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资料【热门20篇】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是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我相关作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浏览

7346

作文

537

关于世界文化遗产作文400字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大家好!很荣幸能成为大家的导游,我姓宋,大家可以叫我宋导游。请大家注意安全,不要在文物上乱涂乱画。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殷墟。殷墟,是商朝后朝的文化遗址。公元前1300年,盘庚在安阳建立都城。到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来商后,这片土地逐渐荒芜,变成了一片废墟,史称“殷墟”。

一进大门,我们就能看到司母戊鼎。它的器形厚重,纹饰繁缛,铸造工艺高超,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它高达133厘米,器口长79.2厘米,重量达875公斤,它是至今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最高水平。它以雷纹为底,饕餮纹、夔纹为主体装饰,给人以稳重、庄严又神秘的感觉。

走进仿殷大殿,我们就可以看到许多甲骨文。它是中国最早的文字,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标志着中国文字已进入了成熟阶段。殷墟甲骨文中间还有一个小故事呢!古代的农民没文化,他们从地里挖出了许多骨片,磨成药粉,卖到医院,结果被王懿荣先生发现,并确认这是甲骨文,被人称为“甲骨文之父”。

我的介绍完毕,请大家自由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世界文化遗产650字

全文共 707 字

+ 加入清单

欢迎来到乐山大佛游玩。我是开心旅行社的导游蛋蛋,希望我的讲解能使你满意,在这里我祝大家玩得开心,快乐和尽兴。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少乐山市,安座在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的岩壁上,已经有1200年了,又名凌云大佛,这里风景优美,是世界第一大石塑佛。佛像开凿于公元713年,公元803年完工,历时90年,曾被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现在请大家往我身后看,这一尊巨大的弥勒佛,就是乐山大佛。乐山大佛的眼睛和嘴巴的长度是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5.6米,脚的宽度是8.5米。在乐山大佛的一个脚趾上就可以摆一桌宴席。所以说乐山大佛是世界第一大佛绝对不会有错的,因为它比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最高的大佛还要高出三倍,比以前的第一大佛阿富汗的帕米杨大佛还要高18米。

这座大佛是怎么来的?修建这座大佛有什么目的吗?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听我讲一个故事:

古时候的三江汇流处,水势十分凶猛,过往的船只经常发生事故。有一个叫海通的和尚大发慈悲之心,准备修一座弥勒佛,来镇水患,于是他每天化缘。过了一些日子,化到了不少银子。但当地有一位官员,见钱眼开,看到海通有这么多银子,便想敲诈一笔,没想到海通说:“自目可刎,佛财难得。”意思是我可以把双眼挖下来,你一分钱也休想拿到。那官员竟然说让海通试一试,于是,海通便将眼珠用手挖了出来。那官员被吓得半死,从此以后再也不找海通的麻烦了。海通便安下心来组织修大佛。在海通去世时,大佛才修到肩膀那儿,因为海通去世,大佛便没修了。直到后来,有两个人捐了很多钱,才断断续续的把大佛修好了。

好了,大家听了这个故事,已经知道答案了吧。现在,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去乐山大佛上吧。但请各位游客注意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国世界文化遗产600字五年级

全文共 620 字

+ 加入清单

颐和园位于北京的西北部,是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颐和园有许多传说,我就先讲讲颐和园名字的由来吧,它原名是清漪园,公元1886年开始重建,公元1888年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修复此园。

进入颐和园的大门,走一段路,就来到了十分有名的长廊。这条长廊可不一般,他被评为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全长728米,分成了273间画廊,每幅画上画着人物、花草、风景,最震惊的是几千幅画,没有一幅是相同的。长廊的两旁栽满了花,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吹上来,让人感觉十分凉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从上向下看,颐和园的景色,尽收眼底。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了,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湖水碧绿,景致极佳,我们吹着春风坐在湖旁边,舒舒服服地观赏着周围的风景。在十七孔桥的旁边有一头用铜雕刻的牛,我非常好奇地摸了摸,它的表面十分光滑。湖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每根柱子上都刻着一只小狮子,没有一只是相同的,金色的阳光,撒在这些狮子身上,像是给了他们生命力。

