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等闲之辈是贬义词汇总20篇

误入歧途:由于受煽惑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等闲之辈是贬义词,欢迎阅读。

浏览

2703

作文

854

无微不至褒义词贬义词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无微不至褒义词,无论如何细微,都能周全照应。极言细微之至。

语出 宋 魏了翁 《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谓没有一个细小的地方不考虑周到。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三集·补骗子》:“﹝ 倪某 ﹞住旅寓有时矣,迫切钻营,无微不至。”

无微不至的意思

【成语】: 无微不至

【拼音】: wú wēi bù zhì

【解释】: 微:微细;至:到。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出处】: 宋·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近义词】: 无所不知、关怀备至

【反义词】: 漠不关心

【灯谜】: 细菌会议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非常细心周到

【英文】: in every possible way

【举例造句】: 还是在剑波十八岁的时候,要到战斗部队去,姐姐对这将要离开自己的弟弟,照顾得无微不至。 ★曲波《林海雪原》一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掩耳盗铃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402 字

+ 加入清单

掩耳盗铃,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含贬义。

一、成语释义

【成语】: 掩耳盗铃

【拼音】: yǎn ěr dào líng

【解释】: 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出处】: 《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举例造句】: 硬把汉奸合法化了,只是掩耳盗铃的笨拙的把戏。 ★闻一多《谨防汉奸合法化》

【拼音代码】: yedl

【近义词】: 自欺欺人、弄巧成拙

【反义词】: 开诚布公

二、成语故事

从前有个小偷发现人家家门口挂着一口很大的铜钟,他想偷但一个人搬不动,想把他敲碎卖碎铜,担心敲钟时别人听到声音而偷不成,终于想出一个绝妙的主意,就是把自己的耳朵用棉花塞住听不到声音,结果偷窃时被当场逮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攻无不克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386 字

+ 加入清单

攻无不克褒义词,攻:攻打;克:攻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一、成语解释

【成语】: 攻无不克

【拼音】: gōng wú bù kè

【解释】: 克:攻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出处】: 《战国策·秦策二》:“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

【举例造句】: 中国人民解放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把这支部队说成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天将神兵。 ★吴强《红日》

二、连用词解释

【成语】: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拼音】: zhàn wú bù shèng,gōng wú bù kè

【解释】: 形容军队力量强大,百战百胜。或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处】: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古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端赖吾能用兵之将,球至于今,邈不可得。”

【举例造句】: 高皇帝起兵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陈白尘《大风歌》第四幕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忧心忡忡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1189 字

+ 加入清单

忧心忡忡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在担心着什么。那么,忧心忡忡属于贬义词吗?

【成语】: 忧心忡忡

【感情色彩】:中性词

【拼音】: yōu xīn chōng chōng

【近义词】: 忧心如焚、提心吊胆、惶惶不安

【反义词】: 悠然自得、洋洋自得、泰然自若

忧心忡忡造句:

1、于是停下脚步把它捡起来,回想起这些日子里一直在为许许多多自己不能改变的事情而忧心忡忡。

2、葛泰抬起头忧心忡忡地望着她那苍白的面孔和一双因失眠而异样光亮的眼睛。

3、他们一起分析政局,有时充满了希望,有时却又忧心忡忡。

4、对那些不像我这样忧心忡忡的人说来,的确是个美丽的早晨。

5、在经济方面,落后国家对于让其伙伴国自由进入本国市场感到忧心忡忡,担心这样就永远不能再创办任何工业了。

6、曾经有个焦虑不安的家长来问我家里的小孩偷东西该怎么办?我当时给了些建议,因为我自己也曾这样忧心忡忡过,也请教过我自己的儿科医生。

7、来自剑桥大学的一份研究表明,尽管人们对高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影响忧心忡忡,许多应对之策还是能有效缓解这一影响的。

8、这些引起恐慌的事件在轰动一段时间后便被人们遗忘,但它们消耗了大量的金钱,还导致许多人忧心忡忡并遭受损失。

9、过去十年里,鲨鱼数量急剧下降,众多科学家为生物多样性及海洋生态健康而忧心忡忡。但许多保护工作却无疾而终,部分原因归咎于鲨鱼的负面形象。

10、在美国这边,你听到众多美国民众忧心忡忡,担心中国政府可能会停止购买美国国债。

11、法国商业领袖们曾表示,他们对中法关系紧张对贸易的影响忧心忡忡。

12、很多年轻的剑桥学生,虽然享受特权,但却对此忧心忡忡、不能接受。

13、忧心忡忡的中国人和日本人将会希望寻找比较好的投资前景,而这里是给人希望的地区之一。

14、过去,投资人认为意大利国债是安全的投资品种,而现在却对所有一切忧心忡忡,担心信用违约掉期市场的信誉,及欧元区瓦解等问题。

15、投资者对欧美大量债务及赤字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忧心忡忡;

