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寓言故事的成语故事【热门20篇】

浏览

7367

作文

1000

白鸟和黑鸟寓言故事作文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笼子里的两只黑一直与白鸟和睦地相处着,总能听见它们的欢声笑语。

一天,笼门竟然打开了!白鸟兴奋极了,不顾一切地冲了出去。两只黑鸟大声地叫着:“白鸟!你干嘛出去呀?”白鸟惊讶地回过头:“当然是出去展翅飞翔啦!”“难道你就不怕外面的灾难?”“当然不怕!你们不出来吗?”白鸟毫不犹豫地打断了黑鸟的话。“外面可是有着很多灾难啊!我们才不去呢!”白鸟冷冷地笑了一声:你们总是依靠着这个笼子,看你们能得到些什么!"便张开翅膀,兴奋地朝着自由的天空飞去,无边无际的天空中回荡着它的叫声。

黑鸟自以为是地说:“外面的世界太危险了!说不定哪天就死了,还是里面好!白鸟它可真傻!”说完便摇摇头,快活地睡大觉去了。

白鸟从笼子里出去以后,每天都能遇到一些风风雨雨,多多少少地受到一点挫折。而两只黑鸟则无忧无虑地在笼子里生活着。

终于有一天,白鸟回来了。它屹立在两只黑鸟面前,像一座山。两只黑鸟大吃一惊,眼里满是惊奇与怀疑地仰视着白鸟:强有力的爪子和嘴巴,肥壮的身体,丰满的翅膀。两只黑鸟惊讶的说:“白鸟,你,你怎么长这么大了?”白鸟“哼”了一声,指责着它们:“我之所以长这么大,就是因为我遇到了挫折,困难,都完全靠自己克服。而你们呢?整天整天地依赖着笼子,遇到危险毫无招架之力,所以你们还是原来的样子,永远长不大!不经历过风雨,怎能成长呢!”

两只黑鸟听了以后,怔怔地站着,许久才发出一阵叹息……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动物寓言故事作文300字

全文共 444 字

+ 加入清单

很久以前,鸟类和走兽,因为发生一点争执,就爆发了战争。并且,双方僵持,各不相让。

有一次,双方交战,鸟类战胜了。蝙蝠突然出现在鸟类的堡垒。“各位,恭喜啊!能将那些粗暴的走兽打败,真是英雄啊!我有翅膀又能飞,所以是鸟的伙伴!请大家多多指教!”

这时,鸟类非常需要新伙伴的加入,以增强实力。所以很欢迎蝙蝠的加入。可是蝙蝠是个胆小鬼,等到战争开始,便不露面,躲在一旁观战。

后来,当走兽战胜鸟类时,走兽们高声地唱着胜利的歌。蝙蝠却又突然出现在走兽的营区。“各位,恭喜啊!把鸟类打败!实在太棒了!我是老鼠的同类,也是走兽!敬请大家多多指教!”

走兽们也很乐意的将蝙蝠纳入自己的同伴群中。于是,每当走兽们胜利,蝙蝠就加入走兽。每当鸟类们打赢,却又成为鸟类们的伙伴。最后战争结束了,走兽和鸟类言归和好,双方都知道了蝙蝠的行为。当蝙蝠再度出现在鸟类的世界时,鸟类很不客气的对他说:“你不是鸟类!”被鸟类赶出来的蝙蝠只好来到走兽的世界,走兽们则说:“你不是走兽!”并赶走了蝙蝠。

最后,蝙蝠只能在黑夜,偷偷的飞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寓言故事作文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路是如何形成的

一头小牛为了返回牧地需要穿过一片原始森林,由于这头小牛做事缺乏理性,仅凭感觉在森林中独自穿行,所以便踩出了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

次日,狗经过这里,它也走了同样的路。第三天,羊群的首领发现了这条小道,便也带着它的同伴沿着此路穿过了森林。

后来,人们陆陆续续地沿着这条路走。他们在走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弯下腰,绕开一个又一个障碍物,于是他们纷纷抱怨,甚至咒骂。但是,他们只是发发牢骚,并没有绕道而行。

