那是被隔开的。后来我才明白,泥外湿内干,刮的时候当然不会粘上啊!真厉害呀!

帽子的朴素让我们感到过时,但是却是以前古代人民对生活的追求,对设计的探索。我们也要了解陶瓷的历史和发展。

我们应该去领会传统,不要在社会发展急速的时候,丢失了自我,忘掉了传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