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与孔子有关的历史典故四则通用4篇 作文(经典20篇)

历史成语代表了一个历史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接下来小编搜集了与孔子有关的历史典故四则通用4篇 作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浏览

509

作文

1000

关于余裁缝巧制慈禧衣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886 字

+ 加入清单

裁缝巧制慈禧衣的历史典故是怎样的呢?大家是否有听过呢?下面小编简单为大家介绍下!

清朝年间,慈禧太后执掌政权,垂帘听政。她穷奢极欲,挥霍无度,却不关心民间疾苦。

在她七十大寿之际,竟不惜工本,命全国各地高级裁缝进京为她精制一件万寿锦衣。

很快,几百个有名的裁缝会师京都。根据祖传规矩,一齐奏请慈禧:要量体后再裁料制衣。不料慈禧听后大发雌威,拍桌吼道:“反了!反了!小小百姓,竟敢要量我龙体,这……这……这还了得!统统与我绑出去斩首示众!”话一出口,立时就把这批高级裁缝全部斩尽杀绝,又征调一批裁缝进宫制衣。

后来的裁缝匠再也不敢提量体之事,大家瞎猜瞎想瞎剪瞎裁。制出来的锦衣一件也不合慈禧的心意。这样,人杀了一批又一批,可谁也没法把万寿衣缝制出来。

转眼,寿期临近,慈禧斥责手下宫娥太监:“如再不赶快找到裁缝,制出我如意的锦衣来,定将你们一同问斩!”这消息传到镇海,大小裁缝匠吓得目瞪口呆,有的竟偷偷改了行。

有位姓余的裁缝听后十分气愤,一定要为同行解除这杀身之祸,就毛遂自荐,只身冒死进京制衣。宫娥太监们大喜过望,以为来了救星,照例捧出大匹大匹的锦缎绸料给他动手赶制。

谁知一连三日,余裁缝只是吃饭睡觉,不裁不剪。急得宫娥太监们连连催促:“裁缝师傅啊,你再不动手,耽误了太后寿期,可要杀头的呀!”

余裁缝听后呵呵大笑说:“我死不足惜,只恐太后锦衣制不出来,连你们也逃脱不了这杀身之祸啊!”

“是呀!这可如何是好呀?”宫娥太监们吓得脸色青白,连连叩头向他讨取计策。

余裁缝不慌不忙在他们的耳边如此这般地吩咐了一遍,官娥太监实在无可奈何,只得点头应允。

第二天,慈禧在万寿宫垂帘听政,在众多的随从中,余裁缝早已乔装改扮成一个太监,站在珠帘外远远地观察着她的身影。

一片参见声中,宫娥太监们有意扶着太后起立并徐徐转体三次,余裁缝看清慈禧身影微呈弧形,恍然大悟:“喔,原来如此!”当天就迅速开剪,制出一件后襟长,前襟短的锦衣来。慈禧拿来一试,非常合体。赏了余裁缝许多银两。

原来,慈禧一见洋人就点头哈腰,时间长了,变成一个驼背老太婆。怪不得其他裁缝做出来的衣服不合体呢。

[关于余裁缝巧制慈禧衣的历史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神农尝百草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605 字

+ 加入清单

上古时候,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粮食可以吃,哪些草药可以治病,谁也分不清。黎民百姓靠打猎过日子,天上的飞禽越打越少,地下的走兽越打越稀,人们就只好饿肚子。谁要生疮害病,无医无药,不死也要脱层皮啊!

老百姓的疾苦,神农氏瞧在眼里,疼在心头。怎样给百姓充饥?怎样为百姓治病?神农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神农尝百草

第四天,他带着一批臣民,从家乡随州历山出发,向西北大山走去。他们走哇,走哇,腿走肿了,脚起茧了,还是不停地走,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来到一个地方。只见高山一峰接一峰,峡谷一条连一条,山上长满奇花异草,大老远就闻到了香气。神农他们正往前走,突然从峡谷窜出来一群狼虫虎豹,把他们团团围住。神农马上让臣民们挥舞神鞭,向野兽们打去。打走一批,又拥上来一批,一直打了七天七夜,才把野兽都赶跑了。那些虎豹蟒蛇身上被神鞭抽出一条条一块块伤痕,后来变成了皮上的斑纹。

这时,臣民们说这里太险恶,劝神农回去。神农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他说着领头进了峡谷,来到一座茫茫大山脚下。

这山半截插在云彩里,四面是刀切崖,崖上挂着瀑布,长着青苔,溜光水滑,看来没有登天的梯子是上不走的。臣民们又劝他算了吧,还是趁早回去。神农摇摇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他站在一个小石山上,对着高山,上望望,下看看,左瞅瞅,右瞄瞄,打主意,想办法。后来,人们就把他站的这座小山峰叫“望农亭”。然后,他看见几只金丝猴,顺着高悬的古藤和横倒在崖腰的朽木,爬过来。神农灵机一动,有了!他当下把臣民们喊来,叫他们砍木杆,割藤条,靠着山崖搭成架子,一天搭上一层,从春天搭到夏天,从秋天搭到冬天,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飞雪结冰,从来不停工。整整搭了一年,搭了三百六十层,才搭到山顶。传说,后来人们盖楼房用的脚手架,就是学习神农的办法。

神农带着臣民,攀登木架,上了山顶了,嘿呀!山上真是花草的世界,红的、绿的、白的、黄的,各色各样,密密丛丛。神农喜欢极了,他叫臣民们防着狼虫虎豹,他亲自采摘花草,放到嘴里尝。为了在这里尝百草,为老百姓找吃的,找医药,神农就叫臣民在山上栽了几排冷杉,当做城墙防野兽,在墙内盖茅屋居住。后来,人们就把神农住的地方叫“木城”。

白天,他领着臣民到山上尝百草,晚上,他叫臣民生起篝火,他就着火光把它详细记载下来: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都写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尝,霎时天旋地转,一头栽倒。臣民们慌忙扶他坐起,他明白自己中了毒,可是已经不会说话了,只好用最后一点力气,指着面前一棵红亮亮的灵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臣民们慌忙把那红灵芝放到嘴里嚼嚼,喂到他嘴里。神农吃了灵芝草,毒气解了,头不昏了,会说话了。从此,人们都说灵芝草能起死回生。臣民们担心他这样尝草,太危险了,都劝他还是下山回去。他又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说罢,他又接着尝百草。

他尝完一山花草,又到另一山去尝,还是用木杆搭架的办法,攀登上去。一直尝了七七四十九天,踏遍了这里的山山岭岭。他尝出了麦、稻、谷子、高粱能充饥,就叫臣民把种子带回去,让黎民百姓种植,这就是后来的五谷。他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写成《神农本草》,叫臣民带回去,为天下百姓治病。

神农尝完百草,为黎民百姓找到了充饥的五谷,医病的草药,来到回生寨,准备下山回去。他放眼一望,遍山搭的木架不见了。原来,那些搭架的木杆,落地生根,淋雨吐芽,年深月久,竟然长成了一片茫茫林海。神农正在为难,突然天空飞来一群白鹤,把他和护身的几位臣民,接上天廷去了。从此,回生寨一年四季,香气弥漫。

为了纪念神农尝百草、造福人间的功绩,老百姓就把这一片茫茫林海,取名为“神农架”。把神农升天的回生寨,改名为“留香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历史典故:苦肉计

全文共 777 字

+ 加入清单

【拼音】kǔ ròu jì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吴王阖闾杀了吴王僚,夺得王位。他十分惧怕吴王僚的儿子庆忌为父报仇。庆忌正在卫国扩大势力,准备攻打齐国,夺取王位。

阖闾整日提心吊胆,要大臣伍子胥替他设法除掉庆忌。伍于胥向阖闾推荐了一个智勇双全的勇士,名叫要离。阖闾见要离矮小瘦弱,说道:“庆忌人高马大,勇力过人,如何杀得了他?”要离说:“刺杀庆忌,要靠智不靠力。只要能接近他,事情就好办。”阖闾说:“庆忌对吴国防范最严,怎么能够接近他呢?”要离说:“只要大王砍断我的右臂,杀掉我的妻子,我就能取信于庆忌。”阖闾不肯答应。要离说:“为国亡家,为主残身,我心甘情愿。”

吴都忽然流言四起:阖闾弑君篡位,是无道昏君。吴王下今追查,原来流言是要离散布的。阖闾下令捉了要离和他的妻子,要离当面大骂昏王。阖闾假借追查同谋,未杀要离而只是斩断了他的右臂,把他夫妻二人关进监狱。

几天后,伍子胥让狱卒放松看管,让要离乘机逃出。阖闾听说要离逃跑,就杀了他的妻子。这件事不断传遍吴国,邻近的国家也都知道了。要离逃到卫国,求见庆忌,要求庆忌为他报断臂杀妻之仇,庆忌接纳了他。

要离果然接近了庆忌,他劝说庆忌伐吴。要离成了庆忌的贴身亲信。庆忌乘船向吴国进发,要离乘庆忌没有防备,从背后用矛尽力刺去,刺穿了胸膛。庆忌的卫士要捉拿要离。庆忌说:“敢杀我的也是个勇士,放他走吧!”庆忌因失血过多而死。要离完成了刺杀庆忌的任务,家毁身残,也自刎而死。

典故】亏杀那苦肉计黄盖添粮草。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

【释义】故意伤害自己的肉体以骗取敌方信任的计策。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欺骗对方

【结构】偏正式

【同韵词】令人满意、掀天动地、香火兄弟、傲然挺立、蝇名蜗利、各如其意、有气无力、偷声细气、层崖峭壁、丰筋多力、......

