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写德国的作文(通用20篇)

德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其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国民具有极高的生活水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写德国的作文,仅供参考。

浏览

3236

作文

65

舅舅的德国之缘

全文共 882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舅舅,也就是我那可爱的弟弟的爸爸,20岁就出国,到德国慕尼黑打拼,经过二十年的努力,现在也可算是个成功的商人了。他当时年纪轻轻,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出国打拼,到了慕尼黑,租了一辆大卡车,衣食住行都在里面,起早贪黑地在街上摆地摊,还得时刻提防警察敏锐的眼睛。过了几年,有了一点小小的积蓄,便到德国的第二大城市——法兰克福,开了一家玩具店,后来不断扩大经营,终于吞并其他小店,变成赫赫有名的玩具业贸易大亨。安定下来后娶了一个也是龙泉人的德国华裔,虽然我舅舅其貌不扬,却娶了一个貌美如花的妻子,如在古代她一出现的话定能让四大美女黯然失色,这令他得意不已。结婚后又买了一栋价值二百万RMB的房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并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我的弟弟。现在回想起来他为什么去德国,还是有非常大的原因的。首先,德国人口少,除去外国人,正宗的德国人只有三千八百万,所以福利高,失业保障金每月就有800欧元,相当于8000元人民币之多,看病治病完全不要钱,这是我们国家所不能比拟的。而经济的发达程度更是不容置疑的,尤其是汽车工业,最著名的就是一汽大众,现在大众可是一个很厉害的汽车制造商,他的集团占据了世界汽车市场的百分之十九点五,世界排名第四,旗下品牌更是有劳斯莱斯、兰博基尼、布加迪、奥迪、奔驰等等。舅舅在外打拼二十年来,酷爱汽车的他,先后换了十六辆车,低中高档车全部开过,可他最钟爱的还是大众旗下的汽车,他对汽车还有非常深刻的理解,他说:汽车没有好坏,每辆车都是一样的,只要精心呵护,即使是桑塔纳,也能变成劳斯莱斯。德国不仅仅只是汽车工业发达,还有机械工业、医疗设备等等都领先于世界水平。德国虽然经济那么发达,可是教育制度却令人意想不到,那里的学生一天只上三小时的课,没有作业,没有补习班,那里的学生学习非常轻松,因此,我非常羡慕他们。但德国人才奇缺,只能从世界各地引进人才,只要有才能,政府就给你发绿卡,有了绿卡就能享受和德国本土人一样的福利待遇。德国真是才子的天堂啊。舅舅经常教育我,要努力学习,争取到德国留学,做一个高素质、高学识全方位发展的现代化人才,为祖国争光!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英语作文:父亲和两个德国兵

全文共 1506 字

+ 加入清单

My father did a noble thing in World War II, and it may have saved his life…

Dad often spoke about the he had as a young man in World War II. He still remembered the time he and some other soldiers some German prisoners of war.

Dad was part of George Patton’s Third Army, which in Normandy on D-Day. A few days after that great , Dad and a few members of his unit were on patrol (巡逻) in a French . Walking along the path, they arrived at a top of a mountain, two German soldiers did at the same time. Quickly, Dad and his fellow soldiers their guns. The Germans and turned in their weapons.

“We should them right now,” said one member of Dad’s unit. After what he’d seen at Normandy, Dad didn’t . This was war, and these were enemy soldiers. But Dad . He ordered the soldiers to empty their . One of the Germans held out a picture of a young woman and a baby.

Dad took them from the soldier. The of the photo made him think twice. He them to the man. Dad knew how to speak German, so he spoke to the man. “Pray for the war to be over, so we can all go home,” Dad said. The German was . “You are not going to kill us?” Dad shook his head. “If so, of us want to surrender (投降),” the German said.

Dad and the other American soldiers stood as German after German came out of their place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mountain. 37 in all. They their weapons: machine guns. In fact, all of them were ready for . If they’d killed the first two men, Dad and his buddies would have been gunned down on the spot.

[英语作文:父亲和两个德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难民为什么偏爱去德国?

全文共 289 字

+ 加入清单

大量难民涌入德国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在欧洲,德国经济发展最好,社会稳定,教育、医疗、社会福利以及给难民的待遇和保障都很好。政府和民众目前都乐于接收难民。与那些抵制难民、经济发展落后的东欧国家以及危机缠身的希腊、西班牙等国相比,德国无疑是更好的选择。第二,因为德国在此前已经接收了许多来自这些战乱地区的移民,所以难民来德国可以投亲靠友。第三,德国的文化(思想家、汽车、足球等)对难民具有吸引力。当然,也有不少难民是盲目或偶然来德。其中,有人是听从了蛇头的建议,有人是为了借道前往法国或瑞典,结果被德国扣下,还有人是因为其他欧盟国家不愿意接收难民,故意放行,将他们送到了德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德国游记

全文共 1128 字

+ 加入清单

德国是1个沿海国家,经济发达,风光娟秀。我早就对德国心驰向往,由于那里名车云集,我心目中的 4大天王 奔驰、宝马、奥迪和保时捷,均产自德国;啤酒与香肠一样令我垂涎欲滴,阿迪达斯是我最爱的穿着品牌;还有年轻的 日耳曼战车 和 奇异的章鱼哥 在南非世界杯的冷艳表现,更使我对德国无穷向往

