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春节习俗贴春联作文精选(汇总20篇)

饺子现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日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下面是关于吃饺子的习俗作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598

作文

1000

春节习俗的作文400字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扭秧歌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妈妈经常提到他;陌生的是,我从来没见过。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去年春节,我有机会看到了它,那场面可真够壮观的,使我终身难忘。正月初一的早上,妈妈带我去逛地坛庙会。庙会上,卖的东西可真不少。光是吃的就有七八十种,什么驴打滚,艾窝窝。让人看了真要垂涎三尺了。庙会里不仅东西多,尔且人也特多。远远看去,人群就像一团乱麻缠在一起似的,黑压压的一片。忽然,我发现东北角的人最多,人们紧紧挨在一起。

我好不容易才挤进去。往前一看,嘿!这是什么真棒。只见广场上几位老爷爷和老奶奶,身穿红色的服装走摆摆步。衣服上挂着一条红段子,腰上系着一只鼓。随着鼓不停的敲,翩翩起舞。脚步随着鼓点越跳越快,最后想飞起来一样。场面十分壮观。

这时,妈妈挤了进来,对我说:佳欣,这是扭秧歌。是啊。孩子。这时,一位老爷爷搭上话,扭秧歌在你出生前就不演了,你是第一次看吧我轻轻点点头。老爷爷继续说:要不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号召我们继承民族文化,可能你们这辈人尽看不着他了。听着这位纯朴憨厚的北京老汉的一番话,看着扭秧歌,我的心中泛起了一阵阵的波澜,久久不能平静。我在想:中国扭秧歌和许多其他民族文艺,都是我国民族艺术的珍品,如果人们一味的去追求洋玩意尔把我们自己的艺术珍品扔掉,那多可惜啊!

扭秧歌不但是中国的土产,而且它显示着中华民族的气魄,把奋进的精神带给我们每个人,我们一定要继承他,发扬它。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关于家乡春节习俗的优秀作文精选

全文共 849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是一个很热闹的一个小城市,虽然没有大城市那么多的高楼,也没有那么多的车子,但是到了春天,宁静的村子就会有一种热闹的气氛,家乡的春节是特别重要的,春节里面除夕也是一个重头戏。

在除夕夜,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团圆,幸福美满,只有到了除夕,我才能看到经常不在家的爸爸,才能享受到一家人的亲情,等到夜色降临,家人们全部都坐在桌子前面,讲着自己的经历和一年来的收获,不时还会发生笑声,这个时候,我才体会到曾经的真正的含义,等到吃完饭以后,大人们开始了打麻将,这个也是我们加上一个普遍的现象,在这个时候打麻将不一定要输赢,关键的就是大家的联络感情,在这个时候,我们兄弟几个就会开始放鞭炮,各种各样的鞭炮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快乐。

家乡春节的第二个重要日子就是初一。在我的记忆中,初一是睡不成懒觉的,父母总是很早把我喊起来,穿上新衣服,吃完汤圆或面条,便开始我们的拜年之旅。初一拜年在我们家乡是一个很重要的习俗,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也是一种美好的祝愿。小孩子逢人就说好话,然后就等着大人的红包,大人当然不会这么容易就给红包,还故意"为难"一下你,把你弄得很急之后,再笑呵呵地把红包给你,现在看来这都是一些再美好不过的童年记忆。

家乡春节的尾声就是正月十五,这虽说是尾声,但仍可以和除夕有得一拼,吃汤圆,闹花灯就是正月十五的特色。正月十五的时候,春节将逝,人们都即将恢复忙碌的工作,自然要在这最后的放松中狂欢一次。家人聚在一起享受完美味的汤圆后,便一起出门"闹花灯"。花灯会可是热闹非凡,各式各样的花灯挂满了整个会场,人群熙熙攘攘,不时还有几个小孩拿着精致的花灯从你身边挤过。两头"狮子"在会场中央狂舞,还不时引起一阵喝彩。一家人穿梭其中,赏花灯,猜灯谜,观舞狮,那种乐趣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时间过得诚真快,春节就这样过去了,我在心里面又期待另一个春节的到来,家乡的春节带给我温馨带给我团圆,不仅仅是鞭炮响起时的惊讶,不是收到红包的喜悦,而是它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团圆气氛,不一样的亲情,他是我们国家的文化底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于春节作文600字

全文共 624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到了,新的一年也就来了。每当这一天到来,我们一大家子就团聚在爷爷家。

一大清早,我就穿着新衣服去了爷爷家,大人们开始忙乎着过年。到了爷爷家,只见门口挂着大红灯笼,门上贴着鲜红的对联,洋溢着浓浓的喜庆气氛。进了爷爷家大门,爸爸妈妈就进了厨房里帮着做饭。那梆梆的切菜声与锅碗瓢盆碰撞声奏出了一曲欢快的厨房之歌。外面的鞭炮声高低起伏,处处都聚集着新春的喜悦。

到了晚上,开始吃饭了,大家各就各位,爸爸妈妈把一碟又一碟的美味佳肴端到了餐桌上,一碟比一碟香,让我们垂涎三尺,最后端上来的是一锅水煮饺子,一个个饺子在沸腾的汤水中翻滚,汤面上散发着腾腾热气。光看就觉得很好吃。“唔,这饺子包的不错,既有肉又有蔬菜,既好吃又好看。”大伯首先赞赏道,“不错,还有点甜呢,看起来孩子们都十分爱吃。”爷爷看着正在狼吞虎咽的我们,不由得笑了起来。这顿饭,虽然并不是用一些上等食材做的,也不是出自名厨之手,但这些普通的家常菜,我们却吃的很香,因为这里面包含了一种情感,这就是亲情。

