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清明时节怀念亲人的文章(汇总20篇)

在清明节的饮食方面,各地有不同的节令食品。小编收集了清明节的习俗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3016

作文

398

清明时节忆先烈的作文

全文共 1002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下文为大家整理了清明时节先烈的作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清明时节忆先烈的作文篇一:

淡淡的阳光透过浓密的云层照了下来,无精打采的,好像是要流泪,清明忆先烈作文450字。风儿轻轻地述说着烈士悲壮的事迹,我们六年级全体师生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步行来到东山革命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扫活动,重温入队誓词,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

在学校里,大家就精心做好了一朵朵小白花,要把它献给最可敬可爱的人。来到纪念广场,巍巍的东山青松吐绿,高高的海宁革命烈士纪念碑庄严肃穆,上面镌刻着八个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下,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低头哀思,追忆革命先辈的不朽功勋,对比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然后庄严宣誓,激昂的声音回荡在东山革命烈士陵园。我想着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正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幸福,我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快快长大,长大报效祖国。然后,我们把小白花放在纪念碑前,表达了我们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

扫墓结束,我们还参观了海宁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我了解到,这些为了保卫国家而牺牲的英烈是用自己的鲜血才换得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天空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在忧愁的雨绪中怀念爱国的烈士,让我们用心记下先烈的事迹,踏着先烈的足迹,发扬先烈的精神,发奋学习。

清明时节忆先烈的作文篇二:

又一个清明节,又是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爸爸妈妈带着我来到儿童公园,儿童公园中有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它是1950年为纪念解放太原战役中牺牲的革命烈士修建的。

站在烈士碑前,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革民先烈们,有的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为了彻底埋葬旧社会,建立社会英勇作战,抛头颅,洒热血。

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献出青春和热血的先烈们,是你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长城,是你们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着斗争,是你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让后人翻身做了主人。先烈们,是你们抛去了家庭和个人的一切,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宝贵的生命献给了祖国。

烈士们的勇敢与坚强,建设了我们的美好家园,为我们提供了学知识,长才能,为祖国奉献的机会。同学们,我们是幸运的,我们今天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我们要爱自己,缉粻光救叱嚼癸楔含盲更要爱祖国,我们要发奋学习,为她争光,为她添彩。

同学们,让我们继承先烈的遗址,为家乡的建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共创美好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清明时节忆亲人

全文共 887 字

+ 加入清单

奶奶去世15年了,音容笑貌依然常浮现在眼前。

奶奶是地道的农妇,身材不高,肤色白净,头发总是整齐地梳在后面,用两个铜夹子夹住。奶奶没出过远门,围绕着丈夫、孩子、家庭、农田操劳了一辈子。她是个贤惠、善良、勤劳的人,虽没读过什么书,却非常明理。记忆中的她,从来没和人红过脸、吵过架,就连大声说话都很少,每天忙忙碌碌照顾着一家老小。奶奶做的菜很好吃,普通的豆腐经她巧手烹制,会美味无比。农闲时或晚上,她常坐在那儿缝制衣裳,她穿的藏蓝斜襟小袄就是自己做的。奶奶年纪大了,眼花了,常让我帮着穿针,每次帮她穿好后,我总喜欢一边看她缝衣服,一边听她唠家常,平凡的话题里,听到的是奶奶对家人的浓浓关爱。

奶奶很疼爱我,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家中来客人了,没什么招待的,煮一碗荷包蛋,放点红糖,再加上一些面粉做的油炸的金果,就是很好的招待客人的点心了。客人不好意思全吃掉,总会拿个碗拨出一些,拨出的那些,奶奶总是留着,等我放学回来给我吃,看我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奶奶会露出满足而慈爱的笑容来。

爷爷过世后,奶奶害怕一个人睡,常叫我陪她。天冷,奶奶总是帮我把被子盖得严严实实的,而我总喜欢紧挨着她,听她讲一些久远的过去了的人和事。

我是家里第一个出远门读书的人,记得那年去南京念大学,临行前,奶奶塞给我一个小布卷儿,打开一看,里面是五块、十块攒起来的一沓零钱。我鼻子一酸,眼泪夺眶而出,因为我知道奶奶平时省吃俭用,没什么钱。我不肯要,说爸妈已经给了,可奶奶不依,说是她的心意,让我在外面买点吃的,说着还红了眼眶。我接过来,心里沉重而温暖,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好好孝顺奶奶,给奶奶买好多好吃的。天意弄人,我读大学的第二学期,奶奶就身染重病,不久便离开人世。奶奶去世后,我常梦中哭醒。我的奶奶,我亲爱的奶奶,您还未曾享到孙女的福,我还不曾给您买好多好吃的,我还不曾来得及带您到外面的世界看看……每想到此,都心痛难忍,觉得愧对她老人家。

15年过去了,奶奶,您在那边还好吗?孙女我已经长大了,有了家庭,孩子。奶奶,我想您,想您慈爱的笑容,想您如山般的厚爱,想念您陪伴我、照顾我成长的岁月。奶奶,孙女永远怀念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文章四·怀念母亲

全文共 141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农历十月初五是我的母亲离开我三周年的日子。沉甸甸的心里总觉得有一些事情没有做。一直没有写下一些关于母亲的文字,现在的脑海里浮现的一幕幕是那样的清晰,只是我的文字太过肤浅,无法表达我内心的沉重。