【年代】古代

【谜语】周瑜打黄盖

【邂逅语】王佐断臂

[历史典故:苦肉计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美男子潘安审猪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84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古代第一美男、晋朝大文学家潘安在怀县(今武陟县)当了一年县令之后,老百姓来县衙告状的几乎绝迹,三班衙役纷纷向潘安称贺,歌功颂德之声不绝于耳。潘安却冷静地说:"老百姓的祖传信条是屈死不告状,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走这条路。无人来告状,冤屈仍然在,表明我官当得不好,没有什么可庆贺的。从即日起,三班衙役下乡巡访,就地办案,重大冤情禀告本官裁决,功绩卓著者提拔重赏。"

有一天,潘安化装成一位游方郎中,腰藏弹弓防身,手摇铃铛吆喝,走村串户,访察民情。潘安来到了宁郭驿,经过多方询问,得知村里有一个恶霸,名叫程虎,他倚权仗势,为富不仁,欺压村民,横行霸道,村中百姓对他恨之入骨,只敢在背地暗暗咒骂他。潘安决计要为民除去这个祸害。

潘安正在村西十字路口旁边的茶馆里喝茶歇息,突然发现一辆马车从北向南急急而来,一头母猪(muzhu)从东向西姗姗而去,马车躲闪不及,轧断了猪腿,大母猪(muzhu)顿时躺在地上,拼命嚎叫。赶车人吓得脸色煞白,慌忙刹住了马车,低声下气打听谁是猪的主人。四十岁开外、凶神恶煞的程虎闻讯赶来,二话不说,一手揪住赶车人的胸口,一手"啪啪"打了赶车人两个耳光,恶狠狠地破口大骂:"你把眼睛长到屁股沟了,没看见您娘在你脸前走吗?"赶车人一边擦着嘴角的鲜血,一边陪着笑脸表示情愿多加赔偿。程虎望着马车上满载的八斗缸和石二缸,嘿嘿冷笑说:"俺家这头母猪吃食泼,窝头壮,两年能下五窝小猪娃,每窝都是十八头,它是俺家的聚宝盆、摇钱树,发家致富全靠着它哩。你这车和马,满车缸,全扣下也抵补不了我的损失,还得脱下你的大皮袄。"这个三十多岁的赶车人哭了脸,苦苦哀求程虎高抬贵手。程虎狠狠踢了赶车人几脚,高声喝道:"这是我的一亩三分地,我的话就是王法,你敢不听就捏死你!"围观的人越聚越多,无人敢上前参言。潘安挤到程虎跟前,为赶车人讲情道:"轧伤母猪,非人故意所为,得饶人处且饶人。按公平市价,照价赔偿与你也就是了。"程虎骂潘安道:"谁的裤裆破了,把你漏出来了,哪有你的说话权!"此时正好有四名衙役闻讯赶到,同声高喊:"县太爷在此,休得无礼!"程虎被吓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潘安在衙役们的护卫下,脱掉化装,扯掉胡须,洗净脸面,戴上官帽,换了官袍,一位光彩照人的美男县令就展现在了老百姓的面前。周围的女人们一听到美县令潘安在此,争相从四面八方涌来以求一睹潘安真颜。衙役们借来了桌椅,就地摆起了公民间故事堂。潘安传令"地方"来见,没想到"地方"竟是程虎。潘安只好按照官场规矩,让程虎在旁落座,协同办案。程虎连称得罪得罪。潘安却说:"不知者不罪,我这县官还得依靠你这村官办案哩。"

潘安在临时公堂上宣布:"这场车祸的当事者是赶车人和老母猪双方,理应先审赶车人,再审老母猪,不偏不倚,当众公断。"潘安喝问赶车人道:"你放着三丈六尺宽的阳关大道不走,为什么把马车赶到人家的猪圈里轧伤了老母猪?"赶车人连喊冤枉,说明案发现场就在十字路口,车马至今原地未动。潘安判道:"十字路口不是猪圈,是用来行车走人的,不是用来养猪的,马车行走路线正确,赶车人无有过错,你赶车走吧。"赶车人如逢大赦,磕头致谢,赶着马车如飞而去。

潘安接着开始审猪。他让衙役们将母猪抬到"公案"之前,猛拍桌子喝道:"呔,大胆母猪!人有人路,车有车道,猪有猪圈,各守规矩。你不在猪圈里老实呆着,跑到十字路口有何公干?"老母猪只是哼哼,当然说不出话来。潘安教训道:"众所周知,娶得起媳妇管得起饭,养得起猪打得起圈。猪不在家里养,十字路口倒成了养猪场,像你这样猪仗犬势,横行霸道,叫人如何能过安定日子?"潘安以审猪为名,对程虎一番痛骂,骂得程虎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走又不敢走,坐又坐不住,抓耳挠腮,不得安生。潘安下位来用脚踢了踢母猪问道:"你可知罪?"老母猪只是哼哼。潘安道:"既无异议,且听夲官宣判。原想可怜于你,法外施恩;但公理安在,王法无情,判处立即斩决,以儆效尤,肉食分赠村中孤寡老人。"程虎吓出了一身冷汗,刚想悄悄溜走,被潘安喝个正着。潘安微笑道:"你我同为大小官员,当为百姓表率。母猪被斩,你也有治家不严之罪,理应重罚;若不治你,恐被百姓骂我官官相护。念你认罪服法,夲官从轻处理,罚你白银百两交付村里学堂助学,免去地方之职,再领取五十大板,以长终身记性。"

程虎被五十大板打得皮开肉绽,鲜血淋漓,瘫在地上,不能动弹。周围群众人山人海,欢呼之声震耳欲聋,人人都夸潘安审猪审得真好,不光教育了养猪家户,而且为老百姓除掉了一个人人痛恨的大祸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家徒四壁历史典故

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

典源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卓) 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索隐:“家空无资储,但有四壁而已。”

释义用法司马相如 (字长卿) 与卓文君一同奔回成都,他家中空荡荡的,四面只有墙壁。后用此典形容家中贫穷,一无所有。多指寒士生涯。

用典形式

【四壁】 宋·杨万里:“他家都有侬家无,却有四壁环相如。”宋·刘辰翁:“相如倦游去,掩四壁凄其春暮。”金·元好问:“四壁旧闻悬磬宅,一囊今有卖书钱。”

【立壁】 宋·陈师道:“我无置锥君立壁,春黍作糜甘胜蜜。”

【壁立】 晋·左思:“长卿还成都,壁立何寥廓。”宋·范成大:“犬子地寒徒壁立,元龙身懒谩楼高。”

【马卿壁】 清·黄景仁:“杜陵茅,马卿壁,我更无家可归得。”

【无四壁】 宋·范成大:“苍茫一身无四壁,八方上下惟孤篷。”

【四立壁】 宋·黄庭坚:“参军但有四立壁,初无临江千木奴。”宋·范成大:“君家十年四立壁,震风凌雨啼妻孥。”

【四壁立】 宋·陈师道:“小家厚敛四壁立,拆东补西裳作带。”

【四壁穷】 宋·陆游:“兀兀终年醉,空空四壁穷。”

【四壁空】 宋·陆游:“无地容锥四壁空,浩然亦未怆途穷。”

【家四壁】 宋·苏轼:“不愁家四壁,自有锦千堆。”

【家徒壁】 宋·陈与义:“相如未免家徒壁,季子行看嫂下机。”

【长卿四壁】 清·赵执信:“长卿四壁羞文君,千金万里来长门。”

【四壁一身】 宋·陈与义:“四壁一身长客梦,百忧双鬓更春风。”

【四壁相如】 清·黄景仁:“一生伯道伤无嗣,四壁相如尚有妻。”

【君家四壁】 宋·苏轼:“君家四壁如相如,卷藏天禄吞石渠。”

【相如四壁】 金·元好问:“相如四壁消何物,直要文君典鹔鸘。”

【家无四壁】 唐·张偁:“一掷千金浑是胆,家无四壁不知贫。”

家徒四壁】 宋·黄庭坚:“家徒四壁书侵坐,马耸三山叶拥门。”清·徐夔:“入门家徒四壁立,短衣往往不掩踝。”

【一穷无四壁】 宋·陈师道:“一穷无四壁,百代有千诗。”

【司马归无屋】 宋·汪元量:“司马归无屋,冯驩出有车。”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尧王嫁女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854 字

+ 加入清单

尧王经过多次考验,觉得舜是个可靠的人,就将国君禅让给他,又决定将两个女儿嫁舜为妻。这就是我国历史上传为佳话的“尧之二女,舜之二妃”。

娥皇和女英要同时嫁给了舜,姐妹二人心里都很高兴。惟有尧妻心存一桩愁事,她总想让自己的亲生女儿女英为正夫人,让养女娥皇为偏房,尧王坚决反对

。尧王出了三道考题,以才定先,能者为师,智者为导。尧妻只好同意。

第一道考题:煮豆子。

尧王给两个女儿各十粒豆子,五斤柴火,先煮熟者胜。

姐姐娥皇长年做饭,很有经验。锅内只倒了少量水,杯水车薪,时间不大,一会儿就煮熟了,柴还有余。妹妹女英却相反,盛了一满锅水,水多柴少,柴火烧尽,水还未热,当然豆子更谈不上熟了。尧妻心里真不好受,嘴里却无法说。

第二道考题:纳鞋底。

尧王笑着让老伴取来一双鞋底和两把绳子,分给两个女儿,每人一只鞋底和一把绳子,谁先纳成,谁就为胜。姐姐娥皇常纳鞋底,又熟练又有窍门;她把长绳子剪成短节,纳完一根再纳一根,不到半天工夫,一只鞋底就纳成了,还纳得平平展展,又好看又耐实。女英用长长的一根绳子纳,很费劲,绳子不时打结,半天连半只都没纳好,还是歪歪扭扭,针脚也稀,又不平展。尧王不言语,尧妻心里非常生气,暗暗盘算,准备对策。

