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向阳花的特点作文【热门20篇】

浏览

316

作文

569

描写妈妈的性格特点

全文共 877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笨的人,一种是笨的愚蠢,一种是笨的可爱,这个女人笨的愚蠢可爱。

——题记

真的,我对她很不悦,天,这个女人怎么会在我身边?

她扬起我的成绩单,指着我前几年的照片说:“你好傻!”我白了她一眼说:“还不是你生的?”

她似乎很满意我这次的成绩,对我笑了一下。我以骄傲的身姿站在她的面前,灯光从我背后往前递进,投射在她身上的,是被我拉长的影子。她莫名其妙的说:“你的总分应该是661分,你怎写成671分?”

我无奈的对视着她迷茫的双眼,叹了一口气说:“你算错了。”她皱了皱眉,瞳孔像是一个盲点慢慢融化在她眼睛的四周,随即,覆盖在她眼上的,是坚定的光芒,她不可置信的重新拿起笔,在再次算了起来。我依然站在她面前,看着这个笨女人倔强的算着,但却坚定的,永恒的。

虽然每次都是她算错,虽然每次她都必定算错,但她从未怀疑过自己的能力。三十多岁的女人,是应该要成熟一点,可她明明知道自己算错了,竟还要算下去。我看到她手上的笔飞快的滑动着,她把头低着,我看不到她的表情。

苦的,笑的,伤心的,快乐的,悲伤的,开心的。

我都看不见,只能看见她的头发巧妙的遮盖住她的脸,我坚信,此刻她的表情一定是闪亮的。“果然是我算错了。”但她的嘴角上扬起越来越浓的弧度,她的笑容象无限伸展的阳光,一点点侵入我的心中,然后反射出大片大片的光芒。

这个女人算错了,还要笑吗,真是笨。

笨女人刚跑出去了,是为了给我买药。

其实我也没生什么大病,只不过有点发烧。我随口跟她说:“我有点难受,发烧了。”然后她就让我躺在床上。她说“我出去给你买药。”我伸手摸了摸额头,温差不是很大,我让她别去了。她坚定的说:“我一定去!”我看向窗外,没有风,没有雨,却是黑的。

她怕黑。

可不管我说了多久,即使用天黑了来吓唬她,她还是不顾一切得出去了。放弃对她来说似乎是不可能的,我明白。和倔强的人生活久了,也会变得倔强,和笨的人生活在一起,却不会被传染。她把笨自己保留在一起,成为她生活中最闪耀的阳光。

笨女人,不是怕黑么,这样出去,真的——很笨。

笨女人,你可真笨,不过,你既然是我妈妈,我就宽容一下你吧。

[描写妈妈的性格特点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写人特点的作文教学方法

全文共 2798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是学生学写作文的基础阶段,小学生以学习写记叙文为主,而写好记叙文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写好人物。因此,小学作文教学应从写好人物抓起。在教学实践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人物描写的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以下是写人特点的作文教学方法,欢迎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作文教学应该从说到写,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在一、二年级说通顺话,写通顺句子的基础上为重点教学。中年级着重进行人物描写,片段训练。高年级重在写个人的成篇作文。这就为指导了学生描写人物指导了方向。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人,现将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点滴体会浅谈如下。

一、以读促写,学会观察,描写人物

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儿童模仿力强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作者观察人物。分析人物的方法。指导学生把阅读教学中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做到以读促写。

如《我的弟弟》一文中写到:“弟弟长得脑袋大,身子小,面黄肌瘦,难友们都疼爱地叫他小萝卜头。”寥寥几笔刻画出弟弟的长相特点。借此教学生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描写方法。即描写人物外貌时,一定要注意发现他们细微之处,抓住人物最突出,最特别的外貌特征。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其次是按一定顺序去观察,去描写。请看:

小外甥可淘气了,每次从外面回来,蓬乱的头发上总沾着些沙粒,汗顺着脸颊流下来,脸蛋上东一道,西一道的泥水印儿,小嘴四周黑乎乎的像长了胡子,衣服的领子总是向上翘着,第三个扣子系到第二个扣眼上,这模样让人看了既好笑又好气。这段人物描写作者先写了小外甥的头、面部特点。再写了他的衣着特点。最后写出了作者的感受。在教学中,小学生对人物的外貌描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举手,要求尝试。我趁机设计了人物外貌描写的片段作文教学目标。以《我的***》为题,就写本班自己最熟悉的人,要求按顺序去观察,抓住他与别人不同的外貌特点去写。比比看谁速度快,特点抓得准,老师看了你的作文,只要能猜出他是谁?准给你得“优”。这下可热闹了,大家互相观察着,议论着。努力寻找对方突出的特征,结果令人满意,每个同学都能抓住对方的突出特征,避免了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写法。

要写一个人,只要描写人物的外貌是远远不够的。这要求我们从各方面刻画人物,才能反映人物的精神品质,如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但对小学生来说可是件难事。为此,我采用分析法指导学生分别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片段作文训练,在教学语言描写时,我以《院子里的悄悄话》,《陶罐和铁罐》等典型课文为范文,学生分角色朗读铁罐的傲满,陶罐的谦虚,扣人心弦的对话,幽默风趣的提示语,极大地调动了小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需掌握提示语在前,在中间,在后,省略提示语等,我又以语言描写为训练为目标,让学生走向社会,走进家庭,细心观察,选择最佳对话,小记茶余饭后,家庭谈天等。随后又教学生分别掌握了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片段描写。

二、从典型事例中集中表现人物的品质

举例仿佛一面镜子,可以映照出人物的性格特点,精神面貌等。写好事例。就可以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充满活力,这就要求小学生深入生活,留心观察,认真思考,根据表达的需要。捕捉生活中表现力最强的典型事例来展示人物形象。可以写出自己“最熟悉的人”和“最真实的事”。怎样在事中表现人,在人物语言,动作等片段训练的基础上,我又以《罗盛教》《少年闰土》等为范文,教会学生抓住特点观察。《罗盛教》一文使学生明白,只有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才能把事情写完整,但必须仔细观察和描写出在事情发展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特点。合理推测人物的心理。如《罗盛教》一文中,作者紧紧抓住罗盛教救崔莹时“站,甩,冲,钻”等一连串的动作特点,生动形象地刻画罗盛教舍己救人的高大形象。学生逐渐掌握了事情发展中性不同方面综合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我又设计了《记一个人》的成篇作文教学目标。指导学生以《我的爸爸》《我的妈妈》《我的老师》等为题。仔细观察人物的外貌,性格,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等特点,列举具体事例,进行描写,起初教会学生通过一件事情表现人物,慢慢地学会通过两件事情或三件事情再现人物的形象,这样,学生就笔下有物,言之有序,很快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三、沟通情感、有情感可发、有话可写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我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要求他们写出真情实感,只有真实,才能使作文描写人物显得有生命力,适时与老师,家长,学生等互相沟通心灵。心理学家认为,赞扬、勉励可鼓舞学生士气,提高描写人物的信心,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同学关系,可使学生无忧无虑的学习和生活,这其中,教师是“爱”的集大成者,师生之间没有血缘关系,然而人类主要靠师生相承,才创作出人物美好的品行世界。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享受欢乐和忧愁。”这不正说明了教师是爱的化身,爱的使者吗?只要对学生倾注一份爱心,学生就能敞开心扉,说出,写出自己心中的偶像人物特征,写出了自己对教师的敬爱,如有这样一篇作文,文章写到:“又是一个教师节了,我留恋在琳琅满目的贺年卡长摊前,寻找着,寻找着……”蓦的,一张素雅的贺年卡映入我的眼帘,淡蓝的夜空笼罩着一望无际的沙滩,一轮圆月将慈祥的目光洒在波涛起伏的海上。下面有一行小字,我想作一次飞行,去寻找老师描绘的那片神奇的土地。刹那间,我仿佛站在蓝天下的沙滩中,看到我永远忘不了的我的班主任叶老师……。”还写到:“那天,残阳如雪,叶老师带领我们全体同学在教学楼后栽了一株小杏树,这棵小树的成长,象征着集体的力量,凝聚着师生间深深的爱”。在她的内心深处,她真心祝愿她的老师能过一个快乐的教师节,她用一篇作文表达了师生之间浓浓的情意。

