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屈原的优秀作文推荐20篇

屈原的爱国胸怀却又无处施展,至今流传的许多屈原代表作都是屈原的内心真实写照。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关于屈原的优秀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4602

作文

268

以屈原为话题的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39 字

+ 加入清单

忠国被诬陷,楚为秦侵凌,心有哀怒;流放于江南,抗争在现实,笔下《离骚》,演后为安。——题记

某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让古代的文人穿越到现代来。这不,屈原正被这股力量所吸引……

当屈原复活,来到现代时,他正在一个山脚的树下。他摇了摇头,清醒了许多便思考:我不是被上官大夫靳尚诬陷,然后被怀王流放江南,投汩罗江而亡了吗?他看了看自己穿着长袍,旁边还放着一本书《离骚》。他站起来,拍拍自己衣服上的灰尘,昂着头说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边走边摸着下巴,满是疑惑:“这里为何这么漂亮,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空气很新鲜,但是为什么没有战争呢?各国之间应该在打仗才对啊!诬陷我的小人呢?我得去评评理。

屈原来到一座城市,那里的行人穿着怪异的服装,路上不再是马车,而是一辆辆飞驰的汽车。人们看着他,都发出异样的眼光。屈原很失望,他低着头走在路边,直到……

一辆崭新的黑色轿车出现在屈原的视野里。从车上下来的是这座城市的市长大人。他提着公文包,真诚地问道:“您好!我是这座城市的市长,最近我们市里总出现一些不道德的事,如:某店的财物被盗了,破坏公共财产的……我觉得你像一个知识渊博的人,想请你为我们演讲可否?问你贵姓?”

“您好,市长,在下屈氏字原,久仰久仰,我很愿意为此演讲!”他很愉快地答应了。

屈原跟着市长走进了大楼,让屈原坐在椅子上,拿着话筒开始演讲:“各位市民们,您们好!我是屈原。今天,我是来给大家演讲的。我是楚国一名官员,对怀王忠心耿耿,得到了怀王的信任。后来,上官大夫靳尚趁我为怀王拟定宪令的时候,在怀王面前诬陷我,故怀王“怒而疏平”。在楚襄王时,我被流放到了江南。楚国为秦国侵凌,我的心里充满了悲愤。如果不是小人靳尚诬陷我,或许就会是不一样的局面……所以世上有很多破坏道德底线的事情,当我知道自己的国家处于这样的局面时,我充满了哀怨和激愤,不得已借诗歌来表达,我写了《离骚》、《九歌》等。我做这些,只为了表达我那颗赤诚的爱国情怀。在这个时代里,奸佞之人干的事情还有很多,而社会的安定都需要大家一起来维护,市民们,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为城市的安定美好作贡献!”

屈原的演讲非常成功,市长也很高兴,屈原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假如屈原复活来到现代的话,我相信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古今名人的爱国故事4:屈原爱国故事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 屈原是楚怀王时的大臣, 「博闻强志, 明於治乱, 娴於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 以出号令; 出则接遇宾客, 应对诸候, 王甚任之」。 因为他受到楚怀王的重用, 引起上官大夫及及令尹子兰的嫉妒, 就在楚怀王及继位的顷襄王之前毁谤屈原。 楚王汏而逐渐疏远屈原, 连带的也不采纳他的谏言, 最后甚至将屈原放逐。 屈原满怀悲愤, 落拓江湖, 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 怀石投汨罗江自尽。 屈原死后数十年, 楚国终因谗臣误国而为秦所灭。 但是屈原这位忠而见疑的悲剧英雄还活在楚国姓的心中。 下面这个故事可以用来说明楚人爱戴屈原的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给屈原的一封信作文

全文共 408 字

+ 加入清单

屈原

你好!

我为你感到不值。因为你对赵武灵王忠心耿耿,以民为天。一心想着怎么保卫国家,让国家变得更繁荣昌盛。可赵武灵王手下的一些小人在背地里说你的坏话,是你遭到了流放之罪。不久,你看国家没有希望了,就要和楚国共存亡,在五月初五,你竟然糊里糊涂的投江自杀了。

你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你而难过,人们纪念你,想念你,而这一切,就因为你的一时糊涂,使你永远肯不见这番情景了!

