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历史三大家【优秀20篇】

浏览

1263

作文

1000

凿壁偷光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886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在写作文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利用一些历史典故作为素材,下面是由小编为你精心编辑的凿壁偷光的历史典故,欢迎阅读!

凿壁偷光:照亮求知路的“小桔灯”

【出处】

《西京杂记·卷二》。

【释义】

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指勤奋学习。

【历史典故】

西汉时候,东海郡有一个大学者,叫匡衡。他读了很多书,学识非常渊博。但他的成功并不是因为他是个天才,而是因为他的执著与勤奋。

他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就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但是当时的书价都很高,家里根本买不起,那些家中有书的富人们又不肯轻易地把书借给别人。于是,匡衡就在农忙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那些有钱人自然是乐意之至。这样,匡衡便可以读很多书。

但是,新的问题出现了,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点不起油灯,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丝亮光。他站起身,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家的烛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在墙壁上挖了一个小洞,在邻居家掌灯的时候,烛光从小洞中透过来,他就借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书得来不易,烛光也得来不易,因此匡衡非常珍惜难得的读书机会,他以惊人的毅力博览群书,终于成为一名知识渊博的学者。

【成长心语】

任何外在条件都无法阻挡我们追求知识的脚步,匡衡便是最好的例证。当然不只是匡衡,历史上有成就、有作为的人,无不具有刻苦的精神,而一个人只要下定决心,不言放弃,总会获得成功。贫穷的出身,不是我们自己可以选择的,但如何继续自己的人生,选择权却在我们自己手中。贫穷使我们受到了许多的限制,但正如匡衡克服重重困难一样,我们也可以用其他的一些方式或工具,来取代我们无法获得的东西。灯泡在黑夜中可以给人以光明,同样的冰心笔下简易的“小桔灯”也一样可以照亮求知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读历史的选择雷锋有感作文

全文共 395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选择——雷锋》这篇文章写的是一个普通战士的真实而简朴事迹,我读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雷锋虽然只活了22岁,但他确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他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他乐于帮助别人,对待学习有钉子一样的钻劲,刻苦好学。这些高尚品质深深感染着我。

雷锋是个普通而平凡的人,做的虽是一些小事,但这些小事却让人们很敬佩他、尊重他。我们要学习他,不忘阶级苦,懂得“怎样做人,为谁活着”,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要把他刻苦好学的钉子精神,用到我们的学习上来,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学好每门功课,做一个有知识的人;在平时的生活中,要以雷锋的螺丝钉精神为引导,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事迹;勤俭节约,献爱心,把爸爸、妈妈给的零花钱,积攒下来,捐给灾区的小朋友。

同学们,我们要向雷锋叔叔学习,从一件件小事做起,做一个有用的人。

[读历史的选择雷锋有感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元宵节的历史450字英语作文

全文共 1223 字

+ 加入清单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tradition,at the very beginning of a new year, when there is a bright full moon hanging in the sky, there should be thousands of colorful lanterns hung out.

During the Lantern Festival, people will try to solve the puzzles on the lanterns and eat yuanxiao (glutinous rice ball)。

In the Sui Dynasty in the sixth century, Emperor Yangdi invited envoys from other countries to China to see the colorful lighted lanterns and enjoy the gala performances.

By the beginning of the Tang Dynasty in the seventh century, the lantern displays would last three days. The emperor also lifted the curfew, allowing the people to enjoy the festive lanterns day and night.

In the Song Dynasty, the festival was celebrated for five days and the activities began to spread to many of the big cities in China.

Today,3the displaying of lanterns is still a big event on the 15th day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 throughout China.

The fillings inside the dumplings or Yuansiao are either sweet or salty. Sweet fillings are made of sugar,Walnuts,sesame,osmanthus flowers,rose petals,or jujube paste etc. A single ingredient or any combination can be used as the filling . The salty variety is filled with minced meat,vegetables etc.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面对历史展望未来作文800字

全文共 807 字

+ 加入清单

面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我们是屈辱的。看哪!那19世纪初的鸦片战争,让中华民族烟雾缭绕,让中华子民饱受磨难与煎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颠沛流离;听哪!那南京大屠杀中一刀刀的刺杀声,人民的呼喊声,还有那血淋淋的斑点,构成了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画面,30多万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在微风中摇曳着,直到消失。虽然这些往事已成回忆,但这是中华民族不可抹去的一幕。回首,仍旧发出感慨!

