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勇士》观后感600一(经典20篇)

电影《勇士》,那童年记忆中的课文,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正是这部电影所要讲的故事。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浏览

2851

作文

86

有关《勇士》观后感

全文共 51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去看了电影《勇士》,它讲述的是“苍狼的子孙”巴特尔为爹爹复仇的事。

巴特尔在寻找杀爹爹的仇人时,救了公主乌日汗,在乌日汗的帮助下,他参加了搏斗大赛,在和师傅口中的二师兄搏斗前,师傅给他了一副手腕,说这副手腕会给他带来好运。但是,当这副手腕差点致二师兄于死地时,师傅却说是巴特尔下的毒。这时,巴特尔才明白,原来师傅想致他于死地。在二师兄口中了解了事实后,他才知道杀爹爹的真凶其实是“借刀杀人”的师傅。为了复仇,也为了超过师傅,在姐姐和公主的帮助下练就了一身本领,终于,为爹爹报了仇。

苍狼:草原上的守护神,正义、勇敢与力量的化身。巴特尔,这个英俊帅气的小伙子,他拥有正义和勇敢,当他那恶毒的师傅问他拥有正义有什么用时,他说正义等于力量!他是苍狼的子孙,正所谓苍狼的子孙心中容不下罪恶!

白鹿:森林里的天使,纯洁、希望与和平的象征。乌日汗,这个美丽可爱的姑娘,她以她那颗纯洁的心守护着草原的和平,森林的和平!

巴特尔的姐姐,这个迷人的大姐姐,既有男孩儿的阳刚,又不失成熟的女人味儿。

苍狼、白鹿、巴特尔、乌日汗还有巴特尔的姐姐给我们带来了一部惊心动魄但又不失精彩的电影。我想,就像那苍狼、白鹿一样,纯洁、正义与和平在我们心中永存!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勇士观后感600字

全文共 709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五下午,我们全班同学观看了一部激动人心的电影——《勇士》这部电影讲述了1935年红军战士北上抗日,英勇夺取泸定桥的感人故事。我最难忘的是红军战士英勇夺取泸定桥的场面。为了赶路,红军战士冒着倾盆大雨,一天一夜走了240里路。当他们来到泸定桥边,敌人突然发起疯狂地进攻,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奋不顾身地往前冲。泸定桥是一座铁索桥,敌人把桥上的木板都抽掉了,只剩下13根光溜溜的铁链。他们以为这样就可以阻止红军战士夺取泸定桥。可战士们不惧重重困难,攀着铁链爬着,一边艰难的过桥,一边抵挡敌人的进攻。正当红军战士爬到桥中间时,敌人突然向红军发起猛烈地扫射,可战士们仍然坚强地攀爬着,没有退缩。敌人的子弹穿过了战士们的身体,有的掉进了汹涌的大渡河里不幸牺牲了,有的战士被铁链刮伤了手脚,流着鲜血……经过一天一夜的顽强战斗,红军战士終于夺取了泸定桥!

观看了《勇士》这部电影,我热泪盈眶,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想想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年代,没有硝烟,没有战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真是来之不易,无数的革命战士用宝贵的生命才换来国家的和平与安全!我们每天吃着可口营养的食物,穿着舒适漂亮的衣服,住在舒服的房间里,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各种知识,和伙伴们开心地玩耍,有父母亲的陪伴与宠爱!多么甜蜜的生活呀!

我不仅要珍惜美好的生活,还要学习红军战士不怕困难、英勇顽强的精神。我是个任性娇气的孩子,平时很依赖父母,遇到一点点困难就会退缩害怕,受点小伤也会号啕大哭,受点挫折就发脾气……想想战争中顽强勇敢的战士们,他们把生死置之度外,不惧任何困难,和他们比,我觉得很惭愧!以后,我会珍惜这美好时光,争分夺秒地学习,努力做个自强、独立的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看抗战电影勇士观后感

全文共 576 字

+ 加入清单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红军长征时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故事。这部电影中的“勇士”廖大强最让我不能忘怀。他是红四团的一名武将,作战生猛、杀敌无数,身手敏捷而矫健。飞夺泸定桥一役中,在铁索桥上迎着枪林弹雨奋而前进,所展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让我心中油然生起了对他的敬畏之心。

我之所以喜欢这部电影,是因为它不仅完美地演绎了长征途中的艰难与不易,还让我有许多的感动。

影片中描绘的红军四团战士都十分勇敢、顽强,敢于与敌人拼搏,宁死不屈。我现在还想起:在泸定桥上,一位红军老大哥为了救一个红军战士被反动派打伤了,战士们想救他,却又救不了,子弹无情的打在了那位红军老大哥的身上。他撑不住了,一下子从泸定桥上坠了下去。看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红军战士们为了新中国,毅然地牺牲了他们那年轻的生命,他们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至今还震撼着我们,鼓舞着我们。这就是我喜欢这部电影的理由。

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但我们绝不能忘记那个红色的年代,不能忘记红军战士们的那种红色精神。可是现在却有人贪图享乐、,还谈什么红色精神啊。安逸使人失去斗志,享乐使人忘却历史。如今,我们只有看到这样的镜头,心中才会生起爱国之情。所以,我们一定要发扬革命精神,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不管什么时候,“顽强不屈、积极乐观”都是中华民族最好的美德。我一定要努力学习,为祖国腾飞,贡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勇士观后感

全文共 443 字

+ 加入清单

这豪迈的诗句,让人有一种激情洋溢的感觉。红军难道不应该被称颂吗?如果不,那还有谁值得被称颂呢?电影《勇士》是以红军长征中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英雄史实为原型,展现勇士们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大智大勇,挑战生死关口的非凡经历。

这部电影,飞夺泸定桥的片段特别引人注目。那铁锁,那江水——铁索看着都寒冷。那江水,看着像自己一下子坠入了冬天的冰窟窿的感觉。

“出场了——”那群勇士出场了,红军迈着有力的步伐,走向大渡桥。走到后,战士们一个一个爬着那冰冷的十三根铁索。看,他们配合得那么默契,攀着铁链,铺着木板,匍匐前进。铁索是那么寒冷,那么不好掌控,有多少次,他们差点掉下去。又有多少次,敌人的枪炮扫射过来,他们无处躲避。

他们为什么要冒着危险飞夺泸定桥呢?因为他们有对敌人的恨,有对困难的藐视。最后他们获得了胜利,喜笑颜开。是那些无数勇于牺牲的红军战士,换来了长征的胜利,带来了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在《七律。长征》中,长征“万水千山只等闲”,其实每场战争每次胜利都来之不易,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勇士!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八一电影勇士的观后感

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宁海强执导的战争动作电影《勇士》目前正在全国热映,诚挚献礼长征胜利80周年。影片由李东学、于小伟、聂远、宋佳伦等人出演。《勇士》以全新创作理念和拍摄技术,还原了红军长征途中强渡大渡河以及飞夺泸定桥两大经典战役,将几代人少时的课本记忆重现大银幕。作为主旋律影片的突破之作,上映8天以来,《勇士》更以不足百分之十的排片,获得近2500万票房的好成绩,收获观众的认可和口碑。近日,导演宁海强亦携《勇士》重回解放军艺术学院,与母校师生分享电影的幕后故事。

