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舌尖上的年味作文【精选20篇】

浏览

6754

作文

465

舌尖上的春节

全文共 3816 字

+ 加入清单

一:舌尖上的春节

春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春节里,人们会准备很多美食,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说到美食,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就是零食。走进超市,各种贺年零食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糖冬瓜、开心果、瓜子、嘉应子、巧克力、蛋卷、薯片、葡萄干、饮料……来置办年货的人们,特别是孩子们,高兴地笑着、嚷着、挑着。当然,不管是谁家零食中都少不了那五彩缤纷、味道各异的糖果,因为它寓意着来年生活的幸福和甜蜜,每家每户都会买上一些。

单单是零食,还不能体现春节美食的丰盛。让我们再到年夜饭的餐桌上找找答案吧。那简直就是一次小型的美食博览会!年夜饭的餐桌上,白切鸡、炖鸭、煨鹅、卤大肠、红烧猪蹄、清蒸鱼、白灼大虾、姜葱炒花蟹、胡椒鲜蚝、瑶柱发菜汤……真是让人垂涎三尺,名副其实的一场舌尖上的狂欢!家家户户会根据家人的口味准备不同的美食,然后一家人围坐在热气腾腾的饭桌旁,一边吃饭,一边拉家常,叙亲情,是那么喜庆热闹、温馨感人。

而我们家每年最有特色的一道保留美食就是甜醋猪蹄。奶奶每年二十九都上市场选购上好的猪蹄。回家后,她将两瓶甜醋、一斤姜、半斤冰糖,还有适量的水放进一个大瓦锅里熬两个小时,然后再把洗干净切成块的猪蹄倒进去熬半个小时就大功告成了!忍不住舀上一碗尝一尝:猪蹄软而不腻,汤水酸酸甜甜,让人食欲大增!

我爱快乐团圆的春节,更爱春节里的美食!

作文二:舌尖上的春节

爆竹,

轻轻,揉揉擦亮夜空。

丝丝,缕缕不断感动。

在响彻天空的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春,一个生机勃勃的字眼,春节,一个饱含诗意的的名字,但在我这个“吃货”眼中,便是舌尖上的一块肥肉。

听说外婆外公正在做团子,我一个名副其实的大闲人,也是该露露手了,便赶过去帮忙。我摩拳擦掌,把时时刻刻不离手的手套都脱了,随手抓一个粉团,学着外公的样,转转捏捏,往里头添馅。最后像变魔术一样捏了一个尖尖的顶,馅就老老实实地“躺”在了里面。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团子上会出现“皱纹”。我开始“加工”了起来,越捏越糟,适得其反,还破了一个洞。我把团子扔给外婆,想让外婆帮忙“整容”,“不行,你的自己做,”老爸喝止了我,“刚刚某人还说…”我的脸瞬间涨的像滴出血来,一把抓过团子,道:“看好了,我会!我是清白的!”“我看你的脸色的却是青一块白一块!”

哥哥调侃我道。我冷哼一声,学着外婆的样,把团子放在水里滚来滚过去,一个光滑无比的团子响当当地诞生了!我的向爸爸看去,他却站在不远处笑吟吟的看着我,顿时明白他用的是激将法,向他投一个坚定的眼神,我便继续埋头苦干。

“撮的好我我就捏的好,捏的好我就填的好,填的好我就做的好…”带着丝丝春意的风灌入屋内,伴着小曲,在小屋里来回的回荡。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吴大师的手下,白白嫩嫩的团子花样百出,改头换面,成了小兔子的形状,爱心的形状,成了我“吴氏的创意米团组!”

“蒸团子咯!”一声大喝,笼子来了,我们把团子一个个放进去,白嫩嫩的团子便一个挨一个挤在了笼里。

盼着,盼着,“新出炉的团子来咯!”众所期盼的声音终于到来,一笼冒着白烟的团子出现在众人面前。我抓起一根筷,给团子“化妆”,点红。几分钟后,众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魔爪伸向笼子,狼吞虎咽。我也不例外,辛苦了这么多时辰,就坐等这一刻了,一手一个,吞了下去,两个都不够塞牙缝,便捅了捅老姐:“看!灰机!”趁姐姐的目光在天空中飘荡,我抓住机会,,夺过她的萝卜丝团子,迅速往嘴里一送,滑溜溜的进了我的肚子,等老姐发现手一空,我便兜着两个团子逃之夭夭。

外婆家的蒸团沁人心脾,香香浓浓,软软粘粘,有种清香直达人心扉,淡淡的清香环绕在舌尖上,更有种年味,舌尖上的年味!

作文三:舌尖上的春节

昨晚看《舌尖上的中国》之饺子和年糕篇,看到爷爷奶奶们在为春节儿孙团聚手工准备年货时,不由想起小时候,每到春节前,妈妈为全家人准备花生糖、炒米糖、芝麻糖、肉圆、藕圆、蛋饺、糖醋鱼、萝卜丝的情景。

小时候住大平房,还算宽敞的厨房里有两种炉子,一种蜂窝煤炉,平常生活使用;另一种灶台,平时都是冷的,只有过年前才会点燃。那时候妈妈总会提前很多天准备各种材料,虽然家庭不算富裕,但妈妈对食材还是相当挑剔的,这一习惯一直持续到今天。偶尔到我家来烧饭,就会对我们买的各种调料和原料,鄙视一番。扯远了。。。

然后妈妈会选择一个完整的休息日,从一大早开始忙起,赶着当天把一个品类全部完成。灶台的火通常吃完午饭后点燃,为了第一时间吃到新出炉的各种稀奇货(因为只有过年才能吃到,小时候觉得很稀奇),放了假闲得慌的我,自告奋勇的去帮忙烧柴火。点火当然不用我,因为技术含量太高,我只要保证燃起来的火焰不灭,再根据妈妈的要求偶尔加柴减柴控制火量就可以了。看着熊熊的柴火,和星星点点纷纷往烟囱里挤的小火星,听着柴火被烧得啪啪作响,脑子里浮现着即将出炉的美食,尽管小脸被烤的通红,也心甘情愿。

第一天通常先做春节零食——糖果子,可以赶在年前送些给长辈朋友,也让贪吃的小家伙们提前饱饱口福。熬糖稀是制作糖果子的第一步,,先把大量糖和水融合,然后用大火烧开,后改小火慢慢熬,熬到糖稀淡黄有一定粘度时,加入事先准备好的花生米或是炒米、芝麻一类,搅拌均匀收收干,整体捞起来,稍稍冷却后,放在大桌子上擀平、切条、切片,等到完全冷却后,就变成香脆可口的花生糖、炒米糖或是芝麻糖了,不过一次只能成一种哦,做几种就要几次以上完整的过程。

猴急的我,常常等不及每锅糖果子完全冷却就要下手,忙着把微热柔软还有点粘牙的甜点往嘴里塞。就这样一锅一锅一种一种品尝下来,肚子彻底饱了,晚饭也不用吃了,然后借口困了,就提前撤退了。至于妈妈后来搞到几点才收工,我也不太清楚了。反正第二天通常还会看到一种叫百脆的零食,应该是在薄薄的一段一段的面外面撒上芝麻再油炸而形成的。有甜味有咸味,相当酥脆。