吃完饭后,我和哥哥姐姐一起给爷爷奶奶鞠躬拜年,哥哥对爷爷奶奶说:“祝您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姐姐对爷爷奶奶说:“我祝您们二老生活安康,长命百岁!”我也不甘示弱,对爷爷奶奶说:“我祝您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爷爷奶奶听了我们说的话后笑的合不拢嘴,从身后掏出了几个红包给我们压岁钱,我们几个拿了钱以后欢天喜地地跑出去玩了,留下了几个顽皮的背影。

春节不但为我们带来了快乐,更让我们感受到亲情的滋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春节习俗

全文共 617 字

+ 加入清单

“扭秧歌”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妈妈经常提到他;陌生的是,我从来没见过。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去年春节,我有机会看到了它,那场面可真够壮观的,使我终身难忘。

正月初一的早上,妈妈带我去逛地坛庙会。庙会上,卖的东西可真不少。光是吃的就有七八十种,什么“驴打滚”,“艾窝窝”。让人看了真要垂涎三尺了。庙会里不仅东西多,尔且人也特多。远远看去,人群就像一团乱麻缠在一起似的,黑压压的一片。忽然,我发现东北角的人最多,人们紧紧挨在一起。

我好不容易才挤进去。往前一看,嘿!这是什么?真棒。只见广场上几位老爷爷和老奶奶,身穿红色的服装走摆摆步。衣服上挂着一条红段子,腰上系着一只鼓。随着鼓不停的敲,翩翩起舞。脚步随着鼓点越跳越快,最后想飞起来一样。场面十分壮观。

这时,妈妈挤了进来,对我说:“佳欣,这是扭秧歌。”“是啊。孩子。”这时,一位老爷爷搭上话,“扭秧歌在你出生前就不演了,你是第一次看吧?”我轻轻点点头。老爷爷继续说:“要不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号召我们继承民族文化,可能你们这辈人尽看不着他了。”

听着这位纯朴憨厚的北京老汉的一番话,看着扭秧歌,我的心中泛起了一阵阵的波澜,久久不能平静。我在想:中国扭秧歌和许多其他民族文艺,都是我国民族艺术的珍品,如果人们一味的去追求洋玩意尔把我们自己的艺术珍品扔掉,那多可惜啊!

“扭秧歌”不但是中国的“土产”,而且它显示着中华民族的气魄,把奋进的精神带给我们每个人,我们一定要继承他,发扬它。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春节

全文共 367 字

+ 加入清单

新的一年又有新的气象,四处鞭炮声响起,春节又飞到拉我们身边。

每逢春节,大家都会从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一起放鞭炮,一起吃团圆饭,谁发现饺子里的钱就代表他新的一年福运当门。

“哎呀”那是搬运烟花发出的声音,“嗤”那时烟花燃烧的声音,“乓”那时烟花炸开的声音。烟花们一起冲上天,犹如一道五彩缤纷的彩虹,给幽静的天空又增添了一份喜色。

回到家里,香喷喷的饺子已经上桌啦,我的眼睛闪闪发光,心想:一定要吃到有钱的饺子,来年得个好成绩!

开饭了,我和表弟发疯似的抢着饺子,生怕漏了一个有钱的饺子。大家望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不禁笑了起来。最终,我吃得饱饱的,发现了一元六角,是个大收获!

到了午夜12点,我们将烟花、火炮等东西拿下楼,随着火的速度,烟花炸开了,形成一个美丽的景象。

春节,是结束旧的年月,迎来全新日子的节日,也是吉祥的象征,更是我喜欢的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春节吃年夜饭的作文200字

全文共 36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除夕,我家的年夜饭是饺子哦!

晚上,我们一家人当中的女性都在厨房聚着(包括我哦),在做饺子,我是负责把饺子放进锅里的!而奶奶则是擀饺子皮,只见奶奶把面用擀面杖擀平,再用一个圆形的模具,在面上,压了一个又一个的小圆圈,接下来就是妈妈了,只见妈妈把饺子皮放在手上,用筷子把饺子馅放在饺子皮上,然后包成一个元宝,好漂亮!我也把饺子放进锅里了,白白胖胖的饺子在锅里尽情地游泳,开心的嬉戏,慢慢的,它们熟了,便跳上盘子来,睡起了长长的大觉!我们也开始吃了,在我吃的第三个饺子时,我吃到了一枚硬币,奶奶说只有一枚的,看来我真的是好幸运啊!竟然吃到了唯一的一枚硬币,我心里想:会不会是奶奶为了让我开心,而故意给我的吧?而让我高兴吗?不过不可能吧!因为奶奶平时不会这样的,她不会偏心我的,看来真的是我运气好啊!

过年运气好,吃到幸运硬币运气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年春节作文600字

全文共 719 字

+ 加入清单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是亲朋好友们欢聚一堂的日子,也是我们心中最欢乐祥和的时节。腊月三十全家人其乐融融的温馨守夜,大年初一拜年时人人都洋溢着喜乐笑容……这些都像一个个美妙又隽永的音符,刻画在我的心里。

临近春节,我们身边已然有了浓浓的年味儿。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贴上了“福”字儿、春联,挂上了灯笼、彩带等。我们家也不例外,我和爸爸负责购年货,妈妈则在家里打扫卫生,分工明确的我们欢欢喜喜地为过年做着准备。

腊月二十九上午,我和爸爸去超市买年货。一进超市门,嗬,这场面真热闹啊!简直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了。我和爸爸买了许多东西,有大龙虾、鸡翅、肉等年货,都是我爱吃的食物。下午,爸爸又带我去赶大集,集上的人也真不少啊,熙熙攘攘的。人们满脸含笑地淹没在各式各样精巧的年货里。

