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历史三大家【精选20篇】

浏览

1211

作文

1000

如果历史可以改变作文500字

全文共 54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关于科学家发现黑洞。据说,黑洞其实就是时光隧道,顿时我心血来潮地想:“如果人类可以穿越,那人类真的能改写历史吗?”

如果,历史可以改变

我要回到秦朝,阻止秦始皇“焚书坑儒”,人类的历史上,失去了很多先秦宝贵的文化,这是文化上的损失。坑杀读书人是非常残忍的,而且这样做,还为秦国减少了很多人才。我要告诉秦始皇:只要你爱戴百姓,减少关税,老百姓就不会造反。我还要让秦始皇杀掉这些阴险狡诈的大臣,如赵高,我还要让李斯修改《秦律》,因为这部法律太严苛,秦始皇完全可以约法三章的。

如果,历史可以改变。

我要回到三国鼎立的时候,赶在诸葛亮临死前,告诉魏延:晚上的时候不要进入守护诸葛亮命灯的帐篷,因为诸葛亮的命星已经若隐若现了。我崇拜诸葛先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机妙算,百战百胜,我要悄悄的告诉诸葛亮,马上杀掉魏延,他以后会弃蜀投魏的。我还要告诉关羽,在赤壁之战的时候,你坚决不能放走曹操,还要杀了他,他永远是你的敌人,是蜀国的敌人。

如果,历史可以改变。

我要带着现代非常精良的武器,和先进的战术回到抗日战争,这样八路军就会大有变化,以前需要很多人拿着炸药包去炸坦克,而且很难成功,现在只需要大炮和飞机,就能把坦克炸得片甲不留,我们的军队也能减少伤亡。

如果,历史可以改变,那……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历史典故成语故事2:卧薪尝胆

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春秋时期,吴越两国相邻,经常打仗,有次吴王领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的大将灵姑浮砍中了右脚,最后伤重而亡。吴王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位。三年以后,夫差带兵前去攻打越国,以报杀父之仇。

公元前497年,两国在夫椒交战,吴国大获全胜,越王勾践被迫退居到会稽。吴王派兵追击,把勾践围困在会稽山上,情况非常危急。此时,勾践听从了大夫文种的计策,准备了一些金银财宝和几个美女,派人偷偷地送给吴国太宰,并通过太宰向吴王求情,吴王最后答应了越王勾践的求和。

但是吴国的伍子胥认为不能与越国讲和,否则无异于放虎归山,可是吴王不听。

越王勾践投降后,便和妻子一起前往吴国,他们夫妻俩住在夫差父亲墓旁的石屋里,做看守坟墓和养马的事情。夫差每次出游,勾践总是拿着马鞭,恭恭敬敬地跟在后面。后来吴王夫差有病,勾践为了表明他对夫差的忠心,竟亲自去尝夫差大便的味道,以便来判断夫差病愈的日期。夫差病好的日期恰好与勾践预测的相合,夫差认为勾践对他敬爱忠诚,于是就把勾践夫妇放回越国。越王勾践他回国以后,立志要报仇雪恨。为了不忘国耻,他睡觉就卧在柴薪之上,坐卧的地方挂着苦胆,表示不忘国耻,不忘艰苦。经过十年的积聚,越国终于由弱国变成强国,最后打败了吴国,吴王羞愧自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历史将记住那些瞬间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141 字

+ 加入清单

有些事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散在历史的长河;但有的事却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消散在历史的长河中,反而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熠熠生辉,历史也将记住那具有特殊意义的一瞬间

大禹是夏后氏部落的领袖,奉舜的命令领导百姓治水。他没有采用他父亲的治水方法,而是疏通江水。在他治水的十三年里,他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因为他在公私之间选择了公。早一点治水成功,百姓便早一点远离洪水的威胁。大禹后来因为治水有功而被选为舜的继承人。舜死后大禹继位。他划定天下九州,铸造九鼎,第一次确立了君主世袭政治制度。

历史将记住那一瞬间。因为王权从此世袭。

公元前221年,秦国灭掉六国。秦王嬴政正式统一六国,自称“始皇帝”。他不仅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还确立了“皇帝”制度。

历史将记住那一瞬间。即使他在统一六国后做了很多错事,但还是不能抹掉他的功绩。他也有值得被记住的一方面。

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清政府再次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历史将记住那两个瞬间并为之哭泣。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只有61年,何其可悲。更因为中国不再是主权独立的国家,而是一个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

因1919年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而爆发的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当时正处在国民党白色统治时期,因此会场一度遭到间谍的试探与骚扰。即使这样,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还是在浙江嘉兴的一条游湖上顺利结束。

历史将记住那一瞬间。因为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的命运从那一瞬间起开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共产党人经过28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毛主席在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历史将记住那一瞬间并为之绽放笑容。因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又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而不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也因为中国的命运被改变,中国人民不再被压迫。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的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蒋介石集团占据。经过长达22年的斗争,新中国终于在1971年10月25日也就是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新中国能重返联合国,不仅仅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也因为国际形势的变化。

历史将记住那一瞬间。因为中国从那以后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历史的长河中,还有其他的一些瞬间将被记住。需要我们自己去找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行走在历史的回音中作文800字

全文共 743 字

+ 加入清单

拉响了沉重的铁钟,历史回音萦绕在我的耳畔,久久未曾散去……

——题记

独自一人走进幽深的大门,门边疯长的杂草已是数年未清,蔓到门槛上,绿的刺眼。门里头古色古香,弥漫着淡淡檀香的气息。一颗大榕树下挂着一盏铁钟,门上“杨氏祠堂”的牌匾泛着淡淡的金光,虽有些年头了,却格外显眼。历史的回音,回荡,回荡……

门内的小院是一片荒芜了的空地,细碎的树叶纷纷扬扬地飘落,地上积存了厚厚的一层。踩上那么一脚,“嘎吱”的响声清脆动听。那棵硕大的榕树,怕是年纪很大了吧!记得爷爷曾给我讲过,那是我们祖先栽下的,为的就是告诫子孙,只有时间才会沉淀出精华,才会孕育这一刻参天大树的雄伟。