临出嫁动身之前,尧王又出了第三道考题:比谁快。先到历山坡舜帝的住地者为胜。

这时尧妻说话了:“娥皇是姐姐,理应坐马车,三马一车更排场。女英是妹妹,理应骑走骡,单人骑骡更一般。”尧王明知有偏,想据理力争,可是出嫁的时辰已到,来不及了。只得如此,让她们去吧。

妹妹女英骑走骡,抄小路飞快跑,姐姐娥皇坐马车慢慢前进。事有凑巧,女英走到半路,走骡突然下驹了。气得女英骂道:“该死的骡子,偏在这时候下驹,真误我的大事,以后别下驹了。”所以,骡子从此再不下驹。骡子下驹的地方,也因此得名为“落驹村”。

这时,娥皇的马车也赶到了。娥皇见妹妹急成这模样,知道出事了,立即下车把女英拉上马车,一同奔向历山坡。

舜帝和娥皇女英成亲后,对两个妻子百般疼爱,没有偏正之分。姐妹两人也齐心协力辅佐舜帝治理天下,做了许多有利于人民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孝女缇萦救父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368 字

+ 加入清单

汉朝时期,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出身低微,在汉高祖在世的时候是个不得宠的妃子。她怕住在宫里受吕后的陷害,就请求跟着儿子住在代郡。住在代郡不像在皇宫里那么阔气,因此,娘儿俩受了不少苦。

那时有一道这样的刑罚:一人犯法、全家连坐。(连坐,是指中国古代因他人犯罪而使与犯罪者有一定关系的人连带受刑的制度。)也就是一个人犯了法,他的父母妻儿也一起被逮捕治罪呢。

公元前167年,有个小姑娘名叫淳于缇萦(淳于是姓,缇萦音[tí yíng])。她的父亲淳于意,本来是个读书人,淳于意年轻时爱好医术,拜名医公乘阳庆为师,学习医术。淳于意得到公乘阳庆的真传,医术非常精湛。因为喜欢医学,经常给人治病,出了名。后来他做了太仓令,但他不愿意跟做官的来往,也不会拍上司的马屁。没有多久,辞了职,当起医生来了。

有一次,有个大商人的妻子生了病,请淳于意医治。那病人吃了药,病没见好转,过了几天死了。大商人仗势向官府告了淳于意一状,说他是错治了病。当地的官吏判他“肉刑”(当时的肉刑有脸上刺字,割去鼻子,砍去左足或右足等),要把他押解到长安去受刑。

淳于意没有儿子,只有五个女儿,他被押解到长安去离开家的时候,五个女儿看着披枷戴锁的父亲哭哭啼啼,淳于意无端蒙冤,心中已十分窝囊,看到五个女儿只会哭。望着女儿们叹气,说:“唉,可惜我没有男孩,遇到急难,一个有用的也没有。”

几个女儿都低着头伤心得直哭,只有最小的女儿缇萦又是悲伤,又是气愤。她想:“为什么女儿偏没有用呢?”

她提出要陪父亲一起上长安去,家里人再三劝阻她也没有用。

缇萦到了长安,托人写了一封奏章,到宫门口递给守门的人。

汉文帝接到奏章,知道上书的是个小姑娘,倒很重视。那奏章上写着:

“我叫缇萦,是太仓令淳于意的小女儿。我父亲是朝廷的官吏,齐国人民称赞他廉洁奉公,现被判刑。我痛心的是人死不能复生,受刑致残也不能复原,即使想改过自新也不能如愿。我情愿自己在官府作奴婢来替父赎罪,使父亲有改过自新的机会。

汉文帝看了信,很怜悯和同情缇萦的孝心,五月,下诏书说:“《诗经》说‘开明宽厚的君主,是爱护百姓的父母。’现在人们有了过错,还没有加以教育就处以刑罚,有的人想改变行为向善,也无路可走了,朕很怜惜!肉刑的残酷,以至于切断人的肢体,摧残人的皮肉,使人终生无法生育,这是多么残酷和不合道德!难道这符合为民父母的本意吗!应该废除肉刑,用别的惩罚去代替它;此外,应规定犯罪的人各依据罪名的轻重,只要不从服刑的地方潜逃,服刑到一定年数,就可以释放他。制定出有关的法令!”

大臣们一商议,拟定一个办法,把肉刑改用打板子。原来判砍去脚的,改为打五百板子;原来判割鼻子的改为打三百板子。汉文帝就正式下令废除肉刑。这样,缇萦就救了她的父亲。

缇萦不仅救了父亲,还因此废除了肉刑。替天下人做了一件好事,百姓更加自觉地遵纪守法,刑事案件逐年减少。据说,当时全国一年里的刑案不过四百件。当时人纷纷称赞缇萦的胆识与勇气,东汉著名的史学家班固还专门写了一首长诗称赞她,其中有两句说:“百男何馈馈,不如一缇萦。”意思是说一个缇萦远远胜过一百个平庸的男子,批评长期流行的重男轻女的偏见。

(汉文帝废除肉刑虽是件好事。但也有不少弊病。有些犯人被打上五百或三百板,就给打死了,这样一来,反而加重了刑罚。后来到了他的儿子汉景帝手里,才又把打板子的刑罚减轻了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我喜欢的中国历史典故作文550字

全文共 549 字

+ 加入清单

凿壁偷光

中国有许多历史典故,据我了解的有:望梅止渴、完璧归赵等。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凿壁偷光。

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匡衡,他年幼时十分爱学习和读书。但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那时候的书很贵,有书的人都很珍惜那书,没有孩子愿意借给匡衡。邻居家是有钱人,也瞧不起匡衡,不愿给他一根蜡烛。匡衡为了有书看,就去给其他有钱人干农活,不求工钱,只求有书看,于是,每天休息时间,他都会得到一本书。可白天看书的时间太少了,在晚上看书是最佳时机。但又没有光亮,这使匡衡很苦恼。

有一次,他躺在床上,偶然看见,跟邻居家隔开的墙壁上有一眼非常小的窟窿,从邻居家那儿透来一道明亮的光。匡衡突然想出了一条妙计。他拿出书本,放到那一眼窟窿下,一个个字体看得清清楚楚。他想:如果窟窿再大一点的话,那不就看得更清楚了吗?

于是,他拿出一把锤子,想把窟窿凿大一点。谁知喧闹的捶打声和小石子儿的滚落声惊动了邻居。邻居以为匡衡是来偷东西的。就气愤地对他和他的父母说:“你们是怎么教孩子的,竟然让他偷东西!还有,你这孩子真是没有教养!”但当匡衡对邻居说出了他真正的目的时,邻居为匡衡勤学好读的精神所感动,并让他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在明亮宽敞的环境下看书,学习。匡衡长大后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勤奋使人进取,好学是通往知识的海洋。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华佗治病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830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我们都知道华佗艺术高明,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华佗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曹操在赤壁大败,回到许都,心里郁郁不乐。偏在这个时候,他最钟爱的小儿子仓舒得了重病,家里人到处请医抓药,都不见效。眼看孩子没有救了,曹操伤心地说:“要是华佗在,孩子不会死得那么早。”

曹操所说的华佗,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医学家,和曹操是同乡。华佗自小熟读经书,尤其精通医学。不管什么疑难杂症,到他手里,大都药到病除。当地官员和朝廷太尉听到华佗名声,征召他做官。华佗都推辞不去。

华佗诊病极其准确。一次,有两个官员闹头疼发热,先后找华佗看病。经华佗问明病情,给一个开了泻药,另一个开了发汗药。有人在旁边看华佗开药方,问他为什么病情相同,用药却不一样。华佗说:“这种病表面看来一样,其实不同。前一个病在内部,该服泻药;后一个只是受点外感,所以让他发发汗就好了。”这两人回去抓了药服了,果然病都好了。

还有个姓李的将军,请华佗给他妻子治病。华佗去了,一摸脉,说:“这是怀孕时候伤了身子,胎儿留在肚里了。”李将军说:“我妻子已经小产过,胎儿已经下来了。”华佗说:

“按照我的判断,胎儿还在病人肚子里。”

李将军不相信。华佗走了以后,过了一百多天,他妻子的病越来越重,只好再请华佗来治。

华佗说:“肯定有个坏死的胎儿在肚里。大概你妻子原是双胞胎,一个先小产下来了,一个留在肚里。”

华佗给病人服了汤药,又给她扎针,果然产了一个死胎,病人很快就恢复健康了。

华佗不但能治内科,还善于做开刀手术。他配制一种麻醉剂叫麻沸散。有个病人患肚痛病,痛得厉害,经过十多天,胡须眉毛全脱落下来。华佗一诊断,说:“这是脾脏溃烂了,得赶快开腹治疗。”华佗让病人服了麻沸散,打开腹腔,把坏死的脾脏切除,再缝好创口,敷上药膏。过了四五天,创口愈合,一个月康复了。

历史书记载的有关华佗治病的传说还有很多。据说,有个太守生病,请了许多医生诊治都没治好。华佗诊治以后,认为这种病只有让病人发怒,才能治好。他故意向病人索取很贵的诊费,却拖拖拉拉不认真给他开方抓药,过了几天,竟不告而别,还留下一封信骂太守得了病是自作自受。

太守果然大怒,立刻派人追捕华佗。太守的儿子知道华佗用意,暗暗叮嘱家人不要去抓华佗。太守听说抓不到华佗,更加怒气冲天,一气之下,呕出几口黑血。不想这一呕,病反而好了。

曹操一直患头风病。一遇到工作紧张,头风病发作,痛得受不了。他听说华佗的医术高明,就把华佗请来,华佗扎了几针,头痛就止了。曹操不肯放他,把他留下来做了随从医官,好随时给他治病。