还有一种好吃的糖果子是花生酥,这个应该算是糖果子中的战斗机,我认为是最好吃的一种。不过自己家没法做,除了上面的步骤外,还需要捶打这一过程,这通常由两个壮汉完成,他们抡着手中的大木槌此起彼伏的捶打那些熬好的花生米糖稀混合物,严寒的冬天,虽然只穿着一件单薄的圆领衫,头上仍然兹兹冒着热气。在“咚咚”的捶打中,暗红色的花生糖逐渐变成白色,糖稀完全丧失了本色,壮汉们把它捞起来,擀平切条切片冷却,它就由原先香脆的花生糖,变成酥脆的花生酥了。

再一天起锅就轮到春节菜肴了。这些用大锅油炒(炸)过的食物,可以储存很长时间,这样春节那几天,既可以保证顿顿丰盛,也不用那么忙着准备了。炒萝卜丝是唯一需要提前准备的蔬菜,用油炒过的干萝卜丝,到吃的时候拿出来,加上黑木耳,糖醋麻油一拌,酸酸甜甜的很是爽口。肉圆藕圆糖醋鱼这些,炸完还只能算半成品,到吃的时候需要简单再加工才能出类拔萃,所以做这些食物时,我是基本都要溜出去玩了。有时候炸肉圆时,被香味吸引过来,缠着妈妈炸几个全熟的吃,就很满足了。

蛋饺制作是用不上大灶的,用小炉子小火煎就可以了。蛋皮通常是买现成的,肉馅妈妈自己调,有时候忙不过来,就叫我来帮忙看炉子,给蛋饺翻身,这些工作也会换来几个成品蛋饺的奖励,嘻嘻。

作文四:舌尖上的春节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隆重、最喜庆的传统节日,而除夕夜的年夜饭是春节里最重要的节目。吃—— —是过年的一大特色,它和喜庆的鞭炮、吉祥的春联、祝福的拜年、幸运的红包一样,闪耀着浓郁的年味儿。

在蛇年春节里,我家除夕夜的年夜饭和别人家一样富足丰盛,有大富大贵的白切鸡、吉祥如意的扣肉、富足有余的五柳鱼、团团圆圆的酿豆腐等家庭传统菜肴,这些老花样是镇桌之宝,哪怕不吃也要做好摆上桌。硕大的餐桌中央的火锅热气腾腾,散发出鸡汤味、蘑菇味、海鲜味。人们下筷最多的还是爽口的芙蓉酥、时令的春卷、绿油油的青菜……大家都认为菜越多越好,最好是几天都吃不完,这才叫过年。传统习俗讲的是年味,年年有余才会兴旺,剩了表示来年有得吃,所以年夜饭家家户户都是预多不预少。可是要是天气不好,翻南风,吃不完的食物就容易变质,造成浪费。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平时每天吃的都像过年一样,大鱼大肉,在人们的舌尖上几乎没有了诱惑。吃,有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人们还充分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从舌尖上开始自我约束,以清淡、低脂为主,形成从舌尖向足尖上的转移,迈开自己的足尖向锻炼要健康。国家政府也号召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形成环保节约的新风尚。我们知道,实际上在全世界很多国家,节约食物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澳大利亚人自助食物在手中,吃完才上新食物;墨西哥人不爱面子爱打包。而我国自古对食物就有节约的习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孟子曰:“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我们为何不借鉴呢?不浪费食物,最好就是从我们家庭的餐桌做起,做到不剩饭、不剩菜,不浪费食物,吃多少做多少,养成不浪费粮食的良好习惯。

蛇年初三,我们家族聚会的餐桌上,就比以往有所改变—— —鸡鸭鱼肉的盘子比往年小了,量也少了,而青菜多了。大家都认为重在感情交流,吃是次要的。以往认为吃剩了打包没有面子,如今随着社会观念的改变,大家都乐意把吃剩的菜打包带走,共同享受节日聚会带来的快乐。

舌尖上的春节,给了我们美满幸福的感受,让我们有时间和家人、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忘掉压力,忘掉烦恼,开开心心享受舌尖上带来的欢乐。而同时,环保节约正成为大家的共识,节俭成为时尚,健康成为生活的新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舌尖上的年味作文800字

全文共 797 字

+ 加入清单

有人说:“年的味道就是美食的味道。”这话一直被我奉为真理。孩子们过年期待的莫过于三件事:假期、压岁钱和美食。对于我这个吃货来说,年的味道永远是在舌尖绽放。

每当开始倒计时大年初一时,老一辈们亲手制作的汤圆就已经甜在我的心里。看到包着乌黑发亮的芝麻馅的生汤圆丢进冒着袅袅白烟的锅里时,一股畅快之意涌上心头。捞上来时,衬着水泽的汤圆犹如白玉般晶莹剔透。舀起一粒汤圆,轻轻一咬,馅就流了出来。它在我的嘴里流淌,瞬间感到满嘴的香甜。

大年初一的主餐,登场的“主角”一定是海鲜。为了能让我们大快朵颐,外婆烧的一般都是新鲜的大鱼大虾。因此,每当看到灶炉上跳动的火苗,心就不由得激动起来。家里做的海鲜大多都会放些辣椒,上菜时我总会埋头“苦”吃,虽然辣得满头冒汗,满嘴冒烟,但还不舍得停下来,吃得裤子松了又紧,紧了又松,直到吃到扶墙为止,才开始狂喝开水,来浇灭嘴里的“火焰”。这“一战”让我味蕾爽到极致,犹如在火焰上跳了一支优美的华尔滋。

初一的美食不光“主角”惊艳出色,“配角”也毫不示弱。外婆烧制的蜜枣汤,总能让我从嘴甜到脚跟。除枣肉外,它的汤汁在冰藏过后也可以当餐桌的饮料来享用,甜而爽口。因为这蜜枣汤都是一大锅一大锅煮的,所以它自然成为过年最货源充足的饮料。

要说过年主食,少不了的就是我最爱的炒年糕。因为年糕有“年年高”的寓意,所以它也是来年美好的代名词。那糯糯的年糕,再加上一些笋丝、肉丝、小青菜等配料,味道简直令人无法抗拒。当我把年糕放在桌前,一股香气扑鼻而来,让我本已兴奋的味蕾又更加骚动不安,不得不咽下好几口口水。放一片在口中,外焦内嫩,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可以说炒年糕唤醒了新一年的胃。

也许是美食的影响,我仿佛忘记了耳边从未间断过的新年鞭炮、门口新贴的对联、身上穿着的新大衣、枕底排不过的压岁钱,还有一个又长大一岁的自己。

的确,在我们这些孩子的心中,年味就是美味,它是那样令人向往、垂涎和久久回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舌尖上的美食

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

那一道道让全家大饱眼福,满足口腹之欲的美食都出自于妈妈的巧手,每个来家里作客的人对于餐桌上的美食也都垂涎三尺!其实,美食之所以会美,最重要的还是注入每道美食中的情感。在此,我不得不感谢我亲爱的妈妈让我品尝到舌尖上的美食、舌尖上的爱。