16、这两个群体都崛起于政治和金融领袖未能解决美国摇摇欲坠的金融局势之际。他们都对未来忧心忡忡,但方式有所不同。

17、这类人在情报机构的泛滥令杰克忧心忡忡,幸好还有沃尔什这样的人。

18、自从1998年开始,当加拿大用税收减免政策吸引制片人和摄制组远离洛杉矶的时候,加利福尼亚一直忧心忡忡。

19、我常常在心满意足的时候看到了忧愁,快乐的时候反倒忧心忡忡了。

20、他后来对各项布置的胡乱更动,使德国海军参谋部忧心忡忡。

21、为了使自己熬过令人忧心忡忡的长夜,他喝了点威士忌。

22、即使在工会力量薄弱的私营部门,雇主对政府支持工会的政策也是忧心忡忡,担心它使本部门更加工会化,由此产生更高的劳动力成本。

23、随着2012年政治上的变动,那些没参加过革命运动的干部将为上位进行角逐,政治局的老人们没有理由不对此忧心忡忡。

[忧心忡忡是贬义词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英语中贬义词

全文共 2031 字

+ 加入清单

贬义词是词义带有贬斥、否定、憎恨、轻蔑感情色彩的词。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英语中贬义词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immorality n. 不道德,无道义,伤风败俗的行为

hypocrisy/dishonesty n. 虚伪

hypocritical/dishonest

adj. 虚伪的,伪善的

deception/fraud/trickery/cheatlie/betrayal/humbug/swindle/hoax/trick/mislead/coax/deceit/lie

n. 欺骗,欺诈,哄骗

fiction/illusion/legend/tales/fantasy/

myth/anecdote n. 虚构,假想

slyness n. 狡猾

fox n. 狡猾的人

abjection n. 悲惨,下流,卑鄙

guilt n. 罪行,内疚

anxiety/worry/apprehension

n. 焦虑,着急

gloom/sadness/grief/melancholy/dismal

n. 忧郁,郁闷,悲伤

irresponsibility n. 不负责任

insecurity n. 不安全

terrorism n. 恐怖

cruelty/bloodiness/brutality n. 残忍,残酷

discrimination/bias/prejudice/injustice/inequality/unfairness

n. 歧视,偏见,不公平

grievance n. 冤枉,委屈,不平

agony/misery/sadness/distress/pain/suffering/anguish/grief/sorrow/woe/grief

n. 痛苦,伤害,悲哀

abuse n. / v. 滥用,虐待,辱骂

misuse n. / v. 误用

timidity n. 胆怯,胆小

shyness/coyness/cowardness n. 胆小鬼

disorder/disturbance/mess/chaos n. 混乱,骚乱,失调

rage/anger/fury/annoyance/

anguish/irritation n. 生气,怒火

indignation n. 义愤填膺,愤慨

handicap/barrier/obstacle/hindrance/barricade/problem

n. 障碍,阻碍,问题

crisis/crunch/pinch n. 危机,匮乏

deficit/shortage/lack/scarcity/deficiency/scanty

n. 缺乏,不足

for want of/for lack of 因为缺乏

contempt/despise/scorn n. 轻视,蔑视

superstition n. 迷信

plague/disaster/accident/catastrophe/mishap/calamity/tragedy

n. 祸害,灾难,事故

victim n. 受害者

casualty n. 伤亡,死亡

mortality n. 死亡率

restriction/limitation/confinement/restraint

n. 限制,制约,抑制

vice/sin/wick/evil n. 罪恶,邪恶

nightmare n. 噩梦

self-doubt n. 自我怀疑

nonsense n. 废话,胡说

nuisance n. 讨厌的人或物

conspiracy/plot n. 阴谋,密谋

distortion n. 歪曲,扭曲

disrespect n. 失礼,无礼,不敬

imprudence/carelessness

n. 粗心,不谨慎

abnormality

n. 不正常,反常,变态

arrogance n. 傲慢,骄傲

blind pride 骄傲自大

absurdity/silliness/ridicules/mock/mimic/taunt/jeer

n. 荒谬,谬论,可笑,嘲笑

envy/jealousy n. 嫉妒,羡慕

hardship/adversity

n. 逆境,艰难,患难

plight n. 困境,艰难

dilemma n. 两难处境,艰难处境

shame/humiliation n. 丢脸,羞愧

embarrassment/awkwardness

n. 尴尬,难为情

harassment n. 骚扰,困扰

indifference/coldness/insensitivity

n. 冷漠,无情

suffering/pain/ache/hurt/injury

n. 痛,痛苦,伤害

despairn

n. 绝望,令人绝望的人或事

vi. 绝望,丧失信心

collapse n. 崩溃,倒塌

hostility n. 敌对,敌意

revenge n. 报复,复仇

plague n. 瘟疫,苦恼,灾祸

epidemicadj. 流行的,传染性的 / n. 传染病,流行病,风尚等的流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顶礼膜拜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873 字

+ 加入清单

顶礼膜拜,多用于贬义, 顶礼:佛教拜佛时的最高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虔诚地跪拜。比喻非常崇拜。

一、成语解释

【读音】 ( dǐng lǐ mó bài )

【解 释】 顶礼:佛教拜佛时的最高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虔诚地跪拜。比喻非常崇拜。

