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下乡慰问贫困户的总结(汇集20篇)

端午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个时候去敬老院进行慰问活动,给老人送上节日的关怀。下面是开学吧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慰问活动简报,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4840

作文

515

春节致慰问困难职工的一封信

全文共 1697 字

+ 加入清单

令我自豪的一局全体员工:

就要与20xx说再见的这几天里,一局捷报频传:我们又创造了“第一高”和“第一快”两项业界记录,平安金融中心项目核心结构封顶,成为中国华南地区第一高楼;深圳地铁9号线9105标段主体结构提前封顶,创下了深圳地铁建设最快速度。我们与万科集团再次合作打造的又一个350米超级城市地标——深圳地铁万科红树湾项目如期开工了!我们在非洲市场也取得了重要突破,收获了赤道几内亚克里斯克岛五星级酒店工程……

20xx年,我们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实施1135战略体系,深入推进项目管理三大建设和公司化建设,铁腕开展经济责任追究……主要经济指标再创历史新高,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增速在工程局中始终位居第一;存贷差指标持续好转,部分子企业存贷差持续为正,盈利能力同步提升,我们的经营实力迈上了新台阶、机制转换形成了新格局。

这一年,我们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明显实效,赢得了中央和中建总公司的高度评价。我们的两级班子和班子成员真正受到了一次党性锤炼和灵魂洗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这一年,我们致力于打造品牌、文化、诚企业软实力,荣获了“全国诚信施工十佳企业”、“中国建筑企业文化示范单位”,摘得1项詹天佑、2项鲁班和3项国优,品牌形象焕发了新光彩。

这些欣喜的成果背后,凝聚着一局全体员工一年来的智慧和汗水,彰显了一局强势的履约能力、服务能力和开拓能力,展现了一局人敢于担当、敢于竞争、敢于拼搏的先锋精神,我深感自豪,我要为一局广大员工点赞!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与一局领导班子成员一起,感谢上级领导、中建总公司一年来的指导与关怀,感谢广大客户与合作伙伴一年来的信赖与鼎力支持,我要特别向一局全体员工的家属以及离退休老同志致以新年的祝福!

20xx年,我们胜利召开了第四次党代会,描绘了“一局梦”的宏伟蓝图,明确了今后五年“一最”、“五个领先”的奋斗目标,20xx年就是我们向“一局梦”奋勇进发的新起点。新的一年,我们将依然面临着复杂而严峻的挑战,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务必要落实党代会精神,坚守“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用钉钉子精神将1135战略实施到底,用PDCAS管理办法推动各项经营管理工作科学开展、持续改进和循环提升,用战略自信、战略真知和战略自觉打赢三大战役。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三大战役中的第一、二战役是基础,更是跨越式发展。各子企业务必要围绕如何打赢第一、二战役研讨、谋划“十三五”,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思考在项目管理三大建设和公司化建设方面存在的差距,找准解决问题的方向和路径,制定出本企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完成各项规定动作,实现各项底线要求,全面提升运营质量;各项目部要积极思考如何持续提高履约能力、盈利能力和顾客持续满意度,培育营销能力,成为市场开拓的尖兵和主力军。第一、二战役是打赢第三大战役的底气,第三大战役是提质增效和推进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集团层面要统一谋划部署第三大战役,与下属单位逐家沟通确保措施落地。

“一局梦”是永争行业先锋的梦。先锋是一种理想,也是一种责任。新的一年,我们的各级领导人员要加快培育543能力素养,不断提升自身的科学管理和领导能力,培育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情操和意志,培育诚信、公平和刚健中正的品格。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不断提升过程,成为广大员工的“四个表率”。

新的一年,我们要为员工搭建与企业共同进步、共享成果、梦想成真的舞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只要有平台和机制,每名员工都可以成为实现“一局梦”的主角。我们要激发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企业与员工良性互动的局面,在良性互动中,让每名员工实现自身最大价值,从收获的喜悦中与企业共享幸福。

同志们,迎着20xx的第一缕阳光,一局人放飞了新的梦想和希望。站在这个新起点,我们要不甘平庸,砥砺奋进、永怀激情、变革创新,顺应新常态、迎接新挑战、打造新优势、拓展新空间,为客户、员工、股东、社会不断创造价值,不断拓展幸福空间的广度和深度。我们要不断超越历史成就,持续创造企业发展新高度,早日将“一局梦”变成生动的现实!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合家欢乐、万事如意!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心得

全文共 95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在崂山校区隆重举行了青科大XX年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出征仪式。我很荣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参加此次出征仪式。仪式上王书记亲自为各个服务团授旗。看着那一面面飘舞的旗帜,我的内心有种难以言表的激动,我知道那是心中的旗帜随之扬起,她扬起了我的责任,扬起了我的激情,扬起了我的信心,扬起了我的勇气。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能够成为社会志愿者参加暑期“三下乡”活动让我感到无比的欣喜与荣幸。这不仅仅是一次体验社会展现自我的舞台,更是一次回报社会回报祖国的机会。我会怀着一份感恩的心去面对这次实践,感恩父母、感恩母校、感恩社会;我会抱着一颗火热的心去面对这次实践,带去欢乐,带去激情,带去勇气;我也会揣着一颗谦卑的心去面对这次实践,学习知识,学习经验,学习技能。

早已听说暑期社会实践将是一次艰苦的磨砺,但我已经选择了这条道路,我心中的旗帜已经扬起,我不会害怕,不会退缩,再苦再累我也能坚持。我坚信,只要别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也一定能够做到。

来吧,让心中的旗帜高高扬起!指引着我们走向成功与辉煌!

青科大30支队旗随风舞动的那个瞬间,那种炽热的红,一如我们的热情,在七月的这座城市中,释放,然后升华。

志愿者这个角色,对于一名普通的大学生而言,意味着责任与奉献,意味着热情与真诚,意味着我们要用执著与坚持谱写无悔的青春。08奥运,无论我们身在何处,都应该为奥运奉献出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虽然我们很多人都未能做一名奥运场上的志愿者,但我们依然可以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宣传奥运,让更多的人了解奥运。这,就是我们此次社会实践的宗旨和目标。

我们举起手的那一刹那,是在向自己承诺,向学校承诺,也是在向社会承诺。我们吼出的誓言,是响彻在我们心底里的,那样一个庄严而且庄重的场景,将会让我们永远记得什么叫做责任。身为一名志愿者,我们首先要有吃大苦受大罪的决心和思想准备,无论是去哪里进行社会实践,都应该积极发扬当代大学生的风范,秉承我校的橡胶(公文有 约收 集)品格,在宣传奥运,服务社会的同时,努力树立良好的科大形象,让青岛科大可以在志愿服务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选择了这条奉献的路,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这次出征仪式是志愿活动的一个新起点,而实践的结束也绝不意味着志愿服务的终结。耕耘过后总会有收获,相信我们一定可以用无悔的青春谱写生命的华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大学生暑假三下乡实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692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期末考试的结束,暑假便到来。每年都要过一个暑假,但今年和我们学院的同学一起参加了三下乡活动,所以今年的暑假显得非常特别,非常有意义。这次三下乡的活动地点就在大学城的陈家桥。我亲身参与了很多事情,所以收获比较大,感触也非常的深。

我们三下乡是从7月13号开始的。三下乡的第一项活动便是动员大会,会议主要分以下几个程序:老师代表讲话、学生代表讲话、周校长讲话、学生宣誓,龚书记授旗、学院旗手上台合影、老师上台合影。动员大会场面宏大,老师和学生代表们的真情实感以及周校长深深地祝福点燃了这次活动的激情。在轰轰烈烈的动员大会结束后我们便踏上我们的征程。

活动的第一天我们主要的工作是帮助居民测血型和血压。早上由于雨比较大,所以我们就在居委会的楼上开展我们的活动。可能是天气和宣传没有到位的原因,,居民们都不是很支持,我们需要请居民们过来积极参与我们的活动。大约出现将近半个小时的冷场,但在各个学生干部努力地来改变这种状况,不一会儿,测血型和测血压的同学便忙不过来了。

在这天的工作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我们的知识储备不够,只能简单的给大家提一些建议,不能切切实实的帮助大家。还有我们的组织纪律性,由于下雨,早上迟到的人比较多,而且活动现场也比较混乱,有的人很忙,有的人很闲。这在我们开总结大会的时候,我们的主席也强调了这一点,第二天就有了很好的改观。

当然最人感动的是当天下午居民对我们工作的支持。那些老奶奶和老爷爷们一个接一个比较有秩序的进行血型和血压的测量。有的家长还将他们几个月大的小孩抱过来进行测量。还有他们满脸的微笑和声声道谢,让我们感觉我们进行这项活动不是完成任务,而是一种享受。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校长军训总结讲话

全文共 984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教官、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

现在我的耳旁还回响着同学们铿锵有力的口号,我的眼前还闪现着同学们矫健的身影。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四天的时间里,同学们圆满地完成了军训的各项任务,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这归功于教官的悉心指导,所有工作人员认真负责以及同学们自身的努力。在此,请允许我向三中队全体教官和七年级班主任表示衷心的感谢!

四天来,教官们尽职尽责,言传身教,教得认真、细致、耐心,对每一个动作都一丝不苟地做好示范,不厌其烦地指导、纠正,与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受到了同学和老师们的称赞和爱戴,成为全体新同学学习的榜样。在此,我建议,让我们把最最热烈的掌声献给我们最可爱的教官们!

军训期间,同学们能以解放军叔叔为榜样,严格训练,不畏烈日暴晒,任汗水打湿衣衫,对每一种军姿都认真领会,反复训练,做到队伍行列整齐,步调一致。尽管期间有的同学身体不适,但他们仍然咬紧牙关,坚持训练,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军训任务。同学们在军训中的表现,初步展现了洼中学生的精神风貌,这是步入初中生活的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相信,通过这次军训,对同学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为期四天的军训生活结束了,但它的影响是深远的,会在以后三年的初中生活中,以致一生中发挥作用。希望同学们以这次军训为起点,牢记以下几点:

一、站直了,别趴下。你们是经过军训的人,你们是洼中的学子,你们应该有钢筋铁骨,你们应该有顽强的品质和意志。优秀的军人为你们作出了榜样。从现在开始,你们就应该有面对各种困难的精神准备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二、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伟大。严于律己,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同学之间礼让谦和,言谈举止文明,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内外各项集体活动,树立集体观念,做文明学生,争文明班级,建文明校园,让洼中因你们而精彩!

三、耐得住寂寞,才能守住生命得黄金。要珍惜三年的学习生活,珍惜青春的黄金时期,努力拼博、奋发进取,在学习生活中锻炼自己、塑造自己、展示自己,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初中毕业生!

