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端午节的来历与传说小学作文20篇

以往只觉得时光太慢,我的世界,总离不开那个小小村庄。而今我漂泊天涯多年,方知岁月催人老去,那些阔别已久的音容,都不再年轻。每日一记……小编带你了解更多有趣的内容,接下来要给大家提供的是:小学生日记400字。

浏览

2098

作文

1000

关于祭灶节的来历、传说和习俗

全文共 4782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 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来源远流长。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

二 传说

民间流传着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

据说,古代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兄弟俩,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手的活是盘锅台,东街请,西坊邀,都夸奖他垒灶手艺高。年长月久出了名,方圆千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说来张灶王也怪,不管到谁家垒灶,如遇别人家有纠纷,他爱管闲事。遇上吵闹的媳妇他要劝,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说,好像是个老长辈。以后,左邻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

张灶王整整活了七十岁,寿终正寝时正好是腊月二十三日深夜。张灶王一去世,张家可乱了套,原来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家里事都听他吩咐,现在大哥离开人间,弟弟只会诗书绘画,虽已花甲,但从未管过家务。几房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画师被搅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有天,他终于想出个好点子。就在腊月二十三日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画师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大哥显灵了。他将儿子媳妇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画师说"我寝时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们在闹分家,很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们。"儿女侄媳们听了这番话,惊恐不已,立即跪地连连磕头,忙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从此后,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全家平安相处,老少安宁度日。

这事给街坊邻友知道后,一传十,十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虚实。其实,腊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画师预先绘制的。他是假借大哥显灵来镇吓儿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灵验。所以当乡邻来找画师探听情况时,他只得假戏真做,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舍。如些一来,沿乡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祭灶风俗流传后,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它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三 河南的祭灶传说

河南腊月二十三祭灶的习俗,伴有一则凄凉的民间传说。古代的时候,一对老夫妇仅有一子,两人视儿子如掌上明珠,十分疼爱。但因家中贫困,无以湖口,只得忍痛让儿子到煤 矿去挖煤。

儿子久去不归,老人格外想念。这天,老太婆嘱老汉到煤矿看看。路上,老汉遇到一个光脚片的同路人,两人越走越熟,相处十分融洽。闲谈之中,老汉得知光脚片是受阎王指使,来矿上收回一百名矿工。老汉心急如焚,乞求光脚片留下自己的儿子。光脚片慷慨应允, 嘱他不要告诉别人。

见了儿子,老汉佯装害病,儿子侍奉左右,一直无法下井。不久,煤矿出了事故,老汉赶忙把儿子领回家里。

转眼三年过去了,这年腊月二十二夜里,老汉想起当年的风险,忍不住对老伴说了。谁知此话被灶君听走了,二十三晚上,灶君上天后,对玉帝讲了这件事。玉帝恼羞成怒,立即惩罚了光脚片,并收走了老汉的儿子。

为此,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宫后,不要再搬弄人间是非。久而久之,人们都在腊月二十三祭灶。

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中原城乡噼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轮鞭炮。城镇居民忙于购买麻糖、火烧等祭灶食品。而在广大农村,祭灶的准备活动和隆重的祭灶仪式便在震耳欲聋的 炮声中渐渐拉开了帷幕。

祭灶仪式多在晚上进行。祭灶时,祭灶人跪在灶爷像前,怀抱公鸡。也有人让孩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据说鸡是灶爷升天所骑之马,故鸡不称为鸡,而称为马。若是红公鸡,俗称 “红马”,白公鸡,俗称“白马”。焚烧香表后,屋内香烟缭绕,充满神秘的色彩。男主人 斟酒叩头,嘴里念念有词。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声“领”!然后天执酒浇鸡头。若鸡头 扑楞有声,说明灶爷已经领情。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浇。

祭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食用灶糖和火烧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还要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在河南,典型的祭灶食品要首推灶糖。灶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为了粘住灶爷的嘴巴。传说灶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它有上通下达, 联络天上人间感情,传递仙境与凡间信息的职责。在它上天之时,人们供它灶糖,希望它 吃过甜食,在玉帝面前多进好言。也有人说,祭灶用灶糖,并非粘灶爷的嘴,而是粘嘴馋 好事、爱说闲话的灶君奶奶的嘴。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 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人们挤拥不动,争买祭灶火烧。农村大多是自己动手,发面、 炕制,一家人热热闹闹,很有过小年的味道。

在河南,人们把祭灶节看作仅次于中秋的团圆节。凡在外地工作、经商、上学的人,都争 取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赶回家里。能吃到家里做的祭灶火烧,便会得到灶神的保护,来年家 人就能平安无事。

四 福州祭灶小年习俗

【祭灶·仪式】一年两次糊弄“灶王”

在福州人的传统中,祭灶分成两次。“祭灶就是各家各户送灶王爷‘上天’汇报工作。要拿好东西招待,但是怕他上天的时候一身的酒气惹玉皇大帝不高兴,醉醺醺得胡乱汇报,因此在送他上天的时候只拿水果、蔬菜等素食给他吃,叫作‘祭素灶’,这是在农历廿四,在农历廿三,人们就会拿好酒好菜招待这个一家之主,叫作‘祭荤灶’。”因此福州的祭灶一般分两次,这种习俗在全国都十分特别。祭灶的时候,甘蔗和荸荠是必不可少的,有“甜甜蜜蜜”的含义在其中。祭灶完毕还要抓把糖涂在灶门口,意思是把灶王爷的嘴巴粘住,让他少说话,以免言多必失。