我最爱的美食,非“饺子”莫属,我享受着它在我舌间上舞动的感觉;吃饺子就像跳舞一样必须配合着旋律,如果心急想一口气吃掉,它就会烫你的嘴,就无法好好感受它的内馅;如果发挥耐心,配合着它的脚步,那么,就能尽情的享受这优美的节奏;那嫩嫩的、滑滑的感觉油然而生,让我不忍心把美味多汁的饺子往肚里吞,只想让它在口中慢慢回味,细细品尝,嘴角不自觉微微上扬。

有一回,我感冒了,吃甚么都没胃口,正好那天妈妈外出,我躺在床上等待她回来。忙了一整天的妈妈一回来便到厨房煮我最爱吃的料理,不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饺端了上来,只见饺子里加了鸡蛋,金黄的蛋黄与白嫩嫩的饺子皮,看起来格外耀眼,煞是好吃。我品尝着,内心暖暖的,汤里有淡淡的清甜,有鸡蛋的美味,还有深深的母爱,那碗充满母爱的汤饺,令我至今难忘。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舌尖上的爱作文800字

全文共 927 字

+ 加入清单

东坡感叹“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美食更独爱那丰湖美景;诗圣赞扬“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鱼美酒浓但难解心头之忧;梁实秋顿悟“少说废话,这便是秘诀,和汤里少加萝卜少加水是一个道理”,品汤悟作文章之理。而奶奶做的鸡蛋面,也让我从舌尖感受到浓浓的家的味道——爱。

小时候,妈妈工作太忙,常常由奶奶来照顾我。记忆中,奶奶总是在厨房忙忙碌碌的,然后端出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面,我一口气吃个精光,然后把面汤“咕噜咕噜”地也喝完。奶奶只是在一旁安静地看着,微微地眯着眼笑着。

上了中学,很少去奶奶家了。每次爸妈不在家,我反而高兴,这样我就可以随便地吃我想吃的东西,每次跟着爸爸妈妈过去看奶奶,她依然坚持要做鸡蛋面给我们吃。一次两次,我都勉强吃下了,可是后来,我实在不想吃,看着奶奶端出的鸡蛋面,瞅了一眼,撇着嘴说:“每次都吃这个,看着都没食欲……”没等我说完,爸爸狠狠瞪了我一眼,而奶奶端着面的手微微颤了一下,她小声地说:“我……我以为你们爱吃……”然后把那碗面小心地放到了桌边。此时,忽然发现,满头白发的奶奶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佝偻着腰,站在桌边,两手使劲搓着衣襟,而这一幕也让我蓦地痛了一下。

今年奶奶的生日那天,我没有给奶奶买华丽的生日礼物,只是在晚上下课后,早早来到奶奶家,走进厨房,学着奶奶小时候给我做饭的样子,给奶奶做了一碗长寿面。不知道味道如何,但当我把那碗热腾腾的面端到奶奶面前时,只见奶奶眼里闪着微小的似夜空中的星星一般的光,依然眯着眼睛笑着说:“孩子长大了。”然后一口一口地吃着面,最后,连同面汤一起吃完。那一刻,我有着难以言表的高兴,似乎也懂得了奶奶这么多年看着我吃面的那种快乐。

时光飞逝,我已不再是那个只会在奶奶怀里撒娇的孩子。但是,时间越久,却越忘不了奶奶做面的背影,忘不了那种热气腾腾的踏实感,忘不了奶奶慈祥的笑,也是在那时候,才突然意识到爱便是如此简单。听无声的闲花在落地,看不见的细雨也湿身。大雪无痕,大爱无声。

后来的日子里,奶奶的头发在一点一点的斑白,那些铭刻在时间里的音容笑貌,是我不愿忘,不想忘,总不能忘的痕迹,而这无边的感情,终让我觉得,纵使世间有千万美味,最温暖,最贴心,最牵挂的依然是那淡淡的鸡蛋面的味道——舌尖上的爱与被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舌尖上的家乡味作文

全文共 1246 字

+ 加入清单

一直觉得小时候母亲做的饭菜特别香。如今,感觉母亲做的菜虽然样式多,但很少有记忆里那香喷喷的味道。母亲说,你想念的不是菜的味道,是故乡的味道。

是的,我喜欢春天里家乡绿油油的麦苗和满地的油菜花。每年春天,路边总有一望无际的油菜花,整个村落都泛着油菜花香,招来很多勤劳的小蜜蜂。不少流动摄影师来到学校、乡村,有偿拍照。大人们,孩子们,以满地金黄的油菜花为背景,留下幸福的笑容。很多全家福、小伙伴们之间的幸福合影应运而生,也成为很多人一生的记忆。绿油油的麦地里有很多荠菜,半天不到,就能采到一篮子。回家洗干净、切好,与新鲜的猪肉、蒜茁等一起叮叮梆梆剁成饺子馅。手工和的面,擀成薄薄的饺子皮,不一会儿,胖墩墩、肥嘟嘟的饺子包好了。下到滚开的水里,几分钟后香喷喷的荠菜饺子出锅了。印象中,我能吃很多,撑到躺在椅子上不想动。

喜欢夏天的菜园,那里有丰富的宝藏。在黄瓜袈下摘浑身是青涩带刺的黄瓜;在西红柿架子下从满是白里泛青的颜色里寻觅红红的西红柿;在矮矮的辣椒秧里摘红色的、青色的辣椒;在遍布南瓜花的瓜藤问摘大大的南瓜;在高高的豆角架下,挑那些垂下来的长长的、嫩嫩的豆角……黄昏的时候,陪母亲到菜园里浇水。母亲个子小,她把水桶伸进菜园地头的水塘里,用力提上来大半桶水。我拿着葫芦瓜做的飘从桶里舀起水,给瓜秧们送去他们的“饮料”。水浇到地里,能听见土地吱吱喝水的声音,仿佛也能听见秧苗们欢乐的笑声。

喜欢秋天的时候,一望无际的金黄的稻子。从路边看去,那么整齐,仿佛一队队待检阅的精兵,威武地站立。微风吹去,他们又随风轻轻舞蹈,你推我,我推你,好不快乐。父亲开着收割机,将一亩一亩的水稻收割完,再用拖拉机一点一点地运回去,放在晒粮食的场上。白天,看着稻子们在太阳下懒洋洋地睡觉;晚上,在满天星星下再把它们堆起来,等着第二天继续晒。一堆一堆的收获、一堆一堆的欢乐,渗透的是父母的汗水。

喜欢年前的冬天,父亲在院子里用青灰画上圆圆的圈,寓意第二年的好收成。年关将近,农家人放下一年的辛苦,好好休息,准备过年。集市上有丰富的年货,最让孩子们欢呼雀跃的是点亮天空的烟花和各种诱人的零食。下雪天,一家人躲在暖暖的屋子里,聊天,看电视,简单而温馨。天亮推开门,院子里白茫茫的一片。走出院子,清冷的空气让人觉醒,雪花落在地上有厚重的味道。田地里的麦子躲在雪花铺成的被子下,愉快地喝水、成长。这个时候,带上工具,在田野的河道和干涸的水沟边,常常可以看到野兔。如果够灵敏和矫健,还能捉到一两只肥胖的野兔作为美味。