最后,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向为完成军训任务付出艰辛劳动的教官们、向每天陪伴你们,无微不至地关怀着你们的班主任老师、以及为我们军训的圆满成功默默无闻作出贡献的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祝全体教官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事业有成!祝全体同学学习进步!身体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送教下乡培训心得体会

全文共 2912 字

+ 加入清单

从我的内心来说,我是一个比较容易被感动的人,每每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我国的西部教育比较落后,每年都有很多志愿者来到这里奉献自己的爱心,甚至有的志愿者长期地不止一次地来这里为西部教育作贡献,他们当中的优秀代表有徐本禹、冯艾、马桦等,他们的支教事迹被广为传颂,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了关爱西部教育的热潮正是他们对西部教育的挚爱。这些都唤起了我想为西部的教育做点事情的想法。闵行区教育局每年选派支教教师的信息,我都非常认真地看,可惜我的专业不是语数外等学科,所以前几年我都无法完成自己的心愿。20XX年5月的这次招聘,教育局终于放开了所有的学科,才使得体育学科的我积聚在心头多年的想法得以实现。

20XX年8月24号,我们一行5人,带着上海市教委闵行区教育局以及5所支援学校的重托来到了美丽的彩云之南——昆明,在此我们受到了最为隆重的欢迎,省教育厅为款待我们上海101位支教教师,专门设了盛宴,同时给我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我们在接受这最高礼遇的同时,倍感身上的责任与压力。25号早晨天还没有亮,我们就奔向昆明机场,为的是赶上8点35分去临沧的飞机,9点15分飞机安全地降落在临沧机场。在机场,受到了双江县教育局董副局长及沙河中学校长的热烈欢迎。

在沙河中学,我被任命为音体美教研组副组长,担任初一两个班级的体育课教学,同时协助其他体育教师负责每天的早锻炼课间操。从下半学期开始,还负责学校田径队的训练。训练时间安排在每天的早晨和周一周四的下午。自从参加支教工作以来,我不敢有丝毫的放松,除了认真上好自己的课以外,经常去听本组当地教师的课,和他们共同探讨教材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等。如果发现他们在教学中存在问题,我会采取恰当的方式及时地予以纠正。从教案的撰写到课时的组织与教法学法,再到上课教师的语言表述、教师的示范与讲解等等,在和当地教师沟通、交流的时候,通过具体形象的事例,恰如其分地把上海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介绍给他们,让他们从心理上逐步接受认同,最后再运用。因为早锻炼和训练工作的特殊性,可以说,我是沙河中学每天起床最早的人。起来之后,我就去学生宿舍区协助值班教师唤醒学生,督促他们起床,然后再协助体育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早锻炼。

特别是在冬天,整个早锻炼几乎都是在黑暗中进行的(学校仅有一盏路灯),早锻炼结束时天还没有亮。因为我在大学学的是田径专项,学校根据我的情况,在上学期结束前,学校申请到了临沧地区田径传统学校Q从本学期开始,我又增加了一项工作,即为我校的体育骨干进行业余田径训练。凭借自己扎实的田径基础,我运用较为先进的训练理念、丰富的训练手段、新颖的训练方法,使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田径运动技术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同时,通过这些体育骨干的带头作用,带动了全校学生进行业余锻炼的热情。回顾这一年的支教工作,除了平时的常规工作,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情:

1.为沙河中学的全体学生和全体教职员工进行了田径规则及裁判法的培训。通过培训,学生基本了解了田径比赛的规则,教师对田径比赛的判罚基本能做到准确无误。为学校第十八届冬季田径运动会的顺利召开提供了保障。

2.因为学校召开田径运动会缺乏资金,通过自己和原单位的多次积极沟通协调,原单位为运动会共出资金2600元,保证了此次运动会的顺利召开。

3.20XX年10月,在沙河中学举行的“三优”活动中,为沙河中学教师上了一节《体育与健康》示范课,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肯定及同行的好评,获得学校特别奖,本人所撰写的论文《谈体育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意识》获云南省20XX年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本人所辅导的另外两篇体育论文,分获云南省20XX年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三等奖。

4.本人多次在沙河中学学校领导、班主任及教师的带领下,深入到经济困难学生家里,了解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为我校经济困难学生初三(1)班的李金唤、初三(2)班的尹施良分别捐款200元、150元;为大文中学85班学生鲁文江捐款100元。上学期为学校捐款400元,用于初一(3)班俸青硕同学奖学金发放。本学期为学校捐款200元,用于捐助双江自治县文库小学。个人捐款累计1000多元。通过本人寒假期间在原单位的宣传介绍沙河中学的情况,原单位的师生为沙河中学捐款累计8300多元,为沙河中学奉献了一份爱心。原单位的党支部及教工团支部决定和沙河中学初一(5)班的李冬梅、初二(3)班的陶月萍、初二(2)班的李真兰3位同学结对子,每人每年接受资助800元。

5.在县教研室主任的领导下,深人到全县的各个乡镇中学进行所任教学科的听课评课工作。通过和这些教师的沟通交流,肯定其优点,并指出他们所要努力的方向,得到了同行的肯定和赞许。

6.受县体育教研员的委托,负责起草双江自治县中小学体育教师大比武方案,为全县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及论文撰写培训,并被聘请为此次大比武的特邀评委。

7.所撰写的小文章《如何灵活处理教材》《体育课与业余训练的关系》发表于《中国体育报》学校体育版中的教师论坛;撰写的文章《也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广播体操教学》等也发表在有关刊物上。

8.利用休息时间,在同事鲁应良老师的带领下,深人到离县城40多公里的大文乡一师一校——展南小学实地考察,通过考察,了解到那里更艰苦的环境和办学条件,同时为该小学捐助价值100多元的篮球、羽毛球拍及羽毛球。

9.为改善沙中的办学条件,帮助这里的经济困难学生,奖励优秀学生,通过和自己的同学积极联系,同学答应为学校购置一台笔记本电脑和配套的投影仪等设施,并设置经济困难学生帮助基金及优秀学生奖励基金,两项基金累计每年2万元。

转瞬之间,一年的支教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在这一年当中,我们上海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得到了支教学校师生的肯定;同时也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忘不了,在炎炎的烈日下,我们和沙中全体师生一起进行的军训;忘不了,在沙中第十八届冬季田径运动会上,参赛学生所表现出的力争上游、奋力拼搏的精神;忘不了,我们和全体沙中师生共同庆祝沙河中学30周年校庆时所展示的恢弘壮观、气势磅礴的场面;忘不了,沙中全体教职工在小黑江边检站附近进行集体烧烤的乐趣;忘不了,沙河中学领导带领我们在双江泼水节“泼水”和沧源佤族文化艺术节所进行“摸你黑”的狂欢镜头;忘不了,我们和沙河中学领导一起去爬大茶山观大茶树所进行的一次勇敢者活动;我们和沙中全体师生为迎接“五四”运动88周年所进行的歌唱联欢……这些情景至今仍清晰地浮现在脑海里,这是我们和沙中师生友谊的最好见证和诠释。

对于这一年的支教工作,我深有感触和体会

1.支教,是生活对意志的一次磨砺。

2.支教,是一次学习的过程。

3.支教,是一次业务水平提升的过程。

4.支教,是一次灵魂净化的过程。

5.支教,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

最后,我应该感谢闵行区教育局原工作单位——上海市吴泾中学给我的这次机会,能让我为西部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能在增进滇沪人民的友谊、帮助云南的教育事业上,记录着自己人生中光彩的一笔。

我为自己选择支教感到骄傲,为我选择支教感到有价值,它让我实现了自己积蓄已久的想法。支教,它是我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一次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乡镇干部下乡民情日记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通过走访,我们深切感受到党的惠农政策使农村的村容村貌、村民精神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农民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各级政府为农民增收致富采取的种种有力措施使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子更加扎实,愿望也更加强烈。

走访中我们也了解到马圈村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首先是李家乡马铃薯滞销达4375吨。马圈村因离公路较近,交通相对比较便利,因此马铃薯滞销的问题不大,但对于今年马铃薯的市场行情及销路问题,村民、村干部都比较茫然。一些村民认为,去年马铃薯销售价格不好,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受到打击,种植面积会减少,今年秋后市场行情可能会好起来。其次马圈村村级道路硬化问题亟待解决。马圈村处在山梁之上,沟深山高,通村道路仍是黄土路,平时尘土飞扬,遇到雨雪天气,泥泞不堪,给村民出行及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便。此外马圈村因病因残致贫的问题也比较突出,我们走访中看到因病致贫的8户、因残致贫的12户,生活比较艰辛。

走访结束后,我们下乡宣讲小组同乡政府领导干部就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加大市场信息预测通报力度,及时发布有关信息,切实做好服务工作。这也是我们宣讲小组此次下乡宣讲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开展“五送五帮五推”活动中将继续予以关注和思考的主要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年总结感悟

全文共 793 字

+ 加入清单

日子,于波澜不惊中走过。

眨眼间,旧岁已过,新年将至。

回首2020,几多慨叹伴着几多欢乐,在年华中氤氲。

犹记2020年的那个六月。阳光在窗外熏得太过耀眼,绿树葱茏,点点阴影斑驳了教室。教室里却阴云连绵,六(2)班的同学罕见的收起嬉皮笑脸,很严肃地,没什么人说话。老师分发着毕业证,也是默默的。手里捏着那小小一本暗红本本,心里五味杂陈:低年级时幻想什么时候长大,中年级期待什么时候摆脱,高年级却……有点儿不舍。“拍个集体照吧”老师沙哑地说。没人行动,底下男生抿着嘴不作声,女生早已哭得稀里哗啦,东倒西歪。我看着桌上散着的同学录,填了个人资料,而毕业赠语却不知从何而写,琢磨了半天,只有一个所谓“再见”,余下的情感只默默沉淀为六个黑点。

恨放学铃声响的太快,六年一下就响完了,回头望着这教室,这间教室记录了我们拼搏的时光,它不久就有新的主人了,新的欢声笑语,可惜都不属于我们。临行前,我轻轻揭下墙上的光荣榜,揭下了我们的曾经和童年的足迹,这一切,以前以为永恒的一切在这瞬间,都成为过往云烟。耳边恍然响起那句“谁毕业谁难受谁是小狗”,看来我是中了自己的招。

犹记2020年那个九月。我吃力地爬上四贤中学“通天”的阶梯,一边气喘吁吁,一边在想以后会怎么样。忽然有点儿想念那些熟悉的小学同学,至少他们脸上总带着亲切的笑容,新的学校让我陌生得有点儿慌。

没想到几天后就摸清了四贤中学的“门道”,幻想中冷淡的气氛并没有到来。新同学友善得可爱,热情地引着慢热的我,走进新的集体,让六月淡淡的忧伤渐渐走远,我开始期待,期待着新的相遇,和一草一木的擦肩,和纸飞机的回眸,是谁家的千纸鹤,是谁送的短诗句,或是嗅到什么老相识的新消息。我才开始发现,“我们不散”很美好,“清风自来”同样很美好。

我的2020年,一场别离一场相遇的层层叠叠,真实的感伤和真实的明媚,皆在细水长流中缓缓淌过经年。谨以纪念这人生的一个特别站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大学生暑假三下乡心得体会

全文共 1981 字

+ 加入清单

大二的这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院上组织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从各个分队竞争选拔,到组织人员具体实施,我们披荆斩棘,终于圆满完成任务。回忆起来,当中辛酸与幸福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得到。

团队名称定为“蒲公英”,寓意让爱心在贫瘠地区得到传播。刚开始是向系上申请这一关,团队自己定地点,时间,写详细的活动内容,经费预算,本以为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没想到会有那么多细节问题需要解决,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但是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些是活动圆满完成的基础。经过层层选拔,各方协调,充分准备,我们终于在x月8号中午出发了!直达活动目的地:黑龙口镇牛山村。

回忆起来,首先想起来的是满眼的绿,满山的青翠欲滴,庄稼,山上的树,都像水洗过一样,虽然七月的太阳照着,还是满心的凉爽与惬意!矮矮的山头一座接一座,活生生的“山”字,想起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或者说是祖先们的睿智。伸手就可以触到的核桃树,路是单行道的水泥路蜿蜒在山脚下,经过的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种着各种花草,时令蔬果,不用化肥和加工,天然绿色健康营养,很有《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的感觉。然后,我们的队伍“浩浩荡荡”的进村了,搭锅起灶,生火做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严守活动宗旨之一“不拿群众一针一线”,随后活动按计划顺利开展起来。

20xx年x月8号,在短暂的启动仪式之后,我们商洛学院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团便正式踏上了下乡实践活动之行。我们来到的是位于商洛市黑龙口镇,而我们所支教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校园没有像样的操场,教室前一片荒芜,满地杂草,从教室的窗口望进去,感觉昏暗和狭小,不过这些丝毫没有减弱我们的激情,接下来的日子里孩子们的表现更是让我们倍感欣慰。