【出 处】

1.清·俞万春《荡寇志》第一百十四回:“又添一个青年女子,顶礼膜拜,行状举止,仿佛慧娘。”

2,这句话传扬开去,一时轰动了吉州百姓,扶老携幼,都来~。(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回)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

【近义词】 五体投地、肃然起敬、奉若神明、毕恭毕敬

【反义词】 不以为然( 注释: 然:是,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

【英 文】 kneel and worship (usually at temples) bow in worship

【辨 析】“顶礼膜拜”和“五体投地”都表示“崇敬”。但“顶礼膜拜”偏重在“崇”,表示极其崇拜;“五体投地”偏重在“敬”,表示极其敬佩,并也可用来表示崇拜的程度。今多用于贬义。

【正 音】膜不能读作“mò”。

【辨 形】膜不能写作“模”也不能写作“莫”。

二、成语典故

清俞万春著《荡寇志》七十回,附“结子”一回,又名《结水浒传》。此本接续金圣叹评本之七十回水浒传而作,是所有水浒系列作品中唯一立场相对的一本著作(金圣叹评本之立场有正反两说,尚无定论),因作者生当清季太平天国乱前,国内盗贼横生,作者有感于当时中国受盗贼横行之苦,因而深恶盗贼,有「既是忠义,必不做强盗;既是强盗,必不算忠义」、「孰知罗贯中之害至于此极耶」(有一说法称:水浒七十回之前为施耐庵所作,七十回之后为罗贯中所续,故金及俞皆尊施而贬罗)的话,并进而著书立论,要使「天下后世深明盗贼忠义之辨,丝毫不容假借!」故此书中对及时雨宋江等人深恶痛绝,凡梁山泊上一干人等,几乎都无好下场。故后人感叹:金圣叹不过是腰斩了《水浒传》,而俞万春却是扫荡了《水浒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救死扶伤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1187 字

+ 加入清单

救死扶伤的意思是抢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顾受伤不方便行动的人救死扶伤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救死扶伤是褒义词。

救死扶伤的造句

1、我们共同努力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在这么做的同时也在履行保护我国公民,救死扶伤和抚慰受害者的道义责任。

2、我还从动画片中看到人参能长生不老,救死扶伤,便真的相信人参有这种本领。

3、因为必须经受长时间且严格的训练,以及其救死扶伤的特点,所以医疗专业自然位居高薪职业行列。

4、你更愿意成为一个有钱有名的电影名星呢,还是成为一个无钱无名但能救死扶伤的医生呢?

5、通常人们都是什么都不做,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做法可能会害死病人。但是学习些简单的措施你就可能救死扶伤了。

6、就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进行了两年的救死扶伤工作。

7、他指出,大部分救死扶伤的手术已经进行完毕。

8、吉布斯医生不去救死扶伤的时候就种树。他的住所占地10英亩,他的人生目标就是将那儿变成一片森林。

9、在他救死扶伤之际,当年巴士底囚徒的外表和故事使他远离众人。

10、哦,没人说过他能救死扶伤,能让死人复活,或者直接把清水变成美酒。

11、护理工作既是职业也是救死扶伤的责任。

12、正是这个“救死扶伤”的口碑使当地政府对“乐夫诊所”建立了信任,从而使双方进入了正式的官方合作关系。

13、我是一个医生,一心一意救死扶伤,至少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14、你们不仅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而且是传播中非友谊、促进中非合作的友好使者。

15、救死扶伤是医生份内的工作。

16、它们让医生们为救死扶伤而进行复杂的手术成为可能。

17、人体器官移植为人类医学救死扶伤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18、麻醉工作者只有掌握一定的物理学知识和技术,才能胜任麻醉工作,才能保证在救死扶伤中完成白衣战士的使命。

19、公主岭市中医院本着救死扶伤、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对艾滋病患者做到尽职尽责、一视同仁,受到患者的赞誉。

20、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体器官移植变成了现实,但是这样的医疗方法所带来的并不全是救死扶伤的有利的方面。

21、我想成为一个医生,可以救死扶伤,使人们的生活因我而不同。

22、我是医生,知道吗,上了夜班,救死扶伤为人民服务了,现在要休息。

23、救死扶伤,银行家和政治科学家,他启动农业国转变为一个工业强国。

24、医者仁心,救死扶伤,医生本不应拒绝HIV阳性病人的手术,也希望拒绝为HIV感染者做手术的事情不再发生。

25、我们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这样我们的医生才能获得他们救死扶伤应得的收入,他们才能敞开大门为人们服务。

26、尽管看上去就像是个坦克棺材,但机器人安全履带车履行的却是救死扶伤的职责——它是一台可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地带的救援机器。

27、对,医生救死扶伤,就是个奇迹。

28、他今年48岁,是个医生,其职业核心就是救死扶伤,为重症病人治病。可是,2006年12月,他自己竟被诊断有癌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苟且偷安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353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苟且偷安贬义词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成语基本信息

