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眼中的苏轼作文四篇 作文大全【经典20篇】

苏轼是宋代一大文豪,它在诗词方面的造诣不由让人钦佩,你眼中的苏轼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眼中的苏轼作文四篇 作文大全,欢迎参考阅读!

浏览

987

作文

182

以张怀民的口气给苏轼写一封信

全文共 540 字

+ 加入清单

敬爱的苏轼:

您好!

我非常钦佩你的才华,还有您那出色的文笔。您的才华真的是很令人惊讶,相您一定会是一个杰出的官员。

只可惜您满肚子的“不合时宜”的思想,让您未能如愿以偿。您总是快人快语,有什么讲什么,想到什么说什么。作为晚辈的我却认为,一个有才华、有大志的人说话、做事应学会随机应变,这样才会在那纷乱的朝中能为自己保留一席之地。有时“心直口快”并不见得是件好事,有时甚至会为自己惹来祸端,不仅在那时候是这样,在当代也亦是如此。

您的佳作流传至今,广为世人所吟咏,学者们都以您的诗词作品来修养自身,您的作品勘称是一流。您的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大起大落,经历了许多的悲欢离合,可以想象那个时候是多么的艰辛!而您却其在间经受了不少坎坷辛苦,您经历了多少次的生死离别,但因为您的豁达,这些事看似没有带给您太大的困扰,但您的心里其实早已伤痕累累了吧?而我又何尝不是呢?

在我所阅读您的诗里您多次都有提到,或在诗里隐喻到希望自己能得到重识,似乎有种怀才不遇的感情。但是晚辈认为,如果只是将自己没有重用这件事怪罪于朝廷,那就错了,因为如果自己能说会道,不仅拥有非常好的才能还能灵活运用大脑,您想,这样的人怎能不会得到重用呢?

敬爱的苏轼,我非常的喜欢和钦佩您,要能更深的走近您 ,了解您。

此致

敬礼

裴心怡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忆苏轼作文800字

全文共 852 字

+ 加入清单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对于苏轼的诗词,我很早便有所接触。但是真正让我开始喜欢上苏轼的词,并开始去了解他是因为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当时苏轼在外为官,正逢一年中秋,面对一轮明月,对弟弟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诗人对月询问,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对人生的痛惜和伤悲。“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诗人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达了诗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情。“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天上虽有琼楼玉宇,但也难比人间的幸福美好。纵然诗人对着仙境,有美好的幻想,但他对于人生依旧是热爱的。“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诗人以质问的语气发泄佳节思亲的情感。但是,却又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流露出了诗人洒脱和旷达的性格。最后,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结尾,寄托了自己对远方亲人的怀念,同时也给予了人们美好的祝福。苏轼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迈,一改词的婉约,因而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

苏轼除了在诗词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在书法、绘画、散文等方面也有着很深的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他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可以说是达到了许多人终其一生无法企及的高度,为后人所仰慕。

苏轼这一生起起伏伏,历经坎坷。虽然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是他流传下来的诗词却永不会过时,为人们所传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写给苏轼的一封信500字

全文共 646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苏轼

苏轼,北宋的大才子啊。

其实我有什么话好跟你说的呢?我无法体会你的苦闷,而你也不理解我的忧愁,相隔数千年,有能有什么话可说呢?

但我是有话要说的,纵使你听不到,纵使你不理解,我依然是要对你说些什么的。你的文才,耀眼夺目,使你流芳千古。你自愿考取功名,做了宋朝官吏。

既然做了官,就做些官员该做的事情吧,至少也应坚定自己的立场,做自己认为对的。可是,改革中,你却几次三番,几次三番的在新旧两党的立场间徘徊。这官路不顺,命运多舛,又怪得了谁呢?

你又有什么办法,你又能左右的了命运吗?那残破的昏庸的腐败的黑暗的政府,那所谓的真命天子……面对这些,你又能怎么样呢?

只好顺从天意,安适享乐了。你寄情与天地,托身于自然,领悟人生,参晓哲理,能与同道中人共游山川山涧,共抒博大豪情……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供你游山玩水,吃喝享乐的冗繁费用的,是饱受饥苦的百姓啊。面对政府的愚蠢,你可以回避,你可以置之不理,但百姓们,要他们怎么无视,要他们怎么逃避?

可是,你又能做些什么呢?压迫百姓的封建专制,冥顽不灵的独裁统治,又怎么可能给你为百姓做事的机会。他们要你做帝王的走狗,要你做剥削的利器,你毅然不应,已经可歌可泣,怎么可能还奢求你做什么呢?

你的一生就这么过去了,留下了太多的遗憾与辉煌。但那遗憾真的就是遗憾?辉煌,又真的就是辉煌?

也许从一开始我就没有资格对你评头论足,没有资格对你说那些话。但我同情你的命运,嫉妒你的才华,称赞你的人品,不满你的做法……我究竟想跟你说些什么,我自己,又知道多少?

