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屈原的优秀作文精选20篇

屈原的爱国胸怀却又无处施展,至今流传的许多屈原代表作都是屈原的内心真实写照。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关于屈原的优秀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4492

作文

268

关于屈原的名言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5、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6、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8、沧狼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9、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

10、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11、乐莫乐兮新相知。

1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3、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14、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15、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16、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

17、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18、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9、买骏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

20、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21、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放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22、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23、令飘风兮先驱使冻雨兮洒尘。

24、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端午节抒情作文:怀念屈原

全文共 911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初五,泪罗江边,你,内心充满矛盾,充满无奈,你是多么希望能够报效国家,为国捐躯,可是天妒英才,不识人才得大王不给你机会,他昏庸无能,把大好江山毁于一旦,你被眼睁睁地看着国土被一次次侵蚀,直到再无楚国存在。大江彭湃,汹涌着向东流去,你的心随着这江水那样起伏不定,江水流逝了多少沧桑,楚国已不复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你轻轻地哀叹,眼角间流下难以掩饰的泪水,一滴滴那么晶莹,发出多么柔弱的泪光,苍白的脸色中,勾住过往,遥望蓝天长长地哀叹一声,无奈的吟唱起一句句诗歌,歌声响彻天地,似乎想激起高高在上的人的“仁义”。悲哀的声音中,表达了你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你怀才不遇的无奈心情;表达了你对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哀怜之情!但不管你如何大声,可“伯乐”却不知在何处,你的一腔热血只能演变成满腹悲愤。你无奈,发出千叹万哀都言不了你那悲痛的心情!

泪罗江边,大风狂吹,江水更加汹涌,愤怒地拍打着江岸,一男子轻轻一跃,就此殉身。

你,就是这一跃。从此,大地上就少了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从此,中国传统节日中就多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端午节。你可知,就在你殉身之后,有多少人为你而泪流满面,直至今日,仍有多少人为你感概不已。你那可歌可泣的爱国情怀让我们赞叹不已,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一定会继承和发扬你的爱国精神。从你殉身的那一日,“赛龙舟”便出现了,和“吃粽子”一起成为端午节的特色,和你一起成为中国的传说。为了什么呢?为了纪念你——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和缅怀你的爱国精神!

一本《离骚》,使中华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一个端午节,使中华民族拥有传奇的一面;一种爱国情怀,更使中华人民的情操更高尚!而这一切,都是源自你——屈原。或许在你投江之前,你为自己无法救黎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而感到遗憾,但是我想你现在知道你为中华民族的人民做了那么多事,一定会感到很欣慰。

我为你而骄傲,又为你而悲哀。骄傲的是我们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而自豪;悲哀的是时代的背景让你的才华无法施展,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却不常有,你是何其不幸地遇到这样的“主”啊!

今天,我们仍然过着令人充满思绪的端午节,为的是纪念你——屈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端午节念屈原的作文

全文共 1010 字

+ 加入清单

社稷依明主,贤臣在,明君远。奸臣的陷害,王君的昏庸,百姓的疾苦,楚国的危在旦夕,这一切都是你不可挽回,力挽狂澜亦不可得。独立汨罗江畔,士大夫在低诉看滔滔江水,诉说自己的爱国忠情,诉说自己的报国之志.你纵身一跳勾画出了最美的曲线.你选择了与日月争辉,同时你也选择了让后世的我们无比痛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你的壮志.忠诚为国,造福百姓。“举世皆浊,惟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这是他的心,这是一颗饱受折磨,无可奈何的疲惫之心.

你曾多少次携长剑,为楚王进谏,却一次次地被旧贵族所排挤,淹涕叹息,仰天长问,你又能奈何?

汨罗江畔,留下你那忧郁的足迹,你已随着时间流逝,但是,你那不屈不挠的精神永远驻足在我们的心中。

屈原,你留下了自己的味道----旷达,不畏生死!

