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心中的李白【通用20篇】

导语:我们中华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这些历史总是会帮助我们有所收获。下面是小编整理诗仙李白满分作文,仅供大家参考!

浏览

1596

作文

386

给李白的一封信三年级

全文共 389 字

+ 加入清单

一天,李白有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河边.和暖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鲜花绿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呆在家里那多没意思啊!”

李白走着走着,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坐在一块大石头上,老奶奶正在专心致志地磨着一根铁棒.李白好奇地走过去问:“老奶奶,您在干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棒磨成绣花针.”老奶奶抬起头,对李白慈祥地笑了笑,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棒这么粗,什么时候才能磨成针呢?”

老奶奶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那铁棒为什么不能磨成针呢?”

“可是,您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奶奶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他再也没有逃过学,学习也很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史的诗仙.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有耐心和恒心才能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致敬李白的一封信500字

全文共 679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李白

转瞬已是千年,千年之后,有一位中学生写了这封,寄给千年之前的,不羁的,李白。

李白,你的名字,不论是在千年前,还是千年后,都被后人所敬仰;你的诗篇,不论在何处,都有人为之赞叹。你是中华文明所凝成的“仙人”,你不愧于“诗仙”这个称号。

你是“青莲居士”。莲,自古就被作为高洁和正直的象征。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莲的品格,在你的身上,一览无余。你的高洁,你的无畏,你的浪漫,你的孤寂,你的种.种.种.种,从你的诗中,皆有体现。

你的诗,多是写月。月是冷清的,每每在地面上仰望那皎洁的月,都会不由自主地生出些许寒意,连那嫦娥仙子的宫殿,都被叫做“广寒宫”。许久许久,那月上便只有一人,一兔,还有一棵桂树,寂寞地守着空旷的月球。可是对于你,那月,便是你一切感情的寄托。在你的诗中,月,仿佛被镀上了一层暖色的光环,月是你的朋友,你的知己,是你向往的地方。据说,你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便是与水中的月亮度过的。我想,你现在,应该正在月亮上,眺望着你的故乡吧!

李白,你同于杜甫、陶渊明,敢于揭露黑暗的政治,又将政治上的失意寄托在了诗上;你不同于杜甫、陶渊明,你虽失意却仍对自己的前途充满希望,你时刻都在为自己的理想前进。“天子呼来不上船”,你的洒脱,你的豪放,你的不羁,是我敬仰你的的理由;你的诗词,给了后人多少启迪。正是有你的存在,中国文明上才多了一段璀璨的历史。

李白,你,和你的诗,是我人生的明灯,从你身上,我看到不屈,我看到自信,我看到你转身离开后,身后那一片圣洁温暖的光。

_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李白与孟浩然的故事

全文共 1892 字

+ 加入清单

李白孟浩然第一次相见就是李白生活的安陆的时候,那年李白大概28岁,而孟浩然40岁左右。李白当时诗名尚小,而孟浩然名声在外。李白专程前往鹿门山谒见浩然,两人习性相投,一见如故。于是,相约来到江夏(今武昌),游历月余,最后,孟浩然要去广陵,于是二人在黄鹤楼相别。

看着好友离去,李白思绪万千,欣然写下千古绝唱《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与黄鹤楼有不少故事。李白第一次游黄鹤楼的时候,面对美景,自然是诗情大发。正想提笔赋诗,却见壁上已有诗作,那是崔颢的《登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州。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李白读完全诗,惊得半天没有说话,这等好诗,岂非凡人能做。于是李白感慨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提诗在上头。”

据说后来李白一直心有不甘,竟然还有让自己不敢下笔的地方,胸中块垒,难以展抒。后来到金陵,游金陵凤凰台时,一时兴起,便写下《登凤凰台》一诗,欲与崔颢一较高低,其诗为:“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其风格意境却有相似之处,而境界高远确也难分高下了。

十年之后,李白与孟浩然见了第二次面,这次李白写了《赠孟浩然》,以表达自己的朋友的钦佩。《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辑清芬!”能得李白如此厚爱的人,当少之又少了。

李白和孟浩然,是相当要好的朋友。

据说,当时,李白是看了孟浩然的《春晓》,觉得这首诗写得很妙,而后二人成了朋友。

后来,一次,李白游黄鹤楼。诗情大发,正想提诗,却见崔颢的诗已然在墙上: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一看这诗,写得如此之妙,顿时间觉得自己刚才想好的那首诗,不如见崔颢的这一首。于是,诗兴也荡然无存。

回来后,看见孟浩然,就把这首诗说给了孟浩然听。浩然也觉得这首诗写得妙。

后来一次,李白独自游金陵凤凰台,效仿崔颢的格律,写了首诗《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后来,把这首诗拿给孟浩然看,问他这首和崔颢那首比起,哪首写得好。

浩然却并没有明说。

李白也不再追问。

据他认为,如果是好诗,浩然一定会称赞几句的,一定是浩然觉得这首不如崔颢的,又顾及到朋友之情,才没有说。

后来有一年的烟花三月,李白和孟浩然又来到了在黄鹤楼,这一次,是为了送孟浩然下扬州。

面对离别,李白百感交集,吟出四句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孟浩然听后,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说:崔浩写的是八句诗,你的只有四句。可是你的这四句却胜过了他的八句。