导演宁海强重回自己的母校解放军艺术学院,与母校师生们共同分享电影《勇士》。宁海强导演发言说:“感谢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培养,我始终怀揣着敬仰的心情在坚持我的战争片创作,也是这样的态度让我克服了重重困难,在长征胜利80周年的今天如期呈现出这部作品。长征路上的所有人都是勇士,而我更希望传承的是这种红军勇士精神。”

当问及拍摄电影《勇士》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导演宁海强亦诚挚分享:“如何让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再次吸引观众,身临其境的代入感是最大的考量,这就需要现代的工业技术的加持,以及以人为本的故事体现。”宁海强导演认为,优秀的战争动作片不应该只有火光四射的战争场面,观众要看到最打动人的人性。随即他更与母校师生们探讨剧本创作时的心得:“在创作的时候要注入人性的宣泄,不能一味专注大格局。只有把人物阐释清楚了,才会有情感力量。”这也是《勇士》中红色特攻队人人性格分明,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

看过影片的同学这样评价:“没有以往观看主旋律电影的审美疲劳,完全跟随人物进入了那段伟大的历史。我能感受到导演心中创作的火热。”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关于《勇士》电影的观后感

全文共 34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老师带我们去电影院看了一部抗战片《勇士》,看的我眼泪哗哗的。彻底明白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给我们的,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带领工农红军把日本鬼子赶出了中国又彻底粉碎了国min党的阴谋。

《勇士》这部电影是讲述红军长征中强渡大渡河的故事,是讲述红四团二十二名突击队员,突破千险穿过枪林弹雨生死关头飞夺泸定桥的故事。蒋jie石派那么多军队把守泸定桥想把红军消灭,我们的红军突破万险勇敢的夺回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决定性的胜利。16岁的王东宇还那么小就牺牲了,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看看我们今天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接受者现代化的教育,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做个有用的好孩子,去帮助那些受苦的人,好好孝敬妈妈和姥姥姥爷。好好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勇士的观后感

全文共 682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轨道公司工会组织观看了电影《勇士》,《勇士》以红军长征途中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英雄史实为原型,展现了勇士们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大智大勇,挑战生死关口的非凡经历,剧情感人至深。影片中黄开湘团长率领22名突击队员,与战士们穿越枪林弹雨,突破天险飞夺泸定桥,以血肉之躯粉碎了敌人的阴谋,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不朽的篇章。观看《勇士》,我被剧中的人物深深打动,被他们的英雄事迹所感动,受到了启发并深有感触,将自己的感想总结为如下三句话:

一、舍生忘死的精神。

人在生死关头表现出的大智大勇,置生死于度外的精神是最可敬的精神,是最难能可贵的精神。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时刻准备,消灭敌人,写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军歌中总结的,正是《勇士》剧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英雄壮举。舍生忘死的精神,是勇士们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深深思考、需要认真学习的精神。

二、锲而不舍的精神。

面临敌人四面围追堵截,不畏艰险,生死关头一往无前,勇士们一夜急行军240里,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徒步行军的世界之最。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世界的奇迹,也是我们应当学习、继承和发扬,应当永远传承的精神。

三、团结合作的精神。

团结就是力量。影片中,影片中小士兵在自己体力已经透支、没得吃的情况下,义无反顾的背起投降的敌方炮手,在体力严重透支时仍坚持,最后活活累死,场面感人至深,发人深省,最后炮手被生生打动,主动加入了红军队伍,为小士兵报仇。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是大公无私的精神、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写照。我们体会到这种团结合作精神的重要性,也必须团结合作,才能创造出我们公司的未来,超出困境,创造我公司新的成长业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斯巴达三百勇士观后感1000字

全文共 1933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斯巴达三百勇士》用生命和鲜血给我们诠释了战争的法则。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斯巴达三百勇士观后感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没有敢战的将军,就没有决死的士兵。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武器的先进,不是人数的众多,而是战士的意志,是统帅的精神。电影《斯巴达三百勇士》用生命和鲜血给我们诠释了战争的法则。

公元前480年,不可一世的波斯国国王王薛西斯一世统率五十万大军(号称500万之众)、战舰千余艘,大举进攻希腊。并一路南下逼近德摩比利隘口,胜利在望的薛西斯一世还向希腊各城邦发出劝降书,希望小邦们不战自降,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斯巴达城。

结果,薛西斯的使者在众多希腊人的反抗热潮中吃尽了苦头。此时,为了抵御强敌,勇猛的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斯亲率由各处集结而来的希腊联军约7000人,率先赶到温泉关,扼守住地势险要的关隘之地。

电影《斯巴达三百勇士》整个场景都是围绕温泉关战役展开的,观众们却丝毫感觉不到疲沓和缓慢。整个电影的全过程,给人一种扣人心弦的紧张和压抑,一种大兵压境的沉闷,一种面对死亡从容不迫的淡定。

古希腊人,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不管是自由民还是奴隶,都始终把死亡看成是一种荣耀,把为了信仰的奥林匹斯山上的诸神而战,为了自由家园而战看成天经地义的事情,把死亡作为一种荣耀和精神。这种精神,支撑了希腊千年来的文明和发展,并且深深的影响了后来的罗马,成为人类视死如归精神发源的源泉之一。

我们在整部电影中,看到的都是希腊人的勇敢,为了卫他们世世代代生存的家园不惧强敌的英雄主义气概,看到的是训练有素的勇猛顽强。

温泉关战役中,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斯带领希腊联军一次又一次打败了波斯军队,波斯军队尽管尸骨累累,却始终无法逾越希腊人的防线,无法向前迈进一步。电影中,特技镜头、3D科技的运用,为我们最大限度的还原了2400多年前的那场旷世大战,血腥的场面,特写镜头,更是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

希腊人以一当十、以一当百、以一当千,面对波斯人的疯狂进攻,一次次的奋力还击。再勇敢的战士都有他倒下的那一刻。我们看到希腊士兵中,那对父子兵的场景,令人感慨万千。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父亲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儿子倒在了波斯人的屠刀下,瞬间就变成了一个嗜血、杀人、狂暴的魔鬼。战争,把善良的人变成魔鬼,对那些发动战争的人而言,就是魔鬼。

因为议会没有批准,英雄的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斯不能调动军队,只能以个人名义,带领300名随从投入战场,这就注定了这场战争实际上成为不折不扣的悲剧。

7000人的希腊联军,对付550000的波斯军队,本身就已经成为奇迹。更令人称奇的事情,7000人居然抵挡住了波斯人潮水般的进攻,改写了世界历史。

电影中的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不善言谈,却懂得尊重每一个人,懂得身先士卒,用勇敢和果断来感召和带领身边的每一个人。面对波斯国国王王薛西斯一世一次又一次的劝降,给出了全希腊之王这样巨大诱惑的前提下,仍旧为了荣耀和正义,为了自由战斗到最后一刻。

