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和我的祖国》电影感悟心得_观看《我和我的祖国》感想收获(20篇)

昔日风光的纪检高官,头发白了成了反面教材,贪那么多钱有什么用呢?这警醒我们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更要率先垂范,严守党纪党规,坚守廉洁底线。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打铁还需自身硬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7079

作文

1000

战疫微党课特别专题观后感心得感悟

全文共 1225 字

+ 加入清单

疫情发生后,党中央研究部署和指挥协调抗疫战争,人民解放军和各省(市、区)的医疗救护队驰援武汉,各地的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迅速汇集武汉,形成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磅礴力量,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突出优势及其强大的动员组织力。

党的坚强领导及其精干的组织系统是强大动员组织力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及其精干有力的组织系统是围绕中心任务、动员各方力量和组织各类资源的政治定力和根本保证。党中央高度重视并严密部署,起到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关键作用。从中央到地方,党的各级组织的坚强领导和党员干部的模范履职,为抗疫战争的最后胜利提供了坚强的政治领导和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定力。党中央动员组织全国力量迅速汇集抗疫战争的最前线,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良好势态。“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闻令而动、雷厉风行,全国一盘棋、一杆插到底的政策保障是夺取胜利的关键要素。

人民群众自觉的主体作用是形成强大动员组织力的基本依靠。在这场抗疫战争中,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所有的防控措施首先考虑的是尽努力来挽救人民群众的生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和使命初心,是打赢抗疫战争的无穷的力量源泉;以白衣天使、社区工作者、警察、快递小哥等为代表的人民群众在疫情面前英勇无畏,勇往直前;全国人民积极参加抗疫战争,自觉维护阻断病毒蔓延的社会秩序,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抗疫英雄和坚强战士,是宣示中国制度优势和政治优势的基本依靠和主体力量。

人民军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是强大动员组织力的坚强支柱。疫情暴发后,人民军队各大兵种闻令而动、不畏艰险、迅速集结,义无反顾地汇集到了抗疫战争的最前线,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守护在患者的身前,真正履行了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初心诺言。人民军队积极参与是动员组织力的集中体现和标志,是夺取抗疫战争最后胜利的中坚力量,无愧于中国制度优势的坚强支柱。

主流媒体正面引导是强大动员组织力的重要引领。抗疫战争打响以后,主流媒体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客观真实发布疫情信息和疫情阻击情况,广泛播报疫情防控和阻击病毒蔓延的科普信息,正确引导救援物资的合理流动,针对各种谣言和虚假信息及时揭示真相,宣传抗疫英雄,传播正能量,为前线战士们鼓劲加油,为全面打赢抗疫战争凝心聚力,为打赢疫情阻击战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引领和正确的舆论引导。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是强大动员组织力的精神支撑。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血浓于水情系灾区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这激励和感染着无数中华儿女在国家遭受灾难时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智出智。当武汉各大医院口罩和防护服紧缺告急时,全国各地物资供应站在中央的统一指挥和调度部署下,迅速汇集驰援武汉,全国人民纷纷自愿捐款捐物支援抗疫救灾,等等。抗疫战争中,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感人场景和不畏牺牲、义无反顾的英雄赞歌纷纷呈现,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强大精神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看电影的收获作文400字

全文共 38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下午,我和爸爸到先锋影院去看电影《史努比》。走进3号影厅,我好期待呀,影片到底会带给我什么样的感受呢?

电影的主人公查理·布朗是个十分可爱的小男孩。一开始,他做事情经常会失败,连风筝都放不好,同学们都会取笑他。查理·布朗在小狗史努比的帮助下,用了两天时间看完厚厚的《战争与和平》。同学们叫他出去玩,他都不去,拉下窗帘,用一整个晚上的时间写出精彩的读书笔记。查理·布朗还在全校的考试中得到满分,成为同学们的偶像。同学们都学他的样子,穿和他同样的衣服。

发奖的那天,查理·布朗发现一百分的试卷不是他的,他就在大会上承认满分试卷不是他的。他诚实的行为,得到了大家的理解,老师和同学们都送给他热烈的掌声,红发小女孩还选他做假期笔友。

在回家的路上,我对爸爸说:“我好喜欢查理?布朗,他做事情专心致志,我还喜欢他的诚实和勇敢,我要向他学习。”爸爸笑呵呵的奖给我一个大拇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大学生电子厂实习心得和收获

全文共 1251 字

+ 加入清单

没来以前,是经过再三犹豫的,因为当时传言说许多工厂暑期工已招满,很多学生带去又回来了,还有好多公司压工资。加上我们这边也是折腾来折腾去的,确实有点儿灰心,但因为事先没有其它安排,又实在不愿在家度过漫长又无聊的两个月,毕竟身在学校,接触社会的机会很少,所以要让自己面对更多的各种各样的人,增加自己的阅历,因为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需要有更多的体验,更多的经历。所以我向家人宣布趁着暑假有这样一个机会,好好的大干一场。所以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商量,哪怕是白跑一趟,也要出去转转,确定是否属实,实在不行就当旅游了,虽是这样说,心里还是很害怕的,谁愿意拿着钱这样去旅游呢!

我们是在一个组长的组织下出来的,坐大巴去,三个人两个座,怎么挤上车的,忘了,反正有种黑奴被贩卖的感觉。一路上经过了很多地方,经过一天的跋涉也没欣赏沿途美景。到了保定,和听到的一样,确实已经没有工作了,当时就有一种想哭的感觉,憋住了,后来又被拉到了天津,到了这里才发现,原来的担心都是多余,这里大部分是电子厂,都在急着招暑假工,就等着我们了,在炎炎烈日下等待着,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等到厂商了,后来莫明其妙地交了100块钱,就被带到了厂里,顺便说一下,在这里交费都是莫明其妙的,但我们又不能反抗,只好任人宰割。过程不再细讲,反正过了两天我们就开始正常上班了,流水线,一条线上20多个人,每个人有自己的职位,刚开始学的时候一天8个小时,还行,不太累,做的活少,但没人愿意这样,因为这样下去工资会少得可怜。过了几天就开始上10个半小时了(虽说是10个半,但实际说12小时也不夸张,因为为了赶产量,我们必须早到晚走),一天站12个小时,不停地工作,刚开始真的受不了,但没办法,必须坚持啊!时时有领导来骂你,做地不好或太慢都要挨骂或罚款。就这样,很多同学由于受不了都提前回家了,我是坚持时间最长的,整整两个月,我都佩服自己的毅力。我要看看我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双手维持自己的生存,同时,也想通过亲身体验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辞完职后,一刻也不想在那里待了,不顾车票涨价,买了就回来,也快要开学了。其实后来问了问在别的地方打工的同学,人家每天工作14个小时左右,可能真的是我的承受能力太差。

