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名人故事生命音符的文章【经典20篇】

导语:随着时光的节奏,在不知不觉中,我已从一个幼稚的小女孩变成了青春少女、所谓的90后,回头看看我成长的足迹,这一个个故事,真叫人回味无穷。以下是小编为你介绍的名人故事生命音符的文章,欢迎参考。

浏览

1838

作文

1000

名人故事作文300字集合

全文共 357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三中午放学,妈妈告诉我他给我买了一本新书叫《世界名人故事大全》。并告诉我下午放学回家把作业写完才让我看。

下午放学后,我赶紧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写完。就拿起了书,认认真真的读了起来。其中,我读到了描写曹雪芹的那篇文章时,我被感动了。曹雪芹他生于1715年,他自幼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他家与朝廷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是个“百年望族”。有时候有很多文士名流都与曹家有过来往,出生在这样的书香门第里,对于提高曹雪芹的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他创作《红楼梦》时他家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红楼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是我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珍藏于研究价值的奇书,为此,还有专门研究此书的学科,称为“红学”。

看《世界名人故事》,使我增长了许多知识,并且使我觉得我更应该认真的去阅读它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历史名人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5538 字

+ 加入清单

有多少成语故事是与历史名人有关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名人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

1、四面楚歌的故事(主要人物:项羽)

故事: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r?ng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jiǎ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p?ng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gāi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禁地了吗? 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yú姬jī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一会,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边打,到乌江畔pàn自刎wěn而死。 释义: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着又失败自杀的情节,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周围环境,而导致自己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在我们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脚踏实地的做事,若是日常行为表现不好,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运喽。

2.破釜(fǔ)沉舟的故事(主要人物:项羽)

发音:po fǔ chen zhōu

释义:一般用来比喻决心战斗到底,勇往直前,拼死一战。表示下了极大的决心,舍出一切,必欲达到目的的作法。

故事:

秦朝末年,秦派兵攻打复国后的赵国。赵军不敌,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被秦军包围。被项梁、项羽叔侄等各路义军拥立的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让他们带领军队前去援救赵国。但是,宋义把兵带到安阳就不再前进了,在此停留了四十六天。项羽非常焦急,再三要求他渡江北上,与赵军里应外合,一举打败秦军。而宋义则希望赵、秦两军打得精疲力尽之时再发兵,以坐收渔翁之利。于是他严令军中不准轻举妄动。与此同时,宋义又宴请宾客,

大吃大喝,而士兵、百姓却忍饥挨饿。项羽实在忍不下去,便杀死了宋义,将士们马上拥戴项羽为上将军。之后,项羽立即派出两名将军,率两万人马渡河解救巨鹿。取得小胜后,项羽下令全军渡河救援赵军。在全军渡河之后,他采取了一系列果断的行动:把所有船只凿沉,把煮饭的锅都打破,把营房都烧掉,只携带三天的干粮,以此表示决一死战的决心,不给士兵留一点儿退路。项羽领军到达巨鹿外围,立即包围了秦军,经过九天激战,最终取得巨鹿之战的胜利 。

3.班门弄斧的故事(主要人物:鲁班)

发 音: bān men nong fǔ

释 义:鲁班,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木匠。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故事:

鲁班,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也称鲁般。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谁敢在鲁班面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简作“班门弄斧”。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4.卧薪尝胆的故事(主要人物:越王勾践)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发音:wo xīn cháng dǎn

释 义: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原指中国春秋时期的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成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故事: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h? lǚ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两年后阖闾的儿子夫差chāi率兵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被押yā送到吴国做奴隶,勾践忍辱负重伺候cì h?u吴王三年后,夫差才对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国。其实勾践并没有放弃复仇之心,他表面上对吴王服从,但暗中训练精兵,强政励治并等待时机反击吴国。艰苦能锻炼意志,安逸反而会消磨意志。勾践害

怕自己会贪图眼前的安逸,消磨报仇雪耻的意志,所以他为自己安排艰苦的生活环境。他晚上睡觉不用褥rù,只铺些柴草(古时叫薪),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勾践为鼓励民众就和王后与人民一起参与劳动,在越人同心协力之下把越国强大起来,最后并找到时机,灭亡吴国。

5.围魏救赵的故事(主要人物:孙膑bìn )

发音:wei wai jiù zhào

故事:

战国时,魏将庞涓率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求救于齐,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往救。孙膑认为魏军主力在赵国,内部空虚,就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因而,魏军不得不从邯郸撤军,回救本国,路经桂陵要隘,又遭齐兵截击,几乎全军覆没。这个典故是指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孙膑认为,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与去打。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

6.三顾茅庐的故事(主要人物:刘备)

发音:sān gù máo lú

故事:

刘备很仰慕诸葛亮的才干,想请他帮助自己统一国家。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shù,就谎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隆中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去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回去了。

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天下。

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有一次来到隆中。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并因诸葛亮不答应而哭,诸葛亮见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便答应与刘备共图大业。 那年诸葛亮才27岁。

7、完璧归赵的故事(主要人物:蔺lìn相如)

拼 音:wán bì guī zhào

释 义: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近义词】物归原主【反义词】久假不归

【造句】我今天要去舞会,你的帽子借一下,明天一定完璧归赵。

故事:

战国时候,赵王得到了一块楚国原先丢失的一块名贵宝玉——“和氏璧”。这件事情让秦王知道了,他就派使者对赵王说,自己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

赵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这一次怎么这么大方?要是不答应他的请求吧,怕秦国兴兵来进攻;要是答应吧,又怕上当。他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就和大臣们商量,但大臣们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蔺相如知道了这件事,便对赵王说:“大王,让我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吧。到那里我见机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来。”赵王知道蔺相如是个既勇敢又机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

蔺相如到了秦国,秦王在王宫里接见了他。蔺相如双手把“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接过来左看右看,非常喜爱。他看完了,又传给大臣们一个一个地看,然后又交给后宫的妃子们去看。

蔺相如一个人站在旁边,等了很久,也不见秦王提起割让十五座城的事情,他便知道秦王根本没有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宝玉的诚意。可是宝玉已经到了秦王手里,怎么才能拿回来呢?他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计策。只见蔺相如走上前去,对秦王说:“这块‘和氏璧’虽然看着挺好,可是有一点小瑕疵xiá cī,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一听"和氏璧"有瑕疵,赶紧叫人把宝玉从后宫拿来交给蔺相如,让他指出来。

蔺相如拿着“和氏璧”往后退了几步,身体靠在柱子上,气冲冲地对秦王说:“当初大王差人送信给赵王,说情愿拿十五座城来换赵国的和氏璧。赵国大臣都说,千万别相信秦国骗人的话,我可不这么想,我说老百姓还讲信义呐,何况秦国的大王哩!赵王听了我的劝告,这才派我把"和氏璧"送来。没想到方才大王把宝玉接了过去,随便交给下面的人传看,却不提起换十五座城的事情来。这样看来,大王确实没有用城换璧的诚心。现在宝玉在我的手里,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愿把自己的脑袋和这块宝

玉一块儿撞碎在这根柱子上!”说着,蔺相如举起“和氏璧”,面对柱子,就要摔过去。

秦王本来想叫武士去抢,可是又怕蔺相如真的把宝玉撞碎,连忙向蔺相如赔不是,说:“大夫不要着急,我说的话怎么能不算数哩!”说着叫人把地图拿来,假惺惺jiǎ xīng xīng地指着地图说:“从这儿到那儿,一共十五座城,都划给赵国。”蔺相如心想,秦王常常会耍shuǎ鬼把戏,可别再上他的当!他就跟秦王说:“这块‘和氏璧’是天下有名的宝贝。赵王送它到秦国来的时候,斋戒zhāijia了五天,还在朝廷上举行了隆重的赠送宝玉的仪式。现在大王要接受这块宝玉,也应该斋戒五天,在朝廷上举行接受宝玉的仪式,我这才能把宝玉献上。”秦王本不想这样做,但见蔺相如态度坚决,只得无奈wú nài地说:“好!就这么办吧!”说完,他就派人送蔺相如到旅店去休息。

蔺相如拿着那块宝玉到了公馆里。叫一个手下人打扮成一个买卖人的样儿,把那块宝玉包着,藏在身上,偷偷地从小道跑回到赵国去了。至于秦王会把他怎么样,他一点也没有考虑。

后来秦王发觉这件事,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想发兵攻打赵国吧,赵国在军事上作了准备,恐怕打不赢。最后,秦王十分恼怒,可又见蔺相如机智勇敢,是位难得的人才,也没有为难他,便放他回到赵国去了。

8、图穷匕见的故事(主要人物:荆轲jīng kē)

拼 音: tú qiong bǐ xiàn

释 义: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故事:

战国末期,秦国实力强盛,攻灭了韩、赵两国后,又向燕国进军。为此,燕太子丹决定派人去行刺秦王,以期扭转局势。

太子丹物色到一位勇士,名叫荆轲。他擅长剑术,是行刺秦王的最好人选。为了使荆轲能接近秦王,特地为他准备了两样秦王急于想获得的东西:一是从秦国叛逃到燕国的将领樊於期的头颅,二是燕国 (今河北某县)的地图,表示燕国愿将这块地方献给秦国。这两样东西分别放在匣子里。行刺秦王的匕首,就放在卷着的地图的最里面。此外,还为荆轲配了一名助手,此人叫秦舞阳。临行时,太子丹等身穿丧服,将荆轲送到易水边。

9、望梅止渴的故事(主要人物:曹操)

故事:

东汉末年,曹操带兵去攻打张绣,一路行军,走得非常辛苦。时值盛夏,太阳火辣辣地挂在空中,散发着巨大的热量,大地都快被烤焦了。曹操的军队已经走了很多天了,十分疲乏。这一路上又都是荒山秃岭,没有人烟,方圆数十里都没有水源。将士们想尽了办法,始终都弄不到一滴水喝。头顶烈日,战士们一个个被晒得头昏眼花,大汗淋淋,可是又找不到水喝,大家都口干舌燥,感觉喉咙里好像着了火,许多人的嘴唇都干裂得不成样子,鲜血直淌。每走几里路,就有人倒下中暑死去,就是身体强壮的士兵,也渐渐地快支持不住了。

曹操目睹这样的情景,心里非常焦急。他策马奔向旁边一个山岗,在山岗上极目远眺tiào,想找个有水的地方。可是他失望地发现,龟jūn裂的土地一望无际,干旱的地区大得很。再回头看看士兵,一个个东倒西歪,早就渴得受不了,看上去怕是难得再走多远了。

曹操是个聪明的人,他在心里盘算道:这一下可糟糕了,找不到水,这么耗下去,不但会贻yí误战机,还会有不少的人马要损失在这里,想个什么办法来鼓舞士气,激励大家走出干旱地带呢? 曹操想了又想,突然灵机一动,脑子里蹦出个好点子。他就在山岗上,抽出令旗指向前方,大声喊道:“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结满了又大又酸又甜的梅子,大家再坚持一下,走到那里吃到梅子就能解渴了!”