走进了祠堂,扑鼻的是檀香的芳香,却浓的呛鼻。一切如几百年前一样,只不过中途修缮了几次,才不至于面目全非。这座小小的祠堂,与时间比赛,于是留下了道道沧桑。墙上有的是祖辈将军为国效力,英勇作战的风姿,镶嵌在“杨氏祖训”的一旁,激励后人奋发图强。耳畔响起了战士激昂的口号。烟火扬起,视线被纷扬的沙尘模糊,留下一片惘然,还有,一片惨烈……

这就是历史,属于我们自己一祖人的历史。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却在每个人的身上折射出当代的历史。我聆听着祖辈留下的淳淳教诲,指尖触过一道又一道历史的风霜伤痕,历史的回音便是我们祖上千古流传的佳音,萦绕耳畔。

迈出庭院,那盏古钟旁坠下一条粗绳,伸手一拉,浑厚的钟声敲击着我的心扉,如海浪抨击这岸边的礁石般清冽。

声音渐渐变小,却未消散,我行走在历史的回音中,既是行走在这不足一百平方的小祠堂中,而更多的是在历史的腥风血雨中洗涤了一次心灵。明白,忘记仇恨,是坦然;忘记祖祖辈辈曾经历的苦难,这是耻辱!我们无法忘怀,曾经的伤痛,难以言喻!我们只好用自己的拼搏来缅怀这一切的一切。

行走在历史的回音中,我,历经洗涤。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暗度陈仓历史典故

全文共 984 字

+ 加入清单

暗度陈仓不只是一种战争谋略,还是一种指导生活的处世智慧,在适当的时候,我们需要将自己的真实意图隐藏起来,制造一种迷惑人心的假象。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暗度陈仓历史典故,一起来看一下吧。

【出处】(元代)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

【释义】度:通“渡”;陈仓:古代的地名,今陕西宝鸡东,为通向汉中的交通孔道。比喻正面迷惑敌人,而暗中从侧翼对敌人进行突然袭击。亦比喻暗中进行活动。

【历史典故】

秦朝被推翻的时候,势力最强的项羽企图独霸天下,他对一般将领都没有什么顾忌,唯独对刘邦不放心。早些时候,他曾与刘邦约定:谁先攻下秦都咸阳,谁就在关中为王。结果,首先进入咸阳的是刘邦。项羽不愿意让刘邦当关中王,也不愿意让他回到家乡,便故意把巴、蜀和汉中三个郡分给他,封他为汉王,想把他关进偏僻的山里去。自己则自封为西楚霸王,占领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一带广大肥沃之地,以彭城为都城。

刘邦的确有独霸天下的野心,可是慑于项羽的威势,只得听从支配,暂时领兵西上,开往南郑,并且接受张良的计策,把一路走过的几百里栈道全部烧毁。烧毁栈道的目的是为了便于防御,更重要的是为了迷惑项羽,使他以为刘邦真的不打算出来了,从而放松对刘邦的戒备。

刘邦到了南郑,发现了一个有才能的人——韩信,于是便拜他为大将,请他策划向东发展、夺取天下的军事部署。

韩信的第一步是,夺取关中,打开东进的大门,建立兴汉灭楚的根据地。于是派出几百名官兵去修复栈道。守着关中西部的章邯听到了这个消息,觉得他们自己烧了之后,再来修复,这么大的工程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才能完成,所以根本没有重视。可是,不久章邯便接到急报,说刘邦的大军已攻入关中,陈仓被占,守将被杀。章邯证实消息后,慌忙领兵抵抗,已经来不及了,号称三秦的关中地区一下子被刘邦占领了。

原来韩信表面上派兵修复栈道,装作要从栈道出击的姿态,实际上和刘邦统率主力部队,暗中抄小路袭击陈仓,趁章邯不备取得了胜利。这就叫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成长心语】

蒙蔽别人最关键的在于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和目的。不能让人发现,更不能让人预见,所以诈者蒙蔽他人时,常玩的把戏便是声东击西。假装瞄准一个目标煞有介事地佯攻一番,其实暗自瞅准别人不留心的靶子,然后伺机施以致命打击。有时似乎不经意间流露出自己的心思,实际上是在骗取他人的注意和信赖,目的在于突然发难而出奇制胜。这时,暗度陈仓便成了一种易于成功的哲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尊重历史初二作文

全文共 797 字

+ 加入清单

辉煌的盛唐早已过去,但诗歌仍千百年来在人们心间流淌;古希腊的城邦早已覆灭,而那自由民主的星火却依旧蔓延;苏联的新政体随解体而终止,社会主义的旗帜却飘扬在神州大地上空。历史的种子随风飘散、生根发芽,不断衍生出新的文明。

如果说北极光因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得神秘美丽,那中国历史因《二十四史》的出现而变得立体完整。“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王先谦先生谈到商鞅变法,在《史记》中见识他的强国之谋、旁征博引、厉行法治,感叹吴起的廉洁公平。在《宋氏》中看到一个敢于抗言的范纯礼,学习后汉史中赵憙的耿直磊落、忠于职守。中国古代智慧与文明并存的一本书——《二十四史》,是历史的片段、剪影,是中国的部分、缩影,滚动播放着民族的纪录片,也记录着世界的瑰宝。

如果说摩尔曼斯克港因为遇上了挪威暖流才变为不冻港,源源不断地为欧洲带来财富,那么历史与文化的碰撞才激起千层浪花,生生不息造福人类。汉代与诗赋的碰撞产生浪漫主义思想,东晋与文人共同奏响细腻、柔美的南国轻音乐,也正是儒家思想的传播让《诗经》流芳千古,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如果让中国这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忘于历史长河,那么民族的前路也将变得迷茫,国家的出路又在哪里?

