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事迹简介精选20篇
导语:郭永怀是我国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即中国科学院院士,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下面,是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事迹简介,欢迎阅读!
浏览
6269作文
351“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活动观后感
全文共 373 字
+ 加入清单今天晚上八点,我观看了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新时代好少年》节目。
这个节目一共嘉奖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个新时代好少年,他们有的弘扬红色精神,有的传承中国文化,有的传承壮医文化,有的关注青少年健康自我认知,还有的是坚持做好身边的小事好事,影响一群人,成为了青少年模范。
看完这个节目后,我感觉这些好少年都是因为经历身边的一些小事,之后确立了远大的目标,并且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毅力,能坚持!我要学习他们这种刻苦钻研的精神,学习他们良好的品德,坚持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努力去影响身边的人。
通过这个节目,我明白了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也有了一个远大的目标,我要努力做一个有理想,有知识,有品德,有作为的优秀青少年,努力学习,多掌握科学知识,长大成为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身为少年,我们应该敢于有梦,努力追梦!加油吧少年!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学习钟南山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全文共 1352 字
+ 加入清单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发生以来,亿万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战“疫”路上的一个个“好人”,一件 件“好事”走进我们的视野,他们的事迹,他们的名字……感动着我们,凝聚起社会正能量,号召着我们必有信心和决心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护佑生命的主旋律之中,逆行者唱响了战“疫”的精神赞歌。他叫大家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 武汉,而自己却坐上去武汉的动车,“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召必战,战必胜”……这些平凡人 的不平凡举动,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爱岗敬业,默默奉献,从不放弃,正是无数个平凡成就了感动,他们用实际行动,甚至有些是宝贵的生命,深刻的诠释着“白衣战士”的追求和风骨,谱写着不同的精神和独特的优秀。他们同样是血肉之躯,同样有牵挂的家人,但是在国家和人民的需要面 前,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不抛弃不放弃,执着地追求心中的那份职业初心。他们那执着闪亮的人性光芒,如细雨涤尘,净化心灵,他们那催人泪下的感动力量,如春雷惊空,振奋精神。这些平凡 的“迹”录和举动叫我们怎能不感动,怎能不汲取其正能量,倍增信心去战胜疫情。
在群防群控的大系统中,一线干部筑就了战“疫”的铜墙铁壁。“我负责的网格共有989户居 民,每一户我们都进行了排查了解了具体情况……”“高兄弟,你要买的东西,我们帮你采购回来了,这是按照你的需要采购的……”这些简单的话语温暖人心,给人力量,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一线干部既是宣传员又是战斗员,既要上情下达又要下情上达,工作任务繁重,但是他们没有一丝埋怨,面对群众的不理解,他们耐心仔细地进行疏导和沟通。一线干部精准施策,科学防控,对防 控薄弱环节越是加强力量,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一线干部勇做防疫工作的一颗“螺丝钉”,做人民群众的主心骨,深入疫情防控一线,加强群众的防控意识,构筑起严密的防疫红线,实现全 覆盖,无盲区,严防疫情入侵。夜深了,他们还坚守在岗位;下雨了,他们还行走在路上……这些 战“疫”场上的先进“符号”和职业“元素”,怎能叫我们不感动,不为之震撼,让我们战胜疫情 的信心和动力倍增。
在团结鼓劲的凝聚力之中,中华儿女书写了战“疫”的壮丽诗篇。“抗疫心连心,武汉不孤 单”“隔离病毒,但不隔绝爱”……这些感人的话语总能带给我们感动,这是亿万中华儿女团结一 心战“疫”的生动写照。困难面前,中华儿女的激情、善良、坚强……都一一展现,他们自发捐赠 蔬菜给武汉,他们主动捐款给武汉……他们的崇高,他们的真诚,他们的纯粹,让我们感动。疫情 面前,中华儿女跨越了年龄和性别的范畴,突破了职业和地域的界限,超越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用一个个平凡的举动相互感动,相互鼓励。中国,只有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才可以把感动的命题书写的这样的气势磅礴,这样动人。人民,也只有中国人民,才能感悟感动的真谛和内涵,彰显着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这样的精神脊梁怎叫我们不感动,这样的力量是无限的,将帮助亿万中华 儿女增强责任感去战胜疫情。
这是一个平凡人感动平凡人的季节。战“疫”路上你的平凡行动是抗“疫”的初始线和出发 点,让我们串联平凡,铸造合力,增强信心,汲取战“疫路上的“感动因子”,释放正能量,为 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2:英雄的人民人民的英雄抗疫先进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898 字
+ 加入清单"用药如用兵,用医如用将".2月22日,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全面落实进一步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强调,医务人员工作任务重、感染风险高、工作压力大,各地各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对他们的保护、关心、爱护,加强各方面支持保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大医精诚者,仁心仁术也".在这场抗疫狙击战中,无数医务人员迎难而上、挺身而出、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冒着被传染的危险,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用他们的医者仁心为我们筑起防疫的钢铁长城,这既是除疴疗疾的仁心,也是护佑生命的大爱。
他们是逆行的勇士,但也是普通的凡人。疫情发生以来,我们看到了那被面罩勒出红印的面庞,也看到了那被手套捂出痱子的双手,更看到了他们穿着防护服的睡姿,这是他们救死扶伤的印记,也是他们劳累疲惫的写照。一个多月来,已有超过2000名医务人员确诊感染新冠肺炎,更有多位医务人员以身殉职,疫情"吹哨人"医生、"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徐辉医生、"白衣战士"刘智明院长,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医生的职责和担当,这让我们感动,但更让我们悲痛。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关心、爱护广大医务工作者,就是保护我们生命健康的守护神。医务人员是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务必高度重视对他们的保护、关心、爱护。近日来,全国各地相继推出关爱医务工作者的真招实招,江苏出台5方面26条政策举措,对医务人员进行全方位保护关心;陕西对医务人员实行"人对人"保障,对家属实行"人对户"保障;山东为前线医务人员送来10万个大馒头,让他们在抗疫前线也能吃到家乡味道;四川、福建给医生下达"强制休息令",让他们疲惫的身体得到休整;湖北、重庆、河南为医务人员购买专项人身保险,并适当照顾子女入学;广东、黑龙江设立了专项慰问资金,切实保障医务人员生活……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关怀,不仅体现着对医务人员的真情实意,也让医生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爱人者,人恒爱之。医务人员用他们"不记报酬、无论生死"的医者仁心温暖患者、抗击疫情,我们也应投桃报李、以心交心,把我们的感激转化为关爱医务人员的实招,让他们真正情暖心更暖。
篇3:2024学习燕振昌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全文共 2957 字
+ 加入清单燕振昌不抽烟,这一点水磨河村人所共知。但很多人不知道,年轻时的燕振昌烟瘾很大,是个不折不扣的“老烟枪”。
燕振昌戒烟,始于30多年前为村民谋划建排房的时候。
1976年,燕振昌开始带领村民建设新村。为了让自家房屋的建设工期排在前面,一些心思“活络”的村民开始给燕振昌送烟抽。燕振昌坚决不收:“我戒烟了。找我说事可以,但烟你得拿回去。”
燕振昌为村干部立下了一条铁规:“房子先紧着困难户、孩子多的户盖。除此之外,谁来也说不通,就算有亲戚、有关系也不行。”
从那时起,燕振昌再也没有抽过一支烟。很多年以后,燕振昌的女儿燕新红在翻阅父亲的日记时,才发现父亲戒烟的根由。他在日记中写道:“就这一根烟,不仅坏了规矩,也给村民原本就不富裕的日子增加了负担。因为自己的习惯让村民破费,太不应该。这烟以后不能再抽了。”
一支烟,折射出燕振昌爱民之深、律己之严。
“跟他结亲,不占便宜,净吃亏了。”妻子张改真说。村里第一次盖新社区时,大家都争着要门面房,燕振昌坚决不要,张改真也没吭声。到第二次盖时,张改真说:“咱也要个门面房吧。”燕振昌说:“咱是干部,不能争这个,先紧着人家吧。”
直到今天,水磨河村300多家店铺,燕振昌家没有一间。
“老燕这个人很正,对自己要求很严,见便宜就让,自己排在最后;见困难就上,先拿自己人‘开刀’。”村两委委员、会计主任燕松军说。