渐渐地,这条小路变成了山野当中的一条主要道路。许多年后,这条小路变成了村庄的大路,随后成了城镇的主干道。所有的人都抱怨交通拥堵,说这条路可能是最糟糕的一条路。而其实,如果朝着其他的方向走,也许只需三十分钟便可走出大山。

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看起来复杂的事情,也许只要稍微换一个角度思考,或是换一个方向行进,曾经棘手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有时候,我们缺少的不是跋涉的努力与坚持,而是适时的思考与总结。当然,还有为了改变而必需的勇气与行动。

哲理: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奋不顾身成语故事

全文共 598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拼音]    fèn bù gù shēn

[成语解释]    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典故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成语故事

“奋不顾身”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奋勇向前,不顾个人安危。这个成语来源于《汉书.司马迁传》,然仆观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李陵,字少卿,是汉武帝时的著名大将,很受汉武帝信用,任命他为骑都尉,率军抵御匈奴的入侵。李陵擅长骑射,又懂得兵法,当时很得朝廷信任。不料,李陵在和匈奴的战斗中,由于寡不敌从,无奈投降了匈奴。听说李陵投降,汉武帝很是生气,认为李陵辱没了自己对他的信任,朝中大臣也都纷纷指责李陵没有骨气。只有太史令司马迁不这样认为,他说:“我和李陵一向没什么交情,但我见他为人很讲义气,孝顺父母,友爱兵士。他常常想奋不顾身地解救国家的灾难,所以,我认为李陵这次在领兵不到五千的情况下,与数万名敌兵对阵,最后由于伤亡惨重,弹尽粮绝,归路被切断,才被迫投降,是情有可原的。而且我还认为,他这次投降,并非贪生,而是想等待以后有利的时机再来报答国家。”司马迁说得在情在理,但汉武帝却认为他是替李陵辩护,是非不分,将他关进了监狱,施行“腐刑”。以后,汉武帝还杀了李陵全家。李陵知道后很是痛心,于是在匈奴娶妻成家,至死不回故土,未能实现他奋不顾身、为国捐躯的愿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卜昼卜夜成语故事

全文共 479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拼音]    bǔ zhu bǔ yè

[成语解释]    卜:占卜。形容以继日地宴乐无度。

[典故出处]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臣卜其昼,未卜其夜,不敢。”

成语故事

敬仲,即春秋时陈国的公子完,同陈宣公是兄弟。陈宣公为了叫宠姬所生的儿子款为太子,便把原来立为太子的大儿子御寇杀了。敬仲是站在御寇一边的,因此不能在陈国安身立足,便投奔齐国。齐桓公很恭敬地接待敬仲,拜他为“卿”。敬仲谦虚地说:“我是投奔贵国的客人,蒙您收留,让我在这里舒舒服服地住下,我已经非常感激了,怎敢高居卿位,让人笑我不知足呢!”齐桓公觉得他很懂道理,便改聘为“工正”,请他担任管理各种工匠的职务。但是对他的待遇,仍不同于一般官员。齐桓公经常找他谈天、游玩。

有一次,齐桓公到敬仲家里去,敬仲拿出酒来招待他,桓公喝得很高兴,直到天快黑了,还叫点灯,要继续喝。敬仲婉言劝止,说道:“臣卜其昼,未卜其夜,不敢!(我只准备白天陪您玩,却没有打算继续到夜晚,恕我不敢久留您!)”

由于这段故事,后来形容游宴无度,不计时间,从白昼到黑夜,又从黑夜到白昼,连续不休地玩乐,就叫“卜昼卜夜”。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关于诚实守信的寓言故事精彩

全文共 495 字

+ 加入清单

小花猫、小兔子和小熊是好朋友,它们都住在大森林里,每天都快快乐乐地一起玩耍。

刚过完上一个中秋节,它们就约定:明年的中秋节咱们还要一起过。可是没过多久,小兔子就搬家了,搬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小花猫和小熊都非常想念小兔子。