华佗虽然乐于帮助人,热心给人们治病,但他却不愿一直呆在曹操身边,给一个人管药箱。有一次,他借口回家探亲,顺便去取点药,曹操没有怀疑,让华佗走了。

华佗回到家里,托人给曹操捎了一封信,说他妻子病得厉害,一时回不了许都。曹操一再催促,华佗还是拖着不去;

曹操又命令郡县官吏去催,也碰了软钉子。

这一来可惹恼了曹操。曹操派个使者到谯县去调查。并告诉使者,如果调查下来,华佗妻子确实有病,就送他四十斛(斛,音hú,古代以十斗为一斛)小豆,听任华佗推迟假期;要是华佗谎言搪塞,就把华佗抓来。

调查结果,华佗被抓走了。

曹操把华佗抓到许都,他认为华佗故意违抗他的命令,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下令把华佗处死。

谋士荀彧认为这个处刑太重了,劝曹操说:“华佗医术高明,他一死,牵涉到许多人的生命,希望丞相从宽发落。”

曹操本来也是个爱惜人才的人,自从他打败了袁绍后,有点骄傲起来;再说,他正在气头上,哪肯听荀彧的劝阻,气呼呼地说:“哼,我不怕天下就没有像他那样的医生。”说完,就派人把华佗杀了。

华佗被捕离开家乡的时候,随身还带着一部医书,这是他根据多少年来积累的经验写成的。他本来没想到得罪曹操竟招来杀身大祸。他觉得自己遭到罪没法挽回,可是让这部书湮没太可惜。临刑前一天,他把狱吏请来,对他说:“请您把这部书好好保存,将来可以靠它救病人。”

那狱吏胆小,怕接了华佗手里这部书,将来曹操追究起来,自己受到牵连,说什么也不肯保管。

华佗十分失望,他叹了口气,向狱吏要了火种,在监狱里把宝贵的医书一把火烧毁了。

打从华佗死后,曹操发头风病,就再没有找到合适的医生给他治疗。但是曹操并不肯承认自己做错了事,说:“华佗这小子是有心不肯根治我的病,即使我不杀他,也不见得会治好我的病。”直到他的小儿子仓舒死了,他才懊丧万分。

华佗死后,他的几个学生继承他的事业,继续为百姓治病。可惜记下华佗的经验的那部医书竟失传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唐伯虎与张灵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904 字

+ 加入清单

一部唐伯虎点秋香的电影,让我们大家都知道了唐伯虎,那么大家知道唐伯虎与张灵历史典故吗,一起来看看吧!

唐寅(yín),又叫唐伯虎,是明朝有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是个风流才子,有关他的故事,流传下来不少。唐伯虎性情豪放,爱喝酒。他年轻的时候,跟一个号称“狂生”叫张灵的小伙子十分要好。俩人是街坊,常凑到一块饮酒作乐。

有一次,唐伯虎和张灵穿得破破烂烂的,装成了两个要饭的叫花子,上山去玩。走到山脚下,看见几个秀才坐在亭子里,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唐伯虎冲张灵挤了挤眼,二人就凑了过去。唐伯虎对秀才们说:“诸位作诗,我们俩能不能也诌(zhōu,编造)上几句啊?”秀才们看他俩那份穷相儿,心里直好笑,打算拿他们开开心,就答应了。

唐伯虎拿笔在纸上写了个“一”字,张灵接着写了个“上”;唐伯虎又写了个“一”,张灵又写了个“上”;连在一起是“一上一上”。秀才们看了哈哈大笑,这叫哪门子诗呀?唐伯虎没理会,接着又写了三个字:“又一上”。然后拉起张灵就走。

秀才们赶紧把他俩拦住了,让他们接着把诗作完。唐伯虎说:“我们得喝足了酒,才能作好诗。”秀才们想看看他俩还出什么洋相,就给他们倒满了酒。俩人一饮而尽。张灵再写了个“一上”。秀才们笑得东倒西歪:“闹了半天这两位‘才子’敢情就会写‘一上’啊!”唐伯虎不管他们的哄笑,自个儿又喝了一大杯酒,然后提笔一气续成了一道七言绝句:

一上一上又一上,

一上上到高山上。

举头红日向云低,

万里江天都在望。

秀才们一看,吃了一惊,没想到这个叫花子还真不简单。再一回头,只见唐伯虎和张灵摇头晃脑,哈哈大笑地走了。

这一天,唐伯虎和张灵出去游玩,又喝了个大醉,张灵趁着酒意,说了个上联:

贾岛醉来非假倒。

贾岛是唐朝后期的诗人,那个有名的“推敲”故事,讲的就是贾岛。张灵在这儿用了谐音异字,拿了个古人的名字——贾岛,来说他俩当时醉得东倒西歪的模样(“非假倒”——要真倒!),还真挺恰当。唐伯虎听了,稍微一琢磨,马上对了一句:

刘伶饮尽不留零。

刘伶(líng)是西晋有名的文人,顶能喝酒了。唐伯虎也用了谐音异字,拿刘伶的名字,来形容他俩喝得滴酒不剩的样子(“不留零”——一滴不剩!),太合适了。

[唐伯虎与张灵的历史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韩湘子吹萧会龙女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076 字

+ 加入清单

韩湘子在八仙中是个风流俊俏的书生,他手中的神篇名为紫金萧,是用南海紫竹林里的一株神竹做的。据说,韩湘子这支神萧还是东海龙王的七公主送他的哩!

有一年,韩湘子漫游名山大川,到东海之滨,听说东海有龙女,善于音律,精于歌舞,很想会她一会。因此,他天天到海边去吹萧。这一日,三月初三,正是东海龙女出海春游的日子。夜里,龙女听见海边传来一阵悠扬悦耳的长萧声,听得惊呆了。

韩湘子的萧声扰乱了龙女的心,那声声妙曲把它的魂勾去了似的,便身不由己地向海边走来,化作一条银鳗来会吹萧郎。韩湘子一曲吹罢,大湖退去十里远。这时,他发觉滩头上有一条误了潮的搁浅银鳗,正泪光莹莹地抬头望着他。看她的神情似乎还陶醉在乐曲声中,韩湘子又好气又好笑说:鳗儿呵鳗儿,难道你也懂得其中的奥妙?你若是个知音,请把我的情意传到水晶龙宫去吧!

鳗儿听了,连连点头。

韩湘子十分惊异,出于好奇心,他又吹起了玉屏萧。想不到,银鳗深通人性,居然在明媚的月光下婆婆起舞,跳起神奇的舞蹈。舞姿之优美,神态之奇异,世上罕见。连闯荡江湖游遍名山的韩湘子也愣住了。

那银鳗在月光下不停地闪腰,盘舞,旋转速度越来越快,节奏越来越紧,突然银光一闪,鳗儿不见了,只见月影中站立着一个天仙般的龙女,柳叶眉,杏花脸,玉笋手,细柳腰,金纱披身,莲花镶裙。舒腰好似嫦娥舞,起步赛过燕掠水,把个韩湘子也弄糊涂了。

龙女边舞边唱:

寂寞龙宫呵闻萧声。使君一曲呵凤求凰,妾应伴舞呵到天明。

歌舞声中,月儿渐渐西坠,潮水慢慢回涨、天快亮了。忽然,一个浪头扑来,鳗儿、龙女都不见了。这样情景,一连发生了三个晚上。

这一天,韩湘子又来到海边吹萧。不知什么缘故,吹了大半天,龙女就是不出海来。难道玉屏萧失灵了?气得他把心爱的玉篇摔断,龙女还是没有土来。

韩湘子正沮丧地往回走,忽闻背后有人喊他。回头一看,却是个陌生的老渔婆。老渔婆朝韩湘子道个万福说:

相公,公主感谢你的美意,特地差我出来传话。实不相瞒,前几夜在月下歌舞的乃是东海龙王的七公主。因事情??露,被龙王关在深宫,不能前来相会。今天她叫我奉献南海普陀神竹一枝,以供相公制仙萧之用。望相公制成仙萧,谱写神曲,以拯救龙女脱离苦海!

说罢,老渔婆递上神竹一枝,便化成一阵清风不见了。

韩湘子将神竹制成紫金萧,从此断绝了在尘世??混的念头,进了深山古洞,日夜吹萧谱曲,果然练出了超凡绝俗的本领。

后来,八仙过海,韩湘子神萧收蛇妖,妙曲镇鳌鱼,大显仙家神通;而东海龙女呢?却为了偷送一枝神竹,被观音大士罚为侍女,永远不得脱身。

傅说,东海渔民至今还常常听到海上有深沈的萧声,那是韩湘子想念龙女,心中烦躁,在天上吹萧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小姐斗盗贼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302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次,万家财带着妻女来到别院,又请来了很多客人。席间,大伙儿有说有笑,开怀痛饮。万家财心里兴奋,多喝了几杯,结果喝得酩酊烂醉。

客人脱离后。他再也撑不住,由侍妾芳姐扶他到房里去休息。一倒上床,他便呼呼睡去。

芳姐奉养他睡好了,又指挥家丁收拾残席,把家里扫除洁净。

他们刚要睡下,突然冲进十多个盗贼。他们个个手持大刀杀气腾腾。

盗贼们把家丁全部绑缚起来,推到地上,为首的一个向家丁们喝问:“快说,金银财宝藏在哪里?”

家丁们吓坏了,满身哆嗦着,不敢吱声。

“要是不说,”那个头子咬着牙说,“本大王就要了你们的小命!”

他顺手拉过一个女仆“喀嚓”一刀砍倒在地。家丁们“氨的一声叫了起来,其中一个小声说道:“财物都由芳姐保管,小的们不知道。”

这时芳姐从藏身地方走了出来,喊道“我就是芳姐,要钱要财找我来吧!”