但此时的中华民族早已与过去不同,在人民领导的带领之下,中华民族步入了小康社会,勤劳朴实的中华人民经过劳动,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富裕生活。而此时,我们更加走进了一个新时代——21世纪。21世纪与20世纪有很大的不同,人民的观念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什么呢?当然,人们更学会了享受生活,人们更加会追求时尚的生活。自然,社会也不缺乏栋梁之才,在如今,一批批科学家涌现,为我们探索未知世界的秘密;一批批教师涌现,像辛勤的园丁一样 ,为祖国培育花朵。

而21世纪的我们,便是那老师口中祖国的花朵。对于我们这些花朵来说: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当然,在我们身上也体现着全新的品质,比如: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大公无私等等。新时代的孩子们,从小就被净化了心灵,我们的心是向善的。记得有一天,天空忽然下起了滂沱大雨,雨滴“哗哗啦啦”地从天际飘落下来。我因从家来得急,忘了带雨伞,这情景可把我给急坏了,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正在我准备顶着大雨回家时,准备做一只“落汤鸡”时,一个向来都不大爱说话的同学却说了一句:“用我的伞吧!我还有一把呢。”我当时就愣住了,吞吞吐吐地说:“谢谢!”当时我的心里十分感激,在大雨天中感受到了助人为乐的滋味,还感到了友情的重要。我知道,我们的未来便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强祖国就强,我们 进步祖国就进步,我们雄于地球祖国就雄于地球!

现在,中华民族雄立于亚洲之上。21世纪的孩子们,让我们拥有更加美好的品质吧!让我们手拉手向着未来进发!未来,会更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历史典故:管鲍之交

全文共 955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已成为代代流传的佳话。朋友是一种相遇,朋友是一种相互认可,朋友是一种相助,朋友是一种关爱。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管仲传》。

【释义】管:管仲;鲍:鲍叔牙;交:交情。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历史典故

春秋时期,齐国有一对好朋友,一个叫管仲,另一个叫鲍叔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做生意。赚了钱以后,管仲分到很多,鲍叔牙却分到很少。人们纷纷议论管仲是个贪财之人,不讲情谊。鲍叔牙知道后,便替管仲辩解说,管仲不是不讲情谊,他家里情况不好,而且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没有关系的。

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大家都说他是个贪生怕死的人。鲍叔牙听说后,向人们解释说,管仲不是贪生怕死,只是他得留着命回去照顾家中的老母亲啊!

后来,公子诸当上了国君,他每天吃喝玩乐,任意妄为。鲍叔牙和管仲都预感齐国将会发生内乱,就分别带着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逃到莒国和鲁国去了。不久,诸被人杀死,管仲想让纠顺利地当上国君,于是便在暗中对付小白,可惜把箭射偏了,小白不仅没死,还当上了齐国的国王,是为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决定封鲍叔牙为宰相,鲍叔牙却对齐桓公说:“管仲各方面都比我强,应该请他来当宰相才是!”齐桓公惊讶地说:“管仲曾经想要杀我,你居然叫我请他来当宰相?”鲍叔牙却说:“这不能怪他,他是为了帮他的主人才这么做的呀!”齐桓公听了鲍叔牙的话,便请管仲回来当宰相,在管仲的辅佐下,齐国迅速强大起来。

管仲在谈到他与鲍叔牙之间的往事时,曾说:“我曾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分钱财,自己多拿,鲍叔牙不认为我贪财,他知道我贫穷;我曾经三次作战,三次逃跑,鲍叔牙不认为我胆怯,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亲。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

【成长心语】

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已成为代代流传的佳话。朋友是一种相遇,朋友是一种相互认可,朋友是一种相助,朋友是一种关爱……但是,朋友最为可贵的还是相互信任。一旦成为知己,一定是彼此了解的,或许细节并不熟悉,但观念必定是了然于胸的,对于对方的行为总是可以作出最符合其初衷的解释。

管仲在鲍叔牙的坟前说过:“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管仲一生因为有这样一个知己,显得更加有意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小学600字作文勿忘历史

全文共 648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我们的生活十分美好,可以在蔚蓝的天空下生活,有舒舒服服的床和枕头睡,还有健康的身体。可你,是否想过,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怎样来的?这可是战士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这个代价太大了!

大家还记得1937年8月28日的那一天吗?那天,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又一次,在中国人的脸上,写下了“耻辱”二字。又有多少人,因此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一位才五岁的孤儿的父母,就是不幸者中的两个。

那天,那位母亲带着孩子,来火车站给丈夫送蘑菇饭。她的丈夫,是埋伏在上海火车站的抗日游击队员,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饭正吃了一半,一位叔叔就满头大汗地跑来了:“在车站附近发现了一大群鬼子!我们快准备吹起口哨通知其他人,他们这次准备炸毁这里!”爸爸从柱子下的洞中,摸出了武器,就匆匆出发了!过了会儿,从候车室那儿传来了一阵阵的枪声,接着“忽”的一声,一颗炸弹从远处飞来,烧毁了房子。母亲的脑海里一片空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为了保护孩子,把孩子投到远处一片柔软的草地上。孩子,毫发无伤,可是,母亲,却被炸得粉身碎骨,尸骨无存!孩子呆呆地坐在废墟旁,却已不见了母亲,在他眼前的,只有那熊熊的大火,和浓浓的烟雾,孩子傻眼了!他“扑通“一声,摊坐在地上,撕心裂肺的哭着盘问其他人,爸爸、妈妈在哪里?望着已成一处废墟的火车站,他只能哭。