我很庆幸就读德语实验班,让我有机会在今年暑假被约请去德国参加夏令营。何不兴奋?我把德国之旅所见所闻所学尽收眼里、记在心里、写在作文里。

当我们入境德国,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德国人的礼貌与热忱。转机时,德国的空姐带领我们,1路上嘘寒问暖,笑容可掬,就像老朋友似的。机场里虽然人来人往,却1点儿也不喧闹,人们说话都轻声细语,很讲礼貌。后来在购物时我也印证了这1点。所有商店的服务员、售货员都是微笑营业,客人进店会主动、热忱与顾客打招呼,收钱时总会说 谢谢 ,离开时说声 再见 ,亲切而自然,让顾客开心购物,放心消费。即便你走在德国大街上,你也会发现每一个人都那末愉悦、友好,随时送你1个微笑,你1定会被感染,豁然开朗,赏心悦目。

如果仔细视察,不能不说这儿的涂鸦。不管是城市还是郊区,不管是天桥还是人行道,不管是铁路轨道还是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各式各样、5彩缤纷的涂鸦。这些涂鸦的特点是富有3维立体感,千奇百怪,题材多样,使人眼花缭乱却又赏心悦目,给这个国家带来无穷生机与活力。涂鸦成了德国1道独特的风景线。

最使我惊讶的是德国的治安管理。虽然平时在马路上很少见到类似中国的保安、治安员,但德国人都能安居乐业。守规矩、诚实、热忱、乐于助人是德国人与生俱来的品格,他们平时都没必要对陌生人怀有戒心,家门敞开着也不用担心小偷光顾,我还发现许多商店都没有摄像头。早就听说德国年长者最喜欢夸耀驾驶证了,由于上面历来没有背规、扣分记录,这1点在旅途中也得到验证,每次外出老师1定要检查确认所有学生系好安全带才能动身。即便马路上是名车闪耀,但车速也其实不快,严格依照限行速度,绝不闯 黄灯 ,所以老师带我们出去游玩时1路都会畅通无阻。在广州,就难得有这样的享受了。

更值得1提的是德国的环境保护。走在德国马路上、小道边,总给人1种整洁清亮的感觉,人们很自律,从稳定扔垃圾。放眼望去,地面都是干干净净,不见1丝垃圾,而垃圾桶都是排列有序,严格分类。这里的绿化也做得相当好,绿树成荫,树木很结实挺立,怪不得德国的天空总是那末蓝。有1次,我与朋友在群树环绕的草坪上漫步,习习凉风扑面而来,真使人神清气爽,我不经意抬头1望,夜空繁星点点,1闪1闪地向我眨着眼睛,好像在跟我打招呼: Hello, Chinese boy, welcome to Germany(嗨,中国男孩,德国欢迎你!)! 那种感觉美好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德国为什么愿意接纳难民?

全文共 263 字

+ 加入清单

德国接纳难民既是出于人道主义的义务,也有一系列现实的考虑,如改变德国前段时间因右翼分子焚烧难民营而形成的排外形象,扭转处理希腊危机时给人留下的强硬、冷血的印象,为二战历史赎罪,为支持西方干预他国的后果承担责任,缓解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问题,通过以身作则占据道德制高点以便于领导欧洲等。不过,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德国政府有这样的实力(强大的财力,应对大规模移民的历史经验,制度化的难民安置体系),并且国内有支持政府这么做的民意。这其中有许多因素都是其他欧盟国家所不具备的,所以,他们的积极性也没有德国这么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假如我在德国

全文共 669 字

+ 加入清单

假如我在“博物馆的王国”——德国,我要去参观博物馆。在德国,博物馆是各种类型、题材广泛的。其中州立、市立、协会的、地方的和私人的博物馆就有3000多座。此外还有教区的、大教堂的、官邸的、城堡的、宫殿的和露天的博物馆。主要包括艺术博物馆、自然博物馆、技术博物馆和文化历史博物馆。另外,还有专为纪念某一艺术家设立的博物馆,如柏林的科尔贝博物馆;为某一种艺术类型设立的博物馆,如柏林古代雕塑艺术博物馆;各种专题的博物馆,如比勃费尔德的扑克牌博物馆、乌尔姆的面包博物馆等等。假如我在德国,博物馆不得不去。尤其要去位于波恩的“贝多芬博物馆”,感受“古今乐圣”的不朽作品背后的艰辛故事。

假如我在德国,我要去品尝德国的香肠。德国香肠种类有1500种以上,舌肠、血肠、肝肠、胃肠、骨肠、啤酒肠,等等;烧法也有几十种,熏、煎、烤、煮等。许多风行世界,像以地名命名的“黑森林火腿”,可以切得跟纸一样薄,味道奇香无比。还有图林根红香肠和用牛至属草烘烤出来的五香香肠,天下一绝。卡塞尔人只喜爱他们自己的肝肠, 施瓦宾人宁愿为百里香、丁香和肉豆寇烘烤出来的五香黑香肠而死。这样美味的香肠怎能不吃呢?

