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有关春节贴春联的作文通用19篇

探亲的请假条怎么写,看看下面的范文吧,也许对你有帮助哦。

浏览

7209

作文

88

春节贴春联的习俗典故

全文共 2293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春节贴门神的习俗

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非凡的本领。他们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的。

钟馗是民间比较流行的门神之一。传说唐明皇在夜里突发疾病,昏睡中梦见一个小鬼盗走了贵妃的香囊和自己的玉笛,并绕殿而跑。他正在气恼时,又见一个穿蓝袍戴着帽子的大鬼跑来,捉住小鬼挖出其双眼一口吞下。唐明皇问大鬼的来历,大鬼奏曰:“臣姓钟名馗,生前应武举未中,如今愿为明皇斩妖除魔。”明皇醒后,疾病痊愈,于是叫来当时最有名的画家吴道子,依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的画像:画上的钟馗着蓝衫短靴,长髯裸臂,相貌丑陋,但心灵纯正。明皇让人把钟馗的画像贴在门上,用来镇鬼。后来民间也纷纷效仿,在除夕夜把钟馗像贴在门上,用以镇鬼驱魔。

据史料记载,最初的门神是西汉时一位王爷让人绘制的一位叫成庆的勇士画像。而东汉时神话中两位受黄帝信任、对恶鬼毫不留情的两兄弟,哥哥神荼、弟弟郁垒也成为门神。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界,那里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须赶回鬼界。鬼界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和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坏事,神荼和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捆起来,送去喂虎。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和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辟邪防害。

在秦始皇执政时,勇士荆轲冒死行刺秦王,虽然没能成功,但人们也把他看成了英雄,所以在秦之后唐之前,人们习惯在门上贴荆轲的画像。

唐朝以后,除了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做门神。在我们都熟知的《西游记》中就有个故事与此事有关: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少降了点儿雨,因此犯了天条,罪该问斩。玉帝命当时唐朝的贤臣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希望能躲过此劫。唐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王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进朝与之对弈,以阻止魏征监斩。没想到魏征下着棋,不小心打了一个盹儿,魂灵就升天,将龙王给斩了。龙王责怪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

门神太宗担惊受怕,彻夜不得安宁,就把此事告知群臣,希望大家能想出良策。

当时的大将秦叔宝(秦琼)说愿同尉迟敬德(尉迟恭)戎装立在门外守卫。太宗应允了,没想到那一夜果真安然无事。可是,太宗也不忍心让两位大将这样每夜守候。于是,就命巧手丹青,把两位大将的容貌画下来贴于门上。后来,这一习俗在民间广为流传。

民间还有贴关羽和张飞像当做门神的。

门神像左右门扇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大多贴在车门或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在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个黑脸,一个白脸。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两个人都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比街门门神稍小一点儿,也是黑白二神,但有坐像的。屋门贴得最多的是“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最初是贴在新婚夫妇的屋门上,以取吉利。

随着门神的出现,贴春联的习俗也应运而生。春联也叫门对、春贴,是对联的一种。它的主要特点是对仗工整,简洁精巧,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种形式。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开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它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古人认为桃木可以驱鬼,是一种吉祥之物。最早民间是用桃木刻上神荼和郁垒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辟邪防害。后来,为了方便,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和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到了宋代,人们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这种方式既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又表达了美好的心愿,还能装饰门户。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后期,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人们在象征喜庆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到了明代,“桃符”改称为“春联”。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就很重视春联,他曾下令过年时让各家各户都贴春联,并且一律在红纸上书写。www.gs5000.cn

有一次他微服出巡,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贴春联,心中不悦,便去询问。一问才知这一家是阉猪的,都不识字,还没有请人代写春联。于是,朱元璋就提笔一挥,特地为这家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这副春联,联意贴切并且幽默风趣。

对联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照使用场所不同,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方”也叫“门叶”,为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上。

春联的颜色也有不同,一般人家春节都用红纸写,庙宇要贴用黄纸写的春联。如果守孝,第一年要用白纸写,第二年要用绿纸写,第三年要用黄纸写,守孝满三年后才能恢复正常,用红纸写。清朝统治者是满族人,因为满族崇尚白色,所以清代宫廷中春联用外面包蓝边里面镶红边的白纸写。

由于春联能表达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因此一直流传至今。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吉祥如意经典八字春节春联