学生:

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感悟苏轼

全文共 696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的苏轼站在曾经是三国人物竞风流的赤壁面前,像一个关西大汉,手持铁板,大声高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是他经历风雨后的坦然,这是他真情的告白。他知道在有生之年要用美酒来面对如画的江山,如梦的人生。

古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丽的西湖承载了多少中国文人的梦,苏轼虽被贬至此,然而他没有悲怆,没有哭天地,没有愤愤不平,风雨任平生。他懂得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简单道理。于是,一道苏堤便横卧西湖。他要让西湖储藏的心灵,淹没去他所有的痛苦,所有的忧伤。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是他被贬至天涯海角的海南所作的诗。他用荔枝的甜美洗去了官场的污垢。他宁愿一辈子做一个普通的岭南人,每天尝尽甜美的荔枝。你看,这是一个何等豁达的心境,官场的风雨,生活的风雨均无法阻挡他心灵的前行。他要让他的一生过得甜美、豁达。

《明月几时有》一词道尽了诗人在外想家想人的心境。“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然而他也没有因此悲伤叹息,对生活失去勇气,失去信心。他让天上的明月传达自己对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人,家人的思念。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仅让他的风雨的一生得到升华,而且抚慰了多少中国人思乡思人的心灵。这个时候,他把其豁达的心交给了饱怀思念之情的人们。他要告诉他们——生活的风雨摧不倒我们,我们同在。

风雨的一生,豁达的一生,美丽的一生,多情的一生。苏轼,永垂不朽。

【美丽点评】文字典雅,直接引用诗句。 采用古代散文常用句式,音韵和谐,有节奏感。“风雨的一生,豁达的一生,美丽的一生,多情的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诗神――苏轼

全文共 270 字

+ 加入清单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其诗挥洒自如,清新刚健,一帜独树,人称“诗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给苏轼写一封信对话的

全文共 1755 字

+ 加入清单

东坡先生:

时光荏苒,你可安好 九百七十八年前的那个冬天,一个婴儿呱呱坠地。孩子的父亲推演了 八字,为他取名为“轼”,他的用意是“吾惧汝之不外饰也”(苏洵《名二子说》), 终究一语成谶,不禁使人感慨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谁也不曾料到这个婴儿日 后将会推动历史的轮轴,在汗青上留下烫金的一笔。那就是你,名扬千古的苏轼苏东坡。

大概是四川人善于争论,你也练得一副好口才,思维清晰、才思妙语 令人赞叹。在父母的影响和引导下,你刻苦、努力,十岁便能写奇诗,与师长谈 古论今。你支持古文运动,做文章全不卖弄辞藻,追求朴素自然的文风,也深得 考官欧阳修的赞赏。二十岁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惊世之笔,一举高中。

仕途起步方要起步,令堂病逝,返家守孝二十七个月。

三年之后,出任“凤翔判官”。游山玩水向来是文人情趣,判官之职并 不繁忙,你便得空出去游览山河。你自是秉持效忠国家的心,判官一职虽不足以 让你大展宏图,你也认真为民。你会为救济黎明,向龙王施展雄辩之才,为百姓 祈雨。波折之后,暴雨降落,看到百姓田地里的庄稼重新挺立,你乐在其中,正 所谓“与民同乐”。

任职史馆时,你年仅二十六的妻子病逝,次年父亲又相继病逝。丧期 过后,你娶了比自己小十一岁的王闰之续弦。一切自然进行着,误以为陪伴你十 一年的王弗就此从你心中淡去了。然而,十年之后,年将四十的你,选凄婉迷离 的音乐、用情深入骨的文字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 城子》)是啊,生命中重要的人,不需要大张旗鼓证明自己的感情,别人也无需 知道。深埋心底,不念不想却也不会遗忘。

你不惧权势、坚持自己的想法,为人民着想反对王安石变法,从此卷 入了政治漩涡。朝中勾结党羽,司马光与王安石的斗争,却屡屡让乱局外的你陷 于不利之地。你终究厌弃趋炎附势,绝不奴颜媚骨。即使仕途失意、路途坎坷,你也不甘性格的棱角被世俗名利、朝堂风云磨平,你要做个真人。这个世界,从 你所生活的,到如今,圆滑早已是中国人的标签,官场中也少有人能如你这般清 心为民。

为了坚持真正的自我,你毅然踏上风雨飘摇的坎坷道路。

但朝廷人马来到你面前时,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终究让少不经事的 你大为惶恐。但也为你添了一份“人气”,你与大家一样,都是凡人,是我们能够 触及到的、有血有肉的平常人。又因此而显得更伟大。

往昔有意无意的文字,在别有用心的人眼里,都成为了罪证。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如果没有前路的坎坷,或许你无法练得 超然的心境,或许世人也难铭记你的名字。