屈原,

空气开始凝固,风欲呼未能。

你最终还是来到了汨罗江岸,颜色憔悴,形如枯槁,

你的心在滴血,不平的遭遇,不公的诽谤,不同的人生价值观,你最终选择了与日月争光。

用尽力气,抹不去的你悲伤的回忆。你——屈原,楚怀王左徒,天下几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当年,你是多么地精明能干,你是多么地擅长言辞,你又是多么地明于治乱。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他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们以小人之语谤君子之为,他们以小人之言嫉君子之才。于是,你,被疏远了。

在寂寞的风中,你在行走,伴随着也的灵魂。你赋《离骚》,还记得那雄言豪:“亦于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众女疾余之峨嵋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是的,没想到当年大名鼎鼎的出国大夫,最后却一败涂地。

风,还是很寂寞,在云中翻过的是月的清波。

你正道直行,你尽智竭忠,但你终日被谤,你心里怎能无悔无恨呢?

理智是冰冷的慰藉。

你最终选择了与汨罗江共存亡。这一天你出现在了汨罗江口,颜色憔悴,形如枯槁。就连渔夫都能看得出你心中那颗不悦的锦囊。但他诧异地问你为何出现在此时,你终于道出了心中的那些不快:“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你宁愿付长流而葬于江鱼腹中,也不愿意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

这就是你,大地坚持的自豪的脊梁。你,就在这一年的这一天,纵身一跃,以转瞬即逝的生命表达了对楚王的憎,又以高尚的情操表达了对楚国的爱。

你的选择是明智的,既然匆匆地来,为何不能匆匆地走。你实现了心中的那个伟大的梦想,即使你成为鱼腹中的佳肴,你也要与楚国永远在一起,永远不分离。

沉沦的光明中,灼灼生辉的只有这汨罗江中一颗不屈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走进屈原

全文共 743 字

+ 加入清单

春秋战国,南征北伐,狼烟四起风云未定;

昔日高阳,流芳百世,豪气突发再出屈公。

公“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超凡脱俗,豪放旷达。而烽火纷纭,人心险恶,政局动荡,公注定要在这世间做一名人生的斗士,孤独的强者。

公本欲辅怀王治楚国,夙兴夜寐,鞠躬尽瘁,以一治世报答天下。怎奈奸臣当道,权贵专横,被谗逐放。而公心不息,气未尽,关注天下以为苍生。及怀王备诱入秦,楚地皆为秦制。公仰天长叹,楚国亡矣!国既已亡,吾留何为?汨罗江边秋风时起,无边落木滚滚江水。剑指苍穹,豪情冲天;俯视天地,气吞汨罗。訇然赴江巨星陨落,滔滔沸腾万古悲风。

后人读史,无不叹惋:后世之霸王,何不过江东,其亦公之后袭哉?以公之才,足以相秦;以公之谋,足以治国;以公之气,足以平天下。公何思之甚急,去之甚速矣。然则吾辈非矣,公之中情,天地可表,岂思一人之殃福哉!公惟此一斗,以谢天下。

为有国故,公自别世。怡惜庄王问鼎中原,驰骋汉野;悲叹怀王幽囚于秦,秋风落叶。千里楚地,长江大泽,万乘之国;百万郢城,挥汗为雨,帝王之都。如今国破家亡,苟且世间尚何留?剑指苍穹成剑气,气吞楚国半边天。

为有民故,公自诀别。昔欲治国平天下,盛世安民享太平。孰知征战无了时,民犹水深火热中。哀民之多艰,怆然而涕下。今民为秦奴,公岂忍为睹。心存百姓,情系苍生。昂然阔步雄壮气,气吞五岳拔巫山。

为有情故,公投汨罗。与生俱来英雄气,狂放不羁走天下。畅饮杜康无时绪,执剑壮游问苍穹。堂堂男儿撑地天,当驰赤兔奔急骋。心怀若谷胸亦宽,壮志难酬士何眠!青山有际海有涯,吾心更在山海外。岂能屈身为秦奴,抑身阻志意难绝。志绝滚滚东流水,气吞滔滔汨罗江。