母亲的一生是坎坷偶的。我的外婆是童养媳,外公家开始家境较好,买了外婆实际上是当奴仆使唤,后来家境渐渐开始变坏,母亲出生之后,家里已经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了。所以,母亲打小就是过的穷日子。母亲的童年是与猪、与牛为伴度过的。白天放牛的同时,还要挖野菜回家煮猪食。

十九岁那年,爸爸用五斗米作为聘礼迎娶了我的母亲,但这并没有让母亲的日子变得好起来,爸爸六岁那年爷爷就过世了,奶奶带着爸爸讨饭把爸爸拉扯大,到读书的年纪了,奶奶只好改嫁他人,才使爸爸得以进校门,在爸爸读高小的时候,继爷爷又因劳累过度去世,爸爸只能辍学,一面在生产队里赚工分,一面自己看一些书,后来因为在当时算是有知识的人,被公社书记看中,把爸爸安排在大队里当会计。于是爸爸在供养奶奶的同时还有一些积蓄,母亲过门之后,他们的日子是很清苦的。

从我懂事以来,我就知道母亲是一个俭朴的人。母亲的俭朴表现在他的勤劳,白天努力在生产队里挣工分,晚上还要为六个子女缝衣补鞋。我印象深刻的是晚上睡醒后,看到母亲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纳鞋底的情形,第二天看到母亲的手缝满胶布的手指,我还会疑惑不解,读书后才知道其中的原因。我们几兄弟的衣服虽说破旧,但很整洁。母亲总能将大衣改小衣。

有些时候,有些场景总是刻骨铭心的,是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1976年的下半年,也是这样的一个深秋。但那时比现在冷得多,我记得自己都穿棉袄了。下午放学后我的心情特别好,因为期中考试我的数学又考了一百分。我是小跑着赶回家的,平时要半个小时才能走完的路,那次我只用了二十分钟。可是当我一踏进家门,看见的确是母亲默默地坐在大门口,脸上还挂着没有擦干的泪。那一瞬间的母亲忧伤的脸永远烙在我的记忆里,使我学会了坚强。我快乐的心情一下子跌入了寒冷的冰窖。原来是我家缺粮(欠生产队的工分)太多,大队干部和工作组的人把我家的母猪和前几天刚弹好的棉被弄走了。

见我回来母亲迅速的擦干脸上的泪,和我一起分享我学习上的快乐。然后告诉我要努力读书,将来为父母争光。母亲就是这样把痛苦和忧伤留在自己的心里,把一种向上的精神传递给子女。

还有一些时候,还有些场景更是让人痛彻心肝的,2008年12月7日,下午三点多钟,我正在学校里开展教研活动,大哥打来电话说母亲病了,叫我们几兄弟全部回家去看看,我立即请假坐上大哥的车往回赶。我家在离县城二十公里的山村,而且中间隔着一条河,本来二十分钟的路程,因过河要花上一个半小时才能到家。但我们赶回家时,那场景让我们欲哭无泪。母亲已经不省人事,口吐白沫,随大哥来的医生快速诊断确定是脑溢血,必须马上送县医院进行抢救。母亲发病时,我们赶回家看到的母亲那张苍白的脸,至今还一直留在我的心里!那是我印象中定格的母亲的形象。从那一刻起,我的母亲就再也没有和她的子女亲人说过一句话。

我们立即将母亲抬上车赶往医院,但因为过渡耽搁了抢救时间,我的母亲从此在病床上一躺就是两年。在母亲过世的前一段时间,渡口的桥已经建好了。这座桥是2004年就动工了,因为大包工头承包给小包工头,所以桥被称作豆腐渣工程几度停,几度修。如果这座桥能早修好,也许我的母亲是可以抢救过来的……

母亲,现在的您可好?儿子的呼唤您是否听到?母亲,您可知道,儿子想念您。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清明时节

全文共 834 字

+ 加入清单

日子一天天叠加,日历一张张揭下,清明的脚步已朝我走来!“清明”,一个让人见了就能愉悦的字眼!清新明净,纯洁如水。大自然的魅力,在于无论何时何地,她都是我们洗涤心情的圣地!更何况是在这“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朦胧烟雨中。

突然发现,自己好久没有抬头看天了,天高云淡,风清月明,柔和的让人禁不住内心的狂喜。一天的课结束之后,便又重复踏上回家的公车,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已经习惯把自已关在那个四方墙内。我忙!学生忙,家长忙,大家都忙!想想现在的孩子,在学校结束了一个星期的课程,本应该好好放松两天。然而堆积如山的作业,多如牛毛的课外培训,累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回首当年的自己,哪有这份福气。做完了一天的功课,就可以和伙伴们到处跑,稻田里,草地上,山坡头,小河边,到处都是我们的身影。小桥流水聆听着我们幸福时光,欢声笑语见证着我们最快乐的童年!可是眼前的孩子,现在的形势,他们需要培训,需要补课,需要比拼,我们能做什么呢?让自己的课堂展现出最大的乐趣,就是给孩子们最多的关怀。所以,我,老师们,都不知不觉和他们一起忙了起来,昏天暗地,忘记了抬头看天,看云,看起飞的鸟儿;忘记了坐下听歌,喝茶,品诗中的美妙!