谪居黄州,你能乐于“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初到黄 州》)。团练副使有职无权,却也得你心。借此三游赤壁,“诵明月之诗,歌窈窕 之章”(《前赤壁赋》),感慨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 赤壁怀古》)。区别于重情感、重微小细节的柔婉宋词,你继承了唐诗站在高处 看整个宇宙那般大气磅礴的特点,开辟了宋词“豪放派”的风格 贬谪惠州,你又喜“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惠州一绝》)。

换做常人,若被贬到广东这样的偏僻的蛮夷之地,必定日夜忧愁,郁郁不安。而 你却坦然得如同事不关己。“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 宫绝句》)你却想:贵妃都盼望着让别人千里送来的甘美的荔枝,如今天天能够 吃到,一直都做个岭南人也是幸福的。此等超然物外的心境,非历经坎坷者,不 能持有。

最后,你被贬去了素有“天涯海角”之称的海南。荒凉贫穷到“北船不 到米如珠”(《纵笔三首》),你不得不“尽卖酒器,以供衣食”(《和陶连雨独饮》 小引)。执笔挥毫的文豪被迫挽起袖管,面朝黄土背朝天,亲自下地、自食其力。

吃不起米不要紧,又写《过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糁羹色香味皆奇绝天上酥陀则 不可知人间决无此味也》。如此心胸,难有匹敌者。

你一生仕途坎坷、漂泊不安,最后客死北反途中。原本一腔衷心热血, 历经岁月涤荡,最后化为一片淡然超脱的平静之湖,卧云弄月于红尘。你不曾后 悔,那是你所坚持的涅而不缁。岁月长河中,你的作品流失不少。倘若知晓多一句、多一篇,也能更 好地了解你、研究你的生平、学习你的思想。

你素来有必回。但,这是一篇不会有回复的信。

只道是独自呢喃,在怀你、念你时能思量一些、感悟一些。

时光荏苒,愿君安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给苏轼写一封信对话的

全文共 843 字

+ 加入清单

敬爱的苏轼

您好! 我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酷爱文学,每当我漫溯于历史的长河中,你 就会从那远古走来,与我一路同行,采撷那朵朵浪花。你号称东坡居士,是北宋 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豪放派词的代表,你那梦笔如花的才情, 你那铁骨铮铮的节操,你那风流儒雅的气度,让我钦佩,让我眷恋,我为你倾心 已久。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述说着你的理想和豪情;“大江东 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记述着你的开阔和洒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呈现着你真挚的情感和无限的相思。

在我眼中,你是灵动的,宁静的;多情的,乐观的;朴拙的,豁达的;

别致的,独具一格的。

我倾心于你的宁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你青衫磊落, 放荡于山水之间,摒弃官场,超越自身悲欢,超越豪情万丈,体现出你的颖悟和 超脱。

我倾心于你的乐观。“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面对虚伪而黑 暗的世界,你激浊扬清,乐观向上,孤傲的超越世俗,是你内心的热流拯救了自己;你无视伤痛,将心的落寞化为传奇,你用自己的乐观精神战胜了一切,坚持 到最后。

我倾心于你的朴拙。“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的闲人野趣”,是无 人可及的。你厌恶官场,不追求个人的地位和名利,你虽贫穷,但心无旁骛,与 世无争,保持正确的人生观,追求超然物外的境界。你宛如天山的雪莲,圣洁无 暇,又如玉壶里的冰,晶莹剔透。

我倾心于你的似水柔情。“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相顾无言,惟 有泪千行。”字里行间融入你多少的爱与牵挂,面对爱妻的离去,你唯有那无尽 的孤独,寂寞与追忆。夜,不太仁慈,痛怎么掩饰,无尽的相思使你痛彻心扉,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无独不丈夫,从你身上我明白了,勇于付出真情的人生, 才会如此的真实与张扬。多情让你在笑与伤之间,彷徨徘徊。

我深深地被你震撼,你无心走进官场,却渴望听花开花落,你无视人 生坎坷,却悠闲云游四海,你不争名夺利,却多情难奈。

即使岁月已飘然逝去,我依旧为你倾心沉沦,我的心依旧为你荡漾。

此致 敬礼!

一名高中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

全文共 519 字

+ 加入清单

综观近几年高考优秀作文,会发现一个很有研究意义的现象,那就是虽然面对不同的高考试题,各地的考生却一同把目光投向历史上那些震撼我们、激励我们的“经典人物”“经典素材”——李白、苏轼、项羽、屈原、司马迁、王昭君、杜甫、李清照……

【经典素材】

1.《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3.《蝶恋花》:“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4.《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6.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考场热用】

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杖听,江声”,写下“大江东去”。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丽。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与豪迈?