过去,在祭灶的时候,孩子都会唱着一首童谣:“祭灶祭胡涂,灶前一个铜香炉,元宝是侬褙,金裤是侬糊,灶君上天讲好话,灶妈落地保佑侬,保佑侬爹有钱赚,保佑侬奶有钱长,保佑侬哥讨兄嫂,保佑侬读书变聪明。”

【祭灶·细节】花脸壳和灶君花

在小年前几天,老福州街头巷尾都会响起“卖花脸壳(假面具)”、“卖灶君花”的叫卖声。“所谓‘灶君花’就是红彤彤的木刻印制的灶王爷画像。祭灶完毕,旧的‘灶君花’要撕下来火化,贴上新的,以示送旧迎新。”徐老先生说,而最让当时还是孩子的徐老先生高兴的是,祭灶之前,外公外婆送给他的灶糖灶饼和一个“花脸壳”。根据福州的风俗,外公外婆要向外孙、外孙女送灶糖灶饼,有几个就要送几包。老人们的说法是,戴上“花脸壳”瘟神就看不到孩子的面目,能保佑平安,表达了他们对小辈的爱护。“有得吃,有得玩,祭灶已经让孩子感受到过年的乐趣了。”

【祭灶·传说】郑堂劈棺材除死无大灾

在福州,过去过小年,有两个关于祭灶的传说:

传说之一

吉庇巷的由来:宋代,福州有个叫郑性之的落魄书生。祭灶时他没有可以祭供的东西,他就把人家砍掉的甘蔗尾捡回去作为供品。祭灶时,他写了一首诗:“一只乌骓一条鞭,送你灶王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就道文章不值钱。”后来此人当了高官,曾经欺负他的人在他衣锦还乡时,急忙躲避,三坊七巷中的“吉庇(急避)巷”由此得名。

传说之二

“阿凡提”劈棺材:明代,住在朱紫坊的郑堂被称为“福州的阿凡提”,传说在祭灶这天,曾被他戏弄的富人给他送了口棺材想让他晦气一下。没想到郑堂把棺材劈开,一块块地丢进火里烧掉,边烧边唱:“郑堂劈棺材,除死(意指一生)无大灾。”这句话一直流传到现在。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自我介绍小学作文200字通用模板

全文共 258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个活泼可爱、开朗的女孩,今年八岁。长得不高不矮,留着又长又细的头发,像柳树的枝条。我的小脸蛋红扑扑的,像一个熟透了的苹果。我的眼睛很有特点,小小的,眯起来成了一条线。

我喜欢交朋友。在学校里,我有很多的朋友,因为很开朗,所以她们都愿意和我一起玩。我的爱好是擅长画画,从小,爸爸就带我去学习画画,在我家里的墙面上,挂满了我的很多作品。只要有朋友来家里作客,我都会很得意的介绍给她们看。不过,我最喜欢的是学英语。因为喜欢,所以英语是我学习所有科目中是最棒的。在一次的英语比赛中,我还得过金奖呢!

你们看!这就是能干的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那一刻我长大了小学作文700字

全文共 813 字

+ 加入清单

成长是一杯香茗,需要我们细细品饮,才能品出其甜蜜,饮出其苦涩。

——题记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蓦然回首,成长路上已留下我一串串长长的脚印。啊,我已经长大了,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会向父母撒娇的小丫头了。

还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爸爸带着弟弟去了太平办事,妈妈又要去上班。可是家里得有人看店铺做生意呀,于是妈妈便把店里的一切事务交给了我。店里头只剩下我一个人,冷冷清清的,我心里有些孤独,心想,我一直以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爸妈包揽了所有的事,可现在要我来看店铺做生意,该怎么办呢?事已如此,我也没办法,这是我的责任呀。

明媚的阳光从窗口射进来,暖暖的。我端端正正地坐在收银台的凳子上,时不时张望着,看有没有人来光顾生意。

不久,有一位阿姨来了,我马上调整好状态,微笑地问:“阿姨,您好,请问我有什么可以帮得到您的?”

阿姨扫视了店铺一周,说:“小妹妹,你爸爸呢?我要复印。”

我心里有些紧张了,但还是鼓起勇气,说:“我爸爸妈妈都出门去了,您有什么需求,我会尽量满足您。”

阿姨犹豫了一下,从包里拿出一叠文件递给我,她的眼里有一种半信半疑的担忧。我心想:我一定要认真复印好,让阿姨瞧瞧,不要让她失望,别辜负爸妈对我的期望。

我打开复印机,调好机器的状态,一丝不苟地复印,生怕出什么差错似的。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都累得满头大汗了,好不容易,终于复印好了,复印得很清晰,就像打印的一样。我心里踏实了许多。阿姨看了,很满意,对我小小年纪就能独当一面表示肯定和惊喜。

我心里美滋滋的,望了望窗外,一缕一缕阳光亲吻着大地,轻抚着每一扇窗扉,暖暖的。霎时间,我发现我长大了,体会到了爸妈赚的每一分钱是那么的不容易,要好好珍惜;感受到爸妈早出晚归地工作着,默默地付出他们对儿女的爱,做儿女的也要一点一点的感受,一点一点的回报。

我长大了,肩上的任务也重了,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还要学着帮父母分担些什么,要让父母觉得我在成长,让他们感到轻松,这才是真正的长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腊八节的来历与传说

全文共 1238 字

+ 加入清单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又称“佛成道节”。

传说一: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美美的享受了一顿。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传说二: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 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传说三:腊八节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们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并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传说四: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传说五:秦始皇修建长城,天下民工奉命而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万水,粮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饿死于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无粮吃的民工们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还是饿死在长城下。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传说六:相传老两口过日子,吃苦耐劳,持家节俭,省下一笔大家业,可是宝贝儿子却不争气,娶个媳妇也不贤惠,很快就败了家业,到了腊月初八这一天,小俩口冻饿交加,幸好有村人、邻居接济,煮了一锅大米、面块、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杂合粥”。意思是:“吃顿杂合粥,教训记心头。”这顿粥让小两口改掉了恶习,走上正道,靠勤恳的劳动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来。民间流行腊八吃粥的风俗,就是人们为了以此教训警告后人而相沿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自我介绍小学作文200字通用模板