喜欢家乡的一年四季,喜欢那些属于童年、少年,属于记忆的味道。如今携父母回老家,当年那些可爱的同伴们已经为人父母,那些记忆中矫健的叔辈已经渐渐老去,很多慈祥的老人已经驾鹤西去。曾经给我无限欢乐的菜园,已经只长简单的作物;曾经的老房子已经被高大崭新的楼房替代,记忆中的枣树、柿子树,很多被砍伐;曾经成长过很多麦子和水稻的田地已经慢慢减少。

夕阳西下,只有袅袅的炊烟,还是那么熟悉,还是那么亲切。还在告诉我,故乡的味道,依旧如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舌尖上的中秋节作文400字

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全国人民都在欢度这个节日,我们家也不例外,全家人欢聚一堂,共度团圆佳节。

上午九点钟,我们全家人坐在汽车上,去外公外婆家过节,手里提着大包小包,包里面装满了月饼和水果。街道上人山人海,车水马龙,街道两旁贴着横幅,上面写着“欢度中秋节”。

到了中午,长辈们也开始忙碌起来,妈妈洗菜、切菜,爸爸炒菜,厨房里飘出阵阵香味,有鱼,有肉,有蛋糕……各种各样的菜看得我眼花缭乱,再配上可口的饮料,真是丰盛啊!快开饭了,我口水直流,刚想夹菜,妈妈说要有礼貌,可是我根本经不住菜的诱惑,那些菜好像在说:“快来吃我,快来吃我呀”,我伸手去夹,吃在嘴里脆脆的,香香的,感觉像在天堂里一样。

到了晚上,大人们有的聊天,有的赏月。小孩们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玩得可开心了。我和妹妹在月光下津津有味地吃着月饼,有五仁的,蛋黄的,水果味的,味道好极了!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就是深夜了,我们恋恋不舍地回了家。不知道明年的中秋会是什么样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舌尖上的春节

全文共 844 字

+ 加入清单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春节。今年的春节,我这个“吃货”吃到了不少美食,大饱口福。当然要把这些吃过的美食细细盘点一番啊!

老车记麻辣香锅

第一站——大上海美食城。到了郑州,如果不去大上海美食城,那可等于白去了一趟。这里汇聚了各地美食:顶呱呱牛蛙、重庆小火锅、旋转寿司、韩国料理……应有尽有。我们最终选择了郑州特色美食——老车记麻辣香锅。它被称为是“炒着吃的火锅”。就是将羊肉片、培根卷、鱼丸、腰花、大虾、豆腐皮、油麦菜等加入密料在砂锅里炒制。菜上来,哇!里面放的辣椒足足占了三分之一,盖在菜上,似一片火海,看着它特有食欲。我迫不及待地夹了一个鱼丸,放入口中,真是鲜香麻辣,令人浑身舒畅,真实太好吃了!不一会儿,我就被辣的浑身冒汗,嘴唇上下跳动,像在跳骑马舞。尽管如此,我还是抵制不了美食的诱惑,边吃边叫唤,怎一个“爽”字了得。

开封灌汤包

第二站——开封鼓楼夜市。回老家开封过年,当然要去鼓楼夜市的小吃转一转。虽然是春节,但这里依然人流如织,熙熙攘攘。人们边逛边吃着这里的各种小吃。黄焖鱼、杏仁茶、灌汤包……我们要了两笼灌汤包,它洁白如景德镇的细瓷,形状如一朵白菊花,我轻轻的用筷子夹起来咬一口,浓香的汤汁便沾满嘴唇,香味扑鼻,直入脏腑。

必胜客披萨

回老家返程的路上,因为高速免费,我们顺道又去了趟许昌,饥肠辘辘的我们决定去品尝一下西餐——必胜客披萨。点完餐后不一会儿,服务员叔叔就端着热气腾腾的水果披萨饼上来了。我定睛一看,披萨饼上有哈密瓜、菠萝、黄桃等水果,混合着芝士酱与白色的奶酪,色彩艳丽,让我有点不舍得吃它了。我小心的拿起刀叉,切下一块放入口中,滑溜溜的,十分爽口,回味无穷。再咬一口,微微蓬松的面饼特别有嚼劲,真好吃!吃完披萨,再喝一口热热的爆珠奶茶,心里便十分温暖,驱走了冬日的寒冷与雾霾,这感觉无与伦比。

盘点春节美食,我吃到的当然不只这些了,奶奶包的饺子,爷爷做的蒸碗,姥娘姥爷做的红烧肉、皮冻……这个春节,我是遍尝各色美食,我的味蕾独享一场饕餮盛宴。我的舌尖上的春节过得不错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舌尖上年味

全文共 1417 字

+ 加入清单

腊月二十六,母亲用自家收的黄豆,托别人加工了豆腐,清早就打电话给我,要我回家去炸豆腐。欣欣然,喜滋滋,一路狂骑,八点刚出头,就赶回了老屋。

母亲早已将白白胖胖的豆腐切成三角形,存放在盆里。我放下行装,赶忙来到厨屋,洗好锅子,点燃柴灶,倒进自家菜籽榨的油。随着灶膛里烈焰的升腾,锅内的油开始冒着油烟,滋滋作响,香气顿时弥漫了整个厨屋。母亲说:“放豆腐吧。”我连忙将母亲切好的三角形豆腐沿着锅沿滑入锅中,一霎时锅内热油翻滚,豆腐在锅中上下沉浮,没多长时间,豆腐全浮上油面,锅里顿时金黄黄的一片。稍息片刻,金灿灿,黄澄澄的一锅油炸豆腐出锅了。母亲转身离去,不曾想,她竟端来了一只小碗,里面放了些酱油、辣酱,一边搅拌,一边催我息一息,趁热吃油炸豆腐。我虽推辞,但经不住诱惑,也忍不住食欲,连忙放下手中的活,用筷子夹起一块刚出锅的油炸豆腐,蘸了点辣酱、酱油,放到嘴里,狠狠地咬下一口。正应了那句俗话,心急吃不得热豆腐。香香脆脆的油炸豆腐,里面竟那么的热。我嚼也不是,吐也不是,只好在口中吹着气。母亲说:“别慌,别烫着,慢慢吃。”我细细地咀嚼着,慢慢地品味着,一霎时,浓浓的油炸豆腐香气,唇齿留香,盈满心胸。这熟悉的味道,绵远悠长,不知不觉,久远的记忆像只执著的风铃在我的脑海中轻轻地摇响。