全文共 414 字

+ 加入清单

上联:面向世界虚怀请教 下联:脚踏实地循序渐进

上联:万象更新精神焕发 下联:百花齐放春满人间

上联:服务周到群众满意 下联:态度和善顾客称心

上联:万紫千红百花争艳 下联:五湖四海一体同春

上联:科学春天百花齐放 下联:人间美景四化宏图

上联: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下联: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上联:安定团结四海添喜 下联:政策称心五虎逢春

上联:选贤任能唯才是举 下联:励精图治振兴在望

上联:增产增收年年物阜 下联:多劳多得家富人勤

上联:万紫千红百花齐放 下联:三江四海五谷丰登

上联:奉养父母年年康健 下联:教育子女天天向上

上联:关心农民物质利益 下联:保障社员民主权利

上联:春暖风和花香鸟语 下联:民富国强人寿年丰

上联:四化建设春风得意 下联:百花齐放艺苑生春

上联:花香鸟语人勤春早 下联:风和景明民乐年丰

上联:劳动致富生活改善 下联:勤俭持家衣食丰足

上联:九州春色莺歌燕舞 下联:四海征程虎跃龙腾

上联:大地回春山河壮丽 下联:阳光普照玉宇澄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春节为什么要贴春联

全文共 1666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中华民族“百节之首”。在中国历史文明中,庆祝春节的习俗很多,至今在民间尤其是农村中保存最广的习俗当是帖春联和贴门神。那么,春节为什么要贴春联?春联起源于什么?

春联(The Couplets of the Spring Festival ),读作chūnlián,也叫“春贴”、“对联”等。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贴春联,是民间庆祝春节的第一件事情。每当春节将近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两边贴上崭新的春联,红底黑字,稳重而鲜艳。表达一家一户对新年的美好愿望,诸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之类。一些春联还注意反映不同行业、不同家庭不同的“幸福观”。因此,认真研究春节时人们张贴的春联,无疑是观察民间风情的一个有意义的途径。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五代十国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和“春联”。

“春联”一词的出现,则是在明代初年。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喜欢排场热闹,也喜欢大户人家每到除夕贴的桃符,就想推广一下。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颁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视,挨家挨户察看春联。每当见到写得好的春联,他就非常高兴,赞不绝口。在巡视时见到一家没有贴春联,朱元璋很是生气,就询问什么原因,侍从回答说:“这是一家从事杀猪和劁猪营生的师傅,过年特别忙,还没有来得及请人书写。”朱元璋就命人拿来笔墨纸砚,为这家书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写完后就继续巡视。过了一段时间,朱元璋巡视完毕返回宫廷时,又路过这里,见到这个屠户家还没有贴上他写的春联,就问是怎么回事。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这副春联是皇上亲自书写的,我们高悬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就命令侍从赏给这家三十两银子。由此可见,“春联”的得名和推广,是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的办法,颁布御旨才得以在家家户户推广开来的。

有时过年在农村或者小县城时常可以看到一些特别颜色纸张写的春联风俗: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家里老人去世了,晚辈家一般从当年起三年不帖红春联,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故白绿黄三色的对联俗称“孝联”“孝春联”或“丁忧联”。也有的地方头年贴黄对联,次年贴蓝对联,第三年贴绿对联。也有的地方干脆三年都不贴对联以寄托哀思,故春节贴对联是有必要的。

春节普天同庆,故除了各家门口要贴春联外,猪舍,鸡鸭舍等处也要贴对联,寓意六畜兴旺,格式一般为鸡鸭满圈,牛羊成群,六畜兴旺等。对了,还有神仙的对联:“灶王爷”的春联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意为灶神上天后向玉帝汇报时多说好话,下凡回来时多降吉祥,俗称送灶神。“土地爷”的春联是:土中生白玉,地内长黄金。意为只要辛勤劳动,就能在土地中得到收获。“天地爷”的春联是:天高覆万物,地厚载群生。短短10个字,把天地间的一切全都包罗了进去。院子里的大树需贴上“树大根深”、院子里的墙面需贴上“春光明媚”、家里靠炕的墙上需贴上“幸福健康”、厨房里需贴上“勤俭节约”等,到处是一片红红的春联。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春节贴春联的习俗典故

全文共 2323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知道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习俗,那么这个习俗典故是从哪里来的呢?来看看小编的介绍吧!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春节贴门神的习俗。

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非凡的本领。他们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的。