战士们听了曹操的话,想起梅子的酸味,就好像真的吃到了梅子一样,口里顿时生出了不少口水,精神也振作起来,鼓足力气加紧向前赶去。就这样,曹操终于率领军队走到了有水的地方。

释义:在遇到困难时,不要一味畏惧不前,应该时时用对成功的渴望来激励自己,就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战胜困难,到达成功的彼岸。

10、草船借箭的故事(主要人物:诸葛亮)

故事:

周瑜yú非常嫉jí恨诸葛亮,总想找个理由杀掉诸葛亮。

一天,周瑜让诸葛亮造10万枝箭,并说10天内就要。诸葛亮痛快地答应了,说:“我3天之内就送10万枝箭过来。”周瑜很吃惊。诸葛亮向鲁肃借了20只快船,600名士兵,把每条船用布蒙上,两边堆满一捆捆kǔn kǔn的干草。周瑜得知这一情况后,心里非常怀疑,不知诸葛亮又在玩什么花样。到第三天,天还没亮,诸葛亮便派人将鲁肃请来,说:“请您和我一同去取箭。”然后,把20条快船用长绳连起来,一直往江北驶去。当时,长江上雾云很大,对面看不见人。鲁肃心里不明白,问诸葛亮怎么回事。诸葛亮只是笑,并不回答。

不久,船靠近曹操的水寨zhài诸葛亮命令将船头朝东船尾向西,一字摆开。又叫士兵一起敲鼓呐喊nà hǎn。曹操听了报告,说:“雾天作战,恐怕有埋伏。先让水陆军的弓箭手向他们射箭,雾散后再进军。”于是,箭像雨点一样射向那20条船。箭头准确地落在草捆上,排得密密麻麻。过了一会儿,诸葛亮命令船头掉过来,再由西向东排开,于是,另一面又被射满了箭。等到太阳要升起来时,雾也快散了。诸葛亮命令军士开船,并一起大喊:“谢谢丞相的箭!”

船到了南岸,周瑜已经派了500名军士在江边等着搬箭,卸xia完后共有十二三万枝箭。鲁肃见了周瑜,把诸葛亮借箭的事说了一遍。周瑜叹气说:“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我实在不如他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名人的励志故事

全文共 1505 字

+ 加入清单

1948年的美国总统换届选举在“杜鲁门总统注定连任失败,共和党必胜”的氛围下拉开了帷幕。

众多新闻媒体、政治家、政治评论家之所以会如此认为,是因为共和党在本次选举中优势非常明显:从1933年开始,民主党已经连续执政长达13年,美国民众普遍认为该换由共和党执政了;在任总统杜鲁门个人魅力缺乏,性格过于倔强,难以赢得民主党同僚以及选民的认可,而民主党也无法推出其他有强大竞争力的总统候选人;共和党上下一心,同仇敌忾,竞选经费充裕,志在必得,而民主党内部四分五裂,并且竞选经费严重不足;1946年,共和党在国会中期选举中击败民主党,赢得了参众两院的众多席位,所以来自民主党的杜鲁门总统很难赢得国会的支持。

面对“败局已定”的局面,很多人劝杜鲁门不要再参与下届总统竞选了,而倔强的杜鲁门却认为不战斗就认输是懦夫所为。要竞选总统,就要先过“被民主党选为总统候选人”这关,杜鲁门利用党内的分裂,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使自己的亲信控制了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又分化拉拢了党内对手之一华莱士的较多民主党人。经过艰难的斡旋,杜鲁门勉强获得了总统候选人提名,但几乎所有其他民主党人认为杜鲁门根本无法赢得大选。

共和党内角逐总统呼声最高的是纽约州州长杜威,他出身名门,有名校学历,温文尔雅,被新闻媒体普遍认为是“杜鲁门的继任者”。有的报纸甚至报道:“大选其实已经提前结束了,杜威州长无疑是明年的美国总统!”

杜鲁门也知道自己连任总统希望渺茫,因为缺乏竞选经费,根本无法进行正常的竞选活动,他的广播演说经常因为没钱而“缩水”。而杜威有大财团的支持,竞选经费充足,所以能够在广播里频繁地发表演说,在许多报纸上刊登竞选广告。

在竞选启动后不久,一家权威的民意测验机构发布报告称,杜威的支持率超杜鲁门近20%,杜威胜出几乎无悬念。

到了9月初,距离大选仅剩2个月,杜鲁门的支持率仍远远低于杜威。《纽约客》杂志刊登了杜威乘坐游艇出游的照片,标题竟然是《美国当选总统正在出游》,完全不把杜鲁门放在眼里。

这个时候,杜鲁门做了个决定——进行从美国东海岸到西海岸的“大选远征”,许多人认为杜鲁门又是在做无用功,可是,杜鲁门不为所动。杜鲁门靠在白宫举行筹款晚宴,才勉强凑够了“远征”所需的最低标准经费。而后,杜鲁门开始了美国历史上地域最广、时间最长、最接近选民、最激动人心的“大选远征”。

不管城市大小,只要有火车站点的地方,杜鲁门都会停下来发表演说。杜鲁门发表的多是即兴演说,演说前很少准备,他的演说平易近人,其中提出的一些政策措施充分顾及到了农民和低收入选民,关键的一点是他是在知道自己“注定失败”的情况下发表的,所以极富感染力。杜鲁门的支持率快速攀升。

可是,两个月后,那家权威民意测验机构检测后发现,杜威的支持率还是超过杜鲁门5%。所以,这家机构认为杜威肯定能当选总统。

大选日当晚,《芝加哥论坛报》已抢先印刷了印有“杜威击败杜鲁门”重磅消息的号外,等着第二天向全国发行。共和党人已经把希尔顿饭店布置一新,准备庆祝杜威当选。而民主党人认为杜鲁门败局已定,连庆祝地也未预订。

第二日一大早,广播里却播出了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杜鲁门以49。5%的支持率超出杜威45。1%的支持率,击败杜威,成功当选下届美国总统。

最终的投票结果为何与那家权威民意测验机构最后一次测算的结果相差如此悬殊?原来,这个民意测验有个致命的弱点——未将农民和低收入选民统计在内,而通过“远征”,杜鲁门在这些选民中的支持率已经获得压倒性优势。

对于杜鲁门的当选,第二天发表在《巴尔的摩太阳报》中的一篇社论写道:“杜鲁门之所以能连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个国度依然爱戴那些不畏艰难、不屈不挠、敢于战斗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名人励志小故事

全文共 2289 字

+ 加入清单

故事是一种篇幅短小,故事情节简单而又富于哲理的故事,因其每个故事都能给人以启迪,成功做人之道而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在校学生的喜爱。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名人励志小故事,欢迎大家阅读!今天继续和小编一起搜集作文素材吧!

1、岳飞学艺

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2、厉归真学画虎

五代画虎名家历归真从小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虎,但是由于没有见过真的老虎,总把老虎画成病猫,于是他决心进入深山老林,探访真的老虎,经历了千辛万苦,在猎户伯伯的帮助下,终于见到了真的老虎,通过大量的写生临摹,其的画虎技法突飞猛进,笔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几可乱真。从此以后,他又用大半生的时间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见识了更多的飞禽猛兽,终于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3、沈括上山看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矛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呀。凭借着这种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

4、徐霞客志在天下

有一天,江边发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捞落水的石狮,却怎么也找不着。这时,一个叫徐霞客的小孩说,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狮。果然石狮找到了,大家都赞誉这个聪颖的小孩。原来他就是长大后成为伟大地理学家、旅行家的徐霞客。

5、华佗拜师学艺

华佗,字元化,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沛国(今安徽亳县)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很有效的全身麻醉1药,比西方的麻醉1药要早一千六百年左右,华佗对世界医学的贡献非常巨大。不要以为华佗一生下来就是神医,华佗小时候学医,经历了千辛万苦。

6、邓亚萍:苦练球技

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7、希拉里:有领导能力的小姑娘

伶牙俐齿?勇敢智慧?咄咄逼人?人们对希拉里似乎总是褒贬不一,但有一点你无法否认,她绝对是世界第一流的女政治家。希拉里丝毫不比老公克林顿逊色,她不仅从小成绩优秀,出类拔萃,还表现出了极强的领导和社交能力。