和燕振昌生活了一辈子,张改真很理解丈夫的想法:“振昌常说,当干部哪有不吃亏不挨骂的。这些年来,吃亏的是俺们自己人,骂我们的,也只有俺家的亲戚。”
在任44年,燕振昌为自己和村两委定下了两条不可逾越的规矩。对自己,是“五个不沾边”:钱不沾边、物不沾边、奖金不沾边、红白喜事酒场不沾边、烟不沾边;对村两委,是“四个不干”:村民不同意的不干、收费摊派的不干、搞形式做面子的不干、村民得不到实惠的不干。
尽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水磨河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但这些规矩,燕振昌从来没有破坏过。
每年腊月初八,燕振昌都要召开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并在会上公开村里的收支情况,表决通过党支部下年度事务的预案。这就是村里实行了近30年的“腊八算账”。
“账目公开了,群众心里亮堂了,对村干部也信服了。”燕振昌说。
燕振昌去世后,儿子燕松涛闻讯赶回。他担心父亲走得突然,会遗留不少村中事务,给村两委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可向班子成员一打听,除了一笔头天的3万元款项没来得及签字外,其他的该签字的、该安排的全都处理好了,“离汤离水”,清清白白。
不和稀泥、不搞特殊,时时严于律己,处处以身作则,以一身正气树立形象,以两袖清风赢得民心,村两委因此风清气正,水磨河由此安定和谐。燕振昌在任的44年里,水磨河没有发生过一起上访事件,成为长葛市唯一的“零上访村”。
在郭建营看来,水磨河村的风清气正、海晏河清,不仅得益于老书记这些年带领全村发展经济,村民们有钱花、有事干;得益于老书记对自己和村两委的严格要求,村干部行得端、走得正;更得益于老书记始终如一地移风易俗、倡树新风,村民们知礼仪、心向善。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水磨河村迤逦而过。工程建设时,水磨河村有23户民宅面临拆迁。“我们村拆迁的农户多,占地面积在长葛市也最大。”郭建营说,“征地拆迁被认为是‘天下第一难’,但老书记一跟村民做工作、讲政策,大家都信服,一个月就完成了拆迁和土地移交工作。”
党风正,民风淳。
村民韩长锁至今都难以忘怀燕振昌对村中老人的照顾。“村里不光给我们70岁以上的老头儿老婆儿每月10块钱的‘豆腐脑儿钱’,还给我们每人发一床鲜腾腾的被子,新崭崭的被单、被套。”他说,“燕书记这样做,就是要让男女老少知道,孝敬老人才是好风气。”
早在1981年,村里还在为建新房的钱绞尽脑汁时,燕振昌就提议建敬老院。当时有人有异议,燕振昌为此召开了一次大队支部会议,一句话让大家心服口服:“全村人都热热闹闹住进新房了,不能让那些无儿无女的人没有安身之所。”
其实,当年村里的孤寡老人只有12个,在全村4000多口人中并不算很大的群体。韩慧君说,这就是老书记心思细腻之处,他不会忘记全村每一个人。
当年,敬老院如期落成,成为全省第一家村级敬老院。全村孤寡老人在此颐养天年,其乐融融。韩长锁说:“没有燕书记,我可享不了这个福。”
每年的重阳节,水磨河村都会进行一次“好儿子”、“好媳妇”、“五好家庭”评选。比谁对老人孝顺、比谁给老人端饭勤,成为村里年轻人的新时尚。水磨河的淳朴民风由此远近闻名。
30年前,燕振昌的父亲去世。在给父亲送行时,没有请“响器班儿”。这条规矩延续至今,婚丧嫁娶不大操大办、吃吃喝喝,办白事儿更不能请人“吹响儿”。因为大家都十分认可他的话:“尽孝要趁早。与其让老人死后听‘响儿’,不如生前给老人端碗豆腐脑儿。”
燕振昌去世时,全村人赶来为他送行时,依然没有“响器”。哀乐低回,人人都哭红了眼睛。
为他送行时,经许昌市委批准,他的身上覆盖着鲜艳的党旗。他被安葬在村里的祭祖园。园门古朴,上面镌刻着他亲自编写的对联。上联:伏牛灵照忠孝子;下联:暖泉滋润德善心;横批是斗大的四个字——德泽犹存。
【篇二】学习燕振昌心得体会
2014年12月12日,长葛市坡胡镇水磨河村党委原书记燕振昌因操劳过度导致心梗突发,病逝在工作岗位上。
燕振昌在村党组织领导岗位上工作了44年,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建成了长葛市第一个亿元村,使昔日的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一心为民、造福百姓,建成了全省第一个村级敬老院;重视教育、福荫后人,8次改扩建村中小学,建成了全市第一个农村寄宿制学校;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带出了一个风清气正的班子、一个民风淳朴的村庄,使水磨河村成为长葛市44年来唯一的“零上访村”……他以满腔赤诚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信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党的带头人应有的价值追求和使命担当。
10.2015年教师寒假学习心得体会
本报今日刊发长篇通讯《他走了,但从未离开——追记长葛市坡胡镇水磨河村党委原书记燕振昌》,追记他平实而感人的事迹,还原他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以期弘扬其一心向党的政治定力、一心为民的价值追求、一身正气的道德操守,为广大党员干部深入推进作风建设、自觉践行“三严三实”提供示范和借鉴。
燕振昌走了。
他是在办公室去世的。2014年12月12日凌晨,他静静地伏在案上,再也没能醒来。
他去世时,台灯依然亮着,在那个隆冬的深夜,向沉睡的水磨河村投去深情的凝望。
他去世时,桌上的日记本依然摊开着。这是他的第94本日记,从风华正茂决心在农村干一番事业开篇,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搁笔。94本日记,记录着一个贫瘠村庄的凤凰涅槃,见证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呕心沥血,细碎绵密却一往情深,朴实无华却振聋发聩。
燕振昌回来了。
1月13日,许昌市委印发《关于开展向燕振昌同志学习的决定》。市委书记王树山批示:燕振昌同志是党的基层好干部、好钢筋,基层建设需要这样的好典型。4月29日,许昌市委作出《关于在全市开展向党的基层好干部燕振昌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一股向燕振昌学习的热潮在莲城大地迅速掀起。
5月7日,省委副书记邓凯批示:燕振昌同志几十年如一日辛勤工作在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党的带头人应有的价值追求和使命担当。这样的好典型应大力宣传。
燕振昌走了,却从不曾离开。
篇4:姜仕坤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全文共 1383 字
+ 加入清单4月12日,黔西南州晴隆原县委书记姜仕坤同志积劳成疾,在广州出差期间突发心脏病离世。6月5日,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追授姜仕坤同志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6月6日,贵州日报以《赤子之心公仆情怀——追记晴隆原县委书记姜仕坤》 为题,对姜仕坤同志先进事迹进行了深度报道,贵州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贵州都市报、贵州商报、今贵州、政前方以及省内各家主流媒体、多家新媒体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姜仕坤先进事迹进行了深入报道,人民网、凤凰网、搜狐网、澎湃新闻、海峡都市报电子版等全国多家知名网站转载了本报的深度报道,姜仕坤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全省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毕节市委书记陈志刚说:“姜仕坤同志在县委书记的重要岗位上,以干事创业的冲劲,勤政务实的作风,一心在公的奉献精神,为改变晴隆的落后面貌呕心沥血,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成为群众的贴心人,这样的干部值得毕节市各级干部学习。”
省农委党组书记、主任袁家榆说:“脱贫攻坚,主战场在贫困县,在边远贫困乡村。姜仕坤作为县委书记,他不仅从产业发展上善于‘扣扣子’、在行动上‘钉钉子’、在责任上‘担担子’,为晴隆县探索出一系列脱贫致富的产业发展之路。”农业系统干部要学习姜仕坤同志议大事谋大事的工作方法,身体力行的工作作风,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多为百姓找出路,念好农字真经。
贵州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张学立说:“姜仕坤同志是焦裕禄式的好干部,他在不断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中,培养了坚强的党性和为民情怀,以立言立行、马上就办、滴水穿石的工作作风,实现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却发出了耀眼光芒。姜仕坤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玉屏自治县委书记王俊铭说:“姜仕坤用拼劲赢来了晴隆县的快速发展,他的生命虽然短暂,却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样的干部,这样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这也是我们在‘两学一做’中将要深化学习的方向。”
盘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李令波说:“姜仕坤在脱贫攻坚中‘我是党员,向我看齐’的冲锋在前的精神,善于做农村工作,破解发展难题,为群众算增收账的经验,值得我们各级干部学习。”
安龙县委书记钱正浩说:“仕坤同志倒下的噩耗传来,犹如晴天霹雳。他用生命撑起为民的晴空。对照仕坤的标准,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要学习他始终和群众在一起,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心系人民情系人民的好作风!”
“书记走了,我们失去了好班长,但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我们要以书记的事迹作为标杆,在‘两学一做’中深化公仆本色和为民情怀。”晴隆县委副书记、县长查世海,县委副书记王琴表示,“我们将在姜仕坤同志精神钢火的照耀下,沿着他的脚步,扎扎实实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完成姜仕坤同志未尽的遗愿,把脱贫攻坚战进行到底!”