你为什么这么傻,他们害你,你却要与他们共存亡。我现在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你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你说些什么,会抱怨吗,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不会这样做。

我想,你可能会说:“没有什么,这是我心甘情愿的,就算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也会这么做。和自己的国家共存亡,这是一种荣耀,不丢人,更不可耻!”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你虽然已经死了,可是你的精神会永远不灭。你不仅留下了许许多多的诗句,还留给了我们可嘉的精神!

你的朋友:彭欣悦

2010年5月24日星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我眼中的屈原

全文共 691 字

+ 加入清单

两千多年前,是谁在分辨沧浪之水的清浊?又是谁不忍心国家遭难而怀石投江?又是谁发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慨叹?是谁怀着满腔抱负却落得国破家亡?

你的才华,你的抱负,你的愤怒,你的悲叹,只换来了奸臣的排挤。楚怀王的昏庸,你心中的抱负无法挥散,你怀着难以仰制的忧郁悲愤,在国家破碎.家人分离的昏暗中写出了感慨千古.离恨交加的文章-------《离骚》。

你手足日戴刑具,颈上并系有长链,穿着玄衣,披发,在殿中徘徊。你悔不该将婵娟托入着沼泽泥浆,你恨奸臣的勾结楚怀王的昏庸。

你不像后世的文人不停地哀伤自己报国无门,你只将你的赤胆忠心献给国家而忘记自己。面对流放,你没有反抗,没有逃脱,没有忿忿不平。有的,只是一声长长的叹息。

你的忠心耿耿,实在太真实了,感动了后世无数的人,却从末被超越。

你的忠心耿耿,实在太真实,让我仿佛能看见——

你就站在那里,站在罗汨江边,回望首都,然而那里正泛起滚滚浓烟、火光冲天。楚国不再是楚国了,而是秦国的战地了,你的眼神深情而又绝望,忍不住老泪纵横。你有太多话想要诉说,却说不出一个字。你又低下头望着自己的倒影,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手脚都带着脚镣。但这些并不能掩饰你眼中的睿智。然而国已破家已亡,一人独活,有什么意思,你忽然抱起一块石头,大喊一声:“吾与楚共存亡;”纵身向江心跳去,你忠君报国的火焰在冰冷的江水中悄然熄灭。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而犹末悔。”

当我们在历史的河边驻足,遥望两千多年前的你——屈原,谁能想到,你的一次人生之旅足足影响了中国千年。回望今天。中国已在腾飞,但我们仍然需要你的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照耀着国人的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于屈原的议论文

全文共 1100 字

+ 加入清单

摆在屈原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与世推移,另一条则是坚守节操。屈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第二条。

走到这一步,他需要极大的勇气:他需要抛弃的是他的生命,他的国家。他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曾封他祖上为“屈”的那个家族血脉已经不可挽回地走向了衰败。曾经侍奉的那个又蠢又荒诞的王最终竟要死在他国;新立的王又变本加厉,不但不再诏用他,反而加他贬得越远越好。作为一名忠心为国的臣子,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不再为之而“屈”,只能投入自己幻想的那个世界中。按照礼来说,臣子未尽忠,这是大罪,屈原也心怀这种想法,即使在自己创造的那片净土中,也不会掩盖自己内疚与罪责之感。这就是坚定地一心为国的代价。坚守着那个崇高的志向,那份痛苦谁又能知呢?