希拉里出生于芝加哥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4岁时的一件事锻炼了小希拉里坚强的意志和决断力。当时,社区中有个霸道的小女孩总是欺负希拉里,希拉里很害怕,泪流满面地向母亲诉苦。母亲告诉希拉里,若遭到欺负,就一定要毫不畏惧地还击。小希拉里的确这样做了。此后,希拉里天赋的领导才能日渐显露,她身旁很快聚集了一大帮孩子。

8、贝克汉姆:从“赌局”中领悟父亲的良苦用心

有谁统计过,贝克汉姆在球场上到底吸引过多少人的目光?每当这位世界顶级球星的身影出现在球场,无数的尖叫声立刻响遍全场,相机快门也闪个不停。小贝从3岁就开始踢球,尽管那时还是“玩”球多于“练”球,但父亲一直苦心培训他,顽皮的他渐渐奠定了对足球事业的热爱。

上小学时,小贝跟父亲之间甚至还约定了一个常规“赌局”:如果小贝能站在禁区边不助跑射门,每次把球踢中门柱,就能从父亲那儿赚到50个便士。总是赢到零花钱的小贝很开心,直到长大成人后他才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9、米契尔的励志小故事

有个人,在他的一生中遭受过两次惨痛的意外事故。

第一次不幸发生在他46岁时。

一次飞机意外事故,使他身上65%以上的皮肤都被烧坏了。在16次手术中,他的脸因植皮而变成了一块彩色板。他的手指没有了,双腿特别细小,而且无法行动,只能瘫在轮椅上。

谁能想到,6个月后,他亲自驾驶着飞机飞上了蓝天!

4年后,命运再一次把不幸降临到他的身上,他所驾驶的飞机在起飞时突然摔回跑道,他的12块脊椎骨全部被压得粉碎,腰部以下永远瘫痪。

但他没有把这些灾难当作自己消沉的理由,他说:“我瘫痪之前可以做1万种事,现在我只能做9000种,我还可以把注意力和目光放在能做的9000种事上。我的人生遭受过两次重大的挫折,所以,我只能选择不把挫折拿来当成自己放弃努力的借口。”

这位生活的强者,就是米契尔。

正因为他永不放弃努力,最终成为一位百万富翁、公众演说家、企业家,还在政坛上获得一席之地。

10、莫扎特:一个天资聪慧的神童

莫扎特被公认为音乐史上的神童,他很早就显露出了在音乐方面的非凡天赋和卓绝才能。从莫扎特的童年中,你能看到一个孩子对待音乐的积极心态,对艺术事业的执著追求。虽然不能人人皆为天才,但对广大孩子来说,“神童莫扎特”绝对是具有传奇色彩、又值得学习的好榜样。

小时候,莫扎特常常走到钢琴前面,按着琴键细听,并努力弹出他曾经听到过的音乐。一次,莫扎特的父亲和朋友一起回家,看到4岁的莫扎特正坐在桌旁写东西。父亲问他在干什么,莫扎特说他正在写钢琴协奏曲。父亲把五线谱纸拿过来一看,激动得流出了眼泪,他对朋友说:“你看,他写的这些又正确又富有意义啊!”天资加上勤奋和用心,这就是神童莫扎特!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于耐心的名人的故事

全文共 1577 字

+ 加入清单

上世纪80年代世界排名第一的推销大师(汤姆·霍普金斯),即将告别他的推销生涯。应行业协会和社会各界的邀请,要他为大家做一场告别职业生涯的演说。会场就设在一个特大型的体育馆内。汤姆·霍普金斯提出了一个条件:参加听讲的人约定为3000人,每人付出3000元美金作为酬金,演讲的时间为一个小时。

到了约定的时间,会场座无虚席,人们在热切地、焦急地等待着,那位当代最伟大的推销员做精彩的演讲。当大幕徐徐拉开,舞台的正中央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为了搭吊这个铁球,台上搭起了高大的铁架。

一位老者在人们热烈的掌声中,走了出来,站在铁架的一边。他穿着一件红色的运动服,脚下是一双白色胶鞋。

人们惊奇地望着他,不知道他要做出什么举动。

这时两位工作人员,抬着一个大铁锤,放在老者的面前。主持人这时对观众讲:请两位身体强壮的人,到台上来。好多年轻人站起来,转眼间已有两名动作快的跑到台上。

老人和他们讲述了规则,请他们用这个大铁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球,直到把它荡起来。

一个年轻人抢着拿起铁锤,拉开架势,抡起大锤,全力向那吊着的铁球砸去,一声震耳的响声,那吊球动也没动。他就用大铁锤接二连三地砸向吊球,很快他就气喘吁吁。

另一个人也不示弱,接过大铁锤把吊球打得叮当响,可是铁球仍旧一动不动。

台下逐渐没了呐喊声,观众好象认定那是没用的,就等着老人做出什么解释。

会场恢复了平静,老人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重量不足50克的小锤,然后认真地,面对着那个巨大的铁球,用小锤对着铁球“咚”敲了一下,然后停顿四秒钟,再一次用小锤“咚”敲了一下,老人就这样旁若无人似的就这样:每四秒钟一下,每四秒钟一下…….不停的敲了起来。人们奇怪地看着老人持续地敲了下去。

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会场早已开始骚动,人们好像感到了什么,有的人喊了起来,用各种声音和动作发泄着他们的不满。这时候主持人走到前台,挥手对大家说:请保持安静,如果大家不愿意继续听下去的话,现在就可以退场,3000美金原数退回。这个时候退出了大概有1/3的听讲者。老人仍然用小锤不停地工作着,他好象根本没有听见人们在喊叫什么。

又过了20分钟,台下又是一片骚动,人们发泄不满的声音愈发强烈了(我们是来听演讲的,就这样慢悠悠的敲下去不是在骗人吗?),饮料瓶子等物体也扔向了舞台。这时候主持人再一次走到前台,挥手对大家说:请保持安静,如果大家不愿意继续听下去的话,现在就可以退场,3000美金原数退回。这个时候又退出了大概有1/3左右的听讲者,会场上出现了大块大块的空缺。留下来的人们好象也喊累了,会场渐渐地安静下来。而老人依然是非常认真地在敲打着大铁球。

又过了17分钟,台下又是一片骚动,听众发泄不满的声音更加的强烈(我们要离开!退钱)。这时候主持人再一次走到前台,挥手对大家说:请保持安静,如果大家不愿意继续听下去的话,现在就可以退场,3000美金原数退回。这个时候又退出了大概有700多个听讲者,会场上就剩下不足300人的听众了。汤姆·霍普金斯依然是认真地,面对着那个巨大的铁球。用他那不足50克重的小锤对着铁球四秒钟敲一下,每4秒钟敲一下……并且动作愈发稳健和坚定......

临近演讲结束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坐在前面的一个妇女突然尖叫一声:“球动了!”刹时间会场立即鸦雀无声,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个铁球。巨大的铁球以很小的摆度动了起来,不仔细看很难察觉。老人仍旧一小锤一小锤地敲着,人们清晰地听到了那小锤敲打吊球的声响。吊球在老人一锤一锤的敲打中越荡越高,它拉动着那个铁架子“哐、哐“作响,它的巨大威力强烈地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终于场上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老人转过身来,慢慢地把那把小锤揣进兜里。向全场深深地鞠了一躬,做了他全场唯一的一句演讲:

在成功的道路上,你没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欧姆与欧姆定律的故事名人故事

全文共 910 字

+ 加入清单

乔治·西蒙·欧姆生于德国埃尔兰根城,父亲是锁匠。父亲自学了数学和物理方面的知识,并教给少年时期的欧姆,唤起了欧姆对科学的兴趣。16岁时他进入埃尔兰根大学研究数学、物理与哲学,由于经济困难,中途缀学,到1813年才完成博士学业。欧姆是一个很有天分和科学抱负的人,他长期担任中学教师,由于缺少资料和仪器,给他的研究工作带来不少困难,但他在孤独与困难的环境中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研究,自己动手制作仪器。

欧姆对导线中的电流进行了研究。他从傅立叶发现的热传导规律受到启发,导热杆中两点间的热流正比于这两点间的温度差。因而欧姆认为,电流现象与此相似,猜想导线中两点之间的电流也许正比于它们之间的某种驱动力,即现在所称的电动势。欧姆花了很大的精力在这方面进行研究。开始他用伏打电堆作电源,但是因为电流不稳定,效果不好。

后来他接受别人的建议改用温差电池作电源,从而保证了电流的稳定性。但是如何测量电流的大小,这在当时还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难题。开始,欧姆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用热胀冷缩的方法来测量电流,但这种方法难以得到精确的结果。后来他把奥斯特关于电流磁效应的发现和库仑扭秤结合起来,巧妙地设计了一个电流扭秤,用一根扭丝悬挂一磁针,让通电导线和磁针都沿子午线方向平行放置;再用铋和铜温差电池,一端浸在沸水中,另一端浸在碎冰中,并用两个水银槽作电极,与铜线相连。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磁针的偏转角与导线中的电流成正比。他将实验结果于1826年发表。

1827年欧姆又在《电路的数学研究》一书中,把他的实验规律总结成如下公式:S=γE。式中S表示电流;E表示电动力,即导线两端的电势差,γ为导线对电流的传导率,其倒数即为电阻。

欧姆定律发现初期,许多物理学家不能正确理解和评价这一发现,并遭到怀疑和尖锐的批评。研究成果被忽视,经济极其困难,使欧姆精神抑郁。直到1841年英国皇家学会授予他最高荣誉的科普利金牌,才引起德国科学界的重视。

欧姆在自己的许多着作里还证明了: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积和传导性成反比;在稳定电流的情况下,电荷不仅在导体的表面上,而且在导体的整个截面上运动。

人们为纪念他,将测量电阻的物理量单位以欧姆的姓氏命名。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精选名人故事作文集合

全文共 807 字

+ 加入清单

楚庄王是春秋时期的五霸之一,他是一位治国有方、用人有术的君主。关于他的用人艺术,有这样一个非常生动的故事

有一年,楚国的军队接连打了几次大胜仗,楚庄王非常高兴,专门在宫中设宴庆功,搞赏功臣将士。宴会上,楚庄王下令将士开怀畅饮,不必拘束,还专门让他的爱妃许姬为每一位有功将士敬酒。

许姬是位绝代美女,她遵照楚庄王的命令,面带笑容地走到每位将士面前敬酒助兴。宴会上,有一个叫唐狡的壮士已喝得酪酌大醉,见许姬飘然如仙地向他走来,以为是天仙下凡。正在此时,宫中蜡烛被一阵来风吹灭了,宫中一片漆黑,唐狡趁此机会,情不自禁地用手去牵许姬的衣服。许姬拼命争脱,并机智地拔下了唐狡头上的帽缨。许姬跑到楚庄王面前娇喘吁吁地说:“有人想趁黑污辱我,我顺手拔下了他的帽缨,您赶快令人点上蜡烛,查明此人,为我雪耻!”