记忆中的小时候,每年的腊月二十四的晚上,母总会从自家的小木柜子里将收成时积攒的黄豆一点一点地倒入簸箕里把灰尘簸干净,再把黄豆浸泡在清水中过夜。第二天一早,母亲就起床和邻居合伙磨豆腐了。那时都是用石磨来磨豆浆的,一人拉磨,一人添磨。我们小孩子总喜欢扶着推磨的木柄,跟着石磨不停地前后走动。眼睛注视着两盘石磨间,注视着奶白色的豆浆源源不断地从四周流出。豆浆磨好后,母亲用一块帐子布将用开水泡好的豆浆包好,然后用力地挤压,滤出的豆汁,滤出豆渣。接着母亲开始用柴火在灶膛里烧火煮豆浆了,数九寒天,我则坐在旁边的柴堆上取暖。最令我感兴趣的是,母亲把煮开的豆浆一勺一勺地舀进一口半人高的大缸里,再在碗里调好石膏水,左手往缸里慢慢地、细丝般地倒,右手用瓢搅动缸里的豆浆,然后用锅盖盖好。不出半个小时,就生出一大缸豆腐花,又白又嫩。这时,母亲总要给我盛上一大碗,放一点红糖。心急的我还没有来得及品味,嫩嫩滑滑的豆腐花已经滑下肚,含都含不住,直到今天,我依然忘不了那时豆腐花味道。趁着热劲,母亲在家门口,放一张小桌子,在上面用四条扁担支起支架,然后在上面摊开纱布,再把白花花、嫩生生的豆腐花,一勺一勺地舀入四四方方的豆腐格子里,用纱布包好,压上木板,在木板上压一块石头,豆腐格子里的水不停地往地下流淌。不多久,水豆腐就压好了,然后切成小块。长大后,读到:“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褪尽见精华。一轮磨上流琼液,百沸汤中滚雪花。瓦罐浸来蟾有影,舍刀剖破玉无瑕。个中滋味谁知得,多在僧家与道家。”时,总会想到母亲做豆腐的情景。

经过半天的时间,豆腐沥干水分。晚上,母亲总要炸豆腐。童年的我们最喜欢此时此刻了,因为香喷喷的油炸豆腐总让我们难舍难分,因为只有过年的时候,我们才可以尽兴地吃上一回。蘸上酱油、辣酱的外脆里嫩的油炸豆腐,在那物质相对匮乏的时代已成了我们难得的佳肴。

如今早已不用如此复杂的陈旧工艺去做豆腐了,但炸豆腐,吃豆腐的味道,永远没有变。这年尾舌尖上的美味,像一抹乡愁,永远萦绕在我的心中。无论如何地变化沧桑,物质盈亏,那脆脆的,香香的炸豆腐的滋味,一定会永远存在,亘古未变。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舌尖上的中秋作文

全文共 845 字

+ 加入清单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今年也不例外。往年我们总买超市的月饼,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也过甜过腻。今年暑假中,妈妈从朋友那学会了做月饼,于是我打算在今年的中秋节中与妈妈共做月饼,尝尝自己的劳动果实。

首先,月饼的馅皮与其中的馅是决定味道的重点之一,于是,我和妈妈来到了超市挑选面粉及我喜欢的豆沙馅,还买了做月饼的工具及其它材料等。一切准备就绪后,终于到了最为紧张也最为有趣的环节——做月饼。

第一步,做面皮。面皮由牛奶、黄油、糯米粉和澄粉和在一起制成。我与妈妈一起将它和好后,便放入了蒸锅中,蒸20分钟。过了一会儿,妈妈打开了锅盖,取出其中东西,只见它们已凝固,我尝了一口,如年糕一般,软软的,很有弹性,我期待着尝到自己做的月饼。

接下来,这面皮还要在冰箱中冰冻2小时,制成“冰皮月饼”。时钟似乎和我过不去似的,走得很慢很慢,我感觉过了好长时间,可一看时钟,只过了半小时,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吃到月饼。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打开冰箱,摸了一下面皮,凉凉的,果真是“冰皮月饼”。

面皮调好后,下面就是最后一步——揉面、裹馅了。我边看妈妈做,自己边揉着。可似乎不是我想的那样,我的面团黏乎乎的,还油油的,没韧性,这能好吃吗?当我将豆沙裹进去后,咬了一口,“呸,呸,什么味儿呀,怎么这么难吃?”我的月饼不但没有甜味和嚼劲儿,还有些苦涩,我疑惑不解。妈妈见我一脸愁眉,拿起我手中的面团揉了揉:“嗯,这面团要想口感好,就得变得有韧性,不黏,这就需要用力均匀地揉,还要有耐心……”我认真地听着妈妈讲话。在妈妈的指导下,我重新拿起一块面团,用力地揉着,直到它变得有韧性,不黏了。然后,我又裹进豆沙,最后一合,在压个美丽图案,一个美味又美丽的月饼就正式完工啦!

做好后,我立刻拿起月饼,大咬了一口,顿时浓香四溢,豆沙的细腻和面皮的柔韧融合在一起,甜而不腻,美味可口!吃后,我舔了舔嘴,回味无穷……

这次DIY冰皮月饼虽然是我的手酸酸的,还黏乎乎,脏兮兮的,但这是一次亲身体验,我尝到了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甜蜜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舌尖上的温州作文400字

全文共 398 字

+ 加入清单

温州小吃哪家好?我会不假思索的回答:麦饼,因为麦饼的美味令人无法拒绝。

早晨,妈妈叫我起床,说:“焯婧,起床了,我们去楠溪江了!”我一听要去楠溪江,就迫不及待地洗漱完毕。

坐在车上,看着窗外的美景,不一会儿就到了。一下车,我就闻到不远处那飘过来的麦香味,一看,就是麦饼啊!看着放在那儿的一个个烤好的麦饼,我的口水一个劲地往下流,赶紧拉着妈妈说:“妈妈,你也给我买一个吧!”

楠溪江麦饼,和面包馅所用皮的薄厚、烘烤的时间、火候都很讲究,不同于普通麦饼工艺。首先和面,再放入梅干菜,加上肥猪肉压扁擀成扁圆形,放入烤桶烘烤。烤好的麦饼麦皮松软脆香,咬到猪油粒,一点儿不油腻,因为里面的梅干菜咸味能覆盖油腻。

住在楠溪江边的人家常有亲朋好友来串门,他们做麦饼的手法令人难忘,精工细作才会有如此松脆喷香的美味。

听到描述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已经口水留下三千尺了呢?那就跟我一起去美丽的温州永嘉吧,尝尝这里的楠溪江麦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舌尖上的故乡

全文共 814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的那个的味道在舌尖上游荡,每个人的心里都怀念着家乡,都思念着奖项那些难忘的味道,那个只属于家乡的味道。我出生在瓯江北岸的一个小村庄,小河安静地从石桥底下缓缓流过。今天,依然保留在我身体某个角落的是某种熟悉的味道,那是一种如蒸饺般大小叫作番薯黄夹的东西。

关于这种小吃,我曾一直以为它就跟米饭面条一样,普通得全国人民都知晓。可是直到它被我带到教室,好友们用惊异的眼光打量它且叫不出名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这个名为番薯黄夹的东西,只流行于我所生活的那一带农村里。我们村,隔壁村,隔壁隔壁村,总之,不超出一个小县城。

五月五吃粽子,八月十五吃月饼。很多年前,我问母亲几月几吃番薯黄夹,她笑着摸摸我的头说,想吃就做,哪来日期限制。

农村妇女都有一双巧手,母亲也不例外。我亲眼看过母亲是如何制作番薯黄夹的。过程看似挺简单。首先将番薯去皮煮熟,滤掉汤水,再掺入番薯粉搅匀至无颗粒状,然后用手撮取少许擀成皮备用。至于馅,通常是由猪肉、豆干、香菇、葱或韭菜等拌匀合成,当然也可依个人喜好放少许虾皮、萝卜丝等,最后包成饺子样放入蒸锅蒸熟即可。母亲并非此道高手,每次她做的番薯黄夹个头都特大,皮又厚,做了很多遍之后还是没有“瘦下身来”。我记得请同学来家吃的时候,她指着这黄溜溜的番薯黄夹惊讶地叫道:“哇噻,这是史上最大的饺子吗?”

