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搜索关于民俗的作文(汇总20篇)

导语:社火脸谱是我国最古老的脸谱之一,经历了多少个朝代之后,社火脸谱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小编整理山西的民风民俗的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1170

作文

1000

关于中华民俗文化读后感

全文共 1110 字

+ 加入清单

文化”的定义,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较普遍能接受的定义,是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的表述:“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总称为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中国人一直以来就有着争议。早在二三十年代,主张全盘西化的是胡适之先生,主张中华文化优越论的是梁漱溟先生,各有一众拥趸,彼此互不买账。即使到了如今,有了兼容并包的觉悟,却仍未有很好融合。一方面,随着近年来的“国学热”和“文化自信”的宣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传统文化,认识到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宝藏,开始有意识地培育大众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的兴趣,比如在非遗、诗词、民乐、昆曲等方面引导。而另一方面,人们又往往受到环境的影响而显得有些急功近利,尤其是对于年轻父母,为了所谓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孩子3岁就开始学英语,4岁开始弹钢琴,5岁开始刷奥数,而对于国学的启蒙,则不知道要晚多少。或因其无用,而浅尝辄止。

张岱年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两个基本精神,具有高度的理论价值,一是“以人为本”,一是“以和为贵”。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强调“人”;《礼运》曰“人者,天地之心也”,认为人是天地思维器官,人表现了天地的自我认识;孟子辨析“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强调了“良贵”观念,即人有道德自觉心。这些观点都强调了人的价值,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以人为本”,与有神论相比,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中国哲学特别重视和谐,强调“以和为贵”。所谓“和”,是创新的源泉,指多样性的统一。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指人与人的团结合作。国与国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经常相互矛盾斗争,把利益和力量之争看得很重要。而现在的世界更需要“和”,而不是“争”。“和”才是持续发展的准则。

“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体现了祖先的智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贡献,也是适合现代社会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思想要素。历史的发展往往是螺旋式上升,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在历史的传承中吐故纳新,才能有所开拓创新。因此,“弘扬我们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创造中国文化的新形态,是我们当代人的庄严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描写汉族民风民俗的作文1000字作文

全文共 1237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汉族是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篇描写汉族民风民俗的作文。供大家参考阅读。希望喜欢。

描写汉族民风民俗的作文

汉族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古老民族,由于其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所以风土人情多姿多

彩,丰富异常。

尚农务本

汉族是一个古老的农业民族,自古以来农业人口一直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尚农风俗源远流长。从远古起,汉族就视农业为本业。早在战国时期韩非就提出了“以农业为本”的主张。他说:“仓禀之所以实者,耕农之本务也。”《韩非子·诡使篇》。在尚农思想的影响下,汉族社会形成了“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商君书·画策篇》。“男耕女织”可说是一幅典型的汉族社会风土人情画。只是到了现代,特别是解放后才有了较大的变化。

二十四节气是汉族农历特有的重要部分,它的形成和创立与汉族古代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习俗密切相关。随着一年四季气候的变换,农事和农活的内容也随着变化。二十四节气名称本身的含义,都明显地反映了这一点。至今汉族农民仍习惯按节气进行农事,安排农活。

与尚农风俗相关的是汉族对土地神的崇拜。《白虎通义》云:“地载万物者,释地所以得神之由也。”土地神崇拜的形式是“社祀”,土地神称为社神或社主,祭土地神的地方称社。《礼记·郊特牲》云:“壮、祭土,而主阴气也……壮,所以神地之道也。”发展到后来,汉族社会层层都有社祭。民间对土地神的信仰十分广泛,解放前土地庙几乎到处可见。

尊祖敬老

尊祖敬老是汉族的千古遗风。尊祖即是对祖先的崇拜。商代时即信上帝与祖先合一的一元神,周代则信上帝与祖先分开的二元神,而崇拜祖先神是更为重要的传统。汉族的祖先崇拜主要是祭有功绩的远祖和血缘关系密切的近祖。

崇祖习俗直到近、现代。民间尊祖的祭祀活动仍十分隆重,有时祭、堂祭、节祭、岁祭、房祭、祠祭等,逢年过节有的还要瞻仰历代祖宗遗容面像,以表不忘祖宗,并与祖宗共享喜庆或求祖宗赐福保佑。汉族供奉祖先的地方叫祖庙或宗庙,祖庙、宗祠遍布各地。

与尊祖习俗相关,在封建宗法制的长期影响下,汉族喜聚族而居,定期纂修宗谱。由于聚族而居,汉族自古多三世同堂,及至五世同堂,有的累世同居长达几百年,真是“长幼济济,风礼著闻”。这种世代同居共财的宗族,俗称“义居”或“义门”。明代时浙江省浦江县郑氏甚至九世同居,明太祖就曾诏旨特敕建造郑义门给予旌表。如今家庭形式虽趋向小型,但三代同堂的家庭乃较普遍。