而放弃却只在一念之间。渔父与屈原对话的场景仍历历在目。虽无法考证历史上是否真有如此一回,却又从侧面表现出,当时的“圣人”们经常是与世推移的。“圣人”们飘然于世,过着最初的道家原型的生活。出事入世,随心所欲,内心中空空如也,无欲无求,也能成为一方“圣人”,此乐何及!放弃操守正如洗澡一般简单,一转眼,心中都被冲走,毫无保留。这在屈原看来,是永远不能接受的。“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多么有气势对理想告白!内心被这样的想法包围,又怎么会想着苟且偷生呢!苟且偷生又怎能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光呢!宁愿在绝望中保全自我,也不会去做一名放弃道德、昧了良心的佞臣。

屈原把这一切看得如此透彻。“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忠贤之士也会生不逢时。既然自己无法贡献自己的力量,那么沉入那不再会绝望的世界也比苟且又内疚地存于世更有意义。对未来抱有信心的人一定是会选择坚守的。

在他之后的几百年,诸侯混战,不再太平。直到司马迁所处的汉朝建立,局势才稳定下来。而与屈原相隔甚久的司马迁也与屈原做出了相同的选择。受了宫刑的他,坚守意味着守住志向,而放弃此时却变为了死,死了就不用受这么多的苦了,便解脱了,但这又有什么意义呢?前人屈原正是因为觉得飘然于世无法实现人生价值才自沉汨罗,此时司马迁只是以一个近似宦官的卑微身份,犯的又是耻辱之罪,人皆轻之如鸿毛,又怎能轻飘飘一句“不想活了”就断送宝贵人生呢?这样的人生是坚守还是放弃,便一目了然。面对灾祸,司马迁最终明了生死之义,坚守住他作为一个史官的价值。

更远一些,我想到了意大利的布鲁诺。直到被烧死的那一刻,当狂风卷起烈火,一句“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世界会了解我的价值的!”使顽固者们战栗。坚持真理,坚定自己的原则,放弃一切向教会低头的机会,他在历史中的功绩永世传诵。

这就是人类伟大的先人们所做的一切。面对现实的冲击,坚持自我,永远不放弃,才能走得更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屈原的千古名句

全文共 251 字

+ 加入清单

1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1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7.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18.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1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20.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21.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23.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放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24.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二、屈原:赤子之心的汨罗英魂

全文共 639 字

+ 加入清单

【获奖名片】浊世清莲

【评价】

1.“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在有些人看来,处世不必过于认真,世道清明,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浮沉。然而你宁可投江而死,也不愿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尘埃。

2.眼看自己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你本可以出走他国,却最终因爱恋国土,于悲愤交加中自沉于汨罗江,殉了自己的理想。怎能不让人叹惋?

【颁奖词】

是您,使内外交困的楚国一度出现国富民强、诸侯威震的局面;是您,虽屡遭疏远流放,赤子之心却始终不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直到无能为力,您纵身一跃汨罗江,以身来殉美政理想!

【事迹】

战国时楚国人。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他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合齐国,抗击强秦。在同反动派斗争中受诬陷而丢官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但因此却更加接近人民的生活,对黑暗现实十分不满。后因楚国的日益****,首都郢亦被秦兵攻破,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的著作有《离骚》、《九章》等,这些著作文字华美,体现了他的人生理想和政治追求。他看清了贵族的虚伪、昏庸与腐朽,看清了奸臣排斥贤才的行为,看清了社会的种种不仁……他的主张,体现了他对楚国国事的深切忧念以及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精神。

屈原的死是对当时黑暗势力的一种嘲讽和揭露,是一种无言的反抗与斗争,同时也是向后世发出的一个警告——要小心黑暗的势力!他的作品语言生动而富有活力,有着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端午忆屈原

全文共 346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还有好多名称,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的习俗。我们这里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挂艾叶、吃粽子。

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那就让我来告诉你吧!楚国有位爱国大将叫屈原,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为楚王献计献策,一切为老百姓着想。楚王听信奸臣的话,把他削官流放,在流放时,屈原听说楚国被敌人占领,楚国灭亡,百姓遭难,他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江边,纵身跳入江中。楚国的百姓知道了,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吃的是粽子,纪念的是屈原,颂扬的是他爱国爱民的精神,我们要发扬屈原的爱国精神,从现在起,好好学习,学好本领,为祖国建设多做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端午节屈原诗词名句汇总