全文共 260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叫路蕗可,今年十岁了,我有很多爱好,如,看书、画画、练字、弹钢琴、唱歌、等等,但我最爱的还是看书。

有一次,我在书房里看书,看着,看着,突然觉得有点口渴,于是就去拿酸奶喝,酸奶拿过来了,我津津有味地喝起了酸奶,也津津有味地看起了书。突然,妈妈“破门而入”,我抱怨道:“ 妈——,您能别吓我吗?”说着,还抚摸着我受惊的心。妈妈惊奇的说:“可可!你干嘛呢?”经过妈妈这一提醒,我才知道原来我因为看书入了迷,把放在书桌上的笔芯错当成了吸管喝起了酸奶。这 下,搞得我极度尴尬,逗得妈妈捧腹大笑!

这就是我,一个爱看书的我!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小学作文珍贵的礼物

全文共 661 字

+ 加入清单

我有一个珍贵礼物——是我的姐姐贾沁墨送给我的。这是一只海螺,小海螺的外形是一个螺旋形的,整体颜色是土黄的,上面点缀着红色和白色花纹,还有凸起的尖尖,漂亮极了!拿起海螺轻轻放在耳边,仿佛就像听到了微风吹拂大海的声音;又像大海冲向沙滩的声音;又像大海妈妈在叫沙粒宝宝回家的声音;特别像我和姐姐一起欢笑的声音……

去年国庆节,我到舟山姐姐家玩。姐姐和我一样大,也上三年级,个子比我高点,乌黑的头发下有着亲切的面孔。我们有许多共同的爱好,都特别喜欢玩,都特别喜欢海。海,就像一位身穿蓝纱裙的美丽姑娘,像海洋万物的母亲。每当浪花迎面而来的声音,就是她的迎客曲。看,那岸上的金色沙滩,在朝阳的照耀下,使每一粒细纱都变得像金子般的闪耀。沙滩上面,有许许多多大海给我们送来的礼物:千形百状的贝壳,背着“小房子”的寄居蟹,和成群结队的小鱼……

我们俩走在海边,脚踏着细沙,任海浪抚摸着脚底,岩石下,姐姐发现了一只海螺——多么漂亮的海螺啊!平滑的表面呈现优雅的螺旋纹,红白相间的花纹点缀着这可爱的脸孔;另一面,则是红色小点,如一只只小小的眼睛好奇地看着我。弯腰捡起,放在嘴边,轻轻一吹,“呜——”姐姐问:“你喜欢海螺吗?”

“恩。”

“我也喜欢海螺,你知道吗?海螺一直孤单地躺在岸上,它的心里永远回荡着大海的涛声,特别希望有人能拾起它,吹响它,平日默默无闻的它也能发出优雅的声音呢!我想把这个海螺作为礼物送给你,算是咱俩友情的见证吧!”

快乐的假期总是很短暂,回到家后,我总是会拿起这只海螺,对着窗外,心里默默呼喊:“我的好姐姐,你知道我在想你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小学二年级写端午节作文

全文共 762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日子越来越近了。街上飘着阵阵粽香。

我与我母亲准备好糯米、粽叶与线等,开始包粽子。我目不转睛地看着,只见母亲拿一张粽叶卷成漏斗型,再往中面加上参有红豆糯米,然后用粽叶包成三角形,最后用线把它拴好。看着母亲包粽子,我不解地问母亲:“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母亲耐心地给我讲到:“端午节是古老传统节日,始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____多年历史了。当时,由一个著名诗人叫屈原,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后来,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我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我祖国。在阴历5月5日这天,他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我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爱国主义乐章。”“真是太可惜了!”听完母亲讲故事,我不由自主地叹息道。

母亲继续说道: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拥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真身。有个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中,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中,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母亲停下手中活,抬头问我:“你看见过赛龙舟吧。”“我们去年在新津看见过啊”我不解地问。“其实,赛龙舟也与端午节有关。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哦,是这样。想不到一个节日还有这么多故事”,我恍然大悟道,想不到我们经常过节日,竟然有这么多文化。

吃着香喷喷粽子,我深深感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我发誓要好好学习中国文化,做一个堂堂正正中国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描写久别重逢小学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愿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我站在来往的人群中。一样的着装,一样的身高,甚至连脸上的神色都有些相像。

这就是三年前的我。我在心里念着,突然诧异地发现其实自己几乎没怎么变化。

但是,三年前自己曾呆过的那幢濒危教学楼早已被拆毁;三年前自己每天哼唱着走过的路也被乱石覆盖,再用栏杆围起;甚至连三年前自己体育课偷偷溜进的花园也不知去向。

一切还是变了。

没有想到自己在心中默念过千万遍的那个名字到最终会忘了自己;没有想到自己曾数次想象的重逢竟是如此平淡;更没想到的是自己面对曾经熟悉的笑脸竟感到一丝恐惧与陌生。

想想也是,离开一年,他们迎接的是崭新的和我们当年一样需要引导的学生,这三年对我们来说,刻骨铭心,而对他们来说我们也只是个一起走了三年的过客。我突然想到离开,像是有个声音在我耳边告诉我我已不属于这里,却又有着一种名为回忆的引力将我死死扯住。