【成语】苟且偷安

【色彩】贬义

【拼音】gǒu qiě tōu ān

【基本解释】只图眼前安逸,不顾将来。

二、成语造句

1. 我们不能苟且偷安,一定要自强不息,才能创出一番事。

2. 南宋偏安江左,当权者在这里苟且偷安。

3. 年青人不应苟且偷安。

4. 你若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克服苟且偷安的惰性。

5. 你还年轻,不能满足于优裕的物质条件而苟且偷安,不思进取。

6. 他宁可苟且偷安,也不愿积极进取,真叫人惋惜。

7. 公司里的每个人都应努力工作,不得苟且偷安。

8. 南宋王朝偏安一方,苟且偷安,不谋收复国土,只是贪图享乐,结果只能是加速灭亡。

9. 与其苟且偷安,不如奋力一搏,或许可以开创新局。

10. 你不能苟且偷安,应该重新振作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投机取巧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547 字

+ 加入清单

一、【基本解释】

【成语】:投机取巧

【拼音】: tóu jī qǔ qiǎo

【解释】:投机:利用时机钻空子。

取巧:用狡猾的手段占便宜。指用狡猾的手段谋取个人利益。

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私利。也指靠小聪明占便宜。

二、成语典故:

出 处

陈毅《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中东》诗:“投机取巧最可耻!”[1]

寓言故事

儒家经典里有个故事,孔子的弟子看见一个老头抱着瓮去汲水,弟子好心告诉他用桔槔这种机械可以省力,老头说我知道有这种投机取巧的东西我就是不用,用投机取巧的东西就会有投机取巧的心,孔子称赞说老头是贤人.

这种机械的技术存在的根据,就在于产业社会人们的基本态度,其实也就是子贡的态度,即以最小的费用收到最大限度的效果(用力甚寡而见功多)的经济原则。子贡看来,耕耘的老人并未遵循经济原则。可是,对于子贡的劝告,老人回答说,自身并不是不知道机械,而是忧患以机械惹起机心,所以不使用桔槔,如果这种思想占据统治地位后,必然对科学发展造成阻碍。

三、词语辨析:

用 法

用作贬义;凡做事不依正当途径;靠不正当方法来达到目的;可用此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示 例

“一方面又在外交上~,把自己打扮成为反法西斯的英雄。”(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为了胜利,就可以损人利己,就可以~,难道我们的社会主义的祖国需要这样的人材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十个贬义词成语解释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你需要十个贬义词成语及其解释吗?看看下面为大家带来的十个贬义词成语解释吧!

【操纵适宜】:操纵:原意指收与放,引申为掌握处理。对某事的掌握处理适度。多用天贬义,含把持的意思。

【平淡无味】:本指质性平和无味。后含贬义,多指平平常常,缺乏特色。

【自以为得计】:得计:计谋得逞。自以为计谋很对很好了(含贬义)。

【市井之徒】:徒:人(含贬义)。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不逞之徒】: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白面书郎】: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搔头弄姿】:原指梳妆打扮。后形容女子卖弄姿色(含贬义)。

【自有肺肠】:肺肠:引申为心思。指做事有自己的用心。含贬义。

【顺风使舵】: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含贬义)。同“顺风转舵”。

【莫测高深】: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指处世的态度、或说话、文章的内容(多不用在正面,带贬义)。

[十个贬义词成语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众口铄金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1246 字

+ 加入清单

众口铄金的意思是指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比喻舆论影响的强大。亦喻众口同声可混淆视听。那么众口铄金是贬义词吗?一起来看看吧!

众口铄金是贬义词吗?

众口铄金

成语解释

铄:熔化。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

成语典故

《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第十》:“臣闻之,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故愿大王审定计议,且赐骸骨辟魏。”

《史记·卷八十三·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昔者鲁听季孙之说而逐孔子,宋信子罕之计而囚墨翟。夫以孔、墨之辩,不能自免於谗谀,而二国以危,何则?‘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也。” 张仪言于魏王曰:“臣闻羽毛量多,其重可使舟沉。物轻量大,亦可使轴断。众口一词,虽金石亦可熔化;多人毁谤,纵骨肉亦遭毁灭。故望大王慎定策略,且允吾归,助魏与秦善。”

春秋.鬼谷子《鬼谷子》:“言者有忌讳也,众口铄金言有曲故也。”

魏·文昭甄皇后《塘上行》:“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宋·黄庭坚《劝交代张和父酒》:“三人成虎事多有,众口砾金君自宽。”

战国·屈原《九章》:“故众口其铄金兮,初若是而逢殆。”

词语辨析

作谓语、分句;常与“积毁销骨”连用。

近义词:三人成虎、人言可畏、众口一词。

造句

1. 本来此事与我毫无关系,但众口铄金,现在我似乎都成了主谋了。

2. 老总因为不堪黑函流言的困扰而请辞,可见众口铄金,人言可畏!