而后又长长地吐了一口气,说:你知道吗,你这是赢在了我们二人之间的感情上啊。

可见二人的感情有多深了吧。

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游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迹几乎遍及整个中国,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历来传颂的名篇,这首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写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诗的起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紧扣题旨,点明送行的地点及自己与被送者的关系。“故人”一词说明了两位诗人的深厚情谊。“黄鹤楼”是天下名胜,是诗人墨客流连聚会之所,又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之处。而今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在此道别,更带有诗意和浪漫色彩。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紧承首句,写送行的时令与被送者要去的地方。“扬州”是东南都会,自古繁华,而“三月”又正是春光明媚,百花争艳的季节。诗人用“烟花”修饰“三月”,不仅传神地写出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阳春特色,也使人联想到处在开元盛世的扬州,那花团锦簇、绣户珠帘,繁荣而又太平的景象。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时间也选择得恰当。李白对友人的这次旅游自然十分欣羡。“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清丽明快的诗句,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快与向往。但李白又是富于感情的诗人,当友人扬帆远去的时候,惜别之情油然而生。从《李太白集》里,我们可以看到李白、孟浩然之间有着不少赠答诗。在《赠孟浩然》中,李白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可见李白对孟浩然是多么敬佩,两人的情谊是多么深厚。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走进李白

全文共 447 字

+ 加入清单

当异国的明月高悬天际,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是谁在窗边黯然销魂,思念远方的故乡?

当平羌江上的半轮秋月,倒影在流动不停的江水中,是谁在小船上恋恋不舍,怀着惆怅的心情去了渝洲?

当黄鹤楼旁阳春三月,杨柳如烟繁花似锦,是谁仍徘徊于滚滚流逝的长江旁,望那一叶小舟,久伫不肯离去?

拥有一身才华,本可在官场上展现他的智慧,然而他却性格傲岸,不为权贵所容,不屑混于那黑暗的官场,目睹帝王权贵荒淫奢侈,难以容忍社会的黑暗.一洒衣袖,毅然带着他满腹的才华与世隔绝,归隐山林,字号青莲居士.

他,"天生我才必有用, "那是对自信的不羁.

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那是对寂寞的自得其乐.

他,"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是对自然的无限向往.

漫漫红尘外,飘飘天地间.

身为诗仙的他,如那闲云野鹤,遁手山水之中.

念人间无情,唯愿与山水为伴.

他,浪漫,潇洒,孤傲.却有一腔报国热情.长年颠沛于异国他乡,痴念故乡的一草一木.

江水依旧东逝水,池鱼依旧念故渊.而唯有他---李白,久怀爱国之心,在迷茫的世间清醒地走了一回!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参观李白烈士故居有感作文600字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上海解放70周年。上海是一个有着丰富红色文化资源的城市,在我居住的虹口区,有众多的革命历史建筑和纪念馆,许多革命烈士和文化名人都曾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暑假期间,妈妈带我去家附近的李白烈士故居参观

李白烈士故居位于上海市黄渡路107弄15号,是李白烈士最后居住、工作和被捕的地方。我们先参观了一、二楼展厅,听讲解员详细介绍了李白烈士的成长经历以及与敌人斗争的光辉事迹。接下来,又到三楼进行参观。三楼复原了李白烈士生前居住的场景,再现李白烈士生前战斗、生活的情景。

这次参观,让我详细了解了李白烈士的生平。李白烈士1937年来到上海,长期从事党的秘密电台工作。在白色恐怖的环境中,他大智大勇,不屈不挠,坚守战斗岗位,保证了上海地下党组织与延安的电讯联系,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李白曾先后三次被捕,最后一次被捕是1948年12月30日凌晨。当时,李白正在秘密的斗室里向延安发完一份有关解放上海的重要情报。李白烈士在狱中饱受酷刑却始终坚贞不屈。1949年5月7日在上海解放前夕李白惨遭国民党秘密杀害,年仅39岁。以李白烈士为原型还拍摄了著名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

这次参观,使我认识到: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像李白烈士这样有着崇高理想、坚定信仰、为新中国的解放、为人民的利益不惜献出宝贵生命的革命先烈,才有了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我们应该向革命先烈学习,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不忘初心使命,做新时代优秀的少先队员!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我心中的李白作文800字

全文共 918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颓废下藏着孤独、寂寞,但最多的,还是那种解脱。

李白早已挣脱了世俗的束缚,挣脱了那一幅幅无形的枷锁。他已经明白,时间的一切烦恼,都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于是他决意,放下。从小便乐天的他,在仕途受挫后便明白自己的人生道路应去的方向:斗酒诗百篇,眠于酒家,与诗为伴。他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坚信,诗人,是他最合适的人生道路。的确,只有诗,才能道出他心中的愁绪,只有诗,才能给他灵魂的解脱

所以他不再追随功名,他的生活,只剩诗、酒。他的创作,无关功名,只遂诗意。

看,诗意给他灵感:无论是幻影还是实景,无论是浪漫还是孤愁,一切的一切,李白用一杆笔、一张纸,尽数倒了出来。他将百味情感冗杂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有赞叹,有浪漫,有实际,有惋惜……他,是诗意附体,他,是诗仙无疑,诗中有他,他中有诗。

我心中的李白,有远大的理想抱负,那便是游遍祖国山河,沉醉其间,高歌一曲,岂不美哉?有美轮美奂的《登金陵凤凰台》;有险峻曲折的《蜀道难》;还有

清明孤远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我心中的李白,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极浪漫的情操。这时间,既然已是不如人意,何不用想象和诗句,将它在笔下描写得更美好?皆因李白是位诗人,且是位乐天派的诗人。于是瀑布便“疑是银河落九天”,于是月亮便“月下飞天镜”,而晕呢,便也“结海楼”……李白的想象与浪漫,使他赋诗一首,世间万物俱已失色。

我心中的李白,散漫的外表下是不羁的灵魂。他不需要管束,不管是谁,就算“天子呼来”,也照样“不上船”。因为管束,早已偏离了他胸中的那一片热忱;因为管束,早已偏离了他胸中的一腔豪情;因为管束,早已成为与他对立、与自由开放豪爽的他对立的事物!于是李白不要管束,他只要活给诗、活给自己。他,确是不羁的。

当历史的铅华渐渐褪去,我看到了李白。他一身布衣,提浊酒一壶,正对酒当歌,高呼着“人生几何,今朝一醉方休!”