从尊祖延伸而来的敬老习俗在汉族中根深蒂固。《诗经·大雅·既醉》云:“孝不匮,永赐尔类。”意即孝子敬老的孝意无穷无尽,势必经常感化影响整个家庭,乃至整个民族。汉族民间敬老习俗,相沿至今,是值得发扬光大的优良传统。

姓氏及名字

最初,汉族的姓、氏是有区别的。原始的姓是母系氏族公社的族号。“姓”字就是由“女”和“生”字合成。许多古姓都有“女”旁,如姜、姚、姬等。氏是姓的分支。由于子孙繁衍,一族分成若干支,散居各地,每一支都有一个特殊的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后来,姓和氏就没有多少差别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山西三月三民俗900字

全文共 1581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是壮族的传统歌节。今天,语文迷小编为大家分享一则山西三月三民俗,快和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段《论语》中描写的“祓除畔浴”,正是春秋时期上巳节洁身祈福的重要内容,源于中古临水祭伏羲,后渐变为祀神、沐浴、踏青饮宴等活动,魏晋以后时间固定为三月初三日。

“三月三日天气新,汾河两岸多丽人”。山西上巳节民俗沿古而融新,除临水游乐、祀神如 “南祭华佗献雄鸡,北祀王母蟠桃会”,还有荡秋千、放风筝、踏青郊游等活动。其中上巳节饮食,有“朋自远方来,童冠八九人。伶人理新乐,膳夫烹时珍”的郊外饮宴,更有挑吃野菜之习俗。

挑野菜,烹而食,俗称“斩百病”,是晋地“炎鞭百草,药食同源”之遗风。暮春三月,草木萌发,绿蔬遍野,正是人们采药、挑菜的好时节。采药,忻州吕梁一带有“挖茵陈蒿”习惯,认为三月初三清晨采得芽叶可入药,茵陈若做粥、凉拌,则为春季保健的佐餐佳品。晋南多采白蒿,入药之外,还拌面蒸成谷蕾吃,泄火明目,防治肝病。

上巳挑菜,首重树木春芽,山西民间就有打榆钱、剪椿芽、摘柳芽之俗。榆钱和面粉作饵,蒸制成块,称为“榆钱谷蕾”,吃起来软美可口。《明宫史》、《景物略》就记有“三月榆树初钱,民间和面蒸食之,曰榆钱糕”。香椿芽拌豆腐,现已成为节令小吃,晋南一些地区还腌制香椿,备四季食用。柳芽除拌豆腐吃外,还可凉拌,现有罐头柳芽,已进入高档酒店作凉菜原料。

田间山沟野蔬,是暮春挑菜的主要内容。大同一些地方采食龙须菜,味极清美。龙须菜别名山芦笋,被誉为山菜之王,可防癌、降压,能治疗多种疾病。兴县三月初三中午,吃蔓菁苗与干菜、豇豆煮成的“闷红粥”,当地俗信能消病延寿。介休一带,多采银条菜,为野蔬中罕见珍品,色白如玉,脆嫩可口,被誉为介休“八珍”之一,可拌食凉菜,或与猪肉同烹,风味独特,古诗尚有“清清白白银条菜,玉版冰壶总不如”之句。晋西南还采野生蕨菜,俗称 “龙头菜”,茎卷曲恰似一柄如意,又叫 “如意菜”,质地脆嫩,味道鲜美,不但可成筵席原料,而且药用价值较高,“去暴热,利水道,补五脏不足”(《本草纲目》),日本民间誉为“雪果门珍”。山韭菜,更是营养味美,采多后,晋南以果醋腌制,月余即有酒香扑鼻,多调汤面而食。晋北大同则习惯制“压韭茄子”,成风味小菜,咸淡可口,清香宜人。若是小山葱,可拌豆腐吃,歇后语有“小葱拌豆腐—— 一清二白”。

【拓展阅读:山西饮食民俗】

民以食为天,饮食民俗是主要的民俗形式,亦是形成地方生活习惯和人性特征的重要因素。山西面食闻名于世,地方风味小吃更有盛誉,山西人爱吃醋则是人所皆知。山西人喜食杂粮,干饭稀饭结合,主粮杂粮调剂,花样多,南北风味各异。晋北地区寒冷,喜食含热量较高的莜面、山药蛋、玉米等,副食佐以萝卜、豆腐及腌菜。忻州晋中大部分地区则以高粱、玉米为主食,腌制咸菜、酸菜佐餐。晋南大部分地区喜食饼子、干馍,晋东南人则对小米饭有着浓厚的兴趣。