爸爸本想买些鞭炮给我玩,这时我想起了老师在学校里对我们说过的话。我对爸爸说:“爸爸,今年我们这里的雾霾这么严重,为了保护我们的环境,我们还是不要买鞭炮吧!”“好啊!”爸爸又爽快又欣慰地答应了我的请求。

最甜美的除夕夜!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妹妹都回来了。我们全家人团圆围坐在桌前,有说有笑地一起吃着年夜饭。不知为什么,这顿饭我吃得格外香,可能是因为过年的原因吧。吃完了年夜饭,我兴奋地说:“看春晚喽!”就这样,我们全家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一个美丽的夜晚……

大年初一我早早的起来,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给爷爷奶奶磕头拜年。爷爷奶奶慈爱的抚摸着我的头给我压岁钱。随后,爸爸妈妈开始带着我走亲串友,给别人拜年送去祝福。妈妈告诉我人们正是在春节互相拜年、相互祝福。节日交流问候传递着亲朋乡里之间的亲情伦理。我想: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春节的习俗压岁钱的

全文共 461 字

+ 加入清单

去年的除夕夜,爸爸妈妈给了我600元压岁钱,我用它买了一双早就在国商大厦看中的溜冰鞋。溜冰鞋的鞋面是红黑相间的,四个牛筋耐磨滑轮被不锈钢鞋架固定着。它立刻成了我最喜爱的玩具。今年,不知道爸爸妈妈会给我多少压岁钱呢?如果再多些,我就可以买心仪已久的e百分了。

“霹雳啪啦——”爆竹声此起彼伏。吃完年夜饭,妈妈笑眯眯地递给我一个鼓鼓的红包:“新年快乐!”我一看就乐了,心想:好家伙,这么鼓,肯定少不了!看样子,我的愿望能实现了。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红包,里面是两张信纸。“妈妈真有趣,压岁钱还要用信纸包着。”展开信纸,我大失所望:一分钱都没有!这时,妈妈说:“孩子,你已经长大了,应该能看懂这封信了,这是爸爸妈妈给你的特别的‘压岁钱’。”信中写着爸爸妈妈对我的缺点的指正,对我的优点的肯定,还有对我的教导和希望。其中有一段令我印象深刻:

“凡人生该走的路,一步都偷懒不得,哪怕那一步充满了险恶;凡人生该吃的亏,一口也省不得,哪怕那一口烫你一嘴燎泡。”

是啊,爸爸妈妈说得多么有道理。我虽然没有得到心仪的东西,但得到了一次终生受益的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350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家乡每逢到春节都是热闹非凡,你看街上的行人都在逛商场,各种各样的年货,各种各样的玩具,让我可是非常心动的。

我们的除夕习俗其实全国都一样,大家都要一起团聚吃饭,开开心心的吃。初一初二,晚辈都去给长辈拜年,而我们呢?可说是大丰收,红包满了自己的口袋,装满的是全家的幸福。元宵时,大家都得回去自己家放鞭炮,扒拉扒拉,非常热闹,大家都玩得很开心,街上挂满了新异的灯笼,街上的人个个脸上挂满了笑容,可见得春节多么热闹啊,我的家乡就是这么热闹,这么喜庆,这么欢喜.

过年

“百节年为首”,客家人与全国全省多数地方一样,视过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人们很早就开始准备过年,九、十月开始晒番薯片、米糕片供过年油炸和炒食。“冬至”一到,开始蒸酒。年近三十,家家户户要蒸糖糕、做米果、杀猪、做豆腐、宰鸡等,欢欢喜喜迎接新年到来。

祭灶

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二十三日晚饭后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三十日晨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在灶前烧香、点烛、放纸炮。

入年界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加紧准备过年,外出的人都要赶回家过年。入年界限后,要教育小孩不能相骂,不能讲不吉利的话。在入年界前后,要择定吉日在屋内扫尘,打扫卫生。要清洗厨桌板凳,洗晒被褥蚊帐,干干净净过年。

过大年

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干干净净过年。各家厅堂还要陈设供桌,布置香案,摆起鸡、鱼、肉、果品等,敬奉祖先。除夕晚上,吃团圆饭,菜肴丰盛。桌上要多放几副碗筷,以示请祖先回来一起过年。饭前,要先给祖先筛酒,将酒洒地,然后开始吃饭。席间,老人小孩吃鸡腿,以示尊老敬幼。

守岁

吃罢团圆饭,灶具要洗得干干净净,以备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岁,辞旧岁,迎新春,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叫“点岁火”,有些地方牛栏、猪舍也要点上灯。家长要给小孩发压岁钱,有些地方还要给老人压岁钱。

开大门

正月初一按《通书》规定的吉利时辰开大门,顿时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拜年

正月初一早上吃素,饭后人们相互拜年以吉利话相颂。正月初二,走亲戚拜年、特别是新婚女婿(岳家会用书贴来请)要去岳父母家中拜年。去时要带小母鸡、米果、糖果、香烛、鞭炮等,到时要在岳家祖先灵前烧香、点烛、放鞭炮。中午岳家请客,女婿要喝醉,不醉不热情。

吃岁饭

吃岁饭,初三早上吃“岁饭”(有的年前廿九日晚上蒸好,有的正月初二晚上蒸好),饭上插上筷子,家中有几个人就插几双,再插上一根带叶树枝,有的还要放上橘、柚等水果。吃岁饭前先要把饭摆在“当天”神位上,供奉天神和祖先。吃岁饭要准备很多菜,有鸡有肉,与大年三十吃团圆饭差不多。初三不能杀生,鸡要在初二杀好或过年时留下。