全文共 1192 字

+ 加入清单

屈原其实姓芈(发米音),司马迁曾在屈原列传中说:“屈原,名平,楚之同姓者也。”楚国国君姓芈,至少在春申君黄歇代楚自立之前,楚的国姓就是芈。屈是屈原的氏,当时姓与氏分开。如《始皇本纪》:“(嬴政)姓赵氏。”《孝武帝本纪》中就没有出出现姓王氏的说法。孙俪娘娘主演的《芈月传》中的芈月,也是这个姓氏。

以下是屈原的诗词名句精选:

《离骚》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九歌》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愁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天问》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东流不溢,孰知其故? 东西南北,其修孰多? 南北顺椭,其衍几何? …… 增城九重,其高几里? 四方之门,其谁从焉?……何所冬暖?何所夏寒?焉有石林?何兽能言? 焉有虬龙、负熊以游?

薄暮雷电,归何忧? 厥严不奉,帝何求?……悟过改更,我又何言?

《九章》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后皇嘉树,桔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远游》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

驾八龙之蜿蜿兮,载云旗之逶迤。……仆夫悲余心怀兮,边马顾而不行。思故旧以想象兮,长太息而掩涕。

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

《卜居》

宁与骐骥亢轭乎,将随驽马之迹乎?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渔父》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招魂》

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托些。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些。魂兮归来!西方之害流沙千里些。魂兮归来!北方不可以久些。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屈原的简介

全文共 276 字

+ 加入清单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我眼中的屈原

全文共 691 字

+ 加入清单

一想到屈原,身着素衣长袍,腰佩陆离长剑,他那深邃的目光洞穿历史迷烟,感动着一代代的中国人,也让一代代的中国人自愧弗如。那滚滚的汨罗江水,是他的泪。水流不尽,他的泪却尽了;那火红的枫树林,是他赤诚的爱国之心,枫叶落,他那爱国之心却永不老。

人生百年能有多少意义,不过为爱而生,为爱而死。他的爱永远地定格在楚国黎民,那楚国江山是他深深的眷恋。能为爱而死,屈子应无悔。

屈原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在一生中与周围的恶势力进行了坚强不屈的斗争,并以诗歌为武器,倾吐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他在文学上是一名巨人,但在政治上是一名弱者。他满腹报国之志,一心一意辅佐楚王,力主改革旧制,举闲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但终究无用武之地,含怨怀愤而死。他之所以有这样的结局,一方面是由于顽固派当权,奸臣当道,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屈原的无能,他不能很好的完成变法革新的工作,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能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屈原不懂得汲取经验教训,他首次被放逐后,走受到楚王重用,召回京城,但他丝毫没有汲取经验教训,改变自己进谏的方式,处事策略和与奸臣斗争的方法,而是不管不顾,我行我素,一意孤行,最终落得再度放逐,且这一去不回。屈原不重视当时的社会背景与等极制度。

再回首屈原的一生,与其生活在愁苦烦怨之中,倒不如一死了之,死是他最好的归处,而且他还死在一个最佳的时机与地点。但是他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来传颂的,他留下的不仅是灿烂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宝贵的精神遗产!

每年农历五月五日,我国许多地方都有吃粽子的风俗习惯。相传这天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他为了人民和国家的利益最终投入汨罗江,后来人们用端午节来纪念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让我感动的屈原

全文共 603 字

+ 加入清单

文天祥说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也是古往今来无数义士烈汉们的特征。

屈原,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生前空有一腔热忱,却报国无门,最后郁郁而终。

面对君王的昏庸,无理的放逐,小人的污蔑,百姓的疾苦,楚国的危在旦夕,他虽毫无办法,但复兴楚国的希望,却一天也没有熄灭过,他一直对楚国还抱有一线希望,一直期盼着怀王能够醒悟。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而楚国的形势依然十分危险。他越来越老了,对于楚国,他已丧失了希望。他把自己满腹的忧愁愤恨都写成了诗篇。他知道楚国已要灭亡,但他死也要死在这片他热爱的土地上。