又是一个的平淡繁忙的日子,也是这个夕阳西下的傍晚时分,我拖着疲惫的身子,匆匆走进自家的小院。突然窜出两个小孩,男孩推着女孩的小小童车,女孩手扶车把,如风地从我眼前驶过!车子的车篮内,还放着一个布娃娃。男孩说:“快点,妈妈,我们的宝宝哭得厉害呢。”女孩说:“爸爸,还是你来骑车,我来哄宝宝吧。”接着,女孩快速地下了车,抱起他们的宝宝,哼起了他们宝宝才听得懂的曲子、、、、、、我的惊吓早已不再,望着他们渐渐远去的背影,我不由地笑出声来。多可爱的孩子,多无忧的童年!这不就是童年的我们吗??

家乡的今天,也应该是春雨绵绵了吧?童年的伙伴,你们是否还记得我们当年的游戏?想起过去,思绪种种,忆起当年,幸福依旧。有人说,一个人如果总在回忆过去,说明你是真正的老了。那我呢?今天,我是老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清明时节祭祖先作文

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来了,十字路口出现了行人们开始为已经逝去的亲人烧纸钱。但是,我认为我们应该换一种方式去祭奠我们逝去的亲人——用鲜花代替纸钱;用烧香代替炮竹。之所以我这麽说是因为燃烧东西时会产生二氧化碳,这在无形之中对环境又造成一次伤害。我家今年的祭祀活动就进行了一次“改革”。

清早一起床我们带着母亲准备的鲜花去祭奠我敬爱的爷爷。一路上,我看到许多像我父亲一样身处异乡工作的叔叔、阿姨们,都会来祭奠自己的亲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跋涉,我们终于来到了爷爷的坟前。看着爷爷的坟头,我想起了与爷爷相处的一幅幅画面,我的眼睛慢慢的湿润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强忍着不让它流下来。我想爷爷也不希望我流眼泪吧,大家也不希望我掉眼泪吧。吃过午饭后,我们从老家往回走。一路上我看到许多行人都愁眉苦脸的,好像一个个被霜打了的茄子一样,哀思绵绵。我想这就是唐代诗人杜牧那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所要表达的意思吧。

在这个悲伤的节日里,整个城市都显示出一个悲伤的情形……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清明时节祭英烈

全文共 1093 字

+ 加入清单

怎能忘记狼牙山五壮士为祖国的壮烈牺牲?怎能忘记董存瑞炸碉堡时的高大身影?多少英雄英雄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为的是祖国的繁荣昌盛,他们有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义勇军进行曲”,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作为他们的后代,我们要使红旗更加鲜红,使五颗星星更加明亮!

缅怀革命的丰功伟绩,好好学习,掌握本领,争当热爱祖国,勤奋学习的好少年,争当品德优秀,团结友爱的好少年。长大以后,以优异的成绩来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在中华大地,无数革命先烈、仁人志士,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英勇战斗,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永远长眠在我们脚下的这片热土上。正是他们用殷红的鲜血,书写了爱国主义最壮丽的诗篇。在清明节到来之际向所有先烈致敬!

烈士们,在您们的艰苦奋斗之下,我们进入的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在这一时期中我们得到的好的发展,这是与你们的英雄事迹是离不开关系的。现在我们的日子好了,全是靠你们在战斗中的努力和幸苦冒着牺牲的危险换来的,所以我们现在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成为祖国的人才,为国家的建设做贡献,你们的牺牲不会白费的。你们人虽死但是依然活在我们的心中。在这个2011年的清明节中,我向您们致谢。

向革命先烈深深的致敬!没有你们我们就没有这美好的世界。我们非常感谢你们为我们付出这么多,你们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我在这里,在为你们深深的鞠一个躬!

在这草长莺飞的二月在这山花烂漫的时节我们来到烈士碑前缅怀您们长眠在这里的七十七位革命先烈透过历史的烟云我们仿佛看到大革命的烈火烧遍了祖国的原野穿过岁月的时空我们仿佛看到“土家第一军”的军旗映红了家乡的山山水水扛着大刀长矛的土家儿郎迈着雄壮的步伐走进我们的视野脚踏被先烈们的鲜血染红的故土我们仿佛看到,在敌人的枪口下您们山一样坚挺的脊梁您们宁死不屈的气节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啊染红它的,是您们的血我们胸前的红领巾啊染红它的,是您们的血在这里,我们凭着大山起誓在这里,我们凭着清江起誓身在福中要知福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时刻准备着——继承先烈的遗志为了祖国的富强为了民族的振兴为了光辉的共产主义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无论什么时候,人民永远记住您,我敬爱的革命烈士们,虽然在这个世界上已看不到你们那英勇的身躯,但是,你们的灵魂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历史的耻辱,我们不会忘记,你们是中华儿女的骄傲,是中华儿女的榜样,如今的中国,是你们用生命换来的,我崇拜你,我尊重你,请你们放心,我们会挑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一步一步向前进,努力的学习,去完成你们未了的心愿……清明节快到了,祝你们在天堂里永远快乐,我代表我的同学,深深地向你们鞠躬,敬礼!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清明时节作文

全文共 708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的这个节气,我们总会在心里默默地吟诵这首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来表达我们对先人的思念之情。

这个清明,我们全家回到了老家,为我的祖父扫墓。在车上,气氛十分的沉重,以为我的外公在前几天去世了。它让我感受到生命是那样的短,命运是那样的捉弄人!过年时,能跑能跳能吃能喝,但几个月后的今天,就去世了。