四、强化写作训练,反馈作文信息

实践证明,只有加强作文小练笔,才能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面向社会,仔细观察,发现积累素材,多看、多写、多练。写日记、写周记、写小作文、一周写一次大作文。以命题作文如《我的自画像》或半命题作文《记一个……的老师》等为题。开展多种形式的作文兴趣,同时,严把作文质量关,认真批改好每一篇作文,及时发现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表扬并张贴优秀作文,重视面向全体进行作文讲评,力求做到“精”和“广”。“精”就是对共性问题提出来大家分析,评论,让学生评定,“广”就是扩大讲评篇数,举一反三,将自己作文与优秀作文比较,看看自己的习作是否达到训练目标,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

万丈高楼平地起,作文教学必须从小抓起,循序渐进,人物描写即从学会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片断训练到完整地写一个人的成篇作文训练,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提出新的作文教学目标,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平时加强阅读,强化作文训练,那么一篇篇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优秀作文就会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耳目一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少数民族风俗特点作文

全文共 846 字

+ 加入清单

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海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土藏族自治县以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为失礼。吃饭时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要敬给最尊敬的客人。制作时还要在尾巴肉上留一绺白毛,表示吉祥。

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礼节,婚丧嫁娶、民俗节庆、拜会尊长、乔迁拜佛,迎送宾客等等场合,通常都要献哈达。哈达是1种生丝制品,长短不一,献哈达是对人表示纯洁、诚心、忠诚的意思。自古以来,藏族认为白色象征纯洁、吉利,所以哈达一般是白色的。

磕头——是藏民族常见的礼节,一般是朝拜佛像、佛塔和见大活佛时磕头,也有对长者磕头的。

馈赠——是藏族人民十分重视的事,凡有喜庆必然送礼致贺。一般是有送必有还,否则即为失礼。

敬酒茶——到藏族人家做客,主人便会敬酒,一般是青稞酒。青稞酒是不经蒸馏、近似黄酒的水酒,度数十五度至二十度。敬献客人时,客人须先啜三口,每喝一口主人都要掺满,最后再喝干一满杯。喝茶则是日常的礼节,客人进屋坐定,主妇或子女会来倒酥油茶,但客人不必自行端喝,得等主人捧到你面前才接过去喝,这样,才算懂得礼貌。

天葬——在西藏民间,天葬是较为常见的1种丧葬形式。对于天葬,民间有许多禁忌,包括禁忌生人观看。天葬令旅游者充满肃穆、神秘之感。好奇心和探秘感驱使,想见识一番为人之常情,但旅游者应充分认识到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性,不要到天葬场观看天葬。

另外,与藏族人打招呼时,一般在其名字后面加1个"啦"字,以示尊称。行路时,不抢在他人前面,相遇必先礼让。其次,在饮食方面,还有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等规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散文写作特点

全文共 3197 字

+ 加入清单

(一)精于立意

“凡文以意为主”。散文的“意”是存在于深厚的生活土壤和浩瀚的生活海洋中的。要获得它,必须依靠我们对生活的深入观察、感受、理解。因此,散文立意只要从生活实际出 发,凭着鲜明的感受,锋锐的观察能力,同人民同时代共同跳动的脉博,深厚的感情,丰富 的想象,深沉的思索,就会感到我们生活中洋溢着的诗意。这诗意,就是使我们心灵受到触 动的东西,使我们眼睛豁然开朗的东西,思想突然升华的东西,感情更为纯洁的东西,它就 诗的灵感。我们要为自己的散文立意就要赶紧捕捉住它。因为这里面有心灵的颤动,思想的 闪光。刘白羽说:“哪怕是微弱的闪耀也比没有闪耀要好,这才不是一般的照相,这才是文 学。”

譬如,一个作家去看茶花,品种繁多,美不胜收的茶花引起了他的思索:“茶花是美啊。 凡是生活中美的事物都是劳动创造的。是谁白天黑夜、积年累月,拿自己的汗水浇着花,象 抚育自己儿女一样抚育着花秧,终于培养出这样绝色的好花?应该感谢那为我们美化生活的 人。”这就是思想的闪耀,作家十分宝贵它,就及时把这个意思记下来。后来,他听一位花 匠介绍一种茶花说:“这叫童子面,花期迟,刚打开骨朵,开起来颜色深红,倒是最好看的。” 并没有引起思索,但他是记住这种茶花的名称的。过了一会,恰巧一群小孩也来看茶花,这 事引起了作家的注意,他看见孩子们一个个仰着鲜红的小脸,甜蜜蜜地笑着,唧唧喳喳叫个 不休,心灵猛然一颤,不禁脱口说出:“童子面茶花开了。”而花匠听了这话省悟后说:“真 的呢,再没有比这种童子面更好看的茶花了。”这话使得一个念头突然跳出他的脑海,他说:“我得到一幅画的构思。如果用最浓最艳的朱红画一大朵含露乍开的童子面茶花,岂不正可 以象征着祖国的面貌?”于是,作家就把看茶花引起的感受、思索写成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 《茶花赋》。这个作家就杨朔。而读者、评论者通过阅读就可以悟出作家写此文的立意:歌 颂如花的祖国,歌颂美化祖国的劳动人民。

(二)善于构思

构思是写作者对生活素材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提炼 的过程。写作者要在构思中为散文的思想内容寻找尽量完美的艺术形式,使思想性与艺术性 达到和谐的统一。因此,构思要解决立意、选材、创造意境、确定体裁、基本手法、布局谋 篇等问题。这里着重讲讲确定体裁、寻找线索、创造意境三个问题。

第一、确定体裁。散文的体裁灵活多样。我们有了一个好的意思(思想),并且选取了 表现这一意思(思想)的材料,那么就要考虑:是写成书信体,还是写成日记体?是写成随 笔,还是写成偶感?是写成游记,还是写成回忆录?是写成序或跋,还是写成读后感?确定 具体体裁的原则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譬如到苏州旅游之后,你感到要向父母 报告一下自己的游踪和观感,你就可以写成书信;你在游玩中遇到一些使你感动的人或事, 你就可以写随笔、漫录;你在游玩虎丘、狮子林、寒山寺、西园、留园等地之后,觉得寒山 寺的钟特别吸引人,并引起你的遐思,你就可以写成如《社稷坛抒情》那样诗意浓郁的抒情 文;你如果是旧地重游,吃到苏州某种土特产而忆起往事,则可以偏重于回忆,写成《小米 的回忆》那样的回忆式的散文……总之,要根据立意内容来确定表现形式--具体的体裁。

第二、寻找线索。散文的材料应该是很“散”的,每一个材料都是一颗珍珠,但这些珍 珠互相之间有内在的联系,我们写作者要寻找一根线,用笔作针,将这些散乱的珍珠穿起来, 成为一串光彩夺目的珠圈、项链。那末,有哪些东西可以作为线索呢?

一是感情线索。我们的感情在生活中发生变化,如由厌恶到喜爱,或从喜欢到厌恶,就 可以用这条感情的线索把一些似乎没有关联的材料联结起来。如杨朔写《荔枝蜜》就是利用 感情线索,才把儿时记忆、从化疗养、荔枝树林、苏轼诗词、喜尝蜂蜜、参观蜂场、赞扬蜜 蜂、农民劳动和夜晚梦蜂等事串连起来的。

二是事物线索。如曹靖华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今天仍然需要发扬延安时期“小米加步 枪”的艰苦奋斗精神,就搜罗记忆中有关小米的往事,用小米把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的事件组合在一起。许多托物咏志的散文也是以物为线索的,如茅盾的《白杨礼赞》。

三是人物线索。如写某一个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活动,可以用这个人物作为线 索串连起来,也可以用另一个人物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物、不同内容的事物串连 起来。这个人物还可以是写作者本人——“我”。

四是思绪线索。如面对某一事物、景物沉思遐想,“鹜趋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 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就能通过联想与想象,把有关的 材料组织在一起,表达原定的主题思想。如秦牧的《土地》、杨朔的《海市》、贾平凹的《丑 石》等。

五是景物线索。“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通过景物描写,在写景中融进写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天山景物记》、《西湖即景》。

六是行动线索。如游记以游程行踪为线索。刘白羽写《长江三日》就以游程为主线来写, 当然,全文还有一条哲理性的思绪线索:“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