大学的第一个暑假就这样过去了,觉得短暂又觉得有一些漫长。短暂是因为自己想要了解的东西还没有进行全面的体会,漫长是因为实践中的艰苦和困难,让自己感到无力与困惑。今年暑假我一开始,我再次参加了暑假实践,虽说以前也有过暑假找工作的经历,但这次想找与本专业相关的来做一下,好为自己以后打基础。其实学校要求我们参加社会实践 , 无非是想让我们提前接触社会 , 了解社会 , 这样才不会在真正走上社会的时候找不到生活的重心 , 于是我才决定今年要真正的去接触社会 , 品尝社会的酸甜苦辣。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弟子规读书心得800字

全文共 866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暑假,爷爷要我学习《弟子规》。他说这本手册主要讲述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要我对照自己的行为认真阅读。我一听来了兴趣,心想自己平常是许多大人夸奖的好孩子,应该不会与书中所说的有多大差距吧。

我每天认真阅读《弟子规》,慢慢地,我发现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上还存在许多缺点。

《弟子规》中说:“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可是我呢?房间里乱七八糟,床上一个文具盒,地上一支钢笔,三年级的书和四年级的书被胡乱地堆在一起。墙壁也成了一幅五花八门的“展览图”,这边画个小白兔,那边画只大老虎。我的书案成了我的“调色板”和“算术验算纸”,尽是五颜六色的圈圈和横七竖八的算术式。还有,奶奶经常叫我整理房间,而我却我行我素。比如练毛笔字,我有时忘记盖上墨盒,奶奶说一走进我的房间,就会闻到一股墨汁“香味”。她还从洗衣机里捞出过一件“黑衣”。咦?我怎么会有黑衣服呢?原来是我不小心把毛笔扔到洗衣机里去了。唉,真是粗心大意。

《弟子规》中说:“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可我偏偏和书作对,我的书桌成了“旧书摊”,要想找一本急用的书,简直比登天还难。在看书时,如果有同学叫我去玩,我就会一蹦三尺高,把书往身后匆匆一扔就溜出去了。一本新书在我手上用不了几天就会变成“烂渣书”,你看,四年级的数学书被我折腾得“粉身碎骨”,语文书也成了“书a耙”,可我从来不去理会它们。现在想来,我的好好整理一下,保持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弟子规》中还说:“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唉,说到这一点,我很惭愧。我只要一生气,往往会大发雷霆,任凭谁怎么开导,我都不理睬。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下棋,只要爸爸的棋子比我的多,我就嘀咕着不想再下。不管爸爸怎么说,我就是不下。最后,当然免不了让爸爸举起“手雷”向我挥来。虽然我不敢再顶撞,但是我还是坚持不肯下。我主要是害怕失败。我现在知道了,这种陛格不好,需要慢慢改掉。

读完《弟子规》,我认识到了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上的缺点,也找到了改正缺点的信心,因为“圣与贤,可驯致”!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成长中收获的快乐初中

全文共 793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一出生,就在成长着,无时不刻都在成长着。而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觉,包括:喜怒哀乐,七情六欲……而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得到快乐

还小的时候,懵懂,常常以为玩小动物,给小动物建造一个小家就能感到无比快乐。玩是一颗天真的心,我在其中不仅快乐,更添加了我的人生的一笔。那时候我经常去池塘边玩水,捉青蛙,捞小鱼。我挽起裤腿,光着脚,在水边欢快地嬉戏。拿着捞小鱼的网,踏进水中,一捞便有三、四条,自豪而欢欣。把小鱼放进小桶后,我听到在远处吵闹的青蛙,我蹑手蹑脚地走到那边,小心翼翼地伸手一抓,便抓到了一只。看着可爱的青蛙,我仿佛登上胜利的宝座。于是带上小鱼,把它们都带回家中,养了起来。不过两三天后,鱼儿全部都浮在水面,它们是那么的安静祥和,之前激动的心情被打破了,我依依不舍地将它们丢掉。心里想:鱼儿不属于我的,它只属于它们自己的家,在池塘中才能在生存下来。我突然明白了什么,也把青蛙放回了它的家。它马上活泼起来,我想自己真的错了。

隔日,我再也不捉鱼儿和青蛙,它们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自由,而我是不能主宰的。我似乎长大了。我又来到池塘边,水面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鱼儿在水里与同伴嬉戏,青蛙和它的孩子在学游泳,风儿在为柳树梳头,园中的宁静和欢乐永远印在我的心中,我很快乐,是它们让我懂得了人不仅需要自由,各种生命都有生存的意义与价值。

当我再也不带网,不带桶来到公园时,妈妈说:“你终于长大了。”我也正在发现自己正不断成长,我也了解妈妈说的话了,从此做好了自己的事情,自己独立了。经过那次的鱼儿的死,让我学会做人。虽然每次回想起都会伤感、心痛和不舍,但是它给我的不仅是快乐,还有成长。

当我走进池塘边,我想着,虽然你们不能被我拥有,但是我的心被你们拥有了。我爱这个叫“大自然”的家,拥有这些刻骨铭心的故事,我很快乐。对于以后的生活,我充满了希望。因为,我有了两个温暖而可爱的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年学生观看电影《暖春》观后感

全文共 109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在观看暖春》这部影片的时候,好几次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怕同学笑话,所以没让它流下来。说来惭愧,其实以前看过《暖春》的电视剧的。只不过当时年纪尚小,又加上时间久远,记忆便渐渐模糊到只记得一个片名了。今天重新看了一遍,虽略有不同,但依然拾起了那渐已依稀的,久违的感悟。

很佩服影片中宝柱的父亲。宝柱和女主人公小花一样,都是一个孤儿。影片交待了宝柱爹一生未娶,究其原因,我认为是他对宝柱的爱与关怀,从而无暇他顾。命运总是让人意想不到,十几年后,当有人在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里发现了倒在路边的小花时,当所有人都在为谁来抚养这个可怜的女孩而互相推诿时,他又一次选择了收留。试问:在当今这个冷漠而又无情的社会,人人都被利益和规则所束缚,当我们看到驾车撞人反将其捅死的惨剧时,当我们听到无私助人反被受助者反咬的横祸降临时,我们是否更加封闭了我们自己的心门?就如同那些议论纷纷的村民一样,我们是否更加坚定着“不该管的别管”这类不要惹祸上身的原则?在这种情形下,宝柱爹的这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以及他的善良和真诚,着实值得我们学习。或者说,导演希望把自己对于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看法,通过他来表达,以此来唤醒我们沉寂的良知,震撼我们的内心。