钟馗是民间比较流行的门神之一。传说唐明皇在夜里突发疾病,昏睡中梦见一个小鬼盗走了贵妃的香囊和自己的玉笛,并绕殿而跑。他正在气恼时,又见一个穿蓝袍戴着帽子的大鬼跑来,捉住小鬼挖出其双眼一口吞下。唐明皇问大鬼的来历,大鬼奏曰:“臣姓钟名馗,生前应武举未中,如今愿为明皇斩妖除魔。”明皇醒后,疾病痊愈,于是叫来当时最有名的画家吴道子,依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的画像:画上的钟馗着蓝衫短靴,长髯裸臂,相貌丑陋,但心灵纯正。明皇让人把钟馗的画像贴在门上,用来镇鬼。后来民间也纷纷效仿,在除夕夜把钟馗像贴在门上,用以镇鬼驱魔。

据史料记载,最初的门神是西汉时一位王爷让人绘制的一位叫成庆的勇士画像。而东汉时神话中两位受黄帝信任、对恶鬼毫不留情的两兄弟,哥哥神荼、弟弟郁垒也成为门神。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界,那里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须赶回鬼界。鬼界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和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坏事,神荼和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捆起来,送去喂虎。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和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辟邪防害。

在秦始皇执政时,勇士荆轲冒死行刺秦王,虽然没能成功,但人们也把他看成了英雄,所以在秦之后唐之前,人们习惯在门上贴荆轲的画像。

唐朝以后,除了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做门神。在我们都熟知的《西游记》中就有个故事与此事有关: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少降了点儿雨,因此犯了天条,罪该问斩。玉帝命当时唐朝的贤臣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希望能躲过此劫。唐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王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进朝与之对弈,以阻止魏征监斩。没想到魏征下着棋,不小心打了一个盹儿,魂灵就升天,将龙王给斩了。龙王责怪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

门神太宗担惊受怕,彻夜不得安宁,就把此事告知群臣,希望大家能想出良策。

当时的大将秦叔宝(秦琼)说愿同尉迟敬德(尉迟恭)戎装立在门外守卫。太宗应允了,没想到那一夜果真安然无事。可是,太宗也不忍心让两位大将这样每夜守候。于是,就命巧手丹青,把两位大将的容貌画下来贴于门上。后来,这一习俗在民间广为流传。

民间还有贴关羽和张飞像当做门神的。

门神像左右门扇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大多贴在车门或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在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个黑脸,一个白脸。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两个人都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比街门门神稍小一点儿,也是黑白二神,但有坐像的。屋门贴得最多的是“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最初是贴在新婚夫妇的屋门上,以取吉利。

随着门神的出现,贴春联的习俗也应运而生。春联也叫门对、春贴,是对联的一种。它的主要特点是对仗工整,简洁精巧,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种形式。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开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它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古人认为桃木可以驱鬼,是一种吉祥之物。最早民间是用桃木刻上神荼和郁垒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辟邪防害。后来,为了方便,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和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到了宋代,人们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这种方式既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又表达了美好的心愿,还能装饰门户。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后期,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人们在象征喜庆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到了明代,“桃符”改称为“春联”。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就很重视春联,他曾下令过年时让各家各户都贴春联,并且一律在红纸上书写。

有一次他微服出巡,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贴春联,心中不悦,便去询问。一问才知这一家是阉阉猪的,都不识字,还没有请人代写春联。于是,朱元璋就提笔一挥,特地为这家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这副春联,联意贴切并且幽默风趣。

对联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照使用场所不同,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方”也叫“门叶”,为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上。

春联的颜色也有不同,一般人家春节都用红纸写,庙宇要贴用黄纸写的春联。如果守孝,第一年要用白纸写,第二年要用绿纸写,第三年要用黄纸写,守孝满三年后才能恢复正常,用红纸写。清朝统治者是满族人,因为满族崇尚白色,所以清代宫廷中春联用外面包蓝边里面镶红边的白纸写。

由于春联能表达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因此一直流传至今。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描写春节贴春联的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年一度的除夕到了,这一天,伴着朝阳和笑声,家家户户都开始贴春联了。

我和妈妈也迫不及待地拿着早已准备好的春联和浆糊来到家门口,我把春联摊平放在桌子上,仔细地看了看,上联是:一顺百顺事事顺,下联是:千好万好年年好,横批——万事如意。我觉得这幅对联真好。