“姜书记是一名草根书记,一名真正接地气的书记,待人随和、平易近人,经常下乡调研,与老百姓交流的方式方法值得我们学习。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们只有更加努力工作,才能对得起这位晴隆发展的领路人!”晴隆县大田乡党委书记聂裕江感触地说。
黔西南州人社局副局长、州社保局局长洪亚黔说:“从一名放牛娃成长为县委书记,在面对少数民族地区矛盾多、发展难的困难工作环境中,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我记忆中的姜书记从来不摆架子,面对工作一丝不苟,工作中对大家的关心也没少,我听晴隆的干部提到,姜书记总在大会中提醒党员干部要在工作中学会‘弹钢琴’,做到工作生活张弛有度,他自己却忘了关心自己的身体!”
篇5:2024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观后感优秀作文800字
全文共 809 字
+ 加入清单大家好,我向大家推荐六(3)中队的陈麒。别看她个头不高,但她有努力向上的动力;别看她作为不大,但她有美好而远大的理想;别看她年龄不大,但她有敢于挑战的精神……
为了同一个梦想,她一直与同学们奋斗着,因为她坚信:一朵花装饰不了整个春天。只有与大家一起努力,理想的春天才会更加绚丽,童年的回忆才能更加美好!在六(3)中队这个大家庭里,身为四人学习小组的组长,她能以身作则,把小组成员带向那扇成功之门。“如果我们班的所有学生的成绩都和我一样,那才好呢!那样的话,我们就没有了差生,就没有掉队的了。”正因为这样的想法,带动她经常帮助学习比较吃力的我。对于我不理解的题目,陈麒总是耐心地讲解,有些题目她讲了又讲,可我还是搞不懂,她就反复推敲,改变另一种角度去讲,直到我听懂为止。就拿期末考试前的事来说吧。快考试了,她便抓紧时间与小组成员一起复习。争分夺秒,有时连下课的时间都不放过。她知道我的数学差,便把注意力集中在我的身上。一有时间,陈麒就把同桌作业本上错的题目再反复讲几遍,帮我分析清楚。有一道思考题我记得尤为清楚,用平常的数学方法对我来讲简直就是对牛弹琴,这让她差点都快放弃了,但又回想起老师讲题时的那种耐心,不管讲几遍都不嫌累、不嫌烦,这让她又重新鼓起信心。于是她便换了另一种思考的角度,用方程或是画图帮助我来理解。没想到这招果然奏效,原本迟钝的脑袋灵活起来,就算换一换条件,我的思路依然很清晰。因为这件事让我非常感动,让我下决心一定不能辜负陈麒的一番心血!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这几天的努力下,我们小组里的成员都取得了超乎想象的好成绩!
“小荷才露尖尖角”,我们相信,凭着她对知识的追求,将会以更出色的表现来展现自己的才能。因为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对勤劳的翅膀和坚持不懈的态度,可以在知识的天空中翱翔,穿过无数座高山,横渡无数条河流,只要努力,开朗自信,乐于助人,她一定能克服各种困难,取得最终的胜利,做一位优秀的少先队员。
篇6:学习孩子王黄永腾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全文共 2213 字
+ 加入清单十多年来,他退而不休,义务为16所学校做志愿者,积极参加“五老宣讲团”、“老少结对、关爱服务”等活动,为教育未成年人工作倾注了全部的精力,群众亲切地称他为“孩子王”。
一、扎根边境,默默奉献
在更好的工作机会面前,黄永腾同志主动放弃,选择留在边境、扎根边境。他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和退休岁月,全部献给了边境地区青少年。他平时不抽烟、不喝酒,生活极其简朴。从教30年,他积蓄只有50元钱。而几十年下来,他自掏腰包买来的用于少先队活动的音像资料就有上千盘,还买了录像机和数码相机,购买了7000多册图书供孩子们阅读。黄永腾在担任城区关工委委员后,仍然念念不忘边境的孩子,先后100多次到40多所边境学校进行调研,和师生一起设计适合本地实际的主题教育方案300多个。2001年,策划的“跟随边防军叔叔护界碑”获全国少工委优秀课题一等奖。“护界碑”活动实施至今,不断创新发展,先后开展了“联校合队护界碑”、“界碑梆声”、“护碑我能行”、“当护碑文明小使者”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带动了25所边境学校一千多名学生参与“护界碑”,成为全国闻名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品牌。黄永腾还从当地实际出发,为边境学校设计了“时刻准备着”、“五语翻译站”;为民族地区设计“山娃娃情同一家”、“瑶山秀”;为留守儿童聚居的村校设计“梦想成真室”、“留守儿童露一手”等少先队活动方案。这些活动方案具有本地特色,适合少年儿童特点,易学易做,活动效果好,受到学校辅导员老师和少先队员的欢迎。
二、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多年来,黄永腾始终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取得一项又一项新成果。几十年来,他设计的少先队活动方案达600多个,其中退休后实施的达400多个,设计活动获全国各种奖项86个。在少先队阵地建设中,打造了“老阵地展现新魅力”、“拾物展览”、“同乐”等工作品牌。在体验教育和特色活动中设计出具有全国先进水平的“护界碑”、“竹园社区小足球”、“学玩乐”等主题教育活动。同在一个场地,巧妙设计出10多种会场布置和活动启幕的好形式。同是用一个箱,巧妙设计出“流动图书箱”、“跟踪图书箱”、“学玩箱”(全国最佳奖)、“学玩乐”(全国一等奖)“解烦恼信箱”(市、区最佳活动案例)。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和社区少先队活动实践中,总结出工作队伍培训、解烦恼活动、体验教育和课间活动等新鲜经验,这些经验分别在《广西日报》、《光明日报》、《防城港日报》等多个媒体上作过宣传报道。
特别是黄永腾根据城区在校学生的特点,设计开展了“解除烦恼,快乐成长”活动。在实施的10多年间,先后有1万多人次参与,收到学生信件500多封。他先后与上千名学生交朋友,倾心交谈,因人施“解”;每学期与十多个“后进生”结成“解烦手拉手”,进行跟踪帮助,大家称他为“快乐朋友”。“解烦恼”活动受到学生欢迎、家长称赞、社会支持,领导认可。2015年6月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来防城港市检查工作时对“解烦恼”活动点赞说,“我太高兴了,‘解烦恼’活动的满意率达到98%,真不容易!”,认为这是一条青少年思想教育新路子。
黄永腾还是年轻教师的良师益友,每年10多次深入边境一线基层学校开展少先队辅导员传帮带工作,为年轻教师讲课培训达500多场次,先后为200多名优秀辅导员进行传帮带。在为兄弟学校讲课培训时,他做到“三不”:不保留自己的教学工作经验、不图名利、不计报酬。退休至今,他不仅在本地区学校免费讲课培训达100多场次。还先后到南宁、桂林、北海等14个市县的学校为老师讲课辅导。
三、战胜病魔,忘我工作
长期以来,黄永腾始终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态度,放弃了无数的节假日,长时间超负荷投入工作。因身体严重透支,黄永腾患上了声带息肉、细胞恶性肿瘤,鼻中隔受伤,肠息肉等多种疾病,嗅觉失灵,先后动过四次手术,做过放疗化疗。面对病魔他从不屈服,从不退缩,把病痛转化为动力,把生命融入到工作中。化疗期间,他把工作搬到医院,化疗没结束就回校工作,医生都说他是最不守纪律的病人。
黄永腾不顾由于血脂超高,造成胸闷心慌、头晕眼发黑、腿脚抽筋的反应,奔波在防城周边乡镇区,寻找适合开展“小足球”体验活动的场地,并带领少年儿童用两个月时间建设了竹园社区足球场。2015年,为了指导玉林师范学院学生暑假主题活动,他带着病痛做策划方案,十天里,他和学生们一起攀山越岭,到边海村屯开展实践活动,累了痛了就抹清凉油提神,吃包止痛散止痛。
他常说:“工作就是我的特效药。”他用坚强的意志与疾病抗争,创造了在高负荷、不间断工作下战胜病魔的奇迹。
黄永腾六十年如一日,爱岗敬业,诚实诚信,呕心沥血,传道授业,无私奉献,忘我工作,把精力全部奉献给了边境地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赢得了社会普遍的肯定和人们的尊敬。2009年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为黄永腾老师颁发了“全国少先队工作突出贡献证书”,以表彰其长期为少先队事业发展所作的突出贡献。他还先后荣获“全国一级星星火炬奖章”、全国“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优秀辅导员、全国和广西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感动防城港市十大人物”、“防城港市十佳爱心人士”、“防城港市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防城港市创先争优十大先锋人物”等上百个各级奖励。2015年2月,为了大力宣传黄永腾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防城港市委做出决定,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中广泛开展向黄永腾同志学习的活动
篇7:2024年最美职工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
全文共 1136 字
+ 加入清单在这万物复苏,恰是一年好时光的季节,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进程中,涌现了一批批勤劳工作、扎实能干的好同志。而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热工事业部更是努力探索、团结一致,将争先创优的内涵诠释的淋漓尽致。
过去的2020是我们单位不平凡的一年,是探索和奋斗的磨砺,更是一幕风雨同舟、携手共进的征程,在党的号召下,在“争先创优”的气氛中,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忘的日子,完成了一项又一项艰巨的任务,在我们单位满载丰收的硕果时,背后涌现了一批批踏实勤干、具有先进模范带头作用的员工。他们明确责任、规范制度、严谨操作,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心尽力,保质保量。
如果有人问,最美的员工是什么样的?我会自豪地告诉他,最美的一线员工是在电建工作热控仪表安装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了几十年的唐波同志。唐波同志的经历是一部励志的典范,在父亲退休后,唐波同志顶替父亲的岗位进入到公司上班,当时的他才十几岁,没有学历,没有经验,完全还是一个懵懂的少年,便已投身于电建行业,从最基础的工人做起。由于自己尚浅的资历和底层的岗位所局限,遇到不懂的技术问题,唐波同志虚心地向老师傅们请教,日复一日,他的专业技术水平并不比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们差,在工作之余,还买很多的专业知识的书籍,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努力充实自己。在上班时间,他认真工作,只要施工现场有需要,他随叫随到,即使在寒冷的夜晚,被叫到施工现场也没有一句怨言,任凭值班熬夜,也从未耽误工作。唐波同志不挑剔,哪个岗位需要人,他都毫不犹豫地顶上去,从不计较工作轻重与辛苦。同事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公司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常言道,是金子无论放到哪里都会发光,是响鼓无论放到哪里都不用重锤。哪怕是一个最底层的工人,只要肯下功夫,总有闪闪发光的一天。唐波同志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踏着一个个实干的脚印,不怕吃苦的劲儿,他从最初的底层工人提升到热控事业部主任。可是他却丝毫没有骄傲自满,仍然对我们这些刚进入电建行业的新人不然其烦的讲解问题,当我听了一次又一次还是茫然时,他就会给我们画图让我们便于领会。有时,我就会问“唐大师,你会不会觉得我们老问你问题,劳你一遍遍的讲解,你烦不烦啊?”他却嘴角向上一扬笑着说“我还就怕你们不问呢?”