五月初五这天,他昏昏沉沉的走到了汨罗江边。他在清澈的江水里看见了自己的白发,心里像波浪一样翻腾起来。他在江边踱着,他决心用自己的生命去警告那些卖国的小人,激发全国百姓的爱国赤忱。他解下衣服,奋力向江心一跳。

我不知道他是以何种心情何种脚步来到汨罗江边的,但我知道,站在汨罗江边的屈原,是何等的伟大,何等的无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他的志,他忠诚为国,热爱百姓的宏图大志,这也是他的心,他饱受折磨,无可奈何的失落之心。

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他的爱国精神,已经在中国人民心中生了根。如今,我沉浸在屈原的伟大人格里,有着畅快淋漓的感觉,我想,如果这是一次心灵的旅行,那么,这一定是次不悔的旅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端午节关于屈原的名言名句

全文共 1443 字

+ 加入清单

他被世人称为“诗歌之父”。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小编收集了端午节关于屈原名言名句,欢迎阅读。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离骚》)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

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离骚》)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离骚》)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离骚》)

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离骚》)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屈原名句

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湘夫人》)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九歌·大司命》)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大司命》)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九歌·东君》)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九歌·山鬼》)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山鬼》)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九歌·礼魂》)

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九章·抽思》)

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九章·抽思》)

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九章·抽思》)

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九章·怀沙》)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九章·涉江》)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九章·涉江》)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九章·涉江》)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九章·涉江》)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渔父》)

薄暮雷电,归何忧?(《天问》)

魂兮归来!(《招魂》)

目极千里兮,伤心悲。(《招魂》)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卜居》)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招魂》)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用;数有所不及,神有所不通

路慢慢其修远兮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名言

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时。

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

秘密事之载心兮,虽过失犹弗治。

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澈其然否。

蔽晦君之聪明兮,虚惑误又以欺。

信谗谀之浑浊兮,盛气志而过之。

惭光景之诚信兮,身幽隐而备之。

君无度而弗察兮,使芳草为薮幽。

焉舒情而抽信兮,恬死亡而不聊。

闻百里之为虏兮,伊尹烹于庖厨。

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

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

思久故之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

或忠信而死节兮,或訑谩而不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爱国原诗人--屈原

全文共 200 字

+ 加入清单

楚国的天空太小,盛不下你驰骋的思想,汨罗的江水多情,拥抱了你浪漫的失魂。诗人的忧愤太多,忧国忧民,忧楚国的江山社稷,忧黎民百姓的苛苛命运。于是愤怒的忧愁,如火山般爆发,化作《离骚》,化作天问,化作《九歌》,化作一首首滴血的诗篇。天地有情,有情的天地倾听你泣血的呼唤;黎民有爱;仁厚的黎民发出一声声叹息,汨罗有幸,有幸的汨罗收留了你无所栖息的灵魂。端午的米粽呦,千年万年呼唤着你的精魂,遥祭着你的英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赞美屈原优美段落

全文共 902 字

+ 加入清单

穿过岁月的河流,还有什么痕迹不被淹没?还有什么东西能够沉淀?不同时间,已经没了相同的河流;同一河流,已不见了往日的宁静。

自从那个载着一腔悲愤的诗人投入狂涛巨浪中,汨罗江就开始以咆哮代替忿怒,以呜咽代替不平,两千年,屈原的孤影就在这浮浮沉沉的江水里/飘荡,游走。

屈原不仅是三峡的第一才子,还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诗人,更是一位满腔忠诚的爱国先驱,当美政思想悬在高崖,“举贤授能”倡导不复存在,大统一理想成为梦幻,心中的君王也不再信忠兴邦,一个高洁的灵魂在充斥妒忌和诋毁的混浊中越来越孤清寂寞,他知道,他的失落是一个朝代的失败,是一个国家的悲哀,一部《天问》怎抵那顽固的铜墙铁壁?