“好,只要你乖乖地把钱财交出来,本大王就放过你们。”

“大王定心,小女子哪敢骗你们。”芳姐面不改色地说:“不过,我家主人方才睡熟,你们万万不要惊动他。”

“这是为啥?”盗贼头子问。

“你们不是要钱财吗?钱财得手不就行了?再说,你们已经杀了一个人了。”

盗贼头子听了,歪着头想了想,说:“好,就听你的。不过,话要说回来,你要是骗了我们,我就立即把你们都杀了!”

盗贼们押着芳姐,芳姐点燃了一枝筵席桌上的大红蜡烛,领着盗贼进了西厢房。

芳姐一一指着柜子说:“这个柜子装的是金银器具,那个柜子装的是绫罗绸缎,另有个柜子装的是衣服锦被。”说完,她把钥匙交给盗贼头子。

盗贼头子打开柜子一看,一点儿都不假,满柜子都是好东西。

盗贼们一拥而上,一抢而空,匆忙逃走了。

盗贼们刚走,万家财就醒了。芳姐立即走进房里,把盗贼打劫的路过一五一十全都说给他听。

万家财一听,暴跳如雷怒叱道:“你这个贱人,我是白疼了你一常盗贼们来了,你竟然把他们带到西厢房,把值钱的东西拱手让人。”“老爷息怒,”芳姐说,“他们十多个大汉个个拿着刀,我们这些人拼得过吗?何况他们已经杀了一个家丁,要是不把东西给他们,不但单是贱妾,只怕连老爷、太太、令郎、小姐的人命都难保。”

万家财听她这么一说,肝火略消。

“再说,要是不给他们,他们也会翻箱倒柜,处处寻找。放在西厢房的东西,他们一定会找到。他们能杀人,莫非不会纵火?要是把他们弄恼了,纵火烧了屋子,损失就更大了。”

听到这里,万家财的肝火已经消去。

“他们抢东西时,贱妾做下了手脚。奴家以照明为名,趁他们不注意,在他们的衣服背后都滴上了红蜡烛油。他们到手今后,必然会到城内寻欢作乐,只要找到衣服背后有红烛油陈迹的就是盗贼!”

万家财听了大喜,恶作剧地向她施了一礼,说:“在下向芳姐儿赔个不是。”

芳姐立即让在一边,说:“哼,别骂人就行了,此刻又来灌什么迷魂汤!你还不去干正经事,让衙门派差人去找盗贼!”

于是,万家财星夜派家人骑马向城内报案,长安知府一听立马严密布署,第二天,让差人们乔装妆扮,凡是发现背上有红烛油迹的,当即抓起来。

差人们到市井上寻找,果真不久后就抓住了六、七个这样的人。

无须多审,这些人就供认了。差人们辗转追捕,十多个盗贼全部落网。抢去的东西也被追回,险些没有什么损失。

芳姐临危不惧、机警冷静地应对盗贼,实在是令人钦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玄奘和尚取经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2241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听说过玄奘和尚取经的故事,具体是怎样的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玄奘是长安大慈恩寺的和尚,原名叫陈袆(音huī),洛州缑氏人。十三岁那年,他出家做和尚,就认真研究佛学。后来他到处拜师学习,精通佛教经典,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三藏是佛教经典的总称)。他发现原来翻译过来的佛经错误很多,又听说天竺地方有很多的佛经,就决定到天竺去学习。

公元629年(一说627年)他从长安出发,到了凉州(今甘肃武威)。当时,朝廷禁止唐人出境,他在凉州被边境兵士发现,叫他回长安去。他逃过边防关卡,向西来到玉门关附近的瓜州(今甘肃安西)。

玄奘在瓜州,打听到玉门关外有五座堡垒,每座堡垒之间相隔一百里,中间没有水草,只有堡垒旁有水源,并且由兵士把守。这时候,凉州的官员已经发现他偷越边防,发出公文到瓜州通缉他。如果经过堡垒,一定会被兵士捉住。

玄奘正在束手无策的时候,碰到了当地一个胡族人,名叫石槃陀,愿意替他带路。玄奘喜出望外,变卖了衣服,换了两匹马,连夜跟石槃陀一起出发,好不容易混出了玉门关。他们在草丛里睡了一觉,准备继续西进。

哪儿想到石槃陀走了一程,就不想再走了,甚至想谋杀玄奘。玄奘发现他不怀好意,把他打发走了。

打那以后,玄奘单人匹马在关外的沙漠地带摸索前进。约摸走了八十多里,才到了第一堡边。他怕被守兵发现,白天躲在沙沟里,等天黑了才走近堡垒前的水源。他正想用皮袋盛水,忽然一支箭射来,几乎射中他的膝盖。玄奘知道躲不过,索性朝着堡垒喊道:“我是长安来的和尚,你们别射箭!”

堡中的人停止射箭,打开堡门,把玄奘带进堡垒。幸好守堡的校尉王祥也是信佛教的,问清楚玄奘的来历后,不但不为难他,还派人帮他盛水,还送了一些饼,亲自把他送到十几里外,指引他一条通向第四堡的小道。

第四堡的校尉是王祥的同族兄弟,听说玄奘是王祥那里来的,也很热情地接待他,并且告诉他,第五堡的守兵十分凶暴,叫他绕过第五堡,到野马泉去取水,再往西走,就是一片长八百里的大沙漠了。

玄奘离开第四堡,又走了一百多里,迷了路,没有找到野马泉。他正要拿起随带的水袋喝水,哪知一失手,一皮袋的水都泼翻在沙土上了。没有水,怎么越过沙漠呢。玄奘想折回第四堡去取水,走了十几里,忽然想起临走的时候,他曾经立下誓言,不达到目的地,决不后退一步。现在怎么能遇到困难就后退呢?想到这里,他拨转马头,继续朝西前进。

大沙漠里一片茫茫,上不见飞鸟,下不见走兽,有时一阵旋风,卷起满天沙土,像暴雨一样落下来。玄奘在沙漠里接连走了四夜五天,没有一点水喝,口渴得像火烧一样,终于支不住昏倒在沙漠上。到了第五天半夜,天边起了凉风,把玄奘吹得清醒过来。他站起来,牵着马又走了十几里,发现了一片草地和一个池塘。有了水草,人和马才摆脱绝境。又走了两天,终于走出大沙漠,经过伊吾(今新疆哈密),到了高昌(在今新疆吐鲁番东)。

高昌王麹文泰也是信佛的,听说玄奘是大唐来的高僧,十分敬重,请他讲经,还恳切要他在高昌留下来。玄奘坚持不肯。麹文泰没法挽留,就给玄奘准备好行装,派了二十五人,随带三十匹马护送;还写信给沿路二十四国的国王,请他们保护玄奘过境。

玄奘带领人马,越过雪山冰河,冲过暴风雪崩,经历了千辛万苦,到达碎叶城(在今苏联吉尔吉斯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受到西突厥可汗的接待。打那以后,一路顺利,通过西域各国进了天竺。

天竺是佛教的发源地,有很多佛教古迹。玄奘在天竺游历各地,朝拜圣迹,向高僧学经。有一次,他在乘船渡恒河的时候,碰到一群强盗。他们迷信妖神,每年秋天都要杀个人祭神。船中的强盗看中玄奘,要把他杀了祭神,玄奘再三向他们解释也没有用,只好闭着眼睛念起经来。说也凑巧,这时正好起了一阵狂风,河里浊浪汹涌,差一点打翻了船。强盗害怕起来,赶快跪下忏悔,把玄奘放了。

这件事很快传开了,当地的人都还认为玄奘真有什么佛法保护呢。

天竺摩揭陀国有一座古老的大寺院,叫做那烂陀寺。寺里有个戒贤法师,是天竺的大学者。玄奘来到那烂陀寺,跟着戒贤法师,学了五年,把那里的经全部学会了。

摩揭陀国的戒日王是个笃信佛教的国王,听到玄奘的名声,在他的国都曲女城(今印度北方邦境内卡瑙季)为玄奘开了一个隆重的讲学大会。天竺十八个国的国王和三千多高僧到了会。戒日王请玄奘在会上讲学,还让大家辩论。大会开了十八天,大家对玄奘的精采演讲十分佩服,没有一个人提出不同的意见。最后,戒日王派人举起玄奘的袈裟,宣布讲学成功。

戒日王接见玄奘的时候,说起他早就听说中国有个英武的秦王。玄奘告诉他,秦王就是现在的大唐皇帝。

玄奘的游历,不但在佛学上取得很大成功,而且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公元645年,他带了六百多部佛经,回到阔别十多年的长安。

玄奘和尚百折不挠的取经事迹,轰动了长安人民。正在洛阳的唐太宗,对玄奘的壮举十分赞赏,在洛阳行宫接见了玄奘。玄奘把他游历西域的经历向太宗作了详细的汇报。

在这以后,玄奘就定居下来,专心翻译从天竺带回来的佛经。他还和他的弟子一起,编写了一本《大唐西域记》。在这本书里,他把亲自到过的一百多个国家和听到过的二十八个国家的地理情况、风俗习惯记载下来,成为重要的历史和地理著作。

由于玄奘取经这件事本身带有传奇色彩,后来,在民间流传了许多关于唐僧取经的神话,说他取经路上,遇到许多妖魔精怪,这当然是虚构出来的。到了明朝,小说家吴承恩,根据民间传说作了艺术加工,写成优秀的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那里面的故事,跟真正的玄奘取经事迹已经离得很远了。

[玄奘和尚取经的历史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范雎的远交近攻计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652 字

+ 加入清单

蔺相如和廉颇同心协力保卫赵国,秦国还真的不敢去侵犯。可是秦国从楚国和魏国却得到了不少土地。那时候,秦国的实权操在秦国的太后和她的兄弟穰(音ráng)侯魏冉手里。公元前270年,穰侯要派兵去打齐国。

正在这时候,秦昭襄王接到一封信,落名叫张禄,说有要紧的事求见。

张禄原是魏国人,原名叫范雎(雎音jū,一作范雎,音suī)。本来是魏国大夫须贾(音gǔ)的门客。有一回,须贾带着范雎出使齐国。齐襄王听说范雎挺有才干,背地里打发人去见范雎,送给他一份厚礼,范雎坚决推辞了。

就为了这件事,须贾怀疑他私通齐国。回到魏国以后,向相国魏齐告发。魏齐将范雎严刑拷问,打得他几乎断了气,肋骨被打折,门牙也打掉了两颗。最后,魏齐叫人用破席把他裹起来,扔在厕所里。

天黑下来,范雎才从昏迷中醒过来,只见一个兵士守着他,范雎恳求他帮助。那个守兵偷偷地放走了他,却向魏齐回报,说范雎已经死了。

为了怕魏齐追捕,范雎更名换姓,自称张禄。

那时候,正好秦国有个使者到魏国去,范雎偷偷地去见使者。使者就把他带到秦国。

范雎到了秦国,给秦昭襄王上了道奏章,秦昭襄王约定日子,在离宫接见他。

到那天,范雎上离官去,在宫内的半道上,碰见秦昭襄王坐着车子来了。范雎故意装作不知道是秦王,也不躲避。

秦王的侍从大声吆喝:“大王来了。”

范雎冷淡地说:“什么,秦国还有大王吗?”