——四川考生《那阵风吹过》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走近苏轼

全文共 1244 字

+ 加入清单

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为了他的出现,中国,也许等待了一千年,又一千年。

他的出现,是偶然也是必然;他的才华,是凡人而又超凡;他的思想,出于瞬间而又影响深远;他的性格,既洒脱而又有常人的一面。

苏轼——中国文化史上的旷世奇才,罕见的多面手,多层次、全方位的文化——不仅仅是文学——巨子。神奇的文笔、渊博的学识、睿智的思想、高尚的人格、丰富的人生经历、多方面的巨大成就,还有,它永远不灭的那一份诙谐,真可谓: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他的名字就是一座丰碑!

他长于散文创作,《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名篇佳作脍炙人口,体现了中国文人的忧患意识和人文精神。他的诗,把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风格巧妙结合起来,多姿多彩,美轮美奂,代表了宋诗最高水平。他的词,清新豪健,题材广阔,挥洒自如,气势磅礴,开创了豪放词风。他的书法、绘画,也都达到了很高水平。除此之外,在哲学、茶道、烹飪、养生、园林艺术方面,他都有独到的造诣。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推崇苏轼:“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他将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列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并且将他们的思想、人品、学问、才华、待人接物、立身行事,看成浑然一个整体,是有一定道理的。更足称道者,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苏轼身上,既无头巾气,无山林隐逸气,亦无以富贵骄人气,无忠臣孝子气,无大作家架子气;既无大臣杜门思过之态,亦无谪宦战战兢兢之态。他与你我同在,同悲同喜,丝毫也不刻板,浑是率然纯真的真性情,真品格。

苏轼的一生,可以用“四个三”来概括:不忘三事——金榜题名、乌台诗案、太后恩宠;不忘三人——敬如父师的欧阳修、素为敬重又有矛盾的王安石、司马光;不忘三地——黄州、惠州、儋州;不忘三情——与苏辙的手足情、与王弗的生死情、与朝云的不了情。他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断,几乎都与传奇相联系。例如,金榜题名时,他由第一变成了第二,却反而更为出名;乌台诗案中,他九死一生,被贬黄州,却反而出现了创作的黄金时期;他赠弟辙、悼亡妻的词篇,被人们万口流传,历久而不衰……

在为人上,苏轼在几乎丧命的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决不随波逐流;在为官上,苏轼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徐州防汛,杭州筑堤,儋州授馆,兴修水利,架桥凿井,赈灾施药,都于史有征;在人生态度上,苏轼即使在身处绝境时,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追求……

由于苏轼多方面的巨大成就,由于他更多的人民性,由于他时时闪现着智慧光芒的睿智思想,由于他超凡脱俗的旷代才华,千年以来,他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而有口皆碑;更由于生活经历的丰富性,他常常成为人们谈话的话题及内容。自然而然,学生们在作文时,也往往喜欢用东坡事迹作话题或材料,毫不夸张地说,有作文处尽可以有东坡。这正是因为,苏轼的精神与思想,早已融入了中国的文化与历史,还在影响着我们生生不息的文化创造和传承。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走进苏轼作文800字

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

我爱读苏东坡,读“大江东去”的雄放千古,“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情;读“唯愿孩儿愚且鲁”的愤激,“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深沉悲愤,那恰似江上清风山间明月的超然阔达,以前我在书中看到的苏东坡总是远远地站在高处,就像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直到有一天,我在西湖寻找苏子的踪迹,才真正走进这一代伟人的身边。

我站在孤山眺望西湖,眼前,似乎苏东坡正在借酒浇愁,醉忘归路的情形。

孤山上树木苍翠欲滴,身形其间,微风拂面,如身临其境,当年苏东坡就在这些树下席地而坐,喝着赊来的酒和狗骨头,顿觉里有微肉,说什么感觉甚补,唯恐“众狗不悦”,饮酒自欢,噢!古树啊!你曾今为苏子遮风避日,你可曾听到他的微微叹息?你可曾懂得他内心的苦恼与忧愁?

苏子曾经看到百姓砍树,要绕很远的路或过河去,却有涉足泥潭的危险,他毫不犹豫地捐出了皇帝赐给的腰带——犀带,还鼓励亲戚捐献出千两黄金,造桥完成时,全村杀鸡宰羊庆贺。当他在生活困难时,甚至下锅的米都没有的时候,他从不要别人帮助,奉献自己的一切,苏子的桥一直沿用至今。在古树围绕的东坡纪念馆,还留铁索,大约有手臂般粗,苏子建造的不是桥和堤,而是一座精神的丰碑。

在苏子的一生中,他并没有沉湎与自己被贬的悲痛中,而是谱写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他并没有用诗文来阐述自己的悲惨命运,而是写了关于人民生活的苦难。只有遭受挫折而看透人生的人,才有如此胸怀。

东坡似乎就站在眼前,手握书卷,目光深邃,沉静不语,我与他走的是那样近,我真想走过去握住他的手,我知道,以后,苏东坡在我心目中已不是一个名称,一个逝去的历史人物。而是一个看透人生,志存高远的精神支柱。

我走在垂柳依依的苏堤上,水平如镜的西湖就在身边,西湖是美丽的,但比西湖更美丽的是苏子的灵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给苏轼的一封信600字以上

全文共 828 字

+ 加入清单

敬爱的苏轼

您好!