如果说天体运转造就了宇宙空间永恒的美,那么昨天的历史造就了今天中国发展不竭的动力。“没有历史的未来是一匹脱缰的野马”,没有挥洒过热血,就筑不了永恒的历史,没有经典的传承,就迈不出成功的步子。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仅在于有长久的历史,更是深深的铭记与发展。或许是《齐民要术》中详尽的记载让中国向科技迈了一大步,是蔺相如为后世留下“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勉励警句,更是“丝绸之路”上摇曳的驼铃声见证了一条繁荣经济带的发展。

因为有文化的沉淀,民族更加稳健;因为有发展的加持,国家愈发昌盛;因为有历史的见证,后生更加精彩。让历史的钟声长鸣于耳间,让文化的果实常结于心间,让民族的薪火得于传衍。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历史将记住李清照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47 字

+ 加入清单

悠悠岁月,漫漫长路,时光是很多人的过客。然而我却相信,她一定会为我心目中的美神驻足,为我们记住她的美,她的愁!——历史将永远记住李清照

你的美,无人知道。那时候的你没有照片,但却又满腹的文采,不似其他待字闺中的姑娘专注于女工,你饱读诗书,热爱文学,其才华与才子们有过之而不及,甚至更甚。我知道,这就是你的美。在我心中,你的美比沉鱼落雁的西施和昭君还胜三分,你每一次闭月羞花的貂蝉与贵妃,你在我心中便是那最美,无人能替代,无人能效仿,你是我心中乱世中的美神!

少女时期的你,青涩、快乐和幸福,你说“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少女的纯真,如此美好。你遇见心上人时“却把青梅嗅”你是如此的娇羞可人。少妇时期的你尚能在窗前,吟道“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爱情的滋味如此美好,甜蜜、思念交织在你心头。然而一场大变使这个美丽有才华的女子,饱受丧乱之痛。你背着沉重的十字架孤独的前行着,前行着。在那乱世之中你犹如一朵开不败的奇花!尽管秋风凛冽,你却依然傲然挺立枝头,竭尽一切,释放自己的清香,不被这世俗所污染!这是你的傲然你的倔强和你的才气所铸成的那一颗顽强勇敢的心,不顾一切,大步前行,哪怕前途一路荆棘,哪怕一生孤独。

你乘着一叶扁舟忧愁的望着那行进的小舟,只叹到“只恐双溪泽猛舟载不动许多愁。”你那忧郁的眼神人比黄花瘦的身子,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这些愁让你更加消瘦了。你寻寻觅觅最终却还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在最难将息的时候,你边饮酒消愁,但晚风凄寒彻骨,这寒啊寒透了心啊!罢罢罢,你只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我知道你并不后悔这样做,就算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也依旧会选择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凭借自己的才华作出让人们无穷享受的珍作,追求人格平等,追求爱情之尊,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这便是你,这只能是你!

鲁迅先生说过:“有的人死了,但他却活着。”你超越时空穿越千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女性,你的坚定毅然豪放洒脱,都让身一人“守着窗,独自怎生得黑!”日日漫长,独自苦等,身为女人的你却不想进经历了丧乱之痛、亡国之悲、孀居之苦、沦落之愁。i这次人佩服。

李清照你是我心目中的美神。在乱世中顽强不屈,我知道历史将会永远记住,你让人们深深体会到你站在山顶那满腔的豪情和热血,一曲天歌唱罢,你终将为王!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历史将记住我们的努力作文800字

全文共 914 字

+ 加入清单

青年人最爱谈理想,青年人都说自己有梦想。理想与梦想?两个词仅一字之差,含义却大不相同。

大冰说:“梦想不等于理想。光幻想不行动的叫梦想,而敢于为奔跑起来付出努力的,叫理想。”

理想只属于迎难而上,刻苦努力的人。马克思为了社会主义发展,研读了数种著作,不断在图书馆钻研,数十年如一日,座位下的地面竟然都被磨掉一层。中国首富马云也曾经历三次高考,多次被人否定,却不服输不放弃,最后成为了阿里巴巴的CEO。他们同样有自己的理想,也为之奋斗,而历史终将记住他们的努力。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汪国真说:“是男儿总要走向远方”但如果只是向往,远方依然是远方,理想只能是梦想。“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就只能是背影。”

走向远方实现理想就要付出比常人多百倍千倍的努力。世上从不缺少聪明人,少的是聪明而又努力的人。

松弛的弦弹不出悦耳的琴声,懒散的作风练不出过人的本领。我们不能学花儿只将春天等待,要学燕子把春天衔来。我们要做大树,冲出天际;我们要做雄鹰,搏击长空。

努力的必要,正是由于困难的存在。在通往远方和理想的道路上,坎坷、荆棘是必不可少的,幻想一切都顺顺利利,就等于在原地踏步。理想,只属于努力勤奋的行者。

回望历史,韩信曾受胯下之辱,却终成为名将;司马迁忍受非人折磨,写成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李清照在乱世中漂泊,只为完成收集金石;诗圣杜甫不管穷达都要兼济天下,用诗句记录历史;诸葛孔明为完成先帝遗愿,写下流传千古的《出师表》规劝新帝……滚滚历史长河,人们都还记得,历史也记住了他们所付出的努力。

努力奋斗,是改变现实的杠杆。常言道: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靠人人会跑,只有自己最可靠。

远方就在我们脚下,理想就在眼前。只有我们不懈努力,执着追求,砥砺前行,才能到达美好的远方,才能勇攀理想的高峰。

远方风景正好,追风赶月莫停留。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朝心之所向,素履而往。

我们要用信心锁定理想,用汗水浇灌希望,用努力拼搏到达远方,实现理想。志存高远,厚积薄发,在沉默中努力,在风雨里前行。历史终将记住我们辛勤的付出,终将记住我们不懈的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从历史中寻找文化自信

全文共 603 字

+ 加入清单

在同一件文物上,用不同的方式来讲,传播的效果差异很大。身处互联网时代,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作为电视产品,历史文化类栏目不能是阳春白雪的学术派,而应放下身段。《国家宝藏》力求通过电视呈现的手段让文物“活起来”,通过具有艺术观赏性的设计来为观众展出“国宝”,并对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历史进行充分解读。让观众在懂得如何欣赏文物之美的同时,也了解文物所承载的文明和中华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核。就像主题曲唱的:“一眼千年,沉默也胜万语千言,只有你有幸能描述这光明似箭。”

《国家宝藏》从一开始就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努力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这一追求,从第一期节目即可窥见一斑。首期展现了来自故宫博物院的三件文物,每一件都有一段“前世传奇”与一个“今生故事”,还有跟它一起血脉相依的守护人。这一切,都能让观众真切感受到:这些文物历经风雨而来,每一个都是饱满的生命、岁月的传奇。