作为一道历时百年之久的小吃,通常认为番薯黄夹起源于乐清翁垟。翁垟是离我家不远的一个镇。时至今日,那儿的番薯黄夹口感依然最纯正,卖相也最好。

印象中,我第一次吃这种地道的番薯黄夹,它姜黄色的皮,油亮油亮。隔着层塑料袋,似乎也能闻到番薯的清香味。稍稍吹凉后一口咬下去,馅汁流出来,沾得满嘴是油,略带弹性的皮跟油多却不腻的馅儿在嘴里一起咀嚼,那叫一个美味呀!还来不及下咽,紧接着再咬第二口,把整个嘴巴塞得鼓鼓的。

车主用方言喊着“番薯黄夹呀,卖番薯黄夹”,一遍一遍,回荡在来来往往的人们的耳边。舌尖上的家乡,我最爱的番薯黄夹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舌尖上的美食作文200字

全文共 256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要说舌尖上的美食,那就要属西红柿炒鸡蛋了,这是一种非常好吃的菜。

这西红柿炒鸡蛋,就像一件完美而杰出的艺术品。嫩黄的蛋液宝宝们迫不及待地跳入锅中,翻来翻去满“地”打滚,芭蕾舞蹈者西红柿也羞羞答答地在锅中跳起了优美的芭蕾舞。

一会儿,他们便蹦蹦跳跳地跑到盘子里,一看就让我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地将鸡蛋送入口中,一股香香的味道像一支声势浩大的联合军队暴风骤雨般占领了我的舌尖,游荡在口腔,让一切余味纷纷缴械投降。紧接着,他们穿过食管,感觉像一个顽皮的小精灵在脖子中“按摩”。

你说,这么美味的食物能不算舌尖上的美食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舌尖上的家作文600字

全文共 685 字

+ 加入清单

在老的那段日子,每当我睁开朦胧的睡眼时,总能看见奶奶放在我床边的一个热蒸蒸的鸡蛋,那是我怀念的味道。

像浓蛋香深深爱。

经常能望见捧着几斤鸡蛋的奶奶从村头走来。在老家的日子里每天一个鸡蛋基本都没间断过,当然有时候会吃腻了不想吃,但奶奶总想让我营养上去而变着花样的给我在鸡蛋上大费功夫,每次的奶奶做给我的鸡蛋都能使我的口味焕然一新。于是,我幼年的生活就伴着奶奶那浓蛋香深深爱走过了。

像浓蛋香深深爱。

后来因为爸爸妈妈觉得乡村的教育不如城市就把我接到城市里,由于城市里的物价不断上涨,也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忙,我也从此断了我那每早一个鸡蛋的生活,有时节假日,爸妈不上班时,他们都会在厨房大显身手,当然有几道菜里都少不了鸡蛋的出现啊!因为爸爸之前也做过厨师,所以那些饭菜的口味也相当不错,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爸爸做的一切都好,可就是没有把鸡蛋做出个味来,总觉得味道怪怪的。于是,在老家时那鸡蛋便成为我怀念的了。

像浓蛋香深深爱。

在城市的一年多里总是那么漫长,漫长。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爸爸突然接到一个电话使他脸色大变,爸爸那阴青古板的脸,显得那么可怕。“奶奶死了”!顿时眼泪从我双眼里漫溢开来,我不敢接受这个事实,真的不敢接受。我不相信我那身体还硬朗的奶奶会这么快逝去,那段像浓蛋香深深爱的生活啊!

像浓蛋香深深爱。

等我们在回老家时,只剩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空院子,我步履蹒跚的走进去,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对!少了那往日喜欢在厨房忙碌的奶奶,少了床头前那浓蛋香!这还是家吗?还是往日那温馨的家吗?

一缕阳光透进小屋,恍忽间我看到了奶奶的身影,那么近又那么远,那浓蛋香深深爱的生活啊!那充满爱的家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舌尖上的故乡

全文共 703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东北吉林,一个寒冷的地方,一个我熟悉的地方,一个我喜欢的地方。这里充满了我的怀念,这里都是熟悉的味道,小鸡炖蘑菇、白肉血肠,不过对我来说,学校附近的烤冷面是我我最怀念的味道。

烤冷面是一种有意思的食物,叫面,但其实更像是饼,近几年才出现。在长春街头,常常能看到围着白围裙的师傅推着小三轮车在街上慢行。车上牌匾红底黄字——烤冷面,再加上一句“韩国正宗”。大家不要被蒙蔽,其实据业内人士考证,烤冷面这东西,韩国没有,朝鲜亦无,只有长春才有。

三四年以前,这东西还只出现在红旗街一带,不出三年,竟已风靡长春——尤其是在各中学门口。每天放学,就有学生“呼啦”一下围到烤冷面车旁。接着,便是一阵乱哄哄的叫喊:“来份四块的,”“我要五块,”“我那份多加一块鱼排”……

烤冷面师傅手忙脚乱如一只八爪章鱼:往热铁板上浇点油,揭一片冷面放上,再打个鸡蛋,说时迟那时快,手中锅铲一伸一撤,鸡蛋“刷”的一声翻到冷面下边,散出一股浓浓的煎鸡蛋香。最后再加上香肠或鱼排,天女散花般撒上调料,再放上一把香菜。用锅铲卷上一卷,剁作八块,往塑料碗里一装——齐活。吃在口中,光是冷面的筋道加上调料的浓香就足以让人不能自已……

初三有段时间,晚自习结束得晚,常饿得头昏眼花,于是我就伙同几个同是饕客的朋友,趁低年级小朋友放学时混出校门,买上一小碗烤冷面,回教室慢慢享用。记得有一天,我不知怎么的,貌似饿疯了,竟掏出30元巨款,全买了烤冷面。卖面师傅愕然10秒,然后埋头烤面。不一会,我拎着一塑料袋的烤冷面,在旁人诧异的目光中走回学校。

那天剩下的课上,一觑得老师讲课忘情之时,我便偷吃上两口烤冷面,霎时心满意足。

舌尖上的家乡,烤冷面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舌尖上的美味作文600字

全文共 610 字

+ 加入清单

今个儿阳光明媚,你看,太阳当头照,花儿对我笑。啊!世间万物都是那么那么美好。你想知道我为什么这么高兴吗?好吧,既然你发问了,我就告诉你吧:昨天是我生日,我妈决定煮我最最最(此处划去N个最)爱吃的梭子蟹!

梭子蟹又好吃,又好看,你看一只只饱满的螃蟹一层一层的叠在一块儿,一个个鲜红的外壳露在外面,一条条雪白的小爪子,还有两只红白相间的大钳子,再加上那一阵扑鼻而来的香气,真是让人垂涎三尺!