这突如其来的事件把人们惊得目瞪口呆,大厅里顿时一片寂静,唐狡更是吓得冒出一身冷汗,猛然间从醉酒中清醒过来,追悔莫及,只好等着楚庄王处罚。

出人意料的是,楚庄王听完许姬的诉说,非但没有追究无礼之人的意思,反而以责备的口吻对许姬说:“酒后失礼是人所难免的,我怎么能为此去惩治一位刚从战场上拼杀下来的勇士呢?”说罢,便下令道:“先不要点蜡烛,今日君臣欢宴,不拔去帽缨不能尽兴,请大家都把帽缨拔下来。但是,所有的将士都拔去自己的帽缨,大厅的灯火又明亮起来”。唐狡偷偷擦去头上的冷汗,心里无比感激楚庄王。

几年之后,楚国又与邻国发生战事,楚庄王亲率三军督战。出发前,唐狡请求带百余人做开路先锋。唐狡身先士卒,带领这百余人,以一当十,勇猛拼杀,直杀得敌军望风而逃;楚庄王率领大军紧随其后,长驱直人,大获全胜。

战争结束后,楚庄王决定重赏唐狡。唐狡却说:“我受大王恩典己经很厚了,宴会上我对王妃无礼,大王部恩待不杀,我就是肝脑涂地也报答不了大王的恩典,怎还敢领赏呢!”

楚庄王听后十分感动,深深感受到关爱将士的重要。最后,他还是重重地奖赏了唐狡。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名人的励志故事

全文共 1907 字

+ 加入清单

正是年轻时跌宕起伏的生活经历和主持新闻类节目积累的阅历,让他对于婚恋这个社会性的话题有着独到的见解,更能了解普通人的心态,由此,此档经他主持的节目一经播出,便火遍全国。

孟非:人不会一辈子倒霉1971年,他出生在重庆市一个普通市民家庭,后来随父母的工作调动来到了南京。1990年高考落榜之后,他南下深圳寻求发展。来到深圳后,他马不停蹄地开始找工作。然而,奔波了十几天,他竟然一无所获。眼看身上带的钱所剩无几,他只好从小旅馆搬出来,住进了破烂不堪的简易房里。那段时间,他每天所做的都是从街边捡来的旧报纸里收集招工信息,然后一次次去应聘。

辗转奔波了一个月后,他终于应聘到了一份搬运工的工作。这份工作累且报酬少得可怜,还得时常忍受苛刻老板的责骂。和着泪水与汗水,他勉强做了一个月,便离开了深圳。

回到南京后,他做了一名印刷工人。这份工作要不分昼夜地连续3天工作,每10个小时,才能休息一次,而且要是手脚稍微慢一点,在规定的时间完不成流水线作业,就会影响下一个环节,会受到班组长的一顿大骂。即使这样,为了生存他还是坚持了下来。

拿到第一个月薪水的时候,他报了成人高考。因为这个时候的他,开始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意识到要改变命运,只有靠知识。他十分珍惜这得来不易的机会,无论多忙多累,他都会准时出现在课堂里。这种一边打工一边上课的生活,让他的休息时间少得可怜。由于劳累过度,工作的时候他的手被卷进了机器里,后来由于抢救及时,他的手保住了,但也因为这件事丢了工作。

1994年2月,他凭着自身过硬的素质,应聘进了江苏电视台文艺部,做了一名体育组的接待员。虽然这份工作只是一份伺候人的工作,但能进入向往已久的电视台,也足以让他欢欣鼓舞了。

就这样默默无闻地做了一年“茶水小子”。1994年7月,拿到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专科文凭后,他为自己确立了一个更高的目标,那就是不能再做“茶水小子”,自己也要做一名记者。

有了目标后,他就一门心思朝着理想的目标往前奔。他每天早早来到台里,利用帮记者们打扫卫生的机会熟悉记者的工作流程,在一些老记者出去采访时主动请缨扛摄像机,因此学会了一些采访技巧和摄像机的操作。与老记者混熟后,他的勤奋与吃苦肯干,终于打动了老记者,渐渐地,有些小新闻,老记者便交给他。虽然自己仅仅是个将名字署在老记者后边的幕后记者,但他还是非常高兴,因为他将这种得来不易的机会当成了锻炼与提高自己的平台。

之后,随着在电视上曝光频率的增加,台领导终于注意到了他,破例允许他在干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可以出去跑新闻。领导的“法外开恩”让他终于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从此,他每天透支体力拼命赶做节目,通宵熬夜更是常事。但看到自己拍出来的片子,心里还是充满了成就感。

1996年8月,他作为总摄影参与拍摄了26集专题片《飞向亚特兰大》。该电视片在全国长篇电视专题片评比中荣获二等奖。凭借着这个成绩,他终于被转成了正式记者。

接下来,他的事业一帆风顺。1995年,江苏电视台为了抢占先机,组建了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筹备了一档10分钟的深度报道栏目《都市传真》。他进入该组后,正式开始了跑社会新闻的历程。

2002年1月,江苏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决定改《南京新闻》为新闻直播节目,起名为《南京零距离》,宗旨是“为平民百姓服务”。经过激烈的角逐,在面向全社会的公开竞选中,他以绝对优势胜出。《南京零距离》第一期播出后,他诙谐幽默像拉家常似的主持风格,就受到了电视观众的欢迎。由于关注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和喜怒哀乐,没过多久,《南京零距离》收视率就一路飙升。与此同时,他也成为《南京零距离》不可替代的核心人物,不少观众亲切地将他称为“城市平民的代言人”。

2010年,江苏电视台新增了一档婚恋交友类节目《非诚勿扰》,台领导将节目主持的重担交给了他。从新闻节目到情感真人秀节目,几经磨合他很快适应了主持角色的转换。正是年轻时跌宕起伏的生活经历和主持新闻类节目积累的阅历,让他对于婚恋这个社会性的话题有着独到的见解,更能了解普通人的心态,由此,此档经他主持的节目一经播出,便火遍全国。这档节目,不但捧红了许多80后的交友选手,也让他迎来了事业的巅峰。靠着非诚勿扰的人气,他成功入围第四届华鼎奖主持人榜单。

他就是江苏电视台相亲节目《非诚勿扰》的主持人孟非。对于曾经的艰辛,孟非有自己的看法:“人不会一辈子倒霉,总会有云开日出的时候,而成功的机遇,总是会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是苦难中积聚的力量一步步将我引向了成功,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成名之前艰辛打拼的那段岁月,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从搬运工到“最睿智的月老”,孟非经历了十几年的磨砺。那么你呢?为了成功,你准备好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艰苦奋斗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878 字

+ 加入清单

大部分人知道陈鸥估计还是他为自己代言的广告词:“你只闻到我的香水,却没看到我的汗水;你有你的规则,我有我的选择;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你嘲笑我一无所有,不配去爱,我可怜你总是等待;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我们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的漂亮。我是陈鸥,我为自己代言。”

不仅因为陈鸥的青春帅气,这则广告更吐露了年轻人的心声,展现了年轻人的梦想,“陈欧体”意外走红,引无数网友众效仿。一时间,网络上出现了各种版本的陈欧体 “我为自己代言”。“我是**,我为自己代言”、“我是学生,我为自己代言”、“我是单身,我为自己代言”……

2011年初,董事会要求陈欧出来为公司做代言的时候,他还是非常犹豫的。

“2010年做过一些采访,但是没有正式说一定要我豁出去,后来董事会讨论,尤其是徐小平老师希望我站出来,但也有其他投资人说不要我站出来,希望我花更多的精力在业务上,但是徐老师说一定要发挥优势,后来我就站出来了。”陈欧说,他的天使投资人徐小平,还给他举了张朝阳的例子,这位互联网第一代创业者,通过打个人品牌,以极低的代价成功带动了搜狐的知名度。

“围绕自己做CEO营销,不太好意思,别人会说我得瑟。我这个人挺好面子的。”陈欧称自己本质上是一个低调的人,不是特别喜欢出来炫,“而且,中国有句俗话枪打出头鸟。但是到后来一想,我是CEO,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陈欧坦言为自己代言的广告迅速爆红网络,给自己和聚美优品带来的带来了知名度的巨大提升,而且节省了很大一笔广告费。“真是省了不少钱,估计省了1个亿的广告费。”陈欧说,聚美优品的营销费用比例在行业中是非常低的,几次广告营销下来,聚美的销量几乎翻了十几二十倍。陈欧甚至自夸,“这是电商圈内,继韩寒的凡客广告之后,最好的一个电商广告。”