饮食是物质的,然而待客之道,却有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和精神内涵。亲友相聚,交流感情,待客之道是最直接的途径。山西人特有的精明厚道、热情淳朴、重礼尚义,我们都可以从饮食待客的形式中窥出端倪。山西民间待客,累月经年形成了规范,谓之道。其道之一首先是 “好客”:无论是近戚远朋、常友稀客,均待之以程度不同、规格各异的“宴礼”,必使宾至如归,“近悦远来”(《论语》)。这方面又主要分为岁时年节待客、人生礼仪待客、事务待客以及亲友造访待客等。

此外还有亲友造访待客等,不需要有特殊的缘由。凡有客来,必迎来送往,“烹鲜击肥”。“有朋自远方来”一向被民间百姓视为“不亦乐乎”的喜事,形成山西人“广交天下朋友”的一大品行特色,反映了山西人重乡土亲情又好远来宾朋的敦睦情感传承性、社会交往群体性与宾客之交的开放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端午节的民俗

全文共 447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那天一大早,奶奶和妈妈就开始包粽子了,她们先把粽叶卷成一个漏斗的形状,然后把糯米装进去,再放进去蜜枣、花生,用粽叶把它 们整个包好,最后拿来一条绳子把它捆绑起来,这样一个粽子就完成了。粽子煮好后,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吃起了粽子,妈妈还给我讲了端午节的来历:楚国时,有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 原,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他连续几次写出改革朝纲的奏折呈给皇帝,但是昏庸的皇帝不但没有采纳屈原的正确主张,还把他拘禁起来……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屈原以死抗争,毅然跳下汨罗 河。他的爱国精神感动了人们,人们纷纷赶来用苇子叶卷成一个尖尖的小筒往里面装上糯米,包成一个个粽子,丢进河里喂鱼儿,希望鱼儿们不吃屈原的尸体,为了世代纪念屈原,人们就把每年的五月 初五,也就是屈原跳河的日子作为端午节,以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的方式永远纪念屈原,听了端午节的来历,我不禁流下了晶莹的泪……

这个端午节,我过得很有意义,因为我不仅吃到了粽子,还知道了端午节的来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于民俗风情作文

全文共 592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咱家乡的习俗,那可是三日三夜也说不完。就拿春节来说吧!

春节,就是每年的第一日,家乡人叫大年初一。大年初一这天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除旧迎新。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让人们感觉到欢愉和吉利。

春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吃饺子。为驱邪恶、求吉利,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饭后锅内要放上馒头,意在年年有余。一旦煮烂饺子,不可说“破了”,要改说“挣(赚)了”。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到二碗,意在希望人丁兴旺。吃饺子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春节的饺子里多包有钱、枣、栗子等。吃到红枣,意味着新一年能起早干活,勤劳致富;吃到栗子,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长命百岁;吃到钱,就能发财。不管谁吃到其中的哪一种,大家都衷心地祝贺。如果小孩吃到了钱,家长更是十分高兴,认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励以外,还要赏钱,以示祝贺。

春节还有拜年的习俗,大家互相拜年,旧时拜年要磕头,现在一般只是问好。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压岁钱。还有用手机发短信拜年、打电话拜年。美好祝福:吉祥、平安、发财、健康之类的让人们开心的话!

我觉得家乡的这些习俗蕴含了一个千古不变的含义:希望辛苦了一年的人们能开心的好好休息几日,调整好心情,再准备开始下一年的奋斗。人们都希望过上幸福、平安的好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端午节的民风民俗作文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与五色水团、茶酒供养。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

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或带或钉门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谓之搐钱”。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类似还有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重阳节的民俗作文

全文共 867 字

+ 加入清单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

在古代民间,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人登高诗很多,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至于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诗人王维更留下千古传颂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除了佩带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这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士大夫,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很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种。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时至今日,许多传统已经被商业化,失去了文化底蕴。往年的重阳,都没有放假,这个传统节日已经渐渐被人淡忘。只有退休的老人家,才可以在这个节日去登高应节,去缅怀故人。所以,渐渐地,重阳节演变成了老人节。我们七八十年代这一辈,除了生活的无奈,还剩下些什么?今年的重阳,同样由于工作的忙碌而不能陪伴父母。明年的重阳,又将会怎么样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民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707 字

+ 加入清单

“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吴伯萧笔下的灯笼,为孩子驱赶了黑暗。我也喜欢温暖的灯笼,更钟情于家乡南安的拔拔灯。

每逢春节,游子归家,平常远隔千里的亲朋好友也会相聚一堂。在如此重要的日子里,怎么能少了拔拔灯呢?拔拔灯起源于明代,属于中国九大灯会之一,还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初,拔拔灯仅仅是数十人参与的小灯会,可随着热闹氛围的传播,南安附近的乡镇也纷纷效仿,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共同迎接春节的到来。渐渐地,南安灯会的规模越来越盛大,甚至出现了万人灯会。