最激动的当然还是第一次站上讲台的时候,那一声亲切的“老师”!x月9号清早,我们还在洗漱的时候,提前通知好的孩子们已经到了学校!围在我们旁边好奇的问这问那,然后,我们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向目的学校出发了,走了大概一个小时,终于到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张张执着的面容,而今回首内心的那份悸动仍记忆犹新。我教的是二年级的小学生,整个课堂从画画开始,先让他们在黑板上画上自己熟悉的东西,然后我们写出英语单词教他们读,书声琅琅,忽然感觉这也是一种幸福,是从其它任何想方面所满足不了的。课间活动时间,由于我好奇他们玩的“照相机”(一种纸叠的玩具),一个叫林子鑫的男孩要撕了课本给我重新叠一个演示!我急忙阻止了,后来我的桌上就有了各式各样的折纸,孩子们一个一个给我演示,我学着他们玩,他们给我们唱歌,声音也一样洪亮,悦耳,因为他们也喜欢展示,只是平时没有舞台罢了,更多的是开朗活泼被羞涩所代替。在这短暂的几天里,想到自己同时是学生也是老师了,角色的转换让人兴奋又新奇。很舍不得这些善良朴实的孩子。这是我第真正意义上第一次站在讲台上,我真正意识到,要上好每一节课是多么的不容易。在教室这个舞台上,一节课四十分钟很快过去,而老师课前不能只准备四十分钟的内容,“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以这种严格的要求去衡量自己,你的课才能上得称心如意。还有很多令人感动的事情,每每想起来让人心里无比温暖。这次活动时间虽短,这却是我度过的最有价值的一个暑期。我从这些孩子身上学到的远比我授予他们的还要多。

七月流火,酷热难耐,支教的生活是艰辛的,农村的教师生活是城市无法想象的,我们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我们教师队伍团结互助,生活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餐桌上我们集思广益,共同探讨教学问题,交流教学心得和体会使我们共同进步,顺利完成学校交与我们的任务。

这些山区孩子们的共同点一样,他们家庭贫穷,所以他们要不懈努力渴望通过知识改变家庭的境遇。他们的家离学校很远,所以他们得起得很早走很长一段路程到校上课然后一直到下午放学回家。他们尊敬师长,他们吃苦耐劳,他们礼貌谦让,他们热情积极,但是他们的学习条件和城市却是天壤之别,如果不是亲眼看到,我很难想象21世纪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山里孩子们学习的硬件条件是那么差!在这里向感动中国里的那些在山区坚持几十年的老师们致敬!毕竟我们自己能力有限,以后有机会的话我会尽可能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尽管吃的住的不尽人意,但孩子们是憨厚淳朴的,无论走到哪里都有甜甜的问候,学生的热情像一缕缕清新的空气抹去我心中的阴霾,在这里,我简单而快乐地生活着。课堂上,孩子们用好奇和纯真的眼神看着我,我真想把一切东西教给他们,让他们能够在更广阔的天地翱翔,能够成为他们的老师我无时无刻不幸福着,无时无刻不努力着。

支教的时间转眼稍纵即逝,不想道别离,却无奈要别离。一直都觉得支教是一件非常神圣、离自己非常遥远的事情,没想到今年暑假的支教活动,却园了我的支教梦。这也是一次历练与心灵的洗礼,让我更清楚自己以后的方向,永远忘不了那山上的第一缕阳光,那是梦的方向,让蒲公英越飞越远,越播越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春节慰问联村联户日记

全文共 99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家家户户沉浸在合家欢乐的节日气氛里。那么,山里的老百姓大年过得怎么样?我想去看一看。

下午,我约了县委副书记**、县委办主任**,一起到七里坪镇去看一看。

来到**村,路边有一家正在放鞭炮,我们径直走进一个小院,来到一户人家,一起围坐在院子里,聊了起来。

交谈中,得知主人家名叫陈国和,家里还有老伴、儿子,一家三口。

陈国和高兴地说:"我和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在广州做建筑工,1个月能挣上5000元左右,虽然苦点,但高兴。家里老伴种粮收板栗,还有补贴,1年收入七、八万,我家房子就是靠打工挣钱,在20**年建成的。"坐了一会儿,陈国和的儿子陈勇从舅舅家拜年骑车回来。小伙子憨厚中透出精明,我跟他聊了起来。

"今年多大了?结婚了吗?""25岁了,还没有结婚呢。"小伙子腼腆地回答。

"在哪儿打工?1个月能挣多少呢?""在深圳电子厂打工。1个月能挣3500块钱左右,除去房租和生活费,落个2000块钱左右。""你有回来工作的想法吗?县新型产业园,有100多家企业,需要很多人做事。那里月工资两三千块的员工很多,多的能够达到八千多元。园区还配备了学校、医院、生活公寓,开通了县城至觅儿的专线客车,基础设施正逐步完善,县里正在开展‘春风行动’,你可以去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事做。""我回来就听说园区招工的事了,正准备去看看呢。说实话,不想往外跑,费用太大,又不方便。我已经约好了几个一起打工的,过两天就去,如果找到合适的事做,今年就不出去了。"

**村党支部书记陈均儒闻讯赶来。我问陈书记:"你们村外出务工是个什么情况啊?"陈均儒回答说:"我们村有1633人,有400多人在外打工,其中在本县打工的大约有200人,有200多人在外打工,打工收入基本上要占到每家收入的一半以上。"我对方思意和陈敦学说:"全县要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到千家万户,开展民情大调查,摸清外出务工人员、创业成功人士底数,将这些情况和园区招工工作对接起来,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就业,既方便群众,又服务园区,是富民强县的好路子。"

在回来的路上,我拨通了七里坪镇党委书记潘新华的电话,要求乡镇将"三万"活动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农户开展大调查,及时发布创业就业信息,为农民群众包括外出务工人员创业就业服好务,既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又有利于推动园区发展。这是乡镇今年要抓的一件大事,必须牢牢抓在手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三下乡心得体会

全文共 737 字

+ 加入清单

考试完的暑假,最先迎接我的不是回家和父母相聚的幸福,不是家中空调的凉爽,也不是和久未谋面的朋友们相见时的激动,而是参加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学校相关文件精神,艺术学院组织了“信仰、信心、信念”社会实践文艺宣讲团,到新乡市军休二所进行演出,我有幸能够参与其中,成为了一名骄傲的志愿者。

为了准备这次演出,我提前好多天就开始着手准备,我的特长是小提琴,特意选取了大家熟知的《梁祝》进行演出。同时,我还担任了本场演出的主持人,提前写好串词给老师指导。一遍遍的彩排、调整顺序、写串词,虽然辛苦,但很快乐。在台上演出的时候,台下的掌声不断,看着观众们沉醉其中的表情,我感觉到了满满的成就感和存在感。刚开始报名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时候心里还有些怨言,觉得耽误了自己回家,但当我站在台上的那一刻,所有的抱怨都没有了,有的只是作为一名志愿者的责任和义务,有的只是要好好演出,不能辜负了老师的期望和台下观众们的厚爱。

在演出的间歇,我深刻的思考了社会实践活动对于一个大学生的重要性,我觉得,社会实践是我们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尤其是学生时代的我们,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这样往往在走上实际的工作岗位后发挥不出真正的潜力。通过实践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才能得到巩固和提高。

大学是教育我们,培养我们的圣地,社会是一个锻炼我们,磨砺我们的基地。假期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但是它让我领悟到了很多东西,而这些将使我受用终生。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才之道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是我们学习和成才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全文共 1215 字

+ 加入清单

当时间拂过我们的脸庞,曾经的青涩的线条依然变得更加的刚毅,曾经熟悉的脸孔还在记忆中,可这现在就已经大二了。夫子曰,逝者如斯夫,不外乎如此。 因为对现状的感慨,我们回顾过去;因为对美好的憧憬,我们展望未来。不记得是在多久以前,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乌托邦的国度,曾经的曾经我们被深埋在书堆中间,每个人都在挣扎,在时间的流水里挣扎,在无边的题海里挣扎,还有的就是在自己内心无声的挣扎。记忆中,一推开门就是全码在桌子上成堆的书,那些压得我们弓不起背膀的“原罪”所在。在那些“昏无天日”的日子里,我们的唯一陪伴。记忆中,高考就像是那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的停留在我们上方。记忆中,每天晚上,我们都是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寝室,倒头便睡,等待着明天的早铃响起,这些都刻在我们的记忆深处。但是这些都是雾里看花,始终都隔了一层自己当时的愤念在里面,到了现在各位是否还在意当初?现在在谈起都是风轻云淡,一笑而过吧?就是我也曾想,当初我已经够努力了,但是是否我可以能再努力一点?如今,我们还在道路上前行,过去的奋斗已成财富。

没错,这些都是我们的财富,在座各位所都共同拥有的财富。但是,这里的财富却要打上一个引号,我不禁要问一句,当昨天留下的精神的动力,已无法作用于今天,无法作用于自己的时候,财富还成财富吗?那只是一道人生中永恒的记忆罢了。

大学生活让人有些措手不及,从开始的好奇,再到趋于平淡,再到现在的一门又一门的挂科,终于让我们醒悟:走进大学并不是走进了塔。

到了现在,我怀念最多的却还是那些高中奋斗过的日日夜夜。虽然很辛苦,但是在考试后仍能对着天空会心的一笑;虽然很忙碌,却还是在球拍上留下了汗水;虽然很疲惫,但却不孤独。到了现在,大学已经快两年了,我们得到了神马?若是现在大学结束了,我们剩下了神马?现在的我们,走进了这个理想中舞文弄墨的圣地,却身边环绕着游戏,脑袋上悬着一个大大的“颓”字,这个是我们希望中的大学生活吗?这个还是我们当年为之奋斗的理想吗?大学不是目的地,只是人生的一个落脚点,一段新征程的开始。一切不在乎环境、客观,一切在乎自己。或许现在有些同学对现在的专业不满意,但是专业只是个导向,不是将来职业的方向。现在学的不一定是将来用到的,但是将来在社会上用到的,必定是已经学了的。展望未来,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应该都有一份坚定。过去的终究是过去,放下了还我们继续上路,为了心中的理想,低下头,只顾风雨兼程。

突然间,我想起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那句话: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我们就为了心中的理想而奋斗吧!

希望将来,我们再回顾我们今天的大学生活,我们能够:回顾昨天,我们问心无愧;面对今天,我们分秒必争;展望明天,我们信心百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日记

全文共 1177 字

+ 加入清单

和风吹过天际,终于迎来了太阳,经过昨天大雨的一番洗刷后,科院到处都焕发着新意,而我们“三下乡蜀口小分队”一行20人带着捐赠给蜀口孩子们的300多本书,尽管十分重,但因为是送给孩子们的,同行的小伙伴们,甚至是女孩子都没有一个喊累。

挤火车向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大伙拎着小包扛着大包在人潮中涌动,经过一番挣扎后总算是挤上了火车。可能是真累到了,小伙伴们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3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泰和了,村里特别热情的把我们一行人接到了村里,刚到村口就被这里的环境给吸引了,真真是满村绿色关不住,一棵古樟迎客来。

早已饿疯了的小伙伴们一起吃了一顿朴实的农家饭,真心要为这里的好山,好水,好人家点个赞。

饭后,指导老师王军成书记给大家开了一个简短的小会,王书记要求大家要将我们在蜀口的住所当成自己的家一样爱护,要严格要求自己,一切行动要服从命令听指挥,我们代表的不仅仅是我们个人的形象而是我们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的精神风貌。

第二天,黎明的曙光揭去夜幕的轻纱,吐出了灿烂的早晨。蜀口的早晨甚是撩人,忍不住走到天台,雨后的蜀口在云雾的围绕里如幻如梦,赣江自群山中滚滚淌来,叹一句江山如此多娇,蜀口当真无愧于“千里赣江第一洲”的美名。

6.30我们的队员们准时集合,开始我们的晨跑,不要有太多的拘束,不要有太多的压抑,在这个宁静的小村庄里吐出胸中的浊气,肆意的奔跑吧,一切烦恼和喧闹都在你的意识里消失的无影无踪,你看我笑的甜不甜,你看我笑的美不美,简直美哭了。

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我们大家一起来做运动!没错,晨跑之后是早操环节,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是不是萌萌哒,感觉要被自己萌化了,哈哈哈。

消耗了那么多体力,不补充点能量怎么可以对得起自己逝去的脂肪,哈哈。米粉,包子,粥都是我的爱,光盘计划我在行动,噢耶。

没错,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下乡目标召唤在前方,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融入和服务蜀口村,本村的欧阳家族理事长欧阳爷爷专程给我们充当讲解员,老爷爷年纪大声音也不小,饶有兴致的和我们介绍起了欧阳宗祠于欧阳家族的历史,当听到欧阳家族一门出了21个进士之后,我的脸上写满了震惊,而欧阳爷爷脸上却充满了自豪。

虽然蜀口村是的贫困村,但村领导对于教育方面却丝毫不敢马虎,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读书要从娃娃抓起,学风如斯,怪不得光是欧阳一门就出了21个进士。最后,我们全体成员与欧阳爷爷合影留念,感谢他为我们的精彩讲解,祝他身体健康,开心快乐。

拜别欧阳爷爷,我们的队员们继续在村里走访,村里的古樟树是一个特色,村子里有300年以上树龄的古樟有600多棵,的一棵古樟已经有1400多岁了,据说要9个大人合抱才能抱下,这深深地震惊了我们一行人。

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一上午的时间就在我们的走访中悄悄划过了,在回住所的路上,我们还看到了这一和谐的一幕,发哥,你在干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第一次下乡

全文共 13857 字

+ 加入清单

一受社会主义教育

我们初下乡,同伙一位老先生遥指着一个农村姑娘说:“瞧!她像不像蒙娜·丽莎?”