正徘徊时,看见几个蹦跳着跑出去的少年,自己的影子。

于是突然大彻大悟,我和他们其实又未尝不都是彼此生命中的过客,只是我的记忆仍犹新罢了。然而这也都不重要,生活要继续,睁开眼明天会到来。需要做的只是将这份回忆藏好,等空闲时再让它缓缓地流出,我来慢慢地回味,如此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老照片的故事小学

全文共 890 字

+ 加入清单

时光潋滟,翻开陈旧的照片;泛黄画面,那是最美的瞬间。

——题记

幽暗的阁间里,仅是昏黄的一盏灯,没什么多余的光线。黑发少女正低头寻找着什么。“哗啦哗啦——”,翻着旧物的声音,掩不住眉间的喜悦。

无意间,手触到一个箱子——一个绑着胶带、布满灰尘、看起来年代久远的箱子。少女不禁微微眯眼,随即从一旁的桌子上拿了把剪刀。胶带被划成两半,映入眼帘的是一叠的照片。色调明显是上个世纪的产物,有些已泛黄,有些略微崭新。少女如视珍宝,捧在手心,没起身,就在一边的地上坐下来观阅。

有一张,是一个女孩。她歪着头,撑着一把如樱花般淡雅的伞,露出小小的、白白的乳牙。熟悉感涌上心头——好像是少女六七岁的时候,在家里把玩着外婆刚刚给买的伞。笑的天真无邪,身后灰色的水泥墙壁更像是水墨画。

又一张,似乎还是那个年龄,她坐在电动小马上。头发微微有些凌乱,细细的汗珠挂在她有些婴儿肥的脸上,满满都是笑意。少女嘴角微扬,

双颊泛红,少女翻阅手中的老照片,眸中不时有惊奇的闪光。突然,目光停滞,凝视着手中的一张,微微上扬的嘴角突然拉了下来,红了眼眶。

禁锢的栅栏被打开,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那是少女刚满三岁的时候,生日那天,一家人都在为她庆祝,还有一些亲朋好友一起围坐在桌旁,聊着家常,时不时向小寿星投去满怀爱意的眼神,并且起着哄。小女孩蘑菇头发型,神色有点慌张,眼神也十分迷茫,手中紧紧抓着一个新娃娃,根本不理解当时是什么状况。略微记得,那天大家吃了蛋糕,又玩起抹奶油的游戏。小女孩被抹了一脸的奶油,“哇——”的一声哭了,哭声如雷贯耳,一旁的大人们却都都哈哈大笑。那一刻,时间停止了,画面定格了,少女沉浸在照片的过去的故事里了。

那是能勾起无数回忆的瞬间啊!

终于,泪水逐渐滴下,落在箱子里,也落入了老照片的故事里。许久,少女缓过神来,如梦初醒般,平静地把照片叠好,锁上阁间的门。临走之际,她又回头凝视良久。少女知道,那些时光已是过去,那些美好的曾经,消磨在时间的长河里,只属于记忆。但,虽不能奢求回到过去,我们也可以穿梭未来。

月光透过门缝,门内,那只不起眼的箱子微微闪光。有些回忆,只适合放在那里;有些故事,只能够珍藏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小学中秋节作文600字

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各家各户都会坐在自家院子里赏月,我家也不例外!

到了中秋节晚上,我期盼已久的赏月环节终于到了。我瞧见每家每户都张灯结彩,门口上挂着各种各样的灯笼,有方形的,有心形的,还有小船形的……我闻到了从厨房里飘出了一阵香味,连忙帮爸爸妈妈把家里所有好吃的食物都拿出来,把桌子都摆慢了,有各式各样的月饼,和酸甜可口的水果,还有一大盘香喷喷的田螺和芋头。我们一家人围着桌子坐在鱼池旁,边吃月饼边赏月。

我抬头看向天空,看到一轮皎洁的明月嵌在了乌黑乌黑的夜空上,明月里好像有一只小白兔和嫦娥姐姐的身影,她们此时犹如在向我们招手呢,这然我想起古代流传的一个故事:嫦娥奔月。

就在此时,我感觉这环境里的安静气氛让我很不舒服,就想起了我最爱的猜字谜游戏,提议每人都出一道谜语,让下一个人猜,如果下一个人没猜出来就要受惩罚,罚表演一个自己最拿手的节目。因为爷爷年纪大,所以便第一个出题,爷爷思索下,道:“一条小船停泊在岸边。”奶奶听后便想了起来,可奶奶怎么猜也猜不出答案,只好唱自己做拿手的粤曲啦!

奶奶唱完她喜爱的歌曲后,爷爷便笑眯眯地说:“谜底是泊字!”奶奶这才恍然大悟啊!接着是奶奶给爸爸出题了:“一户人家靠着火。”爸爸不假思索地说:“是炉字吗?”“对了!”……

突然我们听到了“嘭——”的响声,抬头一看,看到天空绽放了五颜六色、各种各样的美丽烟花,看着看着不知不觉快到十点了,我们一起收拾完后,就睡觉了,但我的心还未平静下来,脑海里还浮现出刚刚开心的画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二十三,糖瓜粘”的来历和传说

全文共 2602 字

+ 加入清单

“二十三、糖瓜粘”,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小年,这一天的俗习是“送灶爷”,据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述职,所以家家户户会敬献糖瓜(也有用芝麻糖、花生糖等代替),为的是让灶王爷嘴甜一点,多在玉帝面前说好话,来年给家里一个更红火的光景。

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神,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1.【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中国传统文化民间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

祭灶、送灶神、送灶王,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2.祭灶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来源远流长。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