假如我在德国,我要欣赏柏林爱乐乐团的音乐会,感受“古今乐圣”——贝多芬富有激情的典范乐章——《欢乐颂》;感受“舞剧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抒情优美的舞剧音乐——《天鹅湖》;感受“音乐神童”——莫扎特壮丽灿烂的经典乐章——《费加罗的婚礼》;感受西方古典音乐的巨大魅力。

假如我在德国,我要亲自感受一下这里的文化气息,与世界级的名人做一次近距离的接触,揭开德国神秘的面纱。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德国的经典谚语

全文共 911 字

+ 加入清单

忍耐总有限度。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信念能移山。

要求过高反难成功。

先知在本乡无人尊敬。

无法事事提防。

别违背一个人的意愿。

智者能屈能伸。

不可靠的人不可与之共患。

没有朋友的生活犹如没有阳光的世界。

宁跛行于正路,勿驰骋于歧途。

学不厌问。

活到老,学到老。

跌跌撞撞学走路。

大人物从平凡开始。

粗木要用粗楔子楔。

阴暗早晨之后是个晴朗的天。

愚蠢是唯一不危害患者而使他周围的人倒霉的疾病。

偶尔也会有某种奖杯颁给理应得到它的人。

讲话不能代替思想,但是可以掩饰思想的贫乏。

母亲总是看不惯自己的女儿,因为他们比自己年轻。

宁愿接近自己想接近的人,也不要接近自己想远离的人。

问候是礼貌,感谢是回报。

有人把每个像他从前一样看问题的人都称为傻瓜。

这人可太消极了,他竟然跟生活较真。

喜欢出风头的人,虽然会被注视,但不会受到重视。

举止沉稳的人,总给人实力雄厚的印象。

光看准时机却不去抓住它有何用?

宁缺福气,毋滥厄运。

没品味的人特爱争论品味。

最美好的回忆最让人伤心。

话多的人最讨厌别人话多。

人们争吵,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理论。

忍耐!幼稚的争论癖!想理解人们根本不理解的事情实在实在不简单。

通常人们为一种观点争论,其实只是不喜欢表达那种观点的声音。

牢骚满腹的人,常有理而少有朋友,只为例行公事而抱怨不休。

两件事是永无止境的:万能的上帝和人类的愚蠢。至于上帝是否存在我还不很确定。

埋头工作的人没空梦想。只有那些追梦的人才能有大智慧

会吃的人什么都吃得下。

一只病羊害全群。

骗子给人的东西比他有的还多。

结局好,一切都好。

说话是银,沉默是金。

随遇而安等于屈尊俯就。

没有缺点的人不是完人。

命运通常不过是一个人所做的错事和愚事之和。

每天考验勇气的办法是,照照镜子。

宁愿前思而不去后思。

借酒消愁根本没用,因为酒精有保鲜作用。

伟人的光辉形象里少不了穷亲戚的寒酸身影。

心不想,人不烦,这也是一条哲理。

真理最无情。

只要自己过得不错,这个世界就挺好。

心诚则福至。

有些人傲慢得连对自己都用尊称。

后悔药疗效缓慢。

乞丐笑小偷志短,小偷笑乞丐人穷。

有些人实际上一无所知,但表面上却无所不知。

别人的嫉妒是对你最好的赞扬。

聪明的人把一切看在眼里,傻瓜把一切挂在嘴边。

这人可太消极了,他竟然跟生活较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介绍德国的作文

全文共 577 字

+ 加入清单

花是一种植物,很漂亮,有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多种绚丽颜色,大多数人都很爱美,这大概是人的天性吧,花很美,所以很受人们喜欢,人们都喜欢栽种花,欣赏花。

德国,就是一个爱美的国家,既然爱美,就一定爱花。看一下他们的阳台就知道了,家家户户的窗户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就像一个百花园。但是,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家家户户的花都朝外开呢?独特的美吗?在五年级学习的过程中,我知道了其中的原因,因为德国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把自己的花给你们看,你们也把自己的花给我看,谁也没赚到,谁也没吃亏,和和平平,开开心心。

这种境界,在其他国家,极难看到,特别是粗鲁的人家。难得德国人有这种美好的品质,我们应该多多学习他们才是。

季羡林爷爷曾经在德国上过学,他亲眼目睹了德国的那些花,在自己家里看花,只能看见花的脊梁,而在大街上看花的话,一抬头便能望见花儿灿烂的笑容,从这些现象来看,就能鉴定德国人的心灵不是自私贪婪小气的,也能知道德国人的心灵有多么美好。

季羡林爷爷还亲自问了自己的女房东:“你们这样种花是给别人看的吗?”女房东笑道:“正是这样!”正是这样!德国人才这么友好善良,相亲相爱,种花的这一方面只是德国美的一小部分,他们春节的心灵,才是真正的美啊!多么神奇的国家, 多么善良的心灵!他们有着广阔的胸怀,春节的心灵,愿他们把这么美好的、金子般的、珍贵的品质与美德永远流传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德国的塑料尺要用30年哲理故事

全文共 1147 字

+ 加入清单

前不久,我跟随德国同事希克姆去他的老家也就是德国多特蒙德市做客。

那个周末,我看见他那才十来岁的儿子正独自收拾书房,就走进去问他需不需要帮忙,他笑笑说自己可以完成。正说话间,我留意到了他书桌上的一把直尺,它的外表和我们国内那种20厘米长的直尺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区别是它的刻度不是那种“槽型短线”,而是一条条嵌在透明塑料里的细钢针,在这把20厘米长的直尺上,却足足嵌着200根钢针尺标!不仅如此,尺子的内部还铸有三条长长的稍粗一些的钢条,就像是水泥预制板里的钢筋似的,而且尺子的塑料也不像我们国内的尺子又松又脆,非常精细与坚韧,拿在手上感觉特别结实牢靠,估计在地上摔几下也不会有任何问题。我不禁大笑说:“这工艺也太精细了吧,一把普通的直尺而已,有必要做成这样吗?太夸张了。”

“夸张?不会呀,我们每个同学的尺子都是这样的!”希克姆的儿子不以为然地说。我有些惊诧又有些纳闷,就问他说:“这种小尺子顶多一两块钱就可以买到了,做得这么复杂,要卖多少钱呢?”希克姆似乎也听到了我们的聊天,就走了过来说:“这个问题就需要问我了,这种尺子现在大概需要1马克,不过他这把尺子是我小时候买的,25年以前的事情了,那时候是40芬尼。”

“啊?这把尺子用了25年了?那时候是40芬尼,换成人民币就是2元钱,而现在则需要5元钱?”我不由得感叹说,“天哪!我小时候尺子才五毛钱一把,现在也才一两元钱就可以买到了,德国的物价真是太高了,在中国这个尺子绝对是价廉物美的东西!”