“像!真像!”

我们就称她“蒙娜·丽莎”。

打麦场上,一个三角窝棚旁边,有位高高瘦瘦的老者,撑着一支长竹竿,撅着一撮胡子,正仰头望天。另一位老先生说:

“瞧!堂吉诃德先生!”

“哈!可不是!”

我们就称他“堂吉诃德”。

那是一九五八年“拔白旗”后、“大跃进”时的十月下旬,我们一伙二十来人下乡去受社会主义教育,改造自我。可是老先生们还没脱下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眼镜,反而凭主观改造农村人物呢!

据说四十五岁以上的女同志免于下乡。我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眼看年轻同志们“老张”“小王”彼此好亲近,我却总是个尊而不亲的“老先生”,我也不能自安呀!

下乡当然是“自愿”的。我是真个自愿,不是打官腔;只是我的动机不纯正。我第一很好奇。想知道土屋茅舍里是怎样生活的。第二,还是好奇。听说,能不能和农民打成一片,是革命、不革命的分界线。我很想瞧瞧自己究竟革命不革命。

下乡当然有些困难。一家三口,女儿已下厂炼钢。我们夫妇要下乡自我锻炼,看家的“阿姨”偏又是不可靠的。默存下乡比我迟一个月,我不能亲自为他置备行装,放心不下。我又有点顾虑,怕自己体弱年老,不能适应下乡以后的集体生活。可是,解放以前,艰苦的日子也经过些,这类鸡毛蒜皮算不得什么。

十月下旬,我们一行老老少少约二十人,由正副两队长带领下乡。我很守规矩,行李只带本人能负担提携的,按照三个月的需要,尽量精选。长途汽车到站,把我们连同行李撇在路旁。我跟着较年轻的同伙,掮起铺盖卷,一手拿提包,一手拿网袋,奋勇追随;可是没走几步,就落在后面,拼命赶了一程,精疲力竭,只好停下。前面的人已经不见了,路旁守着行李的几位老先生和女同志也不见了。找不敢放下铺盖卷,怕不能再举上肩头。独立在田野里,大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慨。幸喜面前只有一条路。我咬着牙一步步慢慢走,不多远就看见拐弯处有一所房屋,门口挂着“人民公社”的牌子,我那些同伙正在门口休息。我很不必急急忙忙,不自量力。后面几位老先生和女同志们,留一二人看守行李,他们大包小件扛着抬着慢慢搬运,渐渐地都齐集了。

那半天我们在公社休息,等候正副队长和公社干部商定如何安插我们。我们分成两队。一队驻在富庶的稻米之乡,由副队长带领;一队驻在贫瘠的山村,由正队长带领。我是分在山村的,连同队长共五男二女。男的都比我年长,女的比我小,可是比我懂事,我把她当姊姊看待。队长是一位谦虚谨慎的老党员。当晚我们在公社打开铺盖,胡乱休息一宵,第二天清晨,两队就分赴各自的村庄。“蒙娜·丽莎”和“堂吉诃德”就是我们一到山村所遇见的。

我们那村子很穷,没一个富农。村里有一条大街或通道,连着一片空场。公社办事处在大街中段,西尽头是天主教堂,当时作粮库用,东尽头是一眼深井,地很高,没有井栏,井口四周冻着厚厚的冰,村民大多在那儿取水。食堂在街以北,托儿所在街以南。沿村东边有一道没有水的沟,旁边多半是小土房。砖瓦盖的房子分布在村子各部。村北是陡峭的山,据说得乘了小驴儿才上得去。出村一二里是“长沟”,那儿有些食用品商店,还有一家饭馆。

那时候吃饭不要钱。每户人家虽各有粮柜,全是空的。各家大大小小的腌菜缸都集中在食堂院子里,缸里腌的只是些红的白的萝卜。墙脚下是大堆的生白薯,那是每餐的主食。

村里人家几乎全是一姓,大概是一个家族的繁衍,异姓的只三四家。

二“过五关,斩六将”

我们早有心理准备,下乡得过几重关。我借用典故,称为“过五关,斩六将”。

第一关是“劳动关”。公社里煞费苦心,为我们这几个老弱无能的人安排了又不累、又不脏、又容易的活儿,叫我们砸玉米棒子。我们各备一条木棍,在打麦场上席地坐在一堆玉米棒子旁边,举棒拍打,把王米粒儿打得全脱落下来,然后扫成一堆,用席子盖上。和我们同在场上干活的都是些老大娘们,她们砸她们的,和我们也攀话谈笑。八点开始劳动,实际是八点半,十点就休息,称为“歇攀儿”,该歇十分钟,可是一歇往往半小时。“歇攀儿”的时候,大家就在场上坐着或站着或歪着,说说笑笑。再劳动不到一个多钟头又“歇攀儿”了!大家拿着家具——一根木棍,一只小板凳或一方垫子,各自回家等待吃饭。这些老大娘只赚最低的工分。

有时候我们推独轮车搬运地里的秫秸杂草。我们学会推车,把稳两手,分开两脚,脚跟使劲登登地走,把袜跟都踩破。我能把秫秸杂草堆得高过自己的脑袋,然后留心推车上坡,拐个弯,再推下坡,车不翻。

有一次叫我们捆草:把几茎长草捻成绳子,绕住一堆干草,把“绳子”两端不知怎么的一扭一塞,就捆好了。我不会一扭一塞。大都快黑了,我站在乱草堆里直发愁。可是生产队副队长(大家称为“大个儿”的)来了,他几下子就把满地乱草全捆得整整齐齐。

有几次我们用小洋刀切去萝卜的缨子并挖掉长芽的“根据地”,然后把萝卜搬运入窖。我们第一天下乡,就是干这个活。我们下乡干的全是轻活儿,看来“劳动关”,对我们是虚掩着的,一走就“过”,不必冲杀。

第二关是“居住关”。记得看过什么《清宫外史》,得知伺候皇上,每日要问:“进得好?出得好?歇得好?”“进”、“出”、“歇”在乡间是三道重关。“歇”原指睡眠,在我们就指“居住”;“进”和“出”就指下文的“饮食”和“方便”。

农民让出一个大炕,给五位老先生睡。后来天气转冷,村里腾出一间空房,由我们打扫了糊上白绵纸,买了煤,生上火,我们一伙就有了一个家。但我和女伴儿只是“打游击”。社里怕冻了我们,让我们睡在一位工人大嫂家。工人有钱买煤,她家睡的是暖炕。可是没几天,工人回家度假,党支部书记肖桂兰连夜帮我们搬走,在一间空屋里尘上扑鼻的冷炕上暂宿一宵,然后搬入公社缝纫室居住。缝纫室里有一张竹榻,还有一块放衣料什物的木板,宽三尺,长六七尺,高高架在墙顶高窗底下,离地约有二米。得登上竹榻,再蹬上个木桩子,攀援而上;躺下了当然不能翻身,得挨着墙一动不动,否则会滚下来。我的女伴说:“对不起,我不像你身体轻,我又睡得死,而且也爬不上;我只好睡下铺。”我想,假如她睡上铺,我准为她愁得彻夜不眠。所以,理所当然,我睡了上铺。反正我经常是半睡半醒地过夜。窗隙凉风拂面,倒很清新,比闷在工人大嫂家煤味、人味、孩子屎尿味的屋里舒服得多。每天清早,我能从窗里看到下面空场上生产队排队出发,高声唱着“社会主义好”。后不久,村里开办了托儿所。托儿所的教室里摆着一排排小桌子小凳子,前头有个大暖炕。我和女伴儿以及另单位的两个女同志同睡这个大炕。她们俩起得早,不及和我们见面就去劳动了。我每晨擂着拳头把女伴打醒,急急穿衣洗漱,一个个娃娃已站满炕前,目不转睛地瞪着我们看,我感到自己成了动物园里的猴子。同炕四人把铺盖卷上,沿墙安放。娃娃们都上炕游戏。一次,我女伴的铺盖卷儿给一个娃娃骑在上面撒了一大泡溺,幸亏没透入铺盖内部。四人睡这么一个大炕,够舒服的,尽管被褥有溺湿的危险。

第三关是“饮食关”。我们不属于生产队,吃饭得交钱。我们可以加入干部食堂,每日两餐,米饭、炒菜,还加一汤,如加入农民食堂,饭钱便宜些,一日三餐,早晚是稀的,中午是窝头白薯。我们愿意接近老乡们,也不惯吃两顿干饭,所以加入了农民食堂。老乡们都打了饭回家吃。我们和食堂工作人员在食堂吃。我们七人,正好一桌。早晚是玉米渣儿煮白薯块,我很欣赏那又稀又腻的粥。窝头也好吃,大锅煮的白薯更好吃。厨房里把又软又烂的自薯剥了皮,揉在玉米面里,做成的窝头特软。可是据说老乡们嫌“不经饱”。默存在昌黎乡间吃的是发霉的白薯干磨成的粉,掺合了玉米面做的窝头,味道带苦。相形之下,我们的饭食该说是很好了。厨师们因我喜爱他们做的饭食,常在开饭前拣出最软最甜的白薯,堆在灶台上,让我像贪嘴孩子似的站着尽量吃,我的女伴儿也同吃。可是几位老先生吃了白薯,肚里产生了大量气体,又是噫气,又是泄气。有一次,一位老先生泄的气足有一丈半长,还摇曳多姿,转出几个调子来。我和女伴儿走在背后,忍着不敢笑。后来我拣出带下乡的一瓶食母生,给他们“消气”。

我那时还不贪油腻。一次梦里,我推开一碟子两个荷包蛋,说“不要吃。”醒来告诉女伴,她直埋怨我不吃。早饭时告诉了同桌的老先生,他们也同声怪我不吃,恨不得叫我端出来放在桌上呢!我们吃了整一个月素食,另一单位的年轻同志淘沟,捉得一大面盆的小活鱼。厨房里居然烧成可口的干炙小鱼,也给我们开了荤。没料到猫鱼也成了时鲜美味。我们吃了一个月粗粝之食,想到大米白面,不胜向往。分在稻米之乡的那一队得知我们的馋劲,忙买些白米,烦房东做了米饭请我们去吃。我像猪八戒似的一丢一碗饭,连吃两碗,下饭只是一条罐头装的凤尾鱼(我们在“长沟”共买得二罐)和半块酱豆腐。我生平没吃过那么又香又软的白米饭。

以后,我们一伙都害了馋痨——除了队长,因为他不形于色,我不敢冤他。他很体察下情,每一二星期总带我们到长沟的饭馆去吃一顿豆浆油条当早饭。我有时直想吃个双份才饱,可是吃完一份,肚子也填得满满的了。我们曾买得一只大沙锅,放在老先生住的屋里当炊具,煮点心用。秋天收的干鲜果子都已上市,我们在长沟买些干枣和山楂,加上两小包配给卖的白糖,煮成酸甜儿的酪,各人拿出大大小小的杯子平均分配一份。队长很近人情,和大家同事。我的女伴出主意,买了核桃放在火上烧,烧糊了容易敲碎,核桃仁又香又脆,很好吃。反正什么都很好吃。每晚灯下,我们空谈好吃的东西,叫作“精神会餐”,又解馋,又解闷,“吃”得津津有味。“饮食关”该算是过了吧?