出年界

正月初五,出年界。厅堂的祖宗画像要收起,纸门帘要取下烧掉,外出做工干活的就可以启程了。

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家家户户要筹办菜肴,喝酒过年。要闹元宵,新春游乐活动到达高潮。从过年开始到正月十五,各地游乐活动不断,以游龙灯、舞狮为多,有的从正月初一二起开始活动。龙灯和狮队来到前,会预先发贴,来后要给他们送红包、吃点心。龙灯、狮队等除到各家各户表演外,还要到村中各庙宇和祠堂向神灵及祖先拜年。逢到春节后的第一个墟期,各路龙灯、船灯、狮灯等都要到集上表演,叫做“开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春节吃年夜饭的作文200字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在奶奶家吃年夜饭,来得人真多啊。奶奶做得菜真的很丰盛,而且口味也很好吃:有八宝粥、有甲鱼乌鸡煲、有青菜蛋皮汤、有炖牛肉、还有舟山带来新鲜的海鲜......今天的菜真是让我口水大流,吃得我的肚子圆圆的,鼓鼓的。妈妈说我肚子像皮球,我觉得妈妈的话太好笑了,笑得连我的肚子都跳起舞来了。

吃完年夜饭,过了一会儿,我和爸爸下去放烟花了。烟花真漂亮:有的像飞蝶,飞得很低;有的像喷泉,喷得很高,好像都快要超过电线杆了;还有的像彩虹,五颜六色的;更有的像菊花,在空中绽放......把天空映得明亮极了。

我看着一个个的烟花飞向空中,我的心里暗暗地在许愿:我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好好学习,争取做上五星级的好学生;愿我的家人越来越幸福和快乐;我也想让我们的祖国越来越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描写春节习俗作文

全文共 1136 字

+ 加入清单

一眨眼,2017年已经过去了,2018年已经来了。过年了,年前的大雪冻不住大街小巷里热闹的鞭炮声,人们的脸上都荡漾着愉快的笑容。

说起过年,免不了提到吃。对于吃,杭州人更是妙“手”生“花”。

大年三十夜,杭州人家里一般都备有几只口彩吉利的菜蔬,比如猪大肠叫做常常顺利;鱼圆肉圆称为团团圆圆;鲞头煮肉就是有想头;春饼裹肉丝暗指银包金丝;黄豆牙叫如意菜;落花生叫长生果;黄菱肉、藕、荸荠、红枣四物并煮美其名曰有富,杭州话藕的谐音为有,黄菱肉形似元宝,音形相加等于有富。

吃完年夜饭,来看看杭州人过年的活动吧:

杭州过年的娱乐活动大致有锣鼓、纸鸢、龙灯和花爆4种。所谓锣鼓又称年锣鼓,在大锣大鼓之外,加上脆鼓、小锣和竹板。年锣鼓在正月初五之内,多为商家所用,另外,年锣鼓还有为其它娱乐活动喧染助兴的功能。杭州人对各式年锣鼓有自己的说法:只闻其声不闻其词的取名为元宵鼓、招财鼓、雨夹雪和七五三;既闻其声又听其词的叫做十番、风云会和丝弦锣鼓;既无节奏又无言词的杭州人统称为乱劈柴。

所谓纸鸢就是“鹞儿”。鹞儿用细竹为骨,制成飞禽形状,用纸或绢粘在上面,穿上线迎风放飞。杭州人向来心灵手巧,鹞儿的形状多彩多姿,有蜈蚣形、蝴蝶形、美人形、月亮形、星形等等;还有以竹为笛,把它绑在鹞儿的头上,使风声入笛,其声如筝,这种类型的鹞儿才是风筝。另外,过去杭州人还别出新裁地用很长的纸条,粘在小竹圈上,套在线中,等到鹞儿放到高处,将竹圈和纸条附线迎风而上,被杭州人称作灯鹞。

龙灯的涵义比较宽泛,说小了它是用纸或绢蒙成各种形状,能够为燃烛避风的灯罩;说大了它就是正月十五或八月十五灯会的统称。原先杭州的船灯,一般以细木为骨,扎成船的形状,再蒙上皮纸或嵌上玻璃;还有马儿灯,用细竹扎成马的形状,但没有四条腿,用纸糊上,分为前后两截,每截当中点燃一支蜡烛,分别系在儿童前后身上,象骑马的样子;再有走马灯,灯中竖以麦秸,秸下插在细钉当中,灯的上面是纸制的风车,四边挂着纸剪的人和马,用烛烟驱动风车,旋转灯上的人马。走马灯和船灯,只能悬挂不能行动,而其他形状的灯则可以随龙灯大队一起喧闹于大街小巷之间。

花爆就是烟花和爆竹的总称。最大的称烟火,要在空旷处搭架引放,以看烟花流荧为主;其次是花筒,小大由之,老少咸宜,点燃后既听其声又观其形;再次是炮杖,尤为少儿所喜,燃放后只为听其惊心动魄的一响。那时候杭州百姓燃放的花爆,多为花筒,比较著名的有在木盆中施放的金盆闹月、在池塘河溪中施放的水老鼠,以及不受地形限制,各到各处都可施放的九龙取水、二龙戏珠、白鹅生蛋、老鹳弹霞等等。

一方水土酿就一方习俗。老杭州的过年习俗,反映了杭州人随缘、达观、仗义、机敏、幽默以及热爱生活、知书识礼、乐趣自取的一方民风,这实在是杭州人的福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春节习俗

全文共 415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习俗

我的老家就有一个习俗:干什么事不能说“完了”,而要有“好了、满了、圆了”。比如包完饺子不能说“包完了”,得说“包好了”或“包满了”;吃完饭得说“吃好了”或“吃饱了”。我在想,那要是违背了这一条习俗会怎么样呢?