他被一位大妈收留了,渐渐成长,他要表达对阿姨的谢意并为祖国作出贡献。他向整个社会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他希望世界上再没有战争,这样罪恶的子弹再也不会威胁着我们了。

[小学600字作文勿忘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奥运与中国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745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前四世纪的战国时期,赛马是当时最受齐国贵族欢迎的娱乐项目。上至国王,下到大臣,常常以赛马取乐,并以重金赌输赢。齐国的大将军田忌多次与国王及其他大臣赌输赢,屡赌屡输。一天他赛马又输了,回家后闷闷不乐。他的知己孙膑安慰他说:“下次有机会带我到马场看看,也许我能帮你。”

当又一次赛马时,孙膑随田忌来到赛马场,满朝文武官员和城里的平民也都来看热闹。孙膑了解到,大家的马按奔跑的速度分为上中下三等,等次不同装饰不同,各家的马依等次比赛,比赛为三赛二胜制。孙膑仔细观察后发现,田忌的马和其他人的马相差并不远,只是策略运用不当,以致失败。孙膑告诉田忌:“大将军,请放心,我有办法让你获胜。”田忌听后非常高兴,随即以千金作赌约请国王与他赛马。国王在赛马中从没输过,所以欣然答应了田忌的邀请。

比赛前田忌按照孙膑的主意,用上等马鞍将下等马装饰起来,冒充上等马,与齐王的上等马比赛。比赛开始,只见齐王的好马飞快地冲在前面,而田忌的马远远落在后面,国王得意地开怀大笑。第二场比赛,还是按照孙膑的安排,田忌用自己的上等马与国王的中等马比赛,在一片喝彩中,只见田忌的马竟然冲到齐王的马前面,赢了第二场。关键的第三场,田忌的中等马和国王的下等马比赛,田忌的马又一次冲到国王的马前面,结果二比一,田忌赢了国王。在双方条件相当时,对策得当可以战胜对方,在双方条件相差很远时,对策得当也可将损失减低到最低程度。

在现代的奥运比赛中也需要运用相应的策略才能取得成功。许多项目的比赛都需要经过数次小组赛,才能最后开始金牌的争夺。如果在预赛中成绩出得太好,作为运动员来说很难在接下来决赛中马上达到另一个巅峰。在体操跳水等项目中,以何种动作来迎战对手也是需要经过仔细考量,再比如一些团体项目,往往教练的策略和指导决定一个团队的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以历史的话题作文600字

全文共 776 字

+ 加入清单

闲来无事时,爱携一本历史长卷,读五千年的沧桑。在历史的长河中漫步,感动于古仁人的爱国之志和英雄气概。

感动于荆轲

易水边太子的身影渐渐远了,高渐离的筑声也淡了。马车上的你,心中无怨无悔,但仍举棋不定。一边是太子对自己的诚意,一边是天下的统一,百姓的幸福。刺,还是不刺?恍惚间已到秦宫,走下车子,你抱着樊将军的头颅和督亢的地图,默道:“今生只能愧对你们了!”走到秦王面前,你缓缓将地图展开,终于,图穷匕见,锋利的匕首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你尽力向秦王刺去。只是,在刀锋要决定秦王命运时,你的手刺偏了,之后你只是追赶,并不再刺,直至被打倒。

大雁哀嚎着飞过,秦殿上已空无一人,只有殿上殷红的血迹,斑斑点点,似朵朵红艳的傲梅。在危急时刻,你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却成就了天下。荆轲,我为你的英雄气概深深感动。

感动于屈原

屈原,楚国的一代才子,一生想要在家乡的土地上建功立业。可天妒英才,楚王的昏庸使你怀才不遇,你只得望着秦军旗帜一步步逼近。楚国将要沦落之时,你奔走呼号,希望能挽回社稷,拯救人民。但当秦军肆无忌惮地毁掉宗庙、城楼,踌躇满志的你也无力回天。孤独地走在汨罗江畔,望着身后因战乱匆匆逃亡的百姓,你心中一阵苦楚,义无反顾地跳入了江中。

浪珠飞溅,水雾淋漓,历史的天空一片昏暗,阴风怒号,雷电齐鸣,都抹不去水面苍白的浪花。屈原,我为你的爱国热情深深感动。

感动于杜甫

杜甫,走在唐王朝最后的历史中。八月秋风呼号,屋顶的茅草也被吹去,本已残破的草堂更加风雨招摇。入夜,一场大雨倾盆,冰冷的雨滴倾泻而下,你只能蜷缩在破旧的被下,仰望天际。忽然,一声雷电划破了黑暗的苍穹,也照亮了你的心。你站起身,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顿时,这惊天动地的怒吼照亮了唐王朝最后的历史。你即使身处困境,仍毫不为己,只心系国家,担心着国家的兴亡。杜甫,我为你崇高的责任感深深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关于孝顺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3596 字

+ 加入清单

孝顺父母是每一位子女的责任,下面小编为你介绍一下关于孝顺的历史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一、涌泉跃鲤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二、闻雷泣墓