联想到不久前刚刚读完的余华的《第七天》。可能很多同学对于这本书所在意的,主要集中在作者对于现实残酷而又真实的描写。在这里我认为并不能怪我们偏激,毕竟此刻的我们正处在一个热血沸腾的年纪,但随着与社会与日俱增的交集,也渐渐的发现了存在于这世上的诸多不公平,而且这些,并不是靠我们的热血、傲气和跃跃欲试的狂妄所能改变的。于是读到了作者的描写,自然也就赞同和愤恨了。

但是我想说的是,我们同样应该注意到余华在文中所吐露的真情。其实《第七天》中“我”的父亲和《暖春》中的宝柱爹很像,都是一个收留了孤儿的父亲。所谓的“血浓于水”,其实,不只有血缘关系可以决定亲情,这感情,养父于养子,难道不也是一种亲情,一种父爱么?再把它推广开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再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其中讲究的,不也正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么?

我个人认为:任何一个批判现实主义的艺术家,不管是导演也好作家也罢,在他们的作品中,无论是多么冷酷无情而又让人绝望地现实,都是存有希望和善良的。一个人的作品中如果只是一味地批判现实、仇恨现实以及刻画黑暗的话,他根本不配成为一个艺术家,他根本只是一个怨天尤人,满腹牢骚,渴望逃避的厌世者。一个真正的批判现实主义的艺术家,他的心中一定是有着光明和希望的,他之所以批判,是为了唤醒众人,而作为唤醒众人最有力武器的,便是包括了爱在内的美好的一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三感悟1000字

全文共 1012 字

+ 加入清单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每当听到《诗经》中的这首诗,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泛出微笑。还记得很小的时候,我曾以它为起点,亲近诗词,感悟人生。

从五六岁开始,我就在爷爷的带领下走近诗词世界。开始时,我并不觉得那一词一韵有多么好玩。但是,当爷爷带我读起这首诗,昏昏欲睡的我刷的抬起了小脑袋,得意地说:“爷爷,编诗经的人可真聪明,连我的名字都知道!”爷爷笑了,说道:“这可是一个古词,专门用来形容女孩子眉清目秀。现在我们用的很多词其实都出自古代的诗词,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唱,变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你要是能好好读诗,不但会认识很多新词,还会有很多其它新的发现。”于是,似懂非懂的我开始体会到,其实,人生有很多趣味藏在了我不知道的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

初次亲近诗词,让我感悟到:怀着好奇的心去探索,才能发现人生的更多美好。

后来,在读到宋词“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时,我正好去北海公园划船。虽然知道这首词是描写西湖美景的,但是,环顾四周,除了游船稍多了一些,不也是“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当然,一个地方的独有风景,其它任何地方都无法取代。但此刻北海的美景,仿佛将我带回到一千多年前的西湖。风动柳梢,墨浸阳光。望着四周的碧水、远处的白塔,还有堤上游人如织,一股淡淡的惆怅悄悄蔓延,我似乎穿越回千年之前的北宋,和诗人一起,泛舟在涟漪微动的西湖之上。

进一步亲近诗词,让我感悟到:诗中之境便是身边真实情境的写照,物我相通,处处皆风景。

上了初中后,又是一番新天地。但是,还没来得及领略作为中学生的别样风景,第一次期中考试的到来,就将我压的昏天黑地。面对骤然增多的科目和需要消化理解的知识,我从无所适从到几乎自暴自弃。此时,我读到了“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好像是有人从清泉寺的清泉中打了一盆清凉的水,对我兜头浇下,让我满身清明。这首诗仿佛是专门为了点醒迷茫而焦虑的我,告诉我“既然一个年已不惑的人都能够发此心声,小小的考试又何足挂齿!”于是,我努力备考,在期中考试中取得了还算满意的成绩。在诗词的激励下,我在随后的学习中更是全力以赴,到了期末,不但成绩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因小见大,对人生又多了一层感悟。

不断亲近诗词,它给我的,不仅有美景,更有好的心境。不仅有眼前,更有远方。

亲近诗词,感悟人生。过去十三年与诗词相伴的日子,不过是我人生道路的小小一段。今后,有更多诗词相伴,我会继续细细体味,将我的人生,越走越宽广。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读《水浒传》心得与感悟

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在家里读了一本书——《水浒传》。这是一本由施耐庵写的关于宋朝历史官逼民反的书。

书中讲了宋朝豺狼当道、奸相辅政、猫鼠同眠,不少贪官、宦官、污吏藏污纳垢,以得到金银财宝,许多老百姓因为反抗官兵,而在乱刀下被斩死,这导致民不聊生……直到梁山好汉的出现。

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里,令我最为佩服的是“智多星”吴用。我最赞赏他的才智,特别是请“玉麒麟”卢俊义上山的妙计,和他惊人的预言。是的,正应了他写在墙上的一首诗:

芦花滩上有扁舟,

俊杰黄昏独自游。

义士手提三尺剑,

反时斩断逆臣头。

这四句诗,各取第一个字,连起来读,就是“卢俊义反”。因为卢俊义被吴用善意地骗到了梁山,又让管家李固去告发卢俊义,以便卢俊义走投无路,只好来投奔梁山。没想到卢俊义不听燕青劝告,回到家中,被判处斩刑。就在次日早晨,梁山一百零七位好汉扬言全体劫法场……,吴用凭借自己的才智把卢俊义逼上了梁山。

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里,刀枪的,非林冲莫属。比如说三打祝家庄吧。其他好汉一上场,就被祝家庄的人绑了,唯独林冲,他一上场,不到五个回合,就抓住了“一丈青”扈三娘。

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里,拳脚的就是武松,他身高八尺,相貌堂堂,浑身上下有着千百斤力气。几拳就打死景阳岗一只吊额白睛大老虎,此武功非同小可也!