屈公既去,死得其所。血与豪气书壮志,千古行来第一人。

一生慕贤能几许,既得屈公何所憾。

千年豪壮楚屈子,万古悲风汨罗江。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屈原的千古名句

全文共 251 字

+ 加入清单

1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1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7.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18.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1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20.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21.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23.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放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24.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一、屈原:赤子之心的汨罗英魂

全文共 639 字

+ 加入清单

【获奖名片】浊世清莲

【评价】

1、“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在有些人看来,处世不必过于认真,世道清明,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浮沉。然而你宁可投江而死,也不愿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尘埃。

2、眼看自己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你本可以出走他国,却最终因爱恋国土,于悲愤交加中自沉于汨罗江,殉了自己的理想。怎能不让人叹惋?

【颁奖词】

是您,使内外交困的楚国一度出现国富民强、诸侯威震的局面;是您,虽屡遭疏远流放,赤子之心却始终不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直到无能为力,您纵身一跃汨罗江,以身来殉美政理想!

【事迹】

战国时楚国人。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他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合齐国,抗击强秦。在同反动派斗争中受诬陷而丢官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但因此却更加接近人民的生活,对黑暗现实十分不满。后因楚国的日益****,首都郢亦被秦兵攻破,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的著作有《离骚》、《九章》等,这些著作文字华美,体现了他的人生理想和政治追求。他看清了贵族的虚伪、昏庸与腐朽,看清了奸臣排斥贤才的行为,看清了社会的种种不仁……他的主张,体现了他对楚国国事的深切忧念以及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精神。

屈原的死是对当时黑暗势力的一种嘲讽和揭露,是一种无言的反抗与斗争,同时也是向后世发出的一个警告——要小心黑暗的势力!他的作品语言生动而富有活力,有着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关于屈原的议论文

全文共 1100 字

+ 加入清单

摆在屈原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与世推移,另一条则是坚守节操。屈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第二条。

走到这一步,他需要极大的勇气:他需要抛弃的是他的生命,他的国家。他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曾封他祖上为“屈”的那个家族血脉已经不可挽回地走向了衰败。曾经侍奉的那个又蠢又荒诞的王最终竟要死在他国;新立的王又变本加厉,不但不再诏用他,反而加他贬得越远越好。作为一名忠心为国的臣子,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不再为之而“屈”,只能投入自己幻想的那个世界中。按照礼来说,臣子未尽忠,这是大罪,屈原也心怀这种想法,即使在自己创造的那片净土中,也不会掩盖自己内疚与罪责之感。这就是坚定地一心为国的代价。坚守着那个崇高的志向,那份痛苦谁又能知呢?

而放弃却只在一念之间。渔父与屈原对话的场景仍历历在目。虽无法考证历史上是否真有如此一回,却又从侧面表现出,当时的“圣人”们经常是与世推移的。“圣人”们飘然于世,过着最初的道家原型的生活。出事入世,随心所欲,内心中空空如也,无欲无求,也能成为一方“圣人”,此乐何及!放弃操守正如洗澡一般简单,一转眼,心中都被冲走,毫无保留。这在屈原看来,是永远不能接受的。“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多么有气势对理想告白!内心被这样的想法包围,又怎么会想着苟且偷生呢!苟且偷生又怎能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光呢!宁愿在绝望中保全自我,也不会去做一名放弃道德、昧了良心的佞臣。

屈原把这一切看得如此透彻。“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忠贤之士也会生不逢时。既然自己无法贡献自己的力量,那么沉入那不再会绝望的世界也比苟且又内疚地存于世更有意义。对未来抱有信心的人一定是会选择坚守的。

在他之后的几百年,诸侯混战,不再太平。直到司马迁所处的汉朝建立,局势才稳定下来。而与屈原相隔甚久的司马迁也与屈原做出了相同的选择。受了宫刑的他,坚守意味着守住志向,而放弃此时却变为了死,死了就不用受这么多的苦了,便解脱了,但这又有什么意义呢?前人屈原正是因为觉得飘然于世无法实现人生价值才自沉汨罗,此时司马迁只是以一个近似宦官的卑微身份,犯的又是耻辱之罪,人皆轻之如鸿毛,又怎能轻飘飘一句“不想活了”就断送宝贵人生呢?这样的人生是坚守还是放弃,便一目了然。面对灾祸,司马迁最终明了生死之义,坚守住他作为一个史官的价值。