我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酷爱文学,每当我漫溯于历史的长河中,你就会从那远古走来,与我一路同行,采撷那朵朵浪花。你号称东坡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豪放派词的代表,你那梦笔如花的才情,你那铁骨铮铮的节操,你那风流儒雅的气度,让我钦佩,让我眷恋,我为你倾心已久。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述说着你的理想和豪情;“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记述着你的开阔和洒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呈现着你真挚的情感和无限的相思。

在我眼中,你是灵动的,宁静的;多情的,乐观的;朴拙的,豁达的;别致的,独具一格的。

我倾心于你的宁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你青衫磊落,放荡于山水之间,摒弃官场,超越自身悲欢,超越豪情万丈,体现出你的颖悟和超脱。

我倾心于你的乐观。“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面对虚伪而黑暗的世界,你激浊扬清,乐观向上,孤傲的超越世俗,是你内心的热流拯救了自己;你无视伤痛,将心的落寞化为传奇,你用自己的乐观精神战胜了一切,坚持到最后。

我倾心于你的朴拙。“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的闲人野趣”,是无人可及的。你厌恶官场,不追求个人的地位和名利,你虽贫穷,但心无旁骛,与世无争,保持正确的人生观,追求超然物外的境界。你宛如天山的雪莲,圣洁无暇,又如玉壶里的冰,晶莹剔透。

我倾心于你的似水柔情。“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字里行间融入你多少的爱与牵挂,面对爱妻的离去,你唯有那无尽的孤独,寂寞与追忆。夜,不太仁慈,痛怎么掩饰,无尽的相思使你痛彻心扉,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无独不丈夫,从你身上我明白了,勇于付出真情的人生,才会如此的真实与张扬。多情让你在笑与伤之间,彷徨徘徊。

我深深地被你震撼,你无心走进官场,却渴望听花开花落,你无视人生坎坷,却悠闲云游四海,你不争名夺利,却多情难奈。

即使岁月已飘然逝去,我依旧为你倾心沉沦,我的心依旧为你荡漾。

此致!

敬礼!

一名高中生 张彬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苏轼我为你点赞作文600字

全文共 626 字

+ 加入清单

苏轼的《水调歌头》,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最有名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而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细细品味这句话,总能被其中的豁达所感动,也总能被如此豁达的你所感动——苏轼。

小时候我是恨你的,因为每学到你的诗词总要求背诵;现在的我却恨那时的自己,恨自己怎么没有早点悟到你的人生境界!

翻阅宋词的时候,看到了一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我喜欢这种潇洒的风格,便饶有兴趣地从头开始读。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我闭目想了想那画面:诗人昂着头背着左手,右手捻着胡须,心无旁骛地吟着诗,踱步前行┉┉不觉间我对你生出几分仰慕。

《临江仙》里,你豪饮醉归时,“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你旷达的胸襟,乐观的态度,豁达的情怀,我彻底被你折服!而词末你所言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又何尝不是我所向往的生活?

对你深入地了解些后,更发现了你乐观下的悲伤,潇洒后的深情——

十年了,与妻子阴阳相隔,你对她却依然“不思量,自难忘”。虽然我无法设身处地理解你那深入骨髓的爱,但仅从寥寥数言中,便可体会到那“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惆怅,那“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的痛彻心扉。

苏轼啊,在你的诗词里,总能找寻到一份超然的宁静,一种宁静后的淡泊。

我想化用苏轼的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苏轼,无肉令人瘦,无苏轼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我想在江海寄余生时,捧一卷你的诗词,听海风打浪,默默为你点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苏轼简介

全文共 464 字

+ 加入清单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1-3]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4]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苏轼我想对你说书信作文

全文共 1048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苏轼

午后的阳光变得很明澈,我倚在窗边,尽情享受着温暖。一首首灵动的散文与和煦的阳光交织在一起,萦绕耳畔,回响在心田。闭上双眼,我仿佛置身于你的世界。

灵光一闪而过……

我乘着一阵清风,来到了元丰六年间的黄州。借着皎洁的月光,我看到了你——东坡居士。心中十分惊喜,正欲上前请教,却发现你已解衣欲睡,只好在暗中领略你那中国文学泰斗的睿智。

月光照进门里,洒下一片轻柔。仿佛生怕打搅了你的休息。月光调皮的绕过你,来到书桌上,也想一睹在你的笔尖流泻下的灵动。我看见,你笑了,应该是对于月光的欣然吧。

我也笑了。

你起身,走出屋外,想追随月光,做一次心灵的交流。我明白,此时此刻对你来说,月光也许是最好的倾诉对象,而黑夜能让你找寻到心灵栖息的地方。于是,我跟着你一起,想一探究竟。