正在争吵的时候,秦昭襄王到了,只听见范雎还在那儿嘟嚷:“只听说秦国有太后、穰侯,哪儿有什么大王?”

这句话正说到秦王的心坎上。他急忙把范雎请到离宫,命令左右退出,单独接见范雎。

秦昭襄王说:“我诚恳地请先生指教。不管牵涉到谁,上至太后,下至朝廷百官,先生只管直说。”

范雎就议论开了。他说:“秦国土地广大,士卒勇猛,要统治诸侯,本来是很容易办到的事,可是十五年来没有什么成就。这不能不说相国(指穰侯)对秦国没有忠心办事,大王也有失策的地方。”

秦昭襄王说:“你说我失策在什么地方?”

范雎说:“齐国离秦国很远,中间还隔着韩国和魏国。大王要出兵打齐国,就算一帆风顺把齐国打败了,大王也没法把齐国和秦国连接起来。我替大王着想,最好的办法就是远交近攻。对离我们远的齐国要暂时稳住,先把一些临近的国家攻下来。这样就能够扩大秦国的地盘。打下一寸就是一寸,打下一尺就是一尺。把韩、魏两国先兼并了,齐国也就保不住了。”

秦昭襄王点头称是,说:“秦国要真能打下六国,统一中原,全靠先生远交近攻的计策了。”

当下,秦昭襄王就拜范雎为客聊,并且按照他的计策,把韩国、魏国作为主要的进攻目标。

过了几年,秦昭襄王把相国穰侯撤了职,又不让太后参预朝政,正式拜范雎为丞相。

魏王受到秦国的威胁,十分惊慌。相国魏齐听说秦国的丞相是魏国人,就打发须贾到秦国去求和。

范雎听到须贾到了秦国,换了一身破旧衣服,到客馆里去见他。

须贾一见范雎还活着,吓了一大跳,说:“你现在在干什么?”

范雎说:“我就在这儿给人家当个使唤人。”

须贾见他身上穿得单薄,冻得打哆嗦,就拿出一件茧绸大褂来,送给范雎,并且留住他一起吃饭。

须贾说:“听说秦王非常重用丞相张禄。我很想见见他,不知有没有人能够给我引见?”

范雎说:“我的主人倒跟丞相相识。大夫要见丞相,我就伺候你去见他吧。”

范雎陪须贾到了相府门口,对须贾说:“大夫等一会儿,我去通报一下。”

范雎进去不久,里面传出命令:丞相升堂:叫须贾进去。须贾问守门的侍者说:“刚才同我一块儿来的范叔,怎么还不出来?”

守门的说:“哪儿来的范叔,刚才进去的不就是咱们的丞相吗?”

须贾这才知道丞相张禄就是范雎,吓得一身冷汗。他进去后,跪在地上爬到范雎面前,连连磕头,说:“我须贾瞎了眼睛,得罪了丞相,请丞相把我治罪吧。”

范雎把须贾狠狠地数落了一顿,接着说:“你今天见了我,给我这件绸袍子,总算还有点人味儿。看在这个份上,我饶了你的命。”接着,他又叫须贾捎信给魏王,要魏王杀了魏齐,才允许魏国割地求和。

须贾回到魏国,把范雎的话回报了魏王。魏王情愿割地求和。魏齐走投无路,只好自杀。

魏国求和,秦国就按照范雎远交近攻的计策,先向韩国进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有关自毁长城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2340 字

+ 加入清单

自毁长城这个典故不是说现在某些败家子儿破坏长城的事情,当然说的也是败家子儿的事情,但毁的这个长城却是一个人,这个人名叫檀道济,南北朝初期的人。

一说道济,您会不会想到那个神通广大的济公长老,他的法号就叫道济。但今天说的这位并不是佛门弟子,而是一位杀人如麻的名将。不过也许是这个名字叫的,这位檀道济倒并不嗜杀,能高高手,留人一条性命,一般都不会赶尽杀绝。416年,他在刘裕的率领下进行北伐,一直打到洛阳,打破了洛阳之后,大概抓了四千多个俘虏。对这些俘虏怎么处理,大家的意见一般都是这些人一个不留都杀了,然后把尸首堆在一块儿,铸一个“京观”。这个京观是古代战争当中很常见的一种残忍的艺术,就是把杀死的敌人尸体,或者是只有脑袋,都给堆在一起,再和上泥土,筑起的一个建筑,这个就叫京观,这玩意可以彰显胜利一方的功绩,也能看出常年在战场上厮杀的这些爷们儿这种异于常人的恶趣味,表现的是战争对人的心理状态的扭曲。

这个建议报到檀道济那儿,檀道济没批,他说了一句话:“讨伐罪人,哀愍百姓,正在今日。”那意思就是首恶必办,胁从无罪。然后就把这些俘虏都放了,一下子自救了四千多条性命,也算得上是大慈大悲了。

这次北伐的时间是416年,还是在东晋年间,虽然这会儿东晋已经没有几年了。檀道济站对了队伍,成了后来建立南朝宋的刘裕的铁杆嫡系。而且檀道济的功劳也拿得出手去,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后来刘裕当了皇上,作为一起打天下的老干部,檀道济自然错不了,被封为永修县公,公爵了,是除了皇亲之外的最高级别了。

再后来,刘裕死了。刚开始即位的是少帝刘义符,但这位不招人待见,这帮大臣们集体瞧不上他,都看好刘义隆,就是后来的宋文帝。大伙儿就策划换个皇上玩玩,这个檀道济倒是支持,而且出了大力,也给自己埋了一个大雷。

一开始还不错,因为他是军头,所以刘义隆能当上皇上,他出力也是数一数二的。封他为征北将军,那个时候四征将军(征东将军、征西将军,征南将军,征北将军)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同时他还兼着散骑常侍,还给他配了一个军乐队,作为出行时候的仪仗队。这个公爵又进一级,封他武陵郡公,虽然都是公爵,但郡比县级别又高了。而且食邑四千户,就是说这个武陵郡四千户老百姓上缴的赋税不给国家,直接入檀道济本人口袋,但檀道济表示,自己为革命作出的贡献没有那么大,朝廷和人民已经给了我很高的待遇了,所以坚决不接受这个郡公和食邑。来回辞了几次,皇上一看,他还真不是假客气,那就又给他增加了督五郡诸军事,算是大军区司令了。当然,这也是一个惹祸的根苗。

檀道济的军事才能没得说,他个人几乎没打过败仗,谢晦造反,檀道济带兵镇压。这个谢晦本来是听说檀道济死了才造的反。这一看真人来了,他的军队吓得没打就垮了。即便是寡不敌众,或者军粮断了,他也能至少把军队全须全尾地带回来。

有一个著名的檀道济唱筹量沙的故事,说的是430年,刘义隆派兵北伐,檀道济自然是义不容辞。但宋军出师不利,粮食让人家断了。对方北魏的军队得着情报了,说檀道济军队断粮了,这个加把劲就能把檀道济抓个活的,这个可是太美好了,于是大军就压上来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断粮的消息很快就传遍全营了,里无粮草,外面被人家围得跟铁桶里的耗子似的,肯定人心惶惶啊。北魏的军队也想摸个实信儿,也派间谍混进这边打听消息。结果那天晚上,檀道济的主营里灯火通明,就听司务长在那儿报数:“一斗、两斗……一石。”就听见刷刷地倒粮食的声音。一听这声音,北魏的间谍心就拔凉拔凉的,完蛋了,人家是逗你玩啊!赶快回去报告,北魏军主帅一听,这不瞎耽误工夫吗?而且以檀道济的能耐,散布这个假消息,他不会是算计我们吧?快撤!一下子解围了,这边安安稳稳地撤回去了。檀道济煞有介事点数的那个,其实全是沙子,就上面有一层粮食,这一下子救了命了。

自毁长城这个事发生在刘义隆有一次病重的时候,这位皇上觉得自己也就这几天了,眼睛一闭,随时有可能不睁。在一辈子过去之前,他得给自己的后辈消除一些隐患。这个隐患是谁呢?老小子先想到了檀道济。你说他郡公,食邑这样的待遇都不要,一说给军队倒连眼都没眨就收了,这小子别再是有什么想法吧。这个时候檀道济已经是征南大将军,又升了。而且他还干过废皇上的事情,虽然立的是我,但难保下一次他就毛邃自荐了。刘义隆就不踏实,把他召回来,直接就给杀了。檀道济一听要杀自己,第一反应是把自己带的头巾摘下来,狠狠地摔在地上,喊着:“你这是自毁长城。”自毁长城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