更远一些,我想到了意大利的布鲁诺。直到被烧死的那一刻,当狂风卷起烈火,一句“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世界会了解我的价值的!”使顽固者们战栗。坚持真理,坚定自己的原则,放弃一切向教会低头的机会,他在历史中的功绩永世传诵。

这就是人类伟大的先人们所做的一切。面对现实的冲击,坚持自我,永远不放弃,才能走得更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屈原的故事

全文共 1270 字

+ 加入清单

屈平(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着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屈原的事迹,主要见载于司马迁的《史记》。根据《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可推定屈原出生于楚威王元年(前339年)正月十四日。屈原于是年正月十四诞生于丹阳,即今湖北秭归,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

屈原生活的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朝廷一切政策、文告,皆出于其手。

屈原为实现振兴楚国的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上官大夫靳尚出于妒忌,趁屈原为楚怀王拟订宪令之时,在怀王面前诬陷屈原,怀王于是“怒而疏屈平”。

屈原被免去左徒之职后,转任三闾大夫,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负责宗庙祭祀和贵族子弟的教育。

怀王十五年(前304年),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南、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于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

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屈原力劝不可,然而怀王的小儿子子兰等却力主怀王入秦,怀王亦不听屈原等人劝告,结果会盟之日即被秦扣留,三年后客死异国。www.gs5000.cn

在怀王被扣后,顷襄王接位,子兰任令尹(相当于宰相),楚秦邦交一度断绝。但顷襄王在接位的第七年,竟然与秦结为婚姻,以求暂时苟安。由于屈原反对他们的可耻立场,并指斥子兰对怀王的屈辱而死负有责任,子兰又指使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造谣诋毁屈原,导致屈原再次被流放到沅、湘一带,时间约为顷襄王十三年前后。

在屈原多年流亡的同时,楚国的形势愈益危急。到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预示着楚国前途的危机。次年,秦军又进一步深入。屈原眼看自己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也曾考虑过出走他国,但最终还是爱恋故土,于悲愤交加之中,自沉于汨罗江,殉了自己的理想。

屈原死日,可能是五月初五,或距这一天很近的一个日子。五月初五原来是楚地的传统节日,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天作为纪念屈原的日子,论其本来意义,反而鲜为人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纪念屈原

全文共 287 字

+ 加入清单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 [屈原] 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屈原的故事

全文共 852 字

+ 加入清单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楚国自从被秦国打败以后,一直受秦国欺负,楚怀王在秦国被押了一年多,追捕了回去,没有多久就死在秦国。楚国人因为楚怀王受秦国欺负,死在外头,心里很不平。特别是屈原,更是气愤。他劝楚顷襄王搜罗人才,远离小人,鼓励将士,操练兵马,为国家和怀王报仇雪耻。可是他这种劝告不但不顶事,反倒招来了令尹子兰和靳尚等人的仇视。他们天天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他们对楚顷襄王说:“大王没听说屈原数落您吗?他老跟人家说:大王忘了秦国的仇恨,就是不孝;大臣们不主张抗秦,就是不忠。

楚国出了这种不忠不孝的君臣,哪儿能不亡国呢?大王,你想想这叫什么话!”楚顷襄王听了大怒,把屈原革了职,放逐到湘南去。屈原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富国强民的打算,反倒被奸臣排挤出去,简直气疯了。

他到了湘南以后,经常在汨罗江(在今湖南省东北部,汨音mì)一带一边走,一边唱着伤心的诗歌。

附近的庄稼人知道他是一个爱国的大臣,都挺同情他。这时候,有一个经常在汨罗江上打鱼的渔父,很佩服屈原的为人,但就是不赞成他那愁闷的样子。有一天,屈原在江边遇见渔父。渔父对屈原说:“您不是楚国的大夫吗?怎么会弄到这等地步呢?”屈原说:“许多人都是肮脏的,只有我是个干净人;将多人都喝醉了,只有我还醒着。所以我被赶到这儿来了。”