小兔子没有忘记它们的中秋之约。在离中秋节还有一个月,小兔子就从家里出发了,它才刚走了一个路口,就碰到了正在荡秋千的小猴子。小猴子文:“你要去哪里呀?”小兔子回答说:“去大森林,和我的朋友们一起过中秋节。”小猴子说:“大森林那么远,你还是赶紧回去吧!”小兔子没有理会它,继续往前走。它又走了一段路,碰到了正在运果子的小刺猬,“小兔子,你要去哪里呀?”小刺猬问道。小兔子说:“我要去大森林,和我的朋友一起过中秋节。”“我看像你这样走,恐怕走到大森林,中秋节已经过了吧!”小刺猬嘲笑道。小兔子没有理会小刺猬的话,继续往前走去。就这样,它每天日夜不停地走,终于在中秋节的前一天到了大森林,伙伴们看到了它都非常高兴。中秋节那天,小花猫、小熊和小兔子一起吃月饼、赏月亮,它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中秋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要做到言行一致,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想办法做到。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是可忍,孰不可忍成语故事

全文共 426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名称:是可忍,孰不可

成语拼音:shì kě rěn,shú bù kě rěn

成语用法:作分句;指绝不能容忍。

实用性:生僻

感情色彩:中性词

成语结构:复句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解释:是:这个;孰:什么。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绝不能容忍。

成语来源:春秋·鲁·孔丘《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成语造句: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23章:“小小三岛之国,如此欺辱我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古国,是可忍,孰不可忍?”

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成语故事

春秋末年,鲁国贵族季孙氏操纵朝政大权,把鲁昭公赶到齐国,把鲁哀公赶往卫国。他更为放肆,在家设置“八佾”这个只有太子才能享用的大型舞乐队,严重违背了周礼,孔子气愤地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是字开头的成语

是可忍,

包含有是字的成语

一身是胆    马首是瞻    解铃还是    唯命是从    丁是丁,    老而不死    是可忍,    三十六策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成语的寓言故事:一言九鼎

全文共 234 字

+ 加入清单

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动物寓言故事作文

全文共 30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森林里将举办一场特别的唱歌比赛,参赛的选手是森林里的鸟儿们,由八哥当主持人,猴子、河马、小免、梅花鹿当评委。

比赛开始了,第一个上场的是乌鸦,它浑身的毛黑乎乎的,它一张口,“嘎、嘎、嘎……”,声音又刺耳又难听,没等它唱完,观众们听得不耐烦了,它们大声嚷着:“下去吧,下去吧!”乌鸦只好灰溜溜地离开了。

第二个上场的是百灵鸟,它一上台,便一展它那婉转动听的歌喉,观众们被它的声音深深地吸引住了,等它唱完了,观众们都为它鼓掌、喝彩。

鸟儿们一个个登台亮相,歌声响彻了整个森林上空。

比赛结束,由八哥宣布本次比赛的成绩,百灵鸟、杜鹃、黄鹂分获一、二、三名,它刚一宣布完成绩,台上台下欢呼声一片。变成了一个欢乐的海洋。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马上得天下成语故事

全文共 432 字

+ 加入清单

【注音】mǎ shàng dé tiān xià

【出处】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解释】喻指武功建国。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凭武功建国

【结构】联合式

【相近词】马上功成

【押韵词】物众地大、水广鱼大、才疏志大、女长须嫁、狂妄自大、度量宏大、耽惊受怕、堂皇正大、赶鸭子上架、霄鱼垂化……

【年代】古代

【英文】at once; right away; on the moment; by the run; in half a shake

成语故事】西汉时期,陆生经常在人面前谈到《诗书》。高帝十分反感说:“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陆生不服气说:“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成语示列】五年马上得天下,富贵乐在归故乡。 元·萨都刺《登歌风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动物寓言故事作文300字

全文共 406 字

+ 加入清单

狮子发现自己的洞边上住着一群黄蜂,黄蜂每天旁若无人地在狮子的领地飞进飞出。狮子觉得,自己作为百兽之王,整天跟一群这样的小家伙生活在一起,实在没有面子,便强烈要求黄蜂搬走,不然就要给它们一点颜色看看。

黄蜂对于狮子的忠告,全没放在心上,依然每天自由自在地在狮子的领地穿行。终于,狮子发怒了,一头撞向了黄蜂窝。黄蜂毫不示弱地向狮子扑去,并紧紧地叮在了狮子的身上。狮子痛得撒腿就跑,可是,怎么也甩不了黄蜂,最终被累死了。