你独自漫步在黑夜的怀抱,也许是因为心中那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在黑夜中不断的蔓延,你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顿时变得焦躁起来,我明白,你要去寻找你的挚友张怀民了。

我一路跟随你来到了承天寺。令你欣喜的是,怀民也没有睡。你们一起信步走到庭院中,正值十月,秋海棠的芳香弥漫在整个寺庙中。院中的积水中映衬着一轮皎月,水中的藻、荇相互交错纵横,好像竹柏的。我静静的陶醉在这样唯美的意境中,感受着文学的滋润。

东坡居士,我敬佩你、景仰你、崇拜你。敬佩你心怀天下的豪气;景仰你不屈不挠的大气;崇拜你夜游承天寺的雅气。愤懑悲凉的心境中,你体现出的是人生的旷达。

但东坡居士,我想对你说,在被贬官期间,你应抛开了烦恼,任思绪纷飞。你应更像是在一片无人涉足的原野上纵情驰骋,看日落黄昏,赏万紫千红。你应该勇敢的面对真实的自我,对生活作一番细细的品味,而不是整日沉浸在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中。其实,你已经做到了,但还需做的更好。

在这段日子里,我看到的是你逐渐摒弃了功名利禄、是是非非;忘却了悲欢离合,荣辱贵贱。

敞开心扉,听天籁之音,用身感受,用心领悟,你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了一个“登山情满于山,观海情溢于海”的雅士。远离忧愁和世俗,亲近欢乐与自然。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让身与心得到恬静的休憩,让情与景得到自然的交融。

东坡居士,忘掉你政治上的失意吧。忘掉,你就会发现沙漠其实很美,因为不知何处正隐藏着一方绿洲;

东坡居士,忘掉你仕途上的坎坷吧。忘掉,你就会发现空谷其实很美,因为不知何处正有兰花在幽幽绽放;

东坡居士,忘掉你心中的悲凉吧。忘掉,你就会发现生活其实很美,因为有亲情、友情、爱情的支撑。

灵光一闪而过……

学生:

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我眼中的苏轼作文800字

全文共 792 字

+ 加入清单

花败了,蝶散了。只有那若有若无的香,尘土飞扬间,轻轻地提及,千百年前的往事,却也终不过是词中一梦罢了。我带着怎样的心情,轻轻地踏过……

故事的一开始,他不过是十来岁的青年才俊。他生在名门世家,父亲和兄弟都在文学上有颇深的造诣,而他本人,在后来的日子里,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一抹壮丽的色彩,经久不衰。

苏轼在年幼时,便表现出超高的文学天赋,他诗、词、书、画皆工,且将儒、释、道三家文化中最好的品格和修养融到自己的修养当中,这让他成为了一个不吐不快的人,由此,也铸造了苏轼在文学上豪放派代表词人的地位。

但苏轼的一生,却并不如此,甚至可以说是跌宕起伏。这也便能从他在红尘中留下的足迹看出来了。苏轼一生有过三个最为特别的女人,从他的生命走过。

第一个是王弗。王弗是他的结发夫妻,两人可谓是性情相投,彼时的苏轼,在官场上初露锋芒,而王弗则是那“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她精明能干,可以给予苏轼建议性的指导。这时的苏轼可谓是春风得意啊。但好景不长,王弗27岁时便去世了,她只伴了苏轼11年的光景,却在他心头留下最难磨灭的印记。这让十年后的苏轼写下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样的千古绝唱。

而这时,早已物是人非,他身旁的那个她已然变成了王弗的妹妹——王闰之。王闰之并不如王弗那般精明能干,但她却最能明白苏轼需要的是什么,她伴他从得意到落魄,又从落魄重新回到顶点。但依旧好景不长,王闰之没来得及坐享繁华,便甩手归西,但这次,她没有只留他一人,她帮她纳了小妾,常伴他左右,名唤朝云。

王朝云可以说是最懂苏轼的女人了,她伴他左右,哪怕穷困潦倒,依旧不离不弃。苏轼这样评价过王朝云:“不合时宜,唯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王朝云大概是最爱他的人,最后,朝云却先苏轼而去了。

苏轼这一生,大起大落不停,但他却依旧“一蓑烟雨任平生”,如此不平凡之人,惟苏轼一人。我沉浸在这诗词中,一遍遍地缅怀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苏轼中秋节的词句

全文共 312 字

+ 加入清单

苏轼(1036-1101),北宋伟大的文学家,四川眉山人,号东坡居士。他学识渊博,才情卓绝。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就中秋词而言,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怀子由》最为有名。