最后,波斯人在一名希腊叛国者的带领下,从牧羊人才走的羊肠小道偷袭了希腊联军,造成了整个希腊联军腹背受敌的态势。

为了保存实力,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斯下令希腊联军主力后撤,自己亲自率领300名斯巴达勇士殿后。为了最后的荣耀,斯巴达勇士们流进了最后一滴鲜血,全部英勇战死,没有一个人投降。

电影中,用慢镜头将每一个斯巴达勇士的战死全部给予特写展示,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悲壮,一曲英雄主义的悲歌,伴随着电影中的慢镜头、略带压抑伤感的音乐,给人一种唯美的凄凉。

300名斯巴达勇士,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卫了诸神的光辉,卫了希腊人的荣耀,卫了家庭和自由。让不可一世的波斯军队付出了20000人死伤的惨痛代价。

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用自己的生命,实现了决死的统帅,决死的士兵,生死与共的誓言。二战期间,斯大林那句着名的:苏军没有战俘!只有叛徒!令多少苏军士兵战死到最后一刻,弹尽粮绝决不投降,令多少纳粹德国士兵胆寒。没有敢战的将军,就没有决死的士兵。这就是战争最残酷的一面。

战死的国王列奥尼达斯,身后是英勇的王后,用自己的智慧和胆量,惩罚了叛国者,赢得了议会的支持。我们看到的是,10000名斯巴达勇士,20000名希腊各个城邦的联军,面对波斯军队发动了复仇的战役,将波斯军队彻底打败和赶出了自己的家园,粉碎了波斯国王薛西斯一世灭亡希腊各个城邦,统治世界的野心。

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美不胜收的希腊自然风光和人文遗址,只是热情好客希腊人的坦诚真挚。谁也不会留意2400多年前的旷世大战,所有的痕迹都被历史的岁月吹散的干干净净。

没有敢战的将军,就没有决死的士兵!希腊斯巴达勇士们那一声声的“唔!”,就好像当年苏联士兵们山崩海啸般的“乌拉!”

唔!乌拉!唔!乌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红色影片《勇士》观后感

全文共 1007 字

+ 加入清单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

习大大在文艺座谈会中说: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电影《勇士》表现的是红军战士为理想而战,为信念而奔跑的故事,还原了“大渡桥横铁索寒”的壮举。《勇士》中的人物,黄皮炮手田生才,新兵蛋子王东宇,藏族小女孩,牺牲的云贵川,打不死的廖大强……个个都个性鲜明,引人入胜。孙营长率领17勇士以一叶小舟强渡大渡河;廖连长等22勇士冒炮火、踩铁链、以血肉之躯夺取泸定桥头;红四团官兵在天降大雨,山路崎岖陡峭,后有追兵,前有堵截,侧有伏袭的情况下,一昼夜奔袭240里……讲述的故事壮怀激烈,催人泪下!

新厂区搬迁的日子,我们引以为开荒打草;仓储物资搬迁盘点,我们四更起、二更歇;现场管理、物流配送,一日2万步吓退多少应聘者!红军昼夜奔袭240里,不止17万步呀!240里路是用艰辛和智慧跑完的!抚今追昔,两相比较,勇士精神历久弥新,新时代新征程山高水长!新课题、新考验、新困难、新挫折、新诱惑,要求我们必须把勇士精神与新的历史使命结合起来,从革命历程中获取启示、汲取力量,用自己的作为给历史和未来一个响亮的回答,这是我们这代人应有的勇士精神。

去年年终总结大会的表彰历历在目,有感动我们的工友,有让人钦佩的师傅,有我们身边的标杆!今年质量誓师余音犹在,TOP7攻关,PDCA改善,不推诿、不懈怠,勇担当、敢作为!《勇士》中的红军战士无不胸怀理想,目光远大,意志坚定,步调一致。反思今天比比皆是的追求个性第一、打着维权的幌子侵占公共利益、甚至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团队利益之上、无利不起早、无钱莫开口的不良之风,不由让人感慨万千。2017年公司目标已定,要完成产销6亿元,18个指标,32个项目,公司发展呼唤新时代的勇士!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忠诚信仰,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牺牲担当。影片中,红军战士面对围追堵截的敌人决一死战、克敌制胜,敢于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敢于压倒一切挑战而不被任何挑战所压倒,这些都是勇士精神的内涵。勇士精神是中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不竭动力。在信息化、商业化的今天,中华民族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不论从事哪种职业,不论身处哪个岗位,都要争当勇立潮头改革创新的勇士,把应负的责任扛肩上,把该做的工作做扎实。要有创新开拓的胆识,靠智慧、胸怀和担当去解决发展建设中面临的各种难题,在战胜困难中夺取新的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勇士观后感

全文共 653 字

+ 加入清单

电脑里有很多经典的电影,一直没机会看。好不容易来上个通宵,网吧提供的电影网上居然有《勇敢的心》。怀着对经典电影的崇仰,我静静地看着这部片子。

“真正的男子汉是会用脑子的……”父亲的教诲成了遗言,威廉姆在叔叔的指导下,不仅学会了怎么用剑,更学会了怎么用脑。他带领苏格兰的人民为了自由,为了自己的国家而战。

因为失去了父亲和哥哥,威廉姆决心要与英格兰国王所谓的“和平”抗争到底;因为失去了爱人,威廉姆决心拿起武器,为自己,为同胞,为国家而战。自由,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是他,以及千千万万苏格兰人民心里永恒的信念。

那番临阵的激情演讲,让还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苏格兰人民团结了起来;那与士兵并肩作战毫不退缩的精神,让苏格兰人民紧紧地团结在了一起。当他用智谋破除了英格兰军队两百年重骑兵不败的神话,我为他们喝彩;当他被一直所信任的贵族首领背叛而失败,我为他们落泪;当他将背信的苏格兰贵族首领一一杀死,我为他感到骄傲;当他站在群山最高峰,迎风而立的时候,那种为了民族自由,为了人民自由,为了自己自由的情怀,畅快淋漓地宣泄而出,在每个人的心头荡起感动的波浪。

能够让一个国君的女儿,一个王子的妻子,对他情有独钟,他,很不简单;能够让一个贵族对他的父亲说出“你不是男人!你不是我的父亲!”的人,他,很不简单;能够聚集千千万万人民的力量,在他死后还为他,为他所敬仰的自由而战,他,很不简单。

然而,这样的英雄,是否真的注定一生孤独?这样的英雄,是否真的注定要以死来告别他的信仰?这样的英雄,是否真的注定要在他最辉煌的时刻停止他的战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勇士观后感

全文共 548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勇士》描述的是红军长征中的一次特别重要的战役——飞夺泸定桥。此次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让我经受了一次非凡的精神洗礼。就是这样一个我们每个人都曾在小学课文上学过的故事,当它以血肉身躯活生生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我心中不禁缓缓升起信仰二字。