第四关是“方便关”。这个关,我认为比“饮食关”难过,因为不由自主。我们所里曾有个年轻同事,下了乡只“进”不“出”,结果出不来的从嘴里出来了。泻药用量不易掌握,轻了没用,重了很危险,因为可方便的地方不易得。沤“天然肥”的缸多半太满,上面搁的板子又薄又滑,登上去,大有跌进缸里的危险,令人“战战栗栗,汗不敢出”——汗都不敢出,何况比汗更重浊的呢!

有一次,食堂供绿豆粉做的面条。我捞了半碗,不知道那是很不易消化的东西,半夜阑肚子了。那时我睡在缝纫室的高铺上。我尽力绥靖,胃肠却不听调停。独自半夜出门,还得走半条街才是小学后门,那里才有“五谷轮回所”。我指望闹醒女伴,求她陪我。我穿好衣服由高处攀援而下,重重地踩在她铺上。她睡得正浓,一无知觉。我不忍叫醒她,硬着头皮,大着胆子,带个手电悄悄出去。我摸索到通往大厅的腰门,推一推文风不动,打开手电一看,上面锁着一把大锁呢。只听得旁边屋里杂乱的鼾声,吓得我一溜烟顺着走廊直往远处跑,经过一个院子,转进去有个大圆洞门,进去又是个院子,微弱的星光月光下,只见落叶满地,阒无人迹。我想到了学习猫咪,摸索得一片碎瓦,权当爪子,刨了个坑。然后我掩上土,铺平落叶。我再次攀援上床,竟没有闹醒一个人。这个关也算过了吧?

第五关是“卫生关”。有两员大将把门:一是“清洁卫生”,二是“保健卫生”。清洁卫生容易克服,保健卫生却不易制胜。

清洁离不开水。我们那山村地高井深,打了水还得往回挑。我记得五位老先生搬离第一次借居的老乡家,队长带领我们把他家水缸打满,院子扫净。我们每人带个热水瓶,最初问厨房讨一瓶开水。后来自家生火,我和女伴凑现成,每晚各带走一瓶,连喝带用。除了早晚,不常洗手,更不洗脸。我的手背比手心干净些,饭后用舌头迢净嘴角,用手背来回一抹,就算洗脸。我们整两个月没洗澡。我和女伴承老先生们照应,每两星期为我们烧些热水,让我们洗头发,洗换衬衣。我们大伙罩衣上的斑斑点点,都在开会时“干洗”——就是搓搓刮刮,能下的就算洗掉。这套“肮脏经”,说来也怪羞人的,做到却也是逐点熬炼出来。

要不顾卫生,不理会传染疾病,那就很难做到,除非没有知识、不知提防。食堂里有个害肺痨的,嗓子都哑了。街上也曾见过一个烂掉鼻子的。我们吃饭得用公共碗筷,心上嫌恶,只好买一大瓣蒜,大家狠命吃生蒜。好在人人都吃,谁也不嫌谁臭,压根儿闻不到蒜臭了。有一次,我和女伴同去访问一家有两个重肺病的女人。主人用细瓷茶杯,沏上好茶待客。我假装喝茶,分几次把茶泼掉。我的女伴全喝了。她可说是过了关,我却只能算是夹带过去的。

所谓“过五关、斩六将”,其实算不得“过关斩将”。可是我从此颇有自豪感,对没有这番经验的还大有优越感。

三形形色色的人

我在农村安顿下来。第一件事,就是认识了一个个老大爷、老大妈、小伙子、大姑娘、小姑娘,他们不复是抽象的“农民阶级”。他们个个不同,就像“知识分子”一样的个个不同。

一位大妈见了我们说:“真要感谢毛主席他老人家!没有毛主席,你们会到我们这种地方来吗!”我仔细看看她的脸。她是不是在打官腔呀?

缝纫室里有个花言巧语的大妈。她对我说:

“呀!我开头以为文工团来了呢!我看你拿着把小洋刀挖萝卜,直心疼你。我说:瞧那小眉毛儿!瞧那小嘴儿!年轻时候准是个大美人儿呢!我说:我们多说说你们好话,让你们早点儿回去。”她是个地道的“劳动惩罚论”者。

有个装模作样的王嫂,她是村上的异姓,好像人缘并不好。听说她是中农,原先夫妇俩干活很欢,成立了公社就专会磨洋工,专爱嘀嘀咕咕。她抱怨秫秸秆儿还没分发到户,嚷嚷说:“你们能用冷水洗手,我可不惯冷水洗手!”我是惯用冷水洗手的,没料到农村妇女竟那么娇。

我们分队下乡之前,曾在区人民公社胡乱住过一宵。我们清出一间屋子,搬掉了大堆大堆的农民公费医疗证。因为领导人认为这事难行,农民谁个不带三分病,有了公费医疗,大家不干活,尽去瞧病了。这件事空许过愿,又取消了。我们入村后第一次开会,就是通知目前还不行公费医疗。我们下乡的一伙都受到嘱咐,注意农民的反映,向上汇报。可是开会时群众哑默悄静,一个个呆着脸不吭一声。我一次中午在打麦场上靠着窝棚打盹儿,我女伴不在旁。有个苍白脸的中年妇女来坐在我旁边,我们就闲聊攀话。她自说是寡妇,有个十六岁的儿子。她说话斯文得出会意外。她叹息说:“朝令夕改的!”(她指公费医疗吧?)“我对孩子说,你可别傻,什么‘深翻三尺’!你翻得一身大汗,风一吹,还不病了!病了你可怎么办?”我不知该怎么回答。我的女伴正向场上跑来,那苍白脸的寡妇立即抽身走了。

有一位大妈,说的话很像我们所谓“怪话”。她大谈“人民公社好”,她说:

“反正就是好哙!你说这把茶壶是你的,好,你就拿去。你说这条板凳是你的,好,你就搬走。你现在不搬呢,好,我就给你看着呗。”

没人驳斥他,也没人附和。我无从知道别人对这话的意见。

有个三十来岁的大嫂请我到她家去。她悄悄地说:“咳,家里来了客,要摊张饼请请人也不能够。”她家的糊窗纸都破了,破纸在风里瑟瑟作响。她家只有水缸里的水是满的。

有个老大妈初次见我,一手伸入我袖管,攒着我的手,一手在我脸上摩挲。十几天后又遇见我,又照样摩挲着我的脸,笑着惋叹说:“来了没十多天吧?已经没原先那么光了。”我不知她是“没心没肺”,还是很有心眼儿。

我们所见的“堂吉诃德”并非老者。他理发顺带剃掉胡子,原来是个三四十岁的青壮年,一点不像什么堂吉诃德。厨房里有亲兄弟俩和他相貌有相似处,大概和他是叔伯兄弟。那亲兄弟俩都是高高瘦瘦的,眉目很清秀,一个管厨房,一个管食堂。我上食堂往往比别人早。一次我看见管食堂的一手按着个碟子,一手拿着个瓶子在碟子上很轻巧地一转。我问他“干什么呢?”他很得意,变戏法似的把手一抬,拿出一碟子白菜心。他说:“淋上些香油,给你们换换口味。”这显然是专给我们一桌吃的。我很感激,觉得他不仅是孝顺的厨子,还有点慈母行径呢。

食堂左右都是比较高大的瓦房,大概原先是他家的房子。一次,他指着院子里圈着的几头大猪,低声对我说:“这原先都是我们家的。”

“现在呢?”

他仍是低声:“归公社了——她们妯娌俩当饲养员。”

这是他对我说的“悄悄话”吧?我没说什么。我了解他的心情。

食堂邻近的大妈请我们去看她养的小猪。母猪小猪就养在堂屋里,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母猪和一窝小猪都干净,黑亮黑亮的毛,没一点垢污。母猪一躺下,一群猪仔子就直奔妈妈怀里,享受各自的一份口粮。大妈说。猪仔子从小就占定自己的“饭碗儿”,从不更换。我才知道猪可以很干净,而且是很聪明的家畜。

大妈的脸是圆圆的,个儿是胖胖的。我忽然想到她准是食堂里那个清秀老头儿的老婆,也立即想到一个赶车的矮胖小伙子准是他们的儿子。考试一下,果然不错。我忙不迭地把新发现报告同伙。以后我经常发现谁是谁的谁:这是伯伯,这是叔叔,这是婶子,这是大妈,这是姐姐,这是远房的妹妹等等。有位老先生笑我是“包打听”,其实我并未“打听”,不过发现而已。发现了他们之间的亲属关系,好像对他们就认识得更着实。

“蒙娜·丽莎”的爸爸,和管厨房、食堂的两兄弟大概是贫穷的远房兄弟。他家住两间小土屋。“蒙娜·丽莎”的真名,和村上另几个年龄相近的大姑娘不排行。她面貌并不像什么“蒙娜·丽莎”。她梳一条长辫子,穿一件红红绿绿的花布棉袄,干活儿的时候脱去棉袄,只穿一件单布褂子,村上的大姑娘都这样。她的爸爸比较矮小,伛着背老是干咳嗽。据他告诉我:一次“毛主席派来的学生”派住他家,他把暖炕让给学生,自己睡在靠边的冷炕上,从此得了这个咳嗽病。我把带下乡的鱼肝油丸全送了他,可是我怕他营养不良,那两瓶丸药起不了多大作用。他的老伴儿已经去世,大儿子新近应兵役入伍了,家里还有个美丽的小女儿叫“大芝子”,“蒙娜·丽莎”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她很坚决地声明:“我不聘,我要等哥哥回来。”她那位带病的父亲告诉我:他当初苦苦思念儿子,直放心不下;后来他到部队去探亲一次,受到军官们热情招待,又看到儿子在部队的生活,也心上完全踏实了。

“大芝子”才八岁左右,比她姐姐长得姣好,皮肤白嫩,双眼皮,眼睛大而亮,眼珠子乌黑乌黑。一次她摔一大跤,脑门子上破了个相当大的窟窿,又是泥,又是血。我见了很着急,也心疼,忙找出我带下乡的医药品,给她洗伤、敷药,包上纱布。我才知道他们家连一块裹伤的破布条儿都没有。“蒙娜·丽莎”对我说:“不怕的,我们家孩子是摔跌惯了的,皮肉破了肿都不肿,一下子就长好。”大芝子的伤处果然很快就长好了,没留下疤痕。我后来发现,农村的孩子或大人,受了伤都愈合得快,而且不易感染。也许因为农村的空气特别清新,我国农民的血液是最健康的。

我有一次碰到个纤眉修目的小姑娘,很甜净可爱。她不过六七岁。我问她名字,她说叫“小芝子”。我拉着她们手问她是谁家的孩子。

“我是我们家的孩子。”

“你爸爸叫什么呀?”

“我管我爸爸叫爸爸。”

“你哥哥叫什么呢?”