啊!一百零八位好汉身怀绝技令人佩服!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小英雄雨来》读后感心得感悟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这天,我读了《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

这篇课文写了12岁的雨来住在一个小村庄,雨来浮水本领最高。但妈妈不让雨来耍水,怕有危险,为了不让雨来瞎闹,爸爸和妈妈说让雨来上夜校识字。

一天,李大叔来雨来家隐蔽,雨来刚想躲起来,鬼子就来了。鬼子用糖块、甜言蜜语和金戒指引诱雨来,可雨来却不理睬。鬼子一生气,把雨来枪毙了。当村里人明白后很悲哀。突然听到雨来的朋友铁头,在叫雨来的名字。原先枪响以前,雨来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进河里。鬼子忙朝水中打枪,但雨来早就从水底游到远处去了。作文

雨来是多么的勇敢、爱国啊,敌人用糖块、金戒指来诱惑他,雨来都没有理解,也没有说出李大步的下落。最后换来的却是一顿毒打。要是换了我们,很可能受不了这样的痛苦。

读了《小英雄雨来》,我真切地感受到这位抗日小英雄热爱祖国的崇高精神和勇敢机智的优秀品质。我要向小英雄雨来学习。学习他热爱祖国,不怕牺牲的精神;学习他机智、勇敢、不怕敌人的精神。作文

雨来虽然生长在抗日战争的年代,却能认真、刻苦的学习;我们生长在幸福和和平年代,不用上夜校,也不用在豆腐房里上课、学习,而是在明亮又宽敞的教室里学习,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发奋图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贡献自我的力量,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雨来哥哥,你永远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开罗宣言电影心得体会

全文共 1179 字

+ 加入清单

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开罗宣言》定于9月3日、即反法西斯胜利纪念日的当天公映,但该片的一组全新海报引发争议。这组海报共有4幅,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毛泽东的形象分别很突出地印在上面,而参加开罗会议的蒋介石却未出现。一些网友质疑这样的海报暗示毛泽东参加了开罗会议,而蒋介石没有去。尽管片方表示还有其他突出蒋介石和宋氏三姐妹的海报,但舆论的不满声仍不绝于耳。

环球时报:《开罗宣言》海报如此突出毛泽东不合适

电影《开罗宣言》预告片截图。

我们相信片方不可能糊涂到公然违背历史事实,搞出“存毛去蒋”的事情。看过该片的片花和之前的一幅海报,人们自然可以去掉这个担心。

1943年11月的开罗会议有丘吉尔、罗斯福、蒋介石三位国家领导人出席,那次会议确定了战后处置日本的基本原则,蒋介石关于中国收回台湾的要求得到英美领导人尊重。一些学者认为,开罗会议对中国赢回大国地位有一定意义。

片方表示,蒋介石在开罗会议上获得发言权,中国被承认被认可,是中华民族共同奋斗牺牲的结果,是全民族坚持抗战的结果,而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共产党人也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不能不说,如果电影在记述开罗会议的同时,表达这样的认识,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然而即使这样,搞出如此突出毛泽东的电影海报也是不合适的。4张一组的海报把毛泽东同斯大林、丘吉尔、罗斯福并列,对不了解该片来龙去脉的人来说,误读很难免。今天这个时代对这种海报语言未必能够接受,如果片方是想以此弘扬“正能量”的话,它的实际效果恐怕将是相反的。

目前该片还未上映,它的故事全貌尚不得而知。然而片花中,毛泽东的镜头几乎同蒋介石的镜头一样多,而且毛的台词比蒋的还多,让人困惑和担心。如果整个电影对毛泽东形象的突出像片花所展示的那样,那么电影的副作用将可能出现。

中共在中国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这是历史的定论。但这不意味着我们今天对那段历史每一个具体事件的记述都要对照这个结论,同它直接挂钩。无论制片者怎样阐释情节安排,公众的理解是该片历史准确性的最终依据。如果公众不接受该片对毛的突出,那么这部电影的效果就将打折扣。

现在舆论大多不接受电影海报所带来的印象,有人怀疑片方是在通过这种方式搞该片的“商业炒作”,如果那样的话倒也罢了。但如果不是的话,希望片方在最后剩下的时间里对片子做紧急调整,避免争议的扩大。

一段时间以来互联网上出现大量历史虚无主义的现象,抹黑毛泽东等已故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形象,质疑共和国历史上英雄人物事迹的真实性等等。在我们抨击这些现象的时候,个别文化单位切不可在尊重历史问题上搞出相反的争议,授人以柄。

弘扬正能量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说好话过头就是谁都能识别出的奉承话,其实际效果将会让人感到不舒服。正面宣传须恪守实事求是的底线,而且它不能掺入任何功利主义的目的。或许有必要树立这样一把尺子:文化作品的政治立场需要用它的实际政治效果来检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观看电影《心灵捕手》有感

全文共 2366 字

+ 加入清单

故事的主人公威尔是自幼失去双亲的孤儿,在麻省理工学院里做清洁工,数学教授蓝勃出在黑板上的算式,他可以轻而易举地求证出来。对这些高难的问题都经过许多人多年的研讨,教授在找不到解题人时又出了另一道更难的题目,他又轻松地解开这个难题。教授要找出这个数学天才。

他终于发现了威尔——聪明绝顶却叛逆不羁,到处打架滋事,并被少年法庭拘禁。他通晓各种知识,可以用法律为自己辩护,但从未真正服法以至法官不再听他的辩护,最终幸得教授的保释并向法官求情。虽然教授希望威尔能够重拾自己的人生目标,但所有被教授请来为威尔做心理训练的心理学家都被洞悉心理分析的威尔所羞辱,无功而返。教授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只好求助他的大学同学及好友肖恩,希望他来开导这个正在逃避生活的年轻人。肖恩发现他所有的作为都表明,他根本不明白自己是谁、想要什么样的人生,他的才华在他的反叛和固执中浪费了。他必须唤起他的精神,直面人生,包括他害怕失败而轻易放弃的爱情。

这是一个不幸的青年,他的童年浸满了太多的苦涩,所以他选择对社会的反叛,对自己的反叛,浪费自己的天才来仅用作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的工具,他或者感觉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但是却固执地守在做体力劳动的朋友们中间,不去看也不去想这样的天分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他甚至拒绝送到手边的巨大机会。这看似无稽与愚蠢,但放在威尔身上,却变成了实实在在地揪心与哀伤,这可以叫思维抑制么?这个人在童年时受到了太多的伤害,所以他拒绝、他逃避、他蔑视、他以对抗保护自己、他用暴力说话、再用天才辩护,你知道他逃避自己,但是你似乎永远无法说服他。他在打架、在辩护、在任何时候都是无谓而强硬的,可其实他比所有人都软弱——因为他甚至不相信也不敢接受幸福。他脑中的世界比常人复杂千万倍、清晰千万倍,可是他心中的世界却塞满了空虚的混沌。