文物不是尘封的古董,《国家宝藏》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眼千年”中日日流淌、从未褪色的文化自信。这档雅俗共赏的文化节目,是续接历史、让昨天与今天生动对话的过程,是把历史辉煌与当代文明融合的过程,是让国宝级文物从冰冷的橱窗里“走”出来,让人感知其澎湃生命力的过程。这样的节目,也是让博物馆里的宝藏真正生发其独特价值,引发公众对优秀传统文化产生骄傲自豪的过程。如此格局开阔、气势磅礴的节目,值得我们继续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第七集观后感

全文共 599 字

+ 加入清单

1月25日,八集大型纪录片《中国新疆历史印记》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开播,该片首次以历史、民族、宗教、文化四大维度为视角,用重大考古成果和美轮美奂的视听影像,完整梳理新疆地区在中华文明大视野下的历史脉络。

全片用一个又一个历史事实,一件又一件珍贵文物,深刻阐明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新疆历来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

纪录片《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以编年体史诗的形式,全景权威讲述中国新疆的历史。

八集纪录片内容涵盖了新疆地方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文明融合史四大历史主题,50余位权威专家学者全程参与,采访国内数十位历史学者和考古专家,并在英国、法国、德国等地采访了多位研究中国新疆历史的国际知名学者。

纪录片《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通过历史真相,展现中华文明脉络,深刻再现中国新疆地区数千年历史演进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多种文化融合互通,向今天的观众呈现出一个既雄浑又亲切,既悠久又现代,既美丽又多彩的中国历史画卷。

为了让海外观众更好地了解中国新疆的历史沿革,纪录片《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在创作手法、旁白语态等方面进一步贴近国际受众,用真实、客观、可信的历史叙述、考古成果、文物存证来阐明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力驳斥了一些歪曲新疆历史事实、混淆是非的历史谬误和谎言,向全世界讲述一个跨越数千年延绵不绝的中国新疆历史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难忘历史读后感500字

全文共 534 字

+ 加入清单

难忘历史》是我觉得本暑假最好的一本书。它让我们知道我们中国人的光辉历程。这本书主要是一些从古到今的历史典故。比如它有三国之事,也有现代的红军征途。其中我喜欢三国的一篇故事,由林汉达编写而成,名叫《一身是胆》。

这个故事,讲的是刘备夺取汉中与曹军决战,他派黄忠去战,夏侯渊因黄忠不下山,于是不再管他。但这时候黄忠立马冲下去,把夏候渊杀了。希了夏侯渊后,打听到北山有敌军粮食,便去夺取。半路却遇敌人突击而失败。赵云听到北山有动静,便去看。他看到黄忠被追杀时,立刻冲上去把敌人解决而且用”空营计”吓跑了敌人。第二天刘备得知,来到赵云营里来看他,将士们让他看了夜里交战的地方,便说:赵将军真是有勇有谋啊!"“是啊是。

他可真是一身是胆。"将士们说。说罢,刘备便给赵云庆功。庆完功说:“敌军坚持不了多久了”。最后因天越来越热,闹了疾病,粮食也不足,手下也跑了不少,就退兵回长安了。从此汉中是刘备的地盘。

闭上眼,脑海中浮现的是赵云杀退曹军的场面,对赵云有几分敬畏,也非常佩服。我佩服赵云是因为他有勇有谋,能够用计将敌军赶走。我喜欢这本书就因为这里面有太多的伟大的英雄故事值得我们学习,有太多的谋略与太多的智慧。用知识去积累,让事实去验证,不断努力,不断进步,用知识和视野去战胜一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勿忘历史,珍惜和平作文

全文共 1437 字

+ 加入清单

时值今年是纪念抗日战争和国际反法西斯战争60周年,我院正在进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了牢记历史,勿忘过去,我们支部在宋书记、曾主任、杨主任两位支委的带领下,于9月3-4日进行了一次红色之旅,我们踏着先人的足迹,先后来到了深圳的根脉、深圳人的根--大鹏所城以及广东抗日救国、内战时期开展武装斗争的重要地区—东江纵队纪念馆,来感受先辈们南北征战的史迹,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来缅怀东江纵队、两广纵队、粤赣湘边纵队在东江、北江粤北和港九广大人民群众及海外侨胞的支持下,浴血奋战,及六千余英烈用鲜血和生命谱写成的历史丰碑。

我们的第一站是大鹏所城,它自诞生至今600多年来,曾受倭寇之害,抵御过葡萄牙人的侵扰,时而处在XX战争的最前哨,又被日本军人的魔爪控制过。在这处曾经扼守海陆要冲的弹丸之地,十数名英勇善战的将军,先后带领先人们无数次的奋起抗击。曾在中英海战中建立功勋的赖恩爵将军眼睁睁地看着英国割占香港侵扰沿海,忧郁而终,在1997年香港回归当年,赖氏后人以“还我祖愿”牌匾来告慰将军。这个抵御当年外侮的军事要塞,如今硝烟已去,但所城的80%建筑保存完好,笃守着当年的荣耀。

我们的第二站是东江纵队纪念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成立于1943年12月2日,多年来活跃在华南敌后战场,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在与日伪军和XX顽固派军队的艰苦拼搏中,发展成为一支拥有9个支队和4个独立大队,共11000多人的游击兵团,先后在广东、北江、粤北和港九等地建立起7块抗日根据地,建立了6个特级政权。在华南地区建立根据地和游击区总面积约6万余平方公里,对日伪军作战1400多次,毙伤日、伪军6000多人,俘虏、投诚3500余人,反击顽军作战600余次,共缴获各种武器6500多件。但在长达8年的抗战艰苦岁月中,东江纵队牺牲的指战员达2500多人。1945年10月,日军投降后,部队北撤编入华东野战军,参加了淮海战役。战争胜利后,东江纵队又返回广东,胜利完成了建立解放广东的战略基地的任务。朱德总司令曾在党的“七大”所作的军事报告中称:“东江纵队至今成为广东人民解放的一面旗帜,使我党在华南的政治影响和作用日益提高,并成为敌后三大战场之一”。

