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6837

作文

44

游开封包公祠作文

全文共 664 字

+ 加入清单

包公祠坐落于合肥市芜湖路上,它是为了纪念北宋时的著名清官包拯而修建的。这里三面环水,建筑物风格古朴雅致。

迈过高高的门槛,我们来到包孝肃公祠堂。祠堂是一个不算太大的四合院,这里正面是大门,另外三面各是包公判案故事展、包公铜像和已发掘的北宋时的各种瓷器,正观包公铜像,只见他表情严肃,怒目圆瞪,好像在审问贪官污吏。旁边四位护卫手握宝剑,威风凛凛,让人不禁望而生畏,但更多的使我真正感受到包公的清正廉明。

走出祠堂一直向右走,就来到了流芳亭。流芳亭是包拯幼年读书、玩耍的地方,后人建此亭以寓包公的精神流芳百世。亭中雕栏玉砌,亭檐上雕刻着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图案,给流芳亭增添了一份精致。从亭內可以看到美丽的包河,包河水波光粼粼,河面上连续不断的涟漪荡漾开来,让我产生无尽的遐想:传说中包河的藕今天仍然还是无丝的吗?但愿包河的藕永如以前吧!

包公故事蜡像馆位于祠堂东面,为我们呈现了包拯判案时的故事,蜡像雕刻得栩栩如生,深受游客喜欢。其中我觉得最感人的是《铡美案》,说的是书生陈世美考中状元被招为附马后,不认结发妻子秦香莲和儿女,可恶的是还派人追杀妻儿,秦香莲告到包公那里,包公不顾念乌纱,不顾皇后说情,将贪图荣华富贵的陈世美斩首了。从这个故事里,不仅可以反映出包公执法如山、疾恶如仇,还可以体现出他为了老百姓可以牺牲一切。所以都说包河的鱼呈铁青色,包河的藕也没有丝,这不正像征着包拯的“铁面无丝”吗?

游览包公祠,漫步于古色香的建筑物间,我仿佛也身在北宋那个时期,愈加的敬仰包公了。包拯正是以他的忠、孝、刚、廉的美名才会千年来被世人所称颂。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包公祠

全文共 722 字

+ 加入清单

古城合肥的东南方,有条在历史上曾作为护城河一部分的包河。古色古香的包公祠就坐落在河心的香花墩上。

沿着走廊向东走,便来到一座井亭旁,六角弯钩的亭顶,显示了我国古代建筑的风格,亭檐是一块黑底红字的匾额,上书“廉泉”二字。走上台阶,步入亭中便看见一口古井,传说贪官污吏如果喝了此井之水会即刻头痛,清官喝了甘甜无比。故给此井起名曰“廉泉”。

向西紧靠湖边的一个较大的亭榭,亭中有8根朱红漆柱子,白色的墙上开了3扇窗子,这就是"流芳亭"。相传包公幼年时常来此处读书,后人建此亭以记之。

包公祠是为了纪念北宋清官包拯而修建的。相传最早建于包公死后5年。现在的包公祠建于明朝。包公祠的建筑和设施都很简朴,无豪华奢侈之处,这象征着包公为官的清廉。

进入山门便有一条长长的石板路,路的两旁是两排茂密的合欢树,树叶遮住了阳光,形成一片树荫,给人以幽静的感觉。步入门内,便来到一个长约12米,宽约10米的四合院。院子中间就是包公祠的正殿。跨过高高的门坎。进入正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包公的全身铜像。只见包公稳稳地坐在太师椅上,身穿官袍,头戴官帽,双目炯炯有神地望着前方,下巴上留着长长的胡须,让人一看便知是一位为民做主、廉洁奉公的清官。铜像的四周是四根朱红漆的柱子,前面是一个长方形的桌案。两边是木刻的对联,上联是“照耀千秋念当年铁面冰水建谨言不希后福”;下联是:“闻风百世至今日妇人孺子颂清官只有先生”。左边放着三把铡刀,这便是: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相传龙头铡是铡犯了法的皇亲国戚的,虎头铡是铡犯了法的文武官员的,狗头铡则是铡犯了法的平民百姓的。当年有不少坏人死在这三把铡刀之下。

包公祠的规模虽不雄伟,可布局却是很庄重幽雅,难怪它每日都要吸引不少国内外的游客前来观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铡刀下的爱国作文600字

全文共 604 字

+ 加入清单

感动,是一种醉人的滋味,感动,是一种瞬间的触动,人类有了感动,人性变得善良,和谐成了永恒的字眼。铡刀下的身影与坚定的眼神总让我心潮涌动、挥之不去。

“呼——”风映衬着人们的惨叫交杂着一丝血腥味,国民党的士兵正在绞杀着无辜的村民,一片血雨腥风。村庄的毁灭在他们魔鬼般的狞笑声中逼近。刘胡兰就是在这时出生的,他望着尸横遍野的村庄,小小年纪对黑暗旧社会的强烈不满便深深烙印在心中。

长大后的她马上从军为了让村民享受和平她多次负伤还坚持出战,在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被国民政府军和地主武装主义抓捕。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被敌人抓捕时的种种酷刑,平时摔一跤就大哭的我而她却不一样——十几种酷刑都用了,敌人手都打麻了而刘胡兰满身血迹几乎全身失去了知觉,却还是绝口不提情报的事。敌人的军官怒火冲天他还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倔强的人,于是毫无办法的他们只好判下死刑,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和她从容的躺在铡刀下。那视死如归的样子让我一怔。“擦!”敌人并没有马上将她铡死而是先铡死了6位革命群众,他们对情报依依不舍想在给她个“下马威”。在敌人的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地说了一句:“怕死不当共产党”这一句话让敌人吃了一惊他们没想到一个平凡的女子竟如此爱国。同时这句话也震撼了我的心……