“文无定法”,散文的线索很多,以上六种线索是较为人们常用的。

第三、创设意境。散文的意境是情和景的交融,是意和境的统一,是作者浸透了时代精 神的主观感情、意志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意是灵魂,境是血肉。意高则境深,意 低则境浅。散文的这种意境应是诗的意境,即所谓“诗情画意”。它是可以捉摸的,可以感 受的,是物质的,形象的,但它又是动人心弦的,震颤魂魄的,是精神的,性灵的。如朱自 清写《荷塘月色》,全篇着力于“淡淡的情趣’,顺着沿路走来、伫立凝想的线索,通过描绘 使小路、荷塘、花姿、月色、树影、雾气、灯光……色彩斑烂,可见可感,而叶香、蛙鸣、 蝉声,又可味可闻。更加上心情的抒写,巧妙的譬喻,创造出一种淡雅、闲静、情景交融的 意境。这种优美的意境,正是散文写作者要努力追求、刻意创造的。

构思方法可以向前人借鉴,更需自己创新。过去就有一个青年作者发明出一种“散文快 速构思法”,为《青春》、《采石》等刊物的编辑所重视。

(三)巧于布局。

散文一般篇幅短小,布局有方便的地方,但要布局得好,却因篇幅短小而有其难处。这 犹如一座大山上有小堆的乱石,常常无损大山的壮观。但是一个小园中有一堆乱石,就很容 易破坏园林之美。因此,散文的布局--结构十分重要。参观苏州园林,从它精巧的建筑布 局上,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可以借鉴它的园林建筑布局来考虑散文的布局。叶圣陶在《苏州 园林》中写道,苏州园林建筑的设计者和匠师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 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 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作为散文的写作来说,也要这样讲究材料的布局、配合、映 衬、层次。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但散文布局有时则需讲究对称,或对比。叶圣陶又说:“苏 州园林在每一个角度都注意图画美。”那么,散文的整体布局要讲究艺术性,它的局部的布 局不是同样要讲究艺术性吗? 至于布局的具体方法是很多的,前面讲的线索问题也与布局有关。这里可以着重提一下 的是:不少散文的布局都要巧设文眼,开头往往似谈家常,结尾则加以深化,画龙点睛, “卒章显其志”,并且首尾呼应,通体一贯,有机结合。初学散文写作,不妨学习这种布局 的方法。

(四)明于断续。

散文要“散”得起来,除了选材要有技巧之外,就是在叙写上要注意断续的技巧。明于 断续,才能使散文的行文上挥洒自如。贾平凹说:“记住:越是你知道多的地方,越要不写 或者写得很少;空白,这正是你要写的地方呢。”他认为,“讲究了‘空白’处理,一是散文 可以散起来,断续之,续断之,文能‘飞起’,神妙便显也。二是散文可以含蓄起来,古人 也讲过:意在笔先,故得举止闲暇,看似胡乱说,骨子里却有分数。”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特点一:八卦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许诺同学懒惰成性,常常趴在桌上小睡。千万不要以为她真的“休息”了,她一定正凭着她异于常人的眼睛和耳朵留意着四周的一举一动;她的一双眼睛看遍高山流水,明乾坤,一对灵耳立志听遍苍穹内外,天上人间,学校的八卦新闻没有她不知道的。为此,我给许诺起了个外号叫“包打听”。可她充耳不闻,继续发扬着娱乐天下的精神。一次,我班发生恶性斗殴事件,老师四处求证,可版本不一,相差甚大,最后,许诺提供的版本得到老师的信任。可许诺并未亲所见,对此,我十分敬佩许诺的八卦组合能力,于推荐她以极其适合的工作,狗仔报编。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仙人掌的特点作文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我家的后院,简单就是一个百花园,一年四季,鲜花盛开,点缀着我那温馨的家。百花丛中,有艳丽的玫瑰,有娇羞的含羞,有沁香的月季……但我最爱的还是仙人掌

仙人掌的形状就像一只奇形怪状的大手,极力地张开着,外表着实不好看。一身黄中透绿的衣裳,浑身溢满了小刺儿,只要你的手指与其亲密的接触,那怕是轻轻地一触,定会扎上那么一根,严重时,还会有血痕呢。也许“仙人掌”就是因此而得名的吧。

虽说仙人掌其貌不扬,但它却很耐旱。妈妈告诉我:“它七八天不喝水,也一样能活。”起初,我有些不信,就试了试,连续几天没去给它浇水,它竟然活着一样的滋润。从此,我更喜爱仙人掌了。

仙人掌不仅耐旱,而且生命力极强。即使折断了一两根枝,也不会影响它的生长。如果你也有兴趣养养,非常简单,只要把折断的枝插在泥土里,它照样可以发芽、生长、开花。特别是冬天,仙人掌不畏严寒。当北风怒吼时,它仍然全身披绿,在风中傲然屹立,仿如立守边关的战士。

仙人掌的通身都是个宝呢。茎、液都能药用。记得前年,我染上腮腺炎,吃药打针都不管用。后来听人说,仙人掌可以清凉消肿,于是妈妈就刮去刺,剥去皮,再把仙人掌的茎捣拦,敷在我的腮腺处,顿时就有一种清凉的感觉。两天不到,我的病就好了。仙人掌这种牺牲自己、献身于他人的品德,多么高尚啊!

我想:做人,就要像仙人掌那样,甘于平凡,不畏艰难,乐于为人民贡献一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记叙文的特点

全文共 210 字

+ 加入清单

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基本职能,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状态及其变化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文章样式。常见的散文、报告文学、消息、海报、通讯、特写、游记、人物传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日记、情况报告、调查报告、人物事迹材料等都可归入记叙文之列。

特点有四个:(1)全面真实,没有虚构。(2)要素全面,选材典型。(3)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4)语言生动活泼,富于表现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三要站位于“特”,突出人大工作特点

全文共 321 字

+ 加入清单

“特”就是特点、特色。人大具有立法权、监督权、人事任免权、重大事项决定权。这些职权,具有法定性、专有性、权威性。写好人大新闻稿件除了要善于发现,捕捉题材外,还要牢牢结合人大工作的特点,突出人大及其常委会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推进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所取得的成绩;各级人大代表为民代言、参政议政的风采;“一府两院”落实人大决议决定,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举措等等。所以人大工作是个很有挖掘潜力的新闻“富矿”。如:去年5月份,我市人大常委会为加强对代表建议的督办力度,在汝州人大网上将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的代表建议全部进行公示。我觉得这是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一个“亮点”,于是我撰写了《汝州市人大网上公示督办代表建议》一文,被人民网、中国人大杂志等媒体刊发。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描写人物性格特点

全文共 564 字

+ 加入清单

我有一个爷爷,它有扎人的胡子,头发像一把白刷子,天天戴一顶乌毡帽,一想到爷爷拿一把破扇子时,我就想笑,因为这样很像“活佛济公”别人的爷爷都比较和蔼可亲,但我的爷爷却很冷漠,还带着一点耳背。真是搞笑而又冷漠。

这几个星期,我几乎都要去爷爷家,都快去腻了。爷爷的耳背真是让我受不了,我的一句话要说上三四遍,他才会明白,简直快无语了。有一次我吃完中饭了去爷爷家,他问我吃过饭了没,我说吃过了,“什么?”“吃过了。”“什么?”“吃过了。”奶奶帮我在爷爷耳朵旁大声说道。

爷爷的耳背有时还让我感到搞笑,就那这是来说吧。

早晨爷爷带我去吃早饭,他问我要吃什么,我就说要吃馄饨,可他就是听不清,结果我让他把头低下来,告诉他。吃完早饭后他还问我要吃什么我就说要吃橘子,他知道了以后,就带我去买了。“小伙子,这橘子多少钱一斤?”爷爷带着非常正宗的绍兴话说,但那卖主是个外地人,他听不懂,爷爷又不会说普通话,也听不懂。爷爷的声音很大,我又插不进去,只能看着他们的交流。他们开始用手势交流,“是不是两斤?”边说边摆手势,还摇一摇。这动作太萌了,我就忍不住笑了出来。那店主看到了我就问我:“小妹妹,他说什么?”然后我就跟他说价钱,一边用绍兴话跟爷爷说,一边用普通话跟卖主说,跟个翻译官似的,累死了。