祖父的坟在家不远处。因为今天刚刚下过雨,所以地上的泥土有些变得泥泞起来了。那里树木成群,山路歪七扭八,偶尔也能听见几声清脆的鸟鸣声。

我们找到了祖父的墓,我便开始帮起忙来了。祖母把准备好的饭菜摆在了墓前,敬上了酒,点上蜡烛。接着,就让爸爸妈妈把纸钱绑起来。绑好了以后,祖母让爸爸拿出12支香给她,不一会祖母便把香点燃了。祖母把12支香分别发给我们4个人每人3支,便让大家拜起来。当时,我在心中默默地说道:“祖父,今年我们来看你啦,给你们带来了好吃的、好穿的、好花的,你也要给我们一点吗!我希望全家人身体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每一家人都财源广进,让家里面的孩子每个都学习优秀,特别是今年就要考高学的姐姐,让她一次性就考上重点中学吧,上一所好学校,你们能答应我吗?祖父,我相信你们一定会答应我的!给你们的东西你们尽管用吧!”说完之后,祖母便收了香,把它插在一边,让我去敬一次酒。过了一会,妈妈也敬了酒。然后,我们就开始烧我们带来的东西,烧了差不多一半的时候,祖母便说道:“东西太多了,给你个袋子装一下!”说罢,便把手中的塑料袋丢进了火堆中。烧完后,我们在坟头跪了下来,拜了几拜,便起身走了。

在走之前,我对太公、太婆说:“太公、太婆,再见了,明年的今天,也就是明年的清明节,我们还会来看你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清明亲人扫墓作文800字

全文共 770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清明,飘着丝丝细雨,天马山被浓雾笼罩,模模糊糊,只剩下轮廓。在一片密密麻麻的墓中,我们找到了外公外婆的墓。

用石头砌成的墓,带了几分庄重。我们用扫把、抹布认真地将墓地打扫得干干净净,又将五彩缤纷的墓纸铺在墓的周边,在墓碑两旁各插了一束鲜花,摆了一个扁烛……整个过程,直至烧香,都是井井有条,庄重严肃,正是扫墓之格调。

最后,按照习俗,我们要与外公外婆“说话”,征得他们的“同意”,我们才能结束扫墓去烧金。我们选一人为代表来抛硬币,硬币若一正一反,表示外公外婆同意了。这次,因为我们姐妹三都是第一次来扫墓,便担任了“抛硬币”工作,三人一起与外公外婆“说话”。

大姐手里捧着两枚硬币,我和二姐合上掌心,三人一齐站在墓前,跟外公外婆说道:“外公外婆,我们来给您二老扫墓了,愿你们保佑我们。我们可想你们了呢!”接着,便悄悄说出各自的心里话。我诚恳地对外公外婆说道:“外公外婆,我可想你们了,来给你们扫墓了。外婆,您生前对我的好,我都没忘啊,我生日总有一包来自您的红包,我捣蛋时总有一顿来自您的痛骂和一支举到半空迟迟未挥下的鞭子,您对我的疼爱历历在目,这次终于得到舅舅批准,来看您了。我真的很高兴可以来看您。外公,听说您曾经当兵,真威武呀!你们的外孙女来看你们了……讲着讲着,墓碑上似出现了外婆在看歌仔戏的样子,出现了摆在姐姐家里的外公的照片,仿佛他们此时就在眼前,慈祥地微笑……

我们同两位老人家“讲”了好多话,一旁的大人们都吃惊极了。待我们结束与外公外婆的对话,大姐将硬币一抛,落在墓地的石头上,发出清脆的响声,一正一反,呵,外公外婆显然是听见我们三人的话,很高兴,便一口“答应”了。看来,外公外婆也很想念我们呢,特别外公,一下“见”到三个孙女,定是惊奇不已。

原来,庄重严肃并非扫墓之格调也。清明,追思故亲,与故亲“笑谈”,也很是亲密,很是快乐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清明时节作文400字

全文共 406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话正好可以映衬家中许多人今天的生活,她们不辞辛苦前往墓地,她们不畏风雨跨过山头,一切仅仅就是因为这是一年的清明节!

清明时节,这是一个中国古老的节日,或许正是由于这是古老相传,因此在这个清明才会放假,才会让人们有一个时间去祭拜老人。

我不知道其他人是否会去墓地烧纸磕头,而我的大姨昨天晚上回来就是为了这件事情,她甚至在回来的时候就已经把所有的东西全部准备好了,就是一些鞭炮,元宝等。而我的妈妈今天早上也离开了家,我觉得她们是为外婆烧纸去了,估计同行的还有我的二姨,三姨,以及开车的五姨,她们几个人在这个节日期间,总是会去一趟墓地,不管是如何的天气状况,她们总是一起前往那个山头,去那里祭拜一下母亲,或许这就是清明存在的意义!