每到正月初九,南安便格外热闹。街头巷尾人头攒动,谈笑嬉戏,热闹非凡。“拔拔灯”源于古代英溪的纤夫拉纤,沿用了拉纤一形式。每个灯阵的“灯首”肩负麻绳,上身前倾,像拉纤的样子,后面的人依次跟上,是为拔灯。点灯前,人们会把新婚的夫妻安排在灯首和灯尾,期盼一家子将来能过得红红火火,幸福美满。随后,人们便将数千个纸制的灯笼拴在一条绳缆上。苍穹沉静,月亮悄悄来赴宴,等候多时的人们摩擦着双手,握紧大绳,缓缓地在街道移动。由于灯笼是纸制的,所以常有趣事发生。有时风像调皮的孩子一样跑偏了,只要一个不留神,灯笼中的烛火便逃了出来,迅速爬到灯笼身上,这灯笼就像火球般燃烧起来,让人吃尽苦头。一些更愿意相信神佛的婆婆们便大声喊了起来,说灯笼“出丁”就意味着来年这家人必要生娃。每逢此刻,年轻人的脸总是羞红了,逗得旁人哈哈大笑。

站在高处眺望,每个灯笼发着微亮的红光,星星点点的红光连在一起,汇聚成一条线,宛若一条舞动的巨龙,正忙着舒展许久未动的筋骨。那场面如高山大河般雄伟,有着气吞山河之势。

此时,夜空静穆,“灯龙”盘踞,人间热闹。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观察民风民俗的

全文共 381 字

+ 加入清单

新春,我相信,这个词语大家都不陌生。来,咱们废话少说,接下来就让我讲一讲咱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新春吧!

你知道咱们的传统节日新春都要有那些东西呢?嘿嘿,没错,新春咱们要准备:鱼、肉、菜、年糕……最重要的是要买鞭炮、对联和福字。下面,就让我讲讲我这一次过年的经历吧!

早上(当然,不是过年的那天早上),老妈带我出去买鞭炮、对联和福字去了,大街上早就摆满了买年货的摊子。我对老妈说:“老妈,咱们先期买鞭炮吧!”老妈爽快地答应了。我们走进了一家买鞭炮的店铺,我相中了几盒小鞭,我对老妈说:“老妈,我要这些。”“没问题。”老妈爽快的说老妈也买了些挂鞭。

买完鞭炮,老妈又带我走进了卖福字合买对联的地方买了一些福字、对联等回到家贴在窗上、门上和墙上。买完了东西,我们回到了家,把福子和对联堆在了门上和墙上。

这就是我第一次去和老妈每年货的经历(以前都在爷爷家玩,没空去),怎么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民俗优秀

全文共 422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属于自己的民俗,我的家乡也不例外。我的家乡在平凉,在那里我们流传着一个很古老的民俗,那就是燎疳。

每当正月二十三这天,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家家户户都要提前准备麦秆、蒿草以及鞭炮、盐巴、五谷杂粮等,准备举行过年的最后一项仪式。

在这天,人们早早的吃了晚饭。在夜幕降临的时,燎疳的仪式便在孩子们迫不及待的期待中开始了。首先要在堆好的柴火上撒上盐巴和五谷,再放入一串鞭炮,然后点燃火堆。鞭炮、盐巴在火堆里欢呼雀跃,噼里啪啦地炸响开来。男女老少依次跨越熊熊大火。火堆火燎中,烧燎祛除来年的晦气、厄运以及灾难,图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无病无灾、生活兴幸。

跳完自家的火堆,奔向邻家跟高更大的火堆。年龄相仿的小伙伴暗地里较劲,看谁跳过更高更大的火堆。燎完疳后,当然还要举行最后一项祈求仪式------扬花。即是把烧完的灰烬高高扬起,然后大家齐声祷告,虔诚期盼来年有个好收成。

虽然城市中并不举行扬花,可是却和农村一起燎疳,而且还比农村更加热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我家乡的民风民俗

全文共 617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我的故乡浙江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过年时都有一样的风俗。如:

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吃年夜饭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

除这些以外,我的家乡还有一些不同的民俗。我就举其中一个来说吧。

照田蚕

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传承中国文化体验绿色民俗

全文共 860 字

+ 加入清单

当时间的沙漏漏下最后一粒沙粒,金子的本色才会如此灿烂;当贝壳的泪痕划过最后一瞬,珍珠的色彩也会如此耀眼.当六年的养分在体内积累,毛竹的生机也会如此蓬勃.