“为了公司,还是得牺牲自己。如果公司到了一定阶段,作为CEO我就能淡出舞台退居幕后,就交给代言人去做。我不能保证企业和陈欧都永远辉煌下去,我唯一能做到的是尽全力去努力。”陈欧说,他现在每天加班到很晚,下了班就回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不俗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1189 字

+ 加入清单

黄庭坚,字鲁直,是著名的“苏门四学士”之首。他的名字是中过进士的父亲给他起的,“庭坚”是上古时帝颛顼高阳氏的后裔“八恺”之一,有追慕古代大哲之意;以“鲁直”为字,是希望儿子像宋真宗时的直臣鲁宗道那样,刚直忠正。事后证明,黄庭坚果然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

宋哲宗时,在司马光的推荐下,黄庭坚被召为校书郎,负责撰修《神宗实录》。因为工作出色,被提拔为起居舍人,三年后出任宣州知州。只是他做梦也想不到的是,正是这本《神宗实录》,给他惹上了麻烦。

北宋中期以后,朋党之争有愈演愈烈之势。元祐八年(1093年)哲宗亲政后,在章惇、蔡卞等人的带动下,所谓的“绍述派”开始清算“元祐派”,黄庭坚被诬蔑成元祐一党。负责审查的蔡卞在鸡蛋里挑骨头,从《神宗实录》里搜罗出了千余条内容,认为是对神宗的非谤。于是皇帝下诏,令他入京,等候受审。

《宋史·黄庭坚传》里记载了这次“文字狱”的审讯情况。经史官们反复考查核实,仅剩下32件琐碎的表述还有待查清,其中黄庭坚所写“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成了首要的问题,罪名是“大不敬”。所谓“铁龙爪”,是熙宁年间太监李公义设计制造的一种疏浚河道的工具,用它在河中挖掘泥沙,效果很差,劳民伤财,所以黄庭坚才有此记述。面对气势汹汹的诘问,黄庭坚淡定地回答说:“那时我正在北都任职,这件事是我亲眼所见,确实像儿戏一般。”整个庭审过程,他语气中没有丝毫忏悔之意,而且凡是有所查问他都照实回答,毫无顾忌,最后连过堂的人都暗地里伸起了大拇指,称赞他胆气豪壮。

结果事实没有成为问题,态度倒成了最大的问题,他因此触怒了皇帝,被贬涪州别驾,安置在黔州(今四川彭水)。

贬谪的诏书下达,左右的人都哭泣起来,黄庭坚却神色自若,倒头便睡,睡得还格外地香。旁人看他喜形于色,好心地提醒他说:“黔州乃是蛮荒之地,少有人烟,凡遭贬此地者,皆水土不服,不病即亡,你不仅不担心,还很高兴,是什么原因?”黄庭坚回答说:“四海之内,皆为兄弟,浮生若梦,来去无迹,凡有日月星辰明耀之地,无处不可寄此一生,又有何忧?”

即使被流放到了大西南,攻击他的人还认为他去的是好地方,诬他枉法,于是再被移至戎州(今四川宜宾)。黄庭坚淡然处之,只是一身正气的他对官场已不再抱有希望,他取别号“山谷道人”,将更多的精力寄托在诗歌、书法、禅学修养等雅好上。从此,中国的历史上,少了一位为民请命的清官,多出一个在艺术领域纵横捭阖的大家。

黄庭坚在《书缯卷后》一文中,道出了自己为人处世的准则,他说:“士大夫处世可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或问不俗之状。老夫曰:难言也。视其平居无以异于俗人,临大事而不可夺,此不俗人也。”意思是说,一个人处世做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俗,俗了便无药可医。什么是不俗呢?还真不好说,看他平时与普通人无异,然而临大事的时候,他的气节却不可剥夺,这就是不俗之人。

因为不俗,所以优秀,黄庭坚就是因此而为人所铭记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李彦宏十年黑户换理想名人故事

全文共 1776 字

+ 加入清单

1999年8月海淀区政府一纸公告启动了一场浩大的拆迁改造工程。中关村沿街低矮而简陋的小门面房在机器的轰鸣中消失,自此这里便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圣地,百度(微博)、新浪等影响一代中国人的互联网公司平地而起,无数IT青年涌入北京追寻属于他们的未来。

正如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所写:“这是最好的时代,这也是最坏的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再次给了那些有想法、有干劲的年轻人以新的机会;而无论是把光鲜的履历暂停在某一家知名公司,还是甫出校门聚齐三五同道在简陋的办公室里开始创业梦想,大部分人事业未成之前先已把自己写上了北漂的名单,随之而来的诸多艰辛只为了不要错过一个时代。

“所谓北漂,就是在为理想预付费。”走进毕业第三年、创业第二个年头的牟联平站在北京东北旺中路的一座小写字楼前,斜过头回去看了看二楼西侧的窗户。2011年他拿着原本打算攒来付首付的20万,从山西来到这里租了不到70平米的办公地点,和另外三个同样是北漂的程序员,从承接6000元的开发外包项目做起。“谁也没法说得准这样付出就一定成功,但是如果没有理想,就肯定坚持不下来。我现在的目标就是先坚持下来,就像我那个有名的老乡。”

牟联平所说的老乡,是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严格来说,那时的李彦宏不仅仅是个北漂,甚至还是个黑户

时光倒回1991年的秋天,23岁的李彦宏每天奔走于海淀的住宅小区里,挨家挨户敲门请市民填写问卷。他的背包里,除了大叠问卷和用作赠品的圆珠笔之外,还装着自己的户口。当年7月已经从北京大学毕业的他,正徘徊在人生的最低谷:学校里的留京名额没有考虑他;没有一家公司正式接收他……这一切都是因为,几乎所有老师和同学都知道,李彦宏是早就打定主意要出国留学的。但讽刺的是,这一年春天,他拿到美国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后,满怀希望地去签证,却意外地被拒签了。

在同学们各奔东西之际,李彦宏被要求把户口迁出北京大学。没有留京名额,没有北京单位接收,他的户口只能被打回原籍。而李彦宏因为出国的需要,已经办理了护照,按照当时的规定,如果把户口迁回老家——山西阳泉,他的护照也会失效,想再重新办理,一切手续就要重来一次,而且李彦宏还必须能证明自己是直系侨属——这几乎意味着他出国的梦想将永远沉默在命运的汪洋之中。

如果就此屈服,数十年后的中国互联网也许就少了百度这张名片。李彦宏竭力抗拒命运之手的摆布:他从学校注销了户口之后,就把户籍手续装在口袋里,留在北京继续申请签证。在当时,如果没有北京户口,连在饭店里扫地跑堂都没人要。这座李彦宏学习、生活了4年的城市一夜之间突然变得陌生起来。为了谋生,李彦宏做起了为企业追踪广告效果的问卷调查员,在寒冷的大街上挨家挨户分发问卷,并进一步帮助企业分析广告效果。

半年之后,李彦宏的坚持终于迎来回报。美国大使馆没有重复他们“错误”,获得大学奖学金和留学签证的李彦宏飞往美国开始新的学习和工作,并在硅谷成长为全球知名的搜索引擎技术专家。

但户口问题却一直伴随着他——1995年李彦宏以第一优先级获得绿卡,而这种第一优先级此前通常只向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奥运冠军开放;而2000年,他又因回国创办百度而放弃绿卡。此时他曾一直带在身边的户籍文件,却在岁月的流徙中不知所踪。那段时间,李彦宏既没有美国身份,也没有中国户口,“黑户”的身份越发成色十足,这给他带来了很多麻烦。经过了长达几年的各种手续申请办理,李彦宏才终于把户口落回北京市海淀区,结束了十余年的“黑户”生涯。期间李彦宏的事业却未曾停止,百度也渐渐广为国人所知晓,

多年以后,有人问起这段经历,李彦宏却只是笑谈当年做问卷调查这个“看上去再简单不过的工作”,启发了他对企业营销效果的思考和理解,甚至对后来创立百度,创立搜索引擎营销模式起到了很大帮助。

“那个时候,北漂、哪怕黑户的辛苦,就都是浮云了。”牟联平这句话,不知是在感叹李彦宏,还是在为自己打气。

曾国藩家书中曾经写道:“农果力耕,虽有饥馑,必有丰年;商果积货,虽有壅滞,必有通时。”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就像李彦宏所说“人生当中有不同阶段,很多时候你身在其中时可能觉得饱受挫折,而当回头望望自己走过的路,就会发觉,这个世界的广阔是自己很难想象的。”这里当然不是贸然鼓励以漂为荣,但如果明确了心中的方向,或许就应坚信当下如北漂般的种种困难,与其说是拦路之虎,不如说是对理想的试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海伦凯勒爱生命的故事

全文共 1407 字

+ 加入清单

《海伦·凯勒》是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我捧着它,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又回味无穷。

这篇文章记叙了美国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的一生。她一岁时因病丧失人视觉和听力,可海伦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她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了讲话。24岁时,她以优异的成绩和毕生精力投入到为世界盲聋人谋利益的事业中。

海伦·凯勒,一个残疾人都为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可我们这些健全的人有时却在虚度年华。海伦·凯勒的一生让我们知道要珍惜时光,珍惜这幸福生活。

海伦·凯勒的一生就像史蒂芬霍金一样。霍金在21岁时患上卢伽雷氏症,使他全身只有三根手指能动。1985年因手术失去说话能力,可他身残志坚,竟成为物理学、宇宙学、数学、思想、哲学专家以及作家。写过《时间简史》等书。霍金虽是残疾人,却提出了黑洞能发射辐射的理论。而这正是因为他并不是成天虚度光阴,而是去研究宇宙。