这便是一个真实的李白。

最为史上最有天赋的诗人,你永远无法探知李白内心的全部,所以我们能做的只是静静的去品味他的作品,静静地去感受这位伟大“诗仙”的灵魂。

无关功名,只遂诗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送给李白的一封信

全文共 1254 字

+ 加入清单

敬爱的李先生:

您好!

我是您千百年后的一位普通读者,也是您心灵路上的一位共鸣者,更是喜爱您拥护您的仰慕者。不必认识我亦不必记得我,只需让我留在您的故事和您的诗作里遨游,即可。

我爱您与酒的渊源,因为酒里有您,您在诗里。酒中有乐,酒中有趣,酒中有天地。饮酒世人皆能,但能喝得如此潇洒,如此豪放,自古至今未有几人。您的后辈杜甫曾说过“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还有您不认识的余光中先生也在《寻李白》中唱道:“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随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如此的盛誉,都只属于您一个人,您是诗仙更是酒仙。

诗由酒生,酒助诗兴,您大诗人的灵感才气、高风亮节,在酒的熏陶下越发迸射出浓烈的风采。最爱您的《月下独酌》,只有您才会有那种醉态思维,甚把醉态融入笔墨,变成生命方式和思维方式,这比浪漫主义更具魅力。“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何谓三人?您一人,月一人,酒一人。月即嫦娥,天上美人;酒即青莲,人间美人。您与酒合二为一,所谓李青莲是也。那些个天上人间来去自由的奇思妙想,可以这么理解吗?

这酒里有您“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置酒会的乐趣;有您“与尔同消万古愁”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有您“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用表面的行乐狂欢痛饮,来掩盖对事实的无奈。是啊,在现实和自由,理想世界相对立中中,您遭到的是权贵的排挤、嘲笑、冷遇、谗言,可是不甘心轻易地抛弃自己热衷的追求,于是您喝醉了,只有在这酒中的天地您才能找回真正的自己。喝了酒,您敢于骂那些小人,敢于让权倾朝野的高力士为他脱鞋,敢于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指手画脚,敢于醉眼斜视九五之尊的唐玄宗?? 我爱您的真诚与豪放,因为你面对权贵好不妥协,因为自己真诚的自和对小人真诚的愤怒。您不愿和别人一样,您热爱自然同时也眷恋官场,儒家道教思想牵绊着您,高傲的个性指引着您。您的轻财好施,您的豪情,都太不适合实际了。您想当官,又不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他们同流合污,不去巴结,不去阿谀奉陈,只想以诗、酒会友。您把官场简单化了,可是您依然能在那样的环境下去取得自己的成绩,多么令我羡慕。

曾几何时,我和您一样,一样的处境,一样的想法,在自己所处的小社会大环境中,我想有所作为,我希望我的能力得到老师的认可,我认为我所做的一切别人会用眼睛看的到。无需我的美言,无需我的巴结,无需我的讨好。可是我错了,我无法再这样的一个小社会中立足,丢了学习,丢了专业,甚至丢了一贯的性格。回头看看,发现真的少了太多属于自己甚至是自己应该拿到的东西。当我冷静思考时,脑子里是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话语,说的真好,我也和您相差太远了,您虽然政治上失意,可是您的诗无人能及,现在的流芳百世是对您最好的证明。

我记不住您在哪里做过哪些官,我记住的是您与酒为伴的情境,是您无与伦比的诗作,是您坦率豪放的性格。所以请别在意那些无需注意的无需在意的功名利禄,也请相信,我会怀着一颗虔诚的心,认真地理解您,学习您,祝福您!

此致

敬礼!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我心中的李白作文900字

全文共 921 字

+ 加入清单

我心中的你,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悲壮豪情;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旷达胸襟,亦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游子情怀。

你便是诗坛里的文曲星,我心中的谪仙人。有了你,我便有了一个思想的精神家园。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这是怎样的狂人,又是有怎样的一身傲骨呢?你没有杜甫那样悲天悯人的情怀,没有岑参那样的戍疆边塞的骊歌,更没有陶潜那样的归隐桃园的志趣。但你就是心中的唯一,我爱你的逍遥不羁,爱你的不拘一世,更爱你那飘逸俊丽的诗赋。

余光中说过,“酒入愁肠,七分酿作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这是对李白的高度赞美,更是对你的真实写照。仕途不平的李白,诗竟成了你的理想家园,而千年之后你便成了我的精神家园。穿越时空的界限,我仿佛听见诗人的心声:那一字一玑,仿佛颤抖思想的脉搏;那一句一联,仿佛流淌时代的血泪;那一首一篇,便似一坛半开半醉的美酒,诱惑着我走进你的世界。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每当我品读此句诗时,总想起那寒霜并非凝结在地上,而是一种乡愁渗着冰冷的月光,闯入了这位游子的心扉。于是李白,你不禁潸然神伤,又望见潺潺的溪水,不免感叹:“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是呀!那祖国的大好河山,自然的风花雪月无一不挑逗着你这位多情诗人的心弦。

走在这条心灵之路上,我读出李白崎岖坎坷的一生。但也正是你在仕途上的戚戚小路才成就诗歌上的坦途大道。李白向往隐士,崇拜侠士,信奉道士,但你更渴望成为名士。天宝三年,唐玄宗给了你一个脱离苦海的机会,谁料写下的《清平赋》三首使你在阴沟里翻了船。赐金放还击碎了美好的幻想,给你的仕途勾上沉重的句号。那是绝望,那是无奈!因为李白不明白诗人永远是幻想家,生活在精神世界里,而绝非是政治家伴在君王左右。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一曲将进酒,李白从醉梦中找到了出路,唱出了时代的心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首《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人更吟出了向往的自由,不屈卑微的人格魅力。