一天,黄蜂发现自己的窝边住着一群蚂蚁,黄蜂无法容忍这些小东西生活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于是,强烈要求蚂蚁搬家。可是,蚂蚁根本就不把黄蜂放在眼里,依然自由自在地生活在黄蜂的窝边。

终于,黄蜂发怒了,黄蜂一头撞向了蚂蚁窝。顿时,蚂蚁纷纷出动,并紧紧地将黄蜂围住了,黄蜂动弹不得,最后成了蚂蚁的食物。

遇强不怕,是勇气,遇弱就欺,是愚昧。要知道,既然作为弱者的你能够战胜强者,那么,那些更加弱小者,同样也能战胜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寓言成语故事推荐

全文共 4478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里,成语是汉语中的一部分,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接触到很多成语故事,每一个简短的成语背后都有一个教诲人的故事,而这些故事总能带给人们一些人生哲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寓言成语故事推荐,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一)【买椟还珠】

传说楚国有个珠宝商到郑国去卖珍珠,为了吸引顾客,他做一个很漂亮的用名贵木料做成的盒子,匣子还镶嵌着宝石和翡翠,看起来十分华贵。一个郑国的买主抱着珍珠匣子便以高价买下,打开匣子取出珍珠还给楚国商人。

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二)【疑邻盗斧】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

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三)【拔苗助长】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四)【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

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五)【黔驴技穷】

从前贵州一带没有毛驴,有一个好事者从北方运来一头毛驴放到山脚下吃草,山上的老虎发现了这个怪物,开始只有远远的望着,然后慢慢地靠近毛驴,被毛驴大叫吓了一跳,最后发现毛驴只能用蹄踢,再也没有别的本事就跳上去饱餐一顿。

黔:今贵州省一带;技:技能;穷:尽。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

(六)【对牛弹琴】

古代音乐家公明仪每次弹琴时,他的琴声引来很多鸟儿与蝴蝶。当看到水牛在吃草,就对水牛弹奏几曲,结果水牛无动于衷地走开,公明仪大叹:“对牛弹琴,一窍不通。”

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七)【南辕北辙】

战国时期,魏安王决定攻打赵国都城邯郸,大臣们都反对他,季梁给他讲一个故事:太行山的一个人驾车准备到楚国去,但他却坚持往北走,这样越走越远。争霸不是靠打仗,而是靠赢得民心,靠打仗就像南辕北辙一样。魏安王决定不打仗了。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八)【东施效颦】

说春秋时候,越国有个名叫西施的姑娘,她非常美丽、漂亮,一举一动也很动人。他有心口疼的疾病,犯病时总是用手按住胸口,紧皱眉头。因为人们喜欢她,所以她这副病态,在人们眼里也妩媚可爱,楚楚动人。

西施的邻村有个丑姑娘叫东施,总是想方设法打扮自己。有一次在路上碰到西施,见西施手捂胸口,紧皱眉头,显得异常美丽。她想难怪人们说她漂亮,原来是做出这种样子。如果我也做这个姿势,肯定就变漂亮了。于是她模仿西施的病态。结果人们见了原来就丑的她,现在变成这种疯疯癫癫的样子,象见了鬼一样,赶紧把门关上。

(九)【痴人说梦】

从前一个外国和尚到一座中国庙里烧香,庙里的小和尚问他何姓及来自何国,外国和尚不懂他的话,跟着说何姓何国人。小和尚向住持报告外面来了何国一个姓何的和尚。众和尚纷纷出来看热闹,搞得大家啼笑皆非。

原指对痴人说梦话而痴人信以为真。比喻凭借荒唐的想象胡言乱语。

(十)【患得患失】

春秋时期,孔子经常与学生讨论为人的问题,他说:可鄙的庸俗低级的家伙不能与之同事,当他没得到权势或好处时,他生怕得不到就想方设法得到。而当他得到时,却又怕丢失掉。像这样的人都是利欲熏心,处处为个人打算,什么坏事都能干得出来。