“我管我哥哥叫哥哥。”

我这个“包打听”,认真“打听”也打听不出她是谁来,只能料想她和“大芝子”是排行。

大批萝卜急需入窖的时候,我们分在稻米之乡的分队也请来帮忙了。萝卜刚出土,带着一层泥,我们冻僵的手指沾了泥更觉寒冷。那个分队里一个较年轻的同伙瞧我和老乡们比较熟,建议我去向他们借只脸盆,讨一盆水洗洗手,我撞见个老大爷,就问他借脸盆洗手。他不慌不忙,开了锁,带我进屋去。原来是一间宽敞的瓦房,有各很大的炕,房里的家具都整齐。他拿出一只簇新的白底子红花的鼓墩式大脸盆,给我舀了半盆凉水。我正要端出门,他说:“你自己先洗洗”,一面就为我兑上热水。我把冻手握在热水里,好舒服!他又拿出一块雪白的香皂,一条雪白的毛巾,都不是全新,可也不像家常天天使用的。我怕弄脏了他的香皂,只摸了两下;又怕擦脏了他的毛巾,乘他为我泼水,把没洗干净的湿手偷偷儿在自己罩衣上抹个半干,才象征性地使用了毛巾。主人又给舀了半盆冷水,让我端给大伙儿洗。他是怕那面盆大,水多了我端不动,或一路上泼泼洒洒吧?十几双泥手洗那半盆水,我直为泼掉的那大半盆热水可惜,只是没敢说。大家洗完了我送还面盆,盆底尽是泥沙。

村民房屋的质量和大小,大约标识着上一代的贫富;当前的贫富全看家里的劳动力。副队长“大个儿”家里劳动力多,生活就富裕,老乡们对他都很服帖。正队长家是新盖的清凉瓦屋,而且是楼房。老乡们对那座楼房指指点点,好像对这位队长并不喜欢;说到他,语气还带些轻鄙。他提倡节制生育,以身作则,自己做了绝育手术。村里人称他是“劁了的”。我不懂什么“劁”,我女伴忙拉拉我的衣襟不让我问,过后才讲给我听。我只在大会上听过他做报告,平时从不见面。大跃进后期,我们得了一个新任务:向村民讲解《农村十条》。生产队长却迟迟不传达。关于政策多少年不变以及自留地等问题,村民不放心,私下向我们打听,听了还不敢相信。我很惊奇,怎么生产队长迟迟不传达中央的文件,他是否怕有损自己的威信。

党支部书记肖桂兰是一位勤劳不懈的女同志,才三十七岁,小我十岁呢,已生了四个孩子,显得很苍老,两条大长辫子是枯黄色的。她又要带头劳动,又要做动员报告,又要开会,又要传达,管着不知多少事。她苦于不识字。她说,所有的事都得装在脑袋里。我和女伴儿的居住问题,当然也装在她的脑袋里。我们每次搬个住处,总是她及时想到,还亲自帮着我们搬。我女伴的铺盖很大,她自己不会打;我力气小,使足了劲也捆不紧。如果搬得匆忙,我连自己的小铺盖也捆不上了。肖桂兰看我们搬不动两个铺盖,干脆把一个大的掮在肩上,一个小的夹在腋下,在前领路,健步如飞。我拿着些小件东西跟在后面还直怕赶不上,心上又是感激,又是惭愧。肖桂兰直爽真挚,很可爱。她讲自己小时候曾贩卖布匹等必需品给解放军,经常把钱塞在炕洞里。一次客来,她烧热了炕,忘了藏着的钱;等她想到,纸币已烧成灰。她老实承认自己“阶级意识”不强,镇压地主时她吓得发抖,直往远处躲,看都不敢看。当了支书,日夜忙碌,自己笑说:“我图个啥呀?”她正是荧屏上表扬的“默默奉献”者。她大约“默默奉献”了整一辈子,没受过表扬。

村上还有个“挂过彩”的退伍军人。他姓李,和村上人也不是同姓。我忘了他的名字,也不记得他是否有个官衔。他生活最受照顾,地位也最高。他老伴儿很和气,我曾几次到过他家。这位军人如果会吹吹牛,准可以当英雄。可是他像小孩儿一样天真朴质,问他过去的事,得用“逼供信”法,“挤牙膏”般挤出一点两点。诱得巧妙,他也会谈得眉飞色舞。他常挨我的“逼供信”,和我是相当好的朋友。我离开那个村子一年后,曾寄他一张贺年片。他却回了我一封长信,向我“汇报”村上的情况。尤其可感的是他本人不会写信,特地央人代写的。

村里最“得其所哉”的是“傻子”。他食肠大,一顿要吃满满一面盆的食。好在吃饭不要钱,他的食量不成问题。他专管掏粪,不嫌脏,不嫌累,干完活儿倒头大睡。他是村里最心满意足的人。

最不乐意的大约是一个疯婆子。村上那条大街上有一处旁边有口干井,原先是菜窖。那老大娘不慎跌下干井,伤了腿。我看见她蓬头垢面,踞坐地上,用双手拿着两块木头代脚走路。两手挪前一尺,身子也挪前一尺。她怪费力地向前挪动,一面哭喊叫骂。过路的人只作不闻不见。我问:“她骂谁?”人家不答,只说她是疯子。我听来她是在骂领守,不知骂哪一位,还是“海骂”。骂的话我不能全懂,只知道她骂得很臭很毒。她天天早上哭骂着过街一趟,不知她往哪里去,也不知她家在哪里。

四桩桩件件的事

有一天,我们分组到村里访病问苦,也连带串门儿。我们撞到了疯婆子家里。一间破屋,一个破炕,炕头上坐着个脸黄皮皱的老大妈,正是那“疯婆子”。我原先有点害怕,懦怯地近前去和她招呼。她很友好,请我们坐,一点不儿像疯子。我坐在炕沿上和她攀话,她就打开了话匣子。她的话我听不大懂,只知是连篇的“苦经”。我问起她的伤腿,她就解开裤腿,给我着伤疤。同组的两位老先生没肯坐,见那“疯婆子”解裤腿,慌忙逃出门去。我怕一人落单,忙着一面抚慰,一面帮她系上裤腿,急急辞出。我埋怨那两位老先生撇了我逃跑,他们只鬼头鬼脑地笑,说是怕她还要解衣解带。

下午我要求和女伴儿同组,又访问了几家。我们俩看望生肺病的女人就是那天。后来我们跑到僻远地区,听到个妇女负痛呼号。我很紧张。我的女伴说,没准儿是假装的。我们到了她家,病人停止了呼号勉强招待我们。她说自己是发胃病。我们没多坐,辞出不久又听到她那惨痛的叫号。我的女伴断定她是不愿出勤,装病。可是我听了那声音,坚信是真的。到底什么病,也许她自己都不知道。

我们又看望了一个患风湿病的小伙子。有一次大暑天淘井,他一身大汗跳下井去,寒气一逼,得了这个病,浑身关节疼痛,唯有虎骨酒能治。虎骨酒很贵。他攒了钱叫家人进城买得一瓶,将到家,不知怎么的把瓶子砸了,酒都流了。他说到这瓶砸掉的酒,还直心疼。但他毫无怨意,只默默忍受。我以后每见虎骨酒,还直想到他。

我们顺便串门儿,看望了不常到的几个人家,村上很少小伙子,壮健的多半进城当工人了。有个理发师不肯留在乡间,一心要进城去。但村上理发的只他一个,很赚钱,我们几位老先生都请他理发。那天他的老伴儿不在家,我们看见墙上挂的镜框里有很多她的小照片,很美,也很时髦,一张照上一套新装。我估计这对夫妇不久就要离村进城的。

有些老大妈爱谈东家长、西家短:谁家有个“破鞋”,谁家有个“倒踏门”的女婿,谁家九十岁的公公溺了炕说是“猫儿溺的”,谁家捉奸仇杀,门外小胡同里流满了血。我听了最惊心的是某家复壁里窝藏了一名地主(本村没有地主,想必是村上人的亲戚)。初解放,家家户户经常调换房屋:住这家的忽然调往那家,住那家的忽又调到这家。复壁里的人不知房子里已换了人家,早起上厕所,就给捉住了。

村里开办幼儿园,我们一伙七人是赞助者。我们大家资助些钱,在北京买了一批玩具和小儿书;队长命我做“友好使者”向村公社送礼。我不会说话,老先生们教了我一套。我记得村里还举行了一个小小的典礼接受礼物,表示感谢。村里的大妈起初都不愿把孩子“圈起来”,宁可让孩子自由自在地“野”。曾招待我和女伴同炕睡觉的工人大嫂就表示过这种意见。可是幼儿园的伙食好,入园的孩子渐渐多起来。工人大嫂家的二娃子后来也入幼儿园了。我问她吃了什么好早饭,她说吃了“苟儿勾”(豆儿粥),我听了很馋。

扫盲也是我们的一项工作。“蒙娜·丽莎”等一群大姑娘都做出拿苕帚扫地的姿势,笑说:“又要来扫我们了!”她们说:“干活儿我们不怕,就怕‘扫’我们。干了一天活儿,坐下直瞌睡,就是认不进字去!”我曾亲身经历,领会到体力、脑力井不分家,同属于一个身体;耗尽体力,脑力也没有多余了。

我女伴儿和我得到一项特殊任务:专为党支书肖桂兰扫盲。因为她常说:“我若能把事情一项项写下来,不用全装在脑袋里,该多轻松啊!”可是她听到“扫盲”,就和村里的大姑娘们一样着急说:“又来扫咱们了!”她当然没工夫随班上课。我们的队长让我和女伴儿自动找她,随她什么时候方便,就“送货上门”式教她。我们已跟她说好,可是每到她家,总扑个空,我怀疑她是躲我们。

不知谁的主意,提倡“诗画上墙”。我们那个贫穷的山村,连可以题诗作画的白墙也没有几堵。我们把较为平整的黄土墙也刷白了利用。可是诗和画总不能都由外来受教育的知识分子一手包办啊。我们从本村的小学校里要了些男女学生的作文,虽有错别字,而且多半不完整,意思却还明白。我们把可用的作文变成“诗”,也就是“顺口溜”,署上作者的名字。每首“诗”都配上一幅“画”,有些墙上剩留些似画非画的图痕,我们添补成“画”,再配上一首“诗”。我们一队七个老人,没一人能画。村上有一个能画的小伙子,却又不是闲着没事的,只能乘他有空,请来画几笔。我和女伴儿掇一条长板凳,站在上面,大胆老面皮一同挥笔画了一棵果实累累的大树,表示“丰收”。村里人端洋着说:“不赖。”这就是很好的鼓励了。天气严寒,捧着砚台、颜色缸的手都冻僵了,可是我们穿街走巷,见一堵平整的墙,就题诗作画,墙上琳琅满目,村子立即成了个“诗画村”。有一幅“送公粮”的画,大约出于那位能画的小伙子之手,我们配上了诗,却捏造不出作者的名字,就借用了一位村干部的大名。我们告诉了那位干部,并指点他看了“诗”、“画”和署名。他喜得满面欢笑,宛如小儿得饼。我才知道不仅文人好名,老农也一个样儿。村里的小学校长命学生把墙上的“诗”抄在红红绿绿的纸上,贴在学校门口,算是他们那学校的成绩。我们有几位老先生认为那是“剽窃”。就算是“剽窃”,不也名正言顺吗!墙上都明写着作者的大名呢!有的村里汇集了几个村的“诗”,印成小册子。上面的顺口溜竟是千篇一律,都是什么“心里亮堂堂”呀,“卫星飞上天”之类。我自己编造的时候,觉得纯出“本店自造”,竞不知是抄袭了人——或者竟是别的村子抄袭了我们?不过这阵风不久就刮过了。

我们串门儿的时候,曾见到有几家的条桌上摆着一只钟,罩在玻璃罩下。可是一般人家都没有钟表。如要开会,说明八点开,至早要等到九点或九点半,甚至十点。有一次是在一个较远的礼堂开一个什么报告会。我们准时到会,从七点半直等到近十一点,又累又急又无聊又饿。不记得那次的会是否开成,还是草草走过场的;我怀疑这是否相当于“怠工”的“怠会”。一般学习会在食堂附近开,老乡们在一个多小时里陆续到齐,发言倒也踊跃。老大妈老大爷一个个高声嚷:“我说说!”说的全是正确的话,像小学生上课回答教师他学到了什么。如果以为他们的发言反映他们的意见,那就错了。他们不过表示:“你教的我明白了”。他们很简单地重复了教导他们的话,不把这句话做成花团锦簇的文章,也不参加自己的什么意见。“怪话”我只听到上文提起的那一次。也许是我“过敏”,觉得语气“不大对头”。我回京谈体会时,如实报道了那几句话,谁也没听出什么“怪话”,只说我下乡对农民有了感情,学他们的话也腔吻毕肖。我常怀疑,我们是否把农民估计得太简单了?