大年三十,为了避嫌爷奶的忌讳,爸妈特意交待我不要乱说不吉利的话。吃饺子时,我想:“假如吃完饺子说‘吃完了’会怎么样?会被训斥几句?会不让拿压岁钱?还是会怎样?”一个个问号从我脑子里“蹦”出来,环绕着。“对了,就这样!”一个鬼点子从我脑海里跳出。我吃过饭,故意说了声:“吃完了。”旁边依就是吃饭声。突然,爸爸意味深长地抬起头,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然后又意味深长地在我背上不轻不重地打了一巴掌,我悻悻地走开了。

这就是我说话给我的教训。

“完”在字典里的意思是“尽,没有了”,谁想在新的一年刚开始的时候就过完了呢?所以这一习俗也是人们想在新的一年里祈求幸福美好的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春节作文3000字

全文共 3031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古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每一个人的独特情感。从小生长在北京的我,似乎也对春节有着难以言说的眷恋。每逢春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都会兴致勃勃地述说一些过往的旧事,虽然年年如此,我却津津有味地一遍遍聆听,不厌其烦地沉醉在温暖的回忆里,任时光倒退、斗转星移。

这年复一年的春节记忆,经过岁月的组接,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过年图景,其中的一些风物也永久地定格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难以忘怀。

“送信儿的腊八粥,要了命的关东糖。”这是北京人过年的真实写照。腊八粥像一位使者一样,向人们报告着过年的讯息。各式各样的豆儿、红枣、栗子、花生、冰糖熬在一起,发生了美妙的碰撞,诞生出一锅香喷喷的腊八粥。当然,泡腊八蒜也是这一天必不可少的工作。一颗颗大蒜跳入香醋中,经过数十天的沐浴,换上了绿外衣,等待着人们口腔的检验。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开启了四季更替的华美序幕。“立”表示开始,“春”表示季节,从这一天起,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切都踏着春天的节拍,走近欣欣向荣。根据历史记载,“立春”节气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到了东汉逐渐有了迎春的习俗,直至清代,皇帝都会选择良辰吉时,率领众臣举行春耕仪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年的2月4日,我家都保留着“咬春”和吃春饼的民俗习惯,提前备好萝卜和其他食材,准时了却春困,迎接春姑娘的到来。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锅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朗朗上口的过年民谣像清脆的铃声,提醒着忙碌了一年的人们赶快行动起来,为过年做好充分的准备。琳琅满目的糖果、巧克力穿着五彩缤纷的衣裳呈现在眼前,人们尽情地挑选着喜爱的口味,挑选着自己向往的甜蜜生活。高高悬挂的红灯笼,是春节的眼睛,注视着万家团圆的美好北京。可爱的生肖卡通图案、代表吉庆的年画儿,五颜六色地张贴在大街小巷,张贴出人们对新生活的完美畅想。

大年三十,除夕守岁,全家人在一起包饺子、煮饺子。饺子形状本身很像古时的元宝,因此吃饺子有“招财进宝”之意。当热气腾腾的饺子从锅里出来时,这一年的最后晚餐正式开始,大家其乐融融地品尝着过年的滋味。爆竹辞旧岁,一声声具有穿透力的鞭炮声和绚丽的焰火,为节日的夜空增添了灿烂的风景,同时搅动了人们欢乐的心情。春晚的播出像一道视觉盛宴,丰富着人们的娱乐生活。不管是幽默的小品相声,还是炫目的唱歌舞蹈,每个人都通过它收获了不同的心情,体味了不同的感受,怀揣了不同的梦想,都用自己的方式等待着新年的到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拜年的方式也趋向于多元化。从最早亲自作揖,到后来的送贺卡,再到现在通过电话、短信、网络进行“虚拟”祝福,传递友谊和表示感情的桥梁越架越高,我们依旧拥有祝福,但缺少了人与人面对面的温暖和感动。

小时候,我总喜欢把所有的快乐像押宝似的押在除夕这一天。这一天,我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猪肉白菜馅饺子;这一天,我可以穿着新衣服在院子中嬉戏;更重要的是,这一天,父母可以放下繁重的工作,带我出去逛庙会、串亲戚。因此,除夕是一年中最快乐的一天。后来渐渐长大,发现除夕并不是那样甜,似乎有些酸、有些涩。除夕中蕴藏着一个个回家的故事。每一个主人公便是远在他乡的游子,他们讲述着不同的远行故事,却有着相同的人生感悟——过年回家。那一年,姑姑插队回家,爸爸和爷爷、奶奶的除夕夜充满了泪水,晶莹的泪光代替了所有的语言。那一年,我们拆迁,拆掉的是我们拥有童年、青春、回忆的“家”。除夕,我忘记了怎样度过,只是依稀记得雪花纷飞,我们穿行在北京的各个街道,望着万家灯火的北京城,看着别人过年。现在想想,那一年,的确很艰难。时光荏苒,爷爷、奶奶渐渐地老去。泪水的咸味、坚忍的苦味围绕了他们一辈子,除夕却使他们的苦难、辛酸凝结成金黄的透明琥珀,在流光的照耀下,熠熠发光。堆成小山的礼品并不是他们最想要的,他们只求儿女平安,能够常回家看看。他们愿意在除夕那天,把自己的宝贝拿出来。一张张过期的粮票,一双双崭新的鞋垫。每一样东西都是那样珍贵。他们愿意活着,愿意和儿女过除夕,愿意享受爱的味道。

北京对于过年的食俗是十分讲究的。年夜饭在每一个家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许是“糕”与“高”谐音,又有喜庆和吉祥的好彩头,因此年糕是我家必备的。蒸一屉的时间总是那样漫长,好像过了一个世纪。在揭盖的一瞬间,一团雪白的蒸汽扑面而来,香味也弥漫了整个厨房。“肉皮冻儿”做法简单,价廉物美,深受大家的爱戴。黄豆(要泡过)、胡萝卜、花生、肉皮,和白肉汤同煮,加上少许酱油和盐,煮熟后盛入容器中,凉了以后自然凝结成块。食用时,再蘸一些腊八醋,味道真是美极了。“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转。”每一天都有着不同的习俗,初一不必说,初二吃面是为了挑寿,祈愿可以长命百岁,初三则因为合子是圆形的,可以“转”,意思是往家里多赚钱,取财源滚滚的意思。初五俗称“破五”,这一天,捏紧饺子就代表着捏住了小人的嘴,不让他们拨弄是非。