“价廉物美?不,不,这把尺子才是真正的价廉物美!”希克姆说,“虽然多投入了一些工艺要求,虽然贵了一些,但却可以用25年,不出意外的话还可以一直用下去,在德国,一把普通的塑料尺用30年是很正常的,但你们的尺子呢?虽然一两块钱就可以买到,但是能用一年?一个学期?还是半个学期甚至一个礼拜?25年前花了40芬尼买的尺子到今天还在用,这才是一种真正的价廉物美,而且我们的资源也因此更节约了!”

这……我都不好意思说我儿子经常是一个礼拜买好几次尺子,有时候甚至当天买来当天报废,就只能岔开话题问他:“可是人们买了一次就二三十年不用再买了,都这样子的话这些企业还怎么生存呢?”

“你又错了,事实上正因为这种‘价廉物美’,德国的企业都发展得更好了,比如这种尺子,至少要出口30多个国家,又怎么会生存不下去呢?”希克姆笑着说。

我彻底无言以对了!此前我一直认为德国的物价高,其实刚好相反,他们那相对较高的物价才是一种真正的“价廉物美”。以前很纳闷为什么总有不少人喜欢去日本买马桶盖,去意大利买皮包,难道中国不会生产这些东西吗?不是的,其实人们考虑的都是“价廉物美”这个因素!一把小小的尺子,却体现出了德国人对于“价廉物美”的独特理解,我想,这种理解真的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两个玛丽娅德国童话故事

全文共 1203 字

+ 加入清单

从前有个寡妇,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是丈夫前妻所生,小女儿是她自己亲生,两个都叫玛丽娅。小女儿心眼不好,总是想入非非;大女儿是个纯朴、善良的姑娘,却常常受继母和妹妹的侮辱。好在她想得开,总是乐呵呵的,整天不知疲倦地在厨房里干活儿。有时她受到继母和妹妹的无理刁难,也只是躲在她的小卧室里偷偷地抹一把眼泪。用不了多久,她又振作起精神,对自己说:“冷静些吧,敬爱的上帝会帮助你的。”然后她又勤快地干起活来,把家里收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可是继母总嫌她活儿干得少。有一天,继母说:“玛丽娅,我不能老把你留在家里,你活儿干得不多,饭倒吃得不少,你母亲又没给你留下什么财产,你父亲也没有,家里的一切都是我的,我养活不了你,也不想再养活你了。你还是出去,到哪个庄园里找点活儿干干吧。”她用灰和着牛奶烙了一张饼,把一只小罐灌满水,递给可怜的玛丽娅,就把她赶出了家门。

看到继母心肠这样狠毒,玛丽娅伤心极了。不过她还是勇敢地越过田野和草地,并且一边走一边想:一定会有人收留我做女仆的,也许陌生人比自己的继母还要善良些。肚子饿了,她就在草地上坐下来,吃那张用灰做成的饼,喝小罐子里的水。许多小鸟儿飞来啄食她的饼,她不但不赶它们走,还把水倒在手心里,让那些欢蹦乱跳的小鸟儿们喝。突然间,她的灰饼变成了一块大蛋糕,罐里的水变成了美酒。吃完饭后,可怜的玛丽娅又打起精神,继续愉快地往前走。傍晚时分,她来到一处形状古怪的住所跟前。房子前面的院墙上并排开着两个门,一个看上去像沥青一样黑,另一个却闪耀着纯金的光芒。玛丽娅小心翼翼地从那个不大漂亮的门走进院子,去敲房门。一个模样非常粗野的男人开了门,生硬地问她有什么事。玛丽娅颤抖着说:“请问,您能不能行行好,留我住一夜?”那人嘟哝着说:“进来吧!”她跟他进了门,屋里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只能听到猫和狗那种令人厌恶的呼噜声。她吓得浑身哆嗦,缩成了一团。屋里除了这个叫做蒂尔舍曼的男人,再没有第二个人。

蒂尔舍曼又嘟哝着问玛丽娅:“你想跟谁一起睡觉,跟我还是跟猫和狗?”玛丽娅回答说:“跟猫和狗。”可是他却搬来一张漂亮的软床,放在她旁边。这一夜玛丽娅睡得又香甜又安稳。第二天早上,蒂尔舍曼嘟哝着问:“你想跟谁一起吃早饭,跟我还是跟猫和狗?”她回答说:“跟猫和狗。”可他却让她跟自己一起喝酒和咖啡,吃香甜可口的奶油。玛丽娅要走了,蒂尔舍曼又一次嘟哝着问:“你想从哪个门出去,从金子门还是从沥青门?”