看来学普通话还是很重要的。我有一个这样搞笑的爷爷也挺开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不同春联的种类和特点

全文共 2543 字

+ 加入清单

春联是有着许多的种类,也是各自有着不一样的特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不同春联的种类和特点,欢迎大家的阅读。

一、对联的种类:

按用途分

1、春联:新年专用之门对联 。如:杨柳吐翠九州绿;桃杏争春五月红。

2、贺联: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如:一对红心向四化;两双巧手绘新图。(喜对联),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寿对联)

3、挽联:哀悼死者用。如:著作有千秋,此去震惊世界;精神昭百世,再来造福人群。

4、赠联:颂扬或劝勉他人用。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5、自勉对联:自我勉励之用。如: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6、行业对联:不同行业贴于大门或店内之用。如: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书店)虽是毫发生意;却是顶上功夫。(理发店)欢迎春夏秋冬客;款待东西南北人。(旅店)

7、言志对联:道出志向之用。如: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

按字数分

1、短对联(十字以内)

2、中对联(百字以内)

3、长对联(百字以上)等。

按技巧分

1、对偶形式: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等。

2、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3、用字技巧: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等。

4、逻辑结构:并列、转折、选择、因果。

按位置分

1、楹对联 :挂于楹柱之上,住宅、机关、庙宇、古迹等处所用。

2、门对联:贴于大门之上。

3、中堂对联:挂于客厅、居室醒目处配合字画的对联。

按对联语来源分

1、集句对联:全用古人诗中的现成句子组成的对联。

2、集字对联:集古人文章,书法字帖中的字组成的对联。

3、摘句对联:直接摘他人诗文中的对偶句而成的对联。

4、创作对联:作者自己独立创作出来的对联。

按艺术特点分

对联叠字对联:同一个字连续出现。

复字对联:同一个字非连续重复出现。

顶针对联: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

嵌字对联:包括嵌入序数、方位、节气 、年号、姓氏、人名、地名、物名(如药名)等。

拆字对联:将对联中某一合体字拆成几个独体字;有人细分为“拆字、合字、析字”等。

音韵对联:包括同音异字、同字异音和叠韵。

谐趣对联:取诙谐幽默之意。

无情对:上下对联意思毫不相干,但每一个字词却对仗工整。多数无情对都非常有趣,完全可以同时归入谐趣对联。

回文对联:顺读,倒读,意思完全一样。

最长的对联:作者是清末江津的秀才钟云舫 ,于清光绪三十年(西元1904年)在成都狱中为抒发愤懑而写。

二、特点:

1、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人们普遍认为楹对联是中国最独特的一种文学形式。其独特性主要表现在结构和语言上。楹对联可称之为“二元结构”文体。一副标准的对联,总是由相互对仗的两部分所组成,前一部分称为“上对联”,又叫“出句”、“对头”、“对公”;后一部分称为“下对联”,又叫“对句”、“对尾”、“对母”。两部分成双成对。只有上对联或只有下对联,只能算是半副对联。

许多对联,特别是书写悬挂的对联,除了上对联、下对联外,还有横批。横批在这种是对联中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往往是对全对联带有总结性、画龙点睛或与对联互相切合的文字,一般是四个字,也有两个字、三个字、五个字或七个字的。

从语言上看,楹对联的语言既不是韵文语言,又不是散文语言,而是一种追求对仗和富有音乐性的特殊语言。楹对联这种特殊的“语言──结构”方式,完全取决于汉语言及其文字的特殊性质。这种“语言──结构”的独特性使得楹对联创作在构思、立意、布局、谋篇上迥异于其它文学形式。同样的客观对象和内容,楹样总是设法从两个方面、两个角度去观察和描述事物,并且努力把语言“整形”规范到二元的对称结构之中去。

2、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

所谓寄生性,指楹对联本从古文辞赋的骈词俪语派生发展而来,小而言之,它就是一对骈偶句,因此,它能寄生于各种文体之中。诗、词、曲、赋、骈文,乃至散文、戏剧、小说中都有工整的对偶句。

反过来,楹对联又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它可以兼备其他文体的特征,吸收其他文体的表现手法,尤其是长对联和超长对联,简直能集中国文体技法之大成。诸如诗之精炼蕴藉,赋的铺陈夸张,词之中调长调,曲的意促爽劲,散文的自由潇洒,经文的节短韵长等等,皆兼收并蓄,熔铸创新。

3、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楹对联是中国古典文学形式的一种,理所当然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它以诗、词、曲等前所未有的灵活和完美而体现了中国文字的语言艺术风采。对联之美在于对称、对比和对立统一。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引《复斋漫录》记载;晏殊一次邀王琪吃饭,谈起他一个上句:“无可奈何花落去”,恨无下句。王琪应声对道:“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大喜,于是把这个绝妙对句写进了《浣溪沙》一词。杨慎称这个对句“二语工丽,天然奇偶”。这就是对联的艺术魅力。

楹对联的艺术性,可以当代学者白启寰一副对联来概括:

对非小道,情真意切,可讽可歌,媲美诗词、曲赋、文章,恰似明珠映宝玉;对联本大观,源远流长,亦庄亦趣,增辉堂室、山川、人物,犹如老树灿新花。

4、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

对联雅俗共赏,没有一种文学形式,象楹对联一样,上为学者文人,下为妇人孺子所喜闻乐道,既可走进象牙之塔,又能步入陇亩民间,既是阳春白雪,又是下里巴人。这种奇妙的合一,原因在于楹对联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既纯粹又丰富的艺术。

楹对联的规则并不复杂,尤其是对语言的色彩、风格,对题材、内容都没有什么要求,它一般很短小,又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不象其它文学形式戴着一副高雅的面孔,它易学、易懂、易记,也不难写。只要对得好,无论语言之俗雅,题材之大小,思想之深浅,皆成对联。

楹对联俗而能雅,而且是大雅。楹对联固规则简单,形式纯粹,但其对道、对联艺,却博大精深,没有止境。

5、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

楹对联历来被很多人视为笔墨游戏,虽为偏见,但也说明了楹对联具游戏性的特点。由于楹对联追求对仗,自然是对得越工稳,越巧妙越好。这其中既是文学创作,又包含了思维游戏和语言游戏的成份。如果单纯向对得工、对得巧上发展,就纯粹变成了一种语文斗才和思想斗智。事实上,纯以逗乐谐趣、斗智试才为目的游戏性楹对联也不少,它往往借助汉字音、形、义某一方面的特殊情况,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别出心裁的奇思异构撰写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介绍人物特点作文

全文共 665 字

+ 加入清单

他就是一个小人物,彻头彻尾的小人物……

他的名字叫父亲,父亲有庞大的身躯,粗犷的声音,深沉的性格,可他就是一个小人物,至少,我是这样想的。

平日在家里,我认为最关爱我就是母亲,母亲她会为我做饭,为我打扮,给我许多温暖,我爱温柔似水的母亲。古人对母亲的种种赞颂我都能体会,他们说的对极了。

至于他,那个小人物,我的父亲,他在家中的确是顶梁柱,看他吧,天天早出晚归,我从小和他接触少。在我看来,他性格古怪,对我毫不关心,哼,不过没有关系,他嘛,只是一个小人物。

我在学校的家长会,向来是我那气质高雅的母亲出席的,今年的当然也不例外。更何况母亲早就答应我了。可真到了家长会那天,母亲却忽然病了,我很伤心,原本我想将学校的“丰功伟绩”一一展现的,我想让家人为我骄傲。没办法,先去学校,见机行事吧。当老师正寻找我家长进行了解时,却找不到我家长的身影,正当我尴尬时,一个声音从门口传来,“抱歉老师,我迟到了!”那是父亲浑厚的声音。我很惊讶,他居然来了,我清楚地记得今天他有重要的会议。他风尘仆仆地走进教室来,但是一会儿又像往常一般冷静。

家长会后,我随父亲回家,父亲一直没有说话,我先开口了:“爸爸,你以前怎么都不来?”父亲望了望我,说:“那是因为你母亲想来,我以前也想来的,但是你好像不太愿意……”这时,我才知道,父亲和母亲一样爱我,只是,爱的方式不同,那是因为他们的性格不同,所以母亲爱得张狂,父亲爱得委婉,甚至卑微,让父亲变成了一个小人物。

可是,我仍然坚持我的意见,父亲他只是一个给我默默的爱,深深的关心,把我养育长大,却什么也不说的“小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人物特点的叙事作文

全文共 562 字

+ 加入清单

我身边的“名人”——外婆

世界上的名人有很多,有足球类的明星;歌舞类的明星;演戏类的明星……但在我身边也有个“名人”。

她长着一头浓密的短发,乌黑的头发中有几缕白发,前额上有一丝皱纹,衣着朴素,却不失淡雅。她,就是我的外婆。

她很乐于助人。记得有一次,我去她家时,她正在做家务。

“来了,孙女!”她热情地说道。

“嗯,婆婆好!”我亲切地说道。

“这天想吃什么菜?”