3. 群言淆乱,异说争鸣;众口铄金,积非成是。

4. 他的巨大声望以及全球影响,惹来持续多年的众口铄金,在其被别的媒体渠道屏蔽后,仍长久地隐藏于网络深处。

5. 西西与小乐发生争执,小乐人缘极好,同学们众口铄金,欺骗了老师,而西西受了处罚。

6. 古人云:“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所以,领导一定不要轻信流言,否则就可能使好人受屈。

7. 不过,从6月26日凌晨开始,姚牧云,成为了网络上众口铄金的"姚抄抄"。

8. 如果你播撒引发流言蜚语的种子,人们将对你众口铄金。

9. 这种八卦新闻往往会造成众口铄金的局面,让当事人遭受莫大的伤害!

10. 关于你的一些谣言,我劝你还是回避一下好,否则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啊!

11. 妈妈给我讲了成语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意思。

12. 她对厂长说:“你要帮我澄清事实,积非成是,众口铄金,再不辟谣,我怎么开展工作?”。

13. 随声附和的人一多,白的也会被说成黑的,真是叫做"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14.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一代影星阮玲玉终于因为“人言可畏”而香消玉陨了。

15. 身为记者对所报导的事要谨慎求证,万一报导失真,众口铄金,有人将因此受害。

16. 一个忠实的朋友在众口铄金之下也能保持忠实。

17. 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销毁骨。司马迁

18.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效益,一下让卫佳轩百口难辩,谁让以前他说的十句话九句假一句有待考证呢?好了,同学们。

19. 一个人的名声,是三人成虎,众口铄金的。

20. “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贬义词的词语

全文共 1293 字

+ 加入清单

暴躁如雷:形容表示人的脾气非常的大,发起脾气来就好像是打雷一样

性烈如火:用来表示一个人的性格脾气就好像火一样,非常色不好,是一个典型的形容脾气性格不好的贬义词

脾气如火山:和性烈如火一个意思,甚至比性烈如火更厉害

优柔寡断:做人做事不爽快,很多事情不敢下决定,犹犹豫豫容易措施良机

不思进取:性格比较懒惰,不知道积极进取

不逞之徒: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互相标榜:标榜:吹嘘,夸耀。互相称颂,互相吹嘘。多用贬义。

敬若神明:神明:泛指神,像敬重神一样敬重对方。形容对某人或某物崇拜到了极点。多用作贬义。

赳赳武夫:赳赳:勇武矫健的样子。武夫:武人,从军之人。勇武矫健的军人。后多含贬义,意指虽身强体壮,却头脑简单的军士。

莫测高深: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指处世的态度、或说话、文章的内容(多不用在正面,带贬义)。

奇装异服:比一般人衣着式样特异的服装(多含贬义)。

如见肺肝:就象看透肺肝一样。比喻心里想些什么,人们看得清清楚楚(含贬义)。

搔头弄姿:原指梳妆打扮。后形容女子卖弄姿色(含贬义)。

市井之徒:徒:人(含贬义)。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堂而皇之:形容公然毫不隐讳地(多含贬义)。

唐哉皇哉:形容规模宏伟,气势盛大。也用于贬义,形容表面上庄严体面的样子。

顺风转舵:随着风向转换舵位。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含贬义)。

头面人物: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

完事大吉:指事情结束了,或东西完蛋了(多含贬义)。

鱼龙曼衍:原指各种杂戏同时演出。后形容事物杂乱。也比喻变化很多(含贬义)。

庄严宝相:佛教称庄严的佛像。比喻某种人的真面目(含贬义)。

自以为得计:得计:计谋得逞。自以为计谋很对很好了(含贬义)。

猪突豨勇:豨:野猪。指拼命向前冲,不怕死的人(含贬义)。

传风搧火:犹煽风点火。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多用于贬义。

大放厥辞:亦作“大放厥词”。①谓写出大量优美的辞章。②大发议论(今多含贬义)。

故纸堆:指大量的古旧书籍、资料。含贬义。比喻人埋首研读古书,不知人情世故

扫地俱尽:谓彻底干净,毫无存留。《汉书·魏豹田儋等传赞》:“用于贬义。秦灭六国,而上古遗烈扫地俱尽矣。”《晋书·儒林传序》:“惟怀逮愍,丧乱弘多,衣冠礼乐,扫地俱尽。”《隋书·高祖纪下》:“圣人遗训,扫地俱尽,制礼作乐,今也其时。”

十里洋场:①旧时上海的租界区域因外国人较多,洋货充斥,或称十里洋场;后因以借指旧上海市区。多含贬义。②泛指繁荣的市场。

耍嘴皮子:指光说不做。也指卖弄口才(含贬义)。

白面儒冠〖解释〗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白面儒生:〖解释〗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白面书郎〖解释〗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传风扇火:〖解释〗犹扇风点火。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多用于贬义。

趋时奉势:〖解释〗迎合时尚,依附权势。多用作贬义。同“趋时附势”。

趋时附势:〖解释〗迎合时尚,依附权势。多用作贬义。

[贬义词的词语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箪食壶浆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484 字

+ 加入清单

箪食壶浆褒义词,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一、成语释义

【成语】: 箪食壶浆

【拼音】: dān sì hú jiāng

【解释】: 食:食物;浆:汤。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举例造句】: 时操引得胜之兵,陈列于河上,有土人箪食壶浆以迎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