昆明湖真清澈啊!清澈的像一面镜子,湖面上有许多小船,仔细听,还能听到船桨划过波浪涌动的声音。船划过水的声音,让我想到了一首首钢琴曲,回荡在我的耳边。

颐和园也有许多传说,比如“七孔桥头说铜牛”。颐和园昆明湖东堤岸边,十七孔桥桥头不远处,有一只神态生动、栩栩如生的镀金铜牛,昂首安卧于岸边。

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风景,说也说不尽。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兵马俑

全文共 461 字

+ 加入清单

嗨咯,大家好,我们这次来到了西安。你们知道来西安必须要去哪个景点玩吗?对了,就是兵马俑。前法国总理都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

我们在大门口请了一个导游就进馆参观了,哇!眼前的景象让我大饱眼福、大开眼界。整个墓坑呈长方形,被罩在一个巨大的棚子里。兵马俑,有牵马的,有直立的,有跪射的,他们都整整齐齐地排在墓坑里。他们都神情十分严肃,好像在等待命令,准备随时与敌厮杀。我们跟在导游后面,边走,边看,边听。墓坑里还有许多支离破碎的兵马俑,科学家们正在拼命的恢复。兵马俑还有一个神奇的特点—————那就是,千人无一相同面孔,每一个兵马俑的五官、胡须、发髻、动作都栩栩如生,我不禁佩服古代工匠巧夺天工的本领。二号坑和三号坑没有完全发掘出来,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看了这么伟大的建筑,此时我感慨万千:建造这么庞大的墓坑需要多少人力呢?毕竟有的工匠把一生都投入进去了呢!从中我认识到了中国皇帝的残暴,怪不得人人都想当皇帝呢。

夕阳西下,我们告别了兵马俑,告别了那段悲伤的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后感

全文共 825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我见过波涛汹涌的大海;作为祖国的花朵,我爬过雄伟的万里长城;作为祖国的希望,我读过“知识的力量”……却没见到过祖国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叶小舟水上行,透着雾里看仙境。柳岸芦花迎风展,待到何处都是春。”我用这首诗来形容手工蚕丝绣做的图案一点也没错。看得我一直叫好,差点鼓起掌来。妈妈告诉我咱们是来参观的,需要保持安静。下面我来说一说我的参观收获吧!

面塑人、鲁班锁制作技艺、耿氏角雕、沙土画、铜版画、皮影、烙画等看得我眼花缭乱,但是我还是一边认真看,一边记笔记。将我所看到的用文字记录下来,保持这份珍贵的参观游记。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姜艳华用抚宁剪纸艺术剪的作品《天下第一关》,那幅作品栩栩如生,画面上有守卫长城的士兵;有人来人往的路人和叫卖的小贩们;还有活灵活现的马车……我有一种身临其中的感觉,看到古代的天下第一关古都的风貌,感受到了一关脚下百姓当时生活的情景。

“现在我来考你们一个问题,看谁能回答得出来”跟我一起来参观的好朋友妈妈说道。我俩自信满满地回答道:“考吧!今天参观的内容我们都记住了”“知道天下第一关的牌匾是谁题词的吗?”我不回答让正在看我作文的你来回答,知道是谁了吗?让大家带着疑问走进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寻找答案吧!

中午到家后妈妈给我蒸了粘豆包,“妈妈这是非遗美食”“对呀!看来今天的参观你真是有所收获”妈妈点了点头。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我以前一直不知道楼下阿姨送来的豆包这么有名的,今天中午的豆包好香……还是回到我的正题上来吧!