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一直崇尚孝道,自古以来一直以土葬为主,而一块块墓碑,那就是埋葬过往亲人的地方,我们在这个科技进步的时代里,我们仍然不能忘记前人,不能忘记生我养我的家庭!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清明时节作文400字

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不知不觉,探望姥姥的日子又到了……

踏着沉重的步伐,一步步走到姥姥的墓前……

这天,天气阴沉,乌云滚滚,遥望远处的山峰,原本绿油油的松柏仿佛也失去了往日的生机,灰暗,黯然。远处几只乌鸦嘶鸣,凄凉而又悲凉。提着手中的铁桶,握着一沓沓“钱”,看到灰白的照片上,姥姥慈祥的面孔,眼眶,不禁微微湿润。蹲坐下来,放下手中的铁桶,走到墓旁,为姥姥放上贡品,带上花环,扫除灰尘,点染一张纸钱,缓缓放入桶中,着了起来。火苗跳动,充满了希望与生机。纸钱一张张放入,火烧的更旺了,滚滚黑烟源源不断的升腾,在片片浓烟中,我好像看到了姥姥沧桑的面容。

曾经除夕,一盘盘美味佳肴出自谁手?曾经端午,一个个绿皮粽出自谁手?曾经元宵,一碗碗汤圆由出自谁手?全部都是你啊!我的姥姥!曾经你对我絮絮叨叨,曾经对我嘘寒问暖,不正是我所需要的吗?耳畔仿佛又响起了你的话语,眼前仿佛又有了你的身影,鼻尖仿佛又有了你的味道……

火已烧尽,纸已成灰,明年再来探你,我的姥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清明时节

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所有节日中,唯独清明,令人伤感。三、四月,正是万物复苏,植物萌生新芽,动物结束漫长冬眠的时候。阳光和煦,寒风凛冽。这种天气最糟糕,早上还暖和,下午一下就变了天。晚上更是没得说,风大,又冷,在外面通常呆不住。

我又在想,在南山,爷爷奶奶又是如何承受四季的变化?他们不冷,不饿,不孤独吗?那时候妈妈总是拍拍我的头,说:“孩子,别想太多了。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一定会过得很好的。”

掰指算算,他们离开我将近八年了。我早已从稚气的孩童变成懂事的少女。我渐渐开始忘记,走出悲伤。

中国的清明节,在我眼里,极为特殊。没有亲人间的团聚与把酒言欢;没有欢声笑语和张灯结彩;更没有喜庆的气氛……甚至哭泣与沉默更多。每每去上坟,我都告诫自己不要哭。可是,又有几次忍住了?忍不住的,是对亲人的思念。

爷爷很是喜欢菊花,甚至可以说爱,大约从记事起,爷爷的生活中就有菊了。不论是练字还是画国画,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对菊花的无限热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我认为,爷爷就像菊花一样,洁净,不卑不亢……他永远是那样平易近人。奶奶则像百合,散发着沁人的幽香。如同她的性格,总是开朗的。生活中笑声不断。

清明,花也同样是寄托了生者对故人的思念。见花如见人。年年扫墓,家人只拿这两种花去看爷爷奶奶,我总是认认真真地擦墓碑,直至一尘不染。再小心翼翼地将花摆到墓前,仿佛怀中是不可侵犯的圣物。对啊,那本来就是代表爷爷奶奶的花,神圣而高贵,怎么可能允许别人随便玩弄。

清明,谁说是流泪、安寂的日子?我们在世界另一边的亲人,正在面带微笑看着我们,看我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同时也为我们默默祈祷:在那边,一定要平安、幸福、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清明时节踏春

全文共 491 字

+ 加入清单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花儿开了,树枝抽出了嫩芽,鱼儿也在水里又来又去。这一天,天气晴朗,风也很大,是个放风筝的好日子,于是,我们一家三口来到桐泾公园放风筝。

我们来到桐泾公园时,已经有很多人在这里放风筝了。这些风筝五颜六色,既像一朵朵在天空中绽放的花儿,又像是一只只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小鸟。我们找了一块比较空旷的地方,开始放风筝。我们慢慢地将风筝送上了天,风筝越飞越高,越飞越高。就当我们的风筝要超越飞得最高的“企鹅”时,意外发生了。我们的风筝的线与一只“老鹰”的线缠在了一起。于是,我们的风筝与“老鹰”同归于尽了。

我们捡起风筝,重新将风筝送上了天。可是这次不知怎么回事,风筝线突然断了,风筝飞走了,还好没飞远,很快,我便将风筝捡了回来。

第三次将风筝送上天时,老天不给力了,一阵风也不刮。尽管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风筝还是以一个“优美”的姿势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等了一会儿,风又刮了起来。于是,我们十分顺利地将风筝送上了蓝天,并且越飞越高,最后超越了飞得最高的“企鹅”,别提有多高兴了。

夕阳西下,时间不早了,先前放风筝的大部队都回家了,我们也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桐泾公园。

这一天,我玩得十分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清明时节雨纷纷作文600字

全文共 610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古诗在民间口口流传,而今年的雨纷纷虽然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

清明过两天后的下午,天气转阴,春风开始肆无忌惮的吹进荒野、吹进麦田、吹进家门。

快到天黑时,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天而降,缠缠绵绵,悄无声息,听不见雨声,却能感受到细雨飘洒在脸上的感觉,凉凉的,很舒服。

这几日由于杨絮到处飘落,造成空气中、大地上到处都是杨絮,连呼吸都感觉很不舒服,这细雨刚好把杨絮压落,空气犹如净化了般,湿润而不压抑。

细雨虽小,时间长了也对农民的庄稼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湿润了大地,滋润了麦田。

城市的柏油路上由于细雨的湿润,少了灰尘,多了份干净,少了骑车出行的人,多了撑伞漫步的欣赏者、感受者和对雨天的敬佩者。

雨淅淅沥沥的下了多时,不知道晚上有多少雨水来滋养这所城市。我早起走在路边,看到路边行人时不时踩在脚下的小草,今日又站起来了,它的身体被雨水冲洗得干干净净,就像一个士兵一样,挺直了腰板,向城市展示了它绿色的翅膀。