李白,酒中之仙,诗中之圣,我心中的你!你书写的不朽的篇章,冲击着我的心岸;你随手一笔成为诗歌中的顶峰,带我去攀登;你更举起了盛唐诗的光辉火炬,照亮了我的精神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写李白的小学

全文共 432 字

+ 加入清单

打开那尘封已久的历史,走进李白的灵魂深处,去感受他那酸甜苦辣的人生。

在那只有金钱与名利的世界,我们的生命都在那迷茫的世界中变得一文不值,我们前进的脚步也在那世界中迷失了方向,只有金钱与名利才是那时人们所追求的。然而,只有一个人没有在那乱世中迷失方向,他就是李白,他放弃金钱与名利,隐居山林,坐了一个豪情诗人。在他有困难时,亲人们一个个离他而去,只有一座敬亭山没离他而去。他独自坐在敬亭山上,写下了《独坐敬亭山》。然而,有谁能够感受到李白此时内心的纠结,又有谁能够读懂这首诗的真正含义!李白被人们称为“诗仙”,他一喝酒就会诗兴大发,写出一首首美妙绝伦的好诗,来表达他内心复杂的情感。李白使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他的诗中表达的淋漓尽致,他决不允许金钱与名利玷污他那高洁的灵魂。也许,他在物质上很穷,但他的精神和灵魂却超越了众人。他用他的诗增加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他用他的诗使众人不再迷茫,使他们重拾生命的方向!

走进李白的诗里,去感受他那复杂的情感,会让我们对历史有新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李白与月亮

全文共 691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说“但愿人醉不复醒”是李白沉浸美酒中的物质享受,那么“欲上青天揽明月”,便是他终其一生的精神追求了。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李白终究不甘心且歌且醉地放任一生,也不求有酒即醉,逍遥一时。他借着浓浓的醉意,轻声召唤着自己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梦想?是那满地如霜、月影堆积起的乡情?是那青山绿水、扁舟散发的惬意?是蜀道上的乱石苍松?或是灿烂满山闲听琴声的野花……然后,醉眼朦胧,李白终于跃进了那溶着月亮的水中。“消失,是圣人最好的归宿。”

正如同陶行知先生所说:“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李白,用酒为自己带来醉时的欢愉,却不忘寻一缕清高而多情的灵魂。享受,过多地用在物质上便是奢靡,多留一份给自己的精神,才能最终觅得生命真谛。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李白离开后,世界仍在轰轰烈烈地变化着。

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物欲横流,纸醉金迷。人们用手中的面包换来了更多的面包,甚至牛排,甚至山珍海味。但,谁又能听到身后传来的那阵水仙花曼妙的声音?

当楼房越来越高时,我们离李白的山花却越来越远;当蜀道上挤满游人和垃圾时,那隐在诗后的神秘与惊叹早已老去;当我们终于以人类的一大步抵达了李白的月亮时,那种同样重要的心境,是否依然稚嫩得淳朴?

虽然,物质上我们已拥有了李白不曾拥有的物质享受,但精神上的空虚与空白,我们谁会去为自己添补?要知道,体肤之饿,筋骨之劳,尚且可以增益人所不能,而心灵上的,精神上的以及灵魂上的苍白,却会让人如行尸走肉般悲惨。

这个世界上或许还有寻着李白的月亮的人?我们只能乐观地憧憬着,在水仙花复苏时的馨香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关于李白年级

全文共 484 字

+ 加入清单

在今天,妈妈给我买的由随园散人创作的《李白传》到了。我不禁回忆起了李白一生当中的生平往事。

李白在小时和一位老太太对话,老太太告诉李白:“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之后,李白开始在少年时期常常去戴天山寻找道观的道士谈论道经。在这里我要给大家说一下李白的家乡:李白的祖籍是陇西成纪。他在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年)出生在西域的碎叶。

虽然李白他的才华无限,在大唐赫赫有名,但是他想要做大官的梦想到死去都没有实现。所以,李白的一生可谓是凄惨的:他二十岁时单独一个人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希望能有人欣赏他的才华,封他做大官。但是梦想与现实之间总是有差距,他十年寒窗苦读,希望谋取一个大官,但是他每次都只做了一个小官,还遭人陷害,有一次差点命都丢了。所以,李白的运气是相当的差。

其实李白在《侠客行》这首诗中透露了自己的理想并不是当一名流传千古的诗人,而是想成为一名维护正义的侠客。但是他却最终成为了一代诗仙。

李白作诗的灵感大部分来自酒后,其实李白喝酒是为了消除自己内心的哀思,是啊!十年寒窗苦读,却换来了这一种结果,谁能不苦恼呢?

最后,李白醉死在了宣城的街头,这便是李白一生的事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李白之死

全文共 2057 字

+ 加入清单

李白外号诗仙,那你知道他是怎么死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白之死,欢迎大家阅读!