初看威尔,似乎是一个无所畏惧的不良少年,就像随处可见的“不成器”的青年一样会注定浑浑噩噩的度过一生。年轻时凭强壮的体魄和蛮力在黑帮中混出一个风光的位置、凭英俊的相貌有几段荡气回肠的爱情,然后结婚或同居,继续做黑帮或做苦力,老去,被新来的黑老大们杀害、代替或继续平淡的一生。

可威尔是不一样的,他的冥顽不来自天生,而来自错误的童年,他的无所畏惧正是来源于发自心底的巨大的恐惧,这种恐慌像一只无形的利爪攫住他的心,让他无从逃避,弗洛伊德坚定地相信所有行动都有原因,如果人类仍然很神秘,那是因为对他们内心的驱动力量和影响行为的体验揭示得不够,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如果我们仍然认为威尔是强硬的,那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的深入他的内心世界。他的无畏更像一个乞丐的勇敢,正是因为觉得自己什么都没有才无畏。他的心门是闭锁的,就像一个久蛰洞中的人,阳光反而是伤害。

之前的医生不能“治愈”他,不是因为缺乏专业知识,而是缺少对威尔真正的关爱,他们出于医生的职业,已经习惯用专业解决一切,而不是以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感情,同为人类的关怀来看待他,帮助他。于是他们得到的便是威尔更专业的嘲弄,而此时,肖恩出现了,这个人未必有最丰富的专业知识,但可贵,他是以一个人的身份在和威尔谈话,他也被敌视、被嘲讽、被激怒、被恶言相向,但是他包容了,他用心替代职业与威尔交流,从而填补了威尔心中缺失的父爱,影片最后,肖恩一遍遍地重复着:“这不是你的错,这不是你的错”威尔躲避躲避,最后躲避不开,突然痛哭。屏幕前的我们,心口都像受到了一种暖暖的撞击。这原来不是一个飞扬跋扈顽冥不化的人,他的一切乖戾与反叛都是对童年恐惧的抗击,对内心自疚的挣扎,当他殴打别人,他其实是在殴打自己。如果人真的是有对死亡的趋向与求生的矛盾,那么威尔就是在用殴打他人践行自己对死亡痛不欲生的过去的斗争。

让我们忘掉他的有力拳头、他的高速运转的大脑、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拨开这些令人艳羡的外衣,这只是一个受伤的孩子,这只是一个用利剑做外衣蜷缩在自己世界里假装没有伤口的孩子,这只是一个在家庭暴力中长大的孩子中的一员,他们有千千万万,被剥夺了童年的幸福也几乎被宣判了未来幸福的不可达,成长在暴力乃至犯罪中再给社会更多的暴力与犯罪,最后被社会抛弃,被人们惩戒、遗忘。他们是无所畏惧的,然而这样的无谓既不来自勇气、也不来自高尚的感情,只来自人心最深处的报复,最深处的痛恨、软弱、恐惧。

威尔之所以显得特别,只因为上苍给了他一张特殊通行证。

他的天才让他能得到高傲的世界极学人不弃的眷顾,让那个世俗的人为他费神、为他动用所有可能的资源、为他塑造未来。他终于能放弃表面的无谓,直视内心,接受阳光照见伤疤,开始人生的追问。

可是我突然想到,还有更多“威尔式的”青少年们,他们有一样的悲苦童年,却没有威尔那样的天才,于是智慧与关怀之光就理由正当地就永远遗忘了这个角落,蓝勃教授等怎么能有精力关心他们?

可是这些人是确实存在而且需要人们的关注的,他们的无谓会成为社会的畏惧,这样的无畏导向毁灭。

我们需要做些什么,而心理治疗可以做为个案拯救的途径却无法承担大面积的诊疗。直到19世纪初叶,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此后,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就取得了飞速而巨大的发展,可是相对的,当它作为科学发展得更规范时,其最初对心灵与灵魂的本真关怀也渐渐被遗忘。当人也成为了个体研究品,智者当年充满人类同类关爱的“关于灵魂的科学”也变了质。变质未必是坏的,人类的发展确实需要一群人跳出人的立场,以科学的眼光审视自己,但是当心理学家离开人文关怀的战场,我们的社会不是应当找到另一群人占领这个阵地么?我们不能要求心理咨询师承担改造那些受伤青年的责任,像威尔那么有慧根的青年况且需要那么多气力扭转,他人更不用说,所以要根治这种“无谓”,恐怕需要很多人长期无谓的努力,这其中必须包括心理学家们的努力,也少不了整个社会的共同奋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观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

全文共 1832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1月单位组织观看专题片,摄制组先后赴赶18个省市区,现场拍摄30多个案件,对中央部门领导,专家学者,文化名人进行采访,讲诉了一些鲜活的监督执纪故事,剖析了一些典型案例,具有很强的警示和教育意义。

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开展的。党的十八大后,以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成为一项必须优先考虑的重要任务。在执政60多年之后,共产党人面对什么样的挑战和考验,中国道路怎样走,改革开放怎样深化,种种崭新课题摆在全党面前。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说,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执政党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一个国家就展示什么样的状态;执政党有什么样的作风,一个社会就呈现什么样的风气。他明确指出:“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他明确要求,全党必须警醒起来,打掉横亘在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无形的墙。总书记的决策,拉开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大幕,开始了一次中国共产党建党90多年来规模最大的“新整风”,迈开了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以及党的形象重塑的新步伐。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紧紧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同人民在一起,“以百姓心为心”,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是党百战功成、事业长久的根本保证。因此,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求教育实践活动始终围绕群众路线这个主题,关注人民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正是有了如此清晰的目标要求,一年多来,以八项规定为突破口,以作风建设为重点,以整顿“四风”为主要目标,以解决问题为检验标准,“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实践,党的政治生态得到一次“集中净化”,党的纪律更加严格,党内生活更加规范,党风正气鼓荡激扬,全党上下气象为之一变,变得更清新、更强大、更加生机勃勃、更有凝聚力了。老百姓说,“党员像党员了”,“党员让人信服了”,这是对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最朴实最可信的评价。