这是一场关系到红军生死存亡的战役,只有拿下泸定桥,红军才有继续北上的希望,也才有后来中国革命的胜利。当然,在飞夺泸定桥这场战斗中最为世人称道的,也是载入了世界军事史的,便是红军用一昼夜奔袭240里,完成了这个真正“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而成为世界著名的奔袭战例。这其中,步行一昼夜行军120公里,相当于跑了三个马拉松,而且红军还背着炮弹药,不要说在过去的生存条件下,即便是在现代,也被认为是绝对不可能的。为了达到这个极限,无数战士活活跑死。这也是电影最感人之深的地方。这场行军简直堪称“神迹”,就是这些有血有肉的人,创造了这段传奇。

烈火与钢刀,大渡江与寒寒铁索,生死之间命悬一线。如果你已经不喜欢现在社会的物欲横流,总感觉时代的信仰缺失,那么返回八十年前看一看——飞夺泸定桥,仅一个战役就会让你对生活重燃希望。多少将士抛头颅洒热血,才造就今天我们幸福安定的美好生活。所以,《勇士》代表的正是这种精神和信仰。因为信仰,他们无所畏惧;因为信仰,他们勇往直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勇士观后感400字

全文共 488 字

+ 加入清单

在隆重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公司组织我们员工观看了电影《勇士》,“勇士”勇者无敌,影片以红军长征途中抢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的英雄史实为原型,再现了红军勇士们斗智斗勇,团结合作,舍生忘死,最后战胜强敌的经历,影片中23名突击队员,突破了光秃秃的十三根铁链天险,以顽强的意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战胜了强大敌人,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

观看《勇士》我从中感触颇多,是什么样的精神在支撑着这群人,这支队伍,我想,或许他们有一种比同高、比海深的革命信念,这种信念促使着他们为革命的胜利,民族的未来甘愿做垫脚石,洒下自己的一腔热血。人类因梦想而伟大,革命先烈们心中装着自己的梦想,坚守着自己的革命信念,发扬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创造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又一个奇迹,这就是长征精神所在,长征是中国革命的播种机,是宣传队,使红军的革命信念,理想,以星星之火之势,燎燃开来,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治。

信念,理想对一个公司,每一位员工不也是同样重要?我们公司就有自己的企业理念,这也是公司生存之道,公司也和长征中先烈们一样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宣传自己的企业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勇士观后感400字

全文共 959 字

+ 加入清单

选择这部电影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它描述的是长征故事中的《强渡大渡河》,与考研热点“长征精神”有联系;二是作为一个“青马”学员,电影主题引起了内心的责任感和强烈的共鸣,我应该去支持它,了解它。为了不辜负看这部电影牺牲的学习时间,我利用午休的时间把中国近代史纲的长征部分看完了,以便更深入电影情节。

这部电影里面有几个主要角色。首先是作为部队主心骨的红四团团长,在关键时刻统一思想,鼓舞人心,率领队友们穿越枪林弹雨的围剿;其次是作为部队智多星的政委,及时准确地做出决策,尽量减少部队损失并完成任务;小红军王冬宇,是最让我感动的,他一心为了战争胜利,最后为了学习到打炮技术,牺牲生命;第四个人物是狙击手廖大强和余振中,他们在任何危险时刻都是做最危险的“断后”工作;第五个人物是从为了钱财成为国民党炮兵到愿意投入不给发福利的田生才,第六个是那对因为战争而成为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妹。这些人物,出身不同,官职不同,却互相关心,平等对待,因为他们心中都有恨意,因为心中都有理想。他们恨帝国主义侵略了中华大地,恨战争让他们颠沛流离,恨不断有人阻碍祖国统一路线,恨自己不能保护亲人。

带着这股恨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心,为了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他们在崎岖的上路上跑步前进,粮食带也成了他们前进的负担而不得不扔掉,昼夜兼程奔袭240里,这是坚持。

红军利用敌人留下的破船,穿越枪林弹雨的生死关口,强渡大渡河,占领对岸,红四团二十二名突击队员,突破泸定桥天险,知道前途危险,依然不怕牺牲,勇往直前,这是勇敢。

为了部队能够顺利前进,清除伏兵对前进的阻挠,廖大强和余振中每次都担任最危险的“断后”任务,与队伍走散后,坚持前行,按时到达与队伍约定的汇合点,这是信念。

为了战争胜利,王冬宇立志学会打炮技术,以至于在疲惫的时候坚持背着田生才前进,把自己累得永远不能起来,团长为了救小女孩而炸伤了小腿,小女孩的一句“哥哥”,让小红军心里有了亲人的感觉,因为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

坚持,勇敢,信念,民族大义,这是红四团的精神,也是长征精神,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如果你没机会重走长征路,没有时间去阅读长征书籍,没有途径去感受长征精神,我建议你去看看《勇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纪念长征胜利的80周年革命大片《勇士》观后感

全文共 1162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勇士》讲述红军长征过大渡河与泸定桥的事情。此片在某些网友打分网站,评分极低。暂时抛开电影内容不谈,本片的拍摄水平,至少在《港囧》、《美人鱼》这样的闹剧之上,而于枪战一面,大约也可以致敬一下近期的《我的战争》和《湄公河行动》。

那么,还得回到内容本身去谈这部长征题材的电影。在战略战术层面上,这部电影略有长进,红军和国军形成对峙局面,一个奔袭,一个围堵,算是各自打牌,有来有去。战争戏的好看之处,就是我有“来言”,你有“去语”,排兵布阵打调度。

这是技法方面。情怀上呢?《勇士》继承的,是十七年文学时期(更早可追溯到延安文学时期)养成的一种对战争小说和战争电影的创作态度——革命的乐观主义。什么叫革命的乐观主义呢?就是,也展现死亡,展现正面战场,但不把死亡搞的那么悲观,相反,在战斗中,实现一种昂扬与积极向上,在牺牲中寻找快乐。我们以往的很多此类题材,都是革命的乐观主义。比如,《小兵张嘎》,当战争喜剧看,都行。

《勇士》,显然也是革命的乐观主义,对牺牲的痛苦尤其是个体的肉体与精神痛苦,不多着墨,相反,把这些痛苦变为一种对牺牲的乐观向往,成为一种革命精神。这种战争片的指导思想,一直充斥在中国此类电影的创作指导第一线。

同袍兄弟杀红眼,红军还是国军,几十年后再看,都没什么可骄傲的。内战,素来是各大民族都不愿意正面歌颂的。即使美帝这样的没文化的民族,在涉及南北战争题材的影片的时候,也不愿意过分歌颂胜利者,更不愿意贬低南方政权。韩国这边,在讲述内战的电影上,更是有很多例子。

《欢迎来到东莫村》,算是韩国内战电影中比较典型的。该片对朝鲜战争的讲述,不是韩国这边多威武,或者多无辜,更不是朝鲜那边多无耻,或者多蠢猪。相反,电影将韩国军人和朝鲜军人置于一个孤岛山村,这里世外桃源,如此美景与淳朴民风之下,竟然要被美帝飞机轰炸。朝鲜和韩国军人联合起来,对抗轰炸,保护平民。

这是韩国战争片对于内战的一种态度。大量的韩国战争电影,都致力于弥合南北关系,并且致力于构建一个民族之间的地缘血脉。基于此,这类电影很少有革命的乐观主义,更不会以战争为乐趣,甚至于不会把会打仗当做炫耀与歌颂的桥段。这类电影,已经从歌颂某类精神,发展成为对整个民族的人文关怀。

我有一点思考,我们的长征戏,能不能也致力于弥合两岸关系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理念,能否更多地进驻到这类电影中去?比之于对战争和战争英雄的歌颂,是否弥合自己民族的内部矛盾更有价值?