梭子蟹做法虽很简单,但你必须得万分小心——梭子蟹的大钳子可不是好惹的!瞧,那只梭子蟹正十分神气的举着大钳子向我耀武扬威呢!不过只要过了洗螃蟹这一步,下面的就简单多了。为了保持螃蟹的原汁原味,老妈采用了清水煮大螃蟹的方法,把洗干净的梭子蟹放入清水中煮,并放入需要的调料,然后煮一会儿,等蟹壳变红,就可以了。

此时,我这位“宇宙超级无敌大吃货”早就等不及了!一阵阵香气时时刻刻刺激着我的味蕾。我立马找到了最大最肥美的一只,我要扒了它的皮,吃了它的肉!我要开吃了!我轻轻地扒开它的壳,啊,好香啊!金黄色的蟹黄还没有入口,只是扒开壳,一股股浓郁的香味就扑鼻而来。我把蟹黄轻轻地挑了出来,缓缓地送入口中,顿时,我的味蕾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蟹黄入口即化,香味一层层散开,我的嘴里满满的都是蟹黄的香气。我又尝了一口蟹肉,雪白的蟹肉富有光泽,肉质饱满,十分松软,在还未完全消散的蟹黄的陪同下一起入口,这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啊!

梭子蟹,真是世上少有的极品美食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舌尖上的记忆作文

全文共 819 字

+ 加入清单

每一段时光都有它独特的味道。青春,是酸酸甜甜的青苹果,承载着我们无忧无虑的记忆。即使有些事已经好久不曾重温,我却依旧记得那舌尖上的味道。那种记忆,挥之不去。

又一次站在乡间的小路上,金灿灿的麦浪随风涌动着,荡起一圈一圈的波纹,再过一段时日,那些轰隆作响的大家伙就会把它们封进一个个白色大口袋里。坐在田埂上,我突然想起了昔日爷爷奶奶肩并肩挥舞着镰刀的情景:他们累得满头大汗,却咧着嘴,笑得那么开心。而我坐在田头,抱着一碗奶奶做的宽面,一切都是那么祥和而美好。

爷爷最爱吃馒头,奶奶便不断地为他做馒头。当蒸笼里的热气慢慢升腾,笼罩了整个厨房,这往往是我最快乐的时候。奶奶会把做馒头剩下的.已经发酵的面团放在案板上,拿擀面杖来来回回地擀,然后改用大刀切成长条。旁边的火烧得很旺,等到水咕嘟咕嘟地冒泡了,奶奶便把一大把面洒下去,拿勺子来回搅几下,最后不紧不慢地盖上锅盖。这个时候,我便会踮着脚,两眼紧紧盯着锅里,期待着宽面赶快煮熟。

当我急不可待的时候,奶奶已准备好配料,麻利地揭开锅盖,依次丢进配料,再淋上麻油,放入香菜。一股清新的面香立刻钻入我的鼻孔。不等奶奶喊我,我便飞快地坐到椅子上,拿好了筷子。奶奶见我这样总是一边慈祥地笑,一边吩咐我慢点吃。我哪里听得进去,张大嘴就往里送,立刻,我的舌尖就被烫麻了。那面条刚碰到舌尖,一点微微的辣和酸便在口腔里跳起了双人舞,陶醉了味蕾,伴着麻油的香味,漫延到我的全身。我抱着碗只顾“呼噜呼噜”地往下咽,哪里顾得上细细品味。

如今,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手脚不再那么麻利,就搬到城里跟我们一起住,家里再也没有做过馒头与宽面了。即使是逢年过节,也只是随便买一些用于祭祀罢了。我曾经在面馆里吃过各种各样的宽面,可没有一碗像记忆里的那般美好。

我渐渐地明白,人生像是一次旅行,我们坐在时光的火车上一路向前,窗外的风景也随之更迭日新。虽然故乡的美食已渐渐离我远去,但那些回忆会一直陪伴我,因为它曾在我青春的舌尖留下滚烫的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舌尖上的美食

全文共 464 字

+ 加入清单

那一道道让全家大饱眼福,满足口腹之欲的美食都出自于我的妈妈的巧手,每个来家里作客的人对于餐桌上的美食也都垂涎三尺!其实,美食之所以会美,最重要的还是注入每道美食中的情感。在此,我不得不感谢我亲爱的我的妈妈让我品尝到舌尖上的美食、舌尖上的爱。

我最爱的美食,非“饺子”莫属,我享受着它在我舌间上舞动的感觉;吃饺子就像跳舞一样必须配合着旋律,如果心急想一口气吃掉,它就会烫你的嘴,就无法好好感受它的内馅;如果发挥耐心,配合着它的脚步,那么,就能尽情的享受这优美的节奏;那嫩嫩的、滑滑的感觉油然而生,让我不忍心把美味多汁的饺子往肚里吞,只想让它在口中慢慢回味,细细品尝,嘴角不自觉微微上扬。

有一回,我感冒了,吃甚么都没胃口,正好那天我的妈妈外出,我躺在床上等待她回来。忙了一整天的我的妈妈一回来便到厨房煮我最爱吃的料理,不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饺端了上来,只见饺子里加了鸡蛋,金黄的蛋黄与白嫩嫩的饺子皮,看起来格外耀眼,煞是好吃。我品尝着,内心暖暖的,汤里有淡淡的清甜,有鸡蛋的美味,还有深深的母爱,那碗充满母爱的汤饺,令我至今难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舌尖上的路桥作文700字

全文共 759 字

+ 加入清单

“慢着火,少着水,火候是时也自美。”这句诗出自苏轼的《食猪肉》。古往今来,不论是古代还是现在,我们都是这么讲究饮食,现在就让我们了解一下路桥的美食吧!

随着几声响亮的叫卖声,一个早晨已经悄悄地来到了。

我闻着包子的香味,来到了家旁边的一家早餐店。这里依旧如此热闹,人们排着队,不停地催促着,可老板总是那么讲究完美,只得拖延了时间。“一个肉包,一碗咸豆腐脑。”“好嘞!”店老板应了一声,便熟练地把一个包子装进了塑料袋。我仔细地看着,他打开木桶的盖子,用一个大勺子把白白嫩嫩的豆腐脑装进小碗。均匀地切好的油条、葱等调料洒在小碗里。它犹如白玉一般细腻,加入了葱花后,显得嫩绿可口。我付了钱,老板说了声“下次再来”就继续为下一位客户服务了。

白天,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吆喝声。在十里长街,路边摊就更多了。

我走在老街的青石板上,就像踩着跳动的音符。“小猪肚、凤凰蛋、茶叶蛋……”我听着声音,来到了一辆小车前,香气扑鼻而来,我的口水已经止不住地要流下来了。老板和气地问我:“小妹妹,买什么呀?”我伸出手指,指向茶叶蛋。老板把茶叶蛋装进杯子里,告诉我别烫到,我付了钱就走了。这茶叶蛋可真香啊!虽说是将蛋泡在中药汤里,但香味却渗透到整个鸡蛋,真是美味!