由于各地风俗不同,民间还有“跳灶王”和“打灶王”的活动。

3.吃灶糖

古话说“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

吃灶糖,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能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口味稍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然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关东糖又称灶王糖、大块糖。一年之中,只有在小年前后才有出售。关东糖是用麦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它是祭灶神用的。清人写的《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清代祭灶,供品中就有“关东糖”、“糖饼”。关东糖在东北的农村、城市里,大街小巷、街市上,都有小贩叫卖:“大块糖,大块糖,又酥又香的大块糖。”乳白色的大块糖,放在方盘上,一般有三寸长,一寸宽,扁平,呈丝条状。新做的大块糖,放在嘴里一咬,又酥又香,有粘性,有一种特殊风味,是关东男女老少都十分喜爱的一种糖。它已从灶王爷的祭桌上走下来,广为百姓享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小学生描写端午节习俗

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五,是端阳。插香叶,戴香囊……”每当我唱起这支儿歌时,总会想起家乡的端午节

每逢五月五日,就要过一个盛大的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是民间的传统节日,又叫端阳节和重五节。

著名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又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节日。

端午节时,吃粽子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活动,还有一项活动,那就是赛龙舟。为什么要赛龙舟呢?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人么相继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端午节时,人们要把房子打扫干净,还要在厨房里洒上许多雄黄水,就是为了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滋生。

端午节呢,它呀,又称重五,总之,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白、黑、蓝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勃颈上、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名家还要插“五端”:葛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

我不仅知道北方过端午节的知识,而且还了解南方过端午节的食物呢!

南方每次过端午节,必定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用黄瓣包的粽子和最美味的食物——雄黄酒。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酒在儿童头上画个“王”字,另外,还有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过了好几年,我又念起了“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

此时,我又想起了家乡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我和谁过一天小学优秀作文

全文共 376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冬天的晚上,我在窗边看风景。

突然一个女孩过来了。我惊奇地说:“这不是通话故事上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吗?快进来吧!”她穿着一件破衣服,还穿着一条破裤子,浑身冷得抖。她进来了,奶奶拿了一双手套给她戴上,还拿了一件棉衣,一条棉裤子给她穿上,再把家里的空调打开,她再也不浑身发抖了!我带她去房间里看书,还把玩具送给了她!我俩还去买了一些糖果、巧克力、冰淇淋、土豆片、漫画书……

妈妈做的菜有:炸鸡腿、红烧肉、美味的米线、还有一个美味的鱼火锅,还有了白菜,妈妈说:“这么多的菜,我们吃不掉,不如我们就请卖火柴的小女孩一家人吃一顿饭吧!”我们请来了小女孩的爸爸、妈妈,开心地坐在一起吃饭。卖火柴的小女孩吃得可香了!她不停地说:“真好吃!真好吃,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好吃的菜!真是太香了”

我希望下次还可以跟卖火柴的小女孩过一天,那天,我真快乐呀!我就像过了一个节日似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端午节粽子小学

全文共 602 字

+ 加入清单

期盼已久的端午节即将到来,我又要和我最爱吃的粽子见面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家家户户都在张罗着包粽子,买纸葫芦。说起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是和我国历史上的爱国诗人屈原有关的。据说屈原跳入汨罗江后,人们为了不让水里的鱼咬着屈原的身体,便做了许多粽子扔到水里。这样鱼儿有粽子吃就不会伤害到诗人屈原了。

想要吃到香喷喷的粽子可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妈妈在端午节的前两天就要把糯米泡上,粽叶也需要煮一煮,还要买来一些蜜枣。等到端午节前一天的晚上,妈妈才开始包粽子。我不会包粽子,但是我总是看着妈妈包,时不时帮妈妈打打下手。妈妈先将两片粽叶叠起来,叠成一个漏斗形状;然后放入糯米和蜜枣;再将余下的粽子叶盖在漏斗上封口、裹紧;最后用绳子把粽子绑紧。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妈妈把粽子包好后先把粽子整齐地摆在锅里,等到端午节的早上再煮。

到了端午节这天早上,我们一家人早早的起来,妈妈把粽子煮上。妈妈给我系上了五彩线和香包,把我打扮的香香的。还告诉我不要丢弃,只能在端午节后第一场雨时才能扔掉。妈妈还告诉我了五彩线的来历,它象征着五色龙,可以降伏鬼怪,带走一切疾病。妈妈和爸爸领着我到后山边踏青、采艾蒿、折柳枝,在小河里洗洗脸。回到家,我们把艾蒿和柳枝、还有漂亮的纸葫芦插在房檐上、门上,家里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忙完这些以后,今天的主角——粽子,终于登场了!还有鸡蛋和鸭蛋呢!我吃着又香又甜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我爱吃粽子,我爱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小学二年级端午节精选作文

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是一个热闹的节日,也是一个家人团聚的节日。在这一天里,人们都要包粽子、挂艾草、扎香囊、煮鸡蛋,还要绑五彩绳,通过这些传统习俗来避灾祈福、庆祝节日,同时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传统风俗项目多种多样,但我最喜欢的要数包粽子了,因为这是一种特定节日才能品尝到的甜美食品。

端午节当天,奶奶都会来到我们家里,亲手为我们包粽子,这可是奶奶的拿手绝活,只见奶奶习惯的坐在板凳上,拿起一片早已浸泡好的粽子叶,双手一交叉就将粽叶兜成一个圆锥形的小兜兜,先放一些已经浸泡的十分饱满、白滑的江米垫底,然后放入花生仁、大枣,再用江米将其覆盖,直到装满粽叶的小兜,手法绝妙的奶奶一下就把它裹成了一个“立体三角形”,再迅速用马莲绳将这个“立体三角形”捆绑个结实,就这样一个小粽子就包好了。