而我呢?做事总是拖泥带水,只想着今天快点过完。记得有一次,我在完成暑假作业时,笔虽在写,可心飘到了十万八千里以外了,导致作业质量极差。即使几次做完了,也就只是在那里发呆、睡觉、玩电脑,整天昏昏沉沉的,做事也慢慢吞吞的,本来10分钟就能完成的作业,我却用了1个小时。做着做着,我就会突然发现,一个上午的作业,我竟然到晚饭时间还没做完……

海伦·凯勒说过:“假如你的眼睛明天会失明,那你今天要干什么?”这让我感到,我们应该要珍惜时光和现在的幸福生活,不要虚度年华。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自已的人生?海伦·凯勒的一生,就是最好的回答。

附:海伦凯勒的人生轨迹:

1. 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女作家和教育家。不到两岁,小海伦突然得了一场大病。从此她双目失明,双耳也聋了。海伦7岁时,父母为她请了年轻的家庭教师安妮。

2.一天,安妮让海伦用一只手接水,然后在她的另一只手上反复写着“water(水)”。海伦领悟到water正是从自己手中流过的那股东西。当海伦懂了安妮在她手上写的“mother(妈妈)”时,她扑到了妈妈怀里。

3. 海伦刚满8岁,就到盲童学校学习。她的学习成绩非常棒。海伦要安妮教她学习用嘴讲话。上课时,海伦把手轻轻按在老师的面颊上,感受发音时面部肌肉和嘴唇的动作。

4.经过艰苦练习,海伦学会了说话。海伦14岁的时候,参加了美国聋人语言教学第十五次会议。她作了一次较长时间的演讲,博得一片赞扬声。

5.海伦把想上大学的念头告诉了大作家马克·吐温,得到了他热情的鼓励。海伦果真被麻省剑桥女校录取了,她与健全学生一起上课——安妮把授课老师的话,急速写在海伦手上。

6.经过三年紧张刻苦的学习,海伦以各科90分的好成绩,被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录取。

7.大学的许多书本没有被译成盲文。海伦用自己的方法刻苦攻读,获得了同学们的敬佩和信任。

8.海伦决定把解除盲聋哑人的痛苦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她对安妮说,我有能力把你所教给我的一切,都传授给有生理缺陷的人。

9. 海伦和安妮被邀去全国各地讲演。海伦利用去各地讲演的空隙时间坚持写作,先后写了《我的天地》《冲出黑暗》等作品。

10.海伦的老师、挚友安妮,由于过度劳累和长期的病痛去世了。是她把一个盲女童培养成了一位有用的人,这盏明灯在海伦心中照耀半个世纪之久。

11. 安妮去世后第二年,海伦又到日本讲演。接下来的日子里,她的足迹遍布世界五大洲,她成了世界闻名的人物。

12. 海伦于1968年6月1日去世,终年87岁,安葬在华盛顿国家公墓。至今仍然有许多人怀着崇敬的心情来悼念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名人家教故事

全文共 2492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先生的文章我们看得很多,但对于他作为父亲的事迹,却基本很少看到。其实鲁迅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教育儿子的方法非常值得借鉴。

鲁迅因擅写杂文,嘻笑怒骂皆成文章,有人就认为他一脸正气,为人严肃,缺少人情味。其实,鲁迅既有“横眉冷对千夫指”的一面,也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一面。他在家庭中,便是一位宽厚的丈夫,慈爱的父亲。因为有鲁迅充满父爱的艺术教育方法,海婴最终成才。

1、给孩子全部的爱。

鲁迅晚年得子,自然喜爱万分,鲁迅对海婴倾注了全部的父爱。每天深夜12时至凌晨2时,他一定要轻轻上楼,察看海婴的睡眠情况,帮忙盖好被子;孩子睡足就逗孩子玩,孩子倦了就抱起孩子,哼着催眠曲,把孩子送进梦乡;孩子病了,鲁迅更是彻夜守护。正如鲁迅妻子许广平所说的:“他是尽了很大的力量,努力分担那可能范围里的为父之责的。”

2、信守承诺,尊重孩子。

海婴渐渐长大了,鲁迅就有选择地带他去看电影。凡是益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如《泰山之子》、《米老鼠》及世界风光类的影片,鲁迅常常带他去观看。一次,吃晚饭时,海婴听说饮誉世界的“海京伯”马戏团到上海演出,高兴得手舞足蹈。但鲁迅考虑到马戏团大多为猛兽表演,且在深夜临睡前,怕海婴受到惊吓,终于没有带他去看。海婴为此嚎啕大哭了一场。鲁迅第二天便耐心地对他说明了原因,答应别找机会,白天陪他去看。鲁迅在1933年10月20日的《日记》中有这样一条记载:“午后同广平携海婴去海京伯兽苑。” 这件事给海婴印象很深,以后每提及此事,海婴就动情地说:“父亲对我如此真心的爱,使我认识到一个人如何才能当一个好父亲。”

3、理解孩子。

鲁迅把儿童看作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竭力反对两种因袭的错误教育方法:一种是粗暴压服的方法,对儿童非打即骂,使得儿童从小唯唯诺诺,低声下气,思想愚钝,目光呆滞,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其实这类孩子长大以后,“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另一种是娇生惯养的方法,任其跋扈,放任不管,使儿童在家里成了“小霸王”要什么给什么,待到将来走到社会,“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

鲁迅提倡,对儿童要了解他们的心灵世界,懂得他们的兴趣和喜好。他曾经说:“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有一天,鲁迅在家里请朋友吃饭,桌上摆了一盘鱼丸子,海婴面前也放了一小碟,他先夹了一个尝尝,觉得味道不新鲜,就嚷菜坏了。大家从大盘中拣来尝了尝,都说是新鲜的,以为是孩子瞎嚷,就不去理他。但鲁迅却认真地对待孩子的意见,把海婴碟子里的拣来尝了尝,果然味道变了,赶紧吐了出来。鲁迅说:“孩子说不新鲜,一定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

4、要教导孩子。

鲁迅认为,对儿童要循循善诱,教给他们文化知识,使他们明辨事理。儿童天真活泼,喜欢游戏,有爱美的天性,大人要注意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和求知欲。他曾经说过:“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

因此,对孩子们提出的问题,鲁迅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予解答,如果问题过于复杂,他就会说 “等你大一点读书了,书本和先生会告诉你的。”

5、让孩子游戏。

鲁迅曾经指出:“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鲁迅就是从孩子摆弄玩具中,根据儿童的.特点,引导,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促使其健康成材的。

鲁迅发现海婴从小对理工知识有兴趣,便给海婴买来一套木工工具的玩具。小海婴捧如至宝,常常用它敲敲打打,那认真的神态,俨然像一个小工程师在盖房子。鲁迅还常常带海婴到郊外去玩,欣赏清清的河水,鲜艳的野花,嫩绿的庄稼,追逐漂亮的蝴蝶,捕捉有趣的昆虫。野外的新鲜空气,滋润着海婴稚嫩的心田。一次,鲁迅好友瞿秋白送海婴一套苏联儿童玩具,这是一种类似积木的铁制玩具,有上百个金属零件,可以组装出各种各样的玩意儿,小到简单的翘翘板,大到复杂的起重机、飞机等。瞿秋白的夫人杨之华在玩具盒上用娟秀的笔体,写明一共有多少零件,如何玩法。鲁迅和许广平慎重地对小海婴说:“这是何叔叔、何叔母从苏联带给你的,你可要格外爱惜。”小海婴迷上了“积铁”,一玩就是半天。他由玩“积铁”开始,迷上了理工技术,小小年纪,就能拆钟、修锁、装矿石收音机了。

出生在那个年代,却有如此先进而科学的育儿观念,鲁迅真是一位大师。

经风雨,见彩虹——李嘉诚的“父教”故事

1940年冬天,李嘉诚一家离井背乡,逃至香港。流离失所来到异地,是李嘉诚生命中第一次转折,也是他经历人间苦难的开始。香港,那是一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初到香港的李嘉诚茫然了,举目看到世态炎凉,心里产生很多感想,童年时五彩缤纷的梦想和天真被现实粉碎了。但是尽管有纠缠不清的困惑,李嘉诚并没有失望,没有失去信心,还是充满斗志地实现自己学业的理想。

在亲友们的帮助下,李嘉诚进入香港的中学继续初中学业,清一色的英语教材使李嘉诚内心复杂世界又添一份学业上的惶恐不安。虽然困难重重,但对于生性倔强、做事从不半途而废的李嘉诚来说,这是一次极好的应战。李嘉诚起早贪黑,抓住点滴时间补课,渐渐地,终于跟上了班里的学习进度。

然而正当李嘉诚踌躇满志、刻苦学习的时候,一个巨大的不幸降临到李氏一家人头上。父亲李云经因劳累过度不幸染上肺病,身为长子的李嘉诚一边照顾父亲,一边拼命温习功课,他想让学业有好成绩使父亲高兴。贫病交加、卧床不起的父亲,视李嘉诚的学业比自己生命还重,他多次嘱咐李嘉诚千万别让为父的病情耽搁了学业。为了不使儿子失学,这个尊敬的父亲将自己的药钱存下来,供李嘉诚读书,由此以往,父亲的病愈来愈重,李嘉诚至今还记得,自己每次去医院给父亲送饭,父亲不是抱怨太多太好,就是将饭盒中的菜塞到李嘉诚的嘴里。

在如此生活重压下,李嘉诚仍然未放弃自己的理想,更加拼命学习,终于“后来者居上”,名列前茅。但是,父亲还是离他而去了。临终前,父亲喘息着,用尽力气抓住儿子的手,嘴里喃喃叮嘱李嘉诚要有勇气,好好做人,说:“阿诚,阿爸对不起你……”还在为自己优秀的儿子学业将从此中断而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让事实教训你们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534 字

+ 加入清单

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是个文武兼备的全才。他早年参加“复社”(明末一个文人结社组识)活动时,就注重锻炼身体,反对重文轻武。

当时,“复社”里有个名叫归庄的少年,与顾炎武同岁,不但精通兵法,还练就了一身好武艺。顾炎武与归庄朝夕相处,情投意合,两人经常在一起舞枪弄棍,十分自在。

可顾炎武和归庄的做法,却招来“复社”内部许多人的非议,有人竟公开辱骂他俩是“异端的狂生”。顾、归二人对此毫无畏惧。顾炎武针锋相对地说:“我就是要当那些无耻之徒的‘异端狂生’!”这样一来,就更加引起了那些人的仇视。他们知道顾、归二人人品才学都在自己之上,实在无懈可击,就采取了人身攻击的卑劣手段。顾炎武幼年时,因患天花病留下了后遗症,眼球上长了一层白膜,左眼视力也有些偏斜和迟钝。练武时,动作往往不够协调。那些庸夫俗子,竟然纠集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将顾炎武围在中间,故意逗笑取乐:“请诸位注意看呀,这位武术大师的眼神有多么好看!”

