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记忆中儿时的端午节(汇总20篇)

导语:有些记忆被焚烧掉,有些记忆被埋在心底,纯真年代如流水划过金色年代。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珍藏的记忆作文,欢迎大家参考!

浏览

7879

作文

40

篇1:儿时的味道记忆作文

全文共 448 字

+ 加入清单

儿时,粽子那甜美的香味如小孩般涌进我的鼻子,夹着一股麦子的香味,令我久久不能忘怀。

每到五月,我就早早地缠着奶奶,叫:“奶奶,粽子皮买了没,什么时候包粽子呢?”奶奶笑道:“好好好,过两天包,让你和小天饱饱口福。”

以后,我写完作业,都会到厨房看看,粽子包得怎么样了?终于有一天,奶奶把粽子包好,放在客厅,自己去别人那串门。有一天,天气很冷,我放学回到家,把书包放到房间,鼻子嗅到一股浓郁的清香,如老虎遇见食物一般,飞快地冲到客厅,一看见粽子,兴奋到了极点,迫不及待地撕开皮,香味慢慢地散进我的心里,融化了我的寒冷。咬上一口,香甜可口的糯米入口即化,就连天上的神仙吃的美味佳肴也要甘拜下风。这时,妈妈走过来说:“你这个小馋猫,奶奶还没通知你了,你这么快就吃了?”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把粽子皮放下。

等妈妈走后,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冒着热气的粽子,它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我的口水又不知不觉流了下来,情不自禁地抓起一个粽子,慢慢地吃了起来,那味道在我心中永久地回荡……

粽子的味道,就是儿时的味道,让我永远铭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记忆中的端午节发言稿

全文共 822 字

+ 加入清单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

每年的这一天人们必不可少活动,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佩香囊 ,赛龙舟。今年的6月12日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也将迎来我国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那么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据说,在两千多年前,楚国的大夫屈原情系百姓,心忧天下,当他得知楚国被秦军攻破后,就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江自尽。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就有了后来赛龙舟的风俗。百姓们把用楝树叶包裹,外缠彩丝的饭团投入江中祭奠屈原,就成了我们现在吃的粽子习俗。于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月就被定为端午节。端午时节,千家品粽,万户悬囊,人们纷纷挂艾草、佩香囊 、赛龙舟、办诗会,来纪念屈原,庆祝节日。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外来文化越来越多的渗入了我们的生活,这曾经最热闹的活动,渐渐被人们所淡忘,我们似乎不再眷顾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而将更多的目光转向了“圣诞节”“愚人节”这些西方节日。当我们还沉在西洋节日的欢声笑语中时,2006年,韩国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听了这些,我们又是什么样的心情,这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的得失,不仅仅是少了几项庆祝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而如今,这个我们过了二千多年的传统佳节眼瞅着成为了他国的国家遗产,我们将是怎样的尴尬与无奈。

中国的传统节日异彩纷呈,文化内涵丰厚,它们留存着先民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我们须怀感恩之心,敬畏之情。同学们,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栋梁,中华文明需要大家共同传承,并且发扬光大。希望大家不要冷落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让华夏文明在神州大地彻彻底底的辉煌起来!谢谢大家。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

全文共 75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一早就接到妈妈打来的电话,让我们端午时去她家过端午节。说实话,至少有四年了,没有好好的过过端午节了,漂泊在外,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忙碌,哪里顾得了什么端午!不过真的很怀念儿时的端午节。

我家屋后有一大片竹林,那是我们兄妹四人的乐园,每年端午前,我都和奶奶在竹园里捡荷叶,包粽子。新长出来的竹子青青翠翠,还有一股淡淡的香气,奶奶总是让我捡已经脱落在地上的荷叶,可是我总是喜欢把包在竹子上的慢慢的拨下来,我喜欢看藏在里面的翠绿的竹竿,白色的竹节,虽然常常被奶奶发现,也常常免不了一顿斥骂。

竹林后面是一个大池塘,把我家的老房子和竹园紧紧的包围起来,端午前后池塘里满是藕叶,放眼望去翠绿如海,真的叫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现在想想当人脱离了钢筋水泥的丛林,抛开都市的喧嚣,和大自然近距离的接触,是多么幸福的事情!虽然现在,老家的竹林已经荒芜杂木丛生,那些大大小小的池塘也已经成为平地,但是经常在梦里觉得自己被一片片翠绿所包围,侃两句吧:风吹藕叶碧莲天,青莲红莲缀其间。清香薰的孩童醉,流连忘返学神仙。

端午的早晨,一大早起床门头上早都插上了艾草,相传艾草能辟邪,然后妈妈就端来满满一盆用艾草煮过的鸡蛋和鸭蛋让我们吃,听说吃了它就不会长疮了。当然端午的餐桌上最少不了的还是妈妈亲手包的粽子。妈妈包粽子的时候我就搬把小凳子坐在旁边看,看着一堆堆荷叶在妈妈手中变成形状各异,不同口味的美食,真是很羡慕,不过直到现在我也没能包出一个来。

想起李清照的那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位伟大的女词人在词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而有盎然情趣的画面又给记忆中的竹林,藕塘,端午,增添了很多的诗意和情趣。借用谁的一句话:姐忆的不是端午,是快乐;吃的不是粽子,是心情。

[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儿时记忆的美食作文

全文共 918 字

+ 加入清单

有些美食,会在第一次尝过后便无法忘怀,特别是儿时记忆里的美食更像乡音一样无法改变初衷, 我这个人就这样,对自己喜欢的食品往往心存一种味觉的固执------相食永远,相伴舌尖。