看着奶奶微笑的脸庞和娴熟的动作,我也迫不及待地想一试身手。于是,在奶奶的指导下,我拿起一片粽子叶,有模有样学着奶奶的动作包了起来,兜小兜、放江米、埋大枣、扎马莲一板一眼,可结果还是不太理想,那粽子被我包的七扭八歪,完全看不出是“立体三角形”但那毕竟是我的亲手杰作,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奶奶身手利落已经包好了全部的粽子,把它们放在一个大锅里蒸了起来。粽子需要好长时间才能蒸好,所以闲不下来的我就去帮爸爸挂艾草,爸爸个子高,负责把一束艾草悬挂到家门的上角,而我负责给爸爸递送着工具,在我们的通力配合下,艾草很快就挂好了,看着绿绿的艾叶,希望我的家人们都能够健健康康。

“粽子出锅啦!”一直在忙碌的奶奶喊道,还在门外的我早已经闻到了粽子飘出来的香味,口中也早已生津,不住的咽着口水。热气腾腾的粽子被摆放在妈妈已经准备好的一桌饭菜中央,劳苦功高的奶奶被请入上座。对了,好像还缺少了点什么,赛龙舟啊!打开电视,精彩激烈龙舟比赛正如火如荼,吃着香甜的粽子,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心幸福。

这就是我喜欢的端午节,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传统节日,它给了我们带来许多快乐和温暖亲情,我爱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描述黑暗小学作文600字

全文共 771 字

+ 加入清单

曾这样想过:每个人都是一座孤立的岛,而人心又均有其漏洞,岂不终有一日这岛将遁入深海的黑暗之中?

没有暖阳的和煦普照,亦无法面朝那畔春暖花开,似乎生活从此陷入灰赭的地带。我们被命运所安排,被挫折所玩弄,被生命所嘲讽,是否只能此般混沌地过活一生。当我们踏上了征途,前难达岸,后又远离了岸,只有无我而超脱的人的所谓“回头是岸”,可实际上根本不复存在。何来岸?我们只能在黑暗中奋力划桨,乘着那艘破旧不堪的木船,坚韧度日。

而那片无垠而深邃得荒诞的黑暗,成了我们重要的一部分。成日的阳光,令我们被灼伤,分解,熔化,久而久之,我们都失去了最本真的自己。而待在晦暗的角落里,反而能反省,沉淀和包容,似乎无所抗拒。毕竟这世上,还有什么能比孤身的落寞更可惧的呢?我们褪去一身华丽糖衣,卸下那虚荣伪善的面具,甚至连影子都落荒而逃。这就是黑暗的.力量。

人们总说黑暗将被光明殆尽,是不能存在的怪物。可谁又能不经历黑暗而直升成佛呢?所有的光明都衔杂着污秽,而所有的黑暗却不全都污秽。究竟诗人有何本领,得以领悟黑暗的全部?难道他们就没有在无月的黑夜流下过热泪吗?

我们应在黑暗中享受这世界的美好。韩寒曾义愤填膺地说:“你懂的越多,就越像这世界的孤儿。”我曾极力剖析这句话的内涵。可结果是没有结果。也许这并不取决于你的大脑,而取决于你的内心。抗拒的越多,你才会越接近孤儿。黑暗与日光同行,在时间的洪流中教会我们成长;长大些,我们抗拒黑姑娘的温柔抚摸,将光明喻为洁白的圣女。谁也不知道,在这看似正确的抉择中,我们究竟失去了什么。

也许我像极了一个怪人。因为我坚信黑暗也是美丽的,她与世上的一切等值,而我却比任何事物更想去拥有她。

荒芜与无情是黑暗,挫败的理想也算黑暗,而生命中未知的坎坷更算黑暗。若这些都不曾与生命交集,那么我们究竟剩下什么?

所以说,黑暗难道不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美丽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描述黑暗小学作文600字

全文共 908 字

+ 加入清单

愿你一生努力,一生被爱。想要的都拥有,得不到的都释怀。

你怕黑吗?僵硬的大门,站立不动的尖角四方桌,微微反着床外灯光的黑色电视机。踩上去吱呀作响的木地板,细细碎碎摩擦着的衣服,扑通扑通的心跳,一切都在黑暗中蓄势待发。就像有些什么在夜色里滋长,。站在这静默里,沉默着摸索灯的开关。

你想改变吗?挣脱黑暗带来的恐惧,就像毛毛虫痛苦地挣脱蛹束缚变成蝴蝶冲向天空。你想吗?嘿,想就听我继续说。

走夜路要拽着身边人的手,一有点声响就慌得以五十米冲刺的速度跑走,路灯下一会儿长一会儿短的影子总能把我吓得半死。

这是以前的我。这些让人难为情的事情都终止在一年前的一个晚上,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

妈妈千叮咛万嘱咐,交给我一个小男孩,一个六岁的父母有急事出门的小男孩,然后就出门了。门被妈妈带上,屋子里一片安静。我试探着问:“你想看电视吗?”他摇摇头。又是一片很长的安静,他底气不足地开口:“姐姐,我想出去玩。”

换成你,你会拒绝吗?