“大哥上战场,二哥运军粮,爸爸种田地,妈妈做衣裳,大家总动员,动员打东洋。”这是抗战时期的民谣;“日本鬼子搞“三光”,无恶不作丧天良,横行霸道逞凶狂,烧杀抢劫无宁日,倾家荡产去流浪。苦尽甜来盼解放,抗日救国保家乡,全国同胞握紧枪,团结一心齐抗日,翻身紧跟共产党。”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队伍唱的歌曲,它们激励着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地勇敢抗日和解放全国。“凤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在民族危亡之际,大鹏儿女挺身而出、保家卫国、血洒疆场的正气千古永存;时代交替之春,深圳人民开拓进取、不怕吃苦、敢闯敢拼的精神至今犹热。

回首过去,牢记历史,缅怀先烈们的英勇奋战,流血牺牲,珍视我们现在的幸福和平生活;展望未来,我们必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勿忘国耻,珍惜和平。我们必须对照两个务必,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五个力戒,自觉学习实践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有理想、有责任、有能力、形象好(“三有一好”),胸怀全局、心系群众,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前进,不断为建设我们伟大的强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免受外来势力的欺凌。

[勿忘历史,珍惜和平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07 字

+ 加入清单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胜利的号角在70年前的今天,在这样振奋人心的歌声中吹响,70年后的今天我们同样沐浴在这样充满希望和力量的歌声中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历史不容被遗忘,更不曾因一些人的抹杀而被所有人抛之脑后。观之天安门城楼下那威武壮观的军队,统一整齐的军装,在那明晃晃的日头下,纹丝未动,英姿飒爽。据悉,一位女兵在参阅期间被牛虻叮咬大腿染红丝袜,却站立三小时未动!当真是巾帼不让须眉!这,是中国军人钢铁般的意志!清一色的军装坦克在规划整齐平坦的道路上缓缓驶动;如鹰般展开双翼的战斗机在一碧如洗的天空中翱翔,留下一道道绚丽的彩虹。这,是中国武装力量的强盛。七十年前的今天,先辈们怀着一腔热情建设规划着那个在战争中精疲力尽的国家。而今,不负所望!但我们从未否认七十年前我们是如何的虚弱:政府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欧洲列强,日本倭寇欺凌于此!我们决不遗忘这些屈辱的历史,是因为我们从中温故知新,不断强大,不断完善!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若无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用他们坚定的信念挽救整个民族,维护和平,又何来今日之太平盛世?向所有为这场战争奉献乃至牺牲的人深深鞠躬!因为是他们用自己最好的年华甚至是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我们定当好好珍惜!你们的爱国信念,维护和平的信念定当代代相传!

当无数色彩斑斓的气球升上天空时,仿佛那是和平之神的微笑。习近平主席致辞中提到将要裁军三十万,可谓震惊世界的举动!如此一来,我国的武装力量必会削弱。但这又有何妨?若人人存一颗向善之心,战争从何而起?也许战争非我们掌控之事,可身边人的相处也是和平的一部分。少动一场干戈,这世界便多一丝宁静,请从我做起,用自己的方式维护和平!

历史是有惯性的,未来则与历史共生共存。我们正确地认识了历史,以史明鉴,开创未来!祖国的未来开创掌握在我们这一代手里,我们今日是莘莘学子,明日也许就是建设祖国的栋梁人才。可若你们身无一技之长,又无学识过人,又如何报效祖国?难道要让我万里江山在我们这一代手里断送?毁于一旦?万万不可!对祖国的热爱岂非成了信口开河?儿戏之言?如若真想让祖国有傲立于世界的资本,那首当其冲我们要让祖国以我们为傲!静下躁动不安的心,好好学习。现在我们的国家是发展中国家,正是用人之际,切勿让其无后继之援,反有后顾之忧!拿出行动来,好好学习!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盛世,定如你所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观后感

全文共 931 字

+ 加入清单

新疆确实很美,美丽的姑娘,美丽的花儿,美丽的丝巾……但是,新疆并不是任何东西都美的,例如沙漠。

库尔勒真是一个美丽的绿城,。这是我们来到库尔勒的第一印象。库尔勒确实算是一个绿城。茂密的绿树整齐地站在街道的两边,给炎热的天气,增添了不少的清凉。来到这么一个美丽的城市,谁会想到有一大片沙漠正虎视眈眈地卧在她脚边呢?可事实正是如此。

那天,我们驱车来到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

风,卷着扑天盖地的黄沙。沙漠上的沙丘此起彼伏。向前微微迈上一步,脚就会隐隐往下陷,细腻的黄沙缓缓从脚边流过。

一个百岁老人正躺在一个躺椅上。他已经很老了。满头的银发,满脸的白须。我看了他一眼,心想,这就是导游说的,罗布泊剩下的最后一个人了吧。

罗布泊曾经是个非常繁荣的民族。他们傍水而居。每天,早。中。晚餐都是鱼,可人们一直生活得很好。但是,沙漠却正在一点一点地侵蚀着他们的家园。村庄每隔几年都要往里退一点,因为他们的水没了。没有了水,要只吃鱼的罗布泊人怎么活下去呢?一点,再一点,他们不停地在往里迁移着。于是,悲剧发生了。人们的水,永远地消失掉了。只剩下一个个小小的,满是盐碱的水塘。

罗布泊灭亡了。人们走的走,散的散,最后,就只剩下一个人!世界上从此,再也见不到罗布泊这个村庄了。

是什么导致这场灾难的呢?就是因为人们胡乱破坏环境的缘故。没有了树木的保护,沙漠就肆无忌惮地开始疯狂的破坏。淹没土地,淹没房屋,淹没所有它能淹没的地方。

库尔勒之所以能种那么多树,是因为有一条小小的孔雀河从城市中央流过。可是,虽然有一条小河流过,要种那么多树还是很困难的。

“你们知道库尔勒人是怎么给树浇水的吗?”导游问我们。有说用水管喷的,有说用水桶泼的,可是都不对。

“是用滴灌!”一个叔叔大声说道。

“完全正确!”导游笑着竖起大拇指。

大家都沉默了。

这所谓的滴灌,指的就是把水管戳几个洞,让水慢慢地渗到土地里。只有这样,才能把最少的水,用到最多的地方去。可想而知,要想在这里种树,是多么的困难。

这次新疆之行,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时常在想,塔克拉玛干沙漠离库尔勒那么近,万一有一天,它把库尔勒这么美丽的城市也给吞噬掉怎么办呢?