“嗨!下午帮我接下孩子能够吗?”我刚想说话,却被邻居打断,“嗯!”婆婆爽快地回答。

“谢谢啊!”邻居高兴地说。

“婆婆,您为什么要答应帮她接孩子,你下午本能够睡会儿觉的。”

“没关系,生命在于运动,多走走没事的,你此刻帮忙人家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到时候你有什么事情请人家帮忙,人家也会帮忙你的,人与人之间是相互的。”婆婆意味深长地说。

“我明白了。”我若有所悟地说。

还有一次,当我去外婆家时,看到外婆不在家,“奇怪了?外婆呢?”我十分疑惑,忽然听见隔壁传来小孩子的嬉笑声,“这部动画片多好玩呀!”是外婆的声音!我急忙走到门口敲了敲门,“哟!咱家孙女回来了!”外婆乐呵呵的笑着,“您——怎样不在家里。”

“我帮这家带下孩子,主人出去不在,过一会儿才回来。”天呐!又是帮人家带孩子,这就应是第无数次了吧!外婆你太……

我的外婆不仅仅外貌整齐,更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她就是我身边的“名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特点

全文共 887 字

+ 加入清单

9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有关情况及筹备工作进展,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表示,本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将于本月16日-18日举行,具有规模更大、代表更广泛等四大特点,并且在2000多名嘉宾中,中外嘉宾比例约各占50%,其中包括8位外国领导人。

鲁炜介绍称,本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将于12月16日到18日在浙江乌镇乌镇举行,主题是“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中国政府对此次大会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大会,并发表主旨演讲。目前,大会各项筹备工作已经就绪,与去年相比,本届大会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规模更大。本届大会将由2000多名嘉宾与会,中外嘉宾比例约各占50%,其中有8位外国领导人,近50位外国部长级官员,包括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哈萨克斯坦总理马西莫夫,吉尔吉斯斯坦总理萨里耶夫,塔吉克斯坦总理拉苏尔佐达等。

第二,代表更广泛。大会嘉宾来自全世界五大洲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20多个国际组织的负责人,以及600多位互联网企业领军人物、互联网名人、专家学者,涉及网络空间各个领域,体现多方参与。

第三,内容更丰富。大会除了开幕式、闭幕式以外,还设置了10场论坛、22个议题,涉及网络文化传播、互联网创新发展、数字经济合作、互联网技术标准、互联网治理等前沿热点问题。大会新设了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充分展示中外互联网发展前沿技术和最新的成果。

第四,会议更智慧。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乌镇在互联网发展大潮的驱动下,不仅自然环境更加优美、人文特色更加鲜明,而且网络化、智能化的水平全面提升。乌镇互联网医院智慧养老、智慧政务、创客空间蓬勃发展,此次大会开发了专用APP,建立了会务云系统,实现4G网络、无线wifi的全覆盖,会议服务全智能,互联网企业全时空,智慧乌镇正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各方嘉宾。

据鲁炜介绍,本届大会仍由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并首次增加了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国际电信联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经济论坛等重要国际组织作为协办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文化作文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全文共 3627 字

+ 加入清单

文化作文的特点表现形式

一、引言“文化作文”风靡全国

近几年高考作文战场上,一支异军突起。以古典的方阵,闪烁的诗句,熟悉的名人,精致的文言,高扬着文化的大旗。这是一支特别的军队,从历史的隧道、文学的天空、民间的集市、语言的栈道、诗词的意境中直袭一个个话题。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瞬间席卷神州大地。

这,就是文化作文。

文化的芳香蔚然成一朵朵绚丽斑斓的祥云,升起在满分作文的天空。溯流而上,在时间的两岸,我们看到“文化作文”的花朵枝枝傲然、绰约生香。

2005年四川省五篇高考满分作文均为文化作文,分别是:《在忘记与铭记的两岸》、《烟随风逝,名随史流》、《那阵风吹过》、《永远的苏武》,其中《永远的谭嗣同》成为2005年全国高考作文中最夺目的佳作。

2004年重庆市高考六篇满分作文,除《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外,其余五篇均为文化作文,其中《菊花飘香时节》被老师们公认为2004年全国高考作文的压轴之作。

2003年香港特别行政区高考作文《儒兵辨》,以浑厚的古文功底,技压群雄,以满分获得殊荣。

2002年甘肃高考作文《吊屈原赋》,北京高考作文《转折》等以古文底蕴被竞相传颂。

从2001年全国高考压轴之作《赤兔之死》开始,富有文化底蕴的作文逐渐成为新宠。2002年以后,在高考作文中,文化作文比例大幅上升,且得分明显高于一般文章,这从满分、高分作文的比例上就可窥见一般。

其实这类“文化作文”是用文化的眼光审视话题,用文化的意蕴丰美话题,用文化的笔法写作话题,用文化的思辨挖掘话题,早在几年前就以其扑面而来的文化的芬芳与鲜妍,在考场频取高分,风靡全国,成为一种时尚文风。

那么什么是文化作文?它有何特点?它有哪些表现形式呢?

二、文化作文的特点

富有文化色彩与浑厚的文化底蕴的作文叫做“文化作文”,这并不是说其它作文就没有文化,而是因为这类作文有太强的传统文化气息。文化作文要体现民族的文化精神,展示厚重的文化底蕴。

文化作文在构思上把话题放到一个广阔深厚的文化背景上去审视、对比、碰撞,或以文化的眼光打量事物;或以文化的心态叙述或议论自然社会之哲理;或以文化的理性批判时代的假丑恶;或以文化的智慧表现真善美;或以历史文化名人的言论或事迹,显示作者的文化积淀等等。在文化的积累与思辨,文化的共享与独思,文化的阅读与创造,文化的生态与文化的人生中,写作出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文章。

浑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是文化作文写作的追求。

三、文化作文的表现形式

文化作文按其内涵的文化底蕴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诗词底蕴、历史底蕴、文学底蕴、民俗底蕴、文言底蕴五大类。

(一)诗词底蕴是指直接引用或化用古典或现代诗词佳作佳句于文章之中,给人以厚重的诗香氛围,使作文在考场上鹤立鸡群。让我们通过一个高考作文的片断来感受诗词底蕴的美丽。

如果忘记是春天里消逝的冰层,那么铭记就是灼灼其华的桃花;如果忘记是夏季里落英缤纷的桃瓣,那么铭记就是映日别样红的荷花;如果忘记是秋季里已无挈雨盖的荷花,那么铭记就是犹有傲霜枝的金菊。如果忘记是冬季里比西风更瘦的残菊,那么铭记就是傲雪独立、犹有暗香的雪梅!