【近义词】: 壶浆箪食、壶浆塞道

【用法】: 作宾语、状语;常与“迎接”连用

【英文】: receive soldiers with baskets of rice and vessels of congee

二、成语典故

《三国志·诸葛亮传》: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迎将军乎--指用饭菜犒劳军队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二回:“入国之日,一路百姓,扶老携幼,争睹威仪。箪食壶浆,共迎师旅。”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时操引得胜之兵,陈列于河上,有土人箪食壶浆以迎之。

《郑成功收复台湾》:他们成群结队,箪食壶浆,慰劳祖国将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不堪设想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1765 字

+ 加入清单

你们有做过什么事造成不堪设想的结果吗?小编在这里收集了关于它的解释、褒贬义、造句等,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

【成语拼音】bù kān shè xiǎng (ㄅㄨˋ ㄎㄢ ㄕㄜˋ ㄒㄧㄤˇ)

【成语简拼】bksx

【成语繁体】不堪設想

【成语解释】不堪:不能;设想:对未来情况的想象、推测。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向很坏、很危险的方向发展。

【成语出处】清·曾国藩《复吴南屏书》:“纵使十次速灭,而设一次迁延,则桑梓之患,不堪设想。”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辨析】~和“不可思议”;都有“不能想象”的意思。但在适用对象上有区别。~适用对象是严重的、不良的后果;“不可思议”的适用对象是奇妙的事物或深奥的不可理解的事情或道理。

【成语辨形】想,不能写作“相”。

【成语正音】堪,不能读作“shèn”。

【英语翻译】be deadful to contemplate

【日语翻译】は想像 (そうぞう)にたえられない

【俄语翻译】невозмóжно себé предстáвить

【更多翻译】unvorstellbar effroyable,épouvantable,affreux,terrible,insupportable à imaginer,envisager

【成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指消极方面的事

【近 义 词】不可思议 危如累卵 凶多吉少

【反 义 词】安然无恙 相安无事

不堪设想造句

1. 在事实面前,我们的想象力越发达,后果就越不堪设想。

2. 他如此不听别人的劝告,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3. 假如发生了核战争,后果如何,简直是不堪设想。

4. 用劣质材料建高楼,后果不堪设想。

5. 仓库里堆满了棉花包,万一失火,后果不堪设想。

6. 如果放掉这个大土匪,就等于是放虎归山,后果不堪设想。

7. 在事实面前,我们的想像力越发达,后果就越不堪设想。

8. 对那贪官污吏决不能手软,否则养痈成患,后果不堪设想。

9. 在房基下挖坑储水,这无异于厝火积薪,后果将不堪设想。

10. 如果你不听大家的劝告,一意孤行,后果不堪设想。

11. 危害老百姓的恶势力必须趁早铲除,否则孳蔓难图,便不堪设想了。

12. 你放走他,等于纵虎归山,后果不堪设想。

13. 这种事是干不得的,一旦东窗事发,后果势必不堪设想。

14. 要是那样,后果将不堪设想。

15. 韶华来不及反应,一个翻身上马才保住不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16. 此时若是龙尘在他们面前受创,后果将不堪设想,而且他本就只打算给他一个下马威,涨涨风家威风,也为报两年前那被拒之门外的糗事。

17. 如果没有这个信息,程小雨直接过来的话,决定不堪设想啊!赵瑜看到刘大有脸色变了,不由得问道:“你怎么了,出了什么事了?”。

18. 不,战争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俩大星系便会毁灭在这场战斗当中,到时候宇宙形成俩大星系的空缺,导致混乱,让这个宇宙都会涂炭生灵。

19. 万一对方要是狗急跳墙泼了手里的硫酸,那后果可是不堪设想。

20. 幸好恋人放电没有雷击放电那么厉害,否则的话,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富兰克林

21. 在需要及时而明确地作出重要决定的时候,却瞻前顾后,当断不断,后果不堪设想。

22. 我家食指浩繁,赚钱的只有我一个,每月入不敷出,将来的生活真不堪设想呀!

23. 每个人都有性格、更有自己的底线。做什么事千万不要去超过那个人的底线,否者后果真地不堪设想。

24. 建筑水坝是一项重要工程,随便派个人去领导可不行,万一出个一差二错,后果就不堪设想。

25. 他们夫妻都已在闹意见了,请你不要再推波助澜,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26. 在这同行竞争激烈的当头,用人最为要紧,如果黄钟毁弃,后果将不堪设想。

27. 请大家记住,现在不是希特勒时代呀,怎,想实行种族净化啊,要是你们胆敢放话在大庭广众之下,定要你们后果不堪设想,请别再自欺欺人了.