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形成了丰富宝贵的、值得认真总结的经验。以上率下,领导垂范,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忧患意识推动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条经验。一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亲自发出动员令,到率领中央政治局制定并带头落实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从亲身深入联系点,参加专题民主生活会、全程指导教育实践活动,到每一个关键节点和环节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批示,有超前的谋划部署,有具体的行动示范,有细致的工作指导。习近平总书记从严治党,以身作则,体现了党中央抓好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极大增强了全党搞好教育实践活动的信心,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推进和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提供了强有力的领导保证。

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切实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道理明白,却知易行难。想一想一年多之前党面临的那些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想一想积重难返的“四风”问题和令人痛恨的腐败现象,想一想当时一些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以及党内党外的种种忧虑,谁敢预言教育实践活动会取得今天这样的成果?然而,习近平总书记“讲认真”、“有担当”,不怕碰硬,敢于碰硬,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带领全党同志除积弊、树新风,锤炼了执政党的党纪党风,焕发了全社会的新风新貌。这种抓铁有痕、踏石有印、善做善成的求实精神和领导风格,为全党树立了榜样,成为让人民群众敬服的领袖人格魅力,并将为全面深化改革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党的作风建设是永恒的课题,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加强作风建设无尽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抓一抓会好转,松一松就反弹,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因此,他明确指出,要建立抓作风的长效机制,要建立健全管用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这样的长效机制,必须坚持教育与实践并重,切实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要在教育实践活动“醒脑”、“祛病”的基础上,进一步“补课”,为精神继续“补钙”。要使为民务实清廉成为党员干部牢牢坚守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同时,必须建立健全一整套管用的规章制度,强化制度执行,增强刚性约束,将党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与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紧密结合为一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心得体会

全文共 958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由《前夜》《相遇》《夺冠》《回归》《北京你好》《白昼流星》《护航》七个故事构成,包含的时间节点和主要事件分别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84年8月8日中国女排奥运会夺冠,首获世界大赛三连冠、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2015年9月3日_阅兵及2017年7月30日朱日和阅兵。

全片演绎了七组普通人与祖国大事件息息相关的经历,以小人物见证大时代,献礼新中国成立71周年。

这七个故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夺冠》。就在上个月,中国女排夺得2019年女排世界杯冠军。中国女排于国人心中的地位是特殊且不可撼动的。1984年女排姑娘首次奥运折桂,用“三连冠”站稳巅峰,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力量,“团结拼搏、不畏困难、为国争光”的女排精神凝聚成整个时代的精神符号。

《夺冠》重现了当年中国女排奥运赛场的英姿,同时将镜头聚焦到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记录80年代全民欢腾共为女排喝彩的场景。而当郎平带领女排发出“夺冠——升国旗,奏国歌”的誓言时,当女排队员站上领奖台,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时,当全体中国人高唱《国歌》,嘹亮的歌声回荡在体育馆里时……这一切组成了观众们记忆中的经典画面,带给我们精神世界强烈的充实感,至今想来任让人心潮澎湃。

80年代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女排的夺冠给中国人注入一剂强心剂,种下了一颗自信的种子。它所产生的这种凝聚力,是能让你深刻地感觉到的——我们每一个普通人与祖国之间是荣辱与共、血脉相通的。

电影《夺冠》故事的主人公正是那个在房顶举着天线手动寻找信号的小男孩。1984年的女排姑娘用“三连冠”向世界展现中国力量,弄堂里的小男孩为了保障其他人观看直播放弃了看比赛的机会,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但他的身影却永远的留在了我们的脑海。

整部影片取材于国人耳熟能详的重大历史瞬间,讲述的却是大事件背后鲜为人知的小人物的努力和付出,但却让我们看到了个人为祖国默默奉献的那一刻,那一点点能量可能微不足道,但是却传递出一种信念:无数个普通的小人物汇聚在一起,就能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今天的我们、一个个生活在大时代的普通一员,遇之,幸之。唯有无愧于这好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国庆大阅兵》小学生心得感想

全文共 49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看了《阅兵式》,里面的受阅官兵在阅兵村里锻炼钢铁意志。早晨,阅兵们脚上绑着沙袋,顶着炎热,手中拿着沉重的武器,在阅兵村里来回踏步。

我最欣赏的是受阅兵官脚上绑着两斤沉重的沙袋,顶着烈日,手中拿着沉重的武器,居然还纹丝不动。正所谓男子汉流血流汗不流泪。

受阅兵们真艰苦啊!天天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无论你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只要你多次训练,皮肤都是古铜色的,此时此刻,我想到自已,只要有一点困难就倒下。有一次上体育课,老师叫我们跑一千米,我跑了六百米就倒下了,一点儿也没有受阅官兵那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还有,受阅官们参加训练,他们有时候还要受着风吹雨打,哪怕是龙卷风来,也动摇不了,也动摇不了他们训练的决心。这时,我又想到我自已,平常大课间,我们下去做操,顶着阳光晒五分钟就叫苦边天了,受阅官兵顶着日晒穿着棉背心,站在阅兵村几个小时都纹丝不动,我非常敬佩他们这一点。

看了《阅兵式》,我感受到受阅官兵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以后一定会改掉那知难而退的思想,学习阅兵战士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上,一定要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磨炼自己,像阅兵村的钢铁战士,积极向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法治人物颁奖礼观后感心得感想

全文共 868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长期从事政府法制工作的我而言,在“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心情有些复杂。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作为法律人,由衷地感到欣喜,还有些许自豪。另一方面,当我和大家一起,通过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鲜活的案例,把当前的法治现状展开时,我的心里泛起了不安和忧虑。大家都看到了,“很多法律法规规定得比较原则”、“部门权力边界不清”、“执法自由裁量权过大”、“监督仍不到位”……法治,依然“在路上”。

这些现象揭示了转型时期法治的“不适应”:一是立法体制不适应。立法仍由部门负责起草,这种“分解设计”、“分领域设计”的立法传统并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综合治理的要求,因此会出现“不开协调会就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二是执法机制不适应。人民群众对于政府期待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然而部门开展工作时却更关注部门风险的可控,因此会出现“依法不由本部门行政”的情况;三是法治环境不适应。法治,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正当程序、便民高效等应当是其题中应有之意。但实践中,合法与合理、程序与高效之间的冲突却没有一日停止过;四是综合保障不适应。目前对于行政机关的监督更偏重对于结果的监督,而缺少在其行使职权过程中提供依据、程序等方面的支持,很多一线执法部门无所适从。