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三、乳姑不怠

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四、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五、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六、扼虎救父

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七、哭竹生笋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

八、尝粪忧心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九、弃官寻母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来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十、涤亲溺器

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

十一、拾葚异器

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十二、扇枕温衾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十三、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十四、怀橘遗亲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十五、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十六、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十七、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十八、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十九、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二十、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二十一、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二十二、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参曾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以归,跪问其母。母曰:“有客忽至。吾啮指以悟汝耳。”后人系诗颂之。诗曰:“母指方缠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以历史风流人物为题目作文

全文共 760 字

+ 加入清单

时光流逝,历史一页页翻过,就象苍茫的大海中的一叶小舟,任由时间的大海吞噬、遗忘,但总有一些人可以让那无情的大海卷起雄伟壮阔的万丈波澜,虽然自己仍旧会被吞噬,但永远不会为人们所遗忘,这样的人实可谓屈指可数,少之又少,但诸葛亮必是其中之一。

诸葛亮的智慧,化作一颗永远闪烁的星星,在漫漫的历史星空中发出独特耀眼的光芒,时至今日,也没有多少人能与其争辉。

那时你高声吟唱《梁父吟》,在田间辛勤地劳作,虽身处隆中茅庐,于天下之势已知其三分,于是才有了刘备的那段传诵历史的隆中对;那时你指挥将领,镇定自若,于取胜之道已胸有成竹,于是才有了大败曹军的初出茅庐第一功;那时你联合孙权,携手周瑜,面对曹操百万大军,巧借东风,火烧赤壁,为后世传下了经久不衰的佳话;那时你端坐城楼,双手抚琴,虽城门大开,仍无惧意,于对手的思想已摸得一清二楚,于是才有了令后人永记不忘的空城计。战场胜负,国家存亡,天下大势,无一不在你的算计中,孔明之智,震烁古今,直似鬼神。

诸葛亮的忠诚,有如太阳一般,照耀着忠实者的前路:“看吧,他就是你们最好的榜样!”炙烤着不忠者的良心:“这样做对不起自己,对不起他人,对不起国家,更对不起天下百姓!”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殊遇,你无论何时,都辅佐,佑护着这位危主,正因如此,蜀国方成,汉室方兴。刘禅即位后,你便更加勤奋,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几个字发挥到了极致,此时的你无日无夜地操心于国事,终致体质日下。

诸葛亮的一生最大的遗憾,便是没能平定三国,一统天下,正如杜甫所言“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六次北伐,虽有挥泪斩马秈的公正,火烧上方谷的计谋,借尸还魂,吓跑生仲达的谋略,但最终郁郁而终,实令人无限伤感。他的人虽然死了,可是他的智慧,忠诚却不会为我们所忘记,他的事迹会被我们一代代传唱,他亦永生在历史的长河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描写历史人物的作文500字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人物评价——刘备

刘备,三国演义中的蜀汉皇帝,素来以“仁德”著称,但我却不这样认为。我认为《三国演义》中对刘备的“仁德”的形象有些夸大,就好像把读者的理解往这条路上引一样。但要是仔细品味一下,你就会发现,刘备其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奸雄”,而且比之曹操有过之而无不及。

刘备在每次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总要声明自己是汉室宗亲,这一招使得张飞和关羽对刘备服服帖帖,在刘备成为汉中王和蜀汉皇帝起了重大的作用。因为当时有实力的人都割地自封为王,所以汉室宗亲在当时很受人爱戴的。刘备这招自我包装使得真是妙极。

还有就是曹操在擒住吕布时,因爱才之心不想杀吕布,刘备却出面要曹操杀吕布,也为刘备在三国争霸时除掉了一个大祸害,这也体现了刘备是个野心很大也很奸诈的人。

在长坂坡一战中,赵云拼死找到了少主和少夫人,并拼命将少主护送到刘备的身边。这时候就显出“奸雄”刘备了,刘备为了赵云将阿斗摔在了地上收买人心,赵云看在心中,自然也就卖命的效忠于刘备了。

刘备在临死前还忘保住基业,故意说让诸葛亮上位,这么一说诸葛亮就不敢篡位了,只能尽心尽力的辅佐那个弱阿斗直到病逝还要安排死了之后的事情。

从以上三件事足以反映出刘备的奸诈,所以我认为刘备才是三国演义中真正的枭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历史经典故事读后感300字

全文共 32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从小就爱听故事,暑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成语故事》,我一下就被它的内容吸引住了。读完这本书后,让我懂得了许多学习的道理。

“半途而废”这个故事让我深有感触。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东汉时,有个人叫乐羊子,在外出学习过程中想家了,就中途放弃学业回了老家。到家后,他的妻子听了他回家的原因,拿起一把剪刀,将织布机上未织完的布一刀剪断。乐羊子觉得剪断的布很可惜,妻子却说:“一匹布是一根根丝线积累起来的,我将它剪断,从前的努力就白费了。中断的学业又何尝不可惜呢?这和剪断织丝又有什么两样?”乐羊子听了,恍然大悟,又回到老师那,继续学习。