我没有再看下去,刘胡兰以短暂的青春年华,谱写出永生的诗篇,以不朽的精神,矗立起生命的宣言。以伟大的爱国,刻画出感人的事件。“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包公祠和铁塔作文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最后一天,我们乘车来到七朝古都开封,先参观了古代著名清官包公祠。在去铁塔的公园小道上,我们被两个穿道具服装的吸引住了。一个穿着猪八戒的服装,带着八戒的帽子和面具,背上还驮着个小女人。大人们一看就知道这是“猪八戒娶媳妇”。另一个则是穿着官服,带着官帽,腰上却装着一匹假马,腰前是马头,腰背是马屁股,走起路来一晃一晃象骑在马上一样。导游介绍说:这是“秀才中状元”。

很快,我们眼前出现了一座几十米高的古塔--铁塔。我问妈妈:这塔都是铁做的吗?导游听了忙对大家说:这小朋友问得好。铁塔不是铁造的,而是用琉璃砖砌成的,因为塔外面的颜色为铁色,所以取名铁塔。她还说:据传只要绕铁塔顺转三圈,反转三圈就能除病消灾。我听了高兴地对外公说:您腿不好,我代您转圈,让您的腿病痊愈。于是,我跟着一些大人绕着塔转起圈来,跑得满头大汗,心想:这下,外公的腿一定会好起来。

晚上,我们乘坐干净舒适的动车回上海。在车上,我对妈妈说:“我们西游结束了,真开心!”外公说:“唐僧是走路和骑马到西天取到了真经,你呢?是乘飞机和动车西游,取到了什么呢?”我也取到了真经呀!我凑在妈妈的耳边轻轻地说:“只有好好读书,将来才能解开古人留下的一个个谜,对吗?”妈妈听了直点头,可外公却不知我得了什么,哈哈!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于包公的歇后语

全文共 765 字

+ 加入清单

包公的衙门 ———— 好进难出

包公的铡刀 ———— 不认人

包公断案 ———— 铁面无私

包公放粮 ———— 为穷人着想

包公审案子 ———— 铁面尤私;六亲不认

包公升堂 ———— 尽管直说

包公铡陈世美 ———— 公事公办;大快人心

包公铡驸马 ———— 刚正不阿;公事公办

包公铡皇亲 ———— 法不容人;六亲不认

包公斩包勉 ———— 正人先正己

包老爷(包公)办案 ———— 明察秋毫

成立皮包公司 ———— 做无本生意

开封府的包公 ———— 铁面无私

老包(包公)断案 ———— 认理不认亲

白脸媳妇当包公 ———— 清官

包公办案 ———— 明察秋毫;清明公断

包公搽粉 ———— 表面一层;光涂表面;光图表面

包公打飞脚 ———— 黑人一跳;吓人一跳

包公打銮驾 ———— 公事公办

包公的儿 ———— 犟性;闹门;包子;照黑不误;包黑子;白不了

包公的公堂 ———— 好进难说

包公的娘鼓肚子 ———— 怀的是丞相才

包公爷铡侄儿 ———— 大义灭亲

包公铡包勉 ———— 大义灭亲;公事公办

包公铡侄子 ———— 不留情面;大义灭亲

包公斩驸马 ———— 公事公办

包公斩世美 ———— 公事公办

包公折包勉 ———— 正人先正己

电灯泡上画包公 ———— 有名的黑脸;有明的黑脸

开封府里的包公 ———— 铁面无私

脸上抹锅灰 ———— 假充包公

包公的尚方宝剑 ———— 先斩后奏

包公的铡子 ———— 不认人

包公的作风 ———— 铁面无私

包公给嫂嫂赔礼 ———— 秉公惹下祸

包公河的藕 ———— 无丝;无私

包公河里的藕 ———— 没私;没丝

包公脸上抹煤灰 ———— 黑上加黑

包公娘鼓肚 ———— 怀的是丞相才

包公怒铡陈世美 ———— 一刀两断

包公杀亲侄 ———— 先治其内;后治其外;先治其内,后治其外

包公审案 ———— 铁面无私

包公爷的衙门 ———— 认理不认亲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千年包公观后感

全文共 1156 字

+ 加入清单

一部成功的历史人文纪录片,不仅要有历史的真实,还要有现实的观照。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近期播出的3集高清纪录片《千年包公》,从历史中汲取思想精华,采取“纪实+影视再现”的手法呈现真实的历史以及当代人眼中的包公形象。

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也是纪录片《千年包公》的核心理念。如何展现一个真实的包公?导演组查阅了《宋史·包拯传》、《孝肃包公奏议集》、宋人笔记等大量历史文献资料,采访了几十名海内外有代表性的专家、学者,先后前往中国台湾和安徽、河南、广东以及新加坡等地进行实景拍摄,用镜头追寻包公的足迹。全片的情节都源于有据可依的历史记载。如少年包公不赴富人宴的故事,来自朱熹的《朱子语类》;牛舌案、匿金案和冷清案,来自包公的墓志铭;“外甥有理打得舅”的故事,出自司马光的《涑水记闻》;包公“名不在碑而有口皆碑”的故事,来自南宋周密的《癸辛杂识》,等等。片头的创意就是要为包公凿一尊像,在一斧一凿的碎石飞溅中,穿插了清心诗、七弹王逵、不持一砚归和包公井等四个真实情节和场景。

纪录片只有讲好故事,才具有传播力。纪实是对现实故事的影视叙述,是对一个个精彩现实细节的捕捉和挖掘。在59岁的台湾渔民吴堃玄的家里,专门有一个房间供奉着包公像。拍摄的时候,腼腆的吴堃玄每打扫一处都要祷告几句。这些细节,足见包公在台湾百姓中的影响。在安徽池州一座宏伟的包氏宗祠中,几位长者带着年轻人在祖先包公的画像前诵读家训,凸显了包公家风穿越千年的传承;在河南淮阳那座最小的包公庙里,供着一幅简陋的包公画像,守庙人滕忠红每天虔诚地将一杯清水供在包公像前,象征着包公官清如水,等等。这些鲜活而生动的现实小故事,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历史再现是真实历史故事的影像呈现。《千年包公》的细节再现精益求精,无论是人物还是场景,都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再现历史的真实与厚重。像六弹张尧佐、七弹王逵、不持一砚归、疏通惠民河等精彩情节,再现画面都令人震撼,比起包公的传说更加精彩、丰满、感人。