说来你不会相信,我儿时最为喜欢吃的小零食就是当时及其不上眼的芡实,在我们余干当地俗称鸡卵子里,当然,那时候的芡实不像现在抄作的这样火爆,根本不知道它在书上的全名,更不会去了解它的药用性和保健性,因为80年代的它,就是平民百姓都不怎么去吃的小零食,而我偏偏对它独有情衷,理由很简单,就是特别的便宜,五角钱给你一小忠子杯,在当时的余干,唯一的一条东山大街上,只要是到了芡实成熟的季节,任何一个小摊小贩上都可以买得到,而且买上一块钱放在口袋里,就可以从早上去上课吃到中午下课回家,这对于当时口袋没有多少钱的小孩子来说,自然成了儿时最为解馋的首选食品,吸引力很大。如今,在记忆中细细的品味,当时那一粒一粒扔进嘴里嚼的感觉非常的记忆犹新,那是粉粉的口感约带一点涩涩而又甜的味道,偶尔嚼上几个外壳软软的熟芡实,我会连壳带心一起吃掉,那个香甜味道,没有得说。

如今,过上安康生活的我再次品尝芡实,未免儿时的味道约显有些欠缺,一来因为当今的芡实价格昂贵,二来花样百出的各种食補疗法替代了那个年代最为粗糙的吃法,当然,细细的斟酌,现代的芡实吃法应该是更具合理性和营养学。不管怎么样,一个不起眼的民间小零食华丽转身登上了大雅之堂,并且在余干美食之乡享有盛名,形成了以种养,深加工,延伸的产业链,其加工的系列产品如芡实饮料和美酒正在漂洋过海远销欧美等国家,为传扬美食之乡---余干赢得了美誉。今秋专程采访,但见余干县三塘乡生态曹氏产业园,芡实茫茫一片,不禁感慨万千,又一次唤醒了儿时的记忆,自觉进入心灵深处的亲切感油然而生,引来了无限忆想。

其实,品尝任何美食,人人都有一种自己味觉的固执,但是,我认为坚守家乡的味觉还是比永久还久,因为那种家乡的味道是维系乡土人情的纽带,历经千秋万代永远都不会去更改,传递的不但是一个地方的美食特色,最为重要的是传递着家乡人的亲情味道。四方游子,无论身在何方,家乡的味道、 童年的味道都是亲情的味道,正宗的味道,令人震撼,直到永远……

[儿时记忆的美食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记忆中的端午节_例文

全文共 74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一早就接到妈妈打来的电话,让我们端午时去她家过端午节。说实话,至少有四年了,没有好好的过过端午节了,漂泊在外,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忙碌,哪里顾得了什么端午!不过真的很怀念儿时的端午节。

我家屋后有一大片竹林,那是我们兄妹四人的乐园,每年端午前,我都和奶奶在竹园里捡荷叶,包粽子。新长出来的竹子青青翠翠,还有一股淡淡的香气,奶奶总是让我捡已经脱落在地上的荷叶,可是我总是喜欢把包在竹子上的慢慢的拨下来,我喜欢看藏在里面的翠绿的竹竿,白色的竹节,虽然常常被奶奶发现,也常常免不了一顿斥骂。

竹林后面是一个大池塘,把我家的老房子和竹园紧紧的包围起来,端午前后池塘里满是藕叶,放眼望去翠绿如海,真的叫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现在想想当人脱离了钢筋水泥的丛林,抛开都市的喧嚣,和大自然近距离的接触,是多么幸福的事情!虽然现在,老家的竹林已经荒芜杂木丛生,那些大大小小的池塘也已经成为平地,但是经常在梦里觉得自己被一片片翠绿所包围,侃两句吧:风吹藕叶碧莲天,青莲红莲缀其间。清香薰的孩童醉,流连忘返学神仙。

端午的早晨,一大早起床门头上早都插上了艾草,相传艾草能辟邪,然后妈妈就端来满满一盆用艾草煮过的鸡蛋和鸭蛋让我们吃,听说吃了它就不会长疮了。当然端午的餐桌上最少不了的还是妈妈亲手包的粽子。妈妈包粽子的时候我就搬把小凳子坐在旁边看,看着一堆堆荷叶在妈妈手中变成形状各异,不同口味的美食,真是很羡慕,不过直到现在我也没能包出一个来。

想起李清照的那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位伟大的女词人在词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而有盎然情趣的画面又给记忆中的竹林,藕塘,端午,增添了很多的诗意和情趣。借用谁的一句话:姐忆的不是端午,是快乐;吃的不是粽子,是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儿时的记忆作文900字

全文共 936 字

+ 加入清单

童年是一片柔软的沙滩,沙滩上遗落着一个个美丽的贝壳:有的白如玉,记录着最纯真的往事;有的细如沙,细数着最细微的小事……我在沙滩上仔细寻找那最白最大的贝壳。啊!它在这儿!我悄悄坐下,听它讲述那些往事。

小时候,最令我念念不忘的事,便是去外婆家过年。

我们一般是在大年三十前一天晚上到外婆家。到家时已经很晚了。皎洁的月亮像一个白玉盘,在深黑色的天空上飘荡。外婆家在乡下,我一抬头,天上密密麻麻的全是星星,像一颗颗钻石镶嵌在夜幕之中。由于当时太晚了,所以我基本上都是一到家,倒头就睡。第二天醒来,要回忆好一会儿才记得自己在哪儿。

当我睡意朦胧地走到院子里时,外公外婆已经开始忙活了:外婆在打扫院子,外公在洗菜。吃完早饭的我迫不及待地想和外婆一起打扫院子,外婆却不让,因为我一扫就会扬起好多的灰尘。我只好跑到外公那里帮外公打水。老家的院子南边有一口深水井。我把住井口边伸出来的一根长长的杆子,使劲往下压,再提起,再压下去,重复这个动作,另一边的出水口便流出了源源不断的井水。因为我小,力气小,所以我几乎把全身的力气都用上去了,一会儿便满头大汗。