她回答说:“从沥青门。”他却让她走金子门。当她从门下穿过时,蒂尔舍曼坐在门上使劲摇晃,大门颤动着,金子纷纷从门上掉下来,落满玛丽娅一身。

玛丽娅又回到了家里。一走进大门,她平时喂养的鸡就欢快地朝她飞跑过来。那只大公鸡高声叫道:“喔喔喔,我们的金玛丽娅回来了!喔喔喔!”

她的继母走下台阶,恭恭敬敬地向金玛丽娅行了个屈膝礼,还以为这是哪位公主大驾光临呢。玛丽娅说:“亲爱的妈妈,你不认识我啦?我是玛丽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游德国黑森林咕咕钟工艺坊作文

全文共 1255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跟着导游,从滴滴斯湖来到了咕咕钟的工艺坊参观。

工艺坊姐姐的讲解分为两部分,一是让我们了咕咕钟的历史;二是让我们了解咕咕钟的制作工艺。

咕咕钟,顾名思义,就是能发出“咕咕”叫声的钟,都是机械装置。

第一代咕咕钟,诞生于17世纪,钟上写着1640年,这个钟只有时针没有分针,所以并不能完全准确地表达时间。原始的钟十分简陋,没有现在装饰得那么别致。你知道咕咕钟的工作原理吗?它就是靠这块大石头上下的重力来带动钟里面的齿轮旋转,把重力式转换成机械式让时钟走起来的。

第二代的咕咕钟稍微好看了些,工匠们在周围做了一些装饰,而以前丑丑的大石头被金属锤给代替了,实用性也更强,有分针也有时针,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钟,还多了一个功能——咕咕鸟报时。为什么叫咕咕钟呢?因为德国森林里有很多咕咕鸟,工匠就有了灵感,用咕咕鸟的叫声来报时,这个钟自然而然就叫咕咕钟啦!

第三代咕咕钟,就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下面都有一些精致的手工雕刻而成的木雕,装潢得十分“富丽堂皇”。一台咕咕钟从最开始森林砍伐木头到制作后拿到商店里来卖,一般都需要好几年的时间。这一代的咕咕钟更有实用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呢!

最经典的一款就是火车站咕咕钟。这台钟诞生的年份正是德国铁路业迅速发展的时候,上面的花纹就是以铁路和铁道为灵感制作的。

了解了咕咕钟的历史,我们就开始观看它的外部制作工艺。又高又直的冷杉木是咕咕钟的制作材料,因为它的木材轻,树纹直,做起来就好看。这种木头被砍伐下来后,要经过3~4年的风干晾晒,确保质量,然后在表面做一些防虫、防潮和防腐的工作,再送去做钟。在木板上用古老的线锯弄出花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模子。再喷绘出花纹,用小锉刀一下一下地来雕刻出细致的图案。

它的内部构造并不复杂,咕咕钟里有两个风箱,中间是机械部分(也就是时钟部分),一根小木棍控制着一只布谷鸟。姐姐把零件给我们看了看,小风箱是用来模拟咕咕鸟的叫声,它并不是一个箱子,而像是小鸟的嘴巴,上面和下面有一块特制的尼龙布,十分坚固,就不至于叫着叫着就烂掉啦~

你若是喜爱听音乐,里面也有音乐盒,咕咕钟里的所有零件都是德国产的,唯一就是音乐盒是瑞士产的。音乐盒在空中发出的声音十分微弱,即使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站在后面的人都听不到,但放在木板上就大了许多。因为音乐盒要跟木头产生共鸣才能发出更大声音,在装置的时候自然就要把它放在木板旁边咯!

最后一样——松果。松果是干什么用的呢?当摆锤!这个东西很沉,就靠它的重力带动齿轮旋转。小锤比较轻,一天就能走到底,而大锤却很沉,一周才能走到底。有两锤钟,也有三锤钟,唯一的不同是,只有三锤的咕咕钟才安装音乐盒。那位姐姐给我们演示了各种咕咕钟的叫法,展现了不同的故事情节,让你想象无限。

我还了解到,因为黑森林处于德国的南部,有充足的阳光照射,因此充分利用了太阳能装置,钟两边的木板就是太阳能板呢!

咕咕钟工艺坊的参观让我又长了见识,每种样式的咕咕钟都让我惊叹不已,制作的灵感,雕刻艺术,独具匠心,让我对那些工匠们充满了敬佩!

[游德国黑森林咕咕钟工艺坊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德国游记

全文共 1377 字

+ 加入清单

初到德国,这里的空气,这里的人,这里的土地,好像都弥漫着一股令人放松的味道。街道上,几个稀稀落落的行人缓缓地走着,好像什么事都无法令其加快脚步。

迎接我的是我的交流生和他的父亲。父亲个子高大,银灰色头发,银灰色的双眉,隐藏在无边眼镜后的一双如鹰一般锐利的眼光里透出的却是慈祥与善意,使我不禁感受到了属于德国乡村的淳朴与和善。

但很快我就意识到,实在不能以貌取人。当我坐上了他们家的汽车,看到他们一个个都紧紧地系着安全带,还有些不以为然,但还是在交流生的建议下系上了。不一会,我就体会到了极品飞车的感觉。宝马的性能在他父亲的一次次转弯,加速,刹车中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着实令我过了一把瘾,也是吃惊不小。似乎这个民族,并没有外界渲染的那么认真,严谨,庄重。相反的,在他们的血液中似乎流淌着一种野性,毫无拘束的因子。这令他们在平日里彬彬有礼的外表下多了一层狂热。