时光匆匆,白雪绕发,不自不觉中李白已过六十二岁,身体每况愈下,大不从前,虽有志从军报国,但力不从心。秋意微凉,浮云飘渺,天空格外旷远,呆在屋内,心情郁闷,李白决定出去走走,携一夕阳,与山水相约,看满山枫叶,聊以慰藉已荒废多时的诗情。

走在乡间小道,风调皮地掠过他的脸庞,转眼来到了那边枫树下,撩拨地叶片哗啦啦作响,再以完美的姿态接下蝴蝶般的秋意,翩翩起舞。夕阳将淡淡的余晖在诗仙身上铺满,暖暖地轻柔,如情人的玉手在抚摸。李白的脸上惊现多日不见的笑意,眉毛轻轻舒展开来。近日他的脓胸病又犯了,黄色的粘液老是从胸口流出来,散发恶心的味道,没有蜂蝶围绕着他,包括他多情的诗意画意。夕阳逐渐下沉,余晖减弱到了恍惚的样子。李白长叹一声,望着胸口的浓汁,脸上不经意地露出凄凉,浓汁流就流吧,没事,喝点儿酒就会好起来的。一切的风流倜傥,都随着天空浮云;一切的美景似乎都不和他有半毛钱的关系。唯有怀中的美酒,还有斗酒的情怀。

五杯酒下了肚,便飘飘然了,胸部的疼痛在酒精的麻醉下似乎睡着了,不再烦扰李白了。

李白提酒出行,离开了住所。房子只是一间旧茅屋,除了酒便不再有什么了。走着走着,不知不觉来到河边。河边有一条小船,船上一八旬老翁在凭船垂钓,悠然自得,胡子花白,随风舞动,一副道骨仙人的风骨。偶尔甩一下鱼竿,偶尔拿起酒葫芦呷一口,咂着美味的嘴唇,目光不离水面,陶醉其中。暮然回首,发觉李白的到来,招呼着上船入座。

有相同嗜好的人,总会聚在一起。划船畅游,水波荡漾,凉风习习,山青水绿,一竿竹篙点水,小船载两人,碧波如酒,细细品尝,眼睛离不开水里的酒,口中淅沥着葫芦的酒,两人悄悄喝醉。山野勾勒的轮廓线条逐渐模糊,将旷阔的雄姿隐藏,水面袅袅而起的月光,将苗条的小河装扮如画,空气亦朦胧。偶尔一两只水鸭子船边掠过,一条斜线飞快的荡走了。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一手端杯一手画卷,背依船蓬高吟起来。老翁没动静了,躺在船舱里睡了,不胜酒力。李白依旧唱着“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那发白的胡子激情的抖动,水面也晃动起来鱼儿也涌动起来,山也要动起来。一切都喝醉了,一切都那么清醒。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哈哈,想当年我是何等的风光,玄宗请我入宫,高力士为我提鞋跟。李白越想越来劲。似乎天地间都是他的了。

“哎,现在呢?又有什么呢?”李白又愁了“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那山不在是那山了,苍老无限;那水不在是那水,只有模糊的月光。空蒙之处遗留沧桑和伤感,诗意此时也抛弃了他,独有的是那手中的空葫芦,还有残留的几滴泪花,浑浊地滑落在河间。

天黑,月亮早已上班,将时间都改成了白色,山川白了,被抹去青黛;小河白了,被沉淀了碧绿;小船也白了,渔翁也白了,连他手中的船槁也白了,李白站在船头,不胜寒意,岁月不饶人,自古多情空余恨,此地空余李白情。四周都静谧得出奇,渔翁似乎不会醒来。

风儿吹着水波,使劲把它推到岸上去:水波急了抱着月亮不撒手,月亮只好在水里荡着秋千。摇啊摇,摇得脸都笑花了,还是不停的笑。

夜色更浓了,月亮载着水悠闲得嬉戏。李白不甚酒力,醉眼朦胧。还一直地击掌唱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那还知道自己已老,空有报国之心。李白打了一个趔趄,扶住船蓬,见船翁似醒非醒。,想起朋友孟浩然,不禁泫然泪下:朋友啊!你在何方?然而空中一月,水中一月,别无他物。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李白边唱边哭,人亦老便孤独,天亦老天有情。

“你别哭了,下来吧,我不是你的朋友吗?”水里的月亮开口言语。

“你真会说话了?太好了。只有你没有忘记我,陪着我。”李白欣喜若狂,手舞足蹈, 忙扔掉手中的酒葫芦扑下水去,静谧的水花尽显温柔,将投怀送抱的情人揽在胸前。没有谁比水花更多情,所有的人它都爱,爱到天荒地老。它从不抛弃任何人,只有他愿意,一直躺在它的怀里都行,直到尸体腐烂,灵魂虚脱,它也不肯放手。水花是一个多情而自私的种子,如果长期没有谁来跳水,就会引发轩然大坡,振捣不休。此时,李白将灵魂与肉体都投掷下来,水花得意地笑个不休,尽显风流。 这水真柔软,象一双巨大的手臂抱着他渐渐地隐没。

李白拉着月亮的手,月亮亦拉着李白的手。他们荡着秋千,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看着水,晃啊晃晃来一坛酒;喝着酒,喝啊喝喝来......

那酒甜而淡,不香也不腻,不渴不伤情,一切是那么平淡,一切亦远去,远去的朋友,远去的家,远去的妻子,远去的孩子。水还在月光中晃动,水抱紧了李白假装责问月亮:“你为何拉下李白,坏我清誉?”月亮笑了:“与其痛苦难堪的死去,不如快活浪漫的离去。”水窃喜闭嘴无语。

船翁救起李白,那是第二天晨光熹微之时,李白亦离肉身仙去了,留下浪漫的诗给世人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我和李白聊聊天作文500字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李白贤兄:

您之名作《静夜思》小妹赞赏有加,素喜吟诵,回首寒窗岁月,您“悬梁刺股”勤勉犹胜古人。年少的您,已经学识出众,文才超群,缘何不能“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我将您称之为流水,因流水之意在于“经久不息,上下不定”。

那是您有一颗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像孩子一样呆呆看着山,口中吟着“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那是您,带一身豪放,集一身洒脱,望着那一帘飞泻而下的瀑布,脱口而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那是您,以诗人身份,高唱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昂首挺胸出入皇宫,让高力士脱靴,让杨国忠磨墨。