这个成语故事比喻做事没有恒心,任务没完成就放弃。它让我明白了:学习不能中断,有的时候,你离成功也许只有一步之遥,你放弃了,是多么的可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Ⅱ历史推动

全文共 1321 字

+ 加入清单

梳理汉字的发展,我们不能忘记几个人。

第一个人当然是秦始皇。秦始皇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他的统一图强、集权统治、经济举措、法制构想奠定了中国几千年的国家形态和政权模型,他最基本的功绩之一是文化建设,他大力推行的“书同文”政策,结束了春秋战国500多年来“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历史。国家意志和统一文化,凝成了天下归一的相同文化心理和共同思想基础。如果没有秦朝文字的统一,就没有汉朝文字的兴盛。单就这一点,秦始皇就是中华民族的功臣。秦始皇看到了语言文字收服人心、整饬民意的作用,看到了建立大同文化对政权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但繁重的治乱维稳任务使他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以文治国,而且他面临知识阶层的挑战与反叛,也不会采取以文兴国的政策,甚至不得不采取了焚书坑儒的权宜之策。

中国文字,在等待汉朝的到来。

汉高祖刘邦,是要说的第二个人。这位年轻时不读书、无约束的皇帝旧习难改,他轻视儒生、无视学问,灭掉秦国、干掉项羽之后有些洋洋得意,但不久之后对治国理政的力不从心使他有些惶恐,生怕重蹈秦国的覆辙。这时,他的近臣陆贾改变了他。这位饱学之士每每见到刘邦,都要冒着挨骂的风险,言必称《诗经》、《书经》,渐渐驯服了不可一世的皇帝。刘邦接受了文化的熏陶,命陆贾写分析秦始皇失败原因的政论文给他看,读书识字使他懂得了马上得天下焉能马上治天下的道理。不仅如此,他还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国家级图书馆——天禄阁、石渠阁,亲自前往曲阜,成为历史上第一位祭孔的皇帝。他所开创的政治、经济、文化格局为后来的“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汉赋、《汉书》、《史记》、造纸术的诞生准备了温床。

不过,秦始皇和汉高祖都只是他们那个朝代文化工程的总设计师,真正的建造者是我要说的第三个人——东汉著名学者许慎。他编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把当时出现过的1万个左右的方块汉字,进行了形、音、义的整理和修订,按540个部首归类,建立了科学的汉字检索系统。以许慎为旗帜,一大批汉代儒生以字为生,把一地散沙般的文字建成一个如金字塔般稳定而规范的文字系统,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自己语言文字所进行的学科建设。许慎们的“国家汉字工程”,使汉朝获得了天下认同的民心基础和文化基础,是汉朝文化建设的高峰。

还有一个不能不说的人,就是魏孝文帝。公元4世纪,古老的鲜卑族统一了北方,随后,这个善骑射的游牧民族挥师中原,把汉族政权赶到淮河、秦岭以南。此时的中国,北方势力以鲜卑语言为官话,称“北语”。孝文帝本名叫拓跋宏,这位5岁即位、深受汉文化影响的君王看见了游牧文明落后于农耕文明。公元494年,他命令迁都洛阳,以战略家的眼光和改革家的勇气,全面推行汉制改革。在一片反对声中,孝文帝选择了改革突破口——语言文字,他要求所有鲜卑贵族一律禁用“北语”,改用汉话汉字,推广易汉服、改汉姓、通汉婚、办汉学、改汉籍的政策,他甚至将自己原来的“拓跋”姓改为“元”姓。当然,孝文帝的改革注定是要遇到阻力的,但他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以一碗毒酒赐死了不愿改汉姓学汉话的、年仅15岁的儿子。改革的结果,使这个过去只会挥刀驰骋的政权迎来了全面的繁荣。孝文帝的大义灭亲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让我们肃然起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我最敬佩的历史人物作文500字

全文共 556 字

+ 加入清单

这几天我学习了大语文,讲的是司马迁写的《史记》,其中我最敬佩的人就是孔子。

孔子姓子,名丘,氏孔,字仲尼,当老师讲到这点的时候,我暗暗在心里称奇,因为我还以为他就姓孔,但是听老师讲完了这一点的时候我才恍然大悟。

我敬佩他的是他被后人称力圣人,是人们心目中的“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虽然是个圣人,但是他和别的圣人有点不太一样;他是个爱好广泛的圣人,他爱音乐、爱美食?,是不是和你想像中的有点不太一样呢?