患:忧患,担心。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十一)【自相矛盾】

战国时期,大思想家韩非子曾讲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见人推销他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矛,没有穿不透的东西;一会又向人推销他的盾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盾,没有什么东西能戳穿它。人群中有人问他用他的矛戳他的盾,他只好落荒而逃。

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十二)【井底之蛙】

一口废井里住着一只青蛙。有一天,青蛙在井边碰上了一只从海里来的大龟。青蛙就对海龟夸口说:“你看,我住在这里多快乐!有时高兴了,就在井栏边跳跃一阵;疲倦了,就回到井里,睡在砖洞边一回。或者只留出头和嘴巴,安安静静地把全身泡在水里:或者在软绵绵的泥浆里散一回步,也很舒适。看看那些虾,谁也此不上我。而且,我是这个井里的主人,在这井里极自由自在,你为什么不常到井里来游赏呢!”

那海龟听了青蛙的话,倒真想进去看看。但它的左脚还没有整个伸进去,右脚就已经绊住了。它连忙后退了两步,把大海的情形告诉青蛙说:“你看过海吗?海的广大,哪止千里;海的深度,哪止千来丈。古时候,十年有九年大水,海里的水,并不涨了多少;后来,八年里有七年大早,海里的水,也不见得浅了多少。可见大海是不受旱涝影响的。住在那样的大海里,才是真的快乐呢!”井蛙听了海龟的一番话,吃惊地呆在那里,再没有话可说了。

(十三)【量体裁衣】

南朝齐国官员张融深受齐太祖萧道成的器重和宠爱,说他是“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一次派人给张融送一件旧衣服,说是自己以前穿的,现叫裁缝根据他的身材改做好了,一定会合身的。张融收到后非常感激齐太祖的知遇之恩。

按照身材裁剪衣服。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办事。

(十四)【鹬蚌相争】

赵国将要讨伐燕国,苏代(战国时策士,纵横家苏秦的弟弟)替燕国游说赵惠文王,讲了如下的寓言故事:“我来的时候经过易水,恰好看到蚌出来晒太阳。鹬趁机啄蚌的肉,蚌把两扇介壳一闭就夹住了鹬的喙。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有死蚌。’蚌也针锋相对地说:‘今天不出,明天不出(夹住不放),就有死鹬。’两者谁也不肯罢休,这时过来一个渔父把两者一起拎走了。”燕赵相对抗,都搞得很疲劳,我恐怕强大的秦国正在扮演渔父的角色,所以希望大王深思熟虑。惠文王赞同苏代的意见,停止对燕国用兵。

(十五)【螳螂捕蝉】

春秋时期,吴王寿梦要攻打楚国,并禁止大臣提反对意见,有一个大臣的儿子听说后,带上弹弓到王宫花园去打鸟。吴王问他干什么,他说在看螳螂捕树上的蝉,而黄雀在后面等着吃螳螂。吴王觉得自己的处境同螳螂差不多,就只好取消计划。

螳螂捕蝉,志在有利,不知黄雀在后啄之。蝉:知了。螳螂捉蝉,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

(十六)【无价之宝】

战国时期,魏国一农民锄草时发现一块玉石,拿回家请邻居鉴定。邻居知道是宝石就骗他不是吉祥之物,让他放回原处,自己则偷偷拿回家里,担心获祸或获罪,就进献给魏王。经鉴定为无价之宝,魏王一高兴就赏他很多金银珠宝。

无法估价的宝物,指极珍贵的东西。

(十七)【庖丁解牛】

战国时期道家代表庄周讲一个故事:有个厨师替梁惠王宰牛,他的宰牛技术十分娴熟,刀子在牛骨缝里灵活地移动,没有一点障碍,而且很有节奏。梁惠王看呆了,一个劲夸他技术高超。厨师说他解牛已经19年了,对牛的结构完全了解。

庖丁:厨工;解:肢解分割。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十八)【囫囵吞枣】

从前一个自作聪明的人,听说人们吃梨子对牙好但伤脾,吃枣子却刚好相反。他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吃梨只嚼不咽,吃枣只吞不嚼,这样就不会伤牙与伤脾了,人家笑他是囫囵吞枣。