春天的雨不向夏天那样刚烈,强猛,却有着春天独有的温柔,细腻。小草既能在路边石缝边顽强的生长,又能抵抗风吹日晒。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这么弱小的生命竟能抵抗如此灾难!人类又何尝不是在大自然的馈赠下拼命成长呢?好在我们顺应自然,不与大自然为敌,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敬畏,不值得我们去学习吗?我希望自己也能成为这样一株小草,勇敢地面对风雨,接受风雨,尽情地拥抱这个世界,拥抱美好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清明时节雨纷纷作文500字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今天是清明节,按照传统的习俗,清明节人们都要去扫墓。

早上,烟雾迷蒙,满天的乌云中还流露出一丝寒冷,洒在脸上。车行驶在柏油马路上,特别让人伤感,也许是因为清明节的缘故吧。真是“清明时节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啊!一路上,大家的表情,似乎特别的凝重,没有了以往的欢声笑语。

到了山脚下,不知为什么,原本明亮的天空中突然流下了一滴滴“泪水”。也许这些“泪水”是家人的,是亲人的,是上天的,或是那逝世的人的泪水。我一步一步地踩着台阶,脚步仿佛格外的沉重。脑海像放电影似的播放出一个又一个的情节……

最令我印象深刻,记忆犹新的情节,那还得从我幼儿园讲起呢!那时,外公还在,我住在外婆家,每天的上下学都是外公接送的。每当在回家的路上,我站在外公身旁,听着外公给我讲着他小时候的故事,还时不时会被逗得哈哈大笑。因为外公在我身旁,总觉得很有安全感。小时候,我喜欢吃肉包子,宠我的外公每天放学都给我买一个肉包子,按妈妈的话来说,我不胖也得胖啦!可外公还是会给我买。

然而现在,外公不在了,那亲切的安全感再也不会有了,不,永远不会有了!每当路过老台门,闻到那熟悉的包子香味,脑子里就会浮现出外公和蔼的笑容。泪水再一次滑落了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年清明时节的谚语及解释

全文共 944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不带柳,来生变黄狗。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2017年清明时节谚语解释,欢迎阅读。

1,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解释】这条在卷十一“农事,占候”条目下。徐光启说道,二月最怕夜雨,如果晚上是晴的,即使雨多,也没有什么妨碍,如果有十个夜晚以上下雨,乡下人都会叫苦连天了。初四下雨,叫做春水。初八前后,一定有风雨。因此他引用了这条谚语,意在说明天气的自然规律,天气是逐渐暖和起来了。这条谚语还出现在清人梁章钜的《农候杂占》、明人徐应秋的《玉芝堂谈荟》里。

2, 清明不带柳,来生变黄狗。

【解释】出自清人潘荣升《帝京岁时纪胜》。到了清明的这一天,人人都会佩戴新折的柳条出门踏青、扫墓。妇女们会把这些柳条插在头发上,而男人们又总是把柳戴在衣襟上或用柳圈戴在头上,唐玄宗曾经说过这一天戴柳“可免虿毒”。这个谚语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当时没有一个人不配戴的柳条的,因为不配戴,来生是要变成黄狗的,很戏谑的说明了事实。

3, 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解释】这条谚语与上一条意思相近,但有点儿雅了,像是经过了文人的改造,所以在一些著作中流传更广,出于明代田汝成的《熙朝乐事》,清明这一天,谁要是不戴柳的话,小孩子也会变成老头了。如在清人顾铁卿的《清嘉录》卷三,“三月,插杨柳”条目下,这条言语被增加了一个字,成了“清明不戴杨柳,红颜成皓首”。

4, 清明前挂金钱,清明后挂铜钱。

【解释】出自清人李光庭的《乡言解颐》,李光庭这样解释,他说,清明前后半月,吴俗都有“标插坟墓”的习俗,用纸钱配挂在上面,称为“寓钱”。它既不是金的也不是铜的,为什么却称为金钱、铜钱呢,这主要是用来表达哀思者的孝心。挂在清明之前,说明孝思深厚是最可珍贵的,其钱虽不是真的金钱却胜似金钱;挂在清明之后,说明孝薄而不值得提倡,这钱不是金的而是铜的了。

【解释】明代的徐光启在其《农政全书》里引用了有关清明的三点谚语:

5, 清明不拆絮,到老没成器。

【解释】这个谚语出自清人王有光的《吴下谚语》卷二。它的意思是说,到了清明,春这个季节已经过了一半,夏天在逐渐的来到,棉被、裤需要拆洗了,让太阳晒掉里面一个冬天的阴气。春天是个很让人困顿的季节,很容易使人养成娇惰的性情,这些对于一个人来说“都是晏安鸩毒”,不振作起来是成不了大器的,到老也没什么出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清明时节

全文共 860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诗人杜所说写的《清明》里面的其中一句。眼看清明节就快到了,我兴奋得不得了,还记得去年扫墓时我和姐姐把墓清理得可干净啦,还能一边吃东西一边扫墓。但也遇到了不少烦心事。

那一天清明节,学校放半天假。我就和全家一起去扫墓,缅怀先人。准备就绪后,大家向目的出发咯。

到了墓地后,我们便开始寻找第一个目标——太姥姥的坟。这里到处野草丛生,看不清脚下的路,可危险了,我们每人捡了一根木棍探路。九拐八弯后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只见坟边长满了许多无名杂草,去年贴的已被雨水洗得发白的纸钱七零八落的贴在四周。叔叔大步走过去,拢住一大把野草用力扯起,甩到一旁。奶奶仔细的清理坟上旧纸钱,把祭品摆好后,又烧了柱香。我和姐姐弟弟争先恐后地抢纸钱,然后把纸钱贴在四周几坟上。正但我专心贴纸钱时,身后“轰”的一声,震耳欲聋,我险些跌倒。转身一看,原来是有人在放“轰天炮”,怪不得这么吓人。我不禁想:为什么他们要燃放鞭炮呢?打扰先祖可是大不敬的哦,再说万一引燃山火可就不妙了!