说完,发出一阵怪笑。顾炎武冷眼相对,暗下决心!你们越是嘲笑,我越要练好武艺,让事实教训你们。从此,他不但更加努力地向归 庄学武,还主动找擅长武功的长辈请教。天长日久,他果然练得武艺高强,身体强健。许多青少年从他的实践中,也受到启发和教育,改变了重文轻武的旧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侯宝林用微笑面对屈辱名人故事

全文共 359 字

+ 加入清单

“文革”中,侯宝林被造反派拉去批斗。批斗现场设在大礼堂,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都想见识一下台上这位一流的幽默大师如何应付这样的场面。

“说,你向人民隐瞒了什么历史问题?”造反派煞如凶神。

“我,我向人民隐瞒了一个重大的个人问题,我还有一个名字叫侯太宝。

“交代重大问题!”

侯宝林装出一副老实认罪,痛不欲生的模样:“我万恶不赦,我罪大恶极,我犯过一件全世界人民都不能饶恕的罪行。”

众人几乎都屏住呼吸,要听他交代什么罪行。只见他极为认真地说:“希特勒是我的内弟,我们俩一起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台下哄堂大笑。

造反派头头挥手喝止:“肃静,肃静,不要听他胡说!”

侯宝林仍是一本正经,学着造反派挥手:“肃静,肃静,真的,法西斯的总头头盖世太宝(保)就是我。”

笑声更为激烈,连造反派也忍不住笑起来。大师却在笑声中直起腰,理理头发,回家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没有人能阻止你出人头地名人故事

全文共 1052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和你一样:他出身卑微。却身怀远大理想。多年前,他在1983年版的《射雕英雄传》中扮演那个宋兵乙,为增添一点点戏份,他请求导演安排“梅超风”用两掌打死他,结果被告之“只能被一掌打死”。这个年轻时被称做“死跑龙套”的卑微小人物,第一次当着导演的面谈到演技的时候,在场的人无一例外都哄堂大笑;但他依然不断思索、不断向导演“进谏”,直至2002年自己当上导演。那年,他获得了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其实和你一样:上世纪90年代,在一趟开往西部的火车上,梳着分头、戴着近视眼镜的他看上去朝气蓬勃,内心却带有微微的彷徨。那时的他严肃乏味,常常独坐好几个小时不说话。后来转行做主持人,1998年他第一次主持的电视节目播出时,他发现自己说的话几乎全被导演剪掉了。他让身为制片人的妻子准备了一个笔记本,把自己在主持中存在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哪怕是最细微的毛病都不、肯放过,然后逐条探讨、改正。即使今天其身价已逾4亿,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主持人,他仍未放弃面“本”思过。

其实和你一样:10年前,他是大学里的“小混混”,由于经常逃课而被老师责备。毕业后被分到当地的电信局当小职员,面对冗杂的机关工作,他感到既劳累又苦恼,后来他勇敢而果断地辞了职,然后自创网站。从而走向中国互联网浪潮的浪尖,他在2003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中居第一位。

其实和你一样:5年前的他是一个防盗系统安装工程师,依他的说法“就是跟水甘工差不多的工作”,“有时候装监视系统要先挖洞。一旦想到歌词就赶快写一下!”当年的他就是这么边干活边写词,半年积累了200多首歌词,他选出100多首装订成册,寄了100份到各大唱片公司。“我当时估计,除掉柜台小妹、制作助理、宣传人员的莫名其妙,减半再减半地选择性传递,只有12.5份会被制作人看到吧,结果被联络的几率只有1%。”其实那1%就是100%!1997年7月7日凌晨,他正准备去做安装防盗工作,有人打电话给他,那个人叫吴宗宪,同时走运的还有另一个无名小卒——周杰伦。从他和周杰伦合作的歌没人要,到要曲不要词,慢慢地曲词都要。之后单独邀词,但还会有三四个作者一起写,直到最后指定要他的词。

可能你已经猜到他们是谁了,一个是周星驰,一个是李咏,一个是丁磊,一个是方文山。他们是目前中国最具知名度的人中的一部分。

他们在成名前和你并无多大不同。不要抱怨贫富不均,生不逢时,社会不公,机会不等,条理繁复,伯乐难求,要知道:其实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出人头地的机会。明天,或者明年,同样会诞生像他们一样成功的人,就看是不是今天的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现代名人小故事:身残志坚张海迪的传奇一生

全文共 537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热爱生活的人。他们不屈不挠,争取进步。今天,我读了张海迪故事

张海迪小时候是个活泼快乐的孩子。但在她五岁的时候,突然患上了脊椎血管瘤。病情复发,五年做了三次大手术,最后不得不截瘫。

看着朋友们开心地跳橡皮筋,背着书包去上学,小海迪幼小的心灵很痛苦。她伤心地哭了:“妈妈,我要走了!我要上学!”

爸爸给小海蒂买了书、笔记本和钢笔。告诉她,很多名人尽管身有残疾,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受到父母的爱和鼓励,她决心振作起来,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后来张海迪看了十几部医学专著,请教了有经验的医生,学习了针灸等医术,给群众免费治疗。

看完这个故事,我的眼里充满了泪水,我感到羞愧。虽然张海迪病重,胸下完全昏迷,但面对残酷的命运,她并没有屈服于疾病,而是自学了小学、中学、大学的专业课,掌握了英语、日语、德语等多种外语。她是多么勇敢和坚强啊!她不怕病,勇敢面对,奋力抗争。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她总是微笑着面对任何困难。

医生曾断言张海迪活不到27岁。但是现在张海迪54岁了。她已经踏上了为中国残疾人服务的新征程。

成功不是“中彩票”,人生梦想需要汗水和心血浇灌。从这个意义上说,张海迪还是“年轻”的,“海蒂精神”还会进一步发扬光大。

张海迪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是生活中的强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上课不认你名人故事

全文共 388 字

+ 加入清单

著名科学家高士其上小学的时候,是个守纪律、懂礼貌的好学生。同学们都爱和他在一起。

可是有一天,他的同桌突然嘟着嘴,气呼呼地冲着高士其说:“你到底认识我吗?”

高士其莫名其妙地回答:“咱俩是好朋友,我怎么会不认识你呢?”

“那你刚才上课的时候,为啥不理睬我呢?”

高士其一听,笑了起来。原来,刚才上课的时候,他的同桌悄悄从作业本上撕下一张纸,叠起青蛙来了。叠了一阵子,他觉得一个人玩不带劲,就凑到高士其的耳朵边,轻轻地说:“我们来玩斗青蛙吧!”

高士其由于正专心听课,没有听见同桌的话。这位调皮的小同桌有些生气了,使劲拉丁拉高士其的衣服。高士其这才歪过头来,并从同桌的手势上明白了他的意思。然而,他一点也没动心,狠狠地白了同桌一眼,又继续专心听课了。

高士其没有想到,因为这件小事,竟得罪了要好的朋友。他诚恳地对同桌说:“下课的时候,咱俩一起玩,是好朋友。可是上课的时候,我就不认识你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鲁仲连智难田辩士名人故事

全文共 1471 字

+ 加入清单

鲁仲连,又名鲁连子,也称鲁连。战国时期齐国人。史书说他少有奇才,号“千里驹”,曾拜当时著名学者徐劫为师,学习辩术,刻苦认真,很受徐劫喜爱。

当时,齐国有个叫田巴的辩士,是当时明辩学派的代表人物。据说此人雄辩天下,能“服狙丘,议缧下,毁五帝,罪三王,服五伯,离坚白,合同异,一日服千人”。意思是说,他在狙丘、缧下一带地区发表演说,没有人是他的对手;他能以三寸不烂之舌,将历史上的三王五帝、春秋时的五霸贬得一钱不值,也将“坚白”、“同异”这两个完全不相同的名家基本命题,说得一模一样。就是这样一个诡辩高手,却遇到了当时只有十二岁的鲁仲连的挑战。

有一天,鲁仲连对老师徐劫说:“田巴辩论的这些,都是一些虚妄的奇谈怪论,无济于世,有什么了不起?请老师抽时间领我去会他一会,煞煞他的锐气,也好让他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免得他再目空一切,盛气凌人!”

徐劫说:“这可使不得,如果你输了,连我的名声也不好听。”

鲁仲连却信心百倍地说:“老师不必担心,我自有办法对付他就是了!”