全片没有陶醉于对历史的平面叙述,而是向历史深处探寻,从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挖掘中华廉政文化的优秀遗产,进一步营造我国廉政建设的浓厚氛围。全片共3集,紧扣包公的为人、为官、为民三条主线展开故事,用故事带领观众进入历史深处,去体会和思考故事背后的思想精华:包公,一位北宋清官,为什么能跨越千年时空,为百姓所铭记?一首“清心诗”为什么今天还回响在我们耳边?为什么包公家训穿越千年,仍然掷地有声、振聋发聩?为什么“不持一砚归”的故事千古流传?为什么他的为人、为官、为民之道,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借鉴?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2014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河南兰考的时候,勉励当地的纪检干部要当现代的“铁包公”。在强力推进反腐倡廉的当下,《千年包公》这一题材有其特殊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包公断案歇后语是什么

全文共 1305 字

+ 加入清单

包公办案——铁面无私

包公断案——认理不认人

【比喻】 老包(包公)断案

【解释】 认理不认亲

扩展阅读:包公断案——铁面无私的故事

宋朝宋仁宗在位时,端州城郊有一个十多岁的小男孩,名叫张小友,他父亲靠炸糍粑卖来维持生活。有一天,张小友放学后,他帮助父亲提糍粑上街叫卖。这一天生意特好,晌午刚过就卖完了。小友在回家路上,看见路旁的大树下面有一块长方形的大石头,不坐下来休息。知他一坐下来,竟不由自主地打起了盹。等他醒来时,一摸篮子里的钱,发现被偷去了,小友忍不住大哭起来。 正当他哭得伤心时,包公恰好路过此地;包公叫马汉过去询问原因。小友哭着对包公说:“大老爷,我卖油炸糍粑的铜钱,被偷去了。”

包公听后,沉吟了一下,忽然有了主意,便叫王朝、马汉把石头抬到一间祠堂里面说是要审它。霎时间,包公审石头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人人偕知,第二天百姓急先恐后地涌进祠堂,都想亲眼看看包大人审石关泊奇案。包青天威风凛凛地坐在临时摆高的公堂上,把惊堂木一拍,大声喝道:“你这块石头,小张坐在你身上打盹,弄得他卖糍粑的钱不见也,定是你偷了,快从实招来,以免受刑。”包公一连问了三声,石头却沉默不言。包公看见石头不做声,顿时怒目一睁喝道:“这块顽石死不开口,打它三十大板。”石头挨打后,仍旧没有做声。包公又喝道:“再打三十大板,看它招也不招。” 这时,看的人挤了一祠堂。包公笑着开口说:“列位乡亲父老,这顽石偷了钱,死不承认,我看这小张真可怜,大家就伸出友爱仁慈的手,每人送他一枚钱,好不好?”大家听后都异口同声地说:“好!我们听包青天的话。”

推荐阅读:歇后语三九天穿裙子

包公叫王朝马汉守住祠堂左右两边的小门,不准任何人出去;在大门口放了一只装了水的木桶。包公走到木桶前,带头投了一枚铜钱下去,然后坐在椅子上,目不转睛地看老百姓,出一个人就投一枚钱于水桶中。一人、两人、三人……。当有一个汉子将铜钱投入水中时,包公发现水面上浮现了一层油膜。包公便大喝一声:“把这偷钱的贼抓起来,带上公堂!”这

一大喝,令众人莫名其妙,议论纷纷,每人心里都想:“包大人是凭什么说这汉子是偷钱贼

?” 包公重新升堂,开口问汉子:“你叫什么名字,家住那里?”

“我叫王小三,家住王家村。”

“你是如何偷张小友的钱的,从实招来。”

“大老爷,小人没有偷他的钱,真是冤枉啊!还望大人明鉴。”

“证据在此,你还想抵赖。”

于是包公拿起那块起油膜的铜钱,大声地说:

“各位乡亲父老,张小友是卖油炸糍粑的,铜钱丢入篮中,难免沾有油渍,钱一旦投入水中

,就会浮现油膜。我想每个人出门带钱,若发见钱上有油渍,大都会洗干净的,免得弄脏衣

服。因此我便心生一计,引诱乡村父老及过路行人,都来看“审石头”怪案。偷钱的贼大概

已会混进来看希奇的,如果是这样,就正合我意了!各位乡亲今天能破案全赖大家支持合作

,谢谢! 王小三听完包公的话,吓得面如土色,连忙爬在地板上,叩头如捣蒜,承认自己偷了张小友的钱,恭恭敬敬地把钱拿了出来,听从包青天的处罚。

老百姓看见包公破案这样神速,都欢天喜地说:“我们端州来了一位好清官。”一位老人顺口溜道: “端州来了包老爷,百姓从此见青天; 男耕女织勤劳动,岁岁丰收谷满仓。”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包公观后感

全文共 666 字

+ 加入清单

放寒假时,我用了好几天时间看了《包公案》一书,深有感触。这一本中国经典著作 ,

主要讲述了包公凭借着他为人的清廉正直和他的神机妙算,侦破了当时发生在各地许多不同种类的案子。有的案子十分复杂,被包公以巧妙手段并依靠神灵帮助得以侦破;有的案子牵连的人十分重要,也很多,包公也个个依法处置,铁面无私;还有的人想贿赂包公,为他人或者自己减轻罚刑,包公也一一拒收那些不义之财,依旧依法处置。包公为人清廉正直、不受贿赂、不结冤案、铲除恶官等高尚行为让百姓赞叹不已。

在这本书中,最令我敬佩的并且最值得我学习的是包公为人的清廉正直了。他十分清廉,家中用具十分朴素。我也学着包公那样。在家中,父母有些稍微用旧了的东西,也被我拿来继续使用,直到用到不能用了为止。我现在还在使用的一个铁皮铅笔盒,早已是划痕累累,表面凹凸不平,有人劝我扔掉,可是我还在坚持继续使用。每次母亲烧饭做菜之前,我就会叮嘱母亲不要做太多饭菜,避免浪费。