正是由于历史的洗礼,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最终诞生了华夏女儿的独一无二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材料中所说的那个歌星的经历,正是由于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形成的.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现如今,知道重阳节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感恩节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情人节的人越来越多,可知道七夕节的人越来越少了.对于我们先辈留下来的许多传统节日,我们中的许多人都几乎全都置于脑后了,这难道不是一种崇洋媚外吗?这难道是我们口口声声说到的责任感吗?然而,我们身边其实有许多人在为我们做榜样,他们能坚守自己的信念,鼓励人们学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著名学者马寅初不就是吗?他积极提倡我们青少年应当多多学习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虽然世界正在多元化,但是,我们传统的中化文化不能丢!因此,我们是否想过,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否会被他国文化所取代?这个答案须靠我们用行动来回答.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继续发展的基石,是我们共同保护,共同继承的使命.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坚定信念,共创美好未来!忆往昔,若不是司马迁的沥尽心血,怎会有《史记》的鸿篇警后人,若不是李时珍的跋山涉水,怎会有《本草纲目》的福祉遗万年代;若不是曹雪芹的五次易稿,怎会有《石头记》的哀婉催人泪?看今昔,是谁苦心钻研十余载,终使两星成?是谁奋斗十八年,终抱金牌归?是钱学森!是申雪与赵宏博.他们是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中的坚定,他们是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的不懈.正是由于继承和传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才使得他们能够这般坚定,这般执着.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如一根小小的火柴,但仍能点亮一片星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如一片绿叶,但能点缀整个春天;传统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若驾一叶扁舟,但仍能惊动一片大海.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生命的支撑,成功的基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传统民俗的作文

全文共 347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流传在红水河畔东兰、凤山一带的古老节日。每年从正月初一起,经过找蚂拐、孝蚂拐及陪蚂拐、葬蚂拐三个阶段,历时一个月之久。蚂拐节有两个故事,其中一个说,很久以前儿子吃老子,杀老母过年。后来出了个孝敬父母的东林,别人要来杀他的父母,他夺刀不让。他也不去吃别人父母的肉。后来母亲死了。他用棺装殓守灵。屋外蚂拐不理会东林悲伤,哇哇叫得人心烦。东林一气之下,用开水浇了蚂拐,谁知惹了大祸。大地断蛙声,日头红似火,天旱得大地干裂。后来布洛陀和姆洛甲说蚂拐不是凡间之物,她是天上雷婆的天女,她一叫天才降甘霖,必须给她陪罪,请蚂拐回村过年,这就是蚂拐节日的来历。另一个故事说,蚂拐是雷王之子,被当作天使派到人间,他一叫雷王就给人间雨水,所以人们很感激他,死了吊孝,如敬考妣。这些传说,都和蚂拐是壮族图腾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傣族的民风民俗

全文共 807 字

+ 加入清单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历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节日一般持续3至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竟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真是十分壮观.

泼水节期间,傣族青年喜欢到林间空地做丢包游戏.花包用漂亮的花布做成,内装棉纸、棉籽等,四角和中心缀以五条花穗,是爱情的信物,青年男女通过丢包、接包,互相结识.等姑娘有意识地让小伙子接不着输了以后,小伙子便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姑娘,双双离开众人到僻静处谈情说爱去了.

泼水节期间还要进行划龙舟比赛.比赛在澜沧江上举行.一组组披红挂绿的龙舟在“堂堂堂”的锣声中和“嗨嗨嗨”的呼喊和哨子声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把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吸引到澜沧江边,为节日增添了许多紧张和欢乐的气氛.

泼水节源于印度,曾经是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其后为佛教所吸收,经缅甸传入云南傣族地区,时间约在十三世纪末至十四世纪初,距今有700年历史.随着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增大,泼水节的习谷也日益广泛.泼水节为傣历新年的庆祝活动,一般在阳历4月13日至4月15日之间.届时人们先至佛寺浴佛,然后互相泼水,用飞溅的水花表示真诚的祝福.到处欢声笑语,充满了节日气氛.

泼水节另一项引人注目的活动是划龙舟,跳象脚鼓舞和孔雀舞.那时傣族新年的第三天,傣语称之为“麦帕雅晚玛”,节日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穿着节日盛装的群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 泼水节的活动内容丰富,其它的还有放高升、斗鸡、跳孔雀舞等,人们身着盛装,喜气洋洋,场面极为热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观察民风民俗的

全文共 967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初一为新春,旧称元旦。是日,人们早起,着新衣、戴新帽、穿新鞋,以示辞旧迎新。谓穿未下过地的新鞋,新的一年可脚轻手健。男主人起床,口念吉词先开门,放炮仗于门口,称“开门炮”。开门炮一般放三个,要“带四放三”,留一个作“备炮”,宁波话“备炮”出典于此。炮仗放得越高越响,示意新年吉利。若是“吹、吹、吹”的哑炮,则示为不吉,要马上就说:“哦,吹吹响,今年会发财。”并立即补放一个。