《水调歌头·中秋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历史名人苏轼的故事

全文共 1067 字

+ 加入清单

苏轼是个悲剧人物。他重气节、有志向。博通经史,关心时事,以图强国。21岁那年中进士,没想到刚刚踏入仕途,便卷入了一场没完没了的政治风波之中。

苏轼做主簿、签判一类地方官的时候,王安石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苏轼反对“新法”。他写了几篇文章如《商鞅论》、《拟进士廷试策》,或是借古喻今,含沙射影,或是借题发挥,旁敲侧击,而在《上神宗皇帝》万言书中则是公开的全面攻击了。

王安石是敬重苏轼的,认为苏轼“乃当今奇才”。虽然,苏轼和他政见不同,但王安石毕竟是王安石,他和苏轼的交情依旧。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一些新王安石的人不停地在打苏轼的小报告,在王安石的耳边添油加醋地“如此这般”、“这般如此”。“三人成虎”,王安石便也有些相信了。待皇上问“可用苏轼时”,王安石说:“如果要推行新法,就不能重用苏轼”。苏轼呢,也感到京城难呆,便再三请求外调。之后几年,他做过通判杭州、密州、湖州等地的知州。待王安石罢相,追求高官厚禄的投机者越来越多地混入变法派。严肃的政治斗争部分地变成了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倾扎和报复。苏轼成了其中的不幸者。谏官李定等人摘出他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句,加以弹劾,他被捕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过了七年,司马光等旧党上台,苏轼虽未能完全消除对王安石变法运动的敌意,但又不满于司马光旧党集团的倒行逆施、旧党中的一些人便把他看作第二个王安石,他在旧党中也无法容身,于是又请外调。到宋哲宗执政、新党再度上台,苏轼的日子一天比一到难过,一贬再贬,从惠州直到遥远偏僻的海南岛,后死在遇赦北归的途中。

苏轼的过错:一是在于他敢讲真话,他自称“言必中当世之过”,说自己作文“皆欲酌古以御今,有意乎济世之实用”。他钦慕屈原、诸葛亮那样经世济时的人物,想做一个风节凛然、敢作敢为的儒者;二是小人作怪。苏轼才华过人,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众,众必非之”。他对王安石有意见,对司马光有看法,那些伺空献媚取悦,以谋荣升的小人们看得清清楚楚。等到时机已到,或说苏轼非议新法、讥蔑王安石,或说苏轼不满旧党,痛骂司马光等等。最典型的事例是有人向皇上反映道:“苏轼四年前护送父亲灵柩回川妄冒公差,往还以舟载物,贩卖私盐”,皇上将信将疑,命人查办,均无所得时,轰动一时的“苏案”才算了结。可惜,苏轼无辜蒙冤,闭门待罪,心有怨气而无可奈何。

苏轼才高德重,却不善走“钢丝”,那样为求活而求活,对他来说很难活着,就算勉强活着,也会活得很苦、很累、很不值得。

生命,有相同的开端和相同的归宿,不尽相同的是生命的过程。这其中,有崇高、有伟大、有卑劣、有渺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眼中的苏轼作文

全文共 742 字

+ 加入清单

我认识苏东坡并非偶然,从小我就听当老师的舅舅讲苏东坡的故事。我每次都在他的故事里沉醉,如沐春风。

他是一个长衫飘飘的士人,有着飘逸的神采和胡须,那么,慷慨激昂地歌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豪情满怀,激起片片雪白的浪花。在浪涛滚滚间,时光无情的泯灭了一个个意气风发的容颜,把鲜活的身影淘洗得没了形迹。他总是叹惜古人的消逝却不知自己的身影也在叹惜中成为人们的记忆,大浪掏尽的人物中,他成了一个代表。

我曾认为,像他那样的人应该是一个完美的风流才子形象吧。琴棋书画,他样样精通,特别是他的诗词,文章,一直流传至今,让后人们玩赏的数不胜数。纵观历史,虽有许多的词人,世人在历史上留下了他光辉一生,但又有哪一个如他一样洁白灵动?当他把豪放与俊逸洒脱得那样自然时,天地之间,豪放词成了精品,与婉约形成了对立的两大流派。

他是豪放派的代表,但他并不排斥婉约。事实上,他也写过许多有名的婉约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他也有情意悠长的时候呀!晚越缠绵,与豪放无关,展示了男人柔弱的一面。

他很喜爱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他有了竹,脱离了俗。在他的住所旁,少不了竿竿翠竹,披风拂云。在他的画卷中,秀竹姿容俊美,与诗文增辉。

他也像竹一样,他有像竹一样的虚心宽阔的胸襟,有和竹一样的坚韧无惧的意志。他从不向人低下高傲的头颅,与世无争看淡生死。有时,我真为他庆幸,他从深爱竹中学会了处世的哲学。如果没有像竹一样的品质,他如何应对一生遭贬的处境和失去妻子的遭遇。在黄州、惠州的经历中,他离京城越来越远。但他无论贬到哪里都能造福一方,惠泽他乡百姓。于是,地方百姓感激的泪水就成就了他的伟大,苏东坡,你是官员中的强者,智者,仁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高考作文人物素材:苏轼