那是您,追求自由,追求理想,集一身傲骨,惊天地泣鬼神地高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我曾爱过“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却又迷上了您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曾爱过“正是一年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却爱上了您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曾爱过“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却迷上了您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贤兄若肯屈就,小妹愿与您结为知交,从此人生途中,风雨同程,畅聚欢晤。贤兄意下如何?小妹静候佳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作文李白_初三上册语文第六单元

全文共 788 字

+ 加入清单

他,是隐士的精神领袖。他,造就了隐士的精神文化。他,是自由精神的化身。

不可否认,庄周是隐士和宦海失意的文人的精神领袖。一部《庄子》把“无所待”的自由精神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寓言、神话、传说等都寄托了他的思想精神。

我是最喜欢庄子的。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各种文化的规则和文化精神都被金钱时代的铜臭淹没,杂乱无序,混浊不堪,没有信仰,没有领袖,庄周就像黑夜里的北斗七星,有他,你就永远不会迷路。正如鲍鹏山在《寂寞圣哲》中说:“庄子是一颗孤独的树,是一颗孤独的在深夜里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颗在清风夜唳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庄子是孤独的,孤独的人最向往自由,爱绝对的自由。追求绝对自由,是庄子心灵中永恒的旋律。大到高飞九万里的鲲鹏,小到蜩与学鸠,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只有消灭有我境界,“无所待”游于无穷,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庄子始终守望着自己孤独的精神家园。一次庄子在濮水上垂钓,两名楚国使者身负楚王重任来拜访庄子,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望着波光粼粼的濮水“持竿不顾”。问了两个大夫一个毫不相干的问题,楚国池塘里的乌龟,它们愿意到楚王那里,让楚王用精致的竹箱装它,用丝绸的巾饰覆盖它,珍藏在宗庙里,用死换个“留骨而贵”呢,还是愿意拖着尾巴在泥土里自由自在地活着?二大夫答曰:“宁愿拖着尾巴在泥水中活着。”庄子说:“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个性,这就是庄子的个性,给权势一个白眼,一个无情的白眼,以至后来的隐士都追求那种自由境界。“悟已往之,知来者之可追”的陶渊明也“不为形役”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隐居起来。

大抵喜欢自由的人,都很喜欢庄子。冷眼,荒诞的语言对世事无情的嘲笑,让人觉得庄子更加可爱。

圣哲逝去,留下孤独的我们只好去守望我们孤独的精神家园,自由精神是孤独的人,永恒的乡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杜甫遇李白

全文共 1698 字

+ 加入清单

李白杜甫相遇,在744年。那年,李白43岁,杜甫32岁,相差11岁。两人见面时,李白已名满天下,杜甫还只是崭露头角。

李白与杜甫相遇,在744年。那年,李白43岁,杜甫32岁,相差11岁。

其实,李白不仅在实际年龄上比杜甫大11岁,而且在诗坛辈分上整整先于杜甫一个时代。

两人见面时,李白已名满天下,杜甫还只是崭露头角。杜甫早就熟读过李白的很多名诗,此时一见真人,崇敬之情溢于言表。一个取得巨大社会声誉的人往往会有一种别人无法模仿的轻松和洒脱,这种风范落在李白身上更是让他加倍地神采飞扬。眼前的杜甫恰恰是最能感受这种神采的,因此他一时全然着迷。

李白见到杜甫也是眼睛一亮。他历来不太懂得识人,经常上当受骗,但那是在官场和市井。如果要他来识别一个诗人,他却很难看错。即便完全不认识,只要吟诵几首,交谈几句,便能立即作出判断。杜甫令他惊叹,因此二人很快成为好友。他当然不能预知,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将与他一起成为执掌华夏文明诗歌王国数千年的最高君主而无人能够觊觎;但他已感受到,无法阻挡的天才之风正扑面而来。

他们喝了几通酒就骑上了马,决定一起去打猎。

他们的出发地也是见面地,在今天河南省开封市东南部,旧地名叫陈留。到哪儿去打猎呢?向东,再向东,经过现在的杞县、睢县、宁陵,到达商丘,从商丘往北,直到今天的山东地界,当时有一个大泽湿地,这便是我们的两位大诗人纵马打猎的地方。

当时与他们一起打猎的,还有一位着名诗人高适。高适比李白小3岁,属于同辈。这位能够写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这种慷慨佳句的诗人,当时正在这一带“混迹渔樵”“狂歌草泽”。也就是说,他空怀壮志在社会的最底层艰难谋生,无聊晃悠。这是他的“地盘”,沟沟壑壑都了然于心,由他来陪猎,再合适不过。

挤在他们三人身边的,还有一个年轻诗人,不太有名,叫贾至,比杜甫还小6岁,当时才26岁。年龄虽小,他倒是当地真正的主人,因为他在这片大泽湿地北边今天山东单县当县尉,张罗起来比较方便。贾至还带了一些当地人来凑热闹,其中也有几个能写诗的。

于是,一支马队形成了。在我的想象中,走在最前面的是高适,他带路;接着是李白,他是马队的主角,由贾至陪着;稍稍靠后的是杜甫,他又经常跨前两步与李白并驾齐驱;贾至带来的那些人,跟在后面。

当时的大泽湿地,野生动物很多。他们没走多远就挽弓射箭,扬鞭跃马,奔驰呼啸起来。高适和贾至还带来几只猎鹰,这时也像闪电般蹿入草丛。箭声响处,猎物倒地,大家齐声叫好,任何人的表情都不像此地沉默寡言的猎人,更像追逐嬉戏的小孩。马队中,喊得最响的是李白,而骑术最好的应该是高适。

猎物不少,大家觉得在野地架上火烤着吃,最香最新鲜,但贾至说早已在城里备好了酒席。盛情难却,那就到城里去吧。到了酒席上,几杯酒下肚,诗就出来了。即席吟诗的不是别人,是李白和杜甫,连高适也只能躲在一边了,真是奢侈至极。