中午,外公开始贴“福”字,我也吵着要贴。外公便告诉我,先用胶水抹在“福”字反面的四边,涂抹均匀,然后递给他就行了。我高高兴兴地接过了“任务”,便开始涂胶水,外公就准备开始贴了。从楼下到楼上,从屋里到屋外,我就像个小跟屁虫,一直跟在外公的后面,一会给他搬凳子,一会帮他拿“福”字,忙得不亦乐乎。下午,火红的夕阳还没有落下,就有人家伴着五彩的晚霞放起了烟花。渐渐地,天黑了,我狼吞虎咽地吃过晚饭,便央求爸爸放烟花。爸爸点燃了引线,迅速退到一边,随着一声“嘭”,只见火光飞速地窜上天,我还没有反应过来,便“啪”地一声绽开了花,我兴奋地连蹦带跳的。

烟花放完了,接着,爸爸又从袋子里拿出了一个“小陀螺”,放在地上,点燃后,不紧不慢地站在旁边。我好奇地看着这个东西,只见它飞快地旋转起来,并冒着耀眼的火花。我高兴极了,张开双臂,“哇哇”地大叫。

“高兴就留在外婆家好不好?”外婆逗我。

“不要不要,我还要上学呢!”我摆手又点头,招来了爸爸妈妈的一阵笑声。

这样的童年趣事,只是童年沙滩上众多美丽贝壳中的其中一个。我依然在寻找,寻找下一个更有趣,更美丽的贝壳……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端午节的记忆作文

全文共 749 字

+ 加入清单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关于端午节的一首民谣。记得小时候端午节是个热闹而十分有趣的节日。妈妈总是提前几天就开始张罗,准备粽叶和糯米,亲手包制许多大大的粽子,翠色的粽叶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点缀一颗红枣,然后包成立体的四角形状,用棉线缠紧,一个个精巧的粽子就完成了。儿时的我蹲在旁边,小手不停的在糯米中淘来淘去,比玩沙子好玩多了。也曾尝试着包粽子,可总是包不好,糯米总是漏出来,等煮出来粽叶中的米已所剩无几了。

除了包粽子,还要煮很多的鸡蛋,鸭蛋,鹅蛋。煮熟后我们这群孩子就会欢呼雀跃的拿着煮熟的蛋来碰,看谁的蛋硬。那个屡战屡胜的蛋都要保留好些天的,不舍的吃掉。有时会把这个当时让自个儿在小朋友面前倍儿有面子的蛋忘在一旁,直至长毛,变质,最后不得不扔掉,想来真是有趣。

端午节的前一天,我们和妈妈一起用桃枝,细的秸秆,五颜六色的碎布和纸板,做成风铃,连同艾叶挂在门前。在纸板上用彩笔画孙悟空,然后剪下来挂在门上,我们叫他”把门猴“。到现在为止我也不知道在东北为什么用孙悟空取代钟馗来避邪,我猜可能孙悟空更神通广大吧。

端午节的清晨,一睁开眼睛,就会发现不知什么时候手腕脚腕已经缠上了五股色彩不同的线,我们叫”鲁线“,这是妈妈一早起来趁我们还在熟睡的时候系上的,那时所以的小孩端午节都要系上鲁线的,据说也是避邪祛病的。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用青蒿水洗脸,特别要洗眼睛周围,妈妈说这样就不会害眼疾了。

儿时的端午节是多么的鲜活而有趣呀,如一股清凉的溪水永远流淌在我的记忆中。虽然在端午节这天我们依旧会买些艾叶挂着门前,也会吃粽子,但总会觉得缺乏一种仪式感,一种快乐的感觉。。。我很庆幸我还有这么美好的关于端午节的美好记忆。端午节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儿时的记忆玩伴——杨树

全文共 777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的记忆里,儿时,总有那么一棵树,它总会陪伴在我的身边,它带给我快乐,它让我冷静、它还为我遮阳挡雨,最重要的是它是我的好朋友——杨树

当我长大了一点,每到秋天都会采集落下的杨树叶,姥姥总是小心地帮我把它们夹在一本本不知名的书里。那时候我不知道什么是标本,也不很清楚为什么要收集落叶,但每天都会兴致勃勃地捧回无数杨树叶,奶奶也总是笑着把它们夹在书中。邻居们看到我收集落叶,每次清扫院子时都特意为我留下颜色美丽的树叶。有一次一个邻居大姐姐送给我一艘用黄叶折成的小船,我那时兴奋极了,走到哪都拿着那艘小船,晚上睡觉时还特意让姥姥把它放到宠物小狗碰不到的地方。那只小狗也是我的好朋友,不过我猜那时因为落叶小船,他说不定“失宠”了好几天。

冬天,杨树藏起了他的所有树叶。每当这时,姥姥便拿出秋天夹在书中的落叶。姥姥教我用彩笔在树叶上画画,画好后姥姥在叶子的两面贴上胶带,并用线把一片片树叶穿在一起,挂在门边、墙壁上。姥姥还和我一起用杨树叶拼贴图画。几片树叶,简单地折叠几下,就组成了一幅别具特色的图画,甚是有趣。墙上贴满了这种图画,姥姥称它们是我的“叶画展”。每个冬日,都充满了一串串杨树叶、一幅幅叶画,和姥姥慈爱的笑容。

春天来临,嫩绿的新叶跃上枝头。望着娇弱的新叶,我开始期待他们快点长大,快点变成夏日中那一树金光闪闪的杨树叶。

在一年接一年的盼望中我渐渐长大,杨树叶是我形影不离的伙伴。直到那个秋天,我们才不得不分开。为了扩建马路,小院将被拆除。我最后一次拾起地上的杨树叶,姥姥将它们夹到书中,一如从前。那天,我告别了伴我度过童年的杨树叶。

后来,我回到那条街道。小院不见了。让我难以置信的是大杨树也不见了,只剩下了粗壮的树桩。几个月后我又回到那条街道,这次连树桩都不见了,马路变宽了。

我至今珍藏着那最后的几片杨树叶。看到杨树,就会想起伴我度过童年的那一树杨树叶。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儿时的记忆,儿时的爱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66 字