包公做人也十分正直,不收受任何人的贿赂,将有罪的人严格地依法处置。我也学着包公那样。有些同学在我创建的 QQ

群中肆无忌惮或大言不惭,甚至尽发不良消息和脏话,我毫不求饶,先是警告 ,

后是把他们一一赶了出去。学校里,有的同学给我一点小恩小惠,让我做一些对他人不宜的事情,我既不受恩惠,也不做不利的事。因为我的清廉正直,所以我在家中和学校里得到了一些认可表扬。

其实,生活就像大海,大海中也有陆地,而我们每个人就像坐在一叶小舟上,在海上漂流,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

只有为人清廉正直,这叶小舟才不会翻倒,继续漂流,一直到踏上安全又踏实的陆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美丽的包公湖

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古城--开封。开封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包公湖就是其中之一。

星期六上午,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春风吹在身上暖洋洋的。妈妈带我去包公湖游玩。我们一路走着,只见湖水清澈,鱼儿成群结队的在水中游来游去。岸边高大的树木像哨兵一样竖立在道路两旁,小草绿油油的,小花园里开着五颜六色的花。空气那么清新甜润,大树下、亭子里坐满了钓鱼和休息的人们。

我高兴地说:“妈妈,这里可真是人们休息的好去处啊!”

妈妈对我说:“原来包公湖可不是这样的,湖水发黑,湖面上都是人们乱丢的各种饮料瓶,夏天天气热的时候,老远就闻到刺鼻的臭味。湖面每年夏天都漂着一层死鱼,草地也被垃圾覆盖,偶尔才看见几个矮矮的树桩无精打采的躺在那里。”我惊讶的地问妈妈:“那环境是怎么变好的呢?”

妈妈笑着说:“后来人们把水底的臭淤泥都清除了,又在湖底洒一些细沙。把臭水给放掉,又引入了新水注入到护理。人们不再把废水排到湖里了,也不再砍树倒垃圾了,反而年年植树,年年种花。”听到这里,我高兴地说:“哦,原来是人们的环保意识提高了!”

天渐渐黑了,我还舍不得离开包公湖畔, 我深呼一口清新的空气,抬头看看夜空,星星眨着眼睛,仿佛在对我说:“包公湖真美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包公观后感

全文共 592 字

+ 加入清单

这也是包拯流转下来的唯一一首诗,可谓吉光片羽,却成为包拯一生为官做人的光辉写照。这首诗是写在包拯任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州郡守府第的墙壁上的,据《宋史》记载,端州因出产“端砚”而闻名天下,常要向宫中进贡。包拯就任以前的郡守,都借此机会额外索取,以赠权贵,数量有时超过进贡的数十倍。包拯到任后,便命工匠严格按进贡数制作,自己不持一砚归。包拯死后,宋仁宗亲自到包拯家中参加祭奠,看到包拯“居家俭约,衣服器用饭食,虽贵,如初宦时”,更是感慨不已。当时朝廷对他的评价是“识清气劲,直而不挠,凛乎有岁寒之操”。吴奎在包拯《墓志铭》中称其“峻节高志,凌乎青云。人或曲随,我直其为。人或善容,我抗其辞。白始及终,言行必一。”北宋名臣欧阳修尽管与他政见有所不合,但对他的品格操行依然敬服赞佩,称其“清节美行,著自贫贱;谠言正论,闻于朝廷”。

包拯不光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家人、亲属要求也是非常严厉的,他在晚年时立家规:“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家风》中就说到:“龙图懿范九州颂,孝肃家风万世传。”而对于自己亲属作奸犯科的,包拯也绝不轻饶。包拯是庐州人,他在任庐州知府时,包氏家族的一些亲朋故旧以为可以仗势为所欲为,

结果被包拯不留情面地申饬一番。包拯的堂舅犯了法,他亲自审讯,重重地处罚了堂舅。京剧有一出传统戏《铡包勉》, 就是依据包拯处罚亲友的史实所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包公祠

全文共 214 字

+ 加入清单

包公祠位于包公湖畔,是为纪念中国历史上著名清官包拯而建的祠堂。包公祠和大相国寺一样,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包公祠院内风景优美,在这里你不仅可以欣赏到碧波荡漾的包公湖,还可以观赏到稀奇古怪的山石。我们走进东殿,里面有包公审案的蜡像,还有刑具,分别是虎头铡,龙头铡和狗头铡,虎头铡斩的是一些普通官员,龙头铡斩的的是一些皇亲国戚,狗头铡斩的是一些贫民老百姓。走出后门又是一座殿,里面是包公古时住的城市模型,城市小巧玲珑,我非常喜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千年包公清心直道观后感

全文共 363 字

+ 加入清单

和以往包公题材的电视文艺作品不同,纪录片《千年包公》坚持真实可靠可信的创作原则,完全根据史实,摒弃戏说,进行人物和实景再现,向观众呈现一个有血有肉、可亲可敬的包拯形象。

据历史记载,包拯(999—1062年),宋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字希仁,天圣朝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

包拯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

嘉裕六年(1061),包拯任枢密副使,后卒于位,谥号“孝肃”。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知庐州时,执法不避亲党。

包拯为官的清明廉洁与执法公正,不仅成为后世代代相传的佳话,更成为千年以来执法纪者勉励自身的标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包公教子的名人故事_2300字

全文共 2164 字

+ 加入清单

包公人称包青天,一生廉明清正,铁面无私,深受百姓爱戴。这年,包公告老还乡,他吩咐家人悄悄收拾了行囊,连夜雇了一条船,顺流而去。

走到半路,包公的船被一条大船追上。大船上下来一位身着簇新官服的少年,见了包公跪倒在地,说:“孩儿拜见父亲。”原来这少年是包公的二公子包催。今年包催上京应试,中了金榜三甲,被委任为县令,即刻上任。走到半路,包催得知父亲告老还乡,便赶来相送。

包公见了很高兴,说:“你与为父正是顺路,咱们不妨一同乘船上路,也省下一半路费。”

包催只好打发走自己乘坐的官船,与包公同乘一条船前去赴任。路上,包公问起包催的为官之道,包催毫不含糊,说自己立志成为父亲那样的清官。包公沉吟道:“做清官可不容易啊!”