大族、大户人家供奉祖先遗容画像于祠堂或中堂(堂前间),一般悬五代之内的祖宗像,称为“供帧子”、“供影子”、“供金紫(昔绘像皆金冠紫衣)”,均同义。有的宗祠族规,男子l6岁才可拜祭,女子不在内。由轮着当办者分发麻饼(亦称吉饼)一双或碗两只。各家幼者依序拜尊长,称“拜岁”。除夕夜巳分“压岁钱”,用红纸包起来压在幼者枕头底下,故谓“压岁”。

是日,早上吃汤团(汤圆),寓意团团圆圆。有些人家全家吃素一天。这天习俗最大特点是让家里日用器物“休息”一天,也即让家庭主妇休息,不扫地、不乞火(不向别人点火、点香烟)、不杀牲、不动刀剪、不倒马桶、不洗涤衣服,也不打骂孩子、不讲不吉利的话。早晨见面忌说“早”字,谓说了要招来今岁跳“蚤”多。走路如跌跤,要马上说:“哦,元宝一跌。”此晚,未昏即眠,不点灯火,谓点灯将招来今岁蚊蝇多。睡前,放“关门炮”。晚上不出门,俗称过“太平夜”。

初二至初七八,迟的到十五,各家出门走亲戚“拜岁”,一般先至亲后远亲,少拜长以婿拜翁、甥拜舅、侄拜姑等为重,互相款待酒席,称“岁饭”、“岁酒”。初五,为财神日,经商人家最重此日,“请财神”后才开门营业,称“开市”。信佛者,有的于初七夜走七座桥,且不走回头路,初八拜八个寺院,俗称“走七桥”、“拜八寺”。

其间,民间娱乐活动有舞龙灯、跑马灯、大头和尚等。与别地稍异者有“佯扫地”,即乞丐(此时称“发财人”)背负筐,手握缀有红球的扫帚,佯作扫地状,口唱俚歌:“撩起金丝帚,瑞格(象声)一把扫。扫到东,老板屋里有青龙,青龙盘米缸,黄龙盘谷仓;扫到南,老板屋里发大财,大元宝使箩抬,小元宝使船载。”

建国后,贺年等习俗不变,迷信色彩多已消失。机关团体举行团拜,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慰问老干部、老工人、老教师、老科技人员、敬老院老人和新春期间坚持生产、工作的职工。路上熟人相逢,拱手或握手,互祝吉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搜索描写春天的词语

全文共 862 字

+ 加入清单

春天来了,万象更新,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搜索描写春天的词语,欢迎阅读参考!

春天 早春 初春 阳春 春节 春联 春雷 春季 春意

春蚕 春色 春装 新春 春光 春雨 春光 春潮 春游 春播 春笋

春花 春树 暮春 春景

时当三月 春寒时节 春寒季节 春天渐近 春天来临 春天降临

春回大地 春归大地 春到人间 春满人间 春令已到 大地加春

天地加春 春回地暖 天加地转 冰雪消融 冰融雪消 冰消雪化

冰消雪融 天地回转 冰雪融化 雪化冰消 万物解冰 风和日丽

日暖风清 风清日暖 料峭春寒 风和日暖 风暖日丽 乍暖乍寒

春寒料峭 乍暖还寒 暮春气暖 和暖如春 春光融融 春日融融

春意融融 春光溶溶 春水盈盈 春水淙淙 春水湍湍 春水潺潺

春雨绵绵 春草如丝 春草繁茂 春草发芽 春芽破土 春花怒放

春花盛开 春花万朵 春木发枝 春大蔚然 春树萌芽 春树葱茏

春阳和煦 春光初露 春光荡漾 春光明媚 春树繁茂 春光无限

春光万里 春光勃发 春光艳丽 春风送暖 春风得意 春风和煦

春风轻拂 春风瑞雪 春山如笑 春山如黛 春意正浓 春意甚浓

春色怡人 春色迷人 春色正浓 春江如练 春山如妆 春和景明

春燕回巢 春满人间 春露秋霜 春种秋收 春景优美 春暖花开

满园春色 百草萌动 百草权舆 百花争春 百花争艳 百花盛开

百花齐发 百鸟争鸣 万物照苏 万物复苏 万物苏醒 万物萌生

万木竞秀 万紫千红 草木知春 草木复苏 万物蓬发 草木新绿

草春桃艳 草长莺飞 花红柳绿 红桃绿柳 柳绿花红 李白桃红

红情绿意 绿肥红瘦 流水桃花 桃花流水 柳绿花香 飞花喷绿

枝叶纷披 寸草春晖 绿意盎然 绿茵遍地 鸟语花香 莺舞蝶飞

枯木逢春 山色返青 冬令春行 万物生春 大雁北归 大地苏醒

蛰虫昭苏 欣欣向荣 生机勃勃 朝气逢勃 人勤春早 梅雪争春

莺啼燕语 明媚春天 遍地皆春 满目春光 暮春风光 烟花三春

早春时节 早春季节 初春时节 仲春时节 仲春季节 阳春三月

阳春时节 正当春初 已届春残 残冬已过 冬残春近 暮春三月

冬去春来 冬尽春来腊尽春回 时当暮春 早春三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山西民风民俗