本次活动收获多多,拿起笔记录下来。虽然不是一些名胜古迹但是相信小朋友跟我一样之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陌生,通过今天的活动参观,我觉得我要改变之前的看法了。它承载着灿烂文明,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增进民族文化自信心和创造力。所以我要用笔杆记录下来今天的收获,同时我要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知道它、了解它、懂它、爱它……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400字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开凿于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1987年,莫高窟凭借着它悠久的历史和精美的壁画、彩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最有想象力的壁画是第257窟的九色鹿壁画。它是一部连环画,故事主要讲述了善良的九色鹿在恒河救起一个落水者,此人获救后却忘恩负义,向宫廷告密,并带领国王一行捕捉九色鹿,最终受到惩罚的故事。

最壮观的彩塑是九层楼里的那尊大佛,大佛高35.5米,比莫高窟第二大佛高9.5米,两膝间有12米,而一只脚就高达2米,不愧是莫高窟的第一大佛!佛像的眼神非常慈祥,像是在看自己的孩子,她的脸圆圆的,嘴唇厚厚的,长长的,是典型的“以胖为美”的风格。

而莫高窟最著名的洞窟就是九层楼和藏经洞了。九层楼的洞窟编号为96号,是一座红色飞檐式的雄伟建筑,高45米,开凿于初唐,那时是四层,之后在晚唐时期修建成五层,1935年正式建为九层。

藏经洞的洞窟编号为17号,它建在16号窟里面,是为数不多的窟中窟。窟中原有五万多件珍贵文物,但被斯坦因等人从王圆箓道士手中骗走,而剩余的几千件则被运往北京。

这就是我介绍的莫高窟,而那里还有很多未解之谜等待我们探索研究,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努力去解开谜题,为国家作出贡献,使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强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世界文化遗产小学作文300字

全文共 336 字

+ 加入清单

九寨沟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到了秋天,九寨沟变得更美丽了。太阳温暖地照着大地,蓝蓝的天空像广阔的大海,也像是小朋友们拿水彩笔画出来的一样。白白的云朵像棉花,也像小绵羊一样又蹦又跳的。

大树像高大的巨人一样站在那里,有的叶子是绿的,有的变成了红色,还有变成了黄色。在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站着许许多多的草“人”,它们像士兵一样,守护着大地。

前面有一条美丽的瀑布,看到这个瀑布,我不禁想起了李白写的那首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瀑布里的水全都流到了小河里,小河里面有几条小鱼在嬉戏。小河里的水很清澈,山、树、草全都映在小河里。

小河中间有一座小桥,有许多的人在小桥上走来走去。

九寨沟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我好喜欢九寨沟的美丽景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

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里,妈妈带我去了颐和园。我们从西门一进去,就看见了一大片湖水,天很热,没有一丝风,湖面泛着白光很平,犹如一面镜子。

在湖内侧沿着湖的边缘有一片芦苇,翠绿的芦苇丛中钻出几朵粉红色的荷花来,根根芦苇就像一个个威风凛凛的绿卫士在保护着这些娇艳的荷花。紧挨在芦苇丛的旁边,有一片盛开的荷花。花朵有深粉色的像少女的裙子,有浅粉色的,还有的白中透着黄。有的荷花已经完全开放了,有的开了一半,有的还是花骨朵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不肯露出脸来。一片一片的荷叶有大有小,像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盘子,托着那些漂亮的荷花,荷叶下面有几条小鱼来乘凉。嘿!你看,那不远处飞来了一只雪白的鸟,它落在了荷叶上,这只鸟仿佛也是朵漂亮的荷花了。低头一看,有三只野鸭子在水中嬉戏。有两只大的,一只小的,我想它们是一家人吧,小鸭子很调皮,它趁爸爸妈妈不注意时偷偷钻进了水里,不一会,又从不远处探出了小脑袋。一不留神,又没影了,像在跟爸爸妈妈玩捉迷藏,害的爸妈到处找。

透过西堤这条弯曲的小路,可以看见另一片湖水,有几条游船穿梭在湖面上,还有一些小的游船,漂浮在湖面上。再往远看,隐约看见十七拱桥。最远处是万寿山,茂密的树丛中耸立着一座塔一样的房子,叫佛香阁。