在放逐江南的黑暗日子里,他依然没有放弃令人无限悲伤的楚国土地,而当秦兵攻破楚都,他的寄托已不能代替那份透彻心扉的绝望。报国无门,千悲万叹,于是,公元前二二七年五月初五,他从容地走向汨罗江,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执着而坚定的脚步,就这样,他一步步走向汹涌的大江,让滔滔江水洗去所有的烦恼和污浊,让灵魂在激荡中升腾。那是怎样的心痛和悲壮!也许他知道,汨罗江才是他永远的港湾和归途。咆哮的江水和奔涌的热血一同汇入他的血管,从此,他的血脉奔涌不息,汨罗江水更加清澈而有灵性。

汨罗江收容了一个忠贞而高尚的灵魂,它相信,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会忠于自己的惊爆和息宁,会美奂江上所有的风景。于是,两千年来,汨罗江努力平息巨浪,让那个孤魂慢慢靠岸……

屈原走了,在他的故乡秭(zi3)归,留下了永远的遗憾,在那个“石头城”墙上,刻下了永久的伤痕,而这块曾经写满悲愤和苍凉的土地,却因这位伟大诗人而成为一方热土,从此,长江的北岸不再孤寂和茫然。

端午节因屈原而诞生,屈原因寄托了无限怀念和深思的端午节而常存。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包粽子,赛龙舟,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抚慰着一个忠魂。

穿越岁月的河流,多少仁人志士呼唤良知和责任,挽留忠贞和圣洁。智者用深邃的眼睛审视历史,用沉重的笔墨审阅历史,把一部残破的书写得理性而厚重。

屈原在岁月河流漂走了,而《离骚》、《九歌》等光辉诗篇,以及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却永远留在中华灿烂的史册上

归来吧,痛失的记忆,归来吧,舞动的灵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一、屈原:赤子之心的汨罗英魂

全文共 639 字

+ 加入清单

【获奖名片】浊世清莲

【评价】

1、“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在有些人看来,处世不必过于认真,世道清明,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浮沉。然而你宁可投江而死,也不愿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尘埃。

2、眼看自己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你本可以出走他国,却最终因爱恋国土,于悲愤交加中自沉于汨罗江,殉了自己的理想。怎能不让人叹惋?

【颁奖词】

是您,使内外交困的楚国一度出现国富民强、诸侯威震的局面;是您,虽屡遭疏远流放,赤子之心却始终不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直到无能为力,您纵身一跃汨罗江,以身来殉美政理想!

【事迹】

战国时楚国人。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他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合齐国,抗击强秦。在同反动派斗争中受诬陷而丢官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但因此却更加接近人民的生活,对黑暗现实十分不满。后因楚国的日益****,首都郢亦被秦兵攻破,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的著作有《离骚》、《九章》等,这些著作文字华美,体现了他的人生理想和政治追求。他看清了贵族的虚伪、昏庸与腐朽,看清了奸臣排斥贤才的行为,看清了社会的种种不仁……他的主张,体现了他对楚国国事的深切忧念以及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精神。

屈原的死是对当时黑暗势力的一种嘲讽和揭露,是一种无言的反抗与斗争,同时也是向后世发出的一个警告——要小心黑暗的势力!他的作品语言生动而富有活力,有着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端午佳节话屈原

全文共 1495 字

+ 加入清单

屈原是一个正直敢于说真话的天真、幼稚和热情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人,他为何跳江而死?因为诗人不具备封建政治家的深沉、老练和冷酷。屈原这个文学家的天真、幼稚和热情与政治家的深沉、老练与冷酷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和反差。政治家起码的素质是撒谎说假话,除此之外还会随机应变,投其所好。

屈原算什么?按他的地位——楚国掌握昭屈、景三姓贵族旳三闾大夫,还担任过和楚王议论国事,替楚王草拟诏令以及接待外宾的左徒,应该属于政治家,但他缺乏政治家应具备的成熟、老练、冷酷,特别是不会撒谎,一味地直来直去的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明知楚怀王是个专横而自负的昏王,他却偏偏要为他办事,明知朝中靳尚,上官大夫公子兰一伙奸人联合排挤中伤他,他却偏偏要和他们较量,他的处境当然不会好。再加上楚怀王儿子楚顷襄王不大信任他,靳尚又在楚顷襄王面前挑拨诬陷,这样火上加油终于把他整下课送去湘南流放。

屈原怀着一腔委屈和悲愤独自一个人在汩罗江抒发他的《离骚》,一个渔夫看见他如此模样,便问道:“你不是三闾大夫么?怎么弄成这个样子?”