忘记和铭记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尽管有人说,“忘记意味着背叛”,但我却说为了忘记的铭记,为了铭记的忘记。

[温馨点拨]

诗词是插花,诗词是文苑奇葩,采撷一朵别在文章的衣襟边,很浪漫。这种传统装饰,在文字的世界是最昂贵、最精致的装饰。因为它选用经过时间的河流冲淘后留下的最闪耀的真金名句铸造而成。

本段精美的排比比喻句盛满了化用的古典诗词,犹如一束束芳香艳丽的花朵,灿烂了阅卷教师的眼睛,突出了忘记与铭记的辩证关系,诗的光芒悬浮在文字上空,灿烂成一片文采飞扬的云霞。让疲劳繁重的阅卷突然变得兴奋。

(二)历史底蕴是以厚重的历史积累作为强大的写作之源,以典型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为材料,将历史的启示与现实结合,表达作者对话题或事物的深刻看法。我们同样通过高考作文的片断来感受历史底蕴之美。

例段:独上高楼

一、李白

是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歌者么?是以霓(ní)为线,以虹为钩的海上钓鳌(áo)客么?是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的游者么?在那个烟花三月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是歌功颂德,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禄;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在朝要高力士脱靴磨墨,在野要放白鹿于青崖之间。

于是你注定要孤孤独,“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然而你傲然,“钟鼓馔(zhuàn)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而当我们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间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温馨点拨】:

历史是生命的歌,历史由一串串生命构成,留在历史篇章中的生命,必定是生命的范本。历史的琴键高扬的就是这些生命的旋律。生命最精彩的火花在他们身上绽放。这些火花同样可以点燃作文的灵感。

文段选取李白抛开人们世俗的期望,“独上高楼”,“守护了永恒的精神家园”的经典例子,突出了个人愿望与别人的期待之间的关系这一主题。历史人物对人生的选择,为后人提供了典雅的生命范本,他们举世公认的成就与品质,自然成为许多话题的铁杆论据。所以有很多历史人物的生命需要我们去关注、发掘、思考。因为相对我们的文章而言,他们是多功能、全方位的写作材料。

关注生命,就要关注历史,从历史的血库里提取生命的基因,思索生命的价值。

文学底蕴是指文章从古今文学作品中吸取素材,或扩展细节,或演绎情节,或新编故事,以表达新的主题。

例段:《孔雀东南飞》新传

当刘兰芝第五次回首的时候,泪还是忍不住落了下来,黑漆漆的门紧闭着,一如仲卿般冷漠,左邻右舍还在对她指指点点,议论着这个因不守妇道而被休的女子。可是,谁能知道她的苦衷?

当她还未出嫁的时候,不知有多少的好小伙儿到她家提亲:模样儿俊的,有钱的,有势的,为何选了焦仲卿?他又黑又瘦,又没钱又没势,他凭什么娶到美丽贤淑的兰芝?兰芝一遍遍地问自己。泪水渐渐模糊了兰芝的视线,朦胧中焦仲卿那老实敦厚的脸又出现在她的眼前。是因为看中他山一般的朴实沉稳吧!

【温馨点拨】:

故事新编很新颖,一个熟悉的故事突然有了新的传说,当然能勾起心中的好奇。故事新编就是这样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此文段借助古诗《孔雀东南飞》别出心裁,大胆设计,在生动而颇具情韵的叙事中,突出“山的沉稳水的灵动”这一文章主旨。这样的“故事新编”,给人新奇的创造感。

新编故事只要抓住主题、围绕主题,尊重原作也罢,推翻原作也罢,都可以。

民俗底蕴是指在文章中表现出民俗文化特征,将生活中的文化传统精炼地表现出来,使文章富有较强的民俗文化气息。

例段:人情与季节

(一)端午

前几天是端午,当我把去年的艾和菖蒲从门上拿下来,换上新的时,我听到干枯草木细微的碎裂声,闻到灰尘中混有的一种特别的香气,这是艾的味道。艾和菖蒲是两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植物,艾因为有浓烈的香气,被认为是辟邪之物,而叶子细长的菖蒲被当作神仙手里的宝剑,有青绿色的剑锋,可以用来斩妖除魔。记得小时侯,每到端午,就看见每个回家的人自行车篓里都会放着束好的菖蒲和艾。而现在,我下楼时看见每个门口都空荡荡的,难道人们都忘了它们的含义?或者,只是觉得在每扇紧闭的门边摆放它们是件可笑的事情?

【温馨点拨】:

民俗是文化的原生态,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基,是生动着的文化原生态。从生活习惯到节日婚嫁,从口头交流到行站坐卧,明明白白的生活场景,象历史的插图一样清晰。

对传统节日的情感疏远是一个民族对节日文化的短视认知造成的,韩国抢注中秋节,应该是对中国人淡漠传统资源的警示。本段通过人们对端午的淡忘,表达认知与情感的关系。我们仅从简单的时间刻度上,就读到了自己民族文化的丰富灿烂。

民俗就是这样直接。

文言底蕴指用文言文进行写作。

儒兵辩  儒者,为人之道也。《礼记》曰“礼”,《大学》曰“德”,曰“善”,《孟子》曰“仁”。兵者,战伐之术也。《兵法》云“将”,“卒”,“攻”,“军”,司马法曰“杀”。然儒者未尝不论兵也,《论语》载子贡问政于孔子,子曰“足食,足兵,民之信矣”;《诗》曰“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且兵者亦尝论儒之道也,《六韬》曰“仁之所在,天下归之”。然此二者见事异哉?同哉?吾试辩之。

【温馨点拨】:

语言是酒杯,如果文章的主题是酒的话,那么语言就是酒杯。语言是载具,盛满了作者思想感情的琼浆。文言文是古典的酒杯,精致、浪漫、古色古香,是用时间和艺术的机床深加工的名牌酒具。走进文言文,就象走进一首庄严的交响曲,心突然就变得细腻而深刻。

本文段对儒道、兵事进行辨述,开篇就提出儒道、兵道各自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并由此引出“试辩之”的写作目的!全文深刻的见识,丰厚的底蕴,开阔的气势,纵横的议论,让人击节称赞。

得满分理所当然。同学们也为自己铸一个古典的酒杯吧,文章会因此而美丽。当然文化作文的表现形式很多时候不是单纯的一种形式,而是两类或多类交叉并存。

[文化作文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

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国庆期间我拜读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让我受益匪浅。《西游记》的内容丰富多彩,人物刻画栩栩如生、颇有神韵。

书中曲折的情节和唐僧师徒四人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讲述了唐僧和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经历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降妖除魔,终于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正是这离奇的故事情节赢得了读者的心、成为不朽的佳话世代流传。同时该书列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记》中塑造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一是唐僧、他心地善良、诚心向佛。二是孙悟空,他艺高胆大,充满智慧、降妖除魔、无所不能。三是猪八戒,他憨厚可爱,贪财好色,但不缺乏善心。第四个是沙和尚,他敦厚老实,安于天命。四个人形象各有特点性格各不相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是作者笔下刻画最多、最生动的人物形象,从中我体会到了许多描写人物的感受。

也许是作者善于刻画人物形象的缘故、我对书中的孙悟空最是喜欢,因为他神通广大,技艺高超,一路上保护唐僧成功取经,他就成了我心目中无所不能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智慧和敢于跟强势力作斗争的勇敢精神让我十分佩服。

书中唐僧师徒经历了八十一个磨难,最终达到目的,我联想到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面对困难不退缩,勇往直前的精神。今天我们正处在学习的关键时刻,我们应该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面对困难不退缩,勇往直前的精神来对待我们的学习,我们也会取得成就的。

《西游记》不仅仅是一部名著,从另外的角度来看还是一本能激励、告诫我们不怕困难努力向上的好书,在此我告诫各位小读者,读书要理解书中含义、寓意不要沉醉于书中的故事,要把书读活、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说明文的特点是什么

全文共 3459 字

+ 加入清单

所谓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它通过对实体事物 的解说,或对抽象整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有所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以说明为主是说明文与其他文体从表达方式上相区别的标志。

在各种文章样式中,说明文体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类别。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说明文越来超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和实用价值。现实生活充分表明,说明文不是一种无足轻重的文章形式,而是运用范围极为广泛的常用文体,它与人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的关系相当密切,而且由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说明文写作正在大量涌现。

说明文的说举例 科学说明文和一般说明文一样,也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传授科学知识为根本任务,介绍事物,阐明事理,说明事物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因此,阅读此类文章,自然也应该抓住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看看它是如何来“说”的。例如第六单元《奇妙的克隆》一文,我们就不妨来个这样“三读”——

一读抓纲——整体把握说明点

说明文写作的目的就是要告诉读者某个事物或某个事物的某方面的知识。而作者传达的这个知识,就是说明点,也就是说明文的中心思想。那么怎样把握它呢?方法主要有三:

首先可抓住文章的标题明确说明点。俗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说明文的标题往往揭示了说明的中心。先看总标题:《奇妙的克隆》,可知是有关神奇的克隆技术的知识介绍,以揭开“克隆”的秘密;再看内容,全文用了四个小标题:克隆是什么、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克隆绵羊“多利”、克隆技术造福人类。你只要浏览一下课文的小标题,就会对课文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

其次可抓住文章的结构归纳说明点。一般说明文往往都会围绕一个主要问题或内容进行说明,而有的说明文则需要我们把小说明点归纳起来,构成全文的说明点。例如《奇妙的克隆》采用的是并列式结构,从不同的侧面说明克隆,除了我们前面说的抓小标题外(或者假如像有的文章那样就没有小标题),我们也可以根据四部分的内容结构把它归纳出来。即克隆的含义、实验、发展与好处等。

另外可抓住说明的顺序弄清说明点。事物事理的本身是有其顺序的,人们认识事物事理也有一定的顺序,因此理清了文章的顺序,也就有助于弄清说明的中心。例如这篇课文主要是阐述事理的,无疑采用的是逻辑顺序: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行文脉络十分清楚,说明事理步步推进,文章的中心也就一目了然。

二读精析——细部研讨方法点

要想把事物事理说清说透,就肯定离不开说明方法。因此阅读说明文,就应当抓住主要的说明方法,并搞清楚各种说明方法的联系和作用,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说明的内容和文章的结构。我们不妨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是可以先从全文上提领各部分的说明方法。不妨列出表格,以一览无余。

二是可以抓住重点段落,精要分析具体的说明方法。例如:在“克隆是什么”一小节里,作者为了说明“克隆”,运用了三种说明方法:举例子、释义和引用。举例子:列举植物、动物界当中的人们比较熟悉的例子来说明,把艰深的科学知识说得简明易懂;释义:对克隆一词进行溯源并作出解释;引用:引入《西游记》中孙悟空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的故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克隆”是怎么一回事,把科学技术写得富有趣味。

三读品味——捕捉咀嚼情感点

与其他文体一样,说明文中也同样“说”着作者的情感态度,而这也正是我们理解课文所不可或缺的。《奇妙的克隆》是生物学家谈家桢写的一篇科普文章。学习这篇课文,既要了解克隆这一科技成果,更要从中学习科学家在科学的道路上锲而不舍、不断攀登的精神,还要在此基础上,对科学这把“双刃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为了说明什么是“克隆”,作者精心组织材料,把“克降是什么”“克隆技术的发展脉络”“克隆羊多利的诞生”“克隆技术如何造福人类”介绍得清清楚楚。但是作者又不限于一般性的知识介绍,而是融入自己的赞赏之情和严肃思考。具体地说,本文既向我们介绍了克隆科学知识,又展现了包括我国科学家在内的“科学精神”,同时又引领读者全面地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阅读时,我们就要从课文中找出能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句子,加以体味。

例如:

(1)“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

(2)“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度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3)“……依靠高超的外科手术从爪蟾蝌蚪的肠上皮细胞、肝细胞、肾细胞中取出核,并把这些细胞的核精确地放进已被紫外线破坏了细胞核的卵细胞内。”

(4)“经几百次灰、黑、白这样的操作以后,白色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

(5)“经过247次失败之后,他们在1996年7月得到了一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

(6)“……用极细的吸管从卵细胞中取出核。……立即送入取走核的‘苏格兰黑面羊’的卵细胞中。……然后,将胚胎巧妙地植入另一只母羊的子宫里。”

(7)“可以期待许多生物学家,特别是那些从事无性繁殖研究的科学家,将会严肃地考虑它的含意,并展开科学讨论,用以教育世界人民。”这些句子,无一不体现出神圣的“科学精神”。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说明文虽然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类文种,但若没有其他表达方式(如叙述、议论、描写等)的恰当配合,则无法圆满地完成向读者介绍事物、解释事理的任务;而从学习写作说明文的角度讲,如果能确切了解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在说明文中的重要作用,注意准确使用叙述、议论等方式来辅助说明,说明文就能写得有声有色,文采斐然。(节选自《应用写作》杂志2000年第3期《说明文中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

文艺性说明文是通过文艺的形式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

初中说明文阅读技巧 说明文主要考查考生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设题主要围绕准确认读、准确理解、准确筛选来考虑。

考题常设置干扰性因素

(1)增减扩缩,就是对原文的句子加以改动,通过增加某些字或减少某些词语的办法,扩大或缩小说明范围。

(2)鱼目混珠,就是用似是而非的词语或句子来替代正确的,造成歧意。

(3)颠三倒四,是指设置选项时,有意将原文的句子关系打乱,造成理解的难度,如颠倒因果关系,搅乱先后次序。

(4)无中生有,就是利用考生的思维惯性,诱考生用想当然代替清醒的理性思考。

解题的程序,有句顺口溜:“先读原文通大意,再读题干做标记,找出范围对应句,比较选项看差异。”

先读原文,完成3个任务:

(1)了解文章大意,即说明的对象,各段之间的联系,作者的见解及相关材料。

(2)给段落标上序号。

(3)给重要句子和关键词语做上记号。

其次,读题干很重要,要给重要词语做上标记。如1999年卷第1题,可做如下标记:“本文第一自然段提出了一种假说,对这种假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标记。第一处是命题点所在的位置,第二处是试题考查的内容,第三处是选择答案的标准。

第三,找出答题的范围和对应句是答题的实质性阶段。一般来说,答案的检索区间应在命题点的附近,如第1题答案在第1段或第2段。找对应句更重要了,可以说找到了对应的句子,就基本上找到了答案。比较选项找出差异是最后一步,即完成答题。如第1题B项说:“比起人类来,冬眠的哺乳动物在更宽的范围里发生了变化。”漏了“调节性”几个字,与文章原意不合。

说明文阅读题都是单项选择题,选择正确选项方法有三:直选法、排除法、类推法。

直选法,即直接选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适用于一目了然的题目,有的答案自己一下子能够确定。也适用于“选非题”,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排除法,可适用于一切类型的选择题。它通过排除不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将正确的答案显露出来,提高答案准确性。用排除法要找准“第一知识点”,即首先要排除的选项被排除的依据,须具备2个特征:一是判断得最准确,二是最有价值,确定这个知识点后可排除较多的选项。

类推法,适用于部分选择题。根据合理推断,迅速排除某些选项,或根据已知情况推断未知情况,迅速确定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人物特点

全文共 708 字

+ 加入清单

我叫朱韦兴,2004年出生,属猴。也许是属猴的缘故,我个性淘气。但瞧我胖乎乎的脸蛋儿,水灵灵的眼睛就明白我是一只机灵的“猴子”。我最大的爱好是看书。

每一天,一到睡觉时间我就成了一条“书虫”。我呀,每一天作业写得快,但是睡得可晚了!为什么呢?因为我爱啃书。

你们相信吗?《笑猫日记》、《意林》、《中外名人传》这些书,我都看了好几遍。记得又一次,我“啃书”正啃得津津有味,灯一下子灭了。顿时,我的眼前一片漆黑,我以为停电了。这时传来妈妈的话:“都几点了?还在这儿看。快点睡觉,不然的话明天早上起不来!”我不情愿地睡觉了。我躺在床上,心想:书这么精彩,我才看了一点,笑猫会想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一个难题呢?我在床上翻来覆去,怎样也睡不着。于是趁妈妈洗澡的时候,我又把灯打开,偷偷地开始啃书。

过了一会儿,妈妈洗完澡发现我房间里还透着亮光,就猛地推开门,见我还在看书,便气冲冲地说:“明天你还要上学呢!快睡觉!”见到妈妈那副凶巴巴的样貌,我无可奈何地躺下了。这一夜,我竟然做了一个关于书的梦。

还有一次周末晚上,爸爸妈妈要出去吃饭。妈妈为我下好面条,放在桌上嘱咐我冷一下就把它吃了。我当时正在看书,连头都没抬就答应了。妈妈一走,我又钻进了书的海洋中自由遨游。我被《老人与海》这本书中的主人公坚强的意志给震撼了,他在疲惫不堪的情景下战胜了一群鲨鱼。天越来越黑,夜越来越深。妈妈回来了,发现我还在看书,急切地问我吃过了吗?我含含糊糊地不知怎样回答。她忙跑进厨房,见那碗面条汤早已干掉,生气地说:“你这条小书虫真把书当饭吃了。”我傻傻地笑了。

因为爱看书,让我懂得了许多知识,我的语文成绩也在逐步提高。这就是我,一个爱看书、追求上进的小男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描写猫的特点的作文

全文共 275 字

+ 加入清单

我家有一只咪,它叫咪。它有一身棕色的毛,三角形的耳朵,它还有一双圆圆的大眼睛,像黄宝石一样闪闪发光,细而尖的长胡须总是那么好看,咪的爪子尖而锋利,走起路来尾巴一摇一摆的,威风极了!