我们坐在湖边的长椅上,看着这片美丽的景色,一阵微风吹过,湖水泛起鱼鳞似的微波一闪一闪的。如此的湖光山色,真是美不胜收,使人流连忘返。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世界文化遗产学生作文500字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乐山大佛是家喻户晓的旅游景区,名声远扬海外,许多中外游客慕名而来观赏大佛。今年暑假,我们一家也慕名而来,观赏着难得一见的奇景。

我们先在一处悬崖边的观景台,观赏了三江汇流的壮观景象,眺望远方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条江水流湍急的向前冲,浪头一层比一层高,即使在海拔150、160米高的乐山上,也可以听到哗哗的水声,三江最终汇流成一条宽阔的长江,涌向南方逐渐消失在了天的尽头,也许很快就能流淌到达南京。我们继续往前走,穿过一座寺庙最终到达了乐山山顶,看到了传说中的大佛。

早就听说乐山大佛的传言:“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座一座佛”。果然大佛的高度和一座山差不多,甚至比一座山还要高一些。那发髻到现在还是一个一个的,像一个个珠子一样,上面的螺旋的条纹却依旧清晰存在。佛像的脸上画有黄色彩绘,额头上有一个红点,眉毛画有黑色彩绘,微微往上抬,眼睛微闭。鼻子很高,嘴唇红润,又微微往上抬,显得十分慈祥。两边耳朵很大,耳朵里有五六道条纹。整个头是个国字脸,手担到腿上,有些都开始风化了,但还是可以看到指甲,脚也一样可以看到脚指甲,但大多数都已风化了。我们从山上的盘山道下来就要好长时间,而雕刻一尊比山都要高得佛,就是以现代工艺都要很长时间,而古人只用最简陋的工具,还要保证比例都一致的情况下,几乎只靠双手完成了这项奇迹的工程。

看完乐山大佛后我真觉得这尊佛像是老祖先智慧的结晶,也是世界的一大奇迹!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保护文化遗产

全文共 795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是乐山旅行社的导游, 欢迎各位到乐山大佛景区来观光旅游,请游玩时,不要随地乱扔垃圾。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举世成名的千年古佛前,这就是闻名于世的乐山大佛。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雄伟、壮观的佛,通高有七十一米,肩膀的宽度是二十四米,头的直径是约十米,耳朵有七米长,嘴巴和眼睛的长度大约是三点三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五点六米,颈高有三米,指长八点三米,从膝盖到脚背有二十八米,脚的宽度是八点五米,头上的发髻有一千二百一十个。

乐山大佛雄伟壮观,人们形容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初年,也就是公元七百一十三年,竣工于唐贞元十九年,也就是公元八百零三年,大家可以计算一下,乐山大佛已经有一千二百多岁了。

现在请大家看一看大佛两侧的岩石。这种岩石叫红砂岩,乐山大佛就是在这种岩石上雕刻而成的。那么大佛为什么能历经一千二百年“风雨不动安如山呢”?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大佛所处的位置吧。大佛位于凌云山西面的阴坡上,加之佛体周围林木稠密,地质结构稳定,佛身处于江弯地段,隐藏于山体之中,减少了风雨侵蚀和水流冲刷,因此岩石风化较缓慢。不仅如此,乐山大佛还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统。在大佛身后,有左右相通的排水洞穴,可以避免山泉对佛像的浸蚀;大佛头上发髻的四层、九层、十八层各有一条排水道与佛体衣服折皱连成排水渠道网,也避免了雨水对佛体的浸蚀。可见,乐山大佛的设计是非常科学的。

虽然乐山大佛有着十分完善的保护系统,经过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仍免不了遭到各种各样的破坏,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因此,各个朝代都对它进行过维修。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曾对乐山大佛进行过多次维修,其中工程较大的一次是一九六三年。一九八二年,经国务院公布乐山大佛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九六年峨眉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接下来大家自由活动,尽情欣赏乐山大佛的奇妙所在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五年级世界文化遗产作文400字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这次社会实践大课堂去的是颐和园,听说哪儿特别美。

到了紫竹院,我们乘船延长河道颐和园。长河是明清两代皇都北京城内唯一御用河道。原来只有皇上和嫔妃才能去的河道,现在我们也可以去了。长河在不同时代拥有不同名字。譬如明代称之为金河。

到了颐和园,直奔朱宁的长廊。红漆的柱子,绿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横槛上有画,这些话取材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我在那里看到了“鲁智深拿柳树当棒子耍”、“高老庄收猪八戒”、“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等。长廊全长七百多米,一共有一万两千多幅画,而这么多幅画竟然没有哪两幅是一样的!