28. 人言可畏,今天如果我们受了郑相国的好处,将来别人说我们与郑相国关系密切,怪罪下来,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29. 因为妖兽内丹的灵力过于狂暴,妄想直接炼化,一旦在丹田内部炸裂而开,后果不堪设想。

30. 他们的动作很慢,我们可以依靠速度的忧伤来取胜,但是他们的力量很强大,如果被击中一下的话,后果可能会不堪设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贬义词:认贼作父

全文共 250 字

+ 加入清单

认贼作父,拼音是rèn zéi zuò fù ,意思是把仇敌当作父亲,比喻甘心卖身投靠敌人。

英文:take the foe for ones father

出 处: 清·华伟生《开国奇冤·追悼》:“但是偶一念及那一班贪官污吏,人面兽心,处处为虎作伥,人人认贼作父,……”

用 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指甘心投靠敌人。

示 例:郑成功脸色发白,全然失去了希望,他悲愤地昂起头,一字一音地说:“你认贼作父!”(华而实《汉衣冠》三)

近义词:卖身投靠、认敌为友

反义词:泾渭分明

歇后语:逮住小偷叫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狐假虎威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吓唬其它野兽。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后因以“狐假虎威”喻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出自《战国策·楚策一》。贬义词

一、基本释义

词目:狐假虎威

拼音:hú jià hǔ wēi

释义:狐:狐狸。假:借助。虎威:老虎的威势。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吓唬其它野兽。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近义词:仗势欺人、狗仗人势、狐虎之威、攀高结贵 、恃势凌人、驴蒙虎皮

反义词:独步天下、独擅胜场

灯谜:风顺腋臭浓

歇后语:狐狸跟着老虎走

二、成语示例

他把中人就自看做一半债主,狐假虎威,需索不休。——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

果然府中来借,怎好不借?只怕被别人狐假虎威的诓的去,这个却保不得他。——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

谓己功名,难居物下;曾不知狐假虎威,地凭雾积。——北齐·魏收《为后魏孝静帝伐元神和等诏》

你只会拽耙扶犂,抱瓮浇畦,万言策谁人做的?你待要狐假虎威!——元·马致远《荐福碑》第四折

十七八个 宋 家人,大人孩子,都有点狐假虎威,现出一派扬眉吐气的神态。——曲波《桥隆飙》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四字的贬义词

全文共 1461 字

+ 加入清单

1) 【操纵适宜】:操纵:原意指收与放,引申为掌握处理。对某事的掌握处理适度。多用天贬义,含把持的意思。

2) 【平淡无味】:本指质性平和无味。后含贬义,多指平平常常,缺乏特色。

3) 【自以为得计】:得计:计谋得逞。自以为计谋很对很好了(含贬义)。

4) 【市井之徒】:徒:人(含贬义)。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5) 【不逞之徒】: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6) 【白面书郎】: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7) 【搔头弄姿】:原指梳妆打扮。后形容女子卖弄姿色(含贬义)。

8) 【自有肺肠】:肺肠:引申为心思。指做事有自己的用心。含贬义。

9) 【顺风使舵】: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含贬义)。同“顺风转舵”。

10) 【莫测高深】: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指处世的态度、或说话、文章的内容(多不用在正面,带贬义)。

11) 【蝇奔蚋集】:蚋:一种吸食人畜血液的昆虫。像苍蝇、蚋一样向有臭味、酸味的地方聚集。比喻许多人向一个有吸引力的地方集中。含贬义。

12) 【奇装异服】:奇:新奇的;异:特别的。比一般人衣着式样特异的服装(多含贬义)。

13) 【蓄谋已久】:蓄:等待;谋:谋划。对某件事情等待、谋划了很长时间。含贬义。

14) 【故纸堆】:指大量的古旧书籍、资料。含贬义。比喻人埋首研读古书,不知人情世故。

15) 【随风转舵】:随着风向转换舵位。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含贬义)。

16) 【猪突豨勇】:豨:野猪。指拼命向前冲,不怕死的人(含贬义)。

17) 【互相标榜】:标榜:吹嘘,夸耀。互相称颂,互相吹嘘。多用贬义。

18) 【蚂蝗见血】:见了喜爱的东西就吸附不放,比喻迫切而贪婪。多含贬义。

19) 【传风扇火】:犹扇风点火。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多用于贬义。

20) 【胡天胡帝】:胡:何;帝:指天神。什么是天,什么是帝。①原形容服饰容貌像天神一样美丽,后也表示尊敬崇仰。②用于贬义,形容言语荒唐、行为放肆。

21) 【敬若神明】:神明:泛指神,像敬重神一样敬重对方。形容对某人或某物崇拜到了极点。多用作贬义。

22) 【白面儒生】: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23) 【世俗之言】:指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一般人的言论、说法。含贬义。