诗有典雅的面容,但它的内质却是生命力的勃发——无论是诗的个体、诗的群体、诗的时代都是这样。没有生命力的典雅,就不是我们喜欢的诗。因此,由诗人用马蹄写诗的旷野,实在可以看作被我们遗落已久的宏大课本。

诗人用马蹄写诗的地方也不少,但这儿,是李白、杜甫一起在写,这如何了得。

在那次打猎活动中,高适长时间地与李白、杜甫在一起,并不断受到他们鼓舞,决定要改变一种活法。很快,他就离开这一带,游历去了。

李白和杜甫从秋天一直玩到冬天。分手后,第二年春天,二人又在山东见面,高适也适时地赶了过来。不久,又一次告别,又一次重逢,那已经是秋天了。当冬天即将来临的时候,李白和杜甫这两位大诗人永久地别离了。

当时他们都不知道这是永诀,李白在分别之际还写了“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的诗,但金樽再也没有开启。因此,这两大诗人的交往期,一共也只有一年多一点,中间还有不少时间不在一起。

世间很多最珍贵的友情都是这样,看起来亲密得天荒地老、海枯石烂,细细一问却很少见面。相反,半辈子坐在一个办公室的,很可能尚未踏进友谊的最外层门槛。

就在李白、杜甫别离的整整10年之后,安史之乱爆发。那时,李白已经54岁,杜甫43岁。他们和唐代一样,都青春不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给李白的一封信500字

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李白

您好。

近来好吗?唐朝那边的天气怎么样?

很高兴能给您——诗仙李白写,虽然我们还不认识,但我学过,看过很多您的诗,每一次看、读您的诗时我都觉得,如果我是写诗的,那肯定比不过您。我觉得您作的诗十分押韵,十分豪放,比如您的《望庐山瀑布》,再如您的《宣城见杜鹃花》。

您知道吗?我们这儿几乎人人都知道您——大名鼎鼎的诗仙李白。甚至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您的名字,由此可见您在我们这儿名气多大啊!

我是一个活泼、喜欢运动的男孩,体育很好,成绩也不错,就是画画不行。我学的课外班有书法和跆拳道,都是我喜欢的课程。另外,我最喜欢看书了,从最初的童话,到现在的名著,我全部看过,我每次看起收来可是废寝忘食的啊!

我从小就听说过“李白斗酒诗百篇”的故事,我想:您喝酒能写出好诗词,那我喝酒说不定能写出好文章呢!怀着这个念头,有一天,我趁我爸妈不在,我便打开柜子,拿起一瓶RIO鸡尾酒,便往嘴里“倒”。哎呀,这酒真难喝,可为了好文章,拼了,我心里想。转眼间,一瓶RIO鸡尾酒被我硬着头皮喝完了。嘿嘿,我的作文明天肯定受邓老师表扬。我心里想。结果,刚没写几句,就趴在书桌上睡着了……这一次的经历告诉我了一个道理,酒是不能乱喝的!同时,我也要劝您一句:少喝酒,喝酒伤身体!

就写到这儿吧。期待您的来信!

祝您: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您的粉丝:黄怡康

201X年3月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与李白游山河

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当今我朝,文人墨客,唯有李白是令我仰慕已久,今天我特邀太白兄一起去游览祖国的锦绣山川。

我们顺着长江三峡直流而下,周围的景色令我们大饱眼福。霎时间,我们就来到了“天门山”。此时,我早已仰慕太白兄的大名,不妨让他赋诗一首。太白兄早已看出我的用意。不禁脱口而出:“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妙哉,妙哉”不愧被人称为“诗仙”。当我们游到天际相交之处,太白兄此时诗性大发便脱口而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善哉善哉”真是妙极了!

我们游遍了长江三峡。我和太白兄弃船而下,快马加鞭来到了庐山脚下,郁郁葱葱的草丛映入眼帘。一边走一边玩,走着走着,一条“银河”扑入眼帘。太白兄即兴吟诵,“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我和太白兄在夕阳西下,互相诉说着依依惜别之情。临别前他深情地说:“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这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眼中的李白

全文共 684 字

+ 加入清单

千年前,他以雄奇飘逸的诗句,笑傲于盛唐;而如今,他以梦一般的人生,弥漫在人心。

——题记

天边那抹嫣红下,有他“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叹惋;淡黄色的月光洒下,他在感叹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寂寥;雪花漫舞的天际,他留下“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的愁怨。一段坎坷的仕途,一位自信的诗人,一篇充实的人生,一场灵魂的盛宴。

他是一位自信的诗人。他自信,因为他有实力。多少千古名篇出自他之口。因为自信,他乐观,他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任何的困难都只是眼前,总有一天,他可以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的才华,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去完成自己的抱负,去挥洒自己的热血。在他眼中,人生,从来不由别人控制,他自己可以驾驭自己的全部,他宁可高傲的自负,也不愿去卑微。他自信,他的世界总是姹紫嫣红。

他是一位洒脱的诗人。他洒脱,因为他大气。呵,失去算什么,得到又算什么,屈辱算什么,荣誉又算什么,流放算什么,高升又算什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看,他在乎这些了么?人生,就应该拿得起,放得下,顾及得太多只会适得其反。这一点,他看透了,所以骨子里透着一种大气,给人以豪壮,磅礴的感觉。

他是一位浪漫的诗人。在“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中,他陶醉,在“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中,他释然,在“仰天大笑出门去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中,他率真,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中,他思念。他的种种感情,寄予了酒,寄予了诗,这样,就有了后世人的那份敬仰,那份憧憬。

他,是中华文化中不败的诗篇,不朽的神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给李白的一封信

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

敬爱的李白

你好!