接着,我和妈妈把浆糊均匀地涂在反面,我拿着上联跑到门的右边准备贴,妈妈夸我真棒,知道春联是按照从右到左的顺序来贴的。我踮起脚尖,想把春联贴上去,可是我贴得太低了。于是我搬来凳子,站在凳子上,把春联往上移,可是春联又有点儿往左斜了。妈妈喊道:“往右移一点儿,移一点儿!”于是,我又把春联往右移了移,这下,春联端端正正地贴在了门边。我又用同样的方法小心翼翼地贴好了下联。横批要贴在门上方,我站在凳子上还够高,所以就由妈妈来贴。

贴好了春联,我们又拿来两幅年画。这两匹马非常精神,手里拿着“马到成功”的条幅,我们也把它们贴在了门上,希望在马年吉祥如意,马到成功。

看着贴了春联和年画的家,我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过年喽!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春节七字春联大全

全文共 384 字

+ 加入清单

闻鸡起舞从今日;跃马扬鞭正此时。

五更夜静金鸡唱;八斗才高玉尺量。

一夜春风来小院;万家鸡韵报新春。

一世清明开盛纪;百花烂漫缀鸡年。

一代风流兴大业;满天曙色唱金鸡。

九州曙色金鸡唤;四海春风紫燕掀。

大圣拨开千里雾;雄鸡喜报万家春。

大圣建功归玉宇;金鸡携福到神州。

大圣威威辞岁去;雄鸡喔喔报春来。

大圣捧桃欣献寿;金鸡破晓喜迎春。

千里莺歌春泛绿;九州鸡唱日初红。

千重柳浪惊莺梦;三遍鸡声破曙光。

千家新燕歌春韵;元日雄鸡唱福音。

万里春光五彩画;一声鸡韵九州春。

万家鸡叫普天锦;一夜风和遍地春。

广厦闻鸡同起舞;长征跃马共腾飞。

五更鸡声声唱晓;千里马步步登高。

犬能守夜迎新岁;鸡可司里送旧年。

日新月异金鸡唱;鸟语花香大地春。

日新月异群鸡舞;雨顺风调五谷丰。

户外鸡声催晓日;屏前人影醉春风。

引凤来仪昭大治;闻鸡起舞着先鞭。

引颈高歌鸡起舞;举旗奋进国腾飞。

引来曙色随鸡舞;唤起春风催马驰。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鸡年春节吉祥春联集锦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上联:雄鸡唱韵下联:大地回春