走完长廊,来到石舫。石舫全市有石头建成,看着石舫我有好多问题:这么多大的石头是怎么运来的?水底的柱子经历这么多年,怎么还这么结实?等等。

接着来到十七孔桥。远看他,犹如一条长龙横卧在昆明湖上,走上十七孔桥,微风徐徐,有说不出的美。十七孔桥上有栏杆,栏杆上有石狮子,这些石狮姿态不一,没有那两个完全一样。石狮子有五百四十多个。有的狮子踩着皮球,像刚从外面回来;有的在和儿女玩儿捉迷藏……

这次社会实践大课堂使我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教室里学不到的东西,也了解了我国建筑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作文

全文共 478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的景物有很多,有雄伟的长城,有美丽的十三陵,还有著名的学府北大和清华……我最喜欢的便是那美丽的颐和园了。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金碧辉煌的大殿,我四处逛了逛,不知不觉便来到了全城最长的长廊。

这条长廊全长七百二十八米,分成了很多间“小口”,所以每走几步都会有一幅画呈现在你的眼前,虽然总体上差不多,但他们姿态不一,没有一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载满了花木,这一朵刚谢,另一朵又开了,以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让景物显得更加漂亮了。

不一会,我便来到了万寿山的脚下。抬头一看,只见那高高的山上隐隐约约能望见佛香阁和排云殿,那便是主要景点了。由于对山上的风景充满了期待,所以我迫不及待地开始向着顶点出发,待我登上那一百层台阶,感觉浑身软绵绵的,一点力气都没有了。但当我一听说爬上这一百层台阶就能活到一百岁时,仿佛浑身一下子又充满了力气,开心极了。站在山顶上,一切景物尽收眼底,真是别有一番景象啊!我想在生活中我们也需要爬山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看到生活中不一样的美。

颐和园真美啊!我想我们一定要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让颐和园变得更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世界文化遗产优秀作文500字

全文共 508 字

+ 加入清单

在鼓浪屿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我们先到了鼓浪屿最有名的景点“日光岩”,他是一座山,我们在中途还看到了一个“防暑洞”而且我们还在防暑洞的后面看到了我们昨天去的景点。你们知不知道日光岩的上面有好几层楼那么高,但是它只是一块大石头立在那里,我们到了日光岩的顶上,特别多人,还可以看到鼓浪屿的全景。

我们下来之后到了百鸟园。我觉得百鸟园有一点小,但是我们还是看了鹦鹉表演。因为我们去的有点晚,所以只看到了一点点。而且你们不知道,每个里的孔雀都是被关在笼子里的,而这里的孔雀直接在路面上跑的,我还抓住了一只很漂亮的孔雀的尾巴呢,你们羡慕我吗?

我还看见了两只孔雀开屏,一只接着一只开,它可不是你们看到的开的时间非常短的那种,他们开的时间很长,我都看了好几分钟了,我们要走的时候它还在开。

我们继续往前走,看到了一个电影院,不用钱我们就进去了,那场电影的时间非常短,而且我们是从头看到尾的,你们知不知道那个电影是放什么的呢?我现在就告诉你,那个电影就是介绍鼓浪屿的,我们去过的几个景点,日光岩那、白鸟园、还有昨天去的沙滩,还有郑成功的雕像它都介绍了。我们看完这场电影我们就走了。我还想再来鼓浪屿,我还没有玩够呢,因为我们现在就要回厦门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兵马俑