+ 加入清单

世间有许多种爱,朋友之间纯真无邪的友爱,情侣之间感人肺腑的情爱,亲人之间骨肉至亲、血浓于水的相亲相爱,陌生人之间仅仅是举手之劳,施舍一枚硬币的怜爱。可以说,爱的范围是十分宽泛的,但我觉得,最伟大、无私的爱还是父母对我们的爱。可以说,他们的爱是每个人生命中最丰富、最有色彩的爱。关爱、疼爱、宠爱……甚至溺爱。在成长的路上,是他们陪伴我茁壮成长。

小时候,家里开饭店,所以爸妈一直都很忙,没时间理我们这些小孩。于是,我和表弟便躲在一旁喝着牛奶,看着大人们忙碌的身影,直到厌烦为止。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当太阳披上火红的纱衣时,客人逐渐散尽,大家也都停工。那时的我趴在桌子上,手勉强握着一枝笔,在白纸上涂涂画画。妈妈拖着疲惫的身子坐在旁边静静看着,或许是我比较早熟吧,小小年纪已经不屑于幼稚地在纸上乱画,就要求妈妈教我写名字,她惊讶地望着我,但还是同意了。

一画,两画,三画,妈妈在纸上慢慢写着“陈代琳”三个字,我握着笔,生涩地写,不,不能说是写,只能说是涂鸦,但妈妈用她那温暖的大手,握住我的小手,让笔尖在白纸上游动,一笔一画中,都流露着一位母亲极力想给予孩子的点点滴滴。夕阳照在我们的脸庞上,伴着渔民们的归来落下……

自从那天之后,我便苦练“陈代琳”三字。终于,几天之后有点像样了。当我骄傲地把这“战绩”拿给妈妈看时,她脸上立即出现了一抹惊喜。那种喜,是由内而外的,是一个母亲为孩子的成功打心眼里幸福的痕迹。也是从那时起,在妈妈的教导下,我的字也逐渐端正了起来。

有喜也有忧。老家女孩少,所以我基本上都是和男孩玩。有一次大伙儿都玩够了,就各自回家。表弟先回去了,我一个人站在那儿,边转圈边唱歌。但好心情并没有保持太久,一个不小心摔倒了,偏偏是下巴先着地。那一摔,震得我脑袋都晕了,晃晃悠悠起来后,捧着个血与泪混杂的脸回去了。

推开门,妈妈和外公听见我的哭声就赶紧跑过来,看见这副狼狈模样都被吓坏了,抓起餐巾纸就擦。表弟也闻声下来看,结果无辜地被外公吼了一顿:“你怎么没看好你姐就自己跑回来了呢?”表弟无语,识趣地溜走了。

晚上,因为嘴里肿了个肉团,吃不了饭,妈妈特意煮了碗稀粥让我喝,此时此刻,感动与委屈一股脑儿喷涌而出。稀粥夹杂着泪珠咸咸的味道,在我脑海里漫延,虽然无法细腻地勾勒出那时妈妈的一言一行,但是心中始终觉得那碗粥是我喝过的粥中最香醇、最浓烈的。迅速喝完粥后,还是依旧忘不了妈妈那温暖的怀抱,习惯性地再次进入梦乡。

儿时记忆那么模糊,可妈妈给我的爱却深深印在我心里。长大之后,那份爱丝毫未减。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的爱,永远是至真至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端午节的记忆作文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粽子,鸡蛋,扎五彩线,再买个香包挂脖子上,香飘万里。如今上小学的女儿亦如儿时的我,扎着美美的五彩线,四处吵嚷着跟人家顶鸡蛋,被记忆之门悄然打开,显露出温馨如昨,甜美似梦的一页。

睡梦的女儿,似乎感觉有人在动她的小胳膊与脚腕,睁眼一看,胳膊腕与脚腕里,被拴了一根细细花花的五彩绳,有艳丽的大红,有清澈的湛蓝,有丰收的金黄,还有丁香的淡紫,与纯白的丝线交织在一起——这绳儿据说能辟邪,小孩要从初一一直扎着它,直到端午后的第一场雨,把它扔在低处水洼里,就能驱虫赶蚊,惊吓草蛇,消灾避难,逢凶化吉。端午当天在买一个香草荷包别在女儿的衣襟上点缀,走路时,犹如香袋一般,随风发出股股幽香;挂在家里是摆设,散发出的香味能充盈大半个屋子。

在女儿幼小的世界里她肤浅的认为端午就是吃粽子的节日。谈起端午,还真要追溯到2200多年前,那一年的农历五月五日,屈原怀着对楚国深深的眷恋,投汨罗江自尽。人们追到洞庭湖,就包了粽子,投到江里去祭奠屈原。在一个节日里去重温、体味屈原的品格,不由心生敬畏。中华民族文化灿烂、博大精深,闻香吃粽的节日里也带着女儿去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若说五彩绳、香草荷包是以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儿时端午,那么遍插艾叶吃香粽,则是一种味觉与物质的享受,一种民俗文化与传统饮食的发扬。端午,不仅仅是对伟大诗人屈原的一次深切怀念,更是家人团聚,粽香情浓的相伴相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与猫有关的儿时记忆:薰衣草·躲猫猫

全文共 698 字

+ 加入清单

外婆家有一篇薰衣草田,盛开时,茫茫紫色无边无际的一大片,又香,又好看每年我和我的哥哥姐姐最喜欢在里面玩躲猫了,但是为什么香味没有散发出来,弥漫整个天空。

又是一年薰衣草盛开的季节,我和哥哥姐姐们手拉手走进去躲猫猫玩。今天轮到大姐抓了,她站在大石头后面数着数。我就躲在离她不远的地方,“她一定一下子就抓到我了。”我想。我赶紧想趁着最后几秒换个位置。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

我被绊倒了。我一心想着换位置,被脚下横着的石头绊倒了。于是我被绊倒了,我就坐在地上大哭。血从膝盖开始顺着腿流到地上,染红了一丛薰衣草。哥哥姐姐立刻跑过来了,大姐还拿了消毒的工具。