是革命的乐观主义更超前,还是弥合民族内部矛盾更超前?我受教育的程度低,想不通这个问题了。《勇士》里边,国军将领在是否炸毁泸定桥的问题上说,这是给老百姓修的,炸毁了,咱们就是千古罪人。这个桥段,在片中,只是给国军为何没有毁掉泸定桥以理由,但是,这个无心一语,却能带来不少感动——为百姓着想,才是最大的社会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勇士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2230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勇士》是一部动作性很强的影片,难能可贵的是影片不仅仅只为动作而动作,除了紧张激烈、视觉冲击很强的战斗场面,影片还赋予了正确的思想内涵。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勇士》电影观后感,欢迎阅读!

一选择这部电影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它描述的是长征故事中的《强渡大渡河》,与考研热点“长征精神”有联系;二是作为一个“青马”学员,电影主题引起了内心的责任感和强烈的共鸣,我应该去支持它,了解它。为了不辜负看这部电影牺牲的学习时间,我利用午休的时间把中国近代史纲的长征部分看完了,以便更深入电影情节。

这部电影里面有几个主要角色。首先是作为部队主心骨的红四团团长,在关键时刻统一思想,鼓舞人心,率领队友们穿越枪林弹雨的围剿;其次是作为部队智多星的政委,及时准确地做出决策,尽量减少部队损失并完成任务;小红军王冬宇,是最让我感动的,他一心为了战争胜利,最后为了学习到打炮技术,牺牲生命;第四个人物是狙击手廖大强和余振中,他们在任何危险时刻都是做最危险的“断后”工作;第五个人物是从为了钱财成为民党炮兵到愿意投入不给发福利的田生才,第六个是那对因为战争而成为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妹。这些人物,出身不同,官职不同,却互相关心,平等对待,因为他们心中都有恨意,因为心中都有理想。他们恨帝国主义侵略了中华大地,恨战争让他们颠沛流离,恨不断有人阻碍祖国统一路线,恨自己不能保护亲人。

带着这股恨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心,为了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他们在崎岖的上路上跑步前进,粮食带也成了他们前进的负担而不得不扔掉,昼夜兼程奔袭240里,这是坚持。

红军利用敌人留下的破船,穿越枪林弹雨的生死关口,强渡大渡河,占领对岸,红四团二十二名突击队员,突破泸定桥天险,知道前途危险,依然不怕牺牲,勇往直前,这是勇敢。

为了部队能够顺利前进,清除伏兵对前进的阻挠,廖大强和余振中每次都担任最危险的“断后”任务,与队伍走散后,坚持前行,按时到达与队伍约定的汇合点,这是信念。

为了战争胜利,王冬宇立志学会打炮技术,以至于在疲惫的时候坚持背着田生才前进,把自己累得永远不能起来,团长为了救小女孩而炸伤了小腿,小女孩的一句“哥哥”,让小红军心里有了亲人的感觉,因为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

坚持,勇敢,信念,民族大义,这是红四团的精神,也是长征精神,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如果你没机会重走长征路,没有时间去阅读长征书籍,没有途径去感受长征精神,我建议你去看看《勇士》。

二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弘扬长征精神,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进一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2016年10月28日下午3:00,在学院党委的带导下,我系党总支组织师生党员及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前往长湴横店电影城观看长征红色电影片《勇士》。

《勇士》以红军长征途中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英雄史实为原型,展现勇士们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大智大勇,挑战生死关口的非凡经历。22名突击队员穿越枪林弹雨的围剿,突破天险飞夺泸定桥,以血肉之躯粉碎了国民政府的阴谋,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不朽的篇章。弘扬了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长征精神。

参加观影的党员和积极分子都深受感动,既震撼于红军战士一昼夜奔袭120公里,创造了人类行军史上的奇迹,面对澎湃的大渡河和被拆去桥板的十三根铁索,在极端简陋的武器装备、密集不断的迫击炮的攻势和机枪的扫射下,红军突击队员硬是迎着炮火正面而上,最终奋勇夺下泸定桥,谱写出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又有感于影片中的革命乐观主义和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历史需被铭记,精神当被传承。在全国庆祝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组织大家观看电影《勇士》,让党员们在观看电影的同时了解历史岁月、感受中国共产党发展前进道路的艰辛,希望通过影片唤醒大家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思想意识,传承长征精神,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新长征路!

三在电影《勇士》中,仍然坚守着当年“飞度泸定桥”的一个“飞”和一个“夺”展开故事,故事的着眼点在于,如何在不可能中创造可能,在平凡中创造奇迹,无论是如神兵天降般的行进,还是用生命铺就的桥板,每一寸的胜利行进,都由红军战士的鲜血和生命铸就:“飞”是指红军的急行军,接到命令的红四团昼夜兼行,一天行军240华里山路,不仅令敌人匪夷所思、目瞪口呆,而且也是世界军事史上的神速奇迹,有关这次被外人看作是“天方夜谭”式的行军,影片给了大篇幅的描写,无论是行军途中的遭遇战、阻击战,还是行军过程中的战斗减员、配重减持,正如敌人所说,红军经过这一路的侵扰战斗,损失巨大,能活下来的战士,各个是精兵强将,都成就了一双铁脚板,这样的神兵队伍,确实是威武之师,必胜之师。

“夺”则是一场旷世的攻坚战,但战事所迫,又必须速战速决,当泸定桥已经被敌人抽去了木板,只剩下十三个粗粗的铁索在大渡河上随风漂荡,已经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峻之地,再加上河对岸的敌人早就布下了天罗地网,枪炮齐备,子弹充足,更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当两队号手站在“泸定桥”的铭碑前吹响冲锋号,当22名夺桥突击队员顶着对岸的枪林弹雨冒死一寸寸地前进,一种爱国主义热情油然而生,血色可以渐淡,但意志不能屈服,泸定桥,注定是一座光荣的丰碑,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和世界军史上“惊、险、奇、绝”的战争奇迹,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历史纪念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纪念长征胜利的80周年革命大片《勇士》观后感

全文共 1736 字

+ 加入清单

勇士》作为一部张扬“主旋律”的红色电影,淡化了以往“脸谱化”、“夸张化”、“意识形态化”的标签,将历史大背景中的“群像”和“个人”透过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细节给人以心灵震撼,同时导演在史实方面下足了功夫,很多“历史踪迹”通过“艺术再现”不温不火但是富有深情的呈现在观众面前。这里着重谈一下这些细节,并按照电影《勇士》的视角浅谈一下当年那场关乎中央红军命运的“飞夺泸定桥”。