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十九)【望洋兴叹】

秋天来到,天降大雨,无数细小的水流,汇入黄河。只见波涛汹涌,河水暴涨,淹没了河心的沙洲,浸灌了岸边的洼地,河面陡然变宽,隔水远望,连河对岸牛马之类的大牲畜也分辩不清了。

眼前的景象多么壮观啊,河伯以为天下的水都汇集到他这里来了,不由洋洋得意。他随着流水向东走去,一边走一边观赏水景。

他来到北海,向东一望,不由大吃一惊,但见水天相连,不知道哪里是水的尽头。

河伯呆呆地看了一阵子,才转过脸来对着大海感概地说:“俗话说:‘道理懂得多一点的人,便以为自己比谁都强。’我就是这样的人啦!”

不见高山,不显平地;不见大海,不知溪流。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很渺小的。

(二十)【狐假虎威】

战国时代,当楚国最强盛的时候,楚宣王曾为了当时北方各国,都惧怕他的手下大将昭奚恤,而感到奇怪。因此他便问朝中大臣,这究竟是为什么。

当时,有一位名叫江乙的大臣,便向他叙述了下面这段故事:

“从前在某个山洞中有一只老虎,因为肚子饿了,便跑到外面寻觅食物。当他走到一片茂密的森林时,忽然看到前面有只狐狸正在散步。他觉得这正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便一跃身扑过去,毫不费力的将他擒过来。

可是当它张开嘴巴,正准备把那只狐狸吃进肚子里的时候,狡黠的狐狸突然说话了:

‘哼!你不要以为自己是百兽之王,便敢将我吞食掉;你要知道,天地已经命令我为王中之王,无论谁吃了我,都将遭到天地极严厉的制裁与惩罚。’老虎听了狐狸的话,半信半疑,可是,当它斜过头去,看到狐狸那副傲慢镇定的样子,心里不觉一惊。原先那股嚣张的气焰和盛气凌人的态势,竟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了大半。虽然如此,他心中仍然在想:我因为是百兽之王,所以天底下任何野兽见了我都会害怕。而他,竟然是奉天帝之命来统治我们的!

这时,狐狸见老虎迟疑着不敢吃它,知道他对自己的那一番说词已经有几分相信了,于是便更加神气十足的挺起胸膛,然后指着老虎的鼻子说:‘怎么,难道你不相信我说的话吗?那么你现在就跟我来,走在我后面,看看所有野兽见了我,是不是都吓的魂不附体,抱头鼠窜。’老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照着去做了。

于是,狐狸就大模大样的在前面开路,而老虎则小心翼翼的在后面跟着。他们走没多久,就隐约看见森林的深处,有许多小动物正在那儿争相觅食,但是当它们发现走在狐狸后面的老虎时,不禁大惊失色,狂奔四散。

这时,狐狸很得意的掉过头去看看老虎。老虎目睹这种情形,不禁也有一些心惊胆战,但他并不知到野兽怕的是自己,而以为他们真是怕狐狸呢!

狡狐之计是得逞了,可是他的威势完全是因为假借老虎,才能平着一时有利的形势去威胁群兽而那可怜的老虎被人愚弄了,自己还不自知呢!

因此,北方人民之所以畏惧昭奚恤,完全是因为大王的兵全掌握在他的手里,那也就是说,他们畏惧的其实是大王的权势呀!”

读后: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凡是藉着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或藉着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假虎威”来形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成语道路以目的故事

全文共 275 字

+ 加入清单

【注音】dào lù yǐ mù

成语故事】周厉王时期,由于他的残暴统治,民怨沸腾,有人当众指责周厉王,邵公对周厉王说民不堪命。周厉王大怒,派卫巫去监督那些说他坏话的人,发现有就立即杀头。后来百姓慑于暴政的威力,在路上相见不敢交谈,只好用交换眼色来交谈。

【出处】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国语·周语上》

【解释】在路上遇到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形容人民对残暴统治的憎恨和恐惧。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时局等

【相近词】缄口不言、三缄其口

【反义词】畅所欲言、敢说敢做

【成语示列】此后要防的是“道路以目”了,我们等待着遮眼文学吧。

鲁迅《伪自由书·止哭文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寓言故事读后感

全文共 372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我读了《伊索寓言》。虽然,伊索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了,但是全世界的人们还在读他的寓言,都被他那妙趣横生又充满智慧的故事所感动。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金斧头》。