话虽如此,但德国人的严谨我们还是有目共睹的。是的,他们是有放纵的时候,但却也知道收敛。能做到收放自如,在应该做事的时候,他们绝对不会含糊;但一旦学校开展了派对之类(顺便说一句,他们学校真的很开放,经常会有一些派对),他们绝对会令你大跌眼镜,以往的谦谦君子,婷婷淑女,此时却一反既往的兴奋异常,好不热闹。

我曾偶然与我的德国交流生谈到拼爹这个问题。当他听到我所说李某某事,眼睛中露出的是一种怀疑且疑问的神色。我明白,他是在怀疑我们的国家法律的约束力怎会如此之差!疑问是这件事在你们国家还有吗?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看着他的眼神,我感到一阵愤怒与深深的无力。因为在德国,是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法律和公众舆论这两座大山紧紧的压在官员们身上,使他们喘不过气,哪还有胆量去干那些无耻之事?他们怕丢了乌纱帽,怕家产尽失。所以他们不敢。

我的交流生的父亲是开一家公司的,他家有宝马,保时捷等数辆名车。但是,他在学校却丝毫也不显山露水,身上也毫无富二代的骄横气质。他上学也是和其他人一样,也得为好学校而拼搏,努力,因为他深知,纵使你拥有家财万贯,但是,如果自己没有本事的话,终有一天会吃山空坐。不禁使我感叹,同样都是富二代,这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在学校的课间,你只能看到往来匆匆窜梭的人影与由于疾走而刮来的一阵阵旋风,却没有课间的追跑打闹和大声嚷嚷。整个学校就像一个大大的机器,所有零件各司其职。学生由一间教室换到另一间教室(在德国,上课是老师不动学生下课前往各教室),却悄无声息。一切是那么和谐,仿佛早已排练过千遍万遍似的,让人着实有些惊恐与敬佩。

行走在乡间,在一望无垠的麦田中,我们缓步前行。真有一种“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的感慨与赞叹。估计这里便是陶老先生所追求的地方吧,而这里的人也同样热情好客,和蔼善良。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德国的异域风情,那优雅的绅士风度,那不眠夜的彻夜狂欢,都深深地镌刻在我脑海中,回味无穷;那一次次彻夜的长谈中爽朗的笑声,那清晨一声声温暖人心的问候,都时时萦绕在我耳边,久久不散;那一顿顿精心烹制的美味佳肴,那一盒盒贴心准备的午餐便当,浓浓都欢快的流淌在我的舌尖,余味悠长。

登机前,我最后一次凝望。望那德国的蓝天白云,芳香空气,想那德国人的优雅端庄,热情豪爽。这一切,仿佛梦幻。

再见了,清雅的德国;再见了,优雅的德国人。

再见了,狂野的德国;再见了,放纵的德国人。

再见了,优雅的放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德国:庆祝方式各不相同

全文共 221 字

+ 加入清单

在冷战期间,东西德国在儿童节上做法迥然不同。首先,日期就不一样:东德定在6月1日,西德定在9月20日;其名字也不同:东德称为“国际儿童节”,西德称为“世界儿童节”。另外,节日的传统也有区别。

在民主德国,儿童节开始于1950年,之后每年的这一天,都是孩子们一年中最开心的日子。往往会收到家长的祝福和礼物,在学校里也会举行特别庆祝活动,例如郊游等。在联邦德国,儿童节并没有特别的意义,许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这个节日的存在。

[六一儿童节的作文及延伸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德国的诚信为题的作文

全文共 523 字

+ 加入清单

德国,家长们普遍遵守这样一个原则:教育孩子诚实守信,家长必须作出榜样。记者曾在德国一个小城的十字路口见到这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为了孩子请不要闯红灯。据当地居民说,自从立了这块牌子,闯红灯的行人和车辆明显减少。

在德国,你如果随地乱扔垃圾或者在没有停车标志的地方停车,马上就会有人过来阻止你,并给你灌输一套遵守社会公德、为下一代作好榜样的理论。

在德国用以监督社会成员是否遵守社会秩序的最好途径就是社会信用记录。德国的各金融机构均是信贷信用保护协会的成员,所有银行用户的个人信用资料全都进入该协会的资料库,一旦客户出现信用问题,如恶意透支信用卡或不及时还款,都会被记入资料库。而有过不良信贷信用记录的客户在今后的生活中会碰到很多困难。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监督也无处不在。就拿乘车买票来说,如果逃票被查到,就会写入个人的信用记录,成为终生的污点。

对于偷逃税、非法打黑工、骗取社会救济、做假账等现象,德国有关部门制定了严格的惩罚条例,一旦查出问题,绝不留情。

严格完善的监督处罚措施不仅惩罚了违规者,也对不诚实守信的企业和个人形成强有力的威慑,再加上舆论监督,所有这些共同编织了一个社会自律和他律网络,为整个社会诚信气氛的营造提供了保障。

[德国的诚信为题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德国风俗习惯:德国人的临终慰藉和葬礼安排

全文共 361 字

+ 加入清单

德国莱茵河地区,至今仍遵循着一个自中世纪流传下来的古老习俗:喝临终酒。人在临终之时,必须喝一口陈年老酒。据说这种酒是圣酒,可唤醒死者亡灵,驱散围绕在病床前的招魂魔鬼,使临终者得到安宁。 人在临终前,家人会将洗礼烛、圣餐烛、圣光烛点燃,并同时点燃一支红色大蜡烛,把它们放在死者身旁,一是用烛光为亡灵祝福;二是为亡灵照亮通向天堂之路。