上联:神猴辞岁下联:金凤迎春

上联:鸡鸣晓旦下联:燕舞阳春

上联:知廉标五德下联:报午必三鸣

上联:鹊送喜报下联:鸡传佳音鸡年

上联:红鸡啼夜晓下联:黄犬吠年丰

上联:猴引康庄道下联:鸡迎锦绣春

上联:鸡声天下曙下联:春意海南潮

上联:金鸡日独立下联:紫燕春双飞

上联:鸡鸣天放晓下联:政改地回春

上联:雄鸡喔喔颂尧天下联:腊狗汪汪歌舜日

上联:雄鸡一唱天下白下联:锦犬再雕宇宙春

上联:雄鸡唱罢九州乐下联:金犬吠来四海安

上联:雄鸡喜唱升平日下联:志士欢歌改革年

上联:鸡鸣晓日江山丽下联:犬吠神州岁月新

上联:闻鸡起舞迎元旦下联:击壤而歌颂小康

上联:四海升平歌舜日下联:九州盛世乐尧天

上联:万象喜回春守信下联:一元欣复始司晨

上联:金鸡喜唱催春早下联:绿柳轻摇舞絮妍

上联:万户桃符新气象下联:群山霞彩富神州

上联:把酒当歌歌盛世下联:闻鸡起舞舞新春

上联:鸡报小康随日出下联:年迎大有伴春来

上联:猴奋已教千户乐下联:鸡鸣又报万家春

上联:雄鸡喜唱升平日下联:志士欢歌改革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春节春联

全文共 531 字

+ 加入清单

1. 【春风骀荡】翠竹增祥瑞,金狗献好康

2. 【春色满园】大地歌唤彩云,满园春关不住

3. 【福如东海】共享锦绣年华,相伴健康天使

4. 【欢度佳节】悠悠乾坤共老,昭昭日月争光

5. 【幸福人家】福气随同和气到,好康连带健康来

6. 【春到神州】敬老尊贤歌九九,耕晴播雨燕双双

7. 【年阜民康】狗年玖玖康和景,狗岁双双好势头

8. 【幸福民生】舞棒金狗展好势,临风翠竹报安康

9. 【四季长安】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楼

10. 【吉祥如意】迎喜迎春迎富贵,接财接福接平安

11. 【喜气盈门】福旺财旺运气旺,家兴人兴事业兴

12. 【春意盎然】春雨丝丝润万物,红梅点点绣千山

13. 【吉星高照】内外平安好运来,合家欢乐财源进

14. 【财源广进】一帆风顺吉星到,万事如意福临门

15. 【四季平安】天地和顺家添财,平安如意人多福

16. 【五福临门】辞旧岁三狗开泰,迎新春六狗送安

17. 【欣欣向荣】狗随新风辞旧岁,狗节正气报新春

18. 【万事如意】狗歌盛世方报捷,狗舞新春又呈祥

19. 【新年快乐】狗献银毫书捷报,狗挥金捧迎新春

20. 【新年大吉】冬去山川齐秀丽,喜来桃里共芬芳

21. 【合家欢乐】欢声笑语贺新春,欢聚一堂迎新年

22. 【万象更新】百世岁月当代好,千古江山今朝新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春节贴春联的

全文共 672 字

+ 加入清单

提起春节春联,贴“福”字,就想起了春节那喜气洋洋的气氛,特别是去年过春节贴春联的场面,我记忆犹新,一切仿佛就在眼前。

大年三十的傍晚,我帮爸爸、爷爷贴春联。爸爸把桌子搬到门外面,然后把面粉做成浆糊涂抹在春联上,站上桌子,动手就要往门框边上贴,忽然爷爷在一边说:“把春联读一下,看看哪一边是‘大手’,哪一边是‘小手’,别把春联贴反了边。”“当真的,别贴反了边,闹笑话哦。”爸爸一边说着,一边读起了春联:“春风得意年年好,前程似锦步步高。”爸爸把写着“春风得意年年好”的那张春联贴在大门左边的墙上,然后用手把春联上面轻轻抚平、按压,又用同样的方式把那张“前程似锦步步高”的春联贴在大门右边,最后拿起横幅“大展宏图”贴在了大门框上面的正中间。

爸爸从桌子上下来说:“好了,再把门神拿来,把门神一贴,春联就贴好了。”一边说着,一边拿起门神。“往年的门神老是买的古时候的一些大将军做门神,今年换一换,买两张‘福’字做门神贴。”爸爸说。

我站在旁边看着爸爸、爷爷,心想贴春联竟然也有这么多讲究。“爸爸,您把‘福’字贴倒了。”我一眼看到爸爸把“福”字倒着贴了,就急忙对爸爸喊。“对了,‘福’字就要倒着贴,这就是说‘福’来到我家了。”爸爸说。哦!原来是有意倒着贴的,意味着幸福就要来到了。”“爸爸,在门上贴古时候的大将,又是什么意思呢?”我问爸爸。“古时候的大将传说都很英勇,把他们贴在大门上,一些妖魔鬼怪、邪气就不敢进家门,一家人才能够平平安安地过日子。”爸爸说。原来是这样啊。

年年贴春联,家家贴春联,贴“福”字,贴上好兆头,贴上人们对平安、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春节趣事之贴春联

全文共 607 字

+ 加入清单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又听到了鞭炮的声音,又想起了儿时的诗谣,爆竹声中我们又长大了一岁。

春节大概是小伙伴们最喜欢的节日了吧,到这时候亲朋好友们都放假了,大家都聚在一起聊天玩乐,讨论过去发生的种种趣事。而我觉得春节最有趣的就是除夕前贴春联了。

按我们那里的习俗,贴春联是在腊月二十九的下午。这一天的中午吃完饭后爸爸先用面粉做一些浆糊用来贴春联,和浆糊可是要讲究分量和火候的,这个不是我能够办的了的,所以只能够作壁上观。

和完浆糊后我便把春联都拿出来放到簸箕里和爸爸出去贴。以往在贴春联的时候都是爸爸爬上梯子,我在下面递上春联和浆糊,然后走远些看春联是否歪了,距离是否合适。那时候我处于好奇也想爬上去,但爸妈都生怕我摔着,所以我只能够在下面打下手。现在我长大了,爸爸却慢慢变老了,腿脚也已不如从前利索,担心的人又变成了我。所以现在变成我爬上梯子贴春联,爸爸在下面给我打下手。但爸爸却不走远去看我是否贴正当,爸爸只是紧紧的扶住梯子……这时我想到的是:爸爸并不在意春联是不是贴歪了,他只关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安全。这种关心无论我是个孩童或是已经长大,他只会默默的流淌在爸爸的血液中,默默的看着我关心我……