屈原回答说:“世上的人都喝醉了酒,只有我一个人是清醒的;世上的人都是污浊的,只有我一个人是干净的,所以才被放逐到了这儿来!”

仅这两句话就可以看出屈原不是政治家,只能是位天真、幼稚而富于激情的诗人。政治家最注重的是含蓄和模棱两可。象屈原却一针见血地揭露腐败现实和龌龊小人当道的政体,怎么不遭那些腐败政体和龌龊小人的整治呢。难怪当屈原力劝楚顷襄王联络诸侯共同对抗秦以洗雪楚怀王被秦国囚禁而死的耻辱时,靳尚乘机在楚顷襄王面前造谣说:“大王没听见屈原数落你么?他对别人说‘大王忘了秦国的杀父之仇,是不孝;公子兰不主张抗秦是不忠。楚国的君臣全是不忠不孝之人,国家很快就要灭亡了’”

楚顷襄王本身就是个昏君,听到这些话如何不气,立即下令将屈原革职流放。

端午节纪念屈原,不得不让人反思,想想中国知识分子一代又一代的遭受政治迫害的悲剧,像屈原这样真正有灵魂的知识分子,是思想主宰的个体,不会人云亦云,趋炎附势,上下钻营,而是少有的唯能可贵的独立人格,也就是敢于说真话敢于坚持真理的硬骨头精神。但是现实中知识分子一旦露出强烈的个性都是政治家所不能容忍的。

翻开历史,知识分子从政的悲剧就显露无余:孔子郁郁不得志,司马迁受宫刑,嵇康被司马氏所杀,中国第一部文学评论巨著《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被迫出家死在佛寺中,程子昂死于县令之手,王昌龄被刺史所杀,李煜,是中国古代颇负盛名的文学家,是他把词从“诗余”的,狭窄的,浮华的 “花间派”中突破出来,显示出词在表现生活和抒发感情上的强大能力;可以说,没有李煜的词,宋代的词就不可能那样快速地高度地繁荣和发展。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首《虞美人》堪称中国诗词的千古绝唱,类似美不胜收的作品使李煜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着显赫的地位。然而,他在政治上是个极端的弱者,他是南唐的最后一个国君,最后也被押往开封囚禁。

还是谭嗣同说的透彻:中国两千年来的政体是清一色的秦王朝专制政体,统治者全是祸国殃民的大盗,两千年来的学说,是荀子的哲学,全是坑害人民的鬼话……

知识分子的历史可以说都是遭受权力摧残折磨而用鲜血写成的历史。

难怪当今真正做学问的人逐渐变少,而把做学问当作做官的敲门砖的人越来越多,就连从事教育多年的都朝公务员队伍钻。吹喇叭说假话的无骨、软骨、奴骨越来越多,否则不会出现学术腐败,不会大学行政化,不会出现那么多的鱼肉百姓的“蚊子”“蛀虫”。

如屈原老头子知道,他恐怕会捶胸顿脚口吐鲜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给屈原的一封信

全文共 1167 字

+ 加入清单

屈原夫子您好:

有人说,您是一个伟大的、纯洁的、高尚的人,一个超级浪漫主义和爱国主义诗人。可是,回望那不堪回首的“春秋江湖”,您又何尝不是一个卑微的、狭隘的、自闭的灵魂?何尝不是一个自取其辱、庸人自扰、思想陈腐的典型代表人物呢?