全文共 511 字

+ 加入清单

兵马俑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物,据说是杨培安老先生在挖井时无意中发现的。秦兵马俑位于西安的陵东的博物馆,它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目前已经发现了三个俑坑,其中一号俑坑最大,有50个篮球场那么大,出土的兵马俑有一千多个,估计共埋有六千多个兵马俑。古代认为

阴阳相通

,阴间和阳间是一样的,因此秦始皇在13岁登基时希望自己去世后能有一支强大的地下军队保护自己和自己的江山社稷,于是下令造了和真人一样大的兵马俑。可惜的是,许多出土的兵马俑已经破损了。

二号和三号俑坑虽然小了一些,但因为坑比较深,所以出土的陶俑相对比较完整。兵马俑不仅拥有宏大的规模,而且品种也十分繁多,将军俑身材魁梧,有的仰首视天,有的低头含额,好像在思考如何战胜敌手。

武士俑杀气腾腾;中级吏官俑忠心于怀;文官俑捻着胡须,好像下一秒就会诗兴大发;跪射俑单膝跪地,好像一箭射出去就会旗开得胜;那些小马驹儿,身材和真的马一般大小,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腾空而起与敌人拼个你死我活。仔细观看,每个兵马俑五官、身材、神态都各不相同。据说,他们都是按照秦始皇军营里的将士们塑造出来的,难怪这样弱栩栩如生。规模宏大,威武端庄、种类繁多

秦兵马俑真是世界雕刻史上的一大壮举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400字

全文共 561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时,我们一家来到了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在那里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赵州桥的知识。

赵州桥的建造者是一个叫做李春的人,他是隋朝人,生于今邢台临城这个地方,是当时很有名气的石匠。

赵州桥修建于隋朝大业年间,距离今天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50多米,有9米多宽,中间走车和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都是用石头砌成的,桥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桥洞,搭在约37米宽的河面上。

关于赵州桥的桥身还有一个传说,据传赵州桥是鲁班建造的,他也经常在桥边巡逻。一天,张果老推着装有太阳、月亮的小车一起上了桥,可因为负载太重,整个桥体都摇晃起来,鲁班见势不妙,忙用手托住桥身,这才使得赵州桥没有被压塌。但由于双方用的力气都很大,桥上留下了张果老的车轮印,桥下也印上了鲁班的手印。

传说归是传说,而实际上赵州桥在设计上也是独具匠心的。大桥洞顶的两边还各有两个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洪水的时候,河水还能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也是李春建造的一个壮举。因为这样既减轻了水对桥的冲击力,让大桥不容易被冲毁,又大大减少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400多年间,赵州桥经历了几十次洪水和好几次地震,但今天它依旧安然无恙地横跨在河面上,这真是中国古代的工匠创造的一个奇迹。

今天,赵州桥已经作为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被很好地保护了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500字五年级

全文共 531 字

+ 加入清单

在夏风温柔的轻抚下,在鸟儿清脆的鸣啭中,我们一行人乘着画舫,来到了美不胜收的颐和园。

初入颐和园,我们就来到了清代最大的皇家湖泊——昆明湖。昆明湖如同一块在群山怀抱中的碧玉,无风时它像一块静卧着的玉石,有风时便起圈圈涟漪。湖中心有三个小岛,象征着蓬莱、方丈、瀛洲。远看三座小岛犹如三把宝剑直插云霄,近看它们就像碧玉盘里的三颗宝珠一般美丽。

接着,我们来到了著名的十七孔桥。十七孔桥从东堤通至南湖岛,它是颐和园中最长的桥。顾名思义,它的桥身有十七个孔。这十七个孔洞不仅看起来美观,而且还可以在发水时疏通洪水。这就和赵州桥的孔洞有异曲同工之妙了。它们都凝聚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十七孔桥最精致的,便是桥栏上雕刻的那些小巧玲珑、活泼可爱的石狮子了。它们有的在把玩着手中的绣球,有的在妈妈膝下嬉戏玩闹,有的正呆萌可爱地思考着自己的“狮生”呢……真可谓巧夺天工啊!