春联贴到这里我已经不再在意贴春联的乐趣,只是默默的享受着爸爸的关爱所带来的温馨。我想春节的具体意义并不在于我们所做的有趣的事情,而是享受亲人们在一起的温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春节习俗:贴春联

全文共 396 字

+ 加入清单

春联这种春节期间的活动从宋代开始盛行,每到过年时家家有贴春联的习俗

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

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史料记载,有一年过年前,朱元璋曾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春联堪称中华民族独创的艺术奇葩,它以雅俗共赏的特性深受世代人民喜爱。有人曾这样概括春联:“两行文字,撑天柱地;一副对联,评古涵今。”贴春联,是重要的年节民俗。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红的春联,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春节贴春联

全文共 307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春节,舅舅送给我家一幅春联和一对窗花。

我饶有兴趣地上网查了查关于春联的由来。春联是桃符演变而来的。王安石《元日》诗中说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舅舅说这幅春联曾经到玉佛寺开过光,据说很有灵气。虽然我不懂什么开光不开光,但是这并不影响我对春联的兴趣。于是我就帮着爸爸妈妈一起贴春联、窗花。

这幅春联的上联是:雪舞福地兆财年。下联是:虎踞门庭保平安。横批是:吉祥如意。铁门上还要倒贴上一个大大的“福”字,取其谐音“福到了”。窗上的新窗花是一个胖胖的福娃,她头上戴着老虎帽,身上穿着新花衣,右手拿着一串糖葫芦,左手举着一顶风车。在孩子心里,过年就是有吃有玩的。

看着家里贴着的新春联窗花,过年真是喜庆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年鸡年春节对联之九字春联

全文共 835 字

+ 加入清单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鸡年春节对联之九字春联,欢迎大家的阅读。

万紫千红呈九州春色,五讲四美照十亿心灵。

为人民服务一言九鼎,盼祖国统一九州一心。

五彩纷呈艺苑春光好,百花齐放文坛景色新。

五讲四美新风遍华夏,万紫千红美景展神州。

花团锦簇江山添异彩,虎啸龙吟华夏壮神威。

金牛辞旧携凯歌而去,乳虎迎春带捷报新来。

腊尽春归山村添喜气,牛肥马壮门户浴春风。

岁月逢春山河添锦绣,人民思治龙虎振精神。

玉兔回宫喜迎新世纪,金龙下界更展大宏图。

祖国腾飞大鹏振羽翼,宏图再展乳虎显神通。

桃李迎春北国江山丽,龟蛇献瑞南疆岁月新。

低水平小康困于昨日,高质量生活笑在明天。

抗洪抢险虎年呈异彩,创业兴家兔岁立新功。

喜气满庭阶春来福地,凯歌传江海鱼跃龙门。

两眼静观世界风云变,巧手绘就祖国平安图。

眼看河山已腾龙气象,胸怀世界要振马精神。

斩棘披荆党是先锋队,移山倒海团为后备军。

雄师奋战创千秋业绩,俊彦挥毫谱一代风流。

旭日出东方光弥宇宙,百花开大地春满人间。

物阜民丰祖国年年好,日新月异家乡处处新。

鸣炮迎春春光盈大地,书联贺喜喜气满神州。

鼠去牛来一元欣复始,春明日丽万象喜更新。

喜鹊登梅百族迎佳节,金牛献瑞万里笑春风。

刚过龙年走上康庄道,新逢蛇岁迎来改革潮。

佳节舞龙蛇千家致富,东风荣草木万户迎春。

龙去雄风在江山不老,蛇来灵气生岁月常新。

喜迎美好未来天地宽,乐创幸福生活日月新。

云霞蔚彩新年添福寿,山水韶光秀色满乾坤。

喜气盈门政惠千家福,华光满目民欢万代春。

百鸟鸣春春风盈大地,群龙献瑞瑞气满神州。

万象更新成城集众志,千帆竞发破浪乘东风。

人欢马跃开创新局面,燕舞莺歌喜庆夏收年。

十亿神州共驰千里马,四化建设更上一层楼。

百尺竿头重跨千里马,十亿人民更上一层楼。

百花争艳祖国春光好,万马奔腾改革事业兴。

喜气闹新年千家报喜,春风暖蛇岁万户迎春。

效虎豪吟放怀歌富岁,闻鸡起舞挥笔颂春光。

特色中兴普天开景运,宏猷大展遍地发生机。

万户千家齐奔现代化,五湖四海共知胜利年。

白虎替青牛招财进宝,黄莺鸣翠柳辞旧迎新。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春节为什么贴春联