全文共 819 字

+ 加入清单

苏轼的一生,可以用“四个三”来概括:不忘三事——金榜题名、乌台诗案、太后恩宠;不忘三人——敬如父师的欧阳修、素为敬重又有矛盾的王安石、司马光;不忘三地——黄州、惠州、儋州;不忘三情——与苏辙的手足情、与王弗的生死情、与朝云的不了情。他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断,几乎都与传奇相联系。例如,金榜题名时,他由第一变成了第二,却反而更为出名;乌台诗案中,他九死一生,被贬黄州,却反而出现了创作的黄金时期;他赠弟辙、悼亡妻的词篇,被人们万口流传,历久而不衰…… 这些事例适合话题“肩膀”、“仰望” “我想握住你的手”、“豁达与成功”、“宽容与成就”等苏轼,《题西林壁》《明月几时有》《赤壁怀古》《江城子》《赤壁赋》等(高中语文第三册),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诗文。

【原文再现】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摘自《赤壁赋》

素材评析】

《赤壁赋》主要抒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选文中他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况且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

【适用话题】

在为人上,苏轼在几乎丧命的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决不随波逐流;在为官上,苏轼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在人生态度上,苏轼即使在身处绝境时,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追求……。这些性格特点适合话题 “丰碑”、“谈意气”、“沉稳与灵动”、“高洁与志气”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我心中的苏轼作文600字

全文共 634 字

+ 加入清单

苏轼自幼文采斐然,年轻时已声名大噪,中第之后便开始了官宦生涯。不幸的是,他这一生为官却着实路途坎坷,三起三落,经历了常人无法忍受的心理压力,面对起起落落,沉沉浮浮,哪有人能像他这般云淡风轻,甚至于乐观积极呢?

苏轼早年上书谈论王安石变法的弊病遭反对,自请出京为官,虽有政绩可还是难以施展雄才远略,故在密州之时借打猎吟诗——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企望为国御敌立功。尽管宦途不顺,依旧心怀壮志,乐观豁达。然而一再的打击却接踵而来,乌台诗案让这位“我笔写我心”的文人遭遇牢狱之灾,再遭贬谪。逆境还是没能彻底打败苏轼,在黄州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他安贫乐道,手把锄犁,开垦城东坡地,补贴生计,由此自称“东坡居士”,并在那里留下了千古名篇《赤壁赋》。

是怎样的坚韧,让苏轼走出了他人的诋毁,内心的惆怅,开始经营落难的新生活。渐渐地,他再度受到重用,对于普通人来说,经历如此这般已经是人生百味。可是苏轼还是再次经历了小人的诬陷,在政治上的谏言一再地引发敌人的恐惧与仇恨,自此他又是遭遇贬谪。如此贬谪,起用经过三遭,可谓三起三落。幸运的是,苏轼早已看开,宠辱不惊,还在每一个他被贬谪的地方留下了福祉,他办学堂,介学风,一生还建造了三条长堤。可以说是伟大的政治家,不论落寞还是发达,都给百姓带去了安宁与繁华。

苏轼的乐观,让他在绝境下都能看到最好的一面来支撑自己活下去。在生活中,人总有个磕磕碰碰,谁没有最艰难的日子,但是,最重要的是乐观的心态,因为这是你在极限中唯一能拯救你的武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我眼中的苏轼作文600字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雨下的很大,有雨具的人已匆匆离去,留下同行的人被雨淋得满身狼狈,只有他脚踏芒鞋,处变不惊,静静地站在那里。

他,就是苏轼。这个名字,我从小学听到高中,他的事迹也耳熟能详,似乎在他身上有着某些特殊的地方,几乎吸引了所有曾教授我的语文老师对他的偏爱,使得我怀着疑问之心也踏入了苏轼这张迷魂网,成了他忠实粉丝。

众所周知,苏轼极富才华。自科考欧阳修文章认错为曾巩所做,换为第二后,开榜后欧阳修说:“今天大家都读我的文章,十年后我的文章就无人读,都去读苏轼的了。”便可看出其才华之高。而此后苏轼的人生也仿佛开了挂,仕途顺利。

诗书画琴棋无不精通,优秀的人总会招人嫉妒,很快一桩乌台诗案将他打入谷底,接着贬谪黄州,又是他诗作创作巅峰的开始,《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生还酹江月。”彻底奠定苏轼并立于唐宋八大家的地位。

都说苏轼豁达,但他初到黄州时也有一段低迷期,比如《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可他最吸引人的地方,也就是低迷时的自我调节。

我最喜爱《定风波》,你看,大雨滂沱,同行人皆一身狼狈,怨声载道,只有苏轼,他徐徐而行,一蓑烟雨任平生。尤其喜爱老师对“顺其自然”的解释,那就是——竭尽全力后的不强求。他尽力了,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情,也无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