父子俩一路走,一路聊,不觉船行到清江口。一位渔翁听说包公告老还乡路经清江口,死活要送他一条清江鲫鱼。包公见渔翁态度坚决,只好收下,但悄悄吩咐下人临走时留下几钱银子,算是买鱼钱。

清江鲫鱼味美肉鲜,天下闻名。包公命下人拿去厨房炖上,不想过了半天,去厨房端鱼的下人慌里慌张地跑进来,说他刚才去厨房端鱼,不料却发现鲫鱼不知道被谁偷吃了,只剩下一堆鱼骨鱼刺。

包催一听,勃然大怒:“这一定是下人们馋嘴,偷吃了鲫鱼。”可是下人们都说自己没有偷吃。包催一时无法,望着包公。谁知包公却平静地说:“你身为县令,如果连一个偷鲫鱼的案子都断不清,还能去治理一方吗?”

包催面露羞色,他在船舱中踱了一会步,便命令下人们一一接受询问,要讲清在鲫鱼被窃的半炷香工夫里,他们都在哪里,有谁为证。结果,包催发现有三个人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一个是炖鱼的厨子,一个是丫鬟小柳儿,一个就是端鱼的下人。

厨子说他一直在厨房做菜,只在鱼快熟时离开了一小会去方便。丫鬟小柳儿则说她有些晕船,那会儿独自一人在船头透气。而端鱼的下人说自己一直侍侯在船舱外,去端鱼的时候发现鱼已经被人偷吃了。

包催一时犯了难,三人均有作案的时间:厨子可以利用他一个人在厨房的便利,从容偷鱼;丫鬟小柳儿有可能利用厨子出去方便的时候进厨房偷鱼;端鱼的下人更别说,他完全可以在端鱼的时候偷吃。包催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他思忖半天,想不出办法,一时性急,命令随从:“给我打,我看是他们的嘴巴硬,还是板子硬。”随从不顾三人的哀求,刚想举起板子下手,就听一声怒喝:“住手!”

只见包公黑着脸,怒气冲冲地走进来,他训斥包催:“我以为你有何高明手段,原来不过是严刑逼供、屈打成招。用板子审案的官全是昏官庸官,你连一件窃鱼案都要借助板子,以后如果遇到大案,岂不是每次都要动大刑?与其让你留下无数冤案,给我包家丢脸,还不如不去做这个县令。”说着,包公拿起包催的官印,就要丢进水里。

包催赶紧上前跪倒:“父亲,我错了,是我一时性急,请父亲放心,我在一天之内定要断清此案,否则我自己把官印归还朝廷,脱下官袍,回家种田。”

包公见包催言辞恳切,才收起怒气:“也好,就看你一天之内如何了断此案。”

包催来到厨房,翻看了盘中剩下的鱼骨,思忖半天,突然眼前一亮,急忙端着盘子来到包公房中,说:“父亲,我找到了一处疑点。”包公忙说:“说来听听。”

包催指着盘里的鱼骨说:“常人吃鱼时,要十分留心鱼刺,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被鱼刺卡住喉咙。但是看看这个盘中,鱼刺根根不少,上面鱼肉皆无,鲫鱼被偷前后不过短短半炷香工夫,什么人有如此本事,能在眨眼间把这么大一条鲫鱼吃得干干净净、骨肉分明?这不是太奇怪了吗?我想,这盘子里的鱼根本不是渔翁送的清江鲫鱼,偷鱼的人一定是先把鲫鱼偷走,再用早先吃剩下的鱼骨冒充。”

包公听后,捋须点头说:“不错,你的洞察力还不差。”

包催说:“既然偷鱼的人还没机会吃掉鲫鱼,我想鱼一定还藏在船上。”他立即下令让随从搜船。不料把船翻了个遍,仍没有发现鲫鱼的影子,包催又被难住了。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然会被一条小小的鲫鱼弄得灰头土脸。包催心里烦恼,一不小心,打翻了一个砚台。这时正巧夫人进舱,见砚台翻倒在桌上,便问:“是哪个丫鬟如此粗心,打翻了夫君的砚台?真是该打。”

“夫人不用生气,砚台是我自己打翻的……”包催心不在焉地说着,突然,他脑海里仿佛划过一道闪电,心里一阵亮堂。

包催兴奋地赶到包公舱内,说:“父亲,我已经找到了偷鱼的人。”

“哦,是谁?”包公问。

包催微微一笑:“请父亲恕罪,那个偷鱼的人,就是父亲您。”

“为什么说是我?”包公饶有兴趣地问。

包催胸有成竹地说:“刚才我不小心打翻了一个砚台,夫人便怀疑是丫鬟打翻的,这使我想到,我们总是责怪下人犯错,却不想我们自己同样会犯错。其实鲫鱼失窃当时,除了三个下人,还有一个人也有作案的时间,这人就是父亲您。当时您曾经出去过一会,可我却根本没有怀疑您。搜船时,全船也只有父亲您一人身上没有被搜。而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父亲您穿的是宽袍大袖,平时您都是垂着袖子,可自从丢鱼后,父亲却一直把袖子拢在一起,因此我断定,鲫鱼一直都藏在父亲的袖子里。”

包公听完哈哈大笑:“不错,鲫鱼是我偷的。”说着,他垂下袖口,一条半熟的鲫鱼从袖子里掉了出来。

原来,包公见包催虽然志向远大,却有些纸上谈兵,夸夸其谈,于是他临时想了个主意来考验包催的断案能力。如果包催断不清此案,包公将会上书朝廷,收回包催的县令之职,免得天下又多一个昏官。