众所周知,您早年受楚怀王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位倾朝野。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公子子兰等人的排挤,您被疏远。前305年,因为您反对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被逐出郢都,流落汉北。楚顷襄王即位后,您仍不吸取教训,去奉劝君主“搜罗人才,远离小人,鼓励将士,操练兵马,为国雪耻。”前278年,秦国攻破楚都郢都,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您老人家终于怀抱大石投身汨罗江。

“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您的死貌似很伟大、很纯洁、很崇高,实则是干了一桩“亲者通、仇者快”的大蠢事,称您为“天下第一大傻帽”恐怕也不过分。而且,在鄙人看来,您还颇有“不当官、毋宁死“之嫌。

首先,您当知道“无欲则刚”的道理。无须辩解,您是一个“官欲十足”的人,就因为老皇帝曾经很重用您,让您从事过人大、司法和外交等重要事务,您就把自己当成了“人才”,动不动就给圣上“建言献策”,尤其在“小皇帝”面前“指手画脚”,明知道“圣上”不喜欢,您仍不管不顾、倚老卖老,连“皇亲国戚”都不放在眼里,实在是没有自知之明,官场上最忌的就是恋栈,您也不看看自己是“哪根儿葱”?

其次,“适时务者为俊杰”。您明知“圣上昏庸”、“小人当道”、“民怨沸腾”,如果没有因患甲型H1N1猪流感而烧伤大脑的话,“清醒”之人是决不会“昏昏、昭昭”的,为没有希望的君主和朝廷服务,不仅自己也是没有希望的,同时更是一种助纣为虐的行为。自诩聪明的您连这个浅显的道理都不懂?“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何必非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再次,您必须明白“天下大一统”的道理。由于七国割据,君主之间争权夺利,战火连年,民不聊生,生灵涂炭,无非是“幸福皇一个、苦了天下人”。毫无疑问,“天下一统”是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而秦国又是当时最发达、最强大、最雄厚的“帝国”,秦国人民的“幸福指数”要远高于楚国。明知道楚国与秦国是胳膊与大腿的关系,您又何必要“螳臂当车”?

不是我数落您,您还是一个不合格的男人。假若您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人不饿”的光棍汉也就罢了,可您还有“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的婵娟美人啊。您这么潇洒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婵娟怎么办?您就不怕“千里共婵娟”变成“千人共婵娟”?“痴情女子负心汉”,说得莫非就是您老?“好男人不会让他心爱的女人受一点点伤”,可是您,连心爱女人都不要的男人,算什么好男人?

“听人劝,吃饱饭”。别不多说,若您老地下有知,请原谅晚辈的直言不讳。

后生:司爱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第二个,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

全文共 230 字

+ 加入清单

屈原这个历史人物,最早出现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在此之前,没有屈原这个人物记载。据闻一多考证,把屈原和端午节捆绑在一起,是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中才出现的。

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在这一年五月五日这天投汨罗江自杀。在此之前,屈原被楚王贬黜政治中心,相当于流放到了江南地区。

为此,楚国人驾驶小船,但却没能在波涛汹涌的泪罗江上找到屈原。由此,形成了赛龙舟。另外,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尸体,就投了米等很多食物。后来就形成了粽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悲愤的目光——屈原投江

全文共 263 字

+ 加入清单

独撑一只小船,行驶在汨罗江上,他独立在船中,似一尊雕像,回头看一眼这个让人心寒的国家,他早已无所留恋,尽管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但朝廷佞臣当道,他又能怎样?无奈,受辱不如归去。我看到了他那悲愤目光,是为皇上感到悲愤吗?我不知道,他已经消失在翻滚的江水中。那目光是凄凉的告别,还是“路漫漫其修远兮”的延续?屈原悲愤的目光,不仅使我感动更让我的心灵为之震撼,那是一首歌,是一首悲壮的歌。 思绪飞出,眼前是家人的目光,受伤时有母亲温和的目光;失败时有父亲鼓励的目光…… 我知道无论何时,这些目光都会伴我成长,让我的生命常有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端午节的由来——屈原说

全文共 213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