静静的合上书,闭起眼睛,故事中的情节仿佛又浮现在脑海里:“孩子‘诚实’因坚持选择自己的铁斧头,老爷爷把金、银、铁三把斧头都送给了他;而孩子‘贪婪’因一心想要不是自己的金斧头,最终却什么也没有得到……”我为‘诚实’感到高兴,为‘贪婪’感到悲哀。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我我们要引以为戒。诚实是一种美德,能使人走向进步。贪婪令人堕落,只会走向毁灭。我们应“扬诚实,弃贪婪!”

学习上,作为一名当代的小学生,我们更应坚持诚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只有这样,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翱翔。

同学们!你们也来看一看《伊索寓言》这本书吧!相信它会给你插上想象的翅膀在智慧的海洋里快乐徜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管鲍分金成语故事_400字

全文共 354 字

+ 加入清单

【注音】guǎn bào fēn jīn

【出处】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史记·管晏列传》

【解释】管:管仲;鲍:鲍叔牙,战国时齐国的名相;金:钱财。比喻情谊深厚,相知相悉。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人情意深

【近义词】管鲍之交

【韵词】姜桂余辛、竹柏异心、镜破钗分、将心比心、妆点一新、一片丹心、断发文身、改过作新、亲上做亲、苦乐不均、......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与鲍叔牙关系特别好,他们年轻时候经常合伙做生意,鲍叔牙总是多出本钱而少分利,他知道管仲家贫,乐意帮助贫寒的管仲。小白执政齐国后,鲍叔牙把相国的位子让给管仲,管仲说:“知我者鲍子也。”

【成语示例】两公交谊,至于如此,世人艳称管鲍分金,不足齿冷耶?(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百四十六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成语鸿鹄之志的故事

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注音】hóng hú zhī zhì

【典故】夫骥骜之气,鸿鹄之志,有谕乎人心者,诚也。 《吕氏春秋·士容》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解释】鸿鹄: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志:志向。比喻远大志向。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大志

【结构】偏正式

【近义词】雄心壮志、胸怀大志

【反义词】碌碌无为、无所事事、胸无大志

【同韵词】审时度势、轨物范世、审慎从事、眼腰黄赤、连模拟事、无家无室、张扬其事、春山八字、知人下士、分内之事、......

【英语】highaspirations

【法文】grandidéal

【教学同步】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司马迁《陈涉世家》初中五册·课文·21

成语故事】秦朝末年,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阳城雇农陈胜在劳作休息时说:各位兄弟,将来富贵了不能相互忘记。其他雇农笑他无知。陈胜叹气道:燕子与麻雀是不可能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的。

【成语举例】大丈夫仗鸿鹄之志,据英杰之才。 元·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一折

【成语造句】

◎ 但是这个公司还是觉得张丽玲这个人挺有意思,一个弱女子竟然有这样的鸿鹄之志,他们可以帮助她联系电视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关于亲痛仇快成语故事

全文共 321 字

+ 加入清单

亲痛仇快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朱浮传》。

朱浮和彭宠,都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开国功臣。朱浮性情急躁,而彭宠则是个性格倔强、非常骄傲的人。两人因意见不合,互相争执,仇恨越来越深。后来朱浮向刘秀密告彭宠,于是刘秀下令召彭宠进京。彭宠拒不服从命令,并带领部队去攻打朱浮。朱浮写了一封信给彭宠,劝他要为自己的前途着想,千万不可轻举妄动。最后朱浮劝告彭宠说:“干国家大事的人,不应该对个人私利注意太多,希望你为自己的老母和幼弟想一想,‘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仇者所快’。”

后来人们把上述朱浮所说的原文简化为“亲痛仇快”或“亲者痛,仇者快”,用以说明人们进行一件事情或处理一个问题时,不要弄成使自己人有所伤害,使敌人高兴,即不要对敌人有利而对自己人有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一言为重百金为轻成语故事

全文共 348 字

+ 加入清单

【注音】yī yán wéi zhòng , bǎi jīn wéi qīng

【出处】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宋·王安石《商鞅》

【解释】金:古代货币单位。严守自己诺言比百两黄金还珍重。指信守诺言可贵。

【用法】作定语、分句;指言出必行

【结构】复句式

【相近词】一言千金、言出必行

【同韵词】衔胆栖冰、靡然向风、百舌之声、浪蝶游蜂、励志如冰、遁迹销声、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作金石声、紫色蛙声、几而不征、......