包催明白了父亲的苦心,上任后勤勉自爱,善治政事,终于成了像包公一样的清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包公歇后语

全文共 240 字

+ 加入清单

包公的铡刀 ———— 不认人

包公断案 ———— 铁面无私

包公放粮 ———— 为穷人着想

包公审案子 ———— 铁面尤私;六亲不认

包公升堂 ———— 尽管直说

包公铡陈世美 ———— 公事公办;大快人心

包公铡驸马 ———— 刚正不阿;公事公办

包公铡皇亲 ———— 法不容人;六亲不认

包公斩包勉 ———— 正人先正己

包老爷(包公)办案 ———— 明察秋毫

成立皮包公司 ———— 做无本生意

开封府的包公 ———— 铁面无私

老包(包公)断案 ———— 认理不认亲

白脸媳妇当包公 ———— 清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包公观后感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当谈到"精忠报国"时,我们自然而然会想到岳飞;谈到"义薄云天"时,我们自然而然会想到关羽;谈到"鞠躬尽瘁"时,我们自然而然会想起诸葛亮;谈到"清正廉洁"时,我们自然而然会想起包拯包青天。

从小就听过包公的故事,看过包公影片,从《铡美案》、《狸猫换太子》、《少年包青天》、《包青天》,影片里的包公是一个日审阳夜审阴、半人半神的人物,让人膜拜不已。三集纪录片《千年包公》进一步深化了我对包公的认识,一千多年前的他,不仅仅演绎在荧屏里,他的精神更融入到我们的社会公平正义、人民福祉里。包公为官的清廉与公正,成为后世代代相传的佳话,也成为千年以来执法执纪者勉励自身的标杆。

"七弹王逵"、"谏免张尧佐"的故事,称得上宋朝反贪打虎的典型。1043年,包公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就相当于今天的纪检监察干部。其时,进士出身的王逵,为官贪虐,民愤颇大,但因其善于结交朝中权贵,屡贬屡任甚至不断擢升。包公先后七次弹劾王逵,此前六次弹劾后,王逵仍顺利转任,继续被起用。最后一次,包拯在弹劾奏章中将矛头直指皇帝:"以王逵所在残暴、猥滥之状,彰灼如是,而上下蒙蔽,曲加擢用,亦何示警于后哉?"终于,朝廷将王逵罢官免职。1050年,宋仁宗决定任命自己宠妃张贵妃的伯父——声名狼藉的"昏官"、"庸官"张尧佐为宣徽使等四项重要职务。包公率领谏官上谏,"反复数百言",言辞激烈以至唾溅君面,直至皇帝将错误任命"罢之"为止。2014年3月,在视察河南兰考的时候,就曾勉励当地的纪检干部,要当现代的"铁包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与包公有关的歇后语

全文共 222 字

+ 加入清单

包公铡皇亲—— 六亲不认

包公铡皇亲——法不容人

包公斩包勉—— 正人先正己

包老爷(包公)办案—— 明察秋毫

成立皮包公司—— 做无本生意

开封府的包公—— 铁面无私

包公的上方宝剑—— 先斩后奏

包公的衙门—— 好进难出

包公的铡刀—— 不认人

包公断案—— 铁面无私

包公放粮—— 为穷人着想

包公审案子—— 铁面尤私

包公审案子—— 六亲不认

包公升堂—— 尽管直说

包公铡陈世美—— 大快人心

包公铡陈世美——公事公办

包公铡驸马—— 刚正不阿

包公铡驸马——公事公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包公祠观后感

全文共 1632 字

+ 加入清单

4月份时候,去了一次开封,有幸到包公祠游览。小时候看过《三侠五义》对这个黑面月牙胎记的大胡子一直很敬仰。

现在包公祠是为了发展经济重修的,一进去就是浓重的石膏和漆味,估计除了地皮是原来老包家的,其他都是新建的。但是这有什么关系,来这里是看个文化,听听导游的讲解,了解一下历史,感受这位在中国历史上最享有盛名的清官的人文情怀。前后三进房,第一进是包公的坐像,五柳长须,面如黑炭,长眉如鬓,正气凛然。第二进,陈列是包公的一些文献典籍,还有包公墓出土的瓷器、木碗等。

包公平生只写过一首五律:“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大意是说,做人要光明正大,就像茂盛直挺的木材应该做房屋的栋梁,精炼的钢料决不应去做铁,我应该做一个无愧史书教诲的清官。包公主张从提高个人修养的角度来保持廉洁,这和诸葛亮主张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有相似之处,但从实际操作起来却有些困,人毕竟是社会人,人是社会中的人,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当一名公务人员在处理政务的时候。多少牵扯到某些人的切身利益关系,所以很多人就要把这个利益最大化,于是,我们就面对很多的人情关、情感关、金钱关、美色关等等。当这个社会把这个潜规则都默认以后,人与人之间就没有以诚相待了,现在正在热映的电视剧《心术》讲述医患矛盾,当主人公谷超华的手术引发患者隐性心脏病,导致病人死亡。死者家属就说:“为什么手术失败,就是因为医生没上心,为什么不上心,因为没送红包。”一个潜规则被整个社会都默认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所以看到很多落马的贪官都说:“人情往来,不收就不能融入到这个社会当中去,人与人交往隔着一层。”以这个借口做开脱却也是不对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却是这个社会腐败的根源,诚如朱镕基说:“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生明,明生廉,廉生威。”廉洁自然生威,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所以我想到作为一个公职人员首先做到刚正不阿,廉洁自律,即使无力改变社会风气至少出淤泥而不染。其实做贪官也很辛苦的。送来礼物,则必须替人办事,毕竟拿人手短。要送礼的事情,毕竟有难度,极有可能违法违规,办这种事情存在极高风险,事情办好了,时时刻刻提防着东窗事发,担心受怕,甚至寝食难安,万一被揭发则名声扫地,更有受牢狱之灾。所以这样一想贪官这个行业,也是属于高危行业,心理素质、体魄稍差者不敢当,不是人人都可以从事的职业。改用股市一句话:“贪官有风险,想当需决绝”。与其如此辛苦,不如清清白白从政,踏踏实实干事,堂堂正正做人。心宽体胖,一觉睡到天亮。