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山西,我喜欢我的家乡,爷爷和奶奶经常给我讲山西的一些民间风俗和传说,所以我了解一些山西的民间风俗,比如:二月二龙抬头、添仓节、桃花节、寒食节、走麦节、乞巧节、敲锣儿节、中元节、过唱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节日是二月二龙抬头。

传说中,农历二月初二是万物复苏的日子,二月二龙抬头是山西民间普遍流传的节日。在山西,老百姓都习惯在这一天理发,农村则是剃头,图个吉利的意思,所以一到这个节日奶奶总会让我去理发。

但我不喜欢理发,小时候总担心剃头刀子伤到我,所以每到这个时候就嚎淘大哭,几个人都按不住,妈妈和奶奶为了让我顺利理完发,会答应我一些平时不能满足的要求。在二月二时,家乡的人总要改善一下伙食,吃饺子,吃麻花,吃煎饼。我特别喜欢吃饺子,奶奶包的饺子好吃极了!每到这个时候,我还会和奶奶和妈妈一起包饺子,我喜欢帮妈妈擀饺子皮,还会包象包子一样大的饺子。所以每到这一天,我很开心,我喜欢这个节日。

欢迎大家到我的家乡山西做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身边的民俗文化作文600字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民俗文化,但是最传统的,就是春节。

在中国,春节是一年一度最重要的节日。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个叫“年”的怪兽,它非常凶猛,吃人、毁坏房屋、祸害庄稼,人们都很害怕它。有一天,在外打猎的人要生火取暖,不小心烧到了竹筒,啪的一声把年吓跑了。渐渐的,人们发现年有三怕:怕响、怕火、怕红色,所以每当年来时,人们都点爆竹、贴对联、穿红衣服,又称春节为过年。

过年的时候在外打工的人们都会回到家中和家人团圆,各处洋溢着过年的气息。每到这个时候,街上分外热闹,有卖年货的、卖年画的、卖衣服的……五花八门,人人都精神饱满,喜气洋洋。

在家里爸爸忙着扫房,把屋子都收拾干干净净,装饰的别具一格,妈妈在家里忙着做各种好吃的,炖肉、蒸年糕、炸丸子……各家各户都传来酒菜的香气。

大年三十的时候,全家人都会围在一起包饺子,小孩子们则跟在大哥哥大姐姐的身后,忙着贴对联、贴福字、年画,有时候福字是要倒着贴的,预示着“福到”。除夕夜晚,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全家男女老少都围坐在一起看春节晚会,快乐地吃着年夜饭。

初一的早晨,大人们、孩子们都很早就起来,迎接新年的第一天。小孩子们则跑到爸爸、妈妈的房间里,说一些过年的吉祥话,爸爸、妈妈就会拿出红包给孩子们,让他们去买自己喜欢的零食和玩具,这便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一天,大人们在那天则会到亲戚家拜年或在家做饭迎接客人。

这就是春节——我身边的民俗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民风民俗

全文共 545 字

+ 加入清单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影响力最大的,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

泼水节又叫“浴佛节”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四月中旬;一般持续三至七天,第一天用傣语叫做“麦日”于农历除夕相似;第二日叫做“恼日”(空日);第三天叫做“叭网玛”竟为守岁,人们把“叭网玛”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水去佛像前浴佛,然后就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古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四处飞溅,在这一天谁身上的水最多,谁今年就更幸福,更美满!

每到泼水节,傣族人民就去山上采集一些鲜花和树叶,到了节日这一天傣族男女老少到佛寺浴佛是,拿着采集的花叶沾水,开始互相泼水,一朵朵水花在天空胜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青年手里明亮晶莹的水珠,还象征着甜蜜的爱情,大家互相泼呀泼。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赞歌,水的祝福,朵朵水花、串串笑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幸福的世界。欢声笑语在耳边回荡,一支支舞蹈在眼前浮现。笑声朗朗、全身湿透、兴致弥高。入夜、村寨鼓乐想闻,人们纵情歌舞、热闹非凡。整个节日期间有赛龙舟、放高升、放孔明灯、泼水丢包……

水花象征——吉祥;水花象征——健康;水花象征——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北京胡同的民俗风情作文