孔子也做过官,他做的官最小的时候是相当于现在仓库管理员。因为他每次做的都很负责,所以官职一路上升,最后差一点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职了,渐渐的他不怎么被重视了,最后孔子辞官周游列国去了,在周游到列国时,并没有得到各诸侯的重用,他不仅没有成功,还险些送命,他并不怎么顺利,有些人还专门反对儒家学派的思想,有的时候就连去找百姓问路也有很多的人不告诉他。但孔子还是笑对人生,创立了六学,分别是孔、乐、射、御,书、数,分别表达礼貌、乐曲、射箭、骑术、书本和数学。

通过大语文的学习,让我了解了很多有关孔子的知识,孔子是一个爱好广泛,多才多艺,知识渊博的人,但孔子非常谦虚,他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非常敬佩他这种谦虚的精神,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一定要以他为师,争取在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做一名像孔子一样有学问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家乡的历史作文600字

全文共 653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多么熟悉又亲切的两个字啊!它是我们生活的源泉,更是我们生命的摇篮!光说我家乡的历史,就是一段离奇而悠久的故事。这个故事关系着我们村子的名字的来历。

相传故事发生在燕王扫北时期。当时燕王带着数以万计的士兵向北方进发,他下定决心,要收复北方,想要一统天下。因此,他见一个人就杀一个,无恶不作,就连小动物也不放过。不止这些,他还烧毁离我们祖先的土地,从而导致我们的祖先痛失家园。

好多年以后,我们这里来了一共十拨人。前两拨来的人不知去哪里了,也不知道姓什么,人们没有记录。于是,从第三拨来的人开始,就有了记录,有一共姓穆的人,他分配到的地方村名就叫做“穆三拨”。有一个姓叶的他分配到的地方村名就叫“叶三拨”。而我们村子来的第一个人姓敬,是第五拨来的,于是就起名为敬五拨。

虽然是敬五拨敬五拨,但现在我们的村子叫做双庙五拨,这又是为什么呢?奥,那是因为后来村上姓敬的那个人去世了,村上没有姓敬的人了。于是我智慧的祖先们,就把村子起名为双庙五拨。所谓双庙,是因为以前在我们村子的东边小卖铺附近有一座庙,同样在西边的理发店附近也有一座庙,所以叫做双庙五拨。

“奥”,原来是这样。“我们的村名真是来之不易啊。”我不禁发出这样的赞许。这个故事是我们的张老师讲的我们的,没错,他是一个富有智慧的老师。他不单聪明而且是一个爱学生的好老师。话又说回来,我的故乡就像我们的老师一样,引导着我们,我们的故乡是一个神圣有美丽富饶的地方。这个关于我的故乡的传说会永远激励我们勇往直前的。我也希望这个故事能永远流传下去。

我爱我美丽的故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历史是不能忘却的作文800字

全文共 782 字

+ 加入清单

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历史并没有离我们远去。但是,却有很多人忘记了历史。忘记历史意味着什么,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因此,我们不能忘记历史。

打开中国的历史,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忘记了那一场战争,是那一场战争,让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相信大家不用想就知道,那就是让我们心痛了100多年的鸦片战争。

在当时,我们的国家虽然不太强大,我们的人民生活虽然过得并不富裕。但是,我们也是在清净的生活中自得其乐。然而,英国殖民者为了吞并这一块蛋糕,居然,采取了极端的措施,向中国叛卖鸦片。从此,中国开始了噩梦般的生活。

鸦片,严重败坏了社会风尚,摧残了人民的身心健康,同时更破坏了社会生产力,造成工商业萧条和衰落。鸦片流毒流毒越来越广,从王公大臣到平民百姓,吸毒者日众,为害中国国人身心健康,军队也吸食鸦片,身体变得虚弱,失去作战能力。

中国,这个东方的巨人已经失去它原有的风姿。它开始拖着病怏怏的身体去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它,怎么对付得了呢?

中国堕落了,是什么让它堕落了呢?原因是方方面面的,但不可否认,鸦片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既然鸦片猛于虎,但是我们当中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人沾染上它呢?是为了一时的好奇,还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富有,抑或是由于自己意志力的不够坚定而上当受骗呢?说不尽,道不完。事实摆在我们的面前。许许多多的人因为沾染上毒品,而导致道德沦丧,家破人亡。像这样的例子还要去列举吗?在我们的周围不是有很多这样的人吗?

亲爱的人们啊,我们的国家一天比一天强大,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美好。我们为了建设好自己的家园,请你们要记住这段惨痛的历史,远离那魔鬼一样的毒品好吗?即使不是为了国家,为了这个民族,哪怕是为了自己,我们也不应该远离毒品,珍惜我们的生命吗?我也希望,我们的国家应采取最严厉的措施去惩罚这些危害制毒、贩毒、吸毒和吸毒的人。让毒品无所遁形,还我们一方清净的天空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学历史不简单作文400字

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可真是一门不简单的功课呀!上至史上最早的皇帝——秦始皇,下至最鼎盛的朝代——唐朝,还是中国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这其中无不蕴藏着海一样深的学问。

我今年才五年级,学校还没有历史课,但有一次……

我翻阅着姐姐那厚厚的历史课本,上面密密麻麻的小字令我眼花缭乱,太枯燥了!于是我问姐姐:“学历史这么‘艰辛’,既难懂,又难记,你怎么记下来的?教我几招呗!”没想到姐姐却用目光示意我——电视呀!哦,原来有许多讲历史的电视剧,比较好记一点,但总不能全靠它吧!我非常为未来学历史课而担忧,我对历史的了解程度十分有限,甚至连《三国演义》都没看过,更加别说什么朝什么朝的了,乱七八糟的!