渔父不以为然地说:“既然您觉得别人都是肮脏的,就不该自鸣清高;既然别人喝醉了,那么您何必独自清醒呢!”屈原反对说:“我听人说过,刚洗头的总要把帽子弹弹,刚洗澡的人总是喜欢掸掸衣上的灰尘。我宁愿跳进江心,埋在鱼肚子里去,也不能拿自己干净的身子跳到污泥里,去染得一身脏。”

由于屈原不愿意随波逐流活着,到了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他终于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到汨罗江里自杀了。附近的庄稼人,得到这个信儿,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水,哪儿有屈原的影儿。大伙儿在汨罗江上捞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渔父很难受,他对着江面,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献给屈原……

后来就有了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节气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端午节纪念屈原600字

全文共 663 字

+ 加入清单

2000多年前的悲愤,2000多前的忧郁。屈原,我很同情你2000多年前的心情。

2000多年前的一天,天空出奇的阴霾,山失去了往日的青色,水不再幽幽。你衣衫褴褛,失望至极。走上了汨罗江边,你仰望火红的太阳,是否忧伤?是否愿天帝不公?是否羡慕太阳能发出夺目的亮光,而自身却遭诽谤、排挤?

你多么想力挽狂澜,拯救国家和人民。可是世俗的观念使你屡屡受挫。国家渐渐衰败,而你却只能看着它内忧外患,不能拯救于它。这般无奈与忧愁,在2000多年前的那天有谁能理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你的执着,你的不屈不挠是多么可贵,可到最后你还是得沦落到悲愤投江自尽的场面。你离真理是那么近在咫尺,却又只能观望而触摸不到它,这般无可奈何,使你感叹: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不仅是你,连我这个后来人也不禁感慨万分。我多么想帮助你,却又只能认命那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现实。或许世间不独有你的百般无奈。

你的一句句诗不仅使2000多年前的百姓哀痛异常,也使今天的我们感触万分。你并没有被世人所遗忘,你的抗争,你的捍卫,就算是不能挽回大局,也是我们应该悼念你的理由之一。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不错的,正因为你,使得我们华夏儿女在抵抗外敌时和你一样不屈不挠,一心只想着国家的安危,真正和你一样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此,或许你会感到几分安慰。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今年端午虽已过去了许久,但我怎能忘记屈原那份不屈不挠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端午节的由来——屈原说

全文共 213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写屈原的作文

全文共 534 字

+ 加入清单

每每看到古装电视剧,一个峨冠博带、腰配长剑的历史人物形象就浮现在我脑海中,那就是屈原。他爱国爱民的一生让我感动不己。

屈原是爱国者的代表。在他的一生中,无时无刻不怀念着自己的祖国。为了祖国,他四处奔波,联络抗秦,使怀王成了联盟的领袖,制止了强秦的扩张。面对小人们的嫉妒和忌恨,他把对楚国的忧愁写成了《离骚》。面对怀王的疏远,他忍辱负重,恢复联盟,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挽救楚国。面对流放,他发出了“我吃苦受屈都不要紧,只恨他们把国家断送了!”的感慨。屈原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在听到楚国灭亡的那一刻,他决心用自己的生命去警告那些卖国的小人,激发全国百姓的爱国赤忱,他带着楚国的干净石块,在楚国没被秦兵践踏过的地方,跳入了清清的河水,把他那爱国的身影烙在了我们的心中。

屈原在被排斥和疏远中一次次极力劝说怀王,在没有官职的情况下还为楚国着想,为楚国的未来筹划,或许大家会说,国家大事自有掌权的人操心,屈原这样做是狗捉耗子——多管闲事,太不值得了吧。可是,我认为屈原这样做——值!屈原是为了自己的国家而死,为了楚国的安康而死,为了楚国的安宁而死,为了楚国的和平而死,更是为了楚国的百姓而死呀。