在德国的民间传说中,镜子被视为魔鬼的工具,是死神隐蔽的场所,妖魔利用镜子的反照能力,扰得人不得安宁。因此,人在临终前要将镜子用布蒙住,以使亡灵能安详地解脱尘世罪孽,升入西方极乐世界。 在德国南部山区,人在3临终时,家人要打开窗户,揭开楼顶砖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给死者敞开一条通向另一个世界的通道,因为他们相信人在脱离凡尘之后,将到另一个世界生活。人们通过这些临终慰藉,使亡者能安详地离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假如我在德国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做学生的非常不自由,双休日报满了补习班,玩的时间少得可怜。所以,我非常想做一个德国人。

看报纸上说,德国的孩子非常自由,他们的房间里摆满了游戏机和电脑,他们想玩就玩,大人不会轻易干涉。他们的零花钱很多,光是钱包里就有几千美元。他们16岁就能驾车,有自己的高级跑车。而且大人如果打骂他们,他们会打911报警,那么大人就有大麻烦了,虐待孩子的罪名会让大人面临15天的拘留。还有,在德国小学只有四年制,而我们这儿却有漫长的六年,他们的学习时间明显比我们少多了,而玩的时间却大大超过我们。要是我去了德国,就可以结束像现在这样的可怕的学习了。

所以我非常想当德国人,我多次要求妈妈让我学德语,而妈妈却说:“英语都还没学好,还学什么德语!”我反驳道:“你天天这也管着,那也管着,人家德国的大人可好了,才不会像你这么凶。”妈妈却说:“你不知道中国有句古话吗,‘棍棒底下出孝子’。”哎!现在什么年代了,还说这个。虽然,妈妈不同意,可我还要偷偷地学德语,长大还要去德国留学。

我还经常找些《中国兔子德国草》之类的书来读,经常上网关注德国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等等。我现在已经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德语,如:向别人问好,要说“古腾毛根”,和英文“good morning”相似。我时时刻刻都在为去德国做着准备。

真希望在转世时,我能投胎到一个德国家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德国游记

全文共 900 字

+ 加入清单

“嗞”飞机升上了天空。我的兴奋度也随之升上了最高极限。因为从现在起,我就要离开爸爸妈妈开始我的德国夏令营了。“快点睡觉!”这已经是老师的N次提醒了。我,闭上眼,慢慢构思我的德国梦。“嗞”

德国的礼仪

碍才是来到德国的第三天,竟已学会了不少礼仪。德国的礼仪是西式的。与中国的大不相同。德国人十分遵守时间,说是几点,就是几点,决不晚到一分一秒。虽然德国人表面严禁,但还是十分友好。他们会友善地接待八方来宾。德国人对餐桌礼仪也很有要求。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姿势也很重要。我们要做得很直,手臂要放在身上,吃饭时要闭着嘴,等等。当然行为也是餐桌礼仪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要等大家都有了饭才能一起吃;不能吃得太快;要擦嘴等等。这些都体现出我们是否礼仪很好。

德国的特产

德国的特产,别具一格。其中蕴含了德国人智慧的结晶。德国的特产有很多,但我最爱的还是咕咕钟。做咕咕钟的木头的要求很高,一定要森林高处的树,而且要晒三到五年。咕咕钟分两种,一种以房子作背景,令一种以动物作背景。咕咕钟的背景十分美丽。如同真的一样。削下来的木屑有的只有一毫米。咕咕钟的下摆分两个、三个、大的、小的。两个的只会在整点叫咕咕咕咕。三个的还多了音乐。大的下摆力量大,要拉一次,而小的则不需要。真难想象做一个咕咕钟,竟然还要那么多的学问呢!

宿舍的趣事

在德国,我们都住在学生宿舍里。因为没有了爸爸妈妈的照顾,一些趣事也就接连发生。

一次我们正在做作业。忽然一阵有力的交响曲从楼下传了上来。我忙从屋里探出头来,只见一个乐队正在演奏。真想下去看看啊。我心里想。忽然,老师也探出了窗口,我们赶忙打手语沟通。一知道可以下去时,我们三个象疯子一样狂欢了一阵后,就风一样飞下了楼。一看,一身睡衣,拖鞋,头发蓬乱,竟坐在指挥旁边。后来才知道这是国家级乐队。用老师的话说,这是丢尽了面子。我们的趣事还很多,有为寻找监控录像,而大大开会;有为排练,而叫来群体女生;还有洗了鞋子第二天却不干等等,真是花样新翻,永不停止。

“嗞”飞机升上了天空,我的兴奋度再次升到了最高极限。因为马上就要见到久别的爸爸妈妈了。“快点睡觉!”这已经是老师的第N次提醒了。我,闭上眼,开始我的回家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德国:庆祝方式各不相同

全文共 207 字

+ 加入清单

在冷战期间,东西德国在儿童节上做法迥然不同。首先,日期就不一样:东德定在6月1日,西德定在9月20日;其名字也不同:东德称为“国际儿童节”,西德称为“世界儿童节”。另外,节日的传统也有区别。在民主德国,儿童节开始于1950年,之后每年的这一天,都是孩子们一年中最开心的日子。往往会收到家长的祝福和礼物,在学校里也会举行特别庆祝活动,例如郊游等。在联邦德国,儿童节并没有特别的意义,许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这个节日的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德国柏林墙