檀道济一点儿没高看自己,刘义隆还真是自毁长城了。一听说檀道济死了,北魏那边激动的眼泪都快要流出来了,就跟拿了世界杯冠军似的。从此之后,南边的军队里就没有我们怕的人了。果然,在那以后,南边的军队再也打不过北方的部队了。不但原来的北伐成果又都吐出去了,北魏的军队直接打到了长江边上。刘义隆杀了檀道济之后,自己病倒好了,这不开玩笑吗。而且他站在首都南京的城墙上,就能看到长江对岸北魏的军队在那武装演习,耀武扬威。他就嘟囔了一句:“要是檀道济还在,哪能让他们这么撒欢儿。”其实这话就等于自己抽自己大嘴巴,啪啪的。

最后说说刘义隆的结局,他总怕武将造反,夺了他刘家的天下。为了子孙后代,他把檀道济当成了最大的威胁,给弄死了,这大概也算父爱如山。可他儿子不领情,太子刘劭直接发动政变,把他爹给剁了,他替儿子清除危机,结果儿子把他当成了最大的障碍,太有意思了。而且这位太子刘劭杀了他爹,没想到自己成了捕蝉的那只螳螂,当黄雀的是他弟弟刘骏,又把他宰了,当上了宋孝武帝。而且刘义隆就怕武将做大,杀了檀道济,最后还是改变不了这样的宿命。终结宋还是做大的武将萧道成,建立了齐。这真是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就是冤了檀道济了,太平本是将军定,不叫将军见太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囊萤映雪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791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典故,我们从小到大听过多少,知道多少,了解又有多少,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囊萤映的历史典故,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囊萤映雪:读书莫畏难,苦中乐逍遥

【出处】

“囊萤”出自《晋书·车胤(yìn)传》:“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映雪”则出自《孙氏世录》。

【释义】

映雪:利用雪的反光;囊萤:包着的萤火虫。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用“囊萤映雪”比喻家境贫苦,刻苦读书。

【历史典故】

车胤,字武子,晋南平(今安乡、津市一带)人。车胤自幼好学不倦,可是由于家庭贫困,没有钱买灯油在晚上读书。因此,到了晚上,他只能背诵诗文。

一个夏夜,他在屋外诵书,忽然看到原野里如星星一样的萤火虫在空中飞舞。他突发奇想:萤火虫的光亮在黑夜里不正如灯一样吗?这样我就能够彻夜苦读了!想到这儿,他立即找来了白绢扎成一个小口袋,并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放在屋子里,果然亮了不少。

车胤就这样用功苦读,终于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做过吴兴太守、辅国将军、户部尚书等。

同朝代的孙康情况也是如此。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溜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从窗缝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当了一个大官。

【成长心语】

“读书莫畏难”,读书必然是一件苦累颇多的事情,即使条件艰苦,也不能动摇学习的意志。读书莫畏苦,苦尽才有甘来,只有克服种种困难,才能成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平沙落雁》背后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643 字

+ 加入清单

据说《平沙落雁》是近三百年来流传最广的古琴曲,现存的琴谱就达五十余种。与其他名曲不同,《平沙落雁》的背后,并无脍炙人口的掌故。

《平沙落雁》最早的版本载于明代崇祯七年(1634)刊印的《古音正宗》。《古音正宗》这样解题《平沙落雁》:

“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也。……通体节奏凡三起三落。初弹似鸿雁来宾,极云霄之缥缈,序雁行以和鸣,倏隐倏显,若往若来。其欲落也,回环顾盼,空际盘旋;其将落也。息声斜掠,绕洲三匝,其既落也,此呼彼应,三五成群,飞鸣宿食,得所适情:子母随而雌雄让,亦能品焉。”

按说崇祯七年的时代,正是明朝饱受内忧外患困扰的时代。朱明王朝王祚将尽,天下有识之士无不忧心忡忡。此时刊印《古音正宗》,也许作者另有深意。上面的解题文字意趣昂然,并无半点忧天悯地的情绪在内。也许“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也”两句,正是中心点题之句,以示儒家倡导的“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

逸士即隐士,指隐居山林的读书人。孔子云,“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易》曰:“天地闭,贤人隐。”从现实急流中退却下来的文人,在山林、田园中找到了最后的栖身之所。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的说法。中国历代文人及其作品,受中国隐逸文化影响甚深。逸士虽“处江湖之远”,但社会影响力有时并不弱于“居庙堂之高”者。

最早的隐士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商朝的伊尹曾隐于市肆,周朝的姜尚曾隐于山野。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隐士层出不穷。汉代以后,隐士的身份已经有了明确的定义,一般指那些不与朝廷合作而又具有一定文化影响力的人。三国魏晋时代是隐逸最盛行的时代,士人“以高隐为贵”,诸葛亮、陆机、王猛、谢安等历史名臣都曾有过隐逸的经历。

真正的隐士应该“只钓鲈鱼不钓名”,但是,渐渐地,自魏晋以降,隐逸却有极端化、世俗化的倾向。隐士中的一些人,他们不但“钓名”,而且“钓利”。他们把隐逸做为获取名誉和功利的手段。也有的当权者,为获得礼贤下士的名声,刻意逢迎隐逸山林的士人,有的甚至不惜以“假隐”充“高隐”。

《晋书·列传第六十九》记载,隆安二年(399年),东晋权臣桓玄(桓温之子)发动叛乱,把持了东晋朝政。自魏晋以来历代都有隐士,偏偏当时却一个也没有。桓玄觉得很没面子。为获得礼贤下士的名声,他赶紧派人找来了西晋著名隐士皇甫谧的六世孙皇甫希之。先让皇甫希之隐居山林,由桓玄资助各种费用。然后桓玄下召将皇甫希之征为著作郎,但又指使皇甫希之故意推辞不接受,然后桓玄下召封皇甫希之为“高士”。此事传为举世笑谈,时人戏称这种隐士为“充隐”。

另一个极端的例子,见于唐代刘肃编的《大唐新语·隐逸》。唐时的卢藏用考中进士后,特地隐居终南山中,但他身在山林,心在朝堂。与当时的朝士交往密切,后果以高士名被召入仕,授官左拾遗,时人称之为“随驾隐士”。另一个隐士司马承祯尝被召,将还山,卢藏用指着终南山曰:“此中大有嘉处。”司马承祯慢慢道:“以在下看,这是仕官的捷径啊。”这就是人们所称的“终南捷径”。此时隐逸已成为一条做官捷径了。

士人的隐逸,根据其价值取向,大致可分为儒之隐和道之隐。前者有一定的功利色彩,天下有治则进,天下无道则隐。儒之隐者大都抱有“兼济天下”的抱负。而道之隐则无任何功利目的,通过遁世来使心灵获得最彻底的明澈和宁静。对于那些既有从政经历又有隐逸经历的人来说,其隐逸分为仕前隐和仕后隐,即先隐后仕和先仕后隐。《平沙落雁》所表现的“逸士心胸”中的逸士,虽身处隐逸之地,犹胸怀“鸿鹄之志”,应属于儒之隐和仕前隐。

真正做到彻底的隐逸,谈何容易。自古以来,象陶渊明、谢灵运一样纯正的逸士少之又少。古代大多数的逸士,或为世情所困,或因言获罪,最终归隐山林,潜居幽庐,也许不过是为世人做出的一种姿态而已。他们表面上超脱,但内心里也许从未平静过。

从这个角度来看,《平沙落雁》的曲中之音和曲外之意,包涵了对怀才不遇而欲取功名者的励志,和对因言获罪而退隐山林者的慰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历史典故

全文共 735 字

+ 加入清单

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因诗写得出色,被著名诗人贺知章推荐给唐玄宗。唐玄宗很快在金銮殿召见了李白。唐玄宗对李白很欣赏,就封他为供奉翰林,要他在宫在写诗作文。过了一段时间,李白既不见皇帝找他商量国家大事,有没有分派给他什么重要公务,却常常让他陪皇帝和贵妃游山玩水,写“宫中行乐词”。这和李白治国安邦的志向相差太远,因此他常常在苦闷中借酒浇愁。

有一天,皇帝又召见李白,请他起草一份很重要的诏书。恰巧李白刚刚喝完酒,东倒西歪地走到大殿上。他眯着眼往四周看了看,看见站在皇帝身边的一个太监正在很不友好地盯着他。这个太监叫高力士,是唐玄宗最宠信的太监,权力很大,皇太子叫他“阿哥”,王公大臣们称他“阿爹”,四方的奏事都要经过他的手,文武百官没有一个不巴结他的。李白其实早就看不惯高力士的所作所为了,于是趁着这天的酒性对皇帝说:“皇上,我有个小小的请求,不知您准不准?”皇上因为急着要李白写诏书,便着急地说:“你有什么要求,尽管讲。”李白说:“我刚喝了点酒,因此无法像平常那样很恭敬地写文章。请皇上准许我穿戴随便一点,这样我才能把这篇诏书写得符合您的要求。”皇上想了想,摸着胡子说:“既然这样,我就准许你随便一点吧。”于是,李白伸了个懒腰说:“我穿的鞋太紧了,要换一双松一点的便鞋。”皇帝便立即叫人给他取双便鞋来换。李白趁机向站在一旁的高力士把脚一伸:“给我把鞋脱了!”高力士看看伸在他面前的脚,又看看玄宗毫无表示,只好顺从地给李白脱下靴子。

这一次,李白可给那些受高力士欺负的人出了口气,但高力士平时作威作福搞惯了,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侮辱,这件事使他很愤怒,于是他就经常在唐玄宗面前说李白的坏话。唐玄宗对李白渐渐冷淡下来。李白在这样的环境里再也待不下去了,只得离开长安,再次到外地游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孔子拜七岁小孩为师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767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周游列国,四处讲学,宣扬儒家思想。一天,他正在坐车赶路,发现有三个小孩正在玩,其中一个小孩用沙土堆成了一座城。这个小孩就是项橐。