薰衣草的颜色不再是那么的纯净,仿佛被镀上了一层淡淡的灰色。大姐在给我消毒。我深刻的知道,她的动作已经很轻很轻了。可是我还是不争气得,被疼得缩了一下,倒吸了一口凉气。二姐见状,立即就拥住我的肩膀,将我圈进她温暖的怀里。一阵薰衣草特有的香味钻进我的鼻子里,钻进我的心里。大姐的动作更轻了。时间仿佛被感动了,定格了这美好的瞬间,一股暖流从我心底涌起。

薰衣草又恢复成了唯美的纯紫色,给了我心灵极大的安慰。二姐小心翼翼的抱着我,动作轻柔得像是在抱一个易碎的玻璃娃娃。我用力的吸了吸鼻子,总感觉酸酸的。哥哥用温暖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把我的头发揉的毛毛的。“感冒了?要多穿一点啊。”说着,他把外套披在我肩上,自己打了一个响亮无比的喷嚏。

我笑了,大家都笑了。大姐清理好我的伤口,我试着站起来走一走,跳一跳,已经不疼了。我们就又投入到了新一轮的躲猫猫中去了。

薰衣草随风摇曳着,仿佛在欢迎着我们的欢笑和躲猫猫。

好幸福,有哥哥姐姐,有外婆的薰衣草,暖暖的,香香的,在心中弥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清点儿时的记忆作文600字

全文共 577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候,跑起步来总那么笨拙,不小心绊倒在地,便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小伙伴们见状,指着我哈哈大笑,看到他们嘲笑自己,我的哭声更大了,于是眼泪、鼻涕一起掉。小伙伴们懒得理我,都跑到草坪里去玩了,而我也只好灰溜溜的爬起来跟着他们跑。与小伙伴闹僵了,他们不让我进他们家的门,可我硬是要去,父母劝都劝不住,全然忘了刚刚还说不去别人家。儿时的我,怎么脸皮那么厚呢?

书桌上,摆满了儿时的照片,看着那个扎着小辫子,抱着西瓜傻傻笑着的脏兮兮的女孩,怎么看都不像现在文静的我,看着儿时的自己,脸会羞红,感觉很不好意思。那个放着家里有西瓜不吃却要与玩伴去偷别人西瓜的女孩,怎么那么死脑筋,当看瓜人来了伙伴们都知道扔掉西瓜逃走,而我却抱着比自己脑袋还大的西瓜不丢呢?抽屉里塞满了小伙伴们送给我的各种颜色的糖纸,看到糖纸,不禁会想起那丢人的一幕:因为爱吃糖而长满蛀牙的我,捂着肿胀的嘴巴疼的大哭大叫。儿时的我,怎么就那么好吃呢?

每天,跟着小伙伴们,跑东跑西,看见花儿就摘,看到鸟儿就捉,见到小树就爬,脸上那一块疤痕就是一次爬树掉下来时留下的印记。每次回家时自己身上都是一身泥,鼻子脸上一团黑……也不知听了多少回妈妈的唠叨和嗔怪,可我仍旧一样。儿时的我,怎么就那么调皮呢?

儿时的记忆,那么清晰。清点儿时的记忆,竟让人感觉有那么一丝丝羞涩和甜蜜;清点儿时的记忆,更多的是让人难以忘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听爷爷讲儿时的记忆作文500字

全文共 526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爷爷是一个古怪的人。他不怎么爱说话,更是有一双犀利的眼睛,被他盯上一眼,即使是大夏天也会瑟瑟发抖。

爷爷对他的童年一字不提,但在我花言巧语洪水般的冲击下,爷爷的大坝最终还是被击溃。爷爷开始说话时,眼睛有些发红了。爷爷那个年代,无忧无虑,整天四处打闹。爷爷和他那时的小伙伴经常逃学,跑到田埂上放风筝,那时的风筝,都是自己做的。因为家里穷,没有胶水,他们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用米饭糊,爷爷和小伙伴们把风筝做好了就来到了田野上。

一阵微风轻轻刮来,风筝飞上了天空,阳光照耀着大地,也照耀着风筝。风筝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像夜空中闪烁的星辰。

爷爷想到这些美好的画面,不觉笑了起来。风筝带着大家的思念和梦幻,飞过河流,飞过平原,飞过山川,飞过无边无际的大海,飞向新的天地。爷爷和那时的伙伴们一直玩到天黑,月亮出来了,风光洒满了大地,星星在天上不停的眨着眼睛,多么祥和的画面啊。可是,跟随着时间的流逝,爷爷再也不能回到童年美好的时光了。只能望着那些老旧的风筝,思念着已经离逝的伙伴们了。说到这里,爷爷已经抑制不住心底的悲伤,泪水从眼中一股股流淌出来。

随着时间的脚步,我们也会慢慢的老去,童年是珍贵的,是值得我们用心去珍惜的,让我们一起好好珍惜这短暂而又快乐的童年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儿时的动画片记忆作文900字

全文共 876 字

+ 加入清单

大外甥女很喜欢看《猫和老鼠》。

她可以坐那一动不动地看上半响。她现在几乎记住了每集的剧情——除了她听不懂的对话——大人在旁边看时,她会连说带比划地告诉你接下来怎样怎样。不得不承认,猫和老鼠确实很好看,大人看了都会捧腹大笑,有时还会笑得掉眼泪。

可我觉得她一直看这是有些不好的。容易让把生活和动画混到一起,习惯了这动画中的思维想改过来就难了。

于是我想到了自己小时候很喜欢看的《葫芦兄弟》。

我接触到的第一本图画书就是葫芦兄弟。颜色不同,个个身怀不同本领的7兄弟,经历重重考验和挫折,最终老爷爷牺牲自己让兄弟同心,降伏了蛇和蝎子精,又把妖怪压在了葫芦山下。那时我深深地被吸引着,一遍又一遍地看书。在电视上看到了动画片后更是激动地不得了。但那时是不可能把动画片录下来看个够的。后来虽然还看过许多动画片,但心中的葫芦娃情节却是最深刻的。