庙会的热闹是显而易见的。人们带着喜气,各自逛的不亦乐乎,精细地挑选着适合的年货,摩肩接踵的人流,满载而归的收获,透出了过年的气氛。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汇聚成一首首欢快的交响曲在人们耳边回荡,抱着玩具、提着灯笼,大人、小孩,老人、青年,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月圆人团圆,各家各户围坐在一起,吃着元宵,谈论着关于历史的传说。正月十五闹元宵,一个“闹”字就把元宵节那种喜悦表现的淋漓尽致。据说,旧时北京为了庆祝元宵节,夜晚灯市口街道的两旁会点燃彩灯,照耀得北京城如白昼一般明亮。人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观赏着造型奇特的灯笼,争相猜灯谜,那种热闹感觉从不亚于过除夕。

二月二,龙抬头。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吃食,但却与龙息息相关。所有普通的食物都加上“龙”的头衔,水饺是“龙耳”、馄饨是“龙眼”、面条是“龙须”。吃春饼即是“吃龙鳞”这样的比喻是很形象的,手掌大的春饼就像一片圆圆的龙鳞,在上面抹些甜面酱,夹些豆芽、黄瓜、粉丝、菠菜,轻轻一卷,鲜香爽口,美味至极。中国人之所以对龙如此敬畏,是因为龙作为中国的图腾,一直庇护着整个民族、庇护着每一个龙的传人。

随着时间的变迁面对春节,有人会觉得年味越来越淡了,从前的那种渴望过年的感觉渐渐模糊了。其实,年并没有变,改变的是社会。相比以前,我们现在的物质、精神生活都有了极大的提高,每天都像是在过年,丰盛的菜肴时时刻刻都停留在餐桌上,等待过年的心情也随之消失的无影无踪。

腊月里,脚步变得匆匆忙忙。为了采购年货,要在超市一遍遍地转,要把所有需要的东西都搬回家。腊月里,心情变得欢欣雀跃。看着家人平安健康,看着窗明几净的房间,才明白家永远是我们心灵的港湾。腊月里,电话变得忙忙碌碌。听到远方的嘱咐,听到亲戚的问候,一种贴心的温暖油然而生。腊月里,思绪变得无比复杂。望着爸爸脸上增加的皱纹,望着长高的小外甥,忽然觉得自己身上要承担起沉甸甸的责任。腊月里,事情变得异常烦琐。探亲访友、参加活动,时间总是很短,相聚总是很短。腊月里,一路奔跑,一路幸福。

有时民俗固然很多、很烦琐,但是它蕴涵的意义却很深远。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听的、看的、想的、说的、做的、吃的、喝的、玩的、乐的,无不充满着过年的味道,有点神圣,却充满了喜悦和期盼。从我们睁开双眼打量世界,就开始拥有春节。经历悲欢离合,酸甜苦辣,才明白顺境不洋洋得意,逆境不垂头丧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春节习俗作文

全文共 675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

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而不是神茶、郁垄,而是古代的一个勇士叫做成庆的。在班固的《汉书·广川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西游记》中叙述就更加详细,“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厂天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奕。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贵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

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年鸡年春节实用九字春联集锦

全文共 1419 字

+ 加入清单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鸡年九字春联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1.上联:十亿神州共驰千里马 下联:四化建设更上一层楼