从工作的严谨到生活的悉心,唐波同志无处不在绽放着自身的榜样和能量!
谁都知道电建工程都在偏离城镇的地方,当我们一个个嘴馋的时候,他总是会亲自下厨给我们做上一大桌的好菜,吃的我们一个个的油嘴满面,甚是满足。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唐波同志表现出来的对工作的热情和激情,他的励志经历,都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和效仿。在未来的工作中,大家应该拿出唐波同志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和不熄灭的激情为公司再创佳绩,也为自己唱响生命辉煌的赞歌。
篇8: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观后感个人感悟
全文共 726 字
+ 加入清单今天晚上我观看了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播出的《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会》,里面十位好少年的先进事迹深深感动了我。
颜玉宏,一名从小就患了小儿麻痹症的男孩,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自己身体的残缺而自暴自弃,而是用积极乐观,自信的心态去面对每一天。因为行动不便他的父母曾提出开车送他去上学,但他拒绝了,每天都坚持自己用拐杖或倒立上学。并且凭着自己对知识的渴求和顽强拼搏的精神考上了中学。出于对他身体特殊情况的考虑,校长给他安排了一间在一楼的宿舍,但是他婉言谢绝了,坚持和同学们一起住在五楼的宿舍。老师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没事,就当是锻炼身体了。”中学期间,他没有因为自己身体的情况搞过一次特殊,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那句:“我的腿不方便,可是我还有手啊!我希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美好的明天,更想用实际行动去影响身边的人,让他们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生活。”
颜玉宏这种身残志坚,顽强拼搏的精神正是我所欠缺的,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要向这位好少年学习。
宁希澄,一名助人为乐的好少年,一次上学的路上,他路过一个小巷口,看到许多共享单车都倒了,一辆压在一辆上面,乱糟糟的。他就把这些共享单车,一辆一辆的抬出来,又一辆一辆的摆整齐。这件事看似容易,可是做起来是很难的,但他没叫一声苦,喊一声累。
平时他没事的时候还会到河边捡垃圾,保护周边的环境。在他的影响下,许多的学生也加入到了他助人为乐的行动中来。他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还有弘扬传统文化、苦练京剧技艺的曹语凝,妙笔丹青心系贫困山区孩子的林峻德,关心社会、努力实现梦想的黄郁薇……他们纯真质朴、亲切感人的故事强烈地震撼了我的心灵,以后我也要以他们为榜样,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篇9:党员李保国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全文共 1444 字
+ 加入清单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同志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他指出,李保国同志堪称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35年如一日,李保国始终把党和人民的需要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长期奋战在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的第一线,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创新了太行山板栗、苹果、核桃栽培等技术体系,培育出“富岗”苹果、“绿岭”核桃等多个全国知名品牌,实现山区农民增收28.5亿元,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李保国用扎根山区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奉献的一生践行了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
奉献就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绝对忠诚。革命战争年代,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事业,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出生入死,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人民群众的好日子。而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面对太行山区“旱、薄、蚀、穷、低”的艰险面貌,李保国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先辈们流血都不怕,咱们流点汗算什么”,便全身心的投入到太行山区的开发研究中。起早贪黑、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山当餐桌地当炕,躺在地上吃干粮”,李保国带领团队用数年的时间创造了太行山低山片麻岩区“聚续”生态农业工程技术,使石质山地造林技术发生革命性变化,过往的8000亩荒山秃岭变成“太行山最绿的地方”,获得联合国“全球生态五百佳”提名。
奉献就是时时刻刻将人民群众的需要摆在第一位。作为一名教授,李保国坚持将科研课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群众最需要、最受益的选题上,“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深眼闷炮”控制爆破松土蓄水技术、隔坡沟状梯机械整地技术、太行山片麻岩区“蓄、集、整、改、排”防洪减灾工程技术、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技术、优质无公害草果栽培技术、绿色核桃配套栽培技术……只要是能够为群众带来福利,为地区发展带来效益的技术,他都义无反顾的埋头研究。李保国扎实苦干、奋发作为,用“滚石上山”的勇气攻下一座座贫困的城池,让他不仅成为了群众致富的带头人,更成为了群众幸福的引路人。
奉献就是至始至终将责任担当扛在肩上刻在心里。在李保国心里有一道永恒的数学题,农民=自己。他曾表示,这辈子干得最过瘾的事就是“把我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我”。李保国深深地了解,仅仅自己或科研团队掌握技术是不够的,只有让广大群众都了解、熟悉、掌握,才能让野岭荒坡变成金山银库。办夜校、搞培训、出书籍、编口诀,李保国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手把手的为乡亲群众讲解新技术,使技术真真正正的刻进群众的心中,成为群众的拿手本领。35年来,李保国先后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次,推广36向实用技术,培训人员达9万余人(次),成为群众当之无愧的职业技能导师。
奉献还是低调做人、谦卑处世的生活态度。李保国始终把自己取得的成就归功于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的支持帮助,“是党和人民成就了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将能够参与党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的千秋伟业而感到自豪。在协助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路上,他始终秉持共产党员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赤子之心,“记利当计天下利”,从不收百姓的一分钱,更不占企业的一份股,无怨无悔。
牢记党恩、对党忠诚;扎根群众,无私奉献。李保国的事迹告诉我们,一个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所激发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能够产生源源不断的进取动力,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心中的丰碑。请让奉献成为新时代最美的旋律,成为共产党员最可贵的品质!
篇10:2024年最美职工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
全文共 794 字
+ 加入清单劳动,能创造财富;劳动,能成就人生。劳动者最光荣!
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家蒙特梭利说:“儿童对劳动从不厌倦。劳动使他成长,劳动让他更具活力。儿童从不要求减轻她的劳动量,他喜欢独自完成某件事。因此,甚至可以这样说,不劳动,儿童的活力就会走向衰竭。”
其实,生活中的美,就来自于劳动。劳动最美,是劳动造就了人生。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医治一切病痛最好的最宝贵的药品,就是劳动。劳动,其实就相当于锻炼身体,但又不同于锻炼身体。在我们看来,劳动,是一种莫大的快乐。
帮父母做家务,虽然自己受了苦受了累,但心里却很快乐。为什么?因为我们帮父母做家务。助人为乐,只要帮助别人,就能使自己在劳动中收获快乐。
办黑板报,虽然我们办报的人很辛苦,一星期都要早出晚归,但我们很快乐。为什么?为了我们五(2)班的荣誉,我们不但得这样做,还必须得这样做!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劳动最美!劳动者心灵最美!俗话说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你热爱劳动,热爱自己的职业,你就是万绿丛中的一点红!
因为社会分工不同,人们的职业类型各异,工人、农民、教师、公务员、清洁工、服务员、打字员、厨师……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劳动者,每一位劳动者都有着特殊的社会价值。每一种职业就像一架大机器上的一个个零件,都很重要,缺一不可;每一位劳动者就像一首交响乐中的一个个音符,都很悦耳,值得尊重。
如果有一天,没有清洁工人打扫卫生,没有交通警察指挥交通,没有司机运送蔬菜水果,如果超市、菜场、书店……都不开门营业,我们的生活会变成怎样呢?