《勇士》开篇迅速通过一系列静态动画回顾了红军长征以来的各个重大战役如湘江战役等(这场战役堪称红军长征中的大放血,中央红军战役前86000,战役后锐减过半,相当于2个红军就有一个掉了脑袋。所以电影中的“老廖”在红军独 特扫盲中听到“湘江”两个字异常悲愤,因为损失太大了),影片开头占领安顺场时候只有一条船,强渡占领对面的桃子湾渡口夺取了3条船一共四条船,问题是就算四条船也是杯水车薪,大渡河此时正值涨水,河宽近300米,流速每秒4米,水流湍急 ,暗礁丛生,红军的船都是那种小渔船,四条船一次只能渡4、5十个人,来回一 个小时,还得是顺利的情况,彼时的中央红军有不到三万人,也就是说就算是敞开了渡河也得渡一个月。而此时中央军的薛岳已经在后面紧追,几天就能赶到, 如果不能从容过河,那红军就只能西去藏区,民族问题,吃饭问题那都是万难,前途未卜,可能历史就会改写,历史的仲裁者的地位此时落在了红一军团红四团的团长黄开湘和政委杨成武身上。

影片中红四团从5月27日清晨开拔,一路披星戴月“就着雨水嚼生米”边跑边“用餐”用2天在彼时山路崎岖的环境下“奔”到了泸定桥(第一天80里、第二天240里!!! )影片用一个个鲜活的青春、稚嫩、坚定的脸庞诠释了各个十几二十岁年轻红军战士的内心的理想,既不说教而又新颖,特别是影片通过镜头展现红军“边行军边扫盲”和川军“双枪兵”(步枪、大烟枪)这个细节无声中展现了两只军队不同的面貌。5月29日凌晨6时许,黄开湘带领前锋到达泸定桥,影片这里有一个时间点也是很准确,黄开湘说下午四点发起攻击,为什么呢?因为历史上黄开湘初到泸定只是先头部队,还要等待红四团主力,特别是轻重机枪和佛爷“炮神”赵章成的迫击炮(田生才的原型),也就是影片一改以往主旋律电影浓墨重彩强调红军“精神”、“信仰”,而是非常忠实的还原了历史本真——彼时红四团的火力要大大强于对面的川军第三十八团团 长李全山部(“由曾庆林指挥全团百余挺轻、重机枪,掩护夺桥和铺桥行动”杨成武语),这也就是出现了很多人不解一点,红军22勇士攀着铁索对面川军为啥攻击效果不佳?其实,是川军没办法,因为自己的五六挺机枪被对面的红四团轻重机枪和迫击炮基本压制(桥楼成为弹巢,守兵抬不起头,或伤亡或逃跑……)。而电影另一个细节,也很完整 的反映了夺取泸定桥的经过,就是另一方的红一师对泸定桥后背发起进攻,造成了守桥部队腹背受敌的窘境,军功章有红一师的一半。夺桥经过历史上也就是半小时左右,影片通过特效技术和爆破手段带给观众不错的视听体验,这是本片的又一大亮点。

战争从来不是只靠勇气,红军指战员也不是义和团,那是相当珍惜战士生命的,胜利必须是指挥员依据主客观形势,充分调动一切资源才能取得的。但是这并不妨碍铁索桥的22名勇士名垂千古,且不说火力压制并不代表完全压制,不代表不会有子弹飞到铁索上没有任何遮挡物的22名勇士身上,就是那涛涛大渡河上冰冷光秃秃的十三条铁锁又有多少人看着心里不瘆得慌?何况他们刚刚没日没夜的奔跑了240里……

“大渡桥横铁索寒,朱毛不是石达开”。如今的泸定桥,是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涛涛大渡河依旧在桥下怒吼,仿佛在诉说八十一年前那些“勇士”带给我们的感动。

“泸河三渡口,高崖夹峙,一水中流, 雷犇矢激,不可施舟楫,行人援索悬渡,险莫甚焉!兹偕提臣岳升龙相度形势,距化林营八十余里,山趾坦平,地名安乐,拟即其处仿铁索桥规制建桥,以便行旅。朕嘉其意,诏从所请,于是鸠工构造。桥东西长三十一丈一尺,宽九尺,施索九条,索之长视桥身余八丈而赢,覆版木于上,而又翼以扶栏,镇以梁柱,皆镕铁以庀事。桥成,凡使命之往来,邮传之络绎,军民商贾之车徒负载,咸得安驱疾驰而不致病于跋涉”——康熙四十七年二月初三日《御制泸定桥碑》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勇士观后感

全文共 2129 字

+ 加入清单

勇士这个题材对我来说很亲切,因为我姥爷就是一名红军。如果他还活着,看到了会很欣慰吧。八十年前,在我们中国四川中西部发生了一个大事件。红四团冒雨昼行240里,并且靠22个勇士完成了飞夺泸定桥的胜利。这在中国战争史上是光辉的一笔,也是数十年来被绘画,评书,大鼓书等多个版本演绎的精彩故事。惨烈、奇迹、热血、悲壮,是这个故事带给人最直观的感受。而对于我们年轻一代80、90后来讲,《飞夺泸定桥》曾经在我们课本中出现过,也就成了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大事件。如今,根据这个事件改编的电影《勇士》就要公映了,有幸可以提前观影,看片后决定写一下自己的观后感。经历过这场战役,但经历过无数大大小小的战役,小时候常听那些爷爷们讲长征时候没有吃的,如何把一条皮带切成小块含在嘴里,不舍得嚼,直到化掉。影片中不时出现1935年,我会不由得想那个时候,红小鬼的他会是在哪个战线上。

《勇士》确实如我们预想的那样,悲壮、惨烈、热血,没让人失望。一望无际的川西高原,丛林密布,江水绵延,一支叫红四团的队伍正在这里行军。一个腿伤伤到骨头里的团长(李东学饰),几十个衣着褴褛的战士,一个女扮男装的藏族女孩,一个黄皮国军的炮手阿三,这些人出现在影片一开头,似乎预示着这必将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当他们接到命令,要赶过两百多里到泸定桥那个方位时,所有观众都沸腾了。接下来几十分钟里即将上演的就是那场惊天大战。只是,要把一个人人都熟悉的战役演绎好确实太难。故事是确定的,结局的都知道的,中间的过程做好看,做合理才是最重要的。果然,当红四团的勇士们成功夺下泸定桥时,众人(包括观众)的心里一块石头都落了地。不负盛名,不负众望。对得起“飞夺泸定桥”。

《勇士》好看!可看!有几个原因:

第一, 人物立得住,剧情设置上一环扣一环

影片开始没多久就把国共两方的战事现状摆在台面上,红军要渡江,国军不让渡江。红军在涉水,坐船,打炮,国军在小黑屋里对着沙盘指挥。硬汉男星李东学继《钢刀》大秀刚强之后再次扛鼎男一号,饰演团长,与聂远饰演的政委在一起带领部队执行任务。黄皮炮手田生才,藏族小女孩,新兵蛋子王东宇的设定,还有牺牲的云贵川,打不死的廖大强(于小伟饰)等人物设置鲜明个性,都让人瞬间入戏。一开始是时间的不可能,一个昼夜怎能跑完240里?现在装个APP每天走一万步的朋友们知道,1万步是14里,要1个半小时,还要走快一点。一个昼夜240里,就是不睡不吃不喝快步走的体能极限。接着,国军那块也不让你踏实,伏击、射杀、各种几里一小战让红军损失将士也真是够让人揪心的。难得的是,在如此节奏紧张,情节密集的情况下,红四团全部打通关,真是奇迹。

二、场面宏大,还原历史

作为一部战争大片,本片没有多年前《红河谷》的悲壮和诗意,要的就是战场,演得就是惨烈,所以本片把所有的功夫都用在了还原历史,展现战争上面了。大渡河的激流,大远景俯拍的真实感,悬崖绝壁,高远雪山的场面,通过摇臂,航拍等技术手段,确实让人看到了当时战争的残酷性。而现在CG手段的运用也让人了解这场战争更简化。国军指挥时的沙盘上做出动态箭头指示,沙盘瞬间转换实景的运用,都让蒙太奇的表现力更为生动。没有观众曾目睹这场战役,但是看本片仿佛身临其境。

第三, 小情节补充大背景,小人物彰显大悲壮。

相信所有人都会对新兵蛋子王东宇和黄皮炮手田生才的那场戏印象深刻。可怜的王东宇为了学习打炮,背着不能跑的田生才跑240里,结果在畅想未来的时候永远倒在了川西路上。田生才后悔,众人唏嘘。田生才后来顶着王东宇的名字参加飞夺泸定桥,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这个小弟,确实是战火中的友情,患难中的真兄弟。藏族小女孩和士兵哥哥的戏也是让人喜欢的。战乱让亲人骨肉分离,战争让人骨肉团聚。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在本片多处可见。

第四, 重头戏还在最后,那悲壮壮的二十分钟啊。

整部片子,前七十分钟都可以不看,最后二十分钟要看。整部戏全部情节都可以不了解,

最后二十分钟要了解。什么叫英雄?什么叫惨烈?什么叫舍生忘死?什么叫军人的职责?本片,将传说中的神战演绎成真,将绘画作品上的那一幅幅场面变成了真人真枪炮。烈火与钢刀,大渡江与铁索寒,奋勇又残破,生死之间命悬一线。什么叫爱国主义?什么叫做大无畏精神?即使你已经不喜欢现在这个物欲横流,报纸上天天说人们没有信仰的时代了,返回八十年前,飞夺泸定桥,只这一个战役都会让你重新产生希望。

我们不说这片子多多多好,能载入史册,能票房奇迹都是片方的事儿,它也没有到那个高度,我们就说对信念,对理想,对美好生活的牺牲,多少将士(抗日期间,抗联,国军,红军都要算)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话真的是肉馒头碰着铁枪炮生生干出来的。所以,《勇士》电影本身的内容和质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代表的那种精神和信仰。确实,它做到了。

在电影《勇士》中,战士们行军时,会各自背上写着字的木牌,来让大家 相互间识文断字,共同学习,在他们身上的木板上,也在那些可爱可敬的红军战士身上,我们看到了“成长”、“勇敢”、“未来”、“信念”、“刚强”、“坚持”、“信仰”是的,我们也会把这部影片,这个故事,这些词,刻在自己内心的木板之上,时刻警醒着自己,今天的来之不易,明天的更要珍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纪念长征胜利的80周年革命大片《勇士》观后感

全文共 833 字

+ 加入清单

影片以1935年5月红军飞夺泸定桥这一著名的真实革命历史事件为原形,基本上真实演绎了当年红军勇士两昼夜行军320里、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全貌,较之80年代的老版电影《飞夺泸定桥》更加身临其境、震撼人心,加之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推波助澜,各种场面的战斗如丛林伏击战、抢攻战、炮战、群战、对垒战都呈现得格外壮观,不仅子弹横飞清晰可见,甚至浓浓炮火或偷袭的子弹的呼啸都能让人紧张得喘不过气来,看着红军战士在敌人的偷袭下无声倒地,一阵无以抑制的悲哀便油然而生,很多战士没能跑完240里的山路就陆续口吐白沫累死在中途,更何况还有瓢泼的大雨和敌人的围追堵截,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壮举,也几乎是不可能创造的奇迹,每一项都足以载入世界纪录,每一项都值得全世界肃然起敬——这精神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不分国籍,谨是对勇士发自内心的叹服。

当然,全片的压轴大戏“飞夺泸定桥”也没有辜负观众的祈盼,汹涌澎湃的大渡河、天堑奇险的劣势环境、光秃秃的十三根铁索还被敌人据断一根、简陋的武器装备、连绵不断的迫击炮的轰炸和机枪的扫射以及被敌人玉石俱焚点燃的熊熊大火等,都在镜头的切换和背景音乐的衬托下被渲染得淋漓尽致、残酷悲壮,宁海强导演的执导能力可见一斑。除此之外,白军田生才与小红军的生死兄弟情、藏族小女孩对勇士哥哥的孺慕之情、黄团长与一众战士的革命战友情以及红军战士对过往老百姓的关心帮助等均都刻画得感人至深,令人动容。可以说,《勇士》在整体的拿捏上比之热映的《湄公河行动》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说《湄公河行动》着重凸显的是个人英雄主义,那么《勇士》则更倾向于为理想而奋斗的高尚信念主义和休戚与共的团结。影片的最后,李东学不断喃喃重复着“理想”二字,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为什么红军能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而“正规军”却屡战屡败不堪一击的原因。另外,大概是为了增加影片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其中有两处细节颇令人玩味,一处是被枪炮吓得瑟瑟发抖的大熊猫,还有一处则是吓得倏忽而逃的金丝猴。这是影片的创意之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红星小勇士观后感

全文共 751 字

+ 加入清单

从电影院出来,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脑海里还在回想着那刚刚看过的动画版——《红星勇士》,我闭上眼睛,一幕幕动人的情景便浮现在我眼前。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在这首动听的旋律中,故事拉开了序幕,潘冬子的爸爸参加红军到很远的地方打仗了,临走时说:“我的冬子长大了,像爸爸一样勇敢,以后就能保护妈妈了。”并给了小冬子一颗红星,说:“红军战士就是把它戴在头上才英勇战斗,这颗红星会保护你的。”后来潘冬子参加了儿童团,并且机智勇敢地帮红军同地主胡汉三做斗争,冬子的妈妈为了掩护红军也不幸英勇牺牲了,冬子虽然失去了妈妈,但还是那么勇敢地和红军一起打仗,最后取得了胜利。