后来,我们还到了那肃穆的万寿山、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

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出园的时间。走在回程的路上,我一边回味着颐和园中的那些景点,一边不由自主地心生感慨。这凝结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颐和园,不仅是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更是令所有中华儿女们自豪的艺术瑰宝啊!如果有机会,我真想再次细细游历颐和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文化遗产年级

全文共 37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星期天,天气格外晴朗。上午我和妈妈准时来到电视台大楼参观。

来到大厅里,哇!好多人!我拼命的向里面挤,排在了队伍里面。国良哥哥给我们分了组,我是第五组。大厅里挂着许多主持人的图片,我还看到了尚杨姐姐、孟庆尧哥哥、还有阿福呢。。。。。。

终于轮到我们了,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开始参观了。我们先来到一楼的大舞台,舞台上面写着“2008”比小朋友的身高好高呢!上面有许多灯。我还去了后台,可是后台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舞台前有许多的座位,大概可以坐一千个人。我们又来到了演播室,大胆的小朋友都坐在上面自我介绍,我也来了一回,说完了我的心还是怦怦直跳。接着我们来到二楼的配音室,我迫不及待的第一个去表演,我朗诵了“游子吟”。。。。。。

我们参观完了二楼的配音室,又去了书画廊转了一圈。啊!时间过的真快啊!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我和伙伴们挥挥手依依不舍的跟着妈妈回家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世界文化遗产优秀作文400字

全文共 448 字

+ 加入清单

我眼中的良渚古城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它出现在公元前3100年,距今有5000多年的历史,比传说中的炎黄部落与夏朝还要早。

我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良渚古城位于杭州市余杭区西北部,老师说古城是依靠凤山和雉山两座自然石山作为城墙角建的。它的总面积约34平方公里,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我们在游览古城时,坐得是观光车,在车上我看见了很多的稻田,我觉得古城好大,但是导游说这只是古城的一小部分。

在遗址公园里,导游向我们介绍良渚时期的农业很发达,已经开始使用石犁和石镰。手工业也很发达,已经有了纺织、玉石制作、制陶和木作。我再展览厅里看见头顶上挂着独木舟,应该是良渚人用石器凿出来的。墙上挂着石斧和石锤等工具,还有各种玉器的,其中有一张是介绍玉琮王的,上面雕刻着精美的神人兽面纹,导游说这线纹只有0.5毫米。展厅里还有两口陶锅,导游介绍良渚人就用这个来煮食物的。他们的食物包括猪、鹿和牛,我觉得他们吃得很好。

通过一天的学习,我觉得良渚人很勤劳,很伟大,他们创造了自己的城市和文明,我为他们感到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世界文化遗产周口店遗址

全文共 1503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参观周口店遗址。我先介绍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地理位置,是位于离北京市西南48公里房山区周口店村的龙骨山。这里地处山区和平原交接处,东南为华北大平原,西北为山地。周口店附近的山地多为石灰岩,在水力作用下,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天然洞穴。山上有一东西长约140米的天然洞穴,俗称“猿人洞”。1929年在此洞中首次发现古代人类遗存后被称“周口店第一地点”。 Zhoukou shop site.I first introduce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the "Beijinger" site of Zhoukou store,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keel mountain of Zhoukou, 48 kilometers southwest of Beijing.Here are located at the junction of He Pingyuan, the southeast is the North China Plain, and the northwest is a mountain.Most of the mountains near Zhoukou store are limestone, and under the action of hydraulic, many natural caves of different sizes are formed.There is a natural cave with a length of about 140 meters long on the mountain, commonly known as the "ape man hole".After the first discovery of ancient human relics in this hole in 1929, it was called "the first place of Zhoukou store".

游客们,这遗址就是我们中国“北京猿人”的远古进化历史。周口店遗址区是中国华北地区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周口店第一地点——即“北京人”遗址。1918年被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发现并进行试掘。1927年加拿大学者步达生对周口店遗址进行正式发掘,并将周口店发现的三枚人的牙齿正式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1929年12月2日16时,我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发掘出土了第一颗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这一发现,震惊了世界学术界。现在,大家仔细看清楚“北京人”的头骨吧!