我通过网络把葫芦兄弟下载到电脑上,想让大外甥女换换口味,更希望她也能被葫芦娃的剧情吸引。而我自己也可以重温儿时的温暖记忆

熟悉的前奏音乐响起来,老爷爷和穿山甲相遇了,故事慢慢展开来。每集就10多分钟,一共13集。

大外甥女虽然也一口气把葫芦娃看完了,但她好像并没有被深深吸引住。当我问她是这个好看还是猫和老鼠好看时,她还是说后者好看。

我无语。

动画片是伴随着的儿童的成长的。想想自己小时候一放学就飞奔回家等着看动画城和大风车,那种渴望,那种亲切是现在想来都惬意无比的。那是有许多优秀的国产动画片。可后来长大后,尤其到大学里发现很多人热衷于日本动漫。进而关注到日本的动漫产业是多么的强大,美国的主要是迪斯尼了。然后对比国内,更是发现国产动画几乎没有了生存的理由。技术的进步反而让国产动画浮躁无比,粗制滥造,无论剧情还是造型,整个制作水平根本与社会反而发展不相称。因此,我们的儿童和青少年都投奔了国外动画。

现在是自由选择的年代,选择国外动画无可厚非。然而,我们的儿童启蒙教育,从小接触国外的文化,那置我们的优秀文化于何地?我们的东方文化又如何跟上时代步伐,寓教于乐,从小去熏陶孩子热爱我们的文化,认同我们的传统?

这不是GDP能买的回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叙事文:儿时的记忆_1100字

全文共 1024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的记忆里,幼时的家乡是一个很美丽的村庄。村子三面环山,外围有一条小河,从村头缓缓流过。村里的房屋,就三三两两的坐落在村口那片茂盛的竹林里。

这片清幽而深远的竹林,便是儿时小伙伴们的天堂。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后来的过家家,捉迷藏,孩子们在这片竹林的陪伴下,快乐的成长着。

林子深处有一个泉眼,泉水终年不急不缓地流淌着。泉水漫过林间和村口两个小水潭,越过溪口,汇入了村外的小河里。

很喜欢这眼泉,因为它冬暖夏凉。小时候写字冻手了,跑到泉边泡一泡,它会给我们冰冷的小手带来母亲般的温暖。夏天酷热的高温,路过泉边,都能感受到那沁人心脾的清凉,若把小脚丫伸进泉水里,一阵凉意从脚底升起,直透四肢百骸,那才叫一个惬意,让人立时暑意全无。

泉眼下方的溪口中,一溜大大小小的乱石,因为有泉水的滋润,石头下面总是能找到如孩童手掌般大小的螃蟹,拿回家清水漂洗后,再下油锅一炸,别提有多美味了。

那个时代的孩子们,远不如现在的孩子幸福,没有五花八门的玩具,没有琳琅满目的零嘴,农村的孩子,家里或多或少养着这样那样的家禽和牲畜,这样,孩子们每日散学后也不免要为这些动物找些草食。

大自然是慷慨的,在山间打草的同时,小伙伴们还能不时找到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礼物,林间红红的牛奶果,乌黑发亮的桑葚,黄黄的刺梨,还有酸甜水嫩的刺泡。最快乐的莫过于夏日的午后,孩子们趁着大人困乏,三五成群的溜出家门,满山遍野地疯跑,只为了找一种叫做地瓜的蔓生野果。地瓜藤成片的长在地上,果实也在泥土中若隐若现,一扒拉开来,一找就是一大片,拇指大小的果实,红润而光洁,入口清润甘甜,芳香四溢,每每想起,总是能让人垂涎欲滴,欲罢不能。

记得一个盛夏的午后,小河上游干涸得只剩下一滩稀泥。我和素有假小子之称的妹妹追着一条鳝鱼,那鳝鱼个头太大,那时年幼,一时竟分不清它到底是鳝鱼还是蛇。只是远远地在河边跟着,最后终于分析出一个结果:蛇不会一直跟着淤泥行走,这家伙一定是鳝鱼。胆子终是不够大,但最终还是把它弄了个半死,洋洋得意地提拎了它回家,那神情,像打了胜仗的将军,全然不顾自己早已热得头昏眼花汗流浃背。

后来,我们去了外地上学。人们在泉眼前方新开了一口井,那口井阻断了地下水,从此,这泉便干涸了。每当走过那里,我就觉得特别惋惜,特别怀念,多好的泉水,只是,它再也不会出现了。

我童年时的伙伴们,你们是否也在怀念,怀念儿时再也回不去的美好时光,怀念曾经带给我们无数温暖和快乐的那汪清泉?你们也会如我想你们一般的想着我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找寻那份儿时的记忆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448 字

+ 加入清单

悠悠古桥,跨不过时间的飞逝;潺潺流水,冲不去历史的沉淀。那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带着沧桑和情感,我的故乡!童年时留下斑斓回忆的故乡!

儿时的游戏与美食已经渐渐被我淡忘,想去找寻,却又无奈世界太大,寻不到那一簇温暖。而“江南直街——余姚市第一实验小学第一届美食节”让我的愿望在这细雨蒙蒙的冬季,化为一丝丝喜悦,一缕缕香甜。

手里紧紧攥着体验券,随着人群,向传统游戏馆走去。雨,柔柔地下着,湿润了我的发梢,带来了些许清凉。我环顾四周,望见一个班级门前挤满了人,凑在那边不知在看什么。我快步走去,哦,原来是用皮筋儿编五角星,我记得曾在幼儿园时玩过,现在已经淡忘了。我站在门口踌躇了一会儿,最终下定决心试一下。我接过志愿者阿姨递给我的皮筋儿,金黄色的,很有弹性,又看了看步骤提示,这时,我感觉脑海深处的一小片记忆活动起来,渐渐展开,闪烁着金色的光芒。我忽而有了灵感,手笨拙地编制起来。拉过来,转过去,挑过来,钻过去,一步步过程繁杂而神奇,皮筋儿在来回的动作中竟真的变成了一个精巧的双五角星!外面是细细的五个三角形,连成了一条曲折优美的线,里面是一个清晰的五角星,五个角刚好紧紧地钩住了外面的一圈。我惊奇地看着我手中的“小艺术品”,激动的涨红了脸,我真的做到了!小小的星星带给了我大大的快乐。我带着敲了一个印章的体验券走出了教室,心情从沉静变得愉悦,继续去点亮儿时的记忆吧!