全文共 617 字

+ 加入清单

1、春联的起源还要从桃符说起

古代传说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桃树下有神荼、郁櫑二神,主管万鬼。如遇作祟的鬼,他们就把它捆起来喂老虎。后来,民间在春节的时候,为驱避鬼怪,便在桃木板上画上这两个神像,这就是桃符。到了五代的时候,蜀主孟昶亲自在桃符上题了“新年纳余庆,佳节贺长春”一联,一般人都把它看做是最早的春联。到了宋代,春节贴对联已经成为一种风俗了。王安石诗中就写过:“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

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幅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因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

3、贴春联是表达一种美好的期盼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中国人民自古就有个乐观的思维观念,就是寄希望于未来,祈盼未来会给自己带来好运。无论在过去的一年里有什么高兴、得意的事,还是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总是希望未来的一年过得更好,所以在新春即将到来之时,贴春联恰好是达到这种目的的最佳选择。在他们的传统的观念里,一年中有个好的开端是最惬意的事,最吉利的事,所以,每到春节就通过贴春联表达自己的美好感受和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期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春节贴春联的民风民俗作文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二十八,贴花花。”每到每年的12月28日,家家户户就热闹起来了。一会儿刷浆,一会儿贴胶带的。欢欢喜喜过大年嘛!

每年的12月28日,我们每家每户就要贴春联了。为什么有这个习俗呢?我问了问妈妈。妈妈摇了摇头。我又去问爸爸。爸爸也不知道。问了一遍,还得还请叫我的电脑先生啊!

电脑先生说:“传说当年明朝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喜欢热闹,也喜欢大户人家每到除夕贴的桃符,就想推广一下。有一年除夕前,他颁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视,挨户察看春联。每当见到写得好的春联,他就赞不绝口。巡视中见到一家没有贴春联,就问原因,侍从回答说:“这一家人不识字,不会写。”朱元璋就当即挥笔写了一副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从此,春节贴春联开始普遍盛行了。”

听了电脑先生的讲解,我们全家人都明白了贴春联的来历。我们一家赶快刷浆,还要忙着自己贴春联呢!

我们贴贴贴,忙活了好一阵儿才贴好了几幅春联。不一会儿,外面鞭炮声就响起来了,大街也热闹起来了。好了,不给你说了,我要去过新年贴新春对联啦!拜拜!

欢欢喜喜贴春联,快快乐乐迎新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雞年春节的春联大全

全文共 390 字

+ 加入清单

上联:四海升平歌舜日 下联:九州盛世乐尧天

上联:万象喜回春守信 下联:一元欣复始司晨

上联:雄雞喔喔颂尧天邦兴国治 下联:腊狗汪汪歌舜日春暖花开

上联:雞唱月归一线长天皆瑞霭 下联:犬歌日出九州大地尽朝晖

上联:人寿年丰金猴辞岁归帘洞 下联:民安国泰玉羽司晨报晓春

上联:金雞报晓改革似春风化雨 下联:彩凤朝阳腾飞如旭日升华

上联:雷震南天滚滚春潮生九域 下联:雞鸣大地彤彤旭日耀寰球

上联:彩凤高翔恋我中华春不老 下联:金雞喜唱歌斯盛世乐无穷

上联:雞唱三通万家春正乾坤气 下联:凤鸣两岸一树梅开天地心

上联:点点梅花笑迎雄雞朝天唳 下联:声声爆竹欢送大圣载誉归

上联:大业方兴五星旗展金雞唱 下联:小康在望四化图开彩凤飞

上联:捷报频传圣猴舞棒辞岁去 下联:宏图再展金允高唱迎春来

上联:金雞报晓时转三阳迎淑气 下联:红梅竞放花开五福庆丰年

上联:紫燕迎春一路东风歌大治 下联:金雞唱晓九州时雨润小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春节趣事作文:贴春联