但我突然想起了老师常常说的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对呀,我一拍脑袋,原来如此!现在我要好好读,好好记,以后就什么也不怕了。哈哈,我知道了!

要是现在不努力,怎么能换来今后的美好?先苦后甜,才好!历史虽然不简单,但我一定可以去战胜它,去克服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历史典故

全文共 1021 字

+ 加入清单

汉书。卷三十一。陈胜项籍传:「方今江西皆反秦,此亦天亡秦时也。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秦二世时,陈胜、吴广揭竿起义,南方风起云涌,会稽郡代理郡守殷通对项梁说:「江西一代地方全反了,这正是上天要亡秦国的时刻。我听说:『先发动就能让别人受我控制,动作慢了就受人控制。』我准备起义,并且任命先生您与桓楚为将领。」

当时,桓楚藏匿在沼泽地带,项梁说:「桓楚逃匿,只有项羽知道他藏在哪里。」于是项梁出去吩咐项羽「如此如此」,再回室内对殷通说:「请你召见项羽,命令他去召回桓楚。」等到项羽进入,接受命令,才过一会儿,项梁示意项羽:「可以动手了。」

于是项羽拔剑斩下殷通的脑袋,项梁手中拎着郡守脑袋,腰配着郡守的印绶走出去,郡政府人员见状惊慌纷乱,项羽击杀数十百人,镇住了局面。

项梁召集他熟识的豪杰与吏士,告知他们要起义,募集兵马八千人,任命自己为会稽郡守,项羽为裨将,攻略附近县城。

锦衣夜行

【明慧学校】据《史记。卷七。项羽本纪》载,西楚霸王项羽率兵进入秦国首都咸阳后,屠杀城里的百姓,杀害已经投降的秦王子婴,并且放火烧掉宫殿,然后带着到处搜括而来的财货、珍宝和妇女要回故乡去。

这时有人跟项羽建议:「关中这个地方,山河四面围绕,是天然屏障,土地肥沃丰饶,首都建在这里可以称霸中原。」项羽看到秦宫殿都已经烧毁,心里又想念故乡,就回答说:「人富贵了不回故乡,就好像晚上穿着漂亮的衣服外出,谁看得到?」

沐猴而冠

那个人背地里对人说:「听说项羽这个人,就像个性急躁的猕猴学人穿戴冠帽,没有远见成不了大事,现在看来果然是真的。」结果话传到项羽的耳里,就把那个人捉来烹煮。

后来「沐猴而冠」被用来指性情急躁的猕猴学人穿戴冠帽。亦用来比喻人虚有其表,却不脱粗鄙的本质,没有远见。除此之外,古来对这句成语另有一解,认为因为猕猴性子急躁,不能若人久着冠带,用来比喻人的性情急躁。

马上得天下,岂可马上治天下

汉高祖刘邦击败了项羽,在长安登基做了皇帝,即是历史上创建汉朝四百年天下的第一位开国君主汉高祖。汉高祖即位之初,功臣战将遍布朝廷,使朝廷纷纷扰扰毫无秩序,汉高祖真的不知道怎么来统治这个国家。当时有个儒生叫做陆贾对汉高祖说:「你马上得天下,岂可马上治天下?」这个话让汉高祖非常震惊,便接受了陆贾的意见。于是汉高祖设法重用一些文士而不重用武将来治理国家,所以做了丞相的人不是那位立了第一战功的韩信,而是文士萧何。从此以后,历代的开国君主莫不以「马上得天下,岂可马上治天下」做为座右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历史将记住那样的年代那样的人高一作文

全文共 927 字

+ 加入清单

外公喜欢吃剩菜剩饭。

与其说是喜欢,不如说是习惯。每次饭桌上,不管主食多么丰富,在外公面前的,永远是一盘油腻腻的炒菜——很明显,是上次吃完肉时剩下的。外公每次都会将这样的一盘炒菜倒进自己的碗中,从上到下将盘子刮干净,然后混着饭一起吃。因为他知道,我们是不会吃的。

小时候的我一度认为这样的吃法是极其美味的,但在尝试过第一次后,直到现在也没有尝试第二次的勇气。

锅里刚熬出来的鸡汤,自然是十分鲜美,可谁也不会像外公那样,舀起最上面的那一层油,美滋滋的喝了起来。我也试过一次,只有一次。

母亲也曾劝阻过外公,不要再将反复炒过的油汤下肚,对身体没有好处。可他依旧重复着同样的事,吃着同样剩下的,多余的油。就连小区物业送的菜油、酱油,他都小心翼翼的保存了下来,以至于过期时,都舍不得丢掉。

这样吃饭的习惯,终究换来了一场大病。面对着昂贵的检查费医疗费,以前那一点点省下来的油,似乎微不足道。那个曾经为一斤菜价而与菜贩争地面红耳赤,为了省去公交车费而愿意徒步走向目的地的外公,是否曾后悔过?