渐渐地,天已布满了繁星,夜晚降临了,而这时也是路桥最热闹的时候。中盛四周的灯都已经点亮了,这是城市的中心,此时,这里早已是人山人海、车水马龙了。

在里面,又是一番不同的景象。自助餐厅、海鲜店、牛蛙煲……真是应有尽有,大家都敞开肚皮地吃着自己的最爱。一些人也不顾雅观的形象了,吃得不亦乐乎。一位妈妈带着一个小妹妹过来,说:“宝贝,今天吃什么?”“我要牛排!”说着她又舔了舔嘴。“好的,这就带你去!”这样温馨的场面一幕幕在我眼前上演。

都说“民以食为天”,我们路桥人的生活自然也离不开美味可口的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舌尖上的记忆作文700字

全文共 698 字

+ 加入清单

南方吃米,北方吃面。从小生活在外婆家的我,便是在玉米棒子和高粱面中喂大的,但从小,我却偏爱大米,对那白白的、软软的、胖嘟嘟一口咬在牙齿上就会越来越甜的大米更感兴趣。

可那是在北方啊!两袋大米的价钱差不多够买三袋白面。所以,大米只有在重要的日子才吃得到。例如请客、来亲戚之类。那时婶婶就会去洗米、买菜,做一顿好饭。虽说是好饭菜,却也不过是白菜炖粉条,偶尔加一碟切香肠,就是意外惊喜了。但切香肠却是舅舅、外公和客人下酒用的。所以不能多吃,一碗饭才三五片而已,但我和弟弟却不依不饶,非要偷偷再夹几片。到最后,往往是外公笑嘻嘻的喝口酒,再给我和弟弟每人夹上两片香肠,最后被婶婶赶下饭桌去。再骂几句“真馋!你们再吃,大人们还怎么喝酒呀!”而我们就笑嘻嘻的对视一眼,端上碗走到院子里,坐在台阶上,慢慢的享受我们的午餐。

忘不了那个场景,那天天空很蓝,是那种极为干净透彻的浅蓝色。我和弟弟就坐在老槐树下的石磨上。风一吹,洁白的槐花就落下几朵,清浅的花香中伴杂着泥土的芬芳和阳光的味道,我和弟弟都吃得很慢很慢,小心翼翼的咬一小口香肠,让香肠的甜香和醋的浅浅的酸味在嘴巴里弥漫开,然后吃一大口米饭,来中和一下味道,为了更加长久的享受到香肠的道道,我们会先吃完米饭,最后才吃香肠,往往就要因此吃很多白饭,不过我们吃得津津有味,因为米饭在嘴巴里会越来越甜。

现在,我再也不必那么小心的省菜了,因为菜多得比饭还多。不仅仅有香肠,还有鱼肉,虾等等。但我却再也没吃到那时的味道,再没那么开心,米饭也不再能吃出甜味,因为嘴巴里的各种味道太多,太浓郁,浓郁的抵住了本就不引人注目的甜美。

那种味道,只留在我记忆中,再不会出现在味蕾上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舌尖上的中国年

全文共 895 字

+ 加入清单

在响彻天空的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春,一个生机勃勃的字眼,春节,一个饱含诗意的的名字,但在我这个“吃货”眼中,便是舌尖上的一块肥肉。

听说外婆外公正在做团子,我一个名副其实的大闲人,也是该露露手了,便赶过去帮忙。我摩拳擦掌,把时时刻刻不离手的手套都脱了,随手抓一个粉团,学着外公的样,转转捏捏,往里头添馅。最后像变魔术一样捏了一个尖尖的顶,馅就老老实实地“躺”在了里面。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团子上会出现“皱纹”。我开始“加工”了起来,越捏越糟,适得其反,还破了一个洞。我把团子扔给外婆,想让外婆帮忙“整容”,“不行,你的自己做,”老爸喝止了我,“刚刚某人还说…”我的脸瞬间涨的像滴出血来,一把抓过团子,道:“看好了,我会!我是清白的!”“我看你的脸色的却是青一块白一块!” 哥哥调侃我道。我冷哼一声,学着外婆的样,把团子放在水里滚来滚过去,一个光滑无比的团子响当当地诞生了!我的向爸爸看去,他却站在不远处笑吟吟的看着我,顿时明白他用的是激将法,向他投一个坚定的眼神,我便继续埋头苦干。

“撮的好我我就捏的好,捏的好我就填的好,填的好我就做的好…”带着丝丝春意的风灌入屋内,伴着小曲,在小屋里来回的回荡。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吴大师的手下,白白嫩嫩的团子花样百出,改头换面,成了小兔子的形状,爱心的形状,成了我“吴氏的创意米团组!”

“蒸团子咯!”一声大喝,笼子来了,我们把团子一个个放进去,白嫩嫩的团子便一个挨一个挤在了笼里。

盼着,盼着,“新出炉的团子来咯!”众所期盼的声音终于到来,一笼冒着白烟的团子出现在众人面前。我抓起一根筷,给团子“化妆”,点红。几分钟后,众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魔爪伸向笼子,狼吞虎咽。我也不例外,辛苦了这么多时辰,就坐等这一刻了,一手一个,吞了下去,两个都不够塞牙缝,便捅了捅老姐:“看!灰机!”趁姐姐的目光在天空中飘荡,我抓住机会,,夺过她的萝卜丝团子,迅速往嘴里一送,滑溜溜的进了我的肚子,等老姐发现手一空,我便兜着两个团子逃之夭夭。

外婆家的蒸团沁人心脾,香香浓浓,软软粘粘,有种清香直达人心扉,淡淡的清香环绕在舌尖上,更有种年味,舌尖上的年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舌尖上的涟源作文600字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在湖南省的中部,有一座美丽的小城,那里山水灵秀,物产丰富,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涟源。今天,就由我来领大伙儿去品一品涟源的特色美食,一饱口福。

勤劳的涟源人喜欢自己动手做“浸菜”。香脆可口的萝卜条、刀把豆、姜丝裹上鲜红的辣椒粉,放进坛子里腌制半个月,色、香、味的完美融合,挑战着人们的味觉。即便餐桌上的菜肴再丰盛,那一小碟酸脆爽口“浸菜”就像一块磁石,总能把大家的筷子吸引过来,不一会儿就一扫而光。

热情的涟源人是离不开辣的。涟源最辣的辣椒要数尖山岭辣椒了,当地有句俗语“尖山岭的辣椒红满天”。每到辣椒丰收的季节,土生土长的本地辣椒是最畅销的。辣椒炒肉、豆豉炒辣椒、爆辣椒、擂辣椒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人们把吃不完的辣椒晒干,能吃上大半年,还可以做成剁辣椒、辣椒酱。生活越辣越有滋味,越辣越红火。

“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这就是“臭”名远扬的臭豆腐了。别看臭豆腐长得黑乎乎的,气味儿也不太好闻,可是只要你咬上一口,香辣的汁液会充满口腔,那滋味儿定会叫你终生难忘。然后,你就会像着了魔一样爱上它的味道,甚至还会慢慢吃上瘾。

每到逢年过节,涟源的餐桌上一定会有一样“美”食——雪花丸子。猪肉剁成泥,和上花生、荸荠、胡椒粉,搓成乒乓球大小的肉球,然后在浸湿的糯米上滚上几滚,远远望去,真像一个个晶莹剔透的小雪球。放进锅里一蒸,香飘四溢。吃上一口,香糯可口,回味无穷。

好山好水孕育着勤劳智慧的涟源人,美酒佳肴迎接八方食客。欢迎您来我的家乡做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