咪很淘气,很爱玩:一看到圆形的东西它就滚来滚去当皮球玩,有时跳上跳下留下梅花般的脚印,有时喜欢追着蝴蝶跑来跑去到处玩。

咪喜欢白天睡觉,睡觉时他总是眯着眼睛懒洋洋地蹲着晒太阳。一到晚上,它精神抖擞,像个巡逻兵一样,一看到“坏蛋”——老鼠就猛扑过去,一口咬住,拖到家里慢慢品尝。

咪很怕冷,总是喜欢往我的怀里钻,不过,它更喜欢呆的地方是我家的厨房。

啊,活泼可爱的咪真惹人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特点鲜明的一个人作文500字

全文共 484 字

+ 加入清单

小吃货的笑容

“哈——哈——哈——哈!”一个熟悉的身影边笑边向我走过来。

原来是一个我特别好的朋友来了,“欢迎,欢迎!”我笑嘻嘻着说。“刘佳心!”她说!

她一双小小的的放出亮光的眼睛,脸上几乎只有一个表情——那就是一个字“笑”她长着乌黑的头发,圆圆的大脸,总是看的可爱!但是性格上还是有点倔呀!但是其实她还是个小吃货呢!呵!呵!

那是前几天刚发生的事了,虽然是没过了多久了但是意义深厚,我还是始终忘不了!

我的那个好朋友,在那一次,我忽然提起来上周放假借她的水彩笔和彩铅,但是她就开始来气了不知越说越生气,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惹了她。还记得上周我忘了带水彩笔和彩铅,就一直借她的,一开始没什么但是后来她就生气了。现在她更是来气。

我们开始争吵,正好我们要进餐厅,我们吃完饭,我以为她还生我的气,心里就开始想:如果我不提起那件事是不是她就不会生气了……但是现在已经说了……也没有办法呀……都怪我……我为什么要说……好好地?……

一出来她却像什么也没发生的一样开始我们又一块说、玩、笑……

她正在拉着别的同学,转过来,叫住了我,那个笑容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子里!

也许这就小吃货的的那个笑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第一节小说的特点

全文共 544 字

+ 加入清单

小说特点主要有三点:第一,以塑造人物形象为反映或表现生活的主要手段;第二,有较完整、生动的情节;第三,有具体的、典型的环境描写。因此,人物、情节和环境被称为"小说的三要素"。

小说的类别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在写作上,这四类小说各有不同的要求。如短篇小说,它的篇幅和容量比较短小,一般二万字以下,两千字以上。人物集中,故事单纯,结构紧凑。往往截取生活中富有典型性的某一侧面或片断加以集中描绘,以提示社会生活的意义,"它往往只有一个主人公,一条线索;往往只写几个小时或几天之内集中发生的事,但却使读者盾了以后可以联想到更远更多的事。"(茅盾)由于它借一斑而窥全貌,以一目尽传精神,鲁迅把它譬之为"大伽蓝"中的"一雕栏一画础"。如他的《狂人日记》、《风波》、《祝福》等。再如微型小说,它的篇幅更短,几十个字、几百个字至一千多字。情节单一,人物很少。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寓有褒贬或哲理。如日本现代作家星新一的《宝子姑娘》和我国当代一些作家的微型小说作品。小说家沙汀说:"我以为小说之分为长篇、中篇和短篇,主要的差异并不在于字数,而在于表现方法。"这个说法对初学写作者来说,很有指导意义;要从事不同类别的小说写作,不能不仔细研究并熟练地掌握它们不同的表现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表示春天的特点的词语

全文共 1445 字

+ 加入清单

1、季春:指的是春季的末一个月。

2、开春:春初(一般指的是农历正月或立春前后)。例:“开春农村又将是一番繁忙的景象。”

3、孟春:四季节令中的第一个月。春天开头的第一个月。

4、暮春:晚春。如“暮春三月”。

5、晚春:春之末。

6、春光:形容春天的景色。如大好春光。同义还有:春景春色(春色迷人)

7、韶光:美丽的春光。例,韶光染色如蛾翠,绿湿红鲜水容媚。也比喻美好的青年时代。

8、韶晖:明媚的景色。例,织恨凝愁映鸟飞,半旬飘洒掩韶晖。

9、韶华:美好的时光,常指的是春光。例,迎得韶华入中禁,和风次第遍神州

10、韶景:美好的景色。如滇春好,韶景媚游人。

11、春雷:春天打的雷。如春雷一声惊天地,春雷催耕。同义还有蛰雷

12、春意:形容春天的气象。如树梢发青,已显春意。

13、新春:春节过后的一二十天泛称新春。如“新春佳节”、“恭贺新春”。

14、阳春:泛指的是春天而言。例:“阳春三月好风光。”

15、仲春:孟春之后阴历二月为仲春。

16、早春:初春。如“早春二月”。

17、余春:犹暮春,晚春。

18、残春:余春。

19、酣春:春色正盛。例“劳劳胡燕怨酣春”。

20、熙春:和煦的春天。

21、春播:春季播种。也作春种

22、春耕:春季的耕种。如春耕时节。也作春事。

23、春联:春节用的对联。同义还有:春帖桃符春条(方言)

24、春汛:形容春天的潮汛。同义还有:桃汛桃花汛桃花水(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25、春游:春日郊游。同义还有:游春踏春踏青探春寻春双柑斗酒(明日重来应烂漫,双柑斗酒听黄鹤)

26、春风:开春后吹的风。如春风解绿江南树。

27、和风:形容春天的温和的风。一般只用于指的是温和的风,含有宜人的情味。如和风拂拂;和风吹拂,杨柳依依。

28、惠风:和风。书面语。例:惠风和畅,拂人脸颊,使人感到无限舒服。

29、柔风:春风。例时逝柔风戢,岁暮商猋飞。

30、东风:春风。例孟春之月,东风解冻。

31、春草:形容春天的草。例:春草初露;大地已经泛青了。

32、芳草:香而鲜的草。例:春回大地,芳草天涯。

33、绿草:绿色的草。例:山上绿草茵茵,野花飘香,真迷人啊!

34、嫩草:初生而柔弱的草。例:嫩草油油,充满生机。

35、浅草:长得不深的草。

36、青草:绿色的草。

37、小草:指的是生长得小的草。例:刚下过春雨,小草怯生生地探出头来。

38、野草:野生的草,野草的生命力极其旺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9、杨柳风:春风。如吹面不寒杨柳风。

40、艳阳天:明媚的春天。如“九九艳阳天”。

41、春风宜人:形容春天的和风使人感到舒适温暖。形容春天可爱。例:“春风宜人,鸟语花香,正是旅游的好季节。”

42、春光明媚:形容春天的景色鲜明可爱。例:“春光明媚,百花争艳。”

43、春光融融:形容春天的景色使人感到温暖、舒畅。例:“春光融融,杨柳依依,情意绵绵。”

44、春暖花开:春天暖和,花儿开放。表示春天来临,春景优美。例:“春暖花开,香气四溢,游人如潮。”

45、春意盎然:形容春天的气氛浓厚。例:“鸟啭莺啼,花红柳绿,到处春意盎然。”

46、满园春色:春色满园,四处都是春天的景象。例:“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7、大地回春:冬去春来。例:“大地回春,阳光普照,山河无限美好。”

48、东风送暖:东风,春风。春风送来暖意,表示春天来到。例:“东风送暖,春回大地。”

49、雪化冰消:冰雪融化,表示春天来临。例:“雪化冰消,万物复苏,又是春到人间。”

50、旧燕归巢:从前的燕子又飞回老巢了。比喻客居在外的游子喜归故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