取线绑、跳房子、滚铁环、踩高跷……“六个印章齐了!”我兴奋地喊道。在美食节中,只要成功玩出六项游戏,便可换取一份美食。我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美食街”,哇,“美食街”里到处香气扑鼻,一张张桌子拼成一家家店铺,一家家店铺里做着一份份美食,同学和老师们正在这条街上悠然的逛着,看到中意的就前去换取。我挤进热闹非凡的人群中,伴着喜庆的音乐,欣赏起眼前的一份份“艺术品”。金灿灿的松花年糕,香喷喷的梁弄大糕,热腾腾的肉馅水饺,还有那甜津津的陆埠豆酥糖。我一个个看过来,仿佛看见了小时候吃这些传统美食时的情景,心里不禁暖融融的。

我沉浸在美妙的回忆中,突然,眼前闪过一道金光,一条栩栩如生的龙粘在一根竹棒子上,这龙的眼睛、胡须、龙鳞都好像真的一样,呼之欲出,令人不禁拍案叫绝。这不是小时候外公常买给我的用麦芽糖制成的糖人吗!那时的我,一看见这精巧的玩意儿就缠着外公要买,从手艺人的手中接过时是那么兴奋,手拿着这糖人细细品尝时又是那么满足,那味道让我至今都难以忘怀。我迈步走向这家店,在一条“长龙”的尾巴上站住,静静等待那一丝丝香甜。长龙缓慢地挪动着,我隐约看到一位老爷爷正在一张桌前用一个勺子在钢板上绘制着糖人,先舀一勺麦芽糖,再用勺子在板上细细地滴着,没过一会儿,一只憨态可掬的猴子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再粘上一根竹棒,等待片刻,用铲子轻轻铲起,递给了一位小男孩儿。又过了十几分钟,到我了。我用手在转盘上轻轻一拨,指针飞速转动起来,最终停在了飞禽中的猛兽——老鹰上,“好叻,”那位老爷爷又开始信心满满地制作起来。他的手灵活地转动着,几下就让一只老鹰飞翔在“美食街”的上空。我接过这一份艺术品,在雨的滴答声中,轻轻用嘴唇滑过这糖人,依旧是那么平滑;慢慢咬一口,依旧是那么薄脆;细细品尝,依旧是那么香甜。恍惚间,我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在阳光下,快乐的奔跑,手里的糖人,闪烁着点点金光……

童年的足迹,儿时的味道,在我的记忆里,朦胧而清晰,美妙而甜蜜。行走在实验一小的“江南直街上”,我找寻到了那份儿时的记忆……我会时时记起这段时光,让幸福与温馨荡漾在我心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记忆中的端午节

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我今年7岁了,是一名一年级的小朋友。在我的记忆中有许许多多让我难忘的节日,有热闹的春节,快乐的儿童节,开心的中秋节……但最让我难忘的就是今年的端午节了。

我外婆家是开包子店的,端午节的时候要做许许多多的包子买,外婆请我们一家人去帮忙。我这个爱劳动的孩子,自然就成了外婆的好帮手。外婆先和好了包子馅,再把面和好,然后就是包包子。外婆把和好的面揪成小拳头那么大的面团,我的任务就是把这些面团用手压成圆形的面皮,让爸爸妈妈包。我干得很费劲,先用两只手压一个面团,在爸爸的指挥下好不容易才把它压圆。外婆说:“你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压面团就双手齐下,一手压一个面团,这样压出来的面团轻重适合,大小一样,又快又好。”渐渐的我懂得了方法,圆圆的面皮不断递到爸爸妈妈面前,大家还夸我是个“压面团的能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笼笼热气腾腾的包子出笼了。端午节那天买包子人特别多,我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这个端午节我明白了,劳动才有收获,劳动才最快乐,这真是一个令我难忘的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儿时记忆中的故乡_高三作文

全文共 334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候,

故乡是一片嫩黄的枫叶,

掉进我的梦里,

故乡有山,有树,还有外婆站在田埂上守望的景象。

长大后,

故乡是一首写不完的诗,

它总是在笔尖颤抖,

打湿了我的双眸,

模糊了我的笔记,

却清晰了关于故乡的记忆

后来,

故乡是一个长长的梦,

梦里我回到了幼年,回到了故乡,

那里依旧有山,有树,还有田埂上外婆的守候,

我伸手拉着她走在回家的路上,

醒来的泪水催促着我回家的脚步。

再后来,

故乡是一列长长的列车,

轰隆隆的汽笛声是我咚咚的心跳,

回到故乡才发现原来它已不是过去的景模样,

虽然依旧有山,有树,却没有了田埂上外婆的守望。

梦里,我又回到了故乡,

故乡依旧有山,有树,还有外婆站在田埂上守望的景象,

我拉着外婆的手漫步在回家的路上……

何时我才能回到承载着儿时记忆中的故乡!