路在何方?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来完善:一是提升法治思维。提升包括决策层、执行层、普通民众在内的社会整体的法治思维,使大家都能够理性地运用法律规范,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从而得出合乎法治逻辑结论。使法治思维成为社会公众的基准思维。二是完善立法机制。拓展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发挥人大立法主导作用,最大程度消除部门利益对立法的负面影响。三是推进科学决策。特别是要统筹各部门、协调跨部门的政策措施,避免决策“目标打架”、“内容打架”等问题,形成整体合力。四是正确发挥考核作用。考核的目的并不全在于监督,还有正向的激励、导向作用。解决好“评什么”、“由谁评”、“怎么评”的问题,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让想创新的干部“眼前有路、心里有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高三动员大会心得体会

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

三年时间飞逝,我们现在已经站在了离高考仅剩一百天的冲刺线上。此时此刻,我们面对的,将是我们12年来的学习生活中最重要的抉择。

12年的时间,足以让我们从蹒跚学步的孩子成长成为了现在脚步坚定的成年人。回想这12年的历程中,我们首先要反思,在这12年里,我们到底错过了多少机遇,到底荒废了多少梦想,到底有多少时间在我们的犹犹豫豫和无所事事中被白白放走。

一百天,高考就横亘在我们的眼前。高考在现在众多的比赛中,同样是年轻的战场,同样是层层的选拔,同样需要全心的投入与付出,但高考,它不像聚光的舞台那样充满鲜花和掌声,更多的是平淡甚至是单调的学习生活。

没错。不是高三的学生,不知道高三的学生累;不是高三的老师,不知道高三的学生难;不是高三的学生家长,不知道高三的学生苦。

我们从很久以前就开始抱怨高考,然而等我们再长大一些就会发现,我们的成长注定与一场接一场的比赛联系在一起,而高考是所有比赛中最公平、最干净、最透明的。高考,或许是仅凭我们自己的实力说话的机会,高考之外,出身平头百姓家庭的我们,在各种各样的机会面前,会无力和无奈得多。在当今中国,高考是所有可能的选择中最不坏的一个。真正的强者从来都不像局外人那样牢骚满腹、指手画脚,对于既定的竞争规则,他们的选择永远是勇敢地冲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初中生活感悟作文700字

全文共 667 字

+ 加入清单

家中的那一角,总是被父母忽略。而我却怎么也忽略不了它,因为那里有它。

有一次我在老家,妈妈让我把缝隙中的杂草清除掉,我很懒,可是却不敢违背母命,只好不情愿地答应了。

我拿起我的小铲子,用力的在角落中磨磨划划,在我铲土时,我发现那有一株小草,以为它是从角落中的裂缝中艰难的生存下来的,我本以为这一定是在我们预料之中的,可是结果却出乎了我的想象,角落中并没有缝隙,那么这株小草是怎样生存下来的呢?我又仔细观察了一番,结果令我大吃一惊,这株小草竟然只生活在黄豆般大小的泥土中,我又想这株小草竟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平时一场暴雨,一阵大风,就能将它拦腰折断,倒一盆水就能将它冲走,可它生活在的这个角落里,虽然没有大风大雨的袭击,可也没有雨露的滋润啊!难道它只靠一天中凌晨少有的露水的支撑就能长得如此茁壮吗?应该不可能吧,我发出了惊叹!

我被这一株小草怔住了,这株小草用它的自信与顽强,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了下来,虽然命运对它难免有些不公,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生存了下来。

事实上,许多人都希望自己不受任何风吹雨打,一遇到什么坎坷就停在那里,缩回自己的“蜗牛壳”里,等到雨过天晴之后再出来继续走,可俗话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可如果大家总这样的话,那么我们怎么才能体会到生活的多姿多彩呢?

我们应当像这株小草一样,永不放弃,不断的去为生存而拼搏而去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品味到生活的五彩缤纷。

这株小草,我永远也忘不了它,因为当我见到他时,它就用它的顽强成为了我的老师。

生活是丰富有趣的,可是如果我们什么也不去做,我们将会永远品味不到生活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初三感悟1000字

全文共 1160 字

+ 加入清单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踏上布满青苔的石板台阶,感受着迎面而来的清新空气,心里极为轻松畅快。湛蓝的天空被远处苍翠欲滴的青山点染,被若隐若现的白雾遮挡,显得更加神秘。我置身这充满诗意的山水画卷中,仿佛画师轻笔一挑的小墨点,如沧海一粟。我的心在呼喊:井冈山,我回来了,你还记得我吗?

自从九年前一别,就再没见过面,梦里见到,也是模糊不清,但却在我心里久久萦绕。终于,我们再次重逢……

跟着团队,走过一段绿树成荫的大道,我们来到了目的地——井冈山革命烈士博物馆。身穿红军服,我顿时感到肩负千钧重任,有种严肃的使命感。随着我们参观脚步的移动,讲解员开始了她的讲解:“当年,主席、朱德率领红军战士为逃脱国民党的追杀来到井冈山,并于此写下著名的《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一转眼,我正站在巍峨的井冈山下,黄洋界上,敌军如恶狼般向红军战士们扑过来,红军战士们毫无畏惧之情,在炮火冲天的战场上英勇杀敌,前仆后继。但是,敌人有着精良的装备、充足的弹药以及碾压式的人数优势。红军战士拼尽全力,也很快陷入了弹尽粮绝的境地。在这生死关头,红军推出了迫击炮,装进仅剩的三枚炮弹,点火,发射!“嘭!”发射成功,却因为受潮而没有爆炸。第二枚,连响声都没有。最后一枚,红军战士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如果这一枚再不能爆炸的话,就只有死路一条了。在众人的屏息凝声中,炮弹成功发射出来,在空中划出一条完美的抛物线,插入了敌人的“心脏”,“嘭”的一声巨响,炸得敌军抱头鼠窜,心颤神散,炸得红军笑开了花。红军趁机吹响冲锋号,敌军以为是红军主力回来支援,吓得弃甲而逃。

听到这里,我也心潮澎湃,无比自豪。我从未有过这样的感受。小时候来过多次,也没有认真听过讲解员讲解的内容,认为这是离自己很远的故事。现在才知道,在这里的每一位烈士,都曾经是有血有肉有着大无畏精神的人。

战争的伤亡、苦难,都不是能用文字代替的,它们只是我们与过去沟通的钥匙。我向烈士们致敬,他们,离开家乡,离开亲人,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甚至没有留下名字。但是我想,他们不会在乎,他们只在乎革命的成功,而我们,我们应该对他们用生命换取和平而心怀感恩。是他们,让祖国不再饱受苦难;是他们,让祖国重新站起来;是他们,让祖国不断走向富强;是他们,用青春诠释生命的意义;是他们,用一腔热血书写中华新篇章;是他们,用众志成城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让我们以中华民族为傲,艰苦奋斗,自强进取,争做新时代的接班人,争做新中国的栋梁材!