影片中那个冬子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刚开始时,他只是个勇敢、好胜的一个小男孩,当红军第一次到柳溪村把胡汉三抓住,并为村里架好了一座桥,红军叔叔让冬子和小伙伴分成两组比赛运木头,谁先到达终点谁就是儿童团的团长,红军叔叔是为了让他们感受团结的力量共同来完成。可是比赛开始了冬子只顾自己,根本不管自己的伙伴,独自一人取得了胜利,后来红军叔叔教育他: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团结才能胜利。从此以后,冬子和小伙伴团结作战,帮红军叔叔做了不少事,例如机智地将盐溶于水浸湿衣服帮红军运盐。当冬子被坏蛋抓住捆绑起来吊在高高的大柱子上时,有了小伙伴用弹弓射在柱子上的一把刀,才在最后关头割断绳索脱离了危险,并勇敢地跟胡汉三在粮仓发生一场激战,最后取得了胜利,让坏蛋得到了应有的下场,冬子也成长为一名聪明、机智、勇敢的小英雄。

看了这部影片,让我感动,更让我明白了我们生长在这个幸福的年代,应该加倍珍惜,更要好好学习,努力向上,学习冬子的勇敢和能干,从难从严要求自己,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以顽强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争做一名新时代的小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勇士观后感经典篇

全文共 110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学院集中观看了长征系列电影《勇士》,讲述了红军战士在长征路上披荆斩棘、奋勇杀敌的历程,其中最主要的是“飞夺泸定桥”的部分。

选择这部电影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它描述的是长征故事中的《强渡大渡河》,与考研热点“长征精神”有联系;二是作为一个“青马”学员,电影主题引起了内心的责任感和强烈的共鸣,我应该去支持它,了解它。为了不辜负看这部电影牺牲的学习时间,我利用午休的时间把中国近代史纲的长征部分看完了,以便更深入电影情节。

这部电影里面有几个主要角色。首先是作为部队主心骨的红四团团长,在关键时刻统一思想,鼓舞人心,率领队友们穿越枪林弹雨的围剿;其次是作为部队智多星的政委,及时准确地做出决策,尽量减少部队损失并完成任务;小红军王冬宇,是最让我感动的,他一心为了战争胜利,最后为了学习到打炮技术,牺牲生命;第四个人物是狙击手廖大强和余振中,他们在任何危险时刻都是做最危险的“断后”工作;第五个人物是从为了钱财成为炮兵到愿意投入不给发福利的田生才,第六个是那对因为战争而成为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妹。这些人物,出身不同,官职不同,却互相关心,平等对待,因为他们心中都有恨意,因为心中都有理想。他们恨帝国主义侵略了中华大地,恨战争让他们颠沛流离,恨不断有人阻碍祖国统一路线,恨自己不能保护亲人。

带着这股恨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心,为了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他们在崎岖的上路上跑步前进,粮食带也成了他们前进的负担而不得不扔掉,昼夜兼程奔袭240里,这是坚持。

“飞夺泸定桥”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场关键性战役,战士们在两天之内长途跋涉了两百四十里山路。连夜的兼程,战士们穿着草鞋都磨破了脚。一路上,中央军前后夹击,山路崎岖泥泞,等战士们历经艰险到达了泸定县,有的终于疲惫地倒下了,倒在了泸定桥的西岸,永远地与之为伴。敌军拆除了桥上的木板,红军战士们一个个扒在索链上交替匍匐前进。两边的炮火声震耳欲聋,我们的战士在枪林弹雨中冲锋前进,最终夺下了泸定桥。电影真的很震撼,战士牺牲的片段让我们看得抹眼泪。前人浴血奋战的历史,我们要牢记在心,有了他们的奋勇杀敌,才有我们的现在。这坚贞不屈的爱国情,应激荡在我们每个人的心怀。

原来我一直不懂“民族”的概念。曾私以为民族只是同一片土地孕育的碰巧生长在一起的一群人罢了,各种过活,各取所需。但原来,民族是信仰,民族是理想,民族是坚持,民族是在千万的炮火中也要冲出一条血路的执着,是就算我倒下也有下一个人替我活下去的决心,是铮铮铁骨下的款款柔情,是虽然畏惧但义无反顾往前冲的勇猛,是一场历练,也是一段成长。电影让我动容,让我震撼,让我开始想要作为“民族”概念下的人而活着,让我为我们的伟大民族而骄傲,而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电影勇士观后感400字

全文共 1063 字

+ 加入清单

勇士》是一部动作性很强的影片,难能可贵的是影片不仅仅只为动作而动作,除了紧张激烈、视觉冲击很强的战斗场面,影片还赋予了正确的思想内涵。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长征《勇士》电影观后感,欢迎阅读!

长征《勇士》电影观后感一选择这部电影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它描述的是长征故事中的《强渡大渡河》,与考研热点“长征精神”有联系;二是作为一个“青马”学员,电影主题引起了内心的责任感和强烈的共鸣,我应该去支持它,了解它。为了不辜负看这部电影牺牲的学习时间,我利用午休的时间把中国近代史纲的长征部分看完了,以便更深入电影情节。

这部电影里面有几个主要角色。首先是作为部队主心骨的红四团团长,在关键时刻统一思想,鼓舞人心,率领队友们穿越枪林弹雨的围剿;其次是作为部队智多星的政委,及时准确地做出决策,尽量减少部队损失并完成任务;小红军王冬宇,是最让我感动的,他一心为了战争胜利,最后为了学习到打炮技术,牺牲生命;第四个人物是狙击手廖大强和余振中,他们在任何危险时刻都是做最危险的“断后”工作;第五个人物是从为了钱财成为民党炮兵到愿意投入不给发福利的田生才,第六个是那对因为战争而成为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妹。这些人物,出身不同,官职不同,却互相关心,平等对待,因为他们心中都有恨意,因为心中都有理想。他们恨帝国主义侵略了中华大地,恨战争让他们颠沛流离,恨不断有人阻碍祖国统一路线,恨自己不能保护亲人。

带着这股恨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心,为了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他们在崎岖的上路上跑步前进,粮食带也成了他们前进的负担而不得不扔掉,昼夜兼程奔袭240里,这是坚持。

红军利用敌人留下的破船,穿越枪林弹雨的生死关口,强渡大渡河,占领对岸,红四团二十二名突击队员,突破泸定桥天险,知道前途危险,依然不怕牺牲,勇往直前,这是勇敢。

为了部队能够顺利前进,清除伏兵对前进的阻挠,廖大强和余振中每次都担任最危险的“断后”任务,与队伍走散后,坚持前行,按时到达与队伍约定的汇合点,这是信念。

为了战争胜利,王冬宇立志学会打炮技术,以至于在疲惫的时候坚持背着田生才前进,把自己累得永远不能起来,团长为了救小女孩而炸伤了小腿,小女孩的一句“哥哥”,让小红军心里有了亲人的感觉,因为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

坚持,勇敢,信念,民族大义,这是红四团的精神,也是长征精神,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如果你没机会重走长征路,没有时间去阅读长征书籍,没有途径去感受长征精神,我建议你去看看《勇士》。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