2.上联:百尺竿头重跨千里马 下联:十亿人民更上一层楼

3.上联:百花争艳祖国春光好 下联:万马奔腾改革事业兴

4.上联:喜气闹新年千家报喜 下联:春风暖蛇岁万户迎春

5.上联:效虎豪吟放怀歌富岁 下联:闻鸡起舞挥笔颂春光

6.上联:特色中兴普天开景运 下联:宏猷大展遍地发生机

7.上联:万户千家齐奔现代化 下联:五湖四海共知胜利年

8.上联:白虎替青牛招财进宝 下联:黄莺鸣翠柳辞旧迎新

9.上联:虎跃龙腾创人间奇迹 下联:莺歌燕舞描大地春光

10.上联:虎跃龙腾有天皆丽日 下联:花香鸟语无地不春风

11.上联:花团锦簇江山添异彩 下联:虎啸龙吟华夏壮神威

12.上联:金牛辞旧携凯歌而去 下联:乳虎迎春带捷报新来

13.上联:腊尽春归山村添喜气 下联:牛肥马壮门户浴春风

14.上联:岁月逢春山河添锦绣 下联:人民思治龙虎振精神

15.上联:玉兔回宫喜迎新世纪 下联:金龙下界更展大宏图

16.上联:祖国腾飞大鹏振羽翼 下联:宏图再展乳虎显神通

17.上联:百姓喜金瓯同歌宝鼎 下联:九州辞玉兔共接神龙

18.上联:东海跃明珠金龙献岁 下联:南天开淑景俊鸟鸣春

19.上联:虎跃龙腾建功九万里 下联:莺歌燕舞造福两千年

20.上联:起凤腾龙千家争贡献 下联:移山填海十亿尽风流

21.上联:四柱擎天看神州巨变 下联:五星焕彩引玉龙腾飞

22.上联:九州欢歌颂扬三代表 下联:万民起舞共襄两文明

23.上联:瑞雪兆丰年年年大吉 下联:丑牛接寅虎虎虎生威

24.上联:芳气催人人老雄心大 下联:春光入户户新幸福多

25.上联:万木争荣人间添秀色 下联:千山滴翠新岁壮精神

26.上联:党风民风社会风气好 下联:天新地新精神面貌新

27.上联:党树新风江山千秋美 下联:国施善政大地万代红

28.上联:党树新风喜看春光艳 下联:民扬硕德殷期大业兴

29.上联:党众同心政策千般好 下联:昔今异祥新春万户歌

30.上联:东风引紫气江山壮丽 下联:大地发春华桃李芬芳

31.上联:大地复苏神州放异彩 下联:斗柄回寅祖国展新姿

32.上联:反腐倡廉民心齐振奋 下联:鼎新革故事业竞繁荣

33.上联:大地播春光山青水绿 下联:神州增秀色万紫千红

34.上联:风调雨顺九州歌乐岁 下联:国泰民安四海庆升平

35.上联:福在自求不待天官赐 下联:财非神造何须赵帅扶

36.上联:鼓拼搏雄风宏开局面 下联:立图强壮志振兴中华

37.上联:官怀大志向造福社稷 下联:民建小康村笑傲天堂

38.上联:国富民强乐尧天舜日 下联:闾安岁稔欣时雨春风

39.上联:国色方兴普天开景运 下联:春潮早涨大地发生机

40.上联:国新政易新时时报捷 下联:人老心难老事事争先

41.上联:东西南北处处风光好 下联:春夏秋冬时时气象新

42.上联:创业维艰中原怀逐鹿 下联:宗祧其永东海看腾龙

43.上联:百业俱兴降九州祥瑞 下联:万船竞发听两岸猿声

44.上联:半分屏山台闽本相接 下联:一衣带水骨肉盼团圆

45.上联: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 下联: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

46.上联:爆竹三两声人间改岁 下联: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

47.上联:碧水绕华堂春光无限 下联:黄莺鸣大地捷报频传

48.上联:彩云绵画栋物华天宝 下联:秀水绕新居人杰地灵

49.上联:大治奔小康尧邦焕彩 下联:芳春连稔岁椒酒呈酣

50.上联:承前启后写中华新史 下联:继往开来扬古国文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有关春节的习俗随笔

全文共 1434 字

+ 加入清单

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祭财神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是东西南北中耳。”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习俗。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

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

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路头神

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是日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

路头又称“五路神”。据说元末有一何五路,为抵御外寇而死。人们因此祀他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与作为财神的路头五路神无涉。或又以五路神实为五圣神,或曰五通神,在康熙年间汤斌毁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后,民间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为路头而祀之。一般以此路头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谓五路乃东西南北中也;财货无不凭路而行,故人们以行神为财神,谨加祭祀,冀求它引财入门,或出行获利。古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此为“祖道”之俗;吴俗接路头,祭祀的也是路神,而这路神变成财神。路神变为财神,是因商业的发展,财货流通的加剧。财货往来于陆水之间,人们直观地认为,路在冥冥之中主宰了财货。

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护者。人们便不再在赴旅时祭祀它了。

至于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与初五之“五”牵连之故。北方于此日祭“五穷”也是一样。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气象,图一年吉利,财源茂盛,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并进。

送穷

正月初五“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陕西韩城一带,破五这一天忌出门,而且要将鲜肉放在锅中炙烤,还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发声,认为这样可以崩除穷气,求得财运。此外旧时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民间广泛流行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开市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家乡春节的习俗作文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老百姓心中的头等大节日。中华民族这个具有传统色彩的民族,过着头等大日子的传统习俗可是规规矩矩的、一点也不能少。

贴春联。贴春联是春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春联上写着对新一年的祝福。春联分为上联、下联和横批,门中还有一个福字。我们通常会将福字贴倒,意为福到了。这看似简单的习俗。放鞭炮。我们会在大年三十放鞭炮,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年”的怪兽生性异常凶残,每年冬春之交就会出来伤害人畜。比较聪明勇敢的人就想到一个妙计:在院中摆放“年”爱吃的东西,当“年”来时,大家就放鞭炮、敲锣鼓,是“年”落荒而逃。从此,放鞭炮的习俗也就保存了下来。压岁钱。这个习俗是孩子们的最爱,这是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美好的祝愿。吃团圆饭。我最爱的还有团圆饭,生在北方长在北方的我最爱吃饺子,而在北方的团圆饭中饺子又必不可少。饺子可以包很多馅,样子也各异,是最具传统色彩的家常便饭了。

包饺子是一门学问,别看家中长辈手十分灵巧,包饺子迅速而美观。其实,饺子的厚薄、饺子馅的多少、煮饺子的时间……都是需要注意的问题,也许少了或没有做好哪个环节,饺子就没有那么美味了。

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日食品,究其原因:一、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饺子有馅,便有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进去,以寄托人们对新一年的期望。饺子这一节日佳肴在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同时,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想过春节不只是吃饺子之美味,更是享受传统节日的风俗带来的欢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春节习俗中学生作文

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贴窗花和倒贴“福”字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以开心的春节小学生满分

全文共 1001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到了,大家都回家过年了,我们坐时光机和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The Spring Festival is here, everyone goes home for the New Year, lets take a look at the light machine with everyone!