我们参观完后踏上归程。天空下起了倾盆大雨,我们披着雨衣行走在街道上,雨滴打在身上,配合着我们沉重的呼吸。远方浮现一抹晴朗,仿佛呈现出几个红军战士可爱的脸庞,洋溢着胜利的笑容,我心中油然生出一股亲切感。

故地重游,青山依旧在,精神永流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七年级电影作文600字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2020年看的第一场是《雪人奇缘》,8月21日上映了一部名为《八佰》的电影。有很多同学已看过,我看了预告片儿,感觉很有兴趣。

上午下了古筝课后来到奥斯卡影城,取票进场,进入了二号厅,发现人并不多,前四排只有我一个人。这倒与我预想的场景不同。后来想想,电影结束时正是饭点儿。所以人少也是应当的。

电影开演了,我逐渐被精彩的剧情所吸引。背后持续传来儿童哭声,真是大煞风景,破坏用户体验。我心想,小孩不敢看,就带出去,为什么要影响他人。

《八佰》改编于历史真实事件,讲述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以租借一河之隔,孤军奋战四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名为八百,实则只有420人。造就了这个奇迹。《八佰》历时230天拍摄,整部电影用了300颗照明弹来重现当年战场上的照明效果。共烧掉300多斤烟油和近五吨的报纸。设置相当于十部大战争剧总和的5万个地面子弹点,打造了一个硝烟弥漫、炮火四起的真实战场。

苏州河把1937年的上海一分为二:左边苍夷满目、硝烟四起;右边则灯红柳绿,一片繁荣,曼妙女倚栏望,而这里却是时时有生命危险。

最令我震撼的是升国旗,升国旗会激怒日军,可是明明在自己的地盘上,凭什么不能升?那还有什么尊严?国旗升起来了,日军飞机来炸,人肉来挡,无论如何,国旗不能倒。

四万万中国人在战争面前。竟不如那400人,“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观看第一书记心得体会

全文共 1004 字

+ 加入清单

很早就听说过沈浩同志的事迹,所以当单位组织观看电影《第一书记》时,我便早早地赶到影院观看这部电影。这部影片采用写实的手法,记录了沈浩同志从安徽省财政厅到小岗村任职6年来的点滴岁月和心路历程。

为了解民情民意,沈浩同志用一个多月时间就将全村跑了两遍。谁家缺粮,谁家少柴,谁家收入低,谁家有困难,他都一一记在心里,并想方设法给予帮助。小岗人说:“他眼皮不往上翻,跟咱亲近”,小岗人最喜欢他“嗓门大,老远就跟人打招呼”。6年时间,小岗村处处留下了他的足迹,他熟悉小岗村的一草一木,知道乡亲们在想什么,怕什么,要什么。

为了多做顺民心,让群众得实惠的事。沈浩同志始终坚持夜以继日地工作,废寝忘食地奋斗。在他的带领下,优质养殖示范区办起来了,种植双孢菇的创业大学生引进来了,村民们的农家乐旅游服务启动了,小岗钢构厂等企业开始生产了,漂亮宽敞的村民小楼盖起来了,村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

沈浩的事迹告诉我们,一个领导干部,不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都要始终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都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去了解民情,扎扎实实、充满感情地去读懂民意,进而用是否“真为群众办好事、真为基层办实事”的标准衡量工作的得与失,不断用群众“答不答应、满不满意、喜不喜欢”来校正工作标准。

平心而论,有些干部也想把工作干好,也想为群众多办实事,也想当沈浩那样的好公仆,但往往苦于不了解民情民意,不知道群众最关心的是什么,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是什么,群众最需要解决的是什么,所以,常常是工作不知从何处下手,分不清主次矛盾,干了不少出力不讨好的事情,虽然自我感觉汗没少流,心思没少用,可群众还是不满意。症结所在,就是因为没有沈浩那样的调查研究,没有沈浩的“民情日记”,没有沈浩那七双满是基层泥土的鞋。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我们每个领导干部,都应像沈浩那样,用心体察民情,时时刻刻想着群众,多做顺民心得民意的好事,只有这样,群众心里才会真正有你的位置。

安徽凤阳小岗村优秀村干部沈浩,在小岗村工作6年时间,写下了厚厚29本民情日记,每一页都记载着他对群众的深情厚意,每一页都流露着他情系人民的拳拳之心。在其中一篇日记里,沈浩这样写道:“作为一名选派干部又身在名村小岗,更应该满怀信心,充满热情,努力工作,切实为老百姓办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小岗贡献自己的力量。”

坦率地说,观影过程中我数次潸然落泪,为沈浩,为沈浩精神,更为无数像沈浩一样的好干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读《活着》心得感悟300字

全文共 446 字

+ 加入清单

活着》从一个旁听者的角度导出了一个普通人平凡但又曲折的一生。主人公福贵生活在那个纷乱有特殊的时代。经历了战争。杀伐以及一系列动荡的的生活,经历了家庭的幸福到衰落,身边的人陆续的死去。在他们的一生中,不知失去的多少东西,失去金钱,失去亲人,最后只剩下一头头瘦骨嶙又险些被人宰割的老牛与他为伴。

最让人心痛的莫过于福贵的儿子抽血过多死了,那么天真的一个孩子,遇上了一个“医术高明”的医生,为了救县长的老婆,没想到那县长还是跟他一起饱受战难的春生。人生最大的痛苦莫此了吧,你总会面对到一些不想接受的现实。

这个世界确实不公平,有人可以享尽荣华富贵,而有的人却只能像福贵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挥洒着汗血过完一生,面对这样的不公,憎恨逃避都是徒劳,甚至我也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做,我只能面对现实,或者依靠努力打破现实,但不管怎样,我始终希望自己能对世界友好,因为你很难改变世界,但世界改变你却易如反掌。

回到书本,福贵做到了不被世界改变,就算经历什么大起大落,他总是能无动于衷,依照着自己的意愿进行下一步的打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