劳动最美,劳动者的微笑最灿烂!我们要像尊重自己的父母长辈一样,尊重每一劳动者,无论他们的职位是高是低、成就是大是小。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是劳动创造了美好的生活,是劳动造就了美好的明天。从现在开始,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认真打扫班级卫生,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像志愿者一样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培养自己劳动的品质和习惯。
篇11:2024年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少年儿童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长大后做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要想成长为对祖国有用的人才,在这里我倡议大家做到以下几点:
1、要从小学会做人,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好人。要做一个好人,就要有品德、有知识、有责任,要坚持品德为先。要学会做人的准则,就要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热爱生活,懂得感恩,与人为善,明礼诚信,争当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模范。
2、要从小学习立志,志向是人生的航标。一个人要做出一番成就,就要有自己的志向。一个人可以有很多志向,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应该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这是人们各种具体志向的底盘,也是人生的脊梁。要从小培养自己追求真理、报效祖国的志向,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时刻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中,从小听党的话、跟着党走,努力做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好孩子,做祖国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接班人。
3、要刻苦学习,富有创造精神。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哪里来?要从刻苦的学习中来。知识越学越多,知识越多越好,要像海绵吸水一样学习知识。既勤学书本知识,又多学课外知识,还要勤于思考,多想想,多问问,这样就能培养自己的创造精神。
同学们,今天我们是棵棵幼苗,在学校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明天,我们便是参天栋梁,撑起祖国大厦,让它更加繁荣富强!”。
篇12:抗洪救灾人物先进事迹
全文共 362 字
+ 加入清单钟少龙
株洲市枫溪大道特勤消防站政治指导员
株洲市消防救援支队于7月6日派出50名指战员前置岳阳驻防,枫溪大道特勤消防站政治指导员钟少龙
7月7日晚至8日上午,岳阳城区遭遇1952年以来最强降水并启动了防汛Ⅰ级响应!暴雨倾城,城区内涝频发,部分区域出现山体垮塌等地质灾害险情。灾情就是命令,8日16时40分,钟少龙
由于道路水毁严重,救援车辆在距事发点约3公里处便无法通行,他只能带领队友们采取背负、肩扛的方式将救援装备步行带至现场。
到达现场后,他一方面积极发动镇村干部群众对塌方点进行清理,积极疏通道路,另一方面指挥队友利用雷达生命探测仪对塌方部位进行探测,在反复确认无人员埋压后,于20时15分才返回驻地。
返回驻防点后,队友们才知道,钟少龙
“我只能盯着家的方向,想用力地看清楚,咱爸妈家是否安全。”
说这些话的时候,他的眼眶红了。
篇13:环卫工人先进事迹
全文共 2054 字
+ 加入清单在父母眼中,她是孝顺的女儿。1961年出生的,是汉台区东大办事处环卫所的职工,丈夫许安于1995年下岗在家,一家三口住在东关18平米的老房子里。
是一位普通的清洁工,所负责的清扫路段任务很重,每天凌晨就已经起床,披着星辰去扫地。一天忙碌的工作结束后,无论天晴下雨她先回的总是父母家,父亲半身不遂,她整日守在父亲的床边,给父亲接尿,替父亲处理污物,帮父亲擦拭身体。父亲口渴就用棉球沾水涂在父亲唇上,让父亲解渴。每隔三小时就要给父亲翻身,替父亲做按摩,整日和丈夫轮流照顾父亲。母亲生病卧床时,她每天照顾母亲喝药,去洗母亲弄脏的床单,帮母亲擦洗身子,看见母亲安心的睡着,她才会放心地回到自己家。这样日复一日,直到母亲2004年去世。
在婆婆眼中,她是好儿媳。当婆婆生病卧床时,她和丈夫衣不解带,寸步不离的在病床旁照顾婆婆,给婆婆洗头梳头,倒痰盂。
除了对父母有孝心,隔壁的邻居老太太生病,她也立即将老人送往医院。下雨天,老人出行不便,她就主动帮老人把菜买回家。
教育孩子要亦师亦友,爱心更要用心
在女儿眼中,她是母亲,但更多的时候是朋友。女儿许雅芝,现在是汉中师范附属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女儿说自己的成功和母亲有莫大的关系。
在教育孩子这一方面,她可以说是个小小的专家。同事经常请教她,让她传授秘诀。她常说,严要求,讲道理,交朋友。
的确在女儿学习和做人方面一直是高标准、严要求。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学会做人比学会做事更重要。不过,每当女儿在学习生活中出现错误时,她总是和女儿讲道理,不用棍棒解决问题。中学是孩子变性子的时期,这时她选择的是和女儿做朋友,每天和女儿交流,孩子预见困惑,会给点建议帮助解决,以朋友的身份去交谈,绝不摆出一副凌驾于孩子之上的家长样。在女儿上大学时,她时常叮嘱女儿要积极进取努力向党靠拢,因此女儿在大学时期就已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在女儿工作这一年,她说的最多的就是,老师是一份良心职业,要付出真心对待每一个孩子,你从事的不是一项工作,而是在经营一份良心。
工作要凭良心,要尽心,为人民服务光荣
在领导眼中,她是尽职尽责的好员工。是环卫所普普通通的一名环卫工人,在清扫一线已经工作了28年。多年来,始终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团结带领辖区环卫工人,勤勉努力,踏实肯干,工作多次受到上级表彰。
28年来,她上班坚持每天提前半小时,累积起来有5040余小时,没有向单位要过一分钱加班费。她负责清扫的路段面积为5000平方米,每天清扫三次,计15000平方米。28年共清扫1.5亿平方米。这些数字听起来没有什么,但做起来是多么地不容易啊。凌晨,当人们还沉浸在甜美的梦中时,她却拿着粗重的扫帚在大街小巷中穿梭。夜幕降临,下班的人们成群结队往家赶,而她却风风火火从家往地段赶。
在工作中,她十分认真。负责清扫的地段是东门段,这里是集水果、食品、肉菜等摊点为一体的地段,晚上还设有夜市,地段复杂。从前负责扫这里的清洁工常为此地段的垃圾量大,还要被人误解而流眼泪,人员调整频繁。她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承担了这里的清扫任务,并暗暗发誓,一定要将这段路扫得干干净净。从那天起,她就认认真真地清扫,从不放过一片纸屑、一个烟蒂、一个角落,使这里的卫生面貌大有改观,被单位评为“文明示范地段”。
她热爱环卫事业,热爱她的工作岗位。为了改善传统的清扫方式,减轻劳动强度,尽可能地把街上的灰尘扫得更彻底。年,她和丈夫一起共同动脑筋、想办法,终于用塑料包装软绳和竹扫帚结合绑扎而成的新型扫帚试验成功了,不但能将地上的灰尘扫得很干净,而且经济、耐用,并很快在清扫一线全面推行,为单位节约了资金。有了这种扫帚,清洁工们扫地时不再尘土飞扬,街上的灰尘也渐渐少了。
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每天凌晨四点半钟她就来到岗位上,一天工作下来,经常累得满头大汗、腰酸脚痛。天气炎热时,就坐在街台上擦擦汗,喘口气,过往行人均捂着。鼻子走,垃圾臭味刺鼻,扬灰冲天,常常弄得眼圈发黑,满身是灰,直到下班才结束。冬天手冻僵了,哈上几口气暖一暖仍接着干,手上磨了一层又一层死茧。在二十多年的工作中,她从没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特殊的工种导致她患上了较严重的胃病,身体消瘦,且时常发作,尽管十分难受,她却咬咬牙坚持着,实在坚持不住了,就到医院挂两瓶点滴,然后又走上那熟悉而普通的工作岗位。单位领导及同事劝她请假休息时,她却说:“工作中不能没有责任,若呆在家里,请别人代班,她心里不踏实,担心别人工作质量达不到要求,会影响环卫工作。”
在平凡的岗位上28载,用自己的良心和汗水换来了丰收的果实。连续多年被单位评为先进个人,先后荣获区、市、省级劳动模范,2007年又被授为全国五一劳动模范。
每当问她,有没有反感这项工作时,她总是朴实的一笑,答案永远是那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为了市民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多辛苦都是值得的。
说起一家,周围的邻居和同事没有谁不翘起大拇指的。心里想的都是为他人服务,上孝父母,下教子女,家里总是充满欢声笑语!