全文共 792 字

+ 加入清单

“大胡同三千六,小胡同如牛毛”,这句话真说出了咱北京的一大特点。我家就住在城东的一个名叫东营房的小胡同里。当然,这条胡同只能算九牛之一毛了。

咱北京胡同的名字也叫绝。什么耳朵眼胡同,小半截胡同,笔管胡同,九道弯胡同……多么形象!用不着身临其境,就能知道这些胡同的样子。火药局,白纸坊,弓匠营……说的是老辈子这地方干哪一行的多,像我所住的东营房,当年一定是驻扎军队的地方,我们可以从好多胡同的名字里知道一些北京的历史知识。

我爱这些胡同言它们虽不宽敞,但车辆不多,来来往往的人都看着眼熟,再加上胡同口“站岗”的那些戴红箍儿的老奶奶们,给人一种强烈的安全感。在胡同里生活,用不着担心重大交通事故,失窃的可能也很少。你想,胡同里要是进来一个生人,谁不去多打量几眼、问个明白呢?街坊胜过最牢固的防盗门。我爱这些胡同。它们是我们的乐园。放学后,摆上两个书包当“大门”,就可以举行一场男孩间的小足球比赛。女孩子用石块画几个方格,就可以“跳间”,画一条横线,就可以夹包。不管是跳绳还是踢毽,都占不了太大的空间。只要完成了当天的作业,就可以兴高采烈地玩到天黑,家长从来不会千步。我爱这些胡同。同学间有什么事,交流起来特别方便。这道题不会做了,上隔壁同学家去问问,用不着让人家从“猫眼儿”里把你看个够,换上施鞋才放你进去。今天他病了,我就能及时把假条带到学校,用不着麻烦家长。同学们放学后聚在一起,在胡同里老槐树下天南地北地海聊一会儿,便觉得这一天过得有收获,有意义。

我爱这些胡同。胡同里头故事多。电影电视里好多吸引人的作品,背景都是北京的胡同。什么《城南旧事》、《四世同堂》、《夕照街》、《渴望》……离开了咱这胡同,作家们就少了一半生活。我写的作文,几乎每次都没离开胡同,是胡同给了我用不尽的生动的作文材料。

我在胡同里生、在胡同里长大。我爱北京的胡同。就算可后我搬进新建的楼房,我依恋胡同的心也不会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我身边的民俗作文900字

全文共 945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我们家乡也有不同的风俗,如游神,舞龙等,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游神。

游神就是抬着神像在村里巡游,但里面的门道还是很多的。

游神的时间一般在大年初二,聚集地就是村中心的牛公庙,牛公是我们地方上供的神,传说是隋朝时的一个将军。游神的队伍分为三队,走在最前面的一些中年人,他们负责在一些地方点蜡烛,点爆竹和最令我震撼的点土炮,土炮的构造比较简单,就是一根木棒上套三个炮筒,但是它的声音却十分的响,足以让方圆3公里的人听到,提醒他们游神队伍来了准备好来迎接。

其次就是拿彩旗的和敲锣吹喇叭的“礼仪队”。拿彩旗的一般是儿童和少年,我想选这些年龄的人原因有三,第一就是他们是儿童和少年朝气蓬勃,符合游神期待来年更好的目的。第二就是希望这些人能传承这项活动。第三就是让我们这些人了解村里的乡土人情。在我们这个彩旗队里还分了一下等级。最高的等级是拿将旗的,他是知晓全村地形的中年人,他走哪整个队伍就得去哪,是领头人。其次是我们这些儿童和小孩,我们的旗帜是三角形的小旗,旗的颜色除了黄颜色没有其它色都有,因为黄颜色是将旗的颜色。在小旗上还写了信士的名字和天兵天将的名字。而敲锣吹喇叭的全是老人,因为他们干这行且知道游神该干吗。他们一般走在神像队伍从中。

最后是抬神像的队伍,抬神像的是健壮的青年人。神像一般有四五个,神像中走在最前的就是牛公,它的左右各一个神像,神像中有那霸王鞭的有拿长枪的还有拿其它武器的,形态各异,富有生机。牛公神像边上有个募捐袋,专门接受募捐。募捐来的钱一般由牛公庙的理事会保管。理事会专门负责牛公庙的事务,如修复庙,铸造新的的神像等等。他们也会在游神结束后给我们这些小孩发红包,发包子等等。

游神的路线制定的原则有这一些,如必须绕整个村,到每一户,到达每一户中,户主一般会打爆竹,上香,端水果盘来迎接,有的还会在牛公面前杀鸡,往牛公像上倒酒。还有个原则就是不能走走过的路。因为我们村比较大,且各户不是集中在一个地方建房子,所以我们一次游神就要翻几座山,过几条河。时间要三四个小时。

现在这项活动还是的到了比较好的发展,因为比较多的村里人会主动为牛公庙捐钱,我想他们这样做既使为了求平安,求财运,也是为了这项活动能传承下去和下一辈能更好的了解我们村的乡土人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