我由衷地希望,我们能够尽自己所能,努力去保护环境。不要任意砍伐树木。不要让库尔勒也消失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历史典故:朱熹集理学之大成

全文共 187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读:朱熹的重要着作有《四书集注》、《诗集传》、《楚辞集注》、《易本义》、《通鉴纲目》等,后人偏有《朱子语类》和《朱子大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历史典故,欢迎参考阅读!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公元1162年五月,没有皇子的宋高宗,立太祖赵匡胤的后裔赵玮为太子,并改名眘(shèn)。六月,高宗宣布退位,做太上皇去了,太子赵玮即位,这就是宋孝宗。

宋孝宗即位后,也想整顿朝纲,抗击金兵,收复大宋疆土,因此一度出现了较好的局面。他即位后不久就下诏书,要大臣们对朝廷政治提意见。曾任泉州同安(今福建厦门东北)主簿的朱熹立即写了奏章。在奏章中他指出,与金人“不作战不能复仇,不守住国土不能确保胜利”;甚至提出,和议有百害而无一利。他还劝孝宗要“正心诚意”,多学知识,管好国家。

朱熹是南宋时着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公元1148年的进士。朱熹从小就很聪明,有悟性。在他刚学说话的年龄,有一天,他父亲朱松手指着天空教他说:“天。”朱熹仰头看看天,眨巴着眼睛竟问他父亲道:“天的上面是什么东西呀?”朱松又惊又喜,于是便教他读书。朱熹学习很努力,熟读经史,受到老师的赞赏,称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公元1163年,朱熹被朝廷授予武学博士一职,两年后到临安上任。但那时宋军在符离(今江苏宿州东北)大败,宋金签订了“隆兴和议”;而宋孝宗依仗为抗金“长城”的大臣张浚,也病死了,朝中主和派又占了上风。主张抗金的朱熹受不了这样的环境,不多久便辞职回家。十多年后,他已经四十九岁时,才又到南康军(治所在今江西星子)主持政务。

任职期间,朱熹修复了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书院,并亲自为学生讲课。那时,他的学说正是发展成熟时期,影响很大,因此吸引了各地的读书人,他们纷纷来到白鹿洞书院求学。白鹿洞书院一时间也声名远扬,成了和石鼓、应天、岳麓齐名的宋代“四大书院”。

朱熹在学术上最大的成就,是发展了北宋哲学家程颢(hào)、程颐兄弟关于“理气”的学说,集理学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理学体系。

自从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学说便成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主流。为了适应各个不同时期封建统治的需要,儒家所提倡的学说又有所不同。宋代的儒学着重阐释天道义理,所以叫理学,也称道学。它是新儒学,是儒学发展史上最大的学派和思想体系。

理学的先驱是北宋早期的哲学家周敦颐,奠基者是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周敦颐的学生,世称二程。他们长期在原籍洛阳讲学,建立了以“天理”为核心的唯心主义理学体系。他们以“理”为最高范畴,主张“天下只有一个理”,认为“天理”是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产生万物,主宰万物,“顺之者昌,逆之则难”;他们还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这一着名的理学原则。当时曾有人问:如果寡妇家庭贫穷,能不能改嫁?他们回答说:“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朱熹是二程的四传弟子,他继承并发扬了二程的学说,他们的学说被世人称为“程朱理学”。朱熹继承并发展了二程的“理”、“气”学说,主张理、气相依而不能相离,“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是生物的根本,气是生物的形态。但“理在先,气在后”,“理生气”,“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这就是朱熹理学的哲学本体论。

朱熹的理学也具有辩证法思想,他提出“凡事无不相反以相成”,天下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都有相对应或对立的一面。这些对应、对立的方面是相互转化、相互联系的。朱熹还继承了二程的主张,坚持“天理”和“人欲”的对立,提倡“存天理,灭人欲”,把人的自我完善放在最重要的地位。

公元1190年,宋光宗即位,朱熹被授以漳州(在今福建)知府一职。三年后,他又调到潭州(今湖南长沙)当知府。在潭州,他又重建了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引来众多的学子前来求学。公元1195年,宋宁宗即位,朱熹被宰相赵汝愚推荐为焕章阁侍讲。但赵汝愚是太宗赵匡义的后代,宁宗是太祖的后人,因此他不久就引起了宁宗的猜忌,被贬为福州知府。朱熹等人也受到株连,他不仅被罢官,连他的理学也被定为是“伪学”,他的学生被称为“伪党”。这就是历史上的“庆元党jin”。

公元1200年,七十一岁的朱熹因病去世。他去世后,党jin渐渐放松,他的学说也渐渐受到重视。到元代时,科举考试要采用他的《四书集注》;而明清两代则把他的学说提到儒学正宗的地位,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日本在江户时代,也流行他的“朱子学”,可见,他的学说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朱熹的重要着作有《四书集注》、《诗集传》、《楚辞集注》、《易本义》、《通鉴纲目》等,后人偏有《朱子语类》和《朱子大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倾听历史的声音作文

全文共 865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种声音,历经千年而不息,来自遥远而真切。

不知我们是否曾注意过,历史的声音并不难寻,就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历史平和的声音往往出现于质朴的地方。晨光洒落田间,农民牵着老牛,扛着锄头,从家中出来,大家互相打个招呼,开始一天的劳作。“哞哞”的牛叫与土块松动、翻落的声音自然和谐;而播种与灌溉的声音则充满希望。千年之前,我们的祖先也在同样的声音中抛洒着汗水。

历史也不乏繁荣的声音。唐朝,中国最强盛的时期之一。杜甫在《忆昔》中不禁写道“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那时,好一个开元盛世!李白在旅途中更是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等众多千古名句,好一派大好河山!到了宋朝,是经济、科技和文化同时繁荣的时期,一种新的诗歌形式繁荣起来,那便是词。苏东坡、辛弃疾、李清照这些耳熟能详的词人用自己的才华为宋朝增添了一抹亮色。这些代代传诵的声音中包含了太多内容,是先人留下的宝贵财富。无论是唐诗还是宋词,这些声音,都展现出中华文化的繁荣,在历史上闪烁熠熠的光辉。

事物是相对的,有平和繁荣的声音,自然会出现截然相反声音。

清朝晚期,腐败的清王朝再也维持不了昔日的荣光,外族侵略,火枪大炮的轰鸣声中,城墙、屋舍轰然倒塌,灰飞烟灭。与我国朝代更替的刀光剑影,战马嘶鸣相比,这些声音显然惨烈了许多。东方,一个古老民族正在流血,一支古老文明正在呻吟。在这时,一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激起了亿万华夏儿女的斗志。人民心中同一个声音在呼喊: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终于,百年的耻辱熬出了头,可以大喊一声:“我们站起来了!”