我叫金妍希

我羡慕你的自由,可以周游各地,看各种人的生活,领略生活的美好。

我居住在天台,你之前来过了吧?现在这儿可不跟以前一样了,有新出的美味小吃,也有历史悠久的小吃。就比如:现在大街上小孩子们最爱吃的零食,每年春节大人们做的饺饼筒,饺子等别俱一格的美食,如果你能穿越到这儿,我一定请你吃,你肯定会吃得连连称赞。

对了,现在还推出了各种品牌的酒,你这种豪放爱喝酒的诗人也一定会流口水。这儿有红酒,济公家酿酒,红石山国酒,啤酒名扬天下,你会不会喝一口就写下一首诗呢?那才叫一个爽啊,你肯定会说天台山好水好酒更好,到时候我再叫爷爷送给你几坛酒。让你带回去喝,保准让你喝了还想喝。

我还有很多问题想问你,如果你穿越过来,对你来说写诗有什么秘方吗?每次老师让我们自己发挥,我都写不出来一首好诗,每次都是绞尽脑汁,费了半天的力气才编了一首,你为什么你写诗总要在兴致头上才写出一手的?

希望你能一—帮我解答,谢谢,不过我还真想知道一件事,你在各地游玩时见过多少令人赞叹的风景,写下多少令人赞叹的美诗,对了,到现在我还记得一首流传千古的名句:飞流直下三干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当时的场景又是怎样的呢?

金妍希

3月1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给李白的一封信摘抄

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李白先生;

您好,我是现代的一位普通的学生,我学习了您的很多的诗,也了解了您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一位星光璀璨的诗人.记起儿时的您很贪玩,不努力学习,有一次我记得,有一天您看见一位老婆婆正把一根很粗的铁杵磨成针时,您很惊奇,老婆婆对您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从此,您便发奋图强,,最终成为一名人.

您的这个故事伴随着我成长.使我幼小的心里就充满了对您的心灵里就充满了对您的深深的崇拜,我发誓我一定要想您一样努力的读书.

您爱喝酒,可是名不虚传,宁源无肉食,也不可无酒食,小时的我还经常常学着您的样子喝酒,为了学您我还偷喝爷爷的酒,不过是啤酒.不知不觉便醉了,使我呼呼大睡.

人们都称您为诗仙,因为您的诗,雄奇飘逸,富有浪漫的主义精神.我佩服您的文采,您的愁,您的悲,您的喜,我都能在您是诗中体会到.您的诗中所表现出的情感和追求,只能让我仰望,就像仰望这浩瀚的天空.只有您这样的伟大诗人,才有如此磅礴的气势.

从小学到中学,我已经不知道学了您多少诗集,每一首都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不管是描写山水景色,还是感怀时势,我都会体会到您心中的意境.面对处处压制,打击您的君王,被迫背井离乡.

当今的社会不同于您那时的社会.现代社会奇异询丽,丰富多彩.是一个人民当家的社会.

此致;

敬礼.

您的读者;叶雯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李白给杜甫的一封信作文

全文共 914 字

+ 加入清单

贤弟:

近来可好?

我在外游乐也有一段时间了,兴致仍不减初游之时,贤弟你是否仍长居家中?你应该也抛开烦心之事,如愚兄这般,畅游天地之间,心旷神怡,又何乐不为?

愚兄曾独坐于敬亭山上,看众鸟高飞尽后,余留闲云,而无兴致索然。我登过许多山,憩过许多亭,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我多希望你与我一道敬亭山上坐,饮酒赋诗,而眼下,空留我一人,独坐看闲云。

我也去了庐山,看了那瀑布,不曾细看时,竟有紫烟飘飘袅袅地升起。而庐山瀑布真如众口相传那般美妙,银河般璀璨的瀑布挂于川上,使我不忍提笔——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般美景,可惜愚兄不才,无法绘于纸上,予你一睹为快。我只好以笔代画,与你一赏,时里,深深沉醉难自拔。

有友人汪伦曾致于我,曰“此地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我至此地后,才知汪伦之意:桃花潭闻名并非因其潭边有十里桃花,而只是纯为潭水名尔尔;万家酒店也非是上万家酒店,是一户万姓人家的酒店。汪伦是为投我所好,邀我畅饮谈乐于潭边,我也逗留些时日,其间想起你于案前伏笔,全无我这般悠然自在,不禁在心里暗暗叹惜。临别时,我立于船头,友人挥手与我相别,汪伦沿着潭岸追逐而下,直至尽头。潭水纵有千尺之深,也不及汪伦别我一片情。

贤弟,你可曾游过天门山?我行舟江面上,远望得见天门中断楚山开。我俯首视江,却见东流碧水激转回旋,我伫立船头,船家的长篙击阻后浪,那声音却悦耳动听,两岸青山在船入弯时,相对着迎我一般而出,红日打照我身上,微闭着眼,感受此景雄伟之美,和乏缺行伴的失落之感。

愚兄又忆起你眉头紧锁,伏于文案无乐的样子,想我曾于一次饮酒兴头上,天子召我,我借酒之兴,与太监曰我乃酒中之仙,以此不面圣。那也只是我一世一次的难得痛快之事。如今我已鲜问政事,天地之间,皆能栖身,宫廷之事只使我郁闷不畅,这山这水这造化,我的心已然洗尽澄清,也只有这番天地,使我心灵轻盈不已。

贤弟,愚兄也不强你之难,若你觉疲,而我也仍能行往自如,愿意随时同你再上敬亭山享闲云众鸟闲趣之乐,观庐山落瀑之美,望天门山开阔壮丽之势。眼下,愚兄思忖着年老后,也学陶潜寻一无车马喧之地,享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淡远。

望你一切安好!

愚兄李白

[李白给杜甫的一封信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