屈原虽然死了,但他的爱国精神却永远活在了人们的心中。看吧,五月五的粽子和龙舟就是最好的证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古今中外励志名人经典小故事:屈原在山洞里读书

全文共 568 字

+ 加入清单

在长江三峡的巫峡和西陵峡之间,有一座名叫秭归的县城。这里就是战国时期大诗人屈原的故乡。

屈原自幼聪明好学,在学堂里深得老师的赏识。可有一段时间,他放学后经常迟迟不回家。家里人问他缘故,他总是神秘地笑笑说:“我现在谁也不告诉。你们放心吧,反正我不会去干坏事的。”

屈原的姐姐女媭心里仍不踏实。这天,她在放学前先赶到学校,当屈原背完晚书走出校门时,便悄悄地跟在了后面,一直跟到了后山坡的一个山洞里。

这山洞可真美!婀娜多姿的石柱、石笋和石钟乳,在虚无缥缈的雾气中亭亭玉立。晶莹闪亮的水滴顺着石钟乳尖,一滴一滴地慢慢坠落,叮咚之声,犹如珠落银盘。

屈原在泉边一块青石上坐了下来,随手掏出一卷竹简,低声吟咏起来。

女媭站在洞口默默地倾听着。她仿佛跟着弟弟一起,一会儿来到了洞庭湖畔的渔翁、蚕女中间,一会儿又来到了九嶷山上的樵夫、猎人中间……直到夜幕降临,洞内一片朦胧时,她才轻轻地喊了一声:“弟弟”。

“谁?”屈原猛一怔。当他瞪大眼睛,看清是自己亲爱的姐姐站在洞口时,连忙笑吟吟地迎上前去:“姐姐,我读的都是咱们楚国的民歌,美极啦!

可是,老师不许我们在学校里读它,没办法,我就……”

“那也得对家里说一声啊。”女媭只责备了一句,便拉着弟弟的手一块儿走出了山洞。

屈原在山洞里读书的事很快就传开了。他死后,故乡人民为了纪念他,就把后山的这座山洞取名为“读书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端午忆屈原作文600字

全文共 588 字

+ 加入清单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他留给世人的感叹;头戴花冠,手持白芷,是他留给世人最后的美好形象。他纵身一跃,在华夏历史上留下了一个永不磨灭的名字——屈原

在勾心斗角的政治生活中,一个纯洁的诗人是注定要被排斥在外的。美政的理想是注定不会被昏暗的朝政接纳的。你不肯投机取巧,不肯迎合世俗,宁愿随流水而长逝也不愿放弃自己所崇尚的美德。

你的精神流传了数千载,你的故事为世人所传诵。再看看当今社会,每天都有不同的贪官被举报,看着那些惊人的数字,我不禁想,你留传给我们后人的精神哪去了?你通过死亡发出的控诉被多少人真正听到?有多少人是像你一样抱着美好的政治理想去从政的?既然是当官就应该有比常人更高的觉悟,不应在世俗中迷失自己,为了迎合世俗,昧着良心做那些贪污腐败的事。当腐败渐成一种风气,当官的在自己偷来的金钱名利中安然入睡,我们只能祈祷屈原的精神不要太早消逝。不知那些只顾享乐,不顾民生的官员,在今天读到屈子诗句时,会不会感到无地自容。

端午节快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希望端午节代表的不是忙碌生活中的一天假期,也不是粽子的香味,更不是龙舟比赛的精彩。人们都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却不知道古人真正纪念的是屈原不屈不挠,顽强斗争的爱国精神。

阴历五月初五,我们即将迎来的不是一个节日的形式,是一个自我反省、信仰的坚持。我们庆祝端午节是为了表明屈原的精神还在一代代人的心里传承、发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屈原爱国的作文

全文共 282 字

+ 加入清单

两千多年前,楚国有位大官叫屈原,他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可当时楚国国君不听他的意见,还把他贬官流放。

后来秦国攻占了楚国的都城,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在五初五那天,屈原写下了绝笔之作《怀沙》之后,抱石投入了泊罗江,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当时的老百姓得知这个消息,纷纷划着船赶来,想救屈原。人们争先恐后,追到洞庭湖也不见屈原的踪影。人们悲痛欲绝,生怕水里的鱼会吃掉屈原的尸体,就用粽叶包着糯米用五彩线扎紧撒到水里让鱼虾吃。