全文共 321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了,而贴对联又对春节尤为重要,对于每家每户来说春节贴对联是重中之重,我们家也是,所以就有了下面的故事。

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在忙,我家自然也不例外了。妈妈在紧紧张张的忙活,而我和爸爸一起去贴对联,我发现对联和春联中有大学问呢,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把意思弄反了呀,我又不懂,拿了一些就贴,把“牲畜满圈”贴到了床头,把“身体健康”贴到了门外;把“出门见喜”贴到了猪圈上……我贴完了。爸爸一看笑了:“啊呀!不对吧!”。然后爸爸和我一起又把它们都贴对了。

一会跑出来玩的时候,看见门上贴着“水水山山处处画,家家户户年年丰”的春联。我看着对联,望着红红的灯笼,感觉到周围有许多年的味道呢,出来玩的每个小朋友都喜气洋洋的!

哇!春节真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春节作文贴春联

全文共 653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春节,许多人都要精心挑选一副火红春联贴在家里的大门上,或者厅堂的正中央,看上去特别喜气。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寒假的一天,我们“蓝精灵”假H小队组织了一个活动,就是到敬老院去贴春联,为老爷爷老奶奶带去节日的快乐。

那天早上,我们全体队员在水湘苑小区门口集合后,就直奔社区管理处,到叔叔阿姨那里领取了两副春联。一副足“玉兔迎春到红梅祝福来”,横批“吉祥如意”;另一副是“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横批“吉星高照”。我发现两副对联虽然字数不同,但意思都非常接近,都表示了对新年到来的诚挚祝福,老人们肯定十分欢喜的。

接着,我们来到了社区附近的松龄苑敬老院。这里有一幢三四层高的楼房,房子前面有一个很大的院子,中间两个大花坛里松柏常青。我们一商量,打算把五个字的春联贴在大门兀。(小学生作文 )闪为今年是兔年,春联上就讲到了兔予,人们一走进敬老院首先就能看到它。另一副呢,就贴到屋予里去,这样不就满园喜庆了吗?

大门两边的春联很快就贴好了,可是贴横批却碰到了困难,闪为大门实在太高了,我们根本就够不着。大家先想了一个办法,试着一个人抱着另一个人去贴,可摇摇晃晃,还是不行。我们都急了,怎么办呢?这时,敬老院里一位老爷爷看到了,他搬来一张高椅,请我们个子最高的同学站在椅-卜,高举横批,总算把它贴好了。大家高兴得跳了起来,老爷爷也乐呵地十分开心!

天虽然很冷,但我们心里却热乎乎的,都希望贴春联这一传统习俗能捎去我们对敬老院中老爷爷老奶奶们的衷心祝福,希望他们在新的一年里事事顺心、吉祥如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春节传说:贴春联和门神

全文共 795 字

+ 加入清单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春节的小作文贴春联

全文共 57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都知道贴春联春节的旧习俗,之所以称为”旧“,是因为在今天好多人家都不贴春联了,或者说贴不成春联了。

而能够贴春联的人家,一般住的是旧式的宅院,有个像模像样的大门,在大门上根据自己的喜好、身份或者是地位张贴春联,即喜庆又显得有个性。但是没有像样的大门也没关系,但必须是双扇的门贴春联才看起来像那么回事。现在有这样”门“的住宅,在农村尚有不少,但是在城市已是不多见了。

目前住在高楼大厦的人家,都时兴单扇门且不说,而且门面很窄,一般都是仅仅能够容一人穿行,如果怀抱点什么大件,想顺利的进门就不是件容易的事。而这样的”大门“,贴春联倒不是说不行,但贴上去怎么看都显得小气。对联加上横批贴在这样的门上,就好像给门又加上了一圈红色的外框,这样不但不会增加美感,反而使门有受挤压之感。而有的楼房为了节省面积,门的一边是紧靠着墙,没有空余,一幅对联只有一半能贴的地方,有此兴趣者也只好作罢。

不过贴春联的人家不多,但是贴”福“字的人家还是不少,而且千篇一律的都是倒着贴上”福“字,据说这个讲究是”福到来“的意思。若是没记错的话,倒着的”福“字是不应该贴在大门上的,而是应该贴在房间的门上,或者是贴在过去大户人家的照壁上,那样才有”福“至如归的意境。不管怎么贴都无关紧要,只要心到就行,谁没有一个良好的愿望与企盼呢?只是有一条要注意,别把”福“字贴在防盗门的里面那层门上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