篇14: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观后感
全文共 531 字
+ 加入清单年轻人是时代的脊梁,民族国家的支柱,只有年轻人做好了,尽责了,中国的美好未来才可期。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充斥着年轻人的身影,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你会看到一个个外卖小哥飞驰而过;在流水线上,你会看到年轻人熟练的动作;在实验室,你会发现大多数的人都是青春正茂的年轻人,他们正专心于自己的研究。或许这些离我们有些遥远,那你看看周围,看看身边的每一个人,有谁不是在认真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身为民族、国家的希望,每一个人都应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尤其是我们年轻人。你看,一百年前,胡适等一群年轻人引领了新文化运动,给中国带来民主科学,同时带来希望;再观当下,“嫦娥四号”的成功登陆,其背后是年轻人的不懈努力和日夜工作。国家的发展需要我们年轻人的付出与奋斗。
但是,就在其他人都在努力时,总有一些人消极待世,没有激情与活力。他们的存在就像洁白的纱巾上出现的大黑点,尤其突出,尤其显眼,不仅会影响美观,还会影响和谐。我们要杜绝这种现象,争做领先者,而不是一味地随意生活。
年轻人就该有年轻人的活力,就该有激情。赢在时代的洪流中奋楫中流,勇往直前。激情与活力是当代年轻人的鲜明特征,我们要在最好的时间做最有意义的事。
恰青春,风华正茂,书生意气,当指点江山,奋楫击流,争做新时代的领路人。
篇15:黄大发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1256 字
+ 加入清单作为曾经中国最最底层的干部,一个最最普通的农村党员,黄大发相比很多党员干部,其实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他没学历、没资历、没背景,甚至连没官位都说不上,但是他带领200多名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硬生生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当地长期缺水的历史,使草王坝每年粮食产量从原来的6万斤增加到近百万斤,引发舆论广泛好评和称赞。
众所周知,我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家底薄、基础弱,特别是边远山区还欠发达,在基础设施、市场信息、技术支撑、产业发展等方面都不够理想,亟需得到改善和突破,亟需广大干群齐齐努力,为脱贫攻坚提供强力支撑。
2015年12月,习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为脱贫攻坚下了一道“硬任务”、“硬指标”,成为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群众为之忘我奋斗的一项最重要工作。
脱贫攻坚呼唤千千万万个黄大发式的好支部书记。“村看村,互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干部看支书”,好支书黄大发发扬愚公精神,带领支部、带领群众,以解决问题为抓手,大力开展脱贫攻坚行动,所在村面貌发生了极大变化,向小康路上迈进,当代愚公黄大发的先进事迹值得数十万计的欠发达村支部学习,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找准本地优势、补足基础补足短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带领群众斩断“穷根”,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引领群众走向致富路。
困难群众也应发扬当代愚公精神,摆脱贫困摘掉穷帽。在脱贫攻坚战中,还有5千万左右的困难群众是主体,必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要履行好脱贫的主体责任。摒弃“等靠要”思想,提升摆脱贫困的志气;要在学习实用技术上下功夫,增长智慧;要在闯市场上下功夫,把握商机;要在发展产业上,发展规模种养殖;要在多种经营上下功夫,不断增加收入。
各级党政部门、国有企业应发扬当地愚公精神,不忘初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习总书记强调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数以万计的各级党政部门机关、国有企业,对脱贫攻坚负有领导、组织、实施责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立下愚公移山志,向贫困发起总攻,落实好各项惠民政策,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培养农村各类人才,引领产业发展,做好兜底工作,抓好群众增收,坚决打赢这场事关民族命运的脱贫攻坚战。
当代愚公黄大发是基层党员干部中,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优秀代表,为全社会树立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时代楷模,我们基层干群当以他为荣、以他为榜样,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为民服务初心,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以不变的担当精神,务实的工作作风,“撸起袖子加油干”,精准脱贫,志拔穷根,唱响脱贫攻坚主题曲,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篇16:黄大发先进事迹个人心得体会
全文共 773 字
+ 加入清单80岁高龄的的共产党员,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草王坝原支书黄大发带领全村群众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历时36年之久,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一条主渠7200米,支渠2200米的生命之渠。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干部,黄大发同志有信仰、有信念,并且始终把信仰和信念付诸于行动,黄大发同志有作为、有担当,甘于奉献,大公无私,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在了这条“红旗渠”上。他心里装着老百姓,这是他为之奋斗的动力。
36年,成就了黄大发的平凡和伟大,他被誉为“当代愚公”,就是对他最高的褒奖。黄大发同志36年如一日,不忘初心,专心凿渠,难道他就不知道凿渠的艰辛。黄大发选择了凿渠,就意味着选择了艰险,简单的两个字,其中的寓意不是言语上的轻描谈写,更需要他在行动上去落实。
愚公精神,在黄大发同志身上得到了发扬光大。他选择了释放无悔青春,意味着他每天需要面对繁琐单调的基层工作,甚至是生命的巨大考验。恶劣的自然环境,物质上的匮乏,并不是精神上的空虚,他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带领村民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凿出一条长9400米的“生命渠”,结束了当地千百年来靠天吃水的历史,这种精神就是不畏艰险、克难攻坚的愚公精神。
可以想象的是,在辛苦的凿渠生活中,黄大发同志默默度过了36年宝贵时光,面对失败,勇于跟班学习;面对危险,率先站出来;凿渠不止,奋斗不止。他从一个20岁出头的毛头小伙,变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以愚公移山的豪情斗志,用一生丈量了他和草王坝人的长征路。
雄鹰痛苦再生,获得了30年搏击长空的新的利器。当人们仰望长天,赞美雄鹰的时候,大概没有想到它的这番苦难。36年的凿渠生活,在黄大发同志的身上始终释放着不畏艰险、克难攻坚,以信仰打通小康路上的愚公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引领着草王坝村人奋勇前进,与大山较劲、与贫困较劲,完成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走出了一条脱贫攻坚的不屈之路。
篇17:2024优秀党员先进事迹
全文共 788 字
+ 加入清单为志愿者,她不顾自己年近古稀,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作为自己的行动宗旨,五年以来,主动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关爱社区空巢老人及弱势群体,经常牺牲自己的时间为院落邻里提供志愿服务。
一、以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用爱心和行动诠释感动,践行责任。
他们并不是亲人,并不是爱人,只因心中的大爱,这位可爱的老人多年来任劳任怨,悉心照顾着常年卧病在床的92岁冯**大爷。那年五月,冯大爷突发脑溢血导致左半身瘫痪。由于冯大爷夫妇的儿女一直在外地工作,甚少回家,老伴刘婆婆也年事已高,独自照顾冯大爷十分困难。胡**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主动前去照顾冯大爷。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胡**向家里撒了个谎,说自己要去旅游,从而顺理成章地搬进了冯爷爷和刘婆婆家。此后的三个多月里,从生活起居,到扶大爷如厕、帮大爷搓澡……;从日常料理,喂大爷吃药、帮大爷测量血压……胡延碧开始日夜不歇地照顾老人。
纸毕竟包不住火,胡**搬到“帮扶对象”家里住的事,终于传到了家人耳朵里。胡**的女儿蔡*当时被吓了一跳。“后来看到老妈身体没问题,而且她做这些事情自己也很快乐,我们也就没有埋怨她了,只是叮嘱她今后不要再撒谎玩心跳了。”现在,蔡*渐渐能体会母亲的心意,“既然她是真心喜欢志愿者的工作,看到她高兴、健康,那我们就百分百地支持她。”
随后的几年里,胡**细心无私的照顾冯大爷,先后帮冯大爷介绍了十几个保姆;任劳任怨,大到照顾老人饮食起居、购买生活用品、用药、饮食搭配、聊天谈心进行心理疏导,小到代缴党费、办理各种硕碎杂事。嘘寒问暖,句句问候如同明媚的春光照进老人的心里,让冯大爷感受到了一份特殊的亲情,孤独的心灵得到了安慰。当冯大爷被病痛折磨难受时她总是陪在老人身边为他读报、讲新闻时事,鼓励老人主动地面对生活,重拾生活的勇气。甚至亲自动手帮助老人排便,直到冯大爷能自己下床行动。
篇18:最美脱贫攻坚奋斗者先进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2171 字