根据出土物可以证明,北京猿人在大约距今70~20万年的时期内居住于周口店地区,过着以采集为主,狩猎为辅的生活。其早期为距今70~40万年,中期为距今40~30万年,晚期为距今30~20万年。北京人是属于从古猿进化到智人的中间环节的原始人类,这一发现在生物学、历史学和人类发展史研究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游客们,“北京人”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在“北京人”居住过的洞穴里,发现厚度达4—6米、色彩鲜艳的灰烬,表明“北京人”已懂得使用火、支配火、学会保存火种的方法,是人类由动物界跨入文明世界的重要标志。请大家继续往前走。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于1953年建立起陈列馆,连同遗址向国内外参观者开放。1961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各位游客,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已经参观完了,请大家慢走,欢迎下次再来参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6.10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简报

全文共 645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是“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6月10日当天,延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在大桥广场、文化艺术中心广场和王家坪广场开展2017“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非遗保护在公众中的影响力,着力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

系列宣传活动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图片文字实物展和非遗文艺演出。通过展览介绍非遗项目的历史与发展,通过演出表现非遗项目的魅力与活力。活动吸引了许多市民积极参与。在大桥广场举办的非遗实物展览现场,围观群众拿起虎头鞋、虎头枕等物品向工作人员了解制作方法。市曲艺馆的文艺表演让观众大开眼界,陕北走场说书《说风》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同时进行的文化艺术中心非遗宣传和王家坪广场的陕北说书宣传展览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参观。晚上7点半,在市文化艺术中心还举办了“非遗陕北”文艺晚会,为广大市民献上了一份文化大餐。

据了解,2016年9月,国务院批复住房城乡建设部,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目前,我市有黄帝陵祭典、黄陵面花、安塞腰鼓、安塞剪纸、陕北说书、陕北民歌、陕北道情、洛川蹩鼓、宜川胸鼓、木兰传说故事、陕北窑洞建筑技艺、延川剪纸等12个国家级保护项目;还有延川布堆画、洛川灯棚会、壶口斗鼓、安塞农民画等75个省级保护项目和254个市级保护项目;全市有国家级传承人8人,省级传承人41人,市级传承人114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国文化遗产兵马俑历年满分

全文共 639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学了课文《秦兵马俑》以后,我就特别想和兵马俑有一次“亲密接触”。五一,爸爸妈妈带我去了西安,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那天下午下雨了,但这影响不了我的心情,因为我马上就要到秦兵马俑博物院了。

进了检票口的大门,首先映入我眼帘的就是远处若隐若现的骊山和庞大的博物院。听导游说,秦兵马俑的面积很大,现在已经挖出的三个俑坑,总面积大约有20000平方米。里面地兵马俑也非常多,有八千多个。

我和爸爸妈妈先进入了一号俑坑。在这三个俑坑中,一号俑坑最大,它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大约有14260平方米。它这里面地兵马俑也最多,有6000多个。一号坑的上面已经有了一个非常巨大的拱形大厅,用来给里面的兵马俑遮风挡雨。我们站在坑边上的围栏处往下望,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非常整齐。

一号坑还有些地方没有挖掘出来,上面被土层遮盖着,当时我真想跳进去当一回考古学家,和兵马俑来一个更紧密的接触。

从一号坑出来,我们又去了三号坑和二号坑,都非常壮观。在这三个坑里,我见到了将军俑、弓弩俑、跻射俑、跪射俑……这么多类型里面,我最难忘地就是敢死队里的步兵俑和跪射俑。步兵俑打仗时冲在最前面,不穿铠甲,身着便装,轻装上阵,非常勇敢。跪射俑的手里的武器是弓箭,他的样子从侧面看很像陕西省的地图,真是神奇。

我们这次游览还见到了兵马俑的发现人杨新满老人,他都已经78岁了,他还在我买的一本兵马俑书上签了名呢!

秦兵马俑举世无双,非常壮观,我都还没有看够呢,天就快黑了。如果下次有机会,我还想来看兵马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