车被城挡住了,走不了了。可是这个小孩仍然在玩着,兴致勃勃,就象没有看见一样。孔子下车,微笑着说“你怎么不知道车来了要让路呢”项橐这才抬起头来拿起大人的口气说:“从古至今,只听说车要绕城而过,那有城要避开车的道理?”孔子听了非常诧异,小孩如此能言善辩,而且象成年人一样镇定自若。

孔子对这个孩子产生了兴趣,决定要考考他,就问道:“你知道什么山上没有石头?什么水中没有鱼?什么门关不上?什么牛没法生牛犊?什么马不能生马驹?什么刀上没有环?什么活没有烟?什么样的男人没有妻子?什么样的女人没有丈夫?什么时候白天短?什么时候白天长?什么树不长杈?什么样的城没有使者?什么人没有孩子?。。。。。。”孔子一口起提了40多个问题。

项橐认真听完,不慌不忙地回答:“土山,井水,空门,泥牛,木马,砍刀,仙人,仙女,冬天,夏天,枯树,空城,小孩。。。”

这些问题涉及天文地理,自然现象,家庭伦理道德等方面内容,内容广泛,项橐都能对答如流,滴水不漏。孔子佩服,连说六个“善哉”

项橐并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人们所尊敬的孔子,就反问了几个问题,结果孔子一个也答不上来。连叹到:“后生可畏也”。

孔子又说:“我车中有棋,咱们赌一盘吧。”谁知项橐一本正经地拒绝,振振有辞地说:“我不赌博,天子好赌,天下就不能太平,天公也不作美,诸侯好赌,就无心思治理国家;官吏好赌,就会耽误处理文案;农民好赌,就会错过耕种庄稼的好时机,做学问的好赌,就会忘了诗书礼仪,小孩子好赌博,该挨揍。赌博原来是无聊、无用的事,学它做什么?”

孔子听了这些话,由赞赏变成了敬佩,他拜项橐为师。七岁的孩子从此名声远扬,而孔子以圣人之身,不耻以孩童为师,其举动也为天下人称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赵括纸上谈兵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267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今河南沁阳)。截断了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和韩都的联系,上党形势危急。上党的韩军将领不愿意投降秦国,打发使者带着地图把上党献给赵国。

赵孝成王(赵惠文王的儿子)派军队接收了上党。过了两年,秦国又派王龁(音hé)围住上党。

赵孝成王听到消息,连忙派廉颇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去救上党。他们才到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上党已经被秦军攻占了。

王龁还想向长平进攻。廉颇连忙守住阵地,叫兵士们修筑堡垒,深挖壕沟,跟远来的秦军对峙,准备作长期抵抗的打算。

王龁几次三番向赵军挑战,廉颇说什么也不跟他们交战。王龁想不出什么法子,只好派人回报秦昭襄王,说:“廉颇是个富有经验的老将,不轻易出来交战。我军老远到这儿,长期下去,就怕粮草接济不上,怎么好呢?”

秦昭襄王请范雎出主意。范雎说:“要打败赵国,必须先叫赵国把廉颇调回去。”

秦昭襄王说:“这哪儿办得到呢?”

范雎说:“让我来想办法。”

过了几天,赵孝成王听到左右纷纷议论,说:“秦国就是怕让年轻力强的赵括带兵;廉颇不中用,眼看就快投降啦!”

他们所说的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小时爱学兵法,谈起用兵的道理来,头头是道,自以为天下无敌,连他父亲也不在他眼里。

赵王听信了左右的议论,立刻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赵括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对付一下。如今来的是王龁,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

赵王听了很高兴,就拜赵括为大将,去接替廉颇。

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将。”可是赵王对蔺相如的劝告听不进去。

赵括的母亲也向赵王上了一道奏章,请求赵王别派他儿子去。赵王把她召了来,问她什么理由。赵母说:“他父亲临终的时候再三嘱咐我说,‘赵括这孩子把用兵打仗看作儿戏似的,谈起兵法来,就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将来大王不用他还好,如果用他为大将的话,只怕赵军断送在他手里。’所以我请求大王千万别让他当大将。”

赵王说:“我已经决定了,你就别管吧。”

公元前260年,赵括领兵二十万到了长平,请廉颇验过兵符。廉颇办了移交,回邯郸去了。

赵括统率着四十万大车,声势十分浩大。他把廉颇规定的一套制度全部废除,下了命令说:“秦国再来挑战,必须迎头打回去。敌人打败了,就得追下去,非杀得他们片甲不留不算完。”

那边范雎得到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就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去指挥秦军。白起一到长平,布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几阵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二万五千人,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五千骑兵,直冲赵军大营,把四十万赵军切成两段。赵括这才知道秦军的厉害,只好筑起营垒坚守,等待救兵。秦国又发兵把赵国救兵和运粮的道路切断了。

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守了四十多天,兵士都叫苦连天,无心作战。赵括带兵想冲出重围,秦军万箭齐发,把赵括射死了。赵军听到主将被杀,也纷纷扔了武器投降。四十万赵军,就在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全部覆没了。 (来源:常青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三国演义》历史典故大全

全文共 1538 字

+ 加入清单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有很多历史典故值得我们回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历史典故大全,欢迎阅读!

《三国演义》之赵子龙单骑救主

原来,赵子龙保护着家小,杀退了一批又一批曹军。最后,他他发现刘备的夫人和儿子阿斗不见了。赵云一心要找回夫人和儿子,他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带着十几名骑兵,冲进曹营。

张飞又大喝道:“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到底想干什么!”这一声,竟把曹操身边的夏侯杰吓的肝胆破碎,一下栽到马下死了。

就在这时,山坡后一阵鼓响,冲出一队人马,为首的正是关羽,他手拿青龙刀,骑着赤兔马。

我从中体会到赵子龙忠心于刘备;张飞很豪壮,夏侯杰十分贪生怕死;关羽很威风。

《三国演义》之初出茅庐第一功

刘备和诸葛亮等回到新野后,立即封诸葛亮当军师,两人一起吃饭,一起睡觉经常彻夜不眠地讨论国家大事,诸葛亮对形势的精辟分析使刘备十分佩服。

诸葛亮又叫刘备、赵云领兵在博望山下迎击曹军,一开始只许败,不许胜,等关羽、张飞烧掉曹军粮草才前后夹攻。诸葛亮又叫关羽取预备引火之物,等曹军进入山后,立即放火。

只听四周喊声震天,一排排火箭射了下来,不一会,四周变成了一片火海,这时,刘备和赵云率领兵马杀了过来。

我从中感受到刘备很器重诸葛亮。诸葛亮很聪明,足智多谋,有很棒的见解,安排十分妥当,很厉害!

《三国演义》之刘备三顾茅庐

单福胸有成竹。他对刘备说:“不能让曹军入境,关云长率军从左迎击,张飞率军切断曹军的后路,主公和赵子龙率军正面迎敌。”

由于单福调遣得当,刘备的军队大获全胜,曹将吕旷、吕翔被杀,三千兵马被活捉。刘备更加信任单福了。

曹军主将曹仁听说先锋被杀,率领大军杀向新野,在城外摆了个“八门金锁阵”。单福叫赵云破了“八门金锁阵”,又把曹军打得大败。曹仁带着残兵败将回到许昌,向曹操汇报说:“有个叫单福的人当了刘备的军师,这人足智多谋,十分厉害。”

我读了这些片段后,感受到单福很有才华,很聪明,能力大,足智多谋,令我佩服不已。

《三国演义》之刘备兵败投荆州

曹操恼羞成怒,命许褚上前取刘备首级。许褚提刀上马,直奔刘备而去。刘备身后的赵云忙挺枪跃马,敌住许褚,两人战了十几回合,不分胜负。这时,关羽、张飞各领兵马冲向曹军。刘备一见,忙下令出击,三支人马同时向曹军冲去。曹军刚刚经过长途跋涉,渐渐抵挡不住,败下阵去,刘备取得了首场胜利。

第二天,刘备派赵云前去挑战。不管赵云怎么擂鼓呐喊,曹操就是不应战。刘备感到纳闷,曹操是真的不敢应战,还是有其他阴谋。

刘备急忙打听卧龙、凤雏是谁,姓什么叫什么,可是司马徽只是微笑,并不回答。

《三国演义》之过五关斩六将

孔秀一听没有文书,不肯放行,还要把刘备的两位夫人扣下,关羽大怒,举刀就砍,孔秀侧身躲过,骑马来战。他哪里是关羽的对手,一个回合,就被关羽砍下马。关羽杀死孔秀后,对守城的士兵说:“此事与你们无关,请你们转告曹丞相,我是迫不得已才杀死孔秀的。”守城的士兵见关羽勇猛无比,谁还敢拦他,只好打开城门,给关羽放行。

孟坦见了关羽,策马上前和关羽交战,战了几个回合,孟坦打不过关羽,转身逃跑。关羽的赤兔马跑得快,韩福还没有来得及射出暗箭,关羽一挥刀把孟坦劈为两段。

《三国演义》之身在曹营心在汉

曹操非常欣赏关羽的为人和武艺,一心想收服关羽,回到许昌后,曹操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专门宴请关羽,还封关羽为偏将军。

关羽虽然投降了曹操,可是始终念念不忘刘备。真可谓身在曹营心在汉。

几天以后,袁绍派大将颜良领兵十万攻打白马,曹操亲自率军队迎战。两军摆开了阵势,颜良一马当先,前来挑战。曹操命令大将宋宪主动挑战。颜良拍马向前,只三个回合,颜良大喝一声,手起刀落,斩了宋宪。曹军大将魏续见宋宪被杀,纵马冲到颜良面前。颜良也不说话,拍马迎战,只一个回合,魏续又被颜良一刀劈死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