千百年过去了,每到农历的五月初五,人们还是会赛龙舟,吃粽子,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端午节悼念屈原投江诗歌

全文共 262 字

+ 加入清单

以前

只知道端午节

是五月初五

吃粽子 赛龙舟

到底为了什么

从未深究

今天

需写端午节

从资料里

才知其中的缘由

爱国诗人

这个词曾感觉多么神圣

属于它的人

必是

五官端正 谈吐自如

如鱼得水 生活幸福

万万没想到

还有一个投江而去的生命

时隔千年

依然让人如此悲痛

后来

此日举行的各种活动

无不表达世人对您的热爱与怀念

时空如果可以倒流

一定

聆听您的心声

感受您的情愫

排除您的苦闷

消解您的忧愁

劝解您珍惜宝贵的生命

可这一切已被风干

只留感人的故事流传

我泪眼婆娑

朦胧中

似乎看见您披着哀怨的衣衫

在走

却走不出社会的腐朽

斯人已去

我所能做的

就是把您的精神

一代代传颂

让您的形象

鲜活不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历史将记住屈原作文800字

全文共 890 字

+ 加入清单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用崇尚忧国忧民的美德来约束自己,即使为此牺牲生命也不足惜。

屈原高尚的精神为后入所追求,在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屈原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齐君,馋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在后世人眼中可谓是一大伟人。“众人皆醉我独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爱国志士屈原,在封建专制的统治中,不被世俗权贵所迷惑,“虽九死其犹未悔”,面对支离破碎的祖国,面对全天下正遭受着饥寒痛苦的老百姓,而自己作为士大夫却束手无策,不顾生死纵身一跃跳入江中,为后世可歌可泣之人。面对朝廷的腐败,君王的昏庸无能,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能被楚怀王接受,最终楚国被强秦打败,满怀悲愤的他投江自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屈原的一生,远大的政治理想没有得到实现,一生不得志,想要隐退却却又心系祖国和天下人民而不能隐退。不仅思想伟大,还“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他高洁的人格,纯正的心灵,为后世之人所敬仰。在不得志面前,他懂得“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即使受挫,也始终坚持“虽体解勿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观点,他忠贞不移,不改初衷。用“吾独好修以为常”来表现自己认定自己的原则是正确的并甘愿为此付出的自觉态度,而不为世俗所改变。又“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熟异道而相安?”表明屈原自己和群小之间的矛盾是无法调和的,正所谓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屈原不仅是为人正直高洁,心怀大志,还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的著作,他的著作也是受后世名人所夸赞。在《艺概》中:“顿挫莫善于《离骚》,自一篇以至一章,及一两句,皆有之,此所谓“反复致意”者。”在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中又被赞之:“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故后儒之服膺诗教者,或訾而绌之,然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屈原一生所留下的,不止是这些诗篇,留下的更是他高洁的人格和那为我们所学习的宽阔胸襟,为人民着想心系祖国的精神。这样的伟人,历史将会永远记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屈原爱国说作文

全文共 519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要来了,我们纪念屈原

但我们纪念的应该是诗人屈原,而不是爱国者屈原。屈原是伟大诗人,但不是真正的爱国者。因为屈原所爱的“国”是楚国,楚国是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严格地说相当于现在的一个省。爱一个省怎么叫爱国呢?爱国那就要爱周天下。虽然周室既衰,尾大不掉,但这也不是不爱天下,只爱一个诸侯国的理由。

或许有人说,屈原是想让楚国强大起来后统一中国,这种说法显然是一种臆测,屈原的诗文里没有流露统一天下的心迹,史书也无记载。司马迁也只说他是“睠怀楚国,系心怀王”,是楚国的忠臣。可见屈原并没有心系天下的雄心壮志。