全文共 311 字

+ 加入清单

1961年,民主德国政府沿西柏林四周筑起了长近170千米,由水泥墙钢丝网和瞭望塔组成的封锁线,用以阻止居民外流和西方势力的渗透。这条封锁线被称为“柏林墙”。从此,德国因为所谓意识形态的差异成为两个分离的“双胞胎”。

“隔阂之墙”没有换来德国的和平稳定,反而阻隔了德国人千丝万缕的情思,阻隔了那一颗颗渴望统一的赤子之心。

考场热用如今的柏林墙已经拆除多年,然而说到墙,每个人心中还藏着一分忧郁,藏着一分恐惧。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巴以冲突,台海问题,韩朝分割……一切的一切,都在冲击着“和平”与“发展”这两个关键词,都是在重复建设阻隔人类大家庭的一道道墙。

其实,多一份宽容和爱心,少一份隔膜,世界不就更加美好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德国城市静悄悄

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到过德国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无论多么繁华的都市,都是静悄悄的。为了解德国城市减少噪声的经验,日前记者走访了今年刚被联合国环境署评为“世界十大最适合人类居住城市”的法兰克福和慕尼黑。

法兰克福是欧洲的金融中心及交通枢纽,周围有20多条公路主干道。可是当记者驾车靠近城市的时候,感觉公路上的噪声却越来越小。这是为何?德国联邦交通局声学专家巴托博士说,因为这些路段铺设了一种“消声混凝土”,“吞食”了车轮滚动时发出的声响。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德国城市居民很会“对付”噪声,很多消声建材产品因此走俏。

德国环境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关于降低噪声,德国有完备的法律法规,比如,噪声超标的企业一律迁出城市;施工单位不仅要噪声值达标,施工时间也有严格限制。除了周末,城市居民晚上10点后不准在家里大声讲话、放音乐、搞聚会,否则邻居可以起诉。即使在周末,搞聚会也要征得邻居同意方可举行。

在所采访的城市,当地居民留给记者的印象很深刻,无论在街头,还是在商店,每个人说话声都很轻,生怕影响别人。一位德国居民对记者说,一个人的文明素质往往体现在日常小事上,自觉在公共场所保持“静悄悄”既是遵守社会公德的要求,也是公民文明素质的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德国:将节约做到了极致

全文共 1153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国浪费粮食貌似司空见惯。但在德国却会受到惩罚,德国将节约做到极致

2013年5月份,我作为翻译,随公司考察团到德国慕尼黑,与一家汽车配件公司洽谈业务。虽然我学的是德语,可这还是我第一次到德国,其间,我对“舌尖上的德国”印象深刻。

到达慕尼黑的第二天,我们公司请德国这家配件公司的相关人员吃饭,为了表达尊重和合作的诚意,我们点了一大桌子的德国美食。客人来到酒店后,看了看满满一大桌子的菜肴,个个一脸的问号。最后,为首的施耐德就问我:“今天一起用餐的一共几个人?”我说:“就我们八个人啊。”施耐德忍不住发问道:“就八个人,这么多菜,吃得完吗?”

用餐过程还算愉快,不过在用餐结束后,我们却遇到了大麻烦。我们正想离开的时候,一直在旁边打量我们的两位德国老太太把我们拦住了,不让走,其中一个还拿起了电话,好像是给什么局打的。

不一会儿,两位身穿制服的德国公务人员赶到了酒店,他们看了看桌子上大约还剩了三分之一的菜肴说:“这是你们吃的吗?”我说:“是的,有什么问题吗?”公务人员给我开了一张票说:“我们是城市秩序局的,你们浪费食物了,要接受处罚,罚款50马克。”

啊?吃不干净还得罚款?这么严重!但是,在人家的地盘上,就得听人家的,我只好乖乖交罚款。交完,我们想走,但又被拦住了。城市秩序局的公务人员说:“先生,您的食物没有吃完,请打包带走吧。”

把剩下的食物打包带走,这会不会很没面子啊?我还在犹豫的时候,施耐德已经要来了纸袋,把食物分类装好了。

出了酒店,施耐德耐心地给我讲解道:“在我们德国,无论自助餐还是点餐,食客一旦被发现浪费,轻则受到警告,重则由相关部门按规定罚款。如果在餐馆用餐时浪费食物,任何见证人都可以向城市秩序局等相关机构举报,工作人员会立即赶到现场,并按规定罚款。”我这才恍然大悟。

接着,施耐德继续介绍道:“在我们德国,政府和企业等机构的宴请十分注重节俭。就是把普通餐馆里的几张桌子摆成一张长桌,宾主坐在长桌两边。主人一般准备‘三道菜’;沙拉、主食、甜品,外加一杯酒。政府和企业请客吃饭的报销手续极其复杂:首先,填写请客申请表,详细说明请什么人、大概价格、请客目的,然后交给领导签字,经批准后才能请客。报销时,要明细列出消费的地点、时间、具体消费项目、餐馆地址、电话等。而且,人均消费一般规定在15~30欧元,否则就可能因行贿、受贿等嫌疑受到调查。”

我算是见识了“舌尖上的德国”,他们把节约食物做到了极致。我们小时候就开始注重培养节约意识,“粒粒皆辛苦”谁都会背,而且现在我们也在大力提倡节约型社会,但是,我们节约了吗?铺张浪费已经成了一大社会顽疾,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据央视报道,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舌尖上的德国”让我们汗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