+ 加入清单__是__市委政策研究室派驻铁山港区南康镇__村驻村工作队员。驻村以来,围绕“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脱贫、推动乡村建设、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五大职责,大力推动发展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致富,扎实开展驻村扶贫各项工作,推动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2019年,__村脱贫46户181人,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24.45%下降至2019年底的0.87%。
加强调查研究,掌握村情民意
驻村以来,__不断通过查阅资料、访谈、实地查看、入户调查等方式摸清村情,遍访全村所有贫困户掌握民意。对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致贫原因、子女上学情况、务工情况了熟于心,主动协调精准解决贫困户面临的实际困难。落实“网格化”管理制度,按照分片管理原则,__与村委文书一起对管片的缸瓦窑村、海路村、广和村、仓面垌村等4个自然村5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综合管理,多次遍访该片区所有贫困户,对每一户贫困户的情况都了如指掌,做到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撰写《关于__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__村多措并举力啃“硬骨头”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再上新台阶》、《加快创建“三员新九有”示范村打赢__高质量脱贫攻坚战对策研究》等多篇调研报告;参与撰写了《2019年南康镇__村开展“三员九有”创建活动实施方案》、《__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发展规划(2018-2020)》、《__村2019年度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规划》、《南康镇__村委关于2019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总结》等文稿,为谋划推动__村整村脱贫提供参考。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认真履职尽责
__村是__市唯一的深度贫困村,__深知__村基础设施落后、“两不愁、三保障”等方面的短板。一是积极协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投资50万元修建手巾冲村村中道路910米,投资19.8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36盏,分别投资71.5万元、42.68万元修建深冲村机耕道路1.3公里和手巾冲村机耕道路776米。2019年投资62.27万元修建戴屋村道路0.958公里,投资65.52万元何屋村道路1.008公里。二是大力推动精准脱贫。聚焦突出问题,补齐工作短板,较好地完成年度脱贫摘帽目标任务。2018年实现34户161人脱贫,2019年实现46户181人脱贫。三是着力
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围绕“两不愁、三保障”集中发力,落实控辍保学“双线四包”工作机制,跟踪落实全村176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上学情况,确保全村无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辍学。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全村基本医保参保率98.22%。其中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参保率达到100%。组织全村150多名疑似患慢性病贫困对象到医院进行慢病筛查鉴定,共认定贫困人口门诊特殊慢性病93人并发放了慢病卡。落实住房保障政策,对全村贫困户房屋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并主动协调住建部门予以解决相关问题。2017-2018年全村落实48户贫困户实施危房改造并通过验收,2019年落实10户贫困户实施危改。2019年,__和驻村工作组完成220户贫困户的以奖代补项目验收工作,每户贫困户获得以奖代补资金900-1300元。
多方筹措资金,真情为民服务
2018年,__向后盾单位市委政策研究室争取资金1.2万元支持__村委亮化工程建设,为__村委购置太阳能路灯2盏;2019年,协调后盾单位市委政策研究室出资约2万元修缮__村委缸瓦窑村和瓦窑冲村两段破损严重的道路,排除安全隐患,方便群众出行。此外,__还联系市人民医院、中医医院等帮扶单位,协调解决贫困户危房改造资金困难。同时,__积极通过“农事网通”“阳光红页”等平台为民办事服务,认真把让“信息跑路”代替“群众跑腿”落实到位,提升了办事效率,得到了群众认可。
策动产业发展,推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__一直心系产业发展,一是落实“以奖代补”政策推进特色产业脱贫。2019年,和驻村工作组完成220户贫困户的“以奖代补”项目验收工作,每户贫困户获得“以奖代补”资金900-1300元。二是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目前,村集体经济主要有分布式光伏电站、肉牛养殖、农贸市场、梦想创业孵化基地(大棚种植)等项目。截止2019年11月,__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86万元,同比增长16.2%。首先,共有217户贫困户获得光伏发电项目分红总计9.07万元,平均每户400多元,村委投入光伏项目股金10万元,每年获得股金分红约6000元。其次,肉牛
养殖场通过场地出租、入股合作经营方式获得股金分红3万元;此外,__村委利用自治区财政投入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建设占地5亩的村级农贸市场,共有铺面6间,2019年通过铺面出租获得收入0.9万元。此外,__村梦想创业孵化基地于2019年11月份启动,基地建设总投资534万元,建设有面积为200亩的果蔬大棚,可带动60多户贫困户创业,直接带动就业150人。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创业孵化基地+金融+贫困户”模式运转,入驻的贫困户每户可获得3亩的大棚使用权,享受两年的国家创业补助资金,还可以学到科学的大棚种植技术,带动年纯收入提高3万元以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__和驻村工作组的共同努力下,__村的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贫困人口就业、创业和增收的渠道进一步拓宽,日子越过越红火,脱贫致富路越走越宽广!
篇19:环卫工人先进事迹
全文共 1205 字
+ 加入清单李某某,一位普通的环卫工人城市美容师,在某某区环卫战线上,倾尽了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她为了树立城市洁净形象,带领班组成员,在道路卫生上“争创一流”,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做着不平凡的事。她长年累月、夜以继日,维护着城市的洁净和美丽。
李某某92年来到环卫至今,一直在一线从事清扫保洁工作,由于她工作积极肯干、认真负责、热爱环卫事业、不计个人得失,没几年就担任了杨渡路清扫班班长。担任班长后,也总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带领班组成员,完成清扫保洁任务,取得明显成绩,所在地段的群众对其道路卫生评价很高。95、96年该班被评为某某区先进班组,97年被评为先进集体,作业路段被市评为“卫生路段”,李某某也被授予97年度cq市“十佳城市美容师”的光荣称号。
李某某所在班组,道路干线长,一边是区政府,一边是城乡结合部,也是某某区与大渡口两区连接的重要干线。重钢的工业废渣矿渣是水泥制品的重要原材料,所有矿渣都要经过此条道路运往全市各水泥厂,道路窄、车速快,又是下坡,清扫保洁难度大,工作量也大,并且非常危险。二道合一后,人行道也很宽,这更加重了清扫保洁的难度,可李某某没有被这些困难所吓倒,她总是坚持天天起早贪黑带领班组成员,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头;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三伏酷暑;不管是中央领导来渝,还是环卫市容检查;不管是双休、假节日,还是周一至周五。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从未间断,为了城市的干净,一直和班组工人们战斗在一线,道路清扫卫生始终做到四个一样:检查与不检查一个样、节日和平常一个样、繁华地段和城乡结合部一个样、下雨和晴天一个样。
她负责的路段,道路泥沙较重,收沙、运沙成了班里最苦、最累的活,特别是每当大雨、暴雨过后,大量的泥沙、淤泥积在道路上,影响行人和车辆的通行,她为了让市民们在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中生活,立即带头排沙清道,从不向处里请求派车,也不要求临时增加人员,以全班职工每人两只手将所有的沙、泥、垃圾全部运往垃圾站,她就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以自己的实干精神,以自己过硬的工作作风,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李某某身为一个班长,不但带头实干,还把处里提出的“城市不清洁,我们脸无光”,“宁愿脱皮掉肉,不愿环卫落后”的环卫精神化成班组的精神动力,变成每个人的行动,并教育班员把奉献摆在第一位,履行好道路卫生的各种承诺服务。并严格按照清洁卫生的清扫保洁标准和要求,认真管理,推行“玻丝”扫把,参加班组流动红旗竞赛,把每一个成员都团结起来,出色地完成了处交给的各项任务,她不但工作勤勤恳恳,还是一个有情班长,有些职工、临时工在工作中有时情绪不稳定,她主动找其谈心,关心她们的生活,就象对待自己的亲兄妹一样。她总是公平、合理、有效地安排工作,由于她一贯平易近人,工作踏实,班组的每一位职工都很敬佩她。
李某某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她为了城市这张“脸面”付出了自己的心血和汗水。
篇20: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事迹材料——宋春建
全文共 4100 字