我想,从未后悔。因为那个饥饿年代的人,习惯了委屈自己。

那个年代,肥肉也是一道好菜,面条很是稀少。母亲说,有能力靠自己的劳动换来一家人一天的粗茶淡饭,已是一种幸福。这也母亲能够体谅外公的原因吧。

那个年代,节约,许是一种本能。什么样的年代,造就了什么样的人。

满足究竟是什么?是一间温暖的房屋?是一家人齐聚一堂?是一顿丰盛的饭菜?或许对现代许多有志青年来说,不是。或许对于曾经的外公来说,是。或许那些油对于外公来说,是对曾经自己的还念,是与那时还未去世的外婆一起奋斗过的艰苦岁月,青葱爱情。

母亲健康的身体,或许就是从外公省下的一滴滴的油中,换来的。

那次大病好后,外公似乎不再在油上斤斤计较,可能意识到自己辛苦省下的钱,却不够垫付自己医药费的二分之一。终于,他舍得将鸡汤上的那一层漂浮物,舀起来,在犹豫之中,走向了垃圾桶。

那个年代或许有很多的伟人、科技的腾飞。但我可以在耀眼的无数成就中记得,属于那个时代的珍贵品质。

感恩社会,感恩生活,才会懂得节约。而我,似乎明白了外公默默坚持中的那一份倔强。什么样的时代,铸就了什么样的人,造就了怎样的品质。

人有生老病死,月有阴晴圆缺。历史只会长,不会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文化,历史的助跑器作文700字

全文共 708 字

+ 加入清单

从童话大王到“羊羔体”,从小沈阳到鲁迅先生,每一个事件都在如实地反应是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弊端与缺陷。文化,本应该是历史的助推器,为何沦落到这种地步了?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的商业性不断显现出来,大众传媒的商业性也使当代文化失去了应有的精神面貌。文化,似乎也走入了一种“潜规则”,低俗文化风靡,黑色幽默盛行,相反的,鲁迅的“归隐”郑渊洁的暗然离去,都在预示着文化的堕落与委靡。

文化的“不给力”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消极的影响。文化的倒退不反没有起到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反而对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忽视与丢失,不反使人们丧失了对传统文化先生的传统道义与美德,也是人们对现代文化产生了一种歪曲的理解,从而使现代文化“日渐消瘦”与“单薄”。也是人们产生了一种不同于主德思想的一样的精神信仰。

文化是一种对人们思想的启迪,正是由于当代文化的不断低俗化,使人们的思想也变得日渐消极。黑色幽默中展现的正是人们这种对现世的无奈以及内心的迷茫。而低俗文化的兴起更是使人们的心灵蒙上了更为灰暗的阴影。

低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糟粕,理应得到人们的丢弃与改造,如今却成为人们热捧的焦点。小沈阳的“千娇百媚”,虽博众人一笑,但其低俗之风也渐渐靡滥。

因此,所谓当代社会的领跑者,我们应端正对待低俗文化的态度,真正做到文化的“给力”,使其实现自身在历史中的价值。

面对低俗文化,沉着冷静面对,不盲目跟风,认真对待和分辨文化的性质,坚决抵制低俗文化。面对传统文化,积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内在精髓,使其真正服务于当代社会,使其迸发出活力。

文化,作为历史的助跑器,应实现自身价值,真正为当代社会与人民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历史人物传记作文500字

全文共 506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演义》这部书是我国古代经典作品之一。我非常喜欢它,因此我不厌其烦地读了一遍又一遍。这部书塑造了许多的著名人物,有曹操、刘备、张飞、关羽……,其中我最敬佩的是蜀国军师——诸葛亮。诸葛亮风度儒雅,知识渊博,神机妙算,忠心耿耿,为了蜀国的兴旺发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真让人敬佩!诸葛亮是一代军事家。他善解人意,知道司马懿处事多疑,就使空城计使魏兵不战自退;他晓天文,知道羌兵出征会有大雪,就乘大雪做了埋伏让羌兵大败;他懂地理,几乎让曹操命丧华容道;他识人才,推荐庞统、姜维、马超等人,为蜀国立下了丰功伟绩。诸葛亮还是一个发明家。他设计的诸葛弩,一次能连发十支箭;他造的木牛流马,运粮方便,切不用喂食,节省了很多的人力物力,为出征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诸葛亮是忠贞诚信的代表。他衷心辅佐阿斗,日理万机,不辞劳苦;为完成统一大业,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可以说,如果没有诸葛亮,也许就不会有蜀国。

诸葛亮,让蜀国一度兵多粮足,国力强大,即便在自己临死前,还用一招妙计吓退司马懿的进攻;诸葛亮,为了蜀国,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呀!我喜欢诸葛亮!喜欢他的才华横溢,喜欢他的忠心耿耿,喜欢他的不懈奋斗。这个伟大的历史人物使我非常感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