24) 【耍嘴皮子】:指光说不做。也指卖弄口才(含贬义)。

25) 【唐哉皇哉】:形容规模宏伟,气势盛大。也用于贬义,形容表面上庄严体面的样子。

26) 【完事大吉】:指事情结束了,或东西完蛋了(多含贬义)。

27) 【蚂蚁搬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可以创造奇迹。用作贬义指人自不量力。

28) 【胡天胡地】:用于贬义,形容言语荒唐、行为放肆。同“胡天胡帝②”。

29) 【如见肺肝】:就象看透肺肝一样。比喻心里想些什么,人们看得清清楚楚(含贬义)。

30) 【蝇趋蚁附】:像苍蝇样往来飞逐,像蚂蚁般纷纷聚集。比喻许多人向一个有吸引力的地方集中。含贬义。

31) 【顺风转舵】:随着风向转换舵位。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含贬义)。

32) 【赳赳武夫】:赳赳:勇武矫健的样子。武夫:武人,从军之人。勇武矫健的军人。后多含贬义,意指虽身强体壮,却头脑简单的军士。

33) 【传风搧火】:犹煽风点火。搧,同“扇”。比喻煽动别人闹事。多用于贬义。

34) 【声势汹汹】:形容气势盛大的样子。多含贬义。

35) 【鼓舌摇唇】:鼓动嘴唇,摇动舌头。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亦泛指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狗急跳墙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急跳墙,贬义词,狗急了也能跳过墙去。比喻坏人在走投无路时豁出去,不顾一切地捣乱。

一、基本解释

【成语】: 狗急跳墙

【拼音】: gǒu jí tiào qiáng

【解释】: 狗急了也能跳过墙去。比喻坏人在走投无路时豁出去,不顾一切地捣乱。

【出处】: 《敦煌变文集·燕子赋》:“人急烧香,狗急蓦墙。”

【举例造句】: 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二回

【近义词】: 困兽犹斗、孤注一掷、铤而走险

【歇后语】: 猫急上房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走投无路的时候

【英文】: A cornered beast will do something

二、近义词——困兽犹斗

【成语】: 困兽犹斗

【拼音】: kùn shòu yóu dòu

【解释】: 被围困的野兽还要作最后挣扎。比喻在绝境中还要挣扎抵抗。

【近义词】: 铤而走险、狗急跳墙

【反义词】: 放下屠刀、自行灭亡

【灯谜】: 虎牢酣战势未休

【用法】: 作谓语、宾语、分句;指在绝境中挣扎

【出处】: 《左传·定公四年》:“困兽犹斗,况人呼?”

【举例造句】: 况困兽犹斗,背城一战,尚有不可测之事乎?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蛇头鼠眼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312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蛇头鼠眼是贬义词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成语基本信息

【成语】蛇头鼠眼

【色彩】贬义

【拼音】shé tóu shǔ yǎn

【基本解释】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

二、成语造句

1、而且赵虎还知道武林中人,大多注重承诺,比起那个蛇头鼠眼,老是色迷迷看着赵映月那个刘四海(刘四海)不知道好上多少倍。

2、有一个蛇头鼠眼的曹兵见凌操有一个空档,马上一枪向凌操小肚刺去。

3、蛇蝎心肠,蛇贪忘尾,蛇头鼠眼……无一不是说蛇的坏处。

4、另一位人,则有点蛇头鼠眼,不过他却只是一个乱头发的中年汉,嘴脸倒是有种平凡的感觉。

5、班主任扶了扶金丝眼镜,看向那蛇头鼠眼的学生,心想他怎么敢当众质疑自己的权威,有些不悦的问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道貌岸然-形容人性格的贬义词

全文共 479 字

+ 加入清单

道貌:正经严肃的容貌;岸然:高傲的样子。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现在常用来形容故作正经,表里不一之状。

中文名:道貌岸然

外文名:artificial outward saintliness

拼 音 :dào mào àn rán

英文解释 :sanctimonious

出 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黄巾氅服,岸然道貌。”

举例造句: 因看见端甫道貌岸然,不敢造次。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四回

近义词:一本正经、装腔作势,装模作样。

反义词:嬉皮笑脸

灯谜: 滨江路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嘲讽人,含贬义

成语示例:

鲁迅《准风月谈·吃教》:“宋儒~,而窃取禅师的语录。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甚有隐隐跃跃,现秘戏图者;而回顾其形,则皆岸然道貌也。”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百零四回:“因看见端甫道貌岸然,不敢造次。”

王朔《许爷》:“所幸作者还没有让他的主人公说出那些道貌岸然的话,用道德的说教来使堕落者幡然悔悟。”

丹薇《绿》:“不象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害了人还要往自己脸上涂脂抹粉,训斥受害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雄心壮志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415 字

+ 加入清单

雄心壮志的意思是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一、成语解释

【词目】 雄心壮志

【拼音】 xióng xīn zhuàng zhì

【解释】 远大的理想、抱负和宏伟的志愿。

【近义词】雄心勃勃、豪情壮志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使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褒义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壮,不能读作“zuàng”。

【成语辨形】 志,不能写作“质”。

【成语辨析】 雄心壮志和“豪情壮志”,都含有“豪壮的理想”之意。但雄心壮志偏重在“雄心”;“豪情壮志”偏重在“豪情”。

【英语翻译】 very ambitious

二、成语典故

1、晋·陆机《吊魏武帝文》:“雄心摧于弱情,壮图终于哀志。”

2、宋·欧阳修《苏才翁挽诗二首》其二:“雄心壮志两峥嵘,谁谓中年志不成。”

4、郭沫若《在邯郸二首》:“无数英雄鲜血,疑成遍地红旗。艰难缔造莫忘之,树立雄心壮志。”

5、清·秋瑾《感时二章》:“雄心壮志销难尽,惹得旁人笑热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