[儿时记忆中的故乡_高三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

全文共 482 字

+ 加入清单

小的时候,我对端午节记忆,是从吃粽子和黏米饭开始的。

说起粽子和黏米饭还有一段有意思的故事,那是大约我3岁的时候,那一年的端午节,幼儿园的小朋友‘‘鹏鹏’’神神秘秘的对我说;我会包粽子了,我和妈妈一起包的。我说;那有啥呀!下学后我也和妈妈包粽子。晚上我迫不及待的把想包粽子想法说给了妈妈,妈妈真就买了。江米。小枣。苇叶。马莲等等包粽子的东西。恰巧姥姥去太姥姥家了。我们倍感无助。多亏 妈妈还算懂行,先把米用水泡好,把苇叶。马莲。小枣煮了。我们就开始包了,心想这有啥呀,不就是把米和小枣往里包吗,由于妈妈也没包过粽子,就出了洋相,妈妈不是把苇叶弄坏了就是捆不住米和小枣。我就更别提了用挺大的苇叶就捆了一小点米,连小枣都没放进去。

就这样我们两个人包了半天都没弄成,妈妈说咱们这样吧!把苇叶平铺在笼屉上,把泡好的粘米和小枣放在上面蒸。当然粽子是没包成但是蒸了黏米饭,味道也不错。粽子吗还是姥姥从太姥姥家回来后,她老人家给包的,那天我在姥姥手把手的指导下,终于包成了像样的粽子。

小小的粽子,看似简单其实这里面有大的学问,做人做事都是一个道理。看似简单的事是要认真地对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

全文共 1484 字

+ 加入清单

当布谷鸟清脆的歌声飞过门前的皂荚树,村东头的山坡上,小麦已是一片金黄,期盼的端午节就要来了。

乡村的五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记忆中的端午节总是在人们的翘首相望中姗姗来迟。每天放学回家,我和小伙伴们常常相约经过那片麦地,看着笑弯了腰的麦秆,妈**话就在我的耳边响起——麦子熟了,端午节也就来了!

村东头的小麦地里人影匆匆,一浪赶着一浪的金黄在人们的脸上闪烁,生产队正组织人力在收割麦子。布谷鸟掠过人们的头顶,叫声依然那样清脆。爸爸说,快割吧,你听,布谷鸟都在吆喝“割麦插禾,割麦插禾”呢!妈妈望着趴在草地上抓蚱蜢的我笑着说,你还不起来,布谷鸟都在骂你“龌龊哥哥,龌龊哥哥”呢!我不知道布谷鸟到底在说什么,但我只知道等小麦打出来分到各家各户,端午节就来了,我就可以跟着端午节,美美地吃上一顿像模像样的饭菜,还可以拿着妈妈亲手蒸出来的馒头,一边吃一边在小伙伴面前炫耀。

生产队的仓库门前人头攒动,金黄的麦粒把悬着的大钩秤笑得前俯后仰。家家户户都挑着箩筐来分麦子,大人们忙着过秤称麦,小孩子在人缝中穿梭,我屁颠屁颠地跟着妈**身后,看着妈妈将自家分到的麦子倒进箩筐(其实也只有三二十斤),我自告奋勇地抓起扁担的一头,让妈妈将绳子一道道绕在扁担上,然后,我在前,妈妈在后,将麦子倾斜着歪歪扭扭地抬到村子里的一间大磨坊。

磨坊里一台柴油磨粉机隆隆的叫着,淹没了本来就听不清楚的喧闹声。我家人口最多,妈妈总是叮嘱师傅将麦子多过几道磨,虽然面粉不及人家的白,但斤两竟多了很多。捻着雪白细腻的面粉,馒头的香味已经侵入鼻翼。

初四的夜晚,待我们五兄妹睡后,妈妈一个人忙着准备明天的端午节,爸爸常年在外为生产队创收,最早也在第二天上午回来。厨房的香气总是诱得我闭不上眼,悄悄起来,看见煤油灯将低矮的厨房映得黄亮,妈妈正系着围腰在悄然忙碌。新出磨的面粉倒在一个大脚盆里,妈妈用水轻轻地调和,一会儿弯腰双手用力揉搓,一会儿用两个指头捏起面团,高高拉起,当面团能拉起一条线的时候,妈妈会拿出一块老面(其实就是酵母)将其碾碎,均匀地撒在面粉上,然后又一次揉搓。昏黄的灯光在跳跃,妈妈额头上的汗珠滑过脸颊,我伸出小手轻轻地帮妈妈拂拭脸上的汗珠,看见妈妈微笑着将揉和均匀的面团用一个瓷盆盛着,盖上簸箕,用旧棉袄蒙上。“睡吧,明天早上就有馒头、包子吃了!”我咽下一口唾液,跟着妈妈回到房间,枕着端午节的馒头进入了梦乡。

也不知什么时候,我被厨房里叮叮当当的声音吵醒,揉揉惺忪的睡眼,星星依然在窗口眨眼,妈妈已经准备蒸馒头了。端午节的阳光穿过门缝,厨房里正弥漫着浓雾一般的蒸汽,浓郁的馒头香味把我们兄妹五个早早地诱到锅边。父亲一清早就赶着毛驴拉着板车回来了,我们一人举着一个馒头小鸟一样将父亲围成风景,等到父亲在板车上取下久违的鱼肉,端午节也就真正来到我们家里。

端午节来了!房门顶上的砖缝里插满了我和妹妹割来的艾草和菖蒲,爸爸蘸着雄黄酒在我们兄妹五人的额头、手臂依次圈过,新酿的米酒从锅边溢出香甜。饭前,妈妈还不忘叫我端送一碗水酒,捎上两个馒头给隔壁的“二爹”(二爹是位参加长征的老红军,七十多岁了,但孤身一人)送去。端午节的午饭比平时丰盛得多,鱼肉虽然少,但毕竟属于我们自己,再也不必担心哪碗好菜要留给客人,飘着油花的猪肝汤可以无拘无束地喝得滋滋响。看着我们狼吞虎咽地将一桌饭菜吃得精光,妈妈闪着泪花望着父亲笑了。

记忆中的那个端午节我敞开肚子吃得很多,下午的时候肚子一直胀痛,妈妈不停地帮我揉着肚子,还笑着说,看你吃多了吧,又不是你一个人的端午节?布谷鸟又一次飞过门前那棵皂荚树,揶揄地叫着“龌龊哥哥,龌龊哥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