步入偏殿,是蜡像馆,再现了京剧《斩美案》的情景。记得,包公执法常说一句:“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若天子真的犯法,包拯真会拿着龙头铡去砍天子,那岂不是造反。在封建社会,想做到“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也是痴人说梦。

想到这里我想起明朝朱元璋在惩治贪官方面的事情,老朱家以前是贫下中农,没少受贪官污吏的欺负,朱元璋登基后,以铁腕手段处置贪官,发明一招“剥皮实草”的酷刑。在明朝从府到州至县都设有的“皮场庙”,把贪官拉皮场庙,完整的割下人皮,然后在皮囊内填充稻草和石灰,缝合完整,若人形,将其放在处死贪官后任的公堂桌座后面,以警示继任之官员不要重蹈覆辙,可以想象想继任官员座椅背后一个人皮偶,是多么战战兢兢,即使是这样,朱元璋在晚年还是发出“为何贪官如此之多,早晨杀了,晚上又生一拨”的哀叹。

即使这样酷刑之下,明朝仍有顶风作案者,可见酷刑不能根本治愈腐败之顽症,我觉得应该完善规章制度,弥补体制漏洞,使腐败分子无机可乘,想腐败也不能腐败。要加强各种监督;加强工作透明度,加强信息公开,政府部门认真接受群众、舆论和监察机关的监督,严格履行其对社会的承诺,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人民的注视下运行。

包拯据今已有1000多年,但其为官清廉、为民请命的精神对我们仍有现实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第二届“中国·包公散文奖”征稿启事

全文共 445 字

+ 加入清单

为进一步弘扬包公文化,多角度诠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夯实肥东县文化软实力,即日起,举办第二届“中国·包公散文奖”征文大赛。具体事项如下:

一、主办单位

中国散文学会、安徽省作家协会、中共肥东县委、肥东县人民政府

二、征文要求:

1、内容丰富,感情真挚,弘扬生活中的真善美。

2、用独特的笔触描绘百姓幸福生活,用文学的视角记录岁月发展变迁。展现肥东自然风光、历史风貌、改革发展丰硕成果的优秀散文尤其关注。

3、散文或散文诗均可,题目自拟,字数5000字以内。

三、奖项设置

大赛设一等奖2名,奖金各5000元;二等奖4名,奖金各2000元;三等奖10名,奖金各1000元;优秀奖50名,赠获奖作品集一册。以上奖项均颁发获奖证书,获一、二、三等奖作者将受邀参加颁奖仪式。

四、截稿日期

2015年9月30日。投稿请注明作者真实姓名、单位、通信地址、电子邮箱、联系电话。

五、投稿方式

所有来稿请用电子文档,邮件主题注明:“中国·包公散文奖”征文,投稿邮箱:zgbgswj2015@163.com。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游包公祠

全文共 1535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说,自古以来无清官,那么哪来的纪念他们的地方,让后人敬仰与学习?

当初,我从电视上知道了这个人,内心上不想再了解,只因他的外貌。如今却不同了,是真心的想去了解的更多,那个人就是——包拯。

当我踏上开封这块充满古老气味的土地,听着熟悉而又陌生的话语,感受着处处谦让的人文氛围,我不禁的说出口,不愧是“包青天”管理的地方。

我顺着古老的街道向着包公祠走去,看着地图和询问着来来往往的行人,才确定包公祠的路程。

看着清澈的包公湖,心里一阵阵激动,包公祠终于到了。

远远地就看到小山上的亭子,是那么独树一帜,开封仅此一家。

开封知府包肃公,峭直刚正且廉明。

结庐墓地守陵孝,衙门敞开理诉讼。

锄侄革舅打銮驾,家训刻碑妇孺颂。

以民为本做楷模,清心直道是官经。

站在大门前,看着金光闪闪的三个大字,又看到里面人来人往,每一个人的脸上充满了敬佩与失望。

我不知为什么他们脸上会出现失望的表情?

走进大殿,正中央有一尊包公坐像,高达三米之多,蟒袍玉带,端坐靠在背椅之上,劲正如松,威严端庄。仿佛在说,有何冤屈,可一一道来!

包公坐像两旁陈列着历史文物和文献,有包公墓出土的碗、盏、木俑和普通砚台等等。山墙之上镶嵌着有反映包公政绩的彩陶壁画,壁画边缘有着龙凤图案,充分地刻画出了包公的气魄和威严。

我静静地发了一会呆,脸上不知不觉地露出敬仰的表情,恭敬的向二殿方向走去。

二殿之中,有着一幅包公石刻像拓片,其线条清晰生动传神,再一次逼真显现包公生前的风姿。

令人感动的是包公留下的一则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脏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如果不说不感动,那肯定是假的,把包公身上清心寡欲、廉洁奉公的高尚品格和嫉恶如仇、憎恨贪官的无私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谁说自古以来无清官!

二殿中央树立着一座《开封府题名记》石碑,上面刻有北宋183位府尹的姓名和上任年月,唯有包公名下出现了一条条深深的指痕。

如果说包公不是清官,那么他的名下为什么会出现一条条深深的指痕?为什么还会流传万世?