我锁好门,转身看着他:“你想去哪玩啊?”他小心翼翼地指了指小区游乐设施的方向。我牵起他的手就往那走。突然停下,他一脸疑惑,我咬着嘴唇看着面前的没有人走的水泥路不说话。他见我不动,扯了扯我的袖子。我盯着他不解的眼睛,深吸一口气,英勇地迈开了脚。脚步有些发抖,抓着他手腕的右手也不由自主地捏紧。走出第一步,树丛里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动,脚步顿了顿,然后马上加快。突然的加速扯得身边的他差点摔倒,他又用湿漉漉的眼睛看着我,我反应过来,放慢了脚步。走出第二步,树丛里又有细碎的声音,加快的脚步刚要迈出又收回,我抱着“死就死吧大不了二十年后还是一条好汉”的念头,恶狠狠地盯着树丛,结果发现那里只有一只猫飞快地跑了。走出第三步,身后似乎有人跟上来。刚想逃但不知是哪里来的勇气让我艰难地回头。是隔壁的老奶奶。我定了定神,继续牵着他往前走。

第四步,第五步。

我终于从黑漆漆的小道,走到了满目灯光的地方。

嘿,你看完了。还怕黑吗?没有人会怕黑的,大家都只是怕黑暗中自己的想象。你可以带着一个不会嘲笑只会相信你的孩子,牵着他的手走过黑暗。就像毛毛虫带着希望度过漫长的黑暗破茧成蝶一样,温柔坚定地拥抱光。

愿你一生清澈明朗,不怕黑暗,了解太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小学作文嫦娥奔月600字

全文共 1357 字

+ 加入清单

“咚咚咚”大家好,我就是月中仙子——嫦娥!开玩笑,是玉兔啦!啥?你问我在干嘛?还能干嘛?捣药呗!问我为啥这么做?唉,这可说来话长。

我的主人是嫦娥,她是一名美丽善良的女子。当初,她嫁给了大名鼎鼎的英雄——后羿,从菜刀下救出了我。之后,我便天天呆在她身边,寸步不离。

“咣当!”门被一个人踢开了。怎么回事,后羿怎么这么粗暴了?我有些不高兴,走到了前厅。我滴个“兔”呀!我一到前厅,便大吃一惊。这,这是咋了?只见后羿身上全是东西,头上还戴着十几顶帽子。他旁边的人呢?也差不多,只不过帽子换成了头巾。“你们这是怎么了?干嘛去了?”闻声而来的嫦娥也是惊讶无比。“没干啥呀,只不过……”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嫦娥打断了。“啊,这些都是你给我买的?好可爱呀!”嫦娥拿起一个木头小兔说道。“不是的!这是村里的乡亲给的,说是要感谢你上回……”他又被打断了。“什么?是乡亲给的!这我可不能拿,明天去还了!对了,逢蒙,刚刚光顾着说话了,把你给忘了。来,快坐!”逢蒙摆了摆手:“不用了,师娘,我要回去了,任务还没完成呢!”说完,他起身一拜,出了门。“嫦娥,我有一件事要跟你说。”后羿拿出一颗金光闪闪的药丸说:“这是西王母给的长生不老药。”门外的树晃了一下。啥?长生不老药!在一旁吃草的我惊讶得连草都掉了。“那你打算怎么办?”嫦娥同样很吃惊。“这样,你先把药放到百宝箱里,到时候要用再拿出来。”嫦娥点了点头,把药藏了起来。

第二天,一切平安无事。除了送回的礼品又被送来,我又胖了一斤。夜幕降临了,嫦娥带着我一起去露台赏月。“咣当”一声,门被人踢开了。“后羿,你怎么回来得那么早?不是说今天有事么?”嫦娥抱着我来到前厅,却呆住了。门口站的不是后羿,而是手提长剑的逢蒙。“快把仙药交出来!”他恶狠狠地说。什么?他是怎么知道的?我脸色大变。嫦娥也很吃惊,不过她依旧很镇定:“仙药?什么东西呀?你是不是忘记拿东西了?”“别演了!昨天我躲在树上,可是全听见了。我警告你,我的剑可是不长眼睛的!”逢蒙满脸凶色。“你在说什么呀?我怎么就听不懂呢?”“别说废话了,当我真的不敢下手么?”“啪”的一声,一把椅子被他劈成了两半:“再不说,这就是你的下场!至于你么……”他望向了正准备出门去找后羿的我,关上了大门。“小心别被我炖汤!”嫦娥脸色有些发白,她一把拿下自己的金簪顶在脖子口说:“你要是再敢走过来,我就死在你的面前!到时候,仙药谁也找不着!”逢蒙放下了长剑,冷笑着说:“死就死呗,我自己去找!”说完他飞速向前,抢走了金簪,开始翻箱倒柜地找了起来。一个!两个!三个!我一边数,一边发抖。为什么?因为仙药就在第四个柜子里!嫦娥也发觉到了,她依依不舍地看了我一眼,疾步向前,一把夺走了仙药。“你!你!”逢蒙气急败坏,将长剑指向了嫦娥。嫦娥冷笑一声,一口吞下了仙药。忽然,她四周发出了强烈的银光,便飞了起来。“以为我这就没办法了?想的美!看箭!”逢蒙不知从哪找来一把弓,对准嫦娥。我也不知哪来的勇气,忽然一蹦三尺高,用自己引以为傲的大门牙用力一咬……“哎呀!你这死兔子,疼死我了!”逢蒙惨叫一声,用力把我一甩。恍惚中,我听到了开门的声音,是后羿!之后,我安心地闭上了眼睛……

“小兔,醒醒!你还恐高呀!”我猛得一睁眼,呀!我正在嫦娥的怀里。我们一起,朝着那轮明月飞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老照片的故事小学

全文共 735 字

+ 加入清单

这天,我又拿起那本相册东翻西翻,其中一张照片映入了我的眼帘。

在这张照片上,有者两个小孩天真的笑容,你一定会问我这两个小孩是谁吧!哈哈!告诉你,在前面探着个脑袋的小孩就是我,在后面哈哈大笑的就是偶的老姐!