扫完太姥姥得坟,我们向另一个目标前进。走了大半天,还是没见着目标,腿也麻了,腰也酸了。弟弟不禁发牢骚,“爸爸,舅公的墓到底在哪儿呀,怎么还没见着?”“乖,你看不就在哪里。”爸爸指着一个堆满鞭炮屑的土包子说。“啥,这是舅公的坟?”我们不可置信的问。“嗯”。得到确认后,我们跑过去,扒开碎屑一看,果然是舅公的坟。姐姐气氛的咒骂道:“是谁这么缺德,把鞭炮乱扔到别人坟上?”虽然有点不快,可是找到墓地所在,心里当然高兴,总要有点曲折,才不会重演每一年的扫墓情景,可是今年的扫墓令我看到了另一种文明的退化。

在扫墓的一路上,有喜有忧,有惊有怒,有笑有泪。回家后,我的心里波涛汹涌,思绪万千。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某些文明却一直在倒退。缅怀先人的扫墓,演变成另一种“野蛮”。难道这就是对先人的悼念?难道这就是我们每年的今天所要上演的闹剧?苍天无语,我心有泪。

清明啊,清明,难道这就是你的意义所在吗?扫墓的人啊,难道这就是你们缅怀先祖,却丢失文明的方式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清明时节

全文共 515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天上小雨纷纷,意味着清明时节的到来。这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流传了上千年,十分悠久,古老。在这传统节日中,我们都忙着回去扫墓,祭祀,去回想着先人为我们今天所做的事情。因此,我们更不能够忘记,那些长眠于地下的革命烈士。

狼牙山五壮士高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坠入山崖,邱少云在草丛中忍受着烈火的炙烤,杨靖宇屡受酷刑,宁死不屈……这样一幅幅画面出现在我眼前,那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呀,悲壮,坚韧,向世界宣示,中华民族是强大的,是不可侵犯的。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这美好、幸福的生活,我们有什么理由忘记。

南京大屠杀、卢沟桥事变等等。这些都是外强在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当然,还有当时清朝政府的腐败。但经过数百年之后,中华民族重新振作了起来,逐渐变得繁荣富强。这来之不易的美好,都是先烈们用他们珍贵的生命,顽强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心为我们换来的。我们的父母亲没有忘记,作为祖国的接班人,我们将更不能够忘记。先烈们已经用属于他们的方式捍卫了祖国,现在,该轮到我们用自己的方式来为祖国做出贡献了。

雨还在窗外淅淅沥沥的下着,它们也在怀念着地下的烈士们。就在这清明时节,缅怀着那些长眠于地下的他们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清明时节忆亲人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当我看到妈妈晚上叠元宝的时候,我就知道又该给爷爷、奶奶送“钱”了。我没见过我的爷爷、奶奶,但每次提起他们,我的爸爸就会陷入沉思,像在回忆着什么,言语中带着伤感。

因为从小没有感受过爷爷、奶奶的疼爱,我总是幻想如果他们在世的话,会是什么样子?我相信,他们一定非常疼爱我。

记得有一次在公园,我看见一个男孩因为奶奶不给买零食又哭又闹,他的奶奶怎么哄都不行,我也不知道从哪来的冲动,走上前对那个男孩大声地说:“你这么大了,难道不知道那些是垃圾食品?奶奶不给你买,不是舍不得钱,而是对你的健康着想。”那个男孩张了张嘴,什么也没说。这时,男孩的奶奶走到他面前,说:“孙子,不是奶奶不买,昨天新闻不是还说,有个小孩吃了个棒棒糖中毒了吗?你想吃什么,奶奶给你做,大街上的东西再好,也没奶奶给你做的放心!”围观的人们也跟着附和:“就是,还是自己做的放心。”那个男孩知道自己错了,乖乖地跟着奶奶走了。

这件事之后,我时常想,如果我的爷爷、奶奶还在,我会不会也是如此满不在乎地对他们肆意撒娇?哎,如果我的爷爷、奶奶还在世,该多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清明时节的作文范例

全文共 543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话说得果然没错。4月5日这天清晨,太阳公公去度假了,乌云们到是闹得开心,提前过了泼水节。雨水倾盆直屑豆大的雨滴砸在防盗窗上,发出“叮铃铃”的响声。我突然恍然醒来,今天是清明节呀。