为什么过年不叫“过日”或是“过喜”?也许,大家头上都满头问号。

这也是由一个故事引起的,不,应该说是一个传说。从前,天庭有一只怪物,有鹿角、虾须、鹰爪、蛇身、鱼鳍,这只怪物到处兴风作怪,吃人、吃兽,人见人怕,兽见兽躲,天庭把它锁在囚房,除夕之夜可以放它出来,神仙们叫它“年”。

每除夕之夜“年”就出去吃人吃兽,谁见了它就倒。终于有一天,人们发明了烟花,红对联,红纸。除夕之夜,人们放着烟花点着火把,把房子添上了红家具,红对联。这时,“年”来了。可是,红色刺的它睁不开眼睛,火把烤着了它的尾巴,对联搞的它满身都是,人们见它怕红色,使用红家具扔它,小孩子用火在它身上点烟花,搞的它头咬尾巴转圈。年气愤的回到了天庭,人们就叫这一天过年,有时也节。

春节大家都会包饺子,吃年饭,有时,一些较有钱的人家里,还会回老家。

我现在在湖南过春,湖南都是一些唱戏的人来表演的。湖南人都是去卖对联,对联也是象征幸福美好。春节大家都去看春节联欢晚会,大家也会去包饺子。

东北,除夕,首先全家一起祭祖,依尊卑长幼,向宗亲三代神主叩首辞岁,随后举行家宴,长辈们坐上了首,晚辈团团而坐,取“阖第团圆”之意。饭果必要丰富让人有充实感,预示来年丰衣足食。饭后男女老少都要彻夜不眠,进行不同的娱乐,最后全家吃饺子,百十个饺子中,只有一个饺子有硬币,吃到的诸事顺遂。

河北:年初一,祭拜天地;年初二,家里小狗过生日;初三初四,走亲访友,媳妇回娘家;初五,“破五”祭财神;年初六,百无禁忌,出门活动筋骨;年初七,吃面条;年初八祭玉皇大帝;年初十、十一、十二、十三,大吃大喝;年初十四,准备闹元宵;年初十五,吃元宵,看灯火;年初十六,回归清淡;年初十七,春节落幕。

我们湖南人,先是去先辈坟上祭祖。除夕,一定会吃鸡鱼肉三样,而且得是大鱼,大肉!鸡要整只的清炖,要选公鸡,炖到后,鸡头立起来放,鱼蒸到后,上面撒满红辣椒,而且,三十晚的鱼千万千万不能吃完,要留到初一吃,象征年年有余,五谷丰登,辣椒当然是红红火火了,初一早上吃点东西后,就可以做米酒了,也叫甜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快乐的春节作文500字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有新桃换旧符。”学期末老师教了这首王安石的(元日)诗,当时还没过年的气氛。一放寒假,街上的商店为了刺激消费打出的广告琳瑯满目,大街小巷喜气洋洋,家家户户准备除旧布新。当然,鞭炮声和春联更是少不了的啦!

新的一年在鞭炮声中诞生了!而我们正在享用围炉和各式各样的好年菜,所有亲戚们齐聚一堂。大家互相拜年,一句吉祥话换就来了一个大红包,红包挤满了我的口袋,笑得我合不拢嘴。找个空地放鞭炮吧!笑声连连不断,大家放完烟火后便各自回家了。

第二天一早,我和哥哥莫名其妙的被拉了起床,起床后才知道,原来是爸爸要带我们去老街逛一逛。一路上都在塞车,塞了三个多小时。到了目的地后,我们步上老街,我们全家异口同声的说:“哇!怎么那么多人!”我们都被人山人海的人潮给吓得惊慌失措,妈妈却说满满的人带来满满的福,这样才热闹。逛街的一路上,人挤人、手推手、脚踩脚,动弹不得,大家嘴上也都挂着“恭喜发财”。回家的路途上也一样,产生了世界上最长的车阵,不过不影响我快乐的心情。

随着窗外霹雳啪拉的爆竹声,接上源源不绝的笑声,就算是最寒冷、最慢的车速,我们一样过了一个快乐的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春节习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668 字

+ 加入清单

除夕早上,我和妈妈一起回到外婆家包裹蒸粽。

到了外婆家,只见外婆早已把包裹蒸粽的材料——糯米、绿豆、五花腩及冬叶等准备就绪。妈妈从屋里拿出两个小木凳,把一个递给了外婆,自己坐在另一张木凳上,手脚麻利地把一张三角形的冬叶放在手心中,接着用一个大木勺装了一大勺糯米放在冬叶上,然后用筷子将糯米均匀摊开,接着又用木勺放上绿豆后,再用筷子摊平,然后把肥瘦均匀的五花肉放在绿豆上,再铺上绿豆和糯米。最重要的步骤来了,只见妈妈将冬叶的三个叶尖聚拢到中心,再用草绳将它捆得严严实实的。这样,一个像微缩版金字塔的裹蒸粽就做成了。

妈妈娴熟而漂亮的动作让我看目瞪口呆,于是,我跃跃欲试, 向妈妈提出了请求,妈妈听了,却笑了起来,说道:“包裹蒸粽可是门技术活哟!”我却不相信,说:“放心吧,我肯定能包出像妈妈您这样的裹蒸粽!”于是,我也拿起一张冬叶,信心满满地包起来,可是,当我包起来,却发觉的确十分困难,因为在包的时候,想用草绳把它扎起来的时候,冬叶却不听使唤,扎不起来,终于好不容易扎起来了,却松松垮垮的,一放下来,就散架了。我垂头丧气起来。妈妈说:“你看,不容易吧?”我点点头。妈妈认真地跟我说:“你应该握住这三个尖,再用草绳扎这个活结……”通过妈妈耐心的指导,我终于成功包了一个裹蒸粽。我高兴极了,还在上面做了一个记号。吃年夜饭前,外婆将全部裹蒸粽放进大锅中,用柴火煮起来……

大年初一,大锅的锅盖摇晃起来,喷出洁白的蒸汽。外婆揭开锅,一股香气扑鼻而来,裹蒸粽煮好了。我把那个做了记号的裹蒸粽揭开冬叶,夹了一块放进嘴里,唔,绵香可口!真有年味!劳动真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