而至现代,中国正奏响新的旋律,我听到奥运会上我们欢呼的声音,蓝天间战斗机翱翔天际的声音,碧海中辽宁舰劈波斩浪的声音……这是有蓬勃力量的声音,是一股充满凝聚力的声音。我们正乘着这股力量不断开拓、不断前行,朝同一个“梦”努力。

我们倾听历史的声音,传诵繁荣的声音,铭记屈辱的声音。

历史的声音,蕴藏在生活里,经过时间的淘洗,变得简单而不单调,厚实而又富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重温红色历史作文400字

全文共 379 字

+ 加入清单

维护和平需要人类的共同努力,只有和平才能互惠互利,战争往往两败具伤,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因为现在的和平都是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下面这个人物就是临危不惧,奋不顾身的小英雄雨来。

星期五的下午钱老师让我们看了一部电影,这部电影的名字就叫《小英雄雨来》,它讲的是在战争时期有一个小男孩他叫雨来,他是一个很调皮的小学生,每一次都会被老师骂。

直到有一天,日本鬼子到了他们这个村子里来了,他就变得沉着冷静,在敌人面前他还敢说徦话,要是换成我们的话那肯定不行。

这到有一天他为了救出老师,他居然和小伙伴们装成棵枯死的树木浮在水面上,日本鬼子从他们的身边走过去也没有发现枯木是假的,我真想对他说你真棒,竟然能用自己的本领打败敌人救出自己的老师。

海塞说过这样一句话,"不为战争和毁灭效劳,而为和平与谅解服务。"这句话说得多么好啊!人们只有这样世界才会真正和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历史典故:临池学书

全文共 1192 字

+ 加入清单

【出处】《后汉书·张芝传》。

【释义】临:靠近,挨着;池:砚池;书:书法。指刻苦练习书法。

历史典故

东汉末年,敦煌酒泉这个地方,出了一个爱好书法的少年,名叫张芝。在他家附近有一个池塘,池塘边有一块很大的青石。由于家里贫穷,买不起纸,于是张芝每天早早起来,就以这块大青石为桌子练习书法。时间久了,大青石被他磨得平平的。

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白色长罩衫的宽大衣袖可用来练字,便脱下展平在上面写起字来。写满了一只,又换一只。后来,索性连前襟后背也展开弄平当纸来写字。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一件大长外罩衫上密密麻麻都写满了字。他抖着长衫,看着写满的字,很是高兴。他写的是当时流行的“章草”。他对自己练写的字挺满意,但想起要回家吃饭,就发了愁,怎么向父母交代呢?他怕父母生气,站在这里竟不敢回家。

他一转身,看见自己家屋旁的大池塘,一下有了主意。他拿着长衫跑到池塘边,把长衫浸在池塘里搓洗。结果,字迹倒是看不见了,可是白长衫变成了灰长衫。

他提着灰长衫回到了家,做好了挨训的准备。父母见他的长衫变成了灰色,便问他是怎么回事,张芝很诚实地说了实话。不料,父母听完不但没生气,反而夸他刻苦练字的精神。母亲当即把儿子的长衫拿过来浸在水盆里,重新搓洗。这以后,母亲找一些没用的布帛,给张芝练习书法用。

由于张芝的勤学苦练,他的书法进步很大。但他还不满足,认为不能总是模仿别人,书法同其他事物一样,也应当不断创新。他认真分析自己写过的字,这种字形结构和篆书、隶书等不同,很难记忆,许多笔画勾连不断,不便于拆开辨认。

他想,应该创造出一种易于辨认、易于书写的新书体。从此,他潜心研究、练写,为此花了许多精力,一直没有成功。但他并不甘心,无论做什么,他都思索新的字体。

有一次,他与友人在长江乘船航行。长江水奔腾不息,一泻千里的气势,触发了他的灵感。他终于克服了章草的弊端,创造出一种新的字体——今草。

今草摆脱了章草中保留的隶书字体笔画形迹,使上下字之间的笔势自然牵连相通,既有章法,又有气势。字的偏旁则相互假借,其笔力纵横,形似神变而无极。这就是他受到浩瀚的长江自然景观的启迪而创造的字体。

后来,历代书法家们在今草的基础上又不断创新,最终成了所谓的“狂草”。

张芝的今草对后世历代书法家影响很大。人称张芝为我国书法史上第一个“草圣”,并用“临池学书”来赞誉他。

【成长心语】

张芝不仅勤奋练字,还不断创新,自创了一种新的字体。那他创新的源泉是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知识。有了对知识的全面积累,有了对知识的消化吸收,创新才可能实现。广泛而全面地猎取知识的过程就是学习。万事始于学,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做好甚至创造性地做好应该做的事情。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学习当然也需要创新,它可以使人思路清晰、开阔,可以使你更聪明,不局限于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可以使人富于联想,理解能力增强,记忆更加深刻。而要做到创新,只有勤奋学习,别无他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历史将记住这些人作文800字

全文共 928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是镜子,历史也是艺术。它是用来借鉴的,也是用来欣赏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又有多少英雄豪杰值得赞颂。他们,为了国家的兴衰而奋斗:他们,为了信念而拼搏。