+ 加入清单宋春建,男,汉族,1971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1990年12月参加工作,现任兵团第十四师和田垦区公安局巴什吐格派出所指导员。1996年10月,从新疆武警特警支队退伍的他,经过考试后,成了一名人民警察,被分配到一牧场巴什吐格派出所,这个最偏远、最艰苦的派出所工作。当接到分配通知,他二话没说,以一名军人特有的服从精神,背起简单的行囊,来到了一牧场,在这里一呆就是17年。
17年间,辖区的每一个连队、每一条山路、每一个毯房,周边的每一个乡镇都留下了他无数串执着的脚印和汗水。他对这片高山牧场有了深深的依恋,与牧民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能如数家珍般说出辖区内的河流和草场,以及牧民家的点点滴滴,如今的他已近不惑之年,牧民们还是象以前那样亲切地叫他小宋。他以实际行动履行着一名人民警察的职责,为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情。
爱岗敬业 甘于奉献
海拔平均2900米、100多万亩草场、300余个放牧点、70多个羊群、上百条的山路、400余户的牧民群众散居住在交通条件差的山区,这就是宋春建所在派出所辖区一牧场的轮廓。一牧场虽然偏远,但在新疆及和田地区维稳斗争形势日益严峻的大环境下,早已不是一方净土,逐渐成了维稳工作的最前沿。牧区连队偏、远、散,群众居住分散,随季节性流动性强,派出所警力有限,不能实现警力对辖区的全覆盖。如何将有限的警力投入到四大块、110小块、点多线长的社会面防控和为民服务中去,成为宋春建维稳工作面对的一大挑战。越是危难关头,越要浴血奋战!为了实现维稳目标,宋春建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冲劲和不甘落后的倔劲,自我加压,多措并举,在高危敏感时期,一方面及时向垦区党委、牧场党委领导汇报工作,争取支持,协调做好各项稳定工作;另一方面带领民警强化主要对外要道的管控力度,确定了"堵通道、防流入、防外逃"的工作思路,细化完善相关方案、预案,主动加强与各连队治保组织和策勒县周边乡镇的联系,通过加强值班巡逻、维稳联席会议、互通情况、研究对策等形式,做到信息共享,工作联动,形成整体合力。
今年以来,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维稳形势,宋春建更是以所为家,全面统筹、合理安排值班备勤,与民警肩并肩奋战在反恐处突第一线;有任务出动,他亲自上阵,亲自开车,为的是尽量不打扰民警的休息,让民警在车上打个盹,自己却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漫漫长夜,他每天亲自巡逻检查和查岗查哨五、六次,为卡点民警送上热腾腾的夜宵。由于一牧场夜晚的寒气大、湿气重,常常奔波的他老受风湿性关节炎病痛的折磨,每走一步路都钻心的疼,严重时走路都困难。民警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劝他休息一下。他却笑着说道"非常时期就是有一口气在,我也要坚守岗位,否则就是逃兵,你们想让我当逃兵吗?"听了他的话,民警深深地震撼了,真正明白了奉献的含义。
宋春建从小生活在民族地区,能讲一口流利的维语,对维吾尔族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为充分发挥"警力有限,民力无限"的群防群治的作用,他借势发力,深入辖区每一个蒙古包,把走访调查与情报信息、重点控制等维稳工作结合起来,与牧民交心谈心,拓宽信息渠道,切实掌握进入牧场的人员、车辆、物品动态。他那亲切的"他阿"(叔叔)、"艾代"(阿姨)的招呼声,那份对待基层牧民群众的亲和力总是让人感动。真心的付出换来的是牧民群众的热情与信任,换回的是积极极支持。牧民们走路不忘观察,放牧不忘巡逻,及时提供情况与线索,无形中形成了"每一个蒙古包就是一个哨所,每一次放牧就是一次巡逻"的法网。由于防范工作到位,一牧场发案量始终控制在了全师的5%以内,是4个农牧团场中最低的,呈现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和谐生活景象。
共进共勉 相濡以沫
作为一名公安民警,宋春建热爱公安事业,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忠诚履职;作为丈夫和父亲,他娶了一位维吾尔族姑娘为妻,夫妻相亲、相爱、相敬,儿子聪明乖巧、学习优良,建立起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宋春建及其家人靠自身努力和奉献实现着各自的人生价值,用爱和理解筑起了温馨的家庭港湾,是当代和谐小康家庭的优秀代表。
宋春建的妻子阿瓦汗是维吾尔族,文化程度不高,从结婚开始,他就坚持教妻子识字读书,给妻子传授文化知识,他自己则向妻子积极学习维吾尔语,帮助自己更好地开展群众工作。经过十来年的共同努力,阿瓦汗已经可以独立写思想汇报了,而宋春建则能讲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与群众用维语交流驾轻就熟。作为一名丈夫,宋春建积极引导妻子在思想上不断进步。在他的影响下,妻子在2013年7月份,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人人都有儿女情长,人人都有一个需要关心的家。从警17年来,宋春建同志节日期间没有好好同家人吃过一顿饭,没有好好陪老人拉过家常,没有陪妻子逛过几次商场,就连每年大年三十大都是在派出所过的,但家人却丝毫没有抱怨过他。2011年7月,为了工作,宋春建同志顾不上家里有事。一直驻守在派出所。妻子阿瓦是一牧场小学的后勤人员,平时工作繁重劳累,有时还要在学校值班,儿子没有人照顾,经常就是一个人在家。今年过中秋节的时候,儿子拉着宋春建的手说"爸爸,你别走,就陪我和妈妈半天行吗?"宋春建的眼睛湿润了。
阿瓦在丈夫事业上也付出了许多。有时派出所做饭师傅有事,"单干户"民警因工作忙只能吃泡面,是他的妻子在下班之后来派出所为民警们做饭,让民警们吃上热腾腾的饭菜。他的妻子是一位普通的职工,没有光鲜的工作,但她是一位善解人意的妻子,是一位贤良淑德的母亲,是一位孝顺的儿媳妇,更是派出所全体民警的随和宽容可敬可亲的嫂子。她默默地用行动为宋春建同志撑起了半边天。
宋春建的爱不限于对自己的亲人,他的爱是旷达的。2009年冬,宋春建在走访中看到,二连的麦赛迪老人无儿无女,自己一个人住在连队养鸡废弃的鸡舍内,墙壁上结着薄冰,老人浑身哆嗦的蜷缩在破棉被里。他的心被刺痛了,当天找到连队的领导,将这一情况进行了说明,并与连队干部一起,腾出了连部的一间平房,让老人搬了进去。从此,老人就成了他的帮扶对象,不论平时还是过年过节,他都要不时地到老人的房子坐一坐。
2011冬天的一个星期天,一牧场下起了鹅毛大雪,别人都在房子里围着炉子烤火,宋春建却叫上民警往外跑。原来他知道自己的帮扶对象,家住一百八十亩地的孤寡老人拜西罕住的是危房,下这么大的雪他不放心。到了拜西罕的家里,他立即搬起梯子到了房顶,小心翼翼地清扫积雪,并向老人嘘寒问暖。当得知老人眼睛有毛病,下雪天太刺眼不敢外出时,细心的他就到巴扎为老人买来了一副墨镜。
宋春建帮助过的不止麦赛迪、拜西罕这样的孤寡老人,还包括6名残疾人、11户困难职工….他用真心掂量生命的意义,用真诚触摸百姓的冷暖,他的爱心如涓涓细流绵延不断。
同事眼中的"最美警官",生活中的"最美家庭"
比尔盖茨说过,人生有最不能等的三件事:孝、爱和善,他们才是幸福的源泉,宋春建深深地懂得这个道理,也是亲身去做的,他积极倡导男女平等,在家夫妻二人相敬如宾,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有困难共同面对,出了问题共同协商解决,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妇。
由于他工作的特殊性,自己亲身父亲病危期间,作为儿子,没有时间陪在床前侍奉老人家,现在父亲已经去世20多年了,至今这是他一生的遗憾和心中的痛。现在他的母亲仍然居住在离他270余公里以外的四十七团二连,至今80多岁了还是孤身一人生活。作为人民警察保护一方平安的同时,连自己的老母亲也保护不了,甚至有时一年当中连一面都见不着,有时出差顺路去看一看自己的老母亲,看着母亲的白发,心中不免生出几分酸楚,但有不能在老人面前落泪。为了敬孝她老人家,几次想把老母亲接到身边来照顾,都被母亲拒绝了,说,"儿女现在工作都比较忙不能给你们添乱",宋春建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哽咽了.....。说到宋春建的父母亲也是民汉结合的杰出代表家庭之一,1959年宋春建的父亲从河南新野县支边来疆,积极参加屯垦戍边建设美丽和田的各项事业中,就在当年爱上了心底善良的维吾尔族姑娘。1960年两人喜结良缘,养育了三个儿女,这一过就是34年。1994年宋春建的父亲身患绝病不久就过世了。几年之后,子女觉着母亲一人孤单,想给母亲找个老伴相互有个依靠,也被母亲一一拒绝了。我想这是宋春建的母亲为了坚守这份爱直至一生的缘故吧。也就是受到了母亲这份坚守爱情的执着,宋春建依然选择了一位心底善良的少数民族姑娘作为自己终身的伴侣。
宋春建维吾尔老丈人现居住在一牧场,居住也比较近,平时也经常在一块生活。宋春建老丈人一年先后住了几次院,2009年大病一场,沉重的家庭负担重重的压在了他一个人的肩上。妻子是学校的有保育员,晚上要值夜班,几乎都不在家,儿子也就照顾不上了。他不得不利用闲暇时间回去照顾老丈人,一边工作一边尽孝,忙得像旋转的陀螺,他也没有任何怨言,宋春建和妻子商量为了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为之付出百倍的努力,有心人天不负,终于把80多岁的老丈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宋春建对自己的老丈人、丈母娘尽心尽力,对外人来说也是无可挑剔。有人说,爱如果只停留在一家人之间,那么这种爱是小爱,可宋春建家庭却把这种爱,这份情延伸到亲朋邻里以及陌生人身上,成就了一种大爱。他们一家一直乐于关心邻里,只要大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夫妻二人一定二话不说,尽可能地给予帮助,两人的谦和热心一被提起,人们总爱伸出大拇指:这一家没得说,除了关心邻里,他们一家还能够积极参与场里组织的各项活动,热心公益事业,对社会上的贫困家庭能够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一家人对举办的各种募捐活动经常参加,对待老人、残疾或小孩,经常会让儿子拿些零钱给他们,教育孩子对社会弱势群体要有爱心。日常生活中他对待老人尊敬有加,从结婚至今从未和老人、爱人红过脸,他们深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十分重视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儿子十分孝顺父母、孝敬老人,学习成绩在班级也是数一数二,也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少年。
相互理解,彼此尊重,互相支持,和谐经营,真正有为对方着想,同时分享对方取得的成绩,整个家庭沉浸在"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的良好氛围,这就是民族团结家庭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