村子附近的山里出黏土,经火一烧,变得很坚硬,和一般泥土烧成的东西不同。黏土值钱,是村民增加收入的大财源。我们曾去参观他们挖掘。肖桂兰带着一群小伙子和大姑娘铲的铲,挖的挖,装在大筐里,背着倒在小车上堆聚一处。我们六个老人(我们的队长好像是有事到北京去了)象征性地帮着搬了几团泥块。这是挂过彩的那位退伍军人请我们去的。他还要款待我们吃饭,我们赶紧饿着肚子溜回自己的食堂。

我们还打算为这个山村写一部村史。可是挂过彩的军人和肖桂兰都是务实派,不善空谈。我的任务是“诱供”,另有几人专司记录。我一心设法哄他们谈过去的事,因此记不得他们谈了些什么。反正“村史”没有写成。

阳历元旦村里过节,虽然不是春节,村里也要演个戏热闹一番。我才知道这么个小小荒村里,也人才济济。嗓子好、扮相好的姑娘多得很。我才了解古代无道君王下乡选美确有道理。

五整队回京

我们原定下乡三个月,后来减缩成两个月。

阳历年底,村上开始过节。我们不好意思分享老乡们过节的饭食,所以买了两只鸡。两瓶酒送给厨房。我又一次做送礼的“友好使者”,向他们致谢意。那个村子出厨师,专给人家办酒席。他们平时“英雄无用武之地”,这回厨房宰了猪,又加上两只鸡,就做出不少拿手好菜,有的竟是我们从未吃过的。例如把正方形的五花肉,转着切成薄薄的一长条,卷上仍是正方形,炖得稀烂,人口消融。我们连日吃白面馒头和花卷,都是难得的细粮,我们理应回避。这或许也是促成我们早归的原因吧?因为再过一个月就是春节了。

我们回京之前,得各自总结收获,互提意见。意见多半是芝麻绿豆,例如说我不懂民间语言等等,我不甚在意,听完就忘了。但有一句话是我最得意的:队长评语中说我能和老乡们“打成一片”。一位党外的“马列主义老先生”不以为然,说我不过是“婆婆妈妈”而已,并未能与农民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打成一片。他的话也许完全正确。我理论水平低,不会和他理论。但是队长并未取消他的评语。我还是心服有修养的老党员,不爱听“马列老先生”的宏论。我觉得自己和农民之间,没什么打不通的;如果我生在他们村里,我就是他们中间的一个。我下乡前的好奇心,就这样“自以为是”、“自得其乐”地算是满足了。

下乡两个月,大体说来很快活,唯有一个阴影:那就是与家人离散,经常牵心挂肚。我同炕有个相貌端好的女伴,偶逢旁边没别人,她就和我说“悄悄话”。第一次的“悄悄话”是她对我说的。她凑近我低声问:

“你想不想你的老头儿?”

我说:“想。你想不想你的老头儿?”

她说:“想啊!”

两人相对傻笑;先是自嘲的笑,转而为无可奈何的苦笑。我们眼睛里交换了无限同情。以后,见面彼此笑笑,也成安慰。她是我同炕之友,虽然我们说“悄悄话”的机会不多。

默存留在家里的时候,三天来一信,两天来一信,字小行密,总有两三张纸。同伙唯我信多,都取笑我。我贴身衬衣上有两只口袋,丝绵背心上又有两只,每袋至多能容纳四五封信(都是去了信封的,而且只能插入大半,露出小半)。我攒不到二十封信,肚子上左边右边尽是硬邦邦的信,虽未形成大肚皮,弯腰很不方便,信纸不肯弯曲,稀里哗啦地响,还有掉出来的危险。其实这些信谁都读得,既不肉麻,政治上也绝无见不得人的话。可是我经过几次运动,多少有点神经病,觉得文字往往像解放前广告上的“百灵机”,“有意想不到之效力”;一旦发生了这种效力,白纸黑字,百口莫辩。因此我只敢揣在贴身的衣袋里。衣袋里实在装不下了,我只好抽出信藏在提包里。我身上是轻了,心上却重了,结果只好硬硬心肠,信攒多了,就付之一火。我记得曾在缝纫室的泥地上当着女伴烧过两三次。这是默存一辈子写得最好的情书。用他自己的话:“以离思而论,行者每不如居者之笃”,“惆怅独归,其‘情’更凄戚于踽凉长往也”。用他翻译洋人的话:“离别之惆怅乃专为居者而设”,“此间百凡如故,我仍留而君已去耳。行行生别离,去者不如留者神伤之甚也。”(见《谈艺录》541页)他到了昌黎天天捣粪,仍偷空写信,而嘱我不必回信。我常后悔焚毁了那许多宝贵的信。唯一的安慰是:“过得了月半,过不了三十”,即使全璧归家,又怎逃得过丙丁大劫。况且那许多信又不比《曾文正公家书》之类,旨在示范同世,垂训后人,那是专写给我一个人看的。罢了,让火神菩萨为我收藏着吧。

村里和我友情较深的是“蒙娜·丽莎”和她的爸爸。我和女伴同去辞行。“蒙娜·丽莎”搀着大芝子送一程,又一程,末了她附着大芝子的耳朵说了一句话,大芝子学舌说:“想着我们哪!”我至今想着他们,还连带想到一个不知谁家的小芝子。

总结完毕,我们山村的小队和稻米之乡的小队一起结队回北京,我和许多同伙挤在一个拖厢里。我们不能像沙丁鱼伸直了身子平躺,站着也不能直立,因为车顶太低,屈的不能伸腰,因为挤得太紧。我坐在一条长凳尽头,身上压满了同伴的大包小包,两腿渐渐发麻,先是像针戳,后来感觉全无,好像两条腿都没有了。全伙挤上车不是容易,好半天曲屈着也不易忍耐,黄昏时分,我们终于安抵北京。我们乖乖地受了一番教育,毕业回家了。

一九九一年四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知识点总结

全文共 298 字

+ 加入清单

"文学常识"包括: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其代表作,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文学体裁常识。

"重要的作家及代表作"是指在中外文学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作家、作品。这些著名的作家、作品,是毕业生应该掌握的。"文学体裁"主要指的是文学四分法所说的诗歌、小戏剧、散文四种体裁。

文学常识这部分的内容,知识性强,学习方法主要以记忆为主,但从命题的主旨看,并未提倡死记硬背,主要考查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能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就试题的内容看,往往是综合性的,覆盖面大,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系统知识,要想学好是不容易的。这就要求要牢固掌握这方面的系统知识,在复习的方法上,应当以文学史为纲来复习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一场不符合重庆夏天特色的瓢泼大雨,大大地降低了市区的气温,这凉爽的天儿似乎是在欢送我们赴云阳三下乡队伍,我们一行十人,八名队员,两名老师,坐上了去云阳的长途汽车。

初入云阳境内,连绵的雨,朦胧的天,但这些都无法影响我的心情,心情是激昂的。云阳县政府、云阳县团委热情地接待了我们,给予我们一些鼓励。随后,“重庆交通大学学生德园小区、共青团云阳县委员会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在莲花池社区顺利举行。

下午,为了感悟云阳县的历史文化底蕴当地负责人带领大家参观云阳博物馆——“九宫格”建筑,此为云阳县市民文化活动中心荣获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奖——鲁班奖,实现了重庆主城以外鲁班奖“零”的突破。似金字塔状,黑色的外墙。进入了博物馆,一股历史的气息迎面而来,从秦朝开始追溯,一件件青铜艺术品、冷兵器出现在我眼前,那种古老文明仿佛在感染、影响我的内心。随后历史资料图片缓缓进入了近代文明的范围,云阳的发展史一幕幕在我眼前掠过,我感受到了云阳这个县城的飞快发展,乃至现在。

出了云阳博物馆,我们又去了云阳一大历史遗迹——张飞庙,了解了张飞这一历史任务的一生,也欣赏了很多历史字纂。

来到云阳的第一天,我充满了激情,怀着大学生应有的热血,准备好投入到云阳三下乡活动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八勤于总结

全文共 312 字

+ 加入清单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公文写作也是如此。无论在语言和素材的运用上,还是在整体结构和格式上,公文都有自己显著的特点和规律,同时,不同体裁的公文还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规律,讲话与条例、通知与总结、决议与大事记、批复与调查报告,差别很大。因此,不论是公文的总体规律还是不同体裁公文的个体规律,都要努力去掌握。只有掌握了这些规律,写起公文来才能得心应手,至少可以做到写什么像什么。

而要真正掌握这些规律,就要勤于实践,勤于总结。每写一篇文章要总结,每看一篇文章也要总结,还要经常把一些相同体裁的文章收集起来进行集中研究和总结。只有不断研究,不断总结,日积月累,孜孜以求,才能逐步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干部下乡扶贫民情日记

全文共 504 字

+ 加入清单

以身作则积极帮扶

3月6日,冒着严寒,踏着春雪,再次前往策底镇光明村雷正发、高永福家中开展?双联双民?行动帮扶和义诊活动,为他们提供了一些帮扶物资。

虽然这次帮扶无法彻底改变他们的家庭状况,通过与他们面对面交谈,心切心沟通,使我深切感受到农民的纯朴与勤劳,生活的艰辛与不易,自己生活条件的优越,对我心灵是一种震撼,对我以后的工作是一种鼓励,使我想到:我国虽然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gdp每年以8%的速度在增长,所取得的成就震感世界,让世界刮目相看,但贫困人口依然还很多。当我穿着西装革履,住着高楼大厦的时候,还有部分农民兄弟穿着陈旧的衣服,吃着粗茶淡饭,住着土墙瓦房。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县靠政府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的?五保户?,就有八百多人。我县还有八千多户、一万五千多名农民,靠着农村低保生活。他们每人一年的纯收入,还不到一千元,他们还在最低的生活线下苦苦挣扎,而我们就能拿到两千元、三千元甚至更多,此时,我应该想些什么呢?

趁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的春风,我将以最热烈的情怀,最积极的行动,走出机关,走出办公室,走进农村,走向农民,倾情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酸甜苦辣,帮助他们出谋划策,脱贫致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二、画龙点睛的全文总结法

全文共 221 字

+ 加入清单

这种结尾,是用简练的语言对全文进行小结归纳,揭示文章中心。如课文《郑成功》用“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结尾,这个结尾概括了全文内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时,用来总结全文的还可以是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或诗句等,这样的结尾更是言简意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课文《雾淞》结尾写道:“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树玉枝,便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期中考试总结主题班会

全文共 2437 字

+ 加入清单

活动目的:

通过这次班会使学生明白取得好成绩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每个学生在求学时代都面临着两大学习任务:既要学习许多新的知识,又要学会获得新知识的方法。前者是学习的内容,后者是学习的能力。一个人掌握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而且还容易遗忘,相对于知识而言,能力则是永久的,它能给学生带来终生的益处——离开了学校,他们仍然可凭借这种能力继续获得知识。

活动重点:

1.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优秀的学生不可骄傲,中等的学生不可迟疑、松懈,落后的学生不可气馁、灰心。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传授各科行之有效、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

活动过程:

一、导言:

同学们,初一下学期期中测试已经结束,成绩已揭晓,有的同学取得很大进步,有的同学停止不前,有的同学略有退步,有的同学退步很大。一样的试卷,一样的教师,一样的上学,一样的教室,为什么所取的成绩却参差不齐呢?导致成绩下降的原因很多——基础知识底子薄、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得当等。失败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善于分析和总结,最终就会取得成功。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就是要研究探讨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我们先请这次考的好的同学介绍他们的学习方法,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之目的。

二、过程:请同学介绍各自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小窍门。

陈婉欣:(语文课代表)课本是一课之本,哪一门课的学习都应首先抓住课本,学习语文课本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认真预习、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认真复习这四个“认真”。另外,课外阅读和写作也很重要,课外书籍无论是中外名著、文学小说还是诗歌散文,多去阅读既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的理解课内所有知识,又可以提高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此外,还要做一些语言分析基础知识的训练,只有多记多练,才能达到熟练的境界。写作方面,可以每天记日记,多练笔,这样时间久了就会培养出兴趣和灵感。总而言之,只要多读多背,端正态度,肯努力肯吃苦,学习语文不是难事,而是乐事。