一路阴雨相伴,开着车子我们回到了老家。收拾收拾东西,我们便上山扫墓去了。走在蜿蜒的山路,踏着满是泥泞的步子,我们来到了墓地。墓地里一共有五座墓,其中有四座是合葬墓。虽然有些人我素未谋面过,但都是我们老李家的前人。我们这些小辈给每位先祖都烧了纸磕了头,在一旁的小姑奶奶变烧纸还边对墓碑嘀咕嘀咕地说着话。当来到最后一座墓前,我心中积淀的悲伤仿佛要溢出来了,每一下磕头都是无比的沉重,眼眶也渐渐湿润了,几颗晶莹泪珠挂在睫毛上摇摇欲坠。因为那是五爷爷呀!是我请爷爷呀!伫立在他的墓前,我良久地开着墓碑,小时候也爷爷在一起的一幕幕在我的脑海中放起了电影:爷爷经常带我去村上玩,带我去看田间耕地的老黄牛,牵着我走在铺满小石子的小路上,送我好多好多小花伞······老天爷似乎也听见了我心中的悲伤,好不容易收起的眼泪又掉下来,雨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

在下山的路上,我看见还有好多人正急匆匆地往山上赶呢。这情节又应了杜牧的那首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清明时节雨纷纷

全文共 536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了,孩子,明天爸又能跟爷爷说说话了。”爸爸用他那有点沙哑的声音激动的对我说。我好奇的问爸爸:“清明是什么日子,让您这么激动?”爸爸扫了我一眼,意味深长的说:“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

吃完晚饭,我缠着妈妈,想知道这个日子为什么这么特殊,让爸爸突然间会激动。妈妈叹了口气,抚摸着我的头,重心长的对我说:“清明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要祭奠自己的祖先,以表达自己的哀思。”顿了顿,妈妈看了看爸爸一眼,又接着告诉我说,爸爸在他还很小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从此奶奶带着爸跟两叔叔依为命。爸爸是大哥,承担起了家里的重担,每次,当他觉得很累的时候,总要去爷爷坟前坐坐,跟爷爷说说话,每当清明时节,不论爸爸走多远,都会想办法赶回来,年年如此。

听了妈妈的话,我扭头看看爸爸,的确,岁月的流逝,家庭的重担压得爸爸揣不过气来,但是爸爸从来不让我们兄妹担心。

第二天下午,我们准备了一点祭品来到了爷爷的坟前,父亲很郑重的用他自己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父亲的思念,我也收起了以往顽皮的心,神情严肃的用我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爸爸看着我有点惊讶。我在心里默默的说,爸爸,女儿已经长大了,我也会为您分担忧愁了!

“清明时节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我想,我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能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忧伤的清明时节作文

全文共 999 字

+ 加入清单

细数门前落叶,倾听窗外雨声,深圳这城市里,单调而沉闷的空气窒息着我幼小的心灵。清明己至,却因为父母工作原因而不能回家祭祖,徘徊在窗边,望向西北方的天际,那是我的故乡。

心碎无声,泪雨无痕,我想到了某些事,某些人。如流星刹那间划过天际,深深地刻在我心里。

儿时,爷爷是我的好玩伴,一到春天,爷爷就拉着我的手去山上踏青,走过山顶上的小铁路。爷爷捉蚂蚱给他的画眉鸟吃,又挖些土回去种他心爱的兰花。而我则是钟情于山顶上的小柏树林,在林子的尽处,树绿,叶儿尖上的露珠闪着太阳的光芒,我跑着跳着去追逐那若隐若现的梦想;草绿,草叶儿一直铺满原野,小野花儿和着小蘑菇的香味,迎面撒(扑)过来,我跑呀、跳呀,蹲下来拣香香甜甜的蘑菇呀、挑出最大的一个,放在鼻子下嗅一嗅,哇,好香!又直起身子顽皮地转过来对着爷爷,展示自己的宝贝。那时的爷爷只管看着我乐呵呵地笑,又招呼着:“孩子,别跑远喽!”春日的阳光温和的照在爷爷布满是皱纹的脸上,他微笑着,眼睛却深陷下去。

后来,便去了父母工作地上学了,来到这座城市里,世界变得五彩缤纷,我不能再沉迷于幼时的“绿”色了,只有在梦中想想爷爷的兰花儿开,想想爷爷的画眉来来往往跳上跳下,偶尔爷爷来电话我慢慢变得也只是应付一下,却不觉得电话那头的声音变得越来越苍老。

去年清明回故乡了,环境是什么都变了,一座座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条条街道车水马龙------而没变的依旧是人们的热情、朴实,那片柏树林还是那样的挺立。一阵风掠过,树叶就会随着风儿翩翩摇曳翻飞,然后落到地上。这一次我没有跑、没有跳,也没有拣树叶,因为爷爷不在了。我悄悄捡起一片枯叶,嗅嗅,上边仿佛还留着儿时的记忆,还有蘑菇的香味儿,乃至还有爷爷的烟草味儿。

天下着小雨,我们来到墓地,看到爷爷的画像,我的眼泪忍不住往下掉,我想对他说,爷爷你一个人在这里会不会寂寞,是不是常常会想起我,你还养着画眉鸟吗?这次我给你带来了兰花。我们把爷爷坟地打扫得干干净净,我亲手为他栽上了兰花。我独自一人撑着伞,来到那片曾经给我和爷爷留下美好回忆的山林,天空阴沉沉的,没有太阳。眼泪迷朦中,好像还有一个小姑娘挣脱爷爷的手,跑到林子尽头,转身对爷爷微笑。

苦吟一句《蝶恋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又是一个清明,我见不到自己的爷爷,也见不到充满了我童年欢声笑语的故乡,这个清明没有雨,只愿风,带着我的祝福,伴你,永远,永远!

[忧伤的清明时节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