鲁迅先生对屈原爱国也并不认可。他在《汉文学史纲要》里,盛赞屈原的诗,“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并认为“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之上”,但对屈原爱国之事,则只字不提,只说他是“睠怀宗国”。“宗”子用得极妙,把周天下和诸侯国区分开来。这说明,在屈原爱国这个问题上,鲁迅是相当清醒的。

如果硬是要说战国时期的爱国者,我看应该是秦国的一些国君和大臣。是他们在周室大势已去,天下四分五裂的局面下,胸怀天下之大志,坚持不懈地努力,才使得华夏一统。他们所爱的绝不是仅仅是秦国,而是天下,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

[屈原爱国说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关于屈原的议论文

全文共 773 字

+ 加入清单

屈原是个薄脸皮的人。

不得不承认,有的人是受不了一点世俗的沾染的,同时他希望受到命运的青睐,与同样的高洁之士结朋交友。当以上两条愿望一条都不能实现时,清高的屈原也就决绝地离开了他认为的肮脏世界。

姑且不论这死是否值得,单是这勇气就足以让后人尊敬。这是对自己人格的尊重,它表明自己是拣枝而栖的凤凰,不能混混噩噩度世。

屈原投江的心境应该是极度悲凉的,应该是冷静的理智的,也是深思熟虑的,绝不是一时之冲动。既然已抱定了必死的决心,那么何必性急?再看一眼楚国的大好河山吧,这是我的先人开辟的地方。秋风萧瑟,西风渐紧,远处的芦苇与近处的芦苇携起手撑开了一张秋天的网,把整个人的愁苦攒紧,浓缩成一颗异常柔软的心,这心一旦溶于汩罗,便把整条江水都染得苦涩,而水又是一脉相通的,任意一瓢水,都使楚人想起家国江山,想起不可搀回的结局,涕泗横流。

事情已经过去两千年了,代代传,传代代,再加上喜欢“盲目爱国主义”的统治阶级的宣传,于是屈原就成了所谓爱国的典范。

人们不会指责屈原的爱国,虽然那是更重视个人而不是更注重国家的时代,那是一个哪里有幸福哪里成就哪里就是家国的朝代。“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像屈原这样为出生之国而死的不多。

接下来我要谈谈屈原的观点问题,在屈原看来,只有凤凰之类的高洁鸟类才能发表言论,庸鸟安分守己便是;骏马是不必绳子拴的,跛驴当然是要干活的。读到这里,我不禁为庸者叫不平,我同意给天才以自由发展的空间,但同时也应该尊重庸者,其实对庸者、对弱者的关注与尊重更能体现一个民族的人性美。中国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精英文化,从“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到“食尽人间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说的仿佛都是阳春白雪不能与下里巴人来往交心。

从一个屈原,其实可以看出人格的坚守、家国的选择、传统思想的弊病等多个问题,不同于司马迁的爽然自失,我倒是豁然开朗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颂屈原作文

全文共 1086 字

+ 加入清单

初夏像一个调皮的小男孩,说笑就笑,说哭就哭。刚才还是艳阳满天,火红的太阳如同一个巨大的火球一般,刺辣辣地照着大地,热得奔走的人儿臭汗淋漓,不一会儿,天空中飘过几片乌云,空气闷热,转眼“哗哗哗”下起了雨。雨不见得很大,但是很密,飘飘扬扬。

哦,端午踏着舞步轻快地来了。

走过乡村,每家每户忙碌着,欢声笑语。一阵水汽从锅里漫开,那种醇醇的香味儿扑鼻而来。嗯,清香、诱人,那是粽香,浓浓的糯米味裹着淡淡的粽叶儿的清香。

来到城镇,蓄满水的河道上,有节奏的哨声、鼓声、呐喊声,响成一片,十几条龙舟荡漾在碧波里。龙舟上,十几个青壮汉子,挥舞着手中的浆,喊着号声,奋力向前进发。

众所皆知,端午的由来,起源于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虽说有些神化,但一位诗人,能够被人们近两千三百年一直祭奠,他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着实令人敬仰。

又到端午,又闻粽香,又见龙舟,又祭屈原。

展开阅读全文