王可:(数学课代表)学习数学要背定义定理和多做题目。背定义定理不提倡死记硬背,记住它们要建立在对其有深刻认识的基础上,要了解它表达的数学规律,它的应用范围。背完后,要做一定的题目辅助记忆。做同一题型的题目不应多,而应题型广泛。题目要循序渐进,从基础题到开放性试题都要有所了解。在平常的学习中,要时常总结题型、解题方法和易错点,这些总结会成为复习的第一手材料,对应试有很大帮助。

关湘南:(英语课代表)英语没有懂和不懂之分,只有学过和没学过之别,只有会和不会之说,目前我们在英语课上的目标就是,所有学过和讲过的单词、句子和语法要会;语法知识只要了解就可以了,不需要深入研究,更不能钻牛角尖;英语是一门可感知的学科,它是活动的,是有生命的,是无法固定的;学习英语,要进行大量的实践,就是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多练。最后总结一下,学好英语,自信是关键,方法是基础,坚持是保证。

王艺儒:(地理课代表)地理学习起来并非难事。地理是一门非常实用的科学,要学好它首要培养兴趣。如果你没有兴趣,可以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开始,培养兴趣。兴趣是要学好地理的基础,但要学好它关键还是要做到以下几点:1、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2、上课是认真听讲,认真做好笔记,3、认真做好复习工作,注意总结。

油晓晨:政治是需要背的,但不应死记硬背,而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去熟记这些知识,使它们成为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对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则应该注重老师上课时反复强调的解题技巧。除了书本上的知识外,平时还要了解时事政治。学习政治千万不可偷懒,我们应做到“节节清”、“课课清”、“天天清”、“周周清”、“月月清”,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不可明日复明日,这样在考试前夕,就不会手足无措地去背政治了,只要在考试的前几天把所学的内容大略复习一启遍,就可以了。主持人:六位课代表的发言,使我们受益匪浅。让我们吸取他们先进的学习方法,改进自己的方法。下面我们来请成绩有所退步的学生来谈谈感受和决心吧。

王海成:期中考过后,本来成绩不佳的我,又退步了,一时之间我不知如何是好了,今天的班会课对我的启示很大,课代表的学习经验之谈,使我找到了新的航标,找到了和优秀生的差距。比如政治来说吧!我没做到课代表所说的“课课清、“节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而我却每次都临时抱佛脚,所以导致政治考试成绩不理想。还有大部分的课代表要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可

我呢?大多做不到。由此看来,成绩差并不是头脑不灵活所造成,而是应做的事没有做好。说明我有能力,只要我努力,我能行。

最后,请几位同学谈一谈如何做好学习的几个重要环节。

王晓倩:要想学好一门功课,光学一遍是不行的,只凭上课听讲是远远不够的。若能把学习的内容事先预习一遍,到听讲时就等于是第二遍了,这样,可以对老师讲述的内容加深印象。经过预习可以知道难点所在,听讲时就更有针对性。

刘辉:我讲的是听课。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跟人们相互之间进行说话有类似的地方。”因此,成功的听课,要在听课的同时,与粮食进行思想对话,即上课时学生要在思想上做好一种向老师提问的准备:老师在这节课里到底要讲一个什么主题?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从而使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刘婷:我说的是笔记。听讲时记一点笔记,有助于理解和复习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但要注意,记笔记不是目的,目的还是理解内容。那种追求笔记的完整,在形式上过多地下功夫的倾向是不足取的。怎样记笔记?这要看老师的教学风格和自己的学习习惯。具体地说,书本上有的内容可以少记,没有的内容要多记。笔记不要去照录老师的原话,而要反映出内容的关键。记与听发生矛盾怎么办?宁肯牺牲笔记,也要力求听懂。

三、班主任总结。

同学们,今天的班会开得很好,发言的同学理论联系实践介绍了自己的学习经验。这些经验对同学们今后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作用。科学文化日新月异,同学们务必善于借鉴,善于总结,善于创新,不断总结出更好的学习方法,以优异的成绩报效祖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大学生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

全文共 3064 字

+ 加入清单

在炎热的七月,我们政法学院的三下乡活动又开始了,在院团委、政法学院老师的指导下,我政法学院二十三名同学分成两组,带着我们火热的心,打着“ 爱心服务,促农和谐”和“走进农村,托起留守的太阳”的旗号,x月14-15日在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上马泉社区和周边社区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张易镇上马泉小学校长李学和该村王老师的带领和帮助下,我们调查了该社区的留守儿童和农村的现状,根据该社区的实际情况我们服务小分队在该社区举行了一天的党的政策、法律知识、孝敬父母、关爱留守儿童等方面的宣传和调查。另外,我们队员积极帮当地农民朋友收割小麦、帮农拉水浇菜。同时,进行了“进村入户活动问卷调查”(该问卷主要是新农村问卷、留守儿童调查问卷,你对父母知多少问卷调查)。此外,我们寻访该社区和聆听孙子媳妇孝敬百岁老人的感人事迹,聆听该山区唯一一个当了50多年的老党员,谈50年来,党的政策在农村落实和农村的变化,以及怎样当好一名共产党员。使他们感受到了我们大学青年志愿者是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今后必不可少的希望,也肯定了我们在其中的重大作用。特别是在为他们宣传孝敬父母,关爱留守儿童和问卷调查期间,在这过程中所经历的历历目目,至今仍像发生在昨天。

在帮农民朋友们收割小麦时,看到那一张张土黄色的脸庞,那一双双龟裂的布满老茧的大手时,我才知道,农民的辛苦。当地对农业科技知识的认识还不够,农业种植结构较单一。我想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是口号,而是势在必行的大事;当看到农村基层建设的艰辛时,我才知道自己能上大学的来自不易,我也将更加努力学习,为将来建设西部,让西部人民摆脱贫困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在对当地农民朋友的问卷调查中,发现了当地农民朋友当前以及今后面临的具体问题:当地农民的土地大部分已经退耕还林,他们收人主要于林草补贴、自己打工,但农民朋友知识文化水平普遍比较低,更没有什么专业特长,只能靠自己的体力去干简单的粗活。每家农民一年净收入也能有四五千元。这个数字还是可观的。可是农民拿着这些钱并不是很开心,接下来钱就要向外支付了。到了年底每年必不可少的是给家里孩子增几件新衣服,那黑白电视机用了好几十年了也该换了等方面的一般家用品。剩下的要全部给孩子来年的学费、生活费。要是万一家里有个人生病,恐怕不借钱是看不好了。这借来借去,家里就欠债了,以后的每年得节约,少吃几顿好饭,少穿几件新衣服,还了钱,才能松口气。农民收入除去支出,剩下的只能维持简单的生活,万一找不到工作干就更没有办法,借了钱总得要还,孩子上高中和大学读书开支最厉害,要赶上了某些乱收费的学校,农民更是苦不堪言。要想农民真正的富起来,靠自己的双手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国家政策的正确领导,国家政策整天在喊减轻人民负担,减来减去农民还是被压的喘不过气。政策关键要落实。随着中国科学技术和国民素质的提高,现在对我们这些大学生就业都存在一定的难度。这样农民收人减少而支出不会有多大变化,农民负担将会更重。部分没有土地的农民就业问题不能处理好,对我国的快速发展也可能是一个较大的障碍。

这些问题是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和国家制定政策时需要考虑的常言道:铁不炼不成钢,玉不琢不成器。尤其大多农村青年夫妇一方外出务工或双双外出务工,是一些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留守儿童的人数在不断增加,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一次次打击。使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凸现。农村的孝敬父母的氛围并不是很浓,尤其是婆媳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凸现,这是因为代际之间的经历不同,尤其是思想观念上的不同。小孩子的感恩意识淡薄。作为当代大学生,不去体验生活,不去了解农村、了解社会,不与社会相溶,便不是真正优秀的大学生、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使我认识了农村,认识了社会,同时也认识了自己所处的社会位置,明确了自己肩上的使命,更进一步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我将以新的心态,更加努力的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锻炼自己战胜困难的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做必要的准备。如果我不参加此次活动,也许,我用一生也无法体会.

“三下乡”活动已经结束,两天的下乡生活相对于人生而言,也许并不算长,但对我们参加“三下乡”的全体队员来说,这紧有的两天时间却是大学生活中最绚丽、最深刻的一章。它区别于我们任何一次曾经参加过的活动,它不仅锻炼了自己还服务了农村。这两天中,我们来回于学校与乡镇之间,顶着烈日,冒着酷暑,克服高温奔波在乡村,虽然感觉很辛苦,但是从中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力,得到了让我一辈子受用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

本次“三下乡”尤其队从小生长在城市里,对农村的印象也只局限于电视、报纸上的模糊的概念,对于“真正的农村是什么样,现在的农村发展的怎么样了”这样的问题毫无概念。今年这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给了他们一个深入农村、了解农村的平台,中国有9亿农民,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关心农民,贴近农民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意识。

我相信有一些人和事是一定会被记忆保存的,比如说那些可爱的留守儿童,比如说这次调研之行,比如说我们这些同甘共苦的队友们。“三下乡”让我收获的不仅仅是历练,还有彼此之间日渐浓厚的友情。在这次“三下乡”中我真的收获了很多,从得到了许多实践的经验到意志的磨练,从对“三农”的反思到对我们自己课题的探讨,从学会了吃苦到与队友培养的深厚的友谊,从学会了如何制作调查问卷到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在周边山村无不洒下了我们的辛勤汗水,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在乡下的时候队员们一大群人说笑、打闹觉得生活很快乐.虽然吃着寡淡无味的饭菜,虽然趴在办公桌上睡着,虽然总是觉得用不惯的的水洗脸,虽然从镇上去村子里的山路总是那么陡峭惊险.可是那种生活多美好啊,十几个人一起抢饭吃,在大山里面看风景,关心调查留守儿童,访问新农村建设,这种实现愿望的成就感、满足感是考试得多少分都感受不到的。

本次活动可以说,收益颇丰。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对于我们大学生自身来说,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的真正有效结合。增长了才干,丰富了人生阅历,详细及准确地了解了农村的新动态。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对于当地农民和小学生来说,他们也了解了许多新鲜的知识。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觉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帮助村民抢收夏粮、聆听乡村儿媳孝敬百岁老人的感人故事、关爱乡村留守儿童受到了当地村民的一致好评。村民多次称赞我们给山村农民不仅带来的是一种务实的态度,而且更重要的是让村民懂得了关爱留守儿童和孝敬老人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活动结束后,我们收到当地村委会写给我们的感谢信以表谢意。由于这次活动务实而富有意义,在我们离开该村该校时,李校长赠送我院一面锦旗。同时也得到宁夏《现代生活报》和《固原日报》的追踪报道,赢得了社会上的良好赞誉。

今年的“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结束了,但是对农村的关注才开始不久。经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很庆幸把握和利用了这次“三下乡”的机会,走进农村、深入村户、了解百姓。

在物质经济飞速发展了今天,我们对农村和农民依然有着深厚的感情,而所有这些经历,必将成为今后努力和奋斗的不竭动力。我希望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帮助农民解决问题,我们坚持实事求是、以积极探究的精神开展调研工作,而调研活动又给了我实地了解农民生活现状的机会。我们以青春和激情投身和谐农村建设,实现青春生命价值,我们用行动诠释自己对农村的关注。

在这短短两天中,细细品味每一个细节都让我难以忘怀。我相信“三下乡”是我的人生旅途中重要的一课,也是我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八一”慰问活动简报

全文共 283 字

+ 加入清单

通过军民共建活动,全县有12个单位,社区被评为自治区、市、县级精神文明单位。驻地部队长期与地方单位、学校、社区结成共建对子,坚持军民联防联治,促进了辖区内社会治安的根本好转。积极参加创建“文明城区、文明行业、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活动,大力传播新思想、新道德、新风尚,提高军民共建活动水平。

县双拥办积极协调开展双拥工作进机关、进街道、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连队的“六进”活动,经常开展多种活动,扶贫帮困,照顾孤寡老人等,一方面使基层官兵极大地受到社会实践的熏陶,另一方面解放军的好传统、好作风在基层社区得到充分体现,推动了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和双拥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