这个故事还得从头说起,那天是大年初二,我们一大家子人都约定早上去二环路散步,我和姐姐一听,一蹦三尺高,因为在二环路有个水车,我和姐姐最爱钻进水车里玩了。一路上,我和姐姐牵着手蹦蹦跳跳地唱着歌,不知不觉就到了“终点”,大人们也随我们一起来到了水车旁,还好水车旁有木椅,他们可以坐着聊天。由于水车下面有水,所以我和姐姐都是被外公和爸爸抱进水车里的。想要将水车转动起来,那当然得要人用脚踏了。于是我和姐姐就在里面不停地蹬“扑通!”唉!我这倒霉鬼,竟然为了拍照,忘记了自己不在平地上,所以迈出了一步,踏进了水里,我很不服气,所以连着蹬了好几下。”啊!快停下来!“欧

my

god!”我竟然忘记姐姐还没开始蹬,由于我过于用力,竟然忘了姐姐,把她蹬到半顶上了。这次,我吸取了教训,注意力不再分散,和姐姐配合得很好,可是这次由于太集中注意力,整个人都紧张的立了起来,将头也放在了外面,姐姐看着我,笑得前仰后合,妈妈看见我们这个样子,抓住时机“咔嚓”的留住了这一瞬间,于是这张照片便永久的保留在我的相册里了。

每当看见这张照片时,我的心都跟着激动了起来,可是时光总会悄悄地从我们脚边溜过,从手指间滑过,现在,我和姐姐都长大了,不再是当年天真的小孩了,我们都有各自的事,现在都以学习为主,根本没有时间玩,而且当年的那个水车,也被锁住了,水车下面不再那么耀眼,我的心就会十分低落,所以只能回家,打开相册,回忆着当时的场景,想着想着就会哈哈大笑起来。

这张照片跟随了我3年,我会永远将它一直增藏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描述生活趣事小学作文400字

全文共 414 字

+ 加入清单

我经历的事情很多,就像天上的繁星,有的绚丽夺目,有的黯淡无光。我要拣一颗最特别的星星给大家看,这颗星星让你一看就觉得好笑。

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一天,我们一家人去森林公园郊游。玩了一天,我们回到家,又累又渴,又没有水,可是都不想再动了,弟弟十分想烧水,现在终于等到了机会。他说:让我来吧!说完,他就进了卫生间,在这个过程中他本是要我帮忙的,可是我太累了,就拒绝了。弟弟烧水后,爸爸和妈妈都表扬了弟弟,心想:不就是烧水吗,有什么好得意的。用的着这样吗?

可是我突然想起,就问弟弟:你怎么能够的着水龙头的啊?你的身高是够不到的啊!爸爸妈妈听了我的话也觉得奇怪,对啊,矮小的弟弟是不可能够的着水龙头的啊?全家人都把眼光聚集在了弟弟的身上。

弟弟一开始支支吾吾的不肯说,在爸爸妈妈的催促下,弟弟结结巴巴地说:算了,我说出来吧,我够不到水龙头,就把马桶里的水盛进了水壶。

全家人都笑了,我笑的眼泪都快出来了。

现在,我一想到这件趣事便笑的前俯后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小学生端午节国旗下讲话稿400字

全文共 1409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关于这个古老的节日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恐怕就是屈原先生的故事了。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目睹自己的祖国被侵占,心如刀割,但他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无奈之下在农历的五月初五,写下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他。人们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据说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后来,为了防止饭团被蛟龙吃掉,人们便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的办法,这便是粽子的原型。

是怎样的精神促使这位伟大诗人纵身跃入滔滔江水呢?是那颗忧国忧民、热爱故土的心。

祖国母亲用她的身躯为我们支撑了一片晴朗的天空,开辟出了一片成长的沃土。今天的我们无需用舍弃生命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我们只需把热爱祖国这一信念落实到自己日常的行动上:努力学习,尊敬师长,遵守公德,全面发展,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今天的我们重拾起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不也是热爱祖国的表现吗?

棕叶飘香,又一个端午节就要到了,让我们在品尝美味粽子的同时,重温屈原先生的铮铮铁骨,继承屈原先生的爱国精神吧!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范文二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昨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

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那么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呢?

第一,端午节是纪念诗人屈原的节日。因为爱国诗人屈原见国破人亡,五月初五投汨(mi)罗江。屈原沉江后,古人将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万舟齐发、呐喊鼓乐吓退蛟龙,以此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第二,端午节是卫生节。端午前后正是春夏交替之时,天气炎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是传染病的高发时节。为了避免疾病的发生,古人在端午节时插艾叶用以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

第三,端午节是体育节。因为人们在这天要在水上赛龙舟。龙舟竞渡是一项很有气势、极具合作精神的竞技活动。端午竞渡能对强身健体、民众团结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第四,端午节是美食节。早在晋代,粽子就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人们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形状看有四角形、锥形、菱形。 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可谓粽叶飘香粽子可口。

同学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厚,希望我们能怀着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成为古老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最后我们还是要讲到安全问题。天气越来越热,学校要求全体同学都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同学们不要去江、河、塘、湖畔或工地积水坑等水边玩耍、洗手、洗脚、游泳。

2、同学们外出游泳,一定要有会游泳的家长陪同,万一发生溺水事故,便于抢救,学校绝对禁止学生私自组织外出游泳,以免发生意外。

3、游泳时要有自护意识,在身体过饱、过饥和过于疲劳都不要下水游泳;

4、游泳时要有自救常识和能力,若发生了抽筋现象,应一边自救,一边大声呼救,以免发生意外。游泳时不要互相打闹、嬉戏;不了解水深及水底情况时,不要跳水;患有心脏病及其他慢性病的人,不能参加游泳,以免发生意外。

5、不逞强好胜,有的人自觉水性好,好表现,喜欢长时间潜泳或在深水区做各种动作。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