俗话说得好,“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不过我却认为这句话也并不是针对每一个人而言。众所周知荆轲在历史上可是一个刺客,尽管最后的结局对于他太不公平了。他的确是失败了,因为他不仅没有帮助太子丹完成使命杀死秦王,反而还加剧了燕国的灭亡,他这个刺客可真是失败。不过他却也是一个成功的刺客。正是因为他的出现,让秦王吓破了胆。自那以后秦王都十分警惕,想要刺杀他简直比登天还难。他虽然失败了,但他却让我们见识到了一个臣子对君的衷心与感恩之情,感谢有了他,才让后人对成功和失败有了一个真正的见解。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正值三国鼎立,各路英雄向我们展示了不一样的风采。曹操煮酒论英雄、孙氏兄弟据山东、刘备三顾茅庐,正是有了他们的存在才让摇摇欲坠的东汉落下帷幕,给世人留下了无尽的感慨与赞叹。他们之间的英雄气概值得我们去赞赏,他们的义气值得人敬佩。历史将他们的存在永久存留下来,感谢有了他们,才让我们领悟到英雄的真气概。

人人皆知隋炀帝荒淫无度,却不知他下令开凿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隋唐大运河。他开凿大运河主要的目的肯定是为了便于巩固和发展自己的政权,可见他还是一个略有军事谋略的君王。感谢有了他,让中国多了一项水利工程,让世界多了一份珍贵的文化物质遗产。

“忆昔开元全盛时,小邑尤藏万家室。”唐代是中国最鼎盛的时期,在当时位于世界实力前列,世界各国向唐朝进贡,前来拜访交流。如今,遍布海外的唐人街便是这一点的佐证。而且我们的“死对头”日本也曾经尽量模仿唐朝的制度,多次派使节前来交流。一幅唐朝盛世的画面在我脑海中油然而生。唐朝同样也是一个诗情画意、人才辈出的时代,诗仙、诗圣等人的诗句到现在也被我们所流传。一个国家有了足够强大的实力,才会让文明有一个质的飞跃。感谢有了唐朝,让我们见识到曾经的辉煌,同时也激励着我们积极向前,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博古通今一直是中国人所追求的,感谢有了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物为我们后世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让我们领略到大中华的辉煌成就,遇事的机敏冷静。激励着我们为了祖国的未来积极向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800字

全文共 872 字

+ 加入清单

诸葛亮,字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慨”,是我最喜欢历史人物。他躬耕陇亩,高卧草堂,自号“卧龙先生”。他乐于事农桑树,本来并不想参与政事,但是,他被刘备思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所感动,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他在隆中为刘备谋划了建国策略,并决心亲自出山相助,为刘备建立功业鞠躬尽瘁。

奇人必有奇才。孔明出山以后,第一次博望坡用兵,在新野地这个小地方,靠几千人马,居然杀退了夏侯惇的十万大军,赢得了关羽、张飞的“拜伏”。从此打开了刘备争夺霸权的新局面。

孔明足智多谋,具有远见卓识。他主张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刘备信义卓著,可占人和。为此,他决定先取荆州为家,后夺四川建立基业,这样就可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再图中原。为了联合孙吴共同抵抗曹操,他纵谈天下形势,火烧新野地,舌战群儒。他明知道周瑜年轻气盛,妒才嫉能,却能处处顾全大局,果敢沉着,巧妙地利用鲁肃作掩护,草船借箭,既使周瑜的陷害不能如愿以偿,又不让孙刘联盟分道扬镳。终于在赤壁之战后,他趁势占领了荆襄九群。他三气周瑜,致使周瑜临死只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慨叹。

孔明赏罚分明,严于律己。他知道司马懿的大军必取街亭,决定派马谡把守,并一再嘱咐“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休矣!汝虽通谋略,此地奈无城郭,又无险阻,守之极难。”不料,马谡自高自大,浮夸骄敌,拘泥“兵法”,任意违反孔明的军令,不听部下的建议,刚愎自用,致使街亭失守。孔明执法严明,一方面“挥泪斩马谡”,正军纪以服众;一方面又仁至义尽,答应死后照顾他的一家老小。对于自己,他也不推卸责任,痛悔用人不明,自作表文申奏后主,“请自贬丞相之职”。

刘备死后,孔明忠心耿耿地辅佐后主刘禅,外拒曹魏,内征蛮番,博纳众议,整顿军纪,七擒孟获,六出祁山,最后积劳成疾,壮志未酬,死在北伐曹魏的军营里,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被司马懿赞叹是“天下奇才”,被杜甫感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

诸葛亮运筹帷幄,著称智慧的化身,我特别欣赏他的才华和人品,并以他为榜样激励我前一路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历史将记住南京大屠杀作文700字

全文共 726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记录了中国从兴盛到衰败,再从崛起到现在。但南京大屠杀这个事件使中国人民永远无法从脑海中抹去。

南京大屠杀是在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侵入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实施长达6个星期灭绝人性的大屠杀,30万生灵惨遭杀戮,人类文明历史留下最黑暗的一页,这段记忆也无法从我们记忆中抹去。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对当时中国首都南京的谋杀,是日本军在十分清醒和理智的状态下的屠杀。,这样的有目标的、有计划的屠杀是最要命的和最恐怖的。

我当时看过一段纪录片,写的是当时日军在向南京进行扫荡的时候是日军对杀害无辜百姓最多一段时间,纪录片中提日军扫荡都是突然袭击,而百姓又没有防备没有东躲西藏,没有感到危险意识,所以面对日军的突然袭击,对于他们都是束手无策的。人们对于这段历史事件都是用惨无人道,灭绝天性这些成语来形容,据纪录片中回忆,日本军队进入村庄就开始见人就杀或用火烧房子,活活把人烧死,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国军民死者长达30多万人。

而更让人气愤的是日本人还把日本人还把历史教科书给篡改了,当时还在中国引起了很大轰动。在日本历史教科书上把“侵略中国”改成了“进出大陆,”在中小学生历史教科书上把“三光政策”改成了“迫使日本军队保证治安。”将“南京大屠杀”说成是“尚无定论,”把“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说成是“被迫应战。”大多教科书上关于南京大屠杀只描述了:12月占领南京,由于日军行动民众死伤多数,称为南京事件,并企图掩饰入侵后的屠城和慰安妇的问题,直叫人心寒与愤怒。我们中国这么一段令人心寒与国耻的事而在他们教科书里只有简单一段就给概括了。

过去的中国首都是那么令人向往,但战争令它变了模样,南京大屠杀将永远被我们记住,历史也将记住这一刻,勿忘国耻,国人争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