元代诗人王辉曾赋诗曰:“拂拭残碑览德辉,千年包范见留题。惊乌绕匝中庭柏,犹畏霜威不敢栖。”由此可见“包青天”名不虚传。

走到东西配殿,图文并茂的展示了包公的传说轶闻,历史故事和优美传说, 例如“包公掷砚”,“怒打銮驾”,“智铡赵王”等等,一次又一次的显示了包公除暴安良,执法如山的高大形象。

走到后面的水井,它有一个传说,一口泉水可以辨明清明与贪婪。普通老百姓饮下此泉水,会解渴;如果清官喝了下去,清冽可口,甘醇香甜;如果贪官喝了下去,必定头痛欲裂,无药可医。

我饮下一口泉水,顿时,口中的饥渴瞬间消失了,只留下一丝丝清凉与甜意,还有一些小小地感动。

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坟墓旁树立着一块无字碑 。我猜想到,包公祠不会也有一块无字碑吧。走到后面的小亭子,我捂起脸来,不由得哭笑起来。天呐,真的有一块无字碑,包公专用。

挺住在这附近的老人说,很多鸟类在空中盘桓,落在其他地方,也不肯落在无字碑之上,可见包公的威名犹存,连鸟类动物不敢靠近。

看到天边暗了下来,我看了看时间,才恍然大悟,我在包公祠呆了整整一天,看着那清澈的包公湖,心底升起了一股不舍又留恋的情感。

我停留在包公湖边,看着游艇来来往往,身边的欢声笑语都离我远去,独留我一人在湖边静静地思考,聆听着鸟语花香,看着清澈无比的湖水,心顿时开明起来,不知不觉中露出了一丝丝微笑。

我走出大门,扭头回望呆了一天的包公祠,眼光充满了敬仰与钦佩,却不知何时能重游包公祠,看着一个个摇着头走出来的游客,眼里充满了失望与无奈。看到他们的情形,明白了他们因何如此。

若包公仍在人世,怎能让这些贪官污吏留在人间,继续危害百姓,不由的为国家担心起来,中国现代版的“包青天”身在何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包公出世

全文共 944 字

+ 加入清单

包公是老三,老大叫包武、老二叫包文。

包老三平生下来就乌漆抹黑,不像个人形。老子说:“这是个怪物,把他送掉。”大嫂子说:“好的,让我去送。”就把他洗洗抱走了。其实,她是假马儿送的,把包老三抱到房里就偷偷地喂养起来。嫂子天天喂他,他也长得蛮富态。喂到三四岁,他还不会说话,又过了几年,嫂子把高橱板拿掉,把他圈在里头,弄张小凳子让他坐坐。

包老三长到十四岁,老子做寿,一些人都来恭贺他。老子叹了一口吻:“唉,要是三儿在,今大不也要来拜寿的?”

大嫂子听见公公思念三儿,就开了口:“哎哟!爹爹,你要三儿来拜寿,我就给你领了来,不过你可不能再害他。”

“好的,你定心。你把他领到这么大,我肯弄死他吗?”

大嫂子跑到房里把橱门一开,给他找件衣服换换,说:“目前你老子过生日,要你去拜寿呢!”说着,便把他搀到堂屋里,叫了一声“爹爹”。他老子三亲六眷一看,真正长得不像个人样子。老子就对媳妇说:“他已十四岁了,出来帮着看着牛、扯扯草也是好!”老三已经露了面,大嫂子也没法。只得吩咐他照老子的话去做。

第二天,老子吩咐说:“明朝叫他拓荒去。三亩荒塘,三天之内要开好了种粮。”

嫂子如实地告诉了他,最后说:“你先去,我把饭煮煮,也去帮你开。”

荒塘里的草长得人把高。包公跑去一看,没处下手,就把钉耙朝田里一撂,叹了一口吻,索性倒头就困。

“常人叹气就过去,仙人叹气冲天门。”张玉皇掐指一算,晓得包公拓荒没法弄起。就差一群乌鸦去帮他开。乌鸦把草一根根衔了堆起来,一刻儿功夫,三亩田荒塘全部开下来了。

包公醒来一看,田里的草都洁净了,就回去朝大嫂子说:“荒塘开好啦,吃了饭,用牛车去把草拖回来。”

嫂子跑去一漂,荒田真的开出来了,立即回家告诉公爹爹。公爹爹说:“叫他弄一斗芝麻去种。”

包公把芝麻种下去后,老子又说:“咦,弄错了,那块田不种芝麻,叫他把芝麻从田里拾起来。”

嫂子为难了,说:“爹爹,另外什么还可以拾,这芝麻你叫他怎么个拾啊?”

“哎,要拾起来,还要丢到斗里。”

包公没法,就到田里去拾。拾着拾着,又叹了口吻睡着了。张玉皇又知道包公有难,就差了一批麻雀儿去资助他去拾。它们把芝麻一粒一粒的都拾起来,却奏恰巧,包公醒过来,就把芝麻送回家了。

老子一看,嗬,了不得!晓得老三决不凡人,未来一定能办大事,也就开始欢畅他,不再为难他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开封包公湖的作文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开封,有许多美丽的湖,包公湖就是其中一个。它由三个湖组成,被包裹在城墙里,镶嵌在开封市中心。绕着包公湖走一圈,需要用很长时间呢。

包公湖的湖水与龙亭湖的湖水连在了一起,一年四季水都满满的,碧绿碧绿的,绿的像一块儿翡翠。湖的周围,是用白色的大理石砌成的围栏,人们走累了,可以坐着休息。湖边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绿树成荫,最漂亮的要数柳树,千万条长长的辫子垂向湖中,随风舞动,美丽极了!

每天早晨,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了包公湖边锻炼身体,有的跑步,有的练剑,还有的打太极拳。湖上还有几条小船正在捕鱼呢。一网撒下去,就能捞上来几十条大鱼。还有一些人在湖边钓鱼,他们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鱼浮,不一会儿,就能钓着几条活蹦乱跳的鱼呢!小鸟好像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开会,然后就一下子冲上了天空。包公湖的早晨可真美丽啊!

中午,湖面显得很安静,像一面大镜子。一阵微风吹过,一层层波纹向湖边涌来。太阳照到湖面上,湖面银光点点。有一些老人在树荫下乘凉,有的在下棋,有的在看报纸,还有的在聊天。中午的包公湖真凉爽啊!

到了晚上,西司桥上的霓虹灯亮了起来,湖边的古式建筑倒映在湖中,仿佛又多了一个水下城市,让湖面变得五彩缤纷。人们三三两两地来到湖边散步,显得悠闲自在。瞧,包公湖的夜景多迷人啊!

包公湖真是开封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我爱包公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