【年代】当代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新法公布以后,为使人们相信新法一定要执行,商鞅命人在国都南门处立了一根三丈多高的木柱,声明谁搬动到北门就赏五十金。有一个胆大而力大的人果然得到五十金,人们认为商鞅言出必行就按新法行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成语故事

全文共 410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名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成语拼音:rén fēi shèng xián,shú né

成语用法:作分句;用于劝诫人。

实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成语结构:复句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解释:指一般人犯错误是难免的。

成语来源: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成语造句:王朔《枉然不供》:“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也不例外。”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晋灵公十分残暴,滥杀无辜,大臣赵盾和士季进宫劝谏,晋灵公态度冷淡,不情愿地认错。士季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晋灵公根本听不进,于是派人暗杀了赵盾。人们奋起反抗,赵穿将穷凶极恶的晋灵公杀死。

人字开头的成语

人面逐高 人老心不 人非圣贤 人而无信 人不可貌 人言可畏 人面桃花 人杰地灵 人人自危 人琴俱亡

包含有人字的成语

暗箭伤人 床头捉刀 春风风人 解铃还须 解铃须用 黎丘丈人 司马昭之 卧榻之侧 卧榻之旁 卧榻之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成语有备无患故事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出处:《传·襄公十一年》

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

释义:患,祸患。事先有了充分的准备,就不会产生祸患。

故事:春秋时,晋悼公当了国君以后,想重振晋国的威名,像他的 先祖晋文公一样,称霸诸侯。 这时,郑国是一个小国,一会儿和晋结盟,一会儿又归顺楚国。 晋悼公很生气,公元562年,他集合了宋、鲁、卫、刘等11国的部队出 兵伐郑。

邻简公兵败投降,给晋国送去大批礼物,计有兵车一百辆, 乐师数名,一批名贵乐器和十六个能歌善舞的女子。 晋悼公很高兴,把这些礼物的一半赏赐给魏绛,说: 魏绛,是你劝我跟戎、狄和好,又安定了中原各国;八年来,我 们九次召集各国诸侯会盟。现在我们和各国的关系,就象一曲动听 的乐曲一样和谐。郑国送来这么多礼物,让我和你同享吧! 魏绛说:能和狄、戎和好相处,这是我们国家的福气,大王做了 中原诸侯的盟主,这是凭您的才能,我出的力是微不足道的。不过, 我希望大王在安享快乐的时候,能够多考虑一些国家的未来。

《尚 书》里说:在安定的时候,要想到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危险;您想到 了,就会有所准备,有所准备,就不会发生祸患。’我愿意用这些话来 提醒大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寓言故事作文

全文共 410 字

+ 加入清单

从前有一个渔夫,他每天都去大海里捞鱼。

有一天,渔夫捞到了一个金币,有一扇门那么大,渔夫见了非常高兴连忙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妻子。妻子听后非常高兴地说:”我要拿着这个金币去买金银珠宝!”渔夫听了连忙说:“不,万万不可啊。”因为,这枚金币是活的,渔夫想起金币说的话:“渔夫,我是这片大海的管理者,我可以为你做任何事,可是你不能把我的身世告诉别人,更不能把我撕成两半,否则他(她)就会变成石头。你能答应我吗?”渔夫点了点头。所以渔夫不能把金币给妻子,她最爱把钱币撕成两半的.没想到妻子已经把金币撕成两半了。“不。”只听见渔夫尖叫。不久渔夫的妻子变成了石头,鱼夫把金币粘好了,跟金币说:“我违背了您的命令,您说出要求来,我会按照您的要求来做。”金币说:“你把我放回大海里吧.”渔夫把金币放回了大海里。也把妻子埋到了泥土里,并且立了一个石碑。渔夫继续过着平平凡凡的生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尊守诺言,否则你会受到因有的惩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