其实,徐劫也对田巴不服气,更深信弟子的才华,巴不得让弟子和田巴辩上一辩;刚才那些担心的话,只不过是激将法罢了。他见鲁仲连如此有志气,也就痛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徐劫便带鲁仲连前去拜访田巴。田巴也久闻徐劫有个叫鲁仲连的学生,辩才很高,号称“千里驹”,也想会上一会。今天见他专程前来,急忙迎出。

徐劫来到田巴客厅,拉着鲁仲连的手对田巴介绍说:“这是我的学生,姓鲁名仲连,今年十二岁。他久闻您的大名,很想向您请教!”

田巴打量了一下鲁仲连,只见他个子不高,面色红润,两眼有神,表情自若,不禁赞道:“听说你小小年纪,就号称‘千里驹’,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你前来见我,有什么话要说吗?”

鲁仲连说:“听说田先生雄辩天下,国中无人能及。不过我有一事不明,特来请您赐教。”

田巴说:“请讲。”

鲁仲连说:“现在我国南阳一带,有楚军压境,虎视眈眈;高唐也受赵国攻打,情况十分紧急;聊城又被十万燕军团团围住,形势更为严峻。不知田先生可想过退敌之策?”

田巴想了想,很难为情地说:“没有。”

鲁仲连说:“是啊,作为一个日服千人的辩论专家,在国家遭受侵犯的时候,想不出退敌计谋;在民众危难的时候,提不出安抚之策,那么,您的辩才再高,又有什么用呢?”

田巴听了,觉得鲁仲连说的有道理,深感内疚,低头不语。

鲁仲连又接着说:“我曾听人言,事情都有个轻重缓急,当厅堂上的垃圾还没有清除时,您还顾得上到院子里去铲除杂草吗?在短兵相接搏斗的时候,您还去想如何防备远处射来的冷箭吗?现在面对国家的形势如此危难,您一筹莫展,却还在滔滔不绝地演讲,像猫头鹰一样地哀叫。别人当面不说什么,可您走了之后,人人都在骂您啊!我以为,作为一个真正的辩才,应该急国家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多解决点实际问题,少说点空话,才有价值。为此,我劝您今后少开口为妙。”

田巴听到这里,越发感到羞愧,无地自容,满脸通红地拉着鲁仲连的手说:“你说的很有道理,很有道理!”尔后又对徐劫说:“你这个徒弟何止千里驹,简直是飞兔啊!”

从此,田巴闭门谢客,终身不再侈谈。

后来,鲁仲连学业期满,走上社会,周游列国,以三寸不烂之舌,为人排忧解难。他曾帮助赵国平原君解邯郸之围;也曾射书聊城,劝燕国占领聊城的将领认清形势,顾念当地父老的生命财产,放弃固守,书中情真意切,使燕将深受感动,以自杀来结束了这场战争,使聊城又回到了齐国手中。这就是后来有人记载的“鲁仲连射书救聊城”的故事

齐王念鲁仲连射书救国有功,给他加官晋爵,但他坚辞不就,继续周游天下,后隐居海上,约卒于公元前238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名人故事:杨澜的放弃

全文共 1341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名人之所以为名人,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我们可以从名人的故事中得到许多道理。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名人故事:杨澜放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前不久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成立时,邀请了原著名央视主持人杨澜给厦大学子开了一场精彩的讲座。当有人问她选择在事业的顶峰毅然去外国读书是不是一种心计时,杨澜讲了她所经历的一件事。

一年春节晚会,共有六名主持,多遍彩排之后,有一位主持的大姐,导演组突然决定不用了。但又没人去通知她。第二天,当那位大姐兴冲冲地拿着礼服来到化妆间时,化妆师告诉她名单上没有她的名字,结果那位大姐黯然神伤地走了。当时杨澜就坐在一旁,这件事对她的触动很大。她通过这个主持大姐所遭遇的“命运”似乎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从那以后,那位主持大姐黯然神伤地离开春晚会场的那一幕深深地印在了杨澜的脑海里,她同情那位大姐。为台里那位导演不近人情的做法反感,因为她认为如果你觉得这位主持大姐不适合做主持,你可以通知到她并做好她的安慰工作,就不会出现这样尴尬的局面。这位主持大姐为台里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也曾主持过很多重要的节目,然而这么深重的伤害仍然降临到了她的身上,杨澜怎么也想不通。她开始感到了世事无常,开始感到了来自生活的恐惧。她曾经历了好几个不眠之夜。她想,现在我正红时,人人都争着要我上栏目;如果有一天我走到才枯气竭的时候,我不是照样地任人挑来挑去难逃这样的命运吗?于是杨澜开始为自己躲避遭受那位大姐那样的伤害而积极地准备着一条退路。

选择放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她正处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杨澜在这之前工作是很顺利的,她1990年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后就直接进了中央电视台,担任《正大综艺》节目主持人,这个节目她从1990年一直做到1994年。在这个节目中,杨澜那种充满睿智清新的主持风格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于1994年获中国第一届主持人“金话筒奖”。这对于一个刚刚参加工作的主持人来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实在是难能可贵,同行都向她投来了羡慕的眼光。然而在这个时候选择离开就算自己能说服自己,可是父母会同意吗?朋友会理解吗?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她内心一度十分矛盾和痛苦。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杨澜终于下定了决心要急流勇退。因为她深深明白:人要更好地生存就得牢牢地站稳脚跟,不能沉迷在鲜花和掌声中,要不断地去寻找新的成长方向。于是她毅然地在自己最红的时候选择了离开央视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及公共事务学院攻读国际事务硕士学位。

杨澜三年留学回来后,加盟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开创名人访谈类节目《杨澜工作室》,并担任制片人和主持人。2000年,她创办了大中华区第一个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阳光卫视”卫星频道,出任阳光媒体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主席。2001年,杨澜应邀出任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形象大使;同年7月,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会议上代表北京作申奥的文化主题陈述,她的精彩表现赢得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为我国赢得2008年的奥运主办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从杨澜的发展来看,她选择在当红的时候离开央视是明智的,也正因为她勇敢地选择了放弃,她才有时间去苦练内功,才有了后来她发展的更大空间,才取得了现在骄人的成绩。其实放弃并不是简单地扔掉,而是为下一次出发积蓄更大的能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古今中外励志名人经典小故事:拉斯顿断臂求生

全文共 1158 字

+ 加入清单

4月的一天,27岁的亚伦·拉斯顿只身来到位于犹他州东南部的布鲁庄峡谷攀岩。

出发前,他将手机留在了家里,并决定不告诉任何人他要去哪儿,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这是一个令他后悔的决定。

就在他攀上一块重达800磅的大岩石时,岩石突然松动了,拉斯顿的手顿时失去了抓攀点,惯性把他一下子甩到岩壁上。与此同时,大岩石迅速向他滚来,压在了他的右臂上,然后戛然而止。

那一刻,除了剧痛,还有恐惧。一开始拉斯顿就意识到,靠自己绝不可能把手臂弄出来,因为不管他怎么摆动身体,大岩石就是纹丝不动。在随后的几十分钟时间里,拉斯顿拼命用自己的身体去顶撞大岩石,希望大岩石能挪动一点点。但这一番挣扎除了使得他精疲力竭外,没有丝毫作用,拉斯顿就这么被困在那里整整5天,靠身上所带的少许食物和水维持着生命。

为了防止脱水,他还喝了自己的尿。

第六天,食物与水都已经耗完。拉斯顿看着那块巨石,心里冒出了一个可怕的念头:用刀子切断胳膊。只有切断自己的胳膊,才能有生还的机会。

为防万一,拉斯顿打开数码摄像机,给家人记录下他最后的信息。“真对不起……”他说,“你们每一个都让我感到骄傲。”然后,他开始用自己的身体做杠杆,使劲往下拧胳膊,越拧越低。不知过了多久,他的耳边响起了“啪”的一声。那声音就像一声枪响,在山谷里回荡。拉斯顿知道他的骨头断了。那一刻,他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钻心的痛。

接着,拉斯顿小心翼翼地切臂肉。在开始切手臂前,他先拽下水囊的软管塞子上的绳子当止血绷带,牢牢扎住血管。然后迅速把血管切断,再切断大动脉。那一瞬间,拉斯顿觉得自己就像被人活生生放进了炽热的岩浆中。但是,伴随着剧痛的,还有一种感觉,那就是痛快。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获得自由之后所产生的美好感觉。然而拉斯顿远没脱离危险,因为要走出峡谷,他还要走将近4个小时的山路。

血,一直不停地顺着他的双腿往下流,湿透了他的鞋子。拉斯顿靠着坚强的意志力一步一步往外走。终于,他碰上了一个徒步旅行的家庭。这家人在上山时曾碰到了正在峡谷入口搜救拉斯顿的搜救队。看到拉斯顿,他们马上帮他联系搜救队。前来搜救的直升机迅速赶到。搜救队长查看了拉斯顿的伤势后,马上对驾驶员说:“他把自己的手臂切断了,我们必须赶快把他送往医院。”

伤愈出院后,拉斯顿把这次痛苦的经历按时间顺序写成了一本书,起名为《生死两难》一这本书于2004年出版,并成为当年的畅销书。他也成为一名励志演说家,在一场场演讲中,他把自己从那场苦难中学到的经验、教训和感悟传播给更多的人。

“我必须下决心勇往直前,尽管不知未来还会发生什么事情。”拉斯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在关键时刻战胜恐惧而断然采取行动,这才是最重要的,”

今天,拉斯顿还在继续新的行动。他已安装了度身定做的假肢,前不久还登上了位于阿根廷的海拔高达23000英尺的阿空加瓜山的最高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